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秋家坝的故乡

大熊猫秋家坝的故乡

一、大熊猫之家 邱家坝(论文文献综述)

秦卫华,楚克林[1](2021)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最早的自然保护区考察记》文中研究表明在甘肃省最南端与四川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处名叫白水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山高林密,峡谷纵横,是我国重要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2018年8月,我们因课题研究需要,曾来到这里开展了一次实地调查。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甘肃省资格最老的自然保护区。它位于岷山山系,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文县,2007年曾进行过一次范围调整,

何礼文,滕继荣[2](2020)在《神秘白水江的“吉祥神兽”》文中研究指明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白水江保护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境内。文县古称文州,是甘肃的东南大门,与四川和陕西交界,地处秦巴山地南秦岭带,是我国南北气候和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带,境内海拔在550~4187米之间,属亚热带北缘的山地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俗称"陇上江南"。这里的自然资源极为丰沛,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独特

韩国营,任昭杰[3](2020)在《那些年我们在甘肃追寻的苔藓梦》文中提出带着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或就业签约协议、满怀"金榜题名"般的喜悦、充满对未来无限的期待、离开大学校园的那个暑期,应该是大学生最无忧无虑、最想放纵的一个假期。正当我的同学们享受着这人生中难得再有第二次的休闲日子时,我已经跟随我的研究生导师赵遵田教授,一位影响我未来事业追求方向、和蔼慈祥的老师,踏上了甘肃省苔藓植物野外调查的旅途。

季攀,任宝佳,吴彦雄[4](2019)在《甘肃白水江大熊猫栖息地人为干扰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成为影响大熊猫生存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从采伐、放牧、挖药、公路修建、偷猎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人为干扰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以期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促进保护区大熊猫与人类和谐发展,更好地保护大熊猫栖息地。

张琼[5](2012)在《甘肃白水江灰冠鸦雀栖息地研究》文中认为灰冠鸦雀是中国中北部特有种,仅分布于甘肃南部文县至四川西北部的松潘地区,是典型的狭域分布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94年将其列为不详种。通过在白水江保护区对灰冠鸦雀生存状态、栖息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灰冠鸦雀栖息地威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栖息地如何进行有效保护提出了建议。

刘启舒[6](2011)在《重建熊猫乐园》文中研究说明沐浴着春光,沿着一条条巡护道路,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职工欣喜地发现:漫山遍野的箭竹长势茂盛,大熊猫赖以生存的食源充足;大熊猫栖息地千山竞秀、万木争荣,生态环境良好;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的活动踪迹明显增加,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 被誉为“岷?

侯盟[7](2011)在《GIS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保护区多目标物种保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甘肃省最南端以保护多目标物种为保护对象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实例,针对保护区内的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种群,进行GIS区域分析。结合现有数据,通过ArcGIS对各类数据源处理分析,以食物、水和隐蔽物,以及人类干扰,坡度、海拔、公路等影响因子为主,基于生态适宜性指标的分析,获得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资源、地形地貌、人类干扰等情况。由此获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濒危物种进行抢救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保护区的建立可以使区内的自然资源、景观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为区内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保障种群数量的健康发展,是周边地区的生态屏障,是物种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天然贮存库。2.大熊猫适宜栖息在保护区核心区内的面积为23851hm2,金丝猴适宜栖息地在保护区核心区内的面积为10895hm2,羚牛适宜栖息地在保护区的核心区面积为8446hm2,且目标物种生态位在保护区内有重叠。3.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设置合理,核心区能够对保护区内大熊猫、金丝猴、羚牛65%以上的野外栖息地起到有效保护。同时生境破碎化、人类活动的干扰等问题明显,需要保护管理者加强保护管理力度,对周边社区加强环保教育,提升公众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实现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4.在GIS下对保护区内目标物种栖息地的评估,可以方便快捷、可视化的为决策者提供保护策略,对保护区建设、发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但室内数据分析离不开常规野外监测数据的支撑,数据来源、监测样线的设置、数据质量将决定最终结果的精度。

