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1年总目录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1年总目录

一、《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吴琪[1](2021)在《西藏南部白垩纪中期鱼牙齿化石在古气候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臧忠江[2](2020)在《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文中提出研究区位于西昆仑和西南天山两个构造带的结合部,两个研究区带分列于其南北两侧,南侧的玛尔坎苏矿带呈近东西向沿着帕米尔北东缘展布,隶属于西昆仑构造带;北侧的吉根成矿区呈北北东向展布,隶属于西南天山构造带。近年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不断发现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点),玛尔坎苏一带有奥尔托喀讷什、玛尔坎土和穆呼等锰矿床,已成为新疆最重要的锰矿带。吉根地区的博索果嫩套、铁克列克等锰矿点呈多点带状分布,找矿潜力较大。但是,由于这些矿带发现时间不长,基础地质和矿床地质的研究程度较低,吉根地区研究程度基本属于空白。因此,开展研究区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研究,开展研究区容矿地层的对比以及构造格架的研究,探讨锰矿的富集机制、成矿演化及成矿规律,对于新疆克州及其周边国家锰矿资源评价与富锰矿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沉积型锰矿床,锰矿体常常以层状产出,严格受一定时代的含锰地层(下泥盆统和上石炭统)控制,含锰岩系多样,有以硅质岩为主的,还有碳酸盐岩型居多的。锰矿床形成后受后期构造改造的影响,锰矿体形态、产状发生明显变化。玛尔坎苏锰矿带内火山—沉积型锰矿床(锰质内源外成)伴有块状硫化物矿化(铜锌)。玛尔坎苏锰矿带锰矿床主要产于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C2k),按其岩性分为三个岩性段:(1)生物碎屑灰岩,(2)灰绿色岩屑砂岩,(3)泥质灰岩夹薄层状灰岩,是区内最主要的沉积型锰矿赋矿层位。吉根一带锰矿床(点)产于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D1s),该组为一套浅变质复理石建造,分为四个岩性段:(1)底部粗碎屑岩段,(2)下部浅变质泥岩—硅质岩—细碎屑岩段,(3)中部碳酸盐岩段,(4)上部浅变质硅质岩—泥岩—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段。在下部硅质岩和中部碳酸盐岩中均发现锰矿体。玛尔坎苏锰矿带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床Fe/Ti比值平均为29.79;锰矿石Al/(Al+Fe+Mn)比值为0.14~0.19(平均为0.165),围岩的在0.29~0.74之间,具有热水沉积特征。矿石的Y/Ho比值平均为25.69,与深海热水流体的基本一致。含锰岩系下伏的早石炭世玄武岩锰含量在1000×10-6~1500×10-6之间,锰的背景值较高,说明锰源与深部来源有关。矿石REE总量平均为99.03×10-6,明显偏低,表明成矿过程中有热液活动。碳酸锰矿石及其顶、底板灰岩LREE/HREE比值平均为3.25。锰矿石δCe值平均为1.15;围岩δCe值平均为0.83。这可能是早石炭世地质活动频繁,海底出现基性火山岩喷发等海底火山作用引起的。矿石δEu值平均为0.95,围岩δEu值平均为0.89。均呈微弱的Eu负异常。锰矿床矿体顶、底板围岩δ13C在0.26‰~-2.73‰之间,与海相碳酸盐δ13C值相近。碳酸锰矿石δ13C在-9.47‰~-21.67‰之间,变化范围较大,说明锰成矿中存在有机物降解过程,造成碳同位素分馏。δ13CPDB值偏负,推断锰矿石的形成是有机质参与造成的。锰矿石δ18O值在-5.2‰~-11.45之间。计算的围岩温度集中在68.1~78.2℃之间;锰矿石温度范围在42.7~84.1℃之间,也说明锰矿床的形成具有热水沉积特征。吉根一带锰矿床Fe/Ti值平均为24.60;Al/(Al+Fe+Mn)值平均为0.24,REE总量平均为57.99ppm。锰矿石及其顶、底板围岩LREE/HREE比值平均为9.04。锰矿石δCe值平均为1.17,围岩δCe值平均为1.02,说明锰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受到海底火山作用影响。矿石δEu值平均为1.09,围岩δEu值平均为0.96。显示为弱的Eu正异常,反映出岩/矿石沉淀时有海底热水作用参与。玛尔坎苏锰矿带自早石炭世起,在持续拉张的伸展环境下形成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巨厚的基性—中性火山岩。至晚石炭世火山活动基本结束,构造沉积盆地内发育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组合,古地理环境属于浅海沉积盆地。锰的成矿作用分为沉积成岩期、热液改造期和表生氧化期。成矿模式为:由火山口(火山喷溢VMS)、近源(火山口)以火山—沉积为主导,到远源(火山口两侧)以化学沉积为主的锰多金属矿成矿作用演变过程。西南天山吉根周边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下部和底部对应于河口三角洲沉积环境;中部代表较深水的浅海沉积环境;而上部则是浅海沉积环境。锰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期、变质改造期和表生氧化期三个阶段,含矿岩系具有热水沉积特点,锰质来源与其关系密切,锰矿床属于热水沉积—变质成因。对研究区及其外围开展以构造要素及其对锰矿体制约(改造)为目的的野外调查研究,构建了研究区的构造格架。玛尔坎苏锰矿带穆呼—玛尔坎土一带的构造轮廓整体为一个近东西向的玛尔坎苏河复背斜,它自北向南包含玛尔坎苏河背斜—玛尔坎土倒转向斜—坦迭尔倒转背斜—玛尔坎阿塔乔库倒转背斜等次级褶皱,倒转褶皱轴面均向南倾斜,反映自南向北的推覆动力。玛尔坎土向斜是研究区主要赋矿构造。在穆呼—玛尔坎土以西,厘定了12线的石炭系构造形态,确立了坦迭尔背斜核部,其南翼向东延伸,划分出南部新的含锰岩带,拓宽了找锰矿范围。在吉根锰矿远景区确定了泥盆系构成一系列NNE向—SN向的褶皱构造,中部的艾提克复式背斜向东、西两翼均有托格买提组下段碳酸盐岩的重复出现,西侧更有托格买提组上段碎屑岩的分布,反映出一个中间老两侧新的背斜构造格局。东部与上—顶志留系塔尔特库里组接触的是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偏上层位。东部一系列以托格买提组下段为核部的向斜构造,识别出两个倒转的向斜构造,对于找锰矿是最为有利的。西昆仑和西南天山结合部沉积型锰矿床具有以下特点:(1)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锰成矿作用表现出“内源外成”特点。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海底火山喷发所引起的深源富锰含烃热液(水)喷流沉积。(2)都有热水溶液参与成矿的迹象,玛尔坎苏锰矿带属于近火山—沉积建造,含锰建造中伴有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吉根一带则属于远离火山—沉积建造,含锰建造以陆源碎屑岩类为主,偶见少量火山物质,但是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热水沉积特层。(3)容矿岩石均有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富含炭质,硅质岩中出现复杂的微量元素组合。吉根锰矿远景区北部博索果嫩套是硅质岩砂页岩容矿,南部克尔克昆果依山则是碳酸盐岩容矿。玛尔坎苏锰矿带坦迭尔锰矿点产于火山岩建造顶部的凝灰岩中。(4)锰矿石类型均为富锰矿石,但是两个成矿带矿石的矿物组合有明显差别。玛尔坎苏锰矿带以原生碳酸锰矿石为主,少量次生氧化锰矿石。矿石中菱锰矿和钙菱锰矿居多,少量肾硅锰矿和硫锰矿。而吉根锰矿远景区矿石中锰的硅酸盐相占较大比例。(5)锰矿具有成群(带)分布特点,吉根锰矿远景区可能是被动性大陆边缘的岛弧沉积岩带火山弧间洼地—弧后盆地,玛尔坎苏锰矿带为主动性大陆边缘的岛弧火山—沉积岩带,属于浅海较深水洼地。两者均属于复杂的拉张构造环境中生成的海底热水沉积型锰矿床。(6)锰矿体形成后明显受后期构造运动所改造,构造改造是矿体的结构和矿物组成由简单、完整到复杂、破损的变化过程。现存的锰矿体多定位于向斜构造的核部和两翼。(7)锰矿成矿时间均属于晚古生代,玛尔坎苏锰矿带以石炭纪为主,二叠纪次之;吉根地区锰矿的成锰时代为早泥盆世。锰的聚集具有区域同时性。对比玛尔坎苏锰矿带与吉根锰矿远景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含锰建造类型、成锰期沉积相和沉积环境,以及探明的富锰矿石资源和构造改造程度等成矿要素表明,前者具备形成大中型富锰矿床的良好条件,其中,长期大量的中基性岩浆喷发以及火山熔岩和凝灰岩与海水的水岩交换提供充足的Mn源,而火山岩建造之上的相对沉积凹陷区域起到很好的聚矿作用,以及充足的生物有机质对矿质的沉淀和固着等尤为重要,因此区域找矿潜力较大;而后者成矿条件较为复杂,在锰源、含锰建造和古地理环境、成矿后构造改造等方面对成锰矿及矿体定位的贡献较小,增大了找矿难度。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物探、化探和遥感找矿信息,在玛尔坎苏锰矿带划分出3个Ⅰ级找矿靶区和1个Ⅱ级找矿靶区。在吉根锰矿远景区提出3个值得进一步找矿区段:即Ⅰ-1靶区、Ⅰ-2靶区和Ⅱ-1靶区。

