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尔佳耶夫谈新基督徒意识

别尔佳耶夫谈新基督徒意识

一、别尔嘉耶夫论新基督教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彦[1](2020)在《精神即自由 ——别尔嘉耶夫自由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一个关键的历史转型阶段。对于俄罗斯来说,它是彰显文化欣欣向荣的白银时代,又是民主革命前的酝酿时期;对于世界而言,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准备阶段,也是艺术思潮激烈碰撞和步入现代化的时期。别尔嘉耶夫关于人及其命运的哲学思想就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开始形成,最终建构出一种具体而真实的形而上学。他关于自由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基督教为基石,与个体人格密切相关,表现为自由与客体化奴役,也就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对抗。别尔嘉耶夫没有专门的美学论着,但其关于美的看法贯穿哲学始终,是自由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将从论述别尔嘉耶夫自由世界的基本原理着手,从美学、艺术创造和文学批评方面进一步阐释其自由理论。第一部分总结他的自由主义哲学的存在主义和基督教基础,以及从个体人格、奴役与诱惑、爱欲与性欲等方面来概述自由与客体化的对立关系,指出个体性对实现自由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探究“美”的概念在别尔嘉耶夫哲学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功用,由他对程式化的美的批判说明他对一切普遍性、规定性的抵制,并论述其思想三大主题之一的“创造”的表现形式及其与人性的悖论,由此引出他的创造伦理学,最后论述美与自由的联系,指出人的最高使命就是对自由和完整个体人格的追求;第三部分指出别尔嘉耶夫的最终目标——建立摆脱客体束缚的自由世界,得出其“精神即自由”的结论,并根据他对分析性艺术与综合性艺术实现自由的途径,进一步探究其自由美学思想的内涵;第四部分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别尔嘉耶夫自由思想形成的重大影响和文学在艺术研究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别尔嘉耶夫文学批评中对自由的独到理解;结语部分比较分析别尔嘉耶夫自由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中自由观的不同之处及超越之处,指出别尔嘉耶夫思想的独特性和局限性,希望有助于研究者们感受他在众多思潮的包围下,在理性与信仰的冲突中,依然能独树一帜、提出具有极高理论价值和社会思想价值的精神学说的学术精神。至于别尔嘉耶夫否定的社会幸福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障人权与自由的方式是一种有力的回应,本文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解答他的担忧,并指出别尔嘉耶夫的自由主义思想对当前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下中国现实问题的启示。

耿海英[2](2020)在《两种“当代文学衰落”论的论争——别尔嘉耶夫论当代文学》文中研究指明1893年,梅列日科夫斯基撰文《论当代俄国文学衰落的原因及新思潮》,提出了"文学衰落"的问题。1908、1909又出现了两本系列文集《文学的衰落》。可是这却是两种"文学衰落"论。前者指从19世纪60年代起车尔尼雪夫斯基所提倡的"艺术唯物主义"导致的艺术力的普遍衰退;后者指20世纪初新兴的现代主义思潮,亦即梅氏所说的"新思潮",意味着文学的衰落。文集《文学的衰落》把批评矛头指向当时一大批宗教哲学探索者,现代主义文学的践行者,其中即包括别尔嘉耶夫。别尔嘉耶夫针对文集撰写文章《论〈文学的衰落〉》予以回应。两种声音构成当时俄国文学、思想界最为根本且激烈对立的思想论争。

丁海丽[3](2016)在《白银时代新宗教意识运动的缘起、演变和精神旨趣》文中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俄国社会急剧转型、东西方文化的世俗化以及对历史上基督教的不满等因素共同推动了新宗教意识运动的出现。新宗教意识代表们以文学和哲学为理论武器,以创办杂志和宗教哲学协会为理论宣传平台,一方面从不同维度批判历史上的基督教和教会等旧宗教意识,另一方面全面阐述自己对新宗教意识的理解。正是在新宗教意识代表们的共同精神努力下,推动了俄国精神文化的复兴,同时将俄罗斯文化推向世界历史舞台。

