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夫·贝尔“重要形式”话语评价

克莱夫·贝尔“重要形式”话语评价

一、对克莱夫·贝尔有关"有意味的形式"论述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徐圆[1](2020)在《苏珊·朗格装饰艺术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珊·朗格是20世纪美学理论研究的学者中最具盛名的女性哲学家,也是继卡西尔之后最重要的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为当代艺术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框架,对推动以人为主体的符号美学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着述的《感受与形式》、《艺术问题》、《心灵:论人类情感》等书籍对20世纪之后的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装饰艺术在苏珊·朗格的理论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国内外少有人对其进行集中而深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苏珊·朗格女士在装饰艺术美学思想上的独特贡献,提醒人们对苏珊·朗格美学理论体系中的装饰艺术部分予以重视。本课题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通过大量阅读苏珊·朗格的书籍,发现其理论源头,比较同时期美学家理论的差异点,总结苏珊·朗格装饰艺术的进步性。本课题从苏珊朗格关于装饰艺术的定义展开研究。苏珊朗格认为装饰艺术虽然是依附性艺术,但是在通往纯粹审美的道路上具有先天优势。装饰艺术表达的是一种人类情感,这种人类情感是一种理性情感,但这种情感具有抽象性,想要直接知觉到审美愉悦,必须通过生命的确证来实现。苏珊·朗格在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论断完善的过程中,发现艺术必须以生命形式表现。装饰艺术由于在形式上具有“生长性”、“含蓄性”等特点,其构成的虚拟空间也呈现出单纯性、碎片式的特点。这些特质虽然不利于再现生活,却有助于纯粹审美情感的产生。苏珊·朗格对于装饰艺术的理论研究有着巨大的贡献。苏珊·朗格超越了前辈学者,为装饰艺术确定了艺术范畴,赋予了装饰艺术完整的定义;通过对装饰艺术的艺术意蕴与生命形式的研究,苏珊·朗格发现装饰艺术较一般艺术更容易使欣赏者产生纯粹的审美体验。在装饰艺术中,能够更为充分的显现造型艺术的审美本质。

姚富瑞[2](2018)在《后人类语境中文艺媒介的物质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兴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正在遭遇或面临一种后人类境况,使得我们的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加之各学科的深度互渗,后人类逐渐成为理论探究的重要领域。“后人类”是一种全新的哲学和科学概念,它往往会导致我们对世界、自我以及宇宙关系的思考方式发生范式上的变化。这反过来又在改变着文学艺术,数字化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和艺术在赛博空间中进行交合,从而形成了文、艺、技渗透交融的新形态;也造成西方语言论转向以来相关文论的解释效力开始产生局限,引发了文学理论从“语言媒介”向“物质媒介”的范式转换。“物质媒介”概念全面释放了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形式、作为构成性调解和作为生存环境的物质性内涵,从而以一种融媒介态势重新擘画着新世纪文学艺术传播与发展的后人类景观。这种背景下,媒介的物质性问题被推向理论思考的前台,展露出当代理论的新面向。论文将媒介的物质性问题定位在文艺理论话语中,探究基于人性与物性平等、平衡、共生与共存关系的媒介生态视野中,媒介在后人类语境里是如何进入文学艺术的。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在文艺理论话语中定位“媒介”,创作、感知与接受主体的物质性,表征、存在与运作情境的物质性,语言与话语表达效果的物质性,接触的物质性与符码的物质性六个部分。对媒介技术、后人类与文学艺术问题的关注,引导着我们将“媒介”定位在文艺理论话语中。在麦克卢汉、基特勒与海勒斯这条后人类研究谱系下,不同学科之间的边界被打破,特别是就文学批评领域而言,他们的思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文学理论引向了技术领域。这展现着后人类思潮如何影响了文学艺术、催生了媒介的物质性问题研究的出现与新变,以及揭示出媒介环境学与文艺研究的互动关系。所解答的是媒介的物质性是什么,在后人类语境中其有哪些新变,为什么要去探究它,以及它是如何体现后人类观念的,进而又如何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对未来文艺研究范式的转换与建构有哪些启示。对这些问题的集中解答启发着将媒介的物质性视角进行再语境化,也即从媒介的物质性角度去分析与探究后人类语境中的文艺问题,从而将语言论阐释范畴中的文学基本要素,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人本主义的现代性的文学理论话语谱系,引入通过媒介将它们谋和一处、联合成体的再语境化过程中,这种再语境化过程亦是一种构成性调解或中介过程。人类本身是具有混杂性的,其与非人类联结在一起。非人类作为后人文主义的潜在变体,参与了去人类中心的探究,并且参与到了重构未来文艺研究范式的各个维度。拉图尔、嘉里·沃尔夫、理查德·格鲁辛、布鲁斯·克拉克、斯洛特戴克与皮特-保罗·维贝克等人所推动的非人类转向,使得主体概念也总是在人类和非人类他者关系的生成过程中被表述。从人类主体的特权内在性到对非人类现象的想象,主体开始与非人类密切纠缠在一起,成为技术中介主体,从而在一种构成主义宣言中显现着后主体状况。这种后人类主体生成体现为媒介的纠缠与人类的式微状况,具体表现在AI技术创作与文学艺术事件,以及交互小说的后印刷生产中,使得媒介的纠缠与文学的未来问题被集中关注并讨论。这些转变彰显着文艺创作、感知与接受主体的物质性,也即对传统人文主义理论谱系中的文艺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创作者与接受者、作家与读者等话语和存在形态的挑战与修复。媒介技术的文学表征、媒介技术的伦理面相以及技术与人的早期混合,是以对人与媒介/技术关系的描绘为主线的,在其中潜藏着一种历时性线索,分别表现为想象的未来、存在的形态以及旧题的变体。霍克海默、阿多诺与马尔库塞对技术辩证法和理性化进行了论述,詹姆逊与哈特和奈格里强调了技术信息化,斯蒂格勒与海德格尔则关注技术的自动生成问题,维贝克在后现象学代表人物唐·伊德的启发下,通过批判并借鉴斯洛特戴克来对物的伦理性问题进行集中关注,加之,凯文·拉格兰德对技术与人早期混合的追溯和考察,所呈现出来的是人与媒介/技术、文学与媒介/技术的关系形态与问题。正是通过对后人类语境中从语言媒介转向物质媒介的一系列相关谱系与问题的廓清并阐明,推动着我们对新媒体时代文艺表征、存在与运作情境的物质性进行探究。后人文主义文学理论对传统人文主义文学方法进行了反驳,集中探索文学的本体论构成,将文学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的状态去探究,突破了从表象层面即特定人类的诗性语言来定位并分析文学的独特性,开始主要在语言范围之外发声,最终将注意力从人文主义的主体性转向了非人类的客体性。作为身体建构的技术书写将肉身性的人类总是描述为各种组件和部分的组合,更精确地说,是一种拼凑。这些文本强调复数存在论,以及身份“互文性”向“互物性”的转变,表达着媒介作为假体的观念。自传文学中的生命书写则开始突破语言来进行媒介叙事,从而展现着与话语设定相分离的物质化。这些集中表达着文艺语言与话语传送效果的物质性,对人文主义文学理论谱系中的作品、文本、信息等话语进行着修复与超越。当前媒介景观的迅速变化,集中展现着媒介对人的审美经验的塑造,以及对人的感官系统的调解。还有媒介融合式叙事,电子文学的叠合性超越以及文学艺术的融媒介生产现象,这些集中彰显了媒介系统的物质性维度对语言论文论的修复与超越。

孟凡君[3](2018)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美感是美学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为科学地解答美感的客观物质基础提供了可能。以美感的认知神经基底为切入点,我们面前呈现出一条贯穿认知神经要素、一般心理过程、个体审美存在、社会心理文化的整体化美感研究路径。这条路径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整合为一种融合贯通的方法。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以认知和情感的神经生物原理为基础,与个体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息息相关,是一种情理通融、通情达理的心意状态,给予人们一种强大的实践驱动力。美感是情感性的联觉系统,是大脑中认知与情感“混合运算”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实践的最优算法。在物我交融中,美感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互关系中最和谐的原则,决定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单一线性判断的概念方法难以概括出美感的全貌,“美感是什么?”如同“美是什么?”一样,难以回答;立体地、综合地、系统地描述美感体系,则更好地揭示出美感的本真状态。此时,美感是一个整体,体现为以神经生物要素为核心的,贯穿个体心理意识、社会文化心理意识以及自然生态意识的心理系统。美感发生时,内在感官、外在感官和延伸的感官相互连接,脑、心、身、物融为一体,知、情、意、行和谐互动。我们尝试着运用整体整合的方法重构美感的知识体系,具体如下:1.梳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和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科学探索,从中发掘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思考。