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和40年前的两个瞬间

100年前和40年前的两个瞬间

一、100年前和40年前的两个瞬间(论文文献综述)

杨晚晴[1](2022)在《无面之城》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爱你。我爱你的脸,被风暴犁开的春天,那封存着我的吻的版图的标记。——勒内·夏尔《柳篮编织者的爱》我从不忘记看到过的脸。人群中大概有百分之二的"超级人脸识别者",即使是短暂遇见过的人,他们也能记住那个人的长相,并且可以在相隔多年以后把对方认出来。而我,是超级人脸识别者中的翘楚。我记住人脸,记住人脸细微的、稳定的、难以识别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我记住人脸背后的故事。

蓝庆伟[2](2021)在《“共生”与“共情”——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贵阳诗歌与艺术的两个瞬间》文中提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南地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镇,除"四川画派"之外,贵州当代艺术以其鲜明的地缘文化、粗狂豪爽等特点,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贵州现象"。1990年第6期《美术》杂志以"‘贵州现象’面面观"展开专题讨论,形成了贵州美术发展的高峰。在"贵州现象"的形成过程中,以1979年的"贵阳五青年画展"和1983年"第三代诗人"诗人唐亚平到贵阳为标志性的事件,充分体现这一时期贵阳诗歌与艺术"共生"、"共情"的两个瞬间。除了艺术家个人的独特创造力之外,作为"都市漫游者"的诗人与画家所形成的艺术与诗歌之间的特殊关系,及不断前往贵州之外中心城市北京举办展览是美术"贵州现象"的重要文化内涵与表现。

