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放血治疗女性青春期躁狂症3例

中西医结合放血治疗女性青春期躁狂症3例

一、中药与刺血术结合治疗妇女青春期癫狂3例(论文文献综述)

陆娟娜[1](2020)在《针灸治疗黄褐斑选穴特点和配穴规律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近20年有关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进行统计分析黄褐斑针灸的主要腧穴,探讨其选穴特点、配穴规律为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思路与借鉴。方法:文献来源:收集1999年1月至2020年1月20多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检索入口:关键词、主题词、标题,检索式为:黄褐斑、针刺、针灸治疗;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明确诊断黄褐斑或肝斑,治疗方法、穴位选取明确;治疗过程中,必须以针具刺穴位;穴位纳入标准:参照临床上十四正经穴位和奇穴给予鉴定。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未涉及十四正经及经外奇穴,不以研究十四正经或经外奇穴为目的。文献数据处理:根据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之后进行人工分类、整理,将相关穴位经络等资料输入微软Office中的Excel软件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92篇,其中包括了 14144个黄褐斑病例,纳入文献中专注研究局部围刺治疗黄褐斑有17篇文献,专注个别证型有23篇,专注火针治疗黄褐斑有5篇,专注穴位注射4篇;本次研究共录得102个穴位,总使用频次为1307次,当中有25个穴位使用频次超过15次;三阴交穴(106)使用率最高,其次依次为阿是穴(104)足三里(101)、血海(83)、曲池(68)、肝俞等常用穴;使用次数和使用频次在经络统计中足太阳膀胱经有17个经穴,选用频次达276;足太阴脾经有6个经穴,选用频次达205;足阳明胃经18个经穴,频次197;手阳明大肠经占5个穴位频次为154;督脉占8个穴位频次为81。在配穴规律,三阴交-足三里这对穴位同现频次在本研究为最高77次;其次为血海-三阴交频次为64次,第三为血海-足三里频次为58次。临床选穴配穴上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经的其他穴,作个体化治疗。结论:从研究结果看出,治疗黄褐斑首选三阴交穴,而在平时针灸治疗上,依次选用的穴位为足三里、血海、曲池和肝俞等多医者选用而确切有效的穴位;同时,可依次从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中选择其他穴位协助。在配穴中,可选三阴交配足三里为主要配伍处方。

王鹰[2](2018)在《手部井穴临床应用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整理手部六井穴在古代文献中的临床应用条文,探究其适宜病症和配伍应用规律,为阐释手部井穴理论内容及临床适宜病症和配穴应用提供文献学依据;归纳手部各井穴临床应用配伍规律,为临床和科研探究和使用手部井穴提供指导。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手部六井穴的适宜病证和配伍应用规律特点。结果:古代文献条文共2205条,其中少商适宜病症及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临床病证条文达469条,商阳274条,中冲226条,关冲373条,少冲449条,少泽414条。治疗病症类型包括内科、耳鼻喉科、妇科、儿科、眼科、外科等。结论:1.手部井穴治疗特点共性中带有个性,与脑关系密切,都能清热开窍以治疗五官病证,少商开咽喉窍、商阳通耳窍、中冲泻热开心窍、关冲泻热存津养口窍、少冲温补养心窍、少泽泻热开五官之窍。2.手部井穴既可主所在经脉所属的脏腑病证,又可主所属经脉循行所过之脏腑的病证,或所属经脉表里经络所属脏腑之病证,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用穴规律。3.文献显示各手部井穴有特殊治疗疾病的病种。少商治疗雀目,商阳治疗下齿痛和青盲,中冲治疗惊风、夜啼,关冲治疗面黑、小眦痛,少冲治疗少气痰冷、乍寒乍热、口热咽酸、咽喉酸辛、目黄、悲惊,少泽治疗攀睛、妒乳、乳痈等。4.手部井穴单独使用主要应用于清热开窍的急症,在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疾病时,通过井穴主脏、激发疏通经气、调和脏腑寒热阴阳,可用于更广泛的慢性病证。

王亚飞[3](2018)在《丹参酮联合红光药物面膜综合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丹参酮联合红光药物面膜综合疗法治疗轻中度痤疮的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皮肤科门诊诊断符合Pillsbury分级轻中度痤疮的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第1次治疗前由患者填写痤疮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并向患者交代治疗流程及注意事项。实验组予丹参酮胶囊口服联合红光药物面膜综合治疗,对照组予红光药物面膜综合治疗,疗程4周。由同一位皮肤科专业医师,分别于治疗前、2周、4周,记录患者相关临床病症及体征,并拍照记录,患者填写DLQI(Dermatology Quality of Life Index,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表评估生活质量。所有照片由同一皮肤科专业医师,采用Pillsbury国际改良分级法和GAGS(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两种方法进行评分。随访在疗程结束1个月之后进行,主要观察复发及加重情况。痊愈患者中新发皮疹超过10个以上记为复发,显效及好转患者以总皮损数较治疗4周时增加10个以上记为加重。结果(1)病因分析:约37.5%的患者平素不会注意防晒或保湿,22.5%的患者有每日喝牛奶的习惯,65%的患者喜欢糕点类甜食,55%的患者喜食辛辣,其次是咸味及油腻食物,所有调查患者每日睡眠时间约为(7.21±0.95)h,每日面对电脑或手机时间约为(6.18±3.38)h;(2)两组基线均衡性比较: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病程、Pillsbury分级、GAG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3)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实验组20例患者总显效率为70%;对照组20例患者总显效率为35%,实验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AGS评分对比:治疗前,实验组GAGS评分为(24.60±5.26),对照组GAGS评分为(23.20±4.9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实验组GAGS评分平均降低(5.55±3.61),对照组GAGS评分平均降低(6.20±4.99),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实验组GAGS评分平均下降(10.20±4.54),对照组GAGS评分平均下降(7.25±4.24),实验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5)DLQI评分对比:治疗前,实验组DLQI评分为(11.50±3.85),对照组D L Q I评分为(9.30±4.7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DLQI评分为(5.30±2.52),对照组DLQI评分为(4.45±2.2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LQI评分平均降低(6.20±2.88),高于对照组(4.85±3.1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实验组出现4例(2 0%),对照组3例(1 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事件;(7)预后:治疗1月后进行随访,实验组出现3例加重或复发情况,对照组出现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及加重情况均较轻微,较治疗4周新增皮损数量多在1015个之间,没有较治疗前加重患者。结论(1)大部分痤疮患者喜食辛辣及甜食,其次是咸味及油腻食品;(2)丹参酮联合红光药物面膜综合治疗痤疮较单用红光药物面膜治疗疗效明显;(3)丹参酮联合红光药物面膜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痤疮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与单用红光药物面膜治疗痤疮无明显差别。

