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电源的探讨与措施

笔记本电脑电源的探讨与措施

一、笔记本电脑供电问题的探讨与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程雨诗[1](2021)在《基于边信道的物联网隐私和身份安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推动了传统产业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战略支柱之一。然而,物联网技术在提供丰富服务的同时,引发了严重的隐私及身份安全问题。例如,被不法分子恶意部署或使用的物联网设备将对用户隐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未经认证的设备或用户接入物联网将引发核心功能篡改、虚假数据注入、机密信息泄露、网络资产受损等严重安全风险。解决上述隐私和身份安全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恶意设备及恶意设备的使用者进行辨识,即物联网设备和用户辨识。本文针对物联网中的隐私和身份安全问题,以基于边信道的设备和用户辨识为切入点,以四个典型场景为例,提出基于边信道的物联网隐私和身份安全保护关键技术。·针对物联网场景下的设备身份安全问题,本文以智能移动设备身份认证作为典型实例,研究设备身份辨识及认证技术。当前,“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新态势使得设备身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基于设备指纹的设备身份认证技术是保障物联网设备身份安全常用的技术手段。然而,现有软件设备指纹技术易受用户行为影响,现有硬件指纹技术依赖于设备特殊器件,其通用性受限。为此,本文首次提出基于CPU电磁边信道的设备身份认证机制De Mi CPU,该机制利用不同设备CPU模块存在的固有差异,通过外部测量设备CPU模块电磁边信道,提取可反映硬件固有差异的CPU指纹,并以此作为设备身份标识,从而实现设备身份认证。与现有工作相比,De Mi CPU机制的优点在于其稳定性和通用性较强。·针对物联网场景下的用户行为隐私安全问题,本文以智能监控设备偷拍用户行为隐私作为典型实例,研究设备类型辨识及检测技术。当前,物联网智能监控设备在智慧交通、公共安全及家庭安防等方面应用广泛。然而,被不法分子恶意控制或部署的智能监控设备可能对用户进行非法拍摄,造成严重行为隐私安全危害。现有监控设备检测方法存在准确性不足或需要专业设备等问题。为此,本文首次提出基于流量边信道的隐藏无线摄像头检测机制De Wi Cam,该机制从无线摄像头特殊的分片封装工作机理出发,研究无线摄像头网络流量与其他应用网络流量的本质差别,挖掘无线摄像头典型流量特征,并结合用户人为干预,实现隐藏无线摄像头检测和定位。与现有方法相比,De Wi Cam机制无需专业设备,无需加入无线摄像头所在网络,无需对网络流量进行解密,即可快速有效地实现隐藏无线摄像头检测和定位。·针对物联网场景下的用户信息隐私安全问题,本文以智能拍摄设备摄屏窃取用户信息隐私作为典型实例,研究用户身份辨识技术。随着物联网设备功能的不断丰富,不法分子使用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拍摄显示设备上的用户隐私信息,如文件、数据、图像等,已经成为避免传统数字溯源方法同时实现用户信息窃取、商业机密窃取的常见手段,造成了严重的用户信息隐私安全危害。由于智能设备拍摄电子屏幕过程中通常引入大量噪声,传统数字水印溯源方法无法用于辨识泄密人员身份。为此,本文首次提出基于光学边信道的摄屏图片溯源机制m ID,该机制利用智能设备摄屏过程中天然存在的光学摩尔纹效应,通过修改屏幕显示内容,在摄屏图片中引入与泄露用户身份相关的摩尔条纹,并通过对上述摩尔条纹解码实现泄密人员身份辨识。与现有工作相比,m ID机制可以针对摄屏图片实现泄密人员身份溯源,与现有数字溯源工作形成互补。·针对物联网场景下的用户身份安全问题,本文以智能移动设备儿童用户识别作为典型实例,研究用户群体辨识技术。当前,儿童使用家长智能设备访问互联网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然而,儿童在无限制情况下访问智能设备及互联网可能对儿童身心健康及家长隐私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然而,现有儿童群体辨识方法存在适用范围小、存在隐私泄露风险等不足,无法有效解决上述场景下的儿童用户辨识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感知边信道的儿童用户检测机制i Care,该机制从用户生理成熟度角度出发,研究儿童用户和成人用户在触屏交互行为上的差异,并基于上述行为差别设计三类与年龄相关的关键特征,用于捕捉儿童群体独特的交互行为,从而实现儿童用户检测。与现有工作相比,i Care机制的优点在于无需用户参与,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且不侵犯用户隐私。

潘万林[2](2021)在《基于相似度智能识别负载的宿舍用电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校的宿舍规模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电器进入学校宿舍。一方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时常会出现过载、短路等用电事故。另一方面因学校规模越来越大,对电表抄表、电费结算和用电控制等方面要求更方便快捷。而目前宿舍用电管理系统普通存在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不高,对恶性负载识别准确度低等缺点。近期国家作出高职扩招的决策,学生和宿舍的增量无疑对宿舍用电系统的安全性和智能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研发了一套高安全性的智能宿舍用电管理系统。主要工作体现在:(1)提出一种软件定义的宿舍用电管理系统组网架构。该系统应用软件定义的方式,构建宿舍用电管理系统组网架构,该架构分为大数据云处理层、智能控制层和执行层。大数据云处理层通过面向个体行为分析和群体行为分析的服务模型,提升智能服务能力,为优化智能用电管理提供支撑。智能控制层采用边缘计算策略,对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发出相关控制指令。执行层采用多功能智能电表进行电数据收集、计算和控制,对宿舍的用电情况进行集中管理。(2)提出一种恶性负载智能识别的方法。首先是运用等值功率动态平衡方法判断接入的电器是否为恶性负载;然后通过用电回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角和他们奇次谐波值建立特征矩阵和历史矩阵,通过比较他们的相似度来识别负载类型;再通过提取电器接入后暂态和稳态特征量和功率因数等测量数据和数据库参考量的相似度识别复杂混合负载;最后通过增加采样频率和设置合理参数进行识别优化,进一步提升对恶性负载识别准确度。(3)通过在原来宿舍供电回路控制箱中总进线加装安全用电监视仪,同时设计可扩展模块,按需要选择温度检测和灯光控制等功能模块,实现动态实时监控用电状态,确保用电安全。(4)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和实现,提供参考价值高的现场方案。从系统的网络拓扑、各种设备安装和布线设计,形成完善的现场工程方案,为其它单位提供实用参考。经实际运用和测试表明,该宿舍用电管理系统,功能丰富,智能化程度高。对恶性负载的识别准确率比传统的识别方法更高,电气火灾预警有效,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宿舍各种违规用电现象,大大提高宿舍用电的安全性。

孟凡轶[3](2021)在《抗高过载的多通道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文中认为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飞行器中对于研究实验系统测试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的状态参数以及各种数据,如环境参数,控制信息,飞行姿态、PCM码流、各类传感器信号等,因此就需要在飞行器上设计一种能多通道采集和记录多种参数的数据采集存储器。由于飞行器的工作模式大多是对抗性的,其质量一般较大,因此其需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和过载,这种高冲击、高过载的环境可能会损坏存储芯片,导致试验数据的损毁,要保证数据的收集和存储数据的完整,就需要提供特殊的结构保护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针对某种飞行器实验要求,本文以设计技术要求为指和具体要求,宏观的设计了一种,抗高过载的多通道采集存储系统,随后详细地分析了系统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方案优化,以及存储系统结构的结构设计和ANSYS仿真分析,确定了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为核心的主控芯片,A/D转换芯片为多路采集系统,以FLASH为存储介质,RS422为通信方式,对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对存储模块进行了重点防护,并通过一系列的仿真分析,实验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最后,搭建了抗高过载的多通道采集存储系统的测试系统并完成了对系统的测试和数据的标定,分别从采编器存储器的功能测试与分析和存储器防护结构的试验与分析来验证系统功能,经验证分析该抗高过载的多通道采集存储系统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符合工作要求,设备工作稳定可靠,并已经在飞行实验中得到使用。

