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档案——韦特林(华群)日记

南京大屠杀档案——韦特林(华群)日记

一、南京大屠杀亲历档案——魏特琳(华群)日记(论文文献综述)

刘维荣[1](2021)在《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档案》文中提出唯一一部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影片资料1937年11月22日,部分在南京的西方人正式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德国人拉贝当选为主席,美国圣公会派往中国传教的约翰·马吉牧师为委员。12月13日,南京沦陷,以马吉为主席的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随即成立,全力救助难民与士兵。?

李润佳[2](2021)在《堀田善卫的《时间》对历史的重构》文中认为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堀田善卫的长篇小说《时间》,以中国亲历者日记的形式,记述了南京大屠杀时期陈英谛一家的遭遇,重构了侵华战争时期南京的历史现场。小说是堀田善卫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中一段个体记忆的想象与书写,也含有对作者本人亲历时空的指涉。本文主要从叙事形式、话语策略和文本所重构的历史现场等方面入手,结合作者所处的历史境遇,分析《时间》对历史的重构及其意义,以及作者的战争责任观。本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意义、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章概述《时间》对个体记忆的建构,重点分析文本的叙事文体与话语策略。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使读者产生代入感与临场感,文本也通过对主人公心理与日常人际关系的刻画,使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个体更为具象,从而扩大创伤事件的心理认同范围;话语策略的选择,也展现了作者悼念个体生命、重视内化思考、与历史对话的叙事伦理。第二章分析文本对历史现场的重构及其意味。小说中三个较为重要的近景空间,展现了大屠杀现场中的受害者、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加害者以及独处空间中的思考者,提示了对战争与人性都应有多维度的思辨;远景中的紫金山,隐喻了战时中国的命运,也被堀田重构为革命与希望的象征。第三章探讨堀田善卫选择如此重述历史的出发点与其试图达到的效果,分析其中折射出的作者的战争责任观与历史观;并进一步地探讨南京大屠杀的创伤记忆进入公共叙事的必要性,以及文学虚构对于书写和反思人类创伤记忆的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小说的关键词“时间”作出总体性的理解。《时间》以文学书写的方式重构了南京大屠杀历史现场,产生了扩大创伤事件心理认同范围的效果,也有助于其被建构为文化创伤、形成集体记忆。“时间”在小说中有自然时间、历史书写与个人内在时间等多重维度的意味,显示出作者的写作视域与历史关怀。

张翰林[3](2021)在《南京沦陷时期社会救济研究(1937-1945)》文中指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战争迫使大批难民逃离家园,南京成为难民的目的地之一。外地难民云集南京的同时,南京也因日军轰炸出现大批难民,日军对南京军政机关及平民狂轰滥炸,频繁轰炸致使大批难民无家可归。南京市政府建立南京市难民救济委员会,收容、救济、遣送难民回籍。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大批难民无力随政府西迁,被迫滞留南京。国民政府西迁后,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接手难民救济工作。日军占领下南京后制造了大量暴行,面对日军暴行,国际委员会采取与日本大使馆交涉以及亲身保护的方式保护难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日军暴行对南京的伤害。南京市自治委员会建立后,在日军当局支持下,采取多种方式强迫难民离开安全区,大批难民被迫离开安全区。战前南京的官方社会救济和民间社会救济发展较为迅速,南京沦陷后,官方社会救济体系解体,民间社会救济力量遭到严重削弱,难民救济形势十分严峻。南京沦陷后,日军大肆屠杀,城内外遍布遇难者尸体。以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和南京崇善堂为代表的慈善团体筹集经费,雇佣人员对尸体进行掩埋。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大批尸体得以掩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设立难民收容所、开办粥厂、采取现金救济、工赈、农民救济、医疗救助的方式救济难民,帮助难民度过沦陷初期的艰难岁月。面对南京沦陷初期严峻的救济形势,督办南京市政公署联合各界团体成立南京各界冬赈联合会,开展冬赈救济。由于民间救济力量在战乱中遭到严重削弱,冬赈经费以伪政权拨款为主。发放赈米、赈衣与救济文贫是冬赈的主要内容。为笼络民心,塑造政权合法性,汪伪政权组织首都冬赈委员会,举办冬赈。冬赈经费以伪政权拨款为主,社会募捐也是冬赈经费的重要来源。首都冬赈委员会采取普赈、设立庇寒所、隐贫赈济等多种方式救济贫民。伪政权开展的冬赈活动,对缓解难民痛苦有一定作用,但冬赈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统治秩序,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市民因城市沦陷而遭受的苦难。南京粮食危机始于1939年,米粮来源不畅以及商人频繁偷运米粮出境是粮食危机的两大原因,此外日军当局是造成粮食危机的罪魁祸首。粮食危机最终导致南京爆发大规模的抢米风潮,伪政权被迫举办平粜应对粮食危机。伪政权举办的平粜主要分为普通平粜与纪念平粜,伪政权试图借助平粜来解决粮食危机只能是隔靴搔痒,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纪念平粜的政治意义大于实际的救济意义。除冬赈与平粜外,伪政权还开展包括春赈、收容所、火灾救济在内的多项救济,这些救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众的痛苦,但无法彻底解决民众的苦难。