杨涛[4](2017)在《田从豁“形神并调”学术思想及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田从豁教授从事针灸临床、教研60余年,具有高深的中医理论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工作中一直继承传统针灸的精华,并与时俱进,探索针具、针法的创新。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他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和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田从豁教授临证将中西医知识有机地结合,强调诊疗方法的多样性,尤其擅长应用不同刺激量针法调整局部形态、不同穴组及刺灸法结合调理整体神机治疗临床疾病。本文正文主要包含“形神并调”学术思想研究和临床研究两部分内容。1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以研究田师学术思想,继承其学术经验为目的。通过研习论着、医理学习、跟诊带教、验案分析、主题讲座及专题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整理了田师学术传承道路,总结了田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并着重分析田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应用特点,提炼田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的针刺方法经验及临床选穴,阐述其应用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性提出田师“形神并调五部八法”的观点,并在临床中验证应用。1.1田从豁教授学术成长道路田师在学术思想形成过程中,深入学习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前辈朱琏教授、高凤桐教授的经验,同时又融汇有中南地区及北京名医家的针灸技法,精研中医典籍,结合自身多年实践,遵循针灸理论和针刺方法并进之路,将调整直观获得的局部病变与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形神并调”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体系。1.2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基本内容形神的含义争议很多,田师认为“形”是指中医四诊所获得的脏腑经脉形体孔窍的形态结构资料,主要是指眼睛能够看到,手可以触摸到的肉体,具体到针灸操作上指针尖到达的部位,包括有皮、肉、脉、筋、骨。认为“神”在针灸临床中含义广泛,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需将其分成若干部分,才能有的放矢。比如“五藏神”之神专指五脏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安神”之神则是指精神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等。田师强调形、神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生理状态下形神俱存、协调一致,病理状态时产生不同形变或神变,二者可相互影响;另外对人体而言,神可御形,强调精神因素对健康有巨大的影响。田师在针灸临床治疗时,通过调形,修复局部组织的病变;通过调神恢复脏腑经脉气血的协调。二法共用,形神并调,达到“形与神俱、高度协调”,以保持健康。针灸调形的原则为不破不立,调神的原则为调治求衡,这个理论是田师多年积累形成的针灸学术精华。田师临床“调形”先要审查形病的特点,再在局部施以治疗。即针对不同部位的病症,首先要看或扪循,找到具体的病变所在,视其位置、大小、深浅、软硬,寒热情况,采用不同的针具和刺灸法。一般皮肤表面的病变选用毫针围刺或火针点刺,粘膜的病变选用钩针挑刺,皮下包块的病变选用毫针齐刺或旁针刺,血脉的病变选用三棱针点刺或火针点刺,筋病选用毫针恢刺,骨病选用毫针短刺。取穴的部位在病变所在及周围组织,不拘泥于腧穴。在临床治疗中,田师第一步强调“守神”,认为这是针灸取得疗效的关键。“守神”既包括守医者之神,也包括守患者之神。他强调针灸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医疗技艺,旺盛的工作精力,而且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日常应锻炼“心力”,达到临床时能够灵活有效地控制针刺手。接诊患者时,心态平和,耐心和蔼。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平心静气,专心致志,轻柔敏捷,一丝不苟。施针时要求医者精神专注,随着针入人体,医生之神也随之而入,方可细致体查针下感觉,同时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田师同时强调,患者要配合医生,有效互动。田师临床“调神”,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因此重视“安神”、“畅神”、“益神”等法的选用,选穴上多取头部腧穴。另外田师还强调五脏神的特殊作用,重视背俞穴的使用。同时田师重视督脉、任脉对神的调整作用,重视腹部、背部腧穴的使用。在“调神”时重视操作手法和针感,要求尽量气致病所,但总体针感要舒适。1.3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临床应用田师治疗过敏性鼻炎时以形神并调为针灸治疗特色。局部形变治疗以泻法驱邪为主,针对鼻粘膜肿胀,选用鼻通穴;针对鼻周围的肿胀范围,选取不同组穴。全身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的神变治疗以通经固本为法,经脉以调理督脉、手太阴和手阳明经气血为主,加用调理脏腑及培补元气之法。方法有针刺、艾灸、贴敷治疗。同时强调治疗时守神安神,并且重视医生和患者的日常调养。调形主张针至病所,作用点在鼻粘膜和周围的皮下组织,手法以合谷刺为主,行捻转泻法。调神方面先要确定病变涉及的经脉或脏腑,同时重视调整脏腑功能和元气的功能。在治疗的主次安排上,急性期先调形,后调神,缓解期以调神为主,兼以调形。医者在平时需要练习用针的协调性。田师在咳喘症的治疗中认为中医药的优势在于缓解临床症状,该病的病位考虑在肺经、任脉为主,病变影响的部位在咽喉及胸部。针刺调形以局部腧穴天突,定喘为主,调神以安神定志、宽胸理气、疏肝解郁为法。在咳喘的急性期一般针药罐并治,病情稳定后可针刺、艾灸及贴敷治疗一段时间,发挥各自特色,共治顽疾。田师针灸治疗皮肤病特点鲜明,强调医患互动,形神并调,针对皮肤局部病损,不破不立,选用火针、皮肤针或毫针围刺以调形;调理全身,重视气血通畅以调神;同时顾护脾胃,扶正固本。田师针灸治疗痹症,针对疼痛的局部,采用关节三针以调形治疗,即取疼痛关节的头部及颈部两侧的部位进行针刺,针尖到达的部位为骨膜或筋骨之间。调神注重调五藏神强壮脏腑功能,或者取脐周四穴以培元壮骨。同时考虑加用灸法或贴敷治疗以壮阳气,除寒湿。田师治疗月经病时,认为该病病位在小腹部,冲任失调是基本的病机,针刺调形以局部腧穴关元、归来为主,调神强调调理脏腑功能,培元固本,理气解郁。再根据兼症不同加减腧穴。田师临床常见脑病主要有中风、痫症、发育迟缓。田师强调这三类疾病的病位在髓海,病变与督脉任脉功能失调或失养相关,同时涉及到不同的相关经脉,临床症状多样,治疗复杂棘手。根据症状的具体部位而调形,如有肢体运动障碍的选取局部阳明经的腧穴,有吞咽困难的选用咽喉部的腧穴,有语言障碍的选用舌下针刺或廉泉穴。调神则注重调整督脉功能和治疗脏腑功能虚损,一般取督脉、任脉、脏腑俞穴,同时重视头部腧穴的应用。1.4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临床探索通过对田师临床诊疗思路、取穴特点、针刺手法的深入思考,提出“田氏针灸形神并调五部八法”学术观点,并在临床中加以运用,逐步有了自己的实践体会。在跟诊过程中,逐步领悟到,田师运用调形、调神的针灸思路,广泛治疗临床各科疾病。针对不同疾病,诊治思路上病症结合,并辨清病变部位,使用一些针对局部作用很强的针灸疗法和组方,包括针对皮、肉、脉、筋、骨的调形,常用针具为毫针、火针、皮肤针、三棱针,常用术式为围刺,点刺等;也经常应用一些固定的组穴进行调神的治疗,将其归纳为八种方法,即“通督益神法”、“调五藏神法”、“培元固神法”、“阴阳平神法”、“理气畅神法”、“镇静安神法”、“益智宁神法”、“开窍醒神法”。这些是田老临床的基础针灸方案,掌握这些要点,运用得当,则理法清晰,以简御繁,事半功倍。因此提出“调形五部”和“调神八法”组成的“田氏针灸形神并调五部八法”的学术观点,阐述其腧穴组方、针灸操作及应用范围。并将“田氏针灸形神并调五部八法”应用到自己的临床中,治疗湿疹、乳腺增生,获得良好的疗效。总之,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内容丰富,针灸临床应用特色鲜明,值得推广学习。2形神并调法治疗持续性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2.1目的将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应用于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采用常用具有局部调形,同时加具有通督理气等调神作用的腧穴,明确形神并调法治疗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2方法本实验采用随机、单盲法(盲评价者)、对照的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门诊,以及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内一科门诊的患者96例。