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恢复文学诗歌秩序的方法

浅谈恢复文学诗歌秩序的方法

一、浅谈律诗句序还原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曾玉萍[1](2020)在《培养高中生理解古诗词能力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诗词的教学,贯穿于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相应专业的本科、研究生阶段,仅从前四个阶段来看,学生学习古诗词有十几年,在时间上并不短,在重视度上亦可谓很高。但如此长时间的接触与教学,大部分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仍对古诗词的阅读鉴赏感到惶惑痛苦,在应试中倍感此题靠运气,原因竟是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上有很大难度。不懂字的语境意,不明句中被修饰的对象,不晓句子间的前后关联,不通全文章法构思等因素,是造成学生读不懂古诗词进而产生畏惧之感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研究梳理前人成果的基础和分析当前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力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为以后自己及其他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提供可参考的内容与方法。培养高中生“理解古诗词”能力的方法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有三:一是高中生“理解古诗词”需要理解什么,读到什么程度算懂;二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要理解古诗词应该培养哪些能力;三是如何培养高中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释研究缘起,从古诗词要素、高中古诗词教学内容、高中生古诗词阅读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展开综述,介绍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高中生古诗词理解情况现状调查,通过抽样调查及访问的方式,对高中不同阶段学生在理解古诗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并针对学生的难点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寻求解决的办法做切实的分析。第三部分为建构高中生需理解的古诗词内容及理解程度的参照,借助王力《诗词格律》周振甫《诗词例话》等书籍,及相关研究论文梳理出古诗词的要素;参考赖瑞云《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新论》及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等书籍,结合《考试说明》及2003年及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等资料,确定古诗词教学要素及理解程度参照标准。第四部分,根据高课程标准在古诗词教学版块的不同要求,确定高中生理解古诗词应具备的能力。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要部分,笔者学习了叶嘉莹、孙绍振等人的读诗解诗方法,通过分析李海林、干国祥、肖培东、王开东、肖家芸等名师的教学方法提炼出对培养学生理解古诗词能力非常有帮助的程序性知识,再通过亲身实践,梳理形成了系统的针对理解古诗词有效的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解决学生如何理解古诗词的问题,该问题目前还没有人对此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二是对高中古诗词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建构和对培养高中生理解古诗词所应具备的能力的确定及理解古诗词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开发;三是有具体的实践检验。

庄亮亮[2](2020)在《颜、谢诗歌创作论》文中提出颜延之与谢灵运在刘宋时期就已经成为诗坛并举的“双子星”,并代表着刘宋诗歌的最高成就。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点只是停留在颜、谢两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并未真正的从他们诗歌的语词、用典、用韵、句法、字法上的对举去考察。同样,也未能从诗歌创作的角度上把两人所代表的刘宋诗歌归置到整个文学史中去考察。因此本文将选取“方轨前秀,垂范后昆”的颜、谢两人的诗歌创作进行研究。其一,通过对历代诗话与史传的材料的收集与分析,颜、谢两人诗歌成就的对举在刘宋诗坛上是得到普遍认可的。后世所论的“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鲍照是在齐梁之后才为世人重视,也因此未能代表刘宋时期诗人的总体诗歌审美特征与创作倾向。其二,从颜、谢诗歌的题材分类,以及语词的来源与构成可以明显的看到颜、谢在创作上的共同特征都有“繁芜”。不过颜延之的用典更“密”,且颜延之的语典透露出其典雅与方正的追求,进而显露出其玄言主儒与道的实质,而且用典上也尊重了不同语境下的实质要求。而谢灵运的语词遍及儒、释、道三家,尤其重视庄子,结合山水显示出更为自然的妙悟。总的来说两人的诗歌题材与语词的分析,是对时代的思想与文艺创作技巧以及各文体互动的真实体现。其三,韵律,句式,字法上,主要从句法节奏与属对、句式结构特征、平仄与韵律上研究与对照。字法上又分用字选择,用字的锻炼。这些都无不体现了颜、谢两人在诗歌创作手法上追古与新变,以及对自然与工力的矛盾追求。最后,以文学史的纵向来看,颜、谢诗歌的创作代表了整个刘宋时期的创作风貌:对汉魏诗歌的复古,以及对玄言诗的继承与开拓以及对后世齐梁体乃至唐诗体格的长久影响。

