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玉米品种选择注意事项

八、玉米品种选择注意事项

一、玉米品种选择八注意(论文文献综述)

苏文楠[1](2021)在《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选择高产品种和确定适宜施氮量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有效途径。选育并应用兼具高产与氮高效性能的品种对玉米生产极为重要,而探明玉米的氮响应特征和品种氮高效的生理生态机制是开展玉米营养生理育种与养分管理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在陕西关中灌区,选取5个主栽的夏玉米品种,设置不同施氮水平,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不同品种基于产量的氮效率、土壤硝态氮残留及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对比划分不同类型的氮高效率品种:双高效品种(高氮和低氮条件氮效率都高的品种正大12)和耐低氮品种(低氮条件高产品种郑单958),研究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基于氮高效的光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植株不同器官氮素营养诊断,系统分析耐低氮品种的叶源与根系性状、籽粒灌浆特征及其过程中碳同化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的差异,明确氮高效玉米品种的农艺学特征与光合生理特性。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夏玉米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与氮效率的品种差异4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个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的总体表现为正大12、先玉335和郑单958差异不显着,且显着大于强盛101,以陕单609最小。其中,郑单958与强盛101在N225(施纯氮225 kg ha-1)和N300(施纯氮300 kg ha-1)处理下产量差异不显着,N0(不施氮)和N150(施纯氮150 kg ha-1)处理下,郑单958产量显着高于强盛101。根据产量和氮素利用的表现将正大12定义为双高效品种,陕单609定义为双低效品种;根据在低氮和高氮下的产量表现将郑单958定义为耐低氮品种,强盛101定义为不耐低氮品种。根据产量、氮素表观流失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曲线,推荐在该地区夏玉米高产高效播前土壤供氮量(播前2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施氮量)为280~350 kg N ha-1。双高效品种和耐低氮品种的选择可以使产量增加11%~16%,与当地300 kg N ha-1的普遍施氮量相比可以使得施氮量减少25%~34.3%,保证其较低的表观氮素流失量,在有灌溉的条件下,减小硝态氮淋溶的风险。2夏玉米不同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对氮肥的响应不同施氮水平和品种间的夏玉米产量差异是由粒重和穗粒数共同决定的,其中穗粒数带来的差异大于粒重。与不施氮肥相比,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6.3~30%。植株生物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平均值为71%。夏玉米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可达84.8~93.7%,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率的变化范围5~13.1%。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素含量的贡献率为37.3~57.9%;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率为44.5~54.7%,其转运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为47.5~57.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转运率及其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籽粒氮浓度与营养器官的氮素转运呈显着正相关,同时籽粒氮浓度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可达到一半,其中先玉335高的茎氮素转运效率保证较高产量的同时维持高的籽粒氮浓度,最终保证了高的籽粒氮素积累。在低氮条件下选择氮高效利用品种可以以氮素吸收效率作为筛选指标,在高氮条件下,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作为筛选指标。3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光、氮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以正大12(双高效品种)和陕单609(双低效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资源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的比叶氮(specific leaf nitrogen content,SLN)的双高效品种可以达到水分、光能和氮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相同的SLN时,双高效品种表现出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SLN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效率(RU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产量都呈现很好的二次关系,SLN在1.5~1.8g N cm-2之间,资源利用效率和产量均不再增加,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提高玉米产量。4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不同部位的氮营养诊断2个品种基于叶片(LDM)、茎秆(SDM)和植株(P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分别为:“正大12”方程为:Nc=2.64 LDM-0.204、Nc=1.58 SDM-0.388、Nc=2.33PDM-0.263;“陕单609”方程为:Nc=2.61 LDM-0.205、Nc=1.83 SDM-0.337、Nc=2.47PDM-0.237。不同氮效率品种基于叶片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差异不显着,植株氮营养差异主要由茎秆的氮素营养状态造成的。与双低效品种相比,双高效品种具有低的单位茎秆氮浓度(参数a值)和高的茎秆氮浓度稀释速率(参数b值)。为了节省成本,可以使用基于LDM和S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基于PDM建立的曲线进行代替。三种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产量进行预测比较时,发现相对产量(RY)与氮营养指数(NNI)、累计氮亏缺(AND)在十二叶期和抽雄期(V12~VT)R2值最大,证实了V12和VT两个时期关系的稳定性,同时很好地说明了在限制和非限制氮下RY的变化,可以对夏玉米产量进行估计。该研究结果为玉米花前的氮肥管理提高产量提供了思路。NNI与产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农学氮利用效率和氮肥回收效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5耐低氮玉米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源端特征以对低氮下不同耐性的品种强盛101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对源端(叶源和根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低氮品种郑单958在较低的施氮量(0和150 kg ha-1)下产量较高,吸收较多氮素,并且表现出更高的氮素生理效率。低氮条件下,郑单958能够保证叶片更高的叶片氮浓度和较低的比叶面积,减小低氮对植株光合系统的影响,进而维持较高的PSⅡ有效光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从而确保更多的光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为保证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提供了结构和物质基础,同时具有较高的光合氮素利用率,从而达到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更深的根分布、更长的根长和更大的根系有效吸收面积保证了高的氮素积累,这些特征的共同作用保证耐低氮品种具有更高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最终实现其在低氮条件下高的物质生产能力。6耐低氮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及NSC利用特征与不耐低氮品种相比,耐低氮品种郑单958粒重差异主要表现在顶端籽粒,具有高的顶端籽粒灌浆速率和较早的灌浆起始时间,同时顶端籽粒保持相对较高的籽粒NSC利用能力。此外,耐低氮品种中较低的叶片淀粉和茎蔗糖也保证了在低氮条件下源端与库端的协调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氮高效玉米品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籽粒产量和光、氮、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能够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及淋溶。耐低氮品种的选择是提高氮效率的有效途径。优良的叶片光合特性、高的光合氮效率、较深根系分布、较长根系、较高的根系有效吸收面积及较高的籽粒NSC利用能力是耐低氮品种主要的地上部与地下部的植株特征,保证了耐低氮品种高产和高的氮素生理效率,可以用来作为氮高效品种选育以及生产上品种选择的参考指标。

