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诱导细胞凋亡中基因表达的形态学及定量分析

放射性核素诱导细胞凋亡中基因表达的形态学及定量分析

一、放射性核素诱发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及基因表达定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秋玉[1](2021)在《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化学合成、放射性标记及在帕金森氏病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合成化学作为化学的基础及核心部分,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是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有机合成技术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如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影像医学等,极大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分子影像作为新兴的影像技术,可以用无创技术对人体进行诊断,极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患者带来福音。其中,放射性显像剂以其与靶器官或组织特异性结合等优点,被临床医学领域中广为采用,将来的影像医学将会是分子影像技术的世界,特异性显像剂的研发会是最热门的领域。化学合成是利用简单的试剂作为基础原料,通过有机反应连上一个官能团或一段碳链,再利用中间体上的官能团加以辅助进行反应,最后合成出目标化合物。每一步反应条件应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反应产率,所使用的原料应是低毒、低污染、廉价易得的,合成反应应快速、便捷,废弃物污染少。正电子显像剂是将正电子核素标记到目标化合物,在体外探测生物体内靶组织的生理、病理过程的一种放射性显像剂,因其对特定靶组织分子特异性高,阳性检测率高,极大推动了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已成为核医学领域的“顶梁柱”。1.目的自行设计、研发一种新型的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用于帕金森氏病的早期诊断。对合成中的每种产物进行表征分析,质量控制;对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进行临床前一系列实验:脂溶性测定、急性毒性实验、生物学分布实验和药代动力学实验等,探讨11C-Fethypride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建立帕金森氏病大鼠动物模型,静脉注射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后进行PET/CT扫描,探讨11C-Fethypride作为PET/CT多巴胺受体显像剂诊断帕金森氏病的可行性,进一步探索11C-Fethypride作为帕金森氏病病因学研究评估及药物筛选平台的可行性。2.方法2.1 11C-Fethypride前体化合物合成与放射性标记:以香草酸甲酯(Methyl vanillate)作为起始原料,经4步常规反应和1步放射性11C标记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该化合物具有合成方法简单、环保,原料价廉易得,不影响构效等优点。用回旋加速器生产11C正电子,将其引入到碳-11多功能合成模块,对前体物进行自动化放射性标记,再经过纯化、淋洗后最重获得目标显像剂11C-Fethypride。11C-Fethypride合成因素分析:(1)溶剂对合成效率的影响:取11C-Fethypride前体量0.5 mg,分别取0.2 m L丙酮、乙腈、丙酮与乙腈混合溶剂(体积比1:1)、DMSO及DMF作为甲基化溶剂,3.5 ul 0.2 mol/L Na OH溶液,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1 min,比较不同溶剂的合成效率。(2)温度对合成效率的影响:取11C-Fethypride前体量0.5 mg,3.5 u L 0.2 mol/L Na OH溶液,分别在0℃、室温(25℃)、50℃、80℃和100℃下与11CH3-Triflate反应,反应时间1 min,比较不同温度时的合成效率。(3)前体用量对合成效率的影响:取不同前体量(0.3~1.1mg)溶于0.2 m L丙酮中,碱当量固定为0.7 eq,分别与11CH3-Triflate在室温下反应,比较不同前体量对合成效率的影响。2.2 11C-Fethypride质量控制:物理学鉴定:(1)澄清度检测:通过比浊法检测11C-Fethypride溶液的澄清度,不超过0.5号浊度标准液的浊度为澄清,即合格。(2)比活度应不小于37GBq/mmol,半衰期应为20 min,放射性核纯度应大于98%。化学鉴定:(1)p H值检测:p H试纸检测11C-Fethypride溶液的p H值。(2)稳定性实验:将11C-Fethypride溶液室温下静置,分别于合成后5 min、15 min、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测定放射性化学纯度并进行分析,评价11C-Fethypride的稳定性,放化纯度应不低于90%。(3)放射化学纯度检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薄层色谱法(TLC)检测11C-Fethypride溶液的放射化学纯度。生物学鉴定:(1)无菌实验:11C-Fethypride溶液分别接种于2种不同培养基中,放置不同温度培养14天后,各管培养基均无杂菌生长,判定合格。(2)细菌内毒素检测:用鲎试剂法检测11C-Fethypride溶液的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含量<10 EU/m L,判定合格。(3)异常毒性实验: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观察7天,观察期间动物应全部健存,无异常反应,到期后每只体重应增加,则供试品判定合格。2.3 11C-Fethypride的生物学分布实验:脂溶性测定实验:采用脂水分配系数测定法,用γ-计数器分别测定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在正丁醇相和水相的放射性计数,两者计数比值的对数,即为脂水分配系数(Log P)。急性毒性实验: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11C-Fethypride溶液,观察7天,处死,病理切片,检查主要脏器是否正常。11C-Fethypride在大鼠主要脏器生物学分布实验:大鼠尾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溶液,分别于注射后5、15、30、60、90 min处死,取适量的脑、心、肺、肝、脾、胃、肠、肾、肌肉等样本,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水分,天平测量样本的质量,γ-计数仪测量放射性计数,计算每克注射剂量百分比(%ID/g)。11C-Fethypride在大鼠脑组织生物学分布实验:大鼠尾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溶液,分别于在注射后5、15、30、60、90 min处死大鼠,分别取大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纹状体、海马、丘脑和小脑等样本,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水分,天平测量样本的质量,γ-计数仪测量放射性计数,计算每克注射剂量百分比(%ID/g)。2.4 11C-Fethypride药代动力学实验:大鼠尾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溶液,分别于注射后不同时间尾尖部取血50μl,所得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DAS 3.0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求得各有关体内代谢动力学方程系数及代谢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分析。2.5帕金森氏病大鼠PET/CT扫描:帕金森氏病大鼠模型的建立:腹腔注射MPTP(30 mg/Kg),每日一次,共注射7天,建立亚急性PD模型;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用旋转杆测试评价建模成败。PET/CT扫描:正常大鼠与帕金森氏病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溶液,10%水合氯醛麻醉、固定,置检查床中心视野进行PET/CT扫描。2.6帕金森氏病大鼠生物学研究与PET/CT相关性研究:帕金森氏病大鼠LncRNA HOTAIR表达与PET/CT显像相关性研究:进行q RT-PCR、CCK-8试验、流式细胞试验,观察正常大鼠与帕金森氏病大鼠中脑细胞中LncRNA HOTAIR的表达、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并探讨与11C-Fethypride PET/CT显像结果的相关性。PET/CT显像对红曲霉素治疗帕金森氏病大鼠的疗效评价研究:将帕金森氏病大鼠随机分成红曲霉素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治疗组大鼠在建立帕金森氏病模型第1天开始腹腔注入红曲霉素溶液(400 mg/kg)共7天,随后尾静脉注射11C-Fethypride,进行PET/CT显像。PET/CT扫描结束后,将正常大鼠、PD治疗组、PD对照组大鼠麻醉后处死,取新鲜大鼠中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观察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TH+)细胞,分别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PET/CT图像及TH+细胞,并探讨其相关性。3.结果3.1 11C-Fethypride放射性标记与合成因素进行分析全自动合成11C-Fethypride,耗时10~20 min,前体用量10 mg,总放射性活度为1536 MBq,合成产率33.8%,总体积2 m L,比活度为714 MBq/m L。放化纯度HPLC法达到99%,TLC法达到100%,完全符合标准,该合成方法简单、快捷、省时、省力,适宜推广。11C-Fethypride合成因素分析:DMSO溶剂中合成效率最高,为(73.61±0.98)%;室温时合成效率最高,为(62.33±1.28)%;为保证合成效率,控制产品中的前体含量,同时降低合成成本,故认为使用0.4~0.6 mg的11C-Fethypride前体为宜。3.2 11C-Fethypride质量控制:物理学鉴定: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为无色、澄清、透明,无杂质溶液。放射性活度823.3 MBq,放射性浓度为112 MBq/m L,比活度为60.2 Bq/mmol;用时间衰减法测定11C半衰期为20±5 min。核纯度的测定应用半衰期计算法,半衰期在20±5 min范围内。化学鉴定:11C-Fethypride溶液的p H值为6.8±0.3,符合规定。室温放置120min后,TLC法测得放化纯度仍大于95%。可见,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稳定性很好,适合临床应用。放射化学纯度检测结果:TLC法测得的放化纯度为100%,11C-Fethypride的Rf值为0.665。HPLC法测得的放化纯度为99%,11C-Fethypride的保留时间t(R)为3.09 min,游离12C的保留时间t(R)为1.26 min。冷产物12C-Fethypride和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紫外吸收峰的保留时间t(R)分别为3.04 min和3.08 min,基本相符。生物学鉴定:追溯性无菌试验结果显示,两种不同培养基在不同的培养温度(20-25℃和30-35℃)无菌试验均合格,未有杂菌生长,说明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是合格且安全的。鲎试剂法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5 EU/m L,低于限值(10 EU/m L),符合标准。7天后小鼠均健康存活,体重增加,无异常反应,说明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未污染外源性的有毒物质和不安全的因素。3.3 11C-Fethypride的生物学分布实验:脂溶性测定:在p H=7.0和p 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显像剂11C-Fethypride的脂水分配系数分别为2.3和2.1。说明11C-Fethypride脂溶性大,有利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急性毒性实验:三个不同浓度实验组小鼠健康状态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最大剂量组小鼠肝脏、肾脏HE染色病理切片均未见明显改变;小鼠的最大注射剂量相当于人用注射剂量的500倍,表明放射性标记物11C-Fethypride毒性作用较小,安全可用。