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退耕还林的理解

浅谈退耕还林的理解

一、浅谈对退耕还林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杜温鑫[1](2020)在《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后续影响的研究 ——以河北省贫困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补贴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贫困地区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补贴到期直接造成农户转移性收入减少,农户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心理落差,这可能会对退耕农户主观福利产生影响,并可能影响到退耕农户对退耕林地已有成果的维护等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从收入、主观福利和土地利用意愿三个方面研究补贴到期给农户带来的后续影响,既能了解补贴到期后退耕农户的真实情况,又能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依据。本文以河北省贫困地区参与首轮退耕还林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河北省的实际调研数据,分别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双重差分模型(DID)、有序逻辑回归和二元逻辑回归的方法研究补贴到期对农户收入、主观福利和土地利用意愿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判断主观福利是否是补贴到期影响农户土地利用意愿的中介变量。研究发现:(1)补贴到期对农户的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系数分别为8.718、4.361、1.649;对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系数的绝对值分别为4.805和6.763。农户收入及各类收入还分别受到家庭特征、户主特征和退耕还林相关情况等变量的影响。(2)补贴到期对农户主观福利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会使农户生活感知不满意、比较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增加9.27%、12.66%和5.86%。家庭收入情况、户主受教育水平、树种类型等变量也会给农户主观福利带来显着影响。(3)补贴到期会使农户产生继续管护意愿的概率降低13.98%,使农户产生复耕意愿、换树种意愿和退耕地流转意愿的概率分别增加17.13%、7.07%和24.46%。(4)管护意愿和复耕意愿中存在中介效应,即生活满意度是补贴到期影响农户土地利用意愿的中介变量。在换树种意愿中存在完全替代的中介效应,而在流转意愿中不存在中介效应。

杨均华[2](2020)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福利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恢复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而退耕还林工程则是中国实现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工具和抓手。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并且,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又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影响到人类福利和社会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退化、资源枯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和灾害频发的形势,中国政府在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是一项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资金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和农户参与程度最高的公共生态工程。作为一项公共政策,退耕还林的实施方案和原则分别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和“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退耕还林投资是政府利用公共财政资金开展生态建设,具有转移支付功能,但其实施方案和原则又是以私人承包制为基础,农户是退耕还林的供给主体,而不是公共组织,是借助寻求私人利益的退耕户参与,有助于促进生态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激励。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出发,农户福利改善既是生态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生态治理的重要目标。随着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实施,政府赋予退耕还林的改善农户民生的福利目标更加突出,从生态优先,兼顾农户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再到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农民收入目标,进一步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集中连片地区的扶贫开发、增强农业绿色生产发展能力和精准脱贫目标。可见,改善农户福利成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目标。那么,在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背景下,退耕还林如何影响农户福利及其效果究竟如何?这是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更是优化和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证据。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20年有余,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果对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在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全面地和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构建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全面回顾退耕还林发展进程及其主要成效的基础上,利用长期大样本农户追踪调研数据,首先,分析退耕区农户福利动态变化现状;其次,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客观福利影响,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差分模型(PSM-DID)以及回归分解法探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采用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退耕还林政策建议,为进一步改善农户福利状况和提高农户福利水平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退耕区农户福利现状分析,在主观福利方面,退耕区农户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退耕户的生活满意的户数高于非退耕户的户数,分别为596户和402户;退耕还林与农户平均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0.0547,表现为正相关关系,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截距为1.5967,其斜度略微向右上方倾斜。在客观福利方面,首先,样本总体、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收入水平及增速不断显着提高,收入来源和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户获得的退耕补贴超过农业补贴,其比较优势在逐步下降,退耕补贴呈现倒“U”型状,农户获得的年均退耕补贴为360.73元,农业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和良种补贴)为98.92元,退耕补贴是农业补贴的近4倍。其次,退耕区农户贫困程度变化受到国家贫困线标准变动的影响大,随着贫困人数的减少,农户贫困内部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在1999~2006年间都呈现下降趋势,且贫困广度下降幅度大;在2007~2014年间农户贫困广度、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都呈现了在波动中上升趋势。最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劳动力利用结构发生了显着调整。1999~2014年,退耕户外出打工投劳的均值为168天、林牧渔业投劳为均值为116天、种植业投劳均值为100天、非农经营投劳均值为36天,退耕户以土地为基础投劳为均值216天,非农就业投劳均值为204天。(2)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退耕还林工程能够改善和提高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农户若参与退耕还林,能使其生活的“不满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3.9%和4.79%,并使农户的生活感到“满意”的概率提高52.86%。就贫困户和非贫困不同群体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能够促进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也可以促进非农困户的生活满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都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受益,增进了两类群体的主观福利水平,并且退耕还林提升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可能性大于非贫困户。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影响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黄河流域。(3)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样本总体看,在控制诸多决定因素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农户短期收入增长和长期收入增长,其幅度分别为175元和148元,在不考虑退耕补贴的情况下,农户增收水平有所下降,但仍能实现长期收入增长;将退耕还林参与变量分解为退耕年份变量后,由于政府为强化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存在阶段性波动,农户增收存在着年份差异。在考察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来源和结构中,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增收来源多样化,其工资增收为38元,本地增加20元,外地增加41元外地工资贡献大;退耕后,农户经营行为变化显着,其生产经营结构调整明显,农业经营增幅为15元,其中,种植业为31元、林牧渔业12元;二三产业(非农经营)收入增幅为21元。就不同区域看,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都实现了增收,但存在显着地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户增收幅度依次为106元、113元、120元、64元和76元。农户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耕地生产力对退耕还林的农户增收福利发挥了显着的中介作用。(4)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模型((PSM-DID)和回归分解法探究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并建立退耕还林扶贫瞄准分析指标。结果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瞄准效果不高,1999~2014年的退耕瞄准率为44%,且随着工程可持续推进,退耕瞄准率整体逐步上升,最高达到2008年的59%;相应的退耕漏出率整体上为56%,且随着工程推进,漏出率在下降;退耕有效覆盖率为8%。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总体农户扶贫效果显着,并且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扶贫效果是存在显着的年份差异和区域差异。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就退耕参与看,1999~2014年间,退耕还林扶贫效果的贡献率为1.18%。就退耕年份看,退耕第二至八年具有脱贫作用,同样地,其脱贫贡献小,脱贫效果不大;另一方面,退耕第一年、第九至十六年脱贫贡献呈反向状态。就退耕区域看,退耕参与在国家绝对贫困标准下的脱贫贡献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11.32%)、黄河流域(9.16%)、东部地区(6.41%)、长江流域(4.17%)和中部地区(1.23%)。(5)运用面板数据logit模型和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土地对农村劳动力约束得到放松,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倾向较快,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就业参与的可能性显着提高。退耕还林促进了非农就业参与、外出务工参与和非农经营劳动参与,较未退耕户分别显着地提高了20.1%、15.7%和4.4%的可能性。退耕还林释放的部分农业劳动时间,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其中,外出务工劳动供给贡献大。退耕第2年至第7年对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但在之后的退耕年份,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劳动供给逐步降低,并逐步变得不显着。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不同区域农户非农就业、外出务工和非经营就业劳动时间,但存在显着区域差异。

