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后期情诗论

北宋中后期情诗论

一、北宋中后期艳情词论(论文文献综述)

雷晶晶[1](2021)在《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抒情文学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经验做出理性安排,并使之转化成为与读者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是同构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建构不仅仅是对作者内心活动的传达,同时也是在重组情感经验和构筑审美理想,最终使得在所创造的这个艺术世界中能够直观我们自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抒情形式无疑是直抵抒情文学研究本质的命题之一。抒情形式包括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和抒发这种情感的代表样式。词作为中国古典抒情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美学内涵,承载着作家的审美体验和思想情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尤其是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三百余年的历史,词经历了从发生、发展,到北宋中后期达到高峰,在实践上具备了整个词史上几乎所有的抒情形式,并在理论上成为与诗歌并驾齐驱的重要文体,唐五代北宋文人词确是研究文人词的根基和源头。本论文从抒情视角的变换、抒情内容的革新、抒情时空的创设、悲感成分的增减四个角度,分为四章对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的演进过程作以分析和概括。第一章,分析抒情视角的动态变迁,总结出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变革的三个阶段:局外观色的旁观立场→模拟代言的女性心态→缘己恋情的自我表现。晚唐文人往往是以叙述者的角色出现,以客观之笔法装饰美女,点染丽情。五代时期,词人逐渐转向对抒情主人公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的关注,注意安排词中事件的叙述逻辑和人物的情感流程。时代环境迫使南唐李后主成为词中自我化抒情的第一人,北宋词人接替其继续将词境扩大,词朝着表达文人文化心理的纵深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抒情视角和抒情角色经过了四次演进。第一次是词人以外视角对审美对象进行叙抒;第二次是词人以内视角对自我情怀进行披露;第三次是词人以平行视线,通过同构隐喻,借他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第四次是词人以外视角进行自我审视,在突围个体的有限性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第二章,观照词体抒情重心的转移,探寻词体在不同时期的抒情内容。“花间”之“情”突出男女情爱,咏唱的是情爱缺失的人生体验;南唐词凸显的是家国之“情”,吟唱的是失国离家之悲;北宋前期词聚焦的是士大夫日常生活之“情”,吟诵的是聊佐清欢的闲笔,是富贵盛明的闲情;北宋后期词陶写的是人之性情,是士大夫的中心遥遥之志,是深刻的人生体悟,是文化滋养与人生境遇交汇所生育出的情志与情趣。抒情内容的迁移总体上昭示着词人主体意识和抒情成分的增强,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在词中心态、趣味和对词体功能认识的变化:当词向着与士大夫紧密相关的人生经验开掘时,词的价值也从“资羽盖之欢”到发抒人生重压,到聊佐清欢、形容盛明,再到陶写性情,最终在实践和理论上完成蜕变,成为与诗歌并驾齐驱的抒情样式。第三章,论述时空创设、组合与抒情方式变革之关系。词人在相对有限的篇幅中,通过对时空的精心结构,既避免了叙抒结构散漫无章之弊,又使得事件发展和情感活动脉络因时空明晰而收条理贯穿、曲尽人心之益,多种时空组合方式,展现了词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小令往往以单一时空和追叙笔法进行模糊叙抒,由此带来了词体的深幽性。长调相对小令容量有所扩大,对时空的铺叙更为直接、明确,渐次出现了设想未来与时空之延伸、追忆过往与时空之回溯、双向对写与时空之拓展三种时空组合方式,其意味着词人不再遵循物理的逻辑,而是诗性或曰情感的逻辑进行精神的自由创造。在这种自由创造中,个体抒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两种典型的扩张方式,即历史追忆与羁旅、游仙,其成为词人人生困顿和命运焦虑的异时、异域投映。时空设置作为一种文学手段,强化着抒情的力度和深度,构筑起词体抒情的深幽性、感染力。第四章,论述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情感抒发和抒发这种情感的代表样式的阶段划分,以及贯穿这几个阶段的总体审美倾向。根据不同时期词的吟咏重心,将唐五代北宋文人词自然划分为四个时段,即花间词(836—941)、南唐词(916—978)、北宋前期词(1017—1068)和北宋后期词(1068—1125)。在词的不同发展时期,贯穿始终的是以悲为美的审悲趣尚。其根因于悲感作为节制和调配乐感的角色而出现,悲感一方面使词不至于在制造富贵欢乐的艺术幻觉中流于狂欢;另一方面,悲感作为乐感的调配,丰富了词的内涵层次,增强了词的韵味。审悲意识实际上显示了士大夫对享乐警惕与矛盾的心态。

苏静[2](2020)在《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词绝句是以诗歌绝句的形式对词人、词作及词体本身进行评述或议论。由于绝句自身的体量不大,其所能表达的内容也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论词绝句的主题集中而凝练,主要是评析鉴赏某位词人或某部词集,或者以读后感的形式,表达作者阅读词作后的感悟和所思,或者是批评者针对某个争议较大的词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目前已知最早的论词诗是南宋刘克庄的《自题长短句后》,刘诗反映了南宋时期词体观念的新变,开以诗论词的先河。然而金元明时期论词绝句创作屈指可数,仅有王中立《题裕之乐府后》,元好问《题山谷小艳诗》,元淮《读李易安文》等少数篇章,直至清代论词绝句创作异峰突起,渐成规模。这与清代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的发展有关。极力扩大韵语文学的表现范围,是清人在面对古典文学发展至清代已“无体不备”的发展现状时作出的选择,这种自觉求新的意识表面上看是对文学传统的屈服和退让,而选择通过其他领域开拓新境,但实际上已孕育了超越和突破文学传统的要求及可能。在“另辟町畦”思想的驱使下,清代士人一方面进入戏曲、小说等主流文体之外的领域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也不断尝试以其熟识的文体容纳新的内容,而清代论词绝句的兴起也正是以此为背景。“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意在通过研究论词绝句这一兼具诗歌文本和词论载体双重性的诗歌形式,发掘其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理论价值,并对清代文人学者的词学观念和创作心理进行探察。本文绪论部分对论词绝句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概括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论诗绝句产生时代早于论词绝句,而且影响力也更大,论诗绝句从带偶然性的“戏为”“漫成”之作,转变为具有相对稳定形制的诗歌创作形式,并且从以诗论诗,延伸至以诗论画、论曲、论词等,因此可以说论词绝句是论诗绝句体式合乎逻辑的发展。第一章在对清代论词绝句发展进行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力图把握每一个历史阶段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形态和思想倾向,从而在清代文学和清代词学的大框架内实现对论词绝句发展历程的历史认知和建构。清初思想界仍以批判和反思明代王学空谈心性为主流,就词学而言,扫荡明词艳俗风气的同时也是新词风孕育成长的重要契机,相应地,清初论词绝句也以批评明词、评价清初词坛和反映对历代词的接受状况为主要内容;清代中后期的论词绝句创作与阳羡、浙西、常州诸词派的继起迭兴密切相关,这是因为不同时期词学派别对词坛的深远影响,已辐射到了论词绝句的创作内容和整体倾向;“词史”和“寄托”既是理解晚清词学的关键,也是理解晚清论词绝句的关键,一方面以地域词、闺阁词、国朝词为表现对象的论词绝句组诗创作渐成大观,另一方面晚清论词绝句创作逐渐显现出从词论向文学回归的趋势。第二章具体从创作主体身份和创作心理出发,探究在论词绝句发展过程中文学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论词绝句的创作主体构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于主体身份的差别,词派人物、文人雅士、词学名家和词选编者在进行论词绝句创作时,在诗歌内容和创作形式上也会各有侧重。