11C-Fethypride在大鼠主要脏器生物学分布:注射放射性药物5 min后大鼠体内放射性分布即可达到高峰,随后快速下降,给药后60 min时各脏器内放射性摄取均有显着下降。药物主要分布在肝脏、肾脏且清除速率较慢,说明11C-Fethypride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符合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11C-Fethypride在脑中摄取与排泄有相对“快进慢出”的特点。11C-Fethypride在大鼠脑组织生物学分布实验:大鼠各脑区均有较多的放射性分布,其中纹状体放射性分布最为显着,海马次之。说明11C-Fethypride能与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受体特异性结合,且亲和力高。3.4 11C-Fethypride药代动力学实验:权重1/cc时AIC值-15.36为最小,拟合优度0.1087为最小,回归系数平方为1,根据AIC最小,R2最大原则,判定拟合结果为二室模型。11C-Fethypride分布半衰期T1/2alpha为1.453±0.312 min,消除半衰期T1/2beta为25.245±3.892min,表观分布容积V(c)为0.403±0.064 m L/mg,药物清除率CL(s)为0.072±0.030m L/min/mg,说明11C-Fethypride体内分布迅速,消除较快,在体内的分布与消除为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3.5帕金森氏病大鼠PET/CT扫描:旋转杆测试结果提示:MPTP处理组和阴性对照组在运动平衡能力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MPTP处理组帕金森氏病大鼠建模成功。PET/CT扫描显示:11C-Fethypride在体内迅速吸收,主要在脑、肝脏、肾脏摄取较多,体内有快速清除的特点,并再次验证了肝脏、肾脏为11C-Fethypride的主要代谢及排泄器官。11C-Fethypride通过血脑屏障迅速进入脑组织,在纹状体位置有特异性摄取,清除速率较慢。说明放射性显像剂11C-Fethypride可以与纹状体中的多巴胺受体特异性结合。3.6帕金森氏病大鼠生物学研究与PET/CT相关性研究:帕金森氏病大鼠LncRNA HOTAIR表达与PET/CT显像相关性研究:q RT-PCR结果提示帕金森氏病大鼠中脑细胞LncRNA HOTAI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CCK-8试验结果示HOTAIR明显降低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试验结果表明HOTAIR过表达会增加细胞凋亡。以上结果提示LncRNA HOTAIR通过基因调控在帕金森氏病的发病、进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符合11C-Fethypride PET/CT显像结果,反映了11C-Fethyprid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揭示帕金森氏病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其与分子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PET/CT显像对红曲霉素治疗帕金森氏病大鼠的疗效评价研究:PD对照组TH+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大鼠;而PD治疗组TH+细胞数量明显多于PD对照组,接近正常大鼠数量,提示红曲霉素对酪氨酸羟化酶起到保护作用,继而对帕金森氏病有一定的疗效。PD对照组大鼠纹状体区域对11C-Fethypride摄取略低,PD治疗组大鼠纹状体区域对11C-Fethypride摄取增高,提示治疗组纹状体区域病变较对照组明显有改善,再次证明了红曲霉素对帕金森氏病有一定的疗效,也明确了我们自主研发的11C-Fethypride可以很好的与多巴胺受体结合,用无创的方法对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进行疗效评价。4.结论4.1以香草酸甲酯为原料,经4步常规反应,并对每步产物进行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表征分析,成功合成11C-Fethypride前体化合物3-allyl-N-((1-ethylpyrrolidin-2-yl)methyl)-4-hydroxy-5-methoxybenzamide。4.2使用碳-11多功能合成模块,成功标记放射性11C-,合成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质量控制实验表明其安全、合格。4.3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脂溶性强,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并与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该放射性药物稳定、对动物毒性作用小,适合应用于临床静脉注射。4.4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能与纹状体中多巴胺受体特异性结合,亲和力高,清除速率较慢,是理想的帕金森氏病特异性显像剂。4.5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体内分布迅速,消除较快,分布及消除呈现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4.6 11C-Fethypride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的揭示帕金森氏病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其与分子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无创的方法对帕金森氏病治疗药物进行疗效评价,是理想的药物筛选平台。本课题完成了正电子放射性药物11C-Fethypride的前体设计、化学合成、放射性标记、质量控制、生物学分布、药代动力学实验、PET/CT扫描及生物学研究等一系列临床前实验工作,为其应用于临床帕金森氏病的诊断奠定了实验基础。

史张[2](2021)在《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第一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预测复发性脑卒中的前瞻性研究目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较高。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VW-MRI)技术预测复发性脑卒中。本研究旨在评估hr-VW-MRI在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复发性脑血管缺血事件风险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首次发生急性/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58例(平均年龄57.7±11.5岁;男性45例)。所有患者分别在初次入院前及临床规范治疗大于三个月后行hr-VW-MRI检查,并对每个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直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再次发生,随访时间不超过48个月。通过hr-VW-MRI评估并记录责任动脉最狭窄层面的狭窄率、斑块负荷(plaque burden,PB)、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inal area,MLA)、斑块强化率及各种指标前后变化的百分比。PB的定义为(1-MLA/最狭窄层面的管壁面积)×100%。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预测复发性脑卒中,并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结果:基线和随访两次hr-VW-MRI扫描的平均时间间隔为6.2±4.1个月,其中12例患者(占总人数的20.7%)在10.9±9.2个月内发生了同侧责任血管的复发性TIA或缺血性脑卒中。单因素分析表明基线的甘油三酯、PB变化百分比和PB进展与卒中复发显着相关(所有P<0.05)。多因素Cox回归发现PB进展(HR,6.293;95%CI,1.620-24.444;P=0.001)是复发性缺血事件预测的独立影像学特征。结论:PB进展与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独立相关,hr-VW-MRI有助于复发性脑卒中患者的预测和风险分层。第二章:强化药物治疗后对复发性脑卒中预测及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前瞻性研究目的:前期研究认为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有助于预测(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引起的复发性脑卒中,但采用二维非全脑成像技术和缺乏规范临床随访及预后评估是其主要缺陷。本章研究旨在基于三维hr-VW-MRI通过短期随访和长期随访两个时间维度,探讨经强化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和影像特征的变化规律,并评估复发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和神经功能残障的独立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分析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入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前行三维头颈联合hr-VW-MRI检查,并要求患者在强化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指标(包括体育运动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临床症状和血液指标)和hr-VW-MRI影像特征的复查评估。随后在2021年3月1日前以电话采访形式进行患者症状和残障评估。通过改良兰金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来确定预后不佳和神经功能残障。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预测复发性脑卒中、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预后情况,并计算风险比(HR)、优势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患者为80人(平均年龄:59.64±12.03),两次MRI扫描的平均时间间隔为92.4±15.9天,长期随访的平均天数为583.4±130.8天。强化药物治疗后,斑块活性减弱(强化率减低,P<0.001;直方图均数值升高,P=0.012)。在复发性卒中的高危因素研究中,凸月形斑块与短期卒中复发显着相关(HR=7.137;95%CI,1.531-33.277;P=0.047),而在长期随访中体育运动与否则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0.104;95%CI,0.018-0.591;P=0.010)。在神经功能预后评估中,短期治疗后的预后优劣与患者高危因素控制不佳(OR=4.544;95%CI,1.238-24.761;P=0.045)、总运动代谢当量(OR=0.678;95%CI,0.465-0.990;P=0.044)和熵(OR=0.073;95%CI,0.011-0.473;P=0.006)显着相关,而斑块位于第二象限(OR=9.617;95%,2.0159-44.911;P=0.004)、服药依从性(OR=0.135;95%,0.030-0.610;P=0.009)和高危因素控制不佳(OR=6.234;95%,1.723-22.553;P=0.005)则与其长期治疗后神经功能残障有关。结论:hr-VW-MRI可评估强化药物治疗后斑块变化情况,并有助于ICAD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预测和功能残障评估。第二部分多功能纳米脂质体靶向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诊治一体化实验研究目的: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而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的极化可能会使斑块的不稳定性转为稳定。我们设想构建一种共载125碘-氧化铁纳米粒(125I-ION)和姜黄素(Cur)的纳米粒脂质体(9-CCN(125I-ION/Cur)-LNPs),通过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的多模态成像手段,将姜黄素靶向输送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达到诊治一体化目的。材料与方法:首先,制备9-CCN(125I-ION/Cur)-LNPs,并检测铁和姜黄素的包封率、载药率以及该纳米脂质体的物理稳定性、放射化学稳定性和弛豫时间。其次,对该纳米脂质体进行体外评估,检测分析9-CCN(125I-ION/Cur)-LNPs在巨噬细胞中的摄取情况,并分离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进而,建立新西兰大白兔的动脉粥硬化动物模型,在注射前及每10天注射靶向纳米粒脂质体后,分别在注射后6h及36h进行体内SPECT和MRI扫描,评估斑块情况。最后,离体兔主动脉,进行病理切片、染色,分析斑块的病理学特征。结果:透射电镜显示9-CCN(125I-ION/Cur)-LNPs粒度均一、超顺磁性好、放射化学纯度为97.2%,且在体内循环中较为稳定。体外摄取研究发现,姜黄素和核素放射性均在RAW264.7细胞中摄取较高,而MRI图中ION的摄取在两种细胞中几乎相同,并且体外实验表明9-CCN(125I-ION/Cur)-LNPs和姜黄素可促进巨噬细胞极化为M2表型。此外,体内实验表明,9-CCN(125I-ION/Cur)-LNPs可以特异性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促炎M1型巨噬细胞结合,并将125I-ION和姜黄素传递到巨噬细胞中。由于M1向M2极化,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稳定,导致纳米粒脂质体的吸收显着减少,SPECT/CT核素摄取显着下降。结论:9-CCN(125I-ION/Cur)-LNPs实现了同时检测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核医学和磁共振联合成像的方式可精准检测斑块并评估疗效,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治一体化。

