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器联合颈前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

椎间融合器联合颈前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

一、椎间融合器和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姚晓玲,彭建城,许岳荣,杨志东,张顺聪[1](2022)在《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个月随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目前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其中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目的:评价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1例,其中42例采用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试验组),39例采用传统钛板-cage系统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治疗(对照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Cobb-C角、颈椎Cobb-S角、椎间融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方案已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NO.JY2020199)。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两组间术后的目测类比评分与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 0.05);(2)两组术后3 d、30个月时的Cobb-S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试验组术后3 d的Cobb-C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对照组术后3d、30个月的Cobb-C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3)试验组椎间完全融合率为98%,对照组椎间完全融合率为100%;(4)试验组融合器下沉率高于对照组(24%,3%,P <0.05),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P <0.05),相邻椎间盘退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8%,P <0.05);(5)结果表明,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但融合器下沉发生率较高,颈椎整体曲度的改变需更长期的观察与随访,该术式中期疗效总体良好。

黄景榕[2](2021)在《前后路颈椎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远期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为前后路颈椎手术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62例行不同术式的多节段脊髓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前入路组(A组)37例,后入路组(B组)25例。纳入A组的患者手术方式为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或颈前路分节段减压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hybrid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 ACHDF),纳入B组的患者手术方式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open-door laminoplasty,LP)。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各项资料: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随访时长、受压脊髓节段数、K线表现;2.围术期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3.疗效相关信息:颈椎矢状位Cobb角、颈椎活动度ROM值、颈椎椎管椎体矢状径Pavlov比值、视觉疼痛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脊髓功能改善率、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评分及颈椎功能受损指数、术后并发症。结果:两手术组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的Cobb角、ROM值、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Pavlov比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133.15±27.94 min,B组为176.80±21.33min;A组术中失血量127.70±57.43ml,B组为245.00±35.12ml;A组住院时间9.91±3.72d,B组为15.70±2.67d,二者在围术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A组JOA评分13.85±1.42分、B组为14.42±1.12分;A组VAS评分2.48±0.43分,B组为2.54±0.74分;A组Pavlov比值82.24±6.25%,B组为79.08±5.49%;A组NDI评分为25.23±3.67分,B组为27.74±4.17分,二者在Pavlov比值、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随访时A组Cobb角15.24±5.66°,B组为8.94±3.45°;A组ROM值21.85±4.42°,B组为26.43±3.62°,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A组术后吞咽困难3例,声音嘶哑1例,脑脊液漏1例,椎管内亚急性血肿1例,食管迟发性损害1例,内固定下沉1例;B组发生轴性症状2例,颈5神经根麻痹1例,脑脊液漏1例,症状缓解不完全而加行前方短节段ACCF1例。结论:1.前后路颈椎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达到较好的中远期疗效,二者均能有效改善术后Pavlov比值、JOA评分及脊髓功能改善率,降低NDI评分和脊髓功能受损指数、VAS评分,促进颈部神经功能恢复及缓解疼痛。2.前入路手术有利于恢复颈椎形态,但入路相关的并发症较多;后入路颈椎手术减压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保留颈椎活动度,保护颈半棘肌能降低轴性痛的产生。

曾祥鸿[3](2021)在《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ACHDF和PCEOLP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对比》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与使用微型钛板的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20年2月在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一病区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8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成两组:行椎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52例,为前路组;行微型钛板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37例,为后路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1:1匹配出27对患者,再比较这27对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C2~7Cobb角、颈C2~7颈椎矢状位轴向距离(C2~7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axial,C2~7SVA)、T1倾斜角(T1 