环烷酸腐蚀的最新进展及其控制方法

环烷酸腐蚀的最新进展及其控制方法

一、环烷酸腐蚀及其控制方法最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徐健[1](2018)在《CC企业常减压装置腐蚀防护控制管理》文中提出在石化行业中,常减压工序是原油加工的首个单元,常减压装置是为后续的装置提供原料供应,并将原油分割成为干气、石脑油、煤油、柴油、蜡油、渣油等组分。随着石油资源开采难度增大,开采进入中后期,炼厂为降低生产成本,大量引进低品质原油,尤其是增加了高酸值原油及高含硫原油的处理量。由于原油中含有的酸类、盐类、重金属等腐蚀性物质,加之管理缺陷,从而导致常减压装置出现设备失效,引发设备更换和计划外停工,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导致火灾、爆炸、人身伤害等重大事故发生。常减压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了石化厂整个链条的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常减压装置安全、平稳运行问题长久以来困扰了石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延长石化厂常减压装置的使用周期,降低维修成本,减少计划外停工,增加企业效益,开展常减压装置的防腐分析、安全管理是目前炼化行业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文中结合常减压装置的行业经验,运用控制管理理论,通过分析常减压装置腐蚀管理问题,为后续CC企业常减压装置有效控制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根据CC企业常减压装置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具体问题。运用前馈、反馈管理方法,制定腐蚀防护控制管理体系,并加以实施验证,为装置的防腐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最终,保证CC企业常减压装置长周期“安、稳、长、满、优”运行。

马大永[2](2017)在《炼油工业中的环烷酸腐蚀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烷酸腐蚀是炼油企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环烷酸对炼油系统腐蚀背景现状、腐蚀机理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温度、介质流速、材质、酸值四个影响因素,同时说明了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还简述了环烷酸腐蚀的控制方法。

刘句[3](2017)在《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构建》文中指出在高酸原油炼制过程中,环烷酸腐蚀是常见的一种腐蚀形式,对设备安全及使用寿命构成巨大威胁。在炼制高酸原油时,尽管炼油企业采用了升级材质、改进工艺、添加缓蚀剂及混炼的方法来降低环烷酸腐蚀,怛在高湍流区域如弯头、三通等环烷酸腐蚀依然严重,由于环烷酸腐蚀可以适度抑制,但无法完全消除,因此要保障设备安全,明确环烷酸腐蚀规律,构建合理的环烷酸腐蚀预测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首先针对高速湍流下典型材料的环烷酸腐蚀规律进行研究,明确温度、流速及湍流、活性硫化物含晕对环烧酸腐蚀速率的量化影响规律及量化影响因子,之后结合标定的基准腐蚀速率,以最大腐蚀深度和平均腐蚀深度为腐蚀严重程度评价指标来构建高速湍流下的环烷酸腐蚀预测模型,并编制相应的预测软件。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腐蚀数据分析可得温度T与环烷酸腐蚀速率υ的关系符合lnv正比于(-1/T)的线形关系,因此结合240℃下标定的基准速率v240℃,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因子可表达为It=vT/v240℃。(2)由于活性硫化物存在于高酸原油中,活性硫化物会参与环烷酸腐蚀,当硫化物含量适量时在金属表面形成的硫化物膜层可抑制环烷酸腐蚀,但过高的硫化物又会导致硫化物腐蚀及环烷酸腐蚀协同作用而加速腐蚀。因此硫化物含量对环烷酸腐蚀影响规律较为复杂,无法直接用函数表达。但通过数据分析,硫化物对环烷酸腐蚀速率的影响可以等温线表达,从等温线图中可查出活性硫含量对环烷酸腐蚀速率的影响因子,结合无硫化物含量时的腐蚀速率si,0,活性硫化物影响因子可表达为Is=si,c/si,0。(3)湍流强度及介质流速分别对环烷酸腐蚀的局部最大腐蚀深度及平均腐蚀深度构成影响。随湍流强度的增大,环烷酸的平均腐蚀深度会显着增加,湍流强度对最大腐蚀深度影响可表达为Iu = Dmax,u%/Dmax,0%,流速对平均腐蚀速率影响可表达为Ir=Df/D0。(4)目前的腐蚀试验及腐蚀数据分析表明上述影响因子间未表现出交互作用,因此各因子的累积效应可用最大腐蚀深度Dm来表达,因此得出的环烷酸的腐蚀模型可表达为Dm=Db·It·Is·Iu。