姜言冰[4](2021)在《基于扫频听觉诱发电位的听力损失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听觉是人类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的重要渠道,而听力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听力损失患者普遍存在。及早检测出听力损失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儿成为聋哑儿童的概率,可以预防老年人抑郁并降低其患老年痴呆的风险。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最可靠的客观检测方法,可以评估听觉神经通路的功能状态并检测听阈。然而,ABR信号幅值非常微弱,且频带范围跨度大,这给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带来了困难。目前,短声诱发的ABR是临床上ABR检测的金标准,但短声没有考虑人类耳蜗基底膜的延迟特性,诱发的ABR信号存在一定的衰减。新兴的chirp刺激理论上可以弥补短声的不足,现有的各种chirp是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行波延迟模型设计的,但这些模型都源于样本数有限的平均数据。而且,作为一种诱发脑电,ABR信号因幅值微弱往往被出现在电极中的其他生理电信号(自发脑电、肌电和眼电等)淹没,需要数千次重复刺激后进行叠加平均处理,导致检测时间过长。再者,由环境中的电磁场引入的干扰也远大于ABR信号且其频率在ABR频带范围内,这限制了ABR检测只能在屏蔽室中进行。要提高ABR检测效率,关键是尽可能增大目标信号,同时降低背景噪声,从而提高信噪比。因此,为了降低背景噪声,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主动屏蔽电路,置于采集设备前端,以抑制电磁场引入的工频干扰及电极线抖动干扰。为了增大目标信号,本研究分别从改善刺激类型和优化刺激极性方式两个角度出发,尝试设计了两种扫频刺激(初扫频和改进后的扫频)、定义并检验了分和极性的极性处理方式。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生理电信号采集过程中容易混入工频干扰等外界干扰的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主动屏蔽电路,置于采集设备前端。本研究通过实验将该主动屏蔽方法与常规的无屏蔽、接地屏蔽和偏置屏蔽方法作对比,在普通实验室中采集心电、眼电和肌电实验证明了该主动屏蔽电路可以有效抑制工频干扰(相对于不接屏蔽对50 Hz衰减可达30 d B以上);在屏蔽室中采集肌电实验证明了该主动屏蔽电路可以完全消除电极线抖动干扰。以上结果表明采用该主动屏蔽方法可以从源头上消除外界电磁场引入的干扰,直接获得高质量的原始数据。然后,针对现有chirp声基于的模型是间接测量活体人类耳蜗特性从而推导基底膜平均延迟数据的问题,本研究利用文献中通过直接测量人类尸体耳蜗基底膜平均延迟数据进而推导出活人的数据,设计一种初扫频刺激。初步实验结果证明,初扫频ABR比短声ABR具有更好的波形分化和更短的形成时间。再之,针对现有chirp声基于的模型都是样本数量有限的人类耳蜗基底膜的平均延迟数据,忽视了受试者的个体差异的情况,本研究对初扫频刺激做了进一步改良,为特定受试者在特定刺激强度下分别合成相适用的扫频刺激。实验结果证明,本研究设计的扫频刺激比传统的短声和短纯音可以诱发出更大的ABR响应,该结论不受刺激强度和刺激速率变化的影响,这意味着采用扫频ABR可以检测到更低的听阈;在同样的刺激条件下,扫频ABR比短声ABR出现得更快,这说明扫频ABR可以节省检测时间。具体而言,在刺激强度为70 d B n HL、刺激速率为20/s时,扫频ABR的幅值约是短声ABR的1.3倍,可节省约40%的检测时间。最后,考虑到刺激声的正、负极性对听觉系统作用的生理差异,可能使为消除刺激伪迹而采用的常规的极性交替对最终的ABR信号有不利影响,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极性处理方式——分和极性,并通过实验比较了常用的刺激声(短声、短纯音和扫频)在不同极性处理方式下(正极性、负极性、交替极性和分和极性)诱发的ABR信号。实验结果表明,短声ABR在四种极性条件下差异不明显;低频短纯音ABR容易受刺激极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随刺激频率的升高而减弱;扫频ABR在交替极性和分和极性下差异也不明显。本实验检验了“分和极性”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为诱发电位采集中消除刺激伪迹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同时经过分析实验结果,还为每种刺激的最佳极性选择提供了指导性建议。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针对生理电信号采集过程中容易混入外界电磁干扰的问题,设计了主动屏蔽电路,以尽可能地降低由外界电磁场引入的背景噪声,这样可以免去对屏蔽室的依赖。然后,针对ABR检测中现有刺激不理想、检测时间过长、需要依赖屏蔽室等问题,从改善刺激类型和选择最佳刺激极性两个角度出发,设计了扫频刺激并检验了分和极性法,以最大程度地增大ABR信号,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检测时间,也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快更准确地做出诊断结果。

李海花,李靖恺[5](2021)在《笔记本电脑静电放电的整改措施》文中提出为了保证产品能够在交付给客户后稳定运行,依据GB/T 17626.2/IEC61000-4-2的规定对笔记本电脑产品进行静电放电测试中,产品出现死机、重启、花屏等现象,导致测试结果不合格。通过分析,确定干扰主要是通过静电场影响到主控芯片、内存条及其附属电路。采取更改铜箔铺设方式使铜箔接地等优化措施后,测试通过。

田庚[6](2020)在《基于可视化油井测漏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井测漏是利用技术手段和工艺措施找到油井套损出水点,近年来,套损出水点的精准判识一直是套损井恢复治理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国内各大油田先后开展井温测漏、封隔器卡封测漏、噪声+涡流组合测漏等试验,但测试效果都不能达到精准测漏识别,基于此,本文提供一种新型测漏方案,基于可视化测漏方案,即利用VideoLog井下电视,配合相关的测井工艺措施进行测漏,可视化测漏的难点在于需要检测套损出水点处动态的流畅的视频图像,对VideoLog井下电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井下电视仪器在现场试验时能够在普通铠装电缆中高速传输清晰流畅的视频图像。首先本文介绍了用于可视化测漏使用到的VideoLog井下电视,研究它的电缆高速传输理论,图像采集及视频压缩技术,其次是对井下电视的整体结构进行介绍,分别介绍了它的地面系统、井下仪、电缆高速谣传系统、并提供了目前可视化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继而对可视化测漏仪进行深入研究,主要是对如何提高传输速率以及传输速率与帧率、码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并解决VideoLog井下电视在测试现场遇到的干扰因素并加以解决,实现在测试现场在铠装电缆上高速传输清晰流畅的视频图像。通过不断的现场摸索实践,提供一种适合测漏的可视化井下仪,并对现有井下仪进行升级改进,对它机械结构进行改良,并介绍了一款拥有双摄摄像头的井下电视。同时在长庆油田所在的区块对可视化测漏进行两个阶段的试验及应用验证,并不断改良测试工艺,在不断的试验验证中,提出一种新型测试工艺,基于氮气气举负压可视化测漏工艺。结果表明,基于氮气气举负压可视化测漏能够精确直观的测量漏点的具体位置,在测漏领域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谢香敏[7](2020)在《居民谐波源负荷的谐波特性分析及随机性建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居民家庭年用电量已超过8.2万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30%。据统计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已达到1.025万亿千瓦时,居民用电总量目前占总用电量的14.2%。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电总量必将逐年提升。