从创作心理而言,以“戏题”“杂感”“偶成”为题的论词绝句创作,通过观点提出的非正式性,消解了正面批评当世人物的严肃感和紧张感;清代是一个博学重才的时代,而论词绝句以短小篇幅谈艺论道,能够彰显出创作者个体的诗歌技艺和知识学问;论词绝句还是作者读词、论词文学活动的产物,集中反映了清代文人尚雅避俗的文化心理。第三章侧重从个案分析的角度考察论词绝句的创作活动。厉鹗的论词绝句不仅集中反映了浙西词派的词学思想,而且厉鹗本人对论词绝句的运用有创制之功,因此可以说,厉鹗及其论词绝句创作在清代论词绝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宋翔凤论词绝句“缒幽凿险”的解词方式,不仅是常州词派以治今文经学方式解词的范本,而且是清代论词绝句从评词(对风格的评论)向解词(对词意的解读)转变的关键一环;在清代诸多论词绝句作者中,从数量和规模而言,谭莹的论词绝句组诗创作都堪称第一,而且谭莹、潘飞声以论词绝句组诗形式构建岭南词史,对于拓宽论词绝句的批评功能具有积极意义。第四章主要分析论词绝句的文学价值。清代论词绝句作者在借鉴诗歌传统艺术手法和批评手法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论词绝句独特的审美形式。论词绝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借用主要体现为寻章摘句的语言形式,巧喻设譬的艺术构思,以及情理交融的审美特征。论词绝句的创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认为论词绝句因“以议论为诗”而欠缺文学性的观点。第五章主要分析论词绝句的理论价值。这部分主要从理论内容和文体观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就理论内容而言,词体起源、词体风格和批评鉴赏是论词绝句对清代词学贡献比较大的三个方面。此外,论词绝句的创作还反映了词学批评的“越界”问题,具体而言,可分为诗与论的结合,以及诗与词的结合。探讨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能够深化我们对清代词学批评“综合性”特征的理解。

陶友珍[3](2020)在《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文中提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或多或少地打下前代文学的印记,清代是词学复兴的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清词的中兴离不开清人对唐宋词的学习与接受。本文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词集、词论与创作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情形。就词集而言,本文主要从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着录、刊刻、抄写、校勘、评点、笺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显示,秦观、陈允平、辛弃疾、苏轼、赵以夫、周密、周邦彦、吴文英、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词集在该时期书目中着录次数较多,选集的着录以《花庵词选》《梅苑》《绝妙好词》《乐府雅词》为最。该时期新刊唐宋词集,别集以姜夔和张炎词集刊刻次数最多,选集以《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刊刻次数为多。顺康雍乾时期学人对唐宋词集的校勘、笺注、评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唐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与接受。唐宋词集的流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其中《花间集》与明末清初词坛的复古之风,《乐府补题》与该时期咏物词的繁荣,《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个时期新编的唐宋词选目前可见的约有23部,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体例全、择取精等特点,为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打下了较好的文献基础。从统计数据来看,南宋清雅词人及其作品的入选率普遍较高,排名靠前,姜夔和张炎的词尤其受青睐。该时期新编的一些唐宋词选对清代词坛产生了较大影响,《见山亭古今词选》《词综》《词洁》《御选历代诗余》《晴雪雅词》等都是其中的代表。清人词论也是研究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传播与接受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词话是唐宋词传播的重要途径。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保存和传播的唐宋词数量颇为可观,其主要以品评、赏析、阐释、辨讹、述闻等方式呈现,唐宋词的词话传播具有小众化、碎片化、趣味化和深度化等特点;另一方面,清人在词话中通过研究具体的唐宋词作,学习唐宋人的写作技法,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创作经验。其在词的命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创获,作词讲求蕴藉、合理用典、情景交融。对于长调、中调、小令也能依据其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写作技巧。关于咏物词则主张神似而非形似,须寄托情感。大多数清人都认同宋代是词的高峰时期。他们认为词有着与诗、曲不一样的特质,主张词须幽深而要眇,尤其反对词的曲化和俗化。但清人也认识到了词与其他文体在摅写性情、标举景物方面的相通之处。这种词体观也从侧面透露出清人认同并学习何种唐宋词的接受思想。清人在构建词史时,几乎都忽略了豪放词人,而其列举的各个时期的代表词人往往以南宋清雅词人居多。从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的论争来看,一般而言,清初学人多主张学五代北宋,康熙中叶以还,对南宋词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正变之论和本色之争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观点,但强调豪放亦为本色或只可论正变而不可论短长者亦不乏其人,反映了清人较为宏通的接受观;而雅俗之争基本呈现一边倒的倾向,崇雅的势力要远大于媚俗。在词的创作方面,清人也对唐宋词多有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唐宋词接受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词的创作:明末至顺治初期,清人多学习南唐、花间、北宋,清词多呈现出小令化和艳情化的倾向;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清人的接受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色,清词题材与风格多样,成就颇高;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是姜、张独尊的时期,清词更追求华丽的外壳而缺乏深广的思想内容,整体成就不如清初。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是多方面的,很多地方都是隐性而难以坐实的。故而,本文以追和这一较为明显而特殊的接受方式为例,阐述清人在创作上对唐宋词的接受。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主要有和韵、集句、效体、櫽栝等不同形式,其追和唐宋词时对长调更偏好,追和对象多为唐宋名家名作,对南宋词作尤为青睐。顺康雍乾时期追和词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词学文献的储备以及词人创作追和词的契机和心态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人的追和使李清照、姜夔、张炎等人在词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加速了唐宋词经典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清词的中兴与繁荣。

