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厂灰渣在灰坝加高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电厂灰渣在灰坝加高工程中的应用

一、关于电厂灰渣在灰坝加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汪浩,耿杰,贾鲁涛[1](2017)在《火电厂贮灰场运行问题及对策探讨》文中指出贮灰场是火力发电企业建设的重要构筑物。贮灰场管理运行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厂的安全生产效益。结合某火电厂贮灰场建设运行现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李岩岚,潘峰[2](2016)在《灰渣筑坝岩土工程勘测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文中研究指明灰渣筑坝勘测与常规的建筑场地勘测相比,存在较大的特殊性,应重点查明坝址区粉煤灰的工程特性。该文通过收集大量贮灰场子坝加高勘测资料,从勘测手段的选择、勘测工作量的布置、测试试验成果的整理以及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等方面,总结了灰渣筑坝勘测的特点和勘测经验,提出了目前灰渣筑坝勘测中,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和勘测注意事项。该成果对灰渣筑坝勘测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林伟,潘峰,李岩岚[3](2014)在《基于原位测试成果分析的粉煤灰密实度划分原则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粉煤灰不同于粉土和砂土,它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和物理力学特性。该文通过收集大量灰渣筑坝勘测项目的原位测试成果,分析了粉煤灰不同密实度与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利用原位测试成果划分粉煤灰密实度的划分原则,对灰渣筑坝勘测技术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付薇[4](2010)在《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机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生态环境资源的配合,同时都包含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开发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气和废水必然会造成所在区域不同程度的土地占用、水土流失、大气和水资源污染、植被破坏、地表裂缝等危害,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有效开展治理,就会演变为制约矿区企业和当地居民以至于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和生存的根本性问题。现阶段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着生态环境压力大与解决矿区生态环境问题难度大的双重问题。生态环境压力大主要是由于多数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中历史欠账较多,都面临着旧账未还清新帐又增多的现实;解决问题难度大是由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会牵涉到体制、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市场机制等多方面问题。论文采用抽象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矿区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外在表现入手,分析现阶段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在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典型问题。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涉及土壤、水文、地质、矿物、生物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理,由于缺乏对这些因素综合系统地研究来开展治理活动而导致治理效果和效益较差。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与技术规范都亟需进行进一步整合,以利于解决现阶段部门分割管理条件下管理效率的问题。立足于矿区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来解决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论文提出构建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部门协同机制,分别从治理目标、治理手段与治理组织三个方面来协调现有职能部门,以期高效率地解决矿区环境治理问题。在明确和统一对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前提认识下,论文提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总体思路及基本框架,具体对策主要包括从管理途径、技术支持、资金途径、治理模式及加强监管与公众参与角度有效协作来解决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问题。

王伟哲[5](2009)在《工业废渣制备复合型混凝土掺合料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高性能混凝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近几年它也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其耐久性是普通混凝土的2至10倍。而混凝土达到高性能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传统混凝土中使用了掺和料来代替部分水泥,使混凝土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同时提高了耐久性,并降低了成本,其中粉煤灰、矿渣粉和灰渣是最常用、最经济的复合型掺和料。粉煤灰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早期强度较低,而添加矿渣粉和灰渣就弥补了粉煤灰这个缺陷。另外,粉煤灰、矿渣粉和灰渣的成本较水泥要低的多。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研究掌握大连市几家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以及矿渣的特性,探讨利用粉煤灰、矿渣微粉和灰渣生产复合型混凝土掺和料的最佳配合比,即复合型掺和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可掺加的合适掺量,以有效地指导掺和料在混凝土搅拌站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便使复合型掺和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赵连彬,吴勇,谢文垠[6](2009)在《振动水力夯实工艺在灰渣筑坝工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宜宾黄桷庄电厂贮灰场灰渣筑坝现场的实际的情况,提出了振动水力夯实试验这一新的试验方法。通过现场试验成果的分析并结合灰渣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了满足灰渣筑坝施工质量的新的施工工艺。

