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油烟净化技术探索

餐饮业油烟净化技术探索

一、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林子吟,林立,戴郡[1](2020)在《上海市餐饮油烟污染控制及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从法规标准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方面,梳理了国家及上海市关于餐饮油烟污染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对上海市餐饮油烟在线监控、第三方治理模式以及餐饮集聚区的统一监管等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完善法规规范和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监管平台以及推进社会化治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欧阳雨川[2](2020)在《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餐饮油烟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严重影响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除含油颗粒物之外,餐饮油烟中还含有浓度较高、种类复杂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其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且作为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与O3的重要前体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因此,研究高效的油烟净化器对餐饮油烟的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本实验针对“板-板”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及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在各设备运行参数下结合进入设备前后的油烟浓度、VOCs各组分浓度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探究了其治理效率的影响因素。确定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综合最佳参数后与DBD装置联用,对VOCs浓度较高的烧烤油烟进行了实验治理,研究了两种设备联用对油烟和VOCs的治理效率。同时,本实验分析了烧烤油烟VOCs的产生特征,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Maximum Incremental Reactivity,MIR)计算了实验设备各采样点VOCs的致癌风险(Lifetime Cancer Risk,LCR)、非致癌风险(Hazard Index,HI)和O3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实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对“板-板”式静电油烟净化器的设备参数如:电压(10 kV-14 kV)、设备内烟气流速(1.3 m/s-2.0 m/s)、静电模块数(1-2组),对设备治理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显示对于30 mg/m3左右的餐饮油烟,在设备参数:静电模块数2组、通过设备流速1.425 m/s、电压13 kV的条件下,“板-板”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最高治理效率可达98%,出口基准浓度<0.5 mg/m3,理想治理风量1475 m3/h。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实际最大治理风量主要受设备内烟气流速分布均匀程度影响。(2)在综合考虑后,采用最佳参数即两组静电模块、电压为13 kV、设备中心断面流速1.9 m/s、通过风量900 m3/h左右时,实验中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烧烤油烟VOCs平均治理效率可以达到41.5%;在同时段30 kV下DBD设备对VOCs的平均治理效率达到了76.6%,两种设备联用对VOCs理效率为86.3%,对油烟去除效率达到97.7%,其对VOCs单独组分治理效率可能与目标物化学键稳定性与化学反应活性有关。(3)检出的烧烤油烟VOCs共68种,总浓度为11402.06μg/m3,成分以烷烃、烯烃和芳香烃为主。致癌风险值(LCR)计算结果表明,油烟VOCs中正己烷、1,3-丁二烯和1,2-二氯乙烷LCR值位于1?10-6~1?10-4之间,具有潜在致癌风险;苯的LCR值大于1?10-4,具有高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值(HI)值计算结果表明其中丙烯醛和苯HI值(596.6和5.4)均大于1,存在很强的非致癌风险。实验中烧烤油烟VOCs的OFP总值为50401.51μg/m3,主要OFP贡献物质有:丙烯(35.5%)、1-丁烯(14.8%)、丙烯醛(13%)。(4)对于致癌风险物质苯,在经过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苯的高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仍存在;与DBD联用处理后,苯的高致癌风险降至潜在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消除。正己烷、1,3-丁二烯和1,2-二氯乙烷仍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另外,丙烯醛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在经过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治理后仍然存在,但HI值降低了92.6%。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减少了51.4%的烧烤油烟VOCs的OFP贡献总值,与DBD联用后,对烧烤油烟VOCs的OFP贡献总值削减率达到了92.7%。