杨伟义[4](2020)在《历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南唐二主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唐二主词在词史上具有突出地位,被历代文人不断言说、阐释。从历代词学批评视野的角度观照南唐二主词,能够辨析历代词学批评的承转关系,厘清南唐二主词在历代词学批评中的接受状况,准确评析、定位南唐二主词的经典意义和价值。立足于南唐二主词与历代评论资料的实际,从本事批评、词人形象、词学活动、词作艺术、地位和影响五个方面梳理南唐二主词的历代批评概貌,并对相关问题作出事实、审美判断。论文共四章。第一章,讨论南唐二主词本事。通过梳理、辨析与二主词本事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历代文人的讨论来看,宋代文人已经显露出“寄托”之说的倾向。在相关讨论中,一些作品在宋、元、明时期被视为诗体,到清代则被视为词体。它诠释着词体的文体自觉、词体观念的更新。文献理论价值方面,二主词本事还显示出,一些文献梳理和考辨较为严谨(如《苕溪渔隐丛话》《耆旧续闻》《词综》等),因而影响深远;而一些文献疏失较多(如《古今词话》《历代词话》等)。第二章,梳理历代文人对南唐二主的褒贬和南唐君臣以词讽谏的文学活动。历代文人对南唐二主的褒贬影响着他们对二主词作的接受,呈现出“二重性”的总体特征。从南唐君臣以词讽谏的文学活动来看,词体在南唐除了承载歌酒之佐、宴乐助兴的传统功能之外,尚有讽谏的传统诗教功能。文章将对李煜音乐才能的讨论,纳入李煜形象研究的层面加以考查,从李煜制乐填词的实际来看,其词学才能并非虚誉。第三章,梳理历代对南唐二主词艺术的讨论。从宋元到明清,由于文学观念的更新,尤其是受主“情”文学观念的影响,词学批评对南唐二主词有了新的评价和认识,直到王国维出,才给予南唐二主词的抒情特色以准确评价。围绕着南唐二主词“凄婉”的情感特征,历代文人由于受传统乐论观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批评倾向,使他们对二主词的认识曲折前进着。第四章,梳理历代关于南唐二主词地位、影响的讨论。历代文人、批评家多能够肯定南唐二主词,但角度略有不同。尤其是自王世贞从词体正变观的角度重新定位南唐二主词以来,明清词学批评多从正变观的视角审视二主词。特别是清代影响深远的常州词派,从其对南唐二主词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其对前代二主词批评的重新整合。

刘劲松[5](2016)在《明代词学通论》文中认为明代词学是中国词学史上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对于明代词学的相关研究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专题论述的形式展开对明代词学的研究,以期抓住明代词学中核心、本质的问题进行考察,在展开问题研究的同时,贯穿"史"的线索,考察明代词学的动态演变过程,对明代词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观照视角和研究方法。本文从复古思潮和心学背景考察明代词学,可以从一个广阔的层面把握明代词学发展的演变状况,从而揭示明代词学的特征规律和价值意义。本文由绪论、正文六章、结语、附录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论述明代词学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从明代复古思潮考察明代词学,受文学复古思潮的影响,在明代词学领域也掀起了复古思潮,在明人"尊婉约抑豪放"、"正变之争"的背后,都隐含着"词体主情"、"词为艳科"的词学理念。同样,由于民歌兴象天然、辞以情发、情感真切的艺术特征,明人提出了"真诗只在民间"的口号,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明人也提出"申俗黜雅"的词学主张,由于词乐的失传,明人展开了对词体的音乐追寻,明人还希望能够通过词体艺术的格律追溯到上古的音乐。第二章考察在心学背景下明代词论中的"主情说",由于心学的渗透,也影响了明代词学家们对词体体性特征的认识,明人认为词体是"主情"的艺术,尤其应该表达男女之情,词论家们也由此把词体的起源追溯到了六朝乐府,词体乐府起源说成为明人的主流看法。明人对词体的道德价值也进行了阐释,认为"真情即性",这就为词体表达艳情找到了正当的理由,与词体主情的观念一致,明人也表现出崇北宋抑南宋的审美旨趣。第三章探讨明人的尊体说,明人认为诗词虽然文体相异,但具有相同的性质,同样受诗骚表现手法的启发,认为在小词中也蕴含着"义理",也能借香草美人表现政治喻托,这就从词体的政治功用上达到了推尊词体的目的,明人对词体"悯惜惩创"的净化功用和"情适"理论的阐发,揭示了词体有别于其他文体的价值功用,从对诗词异体同性的阐释、义理的发掘到词体净化功用和达情功用的解说,标示着明人对词体体性特征的认识正在趋向独立。第四章研究明代词论中的递变观,文学发展到明代,各种体裁繁复,明人也把词体放在宏观的历史脉络中考察,明人试图找出文体递变的原因,在递变观的影响下,明人也提出了独到的词体发展观和价值观,并有意推崇各种文体在兴盛期的经典作品,"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成为明人的主流观点,明人在考察各种文体递变和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较有价值和意义的观念范畴,这些都深入到了文学创作过程中内部规律的探讨,其影响力甚至渗透到了清代的诗学理论。第五章分析了明代词学中的创作论,随着词体艺术的成熟和词学理论的发展,明人对词体的创作也有了新的认识,明人重性情,认为词体创作是表达性情的需要,明人的性情观有自然性情的倾向,但也注意到了才学对于性情的重要性,在探讨词体创作时也继承和借鉴了"兴"这个诗学概念,在物对于心的感发上,几乎是从纯艺术的角度来探讨词体的生发。明人在探讨词体的创作手法时,也提出了"虚、实、即、离"的造境之法,以期达到含蓄蕴藉的美学效果,明人追求"浑然圆融"的艺术特色,也提出了 "蛇灰蚓线"、"一气流贯"的创作技法,可以说明人对于词体(特别是慢词长调)的体性特征的认识更加深入了。第六章论述了明代词学的发展史,根据明代词学的发展线索,将明代词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从洪武元年(1368)到成化年间(1487)为第一期,这段时期是明代词学发展的初期;从弘治初(1522)到隆庆六年(1572)年为第二期,这个时期为词学的发展探索期;从万历元年(1573)到崇祯十七年(1644)是明代词学的繁荣期。明代词学从雅正刚健的明初词坛,到复古与心学思潮影响下的中期词坛,再到以理节情的晚明词坛,明代词学完成了一次循环。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由于受到复古思潮和明代心学的影响,明人在复古追寻的过程中建构了自己的词学观念,复古与融今在民歌这一媒介得到了有机的契合,民歌的艺术特征深入地渗透到了明代词体创作以及对于词体体性特征的认识,正是基于这一点,明代词学呈现出与宋元、清代词学不同的特征。

刘劲松[6](2015)在《明代词论中的“主情说”》文中研究说明明代中后期以后,理学虽然是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它实际上对人们思想上的统治已经弱化,随着"心学"的兴起,思想界开始出现对"理学"弊端的批判,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浪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王学左派的李贽提出了"由乎自然"的性情论:"盖声色以来,发乎性情,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合矫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仪,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仪可止也。"①公安三袁的"独抒性灵"说,则进一步加强了明人"主情"的

王靖懿[7](2015)在《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明词研究的逐渐深入,一些基础却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必然会被触及,比如,明词到底有没有形成上不同于唐宋、下不同于清代的特色?假如这种特色确实存在的话,那么,明词特色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又因何形成了这样一些特色?通过对明词词调选择、题材表现以及追和词创作三个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明词特色的确是存在的。弘治至嘉靖时期,是明词特色的滥觞与形成期,而隆庆至崇祯的晚明时期,才是明词特色集中展现的时期。首先,在选声择调上,明人不再满足于唐宋词已有调式,自创调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受诗文复古运动向词学延伸的影响,即使是沿用唐宋词调,也显现出新变的迹象;同时,一些带有古调、民歌色彩的短章小令,或顺应明代文学世俗化、通俗化的整体文化环境的“俗调”备受青睐。其次,在题材内容上,明代尤其是晚明“主情”词论的张扬,使爱情词继南宋、金元词之后出现“回潮”迹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世俗化、民歌化的全新面貌;“玩赏”、“隔离”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方式,以及“艳逸”的词体定位与审美追求,改变着晚明咏物词的外在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使其整体上呈现出艳情化、闲逸化的风格取向以及浅媚轻绮的特异情调;晚明山林隐逸风气的煽动,加之江南造园之风成为一种时尚,造就了文人闲逸化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令晚明写景词更多地融入反映文人日常生活情趣的俗景、乐景,显示出情感缺失的倾向;浸润于晚明“山人”氛围中的闲适词,受制于山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呈现娱乐化、世俗化的特点,进而突破了传统词作幽婉感伤、意在言外等美感特质,表现出鄙俚、纤佻、儇薄等异质元素以及逸乐化的审美追求。