易立[3](2020)在《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唯一发现规模储量并建成大型油气田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但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尚未开展深入分析。因此,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勘探价值,不仅能够推动隆升控盆控藏新认识,丰富高原型盆地石油地质理论,而且有助于高原盆地的油气勘探。本文运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方法,针对柴达木盆地形成和油气成藏方面的科学问题,总结成盆、成烃、成藏规律,从青藏高原隆升特征研究其对柴达木盆地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认识。提出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具“双阶段性”、“三中心迁移性”及“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性”的“三性”特征。通过研究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建立了新生代早期局部分散小断陷-晚期统一开阔大拗陷的“双阶段”演化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拗陷沉积构造特征,提出盆地新生代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咸化湖盆中心的差异演化和规律迁移特征;提出“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是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显着特点;指出柴达木盆地演化特征是受到青藏高原“多阶段-非均匀-不等速”的隆升机制的控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决定性因素。“晚生”:高原隆升导致盆地地壳缩短增厚,地幔烘烤减弱与冷却事件的发生引起地温梯度降低,拖缓了烃源岩的热演化,造成了生烃滞后;“晚圈”:高原隆升晚期强烈的特性,造成盆地众多大型晚期构造带的发育,而隆升的阶段性造成早期构造最终由晚期构造调整定型。新近纪以来发生了强烈的挤压变形,导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的不同类型构造圈闭形成或定型晚;“晚运”:高原晚期强烈隆升引起的构造运动,不仅有助于形成新的晚期断层,还可引起部分先成断层晚期活动,这些断层是有效的晚期运移通道,同时晚期强烈挤压产生的异常高压也为晚期高效运移提供了充足动力;正是青藏高原隆升控制下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柴达木盆地油气的晚期成藏特性。通过剖析昆北、英雄岭、东坪及涩北四个亿吨级大油气区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构建了昆北地区“同生构造-晚期定型-断阶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英雄岭地区“构造多期叠加-断层接力输导-晚期复式成藏”、东坪-尖顶山地区“早晚构造叠加-断裂直通输导-晚期复式成藏”、台南-涩北地区“晚期构造-晚期生烃-自生自储-晚期成藏”四种晚期成藏模式。提出柴达木盆地潜山分类新方案并提出了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将盆地潜山分为逆冲断控型、走滑断控型、古地貌型和复合型4大类,并根据控山断裂性质,按照先生、同生和后生进一步将潜山划分为11种亚类;将潜山构造带划分为逆冲断裂控制型(断控型)、古隆起控制型(隆控型)和逆冲断裂与古隆起复合控制型(断隆共控型)3种类型;建立了“断-隆-凹”潜山区带评价优选标准,指出冷湖和大风山地区是潜山领域下步勘探的有利方向。

田镇[4](2020)在《基于GPS观测的青藏高原南部构造变形及深部流变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模式及动力学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地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这其中以两大端元学说:“大陆逃逸(块体变形)”和“地壳增厚(连续变形)”最为着名。而青藏高原南部作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前缘地区,其现今的构造变形特征及演化模式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虽然有研究指出现有的地学资料还无法明确区分青藏高原的运动学机理到底属于哪种变形模式,但至少我们可以基于已有的大地测量数据来探究高原的构造变形是倾向于块体模型的“聚集式”变形,还是连续模型的“弥散式”变形。而这一基本变形特征的厘定也正是我们分析和研究高原构造机理与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2015年在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发生的Mw 7.8地震,其临近的GPS连续观测站很好地记录到了强震之后的地表持续变形,为研究该地区的流变结构及未来的地震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次地震之后的地表驰豫性变形能否较好地约束青藏高原深部的介质属性?深部的流变结构是否又与高原独特的构造变形特征有关?对上述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该区地球动力学机制问题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掌握高原现今的地质灾害背景,并进一步预测未来的变化态势,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的前缘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及邻区,主要利用震间与震后的大地测量资料分析与研究该区现今的构造变形特征与深部的流变结构,具体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系统地处理了尼泊尔及不丹地区的GPS观测资料,获得了观测站点的位移时间序列和运动速率,同时收集并整理了中国、印度及其他地区的GPS观测结果,并联合本文处理的速度场,通过数据融合获得了研究区在欧亚参考框架下较为密集的震间形变速率。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研究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建立了高原南部的弹性块体模型,厘定了各个块体的运动状态、主要断裂的滑动速率及块体内部的应变率。并引入块内变形效能率比来定量分析断层附近变形与块体内部变形的比重。结果显示断层附近的变形量级与块体内部相当,继而揭示出高原南部上地壳的“弥散式”形变特征,也说明了单一的纯弹性块体模型无法对高原的整体运动做出合理的解释。(2)利用2015年尼泊尔地震之后的GPS观测数据获取了震后的形变信号,并以此作为束条件,分析了震后余滑及黏弹性松弛效应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在震后初期,近场的位移主要由断层面上的余滑引起,而后期则以黏弹性变形为主;然而在远场,GPS的驰豫变形在整个震后阶段都主要受控于黏弹性机制。模型预测的近场震后信号基本上在18年之后才会逐渐小于观测噪声,因而在今后的研究中,利用大地测量资料来分析该区的构造运动时,还需进一步考虑此次强震的震后效应。另一方面,震后的黏弹性松弛效应支持研究区深部为横向的非均匀流变结构:高原南部下地壳接近于黏弹性性质(瞬时粘度为5×1017 Pa s,稳态粘度为5×1018 Pa s);而印度板块的地壳结构近似于弹性层。同时,考虑到尼泊尔地震之后的余滑分布及该区的历史地震活动,进一步推测出此次地震的南部和西部地区存在着发生强震的可能。(3)基于横向非均匀的流变结构及震间的GPS速率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的黏弹性块体模型。结果显示,黏弹性的地球模型相比纯弹性体能够更为合理的描述研究区的构造变形,说明了存在于下地壳的黏弹性介质有可能是形成青藏高原南部“弥散式”变形的物理前提。同时可以看出,青藏高原现今所观测到的GPS震间变形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深部介质的黏弹性效应,在今后的数值模拟过程中应予以考虑。

高瑞珍[5](2019)在《柴北缘早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对Toarcian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早侏罗世托阿尔阶海洋缺氧事件(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简称“T-OAE”)可由海洋有机质的大量沉积及碳同位素明显负偏移(Carbon Isotope Excursion,简称“CIE”)进行揭示,在海相地层中研究已基本成熟,但T-OAE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响应特征探讨还很欠缺,对于,T-OAE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和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响应特征异同点和成因机制是否一致的研究仍很欠缺。论文应用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以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为例,实地踏勘和采集样品,利用古生物化石对比、常(微)量元素地化分析、锆石U-Pb定年、总有机碳(TOC)和有机碳稳定同位素(δ13C)测试,对比了柴北缘下侏罗统年代归属,恢复了早侏罗世古气候及古环境,识别出T-OAE在柴达木盆地陆相沉积中位置,与西特提斯海洋沉积记录中的T-OAE相应特征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和成因机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1)古生物地层对比:基于系统的古动植物化石数据整理,梳理出柴北缘早侏罗世沉积地层的年代归属。下侏罗统湖西山组对应赫唐阶,小煤沟组对应于辛涅缪尔阶,火烧山组和甜水沟组对应于普林斯巴赫阶,饮马沟组对应托阿尔阶。柴北缘早侏罗世缺少火山岩记录,采自柴北缘侏罗纪的碎屑锆石,最新的2组U-Pb定年年龄峰值为220±0.24 Ma,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柴北缘下侏罗统绝对年龄的限定。(2)古气候分析:利用元素地球化学资料和分析古环境地化替代指标变化特征,总结柴北缘早侏罗世古气候纵向演化规律,辛涅缪尔阶气候由潮湿逐渐干旱化,随后转变为潮湿气候,普林斯巴阶气候由潮湿逐渐干旱化,到托阿尔阶晚期转变为干旱气候。其中,在饮马沟组杂色岩段开始时,温度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此时,δ13C值为-30.22‰(深度:111.90 m)。随后温度上升,此时,δ13C值为-23.27‰(深度:103.01 m),δ13C值增加了约6.95‰,饮马沟组杂色岩段早期温度上升的事实与全球托阿尔阶早期存在气温升高事件一致。(3)T-OAE在柴北缘地层中的响应:本文从宏观岩石特征、古植物及TOC的垂向变化、地层沉积的特征、有机碳同位素的偏移和古气候分析的证据识别出T-OAE发生在柴北缘早侏罗世饮马沟组黑色泥岩段,跨越地层厚度为47.03 m(84.03-131.06 m),柴北缘下侏罗统大煤沟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具有明显的负偏移(-6.95‰),与西特提斯海相沉积和四川盆地同期地层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剖面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即两个正偏加一个大幅度的负偏模式,T-OAE发生时的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变化的三个阶段在柴北缘的饮马沟组黑色泥岩段得到了明确的识别。(4)从柴北缘陆相沉积记录中得到的T-OAE成因启示:可能的成因机制为托阿尔阶早期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温度上升,陆地水循环和古风化作用加剧,引发陆相湖盆发生一系列沉积响应,并不断改变和调节全球碳循环。