赵振楠[3](2020)在《基于多层丝网惯性捕集原理的餐厨油烟净化过程研究》文中指出餐厨油烟是食物高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危害人体健康的气、液、固三相混合物,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严重威胁生态系统和居民健康。随着我国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餐厨油烟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餐厨油烟的净化治理已不容忽视。然而,现有油烟净化装置结构复杂,维护费用高,油烟净化效率不高,且随使用时长的增加效率衰减现象严重,难达到理想的净化效果。开发节能、高效的油烟净化技术已成为餐厨油烟治理的关键。本论文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以装备设计角度为出发点,借鉴海水淡化与盐雾分离技术,将多层丝网惯性捕集原理引入餐厨油烟净化过程,应用于餐厨油烟高效净化领域,提高净化技术水平,促进油烟净化装备快速发展。为此,本论文构建了餐厨油烟惯性捕集净化系统,以测试多层丝网惯性捕集原理在油烟净化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并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实验获取了 160 mm圆形管路内主体气速与管路中心气速的函数经验关系,探究了丝网填料压降随主体气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主体气速为2.0~3.0 m/s时,油烟惯性捕集净化装置的丝网填料压降为400~750 Pa。降低丝网填充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填料压降,填充率为12.3%的丝网填料模块在避免气体短路的同时具有较低的填料压降。(2)探究了多层丝网惯性捕集模块的油烟净化性能,2.6 m/s的主体气速下,模块的油烟净化效率可达到90%以上,满足国家标准中对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效率的要求。当丝网填充率介于12.3%~15.3%时,惯性捕集模块具有良好的油烟去除性能,填充率低于11.4%时,丝网模块净化效率大幅下降。油烟净化过程十分复杂,随烹饪方式与加热温度的变化,污染物的性质发生变化。随启用的灶头数目的变动,油烟处理负荷剧烈波动。实验表明,对不同加热温度下产生的油烟污染物、低浓度油烟污染物与高浓度油烟污染物,丝网模块均能保证90%以上的油烟净化效率。(3)利用FLUENT软件,从压降变化的角度,探究流体与丝网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细微调控丝网与丝网间的排列方式,改善流体再分布过程,以指导实际应用。(4)结合实验结果与流体力学模拟,设计出一款餐厨油烟净化产品设计方案,可应用于大中型餐饮行业。采用800 mm×800 mm的方形管路,气体总处理量可达到6000 m3/h,油烟净化效率可达到90%以上。

高嘉利[4](2020)在《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低快速增长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餐饮业的兴旺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水平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由于餐饮业油烟管理中存在的选址不当、油烟净化设施运行不当、监管不到位、联动执法机制缺失等问题,餐饮油烟污染已成居民投诉的高频问题,不但导致餐饮服务业经营者与相邻住户关系紧张,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也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公众健康,不利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解决餐饮业油烟的污染问题,应该将突破口放在对餐饮业油烟污染的现状上,以全方位多角度掌握我国各个地区油烟污染差异状况和治理情况为基础,再结合各个省市、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分类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展开管理。第一步,必须彻底理解并掌握我国相关法律中涉及油烟污染的规定,同时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遵照上述法律予以彻底的贯彻落实。第二步,应当对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并从立法体系、监督管理体制、相关基本法律制度、立法中的法律责任四个角度发掘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步,针对餐饮业油烟污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首先,国家可总结各地区实践经验,出台专项法规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其次,修订已有的油烟污染排放标准。同时,各地区也应积极开展立法实践来遏制油烟污染。最后,在具体的立法内容建议中应明确要建立高效的餐饮业油烟污染监管机制,并且完善基本法律制度、明确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法律责任,拓展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救济途径。

张星,钱振清,张德峰,竹涛,袁前程,叶泽甫[5](2020)在《餐饮油烟排放特征与净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餐饮油烟不仅对当前大气质量产生多重环境效应,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人类生存空间。针对餐饮油烟污染控制难题,结合餐饮油烟化学性质进行排放特征分析,论述了传统油烟净化技术和VOCs控制技术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油烟净化组合工艺的技术展望,即传统油烟净化技术与VOCs控制技术的有机结合,最后结合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对餐饮油烟减排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黄永海[6](2020)在《餐饮油烟中VOCs代表物的排放特征及催化氧化研究》文中认为餐饮油烟作为城市VOCs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餐饮油烟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寻求新型高效的餐饮油烟净化技术也日益迫切。催化氧化法在优良催化材料的作用下具有良好的VOCs净化效果,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因此,本论文在探究了不同种类食用油产生的餐饮油烟中各类VOCs排放特征的基础上对餐饮油烟VOCs中的代表物进行了催化氧化实验研究。