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专家讨论日本和韩国梨

果树专家讨论日本和韩国梨

一、果树专家共议日韩梨(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1](2017)在《麻江县蓝莓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蓝莓享有“世界水果之王”的美誉,国际粮农组织将蓝莓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麻江县于1999年引进蓝莓,进行培育种植,通过对原生品种的成功驯化,2004年开始规模化育苗,2006年逐步大范围的推广栽种。随着人们对蓝莓认知水平的提高及其营养价值的探索不断加深,蓝莓在麻江县的供需潜在市场呈现出明显上升的态势,进而促成蓝莓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推动力。近年来,麻江县蓝莓产业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任务,如今正步入从“有到优”逐渐转变的过程。麻江蓝莓产业作为起步不久的新兴产业,在发展的进程中也呈现出不尽合理的现况:种植分散、招商引资困境、科技支撑力度匮乏、产品深加工率低、市场营销渠道不畅等问题,成为阻碍麻江县进一步推进蓝莓产业链条延伸、提升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制约因素。蓝莓产业作为麻江县的朝阳产业,对于促进县域的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助于区域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因此,摧动麻江县蓝莓产业的发展,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助推麻江县“富民强县”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依据对麻江县蓝莓产业现状的分析作为透视点,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收集,再进行相应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等理论论述了制约麻江县蓝莓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剖析麻江县蓝莓竞争力主导因素有:生产力要素、产业结构配置、营销策略和创新因素。对此,通过借鉴省外地区蓝莓产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本文对麻江县蓝莓产业阐述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出提升麻江县蓝莓产业竞争力当从推进生产要素配置、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素质、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作为着手点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麻江县蓝莓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王潞伟[2](2015)在《上党神庙剧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上党地区神庙剧场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戏曲学、考古学、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考证分析。戏曲文物是与戏曲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的物质载体,对其考证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戏曲之起源、形成、发展、繁盛、衰竭的历史面貌,而且有利于总结其普遍性规律,使得戏曲研究重心逐步由“案头”回归“场上”,极大地拓宽了戏曲研究的视野。而剧场作为戏曲文物重要类型之一,自生成以来便与戏曲有着不解之缘,其形制、布局的变化无不与戏曲演出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从剧场遗存的数量、形制及时代传承的完整性等方面来看,神庙剧场在中国剧场史上具有无可争议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研究,无疑是了解中国古代广大城乡神庙演剧盛况的最佳切入点。之所以选择上党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是因为上党地区神庙剧场的遗存不仅在数量上、形制多样性上占绝对优势,而且传承脉络也较为清晰。同时,上党神庙剧场内遗存了大量的戏曲碑刻、舞台题记,上党民间也发现了多种明、清赛社礼节抄本,并且迎神赛社活动及乐户传人、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等“活”的文化艺术形态至今留存,这些珍贵的资料为还原上党地区神庙剧场的演剧实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无疑是中国古代神庙剧场史与演出史上的一个缩影。本文对上党地区神庙剧场实物及史料遗存予以整理分析,大致分为宋、金元、明、清四个阶段,并总结其各时代神庙剧场之特点,以及各时代之间的传承演变之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上党地区民间神灵信仰的多元化与普遍性,以及民间礼乐思想的渗透与普及进行了相关探讨,认为民间神灵信仰的多元化与普遍性以及礼乐思想的民间化渗透与践行是上党地区神庙剧场创建与繁盛的重要缘由。并进一步择取上党现存佛教寺院剧场以及神庙剧场在上党村落中的空间分布两种现象进行相关考证分析。这些无疑对了解上党地区广大城乡村落各种神庙剧场的兴建、修缮以及祭祀礼节、赛社演剧等历史面貌提供了重要参考。

梁林[3](2015)在《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从人居环境科学及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切入进行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以雷州半岛区域内13个乡村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探寻了中国乡村传统聚落系统的人居环境含义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乡村传统聚落的规划思想、方法和其支撑系统;与此同时,通过对乡村聚落系统的发展、变迁的研究,总结乡村传统聚落形态演进、变迁的规律,从而为本区域内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实施性的建议。论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历史文献的考证以及既有研究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将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总结为“地景空间、人类行为方式、人工空间、社会空间”四个层次。以时间和空间为并列主线,将雷州半岛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环境的特性分解到四个层次中予以动态梳理,提炼出雷州半岛乡村聚落系统影响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态演进规律。在时间轴上,论文立足当前、溯源过去、展望未来,将四个层次随时间的变迁及促成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通过人口与土地利用、建筑功能与格局、聚落地域文化特征、聚落健康与舒适度及能源与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划分,定性地概括了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引入数字化模拟工具对传统与新建村落进行聚落尺度及建筑尺度的模拟分析,定量推演出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地景空间和人工空间随时间演变的物理特征,再现了传统格局凝结的生态智慧,也暴露出现状空间进一步发展时会面临的问题。在空间轴上,论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规模的角度切入,将乡村传统聚落系统总结为“点——群——网”的网络体系结构,发现并提炼出传统规划体系中“共生区域”、“适宜性规模”的生态适宜性准则,以及利用这些准则将点与群串接成网的智慧,从今日来看这些准则仍适应发展的要求,应继承并根据现有人口规模调整后继续贯彻于今后的发展规划当中;此外,针对大量既有传统民居空置及日益荒弃的现象,通过数字化模拟传统民居改造方案的设计优化案例,验证了在点的规模上,既有传统建筑更新改造的潜力和可行性方案。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主要在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的释义、聚落规划思想与方法、村落支撑系统、乡村聚落演进规律、人口与土地利用、聚落不同尺度物理性能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其对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雷州半岛未来的建设指明了问题所在与发展方向,也为岭南汉民系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乡村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前沿课题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乡村研究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填补了本领域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论文对历史文献、历史图典、测绘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为本课题以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王妍红[4](2014)在《美国北长老会与晚清山东社会(1861-1911)》文中指出近代西方基督新教从开始入华到最终落地生根,实际上有一个从“差会中心”倒“教会中心”、从传教士为主到中国基督徒为主艰难转变的历史趋势。之所以称作艰难,是因为虽然创建一个由中国基督徒主导的真正的本土基督教会既是传教活动的最终目的,也确实是历史大势,但出于各种复杂情势,实现起来实非易事。透视外国来华新教差会早中期的传教活动和社会事工,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上述历史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美国北长老会在中国最大最成功的差会,研究晚清时期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的历史具有典型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区域传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入手,以美国北长老会海外宣教部档案为基础,追溯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的差传足迹,同时注重从宗教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来考察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的传教活动。本文力求做到以小见大、点面结合,通过对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的传教及其教育、医疗、慈善事业和其他社会活动的探究,解析美国北长老会与近代山东社会变迁的关系,美国北长老会与美国政府、中国政府之间的复杂态势,传教士对中国时局的看法,以及中国社会变迁对美国长老会海外差传事业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层层剖分1861—1911年间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的传教活动,得以架构起一个多维度、多面相的立体图景,以便最大程度呈现出历史本身所内涵的丰富纹理。首先,本文对美北长老会山东差会与其海外宣教部的交互往来作了细致梳理和深度解读,从而为理解既具全球性又兼有地域性特征的西方基督教在华传教运动增添一重要视角。其次,揭示出传教士最初的差传活动和以后中国基督徒担责的“三自”运动之间存在承前启后的历史联系,前者的种种努力实际上为后者的肇始确立起一定的历史基础。再者,从近代山东区域社会史而言,晚清时期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的发展进程与山东省的近代化历史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前者在山东所从事的活动对后者产生各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影响,而后者又为前者的自身嬗变不断注入新动力。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传事业的背景。第二章勾勒出1861至1895年间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张的过程。第三章则在前章基础上进一步交代1895至1911年的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在动乱与革命中继续发展的情形,其中详述了义和团运动对差会各项事业所造成的影响。第四章则论及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在教会自立、教会合一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第五章概述了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的教育事业,涉及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聋哑教育,以及登州文会馆的创办和西迁。第六章则是说明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的医疗慈善事业,包括灾荒救济、教会医疗体系的建立及传教士开展的经济活动。