周彦[3](2021)在《人文课程知识观的反思与重建 ——以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近些年受到了关注,未来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今日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学校场域中人与知识的关系在社会文化转型期也正在不断被重新定义,“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历史等人文课程教学实践时,就会发现,这些人文课程所应当培养出的人文精神,很多时候未能很好地实现。这与教学实践中表现出“过分注重知识的实用价值”等忽视人的自由理性的问题密切相关。在课程知识观层面可以将其归结为一个问题,即:科学课程知识观僭越于人文课程的问题。这是由于科学课程知识观的异化和人文课程知识观没有坚守自身独特属性所致。审视当下关于课程知识观的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是很多研究都在呼吁要从以确定性、权威性、还原性为特点的“现代课程知识观”转向以不确定性、情境性、建构性为特点的“后现代课程知识观”。这种笼统的转向论,由于忽略了课程知识观赖以建立的知识背景的差异,淡化了课程知识作为一种特定知识类型的属性,所以大多只停留在现代与后现代两种课程知识观横向比较的描述上,而较少从课程知识的内部属性进行剖析,因而遮蔽了僭越的问题。解决科学课程知识观对人文课程僭越的问题,首先要消除科学课程知识观自身的异化。审视科学的发展历程可知,从古希腊的理性科学到近代自然科学,科学知识经历了从“求真”到“求力”的演化,对控制外部自然力量的过度追求,导致科学课程知识忽视了人内在的自由理性,恢复人的自由理性在科学课程知识观中的地位,是消除科学课程知识观异化的首要任务。解决科学课程知识观对人文课程僭越的问题,还需要人文课程知识观重新检视自身。这种检视要从逻辑前提的批判开始,要对人文课程知识观的本质观、理性观、客观性等立论基础加以批判,承认个体本质观的合法性,承认关系理性可以弥补个人理性之不及,还要摒弃符合论的客观性标准,如此才可以从课程教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人文课程知识自身的特性,也才能够在人文课程教学实践中,对教材、教师和教学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本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科学课程知识观对人文课程知识的僭越,其目的是为了展开课程知识观的一种研究进路,也可能对教学实践问题的改进有间接推动。因此,本研究主要遵循回顾——反思——重建的思路,具体讨论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已有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在哲学知识论和课程知识观领域,研究思路呈现出怎样的大体走向。2.现实的课程与教学中,要厘清科学课程知识观僭越于人文课程的问题,既需要在科学课程知识观中恢复自由理性的地位,也需要人文课程知识观对自己有深入的反思和重新认识。3.基于人文课程知识观的课程教学实践可以展开哪些新的面向,小学语文的文本课程研发可以有哪些有益的思路,语文教学可以有哪些改进等,在重建人文课程知识观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一种融通科学与人文课程知识观的可能。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一)当代课程知识观研究成果显着,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一些问题,从科学与人文的角度加以区分,重视课程知识的育人属性,有益于认清科学课程知识观僭越于人文课程这一现实问题。(二)异化的科学课程知识观,使得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运用理性的自由权利,科学课程知识的学习被工具性的观念所主导,这是导致僭越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首先需要建立一种基于理性自由的科学课程知识观。(三)人文课程知识观要承认个体本质观。学习人文课程知识,人的意识方向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越接近个体本身,就越能够达到对“这个事物”的本质认识,获得一种个体性的意义和价值。