首先,系统研究了餐饮油烟中非甲烷总烃(NMHCs)、醛类物质、烃类物质和苯系物的排放浓度,发现在相同的加热温度下产生的餐饮油烟中,NMHCs浓度最高的是大豆油,醛类物质浓度最高的是花生油,烃类物质浓度最低的是大豆油,苯系物浓度最高的是调和油。并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其排放因子并拟合出排放特征曲线和排放因子多项式,构建了上述油品典型VOCs排放规律的计算模型。其次,研究了餐饮油烟中VOCs的催化氧化复合材料的优化制备参数。由于NMHCs是目前各地区最新餐饮油烟排放标准中VOCs排放的重要指标,因此以餐饮油烟中的NMHCs为代表物进行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检测。结果显示,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n-Ce复合催化剂对餐饮油烟中的NMHCs有更好的催化氧化性能。同时,在筛选出的最佳催化剂配比及制备条件下引入涂层材料和超声辐射均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在250-300℃反应温度区间对餐饮油烟中NMHCs的去除效率提升了 1.4-3倍)。催化剂活性提升可能的原因是在这个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孔道结构,更高的Mn4+/Mn3+、Ce3+/Ce4+和 Oads/Olatt 的比例。最后,探究了餐饮油烟中VOCs的催化氧化机制。由于NMHCs成分极其复杂,研究其催化氧化机制较为困难,故选取餐饮油烟VOCs中检测到的浓度最高的典型物种——正己醛作为代表物研究其催化氧化反应机制。通过动力学计算确定了复合材料表面正己醛的氧化反应符合Mars-Van Krevelen反应机理并获得了最低的反应活化能(28.565kJ/mol),MS软件对材料的氧空位形成能的计算结果也与催化剂的性能相符。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探测到关键的反应中间产物,揭示了正己醛逐一脱碳分步氧化途径(C6H12O→C5H10O→C4H8O→C3H6O→H2O+CO2)。

杨成炜[7](2019)在《高校食堂油烟净化工艺改造设计及运行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餐饮业所带来的油烟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油烟中含有醛、酮、酸、醇等多种有毒有害成分,若不能有效去除,不仅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还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为充分去除油烟污染物,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需对现有油烟净化技术和设备进一步优化。本文以兰州某高校食堂为设计对象,通过对食堂原有油烟净化工艺进行设计、改造和优化,以解决食堂油烟过量排放的问题。研究过程中选取油烟浓度、油烟颗粒物浓度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作为检测指标,分析复合工艺对餐饮油烟的净化效果,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食堂油烟排放情况及净化措施进行调查,分析食堂现存油烟污染问题。以原有油烟净化系统为基础,选取液体喷淋+静电沉积+紫外光解的复合工艺来净化油烟,并对油烟净化设备的运行原理进行研究分析。(2)对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和紫外光解装置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并依照设计安装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和紫外光解装置,并向运水烟罩中添加化油剂。(3)对改造后的油烟净化工艺进行效果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油烟的去除率高达87.3%,对油烟颗粒物的去除率为67.9%,对TVOC的去除率为61.5%。三项污染指标的排放浓度均低于最新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1488-2018)的油烟排放浓度限值。(4)对改造后油烟净化工艺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运水烟罩中添加化油剂,对油烟的去除率可提高至39.62%,对颗粒物的去除率为50.10%,对TVOC的去除率为30.03%;静电油烟净化器在运行42天后净化效率大幅度下降,油烟无法达标排放,需定期清洗电极板以保证较高的净化效率;另外,研究了紫外灯管数量对油烟净化的影响,发现灯管数量越多,即油烟被紫外光照射的时间越长,紫外光解装置对油烟中TVOC的净化效率越高。现场总效率监测和优化实验证明了该复合工艺不仅可以弥补单一工艺的不足,同时能够对油烟中的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有效治理,最终使油烟浓度、油烟颗粒物浓度以及TVOC浓度都能够满足最新的油烟排放标准,进而很好地解决了食堂油烟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童冠琴[8](2019)在《城市饮食行业油烟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基于萧山区的实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民以食为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观念正逐步发生改变,外出就餐也更趋经常化,饮食行业蓬勃发展。饮食行业的发展在给市民生活带来美味和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环境问题,诸如油烟、污水、噪音等等。而这其中,油烟污染因其污染大气,且排放的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加之执法处理难、易反复等特点,不仅成了市民环保投诉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一块绊脚石。如何治理城市饮食行业油烟污染,优化生态环境,打造健康城市,成为摆在政府部门和社会面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饮食方式单一、饮食行业规模小、密度低且前期规划设计好等因素,饮食行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污染影响并不明显。而当前我国城市饮食行业油烟污染投诉时有发生,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自十九大以来,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视。