周敖日格勒[6](2017)在《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剥露历史的构造热年代学约束》文中提出岩浆弧隆升与剥露不仅控制了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时空分布,而且影响了矿床的保存与资源潜力。冈底斯岩浆弧为巨型多金属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是该成矿带最典型的矿床类型。但该类矿床在冈底斯地区空间与时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大型斑岩型矿床在冈底斯弧东段发育,而中、西段较少,但目前对这种差异分布规律的机制存在不同认识,是冈底斯成矿带存在的重大科学问题。冈底斯岩浆弧中、西段与东段具有相似的地质背景,暗示成矿后的埋藏、隆升与剥露可能对该地区矿床分布特征具有控制作用。本文通过对冈底斯岩浆弧中、西段雄村、吉如和朱诺矿床和东段驱龙、冲江和厅宫矿床热年代学研究,分析了典型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探讨了冈底斯岩浆弧剥露差异性及其与矿床时空分布的关系。热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驱龙斑岩型Cu-Mo矿床在12.6~10.0Ma之间发生了快速剥露作用,至今剥露量约1.7~2.9km;冲江斑岩型Cu-(Au-Mo)矿床成矿深度约2.0~2.5km,矿区自8Ma开始遭受剥露;厅宫斑岩型Cu-Mo矿床侵位深度大于2km,8.5~7.0Ma的快速剥露作用使矿区剥露到地表;吉如斑岩型Cu-Mo矿床中新世成矿深度非常浅(<1km),而矿区保存了始新世斑岩矿体,指示始新世至中新世净剥露量小;雄村斑岩型Cu-Au矿床经历了22~18和15~8Ma两期快速剥露作用,总剥露量达7.5~8.5km;朱诺斑岩型Cu-Mo-Au矿床成矿深度也<1km,而始新世石英斑岩结构特征指示矿区始新世至中新世净剥露量小,即矿区始新世以来总剥露量不大。结合前人数据,发现东冈底斯成矿带北亚带自始新世后剥露量一般小于2km,中冈底斯北带可达4km;然而,除了中冈底斯南带北部和东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剥露较小(<3km)外,冈底斯成矿带南亚带渐-中新世以来剥露量达6~8km。冈底斯带矿床和剥露的时空分布特征显示,古-始新世矿床分布与冈底斯北带低剥露量带一致;中新世矿床分布与冈底斯南带高剥露量带一致;渐新世矿床分布与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较低剥露量带一致,指示冈底斯成矿带不同时代矿床呈带状分布受剥露作用控制。根据区域上剥露差异,本文认为古-始新世矿床在冈底斯北亚带具有找矿潜力,中新世矿床在中冈底斯南带北部和东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具有资源潜力,而渐新世矿床最有利找矿区域也是东冈底斯南带拉萨-泽当地区。前新生代矿床受后期火山岩埋藏,因此在冈底斯南带强剥露区找矿潜力较大。

范建军[7](2016)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近东西向展布于青藏高原中部,夹持于羌南-保山板块和冈底斯板块之间,是国内外长期关注的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地段。近年来的国土资源大调查和专题研究发现,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同时也是一条重要的成矿带,对它的深入研究,不但可以为恢复和反演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以及青藏高原早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还可以寻找更多储备矿产,服务国民经济。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前人已经对该条缝合带做了大量的研究,在蛇绿岩、地层和火山岩等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但由于缝合带本身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及藏北高原极端恶劣的气候和交通条件,有关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的许多关键地质问题尚处于争论之中,其中班公湖-怒江洋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是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想要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确定其闭合时限是关键。目前在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闭合时限上,争论较大,认识不统一,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两种观点:主流观点认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已经闭合,主要依据在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地层与蛇绿岩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以及一些具有增厚下地壳来源的花岗岩等证据;第二种观点依据少量的洋岛和蛇绿岩等资料认为班公湖-怒江洋至少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依据上述闭合时限的不同,不同学者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洋不同的汇聚消亡过程和模型。蛇绿岩、洋岛、复理石建造和放射虫硅质岩等作为古大洋洋盆的残留,赋含了丰富的古大洋动力学信息,是探讨古大洋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媒介。双峰式火山岩是一套特殊的岩浆岩组合,对于恢复古构造背景,反演古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沉积岩与沉积建造,尤其是沉积岩与洋壳物质(包括蛇绿岩、洋岛和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等)的沉积不整合等特殊接触关系,是大洋演化和汇聚消亡的直接物质记录。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以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已经报道的和我们近年来新发现的白垩纪洋岛、蛇绿岩、复理石建造、放射虫硅质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等为重点研究对象,同时对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两侧侏罗-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建造以及沉积建造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等开展研究,对它们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恢复,以期恢复和重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西部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仲岗洋岛和中段东部双湖县多玛乡一带的塔仁本洋岛,均具备典型的玄武岩等岩浆岩基底与灰岩等远洋沉积物组成的洋岛型双层结构,其内玄武岩和辉长岩等岩浆岩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它们均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并具有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的富集,为典型的OIB型岩浆,从地球化学角度进一步支持了仲岗洋岛和塔仁本洋岛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洋岛环境。无论是仲岗洋岛,还是塔仁本洋岛,它们均主体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08-123Ma)。缝合带中段改则县洞错乡一带的洞错蛇绿岩和尼玛县中仓乡一带的康穷蛇绿岩,均由橄榄岩、堆晶岩、席状岩墙和枕状熔岩等岩石端元组成,与现今大洋岩石圈的岩石组合可以完全对比,代表了班公湖-怒江洋的古大洋洋壳残片。康穷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成因对应于俯冲带SSZ型蛇绿岩;洞错蛇绿岩是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时期多期次构造侵位的混杂体,其与仲岗洋岛一起可能是由洋中脊和地幔柱相互作用的产物。缝合带西段日土一带的曲囊蛇绿岩和班公湖蛇绿岩中,报道了大量的早白垩世中晚期的放射虫硅质岩,表明这些蛇绿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晚期。缝合带中段改则县一带的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12-118Ma),成因与洋脊俯冲相关。羌南-保山板块西部改则县物玛乡麦尔则一带的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早白垩世中期(120-122Ma),成因与弧后盆地初始拉张有关。