马国红[3](2020)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退耕还林”是我国为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而于本世纪初推行的一套生态治理制度。本文作者曾实地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退耕还林工作。作为西部干旱地区,固原市的生态治理工作有着典型的标本意义,其具有积极的体系化治沙探索经验,但亦有诸多尚不完善之处。具体到法律层面,该市的法律规制与退耕还林实践有着明显的脱节现象。而这种制定法与社会实践的不协调并非仅在固原一地存在,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治理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相似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实践与法律规制不协调的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找寻到更为有效的法律管理方式。本文以作者在固原市实地调查取得的真实数据为依托,以思索法律规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为逻辑进路,通过比照分析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相关制度设计与实践,在理论上分析讨论生态治理中法律规制与治理实践的互动作用;再结合固原市生态治理实践中的本地特色及在退耕还林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具体对象加以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固原市退耕还林的立法现状,肯定其本地化的立法特色,并评析其立法的不足之处,主要是从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和配套制度两方面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分析讨论,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经验教训以为借鉴,以期得出有助于固原市退耕还林工作中完善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及当地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理化建议,并最终提出对退耕还林制度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对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张炜[4](2019)在《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1999年中央政府实施了建国以来投资最大、覆盖面积最广、造林最多的退耕还林工程。为了补偿退耕给农户造成的福利损失,政府建立了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工程实施近20年来,完成退耕还林任务5亿亩,生态总价值超过1万亿元。但是在退耕还林工程的攻坚时期,仍存在亟需解决的两大问题:一是工程实施多年后大部分退耕面积已经进入生态补偿延长期,亟需建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二是由于未能实现退耕农户收入结构转换的目标,且一部分农户已经处在补贴延长期,那么如何解决这部分(以及其他)退耕农户的生计问题,保障其收入增长可持续性,已经迫在眉睫。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要解决退耕农户的生计问题,需要评估退耕还林对保障农户收入增长的劳动供给的影响,以及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利用全国调研数据,旨在评估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以及劳动供给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作用。退耕还林不仅减少农户的耕地面积,还会改变农户劳动要素的投入,进而影响农户收入。基于这一逻辑,本文聚焦于农户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理论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对于深入认识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及其作用机理、调整退耕区农业产业政策和构建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全国调研数据,从农户劳动参与、劳动时间和家庭收入三方面,研究了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主要内容围绕四个问题展开:一是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存在何种影响,这种影响在农业劳动参与与非农劳动参与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且非农劳动参与是否存在劳动力区位选择差异;二是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分配有何影响,这种影响是否与劳动力区位选择有关;三是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存在地区差异;四是退耕还林通过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是:在短期退耕还林会提高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劳动参与,其中,对非农劳动参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外地非农劳动参与,但在长期会降低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退耕还林会增加农户的农业劳动时间,而减少非农劳动时间,未能完全实现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目标,对非农劳动时间的影响表现为增加外地非农就业时间,减少本地非农就业时间,对退耕区非农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作用有限;退耕还林会降低农户收入,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农业劳动参与促进了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不利影响,而非农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均缓解了这种不利影响。一方面,退耕还林尚未建立一个退耕农户收入增长的内生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和构建退耕还林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完善劳动力转移制度,降低退耕农户非农就业的转换成本,提高农户非农就业机会和劳动时间。第一,退耕行为会提高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劳动参与。退耕行为对农户总体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并不显着,但会显着提高退耕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率和非农劳动参与率。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对农户的总体劳动参与率没有影响,但均会显着提高农户的非农劳动参与率。总体来说,短期内退耕还林对农户农业劳动参与和非农劳动参与均起到了促进作用;长期来看退耕还林会降低农户的农业劳动参与率,说明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转移存在一定促进作用。从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区位选择来看,退耕参与行为、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均会显着降低农户的本地非农劳动参与率,但会提高外地非农劳动参与率。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劳动参与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外地非农劳动参与。第二,退耕还林会减少农户劳动供给时间。退耕行为、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对农户总体劳动时间和非农劳动时间均会产生负向影响,但对农业劳动时间会产生正向影响。从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的综合影响来看,退耕还林增加了农户的农业劳动广度(劳动参与)和农业劳动深度(劳动时间),因此,退耕还林增加了农户农业劳动供给强度。退耕还林提高了农户非农劳动广度(劳动参与),降低了农户非农劳动深度(劳动时间)。综合两方面影响,退耕还林导致农户更加依赖于农业就业,未能完全实现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经济目标。第三,从非农就业的劳动力区位选择来看,退耕行为、退耕面积和退耕年限均会显着减少本地非农劳动供给时间,增加外地非农劳动供给时间,表明外地非农劳动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本地非农劳动供给。结合退耕还林对非农劳动参与的区位选择来看,退耕还林会减少农户的本地非农劳动供给,提高外地非农劳动供给。从南北方地区差异来看,北方退耕农户更倾向于增加总体劳动供给时间和非农劳动供给时间,而南方退耕农户会更倾向于提高农业劳动供给时间;北方退耕农户更倾向于本地非农劳动供给,而南方退耕农户更倾向于外地非农劳动供给,说明南北方地区退耕农户的非农就业在劳动力区位选择上存在显着差异。第四,退耕还林会显着降低参与农户的收入。无论从退耕参与行为还是退耕参与度来看,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均产生了负向影响。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均会减少农户收入。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来看,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从全国样本来看,退耕还林对东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正,对中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负,而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影响并不显着。从黄河流域来看,退耕还林对西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正,而对中部地区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负,对东部地区影响不显着。从长江流域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显着。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资源禀赋差异,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从家庭结构异质性的角度来看,非老年家庭(家庭人口中仅有年轻人和中年人、无老年人的家庭)会显着影响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作用。第五,劳动参与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从退耕行为来看,农业劳动参与率部分中介了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非农劳动参与则抑制了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从退耕参与度来看,农业劳动参与部分中介了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而非农劳动参与部分抑制或遮掩了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此,从劳动参与来看,农业劳动参与是退耕还林导致农户收入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农劳动参与则缓解了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不利影响。第六,劳动时间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从退耕行为来看,劳动时间在退耕行为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起到部分抑制或遮掩作用,间接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例为20.03%。劳动时间在退耕参与度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也存在抑制效应,间接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例为17.99%。劳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不利影响。