最后,在追和词创作上,明代后期的追和词较之前期,相对数量有所减少,这也是晚明词人自足自立意识的具体表现;同时,在追和对象的选择上,更多的作家选择将以《花间集》为代表的唐五代词作为学习或模仿的对象,从而突破了视北宋词为正则的词史观,呈现多元化的审美追求。明词特色的生成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制约。内部因素是词体演进的需要。一方面,词体作为文学之一体,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整体性的改变;另一方面,词体为避免或延缓自身走向衰亡的趋势所进行的自我调节,从而为自身注入新的动力,引发其局部特质的改变。外部因素又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词人主观的审美理想,通过明代词学理论中的词史观、词体观以及词体雅俗观加以体现。二是明代社会文化环境对词体创作潜移默化的渗透。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因素主要有三种:一是明代词人主体人格及创作心态的变迁对明词创作的影响;二是明代后期主情、好色、尚俗的风俗人情对明词的浸染与薰陶;三是明代诗文、小说、戏曲、民歌等文体样式与明词的互动及对明词的挤压与重塑。

祝云珠[8](2014)在《中国古典词论中的尊“雅”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雅”是中国文论中的重要范畴,具有独特的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词曲、诗文、小说等文体评论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最初是作为一种通俗的大众文艺出现的,为了改变其俗艳、卑微的地位,其雅化的要求和趋势大于诗文等文体,从唐五代直至晚清,词论者大多以“雅”为尚。而现今研究者对词论中“雅”的研究多局限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或者多是对雅词流派、雅词创作的研究,对词论中“雅”的发展嬗变及其内在深厚而复杂的内涵,则很少有人研究,把“雅”放在词论中进行系统、深入、全面地进行探讨的,更是阙如。本文主要从动态和静态两个层面对词论中的尊“雅”观进行研究:一是从纵向即动态层面探讨词论尊“雅”观的发展、嬗变的历史,“雅”在各个时代所呈现出的面貌;二是从横向即静态层面探讨尊“雅”观的哲学基础,探讨词论中“雅”之风格要求和创作特点以及“雅”与相关的诸范畴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共分七个部分进行论述。导言部分主要综述词论之“雅”的研究情况并说明本选题的由来,阐述研究中国古典词论尊“雅”观的逻辑起点,并阐明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第一章主要探讨尊“雅”观的形成和嬗变。中国古典词论尊“雅”观萌芽于唐五代时期,是尚文雅的社会文化思想和“清雅”的审美趣尚的产物,受到过儒家思想明显的影响。宋代是古典词论尊“雅”观树立和发展的时期,在内敛的士风的刺激下,词论尊“雅”观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意识,词体在创作上完成了由“空中语”到“心中事”的转变。“雅”之内涵逐渐丰富,出现本色之雅论和诗化之雅论这样两种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尊“雅”观。在“清”与“浑”的此消彼长中,“清空”成为得“雅”之旨的典范,受到推崇并得以发展。此一时期,词论尊“雅”观的思想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道释为辅。元明时期,追求真性情,反对礼法的束缚和压制,在“宁为大雅罪人”等等思想的影响下,词论中的尊“雅”观逐渐丧失了其主流地位,且为当时正统的审美意识所排斥,词论中的尊“雅”观念在与世风的冲击和磨合中得以延续和凝定,“尚雅而不避俗”成为一时典范。清代是词体的“中兴”时期,尊“雅”观得以开拓和深化。倡雅词论者在方法论与思想内涵等方面对“雅”进行深入而系统的阐释。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雅”这一审美范畴的义界、内涵及其内在矛盾。“雅”在义界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作为词论中的“雅”,历代词论者所提倡的“雅”之内涵则更为具体和深厚。词论中的尊“雅”观涉及三个层面:在词体创作层面要求音协律合,字琢句炼,才高意新,创作者人品高洁;在词体风格论层面,以“雅”为审美要求,强调意高、趣雅;在思想层面上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以道、释为辅。词论之“雅”,以“中”为内在尺度,以“礼”为外在要求,在情、性、志、韵等的变化组合中形成矛盾张力。第三章主要论述古典词论中“雅”的根本思想精神、哲学辩证法。在思想上,词论中“雅”的根本思想精神是儒家的诗教原则、复古与崇正思想等等,而道家的“清”、“无”、自由不拘、超然出尘和佛家的“空”、“圆融无碍”等精神对词论尊“雅”观有很深的影响。在方法上,词论尊“雅”观所体现出的艺术辩证法之“中”,更多地体现为折中兼取的方法和“中和之美”的艺术辩证法。第四章以词论中的主张和典型雅词为例,阐述了“雅”的主要风格特点。辨析了清雅与闲雅,雅正与骚雅,醇雅与儒雅等等及其与一般概念上的“雅”之风格的区别,与同时期相关美学范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论及词论尊“雅”观中的风格要求和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主要探讨词论尊“雅”观的意义。词论尊“雅”观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与指导实践的意义。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树立了雅词的典范。在对实践的指导方面,词体的内容得到扩大,词境、词品得以提升,词体在认同规范的同时,实现了自我地位的提升。词论尊“雅”观对诗学具有丰富和深化的作用,对其他文体也有很大的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词论尊“雅”观的形成与嬗变、内涵及生成、思想与方法、风格、意义等诸方面加以总结。总起来看,词论尊“雅”观借助于传统文化和诗学话语来建构词学批评体系,其对词学理论史的建构、丰富和深化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宋学达[9](2014)在《从“词本事”看宋词之“尊体”》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宋代文人书写的“词本事”为研究对象,透视宋词“尊体”的线性历程,并讨论其相关理论问题。由宋人书写的“词本事”,是与宋词关系最为紧密的文献资料,其中蕴含着宋人最真实的词学观念与思想。词之“尊体”这一概念虽然由清代词学家提出,但“尊体”意识的渐次发展,却是在宋代即已存在的词学现象。宋人“词本事”的书写方式有其自身的演变轨迹,其中体现着宋人“尊体”意识的发展历程。同时,通过考察宋人“词本事”的思想内容,可以将宋词“尊体”所独有的理论问题一一明确,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由于目前学界针对宋人“词本事”专门的理论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宋词之“尊体”问题的认识也总体上较为朦胧,故而在正式进入对宋人“词本事”与宋词“尊体”历程的梳理与探讨之前,需要先完成两项基本工作:其一,对宋人“词本事”这一概念所覆盖的文献范围进行大致的圈定;其二,明确宋词“尊体”的相关基本问题,及其在整个词史范畴上的独特性。这两项基本工作,是本文第一章完成的主要任务。本文第二章通过梳理宋代文人对“词本事”书写意图从“随意性”、“偶然性”到“刻意性”,再到较为明确的“以事传词”与“以词传人”的演变,大致描绘出“尊体”意识在宋代从无到有,从朦胧到基本明确的生成与发展历程。第三章针对宋人“词本事”书写的“学问化”倾向,进行专门的梳理与探讨,透视宋词“尊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宋代词学生成与发展的相关情况。第四、五、六章,分别就“词本事”的思想内容针对宋词“尊体”的三个理论问题展开分析与论述,即:其一,通过考察艳情本事的“纯情化”转变,透视宋人对词体“侧艳”道德偏见的摒弃;其二,通过考察“词本事”中政治寄托内容的演变,论述传统诗学对宋人“尊体”意识的影响;其三,通过考察“词本事”中关于词体“音乐性”的偶然记载与刻意书写,明确宋人“尊体”意识中兼顾词体“音乐本色”与文辞“诗化”的全面“雅化”观念。