时间自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按照SAS软件所产生的随机方案进行分组,针灸治疗组48例,西药对照组48例。诊断标准按照“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ion asthma,ARIA)”诊疗指南2008年修订本(WHO编写)对于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治疗组穴方:上迎香(双侧)、迎香(双侧)、四白(双侧)、印堂、上星、尺泽(双侧)、列缺(双侧)、合谷(双侧)、大椎。针刺得气后,将3*1cm的艾段点燃,放置于大椎穴的针柄上,点燃端距皮肤表面的垂直距离为2-2.5cm。20分钟后起针。隔日治疗1次,一周3次。共计12次,时间4周。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每天1片,时间4周。疗效评价:在疗前、疗后2周、疗后4周、随访3个月、6个月时进行鼻部症状总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s,TNSS)和鼻炎伴随症状总分(Total Non Nasal Symptoms Scores,TNNSS)评价。在疗前、疗后4周、随访3个月、6个月时进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价。数据处理及统计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有专人核查数据并录库。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基线的可比性、疗效评价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计量资料数据,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者用组间t检验,经方差齐性检验,方差相齐者用t检验,方差不齐者用校正t检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用非参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2.3结果治疗组41例,对照组45例完成实验。2.3.1主要疗效指标评价:鼻部症状总分(TNSS)评价两组治疗后在不同观察时点TNSS评分及单项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和氯雷他定片均能够缓解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鼻部症状。并且随着疗程增加,TNSS评分逐渐降低。随访结果说明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均有一定的后续效应。组间比较:疗程和随访结束后,两组改善TNSS及单项评分方面疗效相当。治疗2周时,针灸改善患者TNSS的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片(P<0.05)。结束治疗后3个月内,针灸改善患者TNSS的后续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片(P<0.05);治疗2周时,针灸改善患者鼻塞、流涕、鼻痒症状评分优于氯雷他定片(P<0.05)。结束治疗后3个月内,针灸改善患者鼻塞症状评分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片(P<0.05)。2.3.2次要疗效指标评价:鼻炎伴随症状总分(TNNSS)评价两组治疗后在不同观察时点TNNS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和氯雷他定片均能够缓解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伴随症状。并且随着疗程增加,TNNSS评分逐渐降低。随访结果说明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均有一定的后续效应。组间比较:2周和疗程后,针灸改善患者TNNSS评分的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片(P<0.05)。结束治疗后6个月内,针灸改善患者TNNSS评分的后续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片(P<0.05)。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价两组治疗后在不同观察时点RQLQ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和氯雷他定片均能够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随着疗程增加,RQLQ评分逐渐降低。随访结果说明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均有一定的后续效应。组间比较:2周和疗程后,针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片(P<0.05)。结束治疗后6个月内,针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的后续疗效优于氯雷他定片(P<0.05)。2.3.3安全性评价:本研究共纳入的96例病例均未出现晕针、晕灸、局部疼痛、皮肤灼伤等不良反应。2.4结论(1)治疗4周时及6个月随访的疗效证实:针灸形神并调法可以改善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鼻部症状,表现出与一线推荐药物氯雷他定片的疗效等效性。(2)治疗2周时及3个月随访的疗效证实:针灸形神并调法可以改善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鼻部症状,表现出较氯雷他定片的疗效优势。(3)针灸形神并调法可以改善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的鼻部伴随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表现出较氯雷他定片的全面优效性。(4)治疗2周疗效证实,针灸形神并调法治疗持续性过敏性鼻炎起效迅速。(5)针灸形神并调法治疗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安全性好,无副作用。

陈泉彰[5](2015)在《传承堂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肩关节周围炎(冻结肩)简称肩周炎,俗称冻结肩。指肩部四周的肌肉、滑囊、肌腱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关节粘连,活动疼痛,功能障碍是其主要临床特点。中老年人好发,约50岁多发,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也因废用性萎缩发病后,对侧的运动补偿,过载引起两侧应变,也能导致早期或晚期发病。由于疼痛症状明显,往往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日常动作不能正常完成,如梳理头发、穿脱衣服、举臂抬物、向后背系扣、后腰系带等,使患者身心倍受伤害。如何有效缓解肩周炎所带来的疼痛以及肢体活动功能障碍便是临床急需解决的关键。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对治疗痛证、痹证便有详细文章记载,其对痛证、痹证的认识分析详尽,更用九针、砭石、艾灸等治疗方法对痛证、痹证进行干预,方法简单可行,取效甚快。因痛证、痹证好发于四肢关节处,发病时疼痛导致患者害怕活动关节,日久则形成废用性萎缩,发展成痹证,其结果多为痛证与痹证并存的局面,肩周炎是其中的一种。虽然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具有自愈能力,然病程迁延不愈,长可多达数年,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观察传承堂推拿手法,配合条口透刺承山穴,在肩周炎患者疼痛与关节功能障碍情况下进行干预,比较单独使用条口透刺承山穴的临床治疗效果、肩关节疼痛程度及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前屈、后伸、外展、外旋、内收),综合评价传承堂推拿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对此试验做出相对客观的科学评价,并为多种疗法搭配使用治疗肩周炎提供新思路与临床证据。