于胜男[2](2021)在《春玉米高效群体构建与热量资源匹配的途径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以缩短熟期换取充分脱水时间的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增产和热量充分利用提出新挑战,揭示不同热量条件下玉米粒收品种如何通过合理密植实现产量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机制,可为粒收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立足于东北西部(内蒙古)四个不同热量条件生态区,以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材料进行密度联网试验,分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阶段发育、产量形成和热量利用效率(HUE)对热量资源条件和密度的响应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粒收品种适宜密度随热量资源增加线性降低,生态区内年≥10℃积温每减少100℃,适宜密度增加0.17万株·hm-2。热量有限区域花前花后热量资源均衡利用,实现花前群体生物量充分积累是关键,适宜密度为8.8~9.2万株·hm-2;热量充沛区域挖掘花后物质生产潜力,构建适宜密度群体延衰是核心,适宜密度为8.1~8.3万株·hm-2。(2)热量有限区域(以种植早熟或中早熟品种为主的区域),粒收品种花前花后生育期天数、所用积温、生物量积累比例均为5:5,增密2.8~3.1万株·hm-2可增产20.1~23.3%,产量可达11.1~12.7 t·hm-2,HUE可提高20.6~30.1%;热量充沛区域(以种植中晚熟品种为主的区域),粒收品种花前花后生育期天数及积温比例趋近4.5:5.5,花前花后生物量积累比例为4:6,增密2.1~2.3万株·hm-2可增产6.6~15.5%,产量可达15.4~16.9 t·hm-2,HUE可提高8.6~17.5%。(3)日平均温度(Ta)、日较差(Tr)分别是影响玉米花前、花后生长发育的核心温度因子。晚熟品种越区种植于热量有限地区,其花前Ta较低,延长了花前生育期天数,导致花后热量不足无法达到成熟,降低产量和品质;早熟品种越区种植于热量充沛地区,其花前较高的Ta,使其发育快,花前干物质积累不足,无法发挥其产量潜力;生态适宜的粒收品种在合理分配花前花后天数的前提下,花前Ta和花后Tr每提高0.1℃,花前、花后物质积累增加0.71 t·hm-2和0.79 t·hm-2。花前较高的Ta和花后较高的Tr是促使其实现充分物质积累和快速灌浆从而达高产宜粒收的前提。(4)Hybrid-Maize模型模拟与田间验证的结果表明,在热量有限地区,将主推品种更替为粒收品种、增密2.05~2.45万株·hm-2,可增产22.8~33.5%,HUE提升23.6~32.7%;热量充足地区粒收品种熟期不变、增密2.1~2.3万株·hm-2后,可增产6.3~18.6%,HUE提升16.3~20.7%。