马雪萍[4](2021)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雅丽[5](2021)在《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难民收容所研究》文中提出

刘贺[6](2019)在《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金陵十三钗》的跨文本研究》文中指出南京大屠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三大惨案”之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难以磨灭的苦难,也是我们民族与国家不能忘却的纪念。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讲到,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这段腥风血雨的历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一事件开始逐渐受到文艺创作者的关注,他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重新建构集体记忆。《金陵十三钗》最早是严歌苓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根据魏特琳女士在南京沦陷时的亲历日记创作而来的小说。在时代与影视技术的推动下,被相继改编为电影《金陵十三钗》与电视剧《四十九日·祭》,它们在原作故事的基础上,用直观的影像符号为观众带来各异的审美表达与感受,唤醒民族集体记忆。本文以《金陵十三钗》的小说与电影、电视剧为研究对象,从“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的创作角度出发,在追寻《金陵十三钗》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创作源起的基础上,关注时代与历史叙事、传播媒介、跨文本改编等在小说与影视的主题、人物、叙事视角、叙事时空与节奏方面进行的转换,发现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从整体上系统管窥《金陵十三钗》影视创作的现实意义与存在局限,以此对基于南京大屠杀背景下创作的影视剧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

王天佑[7](2019)在《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影像本体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7年12月13日,中国首都南京被侵华日军强行占领。在接下来的短短六周里,日军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对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平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被害人数达三十万人以上,让世界为之震惊。昔日繁华盛景的南京城到处断壁残垣,曾经热闹非凡的街道和小巷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多年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层出不穷,纪录片作为集真实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表达形式,成为大众媒介传播这一历史事件真相以及表达历史态度的重要方式。自1982年高仲明、刘玉峰拍摄《南京大屠杀》以来,国内外相继拍摄多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纪录片,表现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南京大屠杀的不同解读与态度,建构着人们对大屠杀的集体记忆。本文以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以国内外20多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作为研究基础,结合接受美学和电影叙事学等理论,从影像本体出发研究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手法、视听语言、素材运用及组织建构,侧重探讨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之传播效果,总结从1982年到2018年之间,国内外拍摄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变化,如何与历史相勾连,建构历史记忆空间,并且与国外创作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进行对比,完善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系统性研究,找寻历史创伤记忆的表达对策,丰富中国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创作的理论研究,并探寻该范畴纪录片的创作与创新之路。