余文静[3](2021)在《18F-FMISO PET和18F-FLT PET显像评估肿瘤分割放疗中乏氧再氧合及增殖性的动态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18F-FMISO PET显像评价肿瘤乏氧及放疗生物学改变的实验研究目的:体外实验观察细胞在常氧及乏氧状态下对乏氧显像剂18F-FMISO(18F-Fluoromisonidazol)摄取的差异;体内实验采用18F-氟硝基咪唑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luoromisonidazol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MISO PET/CT)监测小鼠肿瘤放射治疗中缺氧状态变化;免疫组化分析研究肿瘤组织放射生物学改变;本研究旨在探讨正电子乏氧显像18F-FMISO PET/CT在肿瘤乏氧显像及放射疗效生物学评价的价值。方法:1.体外实验研究体外细胞在常氧及乏氧状态下对乏氧显像示踪剂18F-FMISO的摄取情况。将细胞密度调整到5×105个/100μl,分为常氧组和乏氧组。常氧组细胞放于21%O2、74%N2、37℃、湿度5%的常规CO2培养箱中孵育。乏氧细胞通过在Billups rothenberg便携式微生物模块化培养室中建立。设立分组,加入18F-FMISO,使用Perkin Elmer伽马计数器测定放射性计数。根据公式[X(cpm)-O(cpm)]/R(cpm)%计算细胞放射性核素摄取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观乏氧组与常氧组的细胞放射性核素摄取情况。2.体内实验研究放射治疗对异种移植瘤MDA-MB-231的影响,以肿瘤体积及荷瘤鼠生存期为评价标准。构建大鼠腋窝区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放疗组,每组各16只。对照组给予隔日照射,每次2 Gy,累计放疗剂量6Gy,测量肿瘤大小变化,绘制肿瘤体积增长曲线,记录各组荷瘤鼠自然死亡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各组荷瘤鼠均于放疗前及放疗后24 h行18F-FMISO PET/CT显像,使用半定量分析法,选取肿瘤灶放射性摄取最浓的层面,勾画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域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计算肿瘤组织SUVmax-tumor、选择同层面对侧正常肌肉组织,测得SUVmax-normal muscle,计算出肿瘤与肌肉摄取比值T/N作为疗效评估指标。放疗后PET/CT显像完成后,随机处死对照组和IR组的各8只肿瘤模型,用于进行病理学分析,其余肿瘤模型继续正常喂养,用于生存期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指标包括:HIF-1α、CAIX、Glut-1、Ki67、PCN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T/N与荷瘤小鼠生存时间、肿瘤体积和肿瘤标志物的关系。结果:1.体外实验为了观察细胞在常氧和乏氧细胞状态下对放射性示踪剂摄取的差异,我们对MDA-MB-231细胞进行了放射性示踪剂摄取的时间过程分析。结果显示,在60、120和240 min时,乏氧细胞对18F-FMISO的摄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在各个时段,乏氧细胞对18F-FMISO的摄取速率均显着高于常氧细胞(P值分别为0.021、0.000和0.000),本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乏氧细胞对18F-FMISO的摄取率明显高于常氧细胞。2.动物实验放疗组治疗前后荷瘤鼠体积分别为(0.65±0.04,1.53±0.31)cm3,对照组荷瘤鼠肿瘤体积分别为(0.62±0.05,1.91±0.43)cm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放疗组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放疗组肿瘤鼠的生存期为38.52±4.54(25-48天),对照组肿瘤鼠的生存期为29.25±3.34(20-35天),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检验两组荷瘤鼠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p<0.01)。3.18F-FMISO PET/CT显像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24h分别行18F-FMISO PET/CT显像,放疗前统计所有荷瘤鼠肿瘤T/N水平为(1.91±0.54),以T/N>1.4为乏氧标准,乏氧肿瘤占肿瘤总数的90.6%(29/32);治疗后24 h,放疗组肿瘤T/N水平为(1.52±0.33),乏氧肿瘤占比31.2%(5/16),对照组肿瘤T/N水平为(2.68±1.13),乏氧肿瘤占比100%(16/16);乏氧体积(HV)定义为T/N值大于1.4的GTV体积。放疗前统计所有荷瘤鼠肿瘤HV值为(0.42±0.26)cm3,HV占总体积(GTV)的65.6%(0.42/0.64),放疗后荷瘤鼠肿瘤HV值为(0.31±0.17)cm3,HV占总体积(GTV)的37.3(0.31/0.83),对照组的荷瘤鼠肿瘤HV值为(1.24±0.42)cm3,HV占总体积(GTV)的86.7%(1.24/1.43)。此外,IR组肿瘤总体积(GTV)略有增加,而对照组明显增大。4.免疫组化分析免疫组化分析肿瘤生物学指标,包括HIF-1α、CAIX、Ki67、Glut-1以及PCNA。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放疗组的HIF-1α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0.25±6.16,39.76±8.47%;对照组和放疗组的CAIX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8.25±7.16,35.76±6.17%;对照组和放疗组的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8.15±5.15,32.33±6.11%;对照组和放疗组的Glut-1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1.25±4.34,36.19±5.64%;对照组和放疗组的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8.15±6.15,22.33±5.61%;各组内比较均差异显着(P<0.05)。5.统计学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T/N与肿瘤标志物HIF-1α、CAIX、Glut-1、Ki67、PCNA阳性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显示,T/N与CAIX表达呈显着相关(r=0.828,p=0.005),与Ki67及PCNA的表达呈中度相关(r=0.412,p=0.041;r=0.511,p=0.036),而与HIF-1α或Glut-1无关(r=0.413,p=0.078,r=0.511,p=0.097)。结论:18F-FMISO可在乏氧细胞中选择性浓聚;放射治疗能抑制肿瘤生长速率、延长荷瘤鼠生存期;放疗后肿瘤组织中HIF-1α、CAIX、Glut-1、Ki67、PCNA等肿瘤标志物表达明显下调;18F-FMISO PET/CT显像半定量指标T/N能有效监测肿瘤乏氧状态,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增殖性,18F-FMISO PET/CT显像能早期、特异性监测肿瘤乏氧及评价疗效,可作为肿瘤缺氧和放疗相关改变的无创定量标志物。第二部分 双示踪剂显像评价肿瘤分割放疗中乏氧再氧合以及增殖减少的动态变化目的:分割放疗中及时检测肿瘤的复氧和氧增加程度,对后续放疗的剂量调整至关重要。肿瘤乏氧和肿瘤放疗过程的再增殖是放疗疗效不佳、远期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原因。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以及再增殖,是临床放射生物学的重要理论,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本研究使用小鼠肿瘤实验模型,采用18F-FMISO PET/CT和18F-FLT PET/CT显像,分别研究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的肿瘤再氧合情况以及肿瘤增殖性变化,探讨放疗中肿瘤再氧合与辐射杀伤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头颈部鳞癌细胞系(FaDu)异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放疗组,对照组5只,放疗组16只,照射方法为采用VARIAN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放疗,每日照射,每次3 Gy,累计放疗剂量40 Gy,记录肿瘤体积变化。各组荷瘤鼠均在分割放疗前(Precede-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Pre-FRT,0Gy)、分割放疗中(Inter-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Inter-FRT,21Gy)、分割放疗后(Post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Post-FRT,40Gy)先进行18F-FMISO,次日进行18FFLT PET/CT扫描。使用半定量分析法,选取肿瘤灶放射性摄取最浓的层面,测量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SUVmax)与正常肌肉最大标准化摄取值比例(tumor-to-normal muscle ratio,TNR)定量评估18F-FMISO PET/CT数据,计算肿瘤乏氧体积(Hypoxia volume,HV),定义为TNR大于1.25的肿瘤体积。通过治疗过程中肿瘤的TNR和HV变化分析肿瘤的复氧情况。18F-FLT PET/CT图像中通过测定肿瘤的SUVmax和计算增殖靶体积(proliferation target volume,PTV)评价肿瘤增殖性,PTV定义为SUVmax大于1.4的肿瘤体积。在各期18F-FMISO和18FFLT PET/CT图像中,分别以18F-FMISO-SUVmax、18F-FMISO-TNR、18F-FLTSUVmax、18F-FMISO-HV(mm3)、18F-FLT-PTV(mm3)为统计指标,计算其从放疗前到放疗中,放疗中到放疗后的放射性摄取降低率。结果:1、肿瘤体积变化 放疗前总计21只荷瘤鼠中,肿瘤平均直径为6.8±0.4 mm,平均肿瘤体积为144 mm3。放疗组中,肿瘤总体积(GTV)在放射治疗的第一周仍呈上升趋势,直到累计剂量达到18 Gy(放疗第6天)时后才开始逐渐下降。GTV从放疗前(144±29 mm3)到累积剂量达到18 Gy(179±46 mm3),其过程中GTV平均增加了24.3%,而到治疗结束时平均GTV降低了45%(40Gy,90±18 mm3)。2、放疗中荷瘤鼠PET/CT数据分析 18F-FMISO显像中:放疗前肿瘤平均SUVmax为2.67±0.78,在放疗中期(21Gy)显像时SUVmax显着降低至1.86±0.41,放疗后(40Gy)显像时SUVmax再次降低至1.59±0.39,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1).