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行动精神与中国农村改革

群众行动精神与中国农村改革

一、群众首创精神与中国农村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黄程扬[1](2021)在《四川省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述论(1975-1982)》文中研究指明广汉县推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后,落后的生产管理办法严重束缚和损害了社员生产的积极性。1958年到1976年,广汉县的农业发展十分缓慢,社员温饱难维。从1975年开始,金鱼公社11大队9队和西高公社5大队2队的社员们先后自发冒险进行了“分田埂”、“分口粮田”和“包工包产到作业组”的改革尝试。1977年,广汉县委受西高公社5大队2队“包工包产到作业组”办法的启发,决定在广汉县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1978年,广汉县在四川省委的支持下,于金鱼公社进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试验,建立了“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当年秋收,金鱼公社的改革试验获得增产增收的极大成功。四川省委派出工作组调查总结,并发出指示支持金鱼公社“包产到组”的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1979年起,广汉县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完善“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同时,广汉县的改革经验向全省传播,推动了四川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同一时期,《人民日报》先后对全国农村地区普遍进行的“包产到组”改革进行了多次讨论。四川省委面对《人民日报》的舆论导向,坚决支持广汉县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的经验在省内推广。1980年,联产计酬责任制成为四川省内广大农村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四川省内各地区还在学习广汉县“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造出多种农业生产责任制。1982年,“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代替“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成为四川省农业生产责任制中的主要形式。广汉县首创的“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联产计酬责任制,不仅给广汉县的农业生产面貌带来了极大改变,更推动了四川省乃至全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它突破了长时间以来农业生产在经营管理和劳动管理上的禁区,是四川农村改革的发端、全国农村改革的先导,在农村改革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开创意义。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责任制改革,具有在时间上领先全国;由群众首创,自下而上产生;由领导支持,自上而下推动;谨慎试验,层层铺开;是一次富有智慧的“折中”与“过渡”等五大特点。此次改革,实际上是必然历史趋势下纠正“左”倾错误的一次有效尝试。

赵丹[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不懈地探索中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改革之路,领导农村改革不断取得新成绩、新突破,形成了丰富系统的农村改革思想。当前,我国“三农”工作成绩斐然,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和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需要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给予理论指导。研究党的农村改革思想,从党的农村改革历史中汲取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历史分析等方法,着重从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基本脉络、主要内容、价值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首先,概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相关研究,在对中国农村改革、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农村改革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践依据进行深度剖析,历史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宏观角度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重点论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农村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着重于从农村改革的重要地位、改革措施、改革动力及改革目标等方面进行系统阐释与分析,突出整个研究的重点内容。最后,在深入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与实践基础上,总结党的农村改革思想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同时,从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满足农民幸福生活的需求,改革要遵循科学的发展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保持农村政策的稳定性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等方面揭示农村改革思想发展的启示,为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提供经验遵循。

丁玲[3](2020)在《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及其实践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事关国计民生和治国安邦的重点问题。在“三农”问题中,农民的发展问题是连接“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纽带。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大环境下,城镇化加速发展所带来的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挑战使我们不得不接续思考“农民该向何处去”“农民该如何实现发展”等难题。为此,继党和国家提出培育“职业农民”“新型农民”之后,习近平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地方涉农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观,这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开出的一剂标本兼治的药方。本文以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为主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之下,在查询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围绕“缘何提出”“作何理解”“有何特征”“价值何在”“何以实践”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作出了较为全面的回答与阐发。第一章,全面梳理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和依据。从“实践基础”“理论渊源”两个方面厘清了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产生的逻辑理路;同时,从“早期萌芽”“初步认知”“基本形成”“发展完善”四个环环相扣、前后衔接的阶段梳理了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脉络。第二章,系统归纳了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主要内容。基于对习近平关于“三农”系列论述以及近年中央一号文件等材料的整合,从“必备素质”“现实作用”“主体地位”“培育目标”四个维度阐释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内容体系。第三章,深入挖掘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鲜明特征。从深刻的时代性、鲜明的科学性、显着的创新性和深厚的人民性四个方面阐发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所彰显的理论特征。第四章,全面透析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时代价值。从“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两个维度阐明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时代价值。第五章,科学探寻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实践路径。从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教育、职业教育、生态教育、服务机制等方面试图探寻新时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伟大工程的实践路径,使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落地生根。