蒋国澄[7](2008)在《岩土工程研究50年回顾》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50年来学科领域的发展变化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包括土力学及工程、土的动力特性和土工抗震、渗流控制、地基处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爆破工程、燃煤电厂灰渣性质及其贮放、岩石力学和工程等方面。研究的手段包括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原体观测、数值计算、设备研制等。50年来,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家重点建设任务和学科方向,致力于试验室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和行业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解决了数以百计的工程技术难题。

马晓飞[8](2008)在《国电石横电厂三期项目(2×300MW)综合效益分析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电石横电厂三期扩建项目是山东省“十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本文首先介绍肥城西部区域、山东电网、济南电网、泰安电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石横电厂三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然后采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参考相关理论建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及熵权法建立评价模型,对项目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论证了项目的综合效益。

祖歌[9](2008)在《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共性问题研究 ——以丹东金山热电厂新建工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生存环境,要对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的含量做出限制性的规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世界各国意思到环境的重要性,纷纷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国2003年也将此项工作法制化。本文通过对热电项目的工程分析,认为热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需要特别把握的共性问题为: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准确预测大气污染物的产生负荷、污染物浓度,确定合理的烟囱高度,提出具体可行的大气污染物污染防治措施;准确预测污水产生负荷、污染物浓度,提出具体可行的污水治理措施,提高水循环利用水平;固体废渣(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的综合利用措施;清洁生产评价;风险评价。本文在提出热电厂建设环境影响共性问题的前提下,以丹东金山热电厂新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因子选择、工程污染分析、清洁生产、污染预测与评价、污染防治对策、风险分析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评价,提出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热电厂污染治理措施,从而使热电厂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通过计算确定丹东金山热电厂的烟囱合理高度为190m、出口内径为7m,同时为保证周围空气环境质量,工程用煤应采用低灰分、低硫煤;烟气采用静电除尘器除尘后,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设施,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不低于99.7%。提出了灰渣装卸、输送及贮灰场防治措施。提出了粉煤灰、炉渣及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措施和途径。分析了热电厂输变电线路的电磁辐射和无线电干扰等环境问题,提出了降低电磁辐射影响、避免无线电干扰、过电压保护及降低静电感应场强水平的措施。通过对除尘、脱硫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等非正常工况排放进行分析,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同时对油罐提出了风险防护措施。从生产工艺与装备、污染物产生指标及废物综合利用指标等方面分析了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

李辉波[10](2007)在《基于可靠性的弃渣库坝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土石坝以其取材方便、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扩建、对地质条件要求低、能适应地基变形、施工技术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利、城市建设、工厂弃渣、矿山尾矿堆积等领域,但土石坝结构强度较低,稳定性差,易受环境条件等的影响,土石坝失事时有发生,因此对土石坝稳定性的评价就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现行的坝体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定值分析方法,缺乏对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而实际上,影响坝体稳定性的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在坝体的稳定性分析中应当考虑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将这些因素看成是随机变量,运用基于可靠性理论的方法对坝体进行稳定性分析,以更有效地评价坝体的稳定性。本论文重点分析了土石坝破坏的可能性,并对几种破坏机理和分析方法作了一定的阐述,针对土石坝破坏的各种可能性,建立了土石坝的可靠性评价模型;对于土石坝的可靠性分析模型的计算,其最大的难点是获取实际坝体破坏的各种样本资料的和随机变量的分布形式,在难以获取资料的条件下,采用改变参数值的方法来获取对土石坝进行可靠性分析需要的统计数据,再利用中心点法,建立了土石坝安全评价的数学模型。最后对某弃渣坝工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说明所建立的基于可靠性的弃渣坝稳定性分析模型和方法是可行的,但是更深入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二、关于电厂灰渣在灰坝加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电厂灰渣在灰坝加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火电厂贮灰场运行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电厂贮灰场概况