放疗前期SUVmax的下降率(30.3%)远远大于放疗后期的下降率(14.5%);放疗前肿瘤平均TNR为1.97±0.40,在放疗中期显像时TNR显着降低至1.42±0.23,放疗后显像时TNR再次降低至1.16±0.11,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放疗前期TNR的下降率(27.9%)远远大于放疗后期的下降率(18.4%);HV在开始放疗后持续降低,且放疗前期HV的下降率(85%)高于放疗后期的下降率(71.4%);对照组中,由于肿瘤快速增长,上述SUVmax、TNR、HV指标均呈持续显着增高。18F-FLT显像中:放疗前肿瘤平均SUVmax为7.01±3.10,在放疗中期(21Gy)显像时SUVmax显着降低至4.43±2.45,放疗后(40Gy)显像时SUVmax再次降低至1.80±1.37,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p=0.017),然而,SUVmax在放疗前期与放疗后期的下降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6.8%vs 51.0%;p=0.087);PTV在放疗前后呈持续降低,且放疗前期HV的下降率(21.2%)明显低于放疗后期的下降率(82.7%)。对照组中,由于肿瘤快速增长,上述SUVmax、TNR、PTV指标均呈持续显着增高。3、18F-FMISO/18F-FLT摄取与肿瘤体积(HV、PTV和GTV)的关系 在18F-FMISO PET/CT显像中,SUVmax和TNR均与HV显着相关(r=0.686,p=0.024;r=0.763,p=0.016),而与GTV无显着相关性(r=0.325,p=0.178;r=0.145,p=0.216)。在18F-FLT PET/CT显像中,SUVmax与PTV显着相关(r=0.842,p=0.009),与GTV无相关性(r=0.211,p=1.435)。结论:本研究采用双示踪剂(18F-FMISO和18F-FLT)PET/CT显像评价放疗中肿瘤乏氧、再氧合及增殖减少的连续变化;肿瘤在放疗开始后早期即出现复氧,而由于辐射杀伤作用导致的细胞增殖抑制则是随着放疗的进程而逐渐发生的,且放疗后期肿瘤增殖抑制率大于放疗前期;肿瘤乏氧再氧合与增殖抑制并非完全同步;18F-FMISO和18F-FLT PET/CT可用于早期、无创监测分割放疗期间肿瘤复氧和肿瘤增殖活性,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苏维维[4](2020)在《基于核素-纳米药物实现恶性肿瘤细胞核定向放射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将放射性核素与纳米材料相结合用于改善恶性肿瘤的治疗的研究,将多种跨学科的领域交叉融合起来,具有独特的科研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将二者联合的相关研究多是机械地将纳米材料作为核素的运载体,产生的生物效应多是二者单纯的作用叠加。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将二者的特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诱导发生某种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材料的有效利用和简化设计,而且能通过协同效应促进实现高效的肿瘤治疗。本论文聚焦于以上科研理念,依托于课题组的长期合作方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稀土生物化学与医用功能材料团队先进的纳米材料合成技术。我们将临床常用的放射性核素与合成技术成熟的纳米材料巧妙结合,利用二者优势互补,创新性地构建了两种核素-纳米材料复合物体系。经一系列生物学检测手段证实,本课题构建的两种体系均实现了多功能协同增强的高效肿瘤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主要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1.基于131I-AuNPs-TAT实现肿瘤细胞核靶向的内源性放射免疫治疗利用改进的非极性还原方法,成功合成超小粒径(8.36 nm)的金纳米颗粒(Aunanoparticels,AuNPs),尺寸均一、分散性及稳定性良好;进一步在其表面连接细胞穿透肽(TAT),共聚焦显微镜和生物透射电镜下观察确定AuNPs-TAT具备良好的细胞核靶向功能;最后采用经典的Iodogen标记法标记放射性核素131I并获得终产物131I-AuNPs-TAT,131I的初始标记率高,标记产物的体外稳定性良好。在该核素-纳米复合物体系中,TAT多肽将131I靶向递送到肿瘤细胞核内部直接损伤DNA;AuNPs诱导131I衰变产生的β-射线转化为X射线,不仅扩大了辐照范围,而且产生了“免疫增强效应”。细胞实验和活体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能显着抑制结肠癌的生长,协同增强131I对肿瘤的放疗效果。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内源性放射免疫疗法(internal radio-immunity therapy,IRIT),并将131I-AuNPs-TAT的合成过程及其发挥高效放疗作用的机制总结为如下示意图:2.基于125I-TiO2-TAT/HA2实现溶酶体逃逸与肿瘤细胞核靶向的催化内照射治疗采用经典的溶剂热技术,成功合成高活性{101}晶面的锐钛矿型单晶氧化钛纳米颗粒(TiO2nanoparticles,TiO2NPs),形貌均一,呈菱形,粒径长11.78±2.23 nm,宽3.91±0.56 nm;在TiO2NPs表面连接兼具溶酶体逃逸与细胞核靶向功能的融合肽(TAT/HA2),生物电镜扫描证实获得的TiO2-TAT/HA2能在逃逸溶酶体捕获后高效靶向进入细胞核内;进一步采用Iodogen标记法将放射性核素125I标记在TiO2-TAT/HA2上,获得的125I-TiO2-TAT/HA2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在该结构中,TAT/HA2能介导125I对肿瘤细胞核内DNA的靶向杀伤;而125I的俄歇电子与TiO2反应后能催化水分子的活化,进而促进125I的γ射线诱导的毒性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细胞及活体实验证实,125I-TiO2-TAT/HA2能显着抑制实体肿瘤(胰腺癌)的生长,明显改善125I对肿瘤的放疗效果。本研究最大创新性在于,有效利用125I作为电子给体激活TiO2NPs的催化活性并促进水的活化,使γ射线诱导的水辐解过程更容易发生,从而产生大量·OH,最终实现高效放疗。我们将该创新性的催化内照射疗法(catalytic internal radiotherapy,CIRT)的作用机理总结如下:讨论分析在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手段中,放疗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中内照射治疗(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IRT)因较外照射治疗对正常组织副损伤小这一独特优势而受到关注。IRT通过放射性核素衰变产生射线而发挥肿瘤治疗作用,然而,某些类型的射线的能量不足、穿透深度不够等缺陷制约着核素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不断更新发展,但其在IRT中的应用研究很少,研究内容相对局限,因此还有很大研究和发展空间。本文即是对此做了初步探索,以期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寻找新的思路和手段。本课题组着眼于提高肿瘤疗效,促进人民健康,深入研究了改善癌症治疗的新策略。通过分析临床常用放射性核素(131I,125I)的衰变射线特点,针对性地制备了两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AuNPs,TiO2NPs),利用巧妙的合成工艺将核素与纳米材料相结合,通过特定的物理及化学反应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我们通过一系列实验检测手段证实了两种复合物均对肿瘤产生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对相关治疗机制做了深入的探讨和严格的验证。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巧妙的材料设计将放射性核素的衰变产物特点与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质相结合,分别实现了基于“内源性放射免疫疗法(IRIT)”和“催化内照射疗法(CIRT)”的肿瘤高效治疗。本课题的设计不仅有望拓宽核素-纳米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也为肿瘤治疗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策略。

范钰[5](2020)在《金属/树状大分子杂化纳米平台的构建及其增强型肿瘤诊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诊疗一体化研究为肿瘤的高效、个性化、安全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策略。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能够诊断病情并同步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监控治疗效果。然而,多功能纳米诊疗平台复杂繁琐的制备过程限制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高效地融合肿瘤治疗和诊断功能对于构建新型纳米诊疗平台十分重要。此外,纳米诊疗平台的诊疗效果主要取决于实体瘤中药物及造影剂的传递效率,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屏障和肿瘤的异质性限制了其在肿瘤部位的累积和渗透。因此,提高治疗试剂和成像试剂在肿瘤部位的运输效率仍然是目前肿瘤诊疗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纳米诊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树状大分子作为纳米载体或者治疗性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纳米诊疗材料的构建中。本论文利用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或含磷树状大分子为纳米载体,设计合成多功能金属/树状大分子杂化纳米平台。首先制备了基于树状大分子的铜络合物,探索其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成像和化疗方面的应用,并利用低剂量放疗或超声技术提高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从而增强其肿瘤诊断和治疗效果。进一步针对肿瘤乏氧微环境,构建具有乏氧靶向的树状大分子金钆杂化纳米材料,用于双模态成像引导的放疗增敏研究。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吡啶修饰的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用于放疗增强的肿瘤MR成像和化疗构建成分单一的新型纳米诊疗平台对于实现肿瘤的诊疗一体化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为此,本研究制备了吡啶修饰的第五代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针对肿瘤及肿瘤转移,进行放疗增敏的MR成像及放化疗研究。具体思路如下;氨基末端的第5代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通过键合吡啶基团,进一步乙酰化处理以中和末端剩余氨基,再与二价铜离子络合构建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G5.NHAc-Pyr/Cu(II)。研究发现,该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能够有效抑制不同肿瘤细胞系的增殖(IC50s:4~10μM)并诱导细胞凋亡。此外,由于铜离子的存在,G5.NHAc-Pyr/Cu(II)具有一定的T1弛豫效应,其弛豫率为0.7024 m M-1s-1,可用于皮下移植瘤和肿瘤肺转移结点的MR成像。另外,在低剂量放疗的情况下,G5.NHAc-Pyr/Cu(II)在荷瘤鼠模型上表现出了增强的肿瘤MR成像效果。同时,联合低剂量放疗,G5.NHAc-Pyr/Cu(II)在小鼠的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血管转移瘤模型中也表现出了增强的化疗效果。(2)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增强的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诊疗效果提高纳米诊疗试剂在肿瘤部位的聚集可以提高其对肿瘤的诊疗效果,为此,本研究使用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1G3-Cu作为纳米诊疗试剂,利用超声技术增加其在肿瘤部位的聚集。