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检验在国产细毛条加工中的应用

客观检验在国产细毛条加工中的应用

一、客观检验在国产细羊毛毛条加工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丁彩玲[1](2016)在《超细羊毛洗梳染低损伤加工技术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羊毛纺织品具有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服用舒适性好等优良特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羊毛纤维的优良纺织性能,使之成为纺织工业广泛应用的优质天然纤维材料之一。随着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毛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羊毛纺织品越来越趋于精细化、轻薄化和舒适化,对羊毛原料品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以超细羊毛为原料的高品质毛纺产品受到了高端消费者的关注和欢迎。然而,羊毛越细,意味着其加工难度越大,传统毛纺工艺很难满足这种精细化加工的要求,批量生产有难度。超细羊毛加工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洗毛、梳毛和染色中的纤维损伤以及工艺不当引起的后续加工的进一步损伤。在洗毛、梳毛和染色加工中,化学品的使用、加工温度、酸碱度和机械力的作用等,都是造成纤维内部化学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变化的原因。这些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导致的纤维性能的损伤,来源于纤维内部化学结构、物理结构和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到羊毛纤维的加工性能,也会影响到羊毛纺织品的弹性、手感、光泽等品质和风格。因此,要利用好珍贵的超细羊毛资源,开发出品质优良的高端毛纺织品,需要开展超细羊毛低损伤加工性能及其工艺技术的研究,满足产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为此,本论文采用13.0μm的超细羊毛为对象,以超细羊毛的结构及性能特征研究为基础,从低损伤洗毛装置与工艺技术、低损伤梳毛工艺技术和低损伤染色加工性能及机理等方面,系统地研究超细羊毛在加工中发生损伤的程度及原因,进而探讨超细羊毛的低损伤加工性能及其机理,优化超细羊毛的低损伤洗毛、梳毛和染色的工艺技术参数。首先,测试和分析了13.0μm澳大利亚超细羊毛的外观形貌、密度及比表面积、缩绒性能、强伸性能、摩擦性能、上染性能、allw?rden反应等结构与性能指标,与17.5μm的普通细羊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超细羊毛与普通细羊毛的红外光谱具有较高的相似度,纤维的化学结构基本一致;超细羊毛纤维鳞片光滑,鳞片多呈环状并紧贴于毛干,鳞片厚度较薄,排列整齐且紧密,可见高度小;纤维细度低,单位长度内的鳞片密度高,卷曲数多,平均密度和比表面积大;鳞片表面细胞膜完整,allw?rden反应明显,可在纤维四周呈现大而连续的囊泡;超细羊毛强力较低、伸长率大、断裂比功大、初始模量小,即纤维刚性小;超细羊毛摩擦效应更大,且静摩擦效应大于动摩擦效应,缩绒球体积小,这些特性都表明超细羊毛更容易发生毡缩;超细羊毛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细度,使其初始上染速率快,平衡上染百分率也略高于普通细羊毛。其次,针对超细羊毛洗涤中容易毡并、不利于后道梳理等问题,设计制作了不同于常规洗毛方式的一套吊笼式低损伤洗毛装置,并以“纤维洗涤方法及其洗涤装置”申报和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基于这套洗毛装置,采用中性洗毛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探讨了洗液浓度、温度、时间、ph值等洗毛工艺因素对超细羊毛洗毛质量的影响,制订出一套基于吊笼式洗毛装置的超细羊毛低损伤洗毛的工艺技术:浓度(24槽)分别为2.2g/l、1.8g/l、1.4g/l;温度(16槽)分别为26℃、58℃、56℃、52℃、48℃、42℃;时间(16槽)分别为80s、85s、85s、80s、80s、80s。结果表明,经过吊笼式低损伤工艺洗毛得到的超细羊毛表面光滑干净,鳞片损伤减小,allw?rden反应可以在羊毛表面形成基本连续的囊泡,只是局部变小,无破裂。与常规洗毛相比,纤维的平均强度和白度分别提高了4.8%和6.2%,生产效率和制成率提升,实现了对超细羊毛的低损伤洗毛加工要求。然后,针对梳毛中超细羊毛容易纠缠、反复拉伸后纤维断裂等损伤问题,以纤维平均长度损伤和落毛率为测试指标,探讨了各工作辊隔距、速比、针布规格及分布工艺参数对超细羊毛损伤的影响。结合正交实验方法,进一步优化梳毛工艺。利用team-3预测公式进行质量控制,建立相关质量监控图。最终优选制定了超细羊毛梳毛低损伤加工的工艺参数:2#隔距,3#速比,锡林针布齿密为60.7齿/cm2,道夫针布齿密为62.5齿/cm2,出条重量为20g/m。运用这套低损伤梳毛工艺参数,超细羊毛毛条制成率提高,毛粒数降低,条干均匀,产品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最后,针对超细羊毛染色中容易出现染色不匀、内外色差及纤维强力损伤等问题进行研究。采用lanasol活性染料进行低温染色,通过对影响染色中超细羊毛损伤的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助剂用量、温度、时间、pH值等工艺参数对纤维束强、染液吸尽率、表面得色深度K/S值、色牢度的影响,揭示了超细羊毛低损伤染色机理,确立了适合超细羊毛染色的最佳工艺:温度90℃,时间70min,pH值4.0。在此染色条件下,超细羊毛的染色吸尽率达到98%以上,摩擦色牢度和皂洗色牢度均能达到4级以上。通过测试纤维束强损伤率、扫描电镜图和Allw?rden反应,并与常规染色进行对比分析,优化的低温染色工艺条件提高了染色超细羊毛的纤维束强,减少了纤维鳞片损伤,实现了超细羊毛低损伤染色加工。总之,在洗毛、染色过程中的化学药剂和高温等加工条件的作用下,主要导致了超细羊毛强力下降、容易毡化,并会加重羊毛在后道工序的进一步物理性损伤;而梳毛等机械作用会直接导致超细羊毛纤维的物理损伤。这些都会造成加工的困难和低制成率、低效率和低成品合格率等问题,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和风格。所以,本论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揭示了影响超细羊毛洗毛、梳毛、染色加工性能的因素和超细羊毛在洗毛、梳毛、染色加工中产生的损伤及其产生的机制,创新性地设计制作了吊笼式洗毛装置,并建立了一套最大限度地降低超细羊毛损伤的洗毛、梳毛和染色的工艺技术,不仅为高端高品质毛纺织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科学和技术支持,也为产品升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贝贝[2](2016)在《中国羊毛对外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羊毛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加工国和贸易国。尽管如此,中国羊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高度进口依赖和弱国际竞争力导致中国羊毛产业大而不强,使得国内羊毛市场易受国际市场影响。目前,随着贸易自由化推进,中国羊毛市场正处于不断开放进程中。2002年开始按照入世协议对羊毛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保证以较低的关税进口承诺的配额准入量,为国外羊毛提供了市场准入机会。