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蛋白质引导机制的先驱

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蛋白质引导机制的先驱

一、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蛋白引导机制的开拓者(论文文献综述)

吴佳美[1](2021)在《吴孟超——医者仁心》文中研究表明人物简介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着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

朱芬[2](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李鸽[3](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胡娟[4](2020)在《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有关《犹太人与诺贝尔奖》“专有名称”英汉翻译报告》文中指出专有名称的翻译是翻译过程中很常见的考验,能否恰当地翻译专有名称关系到是否准确地用目标语表达原文的信息。本翻译报告是基于英汉翻译项目《犹太人与诺贝尔奖》,在皮特·纽马克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尝试研究信息型文本中专有名称的翻译步骤、策略和方法。《犹太人与诺贝尔奖》是以色列作家伊夫萨姆·阿兹加德(Yivsam Azgad)撰写的系列书籍中的一册,重点介绍多位杰出犹太民族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平,内容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理学、医学、经济学及文学等领域的专业内容。翻译过程中,笔者遇到了很多初次出现的人名及科学领域专业术语等专有名称。目前,大部分专有名称在汉语中不存在对等的表达,因此,专有名称的翻译是笔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根据皮特·纽马克的交际和语义翻译理论,同时参考前辈的有关专有名称的研究成果,译者归纳出相对系统的翻译步骤,主要采用了音译、直译、意译及补偿法翻译策略。文本中出现的人名,译者直接采用音译,以实现人名的语音转换,让汉语目标读者能听到汉语译名后识别出对应的人物,实现人名的指称作用。对于科学术语等,译者采用直译、意译,实现目标语读者充分理解该术语承载的信息。对于部分专有名称,译者还会采用补偿法来补充说明名称的深层含义,帮助目标读者理解。总的目标是利用这几种翻译方法实现译文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并且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专有名称承载着重要信息,准确翻译专有名称能有效促进目标语读者理解译文所要表达的信息。本翻译报告旨在研究信息型文本中专有名称的翻译步骤、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促进专有名称的翻译和研究。

陈俊升,陈代杰,路慧丽[5](2020)在《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从“N个第一”的诞生到传染病的防治》文中认为现今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已经超过80岁,然而19世纪以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仅有30~40岁,传染性疾病是当时占据首位的死亡原因。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寿命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得益于疫苗和药物的诞生,而在发现和发明这些具有里程碑式的"灵丹妙药"背后,是一场科学的革命。本文对从巴斯德革命性科学"微小生命体理论"的提出,到"细菌致病理论"的建立,到由此诞生的N个控制传染病的"灵丹妙药"发现和发明,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文献梳理和阐述。旨在让读者在"身临其境"的COVID-19传染病大流行期间,能够重温一下在抗击"瘟疫"的历史长河中诞生的革命性的科学和伟大的科学家,并致敬各行各业为抗击疫情而努力的人们。