由此可以看出,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及周缘洋岛、蛇绿岩和与俯冲相关的双峰式火山岩并存,充分说明了至少在该时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仍具有一定规模的洋盆,其闭合时限应晚于早白垩世中晚期,而非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其闭合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此外,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段的早白垩世晚期扎嘎岩组是从侏罗纪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中解体出来的,其碎屑岩岩石组合和沉积构造等均与木嘎岗日岩群浊积相复理石建造可以完全对比,反映了班公湖-怒江洋以木嘎岗日岩群为代表的次深海-深海复理石建造的时代可能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的,进一步证实了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从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晚期是连续演化的。通过区域综合对比,我们得出传统认为普遍分布于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中西段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和东巧组等地层,它们主体的分布范围局限于缝合带的北缘,其与下伏蛇绿岩和复理石等洋壳物质之间的不整合不能代表班公湖-怒江洋的最终闭合,而可能仅仅是大洋北侧弧-弧、弧-陆闭合碰撞的沉积响应的认识。早白垩世末期(100-107Ma)去申拉组陆相河湖相沉积在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上广泛出露,其与洋岛、蛇绿岩和复理石建造等洋壳物质之间的沉积不整合可能才真正标志着班公湖-怒江洋主体闭合消亡。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汇聚消亡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通过对已有地质事实进行宏观的时空联系和重建,我们提出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的消亡过程可能始于晚侏罗世,主体结束于早白垩世末期,期间经历了由北向南的“纵向穿时性”和由东向西的“横向穿时性”的双重叠加的观点。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的时空模式可概述如下:晚侏罗世以前,班公湖-怒江洋处于正常俯冲消减阶段;晚侏罗世以后,由于雅鲁藏布江洋的俯冲消减等周边挤压环境的影响,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开始了其最终的消亡过程。首先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北侧的多岛弧盆系统率先进行弧-弧、弧-陆等的碰撞拼贴,造成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以及大洋北侧羌塘板块上羌塘盆地大面积的区域隆升和海陆变迁,但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并没有因为这次弧-弧、弧-陆等的闭合拼贴而最终消亡,直至早白垩世中期,其仍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南侧的冈底斯板块北缘在早白垩世中晚期时期也延续了其侏罗纪的海相沉积环境。早白垩中晚期以后,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主洋盆开始了由东向西的穿时闭合;至早白垩世末期,班公湖-怒江洋主洋盆最终主体消亡,仅在西段局部地区存在少量的残余海盆。晚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其周缘进入造山隆升阶段。

谭节庆[8](2015)在《青藏高原北部构造格局对煤系赋存的控制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煤田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为基础,结合资料分析、野外地质调查及样品测试等方法,详细研究了青藏高原北部(青南地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含煤岩系特征,提出了青藏高原煤系形成的构造—沉积模式,建立了青藏高原北部(青南地区)不同成煤期成煤盆地的构造演化模式图,对研究区进行了赋煤构造单元的划分,总结了赋煤构造单元的特征及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青藏高原主要由五条缝合带分隔五个地体组成,依次为:西昆仑—阿尔金—北祁连缝合带,分隔北部东昆仑—柴达木地体与南部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体的木孜塔格—昆南—阿尼玛卿昆仑缝合带,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体与羌塘地体间的金沙江缝合带,羌塘地体与拉萨地体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以及古特提斯构造域南缘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青藏高原北部(青海南部地区)构造主体为东昆仑—柴达木地体南部、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体和羌塘地体北部。青藏高原北部(青南地区)主要成煤时代有: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石炭纪含煤地层早石炭世杂多群(C1zd)下含煤碎屑岩组主要分布于青海南部唐古拉山赋煤带东段杂多地区吉耐—其涌一带;晚石炭世加麦弄群(C2jm)下部砂板岩组分布于结扎及囊谦地区;晚二叠统乌丽群下部的那益雄组(P3n)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北羌塘地体内唐古拉山地区西北部的乌丽—开心岭一带,往东南至杂多、囊谦一带也有零星出露;晚三叠世结扎群含煤地层巴贡组(T3bg)主要分布于唐古拉山北坡八十五道班西侧、帮可钦、九十道班及扎苏等地晚三叠统复式向斜核部;早侏罗世含煤地层年宝组(J1n)零星分布于巴颜喀拉山东北侧索乎日麻、桑日麻、年宝一带;中侏罗世含煤地层羊曲组(J2y),主要分布于雪山峰、苦海、红土坡、果洛积石山等地的山间断陷盆地。对青藏高原北部(青南地区)各时代煤系的分布特征、含煤性及岩性变化的研究表明:区域内侏罗纪羊曲组和年宝组含煤性最好,其次为晚二叠世那益雄组与早石炭世杂多群,晚三叠世巴贡组含煤性最差。石炭纪两个成煤期类似,都是处于较好的稳定成煤环境。晚石炭世成煤环境总体上差于早石炭世,煤层变化大,含煤性逊色于早石炭世。晚二叠世煤层平均厚度较大,总体成煤环境稳定性较好,含煤性较好。三叠纪地层厚度最大,总含煤层数和煤层平均厚度却最小,说明总体成煤环境不好,含煤性较差。侏罗纪地层平均厚度不大,但总含煤层数最多,平均含煤层数较少,煤层厚度变化范围最大,说明侏罗纪含煤性好,但煤层数较多,厚度变化大。各成煤时代煤岩样品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北部(青南地区)各个时代煤系普遍遭受强烈的变质,镜质组反射率呈现普遍偏高的特征;灰分普遍较大,以为中、中高灰分煤为主,可能是由于高原环境风化剥蚀强烈,浅层煤系极易受影响而风化而导致;硫分普遍较低,发热量一般为中高、高值。其中早侏罗纪年宝组灰分最大,发热量最低。侏罗纪煤系硅和铝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时代煤系。特提斯洋是青藏高原的前身,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格局与煤系的关系,离不开对特提斯构造演化的探讨。青藏高原属于东特提斯构造域,在时空演化上,大致分为原特提斯(z2-s)、古特提斯(d-t2)、中特提斯(t3-k1)和新特提斯(k2-e)四个阶段。古特提斯构造演化阶段主要是泥盆纪至中三叠世时期,包括了古特提斯洋的扩张和消减的过程。中特提斯构造演化阶段主要是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时期,包括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及新特提斯洋的扩张、消减过程,是古特提斯洋向新特提斯洋过渡、及以班公湖—怒江新特提斯洋盆演化为主的阶段。新特提斯构造演化阶段主要是指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时期,包括了新特提斯洋盆的消减、闭合的过程。青藏高原的煤系沉积受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控制。在成煤的地史时期,在特提斯演化过程中的地体和火山弧盆体系中的一些稳定地区,在合适的古气候、古地理及沉降速度条件的配合下,形成了青藏高原各时期的煤系。根据其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的特点,可以将青藏高原煤系的形成分为地体内沉积和地体边缘沉积两个一级构造—沉积模式,山前坳陷沉积、山间盆地沉积、稳定地体边缘沉积、俯冲地体边缘沉积和转换地体边缘沉积五个次级构造—沉积模式,以及缝合带山间盆地沉积、陆内山间盆地沉积、弧前沉积及弧后沉积四个三级构造—沉积模式。石炭纪是青藏高原北部第一个成煤时代,主要成煤期为早石炭世晚期及晚石炭世早期。整个石炭纪的煤系沉积发生在没有俯冲作用的北羌塘地体北缘,其构造—沉积模式属于稳定地体边缘沉积。晚二叠纪煤系沉积于由洋壳俯冲作用形成的火山弧与地体内部之间的构造较稳定的乌丽—开心岭地区,受南侧他念他翁古隆起北坡区域性断裂带控制,其构造—沉积模式属于俯冲地体边缘的弧后沉积。晚三叠世煤系主要沉积在乌丽—开心岭地区东北侧,呈带状展布于晚二叠世含煤盆地北缘,煤系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有俯冲作用发生的地体边缘的弧前盆地中,其构造—沉积模式为俯冲地体边缘的弧前沉积。侏罗纪煤系主要集中昆仑弧南侧,东昆仑东南部、积石山地区,与其他时代煤系不同,其成煤环境均是在地体内部,其成煤的构造—沉积模式为地体内部沉积。大武盆地北部、布尔汗布达山东南缘等地的煤系为缝合带山间盆地沉积,大武盆地南部、布尔汗布达山北缘等地的煤系为山前坳陷沉积的构造—沉积模式。青藏高原北部(青南地区)煤系受后期构造改造强烈。石炭纪煤系形成之后,后期改造运动期次繁多,形式复杂、变形强烈。区内煤系改造以南北向侧向挤压为主,一方面由于构造活动使煤系褶皱或断裂而破坏其连续性;另一方面由于聚煤期后构造活动导致地壳差异沉降,断隆区强烈上升,煤系剥蚀严重,断陷区沉积巨厚的中新生代盖层对煤系起着掩埋深藏的作用。晚二叠世与晚三叠世煤系后期改造以印支运动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煤系褶皱变形及受断裂错断而不连续,煤系受边界断裂控制呈断块状出露分布,构造变形区域上具有南东强西北弱的特点。侏罗纪煤系沉积区受到SSW-NNE向的强烈挤压,盆地内形成一系列逆冲断层及逆冲岩席,逆冲岩席顶部煤系因抬升遭受剥蚀,而岩席下部煤系得以较好保存。白垩纪区内挤压作用使得盆地封闭,含煤区再次抬升,局部受剥蚀;从古近纪至第四纪,含煤区北部煤层赋存深度相对增大,但对煤系的总体分布形态无大的改变。青藏高原北部(青南地区)分为东昆仑断陷赋煤带、积石山断陷赋煤带和唐古拉山褶皱赋煤带三个Ⅱ级赋煤构造单元,昆仑山东缘坳陷、布尔汗布达南缘坳陷、大武盆地、巴颜喀拉盆地、唐古拉山北缘坳陷和唐古拉山南缘坳陷六个Ⅲ级赋煤构造单元。东昆仑断陷赋煤带区内的含煤盆地彼此孤立,受昆中断裂影响较大,多为山间断陷盆地。以布青山为界,将本区分为东西两个三级赋煤构造单元,分别为布青山西侧的布尔汗布达南缘坳陷和布青山西侧的昆仑山东缘坳陷。积石山断陷赋煤带区内的含煤盆地为一系列受控于昆南—阿尼玛卿断裂系统的未成熟走滑拉分盆地。以布青山南缘断裂为界,将本区分为南北两个三级赋煤构造单元,分别为北侧的大武盆地及南侧的巴颜喀拉盆地。唐古拉山褶皱赋煤带含煤地层零星分布于山间盆地中,以NW-SE向的乌丽复向斜轴的东南端所在位置为界,将本区分为两个三级赋煤构造单元,分别是东南侧的唐古拉山东缘坳陷和北西侧的唐古拉山北缘坳陷。东昆仑断陷赋煤带尕玛羊曲煤中锗、镓较有前景;积石山断陷赋煤带的大武煤田和年宝地区,具有较好的煤炭资源勘查前景;唐古拉山褶皱赋煤带乌丽东、八十五道班、扎苏、开心岭、东坝、豹草沟等地煤炭资源潜力较大,煤系页岩气也较有潜力。

