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的好天气

俄罗斯经济的好天气

一、俄罗斯经济出现好气象(论文文献综述)

苗书玲,曹艳萍,李晴晴[1](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气象环境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人数、死亡人数以及气象要素数据资料,探讨疫情、气象分布变化规律及二者的相关性,试图从新视角探寻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爆发及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1)2020年年初,意大利、伊朗疫情严重,之后美国、俄罗斯和巴西等国家确诊人数增长迅猛.(2)研究期间的平均气温主要以上升为主,降水量较少,气压和海平面气压整体变化不大,风速较低且变化较小.(3)从相关性角度分析,疫情严重国家的日确诊人数、日死亡人数与日平均气温的关系最显着,以正相关性为主,但在巴西和秘鲁两个国家呈显着负相关;与平均海平面气压关系以显着负相关性为主;与平均降水量、平均气压及平均风速的关系不一致,正相关和负相关性混合,且部分通过了显着性检验.

吕嫣冉[2](2021)在《“一带一路”区域极端高温事件与人口暴露度演变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事件增多,进而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了深远影响。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占全球人口约70%的“一带一路”沿线,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损失将会急剧上升。应对气候变化是当今和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重大挑战。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过程中,经济贸易、人文、交通、能源等各方面都需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效地应对各种相关灾害风险,分析和厘清“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与极端事件的特征及其影响,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有效管理灾害风险的最根本前提。本文以再分析数据集(ERA-Interim)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的全球气候模式的气候情景数据为基础,结合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s)下的人口格网化数据,使用改进的强度-面积-持续时间(Intensity-Area-Duration,IAD)极端事件识别方法,对“一带一路”区域历史时期(1979-2018年)和未来(2021-2100年)极端高温事件及人口暴露度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1979-2018年“一带一路”区域夏季极端高温事件频次、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呈上升趋势,显着增加的区域分布在中国东部、俄罗斯西部、中东欧地区;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多发于研究区偏北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俄罗斯中部等,但事件的强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埃及、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印度等地,事件持续时间的高值区集中分布在印度地区。2021-2100年各情景下“一带一路”区域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频次、强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并随辐射强迫的增加而增加。与基准期相比,21世纪末期极端高温事件频次显着增加在沙特阿拉伯东南部、泰国、伊朗南部等区域;强度在东南亚、俄罗斯北部等部分区域变化较大,增幅超过30%。持续时间在阿拉伯半岛、伊朗、阿富汗中亚等区域增加大于300%。2.2021-2100年期间“一带一路”区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预计将呈升高趋势,温度随着辐射强迫增大的持续增加。在所有SSPs-RCPs情景下,气温上升的空间格局基本相似,研究区偏北地区气温增幅较大。2021-2100年“一带一路”区域人口在SSP3路径下呈持续增加趋势,其余路径下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人口峰值出现在2050年前后。空间上,SSP3路径为下,大部分地区人口显着增加,其中在印度部分地区高达200万人/年。其余路径的大部分区域呈减少趋势。3.1979-2018年2021-2100年影响面积和人口暴露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印度大陆和黑海周边国家;未来不同情景下暴露人口高值区将随辐射强迫的增加不断扩大。中国东部、俄罗斯、印度等地区将成为研究的热点区域。4.1979-2018年人口暴露度变化的影响因素中,气候、人口、其他因素的贡献率相当,但近10年气候因素的贡献率明显增加。2021-2100年气候、人口、气候和其他因素的贡献率在低、中排放情景近中期中相当,末期气候因素增强。高排放情景中,气候因素的贡献率明显增加,占主导地位。

