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文物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石窟文物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一、石窟文物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国务院办公厅[1](2021)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办发[2021] 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10月28日"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十四五"时期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

张兵峰[2](2021)在《石窟寺受地震影响下的应急处置方案》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等自然灾害往往给不可移动文物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及时研究文物(尤其是石窟寺)在自然灾害影响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刻不容缓。不可移动文物(石窟寺)自然灾害风险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写,其核心是要明确灾前、灾中、灾后各个阶段中要做什么、怎么做以及相应的策略等问题,体现"灾前预防性、灾中及时性、灾后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的价值,实现保存状态的稳定和持续。

刘军麟[3](2021)在《甘肃省石窟赋存环境区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边疆[4](2021)在《降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以山西金灯寺边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金灯寺石窟作为山西省第二大石窟群,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华伟篇章,石窟下部边坡出现岩体崩滑等灾害会直接威胁石窟本体的稳定性,文物的价值将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对石窟下部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以边坡稳定性系数为评价指标,主要研究在自重、降雨、地震作用下各影响因素的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采用Sobol指数法探讨各研究参数的一阶敏感度和全局敏感度指标,分析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为边坡稳定分析及加固处理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设计排水系统、喷锚网等措施对边坡进行支护设计,以保障石窟本体的安全与稳定。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本文以山西金灯寺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研究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在现场勘察的主要成果,概化了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为建立稳定性系数模型、敏感性分析提供参数依据。(2)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分别对边坡在自重作用、降雨作用、地震作用下进行受力分析,建立边坡发生平面破坏、楔体破坏时的稳定性系数计算模型,作为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数学模型,以评价边坡稳定性的稳定性系数F作为目标函数,选择边坡几何参数、岩土体参数为研究参数,将目标函数分解为单参数以及各个参数之间相互作用的子项函数之和,分析各研究参数的重要程度以及参数之间的交互效应。(3)应用MATLAB软件采用Sobol指数法进行了自重作用、降雨作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影响因素的敏感度,并基于岩体GSI系统实现Hoek-Brown强度准则与Mohr-Coulomb强度准则间岩体参数的换算,获得了基于GSI系统的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度,为边坡加固提出了有效参考依据和具体设计方案。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如下:平面破坏模型表明边坡几何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较小,软弱夹层的倾角、内摩擦角的敏感度较大,即结构面的性质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降雨作用下张裂隙充水高度、深度、位置的敏感度较高,动水压力相关参数的敏感度都很低;地震作用相关参数敏感度很高,控制边坡稳定性,但边坡仅在自重作用下不会发生滑动破坏,当张裂缝充水高度较大时会发生水力驱动型破坏。楔体破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一旦边坡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两个贯通的结构面组成楔形体后,边坡即使不受外力因素作用仅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就会发生失稳破坏,而且面积较大的结构面相关参数敏感度更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更大。本论文有图135幅,表66个,参考文献163篇。

葛家琪,柴晓明,刘金泰[5](2021)在《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与思考——以应县木塔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应县木塔历经千百年环境劣化损伤和近代战争创伤,近年倾斜总量和倾斜趋势不断加剧。然而社会各界对木塔"是否存在失稳倒塌风险、采用何种措施防控失稳风险"等方面至今没有达成共识。通过对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科学内涵的再理解和防控现状的分析,从应县木塔自身结构离散体模型特征出发,对其风险劣化损伤机理、稳定承载机理及性能提升措施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研究方向建议:复建等比例木塔,开展传统木结构建造技艺、连接界面耦合性能和内部劣化损伤识别方法等基础研究;研究木塔静力稳定风险评估准则缺失的现实瓶颈问题,尽早制定针对木塔倾斜失稳风险现状的应急措施方案;完善木塔动力稳定风险评估准则,为消除木塔稳定风险的措施装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大科学装置开展大科学研究,实现木结构古建筑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理论方法创新。同时提出,在应县木塔稳定风险防控研究与保护应用实践基础上,基于拟建的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大科学装置,针对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面临的关键科学技术瓶颈问题,开展跨领域、多学科的大科学研究,必将全面推进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理论方法的创新建立和技术装备的发展应用。