黄浩[9](2010)在《滇西保山地块二叠纪(?)类与Shanita动物群(有孔虫)的生物地层学与古地理学研究》文中指出的实际材料,文综合研究了该地块(?)类和有孔虫Shanita动物群的属种组成,地层分布与时代意义,并进一步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对比揭示了其古地理意义。系统古生物学研究表明,保山地块早二叠世(?)类产于北部东山坡剖面和南部阿罗田剖面的丁家寨组顶部,仅由Pseudofusulina和Eoparafusulina两属(11种)组成,丰度很高。对比表明该筳类组合的时代应为Sakmarian期。保山地块中二叠世(?)类产于南部坝尾剖面和小新寨剖面的沙子坡组。在坝尾剖面,中二叠世(?)类共计11属31种,自下而上分为Yangchienia-Nankinella组合带和Chusenella-Rugosofusulina组合带,时代为Murgabian至Midian期。小新寨剖面产出中二叠世(?)类10属36种,自下而上可识别出Schwagerina yunanensis延限带,Eopolydiexodina富集带,Sumatrina annae延限带和Verbeekina富集层。前两个带的时代为Murgabian期,后两个层位的时代为Midian期。Shanita动物群在地块南部和北部组成差异显着。在北部的卧牛寺剖面和河湾街剖面,该动物群纵向分布局限,以Shanita amosi, Sh. intercalaria, Sh. bronnimanni和Hemigordiopsis biconcavus最为丰富。而在南部坝尾剖面,该动物群中Shanita aff. amosi和He. renzi最为丰富,且Hemigordiopsis地层延续较长。对比表明,Shanita动物群的主要产出于东南亚Midian至Dzhulfian期(Capitanian至Wuchiapingian期)的地层,该动物群在北部河湾街组底部的产出指示保山地块可能并不存在以往认为的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的沉积间断。古地理定性分析表明,保山地块Sakmarian期(?)类可与中亚地区的Kalaktash(?)类动物群对比,指示冈瓦纳边缘环境,可能属于(?)类古地理分区的冈瓦纳特提斯省;Murgabian至Midian期(?)类中出现费伯克(?)超科分子和特征的Eopolydiexodina,应属于特提斯省的西特提斯亚省。由Sakmarian至Midian期,(?)类组成的变化反映其生活的水体逐渐转暖。Sakmarian期(?)类由希瓦格(?)科主导,仅有两属,反映温凉水环境;Murgabian期(?)类虽仍以希瓦格(?)科主导,但已产出指示温暖环境的费伯克(?)超科,且属级分异度显着增加,反映水体开始转暖;Midian期(?)类已经由费伯克(?)超科主导,反映较为温暖的环境。进一步将Murgabian至Midian期保山地块和其他冈瓦纳裂解地块的(?)类动物群进行分异度统计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保山地块与拉萨地块(?)类组成相近,且分异度相对偏低,反映两地可能处于相对较高纬度地区。而Sibumasu地区(狭义,包括泰国西部,缅甸,马来西亚半岛西部和苏门答腊西北部)和盐岭地区组成相近,分异度最低,基本缺失费伯克(?)超科,可能指示温度更低的水体环境。而其他参与对比的裂解地块的(?)类动物群分异度相对较高,尤其是伊朗和外高加索地区(?)类的属级分异度甚至接近当时处于赤道附近的华南(?)类动物群,反映这些裂解地块当时可能处于更接近赤道的温暖地区。就古地理属性而言,保山地块与伊朗和外高加索、土耳其、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帕米尔和阿富汗南部Murgabian至Midian期的(?)类均产出Eopolydiexodina和费伯克(?)超科,体现出明确的西特提斯亚省属性。值得注意的是,阿富汗南部、羌塘、帕米尔和拉萨地区普遍出现了华夏特提斯亚省特征的Lepidolina和/或Colania,反映这四个地区当时应和华夏特提斯有较好的交流,可能组成了华夏特提斯亚省与西特提斯亚省之间的一个过渡区。

昝金波[10](2010)在《西昆仑山黄土与亚洲内陆干旱化》文中提出亚洲内陆干旱化被认为是晚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表明,干旱化过程所产生的粉尘被季风和西风环流带到沙漠外围,沉降在黄土高原、北太平洋乃至格陵兰地区,通过“阳伞效应”、“冰核效应”和“铁肥料效应”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对中亚干旱区乃至全球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全球海陆气耦合变化中关键的连接纽带。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尤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亚洲粉尘最重要的源区之一,目前我们对这一地区的演化历史及其对东亚环境的影响了解还相当粗略,对于亚洲内陆干旱化的驱动机制的理解也有待深入。西昆仑山北坡发育有中国极端干旱区厚度最大的黄土,紧邻我国重要粉尘源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沙漠发生尘暴将粉尘扬起并沉降在昆仑山北坡堆积而成,直接记录内陆地区干旱演化历史。我们于2006~2007年在西昆仑山北坡开展钻探工作,钻穿黄土地层,获取了深达671m的黄土岩芯,为揭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中亚干旱区的形成演化以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宝贵材料。本论文通过对前207m黄土岩芯进行的地层学、古地磁与岩石磁学和古气候记录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前207m的西昆仑山黄土岩芯时代约为0.95Ma,根据沉积速率推算,671m的黄土岩芯底界年代可达上新世,是中亚地区已知的时代最老、厚度最大的风成黄土地层。(2)西昆仑山黄土的磁化率和碳酸钙古气候意义与黄土高原黄土有着明显的不同。岩石磁学分析表明,西昆仑山黄土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针铁矿、赤铁矿。该地区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源区粗颗粒的软磁性矿物含量的影响,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磁化率的贡献极小,这一结论也得到了表土样品岩石磁学实验的支持,而磁化率在0.5Ma左右急剧升高,也主要与该时期干旱化加剧导致的源区扩大有关。此外,西昆仑山黄土碳酸钙含量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也与黄土高原地区碳酸钙含量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减少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西昆仑山黄土碳酸钙含量的这种变化,我们初步推测可能主要与极端干旱地区特殊的地表过程有关。(3)各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表明,近1Ma以来中国西北内陆极端干旱区气候总体上呈持续变干的趋势,其干旱化过程主要经历了五个演化阶段:0.95-0.87 Ma(207~191m),相对湿润阶段;0.87-0.52Ma(191~111m),干旱化发展阶段;0.52-0.33Ma(111~67m),干旱化强烈发展阶段;0.33-0.13Ma(67~30m),现代干旱环境格局的调整过渡阶段;0.13-0Ma(30~0m),现代干旱化格局的形成阶段。并存在有四次重大的干旱化事件。其中,0.87Ma左右的干旱化事件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构造活动双重作用的结果;推测0.52Ma和0.13Ma左右的干旱化事件主要受控于青藏高原的隆升;0.35Ma左右的干旱化事件的触发机制目前不是十分明确,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

二、《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锰矿研究现状
        1.2.1 全球锰矿资源概况
        1.2.2 锰矿床成因类型
        1.2.3 沉积型锰矿床成因研究现状
        1.2.4 我国锰矿研究与勘查历史
        1.2.5 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锰矿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
        2.2.2 区域构造
        2.2.3 区域岩浆岩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2.3.1 区域重力特征
        2.3.2 区域航磁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典型锰矿床地质特征
    3.1 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
        3.1.1 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床
