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恶性肿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

淋巴恶性肿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

一、淋巴系恶性肿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周琦,吴绮楠,李强,李因涛,于常华,蒲丹岚,鹿斌,韩睿,蒋娟,李乃适,陈兵,王树森,张师前[1](2021)在《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逐渐成为中国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恶性肿瘤与高血糖及糖尿病关系密切。一方面,高血糖和糖尿病可以增加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且与其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另一方面,部分肿瘤本身可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此外,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高血糖和糖尿病。以上统称为肿瘤相关性高血糖,但目前尚无相关的指南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治和管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和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组织专家对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及时传递重要信息,指导临床实践。本指南主要涵盖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概述、临床诊治管理和长期随访管理,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改善中国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结局。

满君[2](2021)在《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肺结节病是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激素治疗停药后极易复发,且副作用明显,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病具有一定优势,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本研究第一部分从循证学证据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确切疗效和对其预后及复发的影响,第二部分梳理总结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和在肺结节病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第三部分为临床研究观察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疗效和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第四部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通化方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方法1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采用Meta分析方法,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有效率、随访有效率、复发率、肺功能及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erum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SACE)。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结合古文献研究及近现代医家对三焦的论述,系统梳理三焦形质、功能及辨证相关内容。其次重点论述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最后阐述该理论在肺结节病诊治中的重要指导价值,根据此理论创立“通化方”为治疗肺结节病的基本方。3通化方加减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采用适用于少见病的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病情进展或复发的Ⅱ期肺结节病患者,予以通化方加减治疗,疗程6个月,随访期为6个月。治疗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根据SACE水平将其分为SACE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中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及SACE与上述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疗效评价方面,比较患者治疗和随访前后的综合疗效、胸部HRCT、理化检查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有效率,同时监测通化方的安全性。4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提取“通化方”及肺结节病的作用靶点,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并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靶基因蛋白进行数据挖掘,最后通过对核心靶点基因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出通化方作用于肺结节病的疗效机制。与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机制进行对比,探讨其有效性。结果1 Meta分析:本研究最终纳入8个RCTs,均以英文形式发表。结果显示:治疗后,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FVC、DLCO高于对照组(P<0.05),FEV1和SACE在两组间未见显着差异(P>0.05)。2理论研究:三焦形质是争论焦点,三焦功能论述主要集中在三焦主气化和主水液方面。三焦辨证在湿热病及其他复杂疾病治疗方面均有深远影响。姜良铎教授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认识肺结节病,提出三焦为人体器官的被膜、包膜、淋巴、间质组织等脏腑间联系的四通管道,三焦郁滞不通则气机气化不利、不能化生护卫精微,津液和血液运行障碍,形成痰瘀、痰瘀互结形成结节,并以膜性四通管道为途径流窜全身,治疗当疏利三焦。导师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通化方作为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3临床研究:3.1一般资料:治疗前共入组31例患者,男性7例,女性24例,31例患者平均年龄56.97±1.07岁,平均病程为1.91±0.06年;肺外系统病变包括皮下结节、眼部侵润、双侧腮腺肿大;肺浸润HRCT评分上肺区和中肺区肺浸润HRCT评分高于下肺区(P<0.05)。3.2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完成SACE检测的共26人,其中SACE升高者有12例,正常者有14例,SACE升高组与正常组相比肺浸润HRCT评分与胸部HRCT总分升高,理化检查中淋巴细胞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SACE水平与肺浸润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P<0.05)。3.3临床疗效比较:①综合疗效分析:通化方加减治疗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6.7%,随访6个月综合疗效有效率为63.6%,随访期间有效率与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未见明显降低(P>0.05)。②胸部HRCT 比较: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肺浸润HRCT评分、淋巴结肿大HRCT评分、胸部HRCT总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淋巴结肿大有效率高于肺浸润有效率(P<0.05)。③肺浸润类型及程度分级比较:肺浸润类型包括肺结节影、磨玻璃影与实变影,治疗与随访前后,三种类型所占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与磨玻璃影的HRCT评分降低(P<0.05或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结节影HRCT评分降低(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三者HRC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与随访前后患者肺浸润HRCT评分均分为轻度组和中度组,两组所占比例在治疗与随访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理化检查比较: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SACE、血沉降低,淋巴细胞升高(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淋巴细胞降低、单核细胞升高(P<0.05);治疗6个月、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三个阶段比较,SACE、血沉、淋巴细胞所占异常比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肺功能比较:治疗前共16例完成肺功能检测,肺功能通气类型以弥散伴小气道功能减低所占比例最高,未进行治疗和随访后疗效比较。⑥中医证候比较:全组与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气阴亏虚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比较证候总积分显着降低(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湿热蕴肺组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或P<0.01);三焦郁滞、痰瘀痹阻、阳气亏虚组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证候总积分降低(P<0.05)。