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生在清华园

浙江学生在清华园

一、清华园里的浙江学子(论文文献综述)

李可昕[1](2021)在《雕塑在校园景观空间中的应用方式探索》文中提出当下校园雕塑越来越受关注,它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载体,能够直接地反映出学校中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在学校发展、文化建设的框架内,一份长期、系统的雕塑专项规划,是营造高品质校园文化环境的必要条件。规划、景观、雕塑艺术等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应对这一领域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前瞻性的思考。文章将按照空间划分,从艺术手法、组合方式、尺度体量、主题含义、色彩材料等方面总结景观雕塑在不同校园空间内的应用方式。对空间与雕塑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全面地了解校园的整体格局与文化环境,强化校园雕塑的价值,提升校园空间的品质。

王浩珂[2](2020)在《人格与文学 ——朱自清形象建构的演变》文中提出朱自清是伴随着“五四”风雨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以多面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他是新文学写作的先驱,积极参与新诗、小说与散文创作,最终作为散文家享誉文坛;他自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国文教师和清华中文系教授,毕生躬耕于语文教育领域,是语文教育的大家;他深入古典文学领域,积极参与新文学批评,是一位兼容包并的学者。他一生处于“进向大时代”的时代,人与文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他生命最后的“变”又使他以“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斗士形象在大众中广为传播。这些形象并非同步形成,而是在渐次发展中不断充实、丰富。朱自清的形象自其登上文坛至今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当中,作为同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形象演变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知识分子的运命,而参与他形象建构的多重话语力量,也是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主题的注脚。本文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视野出发,围绕朱自清形象建构中的外部话语,结合他自身的言语,研究他在不同历史时期公众视野中的主流形象和演变历程,还原一个过程化的“朱自清”,并通过朱自清的形象演变,研究不同话语力量对作家形象建构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以历史时间为分期,分三个时间段展开讨论。第一个时间段是1919年到1948年,集中于朱自清登上文坛到他逝世前,同时代的作家、学者、批评家和读者依据其新文学创作的业绩,多层次肯定他新文学家的身份。第二个时间段是1948年到1977年,集中于朱自清逝世到“文革”结束。建国前后是这一时期朱自清形象建构的多产期,朱自清的逝世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声势浩大的忆念活动,在这一时期面世的忆念文章,从朱自清本人、工作与创作业绩、思想道路等多方面塑造了丰富多样的朱自清形象。这一时期朱自清形象建构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革命话语的强有力言说,将朱自清塑造为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斗士,由此鼓励民主自由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改造,加之由毛泽东做出的“盖棺论定”,使斗士成为了这一时期公众视野中流传最广的朱自清形象,其后《背影》被质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他的评价。第三个时间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在文艺界意识形态解绑后,朱自清形象建构呈现了回归作家作品进行研究的趋势,学界开始尝试从纯文学的角度阐释其散文家形象,同时又从文化视角凸显他古典文学学者的形象。纵观朱自清登上文坛近百年的形象演变历程,可以看出他的形象是在多重力量参与中被逐步建构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形象因为主流话语和社会需求的不同而被不断重构,其中规律的探寻也有利于同时期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

张雅文[3](2020)在《为你而生——刘永坦传(节选)》文中研究表明是什么,让他从烽火连天中走来,一生坚持家国情怀、矢志科技报国?是什么,让他上下求索,在山重水复中追寻柳暗花明?是什么,让他四十年执着坚守,带出一支"雷达铁军"?又是什么,让他在耄耋之年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第二章不可忘却的童年母亲,用爱国诗篇启蒙他幼小懵懂的心灵;父亲,则用家国情怀筑就他一生的脊梁;残暴而血腥的杀戮,则给幼小心灵刻上永恒的记忆,令他一生都在苦苦地追求着一个命题——

郭兆甄[4](2020)在《以身许国: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文中指出一个响亮的名字传遍世界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使得美国白宫的首脑们惊慌失措。他们开始感觉到自己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更何况,这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比美国科学家的预测提前了五年,比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讲的早了十多年。上帝给了中国什么法宝?中国人竟然不怕美国前几任总统要用原子武器攻击的威胁。现在,那种威胁像撞在喜马拉雅山的崖壁上,反弹出回波,拍响了白宫之墙,就像扇了对方一记耳光。