温晓金[5](2017)在《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文中提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和恢复力的解读是实现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有效方式,直接面向环境变化下的区域发展需求。中国山区贫困人口存在发展困局,重大社会、生态工程对农户生计的正面影响是解决这一困局的切实途径。目前,对市域尺度的脆弱性评价研究存在测度尺度较粗、涉及指标较少、演变规律不明等问题,恢复力分析未能系统反映中国山区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的复杂态度。因此,本研究梳理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力理论基础,剖析秦岭山区典型市区商洛市和商州区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基于1997-2013长时间序列市县级统计数据,完成多指标集成下的县乡尺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与演变规律分析;依托525份农户访谈问卷,解读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感知、决策及生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求增强地域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和微观政策激励手段,为我国贫困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统筹提供案例指引。(1)基于TOPSIS方法和投影寻踪方法的评估商洛市与商州区县、乡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商洛市柞水县和洛南县的脆弱性程度分属最低(0.148)和最高(0.820),市域脆弱性于2003-2008年间取值达到峰值,2013年脆弱性空间差异最小;商州区西部乡镇脆弱性高于东部,城关街道办事处和北宽坪镇脆弱性程度分属最高(14年高度脆弱)和最低(17年低度脆弱),不同于其他22个乡镇,城关街道办事处依然脆弱性有上升的趋势,商州区乡镇之间的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城乡差异不断扩大。山区县乡城市化水平与区域发展定位的差异是造成脆弱性分异的内在原因。(2)商州区农户对退耕还林的内容认知不清(比较了解14.81%)、目的了解不全(改善生态54.63%),同意道路建设增强了社会连通度(改善通达性95.12%),同时认为搬迁改善了居住条件、出行、购物、教育、用能等生活环境以及旧址的生态环境(支持搬迁83.54%),农户对工作条件和收入状况不太满意(平均值3.06和3.19)。男性、年轻、文化程度高、健康状况好、年收入高、家庭人数及劳动力多的家庭,更容易全面认识并接受各种社会、生态工程,收入和就业条件主要影响农户生计满意度。增加就业岗位、提升教育水平、改善健康状况、增强土地流转、发展林下经营等途径可以作为提升农村社区恢复力的操作重心。依托本研究所提出的面向社会、生态工程山区农户脆弱性分析框架,可以有效理解山区农户脆弱性形成机制。(3)面向恢复力强化和人类福祉提升,探讨秦岭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对策。针对以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适应性调控,应分别从区域和乡村社区两个尺度保障退耕还林工程质量、控制工业与生活污染、关注粮食安全与农业污染、防范山区地质灾害风险;针对以社会系统为主要对象的适应性调控,应在区域尺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建设城乡工程基础设施,在农村社区尺度解决农村突出民生问题、寻求农户可持续生计途径。本研究依托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从时空分异到影响因素再到适应对策的系统研究途径,通过厘清系统脆弱程度、识别农户适应能力,为贫困山区人地矛盾的协调提供切实指引。

杨蒙[6](2017)在《黄土高原典型区退耕农户经济特征与决策行为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十几年来,在第一轮退耕还林补贴普遍到期和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学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围绕退耕还林工程的核心双重目标“改善退耕农民生活”和“持续发挥生态效益”,首先对我国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之一的陕西省安塞县的退耕农户进行了早期调研整理并开展逐个回访调研,以研究近15年退耕还林农户的特征及其变化;接着对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的退耕农户进行有计划的随机访谈调研,利用农户调查问卷和开放式问题调研,分析了6种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的经济行为状况及其差异,较全面的研究了退耕还林农户对工程的评价,并研究了不同种植业收入的退耕农户对工程评价的差异,定量研究了农户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状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近15年来,离开农村生活的农户增加,非农业劳动力比例和数量增加,非农业收入增加很快,退耕农户表现出明显的向非农化转变特征,整体收入结构好转;但退耕农户之间收入差异增加,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特征明显;与初期相比,退耕农户的生态保护意识特征趋于淡化,对补贴款发放期限和强度期望提高,停止补贴后有复耕意向的农户有所增加。(2)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的经济行为存在较明显的差别,特别是种植业收入差异很大。通过对陇中黄土高原有计划的农户随机访谈调查,退耕还林类型为枸杞型(0.25)、花椒型(0.63)和苹果型(0.63)的农户种植结构明显低于杏树型(0.87)和枣树型(0.84)。不同类型农户的人均耕地资源差别明显,花椒型农户的人均耕地资源最少,仅为0.70亩,低于国家规定的人均1.5亩的耕地标准。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情况差异较大。生态林型和杏树型农户的生产要素总投入最低,分别仅为385元/亩和410元/亩,花椒型农户的生产要素投入最高,为1077元/亩。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的开支情况差异明显,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的生活水平差异较大。花椒型和苹果型退耕农户的消费支出总额最多,杏树型农户家庭支出数额最低,只有花椒型农户的一半。本研究中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农户种植业收入上。最高的花椒型农户种植业收入(17756元)是最低的杏树型农户种植业收入(1937元)的9.17倍,悬殊很大。(3)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评价整体上比较积极,但评价情况也存在分异特征,负面评价需要引起重视。目前农户的退耕还林意愿较高(有96.40%的调查农户表示愿意退耕)。大部分农户(92.79%)认为退耕还林对家庭没有影响或无明确影响,认为退耕还林对家庭有明确负面影响的农户较少(只有7.21%),并且超过一半的农户(53.15%)评价认为退耕后家庭收入多了。关于停止补贴这一问题,大多数农户(60.36%)认为停止补贴对家庭的影响不大或几乎无影响。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农户占78.38%,农户对生态效益的满意度较高(1.90分)。但是评价方面也有一些负面的结果:对政策执行情况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的农户只有60.36%,政策执行情况的满意度较差(1.55分);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了解程度较差(只有7.21%的农户表示清楚退耕还林政策);退耕政策宣传情况不乐观(有79.28%的农户表示近两年没有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农户了解退耕还林政策的渠道比较单一且局限性问题突出。因此需要注重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工作,注重宣传渠道的多样性和宣传内容的普及性。从不同种植业收入水平的农户分异评价来看,种植业高收入型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评价整体上要优于种植业低收入型农户,但二者差异并不明显。从退耕目的来看,种植业低收入型农户对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更大。但在补贴款发放评价上,高收入型农户的评价较差。在满意度评价方面,种植业低收入型农户对生态效益(1.94分)和政策执行情况的满意度(1.59分)均高于种植业高收入型农户(分别为1.87分和1.52分)。在补贴停止对家庭的影响评价方面,更多的种植业低收入型农户(45.10%)认为停止补贴对家庭生活影响较大,高于高收入型农户(36.67%)。(4)在补贴停止的假设条件下,农户复耕的比例(4.50%)很小,但大量农户(53.15%)不会维护退耕成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退耕农户复耕的风险较低,加权平均计算出调查样本中退耕还林可持续性得分为1.38分(高于1分)。在农户退耕决策的影响因素方面,回归模型结果中,退耕还林政策宣传情况对农户的决策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P<0.05),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党员或干部、补贴款发放情况和种植业收入水平对农户决策行为并没有显着影响(P>0.1)。户主年龄对农户决策行为有负向的影响,种植业收入水平对农户决策行为有正向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应完善和加强退耕还林政策宣传,相关学者需要注重在提高农户的种植业收入水平方面的研究,和政府部门共同探索提高退耕农户种植业收入水平的模式和方案。