屈定荣[4](2016)在《炼厂的环烷酸腐蚀问题及最新研究动态》文中提出回顾了高酸原油加工防腐经验。加工高酸值原油是炼油企业控制成本、提高赢利空间的重要手段,但同时要面临设备腐蚀加剧问题,如高于230℃的高温部位、减压塔内器件、过流部件等腐蚀严重。各炼油企业普遍采取装置适应性改造、材质升级、加强在线腐蚀监测、高温缓蚀剂等技术手段应对高酸值原油腐蚀问题,然而设备腐蚀风险并没有得到彻底控制,由于腐蚀严重而导致的非计划停工仍难以杜绝,因此许多学者持续开展了高温环烷酸腐蚀研究。通过在模拟介质中的实验研究掌握了温度、总酸值、硫含量等因素对高温环烷酸腐蚀的影响,发现硫腐蚀可以部分抑制环烷酸腐蚀。近年来,实际馏分中环烷酸腐蚀和硫腐蚀交互作用得到了更多关注,重点是研究硫腐蚀产物膜在环烷酸腐蚀环境中的作用和机理。发展了旋转圆环实验装置、喷射式实验装置、流经式迷你高压釜、常温高速双相流模拟装置等,从不同角度模拟工况条件,使之更加接近工业生产实际工况。发展了预成膜-后腐蚀的"Challenge(挑战)"实验,用于研究钝化膜在高温环烷酸腐蚀中的行为和特性。环烷酸在馏分中的分布以及对腐蚀的影响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机理或者经验数据的腐蚀预测模型已经成为各种炼厂设备完整性管理技术的基础。

陈轩[5](2016)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随着原油劣质化而引发的设备腐蚀泄漏事故频发。作为炼油化工行业的源头生产装置常减压装置的设备及管道腐蚀情况显得尤为突出。对常减压装置开展的腐蚀监、检测并实现有效控制腐蚀,成为当前炼油化工行业腐蚀控制的重中之重,也会大大降低随后其他装置的腐蚀风险。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腐蚀防护专家们开始了将物联网技术运用于腐蚀防护工作的探索。本文以典型常减压装置及其循环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物联网的腐蚀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物联网的核心是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在常减压装置工艺流程分析及腐蚀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腐蚀回路的划分,进而以腐蚀回路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腐蚀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将影响腐蚀的各类参数分为动态因素和静态因素,又将动态影响参数细分为腐蚀性物质参数、生产工艺参数、腐蚀结果参数三类,并系统研究、归纳总结了各类参数的特性及常见监测技术。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以腐蚀案例库和腐蚀大检查腐蚀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作为依据,在表征常减压装置腐蚀特征的同时验证了回路划分的合理性。对于可表征设备腐蚀状态的腐蚀参数的实时监测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基础。目前仍有许多关键腐蚀参数未能实现在线监测。本文针对此问题,研究开发了两种新型监测技术,并进行试验应用。研究开发内容包括针对常顶出口处HC1和H2S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技术以及可实现对水中漏油情况实时监测的水中油测漏在线监测技术。此外,针对目前铁离子仍然无法实现在线监测的问题,本文通过构造深度学习模型对常减压装置常压塔顶油气回路、常压塔转油线回路和循环水系统回路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并实现了铁离子浓度的预测预警。在基于物联网的腐蚀控制技术研究方面,本文利用基于风险的腐蚀管理控制技术,对其主要支撑技术完整性操作窗口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常减压装置重要腐蚀回路为对象构建了完整性操作窗口,确定了完整性操作窗口的参数、参数边界值及超限后的响应行为。进而针对目前人工注剂数据滞后、加剂断续、加剂量模糊的缺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注剂自动控制方案。本文最后以某石化公司的腐蚀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并开发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体化腐蚀监测系统。实现了将生产工艺操作参数与腐蚀监测数据进行关联查询、分析及预警功能,利用完整性操作窗口技术,动态把控装置腐蚀状况。当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实现了物与物间的自主联系及相互分析,并为最终实现能根据分析结果指导装置自我调整运行状况的目标提供设计依据及技术支撑。