slope,T1S)、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JOA评分较均术前均显着增加,NDI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N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JOA评分和NDI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前路组和后路组患者术前平均C2~7Cobb角、C2~7SVA、T1S、TI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前路组术后1年C2~7Cobb角较术前增大,C2~7SVA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S、TIA和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后路组术后1年C2-7Cobb角较术前减小,C2~7SVA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S、TIA和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前路组和后路组术后1年平均C2~7Cobb角、C2~7SVA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1S和TI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前路组手术时间较后路组少,术中出血量较后路组少,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前路组术后出现1例脑脊液漏,2例吞咽不适、1例C5神经麻痹,1例轴性症状;后路组出现2例C5神经麻痹,2例轴性症状;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颈椎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神经功能改善,两种术式的近期JOA评分和NDI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2)颈椎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少。(3)颈前路减压术能较好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术后颈椎生理曲度部分丢失。(4)颈椎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近期手术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曾俊[4](2021)在《颈椎前路Hybrid术后影像资料改变与症状改善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等周围组织结构,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不同,主要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医虽没有颈椎病的正式提法,但相关症状散见于“痹证”、“痿证”、“项强”、“眩晕”等方面的论述。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辩证分型主要分为:风寒湿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目的:通过随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接受颈椎前路Hybrid手术的患者,收集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资料和相关临床疗效指标、评分量表。将术前术后资料对比,研究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改变在两个时间点的差异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行颈椎前路双节段或三节段Hybrid手术(人工椎间盘为Mobi-C LDR Medical France,椎间融合器为ROI-C Cage Medical France)的36例患者,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36例,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为34-70岁,平均53.42岁,随访时间30-42 月,平均 35.25 月。所有患者都为自愿接受颈椎前路 Hybrid 手术患者,其中 C3/4+C4/5双节段5例(均为ACDF/ACDR形式),C4/5+C5/6双节段10例(均为ACDR/ACDF形式),C5/6+C6/7 双节段 1 5 例(均为 ACDR/ACDF 形式)。C4/5+C5/6+C6/7 三节段 6 例(ACDR+ACDF+ACDR形式2例,ACDR+ACDF+ACDF形式4例)。36例中置入人工颈椎间盘38个;置入椎间融合器40个。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两个时间点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等临床资料。应用mJOA评分、颈肩及上臂VAS评分、NDI指数、Odom’s评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测量颈椎曲度、手术节段曲度、颈椎整体ROM、置换节段ROM、SROM、IROM等影像学结果,观察有无异位骨化、假体位移和邻近节段退变及加重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颈肩及上臂VAS评分为(1.12±1.31)分,术前VAS(6.42±2.31)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NDI评分为(2.92±3.27)分,术前为(19.43±6.19)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mJOA评分为(16.29±1.34)分,术前为(12.67±3.13)分。JOA评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P= 0.0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根据Odom’s评分所得:优23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优+良)为94%。整体曲度及手术节段FSU曲度均较术前有所增加,术前颈椎整体曲度13.32±6.25°,术前手术节段曲度为3.98±4.32°。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为18.69±6.85。,手术节段曲度为5.98±4.82°。颈椎整体曲度(P=0.003)、手术节段FSU(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颈椎整体ROM、人工间盘置换节段ROM、SROM、IROM与术前相比均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末次随访时共发现异位骨化患者7例(19.45%)。依据McAfee分级标准,7例异位骨化中,Ⅰ级4例(11.11%)、Ⅱ级2例(5.56%)、Ⅲ级1例(2.78%)、无Ⅳ级异位骨化病例。在末次随访时,72个邻近节段中共发现退变节段6个,其中3节段(4.16%)术后退变评分增长1分,分别属于2例患者(5.56%),属于邻近节段退变加重,其余4例均无明显影像学征象确定退变程度加重,尚不能认定为邻近节段退变加重。所有患者术后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脱落等情况发生。结论:患者行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后,颈椎曲度、手术节段FSU曲度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同时颈椎整体活动度、人工颈椎间盘活动度能较好的维持,中期随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

毛威[5](2021)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1月份~2019年12月份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选择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的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33~74岁,平均为58.1岁。其中伴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病8例,COPD1例,糖尿病10例,均予以药物及相应处理控制后行手术治疗。一期前后路手术分两个部分:先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椎板切除术,然后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手术病人采取术后随访,统计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切口的总引流量、住院天数以及围术期并发症状况,统计手术前以及手术后1天、3月、6月、12月以及最后一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和神经功能改善率等指标数据。结果:全部患者成功完成一期前后路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12.8±37.5min,手术出血量210.0±33.7ml;术后24h总引流量182.2±50.3ml;住院天数均值为13.7±2.1d。随访时间12~24月,平均值为19.2月。临床疗效:JOA评分术前、术后1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月以及末次平均评分分别为6.8±1.3;10.5±0.9;12.1±1.5;12.7±0.2;13.8±0.2;14.5±1.2;VAS平均评分分别为术前(7.8±1.3)、术后1天(5.1±0.8)、术后3个月(4.1±0.6)、术后6个月(3.4±0.7)、术后12月(2.8±0.8)、末次平均分别为(1.9±0.7);全部患者在术后各个随访期间的JOA评分、与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评分术后1天、3个月、6个月、12月、末次平均分别为40.7±4.3;45.7±10.4;53.6±10.5;66.8±7.8;79.6±7.4。结论:2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主观感受均有不同水平的改善。一期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充分,固定牢靠,不但脊髓受压的症状得到充分缓解,同时病人住院天数大大的缩短,其临床疗效不错,是种有效的手术术式,因此值得推行。