各城市积极开展油烟污染治理工作,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我国城市饮食行业油烟污染的治理模式,党委政府部门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度并不高,多主体间的协同还处在协同程度低、协同范围小的初期阶段。随着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单一的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城市饮食行业油烟污染治理模式难以取得显着的治理效果,饮食行业油烟污染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以萧山区的饮食行业油烟污染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剖析当前该行业油烟污染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立足协同治理和国家—社会理论,进而把城市饮食行业油烟污染治理置于多元协同治理的模式下,通过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职责边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拓宽社会参与渠道,优化信息共享机制,健全治理保障机制,强化监督问责机制,深化利益协调机制等方式,对多主体如何参与饮食行业油烟污染治理进行深入探讨,为我国城市饮食行业污染治理提供整合性分析框架和模式借鉴。

卢东昱[9](2019)在《商业厨房高效离心式排风脱油装置的设计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伴随饮食业的兴旺,餐饮废气和油烟对空气的污染日渐严重,餐饮油烟排放已和机动车排放、采暖排污并列成为强霾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控制厨房油烟的排放对保护大气环境意义重大。因此,研制供餐饮行业使用的厨房油烟排放净化设备及相关系统,使油烟排放量在达到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具有更高效的过滤能力,具有重大社会价值。本文旨在设计一套适用于商业厨房的高效排风脱油装置,并通过对比实验证明其过滤能力的高效性,兼顾创新性。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装置中几个关键创新点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包括将过滤体与电机、风机叶轮结合为一体的连轴过滤结构设计、泡沫金属的利用和相关加工参数的确定、湿式喷淋设备和排风罩及挡油板的设计以及最终的整体设计。其次,介绍了排风脱油实验室的搭建和构造,简述实验室内相关设备的功能和意义,列举了实验所需的检测仪器。在明确实验条件后,结合相关规范,设计了排风脱油装置的优化实验和过滤效率对比试验,分析了装置的出风方式,摒弃了传统直插主通风管的排风方式,选择还原离心风机配机壳的设计,保留了稳定的流场,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确定了湿式喷淋设备的开闭;测试了过滤体的转速,测出在1500rad/min的转速下,装置能达到最高效的过滤效果;分析了烹饪方式对过滤效率的影响;经过测试,装置能应对各种烹饪方式(煎、炸、炒)产生的油烟,净化效率均在85%以上。在对比数据的同时,也分析了装置的高效性优化。最终,将优化完毕的高效离心式排风脱油装置与一般油烟净化装置进行对比实验,高效离心式排风脱油装置仅过滤效率方面就超过一般油烟净化设备15%以上的过滤效率,证明了该装置在过滤效率方面的大幅度提高。

岳浩[10](2019)在《北京市餐饮业VOCs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发展迅速,由此餐饮源成为重要的VOCs固定污染源,对餐饮工作人员以及周围居民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同时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了北京市5家典型餐饮单位作为典型代表,进而对北京市餐饮业VOCs的排放特征、处理现状、减排潜力等方面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本文研究的5家餐饮单位中包含三种菜系,分别为家常菜、烤肉以及东北菜。在这三种菜系中,家常菜的排放浓度最高,达到了752 μg/m3,高于东北菜的598.11 μg/m3以及烤肉的647.73 μg/m3。家常菜排放的VOCs中醛酮类物质浓度较高,主要污染物质为苯和丙酮,同时正己烷、丙酮以及甲苯的臭氧生成潜力较高。在烤肉中芳香烃、醛酮类物质的浓度较高,主要污染物为苯和丙酮,其浓度分别为101.14μg/m3以及253.24μg/m3,同时甲苯的臭氧生成潜力最高。东北菜的排放特征有别于其他菜系,烷烃的排放量处于很高的水平,其中正已烷的浓度最高,达到194.39 μg/m3,正已烷、甲苯、丙酮是其主要污染物质。基于对浓度和臭氧生成潜力的分析,本文将甲苯、丙酮以及正已烷视为餐饮VOCs的特征污染物。其次,本文选择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吸附法,对甲苯以及丙酮分别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KF-5型分子筛作为吸附剂,相对于活性炭,其对甲苯和丙酮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随着硅铝比的提高,吸附量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吸附质的浓度对吸附量的高低产生较大的影响,随着吸附质浓度的提高,吸附量有显着的下降。同时分子筛对甲苯和丙酮表现出不同的吸附量。所以面对复杂的餐饮油烟VOCs排放情况,单一的控制手段能够达到的效果有限,需要多种技术相互结合来满足对排放强度的要求。最后,本文对北京市餐饮业VOCs的排放量和减排潜力进行了计算和预测,通过便携式仪器以及GC/MS的检测数据得知,北京市餐饮业VOCs的平均排放浓度为12.4 μg/m3,依据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数据得知,2018年北京市餐饮业VOCs排放量为22236t。预计到2025年,VOCs排放量将达到43330 t,基于目前净化设施的实际净化效率平均为38%,则到2025年,北京市餐饮单位VOCs的减排潜力将达到27992.24 t。

二、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2)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餐饮油烟概述
        1.1.1 餐饮油烟的定义
        1.1.2 餐饮油烟污染现状
        1.1.3 餐饮油烟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1.1.4 相关控制标准