这不同于科学课程知识的普遍本质观。(四)人文课程知识观要引入关系理性以弥补个人理性的不足。人文课程知识背后的个人是具体而非抽象的,学习人文课程知识要在知识中见到人,理解人性,而不是仅仅占有知识。(五)人文课程知识的学习要建构起个体的自我精神世界,这种建构必定是与他人的共同建构,通过对人文课程知识的层次分析可以知晓,差异性是人文课程知识的意义之源,人文课程知识构筑的是一个包含了无限算子和关系结构的“多世界”,每个个体都是关系的交汇点,这种交汇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汇,他人和内在时间是交汇关系的重要体现,因而是理解人文课程知识的重要路径。(六)人文课程知识的客观性不能采用科学课程知识的符合论标准,而是在承认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寻求多样性之间的平衡。它不是依靠唯一性获得,而是依靠多样的解释来消除每种解释中所必然存留的主观霸权性,达到内部关系的整合融贯。人文课程知识有着丰富的意义层级,意义的恒常性是其客观性的重要体现。(七)基于人文课程知识观研发小学语文教材时,需要系统构建教材中的“他人世界”和“文化价值图景”,依据人文课程知识观可以在拼音、识字、古诗文等教材编写中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八)根据人文课程知识观的特点,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生动的个体,重视问题情境的教学价值,从生活世界中汲取教育智慧,并努力让学生个体的精神世界与社会公共思想积极对话,达到一种观念的连贯的境地。(九)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相融的,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是人文的一部分,两者以追求真理为目的,它们在面对超越者时都在寻求人的自由,在认知过程中,都依赖于身心一体的认知方式,都存在必然的无知,因而它们需要相互激发、相互借鉴和协同共进,才能达成求真的目的。本研究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了来自课程教学实践的深入检验,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还只停留在了理论思辨的层面,未能有更加切近实践的探讨与辨析,这也是未来要努力改进的方向。

李沅羲[4](2021)在《三岛由纪夫与余华的暴力叙事比较》文中指出

陈奕希[5](2021)在《林斤澜小说创作流变论》文中指出林斤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也是横跨十七年、新时期、新世纪三个创作阶段的作家,他的小说以精湛短小的创作特点被无数后辈作家以及研究者认可。然而比起同时代的老作家,林斤澜的作品关注者相对较少,在2007年的北京作家终生成就奖获奖的过程中也是经历了一番艰辛。80年代末期,林斤澜的《矮凳桥风情》以家乡温州在改革开放下的发展为背景,以“新笔记体”小说的艺术形式让许多研究者感到“怪味”的同时也不得不被作家悠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折服。本论文对林斤澜的小说创作进行研究,对林斤澜不同阶段小说的创作心理、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其小说创作之流变。本文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林斤澜的创作历程进行梳理,根据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作品风格将其创作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对作家不同时期下的创作心理进行探讨。第二章研究林斤澜作品中的主题流变。上世纪50年代的表现政治;新时期回归文坛后的叩问历史;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体察人性;90年代末到新世纪以后的感悟生命,揭示作家从现实主题到抽象主题下的创作变化。第三章研究林斤澜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流变。在对作家笔下人物形象进行总体概括的基础上将其分为农民新人、知识分子、温州人、老艺术家四类形象,揭示作家创作中人物形象的阶段性特征。第四章研究林斤澜小说的艺术流变。从林斤澜小说的语言创新、文体探索、审美体验、创作方法四个方面呈现出作家小说的艺术流变。

