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学法制备陶瓷颜料的现状与发展

湿化学法制备陶瓷颜料的现状与发展

一、湿化学法制备陶瓷颜料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翔,李治桥,马国军,王强,刘孟珂[1](2021)在《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黑色陶瓷颜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陶瓷装饰领域,其传统制备工艺需加入氧化钴,但氧化钴的高价限制了黑色陶瓷颜料的发展,因此开发无钴黑色陶瓷颜料成为陶瓷颜料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因其出色的耐高温性、气氛适应性和化学稳定性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本文基于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的相关研究进展,围绕其呈色机理、制备原料种类和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目前,制备该类陶瓷颜料的原料主要分为化工原料、矿物原料和工业固废,制备工艺则主要包括传统高温固相法、微波焙烧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溶液燃烧法等,所制备颜料的呈色性能主要受原料组成中过渡金属元素之间摩尔比、焙烧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影响。相较而言,采用微波焙烧工业固废制备该类陶瓷颜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制备过程中尖晶石形成规律和演变机理以及工业固废所引入的杂质组分对颜料性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卉[2](2018)在《海泡石/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是一类结构稳定、用途广泛的无机功能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尖晶石型氧化物,CoAl2O4由于具有色彩鲜艳、性能稳定的特点,常被用于颜料等领域。传统方法制备的CoAl2O4存在团聚严重、粒径分布不均、分散性差等缺陷,严重影响其在液体颜料和喷墨打印等领域的应用。海泡石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热稳定性,内部存在大量孔道,比表面积大,适合用作复合材料的载体。采用海泡石纳米纤维负载CoAl2O4既能拓宽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的应用领域,又能实现海泡石矿物材料的高附加值利用。本工作分别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和微波水热法进行海泡石/尖晶石型CoAl2O4复合材料的制备,并通过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色差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微观结构的调控和性能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CoAl2O4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二醇为溶剂、螯合物与阳离子总数的摩尔比为1:1、pH值为7、焙烧温度为1000°C,浸渍法制备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渍搅拌6 h、焙烧温度300°C;微波水热法制备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为13、水热温度240°C、水热时间4 h、金属盐与海泡石质量比为15:1,有机添加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三乙醇胺的添加量分别为前驱体质量的0.17%和10.00%。采用微波水热法能够在保持海泡石物相稳定的前提下,一步、快速地制备出复合材料,并且通过加入有机添加剂调控其微观结构。复合材料中均匀负载于海泡石表面的CoAl2O4为平均粒径在7080 nm的球形颗粒,复合材料呈天蓝色,其悬浮液48 h后的透光率为0.66%。微波水热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物相完整性高、微观结构可控性强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高效、节能,在矿物负载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研究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宋苑[3](2017)在《共沉淀法制备CoAl2O4陶瓷颜料及稀土掺杂对其发光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前多数方法制备的CoAl2O4陶瓷颜料的彩度不高,在陶瓷釉料、搪瓷底釉、陶瓷制品3D打印成型等方面的应用受限,此外在某些特殊领域,如永久性色标、防伪耐候涂料等,需要其具有防伪功能,所以本文系统研究制备工艺对CoAl2O4陶瓷颜料微观结构和呈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稀土掺杂使其获得上转换发光特性,以获得彩度高且具有防伪功能的新型CoAl2O4陶瓷颜料,对于开拓陶瓷颜料应用新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使用价值。研究结果如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oAl2O4陶瓷颜料,发现Co/Al比、溶液pH值、煅烧温度以及分散剂含量均会影响CoAl2O4陶瓷颜料的呈色性能,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Co/Al比0.7:2、pH为11、煅烧温度1200℃、分散剂2%PVP+0.4%CTAB时所得蓝色CoAl2O4陶瓷颜料彩度最高;影响CoAl2O4陶瓷颜料的本质因素为Co的含量、Co离子价态以及配位数,Co含量过高时可能产生Co3+或进入尖晶石结构的八面体空间,改变了Co离子的配位场,从而获得不同的颜色;经1300℃高温烧结后CoAl2O4涂层的明度和彩度均有提高,由于形成部分反尖晶石结构,高Co/Al比的CoAl2O4仍呈蓝色,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提出在CoAl2O4陶瓷颜料中通过稀土掺杂使其具有上转换发光特性,发现当进行Er单一掺杂时,对CoAl2O4陶瓷颜料物相组成、呈色性能等基本没有影响,但是在950nm红外波段激光激发下产生上转换效应,同时掺杂Er3+能够增强CoAl2O4的上转换发光强度,最佳掺杂量为1mol%;而采用Er3+/Yb3+共掺杂时,当Yb掺杂量大于6mol%后会形成氧化物,从而影响到CoAl2O4陶瓷颜料的物相组成和呈色性能,当Yb3+掺杂量为6mol%时会降低上转换发光效应产生的绿色的发光强度,但是红色发光强度有所提高。利用1mol%Er3+和6mol%Yb3+掺杂CoAl2O4陶瓷颜料在红外激光下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可掺入到特殊油墨、油漆、涂料中,或者3D打印成型后成为防伪标志用于商品中。