研究表明,1G3-Cu的纵向弛豫率为0.7432 m M-1s-1,可用于T1加权MR成像,同时对胰腺癌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IC50=1.24μM)。该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可以通过上调细胞内Bax、P53和PTEN蛋白水平,下调Bcl-2蛋白水平,减少细胞内ATP含量,诱导细胞凋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其产生的声空化效应可引起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从而促进了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1G3-Cu在肿瘤部位的聚集,实现了增强的肿瘤MR成像和化疗。同时,在诊断及治疗剂量下,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1G3-Cu对小鼠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损伤,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诊疗试剂用于超声技术增强的肿瘤诊疗应用。(3)乏氧靶向树状大分子金钆杂化纳米材料用于肿瘤双模态成像及放疗增敏研究实体瘤中普遍存在的乏氧区域大大降低了放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针对乏氧的肿瘤环境,设计新型纳米诊疗材料实现精准影像引导的放射增敏治疗成为纳米医学在肿瘤放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制备了乏氧靶向修饰的树状大分子/金钆杂化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乏氧肿瘤模型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CT/MR)双模态成像和放疗增敏研究。通过在第5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表面修饰钆离子螯合剂,并包裹金纳米颗粒,进一步通过聚乙二醇修饰乏氧靶向试剂硝基咪唑,最后螯合钆离子并做乙酰化处理,制备乏氧靶向金钆杂化纳米材料Gd-Au DENPs-Nit。该杂化纳米材料中金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3.2 nm,具有良好的X射线衰减效果,同时该材料具有较高的r1弛豫率(1.32 m M-1s-1),在乏氧肿瘤细胞中具有增强的吞噬效果,可用于乏氧肿瘤的CT/MR双模态成像。另外,在X射线作用下,Gd-Au DENPs-Nit能显着促进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进而加剧细胞DNA损伤,阻止DNA修复,在体外、体内乏氧细胞/肿瘤模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放疗增敏效果。这些结果表明,Gd-Au DENPs-Nit可以同时作为双模态造影剂和放疗增敏剂用于肿瘤乏氧成像和放射增敏治疗。

刘洪翠[6](2020)在《斑马鱼模型评价溴氰菊酯的潜在健康风险 ——毒性靶器官及其毒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溴氰菊酯(Deltamethrin,DTM)是目前杀虫活性最高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储粮害虫防治中。本论文开发了农药靶器官毒性鉴定和系统评价的系列模型,确定了DTM对斑马鱼的直接损伤靶器官和间接损伤靶器官,并初步探索了DTM诱发直接靶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TM对斑马鱼的主要毒性靶器官包括神经系统、脊索、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肝肾脏系统。其中神经系统、脊索和免疫系统为直接靶器官,心血管系统,肝肾脏系统和鳔为间接靶器官。(2)神经系统是DTM的主要和首要毒性靶器官。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自主运动先增加后减少,反应和逃避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肌肉抽搐/痉挛以及“癫痫样”瞬时快速行为异常,总运动量和快速运动量增加,光反应能力下降,“黑暗-光照”周期中的游动节律和速度模式异常,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脑部组织学改变,以上毒性效应均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3)DTM直接诱发斑马鱼脊索损伤,并呈现浓度相关性;脊索损伤进一步加重了神经毒性反应,这可能是一直以来发现的DTM对鱼高毒,对人和哺乳动物低毒的主要原因。在相同DTM浓度暴露下,斑马鱼胚胎神经系统比脊索反应更加敏感。(4)DTM诱发的免疫系统异常表现为低浓度(最大无毒性作用浓度)免疫激活(保护)作用,高浓度免疫抑制(损伤作用)。其中免疫抑制作用表现为免疫细胞形成抑制(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B细胞)和免疫功能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白细胞呼吸爆发功能,以及斑马鱼宿主抵抗力),并伴随诱发体内ROS产生和肠壁黏膜组织细胞病理学改变。(5)DTM诱发的心血管毒性、肝肾脏毒性和鳔损伤主要发生于濒死和致死浓度,且发生于神经毒性之后,为继发性毒性。心血管毒性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包水肿、SV-BA间距增加、血流动力学改变,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以及心脏组织学改变。肝脏毒性表现为肝脏轻度变性和萎缩以及卵黄囊吸收延迟。肾脏毒性表现为肾性水肿和肾小球滤过功能抑制。鳔损伤主要表现为不发育或发育不完全。(6)整体斑马鱼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DTM诱发的差异表达基因(913个)主要参与激活斑马鱼免疫保护反应和蛋白质加工过程。前20位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定位分析显示DTM除了诱发斑马鱼神经系统和脊索损伤外,主要激活了斑马鱼体内代偿保护作用,表现为免疫保护作用(15个基因)、神经保护作用(3个)、神经系统乳酸供能(1个)和体内供氧(1个)增加等。(7)DTM诱发脊索损伤的初步分子机制主要通过上调Ⅱ型胶原蛋白分泌相关基因和下调Ⅱ型胶原蛋白交联关键酶赖氨酰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干扰了Ⅱ型胶原蛋白的运输/分泌和交联过程,导致非交联状态Ⅱ型胶原蛋白在斑马鱼脊索位置聚集,破坏了脊索细胞外基质的稳定性和生物学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斑马鱼活体开发了农药靶器官毒性鉴定和评价的系列模型,并初步证实了斑马鱼在农药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为农药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陈冉冉[7](2018)在《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变化与SPECT/CT SUVmax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建立理想的兔骨质疏松症模型,测量并分析不同时期骨生化代谢标志物、骨密度以及骨SPECT/CT SUVmax。探讨SUVmax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及骨量变化监测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采用新西兰大白雄兔,5月龄,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每天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2.5mg/kg,连续4周。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造模期间兔的饮食、活动、体质量变化、精神状态等情况。2.两组于实验开始前及注射甲强龙第1、2、3、4周后(0、1、2、3、4期)分别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hologic对腰椎和股骨上中段进行骨密度测量;以Symbia intevo16 SPECT/CT进行骨平面和断层显像并采用XSPECT Quant定量软件对腰椎和股骨中段进行SUVmax计算,同时勾画腰椎、股骨中段和肱骨中段ROI进行腰椎/肱骨中段(L/H)和股骨中段/肱骨中段(H/F)半定量分析;采集血样测量血清骨代谢标志物N端骨钙素(N-MID)和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CTX)。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不同时期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LSD或者Dounnett T3检验法。SUVmax和骨密度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骨质疏松症建模成功的诊断标准:骨密度检测骨量丢失≥25%。结果:1.实验组兔经骨密度检测,4周后股骨上、中段骨量丢失≥25%,达到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建模成功。实验组和对照组体重呈下降趋势,两组之间不同时期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内部不同时期同0期相比,实验组从2期开始体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从3期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下降,从3期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期t值分别为-4.082和-5.922,P<0.01)。实验组股骨上段骨密度较对照组下降,从2期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期t值分别为-2.483、-2.835和-4.514,P<0.05)。实验组股骨中段骨密度较对照组下降,但仅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9,P<0.01)。实验组腰椎和股骨上段骨密度从2期逐渐下降,与0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分别为:2期腰椎2.917,股骨上段2.736;3期腰椎4.980,股骨上段3.078;4期腰椎8.836,股骨上段3.974;P<0.05)。实验组股骨中段骨密度与0期相比,逐渐下降,但仅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D-t=2.193,P<0.05)。3.实验组腰椎SUVmax和股骨中段SUVmax较对照组下降,但仅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椎t=-3.202,股骨中段t=-3.559,P<0.05)。实验组腰椎SUVmax逐渐下降,与0期相比,从3期开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期LSD-t=2.221;4期LSD-t=2.315;P<0.05)。实验组股骨中段SUVmax与0期比较逐渐下降,仅4期与0期相比SUVmax下降有统计学意义(LSD-t=2.696,P<0.05)。4.腰椎SUVmax与腰椎和股骨上段骨密度、股骨中段SUVmax与股骨上、中段骨密度均呈显着正相关(r均>0.8)。5.实验组半定量分析L/H和H/F值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各个时期与0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实验组CTX较对照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N-MID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TX和N-MID各个时期与0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腰椎、股骨中段SUVmax和股骨上、中段骨密度对于骨质疏松症具有同样的诊断价值,且腰椎SUVmax可能较腰椎骨密度更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2.腰椎和股骨上段骨密度较腰椎SUVmax更早期监测骨量的变化;而股骨中段骨密度与SUVmax对骨量变化的监测在时间上无明显差别。3.SUVmax较半定量分析能更准确监测骨量变化,并可以间接反映骨密度。综上所述,骨显像SUVmax可尝试用于临床骨质疏松症诊断及骨量变化监测。