姜欢[3](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新疆地区大气气溶胶物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研究了新疆地区的大气气溶胶的物理特性,包括新疆典型地区地面大气气溶胶质量浓度等特性、整层大气气溶胶柱质量密度、吸收光学厚度、吸收Angstrom指数等特性以及一次罕见沙尘雪过程气溶胶特性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新疆地区地面大气气溶胶颗粒物具有明显的区域以及年际、月、季节和日变化特征。新疆地区2015-2018年气溶胶颗粒物浓度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所选的城市中和田气溶胶颗粒物浓度最高,其次为乌鲁木齐,阿勒泰的颗粒物浓度最低。和田、乌鲁木齐和阿勒泰2018年的年平均PM2.5(PM10)分别是116μg/m3(429μg/m3)、58μg/m3(119μg/m3)和9μg/m3(19μg/m3),其中和田和乌鲁木齐PM2.5(PM10)分别超出国家空气质量标准(NAAQS)的日均Ⅱ级标准46.3%(76%)和24.5%(23.2%)。和田PM2.5(PM10)浓度在春季最高,数值为224μg/m3(835μg/m3),4月达到浓度峰值307μg/m3(1021μg/m3)。和田气溶胶颗粒物浓度有典型的日变化特征,最高出现在11:00-12:00,而最低一般出现在16:00-20:00。而乌鲁木齐和阿勒泰的PM2.5(PM10)浓度最高是出现在冬季,分别为132μg/m3(189μg/m3)和15μg/m3(23μg/m3),峰值一般出现在12-1月。(2)新疆地区整层气溶胶柱质量密度和吸收光学厚度(AAOD)同样具有明显的区域以及年际、月、季节变化特征。塔里木盆地的柱质量密度和吸收光学厚度高值尤为明显。塔里木盆地气溶胶柱质量密度年平均值为0.33g/m2,在春季最大,其平均值为0.47g/m2,而在冬季最小,其平均值为0.13g/m2;月平均值最大出现在5月,其值为0.57g/m2,最小在1月,其值为0.1g/m2。波长为388nm和500nm的吸收光学厚度AAOD388nm和AAOD500nm在2008年有最低值,其值分别为0.073和0.034,而2018年有年平均最大值,其值分别为0.140和0.065。AAOD388nm(AAOD500nm)在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其值分别为0.105(0.049)和0.073(0.032)。AAOD388nm(AAOD500nm)和的月平均最大值分别出现在4月,其值分别为0.123(0.058)。气溶胶吸收Angstrom指数(AAE)的最小值出现在2005年,其值为2.937,最大值出现在2015年,其值为3.116。AAE季平均值在夏季最高,其值为3.232,而在冬季最低,其值为2.825。AAE的月平均最大值出现在和6月,其值分别为3.254。(3)2018年新疆地区出现一次罕见大面积沙尘雪天气过程,对沙尘雪过程前中后气溶胶物理特性的分析表明,粗颗粒是此次灾害过程的主要污染物。乌鲁木齐沙尘雪过程中PM2.5(PM10)最大可达510μg/m3(4443μg/m3),是沙尘雪爆发前一天平均浓度值的6倍(24倍),而沙尘雪过程结束后一天PM2.5(PM10)平均值下降至36μg/m3(79μg/m3)。和田沙尘雪期间PM2.5(PM10)平均浓度为60μg/m3(229μg/m3)。基于CALIPSO数据分析新疆沙尘雪过程中气溶胶垂直结构变化可知,沙尘雪过程中出现较高高度的沙尘层,沙尘和雪混合过程主要发生在3km以上,其中,乌鲁木齐上空1-3km高度仍以沙尘为主。沙尘雪过后,沙尘层高度大多降低,其中阿勒泰上空2-5km雪消失,1-3km仍有少量沙尘和污染型气溶胶成分。

