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立体造型教学初探

服装设计立体造型教学初探

一、服装设计立体造型教学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曾华倩,周洪雷[1](2021)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编结工艺造型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推动服装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新并挖掘优秀传统手工艺的设计价值,实现编结工艺造型的创新运用,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运用编结工艺的创意服装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以及对编结工艺造型的设计实践与探索,主要运用实践研究法、案例分析方法和图文互证法进行深入研究与运用实践,总结出编结工艺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方法。将基本的编结工艺造型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变换得到新样式,结合创意服装造型设计的要求和编结的工艺特性,主要从编结工艺的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2个方面,归纳总结出编结工艺造型在创意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方式,为实现创意服装设计效果提供了更多可能。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念国文[3](2021)在《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艺术设计界的进步和审美的进步,设计艺术界不同领域的合作与借鉴成为了一种大趋势,设计师可以在不同的设计领域当中寻找到启发性的设计灵感,不同艺术间的创新交融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服装的色彩、面料、造型、款式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受到设计界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建筑艺术与服装艺术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互相影响,通过研究优秀建筑设计可以为服装设计提供更广阔的设计方法和创作思路。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善用几何、空间、光影等设计语言,它的设计是可以唤起传统文化共鸣、民族传统符号与现代设计语言合璧、又独具个人妙思与风格的和谐统一体的,这是真正可以立足世界与全球融合大趋势下的“中国样式”。其兼容的设计风格,有序的设计手法,兼具审美与功能性的设计特征,完整的设计思路都给休闲女装设计新的可能性。收集关于贝聿铭建筑设计的图像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现代休闲女装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通过对贝聿铭的建筑设计的梳理,逐一分析其建筑设计风格语言中几何元素、建筑材质、建筑空间、建筑材质、光影、文化等设计特点及应用在休闲女装服装设计当中的可行性。实践部分从贝聿铭建筑设计精华为一体的“封笔”之作苏州博物馆,全面运用前期由各元素得来的设计思路、设计手法等,旨在再次学习升华贝聿铭承袭现代主义建筑核心脉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设计思维,进行一套完整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现代休闲女装设计。

要谨雨[4](2021)在《基于毛毡技艺的服装设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毡是以具有鳞片结构的毛纤维为原料,通过外力的摩擦挤压使毛纤维鳞片间相互勾连缠紧而形成的无纺织物,具有材料性能优良、可塑性强、造型拙朴美观等优点,具有极大创新空间。目前毛毡技艺多数应用在其他设计领域,在服装设计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毛毡技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历史文化方面,首先通过对相关古籍及出土文物进行研究,对毛毡的历史源流进行梳理,了解其在历史流程中制作技术、生产规模、成品种类、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延传轨迹,并总结出结论:毛毡的生产规模及社会地位直接受统治阶级对其使用量的影响。其次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法向有关传承人了解传统手工擀毡技艺及传承现状,提出工业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传统擀毡技艺衰落的直接原因。其三在历史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通过对地域文化特点、游牧生产方式、民族文化符号三个方面的分析,论述毛毡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深厚关联性,从人类需求心理的层面分析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于毛毡技艺传承发展的影响,并指出只有在与游牧民族类似的生活环境下,毛毡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传统及现代制毡技艺流程研究方面,本文一方面通过田野考察,了解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乌拉特和阿拉善两地传统擀毡技艺流程及细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出不同地区及民族间擀毡技艺产生异同的原因;另一方面,向现代制毡工作室学习现代制毡技艺,提出现代制毡技艺遵循着与传统擀毡相同的毡化原理、是传统擀毡技艺的改良与延伸的观点。在对技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传统牧民生活及现代设计中毛毡制品的种类,分析出毛毡在传统游牧生活中以实用功能为主,而现代生活中人们更加看重毛毡材质的附加属性,揭示了时代环境造成人们对毛毡功能需求的转变,并由此提出毛毡技艺应紧随时代发展进行相应创新。