耿海英[4](2016)在《梅列日科夫斯基译介与研究——兼论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另一种意义》文中指出梅列日科夫斯基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学者视野,有几年他的着述被集中翻译了一些。我国学者至今对他的研究集中在俄国象征主义理论奠基人、"新宗教意识"的首倡者、小说文体的革新者、"主观批评"的实践者等几个面向,然而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研究者各自的学科背景,仅在文学与哲学领域中认识他,未能将其置入更大的社会背景中思考他,因而他的另一种意义——社会学的意义被遮蔽了。我们需要跨出学科界限,重视他的社会活动与思想的实践,在文学、哲学、社会运动等共同组成的语境中,考察他对俄国社会变革形成的冲撞力。

李璀[5](2012)在《别尔嘉耶夫对欧洲人道主义的批判》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别尔嘉耶夫对欧洲人道主义的批判,这一课题之重要意义在于:此理论不仅是别尔嘉耶夫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闪光之点,而且也最为突出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哲学以及俄罗斯文化、人文价值观在走向现代化之途中,东正教传统神秘主义与欧洲理性主义、俄国民族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之间的融合与碰撞。别尔嘉耶夫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的宗教、社会和人及其生存给予一种以宗教为理论底色,而主要是一种哲学形式的理论关注,这无论是对于当时还是当今信仰缺失的社会,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对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上帝观、精神论、自由论以及人神关系等等重要内容的剖析,展现出他对欧洲传统人道主义的批判和拒绝,并试图以东正教观念为前提,重建一种基督教式人道主义的努力。在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中包含着存在主义、自由哲学的成份,其最终的理论旨趣是为人确立安身立命之本。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别尔嘉耶夫提出许多具有创造性的理论,但因其理论的宗教神秘主义性质和价值观前提的混乱错位,所以并不能真正为俄国的现代化之路提供引导,并实现真正的人道主义。本文首先对别尔嘉耶夫的总体思想和他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和介绍,然后阐述他对欧洲人道主义的批判,最后对其理论的意义、误区及其独特性做出尝试性的评估。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言部分,主要从三个大方面把握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这三个方面是: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及其对欧洲人道主义的批判。在论述中所围绕的主旨是:若想真正理解并从内部认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具有普世性的俄罗斯世界观、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及俄罗斯文化精神的典型特征,应将其与欧洲的哲学世界观、文化精神做比较,以此作为参照物,并确定其精神主旨。在第二章中,通过对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基本主题,即自由、精神、创造、人格以及人神关系的论述,能够全面地把握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思想精髓。在对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的论述中区分了“人神化”与“神人化”,指出只有在人性与神性相结合中才能实现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而人的神化、人性与神性的分离正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欧洲人道主义的典型特征,它最终转向了反人道主义。最后一部分对末世论中的人道主义与客体化世界中的反人道主义进行了说明,这可以看作是别尔嘉耶夫批判欧洲人道主义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前提。第三章主要研究别尔嘉耶夫对欧洲人道主义的批判。通过对欧洲人道主义危机产生背景的分析,从而得出,别尔嘉耶夫所指的欧洲人道主义危机体现在人受到双重奴役,既有来自外部的奴役,也有来自内部的奴役,导致的结果是人性与神性的分离。可以说,别尔嘉耶夫对欧洲人道主义的批判实质上是有神论人道主义对无神论人道主义的批判,这体现了基督教人道主义的理论核心,即人及其生存问题。围绕这一主题,本章节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即他对欧洲传统上帝观、欧洲传统人之存在观的批判,以及对上帝、人的重新诠释与理解,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欧洲存在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这几个批判构成了别尔嘉耶夫对欧洲人道主义批判的主旋律。可以说,通过对别尔嘉耶夫批判欧洲人道主义的论述,鲜明的突显出俄罗斯传统文化与欧洲文化的重大差异。在第四章中,主要研究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意义、误区及其独特性。其意义具体体现在:实现了对欧洲人道主义危机本质的揭露、实现了对欧洲片面理性主义的超越,实现了对虚无主义的抗击、实现了对人的“存在——本身”结构的独特理解。这充分地体现了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对人及其生存问题的极大关注,无疑对信仰缺失的现代社会有重要启示,但其中也包含着种种误区。而无论是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所表现出的意义与误区,都来自于基督教人道主义所具有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它具有形而上学性质、具有宗教寻求特性、具有存在主义性质、具有基督教神秘主义性质等等方面。可以说,别尔嘉耶夫是站在宗教与人道主义相结合的立场上关注人及其生存问题,为人确立安身立命之本,以期克服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以及精神层面的价值危机。