    1.2 国内外餐饮油烟的治理技术
        1.2.1 国内治理技术
        1.2.2 国外治理技术
    1.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
    1.4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1.4.1 等离子体概念
        1.4.2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备的设计与安装
        2.1.1 油烟发生装置
        2.1.2 油烟净化装置
        2.1.3 烟道与采样点位
        2.1.4 风机
    2.2 实验工况的测定与方法
        2.2.1 烟温和湿度的测定
        2.2.2 烟气流速的测定
        2.2.3 烟气流量与标况流量的测定
    2.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烟道内的CFD模拟
        2.3.1 计算流体力学(CFD)简介
        2.3.2 ANSYS Fluent简介
        2.3.3 3D模型的建立与网格的划分
        2.3.4 相关参数与边界条件
    2.4 餐饮油烟浓度检测的材料与方法
        2.4.1 方法依据
        2.4.2 仪器与设备
        2.4.3 采样方法
        2.4.4 分析方法
    2.5 餐饮油烟中VOCs的检测仪器与方法
        2.5.1 方法依据
        2.5.2 仪器与设备
        2.5.3 采样方法
        2.5.4 分析方法
        2.5.5 油烟发生浓度的控制方法
    2.6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2.7 臭氧生成潜势评估方法
    2.8 实验流程
        2.8.1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测试阶段
        2.8.2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测试阶段
第三章 高压静电处理油烟的影响因素与效果
    3.1 工况条件测定结果
        3.1.1 等速追踪采样法的跟踪率
        3.1.2 各监测点位风速随风机频率的变化
        3.1.3 进出口风量随风机频率变化
    3.2 各参数下设备出口油烟浓度达标情况
    3.3 进口油烟浓度与治理效率关系
    3.4 流速对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影响探究
    3.5 电压对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影响探究
    3.6 静电模块数量与净化器治理效率的关系探究
    3.7 Fluent模拟结果
    3.8 设备最佳参数的选择及设备的改进
        3.8.1 实验设备最佳参数选择
        3.8.2 设备的改进与提升
    3.9 高压静电沉降油烟的机理探讨
        3.9.1 宏观机理
        3.9.2 微观机理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压静电与DBD联用对烧烤油烟净化效果评价
    4.1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VOCs的净化能力
        4.1.1 选用的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参数
        4.1.2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对各种类VOCs的净化能力
    4.2 DBD对油烟中VOCs的去除效率
    4.3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与DBD联用效果分析
        4.3.1 两种设备联用对烧烤油烟颗粒的去除能力
        4.3.2 两种设备联用对烧烤油烟中VOCs的净化能力
        4.3.3 对高压静电及介质阻挡放电降解VOCs机理的推断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处理前后油烟中VOCs的健康风险评估与臭氧生成潜势
    5.1 烧烤油烟中VOCs的成分分析
    5.2 烧烤油烟VOCs的致癌与非致癌风险评估
    5.3 烧烤油烟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多层丝网惯性捕集原理的餐厨油烟净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餐厨油烟的净化原理
        1.2.1 机械分离
        1.2.2 离心净化
        1.2.3 静电沉积
        1.2.4 湿式净化
        1.2.5 催化氧化
    1.3 基于多层丝网惯性捕集原理的餐厨油烟净化过程
        1.3.1 纤维过滤原理
        1.3.2 液滴凝聚与丝网纤维润湿
        1.3.3 惯性捕集原理的实际应用
        1.3.4 油烟惯性捕集过程与多层丝网填料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 实验装置
    2.3 餐厨油烟的采样过程与检测方法
    2.4 实验流程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圆形管路内气流流速分布与主体气速
    3.2 主体气速对丝网填料压降的影响
    3.3 主体气速与油烟生成环境对油烟净化效率的影响
    3.4 丝网填料压降与油烟净化效率的关系
    3.5 丝网填料使用时间对油烟净化效率的影响
    3.6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与分析
        3.6.1 物理模型
        3.6.2 结果与讨论
    3.7 餐厨油烟净化产品设计方案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件

(4)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相关概念
        一、餐饮业的概念
        二、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餐饮业油烟污染的现状、危害
        一、餐饮业油烟污染的现状
        二、餐饮业油烟污染的危害
    第三节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意义
        一、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的现实需要