邵娜[8](2009)在《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肃省至今共报道苔藓植物56科185属506种,其中藓类植物38科155属432种。总的说来,对甘肃省苔藓植物的调查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尤其是对白龙江流域苔藓植物系统研究尚属空白。白龙江位于甘肃南部,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的交界处,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2°21′35°50,东经101°40′105°20′。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约31,800 km2 ,海拔最高峰4920m ,最低550m ,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复杂多样,呈现出从亚热带、温带到寒温带的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在对甘肃省白龙江流域苔鲜植物调查采集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共发现了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共25科、91属、226种(包括4亚种,1变型,7变种)。甘肃省白龙江流域苔藓植物种类丰富,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优势科属主要是分布于温带地区的种类,还具有明显的东亚色彩。该地区的侧蒴藓类植物的分布类型可划分为13大类,,其中以北温带分布类型(占27.88%)为主,其次为东亚分布类型(占22.12%)和中国特有分布类型(占20.35%)。东亚分布类型中中国-日本分布(11.50%)高于中国-喜马拉雅分布(4.42%)。比较白龙江流域与相邻7个地区侧蒴藓类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白龙江流域与秦岭、神农架、横断山的种和属的相似性关系较密切,而与祁连山、贺兰山的关系疏远。该区系既表现有热带、亚热带分布向北温带分布的过渡,也有中国-日本分布向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的过渡。

张琼[9](2009)在《甘肃岷山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肃岷山大熊猫栖息地地处岷山北坡,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与行政区划在四川省的岷山南坡接壤,是我国大熊猫保护的关键区域,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被列为优先保护级别A级。基于动物的生境选择理论,决定大熊猫生境选择的因素是复杂的,在日益频繁的人类干扰致使栖息地日益破碎化的情况下,大熊猫的耐受范围以及不断调整的适应机制如何通过生境选择来表达?更进一步,同一山系不同地理区域大熊猫的适应对策又是如何变化的?为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掌握甘肃岷山大熊猫生境选择的特征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性以及对大熊猫生境选择产生影响的主要人类干扰因素,在2007年至2008年两年时间以甘肃岷山白水江、迭部区域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大熊猫栖息地为研究地点进行了实地调查,为甘肃岷山大熊猫的就地保护、最适生境保护以及主要人类干扰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定量化水平和结论的科学性,本研究选取相关统计方法对采集数据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分析。采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对不同地理区域大熊猫生存的微生境进行差异比较,进一步用频次分析对所有野外调查的生境因子不同水平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两个区域大熊猫较常利用或回避的生境因子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分析了各生境因子的内在特征,找出决定两个区域大熊猫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在人类干扰对大熊猫生境选择的影响上,则采用生物统计学中的独立性检验(independence testing)对大熊猫栖息地内的人类干扰进行了定量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相应的分析结论有助于对甘肃岷山大熊猫的保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在白水江、迭部区域各存在着大熊猫的集中分布区,白水江为白马河—邱家坝—一工段、二工段,窑炕沟,牛圈沟区域;迭部为沟夏河两岸的旺藏沟,洛大沟区域。(2)两个区域大熊猫的微生境选择具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如对海拔、坡形、生境类型、乔木平均胸径、灌木盖度、竹子生长状况、乔木均高等因子的选择差异十分显着。而对坡位、坡向、坡度、竹子高度、竹子盖度等因子的选择差异不显着。这表明甘肃岷山大熊猫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生境选择呈现相似又趋异的特点,这种适应机制体现了大熊猫长期形成的进化对策,进一步说明在进行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时,空间尺度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3)决定两个区域大熊猫活动的主要因素不同:白水江大熊猫生境选择的首要因子是植被因子,而对迭部区域大熊猫生境选择影响最大的为食物因子。总体上,甘肃岷山大熊猫选择生境因子相对一致的特点为:坡度较为平缓的东南坡向,具有生长状况良好的簇生或混生竹林,竹林盖度较大、灌木盖度较小并且位于山体中、上坡位郁闭度适中的原生针阔叶混交林或针叶林,乔木较高大、人类干扰程度较轻、水源相对较近的生境。(4)从人类干扰因子考虑,以两个区域大熊猫栖息地人类干扰的地域性差别为基础,对主要干扰因子进行分析,得到白水江区域的主要干扰因素为盗伐、放牧、挖药等,迭部区域为历史采伐所造成的后续影响与放牧。人类干扰在两个区域的垂直分布范围均较大,白水江为2000—2800m,迭部为2500—3100m。(5)上述结果有助于在甘肃岷山大熊猫实际生存空间中寻求合理的潜在生境,并引导人为活动的发生及发展,以避开大熊猫偏好选择的生境,有针对性地提出甘肃岷山大熊猫保护的具体对策及建议。