⑦中医疗效比较: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与随访6个月3个阶段比较,中医有效率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1个月比较有效率升高(P<0.01);随访6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有效率未见差异(P>0.05)。⑧中医各症状比较: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脘腹胀闷症状积分降低(P<0.05);治疗6个月和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胸闷、皮下结节、乏力、咳痰、口干咽燥、畏寒肢冷、潮热盗汗、大便溏泄症状积分均见降低(P<0.05)。⑨不良反应: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4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构建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发现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 9,MMP9)、半胱氨酸蛋白酶 3(caspase 3,CASP3)、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ligand 2,CCL2)为关键作用靶点蛋白,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通化方主要干预Hepatitis B信号通路、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细胞分化、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信号通路。IL-6、MMP9、CASP3、CCL2 基因,Th17 细胞分化、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是目前公认的肺结节病发病相关靶点蛋白与机制,故证实了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有效性。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对远期预后及复发未见益处,通化方是在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基础上创立的治疗肺结节病基本方,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肺部浸润、淋巴结肿大和皮下结节、降低疾病活动性与严重性相关理化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通过随访发现对远期预后较好,降低复发率,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同样证实了通化方的有效性。

牛亚娜[3](2021)在《红景天苷增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EM-C1耐药细胞对地塞米松敏感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几乎占儿童恶性肿瘤的三分之一。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耐药仍然是ALL患儿面临的挑战。传统中药具有抗肿瘤细胞增殖、促凋亡的作用,可以作为化疗中的辅助药物。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具有抗肿瘤及增强肿瘤化疗敏感性等作用,但未见SAL抗白血病作用的报道。因此本实验旨在探讨SAL对人T-ALL细胞系CEM-C7和CEM-C1细胞增值、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是否可以增强GC耐药CEM-C1细胞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的敏感性,为克服白血病细胞耐药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1.细胞培养:通过体外细胞培养人T-ALL细胞系CEM-C7和CEM-C1细胞。2.实验分组:(1)根据SAL的干预浓度(5.0 mg/ml、7.5 mg/ml、10.0mg/ml、12.5 mg/ml和15.0 mg/ml)将CEM-C7和CEM-C1细胞分别分为5组;(2)根据DEX的干预浓度(25μg/ml、50μg/ml、100μg/ml、150μg/ml和200μg/ml)将CEM-C7、CEM-C1细胞分别分为5组;以及DEX不同浓度(25μg/ml、50μg/ml、100μg/ml、150μg/ml和200μg/ml)联合SAL(1.5 mg/ml)将CEM-C7和CEM-C1细胞分别分为5组;(3)根据T-ALL细胞系CEM-C7与耐药细胞系CEM-C1是否经SAL优化浓度(0 mg/ml、5.0 mg/ml、7.5mg/ml、10.0 mg/ml)处理分别分为4组;(4)CEM-C1细胞根据SAL是否联合DEX分为对照组、SAL组(1.5 mg/ml)、DEX组(100μg/ml)、联合组(DEX 100μg/ml+SAL 1.5mg/ml)。3.CCK-8(Cell counting kit-8):(1)检测不同浓度的SAL处理24h、48h、72h后CEM-C7、CEM-C1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2)检测不同浓度的DEX干预以及不同浓度的DEX联合SAL作用后,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3)同时确定SAL对CEM-C7、CEM-C1细胞的IC50,并计算出耐药倍数、逆转耐药倍数和相对逆转率。4.细胞凋亡: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0 mg/ml、5.0 mg/ml、7.5mg/ml、10.0 mg/ml)SAL干预48h后CEM-C1和CEM-C7细胞凋亡情况;以及SAL是否联合DEX处理CEM-C1细胞后各组细胞凋亡情况。5.细胞周期:通过流式检测不同浓度(0 mg/ml、5.0 mg/ml、7.5 mg/ml、10.0 mg/ml)SAL干预CEM-C7和CEM-C1细胞48h后周期的改变。6.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0 mg/ml、5.0 mg/ml、7.5 mg/ml、10.0 mg/ml)SAL干预CEM-C7和CEM-C1细胞48h后后C-MYC和LC3m RNA的表达情况。7.吖啶橙染色:检测不同浓度(0 mg/ml、5.0 mg/ml、7.5 mg/ml、10.0 mg/ml)SAL干预48h后CEM-C7和CEM-C1细胞自噬的情况。8.Western Blot:(1)检测CEM-C7和CEM-C1细胞中C-MYC蛋白的表达变化;(2)检测不同浓度(0 mg/ml、5.0 mg/ml、7.5 mg/ml、10.0 mg/ml)SAL处理CEM-C7和CEM-C1细胞48h后,自噬蛋白、凋亡蛋白和C-MYC蛋白表达变化;(3)检测SAL是否联合DEX处理CEM-C1细胞后,各组细胞自噬蛋白、凋亡蛋白和C-MY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SAL抑制T-ALL细胞增殖:(1)SAL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EM-C7、CEM-C1细胞增殖;(2)SAL对CEM-C7和CEM-C1细胞的48h IC50分别是8.03mg/ml和6.69 mg/ml。2.SAL促进T-ALL细胞的凋亡:(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SAL浓度的增加,凋亡率显着增加(P<0.001);(2)SAL能诱导细胞凋亡,同时伴有BCL-2蛋白的下调以及Cleaved-PARP蛋白和Bax蛋白的上调(P<0.01);(3)与单用DEX组比较,联合组(SAL+DEX)能够更显着地诱导GC耐药CEM-C1细胞凋亡(P<0.01)。3.SAL将CEM-C7细胞阻滞于S期(P<0.01),而对CEM-C1细胞周期无影响(P>0.05)。4.SAL促进T-ALL细胞的自噬:(1)吖啶橙染色检测到SAL促进ALL细胞自噬;(2)SAL可促进CEM-C7和CEM-C1细胞自噬,同时伴有LC3基因与蛋白水平升高(P<0.001);(3)与单用DEX组比较,联合组(SAL+DEX)能够更显着地诱导GC耐药CEM-C1细胞自噬(P<0.001)。5.SAL对CEM-C1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1)不同浓度的DEX干预48h后,CEM-C1细胞的IC50为(111.83±2.87)μg/ml,CEM-C7细胞的IC50为(0.67±0.02)μg/ml,耐药倍数为166.92倍;(2)SAL联合DEX后,CEM-C1细胞对DEX的IC50下降到(35.59±3.73)μg/ml,逆转耐药倍数为3.14(t=16.21,P=0.000),相对逆转率为0.69,表明SAL(1.5mg/ml)对CEM-C1的耐药逆转为部分逆转作用;(3)与单用DEX组相比,联合组(SAL+DEX)对CEM-C1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加(P<0.001),且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oefficientofdrug interaction,CDI)均<l。6.SAL下调CEM-C1耐药细胞C-MYC m RNA及蛋白表达:(1)与CEM-C7细胞相比,CEM-C1细胞中C-MYC蛋白表达显着增加(t=12.75,P=0.000);(2)SAL呈剂量依赖性下调C-MYC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P=0.000);(3)与单用DEX组比较,联合组(SAL+DEX)够更显着地下调GC耐药CEM-C1细胞中C-MYC的表达(P<0.01)。结论:1.SAL可显着抑制CEM-C7和CEM-C1细胞的增殖,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诱导细胞自噬。2.SAL能增强CEM-C1细胞对DEX的敏感性,部分逆转CEM-C1细胞对GC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C-MYC下调有关。