与此同时,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电子装置广泛应用于居民家用电器中,使得非线性家用电器成为一类新兴的谐波源。然而,由于大部分家用电器容量较小,且家电制造业对家用电器尚缺乏统一的谐波发射限制标准,大部分家用电器并未安装谐波滤除装置,其产生的谐波电流直接注入电网中。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发现,含电力电子装置类的家用电器负荷,其所产生的电流畸变非常严重,大多数此类家用负荷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Current Distortion,ITHD)会超过100%。虽然单个家用电器的功率较小,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一个低压居民配电网来说,其所具有的非线性家用电器负荷具有如下特点:数量多、分布广、ITHD高、随机性强,导致居民配电网中谐波电流含量高且其谐波电流是随机波动的,由此在低压居民配电网中所产生的谐波电流是不容忽视的。若该谐波电流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则将流入更高一等级的电力系统并引发一系列相关的电能质量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居民谐波源负荷的谐波特性为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单个居民谐波源负荷与集合性居民负荷的谐波特性,并建立居民负荷的通用谐波模型,进而开发能分析不平衡居民配电网中的概率谐波潮流算法,为防止和抑制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污染提供谐波评估的理论基础。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单相不控整流桥类家用负荷,提出一种基于Z变换的参数估测方法估测单相不控整流桥类家用负荷的电路参数并建立其详细的频域谐波耦合模型。考虑到一些单相不控整流桥类家用负荷在实际运行中,其电路参数是动态变化的,提出一种动态获取策略,能快速准确地估测其动态变化过程中的电路参数。最后,基于多种典型单相不控整流桥类家用负荷的实测数据,对所提出的谐波模型、参数估测方法与动态电路参数更新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2)针对非线性家用设备负荷,基于实测电压和电流数据建立了动态自适应谐波耦合矩阵模型。为应对参数求解过程中模型参数估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利用广义线性复偏最小二乘的方法对谐波耦合矩阵模型参数进行估计。为增大模型的电压适应范围,提出了模型参数调整因子,使得模型可随电压的变化而动态地自适应调整;并提出利用分层K-均值聚类的方法判断出多状态电器的运行状态,然后基于分类后的电压和电流数据,对多状态负荷的不同状态分别建立谐波模型。最后,基于实验与仿真验证了所提谐波模型的有效性。(3)针对集合性居民负荷,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分段概率统一主元谐波耦合矩阵模型。该模型能体现各次谐波电压和电流之间的耦合关系,能用于分析集合性居民负荷的谐波耦合特性。由于集合性居民负荷的谐波模型参数是随机变化的,提出了多高斯曲线拟合方法拟合模型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利用牛顿-拉夫逊方法获取更多不同场景下的概率模型参数。同时为了表征谐波的时变和概率特性,提出了集合性居民负荷的分段概率谐波模型。根据实际测量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并将所提的统一主元谐波模型应用于中压居民配电系统的电压谐波畸变评估。(4)提出了一种基于场理论的不平衡居民配电系统的概率谐波潮流计算方法。在不平衡配电系统中,提出了采用图论结合电流注入法求解系统的确定性基波潮流,在谐波潮流计算中将所提出的统一主元谐波耦合矩阵模型用于谐波源负荷的建模,能体现非线性负荷各次谐波之间的耦合,建立了解耦的谐波潮流计算式。针对概率谐波潮流,提出采用场理论的概率密度估计方法估计经少量蒙特卡洛仿真后的谐波潮流的概率密度函数。在IEEE-13和IEEE-123不平衡节点系统中验证了所提出的概率谐波潮流算法的有效性。

郑翔[8](2020)在《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的节点监控与充电路径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在很多领域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节点供电问题一直都是制约WSN发展的瓶颈。传统供电方式中,干电池和新型能源供电会受到电池容量和所处环境制约。而在WSN中部署很多静态充电设备的方式会增加系统成本,针对传统节点供电方式的不足,采用无线供电的方式,按照规划好的路线使移动充电小车为节点动态充电,物联网平台对节点进行监控。解决了WSN供电方式中长期存在的接触磨损问题,同时达到了充电路径科学化,节点状态可视化的目标。在完成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解决了节点和无线充电平台的硬件设计、节点嵌入式端的软件开发和物联网OceanConnect平台上的软件配置、移动充电小车路径规划算法实现等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移动充电小车可以为节点正常充电,节点采集电池电压、功耗、环境温湿度信息并成功上传到OceanConnect平台上清晰显示,OceanConnect平台可正常下达指令,收到指令的节点将采集的GPS信息上传。在粒子群算法为蚁群算法提供迭代初期信息素指导后,增强了蚁群算法全局搜索能力。用改进后的蚁群算法为移动充电小车设计的最短哈密顿回路在距离方面相较基本蚁群算法有明显的缩短。按照实验预设的目的搭建好机器人平台,并将设计好的栅格法、改进蚁群算法和动态窗口算法引入到ROS系统的相应功能包中,来作为科学的避障策略,经测试Turtlebot机器人可成功躲避静动态障碍物。最后,在Matlab平台上将改进蚁群算法和基本蚁群算法作对比。得出,在最短路径方面,改进蚁群算法缩短了 1.08%;完全收敛时迭代次数减少了 61.8%。由此可知,改进蚁群算法更适合作为移动充电小车的路径规划算法。并完成了移动充电小车行进过程中的避障实验,结果表明,Turtlebot机器人对障碍物反应灵敏,可以成功避障,在ROS系统中产生此路径规划图。图[67]表[6]参[71]

王英达[9](2020)在《高速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微纳米技术飞速发展,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以其极高的分辨率和不受样品表面导电性限制等特性,成为微纳米技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扫描成像与检测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常规AFM的扫描速度较慢(如每幅图像需要10分钟甚至更久),无法实现对微纳米样品的高速成像(如每秒1幅以上至视频级);国内外现有的高速AFM系统较少,且大多存在体积庞大、运输携带不便、安装操作复杂、依赖交流市电、计算机与AFM控制系统之间需有线连接等局限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 AFM的推广应用。为此,本文提出和发展了一种高速AFM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研制了新型高速AFM系统,并进一步实现了高速AFM控制系统的微小型化,具有重量轻、体积小、速度快、性能好、无需交流市电、无需专门的低压与高压直流电源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了基于WiFi无线控制的AFM高速扫描成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高速AFM的理论与仿真研究,提出和发展了一种高速AFM的新方法。通过对探针-样品动力学模型的理论推导、扫描器特性的建模仿真、控制电路性能的评价优化及软硬件系统的研究开发,对AFM系统中限制扫描成像速度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这些因素对高速AFM成像结果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速AFM系统方案,并进一步开展了高速AFM控制系统的微小型化研究,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微小型控制器的高速AFM的方法体系。研究和发展了一种高速AFM的新技术,解决了高速AFM探头设计、高速扫描控制、光路设计、光电检测、信号处理、控制电路及软硬件开发等方面的核心技术问题;提出了高速AFM的扫描与反馈控制方案,可实现微纳米样品的高速至视频级扫描成像。在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新型高速AFM系统,由高速AFM探头、高速AFM扫描与反馈控制系统、嵌入式控制系统、计算机(上位机)及软件等部分组成。