徐曼[4](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孟繁皓[5](2021)在《长春市2018年PM2.5浓度变化及传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以PM2.5为首的大气颗粒物导致的一系列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细颗粒物的过量排放导致了众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雾霾现象、酸雨以及全球变暖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也有害于人类的身体健康,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省会,位于中国东北,冬季严寒,且采暖期较长,且又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的发展和采暖供热也必然伴随着大气颗粒物的大量排放,从而引发大气污染现象。为研究长春市的整体大气污染水平以及大气颗粒物的可能来源,本论文以2018年长春市全年主要大气污染物的逐时浓度数据作为基础,剖析了研究区域在研究时期内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还统计了气象因素的变化趋势,据此分析三种气象因素对颗粒物的影响;通过HYSPLIT模型(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轨迹)得到长春市2018年全年500米高度的72小时逐时后向轨迹,并通过课题组特别编制的逐步聚类算法程序对全年以及设置的特定14种情景下的后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不同情形下能够代表该情景气流运输特征的8条代表轨迹;根据2018年长春市AQI的情况选择了一段空气污染情况较重的时期,在逐步聚类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前向轨迹模拟出该污染时期的气流传输通道;通过改进的PSCF方法(潜在源贡献分析法)分析长春市PM2.5和PM10的潜在来源地区。本论文得出的结论如下:(1)2018年长春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中,NOx、NO2和PM10的年均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除O3以外,月浓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都呈现出冬季浓度大于其他季节浓度的特点,在3月和4月分别出现了2018年长春市PM2.5和PM10的最高月均浓度;从PM2.5/PM10比值来看,在1月-3月期间,PM2.5的所占比例较高,在9月-10月期间,PM2.5占比较低;此外,PM2.5的浓度的日变化水平基本遵循春季和冬季大于夏季和秋季,“采暖时期>年均浓度值>非采暖期”的整体规律,呈现“双峰双谷”趋势,最高值出现在上午和夜里,最低值出现在早晨和傍晚。(2)2018年长春市的AQI情况较好,超标率为7.9%,发生污染的日期主要在3月和4月,在所有污染物中,AQI值与PM2.5和PM10浓度间的相关系数位居前两位,大气污染情况很大程度上受颗粒物污染程度的影响,而且PM2.5浓度和PM10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间的相关系数也都较高,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也将影响到大气颗粒物的污染;PM2.5和PM10浓度均与气温成负相关,与风速成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成负相关,即气温和相对湿度越低,风速越高,越可能促进颗粒物污染;西南偏西风为研究时期内的主导风向,东北方向的风频很小,年均风速3.44m/s,全年的整体风速较为稳定。(3)2018年长春市全年的轨迹半数来自西北方向,西北方向的气流轨迹运输距离也相对较长,西北方向路径的代表污染物为NO、NOx、PM2.5和PM10,,它们的浓度超标现象主要出现于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季,且西北方向特征轨迹的柱状图在一定程度上都呈凹形,长春市在秋冬季节尤其是冬季易受西北方向远距离运输气流的影响,气流的来源区域包括俄罗斯南部,蒙古中部和内蒙古东北部,与之相对的,长春市西南方向轨迹的柱状图明显呈凸形,在夏季,西南方向气流对长春市大气质量影响较大,且SO2,O3和CO的超标情景大多出现于此路径,它们的小时高浓度值相对多出现在夏季,但每条代表轨迹只包含极少数量的轨迹,污染物超标的实际发生频率很低,来自西南方向的气流多经过黄海,且属于短距离运输,长春市可能受到太平洋吹来的海风的影响,清洁的空气可能会降低较高的浓度值。(4)重污染时期的传输通道分析结果表明,该污染时期的气流来源主要为俄罗斯南部地区,后向轨迹主要为西北方向,前向轨迹的传输的方向为日本西北沿海和俄罗斯东南部,且气团在吉林省内发生了短暂的气流循环,该污染天气对吉林省东南部城市的影响较大,且气流经过黑龙江省的时间较短,对其造成的影响较小。(5)PM2.5和PM10在西南方向的主要潜在来源区域为吉林省西南部,辽宁省东北部和黄海地区,次要潜在来源区域为山东西部的沿海地区、河北省东部和江苏省东部,由于内陆城市相对发达且气流的传输距离相对较短,在一定程度上西南方向也可以看作是网格所在城市本地源排放的贡献;PM2.5和PM10在西北方向的主要潜在来源区域为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西北部,次要潜在来源区域为俄罗斯南部和蒙古中部,西北方向的潜在源区域面积远大于西南方向,且气流传输的距离相对较长,颗粒物可能会在远距离运输过程中发生物理损耗从而使气流携带更多的细颗粒物,内蒙古西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和蒙古中部的戈壁沙漠地区也可以视为PM2.5和PM10的天然来源。