并且,又分别于2009年和2016年开始按照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两大羊毛进口来源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原产羊毛提供了免税国别配额量。中国羊毛市场逐步有计划、有针对地放开不可避免将使国内贸易和产业发展面临进一步的国际市场冲击,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羊毛贸易及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世界和中国的羊毛生产和贸易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其次,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羊毛贸易变动成因进行分析;然后,对中国羊毛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是利用进口需求模型和引力模型对影响羊毛进口因素进行研究,然后在测算中国羊毛出口竞争力基础上,根据波特钻石模型总结羊毛出口竞争力成因,用引力模型分析其出口影响因素:最后,从羊毛供需潜力视角预期未来中国羊毛贸易变化,并用GTAP模型预测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下中国羊毛贸易的演变趋势。本文对中国羊毛贸易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并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梳理中国羊毛贸易变动原因,而且能够为政府完善羊毛贸易和生产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世界羊毛生产区域和产量发生较大变化;中国赶超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第一大羊毛生产国,羊毛生产品种和区域结构有所调整:世界羊毛贸易以原毛为主,贸易区域出现变化;中国羊毛持续贸易逆差,主要进口原毛、出口羊毛条。(2)中国原毛贸易逆差扩大是由于国内供应不足和外毛竞争力强促进大量进口,而缺乏竞争力且依赖世界市场带来出口减少;洗净毛贸易逆差波动是由于国内供应不足和外毛竞争力强带来进口增加,同时世界需求增长、出口结构作用和竞争力减弱带来出口有所增长;羊毛条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是由于外毛缺乏竞争力导致进口减少,而世界需求增长和竞争力强促进出口大幅增加。(3)从进口来看,中国对主要来源国羊毛的支出显着富有弹性,对主要来源国原毛、洗净毛进口缺乏价格弹性,但羊毛条进口显着富有价格弹性;羊毛进口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且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中国细羊毛产量所占比重和中国绵羊存栏量是影响中国原毛、洗净毛进口的重要变量,而中国羊毛条进口主要受到羊毛条价格影响。(4)从出口来看,仅羊毛条出口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但与其他国家出口相似度相对较高;钻石模型各方面因素均有所促进羊毛条竞争力形成:羊毛条出口主要受中国纺织业和经济发展、贸易自由化安排、价格和距离的影响。(5)未来年份中国羊毛进口规模将继续增加,但增幅有所放缓;中澳自贸区建立后,羊毛进口贸易将向澳大利亚集中,羊毛出口将向非主要出口目的地分散;若澳大利亚羊毛大量进口对国内羊毛产业造成损害,中国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可能性不大。

郑文新[3](2012)在《降低细羊毛细度离散的分级整理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羊毛是中国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也是农牧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构成羊毛质量的因素很多,细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毛越细价格越高。羊毛的细度与品种、饲养管理等都有关系,同一只羊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群羊的不同个体之间羊毛细度存在差异。羊毛生产实际上是把不同部位、不同群、不同地域的羊毛不断集中的过程,也就是说,羊毛细度实际上是不同等级的羊毛合并后构成的,从统计学的角度上,仅有平均值肯定是不能表征其品质情况的,应该用细度平均值和细度离散一起评价羊毛品质。但国内目前还未对羊毛细度离散参数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家强制标准《绵羊毛》仅将平均细度作为考量指标。有研究表明,细度离散每降低5%,相当于细度降低1μm。也就是说,降低细度离散可以提升羊毛品质和价格。但国内目前未见或很少见关于地区的细度分布情况、细度离散与育种历史、年龄、部位、粗细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未见到分级整理对细度离散的影响量化的研究。本实验以新疆南北疆的巩乃斯种羊场、拜城种羊场、温泉县呼和托哈种畜场羊毛细度离散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羊毛细度离散的因素,开展降低细度离散的技术措施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采集的10238只细毛羊样品进行分析,其细度分布主要是在16μm到25μm之间,分布范围较宽。如无良好的分级整理的生产方式,一定会造成羊毛细度离散偏大。(2)育种历史相对较长的牧场,其羊毛细度离散在15-20%范围内羊的数量显着高于育种时间相对较短的羊场。说明育种的时间长短与细度离散存在相关关系,育种时间长的羊群细度离散较小。(3)实验羊群肩部和股部总体匀度较好,但肩部的细度普遍比股部略细,说明肩部羊毛品质更好,且同一只羊不同部位的细度离散存在差异。(4)根据羊的年龄,对其细度离散进行统计,发现细度离散与羊的年龄无显着关系;年龄大的羊细度离散不一定大。(5)羊毛的粗细与细度离散不一定有必然的关联,细度较粗的羊毛其细度离散值未必大,这意味着细度较粗的羊毛也可能成为良好的纺织原料。(6)新羊毛现代化管理技术(客观检验-悬挂不同标示颜色与形状的耳标-机械剪毛-整理-分级-打包-检验-并批)的羊毛细度离散显着低于对照组。(7)分级整理确实对降低细度离散有影响,其影响程度大于品种、饲养管理等因素。说明国毛生产应高度重视分级整理工作,在构建羊毛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时,必须考虑纳入分级整理技术。(8)目前的国家强制标准《绵羊毛》应予修订。

战英杰[4](2011)在《中国羊毛生产和外贸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羊毛是人类在纺织史上最早利用的天然纤维之一,羊毛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羊毛制品具有手感丰满、吸湿性强、保暖性好、穿着舒适等优点,它越来越成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20世纪80年代,世界羊毛业飞速发展,自90年代开始,出现快速滑坡,2009年原毛产量仅有208万吨,绵羊存栏下降到不足11亿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毛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羊毛产业的发展。目前绵羊存栏量约1.2亿只,原毛产量约35万吨,是世界最大的绵羊饲养国和第二大羊毛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羊毛加工国,每年加工羊毛35~40万吨(净毛),占世界羊毛加工量的35%。