高速AFM探头包括AFM微探针、组合式高速扫描器、样品、光电检测模块、粗调与微调机构等部分。组合式高速扫描器,由三角架扫描器和四象限片状压电陶瓷扫描器构成,可实现常速至视频级的扫描成像;光电检测模块中采用折叠型光路设计,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大幅度缩减了光路占用体积。提出了高速AFM的扫描控制方式与基于PID的“弱反馈”控制方式,研制了高速扫描与反馈控制电路。开发了由树莓派、微小型高速A/D&D/A接口卡构成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可由移动电源直接供电,通过编程控制高速扫描与反馈控制电路,进而实现微纳米样品的扫描成像。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高速AFM控制系统的微小型化研究,在保证高速AFM的扫描速度及性能的前提下,研制了由树莓派、微小型高速A/D&D/A接口卡及控制电路组成的高速AFM微小型控制器,重量轻、体积小,并且克服了对交流市电及专门的低压与高压直流电源的依赖;基于WiFi(热点)无线连接方式,进一步实现了计算机与高速AFM微小型控制器之间的通信与控制,克服了常规AFM中计算机与控制系统之间需要导线或网络线连接的局限性。开展了高速AFM技术与系统的性能研究及微纳米样品的高速扫描成像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和研制的高速AFM系统,可对微纳米样品实现高速至视频级的扫描成像(6~26幅/秒,128×128 pixels),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重复性。与此同时,基于WiFi(热点),上位机可在1~50米范围内对高速AFM微小型控制器与高速AFM探头进行控制,首次以无线控制的方式实现了微纳米样品的高速扫描成像(6~20幅/秒,128×128pixels)。总之,本文提出和研究发展的高速AFM新方法、新技术及新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微纳米样品的高速乃至视频级扫描成像,而且基于本文提出和研制的高速AFM微小型控制器,能够以WiFi无线控制的方式实现高速扫描成像,克服了常规AFM体积大、扫描速度慢、依赖交流市电、需要专门的低压与高压直流电源、需要导线或网线连接等局限性,既适用于室内有交流市电的实验环境,更主要的是可适用于室内隔离环境、室外环境乃至野外环境,因而可望在微纳米技术及其他领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王一芃[10](2020)在《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若干理论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智能电网是对于传统电网的改造和升级。借助无线传感网,智能电网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电网在供能效率、能源经济性、能源安全以及环境友好等方面的不足。受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的制约,无线传感网主要服务于电网的配电环节和用电环节,支持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需求侧响应(Demand Response,DR)和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DA)等应用。由于无线传感网本身资源受限,而智能电网具体应用的业务特点和通信要求多样,因此在实际部署前往往需要进行理论分析。目前针对智能电网的无线传感网理论研究工作存在以下局限和不足:1)大多数传统无线传感网理论模型及优化算法没有明确应用场景,且忽视无线传感器设备的实际性能参数,导致研究结果不适用于智能电网应用场景;2)智能电网中新应用的加入以及新旧设备的替换会引起无线传感网规模和负载的变化,而传统信道接入参数优化算法无法有效分辨数据包送达率的变化是由信道接入的随机性引起还是源于无线传感网负载的变化,因此无法应对智能电网应用场景中的无线传感网负载变化问题。3)传统针对智能电网的无线传感网理论模型往往假设节点拥有稳定负载状态,而智能电网更多应用场景中的业务为周期性生成,负载状态不稳定,会导致传统理论模型无法有效分析。此外,大多数针对DR方案的传统理论模型以及优化算法将用电器的效用函数假设为凸函数,保证所构建优化问题为标准凸优化问题。实际生活中用电器的效用函数不全为凸函数,因此这些传统理论模型并不合理,相应优化算法也不能获得实际最优解。针对上述不足,本文考虑智能电网具体应用的业务特点及通信要求,结合无线传感网通信标准及设备的实际功能参数,对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展开若干理论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为探究无线传感网对AMI系统应用的适用性,以IEEE802.15.4标准为基础,提出面向家庭区域网络(Home Area Network,HAN)中AMI系统应用的无线传感网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理论模型。物理层模型严格参考实际无线传感器模块的功能参数,建立了考虑调制方式、发送功率级数、传输距离、数据包大小以及握手机制的数据包发送成功率计算公式。MAC层模型根据AMI系统定时检测业务特点,将任意时刻信道内数据包的生成率近似为泊松分布,并由此提出任意时刻节点进行信道空闲状态评估(Channel Clear Assessment,CCA)操作的概率以及成功率的计算公式。模型在简化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升了对无线传感网通信性能和能耗情况的计算准确度,较传统无线传感网模型可以为AMI系统应用提供更客观的无线传感网配置参考。通过分析确定最大退避次数和最小退避指数是AMI系统应用场景中更适合优化的参数,为后续优化面向AMI系统应用的无线传感网奠定理论基础。2)针对已部署无线传感网需要支持更高监测频率的电网业务并适应新旧电网设备替换的情况,为提高无线传感器节点的通信性能以及在无线传感网规模和负载发生变化时的鲁棒性,提出一种用于优化信道接入机制的分布式自适应参数调整算法。所提出算法基于AMI系统应用场景中任意时刻信道内数据包生成率近似为泊松分布的研究结果,利用独立泊松分布之和仍为泊松分布的性质,以节点自身参数以及信道检测和数据包发送的历史信息为参考,对周围网络是否发生变化进行判断,进而对信道接入机制关键参数进行及时调整。相较于传统无线传感网参数优化算法,所提出算法的参数调整方式更稳健,使无线传感网在可靠性、有效性和能量效率等方面表现更稳定,使无线传感器节点具有更好的鲁棒性。3)针对配电线路故障检测与定位应用中无线传感器节点的信道接入行为,根据应用中高频采样的业务特点,建立了节点数据包生成周期与发送时长接近时的信道接入理论模型。模型兼顾单次信道空闲检测模式和双重信道空闲检测模式,利用离散时间马尔可夫过程和离散傅立叶变换,推导出在信道和节点两个角度下CCA操作出现的概率及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有效刻画了节点数据包生成周期与发送时长接近时的信道接入行为以及负载状态,可以准确计算配电线路实时监测与定位应用场景中无线传感器节点个体和无线传感网整体的通信性能以及能耗情况。通过分析确定双重信道空间检测模式更适用于所考虑应用场景。利用退避等待过程的时间分布特点,提出一种近似计算无线传感网平均传输时延的方法,可以有效判断所配置无线传感网是否满足配电线路故障检测定位应用的时延要求。4)针对DR方案中提高电网系统总用电(供电)福利的设计目标,为分析电网系统主要环节用电(供电)行为以及相应的成本和收益,建立了计算电网系统总用电(供电)福利的模型。所建立模型考虑用户生活习惯以及用电器的功耗特性,借助效用函数的概念,将不同用电设备在不同时段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与所提供福利之间的关系进行公式化表达。基于所提出模型,结合用电限制因素,构建了带有电量约束的以电网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提出用于优化电网总福利的分布式负载调度算法,可以准确计算用电器最佳耗电量,有效提高电网总福利。提出一种以电价信息为参照的储能设备充电速率调整策略,在有效提高电网总福利的同时减少了能源浪费。全文共6章,图54幅,表14个,参考文献169篇。

二、笔记本电脑供电问题的探讨与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笔记本电脑供电问题的探讨与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边信道的物联网隐私和身份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设备辨识
        1.2.2 用户辨识
        1.2.3 边信道分析
    1.3 研究内容
        1.3.1 设备身份辨识
        1.3.2 设备类型辨识
        1.3.3 用户身份辨识
        1.3.4 用户群体辨识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设备身份辨识:基于CPU电磁边信道的设备身份认证机制
    2.1 引言
    2.2 背景介绍
        2.2.1 电子器件磁感应