梁思莹[7](2016)在《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满意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耕地来养活广大老百姓。为了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广大人民盲目毁林开荒和进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在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广大百姓开垦了大量耕地来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虽然暂时能够解决人们温饱问题,但同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并严重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心腹之患。实行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和降低风沙危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无法回避的历史抉择。·四川省什邡市作为该工程实施开展的先发区域与重点区域,十多年的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在当前新一轮退耕还林如火如荼进行的背景下,全社会普遍关注三农问题,本文以农民的满意度为切入点,尝试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较为系统的研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与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广大退耕农户既是这项工程最后端的实施主体,又是最直接的受益个体,.是整个工程实施的基础力量,了解分析并提高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满意度,充分实现其经济利益,激发退耕农户的参与热情,是决定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证工程的持续实施,为后续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经验与借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此时的发展是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每况愈下。这时候保护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退耕还林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举措,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对全面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增加我国森林资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王孔敬[8](2011)在《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自1999年以来所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已进入其成果巩固的后续时期。在工程实施的10多年时间里,中央政府和各省(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用来指导和执行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然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广大退耕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巨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中央政府主导下的退耕还林政策能否适应各区域的退耕还林建设的实际需要?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如何评价?退耕还林后续时期的政策体系如何完善和构建?以及后续政策构建的路径和实施的保障机制如何建立?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基于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复杂性和各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的巨大差异性,本文选择三峡库区作为特定研究区域来深入探究上述问题。选择该区域作为特定的研究地区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从自然环境看,三峡库区位于我国长江流域中西部的结合部,地势主要以山地和沟谷为主,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工程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区域,有着重要的生态地位;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三峡库区人口密集,人地关系紧张、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是我国西部连片贫困区之一。同时,该区域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非自愿性的工程移民地区,社会问题错综复杂,是一个典型的“老、少、穷、库、移”等多种特征于一体的区域,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可以揭示出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主要对策。立足于上述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分析,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后续时期,试图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学等相关理论与原理与三峡库区退耕还林的实践相结合,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视角来进行分析探究。通过田野调查法、层次分析法、货币价值法和农户意愿评价等具体方法的运用,在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梳理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绩效从农户意愿、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路径和主要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由此得出论文的研究结论和后续政策建议。本论文在内容结构上由九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后续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行政策体系与实践历程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概况以及案例区概况;第四章主要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分析了三峡库区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意愿评价,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意愿的矛盾和一致的地方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第五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在选择的模型基础上,运用实物价值化和货币价值法,对案例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六章是对三峡库区的案例区——重庆市万州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在评价层级和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确立的基础上,运用无量纲的计算方法,分别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得出了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数及其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第七章是在对现行退耕还林政策理论体系梳理和对三峡库区政策效益评估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退耕还林政策所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最后部分,在全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全文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在三峡库区案例区——万州区选择的9个生态指标实物和货币价值计算的基础上,得出万州区退耕还林年总生态效益价值为1045.48万元,同时也得出该区域退耕还林政策9种生态指标效益的具体贡献,其中固碳释氧效益占总价值的44.22%,水土保持效益和水源涵养效益两者占总效益量的49.35%,说明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对增加三峡库区的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抑制作用,符合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从深层次表明我国生态状况的变化与具体的生态制度和政策的设计紧密相关。其次,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2000-2006年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在社会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指数分别为:0.0458、0.1365、0.2059、0.2646、0.3695、0.4758、0.5678,呈现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的趋势。在选择的5个社会经济效益分领域,其作用和影响差别明显,其中退耕还林政策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最小,其次为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提高其社会经济效益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依靠林业部门一家来实施很难实现预期目标;退耕还林政策必须与“三农”问题的解决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实行制度创新,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最后,从农户意愿评价的角度来看,三峡库区的大部分退耕农户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效评价存在差异,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的利益既有一致地方也有矛盾和冲突之处。农户意愿评价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在调动退耕农户的积极性和维护其利益方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社会主体基础不稳定。整体而言,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益,但由于其现行政策体系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执行层面的某些偏离,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巩固还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克服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制度缺陷和实现制度创新、建立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政府主导下的激励相容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就成为巩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成果的关键。

姚清亮[9](2010)在《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投资最多、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然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至今效益如何?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目前,不少学者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大多只是对某工程区的局部地区测定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缺乏系统的数据来源。本文在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监测项目多年连续定点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入户、座谈等方式广泛收集了各案例点的监测数据和全省的退耕相关数据。本文在综合参考有关森林效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中国生态林业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指标体系为依据,根据河北省的实际情况,采取AHP—Delphi法筛选出了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总体层指标1个,状态层3个,变量层指标8个,要素层指标21个,同时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在综合国内外关于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评价及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的基础上,采取了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市场价值法等效益计量评价方法,选取了河北省两个经济、地理环境差异比较大的工程区做为代表,对其7年来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系统的全面计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分值为67.15,综合效益一般;生态效益分值为66.00,其中水源涵养功能分值为93.00,表明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区水源涵养功能效益显着;水土保持功能、改良土壤作用评价分值分别为60.00、68.40,效益一般;改善环境作用指标分值为40.00,表明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区改善环境功能效益还不明显。退耕还林工程区的经济效益分值为66.64、社会效益分值为71.24,效益较好。(2)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分值为70.47,综合效益较好。生态效益分值为67.36,其中水源涵养功能分值为86.00,表明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区水源涵养功能效益显着;水土保持功能为60.00,效益一般;改良土壤作用评价分值为84.20,效益较为明显;改善环境作用指标分值为40.00,表明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区改善环境功能效益还不明显。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区的经济效益分值为76.00,较好。石家庄市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分值为73.28,较好。(3)两个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承德市退耕还林综合效益总体稍差于省会石家庄市,随着植被的增加,两市的生态效益开始显现,水源涵养效益显着,承德市的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不如石家庄市明显。为进一步分析河北省退耕还林对社会的影响效益,采用时间序列法对河北省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建模、预测,分析了退耕还林项目区内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前后粮食产量、各行业从业人员、各行业收入、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数在不断减少,而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非农行业的人数都有不同比例的增加,说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其他行业的转移,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2)粮食播种面积退耕还林后明显降低,但粮食产量及收入却稳步提高,且提高幅度比退耕前还要大,说明退耕后农民对农业单位面积投入加大,经营更加精细,土地利用趋于更加合理和可持续,不会因此导致粮食危机问题。