释源清[5](2014)在《南朝佛教与文人 ——以谢灵运、萧子良、沈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至南北朝已成为中国文化发展不可少的部分。江南一带佛教重视义理,专经专论沙门奠定了隋唐佛教各宗派的基础。同时重视义理之事适应于文人的兴趣,所以他们愿意与僧人交往,使佛教成为文人寻求新的领域。文人追求佛教的目的不同,有的意识到佛教对现实的生活有意义,而自己努力以佛教作为心灵的依托,以及尽力弘扬佛法;有的为了满足个人的信仰,以佛教为寄托心灵安慰的寄托之处;有的满足个人博大精深的学问,而在大海佛典中寻找知识;有的因仕途坎坷不得意,而寻找宗教来安慰心灵;有的为拉拢统治者和进入仕途之道而以宗教来服务政治仕途的目的。总之,他们以佛教作为一个手段来满足个人的需求。当然其中亦有的以善意求学而研究佛法,以佛法作为生活所需要的哲理。本论文从宋齐梁三个朝代以三位文人为代表来考察南朝文人与佛教的关系。首先介绍谢灵运与佛教,他以佛教作为仕途失意为寄托和安慰的宗教,同时也是一位以居士的身份与僧人辩论佛法的文人代表。他与僧人交往,参与佛教活动,还为佛教作了不少文章,如改治《涅盘经》、注《金刚般若经》、与僧人辩论“顿悟说”。虽然他的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可是最后临终一刻他能运用佛教的道理寄托个人的心灵,使心情安定,舍离怨恨之心,自在走去。其次,介绍萧子良与佛教,他是一位深信佛法,以王者的身份努力弘扬佛法。他对佛教的贡献最突出就是创作《净住子净行法门》,这是一篇忏文,也是一篇居士布萨的仪式,也是《梁皇忏》成就的基础,奠定了中国忏文成就。他虽然文学创作不是很有成就,可是他能推动南朝文学发展。子良组织文学活动,使知识分子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使文人有机会与僧人交往和研究佛法。这样让文人进入大海佛理中,以佛教丰富了文学圈,促进文学创作和成就。再次,介绍沈约与佛教,他是一位从道教转移信仰佛教,而以佛教徒的身份与外道辩论佛法。他与僧人交往,为僧人写碑、行状,为寺院写铭,可以说他为佛教创作了多种文体,如碑、铭、文、论、义、疏、赞、颂等,这是他对佛教文学方面所作出的莫大贡献。同时佛教也促进了他创作文学中的成就,如“四声八病”和“永明体”的诞生是从佛教文学中产生了启发。沈约创作音韵学的成就是接受了佛典中的转读和梵文拼音影响。他是文学音韵学创始人之一。佛教虽乃为外来的宗教,但他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了不少。从文学发展而看佛教丰富了中国文学语言、音韵、典故、故事等,使文人创作的想象力,扩大视野,丰富了题材、观念、哲理等方面。文人从佛教教理中找到新的领域,新的思想,使他们对创作登上更高一层楼,成为南朝创作诗歌成就的基础。总之,佛教是一种促进中国文学成就的肥料,同时中国文人也增进佛教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少的部分,形成中国佛教的特色。

何子顺,张虎平,阿衣木古丽·乌布力[6](2013)在《梨果实的“公梨”与“母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探明梨果实"公梨""母梨"产生的原因和二者之间的差异,对梨花萼脱落、宿存与"公梨"、"母梨"进行分析。从品种特性、授粉品种和授粉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光照、树龄和树势、修剪和负载、花序序位等方面综述了影响梨花萼脱落的因素;从果形、病虫发生情况、矿质元素和植物激素含量、组织结构、品质等方面综述了脱萼果与宿萼果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了形成"公梨"与"母梨"品质差异的原因,并对今后开展"公梨"、"母梨"研究进行展望。