孙燕[6](2021)在《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所属学科的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的文化符号学与诗学研究,旨在通过文化符号学的视角,研究由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具体来说是运用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来阐释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以解析其小说独特的意义再生机制,努力探索一条经典文学文本的符号学解读路径。本论文将以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1828-1910)的《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复活》(Resurrection)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领军人物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1922-1993)的文化符号学中的“对话机制”、“异质性”、“穿越界限”、“时空观”等理论,对三部文学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进行逐步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一直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托尔斯泰也被誉为是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被视为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然而,学界又很难阐释这位伟大作家的创作与其宗教观之间的矛盾,往往觉得其宗教观有碍于他的艺术创作,甚至于不自觉地将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宗教不仅丰富着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精神世界,而且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体裁和表现形式上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只有把托尔斯泰的创作艺术与他的宗教思想的精神探索融为一体,综合研究,发掘托尔斯泰创作艺术的内在机制,才能对托尔斯泰的文学艺术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论文的导言部分,简要概述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作为方法论,在研究托尔斯泰的“创作方法与世界观之间的矛盾”问题上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学术界不同视域下的托尔斯泰研究,所呈现出的“多元共存”的发展态势,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第二章旨在努力探索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时的精神历程,并揭示其创作中现实与精神对话之间形成的文本意义再生机制。托尔斯泰将人与上帝同一的理想,等同于实现“自然至善”,使得小说文本,从表层上来,记载着“战争”与“和平”的历史生活,但却在深层展示着人物受宗教思想的洗礼,走向自然和谐的心理活动。由此,小说形成了生活与心灵双层交织和互动的独特对话形式,造就了小说双层叙述的独特艺术形式。第三章深入探究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的思想与艺术的互动,作家把上帝理解为爱与至善,与上帝的同一就是与“爱”的同一。在此基础上,该小说创作由二元对立走向融合同一,形成了一个中心由外向内编织的网状结构。第四章旨在探讨晚年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与艺术表现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作家从人类的精神本质出发,提出博爱、尊重、忍耐和救赎的“救世思想”。与此相呼应,在小说《复活》中,作家构建了“现实”、“上帝”、“自我”三个有限的空间层次,并以此来表现多维而无限的世界,凸显了艺术文本的空间模拟机制。第五章借助洛特曼的符号圈理论,发掘托尔斯泰小说创作及其独特的文本意义再生机制形成的缘由。论文梳理了托尔斯泰丰富的人生履历和创作历程,表明他一生在不同的符号圈之间不停地穿越界限,从符号圈中心到边缘,再从边缘到中心。这就为作家创作的独特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指出,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中“天人关系”的嬗变,直接导致了三部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的形式迥异和变迁,同时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后续研究的可拓展空间。综上所述,本论文运用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托尔斯泰创作,主要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三部长篇小说。据此,论文对托尔斯泰不同时期的宗教思想与艺术创作进行参照和对比,揭示三部作品在意义再生机制上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将洛特曼的理论建构与托尔斯泰的文艺实践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加深对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又能够加深对于托尔斯泰创作的认知,尤其是对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矛盾问题的阐释,为我国文学批评界解读文学经典,提供值得借鉴的途径。

徐思秋[7](2020)在《业态犯罪初论 ——以淫业罪VS赌业罪为蓝本》文中研究表明

陈琪[8](2020)在《剧本《筑堤人》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戏剧源远流长,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主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在全球化和本地化行业中做出了传统翻译难以企及的贡献。笔者在本次翻译实践中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SDL Trados Studio 2019对兰福德·威尔逊的戏剧作品《筑堤人》进行翻译,确保翻译质量、提高翻译效率。区别于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戏剧以表演艺术为中心,又包括音乐、舞蹈、歌唱等其他艺术,所以戏剧翻译成为了翻译研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因此,戏剧翻译需要兼顾戏剧文本在文学语言上的共性和戏剧艺术上的特性。本论文将简要介绍兰福德·威尔逊及其作品《筑堤人》,阐述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的翻译任务,介绍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论述在译后编辑中借鉴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Manttari)“翻译行为”理论的可行性,实例分析《筑堤人》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难点处理,强调潜台词翻译模糊化、译文体现戏剧语言的节奏化、译文体现戏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指出计算机辅助翻译剧本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得出本次翻译实践的总结。