刘建磊[4](2016)在《溶胶—凝胶分步包裹法制备硅酸锆包裹硫化钸色料》文中研究表明耐高温的硅酸锆(ZrSiO4)包裹硫硒化镉(CdSxSe1-x)色料制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因其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镉(Cd),不宜被普及使用。而红色硫化铈(Ce2S3)色料具有色彩丰富,着色力强且无毒性的优良特点,被认为是能够取代传统含镉、铬等重金属有毒红色颜料的替代品。但Ce2S3高温稳定性差,在氧化气氛中能稳定存在的最高温度为350℃,高于此温度Ce2S3将被氧化分解为CeO2,如何获得耐高温环保型的大红色料一直是陶瓷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采取溶胶-凝胶分步包裹法对Ce2S3色料进行包裹,较为成功地研制出了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的ZrSiO4包裹Ce2S3色料。此法是先分制备碱性硅溶胶,将分散好的Ce2S3色料与硅溶胶混合均匀,随后在磁力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直到形成凝胶A;将所得凝胶A进行人工研磨后与碳酸锆铵溶液混合均匀,搅拌的同时进行加热处理,直到形成凝胶B;将最终凝胶B烘干后研磨,同时加入一定量的矿化剂(LiF)混合均匀,最终放入750℃(自制弱还原气氛)高温炉中煅烧30min,可制得桃红色耐高温的ZrSiO4包裹Ce2S3色料。此法的优势在于各自的溶液转变成溶胶过程中所析出的氧化锆和二氧化硅粒子都是一次粒子且都是纳米级的,再同时配合矿化剂的作用,使得合成ZrSiO4的温度能够进一步降低,且采用分步包裹法使得Ce2S3粒子周围被氧化锆和二氧化硅粒子紧紧包围,使其在随后的高温炉煅烧过程中合成ZrSiO4的同时Ce2S3被其包裹。溶胶-凝胶法和分步包裹法的结合,能够在较低温度(750℃)合成耐高温的ZrSiO4包裹Ce2S3色料,对实验样品进行XRD、SEM、TEM、DTA-TG等表征。结果表明此法合成的硅酸锆包裹硫化铈色料具有外观呈现桃红色、耐高温、无毒环保等优良性能。

程兰兰[5](2016)在《微乳液法制备硅铁红色料》文中认为硅铁红是一种重要的陶瓷色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坯体的着色。为了使其应用领域可拓宽至为陶瓷釉上与喷墨打印装饰,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氯化铁(FeCl3.6H2O)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法低温合成硅铁红色料。由于微乳液当中水的含量会影响反应微池,从而影响合成产物,本论文在分别对以TEOS水溶液以及纯TEOS两种不同形式引入硅源的条件下,通过DTA-TG、XRD、TEM和色度测试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制备色料进行表征及分析,研究了硅铁红色料前驱体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物相变化,探讨了SiO2/Fe2O3质量比、氯化铁浓度、水油质量比、煅烧温度、保温时间与矿化剂等因素对合成硅铁红色料的影响。正硅酸乙酯水溶液引入硅源制备Fe2O3/SiO2红色包裹色料的研究表明:此研究体系制备的硅铁红色料前驱体为无定型粉末。无矿化剂作用下,无定型前驱体经不同温度煅烧,低温下得到Fe2O3晶体,煅烧温度提高至1100℃以上时,Fe2O3晶体转变成赤铁矿(α-Fe2O3)晶体,1100℃煅烧并保温3 h得到的色料产物具有最大的红度值(a*=29.06),TEM分析显示此产物中绝大部分Fe2O3颗粒均被SiO2包裹。1200℃以上温度煅烧得到的样品中形成发育良好的赤铁矿α-Fe2O3和SiO2方石英晶体,而方石英晶体的形成,有效改善了合成色料的耐酸蚀性。在一定温度下延长保温时间,有利于Fe2O3晶体充分转变成α-Fe2O3晶体。SiO2/Fe2O3质量比的增加,有利于包裹率的提高;但过高时导致包裹层过厚,样品a*值下降,SiO2/Fe2O3质量比为85/15时,色料的呈色效果好。当水油质量比为20%所制备的硅铁红色料具有较大的a*值,但色料呈现出红中泛黄的倾向。加入矿化剂CaF2和NaF均可降低硅铁红色料中晶相的形成温度,但NaF的矿化作用效果要明显优于CaF2。矿化剂NaF的加入在900℃的低温煅烧条件下即能获得赤铁矿和方石英晶体发育好、呈色效果佳且包覆效果好的硅铁红色料。NaF的加入,不仅显着降低了SiO2方石英和赤铁矿α-Fe2O3晶体的生成温度,而且有利于SiO2对Fe2O3的包裹,提高合成硅铁红色料的耐蚀性。正硅酸乙酯引入硅源制备Fe2O3/SiO2的研究表明,该体系所制备的前驱体不加矿化剂时,不同煅烧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粒径、不同形态及不同分散程度的SiO2和Fe2O3粒子。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矿化剂对合成硅铁红色料的影响与TEOS水溶液条件下的类似。此外,样品a*值随着SiO2/Fe2O3质量比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SiO2/Fe2O3质量比为85/15时,所制备硅铁红色料具有最大的a*值(a*=29.18)。

戚学慧[6](2016)在《喷墨打印用包裹型硫硒化镉颜料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喷墨打印技术,将陶瓷颜料制备成特殊的陶瓷墨水,将具有数十微米直径的小墨滴从喷嘴喷出,以每秒数千滴的速度沉积在各种载体表面上。与其他印花方式相比,喷墨打印具有很多无与伦比的优势。例如,应用该技术所得到的产品花纹色彩丰富,具有极高的精度与清晰度,立体感强,仿真效果绝佳,转版便捷,生产重复性好,并且能够在特别短的时间内实现无接触任意花色的个性化印刷。喷墨打印技术能够实现噪音低、无接触、速度高的文字或者图像印刷,而该技术的关键在于陶瓷颜料的制备。陶瓷颜料与通常使用的无机颜料的不同点是:首先,必须能够在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分解不变色;其次,鉴于喷墨打印这种应用的特殊性,所制备的陶瓷颜料还需要足够细小(纳米级),使其既能满足高温使用要求又无需研磨,从而避免破坏陶瓷颜料晶体结构以满足喷墨打印用墨水的使用要求。(1)以氧氯化锆和硅酸钠分别为锆源和硅源,以硫酸镉为镉源,以硫化钠和硒粉为硫源和硒源,采用溶胶-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被硅酸锆包裹的硫硒化镉红颜料。1000℃的高温煅烧有利于颜料中的包裹层(硅酸锆)的快速晶化,但是煅烧后颜料的色度值明显下降;样品被酸洗后的色度值相对酸洗前有所下降,证明包裹层影响了颜料的呈色性能;在其他制备条件不变时,水热时间为18小时,水热温度为200℃,硒粉含量为0.08 g时,包裹层ZrSiO4与被包裹层CdS1-xSex的比值等于1.5:1时,所制备的粒径大约为3μm的颜料的呈色性能最好,颜料的包裹率最高。陶瓷墨水中的曲拉通添加量为30 mL时,颜料沉降所需要的时间最长。(2)以环己烷为油溶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三者混合形成油相,以硝酸镉为镉源,以硫化钠和硒粉为硫源和硒源,采用微乳-水热法成功制备出硫硒化镉红颜料。水热时间为18小时,水热温度为200℃,硒粉含量为0.08 g,以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时,能够得到粒径约为200 nm的颜料;在所制备的颜料的应用性研究中,依旧是添加30 mL表面活性剂时,所制备的模拟陶瓷墨水的沉降时间相对较长。(3)以环己烷为油溶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三者混合形成油相,以正硅酸四乙酯和氧氯化锆分别为硅源和锆源,以硝酸镉为镉源,以硫化钠和硒粉为硫源和硒源,溶于去离子水作为水相,采用微乳-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被硅酸锆包裹的硫硒化镉红颜料。微乳液中小液滴的粒径约为25 nm,水热时间为18小时,水热温度为200℃,硒粉含量为0.08 g,以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包裹层ZrSiO4与被包裹层CdS1-xSex的比值等于2:1时,制备的红度值最高的硫硒化镉颜料的粒径约为10 nm,包裹率为15.9%;在所制备的颜料的应用性研究中,添加30 mL曲拉通时,所制备的模拟墨水的沉降时间相对较长,为26小时,适当改善制备条件有可能得到性能更好的陶瓷墨水。