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在台湾传承堂及广济中医诊所中实施,病例来源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之间,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收集到病例60例纳入研究,按实际人数比例平均分配到两组中,其中30例为治疗组(传承堂推拿+针刺组),30例为对照组(针刺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1)针刺: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穴位取患侧下肢部位,以75%酒精棉球做常规消毒后,从条口穴进针做透刺法,针尖往承山穴方向,进针,得气,手法技术以重手法为主,提插、捻转,使患者感到强烈的刺痛感和扩张感,感觉向肩部传导,要求患者同时进行患部肩关节活动,其活动方式为前屈、后伸、外展、外旋、内收各循环三次,活动幅度以患者能耐受之程度为主,活动完毕后随即出针不留针。(2)推拿:①用掌根揉、扌衮肩关节周围,双手拿揉肩膀部及上肢约lmin。②肩部伤科点穴位运动手法:施术者用拇指点按远端对侧取穴髀关、伏兔、阳陵泉、三阴交,利用离心泻法点按穴位30s~1min。③摇法:患者患肩缓慢的连续做内旋外旋动作5-8次。④扳法:患肢肩胛部被医生一手握住,肩部被另一只手扶住,医生将患肢屈肘,然后由前方向斜上方逐渐用力提拉,力度与幅度以患者能忍受为适宜。以上各活动手法之间用肩部轻揉整复手法以放松肌肉,并加整复手法缓解疼痛。⑤最后用搓法、揉法再次放松肌肉结束。对照组:运用单纯针刺治疗。针刺体位、取穴、具体操作均与治疗组相同。以上两组均有运动关节松动术配合康复。以上治疗每天1次,五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2疗程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变化、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变化进行评定。结果:1.针刺结合传承堂推拿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2.治疗前,肩部疼痛程度两组秩和检验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肩部疼痛程度两组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功能(前屈、后伸、外旋、外展、内收)两组秩和检验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肩关节后伸、外展两组之间秩和检验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肩关节前屈、外旋、内收两组秩和检验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肩周炎是临床上痛证常见病种,骨科、针灸科乃至内科均可对其进行干预,然而口服药物见效慢,副作用大;手术治疗,造成二次损伤,病情易于反复。而针灸配合推拿疗法对此病治疗,疗效一直不错。因肩周炎引起的疼痛以及对肩关节活动功能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本次试验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此次试验数据初步显示,传承堂推拿手法结合条口透刺承山穴是远近搭配的有效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无论在镇痛方面还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均较单一针刺方法更为显着。此法先通过上病下取,针刺条口透刺承山穴以激发经气传导,进而使用推拿手法松解局部,使局部气血运行顺畅,经脉得通,在增强血液循环的前提下,有效松解局部粘连组织,促进血氧供给,加快新陈代谢,便于炎症吸收。在此可见针刺与推拿两种疗法双管齐下,双得益彰,既能有效镇痛也能滑利关节,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得到大大的改善,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大大提高。

陈泉彰(Chuan Chang Chen)[6](2015)在《传承堂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肩关节周围炎(冻结肩)简称肩周炎,俗称冻结肩。指肩部四周的肌肉、滑囊、肌腱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关节粘连,活动疼痛,功能障碍是其主要临床特点。中老年人好发,约50岁多发,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也因废用性萎缩发病后,对侧的运动补偿,过载引起两侧应变,也能导致早期或晚期发病。由于疼痛症状明显,往往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日常动作不能正常完成,如梳理头发、穿脱衣服、举臂抬物、向后背系扣、后腰系带等,使患者身心倍受伤害。如何有效缓解肩周炎所带来的疼痛以及肢体活动功能障碍便是临床急需解决的关键。传统医学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对治疗痛证、痹证便有详细文章记载,其对痛证、痹证的认识分析详尽,更用九针、砭石、艾灸等治疗方法对痛证、痹证进行干预,方法简单可行,取效甚快。因痛证、痹证好发于四肢关节处,发病时疼痛导致患者害怕活动关节,日久则形成废用性萎缩,发展成痹证,其结果多为痛证与痹证并存的局面,肩周炎是其中的一种。虽然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具有自愈能力,然病程迁延不愈,长可多达数年,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观察传承堂推拿手法,配合条口透刺承山穴,在肩周炎患者疼痛与关节功能障碍情况下进行干预,比较单独使用条口透刺承山穴的临床治疗效果、肩关节疼痛程度及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前屈、后伸、外展、外旋、内收),综合评价传承堂推拿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对此试验做出相对客观的科学评价,并为多种疗法搭配使用治疗肩周炎提供新思路与临床证据。方法:本次试验研究在台湾传承堂及广济中医诊所中实施,病例来源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之间,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收集到病例60例纳入研究,按实际人数比例平均分配到两组中,其中30例为治疗组(传承堂推拿+针刺组),30例为对照组(针刺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1)针刺: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穴位取患侧下肢部位,以75%酒精棉球做常规消毒后,从条口穴进针做透刺法,针尖往承山穴方向,进针,得气,手法技术以重手法为主,提插、捻转,使患者感到强烈的刺痛感和扩张感,感觉向肩部传导,要求患者同时进行患部肩关节活动,其活动方式为前屈、后伸、外展、外旋、内收各循环三次,活动幅度以患者能耐受之程度为主,活动完毕后随即出针不留针。(2)推拿:①用掌根揉、扌 衮肩关节周围,双手拿揉肩膀部及上肢约1min。②肩部伤科点穴位运动手法:施术者用拇指点按远端对侧取穴髀关、伏兔、阳陵泉、三阴交,利用离心泻法点按穴位30s~1min。③摇法:患者患肩缓慢的连续做内旋外旋动作5-8次。④扳法:患肢肩胛部被医生一手握住,肩部被另一只手扶住,医生将患肢屈肘,然后由前方向斜上方逐渐用力提拉,力度与幅度以患者能忍受为适宜。以上各活动手法之间用肩部轻揉整复手法以放松肌肉,并加整复手法缓解疼痛。⑤最后用搓法、揉法再次放松肌肉结束。对照组:运用单纯针刺治疗。针刺体位、取穴、具体操作均与治疗组相同。以上两组均有运动关节松动术配合康复。以上治疗每天1次,五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2疗程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变化、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变化进行评定。结果:1.针刺结合传承堂推拿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2.治疗前,肩部疼痛程度两组秩和检验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肩部疼痛程度两组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功能(前屈、后伸、外旋、外展、内收)两组秩和检验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肩关节后伸、外展两组之间秩和检验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肩关节前屈、外旋、内收两组秩和检验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肩周炎是临床上痛证常见病种,骨科、针灸科乃至内科均可对其进行干预,然而口服药物见效慢,副作用大;手术治疗,造成二次损伤,病情易于反复。而针灸配合推拿疗法对此病治疗,疗效一直不错。因肩周炎引起的疼痛以及对肩关节活动功能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本次试验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此次试验数据初步显示,传承堂推拿手法结合条口透刺承山穴是远近搭配的有效治疗方法。其治疗效果无论在镇痛方面还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均较单一针刺方法更为显着。此法先通过上病下取,针刺条口透刺承山穴以激发经气传导,进而使用推拿手法松解局部,使局部气血运行顺畅,经脉得通,在增强血液循环的前提下,有效松解局部粘连组织,促进血氧供给,加快新陈代谢,便于炎症吸收。在此可见针刺与推拿两种疗法双管齐下,双得益彰,既能有效镇痛也能滑利关节,患者的疼痛症状以及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得到大大的改善,生活质量也因此得到大大提高。