李晓鸿[10](2008)在《甘肃大熊猫栖息地干扰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自然因素造成的干扰程度比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程度要低得多,影响大熊猫栖息地的主要干扰因素是人为因素,以挖药、砍伐森林、放牧和偷猎最为为严重。

二、大熊猫之家 邱家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熊猫之家 邱家坝(论文提纲范文)

(1)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最早的自然保护区考察记(论文提纲范文)

着名的大熊猫保护区
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
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4)甘肃白水江大熊猫栖息地人为干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区域概况
2 调查方法
    2.1 人为干扰因子分类与定义
    2.2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人类干扰比较
        3.1.1 采伐
        3.1.2 放牧
        3.1.3 挖药
        3.1.4 公路
        3.1.5 偷猎
        3.1.6 旅游和开垦
    3.2 人类干扰对大熊猫生境选择的影响
4 讨论
    4.1 白水江大熊猫人为干扰
    4.2 保护对策
        4.2.1 加强甘肃白水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机构能力建设
        4.2.2 控制放牧、采伐、挖药等人类活动
        4.2.3 新建竹子走廊
        4.2.4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5)甘肃白水江灰冠鸦雀栖息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2 调查地点和方法
    2.1 调查地点
    2.2 调查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灰冠鸦雀在白水江的分布
    3.2 栖息地动植物类型
        3.2.1 伴生植物类型
        3.2.2 伴生动物类型
    3.3 灰冠鸦雀在白水江保护区内所面临的威胁
        3.3.1 生物因素
        3.3.2 非生物因素
4 保护对策
    4.1 加强林地管理
    4.2 保护和扩大最适栖息地
    4.3 社区共管, 扶持社区居民创收
    4.4 社区宣传
    4.5 资助社区保护组织
    4.6 依托保护区节能灶项目, 减少薪柴消耗量白水江保护区在阳尕山进行节能灶推广示范

(7)GIS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保护区多目标物种保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的分布现状
        1.1.1 大熊猫的分布现状
        1.1.2 金丝猴的分布现状
        1.1.3 中国羚牛的分布现状
    1.2 目标物种在我国的生存现状
        1.2.1 大熊猫在我国生存现状
        1.2.2 金丝猴在我国生存现状
        1.2.3 羚牛在我国生存现状
    1.3 目标物种的野外栖息地现状
        1.3.1 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现状
        1.3.2 金丝猴的野外栖息地现状
        1.3.3 羚牛的野外栖息地现状
    1.4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
        1.4.1 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4.2 自然保护区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4.3 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应用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条件
        2.1.3 水文条件
        2.1.4 植被资源
        2.1.5 野生动物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域
        2.2.2 生产生活方式
        2.2.3 交通
3 研究方法
    3.1 目标物种栖息地因子的选择
    3.2 目标物种栖息地适宜性的GIS分析方法
    3.3 数据处理
        3.3.1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植被分析
        3.3.2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地形分析
        3.3.3 人类活动分析
        3.3.4 大熊猫栖息地数据分析处理
        3.3.5 金丝猴栖息地数据分析处理
        3.3.6 羚牛栖息地数据分析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环境要素
        4.1.1 植被因子
        4.1.2 地形因子
        4.1.3 人类活动
    4.2 目标物种栖息地
        4.2.1 大熊猫栖息地评价结果
        4.2.2 金丝猴栖息地评价结果
        4.2.3 羚牛栖息地评价结果
5 讨论
    5.1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现状的GIS分析
    5.2 白水江保护区多目标物种保护的GIS分析
    5.3 白水江保护区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清单
致谢