龙思利[4](2021)在《MicroRNA-145逆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糖皮质激素耐药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儿童ALL的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达到81%,但仍有15%-20%的复发率,且一旦复发,治愈率不足40%。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耐药是ALL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Micro RNAs(MiRNA)是约22个核苷酸的小非编码单链RNA,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参与GCs敏感性的调控,与ALL细胞对GCs耐药密切相关。本研究首先通过数据库分析miR-145在ALL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ALL预后的影响,进而探讨miR-145对人T-ALL细胞系CEM-C7和CEM-C1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及其是否可以逆转GCs耐药CEM-C1细胞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的耐药性,为探索儿童ALL耐药性的靶点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生物信息学:应用GEO数据库数据集分析miR-145在ALL儿童中的表达水平,通过TARGET数据库数据揭示miR-145和儿童ALL预后之间的联系。2.细胞培养: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孵育对DEX具有耐药性的人AL L细胞株CEM-C1细胞株及亲本细胞株CEM-C7。3.脂质体转染:在CEM-C1细胞中应用lipo-2000介导脂质体转染技术转入miR-145模拟物mimic及其NC阴性对照,miR-145抑制剂inhibito r及其NC阴性对照,调控miR-145在细胞中表达,并分别将其分为MM、MMN、MI、MIN四个组。4.细胞增殖抑制实验: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检测不同浓度DEX(20、40、80、160和320 mg/ml)对四组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从而揭示miR-145在CEM-C1对GCs反应性中发挥的作用。5.吖啶橙染色:探索miR-145对CEM-C1细胞凋亡的影响。6.流式细胞术:分析miR-145对CEM-C1细胞凋亡的影响。7.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miR-145在CEM-C1细胞和CEM-C7细胞中的表达,以及miR-145、促凋亡基因Bax和抗凋亡基因Bcl-2、自噬相关基因LC3及Beclin-1、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四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8.细胞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MDR1蛋白在CE M-C1细胞和CEM-C7细胞中的表达,以及转染后四组细胞中miR-145、凋亡基因Bax和抵抗凋亡基因Bcl-2、自噬相关蛋白LC3及Beclin-1、多药耐药蛋白MDR1的表达情况。9.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干预对照MMN组和miR-145高表达的MM组细胞,将其分为MMN、MMN+3-MA、MM、MM+3-MA四组细胞,作用24h后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及Beclin-1、耐药蛋白MDR1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自噬与ALL细胞GCs抗性的关系。结果:1.数据库结果显示miR-145在ALL患儿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01)。2.miR-145高表达组ALL儿童的生存时间高于低表达组(P<0.001)。3.耐药蛋白MDR1在CEM-C1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CEM-C7细胞。4.miR-145在CEM-C1细胞中的表达显着低于CEM-C7细胞。5.miR-145高表达后增加了GCs对CEM-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6.促凋亡基因/蛋白Bax的表达在miR-145高表达组中增加,而抗凋亡基因/蛋白Bcl-2及耐药基因/蛋白MDR1则表达减少。7.同时,miR-145增加自噬基因/蛋白Beclin 1和LC3-Ⅱ的表达诱导自噬,从而降低耐药基因/蛋白MDR1的表达。8.3-甲基腺嘌呤(3-MA)干预后,MIN+3-MA组,耐药蛋白MDR1的表达增加,且MM+3-MA组,Beclin l的表达较MIN+3-MA增加,而MDR1的表达降低。结论:1.miR-145在ALL儿童中低表达,提示患儿预后不良;2.miR-145可以通过诱导CEM-C1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来逆转糖皮质激素的耐药性。

闫琪[5](2020)在《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临床分析》文中认为背景:1型AIP是一种临床少见的以血清Ig G4升高为显着特征的慢性胰腺炎,影像学表现与胰腺癌相似,较易误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良好反应性,但复发率偏高,目前有关1型AIP的研究增多,其诊断率逐年提升,但针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情况及复发危险因素的研究仍有待补充。目的:通过统计1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疾病临床特点、糖皮质治疗情况及影响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了解1型AIP临床特征、糖皮质激素治疗概况及复发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治疗及预后判断。方法:本研究纳入2012年11月01日至2018年12月01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诊治的56名随访时间大于12个月的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住院及门诊病历系统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病历系统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及复发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选取其中随访时间大于24个月的患者41例,根据初次激素治疗后2年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2年内复发组(15例)和2年内未复发组(26例),并对其症状体征、化验检查、治疗情况等进行组间比较,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1型AIP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发病年龄均值为58.8±9.7岁,男女比例3:1。临床症状主要为黄疸(40/56,71.4%)、腹痛(26/56,46.4%)、腹胀(19/56,33.9%)。60.7%(34/56)出现胰腺外器官受累,其中51.8%(29/56)为胆管受累,此外还有涎腺、淋巴结、肾脏及肺部受累。胰腺外器官受累患者中合并单器官受累占79.5%(27/34),合并2个器官受累占17.6%(6/34),合并3个器官受累占2.9%(1/34)。血清学主要表现为血清Ig G4水平升高,96.4%(54/56)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中位水平为12.30g/L,最高水平为36.40 g/L,85.7%(48/56)高于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94.6%(53/56)出现肝功能异常,91.1%(51/56)谷氨酰转肽酶升高,83.9%(47/56)碱性磷酸酶升高,82.1%(46/56)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82.1%(46/5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80.4%(45/56)直接胆红素升高。影像学提示56例均出现胰腺肿大,其中60.7%(34/56)为弥漫性肿大,21.4%(12/56)为头颈部肿大,17.9%(10/56)为体尾部肿大。56例患者均接受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42.9%(24/56)服用甲泼尼龙片,57.1%(32/56)服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以甲泼尼龙剂量计算,激素中位初始剂量(mg)为24.0(24.0,31.0),最小剂量8.0,最大剂量32.0。初始治疗阶段,3.6%(2/56)合并服用用硫唑嘌呤片(50mg/日),16.1%(9/56)应用ERCP植入临时胆管支架。糖皮质激素中位治疗时间(月)为15(范围1-72),初始治疗开始时即开始随访,随访中位时间(月)为39(范围13-86),治疗后均达到疾病缓解状态,疾病缓解后,复发率为37.5%(21/56),复发中位时间(月)为10(范围2-40)。1年内复发率为19.6%(11/56),2年内复发率为32.1%(18/56),3年内复发率为35.7%(20/56),4年内复发率为37.5%(21/56)。复发后,85.7%(18/21)给予激素加量方案治疗,14.3%(3/21)给予激素加量合并硫唑嘌呤治疗。对2年内复发组和2年内未复发组进行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胰腺外器官受累(p=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性别、年龄、血清学指标等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合并胰腺外器官受累的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结论:1.1型AIP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黄疸、腹痛、腹胀的临床症状常见,常伴有胰腺外器官受累,其中胆管受累最为常见。2.1型AIP糖皮质激素治疗接受度及疾病缓解程度较好,口服给药依从性尚可,中位治疗时间15个月。3.1型AIP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后复发率高,达37.5%,合并胰腺外器官受累的患者可能有更高的复发风险。