郗静[10](2009)在《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微观行为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是当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前沿领域,开展典型区域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利用土地利用情景模拟模型揭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探索LUCC驱动机制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格局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多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所有驱动力最终通过土地经营者的行为产生作用。对典型区域土地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决策过程以及决策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深入解析,明确土地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选择机制,是揭示LUCC微观行为机制的一个有效途径。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国迄今为止涉及农户参与面最广的一项公共政策,该政策实践迫切需要农户土地利用行为选择机制作为其理论支撑。本研究选择陕西省米脂县为典型区域,从人地系统互动的角度出发,通过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综合集成GIS技术和模型方法,对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区域LUCC宏观过程、格局以及微观行为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中尺度宏观过程、格局研究中,选取米脂县为研究区域,利用RS和GIS技术获取了1990年、1999年、2006年米脂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前(1990—1999年)与实施后(1999—2006年)米脂县土地利用时间过程和空间格局变化。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对研究时段内该县土地利用变化的政策驱动效应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退耕还林政策加快了米脂县耕地的流转速度,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显着影响。(2)选取米脂县高渠乡和杨家沟镇为样本区,通过农户问卷调查,掌握样本区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现状,明晰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认知和判断情况,了解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政策的意愿与行为选择结果,理解农户现在及将来可能面对的影响与压力。结论认为: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态度(包括对政策的认知、判断和意愿)与其具体的行为选择存在群体的一致性和个体的差异性;通过Logit模型计算,识别出耕地收入、副业收入、打工收入、户主年龄、是否种植经济作物、行政村是否有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主导因素,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具有差异性。以上研究为下一步划分农户智能体的类型、确定农户智能体的行为规则、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土地利用行为响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充分的实证基础。(3)小尺度微观行为研究中,选取米脂县高渠乡刘渠村、冯渠村、高西沟村和陈家沟村为典型区域,将宏观过程与格局分析和微观行为机制研究相结合,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智能体模型(Agent-based model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ABMs/LUCC),并对模型中的行为人,即农户智能体的行为选择及其对研究区LUCC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以农户家庭户主的土地利用选择偏好作为分类依据,采用分类树方法对农户智能体类型进行划分;基于有限理性决策理论,引用经历—权重吸引模型(EWA),对农户智能体的目前生产策略决策过程和退耕还林政策期满后农户对不同生产策略的选择概率进行了分析;最后,在ERDAS环境下对退耕还林政策期满后农户的复垦行为进行了情景分析,认为政府制定并实施的相关政策措施对于纠正农户的有限理性行为偏差,维持和巩固退耕还林政策成果具有重要作用。(4)综合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选择的自然、经济、社会驱动机制以及农户对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土地利用行为响应。结论认为: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选择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适应性规律,遵守国家宏观政策的约束,同时还必须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市场状况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行为。农户始终是在目前土地利用类型与未来土地利用类型的效益比较中确定新的土地利用行为选择。社会因素是农户土地利用选择中最难以估量的影响因素。总体上看,农户土地利用行为选择以自然条件为制约,受经济利益驱使,而社会变迁为其行为改变提供了可能。因此,农户层面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本研究一方面从中尺度区域分析的角度揭示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一般规律、趋势和宏观机制,另一方面从小尺度典型区域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区域LUCC时空格局演变的细节过程与微观行为机制,避免了单一尺度分析的表面性,因此能够更好地阐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轨迹与过程,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提供借鉴。

二、浅谈对退耕还林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对退耕还林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后续影响的研究 ——以河北省贫困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1.5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基础: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退耕还林与退耕补贴
        2.1.2 农户收入
        2.1.3 农户主观福利
        2.1.4 农户土地利用意愿
    2.2 文献综述
        2.2.1 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
        2.2.2 退耕还林与农户主观福利
        2.2.3 退耕还林与农户土地利用意愿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3 研究区域概况与调查农户特征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3.1.2 沽源县
        3.1.3 涞源县
    3.2 调查农户特征
        3.2.1 农户家庭特征
        3.2.2 农户土地特征
4 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4.1 模型选择与说明
        4.1.1 倾向得分匹配(PSM)
        4.1.2 双重差分模型(DID)
    4.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4.2.1 因变量
        4.2.2 自变量
    4.3 模型结果与分析
        4.3.1 倾向得分匹配
        4.3.2 双重差分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主观福利的影响
    5.1 模型选择与说明
    5.2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5.2.1 因变量
        5.2.2 自变量
    5.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3.1 模型Ⅰ:只考虑补贴到期
        5.3.2 模型Ⅱ:加入家庭特征变量
        5.3.3 模型Ⅲ:加入经济变量
        5.3.4 模型Ⅳ:加入退耕还林相关变量
    5.4 本章小结
6 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土地利用意愿的影响
    6.1 模型选择与说明
        6.1.1 二元逻辑回归
        6.1.2 中介效应检验
    6.2 变量选取与统计性描述
        6.2.1 因变量
        6.2.2 自变量
    6.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6.3.1 管护意愿
        6.3.2 复耕意愿
        6.3.3 换树种意愿
        6.3.4 流转意愿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2)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工程
        2.1.2 农户、退耕户、非退耕户
        2.1.3 福利、福利分类、福利度量方法、福利效应、农户福利
        2.1.4 生活满意度、收入增长、扶贫
        2.1.5 非农就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机理
        2.3.1 研究视角的再诠释
        2.3.2 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农户福利效应的研究维度
        2.3.3 作用机理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与农户福利现状分析
    3.1 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
        3.1.1 启蒙与初创阶段
        3.1.2 恢复与探索阶段
        3.1.3 试点与示范阶段
        3.1.4 启动与调整阶段
        3.1.5 巩固与发展阶段
        3.1.6 担当新任务与新使命阶段
    3.2 退耕区农户福利发展的现状分析
        3.2.1 退耕区农户主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2.2 退耕区农户客观福利的现状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主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模型构建
        4.2.1 Ordered Probit模型
        4.2.2 Binary Probit模型
    4.3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4.3.1 变量选择
        4.3.2 描述性统计
    4.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4.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4.4.2 退耕还林对样本总体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3 退耕还林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的影响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机理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方法说明
        5.2.1 计量模型构建
        5.2.2 方法说明
    5.3 变量定义、样本匹配与描述统计
        5.3.1 变量定义
        5.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5.3.3 描述性统计
    5.4 计量经验结果与分析
        5.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2 退耕还林对农户分项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3 退耕年份对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4 退耕还林对不同区域农户农户收入增长福利的影响
        5.4.5 中介效应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扶贫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及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构建
        6.2.1 双差分模型(DID)的适应性分析
        6.2.2 双差分(DID)模型的构建
        6.2.3 回归分解计量模型构建
    6.3 变量设置、样本匹配、贫困判定标准与描述性统计
        6.3.1 变量设置
        6.3.2 样本匹配(PSM)及其匹配质量检验
        6.3.3 贫困判定标准
        6.3.4 退耕还林扶贫福利瞄准效率情况
        6.3.5 描述性统计
    6.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6.4.1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2 退耕年份对农户扶贫效果福利的影响
        6.4.3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的影响
        6.4.4 退耕还林对农户扶贫福利贡献的影响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客观福利的影响分析
    7.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福利的影响机理分析
    7.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7.2.1 变量设置
        7.2.2 统计性描述
    7.3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方法说明
        7.3.1 计量模型的构建
        7.3.2 方法说明
    7.4 计量回归结果与分析
        7.4.1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参与福利的影响
        7.4.2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3 退耕年份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4.4 不同区域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供给福利的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创新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补偿机制,提高退耕补贴标准
        8.2.2 建立和完善农户增收福利的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8.2.3 促进农户增收福利的退耕后续产业向新型农林经营模式转变
        8.2.4 搭建和完善农户非农就业福利平台
        8.2.5 提高退耕还林扶贫瞄准扶持机制
        8.2.6 提升农户生活满意度福利水平的认知导向
    8.3 本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3)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其法律规范概述
    第一节 退耕还林历史演变及其发展现状
        一、退耕还林政策演变
        二、我国退耕还林发展现状概述
    第二节 域外退耕还林相关法律制度
        一、各国退耕还林立法体系
        二、域外退耕还林的相关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全国性退耕还林的法律规范
        一、退耕还林的立法体系
        二、退耕还林的技术规定
        三、退耕还林的管理规定
    第四节 我国地方性的退耕还林规范及其评价
        一、退耕还林的管理规范
        二、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及其他规范
第二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农户基本情况
        二、对退耕还林的认知程度和参与自主权
        三、参与退耕土地的质量与面积变化
    第二节 退耕还林的管理情况
        一、退耕还林的作业技术与成活率
        二、退耕还林的管护与林权问题
        三、退耕还林的补助情况
    第三节 退耕前后效益变化及农户的期望
        一、退耕前后效益情况
        二、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评价及期待
    第四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评析
    第一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管理规范的优势
        一、较为科学的补植补造与检查验收规范
        二、管护等管理规范比较健全
        三、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管理规范具针对性
    第二节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存在不足
        一、退耕还林法律规范不健全
        二、退耕还林管理规范不完善
    第三节 退耕还林相关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补偿制度尚不健全
        二、管护制度不完善
        三、公众参与制度不完善
第四章 固原市退耕还林法律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第一节 退耕还林法律与管理规范的完善
        一、出台《固原市退耕还林保护条例》
        二、补充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退耕还林重点配套制度的完善
        一、健全和落实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制度
        二、完善退耕还林管护制度
        三、公众参与制度的改进
    第三节 借鉴域外及我国地方性法律制度的先进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关于固原市退耕还林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对农户和村委干部的访谈