陈健[7](2013)在《留学教育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宪政体制构想 ——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教育影响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初,经历了“庚子事变”后的清政府不得不改弦更张,一场极具“西化”色彩的新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政治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头戏,恰在此时,日本成为中国师法的榜样,成千上万的留学生奔赴日本,如饥似渴地吸收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化,他们成为新知识分子的代表,亦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这次前所未有的留学日本的高潮中,学习法政成为当时留学界的主流,在留日法政教育中,又以法政大学创办的速成科最为引人注目。该科齐聚了很多俊才佳彦,既有已在国内取得状元、进士、举人等传统功名的科举名士,亦有毕业于新式学堂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着名的有夏同和、刘春霖、杨度、汤化龙、汤寿潜、张知本、陈天华、汪精卫、胡汉民、朱执信、宋教仁、古应芬、沈钧儒等。就政治立场来看,清末君主立宪、民主立宪两大思潮的主要推动者咸集于此。翻检这些精英人物早期有关中国宪政体制的构想和推进政治改革的文章,大多发表于他们留学法政大学速成科、接受了较系统的宪政教育后不久。也就是说,这个群体知识分子的宪政思想与他们留学期间所接受的教育有着实质性的关联。当日速成科所配备的教师俱为日本最有名望的法学家,他们多数任职于东京帝国大学。美浓部达吉讲授的比较宪法学,笕克彦讲授的国法学,清水澄教授的行政法和宪法,中村进午讲授的国际法,小野塚喜平次讲授的政治学等课程对于当日中国留学生接受西学知识、传播现代政治思想以至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全新的“思想资源”和“概念工具”,成为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走出传统、批判专制、追求立宪的重要影响因子。尽管速成科人才济济,有着相同的留学教育背景,但却因出身、年龄及阅历的关系导致在政治立场上分属君主立宪与民主立宪两大阵营,并为各自阵营的宪政体制构想而奔走呼号。此种政治理念的分殊,反映的是留学生知识群体对国家体制构想中具体道路选择的不同,而非对民主宪政体制本身存有根本分歧。也正因此,清末政府主导的立宪破产后,君主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寻求另一条道路的救国行动,两派知识分子在辛亥前夜,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合流。

李艳[8](2011)在《唐代佛教史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佛教史籍是唐代僧俗学者为实现弘法护教目的而编撰的佛教史着作,包括传记、经录、地志、纂集等各类文献。流传至今的唐代佛教史籍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不仅是研究佛教史的基本资料,同时对其它专门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本文是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对唐代佛教史籍的编撰、流传、内容等诸方面进行考察,目的是为了揭示其对隋唐史研究的意义。本文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考察唐代佛教史籍编撰的思想文化背景,在儒家文化居于主导地位的中古社会,即使出家后的释子僧徒也在潜意识中受到儒家价值观的支配,早年接受的儒家经史教育,为他们从事佛教史籍的编撰奠定了基础。其次探讨唐代佛教史籍的编撰目的,唐代佛教史籍的编撰,分为两种方式——官修与私撰,唐代官方主持编撰的佛教史籍只有少数几部,且多是为了实现政治意图。私家编撰的佛教史籍占绝大多数,其编撰目的主要是僧俗学者在宗教信仰的感召下,为显扬佛法而作。第三阐述唐代佛教史籍的抄写和流传,唐代是佛教在中土传播的鼎盛时期,在唐代社会崇经的热潮下,唐代佛教史籍以《大藏经》丛书本、单行本的形式被抄写。唐代佛教史籍的传播,在传播地域上分为国内和国外两种类型,国内传播以朝廷赐藏、官僚、士大夫施资营造,普通僧众努力搜求等方式流传,国外的传播则主要依靠入唐留学僧的传递被成功输送到日本、新罗等国。第四讨论唐代佛教史籍的撰述,唐代佛教史籍的撰述具备两种特征,一是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史学撰述的宗旨和方法,二是受到传统史学的深刻影响,无论是撰述体裁、内部结构,还是行文风格、史学观念,传统史学元素在唐代佛教史籍中俯拾即是。第五考察唐代佛教史籍编撰的内容,对唐代佛教史籍内容的研究,主要是为了阐释其思想内涵,发掘其史学价值。在思想内涵方面,本文主要论及唐代佛教史籍所反映的伦理思想和社会思潮,唐代佛教史籍阐述的伦理思想体现了佛教教义和儒家观念的融合。此外,唐代佛教史籍还记录了当时社会思潮的发展和变化,尽管儒、释、道三教之争在唐代持续不断,但是,三教融合说已为当时的思想界所接受,并最终成为唐代社会思潮的主流。在史学价值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唐代佛教史籍对隋唐史研究的意义,唐代佛教史籍的记载真实再现了佛教在隋唐社会的影响,同时对正史记载的其它史事具有补充作用。

陈玮[9](2006)在《同里古镇现代发展路径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合运用了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同里古镇的传统文化积淀及其价值进行了全面阐释和审视,同时,文中也就传统经济的发展状况加以描述与透视,最后本文对同里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即以传统文化为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比较注重对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介绍,对其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方面也有所探讨。与以往学者研究同里不同,不是仅从文化、建筑或经济中的某一个方面来研究,而是更多关注文化、经济与发展道路选择的关系,对江南乡镇中发展的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做了一定程度的综合研究。