刘洋[6](2014)在《炼油厂常压塔腐蚀与维护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油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需求量急剧增加。但是原油在处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严重的腐蚀问题,影响着设备、材料的使用周期及装置的长周期运行,使企业,以致国家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原油的安全加工和持续生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炼油厂设备的防腐工作则是保证原油安全、连续加工的关键。本文针对炼油厂的常压塔系统设备防腐工作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通过前期文献调研,总结出了常压塔设备的腐蚀类型。从温度的角度分类,常压塔设备腐蚀类型可分为低温腐蚀和高温腐蚀,发生低温腐蚀的部位主要有:初馏塔常压塔顶塔内件,塔壁,塔顶冷凝冷却系统等;发生高温腐蚀的部位主要有:常塔底、加热炉、转油线、减塔中下部、重油机泵和管线等部位。按腐蚀过程机理分类,常压塔设备腐蚀主要分为盐类腐蚀、环烷酸腐蚀、硫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四大类。并在常见金属腐蚀类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常压塔的腐蚀机理。根据常压塔的腐蚀机理,总结出了防止腐蚀的几种措施:即水洗、一脱三注、材料防腐及涂料防腐。国外关于常压塔的防腐措施从前期的塔顶注水、原油注氢氧化钠溶液到后期的连续自动控制在塔顶注入有机胺,并设计在线的防腐监视设施。国内关于常压塔的防腐措施主要有采用一脱三注等原油的加工工艺、选用耐蚀材料和加强施工防腐蚀监控等措施。本文重点考察了榆林炼油厂设备腐蚀的具体情况,针对腐蚀机理,提出了相应的防腐举措。主要进行了超声波电脱盐的相关研究。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经过超声波电脱盐技术处理后的原油,其含水量、含盐量和总排COD均较改进技术前有明显的改进。通过技术改进,经检测,常压塔顶及其管线腐蚀情况得到有效缓解,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装置能得以长周期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与传统的添加破乳剂方法相比,超声波电脱盐技术是一项绿色环保经济的先进技术,是常压塔防腐的优选措施。

甘为民[7](2013)在《中海高酸原油石油酸分布、类型及热裂解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中海原油酸值较高,在原油的加工过程中装置腐蚀严重,对炼厂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研究中海高酸原油石油酸的分布规律、组成、加热过程中的热解行为以及防腐措施,是石油加工防腐的基础所在。本论文主要针对中海高酸原油进行研究。首先将中海高酸原油进行实沸点蒸馏切割,分析各馏分的酸值分布;然后采用氨醇萃取法对各馏分油中石油酸进行分离提纯,同时结合红外光谱、元素分析、GC/MS等手段对石油酸组成结构研究;最后通过考察裂解时间和裂解温度对原油酸值的影响,对石油酸的热裂解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炼厂各装置、各部位的防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SZ36-1、QHD32-6和PL19-3三种原油的酸值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原油的酸值都大于2.0mgKOH/g,均属于高酸原油。其中SZ36-1酸值较高的组分主要集中在300450℃馏分中;PL19-3原油的柴油馏分和蜡油馏分酸值均较高,环烷酸主要集中在中间馏分段;QHD32-6原油400450℃馏分的酸值相对较高。SZ36-1原油作为中海重交沥青生产的原料被大量开采加工。通过对SZ36-1原油中环烷酸的组成结构分析,发现该原油中一、二、三环的环烷酸含量较多,而芳环含量较少;环烷酸的平均分子量随馏分变重而增加,结构也随馏分变重而更加复杂。原油中的石油酸类物质在低于350℃的热解温度下,基本上不发生分解;温度达到360℃后,石油酸才发生部分分解,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石油酸分解速度加快;当温度达到440℃时,石油酸基本完全发生分解。热解时间是影响高酸原油中石油酸分解的主要因素,随着热解时间增加,SZ36-1原油的酸值明显减小,热裂解后180250℃馏分的酸值变大,表明在裂解过程中,重组分中的石油酸并没有完全发生碳—氧键的断裂,一部分石油酸发生了碳—碳键断裂,生成小分子的石油羧酸,这部分小分子石油羧酸的腐蚀性更强。研究了高酸原油加工过程中装置的各种防腐措施,在实验室中对缓蚀剂的性能进行评价,并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应用,缓蚀效果较好。同时在工业装置上采用材质升级、腐蚀在线监测等手段,保证加工高酸原油的安全性。