    2.1 地质条件
    2.2 水文条件
    2.3 初步设计库容
3 贮灰场存在的问题
    3.1 贮灰场实际条件与设计要求偏差较大
    3.2 堆存量超出灰坝现有库容
    3.3 部分灰渣石膏混合堆存
    3.4 不稳定边坡
    3.5 滑坡
4 原因分析
    4.1 贮灰场及运输道路建设严重滞后
    4.2 灰场建设初期库区运输道路不合理
    4.3 煤质发生变化, 灰渣石膏排放量增加
    4.4 灰渣石膏综合利用率低, 转运至贮灰场堆存量较大
    4.5 灰场建设初期安全生产管理不够完善
    4.6 暴雨与基岩中裂隙发育共同作用
5 对策措施与建议
    5.1 后期加高子坝工程建设
    5.2 灰渣石膏混合堆存体的治理
    5.3 不稳定边坡的治理
    5.4 启动远期灰场建设
    5.5 提高灰渣石膏综合利用率
    5.6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6 结论

(2)灰渣筑坝岩土工程勘测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灰渣筑坝勘测概述
2 粉煤灰的工程特性
    2.1 化学成分
    2.2 颗粒组成
    2.3 物理性质
    2.4 时间效应
    2.5 力学性质
    2.6 渗透性
    2.7 击实特性
3 灰渣筑坝勘测的特点
    3.1 灰渣筑坝加高需逐级勘测
    3.2 灰渣筑坝勘测重点是查明灰渣的工程特性
    3.3 灰渣筑坝勘测大量采用原位测试手段
    3.4 采用多种原位测试方法进行对比试验
    3.5 贮灰方式影响勘测技术方案
    3.6 灰渣地基的不均匀性
    3.7 前级坝的调查和评价
4 灰渣筑坝勘测经验
    4.1 勘测手段
    4.2 利用原位测试成果对粉煤灰的密实度进行划分
    4.3 粉煤灰承载力分析评价
    4.4 液化评价
    4.5 灰渣筑坝地基处理
5 灰渣筑坝勘测存在的问题
6 结语

(3)基于原位测试成果分析的粉煤灰密实度划分原则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数据处理
3 数据分析
4 结论

(4)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机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目的
        1.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中的创新点
        1.4.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基本理论依据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及特征
        2.1.2 废弃矿区的生态恢复理论
        2.1.3 废弃矿区复垦
    2.2 外部性理论与市场失灵
        2.2.1 非排他性产权安排与公地悲剧
        2.2.2 产权缺失及其影响
        2.2.3 生态环境效益的正外部性
        2.2.4 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市场失灵
    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3.1 生态经济学理论基本内容
        2.3.2 矿区生态经济问题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内涵
        2.4.2 循环经济主要原则
        2.4.3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1 可持续发展内涵
        2.5.2 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2.6 系统论原理
        2.6.1 系统论基本内容
        2.6.2 矿区生态系统
第3章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要素分析
    3.1 矿区
        3.1.1 矿区定义
        3.1.2 矿区特点
        3.1.3 矿区分类
    3.2 矿区生态环境
        3.2.1 生态环境
        3.2.2 矿区生态环境
        3.2.3 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3.2.4 矿区生态环境空间
    3.3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3.3.1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内涵
        3.3.2 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4章 矿区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
    4.1 侵占破坏土地与植被资源数量大,水土流失和沙化严重
    4.2 破坏水系统平衡,引发水体污染
    4.3 矿区活动导致有害气体及尘埃显着增多
    4.4 矿区活动造成塌陷,诱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第5章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基础
    5.1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5.1.1 矿区土地复垦类型及其选择状况
        5.1.2 矿区土地复垦技术
        5.1.3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5.2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5.3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管理
第6章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管理问题分析
    6.1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关管理部门及职能
        6.1.1 环境保护部
        6.1.2 国土资源部
        6.1.3 水利部
        6.1.4 国家林业局
    6.2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管理矛盾突出
        6.2.1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6.2.2 行政监督管理职权存在冲突
    6.3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机制欠缺
第7章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机制
    7.1 协同机制及理论
        7.1.1 协同
        7.1.2 协同理论
        7.1.3 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协同
    7.2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分析