庞磊,白延,刘建,程河[6](2020)在《万安禅院石窟文物锚杆加固工程的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万安禅院常年受到雨水冲刷、温差变化等风化作用的侵蚀,为消除石窟附近危岩体对参观游客生命安全的威胁,需要对石窟附近的危岩体实施锚杆支护工程。以万安禅院石窟文物加固工程为例,采用贡献率法进行加固工程与锚杆施工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对石窟地区岩样的强度、成分以及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岩石风化程度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并以岩石风化程度、锚杆钻进振动速度、锚孔与洞窟的距离为影响因素,定量统计分析这3种因素对洞窟文物稳定性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岩石风化程度、锚杆钻进振动速度、锚孔与洞窟的距离的贡献率分别为44.5%、33.33%、22.17%;最大水平振动速度为0.098 mm/s,符合国家文物保护的三向容许振动速度标准值0.10 mm/s,表明石窟文物在锚杆施工过程中处于安全稳定状态。研究结果可有效减小在修护加固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并对相关的文物加固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文波[7](2018)在《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古代社会遗存至今的建筑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作为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类型多数暴露于室外环境中,这使得这类遗产不可避免地面临自然环境突变带来的灾害破坏风险,尤其是近些年发生的“汶川5·12大地震”、“玉树地震”、“海地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尼泊尔大地震”、“日本熊本大地震”等骤发性自然灾害对各国建筑遗产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害,引起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高度重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遗产保护领域面对这种惨痛的灾害教训只能“被动应对”,这种“先破坏,后保护”的应对方式远无法恢复灾害造成的遗产损失。为了应对这种全球范围内遗产普遍面对的灾害风险,2007年,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世界遗产防灾减灾策略”。由此可见,建筑遗产的防灾减灾已成为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保护策略,也是实现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课题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成立了相应的国际遗产防灾减灾组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如何根据古代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易损性特征、环境特征、灾害危险特征以及遗产地的防灾减灾能力发掘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防灾减灾策略、措施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围绕这一目的,本文从两大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是确立了灾害学体系下的建筑遗产保护视角,建筑遗产既是研究保护的主体,同时更是灾害发生的构成要素,只有通过确立该研究视角,才能打破“传统”的“被动应对”的保护策略,进而将防灾减灾与遗产保护建立起密切联系。在将两大研究领域融合后,接下来,本文着手构建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框架结构,该部分内容主要从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灾中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展开研究,这四个方面对应灾害发生的各个阶段,共同构成这一框架之下的有机整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既包括从宏观层面制定单灾种的建筑遗产灾害区划分析图,为我国遗产保护宏观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又针对具体建筑遗产面临的多种灾害风险构建出相应的评估体系,便于具体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实施。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灾中应急、灾后恢复则是通过制定不同灾害发生阶段的防灾减灾规划,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以降低遗产的灾害损失。基于以上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用以系统论和跨学科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明确了文中“系统、要素、结构、功能”,从论文基础逻辑层面进行系统性架构,明确系统的整体目标和研究的结构层级,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起将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研究的相关要素和各分支研究的功能进行整合、系统化。通过全文研究,以期完善和推进我国建筑遗产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拓展遗产保护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破坏的研究思路和应对途径。

吕宁[8](2013)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文中提出在世界遗产名录和预备名录中,石窟寺主要集中在亚洲,而其中,中国的石窟无论从比例数量,还是从代表性和独特性上,都具有研究的典型意义,其也是我国传统文物的五大类型之一。由此,石窟保护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而相较于木结构、古遗址等其他类型保护来说,石窟保护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与此同时,目前对于石窟保护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总体性回顾比较缺乏,因此,研究中国石窟保护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本论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与历史资料、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国石窟保护历程(19世纪末至2013年)做了回顾,将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继而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物保护概况以及石窟保护的发展及典型实践案例,最终总结了中国石窟保护取得的成就和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基于这些总结,分析指出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