张卓远[9](2020)在《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为先导,对英国新马克主义者、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文化唯物主义践行者、批判教育研究者保罗·威利斯(以下简称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在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的影响下,以民族志研究方法介入英国工人青年阶级亚文化,发展了具有在地性、阶级性、历史性、整体性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本文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第一,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围绕马克思主义、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主体意识、民族志等关键词,对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哲学理论继承性发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扬弃,对英国文化唯物主义传承性补充和对批判教育哲学的促进性介入。在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文化理论和商品拜物教理论继承和运用的基础上,威利斯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特征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在借鉴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理论、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和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同时,也对上述理论的局限提出了质疑。在吸收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文化研究及方法论的基础上,威利斯构建了融合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人道主义、文化唯物主义特征的思想。同时,威利斯在吸收批判教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文化唯物主义运用于教育哲学领域,形成了具有文化唯物主义特征的批判教育哲学,不仅扩大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范畴,同时为批判教育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第二,青年亚文化批判。威利斯以大众文化为基础,在继承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他对文化概念和文化属性的独特理解。他从文化的概念及属性出发,逐步挖掘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特征,通过对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突出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意识在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威利斯对文化概念和特征的思考是在继承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吸收雷蒙德·威廉斯“整体的生活方式”、汤普森“整体的斗争方式”和霍尔“理解世界的方式”的基础上,威利斯挖掘了阶级性、大众性、集体性的文化属性,并提出文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方式”的论断。青年亚文化是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主要关注点,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的从属阶级的文化,当这种文化表现出年龄和代际特征时,就出现了青年亚文化。威利斯认为青年亚文化具有阶级性、从属性、非正式性、集体性和艺术性等特点。青年亚文化既受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控制,同时又欲与之抗衡。作为反抗主体的工人阶级青年具有独特的存在样式和抗争方式。威利斯认为,对工人阶级青年的解读要抛弃一元的阶级决定论,提出要从多元维度出发,分析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特征。威利斯用“洞察”和“局限”两个概念来表现青年亚文化的能动性,并通过他们自缚式的抵制,突出工人阶级青年的自主意识。工人阶级青年觉醒,并逐步构建主体意识的过程,就是他们进行洞察和暴露局限的过程,也是抵制的过程。但是,工人阶级的抵制最终再生产了他们的不利地位,形成了抵制的悖论。第三,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文化的商品化和商品的文化化带来了文化商品的发展,文化商品是影响当代人身份认同和文化迅速变革的重要驱动因素。在探究文化商品的特点之前,威利斯首先分析了商品的异化,在威利斯看来,商品的异化也表现为四个特征: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异化、商品与其类本质的异化、商品与人类劳动的异化、以及商品与人类关系的异化。通过对文化商品的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威利斯指出文化商品与一般商品的本质区别在于意义交流,作为“准商品”的文化商品同时受到拜物教和去拜物教的影响,而形成一种动荡的稳定。威利斯对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的最终目的是指出社会主体与文化商品之间的关系,突出社会主体通过对文化商品的选择和意义的重释,实现身份认同、主体意识构建、甚至社会变革的可能。威利斯指出,社会主体对文化商品的选择并不是任意的,它是在文化商品客观可能性和社会主体象征性劳动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在客观可能性和象征性劳动的共同作用下,物质秩序逐渐转变为符号秩序,而符号秩序的转变有可能反作用与物质秩序的形成,并最终引起社会变革。第四,文化形式与文化实践。在威利斯的文化研究理论中,文化形式是重要的研究领域。文化形式包含社会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关系、文化领域和标志领域五个基本要素,以及标志性分析、同源性分析和整体性分析三个分析层次。威利斯认为,文化形式是一种关系:也就是社会主体与周围的客体、机构、实践和工具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形式中,社会主体和客体连接在一起,形成文化关系,进行文化实践。文化形式的形成过程就是文化实践的过程,文化形式的实践过程、实践旨归和生活外显都指向文化形式的实践本质。文化实践具有大众性,威利斯通过“地群美学”与“象征性劳动”的概念,强调工人阶级社会主体的文化艺术创造力,指出从日常生活文化实践中理解大众文化的重要性。第五,文化生产的教育哲学反思。威利斯对教育哲学领域的关注继承了英国文化研究的传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英国文化研究与成人教育结合的影响。本文以哲学立场讨论教育,分析威利斯的教育哲学思想。在将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运用在教育分析的过程中,威利斯的教育哲学思想逐渐形成,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利斯以学校教育为场域,以文化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对学校生活进行了详尽描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哲学思想,丰富了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内容。在教育哲学领域,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批判教育哲学中,批判教育哲学的再生产理论可以为工人阶级的再生产提供一部分解释,但是威利斯并没有全盘接受批判教育哲学的再生产理论,他认识到批判教育哲学再生产理论中存在两个局限:一是默认社会再生产是自动发生的,将社会再生产描绘成抽象的前提,二是认为学校是社会再生产的场所,学生会被动地接受再生产的结果,忽视了主体的创造性和选择性。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威利斯首先分析了结构主义再生产理论、经济-再生产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和符码再生产理论的局限,然后,威利斯从文化生产的角度入手,将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性抵制引入再生产分析。威利斯的文化生产理论并不在于为社会再生产提供另一种解释。而在于强调文化生产在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位置,文化生产推动了文化再生产,进而造成了社会再生产。第六,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特征。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在地性、阶级性、整体性、历史性的基本特征。民族志研究作为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为他的思想创造提供了大量的鲜活记录,威利斯民族志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现象的洞察,更在于理论的总结。通过赋予民族志想象力,威利斯在传统民族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伯明翰文化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特征。第七,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评价。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向在于探索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探索教育哲学的多元维度、探寻了社会主义“自为的”工人阶级的可能性和促进积极的文化解放。由于威利斯思想巨大的影响力,很多学者都从各自的领域出发理解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正因如此造成他们无法把握威利斯思想的全貌,造成对威利斯的误解。他们认为威利斯渲染了工人阶级命运的悲观色彩、忽视了女性群体的亚文化研究、偏向本质主义与还原论、对民族志研究施加了主观影响、夸大了“抵制”的革命意义。在对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进行整体性分析后,这些质疑逐渐被澄清,威利斯思想的真实全貌显现出来。尽管西方学术理论在阐释中国社会现象时都会显得贫乏无力,然而,威利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及其所运用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和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或许对我们理解、分析和阐释当代中国文化、教育与社会分层的现象会有所帮助,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文化建设带来启示。