杜靖[10](2005)在《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 ——一项历史结构主义的民族志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描写了一个华北村落里的世系群体--闵氏家族,试图要达成两个目的:一、聚焦宗族图像,弥补长期以来学术界缺乏专门的该地区宗族研究的缺憾;二、就宗族文化的再生产提供一份文化细描的资料,希望能为宗族文化再生产的讨论贡献绵薄之力。该宗族在表征上虽然跟南方宗族颇多类似,但属于一个文化的另类,其基本运作单位是五服。五服对于闵人而言,即是一个实际的功能单位,也是一个文化性的礼仪单位。五服及姻亲共同体几乎能够应对现实中的各种生存压力。如果从总体而言,虽然闵氏家族具有一定的实体意义,但更多地表现为一个象征性存在,重建后尤其如此。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宗族文化被铲除,但是为了因应当下的生存危机,将已逝的孝子品格重新安装进宗族成员身上,族人对宗祠进行了重建。重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家族成员身份、宗族文化身份和国家身份的再生产,也是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文化在行动中以历史的面目被表达出来,同时,文化也在行动中被以历史的方式改变着和创造着。第一章介绍了田野调查地点的地理概况、人口与经济结构、区域历史文化背景。第二章梳理了家族与村落的历史,指出孝道是该宗族的内在特征,揭示了帝国时代该宗族与国家的密切关系。第三章考察了宗族的组织与功能,当然也涉及村落内的其他组织。通过对宗族各种外在表征的研究,初步揭示出该宗族不是人们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宗族。总体上,它有实体意义,但更多表现为象征性存在。对宗族房支在一定区域里的分布调查表明,这是一个以家庙和家庙所在地为中心散居于周围26个村落里的世系群。第四章首先分析了闵人的家庭结构与类型、家的延续与拆分,接下来展示了闵人的亲属制度与称谓体系,以此探索闵人的宗亲与姻亲的认知范围。第五章通过对生育、婚姻、丧葬、祭祀和日常生产、生活的考察,揭示出闵氏宗族的具体运作单位是“五服”,而不是整个宗族。五服即是一个现实经济上的互助单位,也是一个文化性的礼仪单位。借助婚姻交往,宗亲五服就扩展为姻亲共同体和乡亲共同体。最后分析了五服的维系与分立。第六章通过对百余年来社区史的研究,说明了自然灾害、匪患、战争对乡村社会和宗族的破坏性影响。由于宗族内部成员追逐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利益,造成了宗族和村落内部的裂变。 第七章指出,1940年代末期以后,中国社会走向了单一结构。在新国家力量干预下,阂人村落发生新的整合。新国家如何渗透、阂人如何捕捉新的权力与机会并成功进入乡村政治舞台,是本章的描述重点。有趣的是,现实中权力的张力通过村落布局的风水表达出来,因而风水传说成为一种文化的隐喻。 第八章的话题是:西教的传入、新婚姻法的下乡和平等观念的渗透以及其他原因,直接冲击了以儒学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传统乡村文化,尤其是孝道,从而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变迁,也由此构成了阂人重建传统的因由。 第九章立足于家庙的破坏与重建以及家族庆典等的叙述,详细地展示了重建过程中的多元声音。各类身份的建构和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等皆隐含于叙述之中。这一切就是本文讨论的文化的再生产。 第十章对全文进行收束、总结,并展开讨论。归宿点有二:一、阂氏宗族的特征,二、宗族文化的再生产。前者包含宗族概念的讨论以及宗族研究范式的讨论;后者涵盖各种身份和关系的再生产,以及结构的绵延和传统的发明等问题。 本论文的前半部分集中于五服的探讨,表明村落宗族及其姻亲似乎是一个自在且自足的运作实体,国家等外来力量似显多余。但后半部则揭示了乡村社会和宗族为什么需要国家,从而达成超社区观察宗族的目的。 总结上述,本文的创造性贡献在于以下三点:第一,本文描写了一个华北村落社会里的家族,弥补了该地区长期以来缺乏专门的宗族民族志的缺憾,力求回应“华北社会没有宗族或宗族较弱”的偏见;第二,在实地调查基础上,进行了南北方宗族比较,进而挑战了现有的宗族概念和研究范式,主张不能用现有的宗族概念及其理论模型来套观华北社会宗族,并提出了历史一结构主义的研究路径;第三,本文认为,宗族文化的再生产实际上是各种身份和关系的再生产。 关键词: 阂人、宗族、孝道、五服、身份、共同体、文化再生产、历史结构主义、现代化制度设计

二、果树专家共议日韩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果树专家共议日韩梨(论文提纲范文)

