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输水的积极响应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输水的积极响应

一、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输水的积极响应(论文文献综述)

周龙,杨鹏年,王永鹏,艾力西尔·库尔班,王光焰[1](2022)在《塔里木河下游河段耗水特征与输水方式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水量平衡法、实地勘查和遥感影像数据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生态输水后河道输水方式变化对河床渗透性能演变、不同输水方式下水环境响应特征;分析了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耗水率和河床透水性规律以及生态闸后近自然漫溢下的MNDWI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持续输水河道的波涌灌效应会增强,减少对地下水补给量;(2)以库木吐格为代表的生态闸后的随机化输水,缺乏合理调控,形成了常流水河段,导致部分区域地下水位过高,潜水蒸发量增加;(3)以博孜库勒为代表的近自然方式下的沟汊漫溢对该区域地下水位及植被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输水沟汊的固化与积水面的形成,出现由旱区植被向以芦苇为代表的湿地植被景观演化的现象,导致水面蒸发量增加;(4)缺乏调控下的生态闸与近自然方式下输水均产生了一定面积的水域和湿地植被。对地处干旱的塔里木河流域来说,应遵循河流伦理的要求,通过人工干预下的调控输水,采用汊河轮渗与漫溢相结合的输水方式,不仅可提高下泄水量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扩大生态修复区域,而且可实现对不同恢复目标区水量耗散的调控,达到植被恢复面积的最大化。

吝静[2](2021)在《土地利用变化下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塔里木河干流曾出现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和生态退化。自2000年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缓解了部分水-经济-生态矛盾,塔里木河干流荒漠河岸植被重获生机,但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上游来水不确定性增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塔里木河干流通过外来输水补充地下水维持生态恢复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挑战,与此相关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机制、生态效应等问题成为区域前沿和热点问题。本研究以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为研究主线,在现有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监测断面水、土、气、生综合监测的基础上,获取了点、线、面长时间序列监测数据,利用多学科交叉方法,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边界特征、水文地质单元、源汇项等水文地质特征,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构建了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数值模型,开展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数值模拟以及与土地利用变化和河岸植被分布的协同关系研究,探索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机制及其生态效应,提出了不同水文年和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维持塔里木河干流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控策略,为内陆河流域地表过程-格局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依据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流运动特点,构建了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期和验证期的地下水埋深模拟值与观测值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4 m、0.46 m,均小于0.50 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53 m、1.47m,水量均衡差分别为-0.241×108 m3、-0.015×108 m3,模型模拟效果良好。本研究构建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数值模型能够反映塔里木河干流地下水流动规律和特征,水文地质参数及模拟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地下水的运动特点和动态变化趋势,可利用模型及优化的水文地质参数对不同情景下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2)研究表明1990年、2000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表现为负均衡,2005年、2010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表现为正均衡;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灌溉入渗水量随之增加;河流渗漏补给、渠系渗漏补给与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同。近30年来塔里木河干流草地面积呈连续减少状态,荒漠和耕地面积呈连续增加状态;2005-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大,2010-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最为稳定。(3)不同水文条件下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差异明显。丰水年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表现为正均衡,平水年和枯水年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均表现为负均衡。随着河道来水量的减少,地下水埋深不断下降,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逐渐由正均衡向负均衡转变,相应的流域河岸植被退化面积随之扩大。丰水年年均径流量增加,地下水水位抬升明显,有利于河岸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林地面积增加134.80 km2;枯水年年均径流量减少,地下水埋深下降,植被退化,荒漠向林草地扩张了3105.90 km2。(4)塔里木河干流两岸胡杨幼苗的密度、乔灌草的盖度和丰富度等生态学特征参数,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下游应急生态输水措施使塔里木河干流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长-减少-回升”的变化趋势,共增加了2.99亿元;水资源对于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稳固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通径分析发现水体面积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内在联系最大,直接作用为0.610,间接作用为0.345。基于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草地、林地、耕地、荒漠、湿地面积占比分别为39.59%、10.03%、3.13%、45.23%、0.98%时,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结构最优,其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为524.36亿元。