朱振峰,戚学慧,刘辉,邓璐,闫颖[7](2016)在《陶瓷墨水用陶瓷颜料制备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合评述了陶瓷喷墨打印技术的背景与优势,简述了陶瓷颜料的发色机理,详细介绍了陶瓷墨水用陶瓷颜料的传统与非传统的制备方法,包括固相法、液相法等,以及不同制备方法的结合,并对当前陶瓷墨水用陶瓷颜料的制备方法做出了综合评价与展望。

王刚[8](2013)在《包裹型ZrSiO4-C陶瓷颜料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固相法与液相法两种工艺探讨了包裹型炭黑颜料的形成过程。实验考察了原料的种类、性能、各组分的配比、工艺流程以及烧成制度等因素对包裹型炭黑颜料的呈色影响,找到了各个因素影响颜料呈色的规律,得到了黑度较高的颜料样品及其工艺条件。课题的第一部分采用固相法来合成包裹炭黑颜料。主要研究了锆源与硅源的种类、着色剂的种类及用量、PVA处理炭黑、研磨时间、烧成制度等因素对合成包裹炭黑颜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iF作为矿化剂,采用PVA处理的超细炭黑作为着色剂,使用活性更高、粒径较小的自制Zr(OH)4与H2SiO3,获得的在合成温度为1200℃,保温时间为2h的烧成制度下合成硅酸锆包裹炭黑颜料效果较好。课题的第二部分采用液相法来合成包裹炭黑颜料。主要研究了氯氧化锆和硅酸钠溶液的浓度、着色剂的种类及加入量、沉淀剂的种类、SiO2与ZrO2的摩尔比值、矿化剂的种类及加入量、球磨工艺和研磨时间、烧成制度等对合成包裹炭黑颜料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出了具有较高黑度的包裹炭黑颜料。当氯氧化锆的浓度为0.4mol/L、硅酸钠的浓度为0.3mol/L、SiO2与ZrO2的摩尔比值为1.3、碳素墨水中的炭黑质量占8wt%、LiF矿化剂的加入量为7~8wt%、合成温度为1250℃、保温时间为2h时,合成颜料的L*值达30.89,黑度最高。将合成好的包裹炭黑颜料按釉料质量的11wt%加入时,煅成的样品具有较高的黑度。实验中利用了激光粒度分布仪对固相法中的各种锆源与硅源进行了的粒度分布的测定,用XRD测定了颜料的物相组成,用SEM和TEM观察了颜料的形貌,还通过色度仪测定了颜料的黑度。

付璐[9](2012)在《可控形貌掺杂氧化铝基陶瓷颜料的合成与呈色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纳米级陶瓷颜料的制备研究是一个热点,其中如何设计并实现可控构造,使其具有特定微观形貌也受到人们的关注。铝系陶瓷颜料是陶瓷颜料的一个重要分支部分,氧化铝由于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等性质可作为一种优良的母体构筑原料,且已有多种方法制备出具有不同形貌的氧化铝。本论文利用水热法及微波水热法实现原位掺杂得到不同形貌的氧化铝基陶瓷颜料,为氧化铝基纳米结构功能材料在陶瓷颜料领域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不同形貌(棒状、球形)的氧化铝为载色母体,选取了过渡金属铬掺杂离子作为着色剂,利用水热法和微波水热法实现了铬原位掺杂及形貌控制,经900C、1200C煅烧处理得到以γ-Al2O3、α-Al2O3为母体的陶瓷颜料。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XRD)、能谱分析(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CIEL*a*b*色度值测试对所得样品进行物相、形貌、呈色分析,得到不同掺杂浓度对氧化铝前驱体(碳酸铝铵、薄母石)及所得陶瓷颜料的物相、形貌、呈色的影响,并得到呈色与形貌及氧化铝结构的相关规律。此外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出铬绿和铬铝红颜料,对三种方法制备的颜料形貌、呈色对比,并初步探索了利用水热法制备稀土铈掺杂氧化铝基陶瓷颜料。实验结果表明:(1)以九水合硝酸铝、九水合硝酸铬、尿素为原料,PEG-20000为表面活性剂,利用水热法可以实现铬原位掺杂并得到棒状形貌的碳酸铝铵,颜色为粉色,随铬掺杂浓度的增大,碳酸铝铵形貌的变化趋势为:纤维状→形貌较完整的棒状→出现了部分形貌不完整的棒状及小颗粒→棒状变短、小颗粒较多,经900C、1200C煅烧处理分别可以得到以γ-Al2O3、α-Al2O3为母体的陶瓷颜料,形貌仍为棒状。前者随铬掺杂浓度的增加,颜色出现黄绿色→绿色的变化趋势;色度指数a*的绝对值及饱和度C呈现增加趋势,明度值L*呈现减小趋势。后者随铬掺杂浓度的增加,颜色出现粉色→绿色的变化趋势,a*的值先出现正值后出现负值,明度值L*呈现减小趋势,饱和度C随铬掺杂浓度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以六水合氯化铝、六水合氯化铬、氢氧化钠、乙酸乙酯为原料,CTAB为表面活性剂,当铬掺杂浓度较低(<5%)时,利用微波水热法可以实现铬原位掺杂并得到球状形貌的AlOOH,颜色为浅绿色。随铬掺杂浓度的增大,会出现铬的物相,在SEM图中可以看到有小颗粒出现,经900C、1200C煅烧处理分别可以得到以γ-Al2O3、α-Al2O3为母体的陶瓷颜料,形貌仍为球状。随铬掺杂浓度的增加,前者颜色出现黄绿色→绿色的变化趋势,后者出现粉色→绿色的变化趋势,变化趋势同棒状,a*、明度值L*、饱和度C的变化趋势也同棒状,但取值范围不同,说明形貌对呈色有一定的影响。(2)高温固相法合成的铬绿色料与水热法及微波水热法制备的绿色颜料性能相差不大,而铬铝红色料的呈色性能要优于水热法及微波水热法制备的红色颜料。(3)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氧化铈/氧化铝微纳米结构陶瓷颜料,这种陶瓷颜料是由纤维形貌氧化铝和颗粒形貌氧化铈组成的复合粉体,氧化铈颗粒作为着色剂吸附在氧化铝母体上而呈现了浅黄色。

