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技巧及安全注意事项

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技巧及安全注意事项

一、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论文文献综述)

崔鹦[1](2019)在《渝西南公路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以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隧道工程逐渐增多。公路隧道的建设有利于公路线性的改善,公路通行质量的提高。但公路隧道的建设,是面对地下岩土的作业,不可知的因素较多,这些未知的因素,如地质情况、隧道的技术等级等,将对隧道的施工方式带来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对隧道洞身开挖方式的影响十分显着。在我国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环境要求苛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公路隧道的开挖方法和技术经济评价就显得十分重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开挖是整个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挖隧道时,不同的开挖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在整个隧道设计中,会直接影响到隧道车体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开挖质量。本论文结合渝西南四面山隧道实际依托工程,针对渝西南低山丘陵区公路隧道洞身开挖的施工方法及技术经济评价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公路隧道施工理论出发,结合隧道开挖施工技术和方法的因素,首先论述了公路隧道开挖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经济评价,主要包括隧道开挖理论、质量管理理论、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相关理论;其次,分析了低山丘陵地区公路隧道开挖的特点和难点。再对隧道洞身围岩自承能力与洞身开挖超前支护、隧道洞身围岩等级情况的划分以及其相对应的最佳隧道洞身开挖方法的选取使用、不同类型的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与不同的开挖工艺方法对比分析进行了研究;接着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围岩情况下的不同开挖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再利用AHP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分别对分离式隧道、小净距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渝西南四面山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前面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理论基础,为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施工现场采集的数据为基础,运用隧道洞身开挖技术方法指导施工,及时汇总分析,掌握隧道的洞身开挖的实时情况,对洞身开挖作业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四面山隧道的施工质量始终符合公路隧道施工(JTGF60-2009)中的技术规范与质量的要求,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方案的可行与有效性。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2](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甘彦文[3](2017)在《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性摊铺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交通大流量的需求与日俱增,需要提供质量更加过硬的公路来满足当前的经济、交通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都依照强路基、薄路面的公路工程设计方法,这种设计理念决定了所用材料常为水泥碎石这类半刚性材料,而传统分层摊铺施工方式弊端无穷。因此优势显着的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工艺被广泛采纳,该工艺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依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S328线大南湖至G30烟墩段公路工程,对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分层摊铺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了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性摊铺工艺的质量控制方法,望通过案例研究服务于整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目标问题的探究。(一)从控制原材料质量和混合集料配比入手,结合粒子干涉理论实现密实度和路基强度的最优化,对大厚度水稳层试验阶段各项配比进行研究得路基施工的各项准确参数指标,从而研究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二)结合案例项目,研究项目实例和对试验阶段数据的反馈分析,对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工艺质量控制要素做研究,利用具体项目背景和全面质量管理要素理论,得到最优机械(拌合机械、摊铺机械、压实机械等)组合方式、摊铺碾压和养生阶段质量控制的方法。(三)利用案例项目(二级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及应用反馈,总结得出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次摊铺工艺的优势,探讨该工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和必要性,并且希望能在更高级别的公路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最后得出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质量控制应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试验阶段设计质量控制、机械组合的控制、摊铺碾压过程的控制、养生控制、验收阶段的控制。其中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是:原料配比标准、含水量、平整度、压实度、管理沟通等;结合要素还提出了公路工程质量保证的一般对策。