马龙,谭小欣,孙国绍[6](2021)在《连续性三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和杂交手术后5年随访矢状位序列影像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在单节段与双节段颈椎病的治疗中,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与杂交手术均能恢复局部的颈椎前凸,并且对颈椎整体序列发挥作用,但该结论在3节段手术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对比连续性3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和杂交手术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矢状位序列、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连续3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3例,其中32例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治疗(ACDF组),36例接受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双节段椎间融合器杂交手术治疗(HS1组),25例接受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和单节段椎间融合器杂交手术治疗(HS2组)。术后随访时拍摄颈椎X射线片,分析颈椎矢状位序列(C2-C7颈椎前凸角、C2-C7矢状位垂直距离、T1倾斜角)与解剖参数(颈椎活动度、上位和下位邻近节段颈椎活动度、手术节段颈椎前凸角与邻近节段退变),以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评估临床疗效。试验获得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93例患者平均随访(76.4±9.0)个月。(1)3组间末次随访的颈椎矢状位序列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 0.05),3组间各参数值末次随访相对于术前的改变值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 0.05);(2)3组间末次随访的颈椎解剖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3组间各参数值末次随访相对于术前的改变值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3)3组末次随访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与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4)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与末次随访的颈椎解剖参数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与JOA评分无明确相关性;(5)结果表明对于连续3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和杂交手术均获得了明确的中长期疗效,且解剖学参数与临床疗效无明确相关性,因此人工椎间盘假体植入不是必需的。

孔庆捷[7](2020)在《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在我国拥有着巨大的患者群体,其可导致四肢与躯干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和大小便失禁。手术治疗通常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OPLL的手术治疗可归纳为前路、后路两类。以往研究表明,前路手术方式可获得较比后路手术更佳的术后疗效。然而前路减压手术将面临较高的手术风险,要求术者技术较高,且在长节段OPLL的手术治疗中存在颈椎稳定性重建困难的问题。因而,针对OPLL理想的手术方式一直是脊柱外科争论的话题。我们前期提出了针对OPLL手术治疗的新技术,即颈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ACAF)。ACAF技术通过完成椎体骨化物复合体(vertebral-OPLL complex,VOC)的游离、前移来完成前方减压,而未直接切出后纵韧带骨化物,从而获得了传统前路手术直接减压的良好手术效果,同时也兼具了传统后路手术的手术安全性,且在临床研究发现其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传统前路手术。但由于ACAF技术需要切除椎体两侧部分结构,使其游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对颈椎内在稳定性的破坏,但ACAF又采取了类似ACDF的多节段置钉分散应力的方法而避免应力集中的发生。因而,ACAF的稳定性及生物力学行为特性值得深入研究明确。同时,ACAF的解剖学研究尚未完善。对于脊柱外科医师,想要很好的掌握这项新技术,对其深入透彻的解剖理解,尤其是在明确术中开槽截骨的解剖标记、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性以及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研究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对比分析ACAF、ACDF、ACCF的生物力学性能变化,以验证ACAF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构建ACAF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ACCF、ACDF的相关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明确其生物力学行为特性;通过对新鲜尸体标本的解剖学研究和OPLL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研究,评估ACAF技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并指出ACAF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以期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考依据。研究目的通过与主流颈前路手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证实ACAF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构建ACAF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明确其生物力学行为特性;证实ACAF技术在椎动脉损伤方面的安全性,并明确ACAF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为今后其应用于颈椎个性化手术,以及临床改进手术技术、提升手术疗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使用18具尸体脊椎的C1到T1区域来测试屈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的ROM(2Nm)。设置循环疲劳负荷测试条件为:循环载荷3Nm、频率2Hz、循环3000个。根据手术方法将所有标本随机分为三组:ACDF,ACAF和ACCF组。它们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测试:(1)完整状态的ROM测试,(2)每组模型(ACDF,ACAF,ACCF)的ROM测试,(3)循环载荷试验,n=3000,(4)每组模型(ACDF,ACAF,ACCF)的ROM测试。2、建立健康成人完整颈椎(C2-C7)的有限元模型。构建三种颈前路术式模型:(1)完成C4、C5前移的ACAF;(2)完成C4、C5椎体次全切除的ACCF;(3)完成C3/C4、C4/C5和C5/C6椎间隙减压的ACDF。