张嘉纯[7](2014)在《温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痛经是女性患者的多发病及常见病,严重可影响女性的平时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心理影响。痛经在医学理论里,可依照器质性与无器质性病变分为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盆腔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也是年轻女性常见的疾病其中之一。依照调查有50%以上妇女曾发生过痛经。本研究选用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探讨温针加耳穴贴压组,并与常规温针共二组做对比观察临床疗效,为在临床更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临床研究选取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温针穴位处方为:中极、水道、三阴交、地机、气海,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将艾炷置于中极、水道、气海穴针柄,点燃艾炷,剪取2.5cmX2.5cm薄纸板置于艾炷下方,燃尽后,再安置新艾炷,共燃2壮后出针。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治疗,每日治疗1次,直到疼痛消失,持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耳穴贴压处方为:内生殖器、内分泌、交感、肾。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治疗,直到疼痛消失,持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月经来潮前5天开始以单纯温针法治疗,穴位选取及治疗方法和上述治疗组的温针相同。观察记录2组在治疗前、首次疗程治疗后和三个疗程结束后VAS积分和痛经症状积分。研究结果:共收集100例病例。经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VAS和主要临床症状的评分变化后,发现温针加耳穴贴压组和温针组均可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经统计学比较后,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温针加耳穴贴压要优于温针组针刺治疗。

刘坤[8](2012)在《健脾消痤汤治疗脾虚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临床观察并探讨健脾消痤汤治疗脾虚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脾虚湿热型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消痤汤,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观察临床前后皮损积分情况。结果:健脾消痤汤可以降低临床皮损积分分值,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疗效确切,综合疗效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消痤汤是治疗脾虚湿热型痤疮的有效方剂。

李仑智[9](2011)在《刺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青春发育期,好发于颜面、颈、胸背部,呈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等多种损害,常伴皮脂溢出。临床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多因风热犯肺;或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或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湿热;或痰瘀互结;或外邪侵入。本法根据痤疮的病因病机以热为主的情况,确定以督脉-相关脏腑俞穴-相关经络井穴为主线的刺血疗法。以大椎穴做为刺血疗法的主要腧穴,再结合不同证型选择相应的背俞穴以及相应经脉的井穴刺血疗法,通过清热泻火,活血通络取得治疗痤疮的效果。1目的观察刺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2方法选取在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针灸美容中心的门诊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刺血疗法加局部挑刺的方法:①刺血疗法以大椎为主穴。肺经风热证加肺俞、少商;脾胃湿热证加胃俞、厉兑;血瘀痰凝证加心俞、少冲;冲任不调证加肝俞、大敦或足大指端。操作:取背部腧穴时嘱患者俯卧,暴露后背,用75%酒精常规消毒穴位后用采血针点刺出血,然后用小号玻璃罐拔于背部腧穴约10min左右,取罐后,用消毒干棉球擦净出血,再75%酒精消毒局部;取手足腧穴时嘱患者仰卧,用75%酒精常规消毒穴位后采血针点刺,挤压出血,约0.2ml。②局部挑刺:选较明显的丘疹或脓疱,进行常规消毒后用采血针点刺皮损中心,用消毒棉签在脓疱附近挤压,将脓液、坏死组织及粉渣样物彻底排除干净,直到脓腔内挤出新鲜血为止。对照组只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局部挑刺方法。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指标有①主症变化情况,包括皮损的出油情况、皮损的性质、皮损的颜色变化,皮损计数(采用同部位、同面积治疗前后计数方法)及皮损肿痛等5项。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2疗程及治疗后1个月三阶段各评价1次。②次症变化情况,包括全身症状及舌象、脉象变化,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3结果3.1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各项皮损治疗前样本评分均值水平最高,治疗1疗程后评分水平明显降低,治疗2疗程后评分继续降低至最低水平,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但均值水平不超过治疗1疗程后时。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出油情况、痤疮皮损性质、痤疮皮损数量、痤疮皮损颜色、痤疮皮损肿痛以及总分治疗后各阶段评分均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表明两组经治疗后痤疮皮损状况明显好转,证明观察组法与对照法对于本病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3.2两组之间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在显效、有效、无效各项、2个疗程以及1个月后随访时,两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各项的综合差别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痤疮病情总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1疗程后两组间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于痤疮皮损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为好。治疗2疗程、1个月后随访时两组评分之间均存在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治疗2疗程后及随访时观察组在痤疮皮损改善的程度以及改善的持续程度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痤疮病情评分的5项指标(出油情况、痤疮皮损性质、痤疮皮损数量、痤疮皮损颜色以及痤疮皮损肿痛)中,观察组较对照组优势明显的依次是皮损颜色(三阶段均有明显优势)、出油情况、皮损性质和皮损肿痛(两个阶段优势明显)、皮损数量(一个阶段)4讨论局部挑刺法是治疗痤疮比较有效的外治法。