(1)麻江县蓝莓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蓝莓时代”背景
        (二) 区域蓝莓产业发展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一)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二)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三)文献评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四)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区域竞争力
        (二) 产业竞争力
        (三) 蓝莓产业竞争力
    二、相关基础理论
        (一) 成本优势理论
        (二) 要素禀赋理论
        (三) 技术创新理论
        (四) 竞争优势理论
        (五) 交易成本理论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现状审视
    一、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一) 蓝莓概述
        (二) 麻江县蓝莓产业资源发展概况
        (三) 麻江县蓝莓产品供求关系分析
    二、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 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二) 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三) 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威胁分析
        (四) 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机会分析
    三、国内其他地区蓝莓产业发展的经验
        (一) 丹东市蓝莓产业发展经验分析
        (二) 青岛市黄岛区蓝莓产业发展经验分析
    四、推进麻江县蓝莓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启示
        (一) 加大技术研发力量
        (二) 提高蓝莓产品附加值
        (三) 拓展销售渠道
        (四) 加强宣传力度
    五、本章小节
第四章 提升麻江县蓝莓产业竞争力对策
    一、加强蓝莓种植基地建设
    二、推进蓝莓种植生产力要素市场化流动
        (一) 加快土地流转
        (二)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转移就业
        (三) 增加蓝莓种植的资本投入
    三、优化蓝莓产业结构
        (一) 规划合理的蓝莓种植区域
        (二) 调整蓝莓生产企业的“再布局”
    四、完善“支持体系”
        (一) 蓝莓产品质标准及检验检测体系
        (二) 蓝莓科技支撑体系
    五、提高蓝莓市场营销能力
        (一) 创建蓝莓品牌
        (二) 拓宽分销渠道
    六、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上党神庙剧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戏曲文物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一)基于考古发现、田野调查的研究是戏曲文物学研究的一大主流
        (二)区域性、专题性研究较为盛行
        (三)多元化、系统性研究层出不穷
    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对象的界定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神庙剧场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探讨
        (二)关于上党地区神庙剧场及演剧活动研究现状
    五、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宋代上党神庙剧场
    第一节 宋代上党神庙剧场及赛社活动碑刻史料遗存概况
        一、 宋代上党神庙剧场碑刻史料遗存
        二、 宋代上党神庙赛社活动碑刻史料遗存
    第二节 宋代上党神庙剧场的特点
    第三节 新发现的北宋“献楼”碑刻考
        一、 三嵕信仰及地域分布
        二、 庙貌沿革及支撑体系
        三、 献楼及赛社演剧
第二章 金、元时期上党神庙剧场
    第一节 金、元上党神庙剧场及碑刻遗存
        一、 剧场遗存及遗址概况
        二、 剧场碑刻载录情况
    第二节 金、元时期上党神庙剧场的特点
    第三节 高平西李门二仙庙方台非金代“露台”新证
        一 相关论述
        二 碑文考证
        三 非“露台”辩
第三章 明代上党神庙剧场
    第一节 明代上党神庙剧场及碑刻文献遗存
        一、 剧场遗存概况
        二、 碑刻载录之神庙剧场概况
        三、 方志中载录的神庙剧场
        四、 上党明代神庙剧场资料统计
    第二节 明代上党神庙剧场的特点
        一、 区域分布特点
        二、 部分舞楼仍保留了金元建筑风格
        三、 舞楼形制布局的改革与推广
        四、 一些明代创建清代重修的舞楼断代困难
        五、 舞楼称谓体现的戏曲观念
第四章 清代上党神庙剧场
    第一节 清代上党神庙剧场及碑刻资料遗存
        一、 剧场遗存概况
        二、 碑刻载录之神庙剧场概况
    第二节 清代上党神庙剧场特点
        零、 剧场布局形制趋于一致,标准得以普及
        一、 清代上党神庙剧场举隅
        二、 神庙剧场设置正面看楼的尝试
        三、 舞台题记的大量遗存
        四、 神庙戏台上两幅罕见的戏曲壁画
        五、 清代神庙剧场的管理运行模式
第五章 神灵信仰是神庙剧场创建的根基
    第一节 上党民间宗教信仰概况
        一、 神灵信仰的宗教属性及分类概况
        二、 “排神簿”所体现的上党神灵信仰的多元化
    第二节 上党地区神灵信仰与神庙剧场之关系
        一、 促使上党神庙剧场兴建的几大神灵信仰
        二、 有助于神庙剧场改革与普及的几大神灵信仰
第六章 礼乐思想的民间化普及是神庙剧场创建的关键环节
    第一节 礼与乐
    第二节 神庙整体形制格局体现出礼制观念
    第三节 神庙戏台是民间礼乐思想的象征符号
    第四节 民间礼乐观念对戏曲的接纳是神庙剧场设置的内因
第七章 上党佛教寺院剧场
    第一节 早期佛教寺院“戏场”考
        一、 “戏场”在一些文献记载中明显指游戏竞技的场所
        二、 汉译佛经中的“戏场”专指梵剧剧场
        三、 “戏场”侧重于表达游戏、表演的喧闹情景
        四、 “戏场”上以“百戏伎乐”为主要表演内容
        五、 宋元时期戏曲艺术未能进入佛教寺院的缘由
    第二节 佛教寺院创建剧场之缘由
    第三节 上党地区佛教寺院庵堂剧场举隅
        一、 寺院类
        二、 庵类
        三、 观音堂类
第八章 上党神庙剧场在村落中的空间分布
    第一节 西李门村神庙剧场的空间分布
        一、 真泽宫剧场
        二、 玉皇庙剧场
        三、 东玄武庙剧场
        四、 西玄帝庙剧场
        五、 三官庙剧场
        六、 丁字路口搭板戏台
        七、 西李门人民剧场
    第二节 良户村神庙剧场的空间分布
        一、 松蓬庙剧场
        二、 大王庙剧场
        三、 玉虚观剧场
        四、 皇王宫与关帝庙剧场
        六、 汤帝庙剧场
        七、 田宅剧场
    第三节 乡村神庙及剧场空间分布所反映的民俗文化意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戏剧类
    金石、建筑、服饰、绘画类
    经史、宗教、民俗、社会学类
    学术论文
附录
    表1:上党地区现存关帝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2:上党地区现存汤王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3:上党地区现存三嵕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4:上党地区现存二仙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5:上党地区现存玉皇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6:上党地区现存龙王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7:上党地区现存东岳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8:上党地区现存城隍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9:上党地区现存三教堂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0:上党地区现存炎帝庙资料一览表
    表11:上党地区现存炎帝神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2:上党地区现存崔府君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3:上党地区现存玄帝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4:上党地区佛教寺院庵堂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5:上党地区现存宗祠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6:上党地区现存其它信仰神庙剧场资料一览表
    表17:上党地区神庙剧场统计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主要发表论文
    主持、参与主要项目
    参加相关国际学术会议
    获奖情况