颁布之前,石窟保护工作在原则、理念、保护程序和方法上暴露出了更多的问题:如对“不改变文物原状”、“可逆性”等原则缺乏清晰理解、在保护中缺乏正确的程序而容易造成二次破坏等,而在2000年后,无论从保护理念、保护程序还是保护方法上,石窟保护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这种改变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度增强而进行的,同时,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准则》的推动;文中通过《准则》颁布之后的莫高窟保护规划与第85窟壁画保护、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建设、大足千手观音造像修复与龙门石窟治水工程五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具体探讨了技术手段背后反映出的对原则的探讨和保护理念变化的趋势,由此总结出《准则》在石窟保护中保护价值观和基本原则、保护程序和方法以及管理施工规范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推动;最后,论文论述了在面对目前石窟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时,《准则》所具有的提升空间:主要针对于石窟保护核心概念、《准则》指导性以及其认同度三个方面,并提出未来可能建议,引申出对石窟及石窟保护的定位、石窟保护的方式方法、石窟价值的多样性的思考,以期对未来《准则》的完善有所裨益,使其在石窟保护方面更具有权威性、指导力和操作性,使中国的石窟遗产能够更好的传承、延续下去。

李湘豫[9](2013)在《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重要。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形成现代文化产业并推进社会经济进步。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众基本权利、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河南省是宗教文化大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过度开发和恶性竞争的现象大量存在,甚至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旅游业中获得收益无法弥补付出的代价,旅游业发展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针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来说,更需要探索并构建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理论体系。国内外学者运用多种科研方法对宗教文化旅游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丰富了旅游学科的内容,但现有研究多囿于社会学领域,很少涉及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中国的宗教文化旅游研究,尽管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然而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数量化分析,多为宽泛的基础理论和宏观层面的描述,方法比较单一,多选择单个景区或者特定区域作为研究范围。针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构建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体系,以机会平等、成果共享作为开发的根本指导思想,使佛教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相互协调、平等发展,通过佛教文化旅游各子系统的包容性增长,推进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佛教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促使各利益主体争相开发本地旅游资源,给资源所在地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包容性增长理论用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立足于贫困和不平等增长的现实,旨在缩小和解决不断拉大的人均收入差距,按照发展机会平等和共享增长成果的原则,尊重和实现旅游系统内各子系统主体的利益诉求,统筹谋划和布局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立并健全政府和社会协调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包容性增长。论文总体上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理论分析论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文献梳理、社会调查、计量分析、ASEB栅格分析等方法,把握现有宗教文化旅游相关研究进展、科学方法、成绩和不足等,引出本研究的切入点;综合阐述了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包括开发理论、价值理论和包容性增长理论;结合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绩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包容性增长理论体系。实证分析论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以河南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分别按照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通道系统、资源地系统、市场开发系统、旅游支持系统,运用GIS、数量分析、社会调查访谈、社会学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全面探讨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机制和途径。论文的主要结论有:⑴构建了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框架,并运用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探索了通道系统、资源地系统、市场开发系统、支持系统等子系统的包容性增长机制。⑵立足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调研和数据分析,运用GIS方法,发现了“一带四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构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信息系统,实现通道系统的信息通畅。⑶基于社会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发现了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居民感知的多样化特点,提出并打造五个河南佛教文化主题旅游板块,实现资源地系统相关主体发展机会平等。⑷运用ASEB栅格法,分析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的形象定位“佛教之源、文化河南”,开发旅游产品,进行市场推广,以期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平等发展、福利普惠。