王龙[6](2020)在《IKZF1基因缺失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征及预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由淋巴前体细胞异常增生引起的一种病变,它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克隆性肿瘤,其中急性 B 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是儿童 ALL的最常见类型。近年来随着对儿童ALL致病机制及诊疗手段认识的不断深入,其长期无病生存率明显提高,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未达到缓解或者出现复发,因此,研究导致儿童ALL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至关重要。IKZF1基因是造血系统的重要调节基因之一,编码具有调控淋巴细胞生成功能的转录因子IKAROS,在正常骨髓、淋巴细胞、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等分化的不同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伴有IKZF1基因缺失的B-ALL患儿大多预后不良,但目前国内外有关IKZF1基因缺失能否作为儿童B-ALL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的意见尚不完全统一,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367例B-ALL患儿中IKZF1基因缺失组与非缺失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B-ALL患儿中IKZF1基因缺失的表达特征及预后影响。研究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首次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67例B-ALL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研究,且所有患儿在征得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均采集其化疗开始前的骨髓液3-5ml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IKZF1基因的缺失特征。本项研究经过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①将367例B-ALL患儿分为IKZF1基因缺失组和非缺失组,分析两组B-ALL患儿在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预后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及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recurrence rate,CRR))等方面的差异;②分析比较B-ALL患儿中IKZF1基因缺失的类型及发生率等;③分析不同危险度分层的B-ALL患儿中IKZF1基因缺失组和非缺失组患儿的预后情况;④分析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的B-ALL患儿中IKZF1基因缺失组和非缺失组患儿的预后情况;⑤多因素分析影响B-ALL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367例B-ALL患儿中,IKZF1基因缺失组患儿共63例(17.17%),男女比例为1.74:1,中位年龄为6岁(9月~14岁)。与IKZF1基因非缺失组患儿相比,IKZF1基因缺失组患儿的发病年龄、初治白细胞计数及初治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更高,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的发生率也更高,第8天泼尼松反应情况、第15天骨髓缓解情况均更差,第33天微小残留病灶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KZF1基因缺失组与非缺失组的免疫分型均以普通B及前B为主;IKZF1基因缺失在高危B-ALL患儿中最常见,而IKZF1基因非缺失组中低危B-ALL最常见。2.367例B-ALL患儿中,共检出融合基因阳性者126例(34.33%),其余241例(65.67%)未检出融合基因,所检出融合基因以TEL-AML1(13.35%)最为常见。3.63例IKZF1基因缺失B-ALL患儿中,80.95%为局限性大片段缺失,12.70%为单个外显子缺失,此外还可见少量非局限性缺失。局限性大片段缺失中以1-8号外显子(25.40%)和4-7号外显子(19.05%)最为常见,而单个外显子缺失中以1号外显子(6.35%)缺失最为常见。4.367例B-ALL患儿中,IKZF1基因缺失组患儿的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均低于非缺失组(OS:69.80%比 86.50%;EFS:57.10%比 80.60%),而 IKZF1基因缺失组的累积复发率高于非缺失组(23.81%比8.88%),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危险度分层B-ALL患儿中,低危、中危患儿IKZF1基因缺失组与非缺失组在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累积复发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患儿中,与IKZF1基因非缺失组相比,缺失组的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均低于非缺失组(OS:66.70%比83.30%;EFS:50.00%比70.50%),累积复发率高于非缺失组(27.80%比14.10%),且两组间这三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367例B-ALL患儿中,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共30例,其中23例(76.67%)伴有IKZF1基因缺失。在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中,IKZF1基因缺失组与非缺失组在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累积复发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CR-ABL1融合基因阴性患儿中,IKZF1基因缺失组的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均较非缺失组低,累积复发率较非缺失组高,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IKZF1基因缺失、初治白细胞计数(≥50×109)、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可作为儿童B-ALL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对B-ALL患儿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IKZF1基因缺失在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B-ALL患儿中的发生率较其他B-ALL患儿高,且缺失类型以局限性大片段缺失最为常见。2.IKZF1基因缺失可能为B-ALL患儿危险度分层的划分提供新的生物指标。3.IKZF1基因缺失可能是儿童B-ALL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文文[7](2020)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纤维炎性疾病,由自身免疫介导,以阻塞性黄疸、轻度腹痛为常见临床症状,并且通常对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反应良好。基于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及组织学特征,AIP被分为1型AIP和2型AIP两种类型。1型AIP称为淋巴浆细胞硬化性胰腺炎(lymphoplasmacytic sclerosing pancreatitis,LPSP),目前被胃肠病专家认为是IgG4相关疾病的胰腺受累,在东方国家是最常见的亚型,常累及胆管、唾液腺、肾脏、肺脏等其他部位。2型AIP称为特发性导管中心性胰腺炎(idiopathic duct-centricpancreatitis,IDCP),是一种胰腺特异性疾病。根据国际共识诊断标准(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iagnostic criteria,ICDC),可以通过结合胰腺实质和导管影像学、血清IgG4浓度、组织学、其他器官受累和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做出诊断。AIP与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相似,临床上常有误诊的报道,导致不必要的手术,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创伤。由于AIP发病率较低,我国对其的报道多集中在病例分析上,与PC临床特点对比的相关报道较少。目的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0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27例AIP患者及40例PC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AIP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AIP与PC的相关临床指标,提高临床医生对AIP的认识及其与PC的鉴别能力。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0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7例AIP患者,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PC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影像学、病理学、治疗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AIP患者27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例,男女比例12.5:1,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5.78± 12.11岁。