刘贵玺[6](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张心雨[7](2021)在《长三角12月和1月霾日数变化相关的大气环流及预测》文中研究说明长三角遭受严重霾污染的危害,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讨论12月和1月长三角地区的霾特征,分析相关的大气环流和局地气象条件异常,并和华北地区做对比。最后,改进模式预测的气象要素,进而预测长三角地区的霾日数。主要结论如下:(1)长三角北部的霾更严重,霾年际变率大的地域与平均态上霾严重的区域一致。从背景场来看,12月长三角北部地区呈现弱下沉运动;长三角位于风向的转折区;温度均值在零度以上;南部降水量比北部大,与相对湿度分布一致。1月长三角北部的下沉运动有所减弱;相对湿度相对于上个月有所增加;近地面的温度依然呈现上冷下暖的分布,但温度差在减少;行星边界层高度比起上一月略有升高;降水比起上月有所增加,和本月相对湿度的增加变化一致。(2)12月长三角的霾主要受斯堪的纳维亚遥相关型的影响,而1月该模态的影响在减弱。12月和1月不利气象条件分别限制了长三角地区霾的垂直和水平扩散。1月比起上月,局地下沉运动对应的降水异常和长三角地区霾之间的反相关关系更稳定。两个月的东亚季风对长三角地区霾总体是负贡献,但控制力较弱。对比之下,12月华北的霾主要受东大西洋/西俄罗斯遥相关型的影响,而1月环流模态的影响在减弱。影响华北地区12月和1月霾的局地条件比较类似,且只有1月异常上升运动对应的降水异常对霾日数呈现正贡献。(3)对来自美国第二代气候预测系统模式中的气象要素进行订正,这些气象要素能够显着影响长三角地区霾的扩散条件,订正因子采用模式中预测良好的海温和模式中预测的气象因子,订正后的气象因子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表现良好。运用改进后的反气旋、南北温差、降水指数对长三角12月(1月)霾日数进行拟合,发现使用订正指数的模型要优于使用非订正指数的模型,它们与观测的霾日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63(0.70和0.66),证明基于订正后的气象指数对长三角地区霾日数的预测能力有所改进。

张凯文[8](2021)在《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成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干流是中俄重要的国际界河,也是典型的高纬度寒区河流。春季开河期大量流冰汇入河槽,河道特征特殊河段易导致冰凌堆积,壅高河槽水位,引发冰凌洪水。黑龙江流域包括黑龙江干流区和松花江区、结雅河区等支流水系分区,其中黑龙江干流区是中俄重要的经济贸易区,发生大规模凌汛洪水时对沿江中俄两国居民造成巨大的危害。从河流地学背景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黑龙江干流区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河道地质条件,分析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影响因素,构建凌汛洪水地学因子评价指标体系,以典型江段为例验证其合理性及科学性,为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防治策略提供参考及借鉴。经分析研究,得出3条结论:(1)从地表水系因素角度,将黑龙江干流区划分为23个水系分区;从行政区划角度,整理黑龙江干流区涉及的9个行政区划分区;从黑龙江干流区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角度,将黑龙江干流区划分为5个地质构造分区以及6个地形地貌分区;按裂隙水、孔隙水和裂隙孔隙3类地下水赋存类型划分出12个区划;按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划分为6个区域。(2)从黑龙江干流区地学角度分析,凌汛洪水多发生于上游江段,属于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河道两侧山高林密,太阳热辐射量少,封冻日期长,河道特征复杂,更易引发凌汛洪水;中、下游江段主要流经结-布-逊平原和黑龙江(阿穆尔河)中下游平原,属太平洋外带构造域和东部陆缘裂谷带构造域,河道条件良好,不易形成冰坝凌汛。(3)从河流地学角度出发,析出河流纬度差异、河道蜿蜒度、河道比降等6个河流地学影响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凌汛洪水地学成因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干流连崟至欧浦江段为典型江段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评价结果较为合理。