刘娜娜[8](2011)在《高酸高硫原油的腐蚀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硫腐蚀和环烷酸腐蚀向来是国际上炼油企业关注的热点,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因为影响因素众多,而且交互作用复杂,因此机理一直难以弄清。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但腐蚀问题仍时常导致非计划停工甚至引发事故。因此,揭示不同石油馏分的腐蚀性,掌握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便于找出有效的抑制或防护方法,对炼油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制定了试验方案并搭建了动态高温常压反应釜装置,重点考察了温度、硫含量、酸值、材料等影响因素;选取16MnR、0Cr13、304、316L作为试验材料,开展液相石油馏分中硫化物和环烷酸腐蚀试验,获得了腐蚀速率的原始数据,揭示典型材料在不同硫含量、不同酸值石油馏分中和不同温度下的腐蚀特性变化规律。通过公式拟合,得到了高硫石油馏分的硫含量—腐蚀速率经验关联式;利用高酸石油馏分的温度—腐蚀速率阿伦尼乌斯方程,求取了反应活化能。本文选用高硫与高酸原油进行了不同比例的混炼,对两种实沸点切割的馏分油进行了腐蚀速率测定,以考察环烷酸和硫化物腐蚀体系的交互作用。通过与相同馏程的单炼高硫高酸石油馏分物性对比,发现因为高硫与高酸原油的相容性差,掺炼后的硫化物和石油酸含量与理论计算值存在差异。两种不同掺炼比的原油酸值控制在0.5mgKOH/g左右,馏分油的腐蚀速率差别不明显,掺炼时的交互作用可以不作重点考虑。用肉眼观察挂片的腐蚀形貌发现,腐蚀越严重,金属表面越容易沉积一层黑色的膜,膜层的附着力很小,但对保护金属起到一定作用。对典型材料的高温常压腐蚀评价表明,四种材料的抗环烷酸腐蚀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316L>304>0Cr13>16MnR。合金中的铬、钼元素能促进金属钝化,增强其抗腐蚀能力。

何精平[9](2010)在《硫代磷酸苯酯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烷酸在200℃~400℃条件下对普通碳钢具有明显腐蚀作用,本文针对高温环烷酸腐蚀,以五硫化二磷和苯酚为原料,制备硫代磷酸苯酯类缓蚀剂。以添加环烷酸的减二线馏分油作为腐蚀介质,在不同工艺条件下,探讨腐蚀介质对A3钢的腐蚀规律;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硫代磷酸苯酯合成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用有机胺对硫代磷酸苯酯进行改性,并采用失重法对其进行缓蚀性能评价;用三星数码相机及SEM电镜记录A3钢缓蚀前后表面及断面形态,探索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低于200℃,环烷酸对A3钢基本不发生腐蚀,高于200℃,由于温度升高,腐蚀加剧,在280℃和340℃附近出现两个腐蚀峰值;硫代磷酸苯酯的最优合成条件为:苯酚和五硫化二磷摩尔比3:1、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8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硫代磷酸苯酯收率达到94.3%、单酯含量30.5%,混合硫代磷酸苯酯缓蚀率达到91.3%;用体积百分比为7%的有机胺M改性后得的硫代磷酸苯酯有机胺缓蚀剂的缓蚀率达到94.5%,远高于市场现有产品80%左右的缓蚀率;硫代磷酸苯酯类缓蚀剂的作用机理表现为多中心、多层次吸附反应成膜,靠近金属表面的一层膜为硫代磷酸酯中带负电的S2-与Fe2+、Fe3+反应沉积而成,其上面的另一层膜为硫代磷酸酯中的苯基和带孤对电子的硫原子吸附覆盖于金属表面而成,因此硫代磷酸单酯对A3钢具有较好的腐蚀抑制作用。

程学群,李晓刚,周建龙,李明[10](2009)在《环烷酸腐蚀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的建立》文中提出原油中的环烷酸在高温环境下对设备的腐蚀一直是炼油工业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尽管关于环烷酸腐蚀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但因其高温高压的特殊环境,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实验室内开展相关研究都非常困难。本文主要综述了高温环烷酸腐蚀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腐蚀试