(4)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1.1.2 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和来源,使农户收入增长复杂化
        1.1.3 退耕还林促使农户调整劳动供给及其结构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退耕还林相关文献
        1.3.2 退耕还林与农户劳动供给相关文献
        1.3.3 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相关文献
        1.3.4 国内外研究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
        2.1.2 生态补偿
        2.1.3 退耕农户及其异质性
        2.1.4 劳动供给
        2.1.5 劳动力区位选择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生态理性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
        2.2.4 退耕还林农户行为相关理论
        2.2.5 劳动供给相关理论
    2.3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三章 退耕区农户劳动供给与收入特征分析
    3.1 退耕区农户基本特征及退耕状况
        3.1.1 退耕区农户概况
        3.1.2 农户退耕状况
    3.2 退耕区农户劳动供给特征分析
        3.2.1 农户家庭劳动力特征
        3.2.2 劳动参与特征
        3.2.3 劳动供给时间特征
    3.3 退耕区农户收入差异分析
        3.3.1 非退耕农户与退耕农户家庭收入比较
        3.3.2 农户家庭收入的地区异质性特征:东中西部地区
        3.3.3 农户收入的家庭结构异质性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4.1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参与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设置
        4.2.3 计量模型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退耕行为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4.3.2 退耕面积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4.3.3 退耕年限对农户劳动参与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的影响
    5.1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影响的理论分析
        5.1.1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影响的总体分析
        5.1.2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时间影响的结构效应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
        5.2.1 模型设定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5.3 退耕行为对农户劳动时间的影响
        5.3.1 退耕行为对农户总体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3.2 退耕行为对农户农业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3.3 退耕行为对农户非农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3.4 退耕还林对农户非农就业劳动力区位选择的影响
        5.3.5 退耕行为对农户劳动供给影响的内生性与稳健性分析
    5.4 退耕参与度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4.1 退耕面积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4.2 退耕年限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
    5.5 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时间影响的空间异质性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1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6.2 模型设定、数据来源与变量设置
        6.2.1 模型设定
        6.2.2 数据来源
        6.2.3 变量设置
    6.3 农户退耕参与的影响因素与样本匹配
        6.3.1 退耕还林参与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6.3.2 倾向值估计与共同支撑域条件
        6.3.3 样本匹配的平衡性检验
    6.4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4.1 退耕行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4.2 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6.5 退耕还林收入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6.5.1 家庭结构异质性对退耕行为收入效应的影响
        6.5.2 地区差异对退耕行为收入效应的影响
        6.5.3 退耕参与度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地区差异
    6.6 小结
第七章 劳动供给对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的中介作用
    7.1 劳动供给在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的理论分析
        7.1.1 中介作用及其原理
        7.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7.1.3 劳动供给在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7.2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7.3 劳动参与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7.3.1 劳动参与在退耕行为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作用
        7.3.2 劳动参与在退耕参与度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作用
    7.4 劳动时间在退耕还林影响农户收入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7.4.1 农户收入的多元回归分析
        7.4.2 劳动时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7.4.3 中介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变化下的资源可持续管理需求
        1.1.2 中国贫困山区的乡村发展困局
        1.1.3 重大社会-生态工程的农户生计响应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程度需要厘清
        1.2.2 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的适应能力亟需明确
        1.2.3 贫困地区人地矛盾协调途径值得关注
    1.3 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特色
        1.4.1 研究理论的集成化
        1.4.2 研究尺度的精细化
        1.4.3 地域矛盾的具体化
第二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与恢复力理论
    2.1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体系
        2.1.1 概念内涵
        2.1.2 研究范畴
    2.2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2.2.1 概念内涵与分析框架
        2.2.2 国外研究进展
        2.2.3 国内研究进展
    2.3 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
        2.3.1 概念内涵与研究范畴界定
        2.3.2 国外研究进展
        2.3.3 国内研究进展
    2.4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趋向展望
        2.4.1 研究挑战与转型
        2.4.2 人地系统要素时空演化观测
        2.4.3 人地系统关键组分与过程刻画
        2.4.4 城市化的生态影响与响应
        2.4.5 乡村景观可持续管理
    2.5 小结
第三章 商洛市社会-生态系统要素基本特征
    3.1 商洛市概况
    3.2 商洛市生态系统要素概况
    3.3 商洛市经济系统要素概况
    3.4 商洛市社会系统要素概况
    3.5 商洛市代表性社会-生态过程
    3.6 小结
第四章 山区市县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
    4.1 商洛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1.1 区县发展目标界定
        4.1.2 暴露准则层
        4.1.3 敏感性准则层
        4.1.4 适应性准则层
        4.1.5 脆弱性指标度量与权重
        4.1.6 TOPSIS评价模型
    4.2 商洛市脆弱性时空分异规律
        4.2.1 暴露指标叠加
        4.2.2 敏感性指标叠加
        4.2.3 适应性指标叠加
        4.2.4 脆弱性时空变化
        4.2.5 脆弱性多情景探讨
    4.3 商州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4.3.1 乡镇脆弱性指标与权重
        4.3.2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
    4.4 商州区脆弱性时空分异规律
        4.4.1 脆弱性空间分异
        4.4.2 脆弱性时间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恢复力视角下山区农户脆弱性影响因素
    5.1 数据收集
        5.1.1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5.1.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5.2 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的感知状况与行为决策
        5.2.1 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感知状况
        5.2.2 农户对道路建设的感知状况
        5.2.3 农户对移民搬迁的感知状况
        5.2.4 农户自身生计状况满意度
        5.2.5 农户自身生计关键要素识别
    5.3 农户对社会生态工程感知与决策的影响因素
        5.3.1 农户家庭状况对退耕还林感知的影响
        5.3.2 农户家庭状况对道路建设感知的影响
        5.3.3 农户家庭状况对移民搬迁感知的影响
    5.4 农户对生计状况满意度感知的影响因素
        5.4.1 农户家庭状况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5.4.2 退耕还林农户决策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5.4.3 道路建设农户决策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5.4.4 移民搬迁农户决策对生计满意度感知的影响
    5.5 农户脆弱性影响因素与社区恢复力提升
        5.5.1 影响因素作用关系
        5.5.2 恢复力提升途径
    5.6 小结
第六章 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适应对策
    6.1 区域生态恢复力强化途径
        6.1.1 保障退耕还林工程质量
        6.1.2 控制工业三废污染
        6.1.3 维系粮食质量安全
        6.1.4 山区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6.2 乡村生态恢复力提升手段
        6.2.1 提升退耕农户收入水平
        6.2.2 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
        6.2.3 控制农药化肥施用
        6.2.4 灾害移民整体搬迁
    6.3 区域社会恢复力优化方式
        6.3.1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6.3.2 建设城乡工程基础设施
    6.4 乡村社会恢复力增益路径
        6.4.1 解决农村突出民生问题
        6.4.2 寻求农户可持续生计途径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山区农户生计感知与行为决策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黄土高原典型区退耕农户经济特征与决策行为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退耕还林工程理论基础和政策研究
        1.2.1.1 退耕还林经济学理论基础研究
        1.2.1.2 退耕还林政策研究
        1.2.2 退耕还林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1.2.2.1 退耕还林农户劳动力转移状况
        1.2.2.2 退耕还林农户土地利用和养殖业转变状况
        1.2.2.3 退耕还林农户收入转变状况
        1.2.2.4 退耕农户经济行为分异特征的研究
        1.2.3 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1.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1.3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安塞县概况
        2.1.2 陇中黄土高原区概况
    2.2 概念解释与数据处理
        2.2.1 相关概念解释
        2.2.1.1 关于农户特征变量的解释
        2.2.1.2 农户经济行为
        2.2.1.3 退耕还林类型
        2.2.2 研究数据
        2.2.2.1 安塞县调查研究数据
        2.2.2.2 陇中黄土高原区调查研究数据
        2.2.2.3 数据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参与式农村评估
        2.3.2 配对样本T检验
        2.3.3 单因素方差分析
        2.3.4 满意度指数分析法
        2.3.5 有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
第三章 近15年退耕农户特征变化分析
    3.1 结果分析
        3.1.1 农户数量变化
        3.1.2 农户特征指标的变化描述
        3.1.3 非农劳动力特征变化
        3.1.4 耕地和养殖结构特征变化
        3.1.5 家庭资产和收入特征变化
        3.1.6 退耕农户态度和需求转变情况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的经济行为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4.1.1 样本选择和分布
        4.1.2 户主个人特征
        4.1.3 农户家庭特征
    4.2 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经济行为比较
        4.2.1 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家庭土地利用的比较
        4.2.2 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农业投入的比较
        4.2.3 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畜禽养殖的比较
        4.2.4 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家庭资产的比较
        4.2.5 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支出的比较
        4.2.6 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收入的比较
    4.3 小结
第五章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评价和决策行为分析
    5.1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评价研究
        5.1.1 农户退耕意愿和退耕目的评价
        5.1.2 退耕政策宣传评价
        5.1.3 退耕还林实施效果评价
        5.1.4 农户对退耕后生产和生活状况的评价
        5.1.5 农户对退耕补贴停止的影响评价和配套政策评价
    5.2 退耕补贴停止后农户决策行为研究
        5.2.1 农户对补贴停止后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5.2.2 实证结果分析
        5.2.3 计量分析的结果
    5.3 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
    6.1 近15年来退耕农户的经济行为特征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6.2 不同退耕还林类型农户的经济行为存在明显差别,特别是种植业收入差异很大
    6.3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评价整体上比较积极,但评价情况也存在分异特征
    6.4 在补贴停止的假设条件下,农户复耕的比例很小,但大量农户不会继续维护退耕成果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简介