于C2参考点施加不同方向上的2Nm纯力偶矩加载以及垂直与C2上界面向C7方向的75N垂直加载,以模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对各组模型的活动范围、终板应力、内固定系统应力、内置物应力及螺钉椎体界面应力进行分析比较。3、回顾性分析28例采用ACAF手术治疗的颈椎OPLL患者CT影像信息。测量7个影像参数:双侧钩突尖的距离,双侧钩突尖至横突孔内缘的水平距离,双侧极限斜行开槽线至横突孔内缘的最短垂直距离,双侧极限倾斜角度,双侧底部极限侧方减压距离,减压开槽宽度,双侧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对11具新鲜冷冻保存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完成ACAF手术操作后,进行解剖学研究,测量2个解剖参数:开槽宽度,双侧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4、回顾性分析47例采用ACAF或ACCF手术治疗的颈椎OPLL及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影像学信息。测量3个术后影像参数:减压开槽宽度,双侧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各手术节段的脊髓横径。对3具新鲜冷冻保存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完成ACAF手术操作后,进行解剖学研究,测量4个解剖参数:开槽宽度,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双侧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至椎间孔的长度,双侧脊神经前根下倾角的角度。结果1、各组术后在各方向上的节段及整体ROM均较完整状态下显着降低,而各组疲劳载荷后在各方向上的ROM较比术后的ROM有所上升。评估时间和手术方法的交互效应没有显着性,这显示各组节段及整体ROM的变化趋势是平行的。其中,ACCF组术后及疲劳载荷后在各方向上的ROM均明显大于其它两组,而ACDF组与ACCF组之间未见显着性差异。2、ACAF和ACDF术后ROM下降幅度大于ACCF,尤其是在前屈位、侧弯位。ACCF内固定系统中的应力峰值高于ACAF和ACDF,且螺钉钛板连接处应力最为集中。ACCF于C3、C6螺钉椎体界面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AF和ACDF。ACCF和ACAF内置物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DF。ACCF上下终板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AF和ACDF。3、双侧钩突尖的距离从C3至C6逐渐增大,且男性组显着大于女性。钩突尖至横突孔内缘的水平距离和极限斜行开槽线至横突孔内缘的最短垂直距离在C4水平最小,但各节段的数值均大于2mm。极限倾斜角从C3至C6逐渐减小。ACAF术后的影像测量结果及解剖测量结果均显示开槽宽度大于双侧钩突尖的距离,而各节段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均大于2mm。4、ACAF的减压开槽宽度明显大于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之间的距离。C5-C8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的起始点的位置逐渐变高,且距离对应水平的椎间孔的距离逐渐变大,同时,C5-C8脊神经前根自头端向尾端逐渐变陡。ACAF组各节段的减压开槽宽度均显着大于ACCF组,且ACAF组各节段的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普遍显着优于ACCF组,而ACAF组左侧的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要优于右侧。结论本次研究通过生物力学和有限元分析证实,ACAF技术可获得与ACDF相近的术后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并且明显优于ACCF的术后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多节段置钉分散应力的理论在ACAF技术中同样适用,ACAF的内固定失败、头尾端螺钉松动、拔出及内置物下沉风险均小于ACCF,但其内固定失败及头尾端螺钉松动、拔出的风险仍大于ACDF,尤其是在旋转活动中。而在骨融合方面,ACAF要优于ACDF。同时,通过尸体解剖学及临床影像学研究证实,钩突可以被作为术中的有效解剖标志以保持ACAF术中减压的正确方向,从而避免损伤椎动脉,即使是面对极外侧型、宽基地型的特殊类型OPLL病例,采用限制的斜行开槽或底部侧方减压的方式也具有安全性,并且ACAF技术可以对椎间孔入口区做到有效减压,其减压开槽宽度可以包含双侧脊神经前根起始点及椎管内向外侧、向尾端走行的大部分脊神经结构。这项研究将为ACAF技术现有临床效果的解读及远期并发症的预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并对其提高临床实践操作和完善预后康复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ACAF技术的临床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可成为治疗多节段OPLL的一种合适术式选择。

张礼仁[8](2020)在《国人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解剖学参数测量》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的变化,颈椎病患者逐年增多,且年轻患者占比逐渐增加,颈椎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严重的颈椎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常用的颈椎前路手术为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治疗颈椎退行性变的一种经典术式。临床上钛板+融合器的固定方式容易出现术后吞咽困难、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各种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相继出现,国外的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产品尺寸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患者,而国内的一些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产品存在植入螺钉不牢固、融合器植入繁琐、融合器植骨面积不够等缺点。所以,针对中国人群进行颈椎椎间隙测量,设计制造符合中国人群的零切迹融合器很有必要。研究目的通过测量正常国人的颈椎椎间隙解剖学参数,为设计符合国人的新型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门诊体检的200位健康人群拍摄的标准颈椎正侧位X线片资料,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上,对200位健康人群的颈椎正侧位X线片进行解剖参数测量。其中,在颈椎的侧位X线片上测量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前缘高度、中点高度、后缘高度;测量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椎间隙矢状径长度;测量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测量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椎间盘角。在颈椎的正位X线片上测量C2-3、C3-4、C4-5、C5-6、C6-7椎间隙的椎间隙横径长度。分别计算各个颈椎椎间隙解剖参数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收集男性健康人群100人,平均年龄31.21岁,女性健康人群100人,平均年龄31.05岁。男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9.88±1.06)mm,矢状径(19.42±1.59)mm,前缘高度(5.57±0.74)mm,中点高度(7.24±0.98)mm,后缘高度(4.11±0.27)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33.54±1.14)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24.35±1.53)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10±2.86)°,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13±3.17)°;椎间盘角为(4.94±1.36)°。