        2.2.2 CPU模块构成
        2.2.3 CPU模块差异
    2.3 可行性分析
        2.3.1 CPU模块MI信号
        2.3.2 CPU指纹存在证据
        2.3.3 CPU指纹来源
        2.3.4 CPU指纹时空一致性
    2.4 威胁模型
    2.5 系统设计
        2.5.1 指纹生成
        2.5.2 指纹提取
        2.5.3 指纹匹配
    2.6 性能评估
        2.6.1 实验设置
        2.6.2 性能指标
        2.6.3 影响因素评估
        2.6.4 系统性能评估
    2.7 讨论
        2.7.1 重放攻击
        2.7.2 模仿攻击
    2.8 本章小结
3 设备类型辨识:基于流量边信道的隐藏无线摄像头检测机制
    3.1 引言
    3.2 背景介绍
        3.2.1 无线监控原理
        3.2.2 无线摄像头原理
        3.2.3 无线摄像头流量特点
    3.3 威胁模型及问题概述
        3.3.1 威胁模型
        3.3.2 设计要求
        3.3.3 问题概述
    3.4 流量特征刻画
        3.4.1 可用包头信息
        3.4.2 网络应用类别
        3.4.3 无线摄像头流量特征
    3.5 系统设计
        3.5.1 系统概述
        3.5.2 流量采集
        3.5.3 特征提取
        3.5.4 摄像头检测
        3.5.5 摄像头定位
    3.6 系统实现
    3.7 系统评估
        3.7.1 实验设置
        3.7.2 性能指标
        3.7.3 摄像头检测性能
        3.7.4 摄像头定位性能
        3.7.5 系统实时性能
    3.8 讨论
    3.9 本章小结
4 用户身份辨识:基于光学边信道的摄屏图片溯源机制
    4.1 引言
    4.2 背景介绍
        4.2.1 摩尔条纹机理
        4.2.2 摄屏摩尔效应
    4.3 威胁模型及设计要求
        4.3.1 威胁模型
        4.3.2 设计要求
    4.4 系统设计
        4.4.1 系统概述
        4.4.2 mID生成
        4.4.3 mID嵌入
        4.4.4 mID提取
        4.4.5 mID解码
    4.5 系统实现
    4.6 系统评估
        4.6.1 实验设置
        4.6.2 性能指标
        4.6.3 系统性能
    4.7 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用户群体辨识:基于感知边信道的儿童用户识别机制
    5.1 引言
    5.2 核心思路
    5.3 系统设计
        5.3.1 系统概述
        5.3.2 交互手势
        5.3.3 数据采集
        5.3.4 特征提取
        5.3.5 识别算法
    5.4 系统评估
        5.4.1 实验设置
        5.4.2 性能指标
        5.4.3 系统性能
    5.5 用户调研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2)基于相似度智能识别负载的宿舍用电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宿舍用电管理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电器负载识别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宿舍用电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需求分析
        2.1.1 需求背景
        2.1.2 系统目标
        2.1.3 系统的需求分析
        2.1.4 系统功能详细分析
    2.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2.1 系统概述
        2.2.2 系统的总体构架
    2.3 系统电能计量实现
        2.3.1 电能计量芯片介绍
        2.3.2 电压和电流有效值计算
        2.3.3 有功功率值计算
        2.3.4 电能误差自动校正
    2.4 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
        2.4.1 数据采集
        2.4.2 远程拉合闸
        2.4.3 过功率保护和限负荷功能
        2.4.4 恶性负载识别及控制功能
    2.5 系统的现场方案
        2.5.1 系统网络拓展图
        2.5.2 控制器安装实施方案
        2.5.3 末端配电箱控制终端设计
        2.5.4 现场配电箱设计(通用结构)
        2.5.5 电表和控制器现场安装展示
        2.5.6 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设计与安装
3 系统中扩展检测模块硬件设计
    3.1 报警模块
    3.2 温度检测模块
    3.3 火灾检测模块
    3.4 一氧化碳检测模块
    3.5 空调红外控制模块
    3.6 灯光控制模块
4 系统中恶性负载识别研究与设计
    4.1 恶性负载识别常见方法
    4.2 恶性负载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4.3 恶性负载识别算法
        4.3.1 运用等值功率动态平衡方法判别电路是否处于恶性负载状态
        4.3.2 基于特征矩阵和历史矩阵相似度识别负载
        4.3.3 基于测量数据和数据库特征模板的相似度识别复杂混合负载
        4.3.4 恶性负载识别算法优化
    4.4 恶性负载识别硬件和软件实现
        4.4.1 恶性负载识别硬件实现
        4.4.2 恶性负载识别软件实现
5 系统测试
    5.1 安全性测试
        5.1.1 电气火灾预控测试
        5.1.2 安全用电管理测试
    5.2 智能性测试
        5.2.1 自动送断电测试
        5.2.2 电费自动结算和自动生成数据报表测试
        5.2.3 自动提醒报警测试
        5.2.4 软件可定义单元测试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论文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系统网络拓展图
附录二 负载识别主程序部分代码
致谢
攻读研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3)抗高过载的多通道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
        1.2.2 国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架构
2.总体方案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
    2.1 技术要求
        2.1.1 采编器功能要求
        2.1.2 存储器功能要求
        2.1.3 锂电池配电器功能要求
        2.1.4 锂电池配电台功能要求
        2.1.5 总线控制器功能要求
    2.2 方案设计
        2.2.1 总体方案设计
        2.2.2 系统工作模式设计
    2.3 本章小结
3.硬件电路及逻辑设计
    3.1 主控FPGA选型及设计
        3.1.1 主控FPGA选型
        3.1.2 内部FIFO设计
        3.1.3 模数混合编帧设计
        3.1.4 双备份存储设计
    3.2 模拟量采集电路设计
        3.2.1 采编器硬件电路设计
        3.2.2 采编器逻辑设计
        3.2.3 数据编帧设计
    3.3 接口电路设计
        3.3.1 数字收发电路设计
        3.3.2 接口适配器设计
    3.4 配电器,配电台设计
        3.4.1 锂电池配电器设计
        3.4.2 配电台设计
    3.5 存储模块设计
        3.5.1 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3.5.2 FLASH工作原理及组成结构
        3.5.3 FLASH存储软件设计
    3.6 本章小结
4.抗高过载防护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4.1 防护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
    4.2 材料的选择
    4.3 仿真分析
        4.3.1 物理模型
        4.3.2 材料模型及材料参数