(7)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户
        2.1.2 退耕还林工程
        2.1.3 满意度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环境经济学
        2.2.3 资源经济学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
    3.1 四川省什邡市基本情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社会经济情况
    3.2 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3.2.1 退耕还林工程的具体做法
        3.2.2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
    3.3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3.3.1 工程管理存在不足
        3.3.2 补偿标准低
        3.3.3 技术水平低
    3.4 本章小结
4 调查问卷及数据处理
    4.1 前期准备
    4.2 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4.3 问卷设计与样本描述
        4.3.1 问卷具体问题的设计
        4.3.2 理论假设
        4.3.3 样本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满意度的描述性分析
    5.1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知情况分析
        5.1.1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了解程度
        5.1.2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了解渠道
        5.1.3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认知程度
    5.2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相关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5.2.1 农户对退耕还林技术投入程度的满意度分析
        5.2.2 农户对退耕还林补偿程度的满意度分析
    5.3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政府职能的满意度分析
        5.3.1 农户对政府制定政策能力的满意度分析
        5.3.2 农户对政府办事效率的满意度分析
        5.3.3 农户对政府监管能力的满意度分析
        5.3.4 农户对政府处理投诉、提议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分析
    5.4 基于退耕还林实施效果的农户满意度分析
        5.4.1 基于家庭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化的农户满意度分析
        5.4.2 基于家庭支出水平与结构变化的农户满意度分析
        5.4.3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农户满意度分析
        5.4.4 基于退耕还林在改善环境方面发挥的作用的满意度分析
    5.5 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满意度分析
    5.6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期望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Logisitic模型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模型说明
    6.2 模型实用性评价
    6.3 模型变量定义
    6.4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6.4.1 农户自身基本特征的影响
        6.4.2 政策因素的影响
        6.4.3 政府职能因素的影响
        6.4.4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认知度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提高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7.1 政府层面
        7.1.1 完善相关政策并加大补偿力度
        7.1.2 加大宣传力度并拓宽宣传渠道
        7.1.3 加强技术指导和加大培训力度
        7.1.4 加强监督力度和提高管理水平
    7.2 个人层面
        7.2.1 改变生产经营理念与消费观念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与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一、公共政策评估概念与内涵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与标准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理论
        一、生态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
        三、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理论
    第三节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制度变迁理论
    第四节 博弈论中的相关理论
        一、博弈论简介
        二、退耕还林相关主体的目标利利益
        三、退耕还林相关主体之间的博弈
    第五节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的相关经济理论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
        二、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与实践成效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目标与内容
        一、退耕还林工程政策的目标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内容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与整体效益
        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进展
        二、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
第三章 研究区与案例区概况
    第一节 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一、三峡库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
    第二节 三峡库区社会经济概况
        一、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与经济增长
        二、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案例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二、自然资源概况
        三、社会经济概况
第四章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评价
    第一节 农户意愿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一、农户意愿评价的概念与特点
        二、农户意愿评价的设计思路
        三、农户意愿评价的步骤
    第二节 三峡库区基于农户意愿调查的退耕还林政策效应研究
        一、研究的样本区和研究方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调查结论
第五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效益评估
    第一节 退耕还林政策生态效益评估的方法
        一、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评估方法概况
        二、案例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模型
        一、水源涵养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二、水土保持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三、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四、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模型与价值计量方法
    第三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计量分析
        一、万州区退耕还林工程执行状况
        二、退耕还林的水源涵养效益计量分析
        三、退耕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计量分析
        四、退耕还林改良土壤效益的计量分析
        五、退耕还林固碳释氧效益的计量分析
        六、万州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总量与总价值的修正
第六章 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第一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框架与方法
        一、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框架与指标选择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第二节 万州区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实证分析
        一、各主要指标的相关数据描述
        二、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评价
第七章 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的缺陷与问题
        一、现行退耕还林政策体系设计的缺陷
        二、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构建与制度创新
        一、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的构建
        二、退耕还林后续政策体系实施的保障机制
结论与讨论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目录
后记