潘宇[6](2012)在《别尔嘉耶夫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俄罗斯思想、文化、艺术、宗教、哲学发展的繁荣时期,通常称之为俄罗斯的“白银时代”。别尔嘉耶夫是俄罗斯“白银时代”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紧紧围绕着以培养人和塑造人为核心而展开的。本文试图从道德教育角度对别尔嘉耶思想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道德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理论资源。首先,本文对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中的东正教神学基础和人学基础进行阐释,为论述别尔嘉耶夫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了铺垫。其次,着重分析了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主旨,即从人的内在本质出发,通过培养自由、创造、个性相统一的人,实现人的升华,达到塑造“新人”的终极目标。再次,论述了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实现路径,即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对精神王国的向往,摆脱客体化世界对人的束缚,而“新人”的出现,正是精神与现实、总体与个性的结合。最后,本文就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及其局限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通过汲取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精华,剔除其糟粕,为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精神,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周来顺[7](2010)在《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视野中的俄罗斯现代化之路》文中研究指明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复兴运动中,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如H.别尔嘉耶夫、C.布尔加科夫、C.弗兰克等,以这些思想家为代表所建构的理论思潮被称为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面对着世纪的动荡、时代的转换、精神的危机和价值的虚无,力图为俄罗斯探索出一条独特的现代化之路。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中,这些思想家大多经历了从马克思主义路向到神学乌托邦路向的内在转变过程。在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早期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中,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发现了真理,并力图通过将俄罗斯文化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多维嫁接的方式,来探索俄罗斯的现代化出路,从而提出了如人格主义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基督教的社会主义等。他们认为,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多维嫁接和多重阐发是具有合理性的,这不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应有之意,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合理”延伸。但在自身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中,特别是经历了俄国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后,他们纷纷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及苏联社会主义实践提出了质疑,这些质疑最终导致了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中,发生了路向转换。在经历了这种理论转向后,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并没有停止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而是进一步提出了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神学乌托邦路向。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建构了形态各异的神学乌托邦体系,但从整体上看,他们都是以基督教传统为理论底色,都带有某种虚幻的乌托邦色彩,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人的精神价值、神人性思想、末世论主题,强调了教会之间的联合与共融等。在此需指出,无论是早年的马克思主义路向,还是转变后的神学乌托邦路向,实则都是建基于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基础之上的。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中,虽然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经历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迷恋、嫁接到质疑和转变阶段,但这种质疑与转变并非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简单抛弃。实则,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进一步理论探索中,他们已经把马克思主义对异化学说的理解、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人道主义的重视、对人类美好图景的寻求等内化到自身理论体系之中。与此同时,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在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中,并非仅仅是通过批判某种理论学说与实践运动,来建构一种新的哲学或神学体系,也并非仅仅局限于表层意义上的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实则在更为深层的意义上,这种对俄罗斯现代化出路的理论探索,包含着对以往现代性模式的批判性反思与体系性重建思想。

刘超,陈金鹏[8](2010)在《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宗教哲学复兴运动》文中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宗教哲学复兴运动,他们活动频繁、名目较多,创立宗教哲学研究协会、着书立说、与宗教界展开对话等,许多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在宗教哲学方面的独特见解,这场运动为俄罗斯文化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耿海英[9](2009)在《别尔嘉耶夫在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集中翻译介绍了别尔嘉耶夫的一批着作,相应地,对其也展开了多层面的研究。我们对别尔嘉耶夫的接受与研究不仅是学术式的,也是思想式的。别尔嘉耶夫对"自由"的执着追求,在我国知识人群得到相当的反应。

张桂娜,李尚德[10](2009)在《别尔嘉耶夫社会主义观解析》文中认为文章以别尔嘉耶夫的社会主义观为切入点,将他建构理论的形上层面和追求理想社会的形下层面结合起来考察,彰显出一个研究别尔嘉耶夫思想的新视角;揭示出别尔嘉耶夫以人格主义为实质的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特征:即追求客体化世界终结的末世论色彩,兼顾人类物质需求的满足和精神价值的追求,主张通过精神变革实现社会主义;最后,反思别尔嘉耶夫人格主义社会主义观的局限性与有益启示。