季静[8](2019)在《国家记忆与南京大屠杀叙事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2月,中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确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自此,中国开始以国家的名义祭奠30万死难同胞。作为承载这段国家记忆的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影像载体,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多,在主题表现、话语方式、视听手法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拍摄制作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在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民族记忆与世界记忆的平衡,从而呈现出明显的言说转向。因此,对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在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建构方式及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此类题材的纪录片创作本身,还能通过对集体记忆的社会框架、“过去”与“当下”之间延续与断裂的研究,勾画出集体记忆与媒介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绪论部分分析了作为集体记忆载体的纪录片在建构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方面的重要作用,阐释了“集体记忆”和“南京大屠杀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并阐明了选题相关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章概述了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流变,分别以1949年、1982年和2014年作为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历史发展阶段划分的三个时间节点。1949年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直接主导着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的建构。1949-1981年的三十余年间,在东西方冷战的世界大背景下,中国民众的南京大屠杀记忆不仅受到国家层面对外战略方针的制约,更在以阶级斗争为主旋律的国内政治格局下被湮没和扭曲。1982年,新中国第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诞生,这是南京大屠杀记忆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沉寂后重返公众视野。此后,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经历了“控诉罪行”、“寻证历史”和“召唤和平”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014年,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日”,并开始推动中国抗战记忆的国际化。自此,在“重建中国的二战叙事”的媒介叙事框架下,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在主体诉求、叙事方式和视听表达上均发生了转变,体现了南京大屠杀从民族记忆到国家记忆,再到世界记忆的明显的言说转向。按照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集体记忆的内容可以划分为具有工具性质的记忆的集体框架和作为具体内容的“过去”与“当下经历”。记忆的集体框架决定着集体记忆的内容和样貌。按此框架,第二、三章分别从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框架、纪录影像中的“过去”和“当下经历”考察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如何建构国家记忆。第二章结合亚历山大“文化创伤”理论,通过对纪录影像文本的分析来考察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创伤”框架的形成、维持与调整。集体记忆的框架是动态建构中的,使得纪录片在内容选择、主题表达、创作生产层面也随之发生改变。本章还专门论述了纪录片审美形态对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影响。尽管纪录片的审美形态不会影响记忆的集体框架,但纪录片作为一种集体表征会影响记忆的呈现方式和记忆的面貌,影响观众对记忆的记忆与接受。第三章从“过去”和“当下经历”两个方面论述纪录片文本如何形塑南京大屠杀的创伤记忆。通过解析纪录影像文本所采用的叙事模式、叙事视角以及意义生成,指出纪录片以“受难”主导话语,在对“过去”的呈现中捕捉和召唤创伤记忆,通过创伤投射和情感共鸣来建构关于“当下”的集体记忆。指出南京大屠杀记忆所面临的记忆困境,尤其是中日两国之间在历史问题上的分歧,成为了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建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当下之伤。纪录影像通过对情感记忆与历史事实的复调表征,借助“移情”作用,使南京大屠杀不仅在认知记忆,更在情感记忆层面被建构为“创伤”,促使社会成员共同承担这份创伤并肩负起创伤带来的责任。从美学理念上看,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经历了从单一的“表述”到“表述/纪实/演绎”多元共存的嬗变过程。时至今日,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所显现出的“真实”,既不同于虚构类影像的“艺术真实”,也不同于历史史实,是一种被“被建构的真实”;既是涵括记忆与历史建构的呈现内容,也是实现其美学诉求的呈现方式。透过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人们看到的不是历史的镜像,而是“非镜像的记忆”。在结语中,提出中国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叙事的拓展方向,认为中国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应当跳脱出“控诉”和“驳斥”的思维定势,以更为多元的主体诉求,以超越国界的平等对话的姿态,在人类化叙事视角之下,进入到更为深刻的对人性、人类自身以及人类文明的关注与反思,方才是对南京大屠杀的深度书写与严肃叙事,才能在全人类意义上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刘维荣[9](2018)在《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档案揭密》文中研究说明最早披露南京大屠杀暴行的西方记者1937年11月5日,日军第十军在军舰的掩护下在金山卫登陆;9日,上海中国军队全线撤退。11月29日,日军陷常州、宜兴,并进犯江阴要塞,兵分三路,向南京推进,一批美国记者留在南京城中采访战况。其中活跃的有美联社的麦克丹尼、合众社的爱泼斯坦、《纽约时报》的窦登、《芝加哥日报》的史蒂尔等人。12月上旬,南京城