        3.1.2 穆呼—玛尔坎土锰矿床
    3.2 西南天山吉根锰矿远景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1 玛尔坎苏锰矿带
        4.1.1 主量元素特征
        4.1.2 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
        4.1.3 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4.2 吉根锰矿远景区
        4.2.1 主量元素
        4.2.2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锰期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5.1 石炭系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5.1.1 上石炭统喀拉阿特河组(C2k)
        5.1.2 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C1w)
    5.2 下泥盆统沉积相与沉积环境
        5.2.1 沉积相
        5.2.2 沉积环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
    6.1 锰的物质来源
    6.2 锰沉积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6.3 锰的成矿作用
        6.3.1 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
        6.3.2 西南天山吉根地区锰的成矿作用
    6.4 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锰矿床富锰矿石形成机制
        6.4.1 锰质供给具有多来源特点
        6.4.2 Mn与Fe分离与富集
        6.4.3 含炭质含锰岩系具热水沉积特征
        6.4.4 沉积成岩—成矿过程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
        6.4.5 小结
第七章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7.1 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7.2 锰矿床保存的构造因素——构造改造
    7.3 锰矿床成矿规律
    7.4 玛尔坎苏锰矿带与吉根锰矿远景区对比
    7.5 物探、化探和遥感找矿信息
        7.5.1 玛尔坎苏锰矿带喀拉苏勘查区
        7.5.2 吉根远景区
    7.6 成矿预测
        7.6.1 预测准则
        7.6.2 主要找矿标志
        7.6.3 锰矿床找矿靶区预测
    7.7 沉积型锰矿床有效的找矿方法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盆地中新生代类型及演化研究
        1.2.2 盆地构造样式研究
        1.2.3 盆地油气成藏研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及盆地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2.1.2 青藏高原隆升
        2.1.3 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地质概况
        2.1.4 青藏高原油气勘探概况
    2.2 盆地地质概况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3 石油地质条件
        2.2.4 勘探概况
第3章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3.1 柴达木盆地地质结构的特殊性
    3.2 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和演化模式
        3.2.1 中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2 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3.2.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模式
    3.3 柴达木盆地构造的“阶段性-转移性-不均衡性”特征
        3.3.1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阶段性
        3.3.2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转移性
        3.3.3 柴达木盆地构造运动的不均衡性
    3.4 柴达木盆地“三中心”的迁移特征
        3.4.1 沉降中心迁移特征
        3.4.2 咸化湖盆中心迁移特征
        3.4.3 沉积中心迁移特征
    3.5 柴达木盆地形成演化的“差异挤压-差异沉降-差异剥蚀”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及潜山构造特征
    4.1 盆地构造样式
        4.1.1 构造样式类型
        4.1.2 构造样式分布特征
        4.1.3 构造样式与高原隆升
    4.2 盆地潜山构造特征
        4.2.1 潜山形成条件
        4.2.2 潜山构造带类型
        4.2.3 潜山成因分类
        4.2.4 “断-隆-凹”潜山区带控藏模式
    4.3 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划分
    5.1 昆北油藏解剖
        5.1.1 烃源条件
        5.1.2 储集条件
        5.1.3 圈闭特征
        5.1.4 油气来源
        5.1.5 成藏期次
    5.2 英雄岭油藏解剖
        5.2.1 烃源条件
        5.2.2 储集条件
        5.2.3 圈闭特征
        5.2.4 油气来源
        5.2.5 成藏期次
    5.3 东坪气藏解剖
        5.3.1 烃源条件
        5.3.2 储集条件
        5.3.3 圈闭特征
        5.3.4 油气来源
        5.3.5 成藏期次
    5.4 三湖气藏解剖
        5.4.1 烃源条件
        5.4.2 储集条件
        5.4.3 圈闭特征
        5.4.4 油气来源
        5.4.5 成藏期次
    5.5 成藏模式划分
        5.5.1 昆北晚期成藏模式
        5.5.2 东坪-尖顶晚期成藏模式
        5.5.3 英雄岭晚期成藏模式
        5.5.4 涩北-台南晚期成藏模式
    5.6 小结
第6章 柴达木盆地晚期成藏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
    6.1 晚期生烃与青藏高原隆升
        6.1.1 盆地晚期生烃特征明显
        6.1.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地壳增厚
        6.1.3 地温梯度下降引起滞后生烃
    6.2 构造圈闭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2.1 盆地构造圈闭晚期形成特征明显
        6.2.2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构造的晚期活动
        6.2.3 晚期构造活动控制圈闭的晚期形成
    6.3 断层运移通道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3.1 盆地断裂晚期形成及活动特征明显
        6.3.2 晚期断裂系统是晚期输导的通道
    6.4 地层超压晚期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
        6.4.1 高原隆升控制盆地异常高压的晚期形成
        6.4.2 晚期超压为油气输导提供动力
    6.5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的“三晚”机制决定了油气晚期成藏特性
        6.5.1 青藏高原隆升控制“晚期生烃、晚期成圈和晚期运移”
        6.5.2 “三晚”机制决定了晚期成藏特征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GPS观测的青藏高原南部构造变形及深部流变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机理与模型
        1.2.2 青藏高原GPS震间形变研究
        1.2.3 青藏高原GPS震后变形研究
        1.2.4 青藏高原南部GPS观测研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原南部及邻区地质构造背景
    2.1 区域主要活动块体
        2.1.1 拉萨块体
        2.1.2 喜马拉雅块体
        2.1.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2.2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
        2.2.1 东西向逆冲断裂
        2.2.2 边界走滑断层
        2.2.3 内部正断系统
        2.2.4 其他断层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原南部及邻区的GPS观测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3.1.1 中国GPS观测网络
        3.1.2 尼泊尔、不丹GPS观测网
        3.1.3 印度GPS观测网
    3.2 GPS数据处理
        3.2.1 GAMIT/GLOBK基本工作原理
        3.2.2 GPS观测数据处理
    3.3 异源速度场资料的融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原南部及邻区构造变形特征
    4.1 弹性块体模型的建立
        4.1.1 块体模型的初步建立