        4.3.3 有限元模型
    4.4 可靠性分析
        4.4.1 测点分布
        4.4.2 弹体装载存储模块侵彻混凝土的模型
        4.4.3 结论分析
    4.5 本章小结
5.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的搭建
    5.2 采集存储系统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5.3 存储器防护结构的试验与分析
        5.3.1 实验装置
        5.3.2 实验方式
        5.3.3 靶体设计
        5.3.4 存储器防护结构的破坏情况
        5.3.5 存储芯片数据完整性
    5.4 存储器防护结构的试验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扫频听觉诱发电位的听力损失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听力损失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听觉系统概述
        1.1.2 听力损失概况
    1.2 听力损失检测的研究现状
        1.2.1 听力损失检测的发展
        1.2.2 常见的听力测试技术
    1.3 听觉诱发电位
        1.3.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
        1.3.2 ABR的测量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
        1.4.1 ABR检测
        1.4.2 存在的问题
    1.5 本文的总体结构
第2章 基于主动屏蔽技术的降噪效果研究
    2.1 生理电信号的测量
        2.1.1 存在的干扰
        2.1.2 常用的解决方法
    2.2 主动屏蔽技术
        2.2.1 主动屏蔽原理
        2.2.2 主动屏蔽电路设计
    2.3 实验过程
        2.3.1 受试者
        2.3.2 实验设备
        2.3.3 实验步骤
    2.4 实验一结果——降低工频干扰效果
        2.4.1 采集心电实验
        2.4.2 采集眼电实验
        2.4.3 采集肌电实验
    2.5 实验二结果——抑制电极线抖动干扰效果
    2.6 分析讨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刺激声对ABR检测的影响机制
    3.1 刺激声参数
    3.2 常见刺激声诱发ABR
        3.2.1 短声ABR
        3.2.2 短音/短纯音ABR
        3.2.3 Chirp ABR
    3.3 扫频刺激的设计原理
    3.4 扫频ABR的初步实验
        3.4.1 扫频刺激初步设计——基于平均数据模型
        3.4.2 实验过程
        3.4.3 实验结果
        3.4.4 讨论与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改进的扫频ABR的有效性检验
    4.1 扫频刺激改进设计——基于个体特性模型
    4.2 实验过程
        4.2.1 受试者
        4.2.2 刺激声
        4.2.3 实验操作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短纯音、短声和扫频ABR在一定刺激条件下的比较
        4.3.2 短声和扫频ABR在不同刺激强度下的比较
        4.3.3 短声和扫频ABR在不同刺激速率下的比较
        4.3.4 短声和扫频ABR在不同叠加次数下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刺激声极性对ABR的影响研究
    5.1 刺激极性
    5.2 分和极性处理方法
    5.3 实验过程
        5.3.1 受试者
        5.3.2 刺激声
        5.3.3 实验操作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短声ABR的极性影响
        5.4.2 短纯音ABR的极性影响
        5.4.3 扫频ABR的极性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笔记本电脑静电放电的整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笔记本电脑的ESD试验方法
2 ESD试验情况分析
    (1)从主芯片抗干扰的角度分析
    (2)从内存条抗干扰的角度分析
    (3)从静电传导路径的角度分析
3 整改措施
4 结论

(6)基于可视化油井测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井下电视技术及发展
        1.2.2 测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井下电视技术原理研究
        1.3.2 井下电视仪器的研究
        1.3.3 油井可视化测漏工艺研究
        1.3.4 油井可视化测漏应用研究
    1.4 本论文的文档结构
第二章 可视化检测技术
    2.1 电缆高速传输理论基础
        2.1.1 电缆传输特性分析
        2.1.2 电缆高速传输系统模型
    2.2 视频图像采集及压缩
        2.2.1 视频图像采集
        2.2.2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2.3 可视化测井系统
        2.3.1 系统的整体结构
        2.3.2 系统工作原理
    2.4 地面系统整体构成
    2.5 井下仪组成及工作原理
    2.6 电缆高速遥传系统
    2.7 VideoLog井下电视技术研究成果
        2.7.1 VLT1W54-5000 井下工具
        2.7.2 VLTP90-2000 井下工具
    2.8 VideoLog井下电视设备
        2.8.1 解释设备
        2.8.2 测井软件
        2.8.3 测井车及测井电缆
    2.9 小结
第三章 可视化测漏仪研究
    3.1 实现高速传输
    3.2 实现视频流畅清晰
    3.3 干扰因素
        3.3.1 干扰源的确定
        3.3.2 解决干扰源
    3.4 井下仪的升级
    3.5 双摄仪器
        3.5.1 VLTD54-2000 测井仪
        3.5.2 性能指标
        3.5.3 应用实践
    3.6 小结
第四章 可视化测漏探索
    4.1 测漏的难点
    4.2 漏失井特征分析
    4.3 长庆油田测漏研究
    4.4 测漏方法研究
    4.5 可视化测漏
        4.5.1 可视化测漏第一阶段
        4.5.2 可视化测漏第二阶段
    4.6 可视化测漏方式
        4.6.1 正压测漏法
        4.6.2 负压测漏法
    4.7 小结
第五章 氮气气举可视化测漏工艺研究
    5.1 氮气气举作业简介
    5.2 氮气气举可视化测井技术
        5.2.1 技术原理
        5.2.2 设备
        5.2.3 气举施工工艺
    5.3 氮气气举可视化测井
    5.4 可视化测漏前期准备
        5.4.1 井下仪器的机械结构改进
        5.4.2 井筒处理
        5.4.3 深度校定
    5.5 应用案例:氮气气举负压可视化测漏
        5.5.1 氮气气举可视化测井技术试验施工设计
        5.5.2 氮气气举可视化测井技术试验施工报告
        5.5.3 施工总结
        5.5.4 认识及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7)居民谐波源负荷的谐波特性分析及随机性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线性家用设备负荷的谐波模型
        1.2.2 集合性居民负荷的谐波模型
        1.2.3 概率谐波潮流计算方法
    1.3 居民谐波源负荷的谐波特性分析及随机性建模研究面临的挑战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Z变换参数估测的单相不控整流桥类家用负荷谐波建模
    2.1 引言
    2.2 家用负荷谐波特性分析与谐波耦合模型推导
        2.2.1 家用负荷分类
        2.2.2 单相不控整流桥类负荷的谐波耦合模型
    2.3 基于Z变换的参数估测
    2.4 电路参数动态获取策略
    2.5 仿真与实验验证
        2.5.1 谐波耦合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2.5.2 Z变换参数估测方法的验证
        2.5.3 动态电路参数灵敏度分析