陶清[4](2020)在《小岗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岗精神产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基层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结晶,在农村建设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其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奉献精神等不断的丰富。小岗精神在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在改革开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十分重要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中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的改革开放是从小岗村开始的。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传统的民风民俗孕育了小岗人善于创新、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是小岗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小岗精神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利于传承小岗精神,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施行乡村振兴战略,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发展的样板,在新时代弘扬小岗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小岗村坚持将党的领导和人民需要相结合,深化农村内部改革和注重培育内生动力,推动产业发展。在新时代,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小岗精神,中国各地农村学习小岗经验,有利于推动农村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从归纳总结小岗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内涵和特征入手,根据小岗精神的内涵和特征,挖掘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功能、价值的契合点,并阐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意义。在这两部分的基础上,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探索实现该价值的原则和规律,分析小岗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后,根据小岗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形态和实现其价值的原则和规律,探索小岗精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路径,一方面发挥小岗精神的个体价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坚定人的政治信仰,另一方面实现小岗精神在新时代的引领作用,推动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梁俊山[5](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王微[6](2020)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良好的乡村治理体系对我国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乡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乡村治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实现十九大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标,仍需要结合乡村现实、特别是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宏观分析框架,研究“三治”融合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旨在构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乡村治理体系模式,并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以丰富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促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发展。全文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理论基础,以解决乡村治理中的现实问题为目标。通过对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依托的基础进行梳理,对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理清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体系的演变趋势及成就。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是对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历史总结和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体系经历了初始阶段、法治化和规范化建设阶段、多元主体建设阶段、“三治”融合新探索阶段。通过深入剖析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呈现出来的历史特点以及取得的成就,揭示乡村治理体系演进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及逻辑结构。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为根本要求;以党的基层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基本要素;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实现目标,分析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逻辑结构和三治融合的联动机制,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第四部分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及生成原因。面对乡村社会转型,乡村治理环境的深刻变化,要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治理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集中在主体结构、国家制度、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只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乡村治理体系由理论变为实际地治理效能。第五部分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治、德治、法治的实现路径和具体实行措施。通过完善自治制度,将多元主体有效参与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法治保障,增强法治观念和制度性供给。弘扬德治,与自治、法治刚柔并济共同引领乡村新风尚。从而,“三治融合”走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总之,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是新时代我国乡村社会的主要目标。在坚持基本制度与重要制度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衔接,总结历史与未来、改革与创新、问题与目标相统一的多重维度下,通过自治、法治和德治相融合的有效实践路径,构建起具有中国农村特点的、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为实现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大的动力支撑和制度支持。

周萃文[7](2020)在《万里“三农”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万里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尤其是万里在主政安徽期间,他全身心致力于农村改革。万里在处理“三农”问题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村改革经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其“三农”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旧具有先进性与开创性,引人深思。进入新世纪以来,从2004年到2019年,中央连续16年发布主题为“三农”的一号文件,可见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说明“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研究万里“三农”思想,对当今我国处理“三农”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万里“三农”思想的相关理论进行叙述,包括万里“三农”思想的科学涵义、思想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第三部分是万里“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实践两个部分,先提出万里“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如坚持党的领导、勇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后总结万里出台安徽农村《六条》、实行借地度荒、推行包产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等实践内容。第四部分是万里“三农”思想的理论意义,包括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工作奠定基础,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回归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第五部分是万里“三农”思想的实践意义,分别从它拉开了我国改革的序幕,开启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和探索了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任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欧阳德君[8](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难题,复杂而且十分重要。