(8)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综述
    1、甘肃省白龙江流域自然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地质、地貌
        1.3 土壤
        1.4 气候
        1.5 植被
    2、甘肃省及白龙江流域苔藓植物的研究历史
    3、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二、材料与方法
    1、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与积累
    2、系统的野外调查与采集
    3、标本的鉴定
    4、地理分布类型的分析
三、研究结果
    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名录
四、分析与讨论
    1、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的区系组成
        1.1 科、属、种的组成
        1.2 甘肃省新纪录
        1.3 优势科、属
        1.4 单属科、单种属
    2、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地理分布类型的分析
    3、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区系与其周围一些地区区系的分析
        3.1 物种丰富度分析
        3.2 白龙江流域和其它相邻地区侧蒴藓类植物区系的比较
        3.3 白龙江流域和其它相邻地区侧蒴藓类植物排序的比较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甘肃省白龙江流域范围及标本采集地点图
甘肃省白龙江流域标本采集路线表
学术论文目录

(9)甘肃岷山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大熊猫的生态学研究
    2.2 动物对生境选择的研究
        2.2.1 栖息地
        2.2.2 生境选择
    2.3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现状
    2.4 影响大熊猫生存的因素
        2.4.1 生物学特性
        2.4.2 竹子的开花枯死
        2.4.3 人类活动的影响
    2.5 甘肃岷山大熊猫栖息地研究
        2.5.1 岷山栖息地简介
        2.5.2 甘肃岷山大熊猫栖息地研究现状
        2.5.3 岷山栖息地与其它山系栖息地比较
3 研究区域与方法
    3.1 问题的提出
    3.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3.3 研究方法
        3.3.1 野外调查方法
        3.3.2 因子分类与定义
        3.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4 研究结果与数据处理
    4.1 白水江、迭部区域大熊猫微生境差异
    4.2 白水江、迭部区域大熊猫生境选择
        4.2.1 对生境因子不同水平的选择
        4.2.2 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4.3 干扰对白水江、迭部区域大熊猫生境选择的影响
        4.3.1 栖息地干扰
        4.3.2 人类干扰对大熊猫生境选择的影响
    4.4 白水江、迭部区域大熊猫的空间分布
        4.4.1 水平分布
        4.4.2 垂直分布
5 分析与讨论
    5.1 微生境差异
    5.2 白水江、迭部区域大熊猫的生境选择
    5.3 干扰对白水江、迭部区域大熊猫生境选择的影响
        5.3.1 自然干扰
        5.3.2 人类干扰
6 结论与对策
    6.1 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已发表论文
致谢

(10)甘肃大熊猫栖息地干扰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栖息地干扰概况
2. 自然干扰
3. 人为干扰

四、大熊猫之家 邱家坝(论文参考文献)

  • [1]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最早的自然保护区考察记[J]. 秦卫华,楚克林. 生命世界, 2021(03)
  • [2]神秘白水江的“吉祥神兽”[J]. 何礼文,滕继荣. 地球, 2020(07)
  • [3]那些年我们在甘肃追寻的苔藓梦[J]. 韩国营,任昭杰. 生命世界, 2020(01)
  • [4]甘肃白水江大熊猫栖息地人为干扰调查[J]. 季攀,任宝佳,吴彦雄. 甘肃畜牧兽医, 2019(01)
  • [5]甘肃白水江灰冠鸦雀栖息地研究[J]. 张琼. 甘肃科技, 2012(12)
  • [6]重建熊猫乐园[N]. 刘启舒. 甘肃日报, 2011
  • [7]GIS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保护区多目标物种保护中的应用[D]. 侯盟.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8]甘肃省白龙江流域侧蒴藓类植物的研究[D]. 邵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09(09)
  • [9]甘肃岷山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D]. 张琼. 西北师范大学, 2009(06)
  • [10]甘肃大熊猫栖息地干扰现状分析[J]. 李晓鸿.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3)

标签:;  ;  ;  ;  

大熊猫秋家坝的故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