潘洪章[4](2004)在《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较详细介绍了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张洁[5](2020)在《高掺量精炼钢渣水稳基层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6年至今,我国钢铁年总产量一直占领世界领先地位,而钢渣作为钢铁生产的副产物,现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和资源再利用问题。故为实现钢渣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本文以广西北海诚德不锈钢厂精炼钢渣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含水率、物理性质及有害物质重金属析出等进行实验分析,针对其颗粒偏细、无活性、存在6价铬等重金属成分及其在公路应用中易于开裂等特点,研发专用路用激发剂,制备低收缩抗裂钢渣混合料,并验证其力学性能及安全性,为精炼钢渣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将不同组别钢渣烘干后对其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相关分析,并结合SEM电镜扫描以及X射线衍射对精炼钢渣进行相应的微观性能分析,得出结论:本文所取精炼钢渣初始含水率较高,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a O、Si O2、Mg O、Al2O3、P2O5,粒径主要分布在0.075-2.36mm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活性和凝胶性。同时钢渣中f-Ca O及f-Mg O含量远低于规范限值要求,属弱膨胀性,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通过7d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测定不同掺量的2种不同组分激发剂对纯水泥稳定钢渣混合料和水泥碎石稳定钢渣混合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论显示:激发剂的加入能够显着提高钢渣混合料的抗压强度,8%水泥掺量、4.75%激发剂掺量的纯水泥稳定钢渣试块7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以达到8.13MPa。(3)通过对比击实实验和7d、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等实验结果,选取混合料最佳配合比,实验结果显示:相同激发剂和水泥含量的纯水泥稳定钢渣混合料强压强度优于水泥碎石稳定钢渣混合料,且水泥的掺量与钢渣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成正比,然而过高的水泥用量易导致强度超标,最终水泥水化造成干缩开裂。最终选取8%水泥掺量、3.75%激发剂掺量混合料为最优配比,其7d、28d抗压强度分别达到7.22MPa、7.962MPa,同时90d劈裂强度1.634MPa、90d弯拉强度2.416MPa。(4)对所选混合料的干缩性能、抗冻性能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实验测试,并得出结论:激发剂的加入可有效抑制精炼钢渣水稳材料的收缩,同时含有激发剂的混合料试件比不含激发剂试件的冻融损伤小,可见激发剂也可提高混合料的抗冻性能。最后加入激发剂的水泥稳定钢渣混合料其纯水浸泡重金属含量仅为规范标准要求的十分之一,且远低于不含激发剂的钢渣固体原材料,激发剂对混合料重金属析出也有有利影响。(5)在北海市铁山港固废工业园厂区铺设配合比为钢渣:88.25%、水泥:8%、激发剂:3.75%、水20.3%的精炼钢渣路面基层试验路段,发现该配比钢渣作为路面基层材料铺设效果较好;但因北海天气炎热,洒水养护较多,影响了其含水率,导致其易失水造成干缩开裂影响了整体稳定性,故工程实践应注意控制含水率,避免发生相同问题。

杨方凯[6](2020)在《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文中认为在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中,需要使用各种专业化的机械设备,此类设备的使用效率、使用状态等也直接影响着整体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基于此,本文将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并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在阐明影响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罗良繁[7](2019)在《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土地基强度低,其具有高压缩,含水率高,抗剪强度低等不良性质,容易出现较大的沉降量,对公路建设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发展,对公路建设、施工工艺以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如何解决处理和改善软土地基,使地基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防止道路在修筑后产生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沉降。本文针对现有软土问题,对特殊路基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进行研究,以供软土特殊路基处治施工提供设计和处治指导。本文通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运营维护等过程中反馈的问题,以及参考文献及相关规范等,将软土路基研究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和地基处理设计技术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区地基填筑和处理的处治方案。针对软土路基填筑设计,对表层处理、强度检测、填筑施工以及路基填筑期间的稳定观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主要总结了反压护道、置换和深层处理三个方面的处理措施,并对沿河塘、桥头及过渡段等特殊部位的软土路基处理进行了针对性的设计处理研究;此外,软土路基的道路拼宽处理具有复杂性,主要面临差异沉降路表产生裂缝的问题,本文以软土路基处理研究作为铺垫,主要采取深层的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处理以及轻质填料填筑处理等措施进行软土路基的拼宽处置,并对路基拼宽差异沉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关控制标准和指标。

陈美容[8](2019)在《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公路工程的建设,往往会破坏原本的边坡生态系统,产生裸露的边坡。单纯的工程防护措施造价高,难以恢复自然植被,护坡效果差;而单纯的植物护坡只适合坡度缓,边坡矮的土质边坡,适用范围较窄。随着人们对安全、环保和景观要求的逐渐增强,单纯工程防护或植物防护均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兼顾边坡稳定和美化环境的边坡防护方式已经成为主要发展趋势。本论文以植物防护及植物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方式即生态防护为研究手段,强调植物在防护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开展生态防护方法、施工工艺和作用机理、景观功能的研究,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公路边坡工程防护设计实践,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对关于生态边坡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与综合,提出新的生态边坡防护类型分类方式:人工植草护坡(包含撒播草籽、平铺草皮和三维植被网护坡等纯人工施工护坡方式)、喷播植草护坡(包含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客土喷播植草护坡、喷混植生护坡及TBS植草护坡等主要采用机械喷播施工的护坡方式)和骨架植草护坡(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护坡方式)。