侯燕[5](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裴世东[6](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提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陈乐敏[7](2018)在《大学生激励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激励教育是教育者在高等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受教育者的需求,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不同的激励方法,激发受教育者的动机,从而调动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情感等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激励教育对于高校而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需要;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是实现成长成才目标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激励教育发挥着思想引导、行为驱动、习惯强化、潜能开发等功能,从某种意义而言,激励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激励教育,激励教育也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激励的功能,激励教育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功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大学生的激励教育,要让激励教育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党的思想政治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时代新人。激励教育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还是一种育人的理念。本文在激励教育文献分析和对学生、老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建构了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六个维度,即信仰激励、目标激励、实践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基于六个维度,本文编制了具有信效度的《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调查问卷》,并对浙江省部分大学生做了激励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和质性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是否学生干部等对激励教育的效果存在显着性差异。在诸多激励因素中,情感激励是最有效的激励方法,而就业目标对大学生的激励效果最佳。当前大学生激励教育还存在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缺乏等问题,高校对激励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教育者缺乏科学的激励理念,激励教育中公平公正的环境还有所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优化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对策思路,包括明确激励教育的原则(即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认知激励和情意激励相结合);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四位一体的激励教育体系,特别是提出高校要建立“三全”激励教育体系;改进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路径(即利用主要渠道,加强信仰激励;抓住优势需求,强化情感激励;开展生涯辅导,善用目标激励;搭建活动平台,推动实践激励;挖掘身边典型,拓展榜样激励;调整制度设计,完善奖励激励)。本文的研究对丰富激励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郭飘[8](2018)在《大学集体记忆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大学回忆文章为主要参考资料,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网络调查法等方法,多方面了解人们关于大学的记忆。在集体记忆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集体记忆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归纳总结出大学集体记忆建构的内容分类、特征、影响要素及形成机制。具体来讲:(1)大学集体记忆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大学里面人物的集体记忆,包括大学老师、同窗好友、教职工及其他印象深刻之人;二是关于大学里面所发生事情的集体记忆,主要从学习生活、课外活动、饮食情况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三是关于大学校园的集体记忆,包括图书馆、宿舍楼、礼堂、花草植物以及其它一些校内标志性景物。(2)大学集体记忆建构的特征:包括大学集体记忆建构主体的多元性、大学集体记忆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大学集体记忆建构的个体差异以及大学集体记忆彰显学校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征。(3)影响大学集体记忆建构的要素:大学的传统、大学里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校庆、仪式庆典等)、大学的标志象征物、大学里形成的固定模式等积极地影响大学集体记忆的建构,事物的位置及命名、群体的组织宣传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集体记忆的建构。(4)大学集体记忆建构的形成机制:基于一定的群体场域、空间场域,大学集体记忆的官方建构通过大众传媒的途径,而个体则通过具身实践的途径进行建构;文字、照片等是大学集体记忆的常用表征形式;通过与故人谈、他物引发、故地重游等方式,人们关于大学的集体记忆获得共享重现。

殷允岭[9](2018)在《赵九章》文中研究说明引子2016年12月22日9时,雾霾后的北京在和煦的冬阳下闪闪发光。笔者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九三学社支社主委王光杰的带领下,走进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大院,在B楼551室的前厅,拜会了中科院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罗福山。他邀来了《赵九章》一书必得采访的关键人物:赵九章的二女儿、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赵理曾,赵九章的