刘瑶[3](2021)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家庄市赵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小麦-玉米周年两熟条件下降水和光热资源不足、土壤养分供应不均衡、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限制了该生态区作物生产的发展。因此,亟需挖掘作物节水丰产潜力,提高作物水、肥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该地区作物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河北省赵县宝丰源农场进行。共采用9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小麦、玉米品种筛选;设置两个施肥和两个灌水水平进行了小麦水肥优化配置试验;喷施吨田宝和保姆菌对小麦和玉米进行化学调控以及玉米宽窄行和等行距的种植效果比较等试验。系统研究了当地农业资源的优化利用和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该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品种筛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子粒产量变化在5.8t·hm-2~9.8t·hm-2之间,石新828的产量、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最高,其次为衡S29和矮抗1号。不同品种夏玉米的产量在5.7t·hm-2~9.9t·hm-2之间,京农科729的产量和光温生产效率最高,且收获时的子粒含水率低于28%,可进行玉米子粒直收。(2)在不同水肥处理下,1水1肥处理下的小麦产量低于2水2肥和2水1肥处理,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69%和1.67%。由1肥到2肥施肥量增加25%,但产量仅提高8.43%;灌水量由春季2水减到1水,产量降低了 11.21%,但灌水量节省了 50%。因此,小麦春季灌溉1水,可以节约宝贵水资源,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小麦玉米化控试验表明,“吨田宝”处理可提高小麦成穗率、LAI、干物质积累量,可以使小麦平均增产27.53%。“保姆菌”处理的效果稍次于“吨田宝”,亦可以使小麦平均增产16.41%。抗倒型和抗逆型的“吨田宝”及其叠加剂型均可提高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子粒产量。喷施“吨田宝抗倒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8.74%,喷施“吨田宝抗逆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16.30%,喷施“吨田宝抗倒剂+抗逆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28.52%。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化控剂可提高小麦、玉米的抗逆能力和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表明,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增产10.24%~12.15%。宽窄行种植改善了玉米群体光分布和抗逆能力,优化了对光资源的利用。综上所述,赵县的小麦-玉米周年两熟种植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选择适宜的小麦、玉米品种并搭配合适的种植方式,优化水肥运筹和合理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提高水肥和光能利用率,优化利用光温资源,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郑丽珍[4](2021)在《河北省主栽玉米杂交种抗旱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极端气候的不断频发和有效水资源日益贫乏,干旱已经成为影响玉米生产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因而评价和筛选玉米品种的抗旱性,以及筛选适合不同区域的抗旱性品种已成为解决玉米生产的重要途径。本试验以17个不同年份审定的优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非灌溉条件下进行种植,根据各地区2018年玉米季自然降水量的差异区分为三种水分胁迫处理,达到对玉米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对种植于三种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的17个玉米杂交种进行田间表型评价及抗旱性分析,其中,以对干旱胁迫反应最为敏感的10个产量相关性状作为玉米抗旱性鉴定指标。首次提出“自然产量比较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抗旱度综合评价、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进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评价和适合不同区域的品种筛选。主要结果如下:以MC817、迪卡517、丰德存玉10等17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重、穗粒重、百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其中与穗粒重、穗重、穗粗、穗长、轴重、百粒重相关性较大,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59、0.848、0.750、0.724、0.63、0.628;与轴粗和秃尖长呈负相关。玉米对水分胁迫比较敏感,在玉米生育期内,随着水分的不断下降,会导致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重、穗粒重的下降,秃尖长变长,从而对玉米的高产、稳产造成影响。通过自然产量比较法与主成分分析抗旱度综合评价、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比较对不同玉米杂交种进行抗旱性评价,最终结果表示,不同的分析方法因分析原理上的差异导致对玉米的抗旱性评价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大,在多种方法的选择下依然能表现出良好的抗旱性的品种在各方面表现都好。几种方法共同评价结果:京科968、京农科728、先玉047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为高抗型品种,适合在干旱地区或者降水少的地区种植;华农887、郑单958为中抗型品种,适合在半干旱地区种植;先玉1360表现出较低的抗旱性,为低抗型品种,适合在降水多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种植。

杨泽宇[5](2020)在《适宜黄土坮塬区春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氮肥用量和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玉米种植普遍存在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劳动力成本投入高是影响玉米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大机械化投入尤其是机械化收获的应用能够大幅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是获得高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玉米的机械化收获率相对于稻麦存在显着差异,主要原因在于机械直收存在诸多技术难点。机收玉米要求具有很强的抗倒伏能力,茎秆强度是表征抗倒伏能力的强弱的重要指标;收获时玉米籽粒的含水量影响了机收籽粒的破损率和品质,只有控制在25%时,籽粒破损能降至较低水平。氮素在玉米生长阶段至关重要,氮肥的施入量影响到了物质累积从而影响茎秆强度;种植密度直接决定了光照、养分和水分等资源的分配,对玉米的茎秆强度、籽粒脱水造成影响;关于机械化收获我国已审定通过多个玉米品种,玉米品种对于氮肥的用量、密度的选择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论证。推广玉米的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收获,需要设置合理的施氮量、种植密度,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形成能与之配套的适宜玉米品种以及栽培与施肥技术。通过研究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玉米品种以及与之配套的施肥技术,为玉米规模化、高效化、机械化种植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持。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本项目针对黄土塬区玉米主产区,研究施氮量(不施氮处理、225 kg N·hm-2和180 kg N·hm-2)、玉米品种(先玉335、陕单609)、种植密度(65000株·hm-2、85000株·hm-2)三个因素对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机械化收获指标(茎秆拉力强度、籽粒脱水速率、籽粒含水量等)、形态指标的影响。试验采取裂区实验设计,共计12个处理。主要结果如下:(1)施氮提高了籽粒产量、株高、茎粗和穗位高度,其中225 kg N·hm-2处理茎秆强度高于180 kg N·hm-2和不施氮处理,具有更强的抗倒伏能力。(2)先玉335品种籽粒产量和株高显着高于陕单609品种,籽粒脱水速率更快,籽粒含水量更低,穗高系数更小。(3)65000株·hm-2密度茎秆强度显着更高,籽粒脱水速率更快。综合上述结果,适宜推广的春玉米机械化收获氮肥用量和栽培技术方案可以总结为,以225 kg N·hm-2作为推荐施氮量,先玉335作为春玉米品种,65000株·hm-2作为推荐种植密度。