易媛[10](2019)在《简媜散文修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湾作家简媜的散文语言自由灵动、大胆新颖,不囿于已有的语法规范,只为营造意境,抒发情感。论文采用文献法、分析与归纳相结合等方法,以她在大陆出版的多部散文集为研究对象,运用当代修辞学的相关理论,对简媜散文语言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以期全方位地了解其散文的语言特点,进一步完善当代优秀散文语言的研究。论文从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句子修辞、辞格运用及篇章修辞五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内容共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对象、选题缘由、研究现状,并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共五章。论文分别从简媜散文语言的语音、词语、句子、辞格及篇章五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探析了简媜散文的语音修辞艺术。简媜散文的语音和谐优美,主要体现为AA式、ABB式、AABB式等叠音,双声叠韵及错落有致的音节三方面。其次,探析了简媜散文的词语修辞艺术。简媜散文的词语别样新颖,通过变异运用词语及同义词和反义词丰富了文章语义。另外,选用一些特殊的词语穿插其中,如历史词、文言词等古语词,专业术语和地域方言来产生特殊的修辞效果。接着,探析了简媜散文的句子修辞艺术。简媜散文的句子自由灵活,论文主要从长短句、问句及倒装句的使用三方面来分析其不同的修辞效果。然后,探析了简媜散文的辞格运用艺术。简媜散文的辞格运用各有千秋,论文重点分析了其中的比喻、拟人、仿拟、引用、反复和排比六种辞格。最后,探析了简媜散文的篇章修辞艺术。论文结合“篇章修辞”的相关理论,从简媜散文的标题、开头及结尾三方面研究其形式多变的篇章修辞艺术。第三部分为结语,主要是对论文主体部分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明确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还需深入探究的地方。