任嘉春[3](2020)在《初中语文诗歌节奏感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诗歌是语文学习的主导文类之一。在部编版教材中,诗歌选文占据着较大比重,是语文学习的重点。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在形式上最根本的特点,诗歌的学习可以从诗歌的节奏这一切口进行。把握诗歌节奏,离不开对诗歌的熟读涵泳。经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发现,在一线语文教学中,95%的老师们都认可诗歌节奏对诗歌教学的巨大作用,但真正能在课堂中有效教授诗歌节奏的却寥寥无几。尽管一部分老师能够通过讲授诗歌朗读技巧来带领学生体会诗歌节奏,但是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教和学的矛盾冲突在实际教学中明显存在。诗歌节奏的形成与语言元素呈现出周期性反复的规律有关。语言的相互组合形成诗歌的顿歇,有连有停、有急有缓,诗歌的节奏便由此产生。将诗歌节奏感教学引入课堂,是理解诗意、体悟诗情、加强诗歌记忆效果的有效手段。基于教学现状,论文从诗学、语言学、修辞学、情感表达角度具体阐述了诗歌节奏感教学的具体可行性措施。诗歌讲究押韵,韵脚字的同一韵母在诗句中有规律的重复,节奏由此不断绵延加强。同时,诗中一些双声词、叠韵词和叠音词的使用,也会造成音素的回旋,增强诗歌节奏感。在现代诗歌中,往往还会使用诸如排比、反复、顶真等辞格,增强诗句语势,表现诗人情志,突出诗歌节奏。节奏感的教学,可以借鉴诗学、语言学、修辞学的相关理论,通过熟读涵泳来体会习得。读诗是语文诗歌教学的必经环节,把握诗歌节奏是教师引导学生读诗最关键的一步。此外,诗人也常常借诗传情达意,诗歌中蕴藏的感情也会透过诗歌的节奏表现出来,即所谓的“声情统一”原则。这些都是诗歌节奏感教学的理论依据,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诗歌学习中要关注能体现节奏的诗句,培养其对诗歌节奏的敏感度。于学生而言,有些理论知识可能超出其接受程度,教师可借助具体的诗歌例子来向学生阐明深奥的理论知识,帮助他们意会诗歌的节奏美,并通过熟读涵泳加强体会。

徐涵含[4](2020)在《乐府《白纻歌》综论》文中指出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白纻歌》54首,约占“杂舞”类歌辞的30%,所占比例大,应引起重视。近年来,对《白纻歌》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多局限于对“白纻舞”舞蹈的复现,相关的文学研究甚少。本文主要以乐府《白纻歌》为研究对象,结合音乐、舞蹈、文学等背景,对《白纻歌》的起源、流变、主题及艺术形式诸方面加以综合研究。论文由绪论、主体(共三个章节)和结语组成。第一章,“白纻”概说,包括“白纻”、“白纻舞”、《白纻歌》三部分。《白纻歌》因“白纻”舞衣而得名,最早被孙皓采撷入宫,后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乐府诗体。本章节首先探讨了白纻的产生和应用,因白纻的广泛使用,故而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接着论述《白纻歌》作为舞曲歌辞与舞蹈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白纻舞”的起源和舞蹈形式,明确舞蹈和诗歌的关系。《白纻歌》在晋朝之后被广泛传唱并产生大量拟作,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白纻歌》的宫廷文学属性,但所体现的宫廷文化并非一成不变,与当时代的王朝政治和社会风气有关。另外,《白纻歌》产生并兴盛于吴地,与此地文化也有一定关系,主要体现在吴地人民的“崇鸟意识”和“巫文化”风俗。第二章,主要论述乐府《白纻歌》的源流发展,按照时间顺序,分为魏晋兴起时期、南北朝发展时期和隋唐独立时期。魏晋是《白纻歌》的兴起阶段,但最早留存下来的《白纻歌》是《晋白纻舞歌诗》,此时期音乐机构的逐渐完善、社会出现的尚舞风气的形成都是推动《白纻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民间质朴纯情的风格给宫廷乐舞带来新的气息,不仅在当时深受统治阶级、贵族士人的喜爱,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南朝是中国乐舞发展史的高潮阶段,《白纻歌》获得很大的发展,现存《白纻歌》30余首。《白纻歌》在此时期最鲜明的表现是其兼具“雅乐”和“俗乐”两种性质,其中有《白纻篇大雅》存世。另一方面,在“宫体诗”发展背景之下,《白纻歌》逐渐沦为“艳情诗”的代表。隋唐是《白纻歌》的独立阶段,隋朝燕乐的兴起对《白纻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刺激了《白纻歌》脱离音乐、舞蹈,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主要表现在诗歌内容不再局限于乐府旧题,开始成为文人抒情言志的手段,讽刺意味加强。到了中晚唐时期,乐府体《白纻歌》开始消亡,与此同时产生了词体《白苎词》。第三章,探讨《白纻歌》的创作主题和诗歌形式。首先对《白纻歌》主题的复与变展开论述,“复”的方面表现在“盛称舞者之美”和“宜及芳时为乐”两大旧曲主题,而“变”主要集中在《白纻歌》开始注重诗歌的抒情性质,表现为“闺怨”和“讽喻”,特别是讽刺统治阶级成份的增加,将《白纻歌》精神重塑,使其脱离固有的浓艳、奢靡风格,同时也对后代《白纻歌》主题产生影响,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接着论述《白纻歌》的诗歌形式,六朝时期《白纻歌》句句用韵,为七言古体,与柏梁体和七言歌行体之间有一定关系,继而进一步探讨《白纻歌》的其他诗歌形态,如用韵、声律、平仄等。最后对名家创作《白纻歌》进行专节研究,以李白和鲍照《白纻歌》为重点,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总之,对于乐府《白纻歌》的专题研究,不仅能明确理解《白纻歌》文学价值,更能厘清唐以前乐府诗阶段性的发展情况,还能为探寻乐府《白纻歌》向词、曲演变的轨迹奠定基础。