        7.2.1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协同
        7.2.2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手段协同
        7.2.3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组织协同
    7.3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机制
第8章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8.1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导思想
    8.2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前提认识
    8.3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思路
    8.4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基本框架
        8.4.1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管理途径
        8.4.2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途径
        8.4.3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资金途径
        8.4.4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8.4.5 切实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公众参与度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 1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关技术标准与规程
    附表 2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关法规体系
    附表 3 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相关规范性文件

(5)工业废渣制备复合型混凝土掺合料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1.1.1 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概况
        1.1.2 世界各国粉煤灰综合利用动态
    1.2 工业废渣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1.2.1 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合料
        1.2.2 矿渣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2章 原材料性能实验
    2.1 水泥性能试验
        2.1.1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2.1.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2.1.3 水泥细度试验
        2.1.4 水泥安定性试验
        2.1.5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
        2.1.6 混凝土水泥碳化实验
    2.2 掺和料性能试验
        2.2.1 粉煤灰原灰性能试验
        2.2.2 磨细粉煤灰性能试验
        2.2.3 灰渣性能试验
    2.3 骨料性能试验
        2.3.1 细骨料—砂
        2.3.2 粗骨料—碎石
第3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 概述
    3.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3 复合型掺和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第4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概述
    4.2 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
        4.2.1 普通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
        4.2.2 复合型掺和料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C40混凝土试验结果分析
        4.3.2 C50强度混凝土试验结果分析
        4.3.3 混凝土碳化试验结果分析
第5章 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分析
    5.2 社会效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实验照片及测试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国电石横电厂三期项目(2×300MW)综合效益分析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项目必要性分析
    2.1 热力系统现状及问题
    2.2 电力系统现状及问题
        2.2.1 山东电网现状及问题
        2.2.2 泰安、济南电网现状
    2.3 地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4.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需要
    2.5. 保证山东省能源安全和电力规划的需要
    2.6.地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项目社会效益综合分析及指标体系
    3.1.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的内容
    3.2 项目社会效益影响因素
        3.2.1 热力需求预测
        3.2.2 电力负荷需求
        3.2.2.1 山东省电力需求预测
        3.2.2.2 泰安市及济南市电力需求预测
    3.3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 项目环境效益综合分析及指标体系
    4.1 项目环境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4.1.1 煤源及煤质状况
        4.1.2 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治理
        4.1.2.1 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概述
        4.1.2.2 烟气污染防治
        4.1.2.3 煤场污染防治措施
        4.1.2.4 废污水污染防治措施
        4.1.2.5 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4.1.2.6 噪声防治
        4.1.2.7 脱硫工艺
    4.2 项目环境效益指标评价体系