王丹[6](2020)在《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受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两熟及多熟制生态区种植模式单一、传统种植模式周年光温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且抗灾能力弱等问题突出,导致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下降。近年来,以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了双季玉米、春玉米-晚稻、早稻-秋玉米等新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由于两季品种筛选依据科学性不足、季节间品种搭配不合理等,限制了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此,本研究从品种季节间生态适应性出发,筛选适宜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种植制度的品种类型及两季品种搭配模式,进而研究不同搭配模式的产量形成、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及产量与气候资源的定量匹配关系,揭示了双季玉米模式建立的生理生态机制,提出了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的可调控途径,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品种类别搭配方式及季节间品种选择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第一季和第二季品种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230℃-1345℃左右和1365℃-143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和高有效积温型-低有效积温型(HL);长江中游地区的品种有效积温分别为1450℃-1520℃左右和1350℃-145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中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MH)和高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HM)。(2)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及区域间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季节间的积温分配率(TDR)为47%(第一季)和50%(第二季),积温比值(TR,第一季/第二季)为0.9,LH两季积温偏第二季分配;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季节间的TDR为49%(第一季)和46%(第二季),TR为1.1,HM两季积温偏第一季分配。依据以上指标,可通过品种选择调配季节间光温资源分配,合理制定两季生育期最佳分配方案。充分挖掘区域光温资源,发挥玉米高光效高物质生产能力是提升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周年产量与光温资源的关键。(3)研究产量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双季玉米干物质积累量(DM)的差异是产量(GY)差异的主要原因。黄淮海平原第一季的DM无显着差异,第二季的DM的差异导致周年DM的差异。温度是调控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二季花前有效积温(GDD)达1040℃,花后GDD达660℃,DM物质积累量最高。温度和降水是调控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一季玉米花前GDD、日均温(MT)、日均高温(Tmax)和日均低温(Tmin)分别达762.2℃、18.5℃、23.3℃和14.4℃时,DM最高;花后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832.3℃、28.1℃、31.7℃和24.3℃时,DM最高。第二季花前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948.9℃、28.6℃、32.5℃和24.6℃,DM最高;花后GDD、MT、Tmax、Tmin和降雨量(Pr)分别达659.6℃、21.8℃、26.7℃、16.9℃和82.9 mm时,DM最高。(4)通过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可知,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LH和HM搭配模式),第一季品种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9.75×104株ha-1左右),第二季品种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6.75×104株ha-1左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可见两季合理的密度搭配可促进双季玉米周年产量的增加,实现周年产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适宜的种植密度下,与MM和HL搭配模式相比,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周年产量提高13%和28%;与LH、MM和MH搭配模式相比,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周年产量提高47%、28%和30%。

吴昊磊[7](2020)在《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养分吸收和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文中认为集约化种植模式减少了农田生态系统作物多样性,间混套作通过增加作物多样性,利用作物间的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的差异达到产量的优势和养分的高效利用。以往的大多研究是作物种间间作,对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间混作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玉米为研究对象,选择株高和生育期不同的8个品种:天农9(A)、东农259(B)、先玉335(C)、京科968(D)、久龙19(E)、利禾1号(F)、九单57(G)、京华8号(H),设置单作(Mono)、2个品种间作(Mix2)、4品种(Mix4)、6品种(Mix6)、8品种混作(Mix8)共计17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初步探究不同玉米品种间混作对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2017-2019连续三年产量的时间稳定性,为通过遗传多样性种植提高玉米产量提供新思路,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显着影响玉米的株高和穗位高,对茎粗无显着影响。高杆玉米品种A、C、D、F的株高、穗位高显着高于中杆品种B、E、G、H,植株高大的玉米品种在间作时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2)本次试验中高杆玉米品种A、C、D、F在与其他品种间作时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高于其相应单作处理;同时高杆玉米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值均高于其相应单作,其中E/F、C/F间作组合的增幅显着;而中杆玉米品种的光合参数相比单作降低,其中株型紧凑的G、H品种的光合参数在各间作处理中无显着差异。(3)对氮、磷、钾的养分积累量数据分析后表明,高杆玉米品种具有更高的养分优势,其中高杆玉米品种先玉335(C)与中杆品种东农259(B)间作时,LERN=1.07,显着提高氮素吸收,品种C与高杆品种利禾1号(F)间作时,氮(LERN)、磷(LERP)、钾(LERK)分别为1.09、1.10和1.08,表明C/F间作显着增加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4)在本试验中,B/C、C/F、E/F、Mix6间作处理的LER>1,具有间作产量优势,其中C/F、B/C处理间作产量优势显着,分别比单作增加14%、8%。A/B、F/H、Mix8三种间混作处理的LER<1,不具有间作产量优势;D/E、Mix4间混作处理的LER=1,间作产量优势不显着。由此说明,选择生育期和高矮不同的玉米品种间混作能够提高玉米产量,不同品种间混作搭配对产量优势的影响不同;通过产量构成因素及间混作品种多样性对产量相关性分析后发现,产量与穗位高、穗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因此高杆玉米品种在间混作处理中产量贡献率大于中杆品种,在Mix2处理中产量优势达到最大。随着间混作品种数增加,产量优势逐渐降低。(5)对2017-2019年产量数据分析表明,各间混作处理的产量时间稳定性均高于单作,除Mix8外其余间混作处理2017-2019连续三年相比其单作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在对三年平均数据进行分析时,产量时间稳定性在Mix4处理有最大值,相比单作提高112%,说明不同玉米品种间混作相比相应单作玉米种植生产力稳定性更高,但是当混作品种数增加到6个时,产量时间稳定性反而呈降低趋势,因此进行不同品种间混作时对品种及品种多样性进行合理选择对维持系统长期生产力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郝茹雪[8](2020)在《冀东地区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品种筛选》文中提出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供试的18个春玉米品种进行丰产性、耐密性、宜机收性评价,采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春玉米品种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性进行综合评价及品种筛选。以期筛选出适宜冀东地区种植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春玉米品种。研究结果如下:1.以春玉米品种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值作为总目标,目标层下设立丰产性、耐密性、宜机收性3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准则层,每个准则层下又各自设立指标形成指标层,从而构建出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在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春玉米品种进行丰产性评价、耐密性评价、宜机收性评价时,首先对参评品种进行初步筛选,丰产性、耐密性、宜机收评价初步筛选出的参评品种分别为18、11、8个;再分别对初步筛选出的参评品种,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求出各指标权重与规范化数值相结合,从而获得各参评品种的丰产性、耐密性、宜机收性期望值,并依据期望值的大小选出各评价的最优品种,分别为郑单958、东单913、京农科728。3.在运用层次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春玉米品种进行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时,首先仍需先对参评品种进行初步筛选,且对于各评价指标的要求均须满足,因此共筛选出了8个参评品种;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各指标相对目标层的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层各指标相对准则层的权重,其次将层次权重和关联权重相结合形成综合权重;再依据综合评价期望值的计算公式,则可得到春玉米各参评品种的综合评价期望值。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期望值最高的春玉米品种为京农科728,其次是C6361。运用本评价方法筛选出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值高的春玉米品种京农科728、C6361等在当地生产实际中也有良好的综合表现,这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春玉米品种高产耐密宜机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方法、评价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生产适用性,因此本方法可用于冀东地区高产耐密宜机收春玉米品种的筛选。