        二、健全监督管理体制的需要
第二章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
        一、中央层级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二、地方层级的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三、我国主要地区油烟排放标准概况
    第二节 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完善
        二、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基本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的法律责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的完善
    第一节 完善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一、国家总结各地立法经验出台专项法规
        二、修订油烟污染排放标准
        三、出台专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第二节 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具体内容建议
        一、建立高效的餐饮业油烟污染监管机制
        二、完善餐饮业油烟污染的社会管理机制
        三、完善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基本法律制度
        四、明确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法律责任
        五、拓展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救济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餐饮油烟排放特征与净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餐饮油烟性质与排放分析
    1.1 性质分析
    1.2 排放特征
2 餐饮油烟净化技术
    2.1 净化技术分析
    2.2 传统油烟净化技术
    2.3 VOCs控制技术
    2.4 技术展望
3 管控机制
    3.1 法律法规
    3.2 排放标准
4 减排建议

(6)餐饮油烟中VOCs代表物的排放特征及催化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餐饮油烟概述
        2.1.1 餐饮油烟成分概述
        2.1.2 餐饮油烟的危害
    2.2 餐饮油烟净化技术现状
    2.3 催化燃烧法常用催化剂概述
        2.3.1 贵金属催化剂
        2.3.2 非贵金属催化剂
    2.4 催化燃烧法用于餐饮油烟净化现状
        2.4.1 餐饮油烟催化燃烧净化现状
        2.4.2 用于餐饮油烟催化燃烧的反应器
    2.5 材料特性的量子化学计算
    2.6 研究内容与意义
3 研究材料与研究方法
    3.1 主要研究材料
    3.2 主要实验仪器
    3.3 材料表征方法
    3.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4.1 餐饮油烟中VOCs的排放特征研究
        3.4.2 餐饮油烟中NMHCs的催化氧化实验研究
        3.4.3 涂层材料对催化剂催化餐饮油烟中NMHCs的影响研究
        3.4.4 餐饮油烟中代表物的净化机制
4 餐饮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研究
    4.1 餐饮油烟中NMHCs的排放特征
        4.1.1 餐饮油烟中NMHCs的检测结果
        4.1.2 餐饮油烟中NMHCs的排放特征
    4.2 餐饮油烟中醛类物质的排放特征
        4.2.1 餐饮油烟中醛类物质的检测结果
        4.2.2 餐饮油烟中醛类物质的排放特征
    4.3 餐饮油烟中烃类物质的排放特征
        4.3.1 餐饮油烟中烃类物质的检测结果
        4.3.2 餐饮油烟中烃类物质的排放特征
    4.4 餐饮油烟中苯系物的排放特征
        4.4.1 餐饮油烟中苯系物的检测结果
        4.4.2 餐饮油烟中苯系物的排放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堇青石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氧化餐饮油烟中NMHCs试验研究
    5.1 催化剂活性组分筛选
        5.1.1 不同活性组分的催化剂性能研究
        5.1.2 不同负载量的Mn/Cordierite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5.1.3 焙烧温度对Mn/Cordierite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5.2 Ce掺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3 浸渍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催化剂的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涂覆涂层的堇青石负载型催化剂催化氧化餐饮油烟中NMHCs试验研究
    6.1 涂层材料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2 造孔剂用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 超声辐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1 涂覆过程中引入超声辐射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3.2 负载活性组分过程中引入超声辅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4 造孔剂种类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餐饮油烟中代表物的净化机制
    7.1 催化剂催化氧化正己醛性能评价
    7.2 正己醛反应动力学分析
        7.2.1 不同浓度及反应温度下正己醛的转化率及氧化反应速率
        7.2.2 利用Power-rate law动力学模型拟合的结果
        7.2.3 利用MVK动力学模型拟合的结果
        7.2.4 利用不同模型求催化氧化正己醛的反应活化能