“郁”为痤疮形成的重要病机。从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研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不通畅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郁”的表现。根据中医“郁者发之”、“结者散之”的理论,采用发郁散结的治疗方法可以快速缓解本病,而局部挑刺就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局部挑刺不仅可以泻皮肤郁热,凉血活血,同时可破血散结,疏通经络,使痤疮快速消散。所以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观察组在局部挑刺放血的基础上加上刺血疗法的方法,具有针对性,强化了泻热排毒,活血祛瘀的功效,大椎穴点刺拔罐以利于血出,使血去热退,对清泄上焦火热之邪尤为适宜。点刺背俞穴拔罐出血可疏通瘀滞之气血,清泻血中之郁热,清热散结、活血祛癖,使气血通达。少商、厉兑、少冲、大敦刺血疗法可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通调经气,协调阴阳。因此获得了比对照组更好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刺血疗法可以很快改善皮损颜色、皮损性质和皮损肿痛,其中皮损颜色持续时间较久;皮损性质有反复,但持续有效,皮损肿痛则远期疗效较差;出油情况改善较慢,但远期疗效较好;皮损数量改善的效果则最慢,但呈逐渐强化之势。5结论刺血疗法能过够有提高寻常痤疮的治愈率及有效率,且对于各证型寻常痤疮的治疗均有好的疗效。刺血疗法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副作用也少,是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王兰[10](2009)在《飞腾八法按时取穴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方面内容。1文献综述首先对飞腾八法的理论和临床应用的文献做了综述。飞腾八法是针灸时间针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八脉交会八穴为基础的按时开穴方法。“飞腾”有简捷,迅速之意,按其开穴的方式可分为徐凤飞腾八法和王国瑞飞腾八法两种,而徐凤的飞腾八法是以奇经八脉八穴、八卦为基础,按天干时辰开穴治病的一种方法。本法的特点是无论当日天干地支如何,只取用时干支,应用时按每日时辰的天干(时干)定穴,不用数字来运算,只要知道时辰的天干所代表的穴位,逢时开穴,即可运用临床,比较简便易于临床,因此现今人们多采用徐氏飞腾八法。本文也是以徐氏飞腾八法进行论述。并检索了飞腾八法临床相关治疗方式,现代以此法应用临床治疗疾病虽然很少,但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其次对黄褐斑的病因病机、临床分型以及治疗分别以中医、西医的论点进行了综述。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早从西汉前就有记载,各时期中医名家的着作中也对黄褐斑有相关的记载。所以目前中医对黄褐斑的病因病机的认识比较一致,即在脏与肝、脾、肾有关;在气血与气滞血瘀有关,治疗多以辨证施治为主。而现代医学对于黄褐斑的病因认识目前尚未明了,但普遍认为内分泌异常是黄褐斑发病的首要原因,且可能的因素有遗传、内分泌、妊娠、日光照晒等,近来研究发现本病的发生与微生态失衡、代谢异常有关,此外,劣质化妆品也是影响的因素之一。现在医学对黄褐斑的研究仍在继续。最后对近15年期刊中采用以针灸、方药、针药结合及各种综合疗法等治疗黄褐斑的文献做了分类。发现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研究已成为治疗本病的热点,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疗效。经络疗法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在黄褐斑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临床研究本课题对采用飞腾八法按时取穴治疗黄褐斑进行了临床观察。对60例符合黄褐斑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配为飞腾八法按时取穴配合辨证取穴组和中医辨证取穴组,按规定方法给予针刺治疗。目的在于探讨治疗黄褐斑的更佳方案。实验结果显示:经数字统计分析后证实,治疗前飞腾八法按时取穴配合辨证取穴组与中医辨证取穴组在年龄、病程、黄褐斑的颜色及黄褐斑的面积没有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飞腾八法按时取穴与辨证取穴组总疗效优于中医辨证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于黄褐斑的颜色及面积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飞腾八法按时取穴与辨证取穴组疗效也优于中医辨证组。因此认为:1。飞腾八法按时取穴针刺疗法可以在最佳疗效时间内通过针刺当其时所开穴位,使奇经八脉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调整整个经络系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2.飞腾八法按时取穴配合辨证取穴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优于中医辨证取穴疗法。

二、中药与刺血术结合治疗妇女青春期癫狂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与刺血术结合治疗妇女青春期癫狂3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黄褐斑选穴特点和配穴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1 病名探讨
        1.1.2 病因病机
        1.1.3 古代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
        1.1.4 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现状
        1.1.5 近现代针灸用穴规律研究
        1.1.6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第二章 针灸选取规律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来源
        2.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3 文献的选择
    2.3 研究过程
        2.3.1 文献纳入
        2.3.2 纳入文献的年份分布
        2.3.3 纳入文献的资料整理
    2.4 研究结果
        2.4.1 腧穴使用统计
        2.4.2 腧穴经络分布统计
        2.4.3 非针刺方式的腧穴探讨
        2.4.4 针刺与其他疗法的联用
        2.4.5 治疗黄褐斑腧穴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
        2.4.6 腧穴配伍分析
        2.4.7 黄褐斑用穴的探讨
第三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3.1 治疗黄褐斑的经络
        3.1.1 三阴交穴
        3.1.2 阿是穴
        3.1.3 足三里
        3.1.4 血海
        3.1.5 曲池
    3.2 治疗黄褐斑的穴位
        3.2.1 足太阳膀胱经与黄褐斑
        3.2.2 足阳明胃经与黄褐斑
        3.2.3 足少阳胆经与黄褐斑
        3.2.4 督任二脉
    3.3 综合疗法
    3.4 黄褐斑选穴特点
    3.5 黄褐斑治疗规律总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不足之处及展望
        4.2.1 不足之处
        4.2.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2)手部井穴临床应用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井穴概述
    第二节 手部井穴概述
        一、手部井穴的分布及特点
        二、五行配属
        三、手部井穴的主治特点
        四、手部井穴的刺激方法
第二章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设计
        一、源文献的选择
        二、条文的分类
        三、频次的统计
        (一)病名及条文的统计
        (二)腧穴频次的统计
        四、筛选配伍腧穴
第三章 研究内容分析
    第一节 单个手部六井穴统计结果分析
        一、少商穴
        (一)少商穴的命名