宋文亮[9](2020)在《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优良玉米新品种的在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也对加速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宝鸡市地区玉米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对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了筛选和鉴定。2017年和2018年在宝鸡市陇县和千阳县两个试验点对17个玉米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倒伏、株高、穗位、穗行数、行粒数、病害等性状进行分析对比,适应性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各品种生物性状分析、抗病性分析以及产量的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如下:(1)两年两点试验表明,瑞普908、鑫研218、西蒙208、农科大18、登海3721和瑞普909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2)病害鉴定结果:登海3721、瑞普908和金凯8号对大斑病和小斑病表现出良好的抗性。(3)通过对比两年两点的数据得出,不同玉米品种的穗行数差异不显着,但行粒数存在明显差异,且受地点环境影响大。(4)在两个试验点中,陇县试验点的登海3721出籽率最高,中榆968出籽率相对较低。而在千阳县试验点,金科玉3308相对出籽率较高,而登海3721次之,相比而言,西蒙668出籽率最低。(5)在两年两试验点中,宝单918、瑞普908、农科大18、潞玉1525、鑫研218和金科玉3306倒伏率均为0,表现出良好的抗倒伏性。(6)通过在两年两个试验点中对于玉米产量的因子分析,总结出影响玉米产量的三个性状因素:单位面积穗数、百粒重和穗粒数。三个性状因素中,单位穗数和穗粒数与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综合各品种的性状表现情况得出结论,瑞普908、鑫研218、西蒙208和农科大18为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的品种,可作为宝鸡地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的春播玉米品种。

白明兴,赵小强,陆晏天,汪萍,赵丽蓉,钟源[10](2020)在《2000-2018年陕、甘两省省审玉米品种主要性状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搜集整理2000-2018年陕西(385份)和甘肃(337份)省审普通玉米(Zea mays)品种的20个相关信息,综合解析了两省省审品种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期为进一步了解品种更替对西北地区玉米安全生产和育种策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随年份更替,两省省审玉米品种的株高、粗淀粉含量、粗淀粉积累量、产量及种植密度总体呈显着上升趋势,而其穗位比、穗长、穗粗、行粒数及粗蛋白含量呈显着下降趋势。(2)随年份更替,陕西省审玉米品种在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及粗脂肪积累量的均值均高于甘肃省审玉米品种,其平均高出0.16 cm、0.60行、0.50粒、1.05、0.29、0.06和0.39 g;而在株高、穗位高、穗位比、生育期、穗长、千粒重、粗蛋白积累量、粗淀粉含量、粗淀粉积累量、赖氨酸含量、赖氨酸积累量、产量及种植密度的均值均低于甘肃省审玉米品种,其分别降低10.39 cm、6.62 cm、0.01、23.21 d、0.19 cm、0.65 g、0.11 g、2.15、10.04 g、4.00%、0.14 g、2 659.65 kg/hm2和7 806.19株/hm2。(3)相关分析揭示,株型、产量和籽粒品质相关性状间彼此紧密关联,性状间的协同作用或抑制作用共同构成了品种的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4)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筛选出陕西和甘肃省审玉米品种相关性状对总体方差累计贡献率分别达71.331%和74.517%的7个主成分,其中株高、穗位高、穗位比、生育期、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及出籽率等是造成这些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二、玉米品种选择八注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品种选择八注意(论文提纲范文)