传统的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曾经是美感研究的主要路径;随着近代心理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新兴的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路径也为美感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哲学美学中常常蕴含着对于美感心理基础的推断,这些形而上的哲学推断对于美感心理基础,乃至于一般心理科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心理科学诞生以来,美感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每一次进步而获得新的进展。历史上,哲学和心理学方法对于美感的研究,蕴含着诸多当代认知神经美学的萌芽。2.简介神经美学和认知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介绍认知神经美学的理论框架和未来任务,明确当代心理学对于美感的神经生物基底的探索过程。197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认知神经科学诞生。西方实验美学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新发现获得了崭新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西方诞生了神经美学,中国诞生了认知美学。前者以科学实验为主要方法,探索美感的神经生物基础;后者借鉴认知心理学的成果,综合运用哲学美学方法,探究美感的认知神经机理。2016年前后,国内学界倾向于将认知美学和神经美学合并称为认知神经美学。3.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成果,探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认知神经美学以确证美感的神经生物事实为主要起点和目标。在认知神经科学的指引下,神经元细胞、神经信息传递中的神经递质、前两者结合而成的功能性专属脑区以及神经机制模型都被证明是美感生成的重要神经生理基础。随着具有各种抽象功能的神经元细胞分类更加明确、神经信息传递对于情绪影响更加清晰,原本扑朔迷离的美感问题在神经细胞层面上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诸如眶额叶皮层等具有认知情感作用的功能脑区的发现,各种审美认知情感神经机制模型的建立,也为我们科学地理解美感提供了实证材料。4.我们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上,重新认识美感的一般心理要素和个体审美存在层面。当前我国美感研究主要以感知觉、记忆、学习、语言、动机、需求等一般心理过程为参照系。认知神经科学革新了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参照系发生了变化,我们对于美感的心理过程的认识,必然要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进步而推进到神经生物层面。个体的身体、人格、气质以及实践行为对于美感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个体审美存在层面的身体、人格、气质与实践行为也与认知神经要素密切关联。5.个体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结成了群体,即人类社会。社会存在基础上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对于美感具有决定性影响。社会心理文化对于美感发挥作用是通过个体心理过程来实现的。社会心理文化有着特殊的规则和系统。我们从符号、语言、神话等文化活动以及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等角度,考察了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等基本范畴对于美感的影响,及社会心理与个体认知神经基础之间的联系。6.认知神经美学将帮助我们重新理解经典美学问题,解答当前美学困局以及指导审美原则在实践领域的应用。康德美学的超感性基底概念、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概念以及意境、意象、诗乐舞同源等美学经典问题,都将在认知神经美学的视域下获得更加科学的诠释。认知神经美学对于人类认知和情感的把握也将为人工智能与情感计算提供美学方面的支持。在美感研究的心理基础方面,我们借鉴了认知神经科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知识架构;在哲学美学领域,身体美学、生命(存在)美学、实践美学、生态美学等多个美学流派的方法和成果都成为我们的有效参照系。在论述过程中,我们还借鉴了中国古典美学、分析美学、实证美学、人类学美学、日常生活美学、艺术哲学等美学主要成果。通过认知神经美学,我们尝试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期待这个窗口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景视野,美感研究的整体景观都可以尽收眼底。

田璐[4](2018)在《科林伍德文艺观研究》文中认为由克罗齐所开创的表现主义美学是20世纪西方现代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克罗齐肯定直觉在认知过程中具有超越理性的权威地位,他在确立精神主体哲学的同时,也加深了西方美学研究的非理性倾向和神秘主义色彩。科林伍德是继克罗齐之后表现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其成熟的文艺观在后期《艺术原理》一书中得以呈现,本文将对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第一章主要追踪科林伍德文艺观的学术渊薮。科林伍德的文艺观博采众长,除了继承克罗齐的表现主义美学之外,对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康德、黑格尔)、浪漫主义美学(柯勒律治)以及英国传统经验主义美学等均有所吸收,因此其论证艺术的思路、方式以及所得结论与克罗齐都不尽相同。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四部分展开。首先科林伍德梳理了艺术概念的发展史,剖析艺术技巧论是造成巫术艺术与娱乐艺术长期以来被误作为真正艺术的原因,科林伍德对艺术概念混淆的局面进行了清理。其次科林伍德以表现、想象和语言为核心要素,具体阐释了艺术是情感表现、艺术是一种总体想象性经验、艺术即语言,生动地勾勒出艺术形成的心理机制和外显过程,明确了情感表现的内涵以及艺术形成的具体过程。再次他总结了浪漫主义运动和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自治运动存在弊端,抨击审美个人主义使得所谓的艺术沦为狭隘的象牙塔艺术,审美成为私人情感的发泄和表达。科林伍德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面向社会的,艺术家应该为观众发声。艺术不仅有利于个体认知经验的形成,也能促进群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甚至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接踵而来之时,艺术应该成为解救社会道德与文明的一剂良药。最后是对科林伍德文艺观的核心部分进行小结,包括其理论特点和局限性反思。本文认为科林伍德的文艺观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笼统片面之嫌,但是他纠正了克罗齐所开创的极端的非理性倾向,为表现主义美学注入了理性的成分,完善了表现主义美学理论体系。第三章对科林伍德文艺观的理论影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主要针对其理论对之后的美学和艺术理论所产生的价值来谈。本文认为科林伍德的文艺观更温和合理,因此更易被现代其他理论流派所借鉴,如苏珊·朗格的符号论等等。总之,科林伍德文艺观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其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

沈潇[5](2018)在《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对桑德拉·吉尔伯特与苏珊·古芭提出的“作者身份焦虑”(anxiety ofauthorship)理论进行性别维度的阐释,详细分析了从中抽象而来的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并对其具体空间表现及女作家使用的修正策略之共性进行考察。女作家作者身份焦虑是基于亚文化地位的来自权威身份恐惧的焦虑,指向对女作家充斥着超越障碍的现实窘境的反思。它是文化中女性性别身份焦虑在文学领域中的变型表现,二者具有异质同构关系。在与现实相似的文学亚文化境遇中,书写成为反压制行为,而由于女作家性别身份与文学单一精神性别语境的格格不入,使女性书写与负面情绪为伴,与愤怒甚至疯狂境遇为友,呈现出复杂的病态化表现形式。其中,“疯女人”的出现使女作家的愤怒感受在文本中呈现出具象化的极致形态,暴露出“替身(double)策略”的存在,它可被看作是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文学产物。因此,对“疯女人”隐喻性的剖析是本论文核心部分的重点,她所具有的符号性可被当作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面具或道具加以利用。为强调女作家精神痛苦、“疯女人”的隐喻性及普遍女性现实境遇间的关系,本论文将“作者身份焦虑”概念替换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提出者亦认为“替身策略”是女作家“第二性文化身份”焦虑的产物,而“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更近其实质内涵,它能够将女性性别身份对女作家造就的创作心理障碍更为直白地表述出来,也即它能够将“作者身份焦虑”最核心的内容指示出来,从而将造就女作家对权威身份恐惧的原因,用更直接的方式暴露出来。