原军超[6](2020)在《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文中指出现代认知科学促进了神经生理学与文化人类学之间跨学科沟通与整合,形成了神经人类学(Neuroanthropology)研究范式,以研究生理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以及文化的生物学基础。脑与神经系统不仅是生物器官亦是文化器官,其发育过程持续经历着文化的塑造,文化深深影响着基因表达和细胞水平的发育过程。大脑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是神经人类学的核心研究领域,该领域探索先天与后天、生物学机制和文化符号的交互影响,将社会文化神经科学与心理人类学、文化心理学相结合,批判性的分析心理、行为和自我。通过对特定的神经文化现象进行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每一种现象都可能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动态机制。神经人类学的研究改写了我们对人类能力的理解,比如研究冥想与禅修这样的练习是如何形成和依赖神经功能的,并检查成瘾和自闭症等病理学的交互本质。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禅修实践和经验的神经生理过程日益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定义禅修,使其适用于不同文化。为了更专注于禅修的普遍属性,需要我们将定义局限于精神行为,尤其是那些产生被认为具有禅修品质的意识状态的行为。有效的禅修定义可以用现象学和神经生理学的术语来表述,即转换为神经现象学的语言。禅修文化通过仪式化过程使现实的文化理论与个体主体性相协调,以便具体化和确认社会的世界观,并通过动态变化重建和谐和意义的循环。不同社会发展或借用了包含禅修的程序,通过训练持续关注一系列精神符号的技巧以唤起文化规定的经验。不同禅修系统通过培养特定的经验和意识状态,从而以社会要求和认可的、符合社会世界观的方式影响个人发展。因此,无论禅修是由个人进行还是由群体共同练习,传统的禅修系统表达的是社会过程,其实践的目标、设计、仪式、地点和时间,以及对由此产生的经验和见解的解释,都是由社会各自的集体目的而决定的。佛教与科学之间经历了一百多年时间的交流,佛教为科学提供了新的资料和启迪,科学为佛教的现代转型提出了挑战并提供了切实的语言和工具。在与科学的交流过程中,佛教的观念迅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二十世纪末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使得佛教的诸多理论与修持方式获得了某种证明,并且佛教又实际上影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认知科学革命,尤其是影响了意识经验与现象学转向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因为对还原论取向的不满,所以将关注点主要集中于解决意识的“难”问题,以弥合早期研究中所忽视的解释的鸿沟,即寻找意识过程伴随的经验何以可能的依据。其中有代表性的即是瓦雷拉所提出的神经现象学进路,其将第一人称现象学与第三人称神经科学进行整合,通过现象学研究来丰富对意识经验的理解,通过神经科学实验来揭示其神经动力学机制,目的在于在神经科学背景下缩小主观经验和大脑过程之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距离,通过建立主观经验和神经生物学之间动态的相互制约来弥补还原论的缺陷,弥合意识问题的解释鸿沟。神经现象学的建立过程中,佛教的理论和禅修经验一直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不仅为其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持,而且又是证明其有效性的重要研究领域。本研究在佛教与认知科学交流的背景下,以藏传佛教禅修经验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和总结禅修与神经现象学的互惠整合。本研究主体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核为参照点,论述佛教何以可称为某种科学,以及论述现代佛教转型中,科学化建构是其主要问题,并且揭示佛教与科学形成合作关系过程中,相互之间抱持的观点和态度,在这一历程中上座部佛教完成了现代转型,之后藏传佛教的异军突起,承担了与科学对话的重任,并且推动了以认知科学为核心的意识研究领域的发展。第二章的关注点在于瓦雷拉及其创建的神经现象学研究取向。在梳理瓦雷拉的人生经历的同时,重点关注于其所受到的现象学与佛学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体现在其思考与研究过程中。在论述意识经验的神经现象学研究时,我们关注到文化取向的神经现象学,但是把研究视角集中于认知科学的内在解释困境,即查尔默斯所提出的意识的“难”问题,以及瓦雷拉对此问题所进行的神经现象学解答。第三章主要论述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与佛教理论的内在关系,包括通过免疫研究提出的自创生理论与认知的关系、认知科学研究中的自我的无根基性和具身生成所对应的佛教无我与缘起性空,并且在神经现象学视角下论述现代认知科学中所蕴含的佛法。第四章以高曼和戴维森两位学者为切入点,通过他们学习佛教禅修的历程,论述禅修如何进入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视野,以及所进行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和取得的研究结果。第五章主要阐释第一人称现象学研究视角下的藏传佛教禅修,重点在于讨论禅修的模式和经验研究的切入点以及对其进行的认知现象学分析。第六章阐述神经现象学将第一人称现象学与第三人称神经科学方法论整合过程中,以藏传佛教禅修为研究对象所拓展的崭新的研究领域,包括禅修经验的神经科学基本框架、专注力禅修的认知与神经动力学、禅定的神经机制、禅修自发视觉表象的神经基础、拙火瑜伽的神经生理研究、藏传佛教与上师加持的大脑间神经同步性机制、禅修诱发濒死体验的心理测量研究等内容。最后,我们以他者的视角凝视佛教与科学对话的交汇与错位,并认为在现象学悬置的态度下,二者在开放性的空间中能够在未来更为深入地进行互惠整合。