二、100年前和40年前的两个瞬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0年前和40年前的两个瞬间(论文提纲范文)

(3)人文课程知识观的反思与重建 ——以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
        (一)人文课程与教学没有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讨论课程知识观无法回避知识的属性差异
        (三)个人的研究兴趣与经历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知识
        (二)课程知识
        (三)人文课程知识
        (四)课程知识观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课程知识观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课程知识观研究回顾
        一、西方知识论研究
        二、知识观的批判与转型研究
    第二节 课程知识观研究反思
        一、课程知识观研究的成绩
        二、课程知识观研究的反思
第二章 人文课程与教学的迷失及课程知识观溯因
    第一节 人文课程与教学迷失之表征
        一、对确定性的迷恋
        二、对正确结论的过度反叛
        三、实用价值优先
        四、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
        五、过度追求效率
    第二节 科学课程知识观异化之溯因
        一、科学的童年:追求自由的内在性知识
        二、数学改变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知识的属性
        三、近代科学从“求真”到“求力”
        四、科学课程知识观的异化
    第三节 基于“理性自由”的科学课程知识观
        一、借助自然知识开拓自由人性是科学课程的首要任务
        二、重构科学课程知识的指涉对象
        三、从心智间的自由互动理解人的理性自由
        四、对科学课程知识观的一个基本假定
第三章 人文课程知识观的重建(上)——前提批判
    第一节 人文课程知识的本质观批判:寓于普遍性中的个体性
        一、区分两种本质观
        二、两种本质观决定了两种意识方向
        三、人文课程知识的本质特性
    第二节 人文课程知识的理性观批判:个人理性与关系理性并行
        一、人文世界存在个人理性不及的领域
        二、关系理性的特质
        三、从关系理性的视角看
    第三节 人文课程知识的客观性批判:意义的恒常性
        一、对人文课程知识中人之属性的误解
        二、对人文课程知识之意义属性的误解
        三、对人文课程知识所属世界的误解
        四、人文课程知识的客观性还在于“意义的恒常性”
    第四节 对人文课程知识观的一个基本假定
第四章 人文课程知识观的重建(下)——课程教学视角的阐释
    第一节 人文课程知识的课程教学阐释
        一、人文课程知识的多世界
        二、人文课程知识的多层次
        三、人文课程知识的多意性
    第二节 理解人文课程知识的路径之一:关系理性视野中的自我与他人
        一、自我是超越的、自由的、具有创造性的存在
        二、从主体性迈向共同性
        三、自我与他人在伦理关系之外的更优可能是审美关系
    第三节 理解人文课程知识的路径之二:意义中的内在时间
        一、当代性:生活之惑时时具有紧迫性
        二、未来性:作为意义之源的美学图景
        三、历史性:意义的消逝与夺回
第五章 基于人文课程知识观的课程教学实践
    第一节 基于人文课程知识观的教材理解
        一、走出教材的“产品化”思维
        二、作为他人世界的“故事”
    第二节 基于人文课程知识观的教材编创实例
        一、汉语拼音的编创
        二、识字课文的编写
        三、诗词故事的演绎
    第三节 从人文课程知识观看语文教学——来自《论语》的启示
        一、个体自身观念的连贯
        二、学习团体内部观念的连贯
        三、学习团体与社会观念的连贯
结语 从僭越走向融通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林斤澜小说创作流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林斤澜小说创作研究现状
第一章 林斤澜的创作分期与创作心理的变化
    第一节 顺应时势:歌颂新生活
    第二节 重返文坛:在暴露中自省
    第三节 回归家乡:从断处生发
    第四节 唱出自己的歌:低处偏是深处
第二章 林斤澜小说主题之变
    第一节 从表现政治到观照命运
    第二节 从叩问历史到深层反思
    第三节 体察人性:从发现善到揭露恶
    第四节 感悟生命:从遗憾到释怀
第三章 林斤澜小说人物之变
    第一节 农民形象:共性中透出丝丝个性
    第二节 知识分子:苦难中依旧执着坚守
    第三节 “皮实”的温州人:敢为人先的奋斗者
    第四节 老艺术家:“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第四章 林斤澜小说艺术之变
    第一节 语言创新:由北京话到瓯语
    第二节 文体探索:由散文化到“笔记体”
    第三节 审美体验:由生活体验到艺术感受
    第四节 创作方法:由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英美研究现状
    第三节 俄罗斯研究现状
第二章 历史与心灵:《战争与和平》的双层艺术结构
    第一节 统一的世界:人与自然
    第二节 “我—我”:时空中的自我对话
    第三节 “我—他”:空间中的位移越界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经纬交织的异质性
第三章 “爱”的同一:《安娜·卡列尼娜》的网状叙事机制
    第一节 对话与同一:走向上帝
    第二节 自我与他者:融入共同
    第三节 罪恶与救赎:回归本然
第四章 人性的苏醒与回归:《复活》的空间叙述机制
    第一节 怪诞的世界图景:“监狱”与“自然”
    第二节 “上帝”的审判:有限性与无限性
    第三节 双向救赎:自我与他者
第五章 丰富的人生履历:符号圈的跨界穿行
    第一节 从贵族走向平民化
    第二节 从卢梭到叔本华:自然良知与自由意志
    第三节 科学与艺术
    第四节 批评家与小说家
    第五节 社会历史语境的越界:走向更广的文化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剧本《筑堤人》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剧本《筑堤人》作者简介
    1.2 剧本《筑堤人》作品介绍
        1.2.1 剧本《筑堤人》的主要内容
        1.2.2 剧本《筑堤人》的语言特点
    1.3 剧本《筑堤人》翻译实践的意义
第二章 翻译任务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描述
    2.3 译后编辑中借鉴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
第三章 SDL Trados Studio 2019辅助翻译《筑堤人》
    3.1 计算机辅助翻译简介
        3.1.1 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简介
        3.1.2 SDL Trados Studio 2019软件简介
    3.2 SDL Trados Studio 2019辅助翻译《筑堤人》的难点处理
        3.2.1 潜台词翻译模糊化
        3.2.2 译文体现戏剧语言的节奏化
        3.2.3 译文体现戏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第四章 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剧本翻译
    4.1 计算机辅助翻译剧本的优势
    4.2 计算机辅助翻译剧本的不足
第五章 剧本《筑堤人》翻译实践总结
    5.1 本次翻译实践所得经验与收获
    5.2 本次翻译实践仍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选取翻译任务中的材料
致谢
作者简介