尉意茹[9](2021)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典型地区地下水溢流冰分布规律与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超过40%的领土位在北极圈内,冬季寒冷而漫长,广泛分布着多年冻土层,是世界典型寒区。通过对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自然背景(区位、地形、气象和冻土)、地下水溢流冰概念和地下水溢流冰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俄罗斯历史地图集和地形图的冰资料数据库和Landsat卫星图像等方法,调查了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境内的地下水溢流冰分布及特征,选定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境内最大的地下水溢流冰点乌拉罕-塔林为典型研究区,对典型研究区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下水化学变化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领土主要属于两个最大的构造-西伯利亚地区和中生代褶皱的上扬斯克-楚科奇地区。上空的大气环流过程取决于地球大气的总体环流,但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有很大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是大陆性的和干旱的,冬季长,寒冷,少雪,而夏季短,且温度较高。广泛分布着多年冻土层,在大多数地区,多年冻土层是连续的区域,通常在大型湖泊和河流下发现多年冻土层,或者是由于地下水的影响而产生连续多年冻土层。在该地区的西南部,某些地方存在不连续的岛状永久冻土。(2)根据地籍数据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溢流冰的总面积是Landsat卫星1.6倍,确定了总面积为1253.9km2的冰,结冰面积的大小高度不规则。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地区的结冰分布没有明显的纬度分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地下水溢流冰相对分布较多的区域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东南部、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那里的山前沟谷地形与其他地方形成鲜明的对比;萨哈(雅库特)共和国的大部分的溢流冰处于1100~1300m的高度。流域和冰体的平均高度之间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71和0.77。从积冰年际变化来看,近些年来地下水溢流积冰体面积有减少的趋势。(3)对地下水溢流冰成因分析,以乌拉罕-塔林为典型研究区,得出:乌拉罕-塔林所处山谷是因迪吉尔卡河河流侵蚀区域。河流冲走了山谷的右坡,形成了26m高的侵蚀陡坡,其典型的山前沟谷地形为地下水溢流冰的形成提供驱动力;乌拉罕-塔林地质土壤类型自上到下分别为自上向下依此形成草皮、沙质土壤、粉质土壤、疏松的细沉积物沙层(季节性冻融活跃)、含各类晶体的砂层(含水层)、多年冻土层(弱透水层),构成地下水溢流冰的过水通道和补给来源;温度变化与积冰体积变化呈反向相关,温度越低,地下水溢流冰体积越大;乌拉罕-塔林的多年冻土上层的含水层在422~502m的间隔内开放,该水平线的地下水盐度为3.9g/L,碳酸盐氯化物钠的组成为230mg/L的硫化氢。这间接证明了该水平线的地下水可能参与了小河谷泉水的形成。根据水化学采样数据,总矿化值平均为200~220mg/L,在3月观测到最大e值,地下水溢流冰体在3月份达到最大。

陆烨嘉[10](2021)在《未来气候变化对全球干旱及粮食作物需水量的影响评估》文中提出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温的升高会影响降水、融雪、蒸发等多个水循环过程,进而威胁到部分区域的水资源平衡状况,也由此改变了干旱的时空分布及强度。农业作为高耗水行业,全球农业平均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气候变化加速了区域水循环,对农业用水安全也构成了一定威胁与挑战。如何解决高农业用水需求与有限可利用淡水资源之间的矛盾,缓解气候变化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农业用水管理的重点研究任务。量化评价未来气候变化对干旱演变和农业用水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干旱演变规律,对缓解用水压力、确保区域农业用水安全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耦合22种全球气候模式,解译2020–2089年主要气象因子的时空演变过程,基于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进一步探明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次结合全球陆面信息同化数据库与全球主要作物种植资料库,解析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农田蒸散发的时空演变特征;最后综合评价气候变化对粮食主产国干旱演变和农业用水的影响,以期为全球和局部地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抗击旱情和管理农业用水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气温、太阳辐射、风速、降水等气象因子与干旱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在两种未来气候情景中(代表浓度路径RCP4.5和RCP8.5),全球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风速、太阳辐射、比湿和降水的年际与季节变化趋势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模式,其中RCP8.5情景下变化趋势更显着。Mann-Kendall趋势检验表明两种气候情景下干旱加剧趋势主要集中在非洲北部和西南部、亚洲西部等地区,经验正交函数分析表明在2020–2089年间,RCP4.5情景下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以及RCP8.5情景下非洲东北部超过半数时段都存在一定的干旱情况。(2)未来气候情景下赤道附近地区的年蒸散量较高,北半球年蒸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南半球则总体呈下降趋势,此外年蒸散量和季节蒸散量的变化趋势存在相似空间分布特征,但RCP8.5情景下变化趋势更显着。就小麦和玉米的作物需水量而言,其显着上升趋势均集中在欧洲西部、北美洲中部、亚洲东部等地区。就小麦种植区的灌溉需水量而言,其显着上升区域主要是亚洲南部和非洲北部等,且RCP8.5情景下该区域范围更小;玉米种植区灌溉需水量显着上升的区域主要是亚洲南部和欧洲西南部等。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RCP8.5情景下有效降水量的显着变化进一步影响了区域作物灌溉需水量。(3)揭示了主要粮食生产国干旱发生特征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的影响。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将面临整体干旱的情况,RCP8.5情景下各国国内不同地区的干旱情况差异更大;美国和巴西整体上将面临干旱加剧的风险。两种气候情景下,印度尼西亚的年有效降水量较高;俄罗斯国内不同地区年有效降水量的差异较小,且变化较为一致;同时俄罗斯年有效降水上升趋势较为明显,而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的年有效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两种气候情景下,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的年蒸散量较高;俄罗斯国内不同地区年蒸散量的差异较小,而巴西国内不同地区年蒸散量的差异较大;俄罗斯的年蒸散量整体呈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对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而言,其整体蒸散量较高,同时又面临有效降水减少的趋势,未来气候变化对其国内农业用水构成了一定威胁。