二、别尔嘉耶夫论新基督教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尔嘉耶夫论新基督教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精神即自由 ——别尔嘉耶夫自由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别尔嘉耶夫的自由主义哲学思想
    第一节 别尔嘉耶夫自由主义哲学的产生背景
    第二节 存在主义的自由
    第三节 基督教的自由
    第四节 自由与客体化
    第五节 爱的奴役与性的奴役
第二章 自由主义视野中美的观念
    第一节 对美的诱惑与程式美的批判
    第二节 美与创造
    第三节 美与自由
第三章 自由主义视野中的艺术
    第一节 艺术与精神自由
    第二节 综合的艺术如何实现自由
    第三节 分析的艺术如何实现自由
    第四节 野蛮主义与颓废主义的内在积极性
第四章 别尔嘉耶夫论俄罗斯文学中的自由精神
    第一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性
    第二节 为何《银鸽》难以实现自由
    第三节 K.列昂季耶夫反动背后的自由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白银时代新宗教意识运动的缘起、演变和精神旨趣(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宗教意识运动兴起原因
二、新宗教意识运动的演变
三、新宗教意识运动的精神旨趣
    1. 批判“旧宗教意识”。
    2. 新宗教意识代表们对基督教及其教会的批判。
    3. 新宗教意识代表们对教会的不满体现在以下几点:
    4. 新宗教意识代表们对实证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潮的批判。
四、结语

(4)梅列日科夫斯基译介与研究——兼论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另一种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象征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二、“新宗教意识”的首倡者
三、诗歌新精神的注入者、小说文体的革新者
四、“主观批评”的完美实践者

(5)别尔嘉耶夫对欧洲人道主义的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法
    三、 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及其对欧洲人道主义的批判
第二章 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
    一、 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基本主题
        1、 自由
        2、 精神
        3、 创造
        4、 人格
    二、 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基本内涵
        1、 “人神化”与“神人化”
        2、 神人性秘密的体现
    三、 末世论中的人道主义与客体化世界中的反人道主义
        1、 精神王国与客体化世界
        2、 生存时间与新的中世纪
第三章 别尔嘉耶夫对欧洲人道主义的批判
    一、 关于欧洲人道主义危机
        1、 欧洲人道主义危机的产生
        2、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人道主义的批判
    二、 别尔嘉耶夫对欧洲传统上帝观的批判
        1、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其缺陷
        2、 对欧洲传统上帝观的批判
        3、 《旧约》与《新约》中的上帝观
    三、 别尔嘉耶夫对欧洲传统人之存在观的批判
        1、 对欧洲传统人之存在观的批判
        2、 对德国思想中人神关系的三幕悲剧的批判
    四、 别尔嘉耶夫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1、 对“类存在”的批判
        2、 对理想社会图景的批判
    五、 别尔嘉耶夫对欧洲存在主义哲学的批判
        1、 对人及其生存问题的回应
        2、 对欧洲存在主义哲学的批判
第四章 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意义、误区及其独特性
    一、 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意义
        1、 实现了对欧洲人道主义危机本质的揭露
        2、 实现了对欧洲理性主义的超越
        3、 实现了对虚无主义的抗击
        4、 实现了对人的“存在——本身”结构的独特理解
    二、 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宗教神秘主义误区
        1、 对欧洲理性文化的批判不够客观
        2、 对欧洲人道主义的片面化理解
        3、 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具有非现实性
    三、 别尔嘉耶夫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独特性
        1、 其他哲学家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应答
        2、 基督教人道主义的独特性所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别尔嘉耶夫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写作背景
    1.2 写作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写作思路与创新
第2章 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白银时代
    2.1 别尔嘉耶夫生平简介
    2.2 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白银时代中的地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3.1 东正教神学基础
        3.1.1 俄罗斯东正教的形成与发展
        3.1.2 俄罗斯东正教的基本特征
    3.2 人学基础
        3.2.1 人之存在观的独特性
        3.2.2 别尔嘉耶夫的上帝观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主旨
    4.1 培养具有自由、创造、个性特点的人
        4.1.1 自由
        4.1.2 创造
        4.1.3 个性
    4.2 以培养“新人”为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实现路径
    5.1 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5.2 对精神王国的追求
        5.2.1 精神和精神王国
        5.2.2 通往精神王国的道路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意义与局限性
    6.1 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
        6.1.1 对人的内在的发掘具有启示意义
        6.1.2 有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
    6.2 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6.3 别尔嘉耶夫道德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视野中的俄罗斯现代化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俄罗斯现代化之路的理论探求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逻辑结构、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的历史使命
    第一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理论来源
        一、东正教传统的理论滋养
        二、德国神秘主义的思想启迪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模式建构
        四、索洛维约夫学说的理论奠基
    第二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的路向抉择
        一、幻化传统的斯拉夫派路向
        二、文化断裂的西方派路向
        三、迷恋自身的民粹派路向
        四、寻求综合的欧亚主义路向
    第三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的自身使命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罗斯现代化出路探索的马克思主义路向
    第一节 现代化出路马克思主义探索路向的可能性基点
        一、俄罗斯文化中的深层结构与自身特征
        二、俄罗斯理念中的精神共性与使命意识
        三、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实践特性与价值取向
        四、俄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传统与实践奠基
    第二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多维嫁接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认同
        二、人格主义的社会主义
        三、基督教的社会主义
        四、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早期探索路向的反思
    第一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质疑
        一、简单性经济原则的质疑
        二、虚幻性乌托邦原则的质疑
    第二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质疑
        一、革命理论的非认同性
        二、文化之根的内在断裂
        三、社会组织的机械模式
    第三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的误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现代化出路探索的神学乌托邦路向
    第一节 神学乌托邦体系的批判对象
        一、现代化出路的传统基督教路向批判
        二、现代化出路的西方哲学路向批判
    第二节 神学乌托邦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人之存在的独特性内涵
        二、终极信仰的末世论图景
        三、双向互动的神人性原则
        四、终结与解放的历史旨趣
        五、宗教间的联合与共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现代化探索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的现代性重建及其历史命运
        一、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的现代性重建
        二、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现代性重建的历史命运
    第二节 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现代化探索的理论限度
        一、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现代化探索的理论意义
        二、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现代化探索的理论限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详细摘要