第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及指标体系
    5.1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的内容
    5.2 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5.2.1 厂址情况概述
        5.2.1.1 拟建厂址
        5.2.1.2 电厂生产水源
        5.2.1.3 区域地质构造
        5.2.1.4 地震地质
        5.2.1.5 水文气象
        5.2.2 项目建设费用
        5.2.3 收益回报及清偿能力
        5.2.3.1 电价测算
        5.2.3.2 清偿能力分析
        5.2.4 灰渣综合利用
        5.2.4.1 贮灰场概况
        5.2.4.2 灰渣利用情况分析
    5.3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第六章 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6.1 评价方法概述
        6.1.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熵权法的数学思想概述
        6.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熵权赋权法的步骤
        6.1.2.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
        6.1.2.2 熵权赋权法的一般步骤
    6.2 项目效益评价与计算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9)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共性问题研究 ——以丹东金山热电厂新建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环境与环境评价
    1.2 环境评价的发展
    1.3 我国环境评价制度的特点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共性问题
    2.1 热电厂将设的主要环境问题
        2.1.1 废气
        2.1.2 废水
        2.1.3 固体废物
        2.1.4 噪声
    2.2 热电联产问题
    2.3 清洁生产问题
        2.3.1 燃煤电厂清洁生产评价的总体思路
        2.3.2 燃煤电厂清洁生产主要评价指标
        2.3.3 持续的清洁生产
    2.4 环境风险评价问题
        2.4.1 环境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2.4.2 风险和环境风险评价
第三章 项目建设内容、评价等级与范围
    3.1 项目概述
    3.2 评价等级
        3.2.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3.2.2 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
        3.2.3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
        3.2.4 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3.3 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和评价因子
        3.3.1 环境空气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和评价因子
        3.3.2 水环境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和评价因子
        3.3.3 声环境评价范围、评价标准和评价因子
        3.3.4 固体废物评价标准
        3.3.5 清洁生产标准
第四章 受拟建项目影响地区环境状况及建设项目工程污染分析
    4.1 受拟建项目影响地区环境状况
    4.2 污染环节分析
    4.3 污染因素分析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
    5.2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5.2.1 污染气象特征
        5.2.1.1 丹东气候概述
        5.2.1.2 地面风场分析
        5.2.1.3 边界层风场分析
        5.2.1.4 边界层温度场分析
        5.2.1.5 大气稳定度
        5.2.2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5.2.2.1 预测内容
        5.2.2.2 预测模式
        5.2.2.3 预测内容与预测基础参数
        5.2.3 190m烟囱高度可行性分析
    5.3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5.3.1 废水污染源分析
        5.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定性分析
        5.3.3 地表水水质影响预测
    5.4 噪声环境预测与评价
        5.4.1 本期工程设备噪声源强
        5.4.2 预测模式
        5.4.3 预测结果
        5.4.4 吹管噪声影响评价
        5.4.5 锅炉排汽装置噪声影响评价
    5.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5.5.1 运输环境影响分析
        5.5.2 贮存环境影响分析
        5.5.2.1 贮灰场二次扬尘影响分析
        5.5.2.2 贮灰场附近地下水影响分析
        5.5.2.3 贮灰场生态影响分析
    5.6 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5.6.1 本期厂址的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本底分析
        5.6.2 电厂500kv升压站电磁影响预测和评价
        5.6.3 电厂500kv升压站无线电干扰影响预测和评价
    5.7 铁路专用线环境影响分析
        5.7.1 工程概况
        5.7.2 周边环境概况
        5.7.3 环境影响分析
        5.7.3.1 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
        5.7.3.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5.8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8.1 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影响
        5.8.2 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影响
        5.8.3 对土地利用和景观的影响
        5.8.4 施工扬尘的影响
        5.8.5 施工废气的影响
        5.8.6 施工废水的影响
        5.8.7 施工噪声的影响
        5.8.8 施工弃土与回填
第六章 污染防治对策