反贫困关系到人心向背、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在全世界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和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在反贫困理念、反贫困方法等方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渊源;西方的反贫困思想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及综合性等多种理论视角来分析,其有益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借鉴。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主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是对其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这一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全国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大规模地缓解。二是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这一时期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反贫困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实施各种专项反贫困政策,取得了显着成效。三是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社会救助和开发扶贫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四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这一时期通过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性成就,我国即将实现从整体上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是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理论提升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发展过程。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迄今为止,经历了初步形成、扩展丰富、深化完善、创新发展等发展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入手,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长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通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贫困的成功探索,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的新篇章,在反贫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新时代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从横向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强调的是整体视角,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一般性的理论反思。其主要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必须坚持党对反贫困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即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国家、社会和个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短期目标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目标则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是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改革的直接动力、政府主导力、社会的参与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等多种力量形成的反贫困强大动力共同作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反贫困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是反贫困的制度保障;中国的反贫困是世界反贫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的反贫困也离不开世界,我们的反贫困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必然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人民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等鲜明的特征以及重要的中国价值和世界价值。在中国价值方面,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当代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指南,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在世界价值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这一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总结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李元勋[9](2019)在《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文中指出脱胎于“政社合一”人民公社体制的村民自治,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萌发起来的,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力量介入高位推动的中国特色的基层直接民主形式,是乡村治理的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及有效方式,是基层群众自治在农村的民主实践和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之初,这种发韧于农村的由村民创造的民主改革实践,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国家逐步通过立法形式对这种民主形式进行了制度化设计,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使之上升为制度化的基层民主形式和在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又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亿万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治理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状况的变迁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甚至文字表述都会发生某些变化。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实现了从村民自治向乡村治理话语体系的转变。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十八大后要求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特别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便成为重要的政策话语,实现了从自治到共治的转变。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与具体实践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概括出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并梳理了本论文的理论渊源。第一章是村民自治的萌生。本章对村民自治产生前的乡村治理作了梳理与分析;对其产生的背景作了深度剖析,这些背景主要包括宽松的政治环境、包产到户的推行、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等因素。梳理了村民自治兴起的过程,从建立第一个村委会到在全国的普及,村民自治组织在广大农村得以全面建立。第二章是村民自治的发展。本章对村民自治活动的发动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作了论述,这一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为起点的,主要是开始建章立制,推进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与村民自治相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得以完善、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和选举模式的创新。第三章是村民自治的深化。1998年《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村民自治实践全面推行,进行了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背景下,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开展与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和选举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第四章是村民自治的提升。在这一时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以村民自治为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的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实践场域,开启了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开始了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求广大基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各地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开始了对基层民主协商的探索与实践。在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针对“三农”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对“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第五章是村民自治的成效和历史经验。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40年的发展,成效显着,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加强,各项民主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基本得以实现。通过考察村民自治40年的进程得出了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推动制度革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道路。