二、环烷酸腐蚀及其控制方法最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烷酸腐蚀及其控制方法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CC企业常减压装置腐蚀防护控制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对象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腐蚀管理国内外研究状况
        1.2.2 控制管理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目标、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与思路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控制管理相关理论
        2.1.1 管理的基本概念
        2.1.2 控制的内涵
        2.1.3 控制管理的方法
        2.1.4 实施评价控制
        2.1.5 前馈控制
        2.1.6 反馈控制
    2.2 腐蚀管理相关理论
        2.2.1 腐蚀的相关概念
        2.2.2 缓蚀剂加注管理
        2.2.3 设备定点测厚
        2.2.4 腐蚀在线监测
第三章 CC企业常减压装置腐蚀控制管理现状
    3.1 装置简介
    3.2 装置腐蚀成因分析
    3.3 装置腐蚀防护控制管理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置腐蚀防护控制管理方案研究
    4.1 控制管理思路
        4.2.1 前馈控制研究
        4.2.2 反馈控制研究
    4.2 控制范围划分
    4.3 控制回路风险分析
        4.3.1 风险等级划分
        4.3.2 腐蚀泄漏事件发生可能性划分
        4.3.3 低温部位腐蚀分析
        4.3.4 高温部位腐蚀分析
    4.4 缓蚀剂加注控制管理
        4.4.1 缓蚀剂加注控制目标与标准
        4.4.2 缓蚀剂加注管理体系的建立
        4.4.3 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4.5 腐蚀速率控制管理
        4.5.1 腐蚀速率控制目标与标准
        4.5.2 腐蚀速率监测系统的建立
        4.5.3 偏差原因分析及措施方案制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腐管理方案实施评价
    5.1 低温缓蚀剂、中和剂使用评价
    5.2 高温缓蚀剂使用评价
    5.3 腐蚀在线监测实际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炼油工业中的环烷酸腐蚀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环烷酸的腐蚀机理
2 环烷酸腐蚀的影响因素
    2.1 温度
    2.2 介质的流速和流动状态
    2.3 材质
    2.4 酸值
3 环烷酸腐蚀的控制
    3.1 优化操作条件
    3.2 材质改进和升级
    3.3 降低酸值
4 结语