(3)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3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1.4.2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5 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思想
        1.5.2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3 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雷州半岛自然与人文历史环境
    2.1 雷州半岛概况
    2.2 雷州半岛的自然条件
        2.2.1 气候条件
        2.2.2 地形条件
        2.2.3 水文条件
    2.3 雷州半岛的历史变迁
    2.4 雷州半岛的人口结构与文化渊源
        2.4.1 移民史
        2.4.2 方言
        2.4.3 红土文化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传统聚落形态系统的构成
    3.1 聚落构成研究的发展
    3.2 相关概念的辨析
        3.2.1 聚落与聚居概念的辨析
        3.2.2 乡村聚落与乡村聚居
        3.2.3 聚落系统与聚落形态系统
    3.3 聚落形态系统的内涵
        3.3.1 聚落形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3.3.2 聚落形态系统的结构性
        3.3.3 聚落形态系统的空间层次
    3.4 聚落形态系统演化的过程
        3.4.1 空间过程
        3.4.2 社会过程
    3.5 聚落形态系统形成的规划思想
        3.5.1 规划思想的起源
        3.5.2“由圆变方”发展历程
        3.5.3 古代村落规划思想的内容
        3.5.4 贯穿始终的规划思想
    3.6 聚落形态系统的整体结构
        3.6.1 点——个体乡村聚落
        3.6.2 群——群体乡村聚落
        3.6.3 网——区域乡村聚落
    3.7 乡村传统聚落的支撑系统
    3.8 乡村传统聚落建筑格局的总体特征
        3.8.1 风水堪舆理念对住宅建筑整体的影响
        3.8.2 宗法礼制对宅院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形态系统及案例剖析
    4.1 半岛传统聚落形态概况分析
        4.1.1 聚落形成的环境因素
        4.1.2 聚落与半岛地形的关系
        4.1.3 海陆聚落的基本特征
        4.1.4 聚落的选址与分类
    4.2 半岛聚落支撑系统
        4.2.1 安全系统
        4.2.2 生产系统
        4.2.3 生活系统
        4.2.4 生态系统
    4.3 半岛聚落形态系统中的共生区域
        4.3.1 共生区域的概念
        4.3.2 群体间共生区域
        4.3.3 均平共生的现实
        4.3.4 适宜性的规模
    4.4 聚落形态发展的典型模式
        4.4.1 静态阶段——工业化前
        4.4.2 动态阶段——工业化后
    4.5 健康有序的典型——东林村
        4.5.1 区位与沿革
        4.5.2 聚落空间演变
        4.5.3 村落整体人居环境的空间构成
        4.5.4 聚落演变延续性研究
        4.5.6 东林村发展模式总结
    4.6 无序徘徊的案例——潮溪村
        4.6.1 区位与沿革
        4.6.2 聚落空间结构
        4.6.3 聚落空间演变
        4.6.4 聚落人居环境空间构成
        4.6.5 龙门镇对潮溪村发展的影响
        4.6.6 潮溪村发展模式总结
    4.7 乡村聚落建筑的源考及发展
        4.7.1 建筑特征源流考
        4.7.2 建筑空间的变异发展
    4.8 乡村聚落建筑类型及特征
        4.8.1 支撑系统的精神核心——公共建筑
        4.8.2 生活系统的基本载体——居住建筑
        4.8.4 安全系统的独特表现——碉楼
    4.9 建筑构件功能与艺术的统一——山墙
        4.9.1 山墙的艺术多样性
        4.9.2 山墙多重复合的功能性
        4.9.3 山墙特色成因分析
        4.9.4 本节小结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现状
    5.1 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5.1.1 历史传统聚落部分的衰败
        5.1.2 新村聚落建设的杂乱无章
        5.1.3 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
        5.1.4 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突出
        5.1.5 基础设施匮乏及环境卫生堪忧
    5.2 人口与土地利用
        5.2.1 人口要素分析
        5.2.2 场地与土地利用
        5.2.3 人地关系
    5.3 建筑功能与格局
        5.3.1 乡村建筑规划建设的困境
        5.3.2 新民居的时空特征演变
        5.3.3 新民居典型案例
        5.3.4 新民居空间格局特征
        5.3.5 基于建筑学视角的新旧民居对比
        5.3.6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新旧民居对比分析
    5.4 聚落地域文化特征
        5.4.1 地域文化类型
        5.4.2 地域文化特质
        5.4.3 乡村传统文化丧失
    5.5 聚落健康与舒适度
        5.5.1 潜在的健康威胁
        5.5.2 健康型建筑与建筑生物学
        5.5.3 舒适度
        5.5.4 乡村居住环境质量低
    5.6 能源与资源配置
        5.6.1 丰富的农业资源
        5.6.2 林业资源
        5.6.3 水资源
        5.6.4 材料的使用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6.1 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6.1.1 全球气候变化
        6.1.2 国家政策支持
        6.1.3 乡村现实环境的需求
        6.1.4 农民意识的呼唤
    6.2 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策略
        6.2.1 最小化原则的倡导
        6.2.2 从低碳走向低碳
        6.2.3 闭合的能量流与物质流
        6.2.4“三低”原则
    6.3 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6.3.1 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
        6.3.2 完善的居住基础设施
        6.3.3 聚落垃圾有效处理
        6.3.4 乡村新秩序的建立
    6.4 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建筑模拟分析
        6.4.1 传统建筑空间持续利用的原则
        6.4.2 新民居的改造方法
        6.4.3 传统民居数字化模拟及改造案例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发展之痛
    7.2 意识革新
    7.3 持续的平衡
    7.4 成果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美国北长老会与晚清山东社会(1861-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1. 英文资料
        2. 中文资料
        3. 研究综述
    三、研究问题及方法
第一章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传事业的背景
    第一节 美国长老会海外差传事业的开始
        一、“福音运动”与美国海外传教运动的兴起
        二、美国长老会海外宣教部的建立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美国长老会在华传教事业
        一、中国差传目标的确立及其准备工作
        二、两次鸦片战争与清政府的宗教宽容政策
        三、1860年前美国长老会在中国传教概况
        四、美国南北长老会分立
    第三节 山东省特殊的宗教文化和地理特征
        一、1860年前基督教在山东的传播
        二、山东省的地理文化特征
第二章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的建立及发展(1861-1895)
    第一节 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沿海的传教事业
        一、传教先驱的足迹
        二、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传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内地的传教事业
        一、济南布道站
        二、潍县布道站
        三、济宁和沂州布道站
第三章 政治漩涡中的美国北长老会(1895-1911)
    第一节 甲午战争后山东差会的发展
        一、德国入侵与青岛布道站建立
        二、美国北长老会与山东教案
        三、义和团运动爆发与山东差会的应对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的善后处理工作
        一、教会索赔
        二、退教信徒问题
    第三节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事业走向繁荣
        一、差传事业的新开始
        二、新布道站的建立
        三、辛亥革命与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
第四章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本色化运动
    第一节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与教会自立
        一、中国传道人的培养
        二、倪维思模式的提出及其价值
        三、山东差会的自养政策及其实践
        四、中国教徒领导的自立运动
    第二节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与教会合一运动
        一、山东差会与长老会内部合一运动
        二、山东差会与跨宗派合一运动
第五章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教育事业
    第一节 教会教育的传教功能
        一、传教士关于教育与传教关系的论述
        二、海外宣教部对教育事业的态度
    第二节 北长老会对“英语”教育和“儒学”教育的态度
        一、教会学校与儒学教育
        二、英语教育
    第三节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教育事业概况
        一、幼儿教育
        二、中小学教育
        三、山东重点高级小学和中学
        四、登州文会馆西迁及教育事业联合
        五、启喑教育
        六、山东差会教育事业的特点
第六章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医疗慈善事业
    第一节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与灾荒救济
        一、捻军入侵与霍乱
        二、丁戊奇荒
        三、1889-1890年旱灾赈济
        四、黄河水患救济
    第二节 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医疗事业
        一、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医疗事业概况
        二、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主要医院
        三、医疗事业的传教功能
    第三节 美国北长老会与山东差会生计
        一、改良农作物品种
        二、工业技术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九布道站一览表
    附录二:1861-1913美国北长老会各项事业统计表
    附录三:美国北长老会山东差会传教士一览表
    附录四:1889年美国北长老会海外宣教部传教手册
    附录五:1912年山东基督新教差会统计表
后记