        2.5.4 实验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线性家用设备负荷的电压自适应动态谐波模型
    3.1 引言
    3.2 非线性家用设备负荷的谐波耦合矩阵模型
        3.2.1 谐波耦合矩阵模型的建立
        3.2.2 输入数据的多重共线性现象
        3.2.3 基于广义线性复偏最小二乘方法的模型参数求解
    3.3 电压自适应动态谐波耦合矩阵模型的建立
    3.4 多状态家用设备负荷的运行状态辨识
    3.5 统一谐波耦合矩阵模型建立流程
    3.6 模型验证与应用
        3.6.1 基于广义线性复偏最小二乘方法的谐波耦合矩阵模型验证
        3.6.2 多状态家用设备的状态辨识结果
        3.6.3 电压自适应动态谐波耦合矩阵模型的验证
        3.6.4 基于谐波耦合矩阵模型的集合谐波效应分析
        3.6.5 低压居民配电系统的谐波畸变评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合性居民负荷的分段概率谐波模型
    4.1 引言
    4.2 集合性居民负荷的谐波耦合矩阵模型
    4.3 分时段概率统一主元谐波耦合矩阵模型的建立
        4.3.1 统一主元谐波耦合矩阵模型的建立
        4.3.2 概率的统一主元谐波耦合矩阵模型确定
        4.3.3 分时段模型的确定
    4.4 分段概率统一主元谐波耦合矩阵模型的建立总流程
    4.5 模型验证与应用
        4.5.1 数据测量条件与设备介绍
        4.5.2 Y_(set)的灵敏度分析
        4.5.3 统一主元谐波耦合矩阵模型准确性验证
        4.5.4 基于多高斯曲线拟合方法确定概率模型参数的性能分析
        4.5.5 集合性居民负荷的谐波电流估测
        4.5.6 中压居民配电系统的谐波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场理论的不平衡居民配电系统的概率谐波潮流计算
    5.1 引言
    5.2 确定性不平衡潮流
        5.2.1 图论基本介绍
        5.2.2 不平衡基波潮流计算
        5.2.3 不平衡谐波潮流计算
    5.3 不平衡概率谐波潮流
        5.3.1 集合性居民负荷的概率谐波模型
        5.3.2 基于场理论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
        5.3.3 不平衡概率谐波潮流计算流程
    5.4 仿真验证
        5.4.1 IEEE-13节点系统
        5.4.2 IEEE-123节点系统
        5.4.3 计算耗时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A LABVIEW采样程序介绍
附录B 统一主元谐波耦合矩阵模型的概率密度函数参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的节点监控与充电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WSN概述
        1.1.2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1.1.3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概述
        1.1.4 NB-IoT技术概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安排
2 系统整体研究方案及硬件结构设计
    2.1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2.1.1 节点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2.1.2 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平台设计
        2.1.3 监控系统中NB-IoT总体架构
        2.1.4 充电网络模型
    2.2 节点电路设计
        2.2.1 主控芯片
        2.2.2 电源供电模块
        2.2.3 串口电平转换电路
        2.2.4 NB-IoT通信模块
        2.2.5 GPS模块
        2.2.6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2.2.7 功耗检测电路设计
        2.2.8 温湿度检测模块
    2.3 充电平台硬件设计
        2.3.1 逆变电路设计
        2.3.2 驱动电路设计
        2.3.3 感应耦合式线圈
        2.3.4 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2.3.5 节点充电管理电路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节点和OceanConnect平台端软件设计
    3.1 软件架构
    3.2 仿真器选取
    3.3 STM32程序设计与实现
        3.3.1 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3.3.2 STM32的主程序设计与实现
        3.3.3 STM32的AT指令发送程序设计与实现
        3.3.4 节点数据采集程序设计与实现
        3.3.5 节点数据传输程序设计与实现
        3.3.6 MCU和NB-IoT模组通信基础
    3.4 终端设备入网
    3.5 云服务器分析
    3.6 NB-IoT通信模块接入OceanConnect平台
        3.6.1 OceanConnect平台接入流程
        3.6.2 设计Profile文件
        3.6.3 编解码插件的设计与实现
    3.7 本章小结
4 移动充电小车路径规划
    4.1 实际问题分析与路径规划策略选取
    4.2 规划最短遍历路径
        4.2.1 蚁群算法
        4.2.2 粒子群算法
        4.2.3 改进实验设计
        4.2.4 最短节点遍历路径规划仿真实现
    4.3 节点到节点全局路径规划设计
        4.3.1 路径搜素方法的选取
        4.3.2 避障传感器
        4.3.3 避障算法
    4.4 搭建机器人软件平台
        4.4.1 激光数据处理
        4.4.2 系统软件功能包封装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及实验分析
    5.1 节点测试
    5.2 OceanConnect平台上实验分析
    5.3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避障实验
        5.3.1 机器人平台硬件准备
        5.3.2 Turtlebot机器人自主导航的具体过程
        5.3.3 Turtlebot机器人位置姿态初始化
        5.3.4 机器人开始自主导航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高速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微纳米技术与扫描探针显微镜
    1.2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主要扫描模式
        1.2.1 等高模式
        1.2.2 恒力模式
        1.2.3 轻敲模式
    1.3 AFM的结构形式
        1.3.1 立式AFM
        1.3.2 卧式AFM
        1.3.3 液相AFM
        1.3.4 大样品大范围AFM
        1.3.5 小型化AFM
    1.4 高速AFM扫描与反馈控制要求
        1.4.1 高速AFM对微探针的要求
        1.4.2 高速AFM扫描器的性能要求
        1.4.3 高速AFM的扫描与反馈控制系统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 高速AFM原理及仿真研究
    2.1 高速AFM原理
    2.2 高速AFM的关键问题研究
        2.2.1 探针-样品间作用力
        2.2.2 微探针的力学特性
        2.2.3 微探针-样品动力学模型
        2.2.4 高速扫描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
        2.2.5 PID反馈控制的关键问题
    2.3 AFM扫描器的理论与仿真研究
        2.3.1 叠层式压电陶瓷
        2.3.2 管状压电陶瓷研究
        2.3.3 单管四象限扫描器研究
        2.3.4 三脚架扫描器仿真研究
        2.3.5 二象限片状压电陶瓷扫描器的理论研究
        2.3.6 四象限片状压电陶瓷扫描器的仿真研究
3 高速AFM的新方法及控制方案研究