侯佳鑫[5](2020)在《图像与隐喻 ——明代“兰亭雅集图”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兰亭雅集图”为研究对象,这类图式的特定文化元素在历史中不断积累、叠加,形成了许多典型的文化符号。明代是“兰亭雅集图”的集大成时期和转折期,图式的象征性和隐喻性得以扩展,承载着传统思想与时代精神,体现了文人思想情感、精神品格、文化内涵的转变,分析“兰亭雅集图”发展的概况,对明代“兰亭雅集图”盛行的原因、图式与图像内涵、文化意象与隐喻进行探讨非常具有价值。“兰亭雅集图”源于文人画家对《兰亭序》内容的描绘,明代“兰亭雅集图”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并叠加了新的文化符号,既再现东晋名士的“兰亭雅集”又表现富有时代精神的明代“兰亭雅集”,数量激增、形式多样,几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兰亭雅集图”绘画的高峰期,这始终离不开明代的社会环境,政治氛围、经济生活、思想文化、文人心态、“兰亭文化”等为“兰亭雅集图”营造了适合发展的土壤。在时代精神的感染下,绘画的内容、形式和文化思想呈现出新面貌,图式不再多以人物活动为主要内容,加强了对山水景物的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活动形式除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外,融入了弹阮对弈、品茶鉴古、投壶观瀑等,在山水之乐的基础上通过器物体验审美愉悦,将物质娱乐融入到兰亭雅集中。从文化意象入手剖析明代“兰亭雅集图”中的内涵,就会发现明代文人不仅表现出对自然的倾慕,还有对物欲的追求,有世俗化、娱乐化、生活化、艺术化的属性,但文人依然没有放弃心灵的家园,在人格和思想自由的特定时空里体验人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领悟自我超越的生命情趣与终极思考,并通过物欲来满足内心对个人情感的舒张和对快乐自适生活的向往。“兰亭雅集图”隐喻了明代文人的多重追求。

姜真豪[6](2019)在《许渊冲《诗经》法译的“赋比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市场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许渊冲法译《诗经》(Livre de la Poésie)全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来研究许渊冲对《诗经》“赋比兴”的表现与阐释。首先,关于“赋”,许渊冲法译《诗经》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原诗中“赋”句的直叙、直言与质朴的表达,并彰显了“赋”内涵的层次性、对话性与时空性的特征。其次,关于“比”:主要从动物物象、植物物象、无生命自然物象、人造物象四种主要的物象为切入点,得出许渊冲有效表现了“比”通过特定物象的具体活动,隐射相似人事行为的修辞特征,但许渊冲自身推崇的“浅化”和“意美”等翻译手法却会阻碍这种特征的表达。其三,关于“兴”:主要探讨“兴”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证明了许法译《诗经》表现了“兴”起情、谐韵的创作特征,呈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学理念,并运用题解使“兴”指向美刺、民俗、德教等深层内涵。本文通过对许渊冲《诗经》法译“赋比兴”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许渊冲有效地还原了“赋比兴”作为文学创作手法的本质特征,通过译文清晰地呈现了此三者之异同,纠正了之前法国译者对“赋比兴”认识的偏误;第二,许渊冲法译《诗经》关注到了“赋比兴”指涉的文化内涵,通过译诗的呈现或题解的帮助,突显了原诗内涵的政教、德教与风俗性;第三,无论是作为文学创作手法,还是作为文化依存载体,“赋比兴”都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原型模式与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其内涵之精神对当今世界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高军[7](2019)在《清初遗民文人顾景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顾景星(1621—1687),字赤方,号黄公,湖广蕲州人(今属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着有《白茅堂集》四十六卷。文章旨在对其人及其诗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共设置四章:第一章还原基本史实。梳理顾景星的家世背景、生平概况、文学交游,从而形成对其人的整体印象。尤以对蕲州顾氏始祖信息的更正、献疑,景星游历过程中文学活动的还原和参与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词科试史实的辨正为重点。第二章考索顾景星生平着述与思想。辨正了《贉池录》和《黄公说字》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撰着提供了部分现成材料,但并非如顾三经所说是后者的底本。对所经眼的康熙至光绪年间刊刻的各版《白茅堂集》进行考述,勾勒出版本递嬗的轨迹。顾景星参加了康熙十八年(1679)的博学鸿词科,似应排除出遗民之列,但体认他博学鸿词科期间的心路历程,进而解读其遗民心态,尚可见出他的身不由己与坚定的遗民信念,故宜将其视为明遗民。至于晚年对清政权的“归心”,则是时空变换后遗民心态的自然流变。顾景星以“自然”和“转益多师”的诗学理念应对门户分争,并针对明代乐府诗创作以及乐府诗音乐、体式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思考。散文理论则针对时人规模唐宋的流弊而发,尝试于秦汉与唐宋的争执之外,树立折中理性的法则,非如四库馆臣和李祖陶所说仍以“王李为归宿”。第三章为顾景星诗歌研究。就题材内容而言,顾景星的诗歌既有与众多明遗民相同的抒写遗民情志的共性,又有表达一己情怀的个性,可划分为“故国之思、感怀身世、心系民瘼、寄情山水”等七类。诗歌取径与理论同步,呈现出广泛师法的特征。于前代诗人中,尤深得杜诗法乳,体现为成句、句式、内容层面的系统学习。诗艺方面,主导风格存在明显嬗变痕迹,“沉郁悲慨,晚年改辙”,暗合康熙诗坛风会的转向。因其人腹笥渊博,故有以学入诗的倾向。就体式而言,歌行和排律最能见出其诗才,施闰章以“恢博雄悍”形容之,甚为精当。第四章为顾景星的古文研究。三百余篇古文涵盖十九种体材,可称丰赡。以思想内容划分,有“经世的热情”“史事的评议”“学问的求索”“节义的表彰”四种类别。顾景星的自白、《白茅堂集》诸家序文、李祖陶《<白茅堂文录>引》与《白茅堂文录》中诸文末尾的评语为把握景星古文艺术提供了参考,可总结为“取法先唐,以古为尚”“随意伸缩,自行自止”两端。