阮舒[8](2018)在《去氢骆驼蓬碱对甲状腺癌的潜在抗肿瘤体内外效应》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甲状腺癌是在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四个主要类型,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均来源于滤泡上皮,占90%以上,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细胞癌(PTC)是最常见的一种。尽管包括PTC在内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度较低并且高度可愈,但是此类肿瘤在初次治疗后的复发率很高。甲状腺癌对常规化疗药物不敏感,且后者副作用大。因此,研制新型抗癌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了有前景的抗肿瘤中药,其中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HM)近年来被视为一个颇有前途的癌症治疗候选药物,但是,去氢骆驼蓬碱对甲状腺癌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基础实验模型初步观察去氢骆驼蓬碱对人甲状腺癌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抗癌机制。目的:本研究初步观察盐酸去氢骆驼蓬碱对人类甲状腺癌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并探讨可能的抗癌机制。方法:通过XTT法来检测细胞凋亡,DAPI染色法来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DNA片段化检测及HM作用于TPC-1细胞克隆形成;通过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及Elisa法来检测凋亡相关蛋白;通过划痕损伤愈合和transwell室侵袭试验来评价HM对甲状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HM作用于裸鼠体内移植瘤来观察体内抗肿瘤效应。结果: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作用于人甲状腺乳头状细胞后,不同浓度的药物对其均有抑制作用,且呈现一个剂量-效应的正相关关系(P<0.01),24、36及48小时IC50值分别为16.57±1.4、9.48±1.1及5.51±0.7(ug/ml);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后,均有明显的晚期凋亡细胞群,同样呈现一个剂量-效应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对照组相比,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克隆随着盐酸去氢骆驼蓬碱的增加反而减少;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作用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逐渐降低,而凋亡蛋白Bax逐渐升高;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于人甲状腺乳头状细胞后,细胞划痕试验显示细胞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降低;transwell室侵袭试验显示细胞的粘附、侵袭能力的下降,同样的呈现一个剂量-效应的正相关关系(P<0.01)。盐酸去氢骆驼蓬碱作用于裸鼠体内移植瘤试验示:盐酸去氢骆驼蓬碱有明显的延迟肿瘤生长作用。结论:盐酸去氢骆驼蓬碱通过诱导细胞的凋亡来抑制人甲状腺乳头状细胞的生长;可以抑制甲状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隋佰延[9](2017)在《可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的生物代谢及抗肿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具有生物安全和主动抑瘤功能的纳米药物载体是当今纳米生物医药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利用光热效应抑制肿瘤的金纳米颗粒和碳纳米材料等却存在本身不易降解、难以排出体外和毒性反应等问题。为规避这些问题,研发兼具生物安全性能和肿瘤抑制效应的纳米药物载体,本论文围绕介孔生物玻璃(MBG)纳米球,以建立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为切入点,试图揭示MBG纳米球生物代谢规律,系统评价MBG纳米球对机体生理功能和主要脏器的影响。从整体、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层面上,阐明MBG纳米球的抗肿瘤效应和机制,并通过构建MBG纳米球递药系统,评价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肿瘤治疗效果,为可载药MBG纳米球应用于临床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水热反应制备以钙硅为主要组分的MBG纳米球,采用SEM、TEM、EDS和氮气吸附-脱附法等方法对MBG纳米球进行表征。引入放射性核素45Ca建立MBG纳米球的标记方法,利用液体闪烁测量技术,研究MBG纳米球进入小鼠体内后30天内各主要组织脏器的分布蓄积情况和排泄途径,重点分析MBG纳米球进入肝细胞内的位置(细胞核、细胞浆和线粒体)和对肝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合临床生化分析和组织病理学手段,系统评价MBG纳米球的生物安全性。进一步通过调整表面活性剂和合成反应碱性环境,合成具有放射状孔道结构的介孔生物玻璃(r MBG)纳米球。构建小鼠肿瘤移植瘤模型,运用TUNEL荧光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揭示r MBG纳米球的肿瘤抑制效果,并利用体外细胞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技术阐明其由钙离子介导的凋亡机制。r MBG纳米球装载盐酸阿霉素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载药r MBG纳米球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并观察肿瘤治疗效果和机体毒性反应。结果:(1)成功标记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虫洞样介孔结构的45Ca-MBG纳米球,其粒径范围在50~100 nm,标记的纳米球纯度>95%。(2)45Ca-MBG纳米球进入小鼠体内后通过血液分布至心、肺、肝、脾、肾和肠等组织,并主要蓄积在肝脏(最高可达13.37±2.50 ID/g),其中少量的MBG纳米球以外源性吞噬体的形式被肝细胞摄取,且定位在细胞浆中(约占96%),微量累及线粒体,但未引起肝细胞氧化应激反应。(3)30天内MBG纳米球在各组织内的蓄积量显着下降至0.3~2.3%ID/g,分布于体内的MBG纳米球可随粪便(主要)和尿液排出体外。(4)连续7天小鼠尾静脉注射MBG纳米球后,未引起动物各项临床生化指标异常和主要组织脏器病理学改变。(5)成功制备出比表面积为593.766 m2/g、介孔范围在2.656~10.986 nm、具有放射状孔道结构的r MBG纳米球,该纳米球能够在模拟肿瘤酸性环境下释放比正常多2~4倍量的钙离子。(6)r MBG纳米球能提高瘤体内Caspase-3和TUNEL阳性细胞表达,显着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制率达到63.66±18.75%。(7)一定浓度的r MBG纳米球不会引起正常细胞的毒性和凋亡反应,但可以利用自身p H响应释放的钙离子使肿瘤细胞内钙水平上调,激活Calcineurin A,并抑制了Bcl-2的活性,最终引起Caspase-3高表达。(8)r MBG纳米球的载药率达到43.00±0.11%,在72小时内的各时间点,载药纳米球比游离药物的峰值血药浓度高近9倍,使药物在体内的驻留时间提高2倍。(9)r MBG纳米球可以有效协同药物发挥肿瘤抑制效应,肿瘤抑制率达到76.53±10.70%,且能明显减轻单纯药物产生的全身毒性作用。结论:(1)成功创建了45Ca-MBG纳米球的标记技术,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方法,客观揭示了MBG纳米球体内外的生物代谢路径。(2)揭示MBG纳米球在体内各主要脏器的分布和蓄积规律以及以粪便排出为主的排泄途径,证明MBG纳米球几乎不会引起受累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和功能异常,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3)率先合成了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放射状孔道结构和p H响应释钙特性的r MBG纳米球,该纳米球被证明具有较高的载药率。(4)首次发现r MBG纳米球具有特异性肿瘤抑制效应,其机制可能是纳米球干扰肿瘤细胞内的钙稳态,并激活钙信号下游凋亡通路,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凋亡。(5)首次发现r MBG纳米球兼具提升药物生物利用度,协同药物治疗肿瘤和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三大特点,是一种具有应用优势的纳米药物载体。本研究为MBG纳米球用于临床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吴俊林[10](2014)在《中药山慈姑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及NIS基因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研究中药山慈菇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探讨山慈菇对甲状腺癌细胞中NIS基因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1)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SW579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山慈菇提取液,作用48h后,利用MTT法于自动酶标仪上测490nm的吸光光度A值,并求出山慈菇对SW579细胞的IC50。将不同浓度药物作用48h后的SW579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2)NIS mRNA水平的检测分别收集山慈菇低浓度(0.5IC50)组、中浓度(IC50)组、高浓度(2IC50)组以及阴性对照组作用48h的SW579细胞,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NIS mRNA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山慈菇提取物在1-100mg/ml范围内对SW579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抗细胞增殖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38mg/ml。(2)山慈菇提取物浓度为1-30mg/ml范围内时,对SW57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30mg/ml时药物的抑制作用达到高峰;在浓度为40-100mg/ml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下降。(3)NIS mRNA在低浓度组、中浓度组以及高浓度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00),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NIS mRNA的表达水平也随着增加(P<0.001)。结论:(1)山慈菇对甲状腺癌细胞株SW579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2)山慈菇对甲状腺癌细胞株SW579细胞的增殖表现出低剂量兴奋效应。(3)NIS基因在甲状腺癌细胞株SW579细胞中低表达。(4)山慈菇可使甲状腺癌细胞株SW579细胞中NIS基因表达上调。

二、放射性核素诱发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及基因表达定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射性核素诱发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及基因表达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化学合成、放射性标记及在帕金森氏病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
        1.2.1 正电子核素
        1.2.2 正电子核素的特点
        1.2.3 正电子核素种类
        1.2.4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特点及分类
    1.3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合成
        1.3.1 前体化合物的设计