在了解了毛毡在各设计领域的应用情况后,笔者发现毛毡材质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少见,由此提出将毛毡技艺与现代服装设计结合的创新应用理念,并充分分析毛毡在服装设计中存在的局限性及可行性,得出解决方法:其一,以替换制毡原料和改变铺毛手段等方法解决毛毡在手感和厚度上的局限性;其二,在服装款式、色彩、面料几方面分析出毛毡技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创新应用方法,为后续设计应用提供可行依据;最后,笔者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实践,阐述最终设计方案中,从设计构思到调研分析,再到设计完成过程中的创作思路及实践方法。本文希望通过毛毡服装设计的应用研究,为服装设计领域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及实践方法,并借此推动毛毡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郝思慧[5](2021)在《基于三维虚拟技术的立体型女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服装行业迎来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立体几何造型由于其造型独特成为了设计师青睐的设计元素之一。立体型女装的设计既满足消费者对于服装独特风格的需求,又符合当代未来主义的审美风潮。但是有关立体几何造型的服装造型设计并没有系统的规律可循,存在制版难度大、样衣制作过程耗时较长等问题。同时,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三维虚拟技术在服装智能制造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目前三维虚拟技术主要运用于基础款式,对于其在个性化特殊造型设计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如何使用三维虚拟技术针对不同类型几何造型需求进行设计与外观模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立体型女装设计的效率,扩展设计思路。针对当前的问题,本课题基于几何体造型元素展开研究,以基础几何体造型为基础,分析柱体、球体和锥体的平面展开方式;分析研究复杂立体几何造型的构成方式、造型手法,针对不同的造型手法和几何体类型设计了42个立体几何造型,并分别对其进行平面展开。同时,基于三维虚拟软件的技术特点,以几何体造型元素为出发点,分析了人体体型、服装廓型,并基于三种不同的三维虚拟设计方法进行了21个立体型女装试样的三维虚拟设计。课题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基于立体几何造型构成材料状态的不同,将其分为线状体构成、面状体构成和块状体构成三种,并通过缠绕、编织、堆积、折屈、扭曲和穿插等造型手法得到球体、柱体和锥体。(2)通过对42款立体几何造型的设计以及平面结构图的绘制,得出复杂立体几何造型在平面展开时的规律:先整体分析,找到循环单元和单元的组合方式特点,将循环单体提取出来;接着对循环单体分解,分析其由何种基础几何体变形得来,找出基础几何体原型;最后按照基础几何体平面展开方式进行展开。(3)通过对21款立体型女装的三维虚拟设计,得出在进行立体型女装设计及三维虚拟时有以缝烫工艺为主、以人体体型为主和以三维造型为主的立体型女装三维虚拟设计方法。以缝合工艺为主的三维虚拟设计方法主要是基于2D样板的编辑设计、样板的摆放设计、缝合工艺设计、插入工具的使用、面料性能的设定以及外观的调整等功能。以人体体型为主的三维虚拟设计方法多用于局部造型装饰设计,重点在于三维造型的制作和三维服装样板的处理。以造型为主的三维虚拟设计方法重点是对立体几何造型进行三维虚拟设计,完成后再与处理好的着装模特结合,完成整体造型的设计。本课题通过研究立体几何造型的分类及平面展开方式,以及立体型女装三维虚拟设计方法,可以提供较为系统的复杂立体几何造型的分类依据,同时提供了三种立体型女装三维虚拟设计方法,给服装设计师和打版师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同时可以加快服装设计生产过程,减少设计过程中的时间成本和物料成本,满足服装行业的发展需要。

贾胜楠[6](2021)在《构成艺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成艺术是现代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根基,对服装设计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构成艺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希望在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融入三大构成的知识,一方面让学生对构成艺术能够更深入地领会,另一方面能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沈沙白[7](2021)在《针刺无骨花灯的艺术特征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刺无骨花灯发源于民间,其独特的无骨造型与针刺技法,表现出有别于其它灯彩的艺术特征,是珍贵的设计灵感来源。本文以针刺无骨花灯的艺术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形式特征进行提取分析和转化,为服装设计提供多元化参考。通过对针刺无骨花灯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分析,以及实地调研、企业实习等工作,归纳出针刺无骨花灯的造型、图案、空间上的特征。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本文的理论研究,归纳出特有的特征为:不借助外力折叠成体的无骨立体造型特征、刀凿针刺的镂空图案特征、透光留影的多层次空间特征。第二部分为理论实践部分,对针刺无骨花灯的艺术特征在服装设计中进行转化与表达:1)通过重复连续式、镶嵌堆叠式的拼接手法,围绕人体结构进行转折分割和对外轮廓的夸张转折拼接手法,表现出不借助外力的几何型立体造型特征和曲直转折多变的廓形造型。2)按照点线面的构成方式对图案再设计,通过激光打孔的工艺,在面料上表现出镂空纹理。3)运用多元并置的设计手法,通过面料透叠、镂空细节与结构上的立体造型结合,使服装内部空间通透可视。通过材质的层次化转化和多维度发散延展的设计手法,丰富面料的视觉肌理更有层次结构,来表现多层次的外部衍生空间。通过这三个方面进行一系列设计实践,呈现出新的设计思路及多样化的面料小样和结构实验。第三部分,服装系列化设计,通过多元特征转化组合并用的设计方法,对将激光打孔的图案、立体无骨的夸张造型和多层次的空间结构多重结合运用。按照工艺流程从面料的材质的复合改造开始,得到几何立体的结构造型,同时整体效果上又通透轻盈,空间层次丰富多变,具有针刺无骨花灯艺术特征的服装。最后笔者得出这种从民族传统工艺品艺术特征的转化到设计思路的提出,在服装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创新性。针刺无骨花灯的艺术形式特征在服装设计中的转化方法的研究,丰富了现代服装的文化价值,为设计者提供一些新的设计思路与创作方法,同时为保护和传承针刺无骨花灯争取了更多的空间。