(9)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退耕还林工程的起因
        1.1.1 水土流失
        1.1.2 土地荒漠化
        1.1.3 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严重
        1.1.4 森林覆盖率低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对退耕还林的再认识
    2.2 中外退耕还林进展
        2.2.1 中国退耕还林进展
        2.2.2 国外退耕还林进展
    2.3 退耕还林效益监测研究进展
        2.3.1 退耕还林效益监测的特点
        2.3.2 监测研究进展
    2.4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2.4.1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现状
        2.4.2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
        2.4.3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2.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获取数据方法
        3.3.2 分析方法
    3.4 技术路线
4 退耕还林的理论基础与监测评价的基础
    4.1 退耕还林的理论基础
        4.1.1 系统科学原理
        4.1.2 生态学原理
        4.1.3 恢复生态学原理
        4.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4.1.5 工程学理论
        4.1.6 林学原理
        4.1.7 水土保持学原理
        4.1.8 生态经济学原理
        4.1.9 可持续发展原理
    4.2 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的技术基础
        4.2.1 抽样技术
        4.2.2 3S技术
        4.2.3 固定观测技术
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1 效益评价指标概述
    5.2 效益评价指标的筛选
        5.2.1 效益评价指标概念
        5.2.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5.2.3 指标筛选的原则
        5.2.4 指标体系筛选方法与权重确定方法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4 效益指标评价方法及其赋值
        5.4.1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5.4.2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
        5.4.3 社会效益评价方法
        5.4.4 评价指标的赋值
6 河北省典型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分析
    6.1 河北省退耕还林概况
    6.2 河北省京津风沙源区承德市案例
        6.2.1 自然地理概况
        6.2.2 社会经济、林业现状及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6.2.3 退耕还林概况
        6.2.4 效益评价
        6.2.5 综合效益分析
        6.2.6 小结
    6.3 河北省石家庄市案例
        6.3.1 案例点概况
        6.3.2 石家庄案例点效益评价
        6.3.3 综合效益分析
7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及预测
    7.1 研究区概况
        7.1.1 自然地理概况
        7.1.2 社会经济状况
    7.2 研究方法
        7.2.1 模型构建
        7.2.2 参数估计
        7.2.3 模型定阶
        7.2.4 序列预报
    7.3 河北省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7.3.1 数据分析
        7.3.2 河北省乡村人口就业状况多维模型的建立及预测分析
        7.3.3 河北省人口与耕地的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及预测分析
8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1 典型区域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8.2 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
        8.2.1 退耕还林工程对河北省生态经济的影响
        8.2.2 河北省退耕还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对策建议
        8.3.1 关于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重新定位
        8.3.2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行退耕还林政策
        8.3.3 优化配置工程区生态经济结构
        8.3.4 规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
        8.3.5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使对林业规划与目标的重新调整
        8.3.6 强化工程管理,及时解决影响工程健康发展的深层问题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2.1 本文的创新点
        9.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微观行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1.2 LUCC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LUCC过程与格局研究
        1.2.2 LUCC尺度与层次研究
        1.2.3 LUCC数据及数据库研究
        1.2.4 LUCC地学模拟模型研究
        1.2.5 ABMs/LUCC国内外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退耕还林政策对区域LUCC时空格局的影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生态环境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土地利用现状
        2.1.4 退耕还林概况
    2.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前与后区域LUCC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研究数据
        2.2.3 结果与分析
    2.3 区域LUCC时空格局形成的政策驱动效应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
    3.1 土地政策变迁及其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
        3.1.1 国家宏观土地政策变迁
        3.1.2 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3.2 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态度与行为选择的调查
        3.2.1 研究方法
        3.2.2 样本选择
        3.2.3 样本区概况
        3.2.4 结果与分析
    3.3 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因素
        3.3.1 研究方法
        3.3.2 变量选择
        3.3.3 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区域LUCC智能体概念模型与政策情景分析
    4.1 概念模型构建
        4.1.1 模型构建流程及其框架
        4.1.2 智能体的行为规则
        4.1.3 智能体的相互作用
    4.2 模型输入数据
        4.2.1 调查数据
        4.2.2 空间数据
    4.3 实证研究结果
        4.3.1 农户智能体的类型划分
        4.3.2 农户智能体的行为选择
        4.3.3 农户智能体的空间分配
        4.3.4 非政策干预下的情景分析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土地利用行为响应
    5.1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选择的自然驱动机制
        5.1.1 自然环境变迁与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
        5.1.2 农户对自然因素的土地利用行为响应
    5.2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选择的经济驱动机制
        5.2.1 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
        5.2.2 种植业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
        5.2.3 农户对经济因素的土地利用行为响应
    5.3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选择的社会驱动机制
        5.3.1 农村社会变迁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
        5.3.2 农村聚落形态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
        5.3.3 农户对社会因素的土地利用行为响应
    5.4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之处
        6.1.1 主要结论
        6.1.2 创新之处
    6.2 几点说明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浅谈对退耕还林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后续影响的研究 ——以河北省贫困地区为例[D]. 杜温鑫.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D]. 杨均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固原市退耕还林的法律制度研究[D]. 马国红. 兰州大学, 2020(01)
  • [4]退耕还林对农户劳动供给及收入的影响研究[D]. 张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5]恢复力视角下山区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适应[D]. 温晓金. 西北大学, 2017(03)
  • [6]黄土高原典型区退耕农户经济特征与决策行为实证研究[D]. 杨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7(10)
  • [7]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满意度研究[D]. 梁思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8]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D]. 王孔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 [9]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 姚清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10]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微观行为机制研究[D]. 郗静. 西北大学, 2009(08)

标签:;  ;  ;  ;  ;  

浅谈退耕还林的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