        (二)少商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少商穴及少商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二、商阳穴
        (一)商阳穴的命名
        (二)商阳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商阳穴及商阳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三、中冲穴
        (一)中冲穴的命名
        (二)中冲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中冲穴及中冲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四、关冲穴
        (一)关冲穴的命名
        (二)关冲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关冲穴及关冲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五、少冲穴
        (一)少冲穴的命名
        (二)少冲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少冲穴及少冲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六、少泽穴
        (一)少泽穴的命名
        (二)少泽穴的定位和取穴方法
        (三)少泽穴及少泽配合其他穴位应用适宜病症统计结果和分析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丹参酮联合红光药物面膜综合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 仪器及治疗药物
    2. 临床观察
    3. 疗效评估
    4. 安全性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1. 病因分析
    2. 两组基线均衡性比较
    3. 疗效比较
    4. GAGS评分对比
    5. DLQI评分对比
    6. 不良反应
    7. 预后
(四)讨论
    1. 痤疮发病相关病因分析
    2. 痤疮的相关治疗
    3. 本研究中所应用的治疗方法
    4. 痤疮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 疗效评估
(五)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田从豁“形神并调”学术思想及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
    1 形神理论源流及各家观点
        1.1 形神理论的历史发展
        1.2 形神理论的各家观点
        1.2.1 有关“神”的争议
        1.2.2 形神理论的应用现状
    2 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1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2.1.1 古代医学文献研究
        2.1.2 现代中医文献研究
        2.2 过敏性鼻炎西医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
    1 田从豁教授学术成长道路
        1.1 习名师之验
        1.1.1 朱琏教授
        1.1.2 高凤桐教授
        1.2 汇众家之术
        1.3 循理法之路
        1.4 修形神之道
    2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基本内容
        2.1 形神含义
        2.2 形神的关系
        2.2.1 生理上形神俱存、高度协调
        2.2.2 病理上变化不同,互为因果
        2.2.3 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巨大
        2.3 “形神并调”的治疗原则
        2.3.1 调形的原则—不破不立
        2.3.2 调神的原则—调治求衡
        2.4 “形神并调”的治疗特点
        2.4.1 “守神”为先,医患互动
        2.4.2 局部调形,针法各异
        2.4.3 整体调神,舒适针感
    3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临床应用
        3.1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应用
        3.1.1 田从豁教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点分析
        3.1.2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体会
        3.2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临床治疗咳喘病的应用
        3.3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临床治疗皮肤病的应用
        3.4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治疗痹证的应用
        3.5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治疗月经病的应用
        3.6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治疗脑病的应用
    4 田从豁教授“形神并调”学术思想临床探索
        4.1 “田氏针灸形神并调五部八法”提出
        4.2 “田氏针灸形神并调五部八法”应用简述
        4.2.1 调形五部
        4.2.2 调神八法
        4.3 “田氏针灸形神并调五部八法”应用体会
        4.3.1 应用“田氏针灸形神并调五部八法”治疗湿疹
        4.3.2 应用“田氏针灸形神并调五部八法”治疗乳腺增生
第三部分 形神并调法治疗持续性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伦理学要求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含量计算
        2.2 研究方案设计
        2.3 治疗方案
        2.4 疗效评价指标
        2.5 评价时点
        2.6 安全性评价
        2.7 数据整理及统计方法
        2.8 质量控制
        2.9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完成情况
        3.2 数据基线分析
        3.3 疗效评价
        3.4 安全性评价
    4 讨论
        4.1 病因病机分析
        4.2 现状分析
        4.3 腧穴组方及操作分析
        4.4 结果分析及形神并调法的指导意义
        4.5 创新点
        4.6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思考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总结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5)传承堂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肩关节功能生理解剖基础
        1.1.2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1.1.3 肩周炎临床特点
        1.1.4 肩周炎分类诊断
        1.1.5 西医治疗方法
    1.2 中医学研究概况
        1.2.1 病因病机
        1.2.2 辨证分型
        1.2.3 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研究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临床分组
        2.1.4 治疗方法
        2.1.5 治疗疗程
        2.1.6 观察标准
        2.1.7 疗效判断标准
        2.1.8 统计分析
    2.2 研究结果
        2.2.1 一般情况比较
        2.2.2 肩关节疼痛改善比较
        2.2.3 肩关节活动功能内容比较
        2.2.4 肩关节疗效比较
        2.2.5 安全性分析
    2.3 研究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传承堂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肩关节功能生理解剖基础