宋哲琦[8](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张姝[9](2020)在《服装造型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服装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服装设计专业要根据当前教学改革要求深入创新,培养更多服装设计优秀人才,为服装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服装造型教学改革创新是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从教学内容与理念方面入手进行创新,应用先进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理念与模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以此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人才。基于此,针对服装造型在服装设计艺术专业教学创新相关知识,本文进行了简单地论述,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邢磊[10](2020)在《基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服装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技术进步,服装由遮羞避寒的基础生活资料升级为多功能性高科技产品。作为技术与相艺术结合的产物,服装技术的突飞猛进并不能掩盖服装艺术性的淡化与缺失。因此,以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载体,找到与艺术相融合的设计方式,就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自现代艺术至今,还未产生任何大型的、革命性艺术运动,再没有一种风格能够压倒性地颠覆这200余年的主流艺术思潮,多元发展、兼容并蓄已经是当下艺术的主流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理性的态度总结反思西方现代绘画,挖掘其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一套可以落地实践的服装设计方法,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本文以现代绘画艺术为切入点,以西方现代主义时期主流艺术流派为宏观依据,运用文献搜集、对比分析、个人实验等方法,首先对西方现代绘画进行梳理,而后归纳借鉴已有设计案例,思考研究西方现代绘画影响服装设计的途径和方式。在此基础上,借鉴设计方法研究的相关理论,通过设计方法的一般过程总结出基于西方现代绘画的服装设计方法,并进行验证。全文共六章,第一章为论文基础部分,通过对西方现代绘画及服装设计相关知识的系统梳理,对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思路进行归纳概括;第二章对西方现代绘画进行回顾,理顺现代艺术思潮发展脉络,并分析主要艺术流派特点;第三章对已有案例进行分析,找出设计中的个性特点;第四、五章进行方法构建并进行案例论证;第六章得出结论并进行总结与展望。

二、服装设计立体造型教学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服装设计立体造型教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创意服装设计中编结工艺造型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创意服装
    1.1 创意服装定义
    1.2 创意服装设计要素
2 编结工艺
    2.1 编结工艺技法
    2.2 编结工艺材料
    2.3 编结工艺的构成形式
    2.4 编结工艺造型
3 创意服装设计中编结工艺的平面造型创新
    3.1 衣片结构式
    3.2 图案结构式
    3.3 材质拼接式
4 创意服装设计中编结工艺的立体造型创新
    4.1 立体仿生式
    4.2 立体几何式
    4.3 立体肌理式
5 结束语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1.5.3 关键问题
2 贝聿铭及其建筑设计风格简介
    2.1 贝聿铭介绍
    2.2 背景简介
        2.2.1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背景
        2.2.2 贝聿铭与现代主义建筑
    2.3 贝聿铭建筑风格形成原因与过程
        2.3.1 家庭原因——复杂的家庭因素与中华文化浸染
        2.3.2 学术道路——留学背景与学术研究
        2.3.3 弃教从商——开始走商业道路
        2.3.4 转折开始——个人工作室的成立与发展
        2.3.5 中国之行——香山饭店、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
    2.4 我国休闲女装现状
    2.5 本章小结
3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语言解析与运用——几何
    3.1 几何元素在服装上运用的发展历史
    3.2 丰富了几何构成
        3.2.1 基础单一图案
        3.2.2 多种图案的组合
        3.2.3 根据文化特征抽象出几何图案
    3.3 贝聿铭建筑几何构成形式在休闲服装中的应用
        3.3.1 平面式几何元素在当代休闲女装中的应用
        3.3.2 半立体式几何元素在当代休闲女装中的应用
        3.3.3 立体式几何元素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3.3.4 贝聿铭建筑设计几何构成形式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3.4 本章小结
4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语言解析与运用——材料
    4.1 材料构成——装饰肌理材料形式与色彩特征
        4.1.1 混凝土
        4.1.2 .石材
        4.1.3 玻璃