武玥[8](2018)在《律诗吟诵与明代诗声》文中指出明人喜好探讨诗学,热衷从不同角度去研究、总结诗歌创作鉴赏的经验。近年来伴随研究深入,明代诗学重“声”的特点变得清晰起来,明代诗声理论的轮廓初显。发声地吟诵诗歌是古人创作、鉴赏诗歌的重要辅助,但由于声学保存方式上的局限,古人如何借助发声地吟来艺术实践的记录仍未引起大多数研究者重视。从诗歌发展早期的吟咏性情到明清时期蒙学借助吟诵来教育幼童,都是借助声来启发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吟诵是根据诗歌韵律节奏来读诗的方式,当下会吟诵的人多是曾接受过私塾教育年逾古稀的老先生,口头相传少有明确的理论标准,因此保存、学习和传播都比较困难。本文以明代诗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立足明代卷轶浩繁的诗话、诗社活动的文献及选本评点之中有关诗声的资料,以尤其讲究声韵和法度的律诗为切入点,力图揭示明代诗声理论的研究价值,凸显中国古典诗人以声赏诗、论诗的真实变化。研究从问题出发,主要分为六章来说明:第一章律诗吟诵与明代诗声研究缘起,陈述研究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概念界定。首先对声读等基本概念进行追溯和阐释,分析古法吟诵的内在机制。其次明确吟诵作为古人诗歌创作、鉴赏必备要素的理论价值。第三节围绕“律变”和“律诗吟诵”之间的关系来阐释律诗作为代表诗体研究诗声的价值。第二章阐释传统诗声的理论基础,按照时间和影响选取历史上诗声理论的代表文献。第一节从诗歌的发端讨论传统诗声理论的起源;第二节重点探讨以声律意识萌生为代表诗声理论奠基时期的代表文献;第三节以明前传统诗声理论拓展期的基本文献为研究对象;第四节梳理成熟阶段的明代诗声理论基本分期,初步探索明代诗声的发展轨迹。论文主体以明代诗声的中心论点为对象,以典型诗论家的律诗创作理论为例深入分析其构成,梳理发展脉络,总结不同时期诗声理论的侧重。第三章以发轫期的诗声代表李东阳《麓堂诗话》为研究对象,从诗体特征、论诗取声和追求“圆活生动”的美调等三部分来明确以律诗创作技巧为代表的诗声在明代初期受到重视。第四章以前后七子等人为例讨论成熟、反思期的明代诗声理论。第一节选取了前后七子中具有代表性的李梦阳、谢榛等人诗学观点来说明成熟期的诗声理论价值;第二节则发掘代表理论反思的杨慎、许学夷等人的诗声观念,分析明代中后期诗歌创作中声学因素的核心化与理论化。第五章设置专题诗评点与明代吟诗方式的转变,首先以《唐诗品汇》中刘辰翁评语为代表的吟咏感悟批语探讨明初社会认可的吟诗鉴赏方法;其次讨论明晚期金圣叹解析式评诗的特点与价值;分析其与明早期诗评点的差异,对比了律诗的两种评点方式,揭示出声学因素逐渐弱化的诗评发展趋势。第六章律诗吟诵与明诗声拾遗及价值:第一节汇总记录在诗社活动,或散落在诗话、诗法等载体中个别诗人的诗声理论,并分析其价值及传承;第二节根据上文的研究成果总概括以律诗吟诵论明代诗声学的意义。第三节总结性地分析以律诗吟诵研究明代诗声学的创新和价值。