(5)南朝佛教与文人 ——以谢灵运、萧子良、沈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前人研究的成果
    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朝佛教发展与社会背景
    第一节 佛教传入东土与发展的情况
        一、佛教传入东土
        二、魏晋时期佛教发展和主要思想
    第二节 南朝佛教与社会背景
        一、帝王与佛教
        二、南朝文人与佛教的发展
        三、南朝高僧及其佛教活动
    本章总结
第二章 谢灵运与佛教
    第一节 谢灵运与佛教因缘
        一、谢灵运生平
        二、谢灵运与僧人
        三、谢灵运与居士
    第二节 谢灵运与诸僧辩论及其观点
        一、《辨宗论》中的主要观点
        二、谢灵运与华夷思维方式
        三、权说的观点
    第三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与佛教思想
        一、涅盘顿悟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的表现
        二、般若空观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的表现
        三、山水诗中的时光与生命
        四、维摩诘形象对谢灵运山水诗的影响
    第四节 谢灵运与佛教其他着作
        一、赞
        二、铭、碑
        三、诔
        四、《十四音训叙》
        五、《金刚般若经注》
    第五节 谢灵运诗文中的佛教思想
        一、慈悲精神在谢灵运诗歌中的体现
        二、涅盘思想
        三、弥陀净土思想
        四、从佛教典故论谢灵运的佛教思想
    第六节 谢灵运一生与佛教回顾
        一、谢灵运的负才傲俗之心
        二、隐居与出仕共存
        三、个人杀戒的矛盾
        四、总结谢灵运一生与佛教
第三章 萧子良与居士布萨仪式
    第一节 萧子良与佛教徒交往
        一、萧子良生平与佛教
        二、萧子良与文人
        三、竟陵王与僧人交往
    第二节 论《净住子净行法们》中的思想
        一、着作之由与版本
        二、《净住子》的内容
        三、《净住子》的主要思想与价值
    第三节 萧子良与佛教活动
        一、组织佛教活动
        二、佛教编着
        三、总结萧子良的佛教思想
第四章 沈约与外道辩及其佛教创作
    第一节 沈约与佛教徒交往
        一、沈约平生与佛教的关系
        二、沈约参与佛教活动
        三、沈约与僧人交往
        四、沈约与居士交往
    第二节 沈约进入“竟陵八友”年间的佛教思想
        一、与文惠太子有关的佛教着作
        二、与竟陵王有关的佛教着作
        三、其它着作
    第三节 沈约于天监年间与外道辩论及其佛教创作
        一、关于形神辩论的观点
        二、关于圣论的观点
        三、天监年间的其它着作
    第四节 沈约与佛教其它着作
        一、论
        二、文
        三、义
        四、沈约的其它佛教着作
        五、总结沈约的佛教思想
第五章 谢、萧、沈的佛教思想异同点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谢、萧、沈与佛教的共同点
        一、社会环境
        二、佛教盛行
    第二节 谢、萧、沈与佛教之别
        一、离得失仕途之路找寄托精神之处的谢灵运
        二、尽力弘法寻找寄心灵余地的萧子良
        三、进入仕途之路的沈约
    第三节 从三者看佛教对文学发展的作用
        一、三者与佛教的外表运用
        二、三者与佛教的内涵运用
        三、佛教活动与文人创作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沈约佛教词汇注释
后记

(6)梨果实的“公梨”与“母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花萼与“公梨”、“母梨”的概念
    1.1 花萼
    1.2“公梨”、“母梨”
2 影响梨花萼脱落的因素
    2.1 品种特性
    2.2 授粉品种和授粉花粉量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
    2.4 光照
    2.5 树龄和树势
    2.6 修剪和负载
    2.7 花序序位
    2.8 其他
3 脱萼果与宿萼果的差异
    3.1 果形
    3.2 病虫发生情况
    3.3 矿质元素、植物激素和组织结构
    3.4 品质和价格
4 结论与讨论