2.采用经验总结法,对周边正在设计、施工和已完工的生态边坡项目进行考察研究。分析各类生态护坡类型适用范围、特点、施工注意事项及优缺点,重点对各类生态护坡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绘制施工工艺流程图;对植被护坡和工程护坡的作用机理进行剖析,研究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以期为生态护坡理念发展和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3.把生态边坡的理论研究应用到工程实例中,完成了多个边坡防护工程案例的设计。包含边坡防护方案比选、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调查研究原生植被和植物配比。跟踪指导边坡防护施工,并对边坡防护效果进行评价。4.多个案例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分析,是对边坡进行处理的首要工作。生态护坡选型、植被的配合比和后期持续养护至关重要。

胡昌生[9](2019)在《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生态防护与景观绿化设计实践》文中提出景区公路不但承载着交通运输的功能,而且起着展示景区自然环境、体现当地风土人情的作用;而景区公路的建设必定会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稳定与平衡造成影响。为减轻公路建设对景区自然环境的破坏,恢复景区景观环境以及游客旅游的舒适度,提高景区公路路域安全,重塑景区景观环境,有必要对景区公路路域生态防护技术进行研究。以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为研究对象,掌握该景区公路的工程建设背景和工程规模,调研盘龙松—乌孙古墓旧路状况,提出“实现功能、还其自然”的景区公路生态防护目标,以及“潜隐、纯净、素雅、灵动、多元”的生态防护总体原则,总结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的边皮绿化和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研究了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的生态防护内容,包括边坡防护与路域排水。提炼景区公路边坡防护总体思路和处理原则,研究景区公路边坡防护的工艺方法,包括柔性宾格网工艺、浆砌卵石挡墙工艺、毛石混凝土挡墙工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工程建议。此外,在景区公路路域排水总体思路和处理原则的指导下,研究景区公路路域排水的工艺方法,并提出包括路基排水和涵洞在内的工程建议。在景区公路边坡绿化总体思路和处理原则的指导下,研究了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绿化工艺方法,包括坡面直播草籽工艺、木方格植草工艺、三维网绿化工艺、种植袋工艺、栽种乔木,以及临冬播种,并针对性提出了沿线景观打造重点等工程建议。此外,研究了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的景观设施设计,包括观景台及景观小品、人行道、景观的衔接、挡墙的美化与修饰、景观标志系统,以及哈萨克民族风情体验区。

詹洁[10](2019)在《山区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与沉降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西部地区逐渐开展高等级公路建设,涌现隧道、高架桥和高填方等建设。高填方路堤因其自身高度较高,填筑量较大,易出现沉降、稳定性不良等病害。以上问题如不解决,将影响路面层质量和道路的使用寿命,甚至影响行车安全。基于此,论文开展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分析更适合于高填方的压实方法,提出更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组合,建立工后沉降预测模型,完善山区高填方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对于提高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和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山区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为切入点,以重庆某高填方路堤为例,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1)对比路基压实施工工艺的适用条件,以质量、工期和费用三大工程项目控制目标为基础,建立压实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对高填方路堤压实方法进行评价,选择适合于山区高填方路堤的压实方法;(2)结合强夯法施工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分析强夯法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提取出关键影响因素,为强夯法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3)分析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的特点以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以压实度和强夯法施工工艺参数进行组合控制,结合软件模拟数值结果,提出强夯法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根据高填方路堤工程应用验证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组合的有效性;(4)分析工程质量管理方法与其他领域的质量管理方法的特点,以重庆某高填方路堤工程为例,提出基于零缺陷理念的施工质量控制,强调将事前预防作为质量控制重点,以提高人的主观意识来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结合强夯法施工工艺流程,从施工前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质量检测评定三个阶段制定具体的高填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指导强夯法处理高填方路堤施工;(5)研究工后沉降预测方法,基于重庆某高填方工后沉降监测数据的特点,采用不等时距的GM(1,1)模型进行预测,以实际监测结果验证模型的预测精度,对模型进行改进,采用新陈代谢不等时距GM(1,1)模型进行预测,经过验证表明改进模型预测精度更优。

二、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渝西南公路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以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隧道洞身开挖方法及评价分析相关理论
    2.1 隧道施工方法
        2.1.1 隧道洞身施工方法分类
        2.1.2 隧道施工方法选取原则
    2.2 隧道洞身开挖基本理论与方法
        2.2.1 新奥法与公路隧道施工
        2.2.2 全断面开挖法
        2.2.3 台阶法
        2.2.4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2.2.5 中隔壁法