(3)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3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简介及影响因素
        1.3.1 高温高流速环烷酸腐蚀简介
        1.3.2 高温高流速环烷酸腐蚀的影响因素
    1.4 高温高压下环烷酸腐蚀预测简介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试验设计
    2.1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试验设计内容
    2.2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设计方法
    2.3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试验设备
    2.4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试验
        2.4.1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材料试样的确定
        2.4.2 高温高流速下腐蚀模型试验材料及试样处理
    2.5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试验操作
    2.6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的参数计算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温度规律分析
    3.1 温度对环烷酸腐蚀速率影响的动力学规律分析
    3.2 温度对低碳钢及 1.25Cr合金钢的环烷酸腐蚀试验数据分析
    3.3 温度对Cr合金钢的环烷酸腐蚀试验数据分析
    3.4 环烷酸腐蚀温度影响因子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硫化物含量与湍流规律分析
    4.1 活性硫化物含量对环烷酸腐蚀速率的理论和试验数据分析
        4.1.1 活性硫化物含量对环烷酸腐蚀速率的理论分析
        4.1.2 活性硫化物含量对环烷酸腐蚀速率的试验数据分析
        4.1.3 高温高流速环烷酸腐蚀硫化物含量影响因子的确定
    4.2 流速及湍流对环烷酸腐蚀速率的试验分析
        4.2.1 90°弯管内部湍流的Fluent模拟
        4.2.2 湍流对环烷酸腐蚀速率的试验数据分析
        4.2.3 高温高速下环烷酸流速及湍流影响因子的确定
    4.3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基准腐蚀速率的标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烷酸腐蚀预测软件的编制及功能的实现
    5.1 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
    5.2 软件visual studio简介
    5.3 烷酸腐蚀预测软件的编制
    5.4 烷酸腐蚀预测软件功能的实现
        5.4.1 软件界面
        5.4.2 烷酸腐蚀预测软件操作说明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4)炼厂的环烷酸腐蚀问题及最新研究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炼厂环烷酸腐蚀与防护措施现状
    1.1 高温腐蚀
    1.2 冲刷腐蚀与预防
    1.3 工艺防腐的应用效果
    1.4 加工高酸值原油的合理选材
    1.5 炼油装置设防值评估技术与应用
2 高温环烷酸腐蚀及防腐蚀研究最新动态
    2.1 环烷酸腐蚀规律研究的发展历史
    2.2 试验设备的发展
    2.3 实验技术的发展
    2.4 环烷酸在装置中的真实分布及腐蚀性研究
    2.5 环烷酸腐蚀预测模型与应用
3 结语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常减压装置的腐蚀研究意义及现状
        1.2.1 常减压装置腐蚀现状
        1.2.2 常减压装置主要工艺流程
        1.2.3 常减压装置主要腐蚀机理
    1.3 腐蚀监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1 离线腐蚀监测技术现状
        1.3.2 在线腐蚀监测技术现状
        1.3.3 腐蚀检查及评估技术现状
    1.4 腐蚀预测模型分析及研究现状
    1.5 腐蚀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5.1 传统腐蚀控制技术进展
        1.5.2 新型腐蚀控制技术进展
    1.6 物联网在炼油装置腐蚀监控中的研究应用现状
        1.6.1 物联网的定义及发展
        1.6.2 物联网在炼油装置的初步探索与应用
    1.7 本文主要工作
        1.7.1 现有工作的不足
        1.7.2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测技术研究与开发
    2.1 常减压装置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2.1.1 常减压装置低温系统腐蚀性物质参数分析
        2.1.2 常减压装置低温系统生产工艺参数分析
        2.1.3 常减压装置低温系统腐蚀检测结果参数分析
        2.1.4 常减压装置循环水系统参数分析
    2.2 常减压装置静态检查数据库应用
    2.3 常减压装置基本腐蚀特征
        2.3.1 常减压装置各系统腐蚀案例和问题统计情况
        2.3.2 常压系统腐蚀案例和问题的统计情况
    2.4 新型在线腐蚀传感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4.1 常压塔顶HC1和H2S气体含量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4.2 循环水系统水中油测漏在线监测技术开发
    2.5 小结
第三章 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预测模型技术研究
    3.1 腐蚀回路划分基本原理及步骤
    3.2 常减压装置腐蚀回路划分
        3.2.1 常顶油气线腐蚀回路划分示例
        3.2.2 常压蒸馏系统腐蚀回路划分结果
    3.3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回路划分
        3.3.1 常顶油气线循环水冷器腐蚀回路划分示例
        3.3.2 常压蒸馏系统循环水冷器腐蚀回路划分结果
    3.4 腐蚀预测模型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概述
        3.4.1 浅层腐蚀预测模型
        3.4.2 基于深度学习的腐蚀预测模型
        3.4.3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3.5 常压塔塔顶低温腐蚀预测模型技术研究
    3.6 循环水系统腐蚀预测模型技术研究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完整性操作窗口的常减压装置腐蚀控制研究
    4.1 完整性操作窗口(IOW)的建立方法
        4.1.1 IOW参数选择
        4.1.2 IOW边界定义
        4.1.3 腐蚀控制行为确定
    4.2 常顶油气回路IOW设计
        4.2.1 常顶油气回路IOW参数选择