刘飞[10](2012)在《低温燃烧合成YAl1-xCrxO3红色颜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YAl1-xCrxO3红色陶瓷颜料具有典型的钙钛矿结构,其呈色鲜艳明快,不含铅镉等有毒元素,绿色环保,在高温烧成过程中,发色力强、保持较稳定色调,作为新型红色陶瓷颜料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低温燃烧法及固相反应法分别制备了YAl1-xCrxO3红色陶瓷颜料,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利用XRD、DTA、SEM-EDS、CIE-L*a*b*、UV及粒度分析等多种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YAl1-xCrxO3颜料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基本组成的确定;Y3+-Al3+-柠檬酸凝胶的形成规律;Y3+-A13+-尿素络合溶液的形成规律;煅烧制度和矿化剂对颜料晶相形成及呈色性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Al-1xCrXO3系颜料中,基本组成为YAl0.97Cr0.03O3的颜料呈色最佳;在低温燃烧反应中,分别采用柠檬酸和尿素作为燃料,凝胶体系的形成过程有实质性的差别,其中PH值、加水量及烘干温度对凝胶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烧成制度及矿化剂的选择是影响颜料物相组成及色度值的主要因素,同固相反应法相比,低温燃烧合成法可以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的烧成条件下得到分散良好,呈色较佳的红色颜料。

二、湿化学法制备陶瓷颜料的现状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湿化学法制备陶瓷颜料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的结构与呈色机理
    1.1 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的结构
    1.2 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的呈色机理
2 原料来源
    2.1 化工原料
    2.2 矿物原料
    2.3 工业固废
3 制备工艺
    3.1 传统高温固相法
    3.2 微波焙烧法
    3.3 溶胶-凝胶法
    3.4 微乳液法
    3.5 化学沉淀法
    3.6 溶液燃烧法
4 结语与展望

(2)海泡石/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研究现状
        1.2.1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结构
        1.2.2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制备方法
        1.2.3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性能及应用
    1.3 海泡石矿物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1.3.1 海泡石矿物的结构
        1.3.2 海泡石矿物的性能
        1.3.3 海泡石矿物的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溶胶凝胶-浸渍法
        2.2.2 微波水热法
    2.3 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2.3.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FTIR)
        2.3.5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2.3.6 色度分析
        2.3.7 粒度分析
        2.3.8 分光反射率分析
        2.3.9 悬浮性测试
第三章 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海泡石/CoAl_2O_4 复合材料
    3.1 引言
    3.2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制备及微观结构优化
        3.2.1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制备
        3.2.2 尖晶石型CoAl_2O_4 的微观结构优化
    3.3 海泡石/CoAl_2O_4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3.3.1 焙烧温度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3.3.2 搅拌时间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微波水热法制备海泡石/CoAl_2O_4 复合材料
    4.1 引言
    4.2 海泡石/CoAl_2O_4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4.2.1 pH值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4.2.2 水热温度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4.2.3 水热时间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4.2.4 海泡石含量对复合材料合成的影响
    4.3 海泡石/CoAl_2O_4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调控
        4.3.1 有机添加剂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4.3.2 有机添加剂协同改性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相关成果
致谢

(3)共沉淀法制备CoAl2O4陶瓷颜料及稀土掺杂对其发光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CoAl_2O_4陶瓷颜料及其发展现状
        1.2.1 陶瓷颜料概述
        1.2.2 CoAl_2O_4陶瓷颜料的特性
        1.2.3 CoAl_2O_4陶瓷颜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1.2.4 CoAl_2O_4陶瓷颜料的颜色评价
        1.2.5 CoAl_2O_4陶瓷颜料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创新点
        1.3.3 研究内容
2 CoAl_2O_4陶瓷颜料的制备及稀土掺杂工艺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2.2 技术路线图
    2.3 共沉淀法制备CoAl_2O_4陶瓷颜料
        2.3.1 制备工艺
        2.3.2 研究方案
        2.3.3 陶瓷颜料的高温稳定性实验
        2.3.4 陶瓷颜料涂层的化学稳定性实验
    2.4 稀土掺杂工艺
        2.4.1 Er~(3+)单一掺杂
        2.4.2 Er~(3+)/Yb~(3+)共掺杂
    2.5 成分表征及性能测试
        2.5.1 宏观形貌观察
        2.5.2 显微形貌观察
        2.5.3 颜色测量与表征
        2.5.4 物相组成
        2.5.5 晶粒尺寸
        2.5.6 元素价态
        2.5.7 上转换发光特性
3 CoAl_2O_4陶瓷颜料的呈色机理及稳定性
    3.1 CoAl_2O_4陶瓷颜料的制备工艺优化
        3.1.1 Co/Al比对CoAl_2O_4陶瓷颜料呈色的影响
        3.1.2 溶液pH值对CoAl_2O_4陶瓷颜料呈色的影响
        3.1.3 煅烧温度对CoAl_2O_4陶瓷颜料形貌的影响