        2.2.6 双侧壁导坑法
    2.3 技术经济评价分析方法
        2.3.1 AHP方法概念
        2.3.2 灰色关联度法
    2.4 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分析
        2.4.1 质量管理体系理论
        2.4.2 隧道洞身开挖质量控制
第3章 低山丘陵区隧道开挖的难点与特点分析
    3.1 渝西南低山丘陵区隧道地质特点
    3.2 渝西南低山丘陵区隧道地质难点
    3.3 渝西南低山丘陵区隧道的施工方法
    3.4 渝西南低山丘陵区隧道环保施工
第4章 隧道洞身围岩与开挖技术经济分析
    4.1 围岩的自承力与洞身开挖超前支护
        4.1.1 围岩自承力分析
        4.1.2 洞身开挖超前支护
    4.2 围岩情况与开挖方法分析
    4.3 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案
        4.3.1 洞身开挖方法施工工序的确定
        4.3.2 分离式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研究
        4.3.3 小净距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工艺研究
    4.4 隧道洞身开挖技术经济应用分析
        4.4.1 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4.4.2 技术经济分析在隧道工程中的管理应用
第5章 隧道洞身开挖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5.1 隧道洞身开挖方法模拟分析
        5.1.1 Ⅲ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模拟分析
        5.1.2 Ⅳ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模拟分析
        5.1.3 V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模拟分析
    5.2 分离式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5.2.1 Ⅳ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技术经济分析
        5.2.2 V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技术经济分析
    5.3 小净距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5.3.1 Ⅳ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技术经济分析
        5.3.2 V级围岩下不同开挖方法技术经济分析
第6章 低山丘陵区隧道洞身开挖方案的形成与实施效果评价--以渝西南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为例
    6.1 依托工程介绍
    6.2 地理环境及气象水文条件
        6.2.1 地理环境
        6.2.2 气象及水文条件
    6.3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方案的选择
        6.3.1 分离式隧道Ⅳ、Ⅴ级围岩洞身段施工方案
        6.3.2 小净距隧道Ⅳ、Ⅴ级围岩施工方案
    6.4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爆破设计
        6.4.1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爆破方案
        6.4.2 四面山隧道爆破方案参数
    6.5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6.5.1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施工质量分析
        6.5.2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施工进度分析
        6.5.3 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成本分析
        6.5.4 四面山隧道实施效果综合评价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1 土石方机械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1.1.3 存在的问题
        1.1.4 研究发展趋势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1.2.1. 2 新能源技术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1.2.2. 5 问题与展望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1.3.2. 2 技术优点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1.3.2. 5 发展趋势
        1.3.2. 6 展望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1.4.2. 7 其他技术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1.4.4 存在问题
        1.4.5 展望
2压实机械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 热点研究方向
        2.2.3 存在的问题
        2.2.4 研究发展趋势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2.3.2 热点问题
        2.3.3 存在问题
        2.3.4 发展趋势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2 存在的问题
        2.4.3 热点研究方向
        2.4.4 研究发展趋势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2.5.2 热点研究方向
        2.5.2. 1 控制技术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2.5.3 存在问题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2.5.4 研究发展方向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 研究热点
        2.6.3 主要问题
        2.6.4 发展趋势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7.2 热点研究方向
        2.7.3 存在的问题
        2.7.4 研究发展趋势
3路面机械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3.1.1. 1 烘干筒
        3.1.1. 2 搅拌缸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3.1.2. 2 沥青烟
        3.1.2. 3 排放因子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未来研究趋势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3.2.3 存在的问题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 1 搅拌机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3.3.1. 3 搅拌工艺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3.3.2 存在问题