王正阳[10](2018)在《史料翻译与译者素养关系研究 ——以The Nanjing Atrocities:Crimes of War译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间,南京大屠杀一案在国际社会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关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关于这段历史的研究与争议就从未间断。由于此案幸存者本就不多,且找寻工作耗时长、难度大,当时留驻南京的外籍人士留下的文字、影像资料就成为了还原历史的重要证据,这也为此次文本翻译的任务添加了一份责任感。史料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型文本,其语言形式体现了不同的作者风格和时代特征,而且史料文本需要在内容的考证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想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历史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就需要对译者自身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译者是贯穿翻译工作始终的要素之一,知道各种翻译理论和方法并不能确保译文质量,因而必须提升译者素养,从根本上塑造一个更好的译者本体。现阶段,结合翻译实践对译者素养的研究少之又少,因而此次研究不仅能为该领域的研究添砖加瓦,同时有助于译者实现自我完善,今后完成更多高质量的翻译作品。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翻译项目介绍和主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译者素养的定义和内涵;第三部分通过翻译的三个阶段分析此次史料文本翻译过程中译者素养的体现,并选取专名和指代两个方面作为典型问题分析;第四部分是对研究结果和个人收获的总结,以及对研究局限性的客观分析。

二、南京大屠杀亲历档案——魏特琳(华群)日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大屠杀亲历档案——魏特琳(华群)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1)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档案(论文提纲范文)