        4.1.2 断层运动显着性检验与块体模型的确立
    4.2 块体运动与主要断裂滑动速率
        4.2.1 块体运动
        4.2.2 断层滑动速率
    4.3 块体内部应变
        4.3.1 块内变形的显着性检验
        4.3.2 观测噪声对块内变形的影响
        4.3.3 块内应变方向与地震应力主轴的对比
        4.3.4 块内应变结果分析
    4.4 GPS数据揭示的区域形变特征
    4.5 历史地震数据揭示的区域形变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尼泊尔地震震后变形及其反映的流变结构
    5.1 震后变形信号提取
        5.1.1 阶跃信号
        5.1.2 长期线性变形
        5.1.3 周期性变形
        5.1.4 震后形变结果
    5.2 震后形变分析与建模
        5.2.1 震后余滑模型
        5.2.2 黏弹性松弛模型
        5.2.3 综合模型
    5.3 震后形变模型结果分析
        5.3.1 震后变形揭示的区域流变结构
        5.3.2 震后余滑与黏弹性松弛的时空变化
        5.3.3 震后变形的持续时长
    5.4 区域未来的地震危险性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区流变结构与构造变形特征的关系
    6.1 黏弹性块体模型理论
    6.2 算例分析
        6.2.1 逆冲断层
        6.2.2 走滑断层
        6.2.3 拉张断层
    6.3 研究区黏弹性块体模型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主要研究成果
    2 本文主要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柴北缘早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对Toarcian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早侏罗世古气候及柴北缘研究现状
        1.2.2 托阿尔阶大洋缺氧事件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总体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研究成果和创新
        1.5.1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2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侏罗纪地层及其沉积特征
        2.2.1 区域地层
        2.2.2 岩石地层沉积特征
3 柴北缘侏罗系地层对比与野外实测结果
    3.1 柴北缘侏罗系古植物与地层对比结果
        3.1.1 植物群和化石
        3.1.2 孢粉植物
        3.1.3 早侏罗世托阿尔阶的化石年代标定
        3.1.4 锆石U-Pb年龄佐证
    3.2 柴北缘早侏罗世野外实测结果与样品采集
        3.2.1 大煤沟剖面野外实测结果
        3.2.2 样品采集
    3.3 本章小结
4 柴北缘早侏罗世元素地化特征与古气候演化
    4.1 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4.2 古氧化还原条件
    4.3 CIA指数对气候变化的指示
    4.4 古气候
        4.4.1 古温度
        4.4.2 古生产力
        4.4.3 古盐度和古湿度
    4.5 小结
5 柴北缘陆相沉积中T-OAE的识别及其响应特征
    5.1 柴北缘陆相沉积中T-OAE的识别
        5.1.1 地层沉积的证据
        5.1.2 有机碳同位素和TOC证据
        5.1.3 古气候研究的证据
    5.2 柴北缘T-OAE与海相地层对比结果
    5.3 柴北缘T-OAE成因探讨
        5.3.1 碳同位素发生负向偏移影响因素
        5.3.2 碳循环机制
        5.3.3 成因解释
        5.3.4 T-OAE中轻碳来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剥露历史的构造热年代学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斑岩铜矿研究现状
        1.2.1 矿床的定义,分类,构造背景和时空分布
        1.2.2 岩浆性质、起源、运移过程
    1.3 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研究现状
        1.3.1 冈底斯成矿带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1.3.2 冈底斯成矿带隆升与剥露作用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
    1.5 论文工作情况及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
    2.2 拉萨地体
    2.3 日喀则弧前盆地
    2.4 山前磨拉石带
    2.5 主要断裂构造
第3章 矿床地质
    3.1 冈底斯东段驱龙斑岩型Cu-Mo矿床
    3.2 冈底斯东段冲江斑岩型Cu(-Au-Mo)矿床
    3.3 冈底斯东段厅宫斑岩型Cu-Mo矿床
    3.4 冈底斯中段吉如斑岩型Cu-Mo矿床
    3.5 冈底斯中段雄村斑岩型Cu-Au矿床
    3.6 冈底斯西段朱诺斑岩型Cu-Mo-Au矿床
第4章 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
    4.1 年代学和热年代学样品采集情况及测试结果
        4.1.1 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
        4.1.2 裂变径迹年龄
        4.1.3 锆石U-Th/He年龄
        4.1.4 磷灰石U-Th/He年龄
    4.2 驱龙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
    4.3 冲江矿床剥露历史
    4.4 厅宫矿床剥露历史
    4.5 吉如矿床剥露历史
    4.6 雄村矿床岩浆-热液演化和剥露历史
    4.7 朱诺矿床剥露历史
    4.8 冈底斯东段和中、西段成矿深度和剥露历史差异
第5章 冈底斯成矿带剥露历史
    5.1 冈底斯成矿带剥露历史
        5.1.1 谢通门剖面
        5.1.2 日喀则-南木林剖面
        5.1.3 尼木剖面
        5.1.4 曲水-羊八井剖面
        5.1.5 桑耶-拉萨剖面
        5.1.6 泽当-门巴剖面
    5.2 冈底斯成矿带剥露历史空间变化规律
    5.3 构造、气候和河流对剥露作用的影响
        5.3.1 构造对剥露作用的控制
        5.3.2 气候对剥露作用的控制
        5.3.3 河流(和冰川)对剥露作用的控制
第6章 冈底斯成矿带找矿远景预测
    6.1 剥露作用与成矿作用关系
    6.2 剥露作用与矿床保存关系
    6.3 找矿远景预测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案
    1.5 论文已完成工作量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及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
    2.2 羌塘板块
    2.3 冈底斯板块
第3章 白垩纪洋岛型岩石组合
    3.1 仲岗洋岛
        3.1.1 仲岗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3.1.2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1.3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源区特征及成因
        3.1.4 仲岗洋岛玄武岩和辉长岩的演化关系
        3.1.5 仲岗洋岛的形成时代
    3.2 塔仁本洋岛
        3.2.1 塔仁本洋岛的岩石学特征
        3.2.2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2.3 塔仁本洋岛玄武岩和辉绿岩的成因
        3.2.4 塔仁本洋岛的形成时代
    3.3 白垩纪洋岛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第4章 白垩纪蛇绿岩
    4.1 康穷蛇绿岩
        4.1.1 康穷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4.1.2 康穷蛇绿岩辉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1.3 康穷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4.1.4 康穷蛇绿岩的成因
    4.2 洞错蛇绿岩
        4.2.1 洞错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4.2.2 洞错蛇绿岩玄武岩和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4.2.3 洞错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4.2.4 洞错蛇绿岩的成因
    4.3 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
    4.4 白垩纪蛇绿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第5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北侧与俯冲相关的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
    5.1 洋脊俯冲成因的早白垩世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5.1.1 扎嘎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5.1.2 扎嘎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洋脊俯冲?