绪论部分阐释了概念替换问题的因由,以贴合此研现实情形的方式完成了对先期假设问题的概述与文献综述,并对各章节内容、研究范式、思路与方法进行说明。本论文经过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结合对“作者身份焦虑”理论性别维度的把握,以期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进行更具针对性的专业表述,探讨更细化的问题并试图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首当其冲即是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焦虑理论的内涵着眼,探寻其中作为“作者身份焦虑”说的灵感来源部分,重点在于说清“作者身份焦虑”说的内核——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形成过程的始末情形,试图将吉尔伯特与古芭从中获得灵感的具体过程抽象并还原出来。由此,第一章提出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论点凸显出来。通过对影响焦虑说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辨识来完成对后者的宏观释意。并从对影响焦虑说六个修正比具体内涵的阐释中,对女作家自我修正方式的类别进行假设与讨论。第二章经由对女性身体空间、现实文化空间、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及文学空间的分层研究,来完成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综述。第三章回复到对女作家本身的关注上,抽象出女作家类别,将其与不同类型的女性进行对比,从而对女作家所代表的女性经验进行凸显,探寻她们心理经验层面的转变。第四章对女作家修正策略的表现方式做以宏观归纳,将意象按冷暖色调进行划分,并依修正策略的显隐特性将其概括为字面空间置码式表现与深层网状结构表现。结语则作为容括针对与论点有关的其他问题的追问部分而存在。本论文将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看作一种理论研究的前提,将其定性为建立在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的文本批评实践研究。本论文站在理论层面完成了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的概念界说和二次抽象。由于吉尔伯特与古芭的研究掀起了英美妇女中心批评的高潮,本论文依托妇女中心批评的明确指向,以重建新型美学经验为目的来进行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的论述。本论文同时采取精神分析学的批评方法,将其在文学中的运用看作中性立场的分析方式,在对其借用与活用之余,结合具体论述内容,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做以女性主义式的修正和重释。本论文结论偏向于对女作家在复调式叙述与文本架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创作技巧的肯定,并由此接近对男性化作者权威概念的改写可能。由于对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的界定方式处在变动中,因此整个论文的论说均可看成是对这一概念所做的具有层级分析意识和递进关系的说明。

冯大庆[6](2018)在《当代艺术的“指物性”研究》文中指出现成品及装置、行为艺术等都是当代艺术重要的艺术样式,溯其根源是从杜尚开始的艺术观念转向——当代艺术不再满足于从自身内部语言系统寻求突破,而将视野扩散到以前被视为“非艺术”的领域,许多“非艺术”的媒材也进入到艺术创作中。对艺术范畴的重新定义,一方面使得艺术创作的方式改变,另一方面也使得对艺术作品的解读方式改变。于是从语言学引出的指物性概念为当代艺术的观念转变和性质特点阐释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在结合西方哲学史的演进背景和语言学的概念分析后,本文第二章中对指物性的概念归结为:1、指物是一种指称关系,有从客观实在到所指和所指到能指两个层次;2、指物符号具有指涉相对任意性原则,也具备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特征;3、指物分指称对象和指称行为;4、指物意义的获得主要取决于其在指称活动体现的关系及其变化;5、指物符合逻辑结构;6、指物具有意向性。本文第三章基于战国时代公孙龙《指物论》所涉“指”的文义、概念分析,引出语言学中指称对象与指称行为的概念辨析,推导出实指行为和分殊行为的概念,并自语言学的思路线索下阐释“物自体”与“本质直观”的理论思想,为后文关于艺术“本质直观”的论述作出铺垫。第四章以指称对象与指称行为作为理论分析切入点回到当代艺术中的具体案例上。从艺术家创作观念、艺术作品意指分析与艺术现象现实语境考察中将指物性所具意义表达为:1、指物性是人类把握世界一种方式的体现;2、指物性是破除现代主义的超级能指和能指循环的方式;3、指物性是对抗消费社会对人的异化以及对主体性的消解的力量;4、指物性是我们在变化的世界中寻找可能性的方式。当代艺术的问题意识强调的就是发现问题和介入问题,因为作为系统结构的一部分,我们都生活在问题中,艺术创作本身就是在揭示问题的存在。现实主义艺术之所以仍在当代具有意义和活力,也正是由于其对问题的反应、反省。本文从“指物性”思路对现实主义的发展情况及其创作观念变化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龙宇航[7](2018)在《克莱夫·贝尔的艺术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克莱夫·贝尔(Arthur Clive Heward Bell,1881-1964),20 世纪上半页英国着名艺术批评家、学者,现代艺术最为重要的辩护人之一。他的第一本艺术着作《艺术》自1914年问世以来就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书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更是引起了文艺界的广泛讨论。目前国内关于克莱夫·贝尔的研究多集中在《艺术》,对他的其它作品关注甚少,“有意味的形式”在传播过程中也逐渐背离本意,贝尔被简化为一个脸谱化的唯形式论者。克莱夫·贝尔的艺术批评扎根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与现代艺术的发展以及他对社会现状、人类价值的思考紧密相连,远非通常所说的“极端的形式主义”、“有意味的形式”所能概括。本文目的有三,其一,系统梳理贝尔的批评理论和实践,建立贝尔的艺术思想和批评工作的总体印象,其二,界定贝尔对艺术与生活、自然、形式与内容的真实态度,还原其艺术理论真相,其三,挖掘贝尔批评工作中的人文内涵,从中探讨他的学术价值。研究从四个章节展开。第一章对贝尔的生活环境、思想来源、批评背景作大致勾勒,是深入认识贝尔的批评工作之前提;第二章从贝尔对艺术、艺术品以及艺术批评的态度三方面分析他的批评立场,建立其宏观思想架构;第三章梳理贝尔对传统艺术、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现代艺术的论述,是贝尔的批评理论的具体实践,具有深化理解其学术风貌及现实价值的意义,第四章是对贝尔整个批评工作的理论、方法及精神特质的归纳,旨在对他的批评工作有更为合理的认识。贝尔的工作并非完美,学术界对此已多有讨论,本文主要集中探讨他的积极意义。

李洋[8](2018)在《从自律到融通: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西方自20世纪初开始,自律与他律的主题既是关于音乐艺术的,同时也是代表、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艺术,乃至哲学、美学探讨的普遍性问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心理与思想的变化。这一普遍性问题也影响到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odorovich Stravinsky,18821971)的艺术思想,他一生艺术思想的主题也是围绕着自律与他律的主题展开的。斯特拉文斯基的艺术思想不仅解决了那个时代音乐艺术发展的问题,也代表了20世纪西方艺术的基本走向,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背景与特色,具有了普遍性意义或一种样本化意义。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纪一位极为重要的现代作曲家、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曾被《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他在现代艺术领域乃至整个文化领域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门课题。斯特拉文斯基的艺术之路始于20世纪初,在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那个时代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给予其艺术思想以深刻的影响,而斯特拉文斯基的艺术思想也同步地反映着那个时代的脉搏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态势。而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斯特拉文斯基的研究往往采用一种“断代史”的研究思路,即聚焦于斯特拉文斯基某一时期的艺术风格、思想观念,乃至艺术创作进行重点阐述,尚未形成较为整体性的解读。并且,在艺术学已成为独立门类的情况下,对这位如此重要的现代艺术家艺术思想的系统研究还暂未出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从整体来看,斯特拉文斯基在艺术生涯的早期即已秉持了艺术自律的理念,并在之后不断地融通来自哲学、美学和文学等文化领域的知识与理念,促使其艺术思想得到持续的优化与更新,由此使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的形成显现出从自律到融通的整体态势。