侯琨[7](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指出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金宁[8](2019)在《日本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欣[9](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王越楠[10](2018)在《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若干原因分析》文中提出诺贝尔科技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项,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所追求的目标。二战后,日本诞生了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并在21世纪短短17年里获得了17个诺贝尔科技奖。这些诺贝尔奖得主基本都在日本本土接受教育,完成了获奖成果的研究。日本作为诺贝尔科技奖舞台上杀出的一匹黑马,在较短时间内获奖数量之密集让世界各国都感到震惊。其获奖背后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也成了热议的话题。本文首先从日本科技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了其科技实力从弱小到强大的积累和突破过程,探究历史原因对其获奖的影响。其次,从教育角度,通过分析其获奖者的受教育背景并运用中日对比的方式,来探讨教育对其获奖的重要影响。最后,从科技体制角度,通过统计获奖者是否有行政任职,来分析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分析日本高校学术自由、自治的情况,来探究学术环境对获奖的作用;通过分析日本的产学官合作制以及本土化的讲座制,来说明它们对获奖者的积极作用。在分析方法方面,本文多处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获奖者的获奖经历来说明其获奖原因;也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对比两国在近代面对外来势力入侵时所作出的反应、所采取的西化措施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科技实力差异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影响了诺贝尔科技奖的获得数量。1966至1976年是中国的文革时期,我国该时期教育发展停滞。而这一时期是大部分日本获奖者的受教育或者进行获奖研究的关键期,通过对比中日在该时期各自的教育发展情况来说明其对获奖者的影响。希望通过历史、教育和科技体制三方面的原因分析,大家能更全面的了解日本为什么获得如此多的诺贝尔科技奖,其科技发展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从而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蛋白引导机制的开拓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蛋白引导机制的开拓者(论文提纲范文)

(1)吴孟超——医者仁心(论文提纲范文)

人物简介
国社报道中对吴孟超的综述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永不满足,实验研究谱新篇
呕心沥血,培育几代英才
结语

(2)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小结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1.3.1 研究的创新点
        1.3.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2.1.1 创新与创造
        2.1.2 思维、精神、意识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2.2.1 开拓性
        2.2.2 阶段性
        2.2.3 综合性
        2.2.4 可塑性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有关《犹太人与诺贝尔奖》“专有名称”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Original Text
    1.2 The Motivation for Selecting the Original Text
    1.3 Research Purpose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4.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5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2.1 Analysis of Text Type
    2.2 Requirements of Translation Task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3.1 Theoretical Preparations
        3.1.1 Previous studies on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theories
        3.1.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roper names
    3.2 Practical Preparations
    3.3 Translation Process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Transliteration for Proper Names without Connotation
    4.2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Proper Names with Connotation
        4.2.1 Literal translation
        4.2.2 Free translation
        4.2.3.Compens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Acknowledgements
References
Appendix

(5)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从“N个第一”的诞生到传染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革命性”科学?
2 革命性科学的“微小生命体理论”的形成
    2.1 微生物学开山鼻祖——安东尼·列文虎克与罗伯特·胡克
    2.2 质疑“自然发生说”的先驱
    2.3“微小生命体理论”的提出——科学王国中最完美的人——路易·巴斯德
        2.3.1 从酒石酸不对称现象的发现,到“微小生命体理论”的隐约显现
        2.3.2 从解决“发酵问题”到获得“微小生命体理论”的基本证据
        2.3.3 从推测到验证:几个否定“自然发生说”的经典实验
        2.3.4 在“微小生命体理论”指导下,解决丝蚕病
3 细菌致病理论的建立——撰写“细菌学圣经”的人——Robert Koch
    3.1 第一个捕捉到病原菌的“猎人”
    3.2 创新细菌显微和分离培养技术——犹如“猎人”的身上插上了“翅膀”
    3.3“科赫法则”——“细菌致病理论”的验证和完善
4 巴斯德-科赫之争
5“细菌致病理论”引领下的“人类健康革命”
    5.1 第一剂白喉抗毒素(抗白喉血清)的诞生——开创传染病控制新时代,引领“抗体”药物的诞生
        5.1.1 白喉棒状杆菌是如何被发现?
        5.1.2 白喉抗毒素是如何诞生的——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5.2 第一剂征服“白色瘟疫”疫苗的发现和应用
        5.2.1 抗结核病疫苗是如何诞生的——Albert Calmette和CamiIIe Guerin
        5.2.2 抗结核病防治的艰巨性
    5.3“第一枚魔弹”砷凡纳明的发明——引领现代化时代的到来
        5.3.1 第一枚“魔弹”的发现——Paul Ehrlich
        5.3.2 现代免疫学的奠基人——保罗·埃尔利希
    5.4 第一个“抗菌药物”磺胺发明——现代抗菌药物治疗时代的诞生
        5.4.1 黎明前的黑暗是如何打破的?——GerhardJohannes Paul Domagk
        5.4.2“前药”概念的提出——开创药物化学研究新领域
        5.4.3 最高的奖赏——拯救了自己的女儿
    5.5 第一个“霉菌代谢产物”青霉素的发现——药物来源新时代的诞生
        5.5.1 机遇眷顾有准备的人——亚历山大·弗莱明
        5.5.2 青霉素的再发现——Howard Walter Florey和Ernst Boris Chain
    5.6 第一个“抗结核抗生素”链霉素的发现——抗生素黄金时代的到来
        5.6.1 土壤之父——Selman A.Waksman