女性组椎间隙横径为(18.29±0.89)mm,矢状径(13.76±1.41)mm,前缘高度(5.12±0.64)mm,中点高度(6.68±0.67)mm,后缘高度(3.20±0.25)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5.18±1.75)mm,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为(21.83±1.66)mm;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1.66±2.70)°,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为(47.03±2.43)°;椎间盘角为(4.80±1.38)°。男性组与女性组各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节段椎间隙前、中、后缘高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表现为后缘高度<前缘高度<中点高度(P<0.05)。研究结论通过正常人群颈椎X线解剖学测量,获取了颈椎椎间隙横径、矢状径、椎间隙前缘高度、椎间隙中点高度、椎间隙后缘高度、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上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下位螺钉进钉的最佳角度、椎间盘角的相应影像解剖参数。为设计出一种适用于中国人群的新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提供了数据参考。

任宝[9](2020)在《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临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及疗效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内压力变化的对照分析目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颈椎退行性疾病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作为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双节段颈椎病的治疗上。而大量研究证明原有的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Conventional cage-plat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CCP)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率很高。对于双节段颈椎病,本研究通过生物力学实验的方法对比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rofi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Zero-P)和CCP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手术节段上位椎体椎间盘内压力的作用,并分析前路手术后影响相邻节段退变的因素。方法:选取18只雄性成年山羊,随机分为3组行颈椎C3-T1节段模型制备,6例不做任何处理(正常组),6例模拟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颈前路手术方式(CCP组),6例模拟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颈前路手术方式(Zero-P组),CCP组和Zero-P组两组分别行颈前路C5-7双节段椎间融合。模型制备成功后,3组标本依次以固定的生理负荷作用下检测其在轴向旋转、前屈、后伸三种不同情况下,临近上位椎体椎间盘内(C4-5)压力改变的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CCP组和Zero-P组,无论是在前屈后伸状态下,还是轴向旋转方面,均增加了上位椎间盘内的压力;CCP和Zero-P两组组间比较可以发现,临近节段椎间盘内的压力在轴向旋转应力作用下,未见明显差别,而在前屈后伸状态中可以发现,Zero-P组椎间盘内的压力低于CCP组。结论:本次实验证实CCP组和Zero-P组两种不同的前路手术方式对于临近节段椎间盘的压力,无论是在前屈后伸还是轴向旋转方面,均发生了提升,并且Zero-P组在椎体前屈后伸状态下,虽然椎间盘内的压力高于正常组,但仍低于CCP组,为延缓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提供了可能。第二部分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对比研究目的:比较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Zero-profi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Zero-P)与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Conventional cageplat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CCP)应用于双节段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01月至2016年09月因颈椎病行颈椎前路双节段减压融合术的63名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其中Zero-P组患者31例,CCP组患者32例,两组病人在其年龄、性别分布,以及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手术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观测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吞咽困难发生率,并于术后7天、1、3、12个月追踪临床疗效并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颈椎整体曲度并采用Pitzen标准用以评价手术节段椎间隙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无脊髓损伤、内植物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及随访期间JOA评分、VAS评分、N DI评分较术前均改善明显(P<0.05),两组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虽稍术后有所丢失,但与术后7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及颈椎整体曲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手术节段融合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CCP组吞咽不适发生率显着高于Zero-P组(P<0.05)。结论:1.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维持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及椎间植骨融合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应用Zero-P系统行颈前路手术,操作简便,无需联合前路钛板,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可能性更低,且无严重的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第三部分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对于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4年01月到2016年10月因颈椎病行颈椎前路双节段减压融合术的69名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其中Zero-P组33例,CCP组36例,观测指标:手术前后两组患者JOA评分、NDI评分并与于术后7天、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追踪患者临床疗效并复查颈椎正侧位、过曲过伸位X线片,观察颈椎整体曲度(Sagittal alignment of the cervical spine,SACS),手术融合节段的曲度(Sagittal segmental alignment,SSA),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融合节段相邻上下椎体的活动度(Superior adjacent segment range of motion,SROM;Inferior adjacent segment range of motion,IROM)的变化,评价双节段手术术后有无相邻节段退变等。