(7)留学教育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宪政体制构想 ——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教育影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各章结构内容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末新政与留日热潮及西学传播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留日大潮的涌起
    第二节 留日学生与近代政治学说传播
第二章 法政大学速成科的创办和教育
    第一节 梅谦次郎与法政速成科的创办
        一、学成归国的梅博士
        二、创办法政速成科
        三、延揽名师、亲执教鞭
    第二节 日本法政大学藏《速成科讲义录》学术价值评析
        一、《法政速成科讲义录》概述
        二、《法政速成科讲义录》学术价值评析
    第三节 速成科群体政治理念与活动
        一、速成科毕业人数小考
        二、理念的分殊与合流—速成科学生中的立宪派与革命派
        三、速成科教育与立宪派、革命派的理论家
    小结
第三章 梁启超“开明专制论”与笕克彦《国法学》之关系
    第一节 “制”与“国权”
    第二节 国家之分类
    第三节 “开明专制”与“立宪”
    第四节 立宪之争及理论溯源
    小结
第四章 速成科教育与杨度君主立宪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杨度在日本接受宪政教育情况
    第二节 关于杨度君主立宪思想的学术溯源
        一、关于杨度“世界与中国”的学术溯源
        二、关于杨度的国家观“金铁主义”的溯源
        三、关于杨度“现行政体性质”的学术溯源
        四、关于杨度“政治革命”的学术溯源
        五、关于杨度“君主立宪”思想的学术溯源
    小结
第五章 速成科教育与汪精卫“国民主义”思想
    第一节 “民族的国民”解析
        一、民族与民族主义溯源
        二、“民族”与“国民”的嫁接
    第二节 汪精卫的“政治革命论”解析
        一、政治革命的途径
        二、“政治革命”的内涵阐述
        三、学理之辩
    小结
第六章 速成科教育与胡汉民国际法思想
    第一节 胡汉民在日本接受国际法教育情况
    第二节 胡汉民国际法思想论解
        一、同盟会之“对外主义”
        二、排外与国际法
    小结
第七章 胡汉民、朱执信“民生主义论”与速成科教育
    第一节 胡汉民、朱执信所受经济学、财政学教育情况
        一、《经济学》、《财政学》讲义内容及两者关系
        二、《经济学》《财政学》讲义的内容特色
    第二节 关于胡汉民、朱执信“民生主义”的学术溯源
        一、关于胡汉民“民生主义论”的学术溯源
        二、关于朱执信“民生主义论”的学术溯源
    小结
结语——国家观念更新与体制追求
    一、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衍生
    二、由“东洋”入“西洋”——法政速成科在传播近代国家观念中所扮演的角色
参考文献
附表及附录
    一、附表:法政速成科各班毕业生名录
    二、附录:法政速成科讲义录各期目次
致谢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8)唐代佛教史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本文构想
第一章 唐代佛教史籍撰写的背景
    第一节 唐代传统史学的发展
    第二节 唐代佛教史学兴盛的原因
第二章 唐代佛教史籍的编撰
    第一节 唐代佛教史籍的官修与私撰
    第二节 唐代佛教史籍的撰者研究
第三章 唐代佛教史籍的抄写与流传
    第一节 唐代佛教史籍的抄写
    第二节 唐代佛教史籍的国内流传
    第三节 唐代佛教史籍的国外流传
    第四节 唐代佛教史籍的历代着录
第四章 唐代佛教史籍的撰述研究
    第一节 唐代佛教史籍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传统史学对唐代佛教史籍的影响
第五章 唐代佛教史籍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唐代佛教史籍的伦理内涵
    第二节 三教之争与三教融合
第六章 唐代佛教史籍与隋唐史研究
    第一节 唐代佛教史籍与隋唐佛教史研究
    第二节 唐代佛教史籍与隋唐政治、社会史研究
    第三节 唐代佛教史籍与隋唐史文献的比勘
结论
附录一 唐代佛教史籍所载高僧碑铭、塔铭表
附录二 唐代佛教史籍所载隋唐外籍译人考
参考文献
致谢

(9)同里古镇现代发展路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基本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起点与“镇情”:历史基础与自然条件
    第一节 名称与行政区划的沿革
        一、名称沿革
        二、行政区划沿革
    第二节 人口的演变
    第三节 自然地理条件
第二章 发展与局限:对传统经济的透视
    第一节 农业与副业:传统经济发展之一
        一、近代农业发展
        二、建国初期农业发展
        三、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二节 多元化工业:传统经济发展之二
        一、手工加工业的早期发展
        二、国营工业和县属集体企业
        三、镇(乡)、村属集体工业
        四、三资企业及个私企业
    第三节 一度兴盛的商业:传统经济发展之三
第三章 探索与发现: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积淀
        一、风俗习惯
        二、传统建筑
        三、文化教育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
第四章 抉择与新发展:旅游业的崛起与品牌战略
    第一节 发展旅游业的决策过程
    第二节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旅游业发展中的挑战与问题
    第四节 解决问题的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中文详细摘要

(10)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 ——一项历史结构主义的民族志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缘起
    第一节汉人宗族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理论方法、论文架构和田野调查的说明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地理概况
    第二节人口、经济结构
    第三节区域历史文化背景:化行之邦
    小结
第二章家族与村落的历史
    第一节“鞭打芦花”:闵氏家族的精神内核
    第二节村落的历史
    小结
第三章宗族组织
    第一节宗族组织
    第二节闵氏宗族的房支结构
    第三节族外互动
    小结
第四章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一节家的文化实践
    第二节亲属关系
    第三节亲属称谓
    小结
第五章日常生活与礼仪中的宗族面相
    第一节生育
    第二节婚姻
    第三节丧葬
    第四节五服的维系和分立
    小结
第六章村落宗族的破坏
    第一节自然灾害
    第二节咸丰、同治年间的“匪乱”
    第三节1900-1938年间的乡村破坏
    第四节1938-1949年间的“国统区”与“解放区”
    第五节闵氏大宗对土地的苦难记忆
    小结
第七章村落内部权力的渗透与张力
    第一节1948年以来的国家力量渗透
    第二节风水的隐喻:权力的张力
    小结
第八章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娘家的丢失
    第二节基督的面孔
    第三节两大结构变置
    小结
第九章破怀与重建
    第一节家庙的破坏
    第二节多元话语下的闵祠的重建
    第三节看不见的声音
    第四节家族庆典
    小结
第十章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结构功能论框架中的闵氏宗族特征及对宗族概念的反思
    第二节历史变迁过程中和国家视野下的阂氏宗族特征
    第三节多重身份与文化的再生产
    第四节一个扩展性的讨论:历史一结构主义的宗族描写范式
参考文献
科研与发表论文
后记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四、果树专家共议日韩梨(论文参考文献)

  • [1]麻江县蓝莓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 胡海. 贵州民族大学, 2017(01)
  • [2]上党神庙剧场研究[D]. 王潞伟. 山西师范大学, 2015(09)
  • [3]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D]. 梁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 [4]美国北长老会与晚清山东社会(1861-1911)[D]. 王妍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4(12)
  • [5]南朝佛教与文人 ——以谢灵运、萧子良、沈约为例[D]. 释源清.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4)
  • [6]梨果实的“公梨”与“母梨”分析[J]. 何子顺,张虎平,阿衣木古丽·乌布力.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2)
  • [7]留学教育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宪政体制构想 ——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教育影响为中心[D]. 陈健. 南开大学, 2013(06)
  • [8]唐代佛教史籍研究[D]. 李艳. 兰州大学, 2011(10)
  • [9]同里古镇现代发展路径之研究[D]. 陈玮. 苏州大学, 2006(12)
  • [10]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 ——一项历史结构主义的民族志实践[D]. 杜靖.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标签:;  ;  ;  ;  

果树专家讨论日本和韩国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