        3.3.3 总结与展望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4.1. 1 作业机理
        3.4.1. 2 设计计算
        3.4.1. 3 控制系统
        3.4.1. 4 施工技术
        3.4.2 热点研究方向
        3.4.3 存在的问题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3.5.2 存在问题
        3.5.3 总结与展望
4桥梁机械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4.1.4 发展趋势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5隧道机械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5.1.1. 2 锚杆钻机
        5.1.2 存在的问题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5.2.1 盾构机类型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5.2.2 盾构刀盘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5.2.2. 3 存在的问题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5.2.3 盾构刀具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5.2.3. 3 存在的问题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5.2.4 盾构出渣系统
        5.2.4. 1 螺旋输送机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5.2.6 壁后注浆系统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5.2.6. 3 存在的问题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5.2.7 盾构检测系统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5.2.7. 3 存在的问题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5.2.8 盾构推进系统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5.2.8. 3 存在的问题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5.2.9 盾构驱动系统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5.2.9. 3 存在的问题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6养护机械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6.1.1 国外研究现状
        6.1.2 热点研究方向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6.1.3 存在的问题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6.1.3. 2 作业效率低
        6.1.3. 3 除尘效率低
        6.1.3. 4 静音水平低
        6.1.4 研究发展趋势
        6.1.4. 1 节能环保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6.4.2 热点研究方向
        6.4.3 存在的问题
        6.4.4 研究发展趋势
        6.4.4. 1 整机技术
        6.4.4. 2 动力技术
        6.4.4. 3 传动技术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6.4.4. 5 智能化技术
        6.4.4. 6 环保技术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6.5.1. 3 存在的问题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6.5.2. 3 存在的问题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6.5.3 冷再生设备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6.6.1 前言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6.6.2. 4 研究方向
        6.6.2. 5 存在的问题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6.6.3. 5 存在的问题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6.6.4. 5 存在的问题
        6.6.5 研究发展趋势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6.7.1 技术简介
        6.7.1. 1 施工技术
        6.7.1. 2 施工机械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6.7.3. 1 研究热点
        6.7.3. 2 发展趋势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3)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性摊铺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理论
    2.1 质量与质量控制
        2.1.1 质量
        2.1.2 质量控制
        2.1.3 全面质量管理
    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2.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用
        2.2.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特点
    2.3 大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2.3.1 大厚度水稳层施工概述
        2.3.2 施工技术要点
        2.3.3 施工质量控制过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全过程质量控制
    3.1 项目概况
        3.1.1 项目建设背景
        3.1.2 项目施工条件
        3.1.3 项目施工内容
    3.2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
        3.2.1 国内外质量保证体系应用
        3.2.2 建设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行
    3.3 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性摊铺施工工艺