本研究在分析世界羊毛生产及贸易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羊毛的生产、消费、加工、流通、国家标准和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1999~2010年中国和主要羊毛出口国的季度平均价格数据对国际市场羊毛价格和国内羊毛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国内外原毛市场价格相关性较大,存在显着的协整关系。中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原毛市场之间存在误差校正机制;国际市场引导中国原毛现货市场。据此,本文利用进口需求模型对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与国内原毛供给和进口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对原毛进口需求模型估计结果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国的原毛需求增加以后,受益最大的是澳大利亚;其次是南非和新西兰,中国自产原毛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最小。这对中国原毛生产者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即中国加工企业对国产原毛的偏好很弱,国内原毛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满足。从进口弹性系数看,中国对来自主要出口国的原毛进口需求都是有弹性的。对中国羊毛进出口格局的分析表明,中国对世界羊毛市场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每年有大量的羊毛进口,出口量相对较少,进口商品中又以原毛为主,净毛进口量相对较少。对羊毛市场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表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国家在世界羊毛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其中,澳大利亚在世界原毛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新西兰在世界净毛市场上一直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原毛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还有乌拉圭、南非和阿根廷,在国际净毛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还有蒙古、乌拉圭、土库曼斯坦和阿根廷。中国尽管是羊毛生产大国,但是在国际羊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羊毛进口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是影响羊毛进口最重要的因素,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带动了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进而显着地促进了羊毛进口;其次,国际市场上的羊毛价格也是对中国羊毛进口影响较大的因素,价格提高则进口减少;中国的羊毛产量也对羊毛进口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说明中国羊毛产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中国对世界羊毛市场的依赖程度;主要羊毛出口国的经济规模、人口数量以及与中国的距离对中国羊毛进口的影响不显着。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合理调整羊毛产业结构和规划布局;(2)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生产,统一羊毛质量标准;(3)制定并实施羊毛进口战略。首先是建立羊毛进口信息预警机制,其次调整羊毛进口关税,第三要部门联动,商务部的配额管理和质检总局形成管理合力。(4)充分发挥产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5)推动羊毛拍卖市场建设,不断完善市场体系。

刘贵[5](2010)在《精毛纺织品虚拟加工中的预报与反演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科学技术在制造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使制造技术从面对少品种、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方式,向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化、系统化的智能化方式转变,其最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就是敏捷制造和虚拟加工,这已在机械、汽车、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然而,对传统纺织制造业来说,这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加工方式的应用和研究远不如其他行业。我国加入WTO八年多了,纺织工业原有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而多品种、少批量、快节奏已成为纺织加工业的主要特点。这正是该工业体系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纺织企业信息化水平、自主创新能力的契机,也是我国纺织业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本课题基于上述现状,在已有研究理论和实际应用基础上,实施对精毛纺织品整个生产流程的分析,结合国内典型企业实际加工特点,直接采用企业生产数据,运用粗糙集理论(Rough set, RS)进行分析,结合基于案例推理技术(Case-based reasoning, CBR),实现基于规则和案例的混合推理,并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对人工神经网络((?)rtifical neural network, ANN)预报和反演模型的权重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了精毛纺织品虚拟加工系统,以实现对其动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预测和控制、参数工艺调节、新产品工艺开发设计乃至生产计划调度的快速决策。并在对相关人工智能方法的讨论和实际数据的分析预报基础上,为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准确的数据和科学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成果在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案例和规则推理相混合的粗预报针对纺织品工艺设计主要依据经验进行,并且具有方案不单一、评价指标多样化的特点,将产品设计的主要特征参数作为CBR从企业历史工艺案例库中进行检索的依据。根据检索得到的与所设计产品质量指标最相似案例的工艺作为新产品设计的参考方案。根据粗糙集理论,对采集到的历史数据进行粗糙集数据分析(Rough set data analysis, RSDA),对属性约简,从各加工工序中提取出规则,并根据规则来建立案例库,实现案例库中冗余属性的简化,还可以根据不同问题形成案例的索引,实现基于规则的推理技术(Rule-based reasoning, RBR),避免了CBR中案例相似度的复杂计算。并且实现了CBR与RBR的混合推理,快速搜索案例,提取最相似的加工案例用于实际加工,实现混合推理粗预报。2.基于案例和规则混合推理技术与ANN模型结合实现质量控制利用前面提到的基于案例和规则相结合的混合推理技术,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粗预报。