(1)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氮肥利用现状
        1.2.2 氮效率定义
        1.2.3 玉米氮高效品种
        1.2.4 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关系
        1.2.5 玉米光能、氮素和水资源利用
        1.2.6 临界氮浓度曲线及其对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
        1.2.7 玉米氮素营养与源端的关系
        1.2.8 玉米氮素营养与库端的关系
        1.2.9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和氮效率差异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产量
        2.2.2 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相关氮效率分析
        2.2.3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氮素平衡
        2.2.4 施氮水平与产量、表观氮素流失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2.3 讨论
        2.3.1 产量和氮效率的品种差异
        2.3.2 品种氮吸收差异与土壤氮素平衡
        2.3.3 适量施氮决策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籽粒氮浓度、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
        3.2.2 不同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转运特征
        3.2.3 籽粒产量、氮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的相关性分析
        3.2.4 籽粒产量和氮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组成的组分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与叶氮的关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3 相关计算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氮水平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耗水量、光能截获量和氮素积累量差异
        4.2.2 不同氮水平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差异
        4.2.3 氮素利用效率与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4.2.4 玉米资源利用效率与比叶氮(SLN)的关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氮营养诊断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5.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部位干物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构建
        5.2.2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验证
        5.2.3 生育期内两个品种施氮量与氮营养指数的关系
        5.2.4 氮营养指数与相对产量以及氮亏缺与相对产量的关系
        5.2.5 相对产量模型的验证和最终模型确定
        5.2.6 产量、氮效率与氮营养指数的关系
    5.3 讨论
        5.3.1 基于不同氮效率品种不同部位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之间的对比及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5.3.2 玉米氮素诊断建模的意义
    5.4 小结
第六章 耐低氮玉米品种高产的叶源光合和根源生物学响应机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取样和测定方法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籽粒产量与氮效率差异
        6.2.2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光能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RUE)
        6.2.3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
        6.2.4 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根系形态与分布特征
        6.2.5 两个品种不同氮水平下的叶片质量、氮营养与光合生理特征
    6.3 讨论
        6.3.1 耐低氮品种高的干物质累积量保证了高产
        6.3.2 高的光能利用效率是耐低氮品种高产的的生理基础
        6.3.3 花后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高了耐低氮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
        6.3.4 高的SPAD值、叶片氮浓度和低的比叶面积是耐低氮品种高净光合速率的基础
        6.3.5 花后较高的PSⅡ活性保证了耐低氮品种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6.3.6 低氮下耐低氮品种有较深的根分布
    6.4 小结
第七章 耐低氮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及碳同化物分配规律
    7.1 材料和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指标测定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单株小花数、受精情况和单株籽粒数
        7.2.2 雌穗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特征
        7.2.3 不同施氮水平下耐低氮品种穗位叶、茎秆和籽粒中碳同化物(NSC)水平
    7.3 讨论
        7.3.1 影响玉米籽粒形成的因素
        7.3.2 籽粒灌浆特性差异
        7.3.3 玉米花后穗位叶、茎秆和籽粒中碳同化物积累
    7.4 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与氮效率差异
        8.1.2 不同夏玉米品种的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
        8.1.3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与叶氮的关系
        8.1.4 不同氮效率品种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氮营养诊断
        8.1.5 耐低氮玉米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叶源、根源和库端的特征
    8.2 创新点
        8.2.1 分类评价了夏玉米高产高效和低氮高产两类品种氮高效的农艺学性状
        8.2.2 系统揭示了耐低氮品种的叶源、根源和库端生物学特征
        8.2.3 建立了夏玉米不同氮效率品种不同器官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春玉米高效群体构建与热量资源匹配的途径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热量资源与玉米生长发育的关系
        1.2.2 品种选择及合理密植与热量资源利用效率
        1.2.3 Hybrid-Maize模型在作物热量资源利用领域的应用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东北西部各生态区热量资源利用现状
        3.1.1 积温利用率
        3.1.2 热量利用效率
    3.2 不同玉米群体对热量资源的响应
        3.2.1 生态区、品种、密度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2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产量的影响
        3.2.3 热量资源与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关系
    3.3 热量资源对玉米阶段生长的影响
        3.3.1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3.3.2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阶段积温需求的影响
        3.3.3 粒收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与热量资源的关系
    3.4 热量资源对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3.4.1 生态区、品种、密度互作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3.4.2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生物量的影响
        3.4.3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3.4.4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收获指数的影响
        3.4.5 种植密度不对同类型玉米品种收获指数的影响
    3.5 热量资源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3.5.1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5.2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5.3 最大叶面积指数与物质生产间的关系
        3.5.4 最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3.6 热量资源对玉米热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3.6.1 生态区、品种、密度互作对玉米热量利用效率影响
        3.6.2 热量资源对玉米≥10℃积温利用率的影响
        3.6.3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热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3.6.4 种植密度对玉米热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3.7 温度因子对玉米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
        3.7.1 花前温度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7.2 花后温度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8 Hybrid-Maize模型对密度×品种调控的模拟及验证
        3.8.1 Hybrid-Maize模型模拟的产量结果
        3.8.2 Hybrid-Maize模型对粒收品种产量对密度响应的结果验证
        3.8.3 Hybrid-Maize模型在不同热量条件下模拟不同品种结果验证
        3.8.4 品种、密度结合优化的模拟结果
4 讨论
    4.1 品种阶段发育与区域热量资源有效匹配是粒收品种选择的基本前提
    4.2 基于热量定量密植是粒收品种高产和热量资源高效协同的有效途径
    4.3 温度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1.2.1 品种对气象资源的优化利用
        1.2.2 小麦水肥优化配置
        1.2.3 化学调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田基本状况
    2.2 试验设计
        2.2.1 小麦玉米品种筛选与光热资源优化利用
        2.2.2 小麦水肥一体化优化配置
        2.2.3 小麦、玉米化学调控技术
        2.2.4 玉米优化种植形式比较研究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 冬小麦测定指标
        2.3.2 夏玉米测定指标
        2.3.3 植株含氮量、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2.3.4 土壤贮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测定
        2.3.5 光、温生产效率的测定
        2.3.6 光能利用率的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
        3.1.1 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消长情况
        3.1.2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动态
        3.1.3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株高变化动态
        3.1.4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3.1.5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情况
        3.1.6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3.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3.2.1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3.2.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3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3.3.1 PGRs对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消长的影响
        3.3.2 PGRs对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的影响
        3.3.3 PGRs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3.4 PGRs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
        3.4.1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变化动态
        3.4.2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动态
        3.4.3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3.4.4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茎秆特征
        3.4.5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穗部性状与产量构成
        3.4.6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3.4.7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子粒含水率
    3.5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5.1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3.5.2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的影响
        3.5.3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截获的影响
        3.5.4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特性的影响
        3.5.5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5.6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3.5.7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3.6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6.1 PGRs对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3.6.2 PGRs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3.6.3 PGRs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6.4 PGRs对夏玉米抗倒伏力的影响
        3.6.5 PGRs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3.6.6 PGRs对夏玉米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品种对气象资源的优化利用
    4.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4.3 化学调控对小麦、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4.4 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综述 河北省赵县夏玉米生产概况及增产措施研究
    参考文献