        3.3.1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优点
        3.3.2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施工流程技术要求
        3.3.3 施工流程和内容
    3.4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全过程质量控制点
        3.4.1 目标配合比设计
        3.4.2 现场检测数据
        3.4.3 混合料的准备
        3.4.4 混合料摊铺和碾压
        3.4.5 接缝处理
        3.4.6 检查与验收
        3.4.7 养生
    3.5 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性摊铺质量检验和评定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关键要素质量控制
    4.1 影响大厚度一次摊铺施工质量关键要素分析
        4.1.1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施工质量影响要素
        4.1.2 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施工质量关键要素
    4.2 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摊铺要素质量控制
        4.2.1 混合料摊铺
        4.2.2 摊铺设备
        4.2.3 碾压机械
        4.2.4 混合料拌合
        4.2.5 大厚度水稳层养生
    4.3 环境保护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层一次摊铺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
    5.1 常见质量问题
        5.1.1 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
        5.1.2 解决方案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5.2 控制质量问题的对策
        5.2.1 控制检测环节
        5.2.2 控制“时间”环节
    5.3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装载碎石、砂子等松散材料
2 铲装停机面以下的土壤
3 铲装土堆
    3.1 分层铲装法
    3.2 分段铲装法
    3.3 配合铲装法
4 清理爆破现场的土石方
5 起吊各种作业工具和设备
    5.1 一般安全注意事项
    5.2 发动机启动前的安全注意事项
    5.3 发动机启动后及作业时安全注意事项
    5.4 停机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5)高掺量精炼钢渣水稳基层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钢渣的综合应用
        1.2.2 国内外不锈钢渣的处理及应用
        1.2.3 国内外钢渣在道路工程上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诚德钢厂钢渣主要成分与理化性能
    2.1 钢渣的取样及加工
    2.2 诚德钢厂钢渣的物理性能研究
        2.2.1 精炼钢渣含水量测试
        2.2.2 精炼钢渣筛分试验
        2.2.3 精炼钢渣表观密度
    2.3 精炼钢渣安定性分析
    2.4 微观性能研究
        2.4.1 试验所需仪器
        2.4.2 试验步骤
        2.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精炼钢渣化学成分检测
    2.6 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析出测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掺量精炼钢渣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3.1 外加剂成分增补与活性激发原理
        3.1.1 水稳半刚性基层
        3.1.2 激发剂原理
        3.1.3 外加剂方案
    3.2 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案
    3.3 试验原材料性能测试
        3.3.1 水泥
        3.3.2 碎石
    3.4 纯水泥钢渣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4.1 击实试验
        3.4.2 7d无侧限抗压试验
    3.5 激发剂作用下水泥稳定钢渣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5.1 击实试验
        3.5.2 7d无侧限抗压试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掺量钢渣路用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
        4.2.1 28d抗压强度试验方案
        4.2.2 28d抗压强度强度结果
        4.2.3 28d抗压强度强度结果分析
    4.3 抗弯拉强度分析
        4.3.1 劈裂强度分析
        4.3.2 弯拉强度分析
    4.4 水泥稳定钢渣的干缩性能分析
        4.4.1 水稳基层开裂机理分析
        4.4.2 水泥稳定钢渣干缩性能试验方案
        4.4.3 水泥稳定钢渣干缩性试验结果分析
    4.5 水泥稳定钢渣的冻融性能分析
        4.5.1 水泥稳定钢渣冻融试验方案
        4.5.2 水泥稳定钢渣冻融试验结果分析
    4.6 水稳试件有害物质重金属析出试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5.1 试验路工程概况
    5.2 试验路段施工工艺
        5.2.1 施工准备
        5.2.2 施工
        5.2.3 注意事项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1.3.2 软土路基地基处理设计
        1.3.3 软土路基拓宽改建设计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软土工程特性
    2.1 软土的定义
    2.2 软土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土路基填筑设计
    3.1 路基设计原则
    3.2 地基表面处理设计
        3.2.1 清表
        3.2.2 清表后地基表层临时排水措施
        3.2.3 土基回弹模量测试
        3.2.4 表层碾压及压实度测试
    3.3 路基填筑设计
        3.3.1 路基填料控制
        3.3.2 路基填筑厚度
        3.3.3 路基边坡
        3.3.4 路基填筑施工的关键控制要点
        3.3.5 路基填筑观测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4.1 软土路基处理概述
    4.2 软土地基处理一般要求
        4.2.1 适用范围
        4.2.2 一般规定
        4.2.3 软基处理的目的
    4.3 软基处理的分类
        4.3.1 反压护道
        4.3.2 置换(地基浅层处理)
        4.3.3 深层软基处理
    4.4 特殊部位处理设计
        4.4.1 河塘段软土地基处理设计