        3.1.4 分散剂对CoAl_2O_4陶瓷颜料呈色的影响
    3.2 CoAl_2O_4陶瓷颜料的呈色机理
    3.3 CoAl_2O_4陶瓷颜料的高温稳定性
        3.3.1 烧结后的呈色变化
        3.3.2 烧结后CoAl_2O_4涂层的显微形貌
        3.3.3 烧结后CoAl_2O_4涂层的物相组成
        3.3.4 烧结后CoAl_2O_4涂层的元素价态
        3.3.5 烧结后CoAl_2O_4涂层的化学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4 稀土掺杂CoAl_2O_4陶瓷颜料及其发光特性
    4.1 Er~(3+)单一掺杂CoAl_2O_4陶瓷颜料
        4.1.1 Er~(3+)掺杂CoAl_2O_4陶瓷颜料的呈色分析
        4.1.2 Er~(3+)掺杂对CoAl_2O_4陶瓷颜料物相组成的影响
        4.1.3 Er~(3+)掺杂CoAl_2O_4陶瓷颜料的光谱分析
    4.2 Er~(3+)/Yb~(3+)共掺杂CoAl_2O_4陶瓷颜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4.2.1 Er~(3+)/Yb~(3+)共掺杂CoAl_2O_4陶瓷颜料的呈色分析
        4.2.2 Er~(3+)/Yb~(3+)共掺杂对CoAl_2O_4陶瓷颜料物相组成的影响
        4.2.3 Er~(3+)/Yb~(3+)共掺杂对CoAl_2O_4陶瓷颜料的光谱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4)溶胶—凝胶分步包裹法制备硅酸锆包裹硫化钸色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陶瓷色料的发展现状
    2.2 陶瓷色料的归类
        2.2.1 按使用途径归类
        2.2.2 按化学构成和晶体构造归类
        2.2.3 按颜色归类
        2.2.4 陶瓷色料的特性
        2.2.5 陶瓷色料颜色的产生
        2.2.5.1 金属发色类色料
        2.2.5.2 离子发色类色料
        2.2.5.3 晶体发色类色料
        2.2.5.4 胶体发色类色料
    2.3 陶瓷色料的稳定性
    2.4 陶瓷色料的发展与展望
    2.5 红色陶瓷色料的研究现状
        2.5.1 普通红色色料
        2.5.2 新型红色色料
        2.5.3 硫化铈色料
        2.5.3.1 硫化铈色料的主要性质
        2.5.3.2 硫化铈色料的研究进展
    2.6 包裹色料简介
        2.6.1 包裹色料的机理
        2.6.2 锆基色料
        2.6.2.1 锆基色料的分类
        2.6.2.2 几种常见的锆基包裹色料
    2.7 硅酸锆
        2.7.1 硅酸锆的合成方法
        2.7.2 硅酸锆包裹硫硒化镉色料制备方法
        2.7.2.1 固体粉料烧结合成法的制备工艺
        2.7.2.2 溶液沉淀法
        2.7.2.3 熔块法
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3.1 本论文的创新点
    3.2 实验原料
    3.3 实验仪器及设备
    3.4 测试仪器及分析原理
        3.4.1 XRD射线衍射分析(XRD)
        3.4.2 扫描电镜分析(SEM)
        3.4.3 透射电镜分析(TEM)
        3.4.4 综合热分析(DTA-TG)
        3.4.5 沉降性测量
4 溶胶-凝胶法制备硅酸锆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3 实验结果
        4.3.1 未引入LiF的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后的XRD图谱分析
        4.3.2 未引入LiF的样品在1200℃煅烧后的SEM分析
        4.3.3 引入LiF的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后的XRD图谱分析
        4.3.4 引入LiF的样品在750℃煅烧后的SEM分析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矿化剂加入对合成硅酸锆的影响分析
        4.4.2 矿化剂种类对合成硅酸锆的影响分析
        4.4.3 硅溶胶形成的最佳pH值
    4.5 本章小结
5 硫化铈色料的分散
    5.1 硫化铈色料的分散
    5.2 改善分散性能的实验方法
        5.2.1 实验结果
        5.2.2 实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溶胶-凝胶分步包裹法制备硅酸锆包裹硫化铈色料
    6.1 引言
    6.2 前驱体的制备
    6.3 高温煅烧
    6.4 样品的表征
        6.4.1 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
        6.4.2 样品在750℃弱还原气氛下的SEM分析
        6.4.3 样品的TEM分析
        6.4.4 前驱体的DTA-TG分析
    6.5 样品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色泽
    6.6 影响样品的因素
        6.6.1 铈硅(Ce∶Si)摩尔比对样品色泽的影响
        6.6.2 硅锆(Si∶Zr)摩尔比对样品包裹程度的影响(煅烧后)
        6.6.3 分步包裹对样品包裹程度的影响(未煅烧前)
        6.6.4 矿化剂(LiF)的加入量对样品色泽的影响
        6.6.5 保温时间对样品色泽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微乳液法制备硅铁红色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陶瓷色料概述
        2.1.1 陶瓷色料的定义
        2.1.2 陶瓷色料的发展概况
    2.2 红色陶瓷色料
        2.2.1 红色陶瓷色料概述
        2.2.2 红色陶瓷色料的分类
    2.3 硅铁红包裹色料
        2.3.1 硅铁红包裹色料的概述
        2.3.2 硅铁红包裹色料的合成方法及研究现状
    2.4 微乳液法合成SiO_2包覆核壳纳米材料
        2.4.1 微乳液法概述
        2.4.2 微乳液法合成SiO_2包覆核壳纳米材料的原理及优缺点
        2.4.3 微乳液法合成SiO_2包覆核壳纳米材料的现状及实际应用情况
    2.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3 实验方法及原理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仪器
    3.3 实验内容
        3.3.1 正硅酸乙酯水溶液引入硅源制备Fe_2O_3/SiO_2色料
        3.3.2 正硅酸乙酯引入硅源制备Fe_2O_3/SiO_2色料
    3.4 测试与表征
        3.4.1 差热-热重分析(DTA-TG)