        1.3.2 前体化合物的合成
        1.3.3 放射性标记
    1.4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
        1.4.1 PET/CT的成像原理
        1.4.2 PET/CT的临床应用
    1.5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在帕金森氏病的应用
        1.5.1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
        1.5.2 诊断帕金森氏病的正电子显像剂
    1.6 立题依据
第二章 ~(11)C-Fethypride前体化合物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methyl 4-(allyloxy)-3-methoxybenzoate(1)的合成
        2.2.3 methyl 3-allyl-4-hydroxy-5-methoxybenzoate (2)的合成
        2.2.4 3-allyl-4-hydroxy-5-methoxybenzoic acid (3)的合成
        2.2.5 3-allyl-N-((1-ethylpyrrolidin-2-yl)methyl)-4-hydroxy-5-methoxybenzamide(4)的合成
        2.2.6 (S)-3-allyl-N-((1-ethylpyrrolidin-2-yl)methyl)-4, 5-dimethoxybenzamide(5)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1)C-Fethypride放射性标记和质量控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放射性标记方法
        3.2.3 ~(11)C-Fethypride放射性合成因素分析
        3.2.4 ~(11)C-Fethypride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放射性标记
        3.3.2 ~(11)C-Fethypride放射性合成因素分析
        3.3.3 生物学鉴定
        3.3.4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1)C-Fethypride的生物学分布和药代动力学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11)C-Fethypride脂溶性测定
        4.2.3 急性毒性实验
        4.2.4 ~(11)C-Fethypride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4.2.5 ~(11)C-Fethypride在大鼠脑组织生物学分布
        4.2.6 ~(11)C-Fethypride药代动力学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11)C-Fethypride脂溶性测定
        4.3.2 急性毒性实验
        4.3.3 ~(11)C-Fethypride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4.3.4 ~(11)C-Fethypride在大鼠脑组织的生物学分布
        4.3.5 ~(11)C-Fethypride药代动力学
        4.3.6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帕金森氏病大鼠模型PET/CT显像与生物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帕金森氏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5.2.3 PET/CT扫描
        5.2.4 帕金森氏病大鼠LncRNA HOTAIR表达与PET/CT显像相关性研究
        5.2.5 PET/CT显像对红曲霉素治疗帕金森氏病大鼠的疗效评价研究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帕金森氏病大鼠建模结果
        5.3.2 PET/CT扫描结果
        5.3.3 帕金森氏病大鼠LncRNA HOTAIR表达与PET/CT显像相关性研究
        5.3.4 PET/CT显像对红曲霉素治疗帕金森氏病大鼠的疗效评价研究
        5.3.5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卒中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临床研究
    第一章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预测复发性脑卒中的前瞻性研究
        一、引言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第二章 强化药物治疗后对复发性脑卒中预测及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前瞻性研究
        一、引言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多功能纳米脂质体靶向巨噬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诊治一体化实验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一 动脉粥样硬化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多功能纳米粒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18F-FMISO PET和18F-FLT PET显像评估肿瘤分割放疗中乏氧再氧合及增殖性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18)F-FMISO PET评价肿瘤乏氧及放疗生物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双示踪剂显像评价肿瘤分割放疗中乏氧再氧合以及增殖减少的动态变化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肿瘤乏氧治疗的抵抗机制及乏氧靶向疗法
    参考文献

(4)基于核素-纳米药物实现恶性肿瘤细胞核定向放射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基于~(131)I-AuNPs-TAT实现肿瘤细胞核靶向的内源性放射免疫治疗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四、本章小结
    五、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125)I-TiO_2-TAT/HA2 实现溶酶体逃逸与肿瘤细胞核靶向的催化内照射治疗
    一、引言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四、本章小结
    五、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纳米材料在肿瘤核素内照射增敏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与研究成果
致谢

(5)金属/树状大分子杂化纳米平台的构建及其增强型肿瘤诊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肿瘤纳米医学
        1.1.1 肿瘤现状及特征
        1.1.2 纳米药物的优势
        1.1.3 纳米药物肿瘤传递的生理屏障
    1.2 纳米药物的设计策略
        1.2.1 纳米颗粒性质对系统运输的影响
        1.2.2 纳米特征转换策略
        1.2.3 诊疗一体化策略
    1.3 纳米药物的增强型治疗
        1.3.1 系统性增强治疗
        1.3.2 局部增强型治疗
    1.4 树状大分子杂化纳米材料的设计
        1.4.1 树状大分子的特点
        1.4.2 金属树状大分子的设计
        1.4.3 金属配位树状大分子
        1.4.4 金属/树状大分子杂化纳米颗粒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吡啶修饰的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用于放疗增强的肿瘤磁共振成像和化疗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材料制备
        2.2.3 材料表征
        2.2.4 细胞实验
        2.2.5 实验动物模型
        2.2.6 体内MR成像
        2.2.7 体内组织分布检测
        2.2.8 皮下瘤模型抗肿瘤实验
        2.2.9 血管转移瘤模型抗肿瘤实验
        2.2.10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和讨论
        2.3.1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结果
        2.3.2 紫外可见光光谱和电势粒径分析
        2.3.3 肿瘤细胞毒性及凋亡测试
        2.3.4 细胞内氧化还原分析及细胞吞噬测试
        2.3.5 细胞周期分析及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2.3.6 材料磁共振成像性能
        2.3.7 皮下瘤模型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2.3.8 皮下瘤模型的抗肿瘤效果评价
        2.3.9 血管转移瘤模型的磁共振成像测试
        2.3.10 血管转移瘤模型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增强的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诊疗一体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的表征
        3.2.3 细胞实验
        3.2.4 UTMD实验
        3.2.5 血液相容性评价
        3.2.6 肿瘤MR成像及组织分布检测
        3.2.7 体内抗肿瘤实验
        3.2.8 组织形态学分析及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3.2.9 血常规分析
        3.2.10 数据分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的表征
        3.3.2 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3.3.3 UTMD增强的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细胞毒性研究
        3.3.4 体内磁共振成像研究
        3.3.5 体内抗肿瘤实验
        3.3.6 体内生物安全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乏氧靶向树状大分子金钆杂化纳米材料用于肿瘤CT/MR双模态成像及放疗增敏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放疗增敏型乏氧双模态造影剂的制备方法
        4.2.3 材料表征
        4.2.4 细胞实验
        4.2.5 放疗增敏实验
        4.2.6 动物模型构建
        4.2.7 体内多模态CT/MR成像及组织分布检测
        4.2.8 体内放射增敏治疗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氢谱分析及表面电势表征
        4.3.2 紫外分析及形貌、粒径表征
        4.3.3 元素及其定量分析
        4.3.4 稳定性评价
        4.3.5 乏氧细胞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4.3.6 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及细胞吞噬评价
        4.3.7 材料成像性能分析
        4.3.8 体内双模态成像及组织分布
        4.3.9 体外细胞放疗增敏实验
        4.3.10 细胞DNA损伤及修复研究
        4.3.11 体内放疗增敏评价
        4.3.12 体内生物安全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5.2 展望
仪器和设备信息表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斑马鱼模型评价溴氰菊酯的潜在健康风险 ——毒性靶器官及其毒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和缩略表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1.1.1 健康风险评估的起源及其发展历史