同时,利用优化的ANN预报模型,对最相似案例的工艺参数进行虚拟加工检验,若产品加工过程和质量符合要求,则直接调用该工艺进行投产;否则,根据所预报提示,调整敏感参数使产品质量达标,而得最终优化新工艺方案,以此实现产品工艺的快速设计和质量的保障。此外,根据产品设计中的逆流程现象,即目标清楚而确定工艺参数。本文利用ANN建立各主要工序的反演预测模型,以便为实现企业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提供参考。利用纱线质量指标对细纱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反演,所得细纱牵伸倍数、钢丝圈号数和细纱机车速的平均预报精度均高于97%;反演纱线加工所需毛条纤维的主要品质指标,所得纤维平均直径、直径离散系数、平均长度、长度离散系数以及短毛率的平均预报精度均高于95%。依据织物品质、风格要求反演的洗呢工艺、煮呢工艺和蒸呢工艺参数,平均预报精度分别为90.33%、95.90%和80.35%。3.运用主成分和主因子分析法对网络输入参数筛选根据对主成分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的分析结果,对与ANN模型输出指标相关的输入参数进行筛选,并以此作为网络参数输入的标准,即最重要的参数组或参数首先输入,只到所选择的主因子全部输入。通过与主观经验全选方法(Subjective experience, SE)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MSR)方法所建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比较,表明通过主因子分析法,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参数减少,同时隐层节点数也相应减少,网络结构得以简化,提高了网络的学习速率,网络预报性能有一定程度提高。主因子分析法,不但可优化网络输入参数,还可判别对加工过程和产品质量影响显着的敏感参数。前纺工序中,对粗纱质量影响较为敏感的参数组为纤维特性(纤维平均直径(x3)、直径离散系数(x4)、纤维平均长度(x5)、长度离散系数(x6))和毛条的牵伸状态(毛条含油率(x1)、前纺总牵伸倍数(x12));细纱工序中,对细纱纺纱性能和产品质量影响较为敏感的参数组为纺纱工艺参数(细纱牵伸倍数(x14)、钢丝圈号数(x15)和经纱设计支数(x18))和纱线设计捻度(x17);织造工序中,对织造效率和布面质量影响最为敏感的参数组是织造的工艺参数(综框高度(x27)、开口大小(x28)、织机的托梁高度(x29)和车速(x20));后整理工序中,对织物物理服用性能指标影响最为敏感的参数组是织物结构特征参数(浮点长(x23)和坯布经密度(x33))和织物经纬纱捻度(经纱设计捻度(x17)和纬纱设计捻度(a1))。4.应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初始权重和阈值鉴于GA和BP算法的特点,本论文提出一种混合训练方案:由GA优化确定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和阀值,确定一个较好的搜索空间,代替一般初始权重值的随机选取。将此优化后的网络权重和阈值矩阵代入网络中,应用动量因子的BP算法在这个解空间里对网络进行二次训练。其中在对相关权重和阈值和优化时,对染色体编码及适应度函数进行了设计,对三大遗传操作选择、交叉和变异的算法进行了选择。经过GA优化后的网络权重和阈值代入神经网络中作为初始权重和阈值进行再次训练,网络收敛速度加快,误差平方和进一步缩小。对训练好的模型用验证数据进行预报,平均预报精度都有一定程度提高。对粗纱工序而言粗纱CV(R1)和单重(R2)分别提高0.03%和0.43%,这是由于未经GA优化时预报精度已经相当高(>97%);对细纱工序而言,八个指标预报精度提高范围不等,提高最少的为细纱CV(Y1)(未优化时精度超过97%),为0.11%。提高最多的为纱线细节(Y3),精度由之前的88.18%提高到92.72%,提高了5.15%;对织造工序而言,织造效率(W1)和三小工分数疵点(W2)预报精度分别提高1.96%和3.63%;对后整理工序而言,八个指标预报精度提高范围不等,提高最少的为纬向脱缝(F6)(未经GA优化预报精度为90.21%),为0.07%。提高最多的为纬向气蒸收缩率(凡),精度由之前的72.63%提高到82.40%,提高了13.45%。综上所述,本文将CBR和RS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案例和规则相结合的混合推理技术,实现对毛纺加工过程粗预报。运用主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nlysis,FA)和与ANN预报模型结合,实现了对精毛纺织品全过程的虚拟加工建模,并使用GA对模型进一步优化。同时将CBR&RBR混合推理粗预报与优化后的虚拟加工模型相结合组成完整的虚拟加工系统流程,使产品工艺的快速设计和质量控制成为可能。

蒋少军,李伟[6](2007)在《基于原毛强力特征的测试方法》文中提出通过对国产细羊毛原毛的毛丛强度、单纤维强度和直径形态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提出用国毛单纤维中段强力来评定原毛的强力,并就其对毛条加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原毛单纤维中段强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毛纤维的强力特性,且它与毛条加工性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张星[7](2007)在《基于C/S模式的计算机配毛优化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毛条加工质量控制和原料优化,系统地研究了基于C/S(客户/服务器)模式的计算机配毛优化系统,以实现经济、合理、充分地使用羊毛资源,提高和稳定毛条加工质量,同时实现配毛信息数据库数据的网络共享。主要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如下:通过对原毛的性能指标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配毛关注指标。从理论上研究了混合批原毛的性能指标与牧场原料批原毛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及推导了混合批原毛纤维长度离散值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了工业验证。建立了混合批原毛平均性能指标计算的数学公式。在研究分析了牧场原料批原毛与混合批原毛质量指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合批配毛优化数学模型,探讨了配毛数学模型的算法。并利用计算机对配毛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实现了配毛过程的计算机最优化分析。根据合批毛质量指标要求,可以迅速地完成配毛优化过程,给出最佳的合批毛配毛方案,使组成合批毛的各个牧场原料批原毛的综合性能指标既能满足合批毛的质量要求,又能使组成合批毛的原料价格最低。由于原毛的价格与原毛的性能指标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原毛的性能指标对其价格与折扣的影响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原毛的价格预测计算方法,以便对各个原料批进行配毛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成品毛条与合批毛原料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毛条质量指标反演合批毛性能指标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求解,使得能根据特定毛条品质指标,反演计算出所需合批毛原料的技术指标,使其在保证满足成品毛条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同时能使组成毛条的原料成本最低。