姚菊[10](2013)在《苏门词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从词史和心态史出发,围绕诗化和贬谪,对苏门词人展开研究。以词人活动及词作编年为文献基础,重在文本细读,以心会心,以求对苏门有更多的认识,继而更加了解北宋中后期的文学、文化及文人生存状况。第一章对于苏轼“以诗为词”再作探究。宋人围绕苏词的争论,实己触及到了词体本质问题,词体包含体制和体性,即形式构成和审美风格,协律之争与诗词之辨即是这两方面的典型体现,后世关于词体的争论基本不出此范畴,而“以诗为词”、“句读不葺之诗”的评判不包含音律层面,重在强调诗词审美风格的不同。通过对杭州词的仔细梳理得出,苏轼早期对于词体是在钱塘一带以张先为核心的歌词创作氛围中,以诗歌交往酬赠的功能介入的;与柳词相比,苏词的章法脱胎于柳词高境,只是抒情功能产生了从艳情到士大夫之感的变化。选取苏轼的咏物诗词进行详细比较发现,有深沉情感寓托的咏物词,是对比兴寄托类咏物诗的一种分流,并且与苏轼的贬谪生涯相同步;在分流的过程中,词与诗既有趋同性又有差异性,比兴手法更为深微是咏物词区别于咏物诗的根本所在,正是差异性的存在使得苏轼的咏物词保留了词体幽微要眇的情感特质与隐性起兴的抒情方式,从而完成了对词体的革新。第二章论述诗化背景下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对苏词接受程度的异同。黄庭坚追随苏轼以诗为词,有以下特点及缺失:情感特质上缺乏词心,语言修辞及比兴手法上生新出奇、尚理少意兴,风格意境上倔强峭拔;但黄词也有独创之处,后被姜夔发展为清空的独特审美风格,姜夔正是把黄词中缺乏的幽微之情与比兴之法加以弥补,又继承其峭拔之格与瘦健之句,黄庭坚的硬峭到了姜夔手中,词味就全部出来了。历代关于秦词的评价中,清的频率出现颇高,清的特色与诗文的清雅传统有很大的关联,这也表明了秦观词的雅化趋势;与晏几道相比,秦观词的情感已有所转向,小山词是以小令写艳情的极致,在词中形成一种爱情美学,而少游词的成就实不全在于艳词,而是接轨后主的身世之感;于柳、苏之外,独树一帜,虽然风格不同,秦观与苏轼契合实深。晁补之对于不同风格的词是兼容并包的,并且能够超出音律的限制强调词的文字审美,唯对于苏黄词的评论似有矛盾之处,其词论取苏而否黄,实是对于词的诗化有所取向,在诗化的道路上规范词体的审美风格:用典、散文章法、次韵是晁补之词诗化的典型体现。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探讨苏门词人的贬谪心态。“桃源”与“扁舟”分别是秦观与苏轼贬谪词中出现的典型意象,代表了绝望和希望、抵制与接受两种不同的主体心理;桃源是一种理想,通向引人绝望的虚无的世界,秦观用来指已逝的美好,情感指向于过去,最终为情所役,其词有大量的“追忆”之语;而扁舟归隐,是一种已经有前贤实践的可行的现实选择,实是自由人格精神的象征,取向于未来,提供了一个通向自由的桥梁与渠道,引领着主体接受并克服眼前的困难从而实现超越和解脱,苏轼终至有情而不役于情,苏词中出现更多的是“归去”。黄庭坚在贬谪生涯中从傲视万物到看破世情,虽然都是走向超越,但却与苏轼不同,黄庭坚是心性中的参透,苏轼是体验后的超越;黄庭坚对于苦难和苏轼一样,是坦然面对的,但却避开了痛苦的体验,以理遣情,在悲伤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驱遣了,苏轼因为内外相合,不用刻意费力地抵御,所以是一种通透的超旷,而黄庭坚因为内外的矛盾并没解除,并且矛盾被转化到内心去运转、消解,无疑加大了超越的难度,所以呈现出一种倔强的超脱,继而转向看破。晁补之在贬谪生涯的不同时期,词中的常用典故有一个递擅更迭的过程,刘禹锡到阮籍再到李广、陶渊明,是其不同心态的代表;虽然都效慕陶渊明,但晁补之却与苏轼不同:苏轼慕陶,是貌未必同,神理合一,是基于形而上的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终极追寻;晁补之慕陶,是形貌俱似,而神理有别,是借陶来发舒己心之郁结,重在环境景物的取貌以及躬耕处境的摹写,在人生的理解与追问,在所达到的生命高度上,晁补之实难窥其项背。词境系乎词心,关乎遭遇,苏门同时期的词人晏几道在词中形成避世的爱情美学,贺铸是党争中士不遇的典型,词中充满了不遇的寂寞之苦,而周邦彦词中流露了两党夹缝中求生存的士大夫宦游的羁旅之思,苏门词人历经贬谪之苦,万里投荒,九死一生,与同期词人相比,词境上有明显不同。

二、北宋中后期艳情词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宋中后期艳情词论(论文提纲范文)

(1)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看”与“被看”——词的抒情视角之嬗变
    第一节 叙述者的全知视角——局外观色的旁观立场
        一、强化视觉的装饰艺术
        二、心境物化的抒情方式
    第二节 代言的第一人称抒情——模拟代言的女性心态
        一、不同代言对象的相似艳情
        二、超越同质艳情的象喻潜能
    第三节 作者的第一人称叙抒——缘己恋情的自我表现
        一、抒情第一人称“我”的出现
        二、真正作为第一人称的叙抒
        三、风雅比兴的托寓抒情
第二章 “风骚”还是“艳情”——词的抒情内容之迁移
    第一节 花间词——以双衬单的表情模式
        一、常见“双”的物态及其功能
        二、词人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南唐词——政治陈情的两性表达
        一、两性构象下的政治陈情
        二、“儿女态”中的家国心绪
    第三节 聊佐清欢、形容盛明的北宋前期词
        一、聊作清欢:丽情、闲情与风情
        二、形容盛明:干谒、酬唱与祝寿
    第四节 陶写性情、审音定调的北宋后期词
        一、陶写性情:士心、社稷与悼亡
        二、审音定调:字法、句法与章法
    第五节 走向抒情的误区——词丧失感发功能的两种形态
        一、畸形的艳
        二、病变的雅
第三章 时空与诗性——词的抒情形式之变革
    第一节 小令的时空设置与诗性思维
        一、活在过去的词人
        二、追忆笔法的虚拟叙事
    第二节 长调的时空安排与词体革新
        一、设想未来与时空之延伸
        二、追忆过往与时空之回溯
        三、双向对写与时空之拓展
    第三节 个体抒情在时间上的扩张——历史追忆与人生失落
    第四节 个体抒情在空间上的扩张——羁旅、游仙与命运焦虑
第四章 唐五代北宋文人词的发展阶段与吟咏重心
    第一节 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发展的雅化过程和突出阶段
    第二节 总体基调:历史—道德二律悖反下词的吟咏重心与悲剧美感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清代论词绝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清代论词绝句研究文献综述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三、从论诗绝句到论词绝句
第一章 清代论词绝句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清代论词绝句的研究背景
        一、清代之前的论词绝句
        二、清代论词绝句的历史分期问题
    第二节 清初词坛:词学复兴带动论词绝句的兴起
        一、对明词的批评
        二、对清初词坛的评价
        三、对历代词的接受
    第三节 清中后期词坛:词派论争推进论词绝句的发展
        一、阳羡词派:髯陈端不让髯苏,跌宕沉雄绝代无
        二、浙西词派:秀骨清魂画亦难,千秋白石压词坛
        三、常州词派:千载春花与秋月,一经寄托便遥深
    第四节 晚清词坛:多元并立拓展论词绝句的创作
        一、评点本朝词人
        二、聚焦地域词学
        三、评点闺阁词人
        四、“主寄托”带来文学性的回归
第二章 清代论词绝句作者的主体身份与创作心理
    第一节 主体身份
        一、词派人物
        二、文人雅士
        三、词学名家
        四、词选编者
    第二节 创作心理
        一、“戏为”滥觞:“戏题”“杂感”与“偶成”的非正式批评
        二、才学为诗:作为以学问解词、注词的产物
        三、标举风雅:诗词创作的日常化
第三章 清代论词绝句名家综论
    第一节 厉鹗的论词绝句
        一、厉鹗作论词绝句的时代背景
        二、论词绝句与浙西词学
        三、厉鹗对浙派美学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宋翔凤的论词绝句
        一、宋翔凤作论词绝句的时代背景
        二、从“论词”到“解词”
        三、宋翔凤“缒幽凿险”的解词方式
    第三节 谭莹的论词绝句
        一、谭莹作论词绝句的缘由
        二、谭莹论词绝句中的词学思想
        三、谭莹与潘飞声论岭南词人异同
        四、论词绝句创作与岭南词史构建
第四章 论词绝句的文学价值
    第一节 论词绝句的艺术手法和审美特征
        一、诗与词的结合:寻章摘句,檃栝成文
        二、象与喻的结合:巧喻设譬,形象生动
        三、情与理的结合:亦情亦理,情理兼胜
    第二节 作为文学样式的论词绝句
        一、论词绝句题前小序略论
        二、论词绝句对词本事的索解
        三、论词绝句的文学性问题
第五章 论词绝句的理论价值
    第一节 论词绝句的理论内容
        一、词体起源说:从“辨体”转向“尊体”
        二、词体风格论:从“对立”走向“多元”