⑸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加强支持系统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在长期关注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应用于区域旅游开发,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基于大量第一手调研,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的科学方法,与社会文化学相结合,发现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但对包容性增长理论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论证还不透彻,研究区域宏观性较强等等,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宗静婷[10](2011)在《广元千佛崖摩崖石质文物保护的环境地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按照石质文物病害的不同表现,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石窟岩体的失稳问题和风化问题。失稳问题是指石质文物所依托的岩(山)体出现岩体结构不稳定和局部危石等问题。风化问题是指在文物表面毫米到厘米级的范围内,文物外观的破坏。稳定性问题与地质结构条件有关系。岩石材料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岩石的变形和破坏性质不但与岩石的复杂成因和结构密切相关,而且还受温度、围压、孔隙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病害机理的分析首先应当对地质环境进行勘察,了解它所依存的地质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与石质文物病害的关系。四川广元千佛崖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北段,龙门山造山带和前陆盆地区,东侧与大巴山造山带及其前陆盆地相邻,属于地震多发区。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分布区域地层出露单一,岩层为中厚层夹薄层侏罗系千佛崖统泥质砂岩。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也含有绿泥石、蒙脱石等粘土矿物和硬石膏等成分。岩层产状210-240°<23-29°。千佛崖摩崖造像的泥质石英砂岩,结构疏松、干抗压强度范围值在29.9-4.763MPa之间,湿抗压强度范围值在10.467-11.079MPa之间,抗压强度值低、软化系数仅为0.33。千佛崖窟区岩体深部构造完整,但在岩质边坡上纵横交错分布有多次构造运动形成的区域性构造节理,其中较为发育节理有三组,其产状分别为:26°-76°<62°-82°、100°-122°<63-77°、315°-336°<65-78°。区域性构造节理具有发育广泛,产状稳定,规模较大,延长较远,间距较宽,节理面平滑,多见羽列状和共轭“X”型节理系等特征。大量节理切割使千佛崖岩体具有多裂性,不仅为加速风化和风化向深部发展提供了界面条件,而且将岩体切割成菱形块状体或楔形体易产生拉裂式和滑移式崩塌进而坠落破坏。尤其是其中一组顺坡向的节理破坏性大。采用DT8380红外线温度测试仪先后对岩石不同部位和大小不同文物表面进行温度测试、岩石渗水的原位实验和日本NEC TH7700SP红外热像仪对部分窟龛佛像进行了含水率的全面热成像检测,揭示窟区岩石风化的机理。千佛崖窟龛造像表面的风化机理表现为三个方面,温差冻胀作用物理风化和水-岩相互作用的化学风化和微生物的生物风化作用:温差冻胀作用的破坏表现为:窟龛岩石的韵律层的层裂破坏;矿物膨胀系数不同造成矿物颗粒连接的破坏;暴雨浇淋的涨缩作用和吸水矿物的结晶压力对矿物晶体结构的破坏及冰劈作用等。水-岩相互作用:水-岩相互作用是水溶液与石雕中的矿物进行化学反应,不仅导致化学元素在岩石与水之间重新分配,而且导致岩石细微结构的改变。其作用的机理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减小岩体内部粘结力,增加岩体孔隙度,促使长石、石膏和岩盐等溶解,使岩体内孔隙度增大;二是粘土矿物如蒙脱石等遇水即膨胀的特性,会给岩体内部增大压力而破坏岩石结构;三是裂隙水分迅速蒸发时,水中盐类结晶体积的膨胀将对岩壁产生强大压力,引起石雕的碎裂等;四是发生化学溶蚀,长石等矿物易于风化成高岭石、蒙脱石等在地表条件下稳定的新矿物,扩大岩体中的裂隙;同时可溶盐成分逐渐从岩体内部迁移到表层析出,形成表层粉化、彩绘起甲、空鼓、脱落等灾害现象。千佛崖石窟岩壁表层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地衣、苔藓等。植物和细菌在新陈代谢中常常析出有机酸、硝酸、亚硝酸、碳酸和氢氧化铵等溶液,腐蚀石刻岩体并在石刻表面形成淀积物;表生风化环境中,微生物主要通过质子交换、配体络合、氧化还原生物膜等方式促进硅酸盐矿物(长石、粘土矿物等)溶解破坏。四川广元千佛崖紧邻公路,采用英国GURALP公司生产CMG-40T-1短周期速度型三分向地震计,对过往汽车产生的震动程度进行了现场测试。汽车单次在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附近通过不会对完整石窟造成破坏性影响,但可能诱发处在临界稳定状态的文物或岩块失稳而破坏。虽然汽车单次行驶对不会对完整石窟造成破坏性影响,但汽车长期行驶产生的震动会对千佛崖石窟造成疲劳性损伤。提出的川陕公里改道对策已被有关部门采纳。对千佛崖石窟岩体的稳定性的评价,采用了根据地质特征的结构面、风化程度以及边坡岩体结构等对危岩体的地质稳态等级做出判断,以区划图的形式来标示千佛崖石窟危岩的危险性等级。提出在广元千佛崖窟区应该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加固治理,对不稳定的岩体采用不锈钢全长胶结锚杆加固,窟室间岩体张裂缝和起壳病害采用微型碳纤维锚杆加固,设置边坡岩体应力应变监测系统,准确掌握其本构关系。锚杆加固的工程措施已被有关部门采纳。作好防水措施,提出的在山顶和山梁开挖排水沟槽,在降雨时迅速疏排水,对缝宽>1.5mm裂缝进行灌浆加固和嵌补,建议已被采纳。并且全面评价了千佛崖摩崖石窟的风化程度,通过调查、测量、照相、采样等,了解并记录各龛窟的主要病害特征,分析评估这些龛窟的风化程度,风化程度的指标选取不同种类病害的面积来表征。绘制了重点龛窟的病害图。风化病害的治理措施上鉴于目前无机和有机表面处理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文物原貌改变,提出研制岩石文物表面防风化的生物膜,降低和减缓石质文物表面的风化速度。同时通过大环境的治理,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

二、石窟文物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窟文物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石窟寺受地震影响下的应急处置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地震灾害下石窟寺文物受损的形式
    1.滑坡式的破坏
    2.石窟前岩体塌落
    3.窟内前段岩体坍塌
    4.窟顶岩体坍塌
    5.石窟壁岩体塌落
二、国家及地方相关应急预案的研究
三、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编制的内容
    (一)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编制的目的和要求
    (二)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方法

(4)降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以山西金灯寺边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2.1 研究区概况
    2.2 岩体结构面、裂隙测量统计
    2.3 岩质边坡分类及变形破坏机理
    2.4 本章小结
3 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模型
    3.1 自重下边坡稳定性系数数学模型