    5.2 弧后盆地成因的早白垩世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
        5.2.1 麦尔则岩组及其双峰式火山岩的特征
        5.2.2 麦尔则岩组双峰式火山岩的成因:弧后初始拉张?
    5.3 早白垩世双峰式火山岩与班公湖-怒江洋演化
第6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6.1 缝合带内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6.1.1 木嘎岗日岩群复理石建造及其时代探讨
        6.1.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
        6.1.3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
    6.2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6.2.1 羌塘盆地侏罗纪沉积建造
        6.2.2 羌塘盆地白垩纪沉积建造
        6.2.3 缝合带北侧羌塘盆地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6.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
        6.3.1 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纪沉积建造
        6.3.2 冈底斯板块北缘白垩纪沉积建造
        6.3.3 缝合带南侧冈底斯板块北缘侏罗-白垩纪沉积演化
    6.4 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建造与大洋演化
第7章 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及两侧侏罗-白垩纪沉积不整合与洋盆闭合消亡
    7.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沙木罗组等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7.2 早白垩世末期去申拉组与洋壳物质的沉积不整合
    7.3 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阿布山组和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等与洋壳物质和古老地层的沉积不整合
第8章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8.1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北早南晚的纵向穿时性
    8.2 班公湖-怒江洋汇聚消亡过程中东早西晚的横向穿时性
    8.3 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青藏高原北部构造格局对煤系赋存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青藏高原北部大地构造研究现状
        1.2.2 青藏高原北部煤田地质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及背景
        2.1.2 构造单元特征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地层分区特征
        2.2.2 地层分布概况
    2.3 岩浆岩
        2.3.1 侵入岩
        2.3.2 火山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煤地层
    3.1 含煤地层概况
        3.1.1 石炭纪
        3.1.2 二叠纪
        3.1.3 三叠纪
        3.1.4 侏罗纪
    3.2 含煤地层特征分析
        3.2.1 含煤性
        3.2.2 煤质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提斯演化与煤系构造—沉积模式
    4.1 特提斯构造演化
        4.1.1 古特提斯阶段
        4.1.2 中特提斯阶段
        4.1.3 新特提斯阶段
    4.2 煤系构造—沉积模式
        4.2.1 煤系构造—沉积模式分类
        4.2.2 煤系构造—沉积模式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煤系形成与演化的构造控制
    5.1 石炭纪
        5.1.1 成煤期构造与古地理
        5.1.2 成煤作用与成煤盆地构造演化模式
        5.1.3 煤系的后期改造
    5.2 二叠纪
        5.2.1 成煤期构造与古地理
        5.2.2 成煤作用与成煤盆地构造演化模式
        5.2.3 煤系的后期改造
    5.3 三叠纪
        5.3.1 成煤期构造与古地理
        5.3.2 成煤作用与成煤盆地构造演化模式
        5.3.3 煤系的后期改造
    5.4 侏罗纪
        5.4.1 成煤期构造与古地理
        5.4.2 成煤作用与成煤盆地构造演化模式
        5.4.3 煤系的后期改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煤系资源赋存规律与前景
    6.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6.2 赋煤构造单元特征
        6.2.1 东昆仑断陷赋煤带
        6.2.2 积石山断陷赋煤带
        6.2.3 唐古拉山褶皱赋煤带
    6.3 煤系资源前景
        6.3.1 东昆仑断陷赋煤带
        6.3.2 积石山断陷赋煤带
        6.3.3 唐古拉山褶皱赋煤带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成果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主要获奖

(9)滇西保山地块二叠纪(?)类与Shanita动物群(有孔虫)的生物地层学与古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层概况
    第一节 北部地区
    第二节 南部地区
    第三节 西南部地区
    第四节 岩组厘定建议
第三章 (?)类动物群及时代
    第一节 东山坡剖面与阿罗田剖面
    第二节 坝尾剖面
    第三节 小新寨剖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hanita动物群
    第一节 卧牛寺剖面
    第二节 河湾街剖面
    第三节 坝尾剖面
    第四节 时代意义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地理意义
    第一节 二叠纪(?)类古地理格局
    第二节 (?)类古地理定性分析
    第三节 (?)类古地理定量对比
    第四节 Shanita动物群古地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系统描述(Systematic Paleontolgy)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图版说明与图版

(10)西昆仑山黄土与亚洲内陆干旱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黄土古气候研究现状及进展
    第二节 亚洲内陆干旱化研究
    第三节 西昆仑山地区黄土与干旱化历史研究现状及进展
    第四节 选题依据和目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黄土钻探
    第一节 大气环流和气候
    第二节 构造背景与地层
    第三节 西昆仑山黄土钻探概况
第三章 岩芯描述及磁性地层年代
    第一节 黄土岩芯描述
    第二节 古地磁样品采集与测量
    第三节 磁性地层年代
第四章 黄土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及特征
    第一节 粒度
    第二节 磁化率和岩石磁学
    第三节 碳酸盐
    第四节 粉尘沉积通量
第五章 1Ma以来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及其机制
    第一节 各气候指标反映的1Ma以来的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
    第二节 塔克拉玛干沙漠近1Ma以来的演化历史
    第三节 黄土气候记录揭示的重大环境事件及驱动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问题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四、《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南部白垩纪中期鱼牙齿化石在古气候中的应用[D]. 吴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D]. 臧忠江.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3]青藏高原隆升对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易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基于GPS观测的青藏高原南部构造变形及深部流变结构研究[D]. 田镇. 长安大学, 2020(06)
  • [5]柴北缘早侏罗世古气候演化及对Toarcian大洋缺氧事件的响应[D]. 高瑞珍.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6]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斑岩型矿床剥露历史的构造热年代学约束[D]. 周敖日格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6)
  • [7]班公湖—怒江洋中西段晚中生代汇聚消亡时空重建[D]. 范建军. 吉林大学, 2016(08)
  • [8]青藏高原北部构造格局对煤系赋存的控制作用[D]. 谭节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
  • [9]滇西保山地块二叠纪(?)类与Shanita动物群(有孔虫)的生物地层学与古地理学研究[D]. 黄浩.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0(01)
  • [10]西昆仑山黄土与亚洲内陆干旱化[D]. 昝金波. 兰州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1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