        三、批评方法论:从“鉴赏”到“感悟”
    第二节 论词绝句的“文体越界”问题
        一、诗与论,诗歌题材内容的开拓
        二、诗与词,“以高行卑”文体互参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3)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清代顺康雍乾时期词传播与接受的环境及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布
    第一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书目中的着录
        一、别集
        二、选集
    第二节 宋版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流传
        一、毛扆及毛褒所藏宋刻
        二、钱曾所藏宋刻
        三、季振宜所藏宋刻
        四、徐乾学所藏宋刻
        五、张宗橚所藏宋刻
        六、黄丕烈所藏宋刻
    第三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重刻与重抄
        一、唐宋词集丛刻
        (一) 汲古阁所刻唐宋词
        (二) 侯文灿刻《宋十名家词》
        二、宋词别集重刻
        三、唐宋词选集重刻
        (一) 《梅苑》
        (二) 《草堂诗余》
        (三) 《绝妙好词》
        (四) 《乐府补题》
        四、唐宋词集的重抄
        (一) 书坊及私人传抄唐宋词集
        (二) 四库馆臣抄录唐宋词集
    第四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校勘
        一、私人藏书家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毛扆和鲍廷博为中心
        二、四库馆臣对唐宋词集的校勘——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心
        (一) 字句勘误
        (二) 作者考订
        (三) 格律辨析
        (四) 版本考证
    第五节 唐宋词集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与笺注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评点——以《山中白云词》为例
        (一) 艺术手法的点评
        (二) 思想内容的感悟
        二、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笺注——以《绝妙好词笺》为例
        (一) 名物掌故笺释
        (二) 词人生平考证
        (三) 词人词作评价
        (四) 其他词作增补
        (五) 文字内容校勘
    第六节 唐宋词集的传播与顺康雍乾时期词风的演变
        一、《花间集》与明末清初复古之风的赓续
        二、《乐府补题》与顺康雍乾时期咏物词的繁荣
        三、《绝妙好词》与中期浙派的兴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编选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新编唐宋词选概述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选中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一、基本数据的获取、统计与计算
        二、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一) 时代及群体的选择
        (二) 重要词人的进退与沉浮
        (三) 词作的审视
    第三节 唐宋词的选编与顺康雍乾时期词坛风会
        一、《见山亭古今词选》:清初崇雅之风的酝酿
        二、《词综》:开启清代学南宋慕骚雅的新时代
        三、《词洁》:南北兼取的接受理念与客观上崇雅的强化
        四、《御选历代诗余》:不主一隅与悉归于正
        五、《晴雪雅词》:示人词法与南宋清雅词风的普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以《词话丛编》为中心
        一、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传播概述
        二、唐宋词在词话中的传播方式
        (一) 品评与赏析
        (二) 笺注与阐释
        (三) 辨讹与纠谬
        (四) 纪事与述闻
        三、词话传播唐宋词的特点和效应
        (一) 小众化
        (二) 碎片化
        (三) 趣味化
        (四) 深度化
    第二节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词话中的接受——以作法的研习为中心
        一、创作进程的构思
        二、艺术境界的营造
        三、作法类型的归纳
    余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体认与论争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对唐宋词人及其作品的体认
    第二节 词体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一、诗、词之异同
        二、词、曲之异同
    第三节 词史观背景下的唐宋词接受
    第四节 顺康雍乾时期关于唐宋词接受的论争
        一、南北宋之争
        二、正变之论
        三、本色论
        四、雅俗之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唐宋词接受看顺康雍乾时期词风之演变
    第一节 明末至顺治初期——宗花间、南唐、北宋与清词的小令化、艳情化
    第二节 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多元化接受与清词题材及风格的多样化
        一、风云变幻的唐宋词多元接受
        二、多元接受背景下的清初词坛
    第三节 康熙后期至乾隆后期——姜张独尊与清词内容的贫弱及风格的单一
        一、从厉鹗到王昶:对姜张的坚守与新变
        二、姜张词风笼罩下的其他类型唐宋词接受
        三、姜张独尊下的雍、乾词坛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追和看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
    第一节 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的形式
        一、和韵
        二、集句
        三、效体
        四、櫽栝
    第二节 追和词的计量及其接受意蕴
        一、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用调排行及分析
        (一) 追和用调数据基本分析
        (二) 追和十大词调
        (三) 追和词调与声情
        (四) 追和词调选用与原作及词坛风尚关系
        二、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人排行及分析
        (一) 追和次数及所属时代分布
        (二) 追和十大词人
        (三) 顺康和雍乾时期追和差异分析
        (四) 稼轩词风在清前期全面回归
        (五) 康熙中期姜张词风全面崛起
        三、顺康雍乾时期追和唐宋词作排行及分析
        (一) 被追和热点作品排行比较
        (二) 被追和热点作品的词调、题材和风格比较
        (三) 顺康时期与雍乾时期被追和热点作品之比较
        (四) 被追和热点作品所属时代比较
    第三节 追和词兴盛的原因及其对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
        一、追和词兴盛原因探究
        二、追和对于顺康雍乾词坛的影响和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唐宋词在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大事记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历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南唐二主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唐二主词本事研究
    一、李璟词本事研究
        (一)《浣溪沙》二首的作者