唯一一部记录南京大屠杀的影片资料
亲历档案——魏特琳日记
历史见证人贝德士

(2)堀田善卫的《时间》对历史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个体记忆的构建形式
    第一节 日记体小说的叙事形式
        一、私人化的叙事视角
        1. 第一人称书写的代入感
        2. 限制性内视角下的叙事策略
        二、受害者的具象化
        1. 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2. 具有普遍性的心理活动
    第二节 话语策略的选择
        一、对战争与文学修辞的拒绝
        1. 战争话语与悼念个体生命的差异
        2. 情节化呈现与内向化思考的区别
        二、以“鼎的话语”记叙历史
        1. 包蕴一切的实录
        2. 参考多方话语的书写
        3. 悲剧式的叙事框架
    小结
第二章 虚实叠置的历史现场
    第一节 聚焦近景空间:文本与史料的互文
        一、马群小学: 南京大屠杀现场的直接展现
        二、陈家宅院: 日常空间中的恶之平庸
        三、地下室: 独处空间中的思辨与反抗
    第二节 远景中的紫金山: 实景与象征的交织
        一、紫金山作为中国的象征
        1. 紫金山作为中国命运的提示
        2. 重构紫金山的革命意义
        二、紫金山作为自然的象征
        1. 坚硬质地与脆弱人类的对比
        2. 亘古时间对人世时间的审视
    小结
第三章 重述历史的意义:将创伤经验纳入公共记忆
    第一节 历史记忆的恢复与战争责任的承担
        一、以文学重述介入社会问题
        二、以视角转换明确战争罪责
    第二节 个体记忆公共化的可能性
        一、建构文化创伤的必要性
        二、虚构文本的表意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3)南京沦陷时期社会救济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三、学术史综述
    四、学术要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南京沦陷前后的社会救济形势
    第一节 南京沦陷前后的难民问题
        一、南京沦陷前的难民问题
        二、南京沦陷后的难民问题
    第二节 社会救济体系的解体
        一、官方社会救济体系的解体
        二、民间社会救济体系的解体
    小结
第二章 南京大屠杀期间慈善团体的掩埋工作
    第一节 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的掩埋工作
    第二节 其他慈善团体的掩埋工作
        一、中国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的掩埋工作
        二、南京崇善堂的掩埋工作
    小结
第三章 南京安全区的设立及其救济活动
    第一节 南京安全区的设立
        一、与中国方面交涉
        二、与日军当局交涉
    第二节 南京安全区的救济活动
        一、设立难民收容所
        二、开办粥厂
        三、其他救济
    小结
第四章 南京沦陷时期伪政权的冬赈活动
    第一节 严峻的救济形势
    第二节 南京市各界冬赈联合会及其冬赈活动
        一、南京市各界冬赈联合会的建立
        二、冬赈活动的开展
    第三节 首都冬赈委员会及其冬赈活动
        一、首都冬赈委员会的建立
        二、冬赈经费的来源
        三、冬赈活动的开展
    小结
第五章 南京沦陷时期粮食危机与平粜
    第一节 粮食危机
    第二节 伪政权平粜
        一、普通平粜
        二、纪念平粜
    小结
第六章 南京沦陷时期的其他救济——以春赈、收容所、火灾救济为中心
    第一节 春赈
    第二节 收容所
        一、收容所的设立
        二、收容所的管理
        三、收容所的救济
    第三节 火灾救济
        一、火灾频发
        二、灾民救济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6)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金陵十三钗》的跨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金陵十三钗》的跨文本创作
    1.1 《金陵十三钗》的创作源起
    1.2 相同的故事,不同的讲述
第2章 《金陵十三钗》不同文本的主题嬗变
    2.1 小说:女性寓言下的人性与战争反思
    2.2 电影:人道主义情怀下的自我救赎
    2.3 电视剧:历史悲剧下的自救自省
第3章 《金陵十三钗》不同文本的叙事策略变化
    3.1 不同文本人物形象的塑造
        3.1.1 主要人物在文本中的延续与转变
        3.1.2 新人物在文本中的呈现与意旨
    3.2 不同文本叙事视角的变化
        3.2.1 小说:双重人称叙事与视点
        3.2.2 电影:第一人称叙事与双层视点
        3.2.3 电视剧:双重人称叙事与外部视点
    3.3 不同文本叙事时空与节奏的变化
        3.3.1 时间:线性叙事下的时间流动
        3.3.2 空间:从单一到多变的空间
        3.3.3 节奏:内外节奏的设置
第4章 《金陵十三钗》影视创作得失及对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的启示
    4.1 现实意义:民族集体记忆的唤醒
    4.2 《金陵十三钗》影视创作的存在问题
        4.2.1 电影:“好莱坞式”的商业叙事
        4.2.2 电视剧:艺术审美追求与受众审美期待的抵牾
    4.3 《金陵十三钗》影视剧对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创作的启示
        4.3.1 民族政治立场与普世价值观的平衡
        4.3.2 符合受众接受心理,聚焦人文关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影像本体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变化及原因
    第一节 创作观念的变化
        一、侧重于真实记录客观史实
        二、更加注重对个体的研究
        三、进一步深挖罪行根源
    第二节 创作观念变化的原因
        一、事件亲历者数量减少引起社会关注
        二、创作者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三、迎合受众的期待视野
第二章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叙事手法
    第一节 叙事角色的多重选择
        一、残忍的施暴者
        二、无助的受难者
        三、正义的拯救者
    第二节 叙事方式的多种运用
        一、口述历史:权威客观地还原历史情景
        二、史料文献:详实有力地增加论证力度
        三、情景再现:褒贬不一的叙事方式
第三章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视听呈现
    第一节 视听语言元素——画面分析
        一、灵活的景别建构历史画面
        二、不同色彩的运用凸显历史沉重感
        三、长镜头的运用增强纪实效果
    第二节 视听语言元素——声音分析
        一、凄凉哀婉的音乐
        二、冷静客观的解说
        三、震慑内心的音响
第四章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对比与反思
    第一节 中外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对比
        一、拍摄视角
        二、拍摄手法
        三、叙事态度
    第二节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创作反思
        一、“张冠李戴”误导受众价值判断
        二、资料真实性欠缺考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国家记忆与南京大屠杀叙事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流变
    第一节 1937-1948:外国人镜头下的南京大屠杀
    第二节 1949-1981:失落的记忆
    第三节 1982-2013:重返公众视野
    第四节 2014 年以来:从民族创伤到人类记忆
第二章 南京大屠杀国家记忆的“创伤”框架
    第一节 “创伤”框架的形成
        一、创伤澄显
        二、创伤维持与再生产:动态中的框架
        三、创伤调适与适度遮蔽
    第二节 三种纪录片审美形态下的南京大屠杀记忆
        一、“形象化政论”时期:记忆的烙印
        二、“新纪录电影”时期:用影像书写历史
        三、审美多元化带来的记忆多元化
第三章 创伤记忆中的“过去”与“当下经历”
    第一节 创伤记忆的捕捉和召唤:纪录影像中的“过去”
        一、三种叙事模式下的“记忆图景”
        二、两种叙事视角下的历史呈现
        三、意义的赋予和转换
    第二节 创伤投射与情感共鸣:纪录影像中的“当下经历”
        一、四类叙述主体的“当下经历”
        二、二次创伤的呈现:当下之伤
        三、两种主导叙事下的当下意义
第四章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的美学选择
    第一节 从“表述”到“演绎”的嬗变
    第二节 非镜像的记忆
        一、历史真实与美学真实
        二、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回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9)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档案揭密(论文提纲范文)