通过对毛条加工企业从原料的采购、运输、储存、生产及产品的销售等主要环节信息流进行研究,采用程序开发工具Delphi和数据库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0进行了计算机配毛优化分析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开发,建立了以配毛为中心的C/S(客户/服务器)配毛信息数据库系统。软件模块主要包括原料出入库管理、合批配毛优化分析、毛条反演合批毛原料优化分析、毛条质量预测与对比分析、数据查询、合批毛综合指标计算、数据库管理、系统设定八个子系统。经毛条生产企业实际使用表明,所建立的配毛优化数学模型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给出的优化配毛结果完全能满足企业的实际生产需要,配毛速度快,将复杂、繁琐的需要专人长期掌握的人工配毛工作转变成简单易于学习的软件操作,同时实现了配毛数据的共享。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和稳定企业产品质量,同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李伟,黄秀宝[8](2006)在《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国毛毛条性能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国产细羊毛原毛特征和毛条加工性能的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ANFIS)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8个国毛毛条质量品质指标的预测模型。模型测试表明模型对毛条纤维的长度、长度变异系数、短纤维含量和加工过程精梳落毛率等指标均能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张星,张得昆[9](2006)在《国毛合批过程的控制和优化》文中认为在客观检测国产细羊毛基本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根据选择的合批配毛指标,研究国毛合批时混合批与原料批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合批配毛优化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求解数学模型,完成国毛合批过程的原料优化分析,使其既满足混合批质量指标,同时又满足所要求的混合批羊毛原料价格最低的要求。工厂可根据掌握和控制原料批混合后的相关指标来指导配毛,使毛条加工和生产能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和价格优化,为企业精细、合理地使用和采购原料提供有效依据。

张一心,刘翠霞[10](2004)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国毛毛条质量预测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技术建立少于3层的国毛毛条加工质量预测模型,利用贝叶斯判别规则提高网络的学习能力,通过实验对比选出最优隐层神经元数。模型预测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毛条加工性能与实际结果有相当高的一致性。

二、客观检验在国产细羊毛毛条加工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客观检验在国产细羊毛毛条加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超细羊毛洗梳染低损伤加工技术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羊毛的发展现状
        1.1.1 澳大利亚羊毛发展状况
        1.1.2 中国羊毛发展状况
    1.2 羊毛的组织结构及理化性能
        1.2.1 羊毛分子结构
        1.2.2 羊毛组织结构
        1.2.3 羊毛理化性能
    1.3 羊毛加工中的损伤及机理研究现状
        1.3.1 洗毛损伤及机理研究现状
        1.3.2 梳理损伤及机理研究现状
        1.3.3 染色损伤及机理研究
    1.4 羊毛纤维损伤的评价方法
        1.4.1 物理分析方法
        1.4.2 化学分析方法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5.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本课题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超细羊毛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2.1 实验与测试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测试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超细羊毛基本性能
        2.2.2 超细羊毛表面形貌观察与分析
        2.2.3 超细羊毛密度和比表面积
        2.2.4 超细羊毛力学性能
        2.2.5 超细羊毛摩擦性能
        2.2.6 超细羊毛的缩绒性能
        2.2.7 超细羊毛的红外光谱分析
        2.2.8 超细羊毛的Allw?rden反应
        2.2.9 超细羊毛的染色性能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细羊毛低损伤洗毛装置与加工技术研究
    3.1 引言
        3.1.1 洗毛原理
        3.1.2 洗毛中羊毛强力损伤机理
    3.2 实验与测试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2.4 测试方法
    3.3 洗毛实验
        3.3.1 洗毛装置
        3.3.2 洗毛实验方案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洗毛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3.4.2 洗毛工艺优化与分析
        3.4.3 不同洗毛设备及工艺的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超细羊毛低损伤梳毛加工技术研究
    4.1 羊毛梳毛工艺及损伤
        4.1.1 梳毛工艺
        4.1.2 梳毛过程的损伤分析
    4.2 实验与测试方法
        4.2.1 材料、设备与仪器
        4.2.2 实验方案
        4.2.3 纤维损伤指标测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隔距对超细羊毛损伤的影响
        4.3.2 速比对超细羊毛损伤的影响
        4.3.3 针布对超细羊毛损伤的影响
        4.3.4 质量预控
        4.3.5 低损伤加工精梳毛条性能指标
        4.3.6 低损伤成纱指标分析
    4.4 文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超细羊毛染色低损伤加工性能及机理研究
    5.1 引言
        5.1.1 染色加工中的羊毛损伤
        5.1.2 低温染色作用机理
    5.2 实验与测试方法
        5.2.1 材料、药剂及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2.3 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染色温度对超细羊毛损伤的影响
        5.3.2 染色时间对超细羊毛损伤的影响
        5.3.3 染液pH值对超细羊毛损伤的影响