(4)河北省主栽玉米杂交种抗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玉米抗旱性与品种筛选的意义
    1.2 玉米抗旱性及其遗传研究
        1.2.1 干旱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
        1.2.2 干旱胁迫对玉米植株形态的影响
        1.2.3 干旱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2.4 干旱胁迫对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1.2.5 玉米抗旱性鉴定方法
        1.2.6 玉米抗旱性数量分析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材料
    2.2 植物材料田间种植与试验设计
    2.3 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田间表型鉴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2.4.1 产量及相关性状分析
        2.4.2 产量相关性状遗传分析
        2.4.3 抗旱性评价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杂交种产量及相关性状变异分析
    3.2 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 玉米杂交种的适应性分析
    3.4 玉米杂交种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3.5 不同地区区分力和代表性分析
    3.6 产量及相关性状抗旱性遗传评价
    3.7 不同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抗旱性评价
    3.8 玉米杂交种抗旱性综合评价
        3.8.1 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主成分分析
        3.8.2 基于主成分分析进行抗旱度综合评价
        3.8.3 玉米杂交种隶属函数评价
4 讨论
    4.1 干旱对玉米杂交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4.2 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5)适宜黄土坮塬区春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氮肥用量和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生产现状
        1.1.1 玉米发展及生产现状
        1.1.2 当前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
        1.1.3 关于适宜机械化收获玉米品种的研究
    1.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在玉米生产中的研究
        1.2.1 玉米大田减氮的研究进展
        1.2.2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 我国机械化生产现状
        1.3.1 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应用的现状
        1.3.2 玉米机械化收获现状研究
        1.3.3 玉米机械化收获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和目标
        2.1.1 研究内容
        2.1.2 研究目标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两种玉米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对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3.1 供试材料与实验设计
        3.1.1 供试肥料
        3.1.2 供试春玉米品种
        3.1.3 其他材料
        3.1.4 田间基本概况
        3.1.5 试验设计
    3.2 测试项目与方法
        3.2.1 籽粒产量
        3.2.2 穗粒数
        3.2.3 百粒重
        3.2.4 公顷穗数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两种玉米品种籽粒产量的影响
        3.4.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两种玉米品种产量构成的影响
        3.4.3 小结
第四章 两种玉米品种机械化收获指标对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4.1 供试材料与实验设计
    4.2 测试项目与方法
        4.2.1 茎秆强度
        4.2.2 籽粒含水量
        4.2.3 籽粒脱水速率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两种玉米品种茎秆强度的影响
        4.3.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两种玉米品种收获籽粒含水量的影响
        4.3.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两种玉米品种籽粒脱水速率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两种玉米品种形态指标对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5.1 供试材料与实验设计
    5.2 测试项目与方法
        5.2.1 株高
        5.2.2 茎粗
        5.2.3 穗位高度
        5.2.4 穗高系数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两种玉米品种株高的影响
        5.3.2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两种玉米品种茎粗的影响
        5.3.3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两种玉米品种穗位高度和穗高系数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讨论和结论
    6.1 讨论
        6.1.1 稳定高产的施肥种植方式
        6.1.2 适宜机械化收获的春玉米品种、施氮量和种植密度
        6.1.3 简约、高效的施肥种植技术方案
        6.1.4 机收指标的影响因素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 应对气候变化作物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1.3 双季玉米模式的优点及推广限制因素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研究方案
        3.1 主要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品种GDD和产量
        2.2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体系品种类别划分
        2.3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比较
    3 讨论
        3.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下两季玉米品种的选择
        3.2 双季玉米模式不同类别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4 小结
第三章 双季玉米体系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产量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
        2.3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2.4 双季玉米适宜搭配模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光能利用效率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双季玉米产量形成与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区生态因子差异分析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
        2.3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2.4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品种搭配模式下干物质积累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2.6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3 讨论
        3.1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3.2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形成的影响
        3.3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积累影响的定量分析
    4 小结
第五章 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搭配模式产量的影响
        2.2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
        2.4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别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3 讨论
        3.1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的影响
        3.3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
    6.1 黄淮海平原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6.2 长江中游地区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3.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3.2 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附表 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两季的播种期和收获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
致谢
作者简介及成果