而在从自律到融通的整体态势中,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的形成、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逃离阶段、转折阶段与拓展阶段。在逃离阶段,斯特拉文斯基艺术自律的理念已经确立,并一直传导至转折阶段与拓展阶段——这成为一条追踪、回溯、还原他各个阶段艺术思想内涵的重要线索。斯特拉文斯基通过对象征主义艺术理念的借用与对古罗斯多神教宗教意识的认同,使其逃离阶段的艺术思想显现出逃离浪漫主义的、在他律环境中的对艺术自律的思索,显示出他在艺术生涯的早期已具有原初的维护艺术本质与价值的意识。在转折阶段,斯特拉文斯基依然秉持艺术自律的理念,但相较于逃离阶段,这一阶段其艺术思想在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的深刻影响下,转向在形式与感觉统一的基础上对艺术形式问题的理解,以及强调陌生化感觉为内涵的艺术思想。在拓展阶段,斯特拉文斯基的艺术思想在卡西尔“文化哲学”思想及结构主义思潮的浸染下,已聚焦于对艺术形式的“象征”、“涵指”意义进行深刻探讨,即对形式意义的阐发,从而显示出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进一步拓展的态势。由此可见,斯特拉文斯基的艺术思想不仅代表了20世纪音乐艺术的变迁,而且之于20世纪西方艺术的基本走向来看同样具有普遍性意义,甚至带有20世纪文化符号的意义。因此,对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的研究一方面可说明他本身艺术思想的演变与整体态势,另一方面也是把他的艺术思想提升到艺术学理论的高度进行讨论。斯特拉文斯基尽管已逝世近半个世纪,但其艺术思想对中国当代文艺的发展依然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斯特拉文斯基对传统的吸纳与突破、对引起审美认同策略的把握、对艺术创新素养的强调及对艺术的普遍价值的思考等方面所蕴藏的成功经验与深刻的启示意义,或可为当代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邵斯宇[9](2017)在《阿恩海姆审美直觉心理学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鲁道夫·阿恩海姆是西方现代美学史上着名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家。在他七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为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教育、以及新媒体领域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于阿恩海姆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兴趣。随着当代中国兴起的第三次“美学热”,阿恩海姆的多部着作被引进中国。阿恩海姆的理论延续了自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费希纳开创的“通过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审美现象”的研究方式。他的美学理论通过推理论证审美经验,并凭借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和实验方法剖析审美现象,为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开通了一条将思维推理的批判哲学和分析现象经验的心理学方法相结合的美学研究道路。国内对阿恩海姆的美学理论多从审美知觉、艺术构成、创造性思维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还缺乏对阿恩海姆整个审美直觉理论体系的结构性梳理。鉴于此,本文将以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审美心理学新论》等相关文本为基础,对阿恩海姆的审美直觉心理学理论的整体结构和关键环节等问题进行阐释。全文除序言外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视知觉在审美活动中的功能,以及在审美直觉中,视知觉的活动方式和关键环节。在视知觉活动的研究中,阿恩海姆通过批判传统观念对视知觉的错误认识,揭示出视知觉具有与思维相同的功能。眼睛是人类观看外部世界的唯一途径,但是传统理论认为,视知觉只能获得感性经验,并交由大脑处理来完成对事物的认识。在这里阿恩海姆重新阐释了视知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并且进一步揭示了视知觉本身具有处理问题的能力。视知觉对问题的处理能力,从浅层来看,它可以对事物突出特点的把握来达成对事物全貌的把握,并且能够在观察到难以识别的形状时,通过调整眼球自身达到可以对模糊形状识别的状态;从深层次来看,视知觉具有对事物的知觉式样进行改造的能力,这就是视知觉的格式塔倾向。通过这个能力,视知觉可以将不稳定的形式重新进行组织,改造成更适合识别的状态。从对视知觉的格式塔倾向的研究,阿恩海姆又进一步揭示出艺术品本身也服从着相同的组织规律。在对视知觉与艺术品的组织规律的阐释中,阿恩海姆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力”、“场”、“异质同构”等理论进一步阐释了视知觉在直觉活动中怎样完成对艺术品美感的获得以及审美情感产生的内在原因。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审美直觉活动中的意象。阿恩海姆通过对视知觉的活动方式以及美感发生机理的研究,进一步确立了意象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阿恩海姆在视知觉的研究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视知觉与思维是通过意象进行连接的,并且任何思维活动都包含着意象。从古希腊到近代,“意象”始终是审美领域的重要范畴。阿恩海姆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发现了相关理论的不足。阿恩海姆认为:自德谟克利特学派开始,“意象”始终被认为是观察对象在心理中生成的对应物,它是对观察对象完整的复制。而阿恩海姆通过对视知觉的组织能力的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意象是视知觉在事物的表象上进行抽象产生的结果,它并非对事物忠实完整的复制,而是视知觉对事物本质结构的把握。意象在思维中具有三种功能,分别是“绘画”、“符号”和“记号”。这三种功能分别代表了感性形象在思维中由高到低的三种抽象程度。阿恩海姆结合思维在不同抽象程度上的活动方式,进一步揭示了意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功能和作用。第三部分研究“意象”的生发机制,也就是视知觉的“抽象”能力。阿恩海姆通过“抽象”来论证意象的产生方式,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20世纪西方美学从沃林格之后,众多学派阐发了他们对“抽象”的研究。阿恩海姆在批判继承其他学派的审美抽象理论以及科学抽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抽象方法。他在《视觉思维》中批判了其他学派将“抽象”与“具体”对立起来的观念,并认为抽象活动并不能通过“概括”来完成。他通过对视知觉自身能力的分析,创造性的揭示了通过视知觉在事物表象上直接进行“抽象”的规律,并通过这种揭示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作了统一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阿恩海姆认为:任何理性活动都需要以感性的知觉活动为基础,并且视知觉可以直接达成对本质的把握。以此为依据,他批判了一些美学学派和艺术理论将“抽象”等同于脱离本质的弊端。阿恩海姆的审美直觉心理学理论从经验实证和逻辑思辨的角度,阐明了直觉与理性是人类认识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揭示了知觉与思维在认识活动中协调合作的方式;指出了直觉并不是非理性、不可靠的认识方法;纠正了自古希腊以来将知觉与思维割裂、把知觉视作比思维低等片面性的看法。阿恩海姆通过对直觉深入的研究,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思辨美学和经验实证美学的分歧,为推进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孙晓娜[10](2017)在《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1944)是出生于俄罗斯的抽象主义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他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抽象主义绘画的奠基人,是现代艺术革命的先锋,也是"世界现代设计的摇篮"——德国包豪斯学院最重要的"形式大师"之一。康定斯基最突出的艺术成就集中在他的抽象艺术理论方面:《论艺术的精神》一书被誉为现代抽象艺术的"圣经"和"启示录",《点·线·面》被奉为"形式美学的名着"等等。它们对现代抽象绘画和现代设计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抽象艺术理论以"内在需要"为基本原则,其主要审美特征是"主体性"和"表现性"。目前,中国设计遭遇了"中国制造"的瓶颈,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困扰着设计界。人们掀起了重新审视、借鉴"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的热潮。康定斯基作为"包豪斯"重要的一员,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值得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梳理。