        3.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4.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3.4.4 色度测试
4 正硅酸乙酯水溶液引入硅源制备Fe_2O_3/SiO_2色料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硅铁红色料前驱体TG-DTA分析
        4.3.2 煅烧温度对硅铁红色料合成的影响
        4.3.3 保温时间对硅铁红色料合成的影响
        4.3.4 SiO_2/Fe_2O_3质量比对硅铁红色料合成的影响
        4.3.5 前驱体溶液浓度对硅铁红合成的影响
        4.3.6 水油质量比对硅铁红合成的影响
        4.3.7 矿化剂对硅铁红色料合成的影响
    4.4 小结
5 正硅酸乙酯引入硅源制备Fe_2O_3/SiO_2色料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硅铁红色料前驱体TG-DTA分析
        5.3.2 煅烧温度对硅铁红色料合成的影响
        5.3.3 保温时间对硅铁红色料合成的影响
        5.3.4 SiO_2/Fe_2O_3质量比对硅铁红色料合成的影响
        5.3.5 前驱体溶液浓度对硅铁红合成的影响
        5.3.6 水油质量比对硅铁红合成的影响
        5.3.7 矿化剂对硅铁红色料合成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喷墨打印用包裹型硫硒化镉颜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喷墨打印技术概述
        1.1.1 喷墨打印技术的发展
        1.1.2 喷墨打印技术的优势
        1.1.3 喷墨打印机的种类
    1.2 喷墨打印用陶瓷墨水概述
        1.2.1 陶瓷墨水的组成与分类
        1.2.2 陶瓷墨水的理化性能要求
        1.2.3 陶瓷墨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陶瓷墨水的制备流程
        1.2.5 陶瓷墨水的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1.3 陶瓷颜料概述
        1.3.1 陶瓷颜料的呈色机理
        1.3.2 陶瓷颜料的制备
        1.3.2.1 制备陶瓷颜料的传统方法
        1.3.2.2 制备陶瓷颜料的非传统方法
    1.4 硫硒化镉颜料概述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溶胶-水热法制备ZrSiO_4/Cd(S_(1-x)Se_x)包裹颜料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2.2 采用溶胶-水热法制备ZrSiO_4/CdS_(1-x)Se_x颜料
        2.2.3 性能测试及表征
    2.3 实验结果分析
        2.3.1 煅烧前后对ZrSiO_4/CdS_(1-x)Se_x颜料结晶度和色度的影响
        2.3.2 酸洗前后对ZrSiO_4/CdS_(1-x)Se_x颜料色度的影响
        2.3.3 不同水热温度对ZrSiO_4/CdS_(1-x)Se_x颜料粒度的影响
        2.3.4 不同水热时间对ZrSiO_4/CdS_(1-x)Se_x颜料粒度的影响
        2.3.5 不同Se粉含量对ZrSiO_4/CdS_(1-x)Se_x颜料色度的影响
        2.3.6 不同ZrSiO_4/CdS_(1-x)Se_x摩尔比对颜料包裹率的影响
        2.3.7 ZrSiO_4/CdS_(1-x)Se_x颜料的应用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微乳液-水热法制备Cd(S_(1-x)Se_x)颜料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3.2.2 采用微乳液-水热法制备CdS_(1-x)Se_x颜料
        3.2.3 性能测试及表征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对所制备的微乳液的粒度分析
        3.3.2 水热过程对CdS_(1-x)Se_x颜料结晶度的影响
        3.3.3 不同助表面活性剂对CdS_(1-x)Se_x颜料粒度的影响
        3.3.4 不同硒粉含量对CdS_(1-x)Se_x颜料色度的影响
        3.3.5 CdS_(1-x)Se_x颜料的应用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微乳液-水热法制备ZrSiO_4/Cd(S_(1-x)Se_x)包裹颜料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4.2.2 采用微乳液-水热法制备ZrSiO_4/CdS_(1-x)Se_x颜料
        4.2.3 性能测试及表征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对所制备的微乳液的粒度分析
        4.3.2 对所制备的ZrSiO_4/CdS_(1-x)Se_x颜料的粒度分析
        4.3.3 煅烧前后对ZrSiO_4/CdS_(1-x)Se_x颜料结晶度和色度的影响
        4.3.4 酸洗前后对ZrSiO_4/CdS_(1-x)Se_x颜料色度的影响
        4.3.5 不同ZrSiO_4/CdS_(1-x)Se_x摩尔比对颜料包裹率的影响
        4.3.6 ZrSiO_4/CdS_(1-x)S_ex颜料的应用性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包裹型ZrSiO4-C陶瓷颜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陶瓷颜料的概述
        2.1.1 陶瓷颜料的介绍
        2.1.2 陶瓷颜料的分类
        2.1.3 陶瓷颜料的命名
        2.1.4 陶瓷颜料的基本生产工序
    2.2 陶瓷颜料的表征
        2.2.1 孟塞尔系统
        2.2.2 CIE颜色系统
    2.3 影响陶瓷颜料呈色的因素
        2.3.1 陶瓷颜料的组成
        2.3.2 陶瓷颜料煅烧后的处理
        2.3.3 陶瓷颜料的粒度
        2.3.4 釉料成分与颜料系统的匹配性
    2.4 ZrSiO_4的简介
        2.4.1 ZrSiO_4的结构
        2.4.2 ZrSiO_4在传统陶瓷领域的应用
        2.4.3 锆基色料
        2.4.3.1 国内外锆基颜料的发展概况
        2.4.3.2 锆基颜料的分类
        2.4.3.3 锆基颜料的主要特性
    2.5 炭黑的简介
        2.5.1 炭黑的组成与微观结构
        2.5.2 炭黑的分类与用途
    2.6 ZrSiO_4包裹颜料的制备
        2.6.1 固相法
        2.6.2 化学共沉淀法
        2.6.3 水热合成法
        2.6.4 溶胶-凝胶法
        2.6.5 微乳液法
        2.6.6 分解-合成法
        2.6.7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2.7 硅酸锆包裹炭黑黑颜料的包裹机理
    2.8 颜料的呈色机理