林丽琪[9](2018)在《唐代边塞诗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唐代边塞诗英译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英译的唐代边塞诗作品进行分类对比研究,探讨唐代边塞诗的具体英译策略和最佳英译方法,从而为唐代边塞诗的最佳英译表达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章内容:第一章通过比较和分析中英古典格律体诗在平仄、调格、音韵上的差异来说明在中英两种语言条件下古典格律体诗在音律方面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首先,平仄和调格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其基本组成单位和变换形式上,平仄是由汉语读音的四声调构成,并且有固定模式;而调格是由英语单词的轻重音节组成,无固定模式。平仄的变换形式是在其固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拗救”等一系列方式使固定的平仄模式发生变化,而调格的变换形式主要表现在音步数量的加减和基调格音节的变化上。其次,就音韵而言,律诗以平声韵为主,一韵到底,韵押在偶数句的末尾字上,起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英格律诗的押韵位置不固定,有头韵、腹韵和尾韵,其中的尾韵无需一韵到底,可以规律性地换韵,分为交韵、随韵和抱韵三种形式。通过对两种诗歌音律特点及差异点的分析,为唐代边塞诗英译作品的音律分析提供理论框架。第二章根据许渊冲先生译诗“三美”原则中的“意美”原则为英译唐代边塞诗的翻译标准,主要从音律、意象和诗句三方面对唐代边塞诗英译作品进行分类对比分析,探讨在运用不同英译策略及方法的情况下,唐代边塞诗英译作品的英译效果与原诗句“意美”的关系,据此确定唐代边塞诗英译的最佳英译方法和表达方式。并对唐代边塞诗的各类英译文体进行整体分析,探讨韵体译诗、非韵体译诗和自由体译诗这三种英译文体的各自特点以及运用情况,以便为英译唐代边塞诗在文体构架上提供参考。第三章通过对唐代边塞诗诗句和意象特性分析,探讨唐代边塞诗诗句和意象英译的具体英译策略及方法。诗句英译方面涉及到的英译方法有增译、省译、调整句序、直译和意译等;意象英译涉及到的英译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模糊性翻译法、音译与直译或意译相结合译法,另外还有注解译法。针对这些英译方法在唐代边塞诗英译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运用,需要以最接近唐代边塞诗“意美”效果为主要英译目的进行灵活地选择。论文通过以上三章内容由点到面地对唐代边塞诗英译作品的音律、英译文体和英译方法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说明,主要探讨了唐代边塞诗英译作品对原诗“意美”的整体还原程度,从而了解唐代边塞诗在英译实践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英译方法和策略,以便为唐代边塞诗英译的创新性表达实践提供实践思路及实践方法。

郝兵[10](2018)在《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诗性叙事探析》文中提出纪录片《本草中国》以其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题材和诗性叙事的表现方法,为观众呈现了具有浓郁水墨风格与田园气息的中医药文化探寻生命奥义的过程。影片以时空交叠式的叙事结构和寄寓着天人合一哲趣的念白建构出一种具有古典韵味的诗性节奏,并通过图像叙事的力量,以交融互生的精巧工致之匠心和雅致冲和之诗意,实现了对中医药文化的启蒙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功能。

二、浅谈律诗句序还原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律诗句序还原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培养高中生理解古诗词能力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课标要求
        二、学情所需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意义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生古诗词理解情况现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理解”
        二、理解古诗词
        三、高中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第二节 高中生古诗词理解情况调查
        一、调查说明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结果
        四、调查分析
第二章 建构高中生需理解的古诗词内容及理解程度的参照
    第一节 古诗词的要素
        一、从王荣生谈阅读中看古诗词要素
        二、从古诗词研究专着中看古诗词要素
        三、高中生理解古诗词需掌握的要素
    第二节 培养高中生理解古诗词的教学要素
        一、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教学的定位
        二、教材中对古诗词教学要素的提示
        三、高中生理解古诗词的教学要素
    第三节 理解的程度
        一、应试中的理解
        二、审美角度的理解
第三章 建构高中生理解古诗词需具备的能力框架
    第一节 理解古诗词需具备的能力
        一、基础能力
        二、诵读能力
        三、解码能力
        四、联想和想象能力
        五、分析、整合、关联、评价能力
    第二节 高中阶段理解古诗词应具备的能力
        一、归纳推理能力
        二、辨析解码能力
        三、想象关联能力
第四章 培养高中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的案例与实践策略
    第一节 大家、名师针对提升理解古诗词能力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叶嘉莹品读古诗词的工具
        二、名师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节 培养高中生理解古诗词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化整为零——明确每一堂古诗词课的知识点与能力点
        二、化零为整——用整合式教学探索古诗词的语言规律
        三、以本为范——单篇精讲,开发思维角度
        四、趣味游戏——突出字词理解的语境意识
        五、重组故事——根据一定逻辑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第三节 培养高中生理解古诗词能力方法的研究实践效果
        一、学生成绩的突破
        二、教师古诗词教学能力的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古诗词要素具体条例
    附录2 调查问卷第 9 题学生反馈具体条例
    附录3:名师课例(教学实录片段)
致谢