本文希望在对其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理论局限的探讨中抛砖引玉,为中国当代设计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的思考。本文主要包含绪论、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主要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和说明。第一部分首先阐明本文与已有的康定斯基相关研究的最大不同之处:本文是从绘画与设计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研究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关系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其次,概述研究对象康定斯基的背景和主要艺术成就。第二部分分类详细介绍目前本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他对现代绘画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方面,与本文相近的专题研究比较薄弱。虽然还有一些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断颇有见地,但是常散见于设计类、美学类、设计美学类以及包豪斯丛书等着作之中。就国外研究现状而言,俄罗斯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康定斯基的全面研究,西方一些国家也加大了对包豪斯学院进行研究和系统梳理的力度,其中对康定斯基与"包豪斯"及现代设计的关系研究也在逐渐深入。就国内研究成果而论,设计和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已然意识到了康定斯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相关专项、系统研究还有待加强。第三部分概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阐述本文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第一章探讨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美学渊源。首先剖析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产生的文化艺术背景。俄罗斯文化艺术对康定斯基的精神滋养,启发着他的抽象艺术思维,成为他的创作母题、形式和风格的重要源泉。西方现代绘画流变的冲击和积淀,引发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及其理论从内在精神到外在形式的全面革命,推动着他的艺术实现了由具象到抽象的本质跨越。文化审美的滋养是深入骨髓的,绘画流变的冲击则为他的抽象艺术变革积蓄着形式和精神的力量,它们的合力共同催生了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其次,挖掘了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美学思想渊源。康德关于"美"的本质的主观论、"自由"精神及其"理性神学"的思想,启迪着康定斯基关于艺术之"美"的"主体性"思考以及理性形式的思辨。黑格尔思想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的"理念"和"精神",被康定斯基发展成为"内在精神"是艺术的灵魂所在的核心抽象艺术理念。尼采关于"意志主体"、"酒神精神"的思想以及社会巨变的预言,助推康定斯基艺术精神"主体性"的凸显和对物象的消弭。他企望通过艺术重建新时代的精神之塔。康定斯基对于柏格森、克罗齐"生命哲学"及其核心概念"直觉"与"表现"成果的吸收,促使他将"艺术形式的根源"诉诸于直觉的选择,从而创造出心灵直觉化的"表现性"视觉构图,使现代主义的"表现"概念具有了"生命本体的根基"。神智学的"神秘主义"以及关于自然和宇宙法则的构造理念等促生着康定斯基的抽象形式及其构成理念,加速着他的艺术抽象化进程。德国沃林格感受到了现代艺术中抽象审美的萌动,以《抽象与移情》一书论证了艺术由移情审美走向抽象审美的变奏。他的"直觉"、"表现"和"抽象"被康定斯基发展成为"表现性抽象"和"构成性抽象"的合体。这成为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主要美学特征,深刻影响着20世纪现代艺术和设计的美学进程及审美理念。第二章探讨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变革指向,思考他究竟为现代设计理念贡献了哪些方面的变革成果。这是以他的抽象艺术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其主要内容和变革的重要部分。经研究后发现,他的抽象艺术变革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抽象视觉语言体系的建构,"结构性"造型变革,构成理念的审美精神嬗变,以及艺术综合观的美学前瞻性。他用脱离了对物象的依附性,具有艺术家主体意志的点、线、面和色彩语言完成了对抽象艺术视觉语言体系的建构;他用"结构性"的造型方式颠覆了古典艺术的造型观和审美观,造型由立体走向平面;他以"内在需要"为基本原则的构成理念彻底变革了整个构图平面,审美精神发生了"质"的嬗变;艺术综合观对学科跨界的提倡,为普适性和国际性艺术语言的探索开拓了新的思路,有助于实现艺术和媒介的综合,丰富审美形式,其美学前瞻性意义重大。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在这四个方面的变革成果成为了由传统设计步入现代设计的重要阶梯,对现代设计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章进入本文的核心——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变革成果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究竟何在?首先,通过对康定斯基在"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地"——包豪斯学院的核心地位以及他对现代设计基础课程体系的奠基作用的阐述,来说明和佐证他对现代设计教育教学和现代设计理念的深刻影响。其次,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主体性"原则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现代设计教学理念的确立功不可没,它所带来的"原创精神"也成为了现代设计最重要的理念和特征。"主体性"赋予了产品"有意味"的精神价值,有助于实现产品实用功能与精神价值的完美统一。"主体性"原则将现代设计的"创造性"理念推至高峰。再者,康定斯基的重要贡献之一便是把现代设计推向平面审美。他的平面形式美学推动着现代设计"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理念的实现,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壁垒。最后,康定斯基的构成理念孕育着现代设计的抽象思维模式,它成为了现代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可以说,康定斯基改变了设计语言形式、造型方式及构成理念,塑造了新的设计思维模式和创造手段,它们成为了现代设计理念的"脊髓"。这些变革成果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积淀成为"新"的艺术传统,现代设计既由此发展而来又沿此传承下去,设计审美观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有可能成为"最持久的艺术传统"。第四章进一步从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入手,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世界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他的抽象艺术理论在世界现代设计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影响着多个国家的现代设计实践。二、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中国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中国设计"现代性"的推进、与中国传统艺术中"抽象性"的审美互补以及推动着中国现代绘画与设计的审美融合等等。第五章综合评述康定斯基现代设计思想具有怎样的美学价值和理论局限。它的美学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内在精神"成为现代设计形式的"意味",丰富了现代设计的审美意象和原创精神;二、康定斯基以"音乐性"的设计语言形式推动西方美学语言的转向,新的设计语言形式产生并带来新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体验;三、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促进了构成主义美学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有助于实现设计审美的本质表达以及媒介审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理论局限主要为:一、康定斯基的现代设计美学思想陷入多重悖论,其解决方法仍需继续探索;二、康定斯基的设计形式与"内在精神"之间相互转化的矛盾尚待调和。结语部分重点回答两个问题:一、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于现代设计理念的价值何在。这是对全文的总结。他抽象艺术理论的"内在精神"革命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抽象视觉语言体系、造型观念、构成理念等系列革命,促生着现代设计理念,推动设计在变革中由"古典"走向"现代",奠基了现代设计发展的基本方向。二、展望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于中国当代设计的意义,旨在抛出引玉之砖,希望能够结合时代精神发掘康定斯基现代设计理念中的智慧和闪光点,同时也看到其中的不足,为中国当代设计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设计转型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二、对克莱夫·贝尔有关"有意味的形式"论述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克莱夫·贝尔有关"有意味的形式"论述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苏珊·朗格装饰艺术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装饰艺术总论