        1.1.2 我国健康风险评价发展及应用现状
        1.1.3 健康风险评估评价方法
    1.2 农药健康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1.3 溴氰菊酯使用现状及其毒理学研究进展
        1.3.1 溴氰菊酯理化性质
        1.3.2 溴氰菊酯使用现状
        1.3.3 溴氰菊酯健康毒理学研究进展
    1.4 斑马鱼及其在农药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1.4.1 斑马鱼研究起源及发展
        1.4.2 斑马鱼模型应用优势
        1.4.3 斑马鱼在农药健康风险评价中应用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案和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案
        1.5.3 研究意义
第2章 溴氰菊酯毒性靶器官鉴别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试剂
        2.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3 试验结果
        2.3.1 LC_(50)、LC_(10)和MNLC
        2.3.2 毒性靶器官
    2.4 小结与讨论
        2.4.1 浓度设置参考依据
        2.4.2 毒性靶器官
    2.5 本章主要结论
第3章 溴氰菊酯对斑马鱼诱发的神经毒性系统评价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试剂
        3.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3 试验结果
        3.3.1 浓度确定试验
        3.3.2 自主运动
        3.3.3 孵化率
        3.3.4 神经毒性样形态学改变
        3.3.5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力和逃避能力
        3.3.6 神经细胞凋亡
        3.3.7 脊索畸形
        3.3.8 运动行为学改变
        3.3.9 脑部组织病理学观察
    3.4 小结与讨论
        3.4.1 “浓度-致死效应”结果解读
        3.4.2 “浓度-自主运动”试验结果解析
        3.4.3 “浓度-孵化率”试验结果解析
        3.4.4 神经毒性样形态学改变
        3.4.5 神经系统功能改变(行为学异常)
        3.4.6 神经毒性与脊索损伤之间的关联性
    3.5 本章主要结论
第4章 溴氰菊酯对斑马鱼诱发的心血管毒性系统评价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试剂
        4.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
        4.3.1 浓度摸索试验
        4.3.2 心率和心律
        4.3.3 心血管系统形态学异常
        4.3.4 SV-BA间距
        4.3.5 体节间血管完整度及数量
        4.3.6 红细胞数量
        4.3.7 心输出量和血流动力学
        4.3.8 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4.4 小结与讨论
        4.4.1 心血管系统形态学改变
        4.4.2 心血管系统功能性改变
    4.5 本章主要结论
第5章 溴氰菊酯对斑马鱼诱发的免疫毒性系统评价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试剂
        5.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3 试验结果
        5.3.1 中性粒细胞形成
        5.3.2 巨噬细胞形成
        5.3.3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5.3.4 呼吸爆发抑制
        5.3.5 宿主免疫抵抗力测试
        5.3.6 Rag1和Rag2 表达水平
        5.3.7 屏障结构(皮肤和胃肠道粘膜)损伤
    5.4 小结与讨论
        5.4.1 屏障结构(皮肤/肠道)损伤
        5.4.2 免疫细胞形成
        5.4.3 免疫功能
    5.5 本章主要结论
第6章 溴氰菊酯对斑马鱼诱发的肾脏和肝脏毒性系统评价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试剂
        6.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6.2.3 试验方法
    6.3 试验结果
        6.3.1 肾脏毒性
        6.3.2 肝脏毒性
    6.4 小结与讨论
    6.5 本章主要结论
第7章 溴氰菊酯诱发斑马鱼首要靶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
    7.1 引言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试剂
        7.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7.2.3 试验方法
    7.3 试验结果
        7.3.1 转录组测序
        7.3.2 转录组测序结果验证
        7.3.3 整体斑马鱼Ⅱ型胶原蛋白含量
        7.3.4 Ⅱ型胶原蛋白在脊索部位表达
        7.3.5 Ⅱ型胶原蛋白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
    7.4 小结与讨论
        7.4.1 转录组数据分析与讨论
        7.4.2 脊索损伤的分子机制
    7.5 本章主要结论
全文总结
    1 论文总结
    2 论文创新点
    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变化与SPECT/CT SUVmax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血液各项指标收集
    1.3 骨密度测量
    1.4 SPECT/CT显像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外观及体质量
    2.2 不同部位及不同时期骨密度
    2.3 不同部位及不同时期SUVmax
    2.4 不同部位及不同时期半定量分析
    2.5 实验组不同部位及不同时期SUVmax和骨密度相关性
    2.6 血液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3 讨论
    3.1 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兔模型的建立
    3.2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骨量变化
    3.3 SUVmax和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
    3.4 骨代谢标志物
    3.5 本研究不足之处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去氢骆驼蓬碱对甲状腺癌的潜在抗肿瘤体内外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实验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可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的生物代谢及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纳米药物载体的类型及研究现状
    2. 纳米药物载体的药物装载和递送优势
    3. 纳米药物载体的生物代谢
    4. 纳米药物载体生物代谢的示踪技术
    5. 纳米药物载体的抗肿瘤功能
    6.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可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的制备和原位标记技术的建立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可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体内生物分布与排泄途径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的亚急性全身毒性评价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在肝细胞内的定位及对肝细胞功能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具有放射状孔道结构的可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可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体内肿瘤抑制效应研究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可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肿瘤抑制作用机制的探讨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本章小结
第八章 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的药代动力学和肿瘤治疗作用研究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1.研究总结
    2.主要创新点
    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中药山慈姑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及NIS基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材料及方法
    1.实验材料和仪器
    2.实验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山慈菇对 SW579 细胞增殖的影响
    2.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3.山慈菇对 SW579 细胞 NIS 基因表达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放射性核素诱发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及基因表达定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正电子显像剂11C-Fethypride化学合成、放射性标记及在帕金森氏病的应用[D]. 林秋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诊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史张.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18F-FMISO PET和18F-FLT PET显像评估肿瘤分割放疗中乏氧再氧合及增殖性的动态变化[D]. 余文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基于核素-纳米药物实现恶性肿瘤细胞核定向放射治疗的实验研究[D]. 苏维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金属/树状大分子杂化纳米平台的构建及其增强型肿瘤诊疗研究[D]. 范钰. 东华大学, 2020
  • [6]斑马鱼模型评价溴氰菊酯的潜在健康风险 ——毒性靶器官及其毒理机制研究[D]. 刘洪翠. 浙江大学, 2020(01)
  • [7]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变化与SPECT/CT SUVmax的实验研究[D]. 陈冉冉. 福建医科大学, 2018(04)
  • [8]去氢骆驼蓬碱对甲状腺癌的潜在抗肿瘤体内外效应[D]. 阮舒.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1)
  • [9]可载药介孔生物玻璃的生物代谢及抗肿瘤研究[D]. 隋佰延. 上海交通大学, 2017
  • [10]中药山慈姑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及NIS基因的影响[D]. 吴俊林.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放射性核素诱导细胞凋亡中基因表达的形态学及定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