        2.8.1 颜色的起因
        2.8.2 晶体场理论
    2.9 固相反应动力学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设计
    3.2 实验所用原料
    3.3 实验所用仪器
    3.4 实验内容
        3.4.1 实验工艺流程
        3.4.2 工艺因素对固相合成包裹炭黑颜料的影响
        3.4.2.1 锆源与硅源种类的选择实验
        3.4.2.2 炭黑种类的选择实验
        3.4.2.3 着色剂C加入量的确定实验
        3.4.2.4 用PVA溶液对超细炭黑致密化的处理实验
        3.4.2.5 PVA处理超细炭黑的加入量变化实验
        3.4.2.6 碳素墨水的添加量
        3.4.2.7 PVA处理碳素墨水及原料加入顺序的影响实验
        3.4.2.8 不同研磨时间对比性实验
        3.4.2.9 温度制度对性能影响实验
        3.4.3 工艺因素对液相法合成包裹炭黑颜料的影响
        3.4.3.1 氯氧化锆与硅酸钠溶液的浓度变化实验
        3.4.3.2 不同浓度硅溶胶引入实验
        3.4.3.3 用不同物质作为着色剂引入实验
        3.4.3.4 碳素墨水着色剂加入量变化实验
        3.4.3.5 沉淀剂种类的选择实验
        3.4.3.6 SiO_2/ZrO_2摩尔比对性能影响实验
        3.4.3.7 矿化剂的种类及加入量对性能影响实验
        3.4.3.8 球磨工艺对性能影响实验
        3.4.3.9 不同研磨时间对比性实验
        3.4.3.10 温度制度对性能影响实验
    3.5 试样性能的表征
        3.5.1 黑度的测试
        3.5.2 激光粒度分布测试
        3.5.3 X射线衍射(XRD)测试
        3.5.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测试
        3.5.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形貌测试
        3.5.6 颜料中被包裹的炭黑所占质量百分数的测试
    3.6 颜料的应用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工艺因素对固相合成包裹炭黑黑颜料的影响
        4.1.1 锆源与硅源的种类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1.2 着色剂种类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1.3 着色剂C的含量变化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1.4 PVA对超细炭黑的处理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1.5 PVA处理超细炭黑的加入量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1.6 碳素墨水的含量变化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1.7 PVA处理碳素墨水及原料加入顺序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1.8 研磨时间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1.9 温度制度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 工艺因素对液相法合成包裹炭黑黑颜料的影响
        4.2.1 氯氧化锆与硅酸钠溶液的浓度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2 硅溶胶的浓度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3 着色剂种类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4 碳素墨水加入量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5 沉淀剂种类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6 SiO_2/ZrO_2摩尔比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7 矿化剂的种类和加入量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8 球磨工艺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9 研磨时间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10 烧成制度对合成颜料性能的影响
        4.2.11 颜料中被包裹的炭黑所占质量百分数的测试
        4.2.12 颜料的应用
5 结论
6 不足之处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可控形貌掺杂氧化铝基陶瓷颜料的合成与呈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陶瓷颜料概述
        1.2.1 陶瓷颜料的基本概念
        1.2.2 陶瓷颜料的制备方法
        1.2.3 氧化铝基陶瓷颜料的分类
    1.3 陶瓷颜料的呈色机理
        1.3.1 陶瓷颜料母体氧化铝的晶体结构
        1.3.2 陶瓷颜料着色剂的发色机理
        1.3.3 氧化铝基陶瓷颜料的呈色机理
    1.4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1.4.1 不同形貌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1.4.2 氧化铝基陶瓷颜料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主要内容
        1.5.2 创新点
    1.6 陶瓷颜料颜色测量与表征
2 棒状形貌铬掺杂氧化铝基陶瓷颜料的水热合成与呈色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及过程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样品制备
        2.2.3 测试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XRD 分析
        2.3.2 微观形貌分析
        2.3.3 红外光谱分析
        2.3.4 呈色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球状形貌铬掺杂氧化铝基陶瓷颜料的微波水热合成与呈色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及过程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2 样品制备
        3.2.3 测试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XRD 分析
        3.3.2 微观形貌分析
        3.3.3 红外光谱分析