最早披露南京大屠杀暴行的西方记者
震惊中外的揭露日军侵占南京施行大屠杀暴行的拉贝日记
美国圣公会牧师马吉拍摄了日军暴行的纪录片
记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珍贵历史资料《贝德士文献》
在救助难民的工作中, 贝德士本人也多次面对日本兵紧扣扳机的手枪。对这一切, 贝德士无怨无悔, 他在信中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我同其他人一样明白整个局势的黑暗, 在这里很难找到公理与正义。个人自身的问题早就得到了回答。基督教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用不着为自己的生命担忧, 只会为自己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而感到愧疚。”
日本当局在政治上作出让步的同时, 加强了对西方人士行动的管制。他们警告贝德士等人, 若再进行“恶意宣传”, 就等于与整个日本军队为敌。但贝德士不予理睬, 继续揭露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这大大激怒了日本当局。他们多次对贝德士进行恫吓, 指控他“反日”、“居心叵测”、“有精神病”, 并发动其御用报纸《新申报》编造谎言, 对贝德士本人和金陵大学进行攻击。对这些, 贝德士毫不屈服, 他在信中强调:“我们感到以积极的方式揭露暴行真相乃是一种道德义务。我不相信怯弱会有所改善我们在世界上面对的一切, 让我们去履行我们自己认定的责任, 以善良的心去做并且同样地承担其后果。”
南京大屠杀亲历档案———魏特琳日记

(10)史料翻译与译者素养关系研究 ——以The Nanjing Atrocities:Crimes of War译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介绍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译者素养
    2.1 译者素养的定义
    2.2 译者素养的内涵
        2.2.1 语言素养
        2.2.2 跨文化意识
        2.2.3 知识素养
        2.2.4 译者身份
        2.2.5 网络素养
第三章 译者素养在史料翻译中的体现
    3.1 翻译过程分析
        3.1.1 理解环节
        3.1.2 表达环节
        3.1.3 审校环节
    3.2 典型问题分析
        3.2.1 专名问题
        3.2.2 指代问题
第四章 结语
    4.1 史料翻译与译者素养的关系
        4.1.1 语言素养—理解和表达
        4.1.2 跨文化意识—弥补文化缺失
        4.1.3 知识素养—传递历史信息
        4.1.4 译者身份—忠实原文,不偏不倚
        4.1.5 网络素养—史料查证、文本编辑
    4.2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译文对照语篇
致谢

四、南京大屠杀亲历档案——魏特琳(华群)日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档案[N]. 刘维荣. 团结报, 2021
  • [2]堀田善卫的《时间》对历史的重构[D]. 李润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南京沦陷时期社会救济研究(1937-1945)[D]. 张翰林.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文本研究[D]. 马雪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金陵大学附属中学难民收容所研究[D]. 杨雅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金陵十三钗》的跨文本研究[D]. 刘贺. 南昌大学, 2019(02)
  • [7]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影像本体之研究[D]. 王天佑.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国家记忆与南京大屠杀叙事 ——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叙事研究[D]. 季静.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见证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欧美友人档案揭密[J]. 刘维荣. 云南档案, 2018(07)
  • [10]史料翻译与译者素养关系研究 ——以The Nanjing Atrocities:Crimes of War译选为例[D]. 王正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南京大屠杀档案——韦特林(华群)日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