二、俄罗斯经济出现好气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经济出现好气象(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气象环境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COVID-19感染病例分布特征
    2.2 气象分布特征
    2.3 气象要素与COVID-19的关联关系
3 总结与讨论

(2)“一带一路”区域极端高温事件与人口暴露度演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极端高温事件识别方法
        1.2.2 极端气温变化预估
        1.2.3 暴露度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
        2.2.1 再分析资料
        2.2.2 全球气候模式资料
        2.2.3 人口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极端高温阈值
        2.3.2 极端高温事件的识别方法
        2.3.3 气候模式数据降尺度与订正方法
        2.3.4 气候模式模拟能力评估指标
        2.3.5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
        2.3.6 人口暴露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计算方法
第三章 1979-2018 年区域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特征
    3.1 夏季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3.2 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特征
        3.2.1 极端高温事件频次特征
        3.2.2 极端高温强度特征
        3.2.3 极端高温持续时间特征
        3.2.4 极端高温影响面积
    3.3 极端高温事件人口暴露度特征
        3.3.1 人口暴露度特征
        3.3.2 人口暴露度变化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21-2100 年区域气温和人口预估
    4.1 多情景下区域气温预估
        4.1.1 气候模式模拟能力评估
        4.1.2 气温预估
    4.2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人口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21-2100 年区域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特征
    5.2 极端高温事件特征
        5.2.1 极端高温事件频次特征
        5.2.2 极端高温事件强度特征
        5.2.3 极端高温事件持续时间特征
        5.2.4 极端高温事件影响面积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021-2100 年区域夏季极端高温事件人口暴露度特征
    6.1 极端高温事件人口暴露度特征
    6.2 人口暴露度变化影响因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多源数据的新疆地区大气气溶胶物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溶胶影响空气质量研究进展
        1.2.2 气溶胶吸收特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数据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研究数据
        2.2.1 空气质量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MERRA-2 数据
        2.2.4 OMI数据
        2.2.5 CALIPSO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后向轨迹模式
        2.3.2 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法(CWT)
        2.3.3 气溶胶吸收Angstrom指数计算方法
第三章 新疆地区地面大气气溶胶特性
    3.1 引言
    3.2 PM_(2.5)和PM_(10)
    3.3 气溶胶相关痕量气体特性
    3.4 气溶胶来源
    3.5 与沿海城市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地区整层大气气溶胶特性
    4.1 引言
    4.2 气溶胶柱质量密度
    4.3 气溶胶吸收光学厚度
    4.4 气溶胶吸收Angstrom指数
    4.5 与全国不同区域相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地区一次沙尘雪过程气溶胶特性
    5.1 引言
    5.2 地面气溶胶特性变化
    5.3 气溶胶后向轨迹、加权潜在源贡献图和加权浓度权重轨迹图
    5.4 气溶胶垂直结构特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
    6.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长春市2018年PM2.5浓度变化及传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模型与方法
    2.1 后向轨迹模型
    2.2 聚类分析
    2.3 潜在源区域分析(PSCF分析)
第3章 长春市PM_(2.5)与PM_(10)污染特征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分析
        3.2.1 全年整体情况
        3.2.2 月浓度变化趋势
        3.2.3 季节性特征与采暖期特征
        3.2.4 AQI情况
    3.3 气象条件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3.3.1 气象条件变化特征
        3.3.2 风向及风速变化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长春市大气颗粒物区域传输特征分析
    4.1 全年后向轨迹分析