(2)颜、谢诗歌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诗歌创作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颜、谢对举与刘宋诗坛
    第一节 诗歌的流传、版本、校勘、分类
    第二节 颜、谢的对举
第二章 题材生成与语词思考
    第一节 题材生成
    第二节 语词祖述
    第三节 繁缛用典的再思考
第三章 韵律与句式
    第一节 诸体节奏之殊
    第二节 属对的自然与工力
    第三节 句式古拙与新意
    第四节 平仄与韵律追求
第四章 字法
    第一节 用字的选择
    第二节 用字锻炼
第五章 时代的继承与开拓
    第一节 复古与玄言后时代
    第二节 齐梁之风与唐诗体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3)初中语文诗歌节奏感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部编版初中教材诗歌选编概况
    第一节 诗歌选文的总体编选情况
    第二节 诗歌编选的具体情况
第二章 诗歌节奏感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诗歌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
    第二节 诗歌节奏感教学的调研现状
第三章 诗歌节奏感的教学实施
    第一节 从诗学角度看节奏感教学
    第二节 从语言学角度看节奏感教学
    第三节 从修辞学角度看节奏感教学
    第四节 从情感表达角度看节奏感教学
第四章 诗歌节奏感教学设计举隅
    第一节 《望岳》教学设计
    第二节 《乡愁》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初中语文诗歌的节奏感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老师卷)
附录二 初中语文诗歌的节奏感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三 初中学生教材诗歌图片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乐府《白纻歌》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方法
第一章 “白纻”概说
    第一节 “白纻”及《白纻》舞、歌
        一 “白纻”的产生和应用
        二 “白纻舞”的起源和舞蹈形式
        三 《白纻歌》的传唱及拟作
    第二节 《白纻歌》的宫廷文学属性
        一 作者多为朝廷重臣
        二 内容以雅颂为主
    第三节 《白纻歌》的文化意蕴
        一 崇鸟意识的体现
        二 巫舞和巫文化
    小结
第二章 乐府《白纻歌》的溯源探流
    第一节 《白纻歌》在魏晋的兴起
        一 孙吴时期童谣《白纻歌》的出现
        二 《晋白纻舞歌诗》的形成
    第二节 《白纻歌》在南朝的发展
        一 《白纻歌》大雅化
        二 刘宋文人拟古乐府《白纻歌》
        三 梁朝《白纻歌》与“宫体诗”
    第三节 《白纻歌》在隋唐的独立
        一 隋朝“燕乐”兴起后《白纻歌》的现状
        二 盛、中唐时期《白纻歌》拟作盛况
        三 晚唐《白纻歌》及《白苎》词、曲的兴起
    小结
第三章 乐府《白纻歌》的创作主题及诗歌形式
    第一节 《白纻歌》创作主题的复与变
        一 复:盛称舞者之美,宜及芳时为乐
        二 变:“闺怨”及“讽喻”
    第二节 《白纻歌》的诗歌形式
        一 《白纻歌》与柏梁体及七言诗的关系
        二 艺术表现——用韵、声律、句式、篇章等
    第三节 李白拟作鲍照《白纻歌》
        一 诗歌形式的相似性
        二 诗歌主题的创新性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图像与隐喻 ——明代“兰亭雅集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兰亭雅集图”的概况
    1.1 “兰亭雅集图”的渊源
        1.1.1 “兰亭雅集图”题材的来源
        1.1.2 “兰亭雅集图”的传承与发展
    1.2 人物到山水——“兰亭雅集图”的图式流变
        1.2.1 画面布局的变化
        1.2.2 人物与山水的关系
    1.3 时代特色的确立——明代的“兰亭雅集图”
        1.3.1 “兰亭雅集图”在明代的兴盛
        1.3.2 “兰亭雅集图”在明代的新内涵
第二章 明代“兰亭雅集图”盛行的原因
    2.1 社会环境
        2.1.1 政治背景
        2.1.2 经济生活
        2.1.3 文化思想
    2.2 地域性要素与休闲艺术
        2.2.1 吴中文化与“兰亭雅集图”
        2.2.2 休闲艺术与“兰亭雅集图”
    2.3 明代文人心态与文人结社
        2.3.1 明代文人心态
        2.3.2 明代文人结社
    2.4 兰亭文化在明代的发展与传播
第三章 明代“兰亭雅集图”的图式与图像分析
    3.1 明代“兰亭雅集图”的图式构成
        3.1.1 基础图像——山水景物
        3.1.2 必要图像——曲水流觞与人物
        3.1.3 辅助图像——童子、亭子和器具
    3.2 明代“兰亭雅集图”的图像分析
        3.2.1 景物的意义
        3.2.2 活动的内涵
        3.2.3 器物的隐喻
    3.3 明代“兰亭雅集图”表现形式
        3.3.1 构图形式
        3.3.2 笔墨语言
        3.3.3 时空关系
第四章 明代“兰亭雅集图”的文化意象与文化隐喻
    4.1 兰亭雅集的文化情结
        4.1.1 思想品格
        4.1.2 山水之乐
        4.1.3 生死之悲
        4.1.4 达观精神
    4.2 明代“兰亭雅集图”中的文人
        4.2.1 文人的生活状态
        4.2.2 文人的社交方式
        4.2.3 文人的审美意趣
        4.2.4 文人的精神追求
    4.3 明代“兰亭雅集图”的文化隐喻
        4.3.1 山水享乐背后的隐逸之思
        4.3.2 简淡无为背后的政治态度
        4.3.3 明代“兰亭雅集图”中的哲学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许渊冲《诗经》法译的“赋比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我国典籍外译现状与问题
        二、许渊冲及其中国文学法译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诗经》法译简史
        二、《诗经》法译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赋”的呈现与阐释
    第一节 直叙性
    第二节 层次性
    第三节 对话性
    第四节 时空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比”的呈现与阐释
    第一节 动物物象
        一、虫类“比”象的预言属性
        二、小型野兽比国家危机
    第二节 植物物象
        一、植株变化比处境变化
        二、农作物实用价值比人的价值
        三、自然变化与实用价值的综合展现
    第三节 无生命自然物象
        一、天气现象比夫妇分离
        二、自然水系比恋人思慕
    第四节 人造物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兴”的呈现与阐释
    第一节 起情与谐韵
        一、起情
        二、谐韵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物我合一”
        二、自然规律与人事秩序的相谐
    第三节 多义性的表现:美刺、风俗、德教
        一、多义性的表现方式
        二、“多义性”指向的文化内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法语读者对许渊冲法译《诗经·国风》的反馈分析——以比利时法语学生反馈情况为例
    (二)法语读者对许渊冲法译《诗经》的阅读反馈问卷原件
致谢