PC患者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男女比例2.07:1,年龄31~88岁,平均年龄57.95±10.46岁。AIP组与PC组相比,AlP更常发生于男性,两组在性别构成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P组与PC组在吸烟史与饮酒史例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表现:AIP患者常见症状为黄疸、腹痛、体重下降,出现频率分别为55.56%(15/27)、33.33%(9/27)、18.52%(5/27)。PC 患者常见的症状为腹痛、黄疸、体重下降,发生频率分别为72.50%(29/40)、27.50%(11/40)、15.00%(6/40)。AIP组与PC组相比,腹痛更常发生于PC组,黄疸更常发生于A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下降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例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器官受累是AIP独有的表现,AIP患者中44.44%(12例)合并其他器官受累,其中多发淋巴结肿大6例、胆总管近端狭窄2例、涎腺炎2例(1例颌下腺、1例唇腺)、腹膜后纤维化1例、胃及十二指肠受累1例。3.实验室指标:AIP以IgG4升高为特征,其在球蛋白、嗜酸性粒细胞、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上明显高于PC组(P<0.05),而在CA19-9、CA125水平上明显低于PC组(P<0.05)。4.影像学检查:在CT成像上,AIP更易出现胰腺弥漫性肿大、胆总管壁增厚/下段狭窄和被膜样边缘,而PC更易出现胰腺局灶性肿大、血管受到侵犯和多发淋巴结增大(P<0.05),在胰管不规则狭窄/扩张上,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理学:AIP的组织学特征为胰腺或受累器官间质慢性炎症,伴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IgG4/IgG比例增高、间质纤维化;PC以发现肿瘤细胞为依据。6.治疗:糖皮质激素是AIP的首选治疗,13.33%的患者在2年内复发;PC患者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行根治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或行姑息性手术/化疗。结论1.AIP患者和PC患者均易影响中老年人,AIP患者比PC患者更易发生于男性,多以黄疸及其他器官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2.IgG4升高为AIP的特征,肝功能异常较PC多见,而PC则以CA19-9、CA125水平显着升高为主。3.影像学上,AIP更易出现胰腺弥漫性肿大、胆总管壁增厚/下段狭窄和被膜样边缘,而PC更易出现胰腺局灶性肿大、血管受到侵犯和多发淋巴结增大。4.AIP与PC的组织学显着不同,当两者鉴别诊断困难时,可考虑行胰腺穿刺活检,治疗上AIP以口服糖皮质激素为主,PC则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遆昭尹[8](2020)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文中指出糖皮质激素(GC)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节分子,它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以及免疫功能等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自身免疫疾病。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对机体的副作用越来越为人重视。免疫抑制是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也是副作用,其反应主体是淋巴细胞。通过观察分析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可以评估机体免疫的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导。本研究以SLE和RA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6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GC组)与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组(CK组)患者体内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动态变化,研究了长期使用GC对患者体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SLE和RA患者经GC治疗前2个月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第3个月开始,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表现为相反的变化,其中以T细胞系统最为显着。2.GC组40-50岁年龄段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变化幅度最小,显示该年龄段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及适应更好。GC组及CK组40岁以下年龄段各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变化幅度均较大,结果显示年龄越小,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越大,免疫反应也就越活跃。3.不同性别CK组淋巴细胞亚群以Th细胞变化显着,暗示了性激素对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的影响。GC治疗3个月后,不同性别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GC消除了性激素对患者体内淋巴细胞的影响。4.分别对GC组及CK组进行整体分析,CK1月Th细胞,CK2月总T细胞,CK5月B细胞,CK6月总T细胞、Ts细胞发生统计学意义改变。这是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系统功能紊乱。GC组不同处理时间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表明GC可能减弱了患者体内紊乱的淋巴细胞亚群。本研究结果发现的B淋巴细胞百分比发生显着改变,暗示了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是单一的细胞免疫异常,同时存在体液免疫异常。5.在不同次级分组中,以年龄段为分组依据,结果显示CK1月、CK2月、CK4月出现统计学差异,以Th细胞百分比变化为主。以性别为分组依据,CK1月中Ts细胞、TH/TS,CK2月中B细胞,CK3月中Th细胞、TH/TS,CK5月中TH/TS,均发生统计学意义改变。以TH/TS改变为主,引起TH/TS变化的因素考虑与内分泌激素,特别是性激素对Th细胞的影响有关。这些结果都暗示了GC处理消除了CK组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按病种为依据进行分组,结果显示SLE与RA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种类及百分比变化幅度无显着差异。6.本研究还对GC组及CK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感染次数对比,感染0次(无感染发生)与感染1次存在有统计学差异,感染0次与感染2次有统计学差异,感染1次与感染2次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与CK相比,长期GC治疗后,机体免疫细胞对感染刺激的首次响应率降低,可能与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关。综上,长期使用GC治疗对SLE和RA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的种类及百分比产生了显着影响。此外,长期使用GC治疗影响了机体对新感染性抗原的响应。这为我们重新认识GC的长期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提出了新的思考,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定期病情评估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同时为临床决策GC的用量与治疗时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任丹薇[9](2020)在《槐耳逆转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C1细胞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槐耳(Huaier)是否可以逆转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细胞株CEM-C1细胞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的耐药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细胞培养: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急性T-ALL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C1和CEM-C7细胞。2.实验分组:(1)根据槐耳的干预浓度(50、100、200、400、600、800μg/ml)将CEM-C1、CEM-C7细胞分别分为6组;(2)根据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的干预浓度(12.5、25、50、100、200μg/ml)将CEM-C1、CEM-C7细胞分别分为6组;以及DEX不同浓度(12.5、25、50、100、200μg/ml)联合槐耳(100μg/ml)将CEM-C1、CEM-C7细胞分别分为6组;(3)根据耐药细胞系CEM-C1与敏感细胞系CEM-C7是否经槐耳优化浓度(0、200、600μg/ml)处理分别分为3组;(4)CEM-C1细胞根据是否加入PIM3的抑制剂AZD1208(5μM)分为对照组(Control)、抑制剂组(AZD1208)、槐耳组(Huaier)、槐耳联合抑制剂组(Huaier+AZD1208)。3.