    4.2 情景分析
    4.3 重污染天气传输通道分析
    4.4 潜在污染源区域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概况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1.5 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2.1 科兹洛夫传略
        2.1.1 探险萌芽
        2.1.2 命运转折
        2.1.3 踏上征途
        2.1.4 崭露头角
        2.1.5 中坚力量
        2.1.6 蜚声世界
        2.1.7 首谒达赖喇嘛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2.1.9 守卫保护区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2.1.11 晚年归隐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2.2.1 考古发掘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2.2.5 生态学考察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2.3.1 版本
        2.3.2 撰写特点
        2.3.3 内容简介
    2.4 小结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民族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2.4 结论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5.3.4 结论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7)长三角12月和1月霾日数变化相关的大气环流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三角霾的理化机制
        1.2.2 大气环流对霾的影响
        1.2.3 霾的短期气候预测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2.1 数据
    2.2 方法
第三章 霾的变化特征和大气环流背景
    3.1 霾的时空变化
    3.2 大气环流背景
    3.3 小结
第四章 影响霾日数的大气环流和局地气象条件
    4.1 影响长三角12 月霾变化的关键大气环流过程
    4.2 影响长三角1 月霾变化的关键大气环流过程
    4.3 与影响华北霾环流系统的异同
    4.4 小结
第五章 霾日数的预测
    5.1 改进12 月的气象要素及预测
    5.2 改进1 月的气象要素及预测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项目支撑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2.1 理论研究
        1.2.2 现象与规律
        1.2.3 应用研究
        1.2.4 研究趋势
    1.3 主要内容及主要工作
        1.3.1 主要内容
        1.3.2 主要工作
第二章 黑龙江干流区的选定
    2.1 黑龙江流域
    2.2 黑龙江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2.2.1 水文与气候
        2.2.2 地形与地貌
    2.3 研究区的选定
        2.3.1 黑龙江干流区
        2.3.2 黑龙江干流河道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寒区河流凌汛洪水及其影响因素
    3.1 寒区河流及凌汛
        3.1.1 寒区河流
        3.1.2 开河与凌汛
    3.2 冰塞、冰坝与凌汛洪水
        3.2.1 冰塞及分类
        3.2.2 冰坝及分类
        3.2.3 凌汛洪水
    3.3 冰坝凌汛影响因素
        3.3.1 热力因素
        3.3.2 动力因素
        3.3.3 河道特征因素
        3.3.4 支流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热力和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4.1 黑龙江干流凌汛及其特征
        4.1.1 历史凌汛洪水
        4.1.2 凌汛洪水特征
    4.2 凌汛洪水可变影响因素
        4.2.1 热力因素
        4.2.2 动力因素
    4.3 凌汛洪水热力影响因素分析
        4.3.1 管理单元分析
        4.3.2 地表水条件分析
        4.3.3 热力因素中的地学因素
    4.4 凌汛洪水动力影响因素分析
        4.4.1 地下水条件分析
        4.4.2 降水条件分析
        4.4.3 动力因素中的地学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凌汛洪水河道特征及支流影响因素分析
    5.1 凌汛洪水不可变影响因素
        5.1.1 河道特征因素
        5.1.2 支流影响因素
    5.2 凌汛洪水河道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2.1 地质构造分析
        5.2.2 地形地貌条件分析
        5.2.3 河道特征因素中的地学因素
    5.3 河道特征及支流因素影响分析
        5.3.1 黑龙江干流河道特征
        5.3.2 七大支流对黑龙江干流影响
    5.4 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成因评价分析
        5.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5.4.2 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5.4.3 凌汛地学成因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附录 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成因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过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活动