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改善;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融合节段的曲度与术前资料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这种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颈椎整体曲度、融合节段的曲度虽稍有丢失,但与术后7天影像资料比较,曲度丢失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颈椎整体曲度、融合节段的曲度未见明显差异;在颈椎整体活动度及手术邻近上下节段的活动度方面,CCP组整体活动度较术前丢失、手术邻近上下节段椎间活动度较手术之前增加(P<0.05);Zero-P组虽然术后颈椎整体活动度有所丢失、手术邻近上下节段椎间活动度增加,但与术前相比较,数值的变化无意义(P>0.05),两组病人进行组间比较可发现,术前患者颈椎整体活动度及手术邻近上下节段的活动度方面无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比相邻节段发生退变的情况,Zero-P低于CCP组,这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在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维持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融合节段的曲度上无明显统计差异。2.Zero-P椎间融合系统较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对于双节段颈椎病患者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有着较低的发生率。3.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颈椎整体活动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减少了手术邻近上下节段活动度的增加,为延缓ASD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尚子琨[10](2020)在《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目的: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凸的疗效存在争议。传统的椎板成形术对于颈椎后凸的矫形效率较低,退变的颈椎容易产生小关节的骨赘形成或者局部韧带增厚,而颈椎椎板切除术有两大缺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粘连严重和术后融合率低导致曲度丢失。本文介绍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和放射学结果及有效性。对于成功的颈椎矫形术来说,一定要在解除颈椎后凸畸形造成脊髓压迫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回复颈椎前凸是手术目的中最关键的。这给外科医生控制力量和密切监视手术范围带来了不便。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患有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并在术后完成至少12个月的临床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3-7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C2-7 7例;C3-7 6例;C2-6 4例)。并且接受过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内固定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手术前后及随访时采用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性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C2-C7 Cobb角。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 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17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7例)均进行最少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4个月(13个月至2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65.3min(120-210 min)、出血量289.4m L(200-500 m L),术后10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7例患者在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时VAS、NDI、m JOA分别由术前7.8±1.7、37.7±5.4、7.4±2.4改善为4.7±1.4、27.2±7.2、10.4±2.1。术后CT显示手术节段均获融合,复位未丢失。C2-C7 Cobb角由16.0°±5.7°改变为-1.4°±5.8°;C2-C7矢状面垂直轴(C-SVA)由57.5±10.2mm改变为24.6±7.9mm。结论:使用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操作者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术前软组织松解,术中安全的,有控制的复位与密切监测的外科手术。该技术可能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颈椎矫正截骨术提供稳定的三维复位。第二部分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目的:回顾性研究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wedge osteotomy decompression and vertebral fusion,ACWODF)技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方法:收集分析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共26例因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合并颈椎病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技术(ACWODF)进行畸形矫形,并在术后完成至少12个月的临床随访。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4-67岁。共有52节段进行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C3/4 10例;C4/5 20例;C5/6 17例;C6/7 5例)。这些患者接受中单节段手术融合6例,双节段融合14例,三节段融合6例。通过颈椎前方入路,经椎间隙进行椎间盘切除,并且进行楔形截骨,两侧切除部分钩椎关节骨质并进行软组织松解,楔形截除椎间隙上下椎体的部分终板及骨质,潜行截除上下椎体椎体后缘,保留上下椎体的部分终板,彻底切除椎体后缘的增生骨质,彻底切除后纵韧带。术中使用Caspar型颈椎撑开器、带角度Peek椎间融合器(Cage)、麻醉完成后通过X线透视调整颈椎位置及角度等方法,预先矫形并为手术减压提供更好的体位。椎间融合器内填充患者自体骨,椎体前缘植入钛板固定。术中使用超薄椎板咬骨钳和气动磨钻进行辅助截骨操作。手术前后及随访时采用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性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C2-C7 Cobb角。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 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26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均进行最少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4个月(14个月至2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91.9min(50-150 min)、出血量111.1 m L(50-220 m L),术后15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时VAS、NDI、m JOA分别由术前3.3±2.1、34.3±7.6、8.6±2.7改善为3.1±1.4、14.6±7.7、13.1±2.1。术后CT显示手术节段均获融合。C2-C7 Cobb角由10.6°±4.1°改变为-1.6°±5.6°;C2-C7矢状面垂直轴(C-SVA)由52.0±9.3mm改变为24.0±9.0mm。结论:对于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采用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颈椎后凸畸形,矫正整体颈椎的曲度,有效地预防颈椎后凸加重的进一步发生,但术后接受该手术方式的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等轴性症状。