    2.1 作为一般艺术的装饰艺术
        2.1.1 抽象性
        2.1.2 符号性
        2.1.3 生命投射性
    2.2 作为特殊艺术的装饰艺术
        2.2.1 实际功能性
        2.2.2 对主体的依附
    2.3 装饰艺术的文化起源
        2.3.1 人类对于美的追求
        2.3.2 人类“印记”行为
    2.4 装饰艺术的重要性
        2.4.1 装饰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母体
        2.4.2 装饰艺术作为理想的造型艺术
        2.4.3 装饰艺术对其他艺术的示范性
第3章 从人类情感到生命确证感
    3.1 人类情感
        3.1.1 个别性和普遍性
        3.1.2 本能性和表现性
        3.1.3 功利性和非功利性
    3.2 理性情感
        3.2.1 符号性
        3.2.2 可传达性
        3.2.3 超理性
    3.3 生命确证感
        3.3.1 以人的尺度为准则
        3.3.2 物理层次的生命确证
        3.3.3 生理层次的生命确证
        3.3.4 小结
第4章 从“有意味的形式”到生命形式
    4.1 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
        4.1.1 “形式”的自觉
        4.1.2 贝尔“形式”的抽象性
        4.1.3 贝尔“形式”的空洞性
    4.2 生命形式
        4.2.1 表现性
        4.2.2 生长感
        4.2.3 运动感
        4.2.4 节奏感
        4.2.5 含蓄性
    4.3 虚幻空间
        4.3.1 造型艺术的一般性
        4.3.2 装饰艺术的特殊性
第5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2)后人类语境中文艺媒介的物质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在文艺理论话语中定位“媒介”
    第一节 后人类思潮如何影响文学艺术
        一、从传统自由人文主义到后人文主义
        二、后人类与文学艺术相关的关键思想
        三、文学艺术被引向技术领域
    第二节 媒介物质性研究的新变
        一、语言媒介的范式危机
        二、媒介研究的“物质转向”
        三、媒介的质料基础性与不透明性
        四、媒介的构成性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与文艺研究的互动
        一、作为感知、符号和社会环境的媒介
        二、语词的技术化
        三、雅各布森六要素说中的媒介生态视野
第二章 创作、感知与接受主体的物质性
    第一节 非人类转向
        一、人类的混杂性与非人类
        二、非人类和非现代
        三、非人类和崇高
        四、非人后人类
    第二节 后人类主体生成
        一、从人类主体的特权内在性到对非人类现象的想象
        二、中介主体
        三、构成主义
    第三节 媒介与人类的式微
        一、AI技术创作与文学艺术事件
        二、交互小说的后印刷生产
        三、媒介的纠缠与文学的未来
第三章 表征、存在与运作情境的物质性
    第一节 想象的未来:媒介技术的文学表征
        一、从技术辩证法、理性化到信息化
        二、超越数字辩证法
        三、技术的自动生成
    第二节 存在的形态:媒介技术的伦理面相
        一、物的伦理性关注
        二、物的伦理主体间性关联
        三、人—技意向性的伦理体验
    第三节 旧题的变体:技术与人的早期混合
        一、人与机器两类范畴明确混合的追溯
        二、系统理论中人与技术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的形成
    第四节 从语言媒介转向物质媒介
        一、从medium到集体单数media
        二、媒介作为一种技术形式
        三、媒介作为构成性的调解
第四章 语言与话语传送效果的物质性
    第一节 从人文主义的主体性转向非人类客体性
        一、文学作为感觉客体的一种工具
        二、人类情感的非人类生成
        三、感觉的物质性
    第二节 媒介作为假体:作为身体建构的技术书写
        一、肉体与物质转向
        二、复数存在论
        三、身份互物性
    第三节 媒介和语言:后人类自传
        一、记忆颗粒对主体的书写
        二、突破语言的媒介叙事
        三、写作的药理以及词语之后
第五章 接触的物质性
    第一节 后人类语境中媒介景观的变化
        一、时空向微时空的转变
        二、媒介的去物质化
        三、传播的物质性
    第二节 媒介对人的审美经验的塑造
        一、媒介的物质化与唯物主义
        二、审美经验的物质性转向
        三、身体媒介调解下的活态经验
    第三节 媒介对人的感官系统的调解
        一、媒介对人的重构
        二、媒介决定我们的情境
        三、技术的药性
第六章 符码的物质性
    第一节 媒介融合式叙事
        一、图形治疗
        二、作为方法的聚合
        三、在关系中生成
    第二节 电子文学的叠合性超越
        一、电子文学对文学独特性的超越
        二、电子文学的数字代码空间
        三、电子文本所引发的阅读革命
    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融媒介生产
        一、多媒介、全媒介与融媒介
        二、数字媒介时代的叠合性
        三、文学与技术幽灵的密切关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人名索引
附录二 概念索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内容
        三、主要论点
        四、困难与不足
    第二节 传统美学:哲学思辨式的探索
        一、本体论、认识论哲学的美感探索
        二、康德美学对认知论美感研究的贡献
        三、语言分析和存在主义对美感的探究
        四、马克思主义对美感研究的推动
    第三节 现代美学:心理学方法的形成与运用
        一、实验美学——形而下美感研究的起点
        二、精神分析美学——当代美感研究的丰碑
        三、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当代科学美学的高峰
        四、发生认识论——认知神经美学的雏形
第二章 美感研究的新方法——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
    第一节 神经美学发展的历史源流
        一、主要发展历程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节 当前国外神经美学的新态势
        一、神经美学的流派、新成果及启示
        二、西方当代主要神经美学家——以泽基为例
    第三节 中国认知美学与西方神经美学的融合发展趋势
        一、中国科学美学历史进程中的认知美学
        二、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中西美学合流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
    第一节 神经元——美感的神经生理起点
        一、神经元理论及其作为美感探索起点的原因
        二、神经元的分类、抽象功能及其与美感的联系
    第二节 神经信息传递——美感的神经信息基础
        一、神经递质的功用、分类及其认知神经美学意义
        二、神经递质作为脑-心-身关联的中介,以及体液说
    第三节 大脑功能专属区——美感的神经功能基础
        一、大脑功能化专属区中的美感区
        二、审美脑区与内在感官:认知脑与情绪脑的区别与联系
        三、神经元、功能脑区、信息加工站点与意识的关系
    第四节 美感神经系统的模型
        一、人工智能的诞生与美感的神经建模
        二、关于几种经典神经美学模型的分析
        三、美感神经模型的哲学基础与深化推进
        四、从审美的神经基础到审美原则
第四章 美感的个体身心基础
    第一节 个体的一般心理层:美感的神经生理基础与一般心理基础的关系
        一、感知觉与美感机制
        二、学习、记忆与美感机制
        三、认知、情绪与美感机制
        四、语言与美感机制
    第二节 个体的审美存在层:身体、气质、人格、行为与美感的认知神经关联
        一、自然躯体层:身体及其神经生理层面
        二、人格气质层:神经生理和社会文化的结合
        三、实践行为层:从个体向社会文化层面转换
        四、个体的审美存在层面与当前“身体美学”的关联与区别
第五章 美感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一节 社会思维及群体审美的基础:符号、语言、神话等