魏珂[10](2017)在《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文中研究表明身体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关注的热点。我国教育界对身体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的身体转向,有助于回归人的本真存在,实现对人的生命关怀。大学生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大变局中的近代大学生,在社会诸种力量影响下,他们身体的内与外、思想与行为等均在改变。本研究以身体为线索来探讨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将先前学界讨论教育问题的焦点从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转移到对教育主体的关注。研究视角的转移,意在从另一个新的、贴近“人”的角度观察受教育者的自我感知与成长,进而反思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认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教育应如何影响和塑造人。通过梳理关于1895至1937年间我国大学生的相关史料,考察他们的身体变迁史,进而探讨国家与学生身体的归属关系规律,揭示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因素。基于这种思路,本研究首先探讨与分析了近代大学生身体的发展与变化,然后提出近代大学生身体变迁呈现出的特点。对近代大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本研究从六个角度进行剖析:一、大学生身体如何从家庭之身转变为学校之身,进而成为国家之身;二、近代大学如何努力把学生身体纳入学校的时空规训之中及学生对规训的因应与抗争;三、大学如何对学生身体进行野蛮化和卫生化改造,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格;四、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由“修身”向“修形”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五、大学生爱情、生理的追求特征;最后,探讨在民族存亡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死选择。基于上述剖析,近代大学生身体与国家之间关系发展呈现出归属与背离的曲线,当国家危机严重时,身体的归属性开始变强,身体自主性变弱;当个人和国家矛盾加强时,身体自主性变强,归属性变弱。近代大学生的身体发展路线体现了其身体归属与身体自主间的统一与矛盾,大学生处身其间的应对与纠葛的历史是教育由“传统”而“现代”变化历程的一个具身化面向。与此同时,本研究认为近代大学生身体发展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特征:一、身体归属国家化。大学生身体与国家的强弱不可分割,进而救国紧密结合,故增加军训和有计划地体育训练,着重“增强国民体质”的卫生实践,是近代大学身体教育的基本特点。二、身体形塑外向化。与传统教育注重塑造学生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不同,近代教育强调“野蛮其体魄”,注重学生外在自然形体的改造;强调身体形塑和身体改造与社会改造、追求国家富强的关系。三、身体活动自由化。近代大学灵活的入学、转学和休学等制度,使得学生在校际、院际的流动有很大的自由度;大学生积极追求婚姻自由、性自由,和活动空间的自由。四、身体规训人性化。近代大学引进西方的大学管理制度,大学生管理包括时空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生活管理、学业管理。尤其是将学生的身体健康纳入管理范围,这是近代教育人性化的标志。五、身体表现多样化。近代大学生摒弃了传统社会读书人四平八稳的行事姿态,热心运动,参与革命,留学救国,其身姿活跃在社会各种场合。总之,近代中国大学生身体塑造适应了时代需要,但埋下了工具理性、轻视修心等伏笔。

二、清华园里的浙江学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华园里的浙江学子(论文提纲范文)

(1)雕塑在校园景观空间中的应用方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校园景观雕塑的定义与价值
2 景观雕塑在校园广场空间中的应用
    2.1 景观雕塑在校园入口广场中的应用
    2.2 景观雕塑在校园内部广场中的应用
3 景观雕塑在校园道路空间的应用
4 景观雕塑在校园植物与水景景观空间的应用
5 景观雕塑在院系内部空间的应用
6 总结

(2)人格与文学 ——朱自清形象建构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起
    (二) 文献综述
一、 朱自清生前作家形象
    (一) 新文学的健者
        1. 新诗写作的先锋
        2. 昙花一现的小说家
        3. 散文创作的代表
    (二) 白话文教材中的典范作家
    (三) 品貌·言行
二、 朱自清身后三十年形象
    (一) 最完美的人格
    (二) 多面的知识分子
        1. 新文学的创业人与守业人
        2. 拳拳之师
        3. 兼容包并的学者
    (三) 革命语境中的政治符号
        1. 知识分子自我改造的典型
        2. 国民党黑暗统治的牺牲品
        3.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斗士
    (四) 蒙尘的背影——阴翳的小资产阶级
三、 新时期以来朱自清的形象
    (一) 政治形象的束缚与挣脱
    (二) 文学史视野中的散文重镇
    (三) 文化视野中的古典学者
    (四) 更加还原生命与深入灵魂的传记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为你而生——刘永坦传(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第二章不可忘却的童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第三章少年当立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四章骄子的担当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第八章永远的忠诚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4)以身许国: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响亮的名字传遍世界
首届清华学子
从化学元素周期表到贝努利原理
吴有训“作坊”里的高徒
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
达列姆的遗憾
乘着小船流亡的教授们
茅草盖起的大学
宜山记住,那118枚炸弹……
湄潭的叹息
再度扬帆出海
东皇城根的回忆
在中美大较量的战场上
罗布泊的震波