李卫朝,王呈祥[10](2019)在《以得自农民之道还之农民——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的发展逻辑》文中指出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来历经四个阶段的转变与发展,走过了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始终贯穿着这样的发展逻辑:以得自农民之道还之农民。这一发展逻辑的内容主要是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逐步赋予、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有效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中央政策与农民的互动中不断向前推进。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坚持以农民为中心,正确处理农业农村改革与农民发展的关系;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广大农民推进乡村振兴;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坚持与农民的有效良性互动;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迫执行;营造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群众首创精神与中国农村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众首创精神与中国农村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省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述论(1975-198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资料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论文的主要结构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改革前奏:贫困“逼”出来的冒险尝试
    2.1 改革背景:农业生产桎梏丛生,社员温饱难维
    2.2 改革端倪:社员冒险秘密“分田地”
3 改革试验:政府认可下的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
    3.1 广汉县委力争改革,四川省委批准试验
    3.2 金鱼公社进行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试验
    3.3 金鱼公社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成效明显
    3.4 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在广汉县的普遍实施及完善
4 改革推广:舆论争锋下广汉县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经验推向全省
    4.1 《人民日报》接连报道,《四川日报》宣传鼓励
    4.2 《人民日报》反对质疑,四川省委坚定支持
    4.3 《人民日报》“否定之否定”,中央、四川省委推动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大开花
5 改革演变:从联产计酬责任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
    5.1 四川省委明确提出发展“包产到户”政策
    5.2 从“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6 改革史事考订: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相关问题辨析
    6.1 金鱼公社11 大队9 队社员“分田埂”和“分口粮田”的时间
    6.2 西高公社5 大队2 队“包工包产到作业组”改革的时间及发起者
    6.3 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是否到过西高公社5 大队2 队进行视察
    6.4 不同文献材料中对金鱼公社建立生产责任制试点时间的错误记载
7 改革评议:突破禁区天地宽
    7.1 改革功效:制度优势下农业生产面貌的改变
    7.2 改革地位:四川农村改革的发端、全国农村改革的先导
    7.3 改革特点:全国农村改革富有智慧与创举的伊始
    7.4 改革实质:历史必然趋势下纠正“左”倾错误的有效尝试
8 余论
附录一:《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德阳晚报》等报刊相关报道
附录二:改革者历史剪影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创新点
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相关研究概述
    2.1 中国共产党农村改革思想概念界定
        2.1.1 中国农村改革
        2.1.2 党的农村改革思想
    2.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2.2.1 理论基础
        2.2.2 实践依据
    2.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基本脉络
        2.3.1 农村改革思想的兴起(1978-1992)
        2.3.2 农村改革思想的发展(1992-2002)
        2.3.3 农村改革思想的完善(2002-2012)
        2.3.4 农村改革思想的深化(2012年至今)
    2.4 本章小结
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农村改革思想
        3.1.1 阐明农村改革的重要地位
        3.1.2 提出变革农村经营体制,解放生产力
        3.1.3 推动发展乡镇企业,激活农村改革动力
        3.1.4 提出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小康目标
    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农村改革思想
        3.2.1 聚焦农村改革中“三农”问题的解决
        3.2.2 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3.2.3 制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3.2.4 提出扶贫开发带动农民增收
    3.3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农村改革思想
        3.3.1 明确“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3.2 确立“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3.3.3 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3.4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农村改革思想
        3.4.1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4.2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4.3 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4.4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3.5 本章小结
4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4.1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农村的思想
        4.1.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1.3 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党的农村改革思想
    4.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加强党的领导,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4.2.2 实现人民幸福,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4.2.3 不断破解难题,推进了全面深化改革
    4.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的启示
        4.3.1 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
        4.3.2 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4.3.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满足农民幸福生活的需求
        4.3.4 改革要遵循科学的发展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4.3.5 保持农村政策的稳定性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及其实践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传统农民