        4.4.2 桥头及过渡段地基处理设计
        4.4.3 桩承式路堤工程案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土路基拼宽设计
    5.1 路基拼宽设计原则
        5.1.1 公路加宽的必要性
        5.1.2 软土路基扩宽处理面临问题
    5.2 一般路基拼宽设计
        5.2.1 新老路基结合方式
        5.2.2 不同等级公路拓宽
    5.3 拼宽路基浅层处理
        5.3.1 轻质填料回填处理
        5.3.2 铺设土工格室处理
    5.4 拼宽路基深层处理
        5.4.1 水泥搅拌桩处理
        5.4.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
    5.5 软土路堤拓宽处理适用性评价
    5.6 路基拼宽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及标准研究
        5.6.1 加宽工程差异沉降指标分析
        5.6.2 高等级公路加宽工程路面功能要求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边坡防护的研究现状
        1.2.2 生态边坡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2.1 生态护坡的设计原则
    2.2 生态护坡的功能
        2.2.1 植被护坡的作用机理
        2.2.2 工程护坡的作用机理
        2.2.3 改善环境功能
    2.3 生态护坡植被的选择
        2.3.1 生态护坡植物选择的依据
        2.3.2 草本植物的选择
        2.3.3 灌木的选择
        2.3.4 藤本植物的选择
    2.4 生态护坡的方法
        2.4.1 人工植草护坡
        2.4.2 喷播植草护坡
        2.4.3 骨架植草护坡
    2.5 施工技术研究
        2.5.1 研究目的
        2.5.2 施工工艺
        2.5.3 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边坡稳定性理论分析方法
    3.1 概述
    3.2 极限平衡分析法
    3.3 简化Bishop法
    3.4 结论
第四章 工程应用技术研究
    4.1 案例一:深安线永和马坪至安海外曾段改造工程
        4.1.1 工程简介
        4.1.2 工程地质条件
        4.1.3 边坡防护应用技术研究
    4.2 案例二:普通国省道干线省道308(横五线)闽清县金沙镇沃头至前坑段公路工程
        4.2.1 工程简介
        4.2.2 工程地质条件
        4.2.3 边坡防护应用技术研究
    4.3 案例三:惠安县崇武环岛北路道路工程
        4.3.1 工程简介
        4.3.2 工程地质条件
        4.3.3 边坡防护应用技术研究
    4.4 边坡防护施工要点
    4.5 生态多样性保护应用研究
        4.5.1 原生植物调查
        4.5.2 植物种类选择
        4.5.3 植物配置
        4.5.4 应用效果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生态防护与景观绿化设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域排水措施
        1.2.2 边坡防护和绿化技术
        1.2.3 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生态防护与道路绿化的设计理念
    2.1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工程概况
        2.1.1 工程背景
        2.1.2 工程规模
        2.1.3 盘龙松—乌孙古墓旧路状况
    2.2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生态防护理念
        2.2.1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生态防护目标
        2.2.2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生态防护总体原则
    2.3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绿化及景观设计理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生态防护应用实践
    3.1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生态防护内容
        3.1.1 边坡防护
        3.1.2 路域排水
    3.2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防护
        3.2.1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防护总体思路
        3.2.2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防护处理原则
        3.2.3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防护工艺方法
        3.2.4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防护应用实践
    3.3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路域排水
        3.3.1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路域排水总体思路
        3.3.2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路域排水处理原则
        3.3.3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路域排水工艺方法
        3.3.4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路域排水应用实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设计实践
    4.1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绿化
        4.1.1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绿化总体思路
        4.1.2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绿化处理原则
        4.1.3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绿化工艺方法
        4.1.4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边坡绿化应用实践
    4.2 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景观设施
        4.2.1 观景台及景观小品
        4.2.2 人行道
        4.2.3 景观的衔接
        4.2.4 挡墙的美化与修饰
        4.2.5 景观标志系统
        4.2.6 哈萨克民族风情体验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景观亭纬地建模
附录2 :马圈大门
附录3 :木平台
附录4 :木栈道
附录5 :水坝
附录6 :小品雕塑