(9)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1.1 .马克思的哲学理论
        1.1.1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1.1.2 .马克思的文化理论
        1.1.3 .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1.2.1 .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理论
        1.2.2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1.2.3 .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
    1.3 .英国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1.4 .批判教育哲学
第二章 青年亚文化批判
    2.1 .文化、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2.1.1 .文化是主体意识的表现方式
        2.1.2 .文化的属性
        2.1.3 .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
        2.1.4 .威利斯青年亚文化研究
    2.2 .作为反抗主体的工人阶级青年
        2.2.1 .特殊在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存在样式
        2.2.2 .多元存在: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亚文化特征
        2.2.3 .风格抵抗:工人阶级青年主体的抗争方式
    2.3 .工人阶级青年的主体意识
        2.3.1 .成为工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觉醒”
        2.3.2 .追求差异: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洞察”
        2.3.3 .放弃革命: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局限”
        2.3.4 .抵制悖论:工人阶级青年主体意识的“自缚”
    2.4 .小结
第三章 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
    3.1 .文化商品的产生:文化商品化与商品文化化
    3.2 .文化商品的哲学反思
        3.2.1 .一般商品异化的四重表现
        3.2.2 .彰显文化商品本质的意义交流
    3.3 .文化商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3.3.1 .文化商品拜物教
        3.3.2 .文化商品具有客观可能性
        3.3.3 .象征性劳动延伸文化商品价值
    3.4 .文化商品拜物教批判的逻辑:从物质秩序到符号秩序
    3.5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形式和文化实践
    4.1 .文化形式
        4.1.1 .文化形式的基本要素
        4.1.2 .文化形式分析的三个层次
    4.2 .文化形式的实践本质
        4.2.1 .文化形式的实践过程
        4.2.2 .文化形式的实践旨归
        4.2.3 .文化形式的生活外显
    4.3 .文化实践的大众性:从“地群美学”到“象征性创造力”
        4.3.1 .基于日常生活文化实践理解大众文化
        4.3.2 .基于社会主体的“象征性创造力”
        4.3.3 .基于大众实践的“地群美学”
    4.4 .小结
第五章 文化生产的教育哲学反思
    5.1 .文化生产的“座架”:学校教育
        5.1.1 .学校教育中的亚文化与协商
        5.1.2 .学校教育对社会主体的分化与整合
        5.1.3 .学校教育、国家制度与再生产
    5.2 .社会再生产:教育的践行方式
        5.2.1 .结构主义再生产理论
        5.2.2 .经济..教育再生产理论
        5.2.3 .文化再生产理论
        5.2.4 . “符码”再生产理论
    5.3 .文化生产: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
        5.3.1 .再生产不同于社会再生产
        5.3.2 .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和再生产
        5.3.3 .文化生产与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
    5.4 .小结
第六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特征
    6.1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6.1.1 .在地性
        6.1.2 .阶级性
        6.1.3 .整体性
        6.1.4 .历史性
    6.2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方法论特征
        6.2.1 .民族志的想象力
        6.2.2 .民族志研究的意义
        6.2.3 .民族志研究的特征
第七章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评价
    7.1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向
        7.1.1 .挖掘亚文化研究的新领域
        7.1.2 .探索教育哲学的多元维度
        7.1.3 .寻求“自为的”工人阶级的可能性
        7.1.4 .解放文化的积极建构
    7.2 .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质疑
        7.2.1 .渲染工人阶级命运的悲观色彩
        7.2.2 .忽视女性群体的亚文化研究
        7.2.3 .偏向本质主义与阶级还原论
        7.2.4 .施加主观影响的民族志研究
        7.2.5 .夸大“抵制”的革命意义
结语:文化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简媜散文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缘由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简媜散文的语音修辞
    2.1 叠音多变,情景共现
    2.2 双声叠韵,优美动听
    2.3 音节搭配,错落有致
第三章 简媜散文的词语修辞
    3.1 词语变异,极富创意
    3.2 同义反义,语义丰富
    3.3 夹杂古语,庄重典雅
    3.4 术语方言,风趣亲切
第四章 简媜散文的句子修辞
    4.1 长短兼具,相得益彰
    4.2 问句活用,发人深省
    4.3 成分易位,重点突出
第五章 简媜散文的篇章修辞
    5.1 标题修辞,灵活精炼
    5.2 开篇修辞,引人入胜
    5.3 篇末修辞,余韵悠长
第六章 简媜散文的辞格运用
    6.1 比喻拟人,生动活泼
    6.2 仿拟引用,应景贴切
    6.3 反复排比,整齐浓郁
第七章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四、100年前和40年前的两个瞬间(论文参考文献)

  • [1]无面之城[J]. 杨晚晴. 西部, 2022(01)
  • [2]“共生”与“共情”——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贵阳诗歌与艺术的两个瞬间[J]. 蓝庆伟. 都市文化研究, 2021(02)
  • [3]人文课程知识观的反思与重建 ——以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程为例[D]. 周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三岛由纪夫与余华的暴力叙事比较[D]. 李沅羲. 辽宁大学, 2021
  • [5]林斤澜小说创作流变论[D]. 陈奕希.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6]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D]. 孙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业态犯罪初论 ——以淫业罪VS赌业罪为蓝本[D]. 徐思秋. 华东政法大学, 2020
  • [8]剧本《筑堤人》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报告[D]. 陈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9]保罗·威利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研究[D]. 张卓远. 山西大学, 2020(12)
  • [10]简媜散文修辞研究[D]. 易媛.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100年前和40年前的两个瞬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