        (二) 职业农民和新型农民
        (三) 新型职业农民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现状评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形成
    一、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形成条件
        (一) 实践基础
        (二) 理论渊源
    二、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形成过程
        (一) 陕北插队之前:早期萌芽
        (二) 七年知青岁月:初步认知
        (三) 地方任职时期:基本形成
        (四) 中央工作时期:发展完善
第二章 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主要内容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必备素质
        (一) 基本前提:爱农业
        (二) 重要素养:懂技术
        (三) 更高要求:善经营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作用
        (一) 新型职业农民能挑起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二) 新型职业农民能促进现代科技与农业相结合
        (三) 新型职业农民能遵循市场规律促进农业增收
        (四) 新型职业农民能带动起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地位
        (一) 新型职业农民是创造主体
        (二) 新型职业农民是价值主体
        (三) 新型职业农民是评价主体
    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
        (一) 全面建设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让农民成为吸引力强的职业
        (二) 系统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体系,让农业成为欣欣向荣的产业
        (三) 打造健康美丽的乡村大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第三章 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基本特征
    一、深刻的时代性
        (一) 准确定位我国新的发展阶段
        (二) 回答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之问
        (三) 强烈的时代使命与担当意识
    二、鲜明的科学性
        (一) 扎实立足社会实践
        (二) 重视镜鉴历史经验
    三、显着的创新性
        (一) 更加突出问题意识
        (二) 更加注重方式方法
    四、深厚的人民性
        (一) 人民至高无上的根本立场
        (二) 以人民为导向的发展目标
        (三) 思想和情感上的人文关怀
第四章 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当代价值
    一、理论价值
        (一) 凝练与总结了中国特色农民发展新规律
        (二) 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农民观
    二、实践价值
        (一) 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指明方向
        (二) 为通向农业现代化架起桥梁
        (三) 为培育农村新业态提供引擎
第五章 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的实现路径
    一、以夯实主体教育为切入点,提升农民主体意识
        (一) 转变传统思维
        (二) 发挥首创精神
    二、以加强职业教育为着力点,鼓励农民积极转型
        (一) 政府指导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
        (二) 因地制宜培育专业技能型农民
        (三) 多元模式培育社会服务型农民
    三、以落实生态教育为突破点,增强农民生态理念
        (一) 大力提高耕地保护意识
        (二) 积极树立绿色生产观念
        (三) 提升新旧动能转换能力
    四、以提升服务水平为落脚点,完善农民保障机制
        (一) 政府主导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准入机制
        (二) 物质满足和精神引领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三) 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相结合的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小岗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研究综述
        (一)关于小岗村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研究
        (二)小岗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小岗精神的内涵、本质、特征、价值、意义研究
        (四)小岗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五)小岗精神研究评述
第一章 小岗精神的概述
    一、小岗精神的界定
        (一)小岗精神的起源
        (二)小岗精神的发展
        (三)小岗精神与大包干精神、沈浩精神
        (四)小岗精神的本质
    二、小岗精神的内涵
        (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
        (三)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四)同甘共苦的团结精神
        (五)心系群众的奉献精神
        (六)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三、小岗精神的特征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群众路线的生动典型
        (三)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四)共同富裕的价值体现
第二章 小岗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
    一、小岗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内容的相通性
        (二)主客体的统一性
        (三)目标的相同性
        (四)功能的一致性
        (五)价值的统一性
    二、小岗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
        (一)小岗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构成部分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小岗精神的实践载体
        (三)小岗精神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第三章 小岗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
    一、历史价值
        (一)民族精神传承价值
        (二)大包干的历史价值
    二、时代价值
        (一)引领示范价值
        (二)改革创新价值
    三、社会价值
        (一)政治价值
        (二)经济价值
        (三)文化价值
        (四)生态价值
    四、个体价值
        (一)指引理想信念
        (二)政治方向的引导
        (三)精神活力的调控
        (四)塑造个体健全人格
        (五)培育创新意识
第四章 小岗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原则和规律
    一、小岗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主体原则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四)渗透原则
    二、小岗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规律
        (一)张力规律
        (二)内化规律
        (三)教育与自我教育规律
        (四)组织协调规律
第五章 小岗精神的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
    一、拓宽对小岗精神的文化传播途径
        (一)党和国家提倡、支持和引导
        (二)加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利用网络媒体平台
    二、培育弘扬小岗精神的人才队伍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培训
        (二)开展红色旅游宣传,培育优秀宣传队伍
    三、建立小岗精神的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一)完善领导机制
        (二)完善保障机制
        (三)强化监督机制
    四、创新小岗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教学方法
        (一)坚持不同群体因材施教
        (二)以实践教学法为主
        (三)用情感教学法,把握情景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5)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文献综述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理论视角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一)样本选取原则
        (二)样本基本概况
        (三)样本典型特征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一、核心概念及分析框架