        (二)《浣溪沙》本事批评
    二、李煜词本事与传播研究
        (一)《菩萨蛮》词本事批评
        (二)《玉楼春》词本事批评
        (三)《柳枝》词传播研究
        (四)“后主围城中作词”考辨
第二章 词人形象与南唐词学活动研究
    一、历代词论中的二主形象
        (一)词论中的李璟形象
        (二)词论中的李煜形象
    二、李煜的音乐才能
        (一)参与补缀《霓裳羽衣曲》
        (二)创作《念家山破》和《振金铃曲破》
        (三)填《嵇康》曲词
        (四)李煜与《后庭花破子》词
        (五)李煜与《秋霁》词
    三、南唐君臣以词讽谏的文学活动研究
        (一)南唐君臣以词讽谏的文学现象
        (二)南唐君臣以词讽谏的文学史意义
第三章 南唐二主词艺术研究
    一、明清对南唐二主词的重新认识
        (一)“致语”“情语”——《艺苑卮言》对李煜词的新定位
        (二)南唐二主词写“哀情”与词体地位的提高
        (三)沈谦对李煜词认识的偏差
        (四)王国维对南唐二主词的评价
    二、论南唐二主词的凄婉词风
        (一)三种批评的声音
        (二)对二主词风认识上的二重性
        (三)陈廷焯词学视域中的二主词风
第四章 论南唐二主词的地位和影响
    一、南唐二主词的词坛地位
        (一)五代、南唐词的代表
        (二)词体正变观与南唐二主词
        (三)将南唐二主词视为婉约词风的滥觞
    二、常州词派词学视域中的南唐二主词
        (一)张惠言对南唐二主词认识的不足
        (二)周济对李煜词认识上的矛盾
        (三)谭献对李煜词作的品评
        (四)冯煦词学视域中的二主词
        (五)陈廷焯对二主词的认识
        (六)况周颐对李煜词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5)明代词学通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明代词学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词论中的复古追寻
    第一节 尊婉约抑豪放:本色词的言情内涵
    第二节 正变之争:词为艳科的承传
    第三节 申俗黜雅:"真诗只在民间"
    第四节 "闾巷歌谣即古歌谣":词体的音乐追溯
第二章 明代词论中的"主情说"
    第一节 源于乐府:主情说论词体起源
    第二节 宛转儇俏:主情说论词的体性
    第三节 真情即性:词体主情的道德观
    第四节 崇北抑南:主情说的审美旨趣
第三章 从"诗性"阐释到"自性"发掘:明代词论的尊体之说
    第一节 "小道可观":诗词的异体同性
    第二节 "性情之正":词体的义理发掘
    第三节 "悯惜惩创":词体的净化功能
    第四节 "自适以情":词体的达情功用
第四章 明代词论中的文体递变观
    第一节 "一代有一代之胜":推崇唐五代北宋词
    第二节 "天地元声":文体递变与音乐变迁
    第三节 "其变愈下,其工益难":递变观论词体价值
    第四节 "词亦有初盛中晚":词体递变盛衰论
第五章 明代词论中的创作论
    第一节 "宣达性情":词体创作的内在动因
    第二节 "观物兴心":心物相感的造境之法
    第三节 "虚、实、即、离":含蓄蕴藉的创作手法
    第四节 浑然天成:词体创作的圆融追求
第六章 明代词学发展史
    第一节 雅正刚健:明代初期词学
    第二节 主情近俗:明代中期词学
    第三节 回归雅正:明代晚期词学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在学期闻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明词及明词特色研究现状
    二、对论题的界定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上篇 明词特色的内涵探析
    第一章 明词用调的继承与新变
        第一节 明词用调情况的历史考察
        一、明词用调情况的数据统计
        二、明词用调情况与唐宋词的比较
        三、明词择调对宋词的继承
        四、明词用调所呈现的新变
        第二节 明代常用词调论析
        一、明代文化思潮与《竹枝》创作——兼论《长相思》、《调笑令》
        二、明代应酬之风与《喜迁莺》创作——兼论《千秋岁》等
        三、明代文学的“俗”化取向与《西江月》创作——兼论《一剪梅》
        四、词学创作传统与明代《苏武慢》创作
        五、江南地域文化的集结与《江南春》创作
        第三节 明代新增词调辨证
        一、明代“伪词调”衍生的主要形式
        二、明代新增词调辨析
    第二章 明词题材的泛化与变异
        第一节 明词题材的多样性呈现
        一、词学传统题材在明词中的表现
        二、明词题材表现对词学传统的突破
        第二节 殢酒拈花任我狂——论明代爱情词的回潮
        一、明前爱情词发展历程总览
        二、对明代前中期爱情词发展脉络和存在状态的考察
        三、明代中后期词体观背景下的爱情词创作
        四、“花间”传统的回归与爱情词的复兴
        第三节 咏花树下成新句——论明代咏物词风神之变
        一、明代花草类咏物词之繁茂及其成因
        二、论明代花草类咏物词风神之变——以咏梅词为例
        三、寄托与艳逸:宋明两代咏梅词差异性探析
        四、略论明代其他类型咏物词之变异
        第四节 草阁看花倾浊酒——论明AI写作景词之兴盛与变异
        一、明AI写作景词兴盛之成因
        二、论明AI写作景词风格之变
        第五节 酒杯诗卷有余闲——论晚明山人现象与闲适词
        一、晚明“山人现象”概览
        二、山人现象与晚明词的复兴
        三、晚明山人现象与闲适词关系探析
    第三章 明代追和词所体现的“复”与“变”
        第一节 明代追和词的历史考察
        一、明代追和词概况
        二、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人
        三、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作
        第二节 对明代追和词兴盛原因的探讨
        一、传词环境、方式的改变对明词创作方式、心态的影响
        二、明代“宗宋”词学观对词的接受和创作的制约
        三、明前词学资源在明代的传播所提供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小结
下篇 明词特色的历史生成
    第四章 词体演进的内在规律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第一节 对明词“不得不变”的内因考察
        一、音乐形式的演变是明词之变的内在根源
        二、民众审美趣味的转移是明词之变的直接原因
        三、词体自我调适的特性是明词之变的驱动因素
        第二节 词体演进的内在规律与明词特色之呈现
        一、“率意”的创作态度与明词之粗疏浅俗、自然率真
        二、卑视词体的价值定位与明词之“艳逸”风貌
        三、明词抒情功能的弱化及其实用化、功能化、世俗化倾向
        四、明词地位的弱化及其曲化、民歌化倾向
    第五章 明代词学审美理想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第一节 明代词史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一、明代词史观的具体表现
        二、词学观由“宗宋”向“反宋”的转型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三、“文学代兴”论、“诗词同源”论与明词创作之关系
        第二节 明代词体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一、嘉靖中期以前:依附于诗教传统的词体观
        二、嘉靖中至万历中:依附于传统诗学理论向“言情”词学观的过渡
        三、万历中期以后:“主情”词学观的高扬与时代特征的显现
        第三节 明代词论“雅俗观”背景下的明词特色生成
        一、论明代词论“黜雅崇俗”的价值取向
        二、对明代词论“崇俗”取向的历史性考察
    第六章 明词特色生成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明代词人主体人格变迁与明词特色之生成
        一、明代前期士人心态与词的创作
        二、成化至正德年间文人心态变迁与明词走向
        三、晚明士人心态与明词特质的生成
        第二节 世风“崇俗”与明词的俗化取向
        一、对雅、俗文学之关系的历史性考察
        二、明词之“俗”的具体表现
        三、论明代文学“趋俗性”对明词“俗”化特质的塑造