        一、群体审美的物质文化基础——符号、语言
        二、群体审美的精神文化基础——神话和宗教
        三、社会思维中的自我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美感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影响与群体美感生成: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
        一、群体心理层面的政治-意识形态与美感的关系
        二、全球化视域下国家意识形态对美感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关系与美感功利性确认中的感官问题:时尚审美文化与三种感官
        一、时代风潮的基本方面:经济基础和时尚审美心理
        二、衣、食、住、行——时尚审美的实体存在
        三、劳动者的三种感官——时尚文化审美的精神面
    第四节 生态群落:空间意识、天人关系及其认知神经基础
第六章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第一节 认知神经美学对经典美学问题的回应
        一、认知神经美学对康德美学的剖析
        二、中西方经典美学范畴中的认知神经美学机理与原则
    第二节 认知神经美学对当前美学困局的阐释
        一、当代美感研究困境表征及其神经生物学原因
        二、探寻在当代美学困境中突围的途径
    第三节 认知神经美学的实践应用价值
        一、在身心关系中,整合认知之真、情感之美和道德之善
        二、在人类进化中,美感作为传承文化、激活实践的情感内驱力
        三、人工情感机器人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获奖)、着作和科研项目
后记

(4)科林伍德文艺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出发点与目的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一 科林伍德文艺观的学术渊源
    (一)对康德审美鉴赏论的延续
    (二)对黑格尔艺术哲学观的拓展
        1.拓展“美学即艺术哲学”的内涵
        2.继承并深化艺术作为意识发展特殊阶段的理论
    (三)对柯勒律治想象论的继承
    (四)对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的完善
二 科林伍德文艺观的理论核心
    (一)对伪艺术的辨析
        1.批驳艺术技巧论
        2.反对“再现艺术论”
    (二)艺术的真正内涵
        1.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2.艺术是总体想象性经验
        3.艺术即语言
    (三)艺术家与社会
        1.艺术家与观众的关系
        2.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艺术家与表演者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三 科林伍德文艺观的理论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1、概念的提出与转换
        2、先期问题假设
        3、文献综述
    第二节 本文思路、架构与研究方法
        1、本文思路与架构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影响焦虑与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
    第一节 性别身份焦虑概念界定
        1、性别身份焦虑与影响焦虑的关系
        2、两种焦虑:不同倒错中的共同精神博弈
    第二节 影响焦虑说中的性别色彩
        1、六个修正比的内涵对女作家自我修正的启发
        2、诗歌替换原则的修辞意义与两种类别的在场
    小结
第二章 性别身份焦虑的空间表现
    第一节 女性身体空间
        1、子宫的隐喻与生育恐慌:母性激情
        2、女性身体疼痛与女作家的书写治愈
    第二节 现实文化空间
        1、文化因素对文学的介入:女性气质与男子气
        2、女性时间性存在与自恋的形成
        3、家庭空间与婚姻的形式:烹饪术与化妆术
    第三节 女作家思想精神空间
        1、女作家思想变化空间图示:超越的障碍
        2、疯女人的隐喻及其策略价值
        3、策略意识的生成:Y型修正格局
    第四节 文学空间
        1、文学父性特征与女性写作的张力关系
        2、失真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与另类女性形象的出现
        3、文本空间分层:字面空间和意义空间
        4、迷狂书写与小说叙事
    小结
第三章 性别身份焦虑下的女性类型与生存模式
    第一节 女艺术家的产生以及女作家类型
        1、女艺术家类型特征
        2、非克制型与克制—激情型女作家
    第二节 文学女性人物类别
        1、文学女性人物的分裂与弥合:女作家的影子与替身
        2、女作家认知逻辑的转变:走向内在圆融
    小结
第四章 女作家的修正策略
    第一节 屈从策略与显在置码
        1、暖色调意象:母性传统
        2、冷色调意象:哥特式鬼魅
    第二节 屈从策略与隐性颠覆
        1、戏拟效应:假想的人与作者返场
        2、碎片化编织:网状结构与女性权威的空间形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当代艺术的“指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
    第二节 本文的核心逻辑与结构
    第三节 有关“指物性”在艺术理论中的学术线索梳理
第一章 艺术“指物性”的理论辨析
    第一节 客体到主体——“指物性”研究的西方哲学溯源
    第二节 能指与所指——“指物性”研究的语言学发生
    第三节 符号与图像——“指物性”意义生成的因素
    第四节 “指物性”的概念辨析
第二章 “指称对象”与“指称行为”辨析
    第一节 公孙龙的《指物论》
    第二节 “指称对象”与“物”“无”
    第三节 “实指行为”与“分殊行为”
    第四节 “物自体”到“本质直观”
第三章 “指物性”与当代艺术
    第一节 “物性”与艺术
    第二节 从对象到媒介的艺术观念变化
    第三节 当代艺术中的“物”的显现
    第四节 “指称行为”与行动方式
    第五节 当代艺术中的“指称行为”
    第六节 艺术中的“本质直观”
第四章 现实主义艺术的当代话语方式
    第一节 现实主义艺术的真实性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物化”和“异化”
    第三节 在地、在场、历史中发生的现实主义艺术
    第四节 现实主义艺术的当代转向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中文
参考文献·英文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克莱夫·贝尔的艺术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论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克莱夫·贝尔的思想生成
    (一) 布鲁姆斯伯里的学术风尚
    (二) 克莱夫·贝尔的艺术理论来源
    (三) 克莱夫·贝尔的批评背景
二、克莱夫·贝尔的批评立场
    (一) 克莱夫·贝尔的艺术观
    (二) 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
    (三) 克莱夫·贝尔的艺术批评观
三、克莱夫·贝尔的批评实践
    (一) 克莱夫·贝尔论印象派之前的传统艺术
    (二) 克莱夫·贝尔论印象派艺术
    (三) 克莱夫·贝尔论后印象派艺术
    (四) 克莱夫·贝尔论现代艺术
四、对克莱夫·贝尔的艺术批评的反思
    (一) 理论上的形式主义
    (二) 方法上的直觉主义
    (三) 精神上的人文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克莱夫·贝尔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从自律到融通: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普遍性意义
    2.1 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2.1.1 社会背景的影响
        2.1.2 俄国文学的影响
        2.1.3 毕加索、康定斯基、克利等造型艺术家的影响
        2.1.4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德彪西等音乐艺术家的影响
        2.1.5 布莱希特陌生化戏剧理论的呼应
    2.2 从自律到融通的历史线索
    2.3 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的普遍性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思想逃离:斯特拉文斯基他律环境中对艺术自律的思索
    3.1 “自律”与艺术自律论
    3.2 斯特拉文斯基对艺术自律的强调与他律环境的矛盾
    3.3 艺术自律的妥协策略:逃离浪漫主义
        3.3.1 象征主义艺术理念的借用与多神教宗教意识的认同
        3.3.2 与浪漫主义音乐相异的创作技艺的运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思想转折:斯特拉文斯基对艺术形式的探寻
    4.1 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转折的原因
        4.1.1 社会动荡的普遍影响与国际声誉的确立