(9)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典型地区地下水溢流冰分布规律与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溢流冰分布研究进展
        1.2.2 地下水溢流冰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自然背景
    2.1 区位特征
    2.2 地形特征
    2.3 气象特征
    2.4 冻土水文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水溢流冰及其影响因素
    3.1 地下水溢流冰概念辨析
        3.1.1 冰湖
        3.1.2 涎流冰
        3.1.3 冰锥和冰椎
        3.1.4 地下水溢流冰
        3.1.5 对比分析
    3.2 地下水溢流冰影响因素
        3.2.1 气象因素的影响
        3.2.2 地形、地貌对溢流冰形成的影响
        3.2.3 地质对溢流冰形成的影响
        3.2.4 冻土层对地下水溢流冰形成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溢流冰分布
    4.1 北半球地下水溢流冰分布
    4.2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地下水溢流冰分布
        4.2.1 根据地图集和地形图的冰资料数据库
        4.2.2 根据Landsat卫星图像识别结冰
        4.2.3 识别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地下水溢流冰分布与成因
    5.1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地下水溢流冰分布规律
        5.1.1 高海拔地区的冰分布
        5.1.2 流域的冰分布
        5.1.3 积冰面积的年际变化
    5.2 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地下水溢流冰成因
        5.2.1 地形地貌因素
        5.2.2 地质因素
        5.2.3 水文气象因素
        5.2.4 地下水水化学因素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拓展讨论
    6.1 俄罗斯水资源管理
    6.2 对中国同类问题的启发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
附录
    图件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习和科研经历

(10)未来气候变化对全球干旱及粮食作物需水量的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评价的研究进展
        1.2.2 作物蒸散发估算的研究进展
        1.2.3 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内容
        2.2.1 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主要气象因子及干旱的时空演变
        2.2.2 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主要粮食作物需水量的时空演变
        2.2.3 粮食主产国干旱及粮食作物需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价
    2.3 研究方法
        2.3.1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的计算
        2.3.2 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2.3.3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
        2.3.4 基于非线性函数的广义互补理论
        2.3.5 量子遗传算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干旱时空演变分析
    3.1 全球气象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
        3.1.1 全球气温的时空演变分析
        3.1.2 全球风速的时空演变分析
        3.1.3 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演变分析
        3.1.4 全球比湿的时空演变分析
        3.1.5 全球降水的时空演变分析
    3.2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的适用性分析
    3.3 全球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3.3.1 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不同年代干旱的空间分布
        3.3.2 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干旱的时间变化趋势
        3.3.3 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干旱的时空演变趋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粮食作物需水量时空演变分析
    4.1 量子遗传算法的模拟效果评价
    4.2 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蒸散发的时空演变特征
    4.3 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主要粮食作物需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4.4 未来气候情景下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粮食主产国干旱及粮食作物需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评价
    5.1 未来气候情景下粮食主产国干旱演变分析
    5.2 未来气候情景下粮食主产国有效降水演变分析
    5.3 未来气候情景下粮食主产国蒸散发演变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俄罗斯经济出现好气象(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气象环境的关系研究[J]. 苗书玲,曹艳萍,李晴晴.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一带一路”区域极端高温事件与人口暴露度演变特征研究[D]. 吕嫣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基于多源数据的新疆地区大气气溶胶物理特性研究[D]. 姜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5]长春市2018年PM2.5浓度变化及传输特征研究[D]. 孟繁皓. 吉林大学, 2021(01)
  • [6]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7]长三角12月和1月霾日数变化相关的大气环流及预测[D]. 张心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8]黑龙江干流凌汛洪水地学成因研究[D]. 张凯文.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典型地区地下水溢流冰分布规律与成因分析[D]. 尉意茹.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10]未来气候变化对全球干旱及粮食作物需水量的影响评估[D]. 陆烨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标签:;  ;  ;  ;  

俄罗斯经济的好天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