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法(Cell counting kit-8,CCK-8):(1)检测经由不同浓度的槐耳处理24h、48h、72h后CEM-C1、CEM-C7两种细胞的增殖情况的变化;(2)检测经由不同浓度的DEX处理及联合槐耳作用后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的变化;(3)确定槐耳对CEM-C1、CEM-C7两种细胞的IC50及CEM-C1细胞对DEX的敏感性的变化;同时明确槐耳的最佳干预浓度及干预时间。4.细胞凋亡的检测:(1)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不同浓度的槐耳干预48h后CEM-C1、CEM-C7两种ALL细胞系的细胞凋亡情况;(2)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不同浓度的槐耳干预48h后两种ALL细胞系的细胞凋亡情况。5.细胞周期的检测:通过FCM检测不同浓度的槐耳干预48h后CEM-C1和CEM-C7细胞周期改变情况。6.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CEM-C1和CEM-C7两种细胞中以及不同浓度(0、200、600μg/ml)槐耳干预CEM-C1细胞后PIM3-mRNA的表达情况。7.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1)检测CEM-C1和CEM-C7细胞中PIM3、MDR1蛋白表达情况;(2)检测不同浓度(0、200、600μg/ml)槐耳干预CEM-C1细胞后PIM3、MDR1蛋白表达情况;(3)检测在PIM3抑制剂AZD1208(5μM)处理CEM-C1细胞后各组细胞PIM3、MDR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槐耳抑制ALL细胞增殖:(1)槐耳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EM-C1、CEM-C7细胞增殖,且在48h作用最明显;(2)槐耳对CEM-C1、CEM-C7细胞的IC50分别是313.4μg/ml和757.5μg/ml。2.槐耳对CEM-C1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1)不同浓度的DEX单药作用CEM-C1细胞48h后的IC50为98.89μg/ml,而作用CEM-C7细胞的IC50为0.16μg/ml,耐药倍数为618.06倍;(2)DEX+槐耳对CEM-C1细胞的IC50为73.75μg/ml,耐药逆转倍数为1.34倍,而对CEM-C7细胞IC50值并无明显影响;(3)与单用DEX相比,槐耳+DEX对CEM-C1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加,且两药相互作用指数(Coefficientof drug interaction,CDI)均<1。3.槐耳促进ALL细胞的凋亡:(1)FCM检测发现随着槐耳药物浓度的增加,凋亡率显着增加(P<0.05);(2)Hoechst 33258检测到槐耳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ALL细胞凋亡。4.槐耳对CEM-C1和CEM-C7两种细胞系的细胞周期阻滞不明显(P>0.05)。5.槐耳下调CEM-C1细胞中MDR1蛋白的表达:(1)与CEM-C7相比,CEM-C1细胞中MDR1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2)随着槐耳浓度增加,CEM-C1细胞中MDR1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0.05)。6.槐耳下调CEM-C1细胞中PIM3-mRNA及蛋白表达:(1)与CEM-C7细胞相比,CEM-C1细胞中PIM3-mRNA及其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2)随着槐耳浓度增加,CEM-C1细胞中,PIM3-mRNA及其蛋白表达降低(P<0.05);(3)在CEM-C1细胞中,加入了PIM特异性抑制剂AZD1208后,与对照组(Control)相比,PIM3抑制剂(AZD1208)组、Huaier组与Huaier+AZD1208组中PIM3与MDR1的蛋白表达均呈明显下调趋势(P<0.05),且AZD1208+Huaier组表达最低。结论:1.槐耳能抑制CEM-C1、CEM-C7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2.槐耳在一定程度上逆转CEM-C1细胞对GC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PIM3下调有关。

朱萍[10](2020)在《重症酒精性肝炎的预后及感染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研究目的:重症酒精性肝炎(SAH)多发生在酒精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基础上,临床上可出现肝衰竭或失代偿的表现,并发症多,短期病死率高。本研究的目的为:(1)比较不同肝病基础对SAH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不同预后评分对其短期预后评估的优劣;(2)探寻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合并SAH中感染的预测价值;(3)筛选SAH合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90天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基线列线图和入院后第7天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提供对SAH合并ACLF患者进行个体化预后评估,为肝移植干预时机提供依据。方法:(1)SAH患者按不同肝病基础分为三组:A组(无肝硬化组)、B组(代偿期肝硬化组)和C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和28天病死率,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三组生存曲线,采用Lon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的差异。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28天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不同预后评分对短期预后预测的优劣;(2)根据酒精性肝硬化合并SAH患者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比较两组中各项指标;用广义相加模型进行平滑曲线拟合明确NLR与感染的关系:若二者间曲线拟合结果为非线性,则采用分段回归模型进行阈值效应分析;(3)应用COX回归分析寻找SAH合并ACLF患者90天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构建基线及入院后第7天列线图评估患者的90天预后。采用ROC、C指数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1)经过筛选,SAH患者按照不同肝病基础分为A组27例,B组52例,C组91例。共有89名患者存在感染,其中53例(31.2%)患者在确诊为SAH时即存在感染,36例(21.2%)在住院期间出现感染。A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8/27(29.6%),B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2/53(42.3%),C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56/91(61.5%),C组感染率高于A组(P=0.011)。A组、B组、C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88.9%、80.8%和51.6%,三组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ELD评分、MDF评分、GAHS评分、ABIC评分和CLIF-SOFA评分预测28天病死率的AUROC分别为0.584(0.493,0.676)、0.696(0.605,0.786)、0.644(0.554,0.735)、0.745(0.662,0.827)和0.795(0.726,0.863)。CLIF-SOFA与MDF评分、MELD评分、GAHS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CLIF-SOFA评分预测28天病死率的最佳阈值为8.5,敏感性为79.0%,特异性为67.9%。慢性肝病基础(P=0.0267)是28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经过筛选,有143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SAH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无感染组(n=69)和感染组(n=74)。NLR<13.37时,NLR每增长1.00,感染风险显着增加15%,OR=1.15,95%CI(1.04,1.27),P=0.0065。(3)经过筛选,有96例SAH合并ACLF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为52.5±10.3岁,ACLF-1 15人,ACLF-2 66人,ACLF-3 15人,90天内死亡人数为66人(68.8%)。入院后第7天的器官衰竭、腹水分级、肝性脑病分级均较入院时严重;基线列线图预测90天预后的ROC面积为0.818,C指数0.728,入院后第7天列线图ROC面积为0.904,C指数0.756,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68)。结论:(1)不同肝病基础的SAH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短期预后,慢性肝病基础是SAH患者28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还显示CLIF-SOFA评分系统能够很好预测SAH患者28天预后。(2)SAH伴感染的患者早期即存在NLR水平的显着升高,NLR在一定范围内与感染风险呈曲线正向相关,NLR是个预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SAH患者发生感染的指标。(3)基线列线图和入院后第7天列线图都可以预测SAH合并ACLF患者的90天预后,而入院后第7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优于基线。

二、淋巴系恶性肿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淋巴系恶性肿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证据分级系统和证据水平的定义