通过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可以有效的解除脊髓压迫,去除椎体后缘骨赘,可应用多节段联合楔形截骨术,提高矫形效果,适用于由椎间盘退变,颈椎前柱出现骨性增生等原因导致的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第三部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的回顾性研究目的:这是一项关于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ADR)与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skip”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sis SCS)的长期随访(48个月以上的)观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的相关研究。方法:采用Bryan颈椎ADR(18例)和ACDF(31例)治疗49例SCS。在术前和术后48个月以上使用m JOA、NDI和VAS对每个病例进行评估。评估颈椎矢状面曲率、颈椎总体活动度(ROM)和中间节段运动程度。MRI用于评估邻近节段退变(ASD)、脊髓压迫和信号改变。结果:两组术后m JOA、NDI、VAS评分均明显改善。在最后一次随访中,Bryan组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45.2%)、VAS、ROM和运动中段程度方面均优于ACDF组。Bryan组ROM为38.2±4.6°;ACDF组ROM为25.3±4.6°。Bryan组运动中段为8.4±2.0°;ACDF组为12.2±2.2°。Bryan组无ASD患者。ACDF组1例内固定器脱位,2例邻近节段椎间盘变性,但无需二次手术。结论:对于治疗多节段跳跃型颈椎病,人工间盘置换术能有效改善SCS的神经功能,保持颈椎的整体活动,从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和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第四部分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颈椎前路椎体切除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同时该术式对及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矫正效率较低。我们设计使用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矫正,可以扩大颈椎椎管容积,并且有效的恢复颈椎生理曲度。通过对颈椎后凸畸形山羊颈椎标本的术前术后手术节段相邻节段椎间盘压力的改变,来研究该术式对手术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研究。方法:将6只公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实验组山羊颈椎标本被给予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山羊颈椎标本采用的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对新鲜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各组三只山羊分别进行两个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比较各组手术节段上下两个间盘术前术后的的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的应力变化。在手术前和手术后,X线片检查两种术式对于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的影响。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在山羊颈椎后凸畸形模型的手术治疗效果上较为满意。颈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相较于颈前路常规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的恢复上有显着的优势(P<0.01),在大部分方向上的应力改变,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常规融合术相比,可以恢复一定程度生理曲度,但由于使用了较大的椎间融合器,邻近节段间盘的应力较常规减压明显增大。结论: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手术方式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提供了更多的术式选择,但有证据表明该手术方式并不能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二、椎间融合器和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椎间融合器和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个月随访(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材料
    1.5 方法
    1.6 主要观察指标
        1.6.1 临床疗效
        1.6.2 颈椎曲度
        1.6.3 椎间融合情况
        1.6.4 并发症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试验分组流程
    2.3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4 两组患者疼痛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2.5 两组患者颈椎曲度改变
    2.6 植入物材料宿主反应
    2.7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2.7.1 椎间融合与融合器下沉
        2.7.2 吞咽困难
        2.7.3 相邻椎体骨化与相邻椎间盘退变
    2.8 典型病例
3 讨论Discussion

(2)前后路颈椎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远期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与中英文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症状体征
    2.3 影像学检查
    2.4 手术方法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前后路手术组的一般情况及术前各因素间的比较
    3.2 前后路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
    3.3 前后路手术组颈椎Cobb角、ROM值、Pavlov比值变化的比较
    3.4 前后路手术组的JOA评分、NDI评分、VAS评分变化的比较
    3.5 前后路手术组的中远期临床优良率比较
    3.6 前后路手术组的并发症比较
4.讨论
    4.1 手术相关的影像学变化
    4.2 前路手术的并发症表现
    4.3 后路手术的并发症表现
    4.4 手术术式的选择
    4.5 本次研究的不足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前后路颈椎手术治疗MSCM的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ACHDF和PCEOLP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资料收集
    1.4 手术技术
    1.5 术后处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倾向性评分前各项基线参数
    2.2 两组患者倾向性评分后各项基线参数
    2.3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术中资料
    2.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和NDI评分
    2.5 两组患者术前颈椎矢状位参数
    2.6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
    2.7 两组患者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比较
    2.8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
    典型病例
3 讨论
    3.1 影响颈椎手术疗效的因素和倾向性评分匹配
    3.2 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和临床疗效
    3.3 手术并发症和术中资料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JOA评分表
综述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4)颈椎前路Hybrid术后影像资料改变与症状改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研究现状