        (一)治理
        (二)乡村治理
        (三)国家治理分析框架下的乡村治理体系
    二、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治理理论
        (三)中华传统政治文化中蕴含的乡村治理基因
        (四)现代治理理论的借鉴
    三、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一)新时代乡村社会矛盾转化的迫切需要
        (二)基层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要求
        (三)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步骤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体系的演变趋势及成就
    一、乡村治理体系的历史演进
        (一)乡村治理体系的初始阶段(1978—1988)
        (二)乡村治理体系法治化、规范化发展阶段(1988-2006)
        (三)乡村治理主体能力的建设阶段(2006—2012)
        (四)乡村“三治结合”新体系的探索阶段(2012至今)
    二、乡村治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在治理方式上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在治理主体上从一元向多元转变
        (三)在制度上从路径依赖向不断创新转变
    三、乡村治理体系实施取得的成就
        (一)国家治理体系与乡村治理体系有机结合
        (二)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不断推进
        (三)精准扶贫体系日益完善
        (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稳步实施
第三章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及逻辑结构
    一、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基本要素及目标
        (一)党的基层组织
        (二)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三)以广大村民为主体的自治组织
        (四)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
    二、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逻辑结构
        (一)以自治为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二)以法治为本,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
        (三)以德治为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精神引领
        (四)理顺自治、法治、德治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三、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中的双向互动机制
        (二)三治融合的内在联动机制
        (三)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机制
第四章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一、新时代乡村治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一)乡村治理现实环境的复杂性
        (二)乡村治理现实环境的多样性
    二、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一)乡村多元主体发育不成熟
        (二)乡村自治机制不健全
        (三)乡村法治规范不到位
        (四)乡村道德文化引领作用不强
    三、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困境生成的原因
        (一)乡村多元治理格局尚未建立
        (二)乡村自治有效制度供给不足
        (三)乡村法治保障机制相对缺乏
        (四)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薄弱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实践路径
    一、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自治
        (一)加强与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培育充满活力的民间自治组织
        (三)创建多方参与的协调协商机制
        (四)提高现代农民的民主意识和能力
        (五)尊重广大农民的首创精神
    二、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的乡村法治
        (一)推进政府涉农法律法规实施
        (二)增强基层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治观念
        (三)构建农村法律公共服务体系
        (四)健全乡村法治化监督和保障体系
    三、传统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乡村德治
        (一)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二)强化乡村思想道德与公共文化建设
        (三)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
        (四)发挥习俗和村规民约的独特治理功能
        (五)建设村民认同的乡村“精神共同体”
        (六)充分调动“新乡贤”的人才支撑作用
    四、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
        (一)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协同的乡村共建平台
        (二)依靠群众化解基层矛盾的乡村共治机制
        (三)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的乡村共享分配制度
        (四)“三治融合”的乡村善治新篇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7)万里“三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综述
        1.万里“三农”思想的起始发展
        2.万里“三农”思想内含的政治意义
        3.万里“三农”思想创造的巨大贡献
        4.万里“三农”思想凝聚的民本思想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七)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1.研究的重点难点
        2.研究的创新点
一、万里“三农”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时代背景
    (一)万里“三农”思想的科学涵义
    (二)万里“三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1.中国古代的农本思想
        2.近代乡村建设思想
        3.马克思、恩格斯的“三农”思想
    (三)万里“三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万里“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实践
    (一)万里“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1.坚持党的领导
        2.勇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坚持走群众路线,以农为本
        4.全面推进改革
    (二)万里“三农”思想的实践
        1.出台安徽农村《六条》
        2.实行借地度荒
        3.推行包产到户
        4.实行包干到户
        5.发展农村经济
        6.重视乡村民主法制建设
三、万里“三农”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奠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工作的基础
    (二)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三)回归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四)坚持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四、万里“三农”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拉开我国改革的序幕
    (二)开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1.我国脱贫攻坚历程
        2.万里“三农”思想与习近平扶贫工作思想的联系
    (三)探索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任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
    二、理论渊源: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三、理论借鉴: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
    一、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1978-1986 年)
    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2007 年)
    三、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2007-2012 年)