    4.2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材料特征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4.2.1 建筑材料特征在休闲女装上的应用角度
        4.2.2 混凝土材质的应用
        4.2.3 石材材质的应用
        4.2.4 玻璃材质的应用
    4.3 本章小结
5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语言解析与运用——空间
    5.1 贝聿铭建筑空间构成元素
        5.1.1 庭空间
        5.1.2 “灰”空间
        5.1.3 螺旋楼梯
        5.1.4 天桥
        5.1.5 水景
    5.2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空间特征在休闲女装中的应用
        5.2.1 .贝聿铭建筑设计“虚”空间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
        5.2.2 贝聿铭建筑设计灰空间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
        5.2.3 贝聿铭建筑服装螺旋空间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
        5.2.4 贝聿铭建筑服装“天桥”空间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
        5.2.5 贝聿铭建筑服装水景空间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
    5.3 贝聿铭建筑设计空间元素在休闲女装中的运用实例
        5.3.1 实例一
        5.3.2 实例二
    5.4 本章小结
6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语言解析与运用——光影
    6.1 贝聿铭建筑光影的营造手段
        6.1.1 几何性
        6.1.2 中庭虚空间与光影
        6.1.3 材质与光影
    6.2 灵动变化的光影元素在休闲女装上的应用
        6.2.1 光影的产生因素
        6.2.2 光影的应用方式
        6.2.3 不同的表现方式
    6.3 本章小结
7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语言解析与运用——文化
    7.1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文化解析
        7.1.1 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合理内核与发展
        7.1.2 文化适应性
        7.1.3 中华文化的传承
    7.2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中文化对休闲女装设计上的启示
        7.2.1 东西文化的跨越民族性
        7.2.2 民族服装文化的取舍
    7.3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文化因素应用实例
        7.3.1 实例一
        7.3.2 实例二
        7.3.3 实例三
    7.4 本章小结
8 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在休闲女装设计上的应用实践——以苏州博物馆为灵感
    8.1 设计实践思路
    8.2 设计概念提案
        8.2.1 主题与灵感来源
        8.2.2 色彩搭配提案
        8.2.3 款式选择
    8.3 效果图展示与款式说明
        8.3.1 效果图展示
        8.3.2 款式说明及样衣展示
        8.3.3 服装面料
    8.4 设计实践总览——样衣
    本章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毛毡技艺的服装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六)研究内容及框架
一、毛毡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一)毛毡的历史与现状
        1.毛毡的历史源流
        2.手工擀毡的传承现状
    (二)毛毡蕴含的文化属性
        1.地域文化特点
        2.游牧生产方式
        3.民族文化符号
    本章小结
二、毛毡制作技艺及特征
    (一)制毡原料与毡化原理
        1.毛毡的原料
        2.毛毡的毡化原理
    (二)传统毛毡制作技艺
        1.传统毛毡制作流程
        2.传统毛毡制品的特点
    (三)现代手工制毡技艺对传统技艺的改良
        1.现代手工湿毡工艺
        2.针毡立体成型工艺
        3.毛毡一体成型工艺
    本章小结
三、毛毡的生活遗存与现代创作延伸
    (一)质朴的传统毛毡制品
        1.蒙古包围幪与室内铺设用品
        2.毛毡生活用品
        3.毛毡服饰
        4.毛毡装饰品
        5.总结
    (二)毛毡制品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
        1.毛毡室内空间设计
        2.毛毡生活用品设计
        3.毛毡装饰品设计
    (三)毛毡制品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延伸
        1.毛毡服饰品设计
        2.毛毡首饰设计
    本章小结
四、毛毡在服装设计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分析
    (一)毛毡在服装设计中的可行性分析
        1.毛毡的服用优点
        2.毛毡服装设计的流行环境
    (二)毛毡在服装设计中的局限性分析
        1.材质特性决定的局限性
        2.工艺方法决定的局限性
        3.基于毛毡局限性的解决对策
    (三)毛毡技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发展重点
        1.消费者需求
        2.实用性与功能性
        3.时尚化与个性化表达
        4.情感与文化的传达
    本章小结
五、毛毡技艺在服装设计中的设计应用方法
    (一)毛毡技艺在服装款式廓形上的运用