    3.2 降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数学模型
    3.3 地震工况下边坡稳定性系数数学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自重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4.1 引言
    4.2 边坡平面破坏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4.3 边坡平面破坏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4.4 边坡楔体破坏敏感性分析
    4.5 基于GSI系统的边坡平面破坏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4.6 基于GSI系统的边坡平面破坏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4.7 基于GSI系统的边坡楔体破坏敏感性分析
    4.8 讨论
    4.9 本章小结
5 降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5.1 引言
    5.2 边坡平面破坏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5.3 边坡平面破坏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5.4 边坡楔体破坏敏感性分析
    5.5 基于GSI系统的边坡平面破坏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5.6 基于GSI系统的边坡平面破坏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5.7 基于GSI系统的边坡楔体破坏敏感性分析
    5.8 讨论
    5.9 本章小结
6 地震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6.1 引言
    6.2 边坡平面破坏敏感性分析
    6.3 边坡楔体破坏敏感性分析
    6.4 基于GSI系统的边坡平面破坏敏感性分析
    6.5 基于GSI系统的边坡楔体破坏敏感性分析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与思考——以应县木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
    (一)风险源类别
    (二)安全稳定风险识别
    (三)劣化损伤风险分析
    (四)安全稳定风险准则
    (五)风险评价与防控
二、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
    (一)文物本体基本性能检测和内部损伤识别等手段方法缺失,是造成国内外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理论发展缓慢现状的首个瓶颈问题
    (二)风险分析模型与评价准则依照现代工程理论方法,是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程度“无法认知”等不正确观念形成的根源
    (三)目前文物安全稳定性能提升多采用对抗风险的加固措施,不符合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以柔克刚”的承载机理,不适用
    (四)已建风险监控系统,存在“只监测损伤,不预测风险”的现实问题
    (五)现有实验条件能力不足以支撑文物劣化损伤与承载机理研究,是造成其安全稳定风险防控套用现代工程理论方法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应县木塔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与思考
    (一)复建等比例木塔,开展传统木结构建造技艺、连接界面耦合性能和内部劣化损伤识别方法等基础研究
    (二)研究木塔静力稳定风险评估准则缺失的现实瓶颈问题,尽早制定针对木塔倾斜失稳风险现状的应急措施方案
    (三)完善木塔动力稳定风险评估准则,为消除木塔稳定风险的措施装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四)基于大科学装置开展大科学研究,实现木结构古建筑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理论方法创新
四、结语

(6)万安禅院石窟文物锚杆加固工程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施工振动对石窟的动力响应测试
    1.1 万安禅院石窟结构特征
    1.2 震动测点布置
    1.3 锚杆施工振动对石窟结构的影响
2 岩体力学性质室内试验
    2.1 试验设计
    2.2 X射线衍射试验结果分析
    2.3 核磁共振试验结果分析
3 锚杆施工的贡献率统计
    3.1 岩体风化程度的贡献率
    3.2 振动速度的贡献率
    3.3 锚孔与洞窟距离的贡献率
4 锚杆施工的综合贡献率评价
    4.1 赋值方法
    4.2 综合贡献指数
    4.3 综合贡献率分析
5 结论

(7)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畴
        1.2.1 研究视角与内容
        1.2.2 建筑遗产范畴
        1.2.3 灾害范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研究框架
2.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建筑遗产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1 概念
        2.1.2 构成要素
    2.2 建筑遗产的物质构成要素
        2.2.1 建筑遗产
        2.2.2 相关环境
        2.2.3 附属文化遗产
    2.3 建筑遗产的价值构成要素及特征
        2.3.1 价值构成
        2.3.2 特征
        2.3.3 遗产价值与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关系
    2.4 自然灾害相关内容
        2.4.1 灾害的概念及类型
        2.4.2 灾害的发生机制
        2.4.3 灾害风险概念及构成要素
        2.4.4 灾害对建筑遗产的破坏
    2.5 防灾减灾的相关概念
        2.5.1 防灾减灾(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5.2 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
        2.5.3 风险防范(Risk Preparedness)
        2.5.4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2.5.5 比较分析
    2.6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理论背景
        2.6.1 风险文化理论
        2.6.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7 小结
3.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3.1 构建建筑遗产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3.2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3.3 制定建筑遗产灾害风险区划分析图
        3.3.1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和主要灾害概述
        3.3.2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震区划分析