        5.3.4 超细羊毛染色工艺优化
        5.3.5 超细羊毛表面损伤分析及评价
        5.3.6 Allw?rden反应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申请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中国羊毛对外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 世界和中国羊毛生产情况分析
    2.1 世界羊毛生产情况
    2.2 中国羊毛生产情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和中国羊毛贸易情况分析
    3.1 世界羊毛贸易情况分析
    3.2 中国羊毛贸易情况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羊毛贸易变动成因分析
    4.1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
    4.2 原毛贸易变动成因分析
    4.3 洗净毛贸易变动成因分析
    4.4 羊毛条贸易变动成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羊毛进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国际羊毛价格对中国羊毛进口需求的影响
    5.2 非价格因素对中国羊毛进口贸易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羊毛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中国羊毛出口国际竞争力测算
    6.2 中国羊毛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6.3 中国羊毛出口的引力模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羊毛贸易演变趋势预测分析
    7.1 基于供需潜力视角的中国羊毛贸易预期
    7.2 中澳自贸协定下中国羊毛贸易演变预测
    7.3 中澳自贸协定下中国羊毛贸易救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降低细羊毛细度离散的分级整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影响羊毛细度离散的原因
        1.2.2 羊毛细度离散对纺织品的影响
        1.2.3 控制羊毛细度离散的措施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研究进度计划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个体样采样情况
        2.1.1 采样地点
        2.1.2 采样时间
        2.1.3 采样方法
        2.1.4 采样数量
    2.2 仪器设备设施
    2.3 检验方法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细度、细度离散个体样检测结果
        3.1.1 巩乃斯种羊场样品检测结果
        3.1.2 温泉县种畜场样品检测结果
        3.1.3 拜城县种羊场样品检测结果
    3.2 不同部位细度、细度离散检测结果
        3.2.1 温泉县种畜场肩部、股部羊毛细度和细度离散检测结果
        3.2.2 拜城县种羊场羊毛肩部、股部细度和细度离散检测结果
    3.3 不同年龄的细度离散分布情况
    3.4 羊毛粗细与细度离散之间的关系
    3.5 不同养殖区域细度离散分布情况
    3.6 批量样实验组和对照组检测结果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试验场的羊毛细度分布情况
        4.1.2 育种水平与个体羊细度离散的关系
        4.1.3 羊只不同部位间细度离散的关系
        4.1.4 年龄与细度离散的关系
        4.1.5 羊毛粗细与细度离散的关系
        4.1.6 分级整理降低羊毛细度离散
        4.1.7 不同细度离散的羊毛混合的规律
        4.1.8 建议修订国家标准《绵羊毛》
        4.1.9 羊毛细度离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4.2 存在的问题
    4.3 下一步的工作
    4.4 全文结论
        4.4.1 新疆细羊毛细度以及细度离散分布范围较宽,国家标准《绵羊毛》应予修订,将细度离散的评价也纳入其中。
        4.4.2 羊只不同部位的羊毛细度普遍存在差别,大多数在 1-4 个微米之间
        4.4.3 育种水平与羊毛细度离散的关联性
        4.4.4 年龄与羊毛细度离散的关联性
        4.4.5 羊毛细度与细度离散的关联性
        4.4.6 分级整理对于降低国产羊毛的细度离散的贡献率可能远大于育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中国羊毛生产和外贸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和概念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困难
        1.5.1 创新说明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论文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马克思的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2.1.2 比较成本理论
        2.1.3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2.1.4 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2.1.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我国羊毛生产现状的研究
        2.2.2 关于我国羊毛市场需求的研究
        2.2.3 关于我国羊毛流通体系的研究
        2.2.4 关于我国羊毛对外贸易的研究
第三章 世界羊毛生产及贸易格局的演变
    3.1 世界羊毛生产格局的演变
        3.1.1 世界羊毛产量变化
        3.1.2 世界羊毛产地分布
        3.1.3 世界羊毛品种及养羊技术变迁
    3.2 世界羊毛贸易格局变化
        3.2.1 世界羊毛贸易量变化
        3.2.2 世界羊毛市场贸易结构
    3.3 羊毛主要进出口国家的羊毛生产和贸易政策
        3.3.1 澳大利亚的羊毛及其制品的生产和贸易政策
        3.3.2 新西兰的羊毛及其制品的生产和贸易政策
        3.3.3 乌拉圭的羊毛及其制品的生产和贸易政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羊毛生产和对外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4.1 我国羊毛生产情况分析
        4.1.1 我国毛羊品种类型
        4.1.2 我国绵羊产地分布
        4.1.3 我国绵羊饲养方式
        4.1.4 我国羊饲养量变化
        4.1.5 我国羊毛产量变化
    4.2 我国羊毛需求分析
        4.2.1 我国羊毛需求量变化
        4.2.2 我国羊毛需求与毛纺工业
        4.2.3 我国羊毛需求缺口制约因素
    4.3 我国羊毛加工情况分析
        4.3.1 中国纺织力量格局的重组和浮现
        4.3.2 本地低附加值制造商
        4.3.3 现代高质量和国际市场导向的制造商
    4.4 我国羊毛流通体制
        4.4.1 我国羊毛流通体制的历史沿革