        1.由材料决定的廓形优势
        2.传统制衣方式的颠覆——天衣无缝一体设计
        3.平面与立体结合设计
    (二)毛毡技艺在服装色彩上的运用
        1.单色毛毡
        2.羊毛混色与渐变效果
    (三)毛毡技艺在服装面料肌理效果上的运用
        1.以细节雕琢为主的针毡肌理效果
        2.以对比为主要形式的湿毡肌理效果
        3.毛毡与其他纤维的结合应用
    (四)毛毡技艺与其他工艺的组合运用
        1.毛毡与镂空工艺的组合应用
        2.毛毡与刺绣工艺的组合应用
    本章小结
六、毛毡服装创新设计实践
    (一)设计构思
        1.设计主题
        2.设计定位
        3.灵感来源及元素提取
    (二)设计调研与分析
        1.流行趋势分析
        2.品牌分析
    (三)设计元素及应用方法确立
        1.面料的选择
        2.色彩确立
        3.款式确立
        4.图案造型确立
        5.毛毡创作实践
    (四)设计系列效果图展示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基于三维虚拟技术的立体型女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立体型概述
        1.2.2 立体型服装
        1.2.3 虚拟试衣系统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本论文的逻辑框架
2 几何体造型元素研究
    2.1 基础几何体造型
        2.1.1 球体造型
        2.1.2 柱体造型
        2.1.3 锥体造型
    2.2 立体造型构成方式
        2.2.1 线状体构成
        2.2.2 面状体构成
        2.2.3 块状体构成
    2.3 立体造型元素结构设计
        2.3.1 设计手法
        2.3.2 造型元素平面展开
    2.4 本章小结
3 立体型女装三维虚拟设计方法构建
    3.1 软件选取
    3.2 人体体型确定
    3.3 服装廓型构成
    3.4 三维虚拟设计预实验
        3.4.1 预实验结果
        3.4.2 结果分析
    3.5 三维虚拟设计方法
        3.5.1 缝烫工艺为主的方法
        3.5.2 人体体型为主的方法
        3.5.3 三维造型为主的方法
    3.6 本章小结
4 立体型女装虚拟效果展示及分析
    4.1 缝烫工艺为主
        4.1.1 试样虚拟效果展示
        4.1.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 人体体型为主
        4.2.1 试样虚拟效果展示
        4.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 以三维造型为主
        4.3.1 试样虚拟效果展示
        4.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预实验结果展示
附录2:方法1各试样面料性能参数表
附录3:方法2样板处理参数及结果展示
附录4:方法3结果展示
致谢

(6)构成艺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成艺术的概念、内容及重要性
二、构成艺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理性设计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丰富的设计创造能力
三、构成艺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一)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色彩构成在服饰色彩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立体构成在服装创意立体裁剪等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四)形式美法则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结语

(7)针刺无骨花灯的艺术特征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实地考察法
        1.5.3 归纳提取法
        1.5.4 设计实践法
    1.6 本课题的创新点、重点、难点
        1.6.1 创新点
        1.6.2 重点
        1.6.3 难点
2 针刺无骨花灯的概述
    2.1 针刺无骨花灯的起源和发展
    2.2 针刺无骨花灯的单灯种类
        2.2.1 花篮灯
        2.2.2 块头灯
    2.3 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工艺与流程
    2.4 本章小结
3 针刺无骨花灯的艺术特征
    3.1 折叠成体的立体造型特征
        3.1.1 几何的立体组合特征
        3.1.2 纵向的曲直转折拼接特征
    3.2 刀凿针刺的镂空工艺形成的图案特征
        3.2.1 “集点成花”的造型元素
        3.2.2 阴阳对比烘托的构成特征
    3.3 透光留影的多层次空间特征
        3.3.1 透光形成通透内层空间
        3.3.2 光影投射衍生出外层空间
    3.4 本章小结
4 针刺无骨花灯的艺术特征在服装设计中的转换与表达
    4.1 折叠成体的立体造型构成特征在服装设计中的转换与表达
        4.1.1 几何型的立体构成在服装上的应用
        4.1.2 曲面转折型的立体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4.2 针刺无骨花灯的图案特征在服装设计中的转换与表达
        4.2.1 集点成花的造型元素特征在服装上的转换与表达
    4.3 针刺无骨花灯透光留影的多层空间特征在服装上的转换与表达
        4.3.1 通透的空间感在服装上的表达
        4.3.2 光影的衍生空间在服装上的表达
    4.4 本章小结
5 针刺无骨花灯的艺术特征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5.1 设计实践思维路径及方案提出
        5.1.1 设计实践思路
        5.1.2 设计的主题与灵感
    5.2 设计应用实践与说明
        5.2.1 设计实践一
        5.2.2 设计实践二
        5.2.3 设计实践三
        5.2.4 设计实践四