        4.2.2 常顶油气回路监测方案确定
        4.2.3 常顶油气回路IOW边界确定
        4.2.4 常顶油气回路腐蚀控制行为确定
    4.3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IOW设计
        4.3.1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IOW参数确定
        4.3.2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监测方案确定
        4.3.3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IOW参数边界确定
        4.3.4 常减压循环水系统腐蚀控制行为确定
    4.4 常减压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4.4.1 注中和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4.4.2 注缓释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4.4.3 注水的自动控制系统
        4.4.4 塔顶“三注”总体控制结构及流程
    4.5 循环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4.5.1 加酸和氧化性杀菌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4.5.2 注非氧化性杀菌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4.5.3 缓释阻垢剂的自动控制系统
        4.5.4 循环水水质总体控制结构及流程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物联网的腐蚀监控系统设计与开发
    5.1 炼化装置腐蚀监控系统基础架构设计
        5.1.1 基于物联网的腐蚀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5.1.2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系统架构概述
        5.1.3 基于SOA架构的腐蚀监控系统集成架构设计
    5.2 炼化装置腐蚀监控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5.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开发
        5.2.2 与其他腐蚀监测系统集成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炼油厂常压塔腐蚀与维护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常压塔常见的腐蚀类型
        1.2.1 盐类腐蚀
        1.2.2 环烷酸腐蚀
        1.2.3 硫腐蚀
        1.2.4 电化学腐蚀
    1.3 常见防腐措施
        1.3.1 水洗
        1.3.2 一脱三注
        1.3.3 材料防腐
        1.3.4 涂料防腐
    1.4 国内外防腐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
    1.7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本章研究结论
第二章 榆林炼油厂常压装置概况
    2.1 装置规模
    2.2 装置组成
    2.3 工艺路线
    2.4 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2.5 榆林炼油厂原油性质
    2.6 榆林炼油厂常压装置产品性质
    2.7 设备统计及主要设备简介
        2.7.1 设备统计
        2.7.2 主要设备简介
    2.8 常压装置建设及运行情况
    本章研究结论
第三章 常压塔腐蚀机理
    3.1 常压塔运行环境分析
    3.2 榆林炼油厂常压塔腐蚀类型
    3.3 榆林炼油厂常压塔腐蚀机理
        3.3.1 低温腐蚀
        3.3.2 高温腐蚀
        3.3.3 原油品质变差
        3.3.4 异种钢焊接对腐蚀的影响
    本章研究结论
第四章 常压塔防腐措施
    4.1 工艺防腐
    4.2 优化设备材料及施工防腐
        4.2.1 选用耐腐蚀材料
        4.2.2 表面防腐涂层
        4.2.3 施工过程预防腐蚀
        4.2.4 生产过程腐蚀监控
    4.3 超声波-电脱盐防腐措施
        4.3.1 超声波简介
        4.3.2 原油破乳机理
        4.3.3 超声波破乳机理
    4.4 设计原理及控制
        4.4.1 原理与特点
        4.4.2 工艺流程
        4.4.3 控制部分
        4.4.4 操作方法
        4.4.6 基础操作数据
        4.4.7 运行试验
    本章研究结论
第五章 榆林炼油厂常压塔防腐效果
    5.1 应用效果分析
        5.1.1 超声波破乳投用前后对脱后含盐影响
        5.1.2 超声波破乳投运前后对电脱盐排水含油的影响
        5.1.3 超声波破乳投运前后对总排 COD 的影响
        5.1.4 超声波破乳对电脱盐操作的影响
    5.2 经济效益测算
        5.2.1 节约消耗量
        5.2.2 潜在经济效益
    5.3 常压塔防腐效果
    本章研究结论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中海高酸原油石油酸分布、类型及热裂解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2.1 环烷酸简介
        1.2.2 环烷酸的分布
        1.2.3 环烷酸的类型
        1.2.4 环烷酸的腐蚀
        1.2.5 环烷酸的热裂解行为
    1.3 高酸原油加工工艺
        1.3.1 高酸原油直接加工工艺
        1.3.2 高酸原油脱酸工艺
    1.4 环烷酸分离工艺的研究
        1.4.1 环烷酸的分离方法
        1.4.2 环烷酸的精制工艺
    1.5 环烷酸的分析方法
        1.5.1 质谱法
        1.5.2 红外光谱法(IR)
        1.5.3 其它分析方法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环烷酸在原油中的分布与测定
    2.1 原油性质分析
        2.1.1 原油基本性质测定
        2.1.2 实沸点蒸馏
    2.2 环烷酸分布测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烷酸组成及结构的测定
    3.1 环烷酸的分离与纯化
        3.1.1 环烷酸分离的基本原理
        3.1.2 环烷酸分离与纯化的条件选择
        3.1.3 操作步骤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红外光谱分析
        3.2.2 元素组成分析
        3.2.3 质谱分析
        3.2.4 结构预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烷酸热裂解行为的研究
    4.1 试验仪器及步骤
        4.1.1 试验仪器
        4.1.2 试验步骤
    4.2 试验结果及讨论
        4.2.1 热裂解温度对原油酸值的影响