        1.1.2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1.1.3 肩周炎临床特点
        1.1.4 肩周炎分类诊断
        1.1.5 西医治疗方法
    1.2 中医学研究概况
        1.2.1 病因病机
        1.2.2 辨证分型
        1.2.3 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研究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临床分组
        2.1.4 治疗方法
        2.1.5 治疗疗程
        2.1.6 观察标准
        2.1.7 疗效判断标准
        2.1.8 统计分析
    2.2 研究结果
        2.2.1 一般情况比较
        2.2.2 肩关节疼痛改善比较
        2.2.3 肩关节活动功能内容比较
        2.2.4 肩关节疗效比较
        2.2.5 安全性分析
    2.3 研究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温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详细摘要
        二、中医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三、病因病机
        四、治法治则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痛经病的认识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二、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法
    第一节 来源和治疗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疗效判定标准
    第二节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一、选用方法及依据
    二、选用穴位及依据
    三、疗效的分析
    四、耳穴贴压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机理探寻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8)健脾消痤汤治疗脾虚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及研究
        1.1 古医籍对痤疮病名的认识
        1.2 古医籍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古医籍对痤疮治疗的认识
        1.4 现代中医对痤疮的辨证及治疗
    2.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及研究
        2.1 痤疮的发病原因
        2.2 痤疮的治疗现状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的认识及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依据
        1.3 分级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的脱落和剔除
        1.7 治疗方法
        1.8 指标测定
    2. 统计分析
    3. 结果
讨论
    1. 痤疮的病因分析及立方依据
    2. 方药分析
    3. 现代药理研究
    4. 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9)刺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西医治疗痤疮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 针刺治疗痤疮的研究概况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收集
    2 样本分组
    3 观察方法
    4 资料采集与统计学处理
    5 观察流程
结果
    1 基本情况比较
    2 疗效比较
    3 痤疮病情评分比较
    4 不良事件及脱落剔除病例
讨论
    1 关于座疮的研究现状
    2 关于刺血疗法
    3 关于观察指标
    4 研究结果分析
    5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0)飞腾八法按时取穴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飞腾八法综述
        1 徐凤飞腾八法
        2 王国瑞飞腾八法
        3 开穴时间
        4 配穴
        5 现代临床对飞腾八法的应用及研究
    二 黄褐斑综述
        1 中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2 西医对黄褐斑的认识
        3 现代对黄褐斑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1.1 病历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病例中止、删除标准
    二 研究方法
        2.1 病例数估算及随机分组方法
        2.2 操作方法
        2.3 疗程
        2.4 评分方法和标准
        2.5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三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相关数据比较
        3.2 疗效
        3.2.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3.2.2 总体疗效相关性对比
    四 讨论
        4.1 论文设计动机及研究目的
        4.2 黄褐斑的病因病机
        4.3 治法治则
        4.4 疗效分析
        4.5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简历
黄褐斑病历观察表(F)

四、中药与刺血术结合治疗妇女青春期癫狂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黄褐斑选穴特点和配穴规律探讨[D]. 陆娟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手部井穴临床应用规律的古代文献研究[D]. 王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3]丹参酮联合红光药物面膜综合治疗轻中度痤疮临床观察[D]. 王亚飞.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4]田从豁“形神并调”学术思想及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D]. 杨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
  • [5]传承堂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D]. 陈泉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2)
  • [6]传承堂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D]. 陈泉彰(Chuan Chang Che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 [7]温针加耳穴贴压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研究[D]. 张嘉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健脾消痤汤治疗脾虚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D]. 刘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9]刺血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仑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1)
  • [10]飞腾八法按时取穴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D]. 王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放血治疗女性青春期躁狂症3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