(7)清初遗民文人顾景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顾景星家世、生平考述
    第一节 家世探究
        一、顾景星家世源流
        二、家世背景对顾景星的影响
    第二节 生平概况
        一、明季难作,流寓江南(1643—1650)
        二、家计艰难,干谒游食(1651—1677)
        三、鸿博试后,杜门息影(1678—1687)
    第三节 文学交游
        一、与清廷官宦的交游
        二、与遗民、布衣的交游
第二章 顾景星的着述与思想
    第一节 生平着述
        一、顾景星着述概观
        二、《白茅堂集》经眼版本述略
    第二节 遗民心态
        一、博学鸿词科前后的心路历程
        二、顾景星的遗民思想解读
    第三节 文学思想
        一、诗歌理论
        二、散文理论
第三章 顾景星诗歌研究
    第一节 题材取向
        一、感怀身世
        二、心系民瘼
        三、寄情山水
        四、凭吊哀挽
        五、闺情代言
        六、赠答唱酬
    第二节 诗学渊源
        一、广泛取法的学诗路径
        二、深入少陵之室
    第三节 诗艺特色
        一、沉郁悲慨,晚年改辙
        二、腹笥渊博,以学入诗
        三、歌行排律,恢博雄悍
第四章 顾景星古文研究
    第一节 思想内容
        一、经世的热情
        二、史事的评议
        三、学问的求索
        四、节义的表彰
    第二节 艺术特色
        一、取法先唐,以古为尚
        二、随意伸缩,自行自止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顾景星所拟乐府古题
    附录二 :顾景星集外文字拾零
    附录三 :《白茅堂集》诗歌系年献疑一则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律诗吟诵与明代诗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律诗吟诵与明代诗声研究缘起
    第一节 核心概念阐释
        一、吟诵是“声读”的表达之一
        二、“吟法”与“诵法”的合称
        三、内在机制:“涵咏”与“熟诵”
        四、传统“声读”的转变
    第二节 “律变”与律诗吟诵
        一、律诗在“律变”诗史进程自然产生
        二、律诗艺术关涉七项要素不止于“声”
        三、律诗艺术与审美特征让吟成为必要
        四、杜甫是律诗吟诵的典范诗人
    第三节 “诗声”与“声诗”
        一、“诗声”的特指含义
        二、历史文本中诗声的传承
        三、“诗声”含“声诗”特指的近体绝句
第二章 传统诗声理论基本文献
    第一节 传统诗声理论的发端及代表文献
        一、传统诗学开山纲领:《尚书·尧典》
        二、先秦诗(乐)教经典《礼记·乐记》
        三、功用的儒家经典诗论《毛诗序》
        四、东汉经师郑玄的《六艺论》
    第二节 传统诗声理论的奠基及代表文献
        一、陆机《文赋》论咏诵
        二、《文心雕龙·声律篇》
        三、《文心雕龙·丽辞篇》
        四、两书载沈约“声律说”
    第三节 传统诗声理论的拓展及代表文献
        一、对属即对偶专论:《文镜秘府论·北卷》
        二、皎然《诗式》:论“四声”、“取境”
        三、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论学诗功夫
        四、元代杨载的《诗法家数》:诗法的总结
    第四节 明代诗声理论基本分期
        一、发轫:强调诗学审美中自然声律的追求
        二、成熟:追求自然审美的具体诗法理论化
        三、反思完善:自然、人为声律的理论调和
第三章 《怀麓堂诗话》与探索期的明诗声
    第一节 论诗体特征“以其有声律讽咏”
        一、以声辨体与“诗家语”
        二、论诗专取声与论声的思路
    第二节 论诗取声但须“眼耳兼用”
        一、耳眼并用,诗声入心,妙识自来
        二、通过耳眼并用来辨识“格调”
        三、辨识“时代格调”是基于整体感知
    第三节 论律诗声读:追求“圆活生动”的美调
        一、论古体重“意”而近(律)体重“调”
        二、论律诗“美调”的两大特征
        三、论杜律“音响与格律正相称”
第四章 律诗吟诵与成熟期的明诗声
    第一节 过度追求人为声调的反思
        一、竞骋浮华
        二、偏离本质
        三、体制渐多
    第二节 创作模仿“唐人声调”——前后七子
        一、前七子代表:“学唐调”李梦阳
        二、后七子代表:“求声调”谢榛