        4.2.2 热裂解时间对原油酸值的影响
        4.2.3 原油热裂解后石油酸分布的变化
        4.2.4 热解气体组成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酸原油防腐措施
    5.1 实验室开展工作
        5.1.1 实验药品及挂片
        5.1.2 缓蚀剂性能试验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 工业上采取的措施
        5.2.1 设备升级
        5.2.2 注缓蚀剂
        5.2.3 腐蚀挂片监测
        5.2.4 定点测厚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酸高硫原油的腐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常减压蒸馏装置简介
    1.3 石油馏分的腐蚀性研究
        1.3.1 高硫高酸石油资源现状
        1.3.2 环烷酸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1.3.3 硫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方案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设计
        2.1.1 实验装置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过程
    2.2 实验分析方法
        2.2.1 酸值测量方法
        2.2.2 硫含量测量方法
        2.2.3 铁粉粒径分布测量方法
        2.2.4 铁离子测量方法
第3章 高酸与高硫原油馏分的腐蚀性
    3.1 高酸石油馏分腐蚀性能
        3.1.1 实验介质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腐蚀反应动力学
    3.2 高硫石油馏分腐蚀性能
        3.2.1 实验介质
        3.2.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高酸高硫混合原油馏分的腐蚀性能
    4.1 高硫石油馏分添加环烷酸后的腐蚀性能
    4.2 混合原油馏分油的腐蚀性能
    4.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硫代磷酸苯酯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环烷酸腐蚀
    1.2 环烷酸的腐蚀机理
        1.2.1 石油中的环烷酸
        1.2.2 环烷酸腐蚀机理
    1.3 影响环烷酸腐蚀的主要因素
        1.3.1 环烷酸类型及其分布
        1.3.2 温度
        1.3.3 硫含量
        1.3.4 流速和流动状态
        1.3.5 汽化和冷凝
        1.3.6 材质
    1.4 环烷酸腐蚀的应对措施
        1.4.1 原油调和
        1.4.2 脱除环烷酸
        1.4.3 设备材质升级
        1.4.4 工艺和设备结构调整
        1.4.5 加注缓蚀剂
    1.5 环烷酸缓蚀剂的研究现状
        1.5.1 磷系缓蚀剂
        1.5.2 非磷系缓蚀剂
        1.5.3 混合型缓蚀剂
    1.6 硫代磷酸酯类缓蚀剂的研究现状
        1.6.1 硫代磷酸苯酯类缓蚀剂缓蚀性能研究
        1.6.2 硫代磷酸苯酯类缓蚀剂成膜机理研究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主要药品
    2.3 实验步骤
    2.4 硫代磷酸苯酯酸值测试
    2.5 硫代磷酸苯酯单、双酯含量测试(电位滴定法)
    2.6 硫代磷酸苯酯结构表征
    2.7 动态失重法测试缓蚀率
3 环烷酸对A3 钢腐蚀性能研究
    3.1 腐蚀介质确定
    3.2 各因素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3.2.1 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3.2.2 酸值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3.2.3 接触时间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3.2.4 流体流速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硫代磷酸苯酯的合成
    4.1 硫代磷酸苯酯的合成路线
    4.2 硫代磷酸苯酯合成工艺探讨
        4.2.1 反应原料摩尔比对硫代磷酸苯酯合成的影响
        4.2.2 温度对硫代磷酸苯酯合成的影响
        4.2.3 反应时间对硫代磷酸苯酯合成的影响
    4.3 硫代磷酸苯酯合成工艺确定
    4.4 硫代磷酸苯酯的结构表征
    4.5 本章小结
5 硫代磷酸苯酯类的缓蚀性能评价及其缓蚀机理研究
    5.1 失重法分析硫代磷酸苯酯类缓蚀剂的缓蚀性能
        5.1.1 硫代磷酸苯酯的浓度对缓蚀率的影响
        5.1.2 有机胺改性对缓蚀率的影响
    5.2 硫代磷酸苯酯有机胺缓蚀剂与现有产品缓蚀性能比较
     5.3 硫代磷酸苯酯缓蚀机理研究
        5.3.1 高温缓蚀剂在金属表面成膜形态分析
        5.3.2 金属断面成膜的SEM 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环烷酸腐蚀及其控制方法最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CC企业常减压装置腐蚀防护控制管理[D]. 徐健.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2]炼油工业中的环烷酸腐蚀研究进展[J]. 马大永.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Z1)
  • [3]高温高流速下环烷酸腐蚀模型构建[D]. 刘句. 安徽工业大学, 2017(02)
  • [4]炼厂的环烷酸腐蚀问题及最新研究动态[J]. 屈定荣. 表面技术, 2016(07)
  • [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典型常减压装置腐蚀监控系统研究及应用[D]. 陈轩.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1)
  • [6]炼油厂常压塔腐蚀与维护的研究与应用[D]. 刘洋. 西安石油大学, 2014(07)
  • [7]中海高酸原油石油酸分布、类型及热裂解规律的研究[D]. 甘为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8]高酸高硫原油的腐蚀性能研究[D]. 刘娜娜.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1)
  • [9]硫代磷酸苯酯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研究[D]. 何精平. 武汉纺织大学, 2010(05)
  • [10]环烷酸腐蚀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的建立[A]. 程学群,李晓刚,周建龙,李明.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

标签:;  ;  ;  ;  ;  

环烷酸腐蚀的最新进展及其控制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