    7.3 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的理化计算
    7.4 催化氧化正己醛的反应机制
        7.4.1 GC-MS分析
        7.4.2 FTIR分析
        7.4.3 催化氧化正己醛的反应机制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高校食堂油烟净化工艺改造设计及运行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餐饮油烟概述
        1.2.1 餐饮油烟的形成
        1.2.2 餐饮油烟的组成
        1.2.3 餐饮油烟的危害
    1.3 餐饮油烟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油烟浓度
        2.1.1 仪器条件与采样方法
        2.1.2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2.2 颗粒物浓度
        2.2.1 仪器条件与采样方法
        2.2.2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2.3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
第三章 油烟净化系统工艺比选与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食堂现状调查与分析
        3.2.1 现状调查
        3.2.2 原因分析
    3.3 工艺的分析与比选
        3.3.1 工艺的选定原则
        3.3.2 工艺的比选
    3.4 油烟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
        3.4.1 运水烟罩原理
        3.4.2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原理
        3.4.3 紫外光解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油烟净化设备工艺改造设计
    4.1 引言
    4.2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的设计
        4.2.1 设计依据
        4.2.2 主要参数设计计算
        4.2.3 总体设计
    4.3 紫外光解装置的设计
        4.3.1 紫外灯管的选择
        4.3.2 紫外反应器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油烟净化系统运行参数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油烟净化系统改造设计前后去除效率分析
    5.3 运水烟罩运行优化
        5.3.1 实验步骤
        5.3.2 结果分析
    5.4 静电式油烟净化器运行优化
        5.4.1 实验步骤
        5.4.2 油烟净化器清洗前后去除效率分析
        5.4.3 油烟净化器清洗周期
    5.5 紫外光解装置运行优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城市饮食行业油烟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基于萧山区的实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饮食行业
        2.1.2 油烟污染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治理
        2.2.2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3 萧山区城市饮食行业油烟污染治理现状分析
    3.1 萧山区社会经济和饮食行业发展概况
        3.1.1 萧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梗概
        3.1.2 萧山区饮食行业发展概略
    3.2 萧山区饮食行业油烟污染治理现状
        3.2.1 治理主体的职责分工
        3.2.2 治理主体的运行机制
        3.2.3 萧山区油烟污染治理效果的阐释
4 萧山区油烟污染协同治理困境探析
    4.1 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4.2 政府角色尚未厘清
    4.3 社会参与机制存在缺陷
    4.4 市场主体作用尚未发挥
    4.5 协同治理理念还未形成
    4.6 信息交流平台有待拓宽
5 城市饮食行业油烟污染协同治理之策略
    5.1 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职责边界
        5.1.1 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事前规划和事中事后监管
        5.1.2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敦促经营主体的积极参与
        5.1.3 构建多主体参与平台,营造共治良好氛围
    5.2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5.2.1 推进污染防治立法工作
        5.2.2 加快法规规章清理修订
        5.2.3 增强油烟污染执法力度
    5.3 强化社会参与机制
        5.3.1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5.3.2 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
        5.3.3 拓宽社会参与渠道
    5.4 健全协同治理保障机制
        5.4.1 优化信息共享机制
        5.4.2 深化利益协调机制
        5.4.3 强化监督问责机制
6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商业厨房高效离心式排风脱油装置的设计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餐饮油烟污染物分析
        1.3.2 有害物质鉴定与去除
        1.3.3 油烟的各种处理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设计思路与设想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效离心式排风脱油装置的设计
    2.1 排风脱油装置的风机选择和连轴过滤结构的相关设计
        2.1.1 风机的理论基础
        2.1.2 连轴过滤结构及风机选型