        5.2.5 设计实践五
    5.3 设计实践小结
6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9)服装造型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中造型设计教学现状
    1.1课程认识与定位出现偏差
    1.2课程设置粗放且承接性不足
2.服装造型设计原则
    2.1功能性原则
    2.2舒适性原则
3.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服装造型教学创新
    3.1造型设计教学内容创新
    3.2创新服装设计教学
    3.3有效落实设计规划
4.服装造型设计发展趋势
5.结束语

(10)基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服装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运用于服装设计的可行性
        二、服装设计方法的与时俱进
    第二节 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综述分析
    第一节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概念界定
    第二节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历史演进
        一、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源起
        二、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及主要流派
    第三节 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特征
        一、对具象表达形式的反叛
        二、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持续探索
        三、对表现技法的多样尝试
        四、对“美的标准”的双重定义
第三章 西方现代绘画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第一节 绘画色彩在服装色彩中的体现
        一、印象主义对服装色彩的影响
        二、野兽派对服装色彩的影响
    第二节 绘画造型在服装造型中的体现
        一、立体主义对服装造型的影响
        二、达达主义对服装造型的影响
        三、超现实主义对服装造型的影响
        四、表现主义对服装造型的影响
    第三节 其他因素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一、艺术特征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二、构成形式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三、绘画精神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第四章 服装设计方法理论梳理
    第一节 理论综述
        一、方法与方法论
        二、设计与设计方法
        三、服装设计方法
    第二节 已有方法对服装设计方法的启示
        一、优劣性方法——SWOT分析模型
        二、综合性方法——GE行业吸引力矩阵
        三、人性化方法——痛点分析法
        四、创意性方法——发散思维法
    第三节 本文中设计方法的创新
第五章 基于问卷调研与SPSS分析的设计方法构建
    第一节 西方现代绘画资料的收集
        一、资料收集的范围及方式
        二、资料的筛选
        三、最终筛选信息
    第二节 问卷调研
        一、问卷内容设计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三、调研结果
        四、数据分析
    第三节 基于西方现代绘画的服装设计方法总结
第六章 服装案例分析、设计与评价
    第一节 服装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 方案实施
        一、确立设计需求与资料搜集分析
        二、初稿设计
        三、方案优化
    第三节 方案评价
        一、文字性的整体概括评价
        二、问卷式赋值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基于西方现代绘画的服装设计方法”调研问卷
附录2 “基于西方现代绘画的服装设计程度及效果评价”调研问卷
致谢

四、服装设计立体造型教学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意服装设计中编结工艺造型的运用[J]. 曾华倩,周洪雷. 毛纺科技, 2021(08)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贝聿铭建筑设计风格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念国文.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4]基于毛毡技艺的服装设计创新研究[D]. 要谨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基于三维虚拟技术的立体型女装设计研究[D]. 郝思慧. 东华大学, 2021(01)
  • [6]构成艺术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贾胜楠. 中国文艺家, 2021(04)
  • [7]针刺无骨花灯的艺术特征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研究[D]. 沈沙白.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6)
  • [8]《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9]服装造型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创新研究[J]. 张姝. 财富时代, 2020(06)
  • [10]基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服装设计方法研究[D]. 邢磊. 青岛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服装设计立体造型教学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