    6.1 热电厂采取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6.2 烟气污染防治及控制措施
        6.2.1 烟气污染控制原则
        6.2.2 烟尘污染控制措施
        6.2.3 烟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效果分析
    6.3 废水污染防治与控制措施
        6.3.1 废水污染防治与控制原理
        6.3.2 废水治理方案
        6.3.3 废水排放可行性分析
        6.3.4 工程节水措施分析
    6.4 噪声污染防治与控制措施
        6.4.1 噪声治理原则
        6.4.2 具体治理措施
    6.5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控制措施
        6.5.1 灰渣装卸及输送防尘措施
        6.5.2 贮灰场防治措施
    6.6 煤尘污染防治与控制措施
    6.7 电磁污染环境保护措施
    6.8 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
第七章 事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7.1 烟气污染物事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7.1.1 电除尘器事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7.1.2 脱硫系统事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7.1.2.1 SO_2事故排放分析
        7.1.2.2 防范措施
    7.2 废污水事故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7.2.1 脱硫废水事故排放风险分析及防治措施
        7.2.1.1 风险分析
        7.2.1.2 防范措施
        7.2.2 生产、生活废污水事故排放风险分析及防治措施
        7.2.2.1 风险分析
        7.2.2.2 防范措施
    7.3 油罐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7.3.1 油罐风险分析
        7.3.2 防范措施
第八章 清洁生产分析
    8.1 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方面分析
        8.1.1 烟囱高度
        8.1.2 烟气除尘、二氧化硫控制
        8.1.3 氮氧化物减排
        8.1.4 节水
        8.1.5 噪声控制
        8.1.6 二次扬尘污染控制
        8.1.7 固体废物控制
    8.2 从污染物产生指标方面分析
        8.2.1 烟尘产生情况
        8.2.2 二氧化硫产生情况
        8.2.3 氮氧化物产生情况
    8.3 从综合利用指标分析
        8.3.1 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率
        8.3.2 水重复利用率
        8.3.3 热电厂灰渣综合利用率
    8.4 清洁生产小结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获奖情况及发明专利等项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10)基于可靠性的弃渣库坝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坝体稳定性的定值法分析理论
    2.1 坝体破坏的可能性
    2.2 坝坡稳定性分析
        2.2.1 无黏性土石坝坡的稳定性分析
        2.2.2 粘性土石坝坡的稳定性分析
        2.2.3 浸水条件下坝坡的稳定性分析
    2.3 渗透稳定性分析
        2.3.1 渗透稳定性概念及渗透破坏型式
        2.3.2 渗透破坏的计算
        2.3.3 渗透破坏的判别
    2.4 洪水漫坝分析
    2.5 坝体沉降破坏检算
        2.5.1 坝体裂缝的分类
        2.5.2 坝体变形分析的经验方法
        2.5.3 坝体变形分析的有限元方法
    2.6 水平滑动稳定性分析
        2.6.1 基本原理
        2.6.2 坝体受力计算
    2.7 抗震稳定性分析
第3章 可靠性分析基本原理
    3.1 可靠度的几个基本概念
        3.1.1 可靠性与可靠度
        3.1.2 功能函数与结构状态
        3.1.3 可靠度与失效概率
    3.2 可靠性分析方法
        3.2.1 蒙特卡洛模拟法
        3.2.2 中心点法
        3.2.3 验算点法
        3.2.4 其它算法
第4章 土石坝可靠性分析方法
    4.1 土石坝可靠性分析方法的提出
    4.2 土石坝的可靠度计算
        4.2.1 局部坝坡失稳的可靠度计算
        4.2.2 渗透破坏的可靠度计算
        4.2.3 漫坝可靠度计算
        4.2.4 坝体沉降可靠度计算
        4.2.5 水平滑动破坏的可靠度计算
    4.3 小结
第5章 某工厂弃渣坝可靠性分析
    5.1 弃渣坝工程概况
    5.2 现场勘查
    5.3 坝体破坏可能性分析
    5.4 坝体稳定性的可靠性分析
        5.4.1 确定浸润线的位置
        5.4.2 局部坝坡失稳分析
        5.4.3 水平滑动破坏分析
        5.4.4 坝体加高后的可靠性分析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关于电厂灰渣在灰坝加高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火电厂贮灰场运行问题及对策探讨[J]. 张雪,汪浩,耿杰,贾鲁涛. 低碳世界, 2017(21)
  • [2]灰渣筑坝岩土工程勘测经验及存在的问题[J]. 李岩岚,潘峰. 勘察科学技术, 2016(S1)
  • [3]基于原位测试成果分析的粉煤灰密实度划分原则初探[J]. 林伟,潘峰,李岩岚. 勘察科学技术, 2014(S1)
  • [4]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机制与对策研究[D]. 付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5]工业废渣制备复合型混凝土掺合料的试验研究[D]. 王伟哲. 大连海事大学, 2009(09)
  • [6]振动水力夯实工艺在灰渣筑坝工程中的应用[J]. 赵连彬,吴勇,谢文垠. 四川建筑, 2009(01)
  • [7]岩土工程研究50年回顾[J]. 蒋国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04)
  • [8]国电石横电厂三期项目(2×300MW)综合效益分析及评价研究[D]. 马晓飞.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08(11)
  • [9]热电厂环境影响评价共性问题研究 ——以丹东金山热电厂新建工程为例[D]. 祖歌. 东北大学, 2008(03)
  • [10]基于可靠性的弃渣库坝体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 李辉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关于电厂灰渣在灰坝加高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