        3.3.3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地质灾害区划分析
        3.3.4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洪涝灾害区划分析
        3.3.5 陕西省古代建筑遗产的雷电灾害区划分析
    3.4 灾害风险识别
        3.4.1 概念
        3.4.2 风险识别的方法与内容
    3.5 风险分析
        3.5.1 建筑遗产地震灾害风险
        3.5.2 建筑遗产洪涝灾害风险
        3.5.3 建筑遗产滑坡灾害风险
        3.5.4 建筑遗产泥石流灾害风险
        3.5.5 建筑遗产雷击灾害风险
        3.5.6 建筑遗产风灾风险
    3.6 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3.6.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现状
        3.6.2 选择评估方法
        3.6.3 建立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3.6.4 风险评估
    3.7 具体建筑遗产的灾害风险评估应用示例
        3.7.1 彬县大佛寺明镜台相关概况
        3.7.2 明镜台的致灾因子分析
        3.7.3 灾害风险因子评估
        3.7.4 评估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3.8 小结
4.建筑遗产的灾前预防策略与措施
    4.1 建筑遗产灾前预防综述
    4.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规划的制定
        4.2.1 必要性
        4.2.2 防灾减灾规划概念及要求
        4.2.3 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
        4.2.4 防灾减灾规划的内容框架
        4.2.5 灾害预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4.3 建筑遗产的非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3.1 监测
        4.3.2 保养维护
        4.3.3 全面勘测
    4.4 建筑遗产的工程性预防策略与措施
        4.4.1 抗震工程
        4.4.2 防洪工程
        4.4.3 滑坡防治工程
        4.4.4 泥石流防治工程
        4.4.5 防雷工程
        4.4.6 防风工程
    4.5 其他问题的探讨
        4.5.1 灾前预防与最小干预
        4.5.2 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演练
        4.5.3 物资保障
        4.5.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6 小结
5.建筑遗产的灾中应急响应
    5.1 建筑遗产灾中应急响应概述
        5.1.1 概念
        5.1.2 特征
        5.1.3 原则
        5.1.4 抢救内容
    5.2 应急响应的基本程序
        5.2.1 灾情预警
        5.2.2 灾情判断
        5.2.3 启动应急程序
        5.2.4 应急响应的范畴
        5.2.5 结束应急响应
    5.3 建筑遗产灾前应急响应
        5.3.1 灾前应急响应规划的制定
        5.3.2 灾前应急响应的抢救策略与措施
    5.4 建筑遗产灾灾后应急响应
        5.4.1 灾后应急评估
        5.4.2 制定抢救规划
    5.5 应急响应中的其他问题
        5.5.1 应急响应的宣传工作
        5.5.2 国际合作
        5.5.3 应急抢救技术、设备的研发
    5.6 结论
6.建筑遗产的灾后恢复
    6.1 建筑遗产灾后恢复的内容构成
        6.1.1 概念
        6.1.2 主要内容
    6.2 灾后建筑遗产整体恢复规划
        6.2.1 短期恢复
        6.2.2 长期恢复
    6.3 建筑遗产灾后评估与分析
        6.3.1 评估类型
        6.3.2 评估内容
        6.3.3 砖石结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3.4 木构古建筑的震后评估与分析
    6.4 恢复目标
    6.5 小结
7.结论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致谢

(8)《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解释
        1.1.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1.1.2 中国石窟保护起源与相关概念阐释
        1.1.3 石窟保护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1.2 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1.2.1 石窟遗产保护相关理论研究
        1.2.2 石窟遗产保护实践研究
        1.2.3 已有研究的空白
    1.3 研究内容
        1.3.1 论文线索
        1.3.2 主要内容
        1.3.3 案例选择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国石窟保护历程回顾(19 世纪末-2013 年)
    2.1 中国石窟保护历程概况及典型案例分析
        2.1.1 近代中国的石窟研究与保护探索
        2.1.2 石窟抢救性保护阶段概述与重要案例( 50-70 年代)
        2.1.3 科学保护尝试与重要案例(80-90 年代)
        2.1.4 石窟保护大发展时期概述(2000-2013)
    2.2 中国石窟保护的成就与思考
        2.2.1 中国石窟保护总体的成就与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2.2.2 对 20 世纪石窟保护工作的反思:《准则》产生的缘由 1与契机
第3章 《准则》的产生及之后的石窟保护典型案例分析(2000-2013)
    3.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概述
        3.1.1 《准则》的制定
        3.1.2 《准则》的内容
        3.1.3 《准则》的意义
    3.2 敦煌莫高窟保护规划与壁画修复工程
        3.2.1 莫高窟保护策略
        3.2.2 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
        3.2.3 敦煌莫高窟第 85 窟壁画保护工程
        3.2.4 案例探讨与总结
    3.3 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修建工程
        3.3.1 世界遗产保护策略与系列工程
        3.3.2 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设计与修建
        3.3.3 案例探讨与总结
    3.4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保护工程
        3.4.1 本次工程的源起与概况
        3.4.2 调查与评估
        3.4.3 保护理念与技术路线
        3.4.4 保护与修复实施
        3.4.5 案例探讨与总结