        4.1.2 对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的吸收
        4.1.3 与欧洲形式主义美学的融通
    4.2 斯特拉文斯基对艺术形式问题的理解
        4.2.1 形式与感觉统一的诠释
        4.2.2 对“纯音乐”的推崇
    4.3 斯特拉文斯基对陌生化手法的强调和运用
        4.3.1 何谓形式的陌生化感觉
        4.3.2 陌生化手法的内涵
        4.3.3 陌生化手法的借鉴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思想拓展:斯特拉文斯基对形式意义的阐发
    5.1 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拓展的原因
        5.1.1 俄国形式主义的衰落及其弊端
        5.1.2 欧美哲学新思潮的出现
        5.1.3 反战意识的滋长
    5.2 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对卡西尔“文化哲学”的借鉴
        5.2.1 “文化哲学”及其思想内涵
        5.2.2 形式的“象征”意义:对现实的发现
    5.3 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与结构主义的对接
        5.3.1 结构主义思想内涵
        5.3.2 形式的“涵指”意义:人类至高的存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6.1 对传统的吸纳与突破
        6.1.1 对传统的吸纳
        6.1.2 对传统的突破
    6.2 对引起审美认同策略的把握
    6.3 对艺术创新素养的强调
        6.3.1 对传统创作技术的驾驭
        6.3.2 文化素养的提升
        6.3.3 艺术想象力的发掘
    6.4 对艺术普遍价值的思考
        6.4.1 艺术引起哲学的思考
        6.4.2 艺术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审美价值
        6.4.3 艺术彰显主体创造性的意义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斯特拉文斯基年表
附录二:图表索引及来源
附录三:谱例索引及来源
附录四:斯特拉文斯基作品目录

(9)阿恩海姆审美直觉心理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0.1 选题的理论意义
    0.2 国内外对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 视知觉在审美直觉中的作用
    1.1 视知觉的理性本质
        1.1.1 视知觉包含着创造能力
        1.1.2 视知觉的选择能力
    1.2 视知觉的格式塔倾向
        1.2.1 平衡原则
        1.2.2 简化原则
        1.2.3 艺术品的格式塔质
    1.3 视知觉的“表现性”
        1.3.1 “力”的结构是视知觉表现性的基础
        1.3.2 “异质同构”是审美直觉获得美感的方式
第二章 意象在审美直觉中的作用
    2.1 何谓审美意象
    2.2 意象在审美直觉中的活动方式
        2.2.1 意象与记忆中经验的异同
        2.2.2 意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2.3 意象的三种功能
    2.4 阿恩海姆在意象研究上的优势
第三章 审美直觉中的“抽象”
    3.1 审美的抽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3.2 阿恩海姆的“抽象”理论
        3.2.1 抽象的概念和特征
        3.2.2 抽象活动从感性经验开始
    3.3 抽象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4 阿恩海姆对非理性抽象理论的批判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美学渊源
    第一节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文化艺术背景
        一 俄罗斯文化艺术对康定斯基的滋养
        二 西方现代绘画流变
    第二节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的美学思想渊源
        一 康定斯基的"主体性"与康德的"主观意识"
        二 康定斯基的"内在精神"与黑格尔的"绝对理念"
        三 康定斯基的"内在需要"与尼采的"意志主体"
        四 康定斯基与伯格森、克罗齐的"直觉与表现"
        五 康定斯基的"抽象形式"与神智学的"神秘主义"
        六 康定斯基与沃林格由移情走向抽象
第二章 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变革指向
    第一节 康定斯基抽象视觉语言体系的建构
        一 康定斯基的点线面理论
        二 康定斯基的色彩精神论
    第二节 康定斯基的"结构性"造型变革
        一 抽象视觉语言体系成为造型变革的基点
        二 "实验性"成为主观结构的基础审美特征
    第三节 康定斯基构成理念的审美精神嬗变
        一 康定斯基"直觉"与"理性"共存的构成理念
        二 康定斯基的"内在需要"构成法则
    第四节 康定斯基艺术综合观的美学前瞻性
        一 康定斯基艺术综合观的源起
        二 康定斯基艺术综合观的美学前瞻性
第三章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第一节 康定斯基在包豪斯学院的核心地位
        一 康定斯基对包豪斯学院的"决定性的影响"
        二 康定斯基所建立的现代设计基础课程体系
    第二节 康定斯基"主体性"原则与现代设计的原创精神
        一 康定斯基"主体性"原则与现代设计教育
        二 "主体性"原则启发现代设计的原创精神
    第三节 康定斯基"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的平面形式美学
        一 平面形式美学所奠基的现代设计美学
        二 平面形式美学所助推的"艺"与"技"的完美统一
    第四节 康定斯基构成理念所孕育的抽象思维模式
        一 康定斯基构成理念所孕育的现代设计抽象思维模式
        二 康定斯基构成法则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第四章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现代设计实践的影响
    第一节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与世界现代设计实践
    第二节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与中国现代设计实践
        一 康定斯基与东方文化的渊源
        二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与中国现代设计实践
第五章 康定斯基现代设计美学思想的贡献及局限
    第一节 康定斯基现代设计美学思想的贡献
        一 康定斯基"内在精神"与现代设计形式的"意味"
        二 康定斯基"音乐性"设计语言所推动的西方美学语言转向
        三 康定斯基所促成的构成主义美学与现代设计美学的结合
    第二节 康定斯基现代设计美学思想的局限
        一 康定斯基现代设计美学思想的多重悖论
        二 康定斯基设计形式与"内在精神"的矛盾
结语
    一 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对于现代设计理念的价值
    二 康定斯基现代设计理念对于中国当代设计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表

四、对克莱夫·贝尔有关"有意味的形式"论述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苏珊·朗格装饰艺术美学思想研究[D]. 徐圆.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2]后人类语境中文艺媒介的物质性问题研究[D]. 姚富瑞. 兰州大学, 2018(06)
  • [3]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D]. 孟凡君. 吉林大学, 2018(12)
  • [4]科林伍德文艺观研究[D]. 田璐.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5]女作家性别身份焦虑问题研究[D]. 沈潇.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6]当代艺术的“指物性”研究[D]. 冯大庆. 西安美术学院, 2018(01)
  • [7]克莱夫·贝尔的艺术批评研究[D]. 龙宇航.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从自律到融通:斯特拉文斯基艺术思想研究[D]. 李洋.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9]阿恩海姆审美直觉心理学理论研究[D]. 邵斯宇. 吉林大学, 2017(09)
  • [10]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理论及其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D]. 孙晓娜. 山东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克莱夫·贝尔“重要形式”话语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