        3.3.4 呈色性能分析
    3.4 紫外分析与颜料呈色
        3.4.1 物质颜色与吸收光颜色之间的关系
        3.4.2 棒状形貌与球状形貌颜料的紫外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铬掺杂氧化铝基陶瓷颜料的高温固相合成与呈色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过程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2 实验过程
        4.2.3 测试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XRD 分析
        4.3.2 形貌分析
        4.3.3 呈色性能分析
        4.3.4 紫外分析与颜料呈色
    4.4 本章小结
5 稀土 Ce 掺杂氧化铝基陶瓷颜料的水热合成与呈色性能初探
    5.1 引言
    5.2 实验过程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5.2.2 样品制备
        5.2.3 测试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XRD 分析
        5.3.2 微观形貌分析
        5.3.3 呈色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低温燃烧合成YAl1-xCrxO3红色颜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陶瓷色料概述
        1.1.1 中国陶瓷色料发展概况
        1.1.2 陶瓷颜料、色料的定义及其作用
        1.1.3 色料的命名与分类
        1.1.4 陶瓷色料的呈色机理
        1.1.5 色料合成的影响因素
    1.2 陶瓷色料制备工艺的最新进展
        1.2.1 陶瓷色料的制备工艺概述
        1.2.2 化学共沉淀法
        1.2.3 溶胶-凝胶法(Sel-Gel)
        1.2.4 水热法
        1.2.5 微乳液法
        1.2.6 低温燃烧合成法发展概述
        1.2.7 低温燃烧合成法基本原理
    1.3 铬钇铝红色陶瓷颜料
        1.3.1 红色陶瓷颜料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1.3.2 新型铬钇铝红色陶瓷颜料
        1.3.3 红色陶瓷颜料的应用
第二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样品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差热分析(DTA)
        2.3.3 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
        2.3.4 色度测定(CIE-L~*a~*b~*)
        2.3.5 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
        2.3.6 激光粒度分析仪(Laser Particle Sizer)
第三章 低温燃烧法制备YAl_(1-x)Cr_xO_3红色陶瓷颜料
    3.1 样品制备
    3.2 Y~(3+)-Al~(3+)-柠檬酸凝胶的形成
        3.2.1 硝酸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对凝胶形成的影响
        3.2.2 PH值、烘干温度、加水量等对凝胶形成的影响
    3.3 Cr~(3+)的加入量对色料呈色和晶相形成的影响
    3.4 煅烧制度对YAl_(1-x)Cr_xO_3物相形成的影响
        3.4.1 煅烧温度对物相形成的影响
        3.4.2 煅烧时间对物相形成的影响
    3.5 矿化剂的选择
        3.5.1 矿化剂对颜料呈色性能的影响
        3.5.2 矿化剂对颜料物相形成的影响
    3.6 钙钛矿型YAl_(1-x)Cr_xO_3红色颜料呈色机理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变燃料对反应过程和成相条件的影响
    4.1 样品制备
    4.2 Y~(3+)-Al~(3+)-尿素反应前驱体的形成
        4.2.1 硝酸盐与尿素的摩尔比对反应前驱体形成的影响
        4.2.2 PH值、加水量对反应前驱体形成的影响
    4.3 煅烧温度对YAlO_3形成的影响
    4.4 矿化剂的选择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相反应法制备YAl_(1-x)Cr_xO_3红色陶瓷颜料
    5.1 样品制备
    5.2 烧成制度的确定
        5.2.1 煅烧温度的确定
        5.2.2 煅烧时间的确定
    5.3 矿化剂的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YAl_(1-x)Cr_xO_3红色陶瓷颜料的应用
    6.1 在釉中的呈色
    6.2 在印刷釉中的呈色
    6.3 在坯体中的呈色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湿化学法制备陶瓷颜料的现状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尖晶石型无钴黑色陶瓷颜料的研究进展[J]. 张翔,李治桥,马国军,王强,刘孟珂. 硅酸盐通报, 2021(04)
  • [2]海泡石/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结构研究[D]. 张卉.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3]共沉淀法制备CoAl2O4陶瓷颜料及稀土掺杂对其发光特性的影响[D]. 宋苑.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4]溶胶—凝胶分步包裹法制备硅酸锆包裹硫化钸色料[D]. 刘建磊.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6(05)
  • [5]微乳液法制备硅铁红色料[D]. 程兰兰.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6(04)
  • [6]喷墨打印用包裹型硫硒化镉颜料的制备[D]. 戚学慧.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2)
  • [7]陶瓷墨水用陶瓷颜料制备的研究进展[J]. 朱振峰,戚学慧,刘辉,邓璐,闫颖. 中国陶瓷, 2016(01)
  • [8]包裹型ZrSiO4-C陶瓷颜料的研究[D]. 王刚.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3(04)
  • [9]可控形貌掺杂氧化铝基陶瓷颜料的合成与呈色性能研究[D]. 付璐.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9)
  • [10]低温燃烧合成YAl1-xCrxO3红色颜料[D]. 刘飞.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湿化学法制备陶瓷颜料的现状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