孔子洁,邓铭江,凌红波,王光焰,徐生武,王增如[3](2021)在《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区生态安全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的生态环境对维护下游整体的生态安全以及巩固近20 a的生态输水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塔里木河下游自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输水,现今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流域内的局部区域生态退化形势严峻,其支流喀然其河和纳胂河河道依然支离破碎。利用河道断流区域遥感影像和气象水文等数据,结合GIS技术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变化规律,评估了其生态安全状况,提出了生态恢复对策。结果表明:(1)气象要素方面,1971—2019年在大风日数极显着减少的情况下,沙尘暴日数仍有所增加;1957—2019年气温和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2000—2018年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显着增大。(2)植被要素方面,2000—2018年植被覆盖度和生产力均呈不显着增加趋势,但其水平均很低;河道断流区生态安全处于预警和中度预警水平。

张帅,汪洋,夏婷婷,常雪儿,李稚[4](2021)在《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条件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修正后的单位面积价值当量法、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与探索性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自生态输水以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自2000年生态输水以来,塔里木河下游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长了18.6 km2、54.7 km2和76.7 km2,裸地面积减少了104.0 km2;其中耕地和林地增长面积主要分布在大西海子水库—英苏段,草地增长面积主要分布在英苏—阿拉干段和阿拉干—台特玛湖段。(2)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0年的42.66×109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45.86×109元,增长了3.20×109元,且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值土地利用类型向高值土地利用类型转化频繁。(3)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Global Moran’s I由2000年的0.7552增长到2020年的0.7639,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且增值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大西海子水库—英苏段,损失区主要分布在英苏—阿拉干段和阿拉干—台特玛湖段。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对该地区生态环境修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提升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狄振华,谢正辉,陈亚宁[5](2021)在《塔里木河下游长期输水条件下河流剖面地下水埋深估算》文中研究表明准确估计输水条件下河岸地下水埋深的动态变化,可以量化生态输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响应关系,并由此估计自然河道所需输水量及持续时间,这对于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结合塔里木河下游20 a生态输水监测数据,用发展的包含地下水和土壤水的拟二维地下水模型,对输水条件下塔里木河下游上、中、下段3个断面(英苏、阿拉干和依干不及麻)的地下水埋深变化进行20 a长期模拟。通过率定期和后11 a(2010—2020年)的地下水埋深模拟结果与站点数据比较,发现两者较一致,证明该模型在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断面地下水长期模拟上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然后根据3个断面20 a的模拟结果分析输水条件下地下水埋深和土壤水的长期变化及其对生态输水的响应。结果表明:经过20 a的生态输水,英苏、阿拉干和依干不及麻3个断面上的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都有明显的上升,地下水位埋深从输水前的8 m左右抬升到输水后的4 m左右,土壤湿度从最初的0.20上升到0.35以上,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随年输水量增加,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增加幅度明显。生态输水与地下水的年际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土壤湿度和地下水位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这使得土壤湿度对输水量也有滞后性的特点。相比于河水流量,地下水水平传导率的取值对断面地下水埋深变化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另外,输水量与地下水的年际变化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河岸要想获得持续的生态效益,需要对河道提供间歇性的生态输水。

张雪琪,夏倩倩,陈亚宁,夏振华,朱成刚,李京龙,郝海超,向燕芸[6](2021)在《近20 a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变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对维持全球碳平衡至关重要。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NASA LP DAAC发布的MOD17A2H产品,研究分析了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期间陆地生态系统生长季的GPP变化。结果表明:(1)生态输水后,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整体得到改善。输水前期,塔里木河生长季GPP平均为3675.51 g C·m-2·季-1,输水中期,生长季GPP增加到4024.09 g C·m-2·季-1,输水后期,该值跃升为4896.61 g C·m-2·季-1。2000—2020年塔里木河生长季GPP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增长幅度约为每个生长季增加90.25 g C·m-2。2010年后,上、中、下游日GPP增加幅度亦更明显,分别为每10 a增加2.54 g C·m-2、2.17 g C·m-2和1.74 g C·m-2。(2)塔里木河陆地生态系统生长季(5—10月)的日GPP变化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上游区日GPP变化总体上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趋势,下游区则以双峰变化趋势为主。(3)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有益于生长季GPP的变化,其中对6、8月的GPP变化影响更显着。