致谢

(10)山区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与沉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填方压实方法
        1.2.2 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1.2.3 高填方压实质量控制指标
        1.2.4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2.5 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1.2.6 工后沉降预测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填方压实施工工艺评价
    2.1 路基压实原理分析
        2.1.1 静力压实法
        2.1.2 振动压实法
        2.1.3 冲击压实法
        2.1.4 强夯法
    2.2 路基压实施工工艺评价指标
        2.2.1 路基压实方法适宜条件
        2.2.2 路基压实施工工艺评价指标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思想和原理
        2.3.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模型和步骤
    2.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填方施工工艺评价
        2.4.1 确定评价因素和评价等级
        2.4.2 构造评判矩阵和确定权重
        2.4.3 进行模糊合成和做出决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夯法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强夯法加固机理
        3.1.1 动力密实机理
        3.1.2 动力固结机理
        3.1.3 振动波压密理论
    3.2 强夯法施工工艺
    3.3 强夯法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3.4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强夯法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4.1 区间层次分析法
        3.4.2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模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填方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4.1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4.1.1 含水率
        4.1.2 压实度
        4.1.3 孔隙率
        4.1.4 固体体积率
        4.1.5 承载比
        4.1.6 路基回弹模量
    4.2 强夯处理路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指标
        4.2.1 夯点布置和间距
        4.2.2 间隔时间
        4.2.3 夯击能
        4.2.4 安全距离
        4.2.5 有效加固深度
        4.2.6 夯击数
        4.2.7 贯入度
    4.3 强夯施工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4.3.1 夯击次数
        4.3.2 夯点间距
        4.3.3 有效加固深度
        4.3.4 贯入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填方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及工程应用
    5.1 高填方施工质量管理方法研究
        5.1.1 传统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5.1.2 基于六西格玛的质量管理
        5.1.3 基于零缺陷理念的质量管理
    5.2 基于零缺陷理念的三阶段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5.2.1 施工前质量控制
        5.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2.3 质量检测评定
    5.3 工程应用
        5.3.1 工程概况
        5.3.2 施工内容和目标
        5.3.3 施工总体布置
        5.3.4 施工方案
        5.3.5 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
        5.3.6 质量控制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填方工后沉降预测研究
    6.1 不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
    6.2 新陈代谢不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
    6.3 高填方沉降监测
    6.4 实例验证
        6.4.1 不等时距GM(1,1)模型应用
        6.4.2 新陈代谢不等时距GM(1,1)预测模型应用
        6.4.3 模型精度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论文参考文献)

  • [1]渝西南公路隧道洞身开挖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研究 ——以江习高速四面山隧道洞身开挖为例[D]. 崔鹦.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2]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3]省道328线大厚度水稳基层一次性摊铺质量控制研究[D]. 甘彦文. 长沙理工大学, 2017(01)
  • [4]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和安全使用注意事项[J]. 潘洪章. 甘肃科技, 2004(12)
  • [5]高掺量精炼钢渣水稳基层路用性能研究[D]. 张洁.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
  • [6]公路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杨方凯. 四川水泥, 2020(02)
  • [7]软土路基填筑及地基处理设计研究[D]. 罗良繁. 长安大学, 2019(07)
  • [8]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措施及其应用[D]. 陈美容. 厦门大学, 2019(02)
  • [9]盘龙松—乌孙古墓景区公路生态防护与景观绿化设计实践[D]. 胡昌生. 长安大学, 2019(01)
  • [10]山区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与沉降预测研究[D]. 詹洁.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标签:;  

装载机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技巧及安全注意事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