    2.2 排风脱油装置的过滤材料及尺寸选择
        2.2.1 泡沫金属的特性
        2.2.2 泡沫金属尺寸设计
    2.3 排风脱油装置的湿式喷淋设计
    2.4 悬挂式挡油板和排风罩设计
    2.5 设计产品成型概念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烟净化系统实验台建设与仪器选择
    3.1 油烟净化相关实验设备
        3.1.1 排风脱油装置
        3.1.2 空气幕灶台
        3.1.3 细颗粒物及VOCs净化装置
        3.1.4 余热回收装置
    3.2 油烟净化相关测试仪器
        3.2.1 温度计的选择及安装
        3.2.2 风速计选择及测量位置
        3.2.3 压差计的选择及测量位置
        3.2.4 油烟检测仪的选择和测量位置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排风脱油实验方案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
    4.1 有关规范标准及解读
    4.2 排风脱油设备运行实验方案
        4.2.1 排风脱油设备出风方式对过滤效率及背压的影响
        4.2.2 湿式喷淋装置添加与否对过滤效率的影响
        4.2.3 过滤体转速对过滤效率的影响
        4.2.4 烹饪方式的生成油烟浓度对比及过滤效率
    4.3 实验运行与数据比对
        4.3.1 出风方式影响实验
        4.3.2 湿式喷淋开关影响实验
        4.3.3 过滤体转速影响实验
        4.3.4 不同烹饪方式影响实验
        4.3.5 最高效组合形态的对比实验
        4.3.6 误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北京市餐饮业VOCs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餐饮业油烟VOCs排放标准
        1.2.2 餐饮业VOCs主要控制技术
        1.2.3 餐饮业VOCs排放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北京市餐饮业VOCs的排放特征分析
    2.1 前言
    2.2 采样点的选择
    2.3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3.1 样品采集方法
        2.3.2 样品分析方法
        2.3.3 实时检测分析方法
    2.4 餐饮业不同菜系的排放特征
    2.5 餐饮业不同油品的排放特征
    2.6 不同净化工艺的排放特征
    2.7 臭氧生成潜力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子筛对VOCs特征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原材料与仪器设备
        3.2.1 实验原料
        3.2.2 仪器设备
    3.3 分子筛的表征
        3.3.1 扫描电镜表征(SEM)
        3.3.2 红外光谱表征(FT-IR)
        3.3.3 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分析
    3.4 分子筛吸附性能实验装置
        3.4.1 动态吸附实验装置
        3.4.2 静态吸附实验装置
    3.5 分子筛吸附性能分析
        3.5.1 吸附容量的测定
        3.5.2 吸附动力学分析
        3.5.3 分子筛表征分析
    3.6 吸附性能实验结果
        3.6.1 动态吸附实验结果
        3.6.2 静态吸附实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市餐饮业VOCs减排潜力研究
    4.1 前言
    4.2 餐饮业VOCs减排潜力研究现状
    4.3 餐饮业VOCs排放量分析
        4.3.1 餐饮业VOCs排放量计算方法
        4.3.2 抽样检测法计算VOCs排放量
        4.3.3 排放因子法计算VOCs排放量
        4.3.4 餐饮业VOCs排放量预测
    4.4 餐饮业VOCs减排潜力分析
        4.4.1 减排潜力计算方法
        4.4.2 餐饮业VOCs净化设施效率分析
        4.4.3 餐饮业VOCs减排潜力分析
        4.4.4 餐饮业VOCs减排潜力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与作者简介
附件

四、饮食业油烟净化技术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餐饮油烟污染控制及管理机制研究[J]. 林子吟,林立,戴郡. 环境保护科学, 2020(06)
  • [2]高压静电—DBD联用技术脱除餐饮油烟的实验研究与效果评价[D]. 欧阳雨川. 贵州大学, 2020(01)
  • [3]基于多层丝网惯性捕集原理的餐厨油烟净化过程研究[D]. 赵振楠.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我国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立法研究[D]. 高嘉利.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餐饮油烟排放特征与净化技术研究进展[J]. 张星,钱振清,张德峰,竹涛,袁前程,叶泽甫. 环境工程, 2020(01)
  • [6]餐饮油烟中VOCs代表物的排放特征及催化氧化研究[D]. 黄永海.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7]高校食堂油烟净化工艺改造设计及运行参数优化研究[D]. 杨成炜. 兰州大学, 2019(03)
  • [8]城市饮食行业油烟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基于萧山区的实践分析[D]. 童冠琴.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19(12)
  • [9]商业厨房高效离心式排风脱油装置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 卢东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北京市餐饮业VOCs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分析[D]. 岳浩.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餐饮业油烟净化技术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