        1 颈椎前路融合性手术
        2 颈椎前路非融合手术
        3 颈椎前路杂合手术
        4 总结
        参考文献
    二、颈椎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研究现状
        1 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2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与讨论
    一、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二、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附录二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
附录三 颈椎JOA评分
附录四 Walraevens颈椎间盘退变X线评分法
个人简历

(5)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术前准备
        2.1.4 手术方法
        2.1.5 手术器械、耗材等
        2.1.6 术后治疗
        2.1.7 术后随访
    2.2 疗效观察
        2.2.1 手术情况
        2.2.2 围手术期并发症
        2.2.3 临床疗效
        2.2.4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手术结果
    3.2 围手术期并发症
    3.3 临床疗效
第4章 典型病例
第5章 讨论
    5.1 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5.2 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
    5.3 前路和后路手术的顺序
    5.4 一期前后路手术与分期前后路手术的选择
    5.5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注意事项
    5.6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的优缺点
    5.7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连续性三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和杂交手术后5年随访矢状位序列影像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材料
    1.5 方法
    1.6 主要观察指标
        1.6.1 影像学参数
        1.6.2 临床疗效评估
    1.7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试验流程 见图2。
    2.3 各组基线资料比较
    2.4 各组影像学参数测量结果
        2.4.1 颈椎矢状位序列
        2.4.2 颈椎解剖参数和影像学并发症
    2.5 各组临床疗效
    2.6 颈椎解剖学参数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2.7 不良反应
    2.8 典型病例
3 讨论Discussion

(7)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ACAF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ACAF技术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一)ACAF技术椎动脉损伤的风险评估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二)ACAF技术中颈椎椎间孔、脊神经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8)国人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解剖学参数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新型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设计
第3章 解剖学参数测量的材料与方法
    3.1 选取志愿者
    3.2 拍摄X线片
    3.3 解剖学参数测量及意义
        3.3.1 C2-3,C3-4,C4-5,C5-6,C6-7 的椎间隙相关参数测量
        3.3.2 椎间隙进钉的最佳角度和深度测量
        3.3.3 椎间盘角
    3.4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解剖学参数测量技术路线
第5章 实验结果
    5.1 颈椎椎间隙矢状径、横径
    5.2 椎间隙前缘、中点、后缘高度
    5.3 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角度和椎间盘角
    5.4 螺钉进钉的最佳深度、角度和椎间盘角男女测量值的比较
第6章 讨论
    6.1 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术(ACDF)
    6.2 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
    6.3 颈椎椎间隙的解剖学测量方法
    6.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9)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临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及疗效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内压力变化的对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对于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Zero-P内固定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的回顾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颈椎后凸畸形手术策略的临床研究和影像学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椎间融合器和颈椎前路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可变角度零切迹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0个月随访[J]. 姚晓玲,彭建城,许岳荣,杨志东,张顺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09)
  • [2]前后路颈椎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远期疗效分析[D]. 黄景榕.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ACHDF和PCEOLP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对比[D]. 曾祥鸿.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4]颈椎前路Hybrid术后影像资料改变与症状改善的临床研究[D]. 曾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毛威. 南昌大学, 2021(01)
  • [6]连续性三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和杂交手术后5年随访矢状位序列影像学评价[J]. 马龙,谭小欣,孙国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12)
  • [7]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D]. 孔庆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8]国人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解剖学参数测量[D]. 张礼仁. 南昌大学, 2020(08)
  • [9]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临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及疗效对照研究[D]. 任宝.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10]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D]. 尚子琨.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椎间融合器联合颈前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