(7)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养分吸收和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间混作种植的生态学原理
        1.2.2 间混作种植模式对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1.2.3 间混作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间混作种植模式对体系产量时间稳定性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课题来源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玉米植株光合参数测定
        2.4.2 玉米植株叶绿素含量测定
        2.4.3 玉米植株干物重测定
        2.4.4 玉米植株养分测定
        2.4.5 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2.5 数据处理
        2.5.1 土地当量比和养分当量比计算方法
        2.5.2 产量时间稳定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植株形态的影响
    3.2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植株干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
    3.3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植株光合参数的影响
        3.3.1 对植株抽雄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2 对植株光合参数的影响
    3.4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植株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3.4.1 植株氮素积累量
        3.4.2 植株磷素积累量
        3.4.3 植株钾素积累量
        3.4.4 不同品种玉米间作对养分当量比的影响
    3.5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产量的影响
        3.5.1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5.2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5.3 品种多样性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3.5.4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土地当量比(LER)的影响
        3.5.5 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玉米产量时间稳定性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冀东地区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品种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丰产性的研究
        1.2.2 玉米耐密性的研究
        1.2.3 玉米宜机收性的研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主要生育时期记载
        2.4.2 品种基本特性调查
        2.4.3 倒折率、病虫株率调查
        2.4.4 植株性状测定
        2.4.5 测产
        2.4.6 室内考种项目
        2.4.7 生理成熟后调查与立秆特性
        2.4.8 实际机收性能调查
    2.5 评价分析方法
        2.5.1 层次分析法
        2.5.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2.5.3 春玉米品种综合评价值计算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春玉米品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春玉米品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春玉米品种评价指标的确定
        3.1.3 春玉米品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 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
        3.2.1 构建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的原始矩阵
        3.2.2 构建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的规范化矩阵
        3.2.3 构建春玉米品种丰产性评价的关联度矩阵
        3.2.4 春玉米品种丰产性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3.2.5 春玉米品种丰产性期望值的计算
    3.3 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
        3.3.1 构建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的原始矩阵
        3.3.2 构建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的规范化矩阵
        3.3.3 构建春玉米品种耐密性评价的关联度矩阵
        3.3.4 春玉米品种耐密性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3.3.5 春玉米品种耐密性期望值的计算
    3.4 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
        3.4.1 构建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的原始矩阵
        3.4.2 构建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的规范化矩阵
        3.4.3 构建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评价的关联度矩阵
        3.4.4 春玉米品种宜机收性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3.4.5 春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期望值的计算
    3.5 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品种综合评价
        3.5.1 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各指标相对目标层的权重
        3.5.2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层各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
        3.5.3 春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体系中各品种综合评价值计算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春玉米品种的丰产性评价
        4.1.2 春玉米品种的耐密性评价
        4.1.3 春玉米品种的宜机收性评价
        4.1.4 春玉米品种的高产耐密宜机收性综合评价
    4.2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产业概况
    1.2 宝鸡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1.3 宝鸡市玉米产业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对策
        1.3.1 玉米产业存在的不足
        1.3.2 玉米产业发展对策
    1.4 品种适应性在发挥良种优势中的重要作用
        1.4.1 品种适宜种植生态类型对适应性的影响
        1.4.2 品种的特征特性对适应性的影响
        1.4.3 品种栽培措施对适应性的影响
    1.5 玉米品种适应性试验研究目的
        1.5.1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设计
    2.4 田间管理及其他技术措施
        2.4.1 苗期阶段管理
        2.4.2 穗期阶段管理
        2.4.3 花期阶段管理
        2.4.4 适时收获
    2.5 试验数据记载
        2.5.1 气候条件的观察记载
        2.5.2 生物学性状记载和测定
        2.5.3 室内考种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产量比较分析
    3.2 不同品种生育期分析
    3.3 不同品种倒伏率分析
    3.4 不同品种株高和穗位分析
    3.5 不同品种穗行数和行粒数分析
    3.6 不同品种病害鉴定与分析
    3.7 产量与性状的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不同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比较
        4.1.2 不同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表现
        4.1.3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品种适应性的影响
        4.1.4 不同玉米品种良种优势分析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2000-2018年陕、甘两省省审玉米品种主要性状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1.1 两省省审玉米品种在株型相关性状、种植密度及生育期间的比较
    1.2 两省省审玉米品种在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间的比较
    1.3 两省省审玉米品种在籽粒品质相关性状间的比较
    1.4 两省省审玉米品种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1.5 两省省审玉米品种相关性状间的PCA分析
2 讨论
3 材料与方法
    3.1 数据搜集
    3.2 性状统计及数据处理

四、玉米品种选择八注意(论文参考文献)

  • [1]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D]. 苏文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春玉米高效群体构建与热量资源匹配的途径及机制[D]. 于胜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D]. 刘瑶.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4]河北省主栽玉米杂交种抗旱性评价[D]. 郑丽珍.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5]适宜黄土坮塬区春玉米机械化收获的氮肥用量和栽培技术研究[D]. 杨泽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王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不同品种玉米间混作对养分吸收和生产力稳定性的影响[D]. 吴昊磊.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8]冀东地区春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品种筛选[D]. 郝茹雪.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 [9]瑞普908等17个玉米新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比较分析[D]. 宋文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2000-2018年陕、甘两省省审玉米品种主要性状的比较[J]. 白明兴,赵小强,陆晏天,汪萍,赵丽蓉,钟源. 分子植物育种, 2020(24)

标签:;  ;  ;  

八、玉米品种选择注意事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