2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概述
    2.1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流行病学
        2.1.1 糖尿病与肿瘤的相关性
        2.1.2 糖尿病对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
        2.1.3 肿瘤患者中高血糖的比例
3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主要病因
    3.1 肿瘤本身相关
    3.2 肿瘤治疗相关
        3.2.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性高血糖
        3.2.2 手术治疗相关性高血糖
        3.2.3 化疗相关性高血糖
        3.2.4 靶向治疗相关性高血糖
        3.2.4. 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受体抑制剂
        3.2.4. 2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 OR)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
    3.3 肿瘤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
    3.4 肿瘤和血糖关系密切的信号转导通路
    3.5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5.1 诊断
        3.5.1. 1 病史及临床表现
        3.5.1. 2 诊断标准
        3.5.2 鉴别诊断
        3.5.2. 1 应激性糖尿病
        3.5.2. 2 其他因素引起的高血糖
4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管理
    4.1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评估和控制目标
        4.1.1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评估
        4.1.2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控制目标
        4.1.3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住院控制
        4.1.3. 1 入住院前的准备
        4.1.3. 2 住院患者(内分泌科及非内分泌科)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的管理
        4.1.3. 3 胰岛素疗法
        4.1.4 肿瘤患者特殊情况下的血糖管理
        4.1.4. 1 围手术期管理
        4.1.4. 2 肠内或肠外营养
        4.1.4. 3 DKA与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4.1.4. 4 妊娠合并高血糖或糖尿病
        4.1.4. 5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4.1.4. 6 临终关怀
        4.1.4. 7 从住院到门诊的过渡
        4.1.4. 8 用药注意事项
        4.1.4. 9 出院前处理
5 药物的影响
    5.1 降血糖药对肿瘤的影响
        5.1.1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
        5.1.2 SU
        5.1.3 二甲双胍
        5.1.4 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TZD)药物
        5.1.5 肠促胰岛素药物和DPP-4抑制剂
        5.1.6 SGLT2抑制剂在癌症中的应用
    5.2 恶性肿瘤治疗药物与血糖
6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的长期随访管理
    6.1 档案的建立
    6.2 健康检查与评估
    6.3 随访与管理建议
7 肿瘤患者高血糖的分级诊疗
    7.1 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标准
        7.1.1 初次发现血糖异常,病因和分型不明确者
        7.1.2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7.1.3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血糖异常者
        7.1.4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7.1.4.1 DKA
        7.1.4. 2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yndrome,HHS)
        7.1.4. 3 乳酸性酸中毒
        7.1.5 反复发生低血糖
        7.1.6 血糖、血压、血脂治疗3个月不达标者
        7.1.7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7.1.8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严重靶器官损害需要紧急救治的肿瘤患者
        7.1.8. 1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7.1.8. 3 DR导致的严重视力下降
        7.1.8. 4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和缺血性症状
        7.1.8.5 DF
        7.1.9 血糖波动较大、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困难或需要制定胰岛素控制方案的肿瘤患者
        7.1.1 0 出现严重降血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的肿瘤患者
        7.1.1 1 医师判断患者合并其他需上级医院处理的情况或疾病
    7.2 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
        7.2.1 初次发现血糖异常,已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且血糖控制比较稳定
        7.2.2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治疗后病情稳定
        7.2.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疗效评估,且病情已得到稳定控制
        7.2.4 其他经上级医疗机构医师判定可以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治疗管理的患者
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

(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肺结节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 病名探讨
        2 病因
        3 病机
        4 中医药治疗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结节病的西医学研究进展
        1 病因
        2 发病机制
        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4 诊断
        5 治疗
        6 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治疗肺结节病的Meta分析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研究意义及不足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研究
    前言
    研究一 三焦理论演变
        1 三焦形质的演变
        2 三焦功能的演变
        3 三焦辨证
        4 小结
    研究二 姜良铎教授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理论
        1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形质
        2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生理功能
        3 三焦“膜性四通管道”的病因病机
        4 治疗原则
        5 小结
    研究三 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
        1 从三焦理论认识肺结节病基本病机
        2 姜良铎教授论治肺结节病
        3 通化方的由来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通化方”治疗肺结节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前言
    研究一 肺结节病相关基因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二 通化方有效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三 通化方-肺结节病-靶点调控网络及PPI网络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研究四 靶点基因生物功能注释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纳入研究资料提取表