朱成刚,李卫红,周洪华[7](2021)在《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胡杨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文献阅读,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胡杨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响应进行了讨论分析。生态输水显着抬升了地下水位,降低了地下水矿化度与土壤干旱指数,有效改善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的生境;胡杨复壮明显,距河道50 m胡杨冠幅最大增长达511.20%,距河道500 m内胡杨枯枝比平均小于0.15。输水后,下游胡杨树干径向生长平均增加62.80%,以胡杨为建群种的下游荒漠河岸林植被面积从2000年的492 km2增加到2020年的1423 km2,其中,低、中、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分别增加20.80%、448.00%和190.00%;下游生态环境与植被群落对输水响应敏感,随输水量变化响应波动;现有输水模式因缺乏面上水文过程而难以保障下游胡杨林的有效更新,胡杨种群历经输水20 a依然保持"倒金字塔"型的退化龄级结构,并出现显着的性比偏雄与性别空间分异;胡杨群落依然处于恢复演替的初级阶段且不稳定,下游生态系统退化态势尚未彻底扭转。基于研究综述,探讨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恢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输水方案,扩大受水面积和采取更加积极的恢复措施"的建议。

陈亚宁,程勇,陈亚鹏,郝兴明,朱成刚,汪洋[8](2021)在《塔里木河下游近20 a输水的生态效益监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2000年实施以抬升地下水位、拯救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遏制生态持续恶化为目的的生态输水工程以来,截至2020年,已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生态输水21次,累计输水量达84.45×108m3。近20 a的监测结果分析显示:(1)在距河道100 m处,塔里木河下游的上段、中段、下段的地下水位埋深由输水前期2000年的7.76 m、9.31 m、7.82 m抬升至2020年的3.70 m、4.48 m、2.69 m,平均抬升幅度为4.06 m、4.83 m、5.13 m;在500 m处,地下水位埋深分别由输水前的8.21 m、9.45 m、9.08 m抬升至6.61 m、5.46 m、3.82 m。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的上、中、下3个区段地下水位的影响范围均达到了1050 m,分别抬升了2.69 m、1.38 m、1.59 m。(2)地表水体面积由输水前的49.00 km2扩大到2019年的498.54 km2,尾闾湖泊—台特玛湖"死而复活",地表水体面积达到455.27 km2。(3)输水后,地表生态响应敏感,在距河道2000 m范围内,塔里木河下游高植被覆盖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分别增加了132 km2、0.07、7.6 g C·m-2和1221 g C·m-2·季-1。(4)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地表植被的影响和改善面积达到1423 km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功能大幅增加,碳汇区域由2001年占研究区的1.54%增长至2020年的7.80%,生态系统健康程度和生态恢复力大幅提升,土壤碳汇能力增加。近20 a的生态输水大幅抬升了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沿河两岸以胡杨为主体的荒漠河岸林植被得到拯救和复壮,地表植被覆盖度增加,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退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霍天赐,颜伟,马晓飞[9](2020)在《内陆河尾闾湖泊水域面积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以台特玛湖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尾闾湖作为干旱区内陆河下游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功能。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内陆河尾闾湖不断萎缩,湖区周围生态环境一度恶化,已严重威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探究干旱区尾闾湖泊水域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台特玛湖地区为例,选取1986—2019年间9期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提取并分析了台特玛湖地区水域面积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34 a间研究区水域面积共增加了163.93 km2,21世纪前水域零星分布在车尔臣河下游河道附近,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分布在台特玛湖附近;研究区水域重心迁移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快速向西转移、20世纪90年代期间的缓慢向东移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大幅度迅速东移和21世纪以来的波动向东移动4个过程;以塔里木河下游输水为界,输水前台特玛湖地区水域面积主要受区域自然因素综合作用,其中降水为主要驱动因素(r2=0.825),输水后,人为干预的输水过程是影响研究区水域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r2=0.977)。随着不断向下游输水,台特玛湖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恢复。为防止湖水丰盈,向东溢入罗布泊,有必要探究台特玛湖最大载水量,以期合理控制输水过程。