    四、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2012 年-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初步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要框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基本方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道路选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发展目标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动力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可靠保障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国际参与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与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9)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六、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萌生
    一、1949-1978 年乡村治理的简要回顾
        (一)农民协会和乡—村政权组织
        (二)合作化时期的乡村治理
        (三)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乡村治理
    二、村民自治产生的背景
        (一)宽松的政治环境
        (二)包产到户的推行
        (三)农村管理出现组织真空与公共权力缺位
        (四)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
    三、村民自治组织的逐步建立
        (一)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与第一个村委会的成立
        (二)由点到面建立村民委员会
        (三)民主选举的初步探索:“海选”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发展
    一、村民自治制度化的初步探索
        (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
        (二)“莱西会议”促进村级组织的健全
        (三)初步建章立制
        (四)民主选举的进一步探索
    二、开展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
        (一)推进达标示范活动的急迫性
        (二)开展达标示范活动的进程
        (三)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的成效
    三、村民自治制度化的推进
        (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完善
        (二)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
        (三)选举模式的创新
第三章 村民自治的深化
    一、村民自治的全面实践
        (一)《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
        (二)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
        (三)依法罢免民选村官
        (四)民主选举中暴露的问题
    二、制度化建设的逐步完善
        (一)从国家到地方对制度的逐步规范
        (二)民主选举的进一步规范与超越
        (三)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推进与创新
    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的村民自治实践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挑战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第四章 村民自治的提升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探索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协商民主的诉求
        (二)基层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
    二、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一)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背景
        (二)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实践
        (三)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成效
    三、“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探索
        (一)治理有效提出的背景
        (二)打造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三)“三治合一”治理模式的实践
第五章 村民自治的成效与历史经验
    一、村民自治的成效
        (一)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推动着中国政治发展
        (二)村民自治的法制保障不断完善
        (三)民主实践不断规范
        (四)村民民主参与意识、法制观念增强
    二、村民自治的历史经验
        (一)党的领导是村民自治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二)依法治理是村民自治发展的法理基础
        (三)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四)顺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村民自治发展的动力
        (五)推进村民自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10)以得自农民之道还之农民——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的发展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尊重和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 从政策上为农民“松绑” (1978—1988)
    (一)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发挥,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二) 生产自主激发政治民主意识萌芽, 农民开始“村民自治”的探索
    (三) 获得相对自由的流动空间, 农民开始探索“离土不离乡”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政府工作重心向城市的转移, 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冲击 (1989—2003)
    (一) 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的不协调, 直接导致农民负担日益加重
    (二) “离土又离乡”的城市化流动, 农民在改革夹缝中的一次突围
    (三) 农民权益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一定程度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三、重回“重中之重”的“三农”战略, 给予新世纪农民以美好的愿望 (2004—2012)
    (一)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农民规划了美好生活的蓝图
    (二) 全面取消农业税, 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负担问题
    (三) 强农、惠农、富农举措的持续推出, 给予农民越来越多的实惠
    (四) 从新型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身份的重要转变
四、新时代农村改革阔步向前, 农民的获得感不断得以提升 (2013—至今)
    (一) 推进扶贫开发, 保障广大农民按时进入小康社会
    (二) 建设美丽乡村, 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 实施乡村振兴,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五、结论和讨论

四、群众首创精神与中国农村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广汉县农业生产联产计酬责任制改革述论(1975-1982)[D]. 黄程扬.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研究[D]. 赵丹.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习近平新型职业农民观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 丁玲. 山东大学, 2020(09)
  • [4]小岗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 陶清. 大理大学, 2020(05)
  • [5]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6]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研究[D]. 王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万里“三农”思想研究[D]. 周萃文.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D]. 欧阳德君.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9]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D]. 李元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10]以得自农民之道还之农民——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的发展逻辑[J]. 李卫朝,王呈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标签:;  ;  ;  ;  ;  

群众行动精神与中国农村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