病例报告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3)红景天苷增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EM-C1耐药细胞对地塞米松敏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SAL诱导人T-ALL CEM-C7细胞凋亡与自噬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SAL诱导GC耐药CEM-C1细胞凋亡与自噬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SAL增强GC耐药CEM-C1细胞对地塞米松敏感性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中药单体逆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MicroRNA-145逆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糖皮质激素耐药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糖皮质激素耐药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诊断标准
        2.1.1 日本JPS标准
        2.1.2 韩国Kim标准
        2.1.3 亚洲标准
        2.1.4 美国HISORt标准
        2.1.5 国际标准
    2.2 发病机制
        2.2.1 遗传因素
        2.2.2 B细胞
        2.2.3 T细胞
    2.3 疾病特征
        2.3.1 临床表现
        2.3.2 血清学表现
        2.3.3 组织学表现
        2.3.4 影像学表现
        2.3.5 复发及癌变风险
    2.4 疾病干预
        2.4.1 激素治疗
        2.4.2 免疫抑制剂
        2.4.3 生物制剂
        2.4.4 胆道引流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资料
    3.2 诊断标准及定义
        3.2.1 诊断标准
        3.2.2 定义
    3.3 研究方法
    3.4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1型AI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
        4.1.1 临床特征
        4.1.2 治疗情况
    4.2 1型AIP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基线比较
    4.3 1型AIP复发因素分析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IKZF1基因缺失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征及预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IKZF1基因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1.2 糖皮质激素抵抗与耐药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糖皮质激素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
    1.5 淋巴细胞的功能
    1.6 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应用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淋巴细胞亚群的种类及生物学功能
        2.3.2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2.3.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不同病种GC连续治疗6个月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
    3.2 不同年龄段GC连续治疗6个月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
    3.3 不同性别GC连续治疗6个月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变化
    3.4 GC组与CK组整体淋巴细胞亚群数据差异性分析
    3.5 GC组与CK组次级分组淋巴细胞亚群数据差异性分析
    3.6 研究期间GC组与CK组感染情况差异性分析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槐耳逆转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C1细胞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PIM3 及其与白血病的关系(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重症酒精性肝炎的预后及感染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一、重症酒精性肝炎的短期预后评估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数据采集
        1.1.3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人口学特点
        1.2.2 患者基线临床特征
        1.2.3 不同肝病基础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28天生存率比较
        1.2.4 五种评分系统的ROC分析
        1.2.5 Logistic单因素回归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回归筛选28 天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1.3 讨论
        1.3.1 重症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特点
        1.3.2 重症酒精性肝炎与感染
        1.3.3 重症酒精性肝炎的预后评估
    1.4 小结
二、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酒精性肝硬化合并重症酒精性肝炎感染的关系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数据收集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基线特征
        2.2.2 酒精性肝硬化合并重症酒精性肝炎感染的危险因素
        2.2.3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和感染的关系
    2.3 讨论
        2.3.1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感染
        2.3.2 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的应用价值
        2.3.3 研究局限性
    2.4 小结
三、列线图模型在评估重症酒精性肝炎合并慢加急性肝衰竭90天预后中的构建及应用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数据采集
        3.1.3 统计学方法
    3.2 结果
        3.2.1 患者临床特征
        3.2.2 患者90天的预后影响因素
        3.2.3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3 讨论
        3.3.1 重症酒精性肝炎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关系
        3.3.2 重症酒精性肝炎合并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重症酒精性肝炎的诊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淋巴系恶性肿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相关性高血糖管理指南(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内分泌分会,周琦,吴绮楠,李强,李因涛,于常华,蒲丹岚,鹿斌,韩睿,蒋娟,李乃适,陈兵,王树森,张师前. 中国癌症杂志, 2021(07)
  • [2]从三焦“膜性四通管道”论治肺结节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 满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红景天苷增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EM-C1耐药细胞对地塞米松敏感性的研究[D]. 牛亚娜.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4]MicroRNA-145逆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糖皮质激素耐药性的研究[D]. 龙思利.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5]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临床分析[D]. 闫琪. 吉林大学, 2020(08)
  • [6]IKZF1基因缺失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特征及预后影响[D]. 王龙. 郑州大学, 2020(02)
  • [7]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临床对比分析[D]. 吴文文. 郑州大学, 2020(02)
  • [8]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D]. 遆昭尹.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槐耳逆转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CEM-C1细胞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研究[D]. 任丹薇.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0)
  • [10]重症酒精性肝炎的预后及感染评估[D]. 朱萍.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淋巴恶性肿瘤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