邓铭江,黄强,畅建霞,黄生志[10](2020)在《大尺度生态调度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生态调度与生态恢复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提出水库调度已从将"生态目标"嵌入兴利调度的简单调控过程,转变为"后坝工时代"大尺度生态调度的综合调控过程,即:全流域-大空间尺度、长系列-大时间尺度、水循环-大系统尺度。指出生态调度是生态恢复和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提出了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和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和额尔齐斯河生态调度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20年的动态监测、资料收集、野外数据采集及实验室数据处理,对生态输水方式、生态恢复响应、生态调度策略和生态保护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①生态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对地表水、地下水、植被响应、生境条件、生物多样性等开展长期监测,以掌握其动态情况,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调控措施;②为了提高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恢复成效,研究提出在实施双通道、汊河和面状输水的同时,采用"沟汊渗灌"延伸扩大受水区范围,快速有效补给地下水,建立了基于地下水位调控的"地下水银行"及生态修复平台。③创建了额尔齐斯河"七库一干"、"三次脉冲"、漓漫灌溉等多尺度耦合的生态调度技术体系和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水河湖联通、水网通达、水势漫溢的河谷林草漓漫灌溉系统。改变以往生态调度"只放不灌"和"大水漫灌"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丰富了生态调度的研究内涵与实践。

二、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输水的积极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输水的积极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河下游河段耗水特征与输水方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资料整备
    1.1 研究区概况
    1.2 资料整备
        1.2.1 生态输水量及地下水监测数据
        1.2.2 影像数据
2 研究方法
    2.1 单位河长耗水率及流量损失率分析
    2.2 地表水体提取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输水历程与河床渗透性演变规律
        3.1.1 生态输水历程
        3.1.2河床渗透性能演变规律分析
    3.2 生态闸后沟汊的控制输水
    3.3 近自然方式下的漫溢输水
4 讨论
5 结论

(2)土地利用变化下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流域尺度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1.2.2 水文过程驱动下的生态效应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地质特征
        2.1.4 土壤、植被状况
        2.1.5 社会经济概况
        2.1.6 水资源开发现状与问题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2.2.1 气象数据
        2.2.2 水文数据
        2.2.3 土地利用变化数据
        2.2.4 植物样方调查数据
        2.2.5 水文地质数据
        2.2.6 社会经济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概念模型构建
        2.3.2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数值模型求解
        2.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第三章 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数值模拟
    3.1 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3.1.1 计算范围与目的层
        3.1.2 目的层水力学特征概化
        3.1.3 边界条件概化
        3.1.4 源汇项的处理
    3.2 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数值模型求解
        3.2.1 数学模型
        3.2.2 空间离散
        3.2.3 时间离散
        3.2.4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
        3.2.5 源汇项计算
    3.3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3.3.1 模型的识别
        3.3.2 模型的验证
    3.4 地下水均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塔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影响
    4.1 近30年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4.1.1 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时间变化特征
        4.1.2 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
    4.2 不同土地利用变化下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水量均衡分析
        4.2.1 1990年、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下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水量均衡分析
        4.2.2 2005年、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下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水量均衡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水文年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模拟
    5.1 不同水文年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径流量变化
    5.2 丰水年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的关系
    5.3 平水年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的关系
    5.4 枯水年土地利用变化与地表水-地下水转化的关系
    5.5 不同水文年塔里木河干流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塔里木河干流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的生态效应
    6.1 近30年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6.1.1 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间变化特征
        6.1.2 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变化特征
        6.1.3 塔里木河干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6.2 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对河岸植被的影响
        6.2.1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径流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
        6.2.2 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对河岸植被的影响
    6.3 生态输水对尾闾台特玛湖的影响
    6.4 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生态恢复措施
        6.4.1 塔里木河干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转化关系
        6.4.2 塔里木河干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一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区生态安全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指标计算
        2.2.2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3.1.1 风沙、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3.1.2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时空变化特征
    3.2 植被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3.2.1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3.2.2 植被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3.3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4 讨论
    4.1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生态环境指标变化
    4.2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与生态输水河道生态安全状况对比
5 生态恢复的对策与建议
6 结论

(4)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条件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 研究方法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
        2.2.2 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
        2.2.3 探索性空间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变化
    3.2输水后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3.2.1时间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
        3.2.2 空间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
        3.2.3 探索性空间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5)塔里木河下游长期输水条件下河流剖面地下水埋深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3 研究方法
        1.3.1 拟二维地下水模型
        1.3.2 SCE-UA参数率定方法
        1.3.3 模拟实验设置
2 结果与分析
    2.1 拟二维地下水模型参数率定
    2.2 断面地下水埋深的长期模拟
    2.3 断面土壤湿度的长期模拟
3 结论