    3.5 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
        3.5.1 工程概况
        3.5.2 保护工程技术路线与实施
        3.5.3 案例探讨与总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推动与进步:《准则》对石窟保护的积极影响
    4.1 对于保护价值观的影响
        4.1.1 我国传统文物保护观念和方法
        4.1.2 《准则》在构建现代保护价值观上的作用
    4.2 对保护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4.2.1 保护程序的确立
        4.2.2 评估重要性的强调
    4.3 对规范化管理和施工的影响
        4.3.1 对管理的指导作用
        4.3.2 对设计与施工的规范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思与建议:《准则》在指导石窟工作方面的提升空间
    5.1 现行《准则》在指导石窟保护中表现出的不足
        5.1.1 遗产认知与价值理解
        5.1.2 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5.1.3 约束力、认同度与影响力
    5.2 未来完善具体建议
        5.2.1 关于保护认知与价值理解
        5.2.2 关于石窟保护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5.2.3 关于《准则》的推广与认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1.3 选题意义
        1.1.4 应用价值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宗教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2.1.1 宗教文化旅游的概念和地位
        2.1.2 国外宗教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2.1.3 国内宗教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2.1.4 旅游业包容性增长研究
    2.2 中国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2.2.1 区域佛教文化旅游
        2.2.2 佛教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2.2.3 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2.2.4 佛教文化旅游着作
        2.2.5 佛教文化旅游新观念
    2.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2.3.1 省域总体层面研究
        2.3.2 旅游景区景点研究
        2.3.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讲解艺术研究
        2.3.4 少林寺研究
    2.4 小结:现有研究评述
        2.4.1 佛教文化旅游研究是热点
        2.4.2 区域性佛教文化旅游研究是重点
        2.4.3 省域层面佛教文化旅游研究匮乏
        2.4.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研究不深
        2.4.5 缺乏科学系统理论
第3章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基础
    3.1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理论
        3.1.1 佛教文化概述
        3.1.2 佛教文化类型
        3.1.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3.2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理论
        3.2.1 审美价值
        3.2.2 生态理念价值
        3.2.3 和谐理念价值
    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3.3.1 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发展
        3.3.2 包容性增长的定义
        3.3.3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义
        3.3.4 包容性增长的框架和体系
    3.4 小结
第4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的资源评价与开发机制
    4.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的资源评价
        4.1.1 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问题
        4.1.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增长的定性评价
        4.1.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的资源定量评价
        4.1.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ASEB分析
    4.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开发现状分析
        4.2.1 开发成效
        4.2.2 现实问题
        4.2.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开发的共性问题分析
        4.2.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开发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4.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包容性增长机制
        4.3.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包容性增长体系
        4.3.2 外部系统包容性增长
        4.3.3 内部系统包容性增长
    4.4 小结
第5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通道系统包容性增长
    5.1 基于GIS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信息系统
        5.1.1 GIS方法技术
        5.1.2 系统功能与效益
        5.1.3 获得与处理数据
        5.1.4 系统界面展示与应用
    5.2 基于GIS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域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结果分析
    5.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开发分析
        5.3.1 一带四区空间结构
        5.3.2 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空间结构设想
    5.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通道系统包容性增长的构成及实现路径
        5.4.1 交通通道系统包容性增长构成及实现路径