    3.1 高速AFM系统总体方案
    3.2 高速AFM探头设计
        3.2.1 高速AFM探头的总体结构
        3.2.2 组合式高速扫描器设计
        3.2.3 光电检测模块设计
    3.3 高速AFM的扫描与反馈控制方案
        3.3.1 AFM的常速扫描与反馈控制方案
        3.3.2 高速AFM的X轴分离式控制方案
        3.3.3 基于网线与微小型控制器的高速AFM控制方案
        3.3.4 基于WiFi与微小型控制器的高速AFM控制方案
        3.3.5 高速AFM的反馈控制方式
4 高速AFM系统研制
    4.1 高速AFM的总体结构
    4.2 高速AFM探头及扫描器的研制
        4.2.1 光电检测模块研制
        4.2.2 组合式高速扫描器研制
    4.3 嵌入式控制系统研制
        4.3.1 基于树莓派的微型电脑模块设计
        4.3.2 微小型高速A/D&D/A接口卡
        4.3.3 上位机与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连接及通讯
    4.4 高速AFM控制电路系统研制
        4.4.1 前置放大电路
        4.4.2 Z向反馈控制电路模块
        4.4.3 XY扫描信号低压放大电路模块
        4.4.4 XYZ高压放大电路设计
        4.4.5 低压与高压直流电源
    4.5 高速AFM的微小型控制器研究
        4.5.1 前置放大器
        4.5.2 Z向反馈控制电路
        4.5.3 推拉式XY扫描控制电路
        4.5.4 微小型直流供电模块设计
    4.6 高速AFM扫描成像软件研制
        4.6.1 软件结构框架设计
        4.6.2 扫描成像软件开发
5 高速AFM性能测试研究
    5.1 光电检测模块的灵敏度特性
    5.2 高速AFM的控制系统性能测试研究
        5.2.1 扫描控制信号测试
        5.2.2 高速AFM控制电路系统的性能研究
        5.2.3 高速AFM微小型控制器的特性研究
    5.3 组合式高速扫描器的扫描成像特性研究
        5.3.1 三脚架扫描器的特性研究
        5.3.2 四象限片状压电陶瓷扫描器的特性研究
6 高速AFM的扫描成像实验研究
    6.1 基于高速AFM控制机箱的扫描成像实验
        6.1.1 高速AFM的常速扫描实验研究
        6.1.2 高速AFM的X轴分离式扫描成像
        6.1.3 扫描成像的稳定性与重复性测试
    6.2 基于微小型控制器的高速扫描成像实验研究
        6.2.1 高速扫描成像
        6.2.2 视频级高速扫描成像
        6.2.3 扫描成像的稳定性与重复性测试
    6.3 基于WiFi与微小型控制器的高速扫描成像实验研究
        6.3.1 高速扫描成像
        6.3.2 准视频级高速扫描成像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及其他研究成果

(10)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若干理论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
        1.1.2 智能电网及其通信网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电网通信网中的应用
    1.2 研究现状
        1.2.1 面向智能电网业务的无线传感器信道接入机制研究
        1.2.2 智能电网需求侧响应方案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
2 面向HAN区域计量应用的无线传感网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HAN网络场景及AMI系统业务分析
        2.2.1 HAN网络场景介绍
        2.2.2 HAN网络中AMI系统业务分析
    2.3 IEEE802.15.4标准及无线传感器工作模式介绍
        2.3.1 IEEE802.15.4标准介绍
        2.3.2 无线传感器工作模式介绍
    2.4 面向智能电网计量应用的无线传感网基本理论模型
        2.4.1 概述
        2.4.2 IEEE802.15.4物理层分析与建模
        2.4.3 IEEE802.15.4MAC层模型
        2.4.4 网络性能分析
    2.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2.5.1 网络场景设置
        2.5.2 模型合理性验证
        2.5.3 物理层和MAC层参数影响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针对HAN网络的无线传感器节点自适应参数优化算法研究
    3.1 引言
    3.2 网络可靠性分析
    3.3 基于等效网络的参数优化算法
    3.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4.1 网络场景及性能指标设置
        3.4.2 算法性能对比
        3.4.3 NEAPT算法的适用场景
    3.5 本章小结
4 针对配电线故障检测与定位的无线传感器信道接入建模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模型
        4.2.1 时隙化CSMA/CA机制建模
        4.2.2 关键性能指标
    4.3 针对单次信道空闲检测模式的模型修改
    4.4 一种平均传输时延的近似估算方法
    4.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4.5.1 网络场景设置
        4.5.2 模型合理性验证
        4.5.3 单次信道空闲检测与双重信道空闲检测性能比较
        4.5.4 关键参数对于网络平均时延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用电设备特性的智能电网的需求侧响应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背景
    5.3 系统模型与问题构建
        5.3.1 系统模型
        5.3.2 优化问题
    5.4 负载调度优化算法
        5.4.1 用电器最佳用电量计算方法
        5.4.2 分布式负载调度算法
    5.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5.5.1 实验场景设置
        5.5.2 负载调度算法性能比较
        5.5.3 储能系统的影响分析
        5.5.4 储能系统的最优充电策略
    5.6 结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笔记本电脑供电问题的探讨与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边信道的物联网隐私和身份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 程雨诗.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相似度智能识别负载的宿舍用电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潘万林.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9)
  • [3]抗高过载的多通道采集存储系统的设计[D]. 孟凡轶. 中北大学, 2021(09)
  • [4]基于扫频听觉诱发电位的听力损失检测方法研究[D]. 姜言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1)
  • [5]笔记本电脑静电放电的整改措施[J]. 李海花,李靖恺.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1(02)
  • [6]基于可视化油井测漏技术研究[D]. 田庚.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7]居民谐波源负荷的谐波特性分析及随机性建模研究[D]. 谢香敏. 山东大学, 2020
  • [8]无线可充电传感网络的节点监控与充电路径规划研究[D]. 郑翔.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9]高速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及系统研究[D]. 王英达. 浙江大学, 2020(02)
  • [10]面向智能电网业务与应用的无线传感网若干理论方法研究[D]. 王一芃.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笔记本电脑电源的探讨与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