(6)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人类学的经验转向的现象学影响
    2、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
    3、国外禅修的认知与神经科学研究
        3.1 禅修与神经现象学
        3.2 禅修的神经科学研究
        3.3 禅修的心理治疗研究
    4、国内神经现象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5、问题提出
    6、研究内容
    7、研究方法
    8、研究的不足
第1章 西方佛教的科学化建构及其认知阐释
第2章 主体具身化的感官经验探索与神经现象学
    2.1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现象世界的探索者
    2.2 神经现象学与意识经验研究
        2.2.1 文化神经现象学
        2.2.2 瓦雷拉的神经现象学
第3章 自我与无我:神经现象学的理论基础
    3.1 神经现象学的生物理论:自我的自创生与认知
    3.2 神经现象学的认识论基础:具身认知与缘起性空
    3.3 神经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的未来
第4章 身体体验的文化转译:藏传佛教禅修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相遇
    4.1 沉思神经科学的产生
    4.2 沉思神经科学的经典实验研究
第5章 藏传佛教禅修经验与身体感的现象学意义
    5.1 禅修经验地方性知识的跨文化不变性探索
    5.2 禅修主体内感官经验的认知现象学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跨文化主体的感官经验: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领域
    6.1 禅修经验的神经科学框架
        6.1.1 专注力禅修
        6.1.2 开放式监控禅修
        6.1.3 FA和OM的神经动力学
    6.2 专注力禅修的认知与神经动力学
    6.3 禅定(Jhana):自我奖赏系统与默认感觉意识
    6.4 禅修自发视觉意象的神经基础
        6.4.1 禅修光体验
        6.4.2 禅修自发表象
    6.5 拙火瑜伽的神经生理研究
    6.6 大脑间神经同步性:从藏传佛教辩经到上师加持
        6.6.1 藏传佛教辩经
        6.6.2 上师加持
    6.7 禅修诱发濒死体验的心理测量研究
总结:跨文化的身体与意识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7)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前人研究综述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2.1.1 月亮骗局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3.4.2 RNA世界假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第七章 结语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词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若干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意义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历史原因分析
    2.1 二战前的科技实力积累
        2.1.1 西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政策
        2.1.2 中日同一时期不同举措下科技实力的差异
        2.1.3 科技发展实现最初积累
    2.2 二战后科技实力突破
        2.2.1 二战后诺贝尔科技奖成果初现
        2.2.2 社会飞速发展期---诺贝尔科技奖多产时代来临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教育原因分析
    3.1 获奖者的教育背景分析
        3.1.1 获奖者的童年教育分析
        3.1.2 获奖者的学历特征分析
        3.1.3 获奖者的高等教育阶段大学实力特征分析
    3.2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教育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科技体制原因分析
    4.1 行政因素与科研创新能力
        4.1.1 行政任职制度有利于科学家专心科研
        4.1.2 学术自由环境有利于科学家自由思考
    4.2 产学官合作制的重要作用
        4.2.1 产学官合作制
        4.2.2 案例分析
    4.3 讲座制的重要作用
        4.3.1 本土化的讲座制
        4.3.2 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蛋白引导机制的开拓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吴孟超——医者仁心[J]. 吴佳美. 科幻画报, 2021(06)
  • [2]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4]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有关《犹太人与诺贝尔奖》“专有名称”英汉翻译报告[D]. 胡娟.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2)
  • [5]传染病背后的科学——从“N个第一”的诞生到传染病的防治[J]. 陈俊升,陈代杰,路慧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0(04)
  • [6]藏传佛教禅修的神经现象学研究 ——面向感官经验的神经人类学视角[D]. 原军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7]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日本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群体研究[D]. 金宁.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10]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若干原因分析[D]. 王越楠. 天津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蛋白质引导机制的先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