        5.4.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网络信息通道系统
    5.5 小结
第6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
    6.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居民感知分析
        6.1.1 研究设计
        6.1.2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6.1.3 居民对佛教文化旅游影响的感知
    6.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旅游类型设计
    6.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构成
        6.3.1 嵩山板块
        6.3.2 石窟板块
        6.3.3 豫西板块
        6.3.4 安阳板块
        6.3.5 南阳板块
    6.4 小结
第7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
    7.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主题形象
        7.1.1 旅游形象定位
        7.1.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形象定位
    7.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旅游产品供给
        7.2.1 河南佛教文化圣迹游
        7.2.2 河南佛教文化艺术游
        7.2.3 河南佛教文化养生游
        7.2.4 河南佛教文化庙会游
    7.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市场运作
        7.3.1 市场定位
        7.3.2 形象传播策略
    7.4 小结
第8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支持系统包容性增长
    8.1 指导思想与发展道路
        8.1.1 树立包容性增长理念
        8.1.2 践行包容性增长路径
    8.2 统筹协调与相互合作
        8.2.1 完善协调合作机制
        8.2.2 构建省域统一市场
        8.2.3 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8.3 加强管理与完善监督
        8.3.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创建良好发展环境
        8.3.2 优化省域旅游规划,促进长远持续发展
        8.3.3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健康规范发展
    8.4 小结
第9章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广元千佛崖摩崖石质文物保护的环境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摩崖石质文物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进展
        一、摩崖石质文物的研究历史
        二、摩崖石质文物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线路
        三、论文特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摩崖石质文物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
    第一节 我国摩崖石质文物的地质环境
        一、按岩性分类的摩崖石质文物
        二、石质文物赋存岩体的构造特征
    第二节 我国摩崖石质文物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
        一、自然营力作用下的摩崖石质文物环境地质病害
        二、人为作用下摩崖石质文物的环境地质病害
第三章 广元千佛崖摩崖石质文物的地质与环境调查
    第一节 文物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文物造像的原真性及价值
        三、历代维修情况
    第二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
        二、气候气象
        三、地形地貌
        四、水文地质
    第三节 地质特征
        一、地层与岩石
        二、地质构造
第四章 广元千佛崖摩崖石质文物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和机理
    第一节 石窟岩石失稳的环境地质问题
        一、石窟造像的危岩病害
        二、危岩病害的地质机理分析
    第二节 地震叠加的文物变形破坏
        一、地震灾害
        二、广元的地震特征
        三、地震变形破坏分析
    第三节 石质文物岩壁表层的风化灾害
        一、物理风化灾害
        二、化学风化灾害
        三、生物风化灾害
        四、风化灾害的机理分析
    第四节 人为活动叠加的灾害
        一、汽车震动引起的疲劳性损伤评价
        二、环境污染对石质文物表面腐蚀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 广元千佛崖摩崖石质文物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第一节 岩体稳定性评价和防治对策
        一、岩体稳定性评价
        二、工程治理措施
    第二节 广元千佛崖摩崖石质文物岩壁表层风化程度的评价和治理建议
        一、广元千佛崖摩崖石质文物岩壁表层风化程度的评价
        二、防治风化的表面处理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石窟文物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33)
  • [2]石窟寺受地震影响下的应急处置方案[J]. 张兵峰. 中国文化遗产, 2021(04)
  • [3]甘肃省石窟赋存环境区划研究[D]. 刘军麟. 西北大学, 2021
  • [4]降雨、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以山西金灯寺边坡为例[D]. 边疆.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与思考——以应县木塔为例[J]. 葛家琪,柴晓明,刘金泰. 中国文化遗产, 2021(01)
  • [6]万安禅院石窟文物锚杆加固工程的稳定性研究[J]. 庞磊,白延,刘建,程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35)
  • [7]中国古代建筑遗产防灾减灾策略与措施研究[D]. 张文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 [8]《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D]. 吕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9]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李湘豫. 河南大学, 2013(04)
  • [10]广元千佛崖摩崖石质文物保护的环境地质问题研究[D]. 宗静婷. 西北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石窟文物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