(8)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宗教哲学复兴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俄罗斯宗教哲学复兴运动的时代背景及其起因
二、俄罗斯宗教哲学复兴运动的主要活动
三、俄罗斯宗教哲学复兴运动中宗教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
四、结语

(9)别尔嘉耶夫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10)别尔嘉耶夫社会主义观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个始终不渝的社会主义者
二、以人格主义为实质的社会主义观
    (一) 它追求现存世界的终结。
    (二) 它兼顾人类物质需求的满足和精神价值的追求。
    (三) 它主张通过精神变革实现社会主义。
三、反思别尔嘉耶夫的社会主义观
    (一) 批判看待别尔嘉耶夫社会主义观终结现存世界的要求。
    (二) 别尔嘉耶夫社会主义观具有空想特征。
    (三) 别尔嘉耶夫社会主义观提醒我们注意精神问题的重要性。

四、别尔嘉耶夫论新基督教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神即自由 ——别尔嘉耶夫自由美学思想研究[D]. 李金彦. 山东大学, 2020(12)
  • [2]两种“当代文学衰落”论的论争——别尔嘉耶夫论当代文学[J]. 耿海英. 俄罗斯文艺, 2020(01)
  • [3]白银时代新宗教意识运动的缘起、演变和精神旨趣[J]. 丁海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11)
  • [4]梅列日科夫斯基译介与研究——兼论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另一种意义[J]. 耿海英. 中国比较文学, 2016(01)
  • [5]别尔嘉耶夫对欧洲人道主义的批判[D]. 李璀. 吉林大学, 2012(03)
  • [6]别尔嘉耶夫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潘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8)
  • [7]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视野中的俄罗斯现代化之路[D]. 周来顺. 黑龙江大学, 2010(10)
  • [8]俄罗斯白银时代的宗教哲学复兴运动[J]. 刘超,陈金鹏. 黑河学刊, 2010(01)
  • [9]别尔嘉耶夫在中国[J]. 耿海英.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8)
  • [10]别尔嘉耶夫社会主义观解析[J]. 张桂娜,李尚德. 学术论坛, 2009(01)

标签:;  ;  ;  ;  

别尔佳耶夫谈新基督徒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