        4.4.2 我国羊毛流通渠道格局
        4.4.3 我国羊毛拍卖和南京羊毛市场
    4.5 我国羊毛的国家标准和质量监督管理
        4.5.1 我国羊毛的国家标准
        4.5.2 我国羊毛的质量监督管理
    4.6 我国羊毛的对外贸易管理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市场羊毛价格对中国羊毛进口需求影响分析
    5.1 国际市场羊毛价格与国内羊毛价格之间的关系
        5.1.1 相关性分析
        5.1.2 协整检验
        5.1.3 误差修正模型
        5.1.4 格兰杰因果检验
    5.2 国际市场羊毛价格与中国羊毛进口需求关系研究
        5.2.1 相关研究
        5.2.2 研究方法
        5.2.3 研究数据和研究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羊毛进出口格局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6.1 我国羊毛进出口格局
    6.2 世界羊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6.2.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
        6.2.2 贸易竞争力指数(TC)
        6.2.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6.3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羊毛进口影响因素分析
        6.3.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
        6.3.2 我国羊毛贸易引力模型构建
        6.3.3 模型估计结果及解释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应合理调整羊毛产业结构和规划布局
        7.2.2 大力发展优质细羊毛生产,统一羊毛质量标准
        7.2.3 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羊毛进口战略
        7.2.4 充分发挥产业和行业协会作用
        7.2.5 完善羊毛拍卖市场和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精毛纺织品虚拟加工中的预报与反演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精毛纺加工过程所用建模参数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课题研究领域的现状
        1.2.1 毛纺织加工预报概况
        1.2.2 国内外纺织加工预报研究现状
        1.2.3 国内纺织加工预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2.4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第2章 预报加工技术理论研究
    2.1 人工神经网络
        2.1.1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与特征
        2.1.2 BP神经网络的构建、训练和仿真
        2.1.3 样本数据的预处理和后处理
    2.2 主成分和主因子分析
        2.2.1 主成分和主因子分析法
        2.2.2 主成分和主因子分析法在纺织中的应用
    2.3 基于案例的推理技术
        2.3.1 CBR系统结构、推理及其特点
        2.3.2 CBR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3.3 CBR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2.4 粗糙集理论技术
        2.4.1 粗糙集理论
        2.4.2 粗糙集理论特点及应用
        2.4.3 粗糙集理论在纺织上的应用
    2.5 遗传算法
        2.5.1 遗传算法理论
        2.5.2 遗传算法特点及应用
        2.5.3 遗传算法理论在纺织上的应用
    2.6 预报加工理论在本课题研究中的应用
        2.6.1 主成分和主因子分析法的应用
        2.6.2 基于案例和规则的混合推理(CBR&RBR)应用
        2.6.3 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二次训练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精毛纺虚拟加工系统的研究与建立
    3.1 概述
    3.2 精毛纺织品加工建模分析
        3.2.1 精毛纺主要加工工序分析
        3.2.2 实验建模数据
    3.3 精毛纺虚拟加工
        3.3.1 虚拟加工的涵义
        3.3.2 基本模型及其作用
        3.3.3 虚拟加工实例与效果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精毛纺虚拟加工系统粗预报
    4.1 基本方式与构成
    4.2 精毛纺各加工工序粗糙集数据分析
        4.2.1 粗纱工序粗糙集数据分析
        4.2.2 细纱加工工序粗糙集数据分析
        4.2.3 细纱迭代预报粗糙集数据分析
        4.2.4 织造工序粗糙集数据分析
        4.2.5 后整理工序粗糙集数据分析
    4.3 预报实例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精毛纺智能预报加工与反演模型
    5.1 基本模型及评价
        5.1.1 模型建立的方法步骤
        5.1.2 模型的评价
    5.2 精毛纺各加工工序参数主因子分析
        5.2.1 基本方法
        5.2.2 粗纱加工工序
        5.2.3 细纱工序
        5.2.4 细纱迭代
        5.2.5 织造工序
        5.2.6 后整理工序
    5.3 精毛纺全程智能预测加工模型
        5.3.1 粗纱预测模型
        5.3.2 细纱预测模型
        5.3.3 织造智能预测模型
        5.3.4 后整理智能预测模型
    5.4 精毛纺反演模型的建立
        5.4.1 反演的作用
        5.4.2 精毛纺主要参数反演模型
    5.5 精毛纺虚拟加工模型的简化
        5.5.1 预测加工模型
        5.5.2 反演加工模型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精毛纺智能预报与反演模型的优化
    6.1 遗传算法的引入
        6.1.1 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
        6.1.2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方法
    6.2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网络二次训练法
        6.2.1 遗传算法设计
        6.2.2 遗传算法实施步骤
        6.2.3 遗传算法程序
    6.3 神经网络预报加工模型优化
        6.3.1 粗纱预测模型优化
        6.3.2 细纱预测模型优化
        6.3.3 织造智能预测模型优化
        6.3.4 后整理智能预测模型优化
    6.4 神经网络反演模型优化
        6.4.1 训练方式及条件
        6.4.2 几个工序工艺参数的优化