    第三节 诗声价值认识深化——“反苦吟”杨慎
        一、以声断诗学论争
        二、主情的创新者
    第四节 复古继承人许学夷的革新——“兴趣说”
        一、《诗源辩体》中的“声”
        二、格调诗学集大成——声气论
第五章 诗评点与明代吟诗鉴赏的转变
    第一节 《唐诗品汇》中的唐诗分期引发的诗学讨论
        一、“以声调选诗”
        二、选诗分体的讨论
    第二节 明早期注重声感的短评
        一、《唐诗品汇》的传播影响
        二、《唐诗品汇》与声相关的刘评摘录
        三、明早期诗歌评点的声学价值
    第三节 明中后期注重解析的长评
        一、重视解析——金圣叹分解式评点方法
        二、分解式诗歌评点的诗声价值
        三、早晚期两种评点声学侧重点对比
    第四节 评点中“声”消退与明代诗声理论化
第六章 律诗吟诵与明诗声拾遗及研究价值
    第一节 诗声拾遗——明代诗社活动及诗法着作
        一、吟在明代诗社活动中体现——诗学交流
        二、诗歌创作技法总结出现——探索古人遗矩
        三、“以声调论诗”——明中后期诗法着作
    第二节 明代吟诗方式变化的意义
        一、点到为止的语言艺术
        二、心理延留的审美艺术
        三、艺术鉴赏的明确趋势
    第三节 律诗吟诵视角下的明代诗声价值
        一、社会层面的诗文化传播
        二、单向诗歌接受的突破
        三、律诗吟诵的典范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唐代边塞诗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关于唐代边塞诗
    二 唐代边塞诗英译概述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四 论文创新点
    五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中英古典格律体诗的音律差异
    第一节 平仄与调格的差别
    第二节 音韵形式的差别
第二章 唐代边塞诗英译分类对比分析
    第一节 抒情类边塞诗英译对比分析
    第二节 叙事类边塞诗英译对比分析
    第三节 唐代边塞诗英译文体分析
第三章 唐代边塞诗英译策略探究
    第一节 唐代边塞诗诗句的多义性及英译对策
        一 唐代边塞诗诗句多义性的表现
        二 诗句英译对策
    第二节 唐代边塞诗意象的多样性及英译对策
        一 唐代边塞诗意象多样性的表现
        二 意象英译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10)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诗性叙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空交叠式的叙事结构
    1. 回环往复的复踏式节奏
    2. 水墨画定格画面的大量使用
    3. 山水画般动态镜像的大量运用
二、寄寓着天人合一哲趣的念白
    1. 从自然的本草情感到敬畏生命、呵护生命和温暖人间的情怀
    2. 对“天人合一”“向死求生”的哲性经验的还原性阐释

四、浅谈律诗句序还原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培养高中生理解古诗词能力的方法研究[D]. 曾玉萍. 西南大学, 2020(05)
  • [2]颜、谢诗歌创作论[D]. 庄亮亮.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3]初中语文诗歌节奏感教学研究[D]. 任嘉春. 喀什大学, 2020(07)
  • [4]乐府《白纻歌》综论[D]. 徐涵含.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图像与隐喻 ——明代“兰亭雅集图”研究[D]. 侯佳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6]许渊冲《诗经》法译的“赋比兴”研究[D]. 姜真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清初遗民文人顾景星研究[D]. 高军.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8]律诗吟诵与明代诗声[D]. 武玥.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9]唐代边塞诗英译研究[D]. 林丽琪. 重庆工商大学, 2018(07)
  • [10]纪录片《本草中国》的诗性叙事探析[J]. 郝兵. 出版广角, 2018(01)

标签:;  ;  ;  ;  ;  

浅谈恢复文学诗歌秩序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