(6)近20 a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2.1 MODIS GPP数据集
        1.2.2 生态输水数据
    1.3 研究方法
        1.3.1 GPP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1.3.2 GPP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1.3.3 生态输水工程对GPP的影响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塔里木河陆地生态系统的日GPP变化特征
    2.2 塔里木河陆地生态系统的生长季GPP变化特征
    2.3 塔里木河胡杨林重点保护区的生长季GPP变化特征
    2.4 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对GPP变化的影响
3 结论

(7)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胡杨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生境的改善
    1.1 地下水位有效抬升,随生态输水量变化波动
    1.2 地下水矿化度显着降低,两岸淡化带范围扩大
    1.3 生态输水缓解了全球升温可能对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2 胡杨生长与生理生态过程对生态输水的响应
    2.1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显着复壮
    2.2 胡杨生理生态活性显着提升
3 生态输水对胡杨种群发展与群落格局的影响
    3.1 输水遏制了胡杨的衰败,但未扭转种群结构老化、更新乏力和退化的态势
    3.2 胡杨林群落植被长势好转,但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不显着,稳定性不足
4 生态输水及胡杨林生态系统恢复的局限性
5 建议

(8)塔里木河下游近20 a输水的生态效益监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监测断面布设
    1.1 研究区概况
    1.2 监测断面布设
    1.3 生态输水量
2 监测分析结果
    2.1 地下水位、水质变化
        2.1.1地下水位埋深变化
        2.1.2 地下水水质变化
    2.2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
    2.3 地表水体面积变化
    2.4 天然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
    2.5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变化
    2.6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变化
    2.7 植被碳汇区域面积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9)内陆河尾闾湖泊水域面积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以台特玛湖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研究方法
    2.1 水域信息提取
    2.2 重心点转移模型
    2.3 变化幅度及动态度指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域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3.2 水域面积变化分析
4 讨论
    4.1 水域面积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4.2 建议措施
5 结论

(10)大尺度生态调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与进展
    1.1 水库生态调度
    1.2 河流生态修复
2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调度面临的挑战和理论思考
    2.1 问题与挑战
    2.2 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3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调度与生态修复
    3.1 背景情况
    3.2 生态输水与生态响应分析
        3.2.1 生态输水及水量平衡
        3.2.2 地下水位和水质的变化响应
        3.2.3 土壤、水域和植被变化
        3.2.4 胡杨生态指标变化
    3.3 存在问题与生态调度优化模式
        3.3.1 存在的问题
        3.3.2 生态调度优化模式
4 额尔齐斯河生态调度与漓漫灌溉
    4.1 背景情况
    4.2 关键技术
        4.2.1 流域中长期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调度策略
        4.2.2 基于“三次脉冲”的生态调度
        4.2.3“七库一干”联合实时调度
        4.2.4 河谷林草漓漫灌溉技术
    4.3 效益评价与制度建设
5 结语

四、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输水的积极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河下游河段耗水特征与输水方式演变研究[J]. 周龙,杨鹏年,王永鹏,艾力西尔·库尔班,王光焰. 干旱区研究, 2022(01)
  • [2]土地利用变化下塔里木河干流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 吝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区生态安全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J]. 孔子洁,邓铭江,凌红波,王光焰,徐生武,王增如. 干旱区研究, 2021(04)
  • [4]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条件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张帅,汪洋,夏婷婷,常雪儿,李稚. 干旱区地理, 2021(03)
  • [5]塔里木河下游长期输水条件下河流剖面地下水埋深估算[J]. 狄振华,谢正辉,陈亚宁. 干旱区地理, 2021(03)
  • [6]近20 a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变化的影响[J]. 张雪琪,夏倩倩,陈亚宁,夏振华,朱成刚,李京龙,郝海超,向燕芸. 干旱区地理, 2021(03)
  • [7]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条件下胡杨林生态系统恢复研究[J]. 朱成刚,李卫红,周洪华. 干旱区地理, 2021(03)
  • [8]塔里木河下游近20 a输水的生态效益监测分析[J]. 陈亚宁,程勇,陈亚鹏,郝兴明,朱成刚,汪洋. 干旱区地理, 2021(03)
  • [9]内陆河尾闾湖泊水域面积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以台特玛湖地区为例[J]. 霍天赐,颜伟,马晓飞. 国土资源遥感, 2020(03)
  • [10]大尺度生态调度研究与实践[J]. 邓铭江,黄强,畅建霞,黄生志. 水利学报, 2020(07)

标签:;  ;  ;  ;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对输水的积极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