    6.5 本章小节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创新点及结论
    7.2 论文有待完善之处和建议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不同方法下各工序质量指标预报模型训练曲线
附录C 遗传算法优化前后反演模型训练曲线
附录D 三种简化模式下后整理预报模型训练曲线
附录E 简化后的反演模型GA优化前后训练曲线
附录F 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权重和阈值矩阵程序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基于原毛强力特征的测试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毛强力指标
    1.1 毛丛强度和毛丛中部断裂位置百分比
    1.2 国毛毛丛强度和断裂位置的测试
    1.3 国毛毛丛的直径形态特征与毛丛强度
2 原毛单纤维中段断裂强力的引入和试验
    2.1 原毛单纤维中段强力概念的引入
    2.2 单纤维强力的分段测试和结果
        1) 隔距为70 mm的单纤维拉伸试验 (相当于整根拉断)
        2) 隔距为20 mm的单纤维尖部区域、中部区域和根部区域
    2.3 中段强力与毛条加工性能
3 结论

(7)基于C/S模式的计算机配毛优化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计算机在毛纺生产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2 配毛优化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1.3 本文研究工作的提出及意义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配毛优化系统的理论研究
    2.1 羊毛初步加工及毛条制造概述
    2.2 配毛指标选择
    2.3 合批配毛优化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2.3.1 混合批羊毛平均质量指标与各牧场原料批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2.3.2 配毛优化模型的建立
        2.3.3 配毛数学模型的求解
    2.4 从毛条质量指标反演合批毛性能指标的优化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2.4.1 TEAM 公式
        2.4.2 羊毛价格构成分析
        2.4.3 毛条反演合批毛优化模型
        2.4.4 优化模型的求解
3 基于 C/S 模式的配毛优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基本目标
    3.2 配毛优化软件的基本功能要求
    3.3 系统硬件和软件要求
    3.4 网络数据库系统简介
        3.4.1 计算机网络技术
        3.4.2 网络数据库
        3.4.3 客户/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系统简介
    3.5 C/S 模式配毛优化系统软件的实现
        3.5.1 软件开发工具
        3.5.2 C/S 模式配毛优化系统结构功能划分
        3.5.3 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4 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4.1 软件系统功能模块
    4.2 软件主要功能的实现
        4.2.1 原料数据输入与修改
        4.2.2 合批配毛优化分析
        4.2.3 毛条反演合批毛原料优化分析
        4.2.4 原料综合指标的计算
        4.2.5 毛条质量预测与分析
        4.2.6 信息查询功能
        4.2.7 数据库管理
        4.2.8 系统设定
5 软件应用分析
    5.1 输入合批毛指标完成配毛优化应用
    5.2 输入毛条指标完成配毛优化应用
6 结束语
    6.1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6.3 本论文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国毛毛条性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料和试验
    1.1 原料
    1.2 试验
2 预测建模
    2.1 输入输出变量的确定
    2.2 模糊神经网络 (ANFIS) 简介
    2.3 网络运算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9)国毛合批过程的控制和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国毛原毛的检验现状
2 基础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2.1 合批配毛指标的选择
    2.2 混合批性能指标的计算
    2.3 价格最优化模型
    2.4 模型的求解
3 应用
4 结束语

(10)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国毛毛条质量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BP神经网络结构与算法
2 国毛毛条加工质量的预测模型
    2.1 毛条品质特征指标的选择
    2.2 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及设计模型参数
    2.3 模型学习能力的提高
    2.4 最优隐含层神经元数目的确定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语

四、客观检验在国产细羊毛毛条加工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超细羊毛洗梳染低损伤加工技术及其机理研究[D]. 丁彩玲. 东华大学, 2016(03)
  • [2]中国羊毛对外贸易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贝贝.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3]降低细羊毛细度离散的分级整理技术的研究[D]. 郑文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7)
  • [4]中国羊毛生产和外贸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战英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5]精毛纺织品虚拟加工中的预报与反演模型研究[D]. 刘贵. 东华大学, 2010(08)
  • [6]基于原毛强力特征的测试方法[J]. 蒋少军,李伟. 德州学院学报, 2007(04)
  • [7]基于C/S模式的计算机配毛优化系统的研究[D]. 张星. 西安工程大学, 2007(04)
  • [8]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国毛毛条性能预测[J]. 李伟,黄秀宝.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
  • [9]国毛合批过程的控制和优化[J]. 张星,张得昆. 毛纺科技, 2006(10)
  • [10]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国毛毛条质量预测模型[J]. 张一心,刘翠霞. 毛纺科技, 2004(12)

标签:;  

客观检验在国产细毛条加工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