    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古典词论中的尊“雅”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综述及选题缘起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尊“雅”观——形成与嬗变
    第一节 唐五代:尊“雅”观的酝酿和萌芽
    第二节 两宋:尊“雅”观的树立和发展
    第三节 金元明:尊“雅”观的完成、凝定
    第四节 清代:尊“雅”观的开拓和深化
第二章 词论之“雅”——内涵及其生成
    第一节“雅”之义界(广义和狭义)和内涵
    第二节 词论之“雅”的生成
第三章 尊“雅”观——精神与方法
    第一节 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一尊“雅”观的思想精神
    第二节 尊“雅”观所体现出的方法论
第四章 尊“雅”观——风格表现及其特点
    第一节 清雅与闲雅
    第二节 骚雅与雅正
    第三节 醇雅与儒雅
第五章 词论尊“雅”观的意义
    第一节 尊“雅”观的理论价值
    第二节 词体品位的提升及对词人的认可
    第三节 对诗学的贡献及对其他文体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从“词本事”看宋词之“尊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词本事”界说与“尊体”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词本事概念界说与本文的文献范畴
        一、古人对“词本事”的理解
        二、今人的理解及本文的界说
    第二节 宋词之“尊体”与清代“尊体”运动之别
        一、“尊体”的提出与清代“尊体”运动
        二、宋人的“尊体”意识及其与清代的区别
        三、宋词“尊体”的本质及其内在机制
第二章 “词本事”的书写意图与宋人的“尊体”意识的线性发展
    第一节 “前苏轼时代”的词本事书写
        一、“前苏轼时代”词本事文献梳理
        二、“前苏轼时代”词本事书写的随意性与偶然性
    第二节 苏轼的本事书写及其带来的转变
        一、苏轼的叙事性词序
        二、苏轼在笔记体着作中对其词本事的“再书写”
        三、苏轼“自书本事”的“尊体”意义
    第三节 “自书本事”现象的发展及“以事传词”的书写意图
        一、“自书本事”现象的发展
        二、词作者后辈书写的“先人本事”
        三、“以事传词”书写意图的“尊体”意义
    第四节 宋人词话中的词本事及其“以词传人”书写意图
        一、《时贤本事曲子集》的词本事书写意图
        二、周密《浩然斋词话》中具有存史意识的本事书写
        三、“以词传人”的书写意图与“一代文学”观念的初步奠基
第三章 “学问化”本事书写与宋代词学的生成
    第一节 从不严谨的本事记录到事实考证
        一、“词本事”书写方式走向“学问化”的两种表现
        二、“词本事”的“学问化”书写对宋代词学的“催生”
    第二节 “词本事”书写与词论的逐步融合
        一、“词本事”书写与词论融合的两种形式
        二、“学问化”的本事书写与“考论整合”的宋代词学
第四章 艳情本事的转变与宋人对词体“侧艳”道德偏见的消弭
    第一节 早期对“侧艳”的道德偏见
    第二节 艳情本事的虚构与艳情题材的“纯情化”
        一、艳情本事走向“虚构”的转变
        二、虚构艳情本事的“纯情化”
    第三节 破除“侧艳”道德偏见的尊体意义
第五章 “词本事”的政治寄托与传统诗学对“尊体”的影响
    第一节 宋初“词本事”中的“文学误国论”
        一、“文学误国论”的源流
        二、宋人在本事书写中对“文学误国论“延续与摆脱
    第二节 从俚俗词本事看词体对“怨刺传统“的回归
    第三节 从南渡后的“词本事”看词体对“诗言志”的回归
第六章 “词本事”的“音乐性”记载与全面尊体意识
    第一节 宋代“词本事”中的“音乐性”现象梳理
    第二节 宋人对词体“音乐性”的专门论述及其全面尊体意识
        一、北宋人对词体的音乐性较少专门论述
        二、南宋“雅派词人”对周邦彦的继承
        三、从姜夔的词序看雅派词人的全面尊体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苏门词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苏轼“以诗为词”新论
    第一节 从宋人对苏词的评价看“以诗为词”
        一、宋人的“以诗为词”不包含协律
        二、再说“以诗为词”
    第二节 从词体功能的变化看苏轼“以诗为词”
        一、交往酬赠:从早期杭州词看苏轼对词体的介入
        二、从艳情到士大夫之感:苏柳比较
        三、苏轼的词体观
    第三节 从苏轼咏物诗词比较看词与诗的分流
        一、咏物诗词吟咏对象比较
        二、咏物词对比兴寄托类咏物诗的分流
        三、差异与趋同:分流过程的复杂性
        (一) 差异性:词的比兴手法更为深微
        (二) 趋同性:词中渐与诗为近的清旷之风
第二章 苏门四学士对“以诗为词”的接受
    第一节 “着腔子唱好诗”——黄庭坚诗化词之得失及其影响
        一、黄庭坚对词体的认识
        二、黄庭坚诗化词的特点及缺失
        三、黄词的独创之处以及对姜夔的影响
    第二节 “变而不觉其变”——从诗化视角看秦观词的独树一帜
        一、从清婉到凄清:秦观词“清”的特点
        二、从与晏几道词的比较看秦观词的情感转向
        三、契合长公者独深:柳、苏之外,独树一帜
    第三节 “学东坡者,必自无咎始”——论晁补之词对诗化的深入
        一、晁补之“取苏而否黄”的理论建构
        二、晁补之词对诗化的深入
第三章 苏门词人的贬谪心态(上)
    第一节 “桃源”与“扁舟”——从意象的选择看秦观与苏轼的贬谪心态
        一、桃源望断无寻处:从“桃源”意象看秦观的贬谪心态
        (一) 桃源意象在三首词中的使用情况考察
        (二) 秦观贬谪期间心路历程分析
        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从“扁舟”意象看苏轼的贬谪心态
        (一) 由悲到旷的心态变化
        (二) 原因分析:扁舟归去的终极追寻
        三、绝望与希望,抵制与接受:桃源与扁舟意象的源头及暗含的心理姿态
        四、为情所役、有情而不役于情:心态不同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从傲视万物到看破世情——黄庭坚贬谪心态探析
        一、从傲视万物到看破世情:黄庭坚贬谪心态变化曲线
        二、接受型超越与驱遗型超越——从渔父词看苏轼与黄庭坚在党争贬谪中的不同心态
第四章 苏门词人的贬谪心态(下)
    第一节 从词中用典看晁补之的贬谪心态
        一、晁补之词中高频典故递擅轨迹
        二、形貌俱似、神理有别与超越形迹、神理合一:晁补之与苏轼慕陶比较
    第二节 新旧党争背景下苏门之外的词人心态探析
        一、避世的爱情美学:晏几道
        二、不遇的寂寞之苦:贺铸
        三、宦海的羁旅之思:周邦彦
    第三节 从词境比较看贬谪给苏门词人带来的影响
        一、秦观与晏几道词境比较
        二、苏轼与周邦彦词境比较
结语
附录一: 苏门词人活动及词作年表
附录二: 苏门词人编年词作数量统计总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北宋中后期艳情词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晚唐五代北宋文人词抒情方式演进研究[D]. 雷晶晶.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2]清代论词绝句研究[D]. 苏静. 吉林大学, 2020(01)
  • [3]唐宋词在清代顺康雍乾时期的传播与接受[D]. 陶友珍. 苏州大学, 2020(06)
  • [4]历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南唐二主词研究[D]. 杨伟义.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5]明代词学通论[D]. 刘劲松.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2)
  • [6]明代词论中的“主情说”[A]. 刘劲松.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辑)——中国文论的思想与智慧, 2015
  • [7]明词特色及其历史生成研究[D]. 王靖懿. 苏州大学, 2015(11)
  • [8]中国古典词论中的尊“雅”观研究[D]. 祝云珠. 云南大学, 2014(11)
  • [9]从“词本事”看宋词之“尊体”[D]. 宋学达. 黑龙江大学, 2014(03)
  • [10]苏门词人研究[D]. 姚菊. 南京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北宋中后期情诗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