(5)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大学生激励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理论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激励
        2.1.2 激励教育
        2.1.3 大学生激励教育
    2.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特征
        2.2.1 主体性
        2.2.2 双向性
        2.2.3 系统性
    2.3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功能
        2.3.1 思想引导
        2.3.2 行为驱动
        2.3.3 习惯强化
        2.3.4 潜能开发
    2.4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基本要素及运行机制
        2.4.1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基本要素
        2.4.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运行机制
    2.5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必要性
        2.5.1 国家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2.5.2 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2.5.3 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2.6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激励教育的互动关系
        2.6.1 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激励教育提供支持
        2.6.2 大学生激励教育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
3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理论资源
    3.1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指导资源
        3.1.1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激励思想
        3.1.2 中国共产党的激励思想
        3.1.3 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论述
    3.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参考资源
        3.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激励思想及其启示
        3.2.2 西方的激励理论及其启示
4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实证研究
    4.1 大学生激励教育问卷的编制
        4.1.1 问卷维度的初步探索
        4.1.2 初测问卷的结构验证
    4.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问卷调查分析
        4.2.1 问卷调查的实施
        4.2.2 问卷调查的结果
    4.3 调查的几个发现
        4.3.1 不同类型学生对不同激励方式效果不同
        4.3.2 情感因素是最强激励因素
        4.3.3 就业目标对大学生的激励效果最佳
5 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分析
    5.1 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问题的质性研究
        5.1.1 质性研究对象的选择
        5.1.2 质性研究的实施
        5.1.3 质性研究的效度
    5.2 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
        5.2.1 激励教育缺乏科学性
        5.2.2 激励教育缺乏创新性
        5.2.3 激励教育缺乏系统性
    5.3 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5.3.1 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
        5.3.2 家庭层面的影响因素
        5.3.3 高校层面的影响因素
        5.3.4 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
6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优化策略
    6.1 明确大学生激励教育的基本原则
        6.1.1 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
        6.1.2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6.1.3 认知激励和情意激励相结合
    6.2 创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激励教育体系
        6.2.1 营造社会正向的激励教育氛围
        6.2.2 创设家庭积极的激励教育环境
        6.2.3 构建高校“三全”激励教育系统
        6.2.4 提升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激励素养
    6.3 改进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路径
        6.3.1 利用主要渠道,加强信仰激励
        6.3.2 抓住关键因素,强化情感激励
        6.3.3 挖掘身边典型,拓展榜样激励
        6.3.4 开展生涯辅导,善用目标激励
        6.3.5 搭建活动平台,推动实践激励
        6.3.6 调整制度设计,完善奖励激励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学生激励教育访谈提纲
附录2 大学生激励教育的调查问卷
附录3 大学生激励教育质性访谈情况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8)大学集体记忆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 集体记忆理论研究
        (二) 集体记忆实践研究
        (三) 集体记忆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大学集体记忆的内容分类
    第一节 师友剪影——忆大学人
        一、回忆老师
        二、回忆同学
        三、回忆其他人
    第二节 往事历历——忆大学事
        一、学习生活的记忆
        二、课外活动的记忆
        三、饮食情况的记忆
    第三节 校园一角——忆大学园
        一、大学校园集体记忆概述
        二、大学校园之图书馆记忆
        三、大学校园之宿舍楼记忆
第二章 大学集体记忆建构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集体记忆建构主体的特征
        一、集体记忆建构主体的多元性
        二、集体记忆建构主体情感的丰富性
        三、集体记忆建构的个体差异
    第二节 集体记忆建构内容的特征
        一、集体记忆建构内容彰显学校特色
        二、集体记忆建构内容体现地方特色
        三、集体记忆建构内容体现时代特征
第三章 影响大学集体记忆建构的要素
    第一节 事物本身的性质
        一、传统
        二、重大事件
        三、固定模式
        四、象征
        五、位置及命名
        六、首次及孤立效应
    第二节 群体的组织宣传
第四章 大学集体记忆建构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大学集体记忆的建构框架
        一、群体场域
        二、空间场域
    第二节 大学集体记忆的建构途径
        一、大众传媒——官方建构途径
        二、具身实践——个体建构途径
    第三节 大学集体记忆的表征形式
        一、文字
        二、照片
    第四节 大学集体记忆的共享重现
        一、与故人谈
        二、他物引发
        三、故地重游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集体记忆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统计表
致谢

(10)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概念界定与理论参照
第一章 “国”与“家”:近代大学生出现及其身体归属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群体及其身体概况
        一、近代大学生的出现和壮大
        二、近代大学生的地区、校际、院际分布
        三、近代大学生的性别和年龄
        四、近代大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籍贯
    第二节 救亡图存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变迁与实践
        一、近代中国的教育转型
        二、近代人才观中的身体
        三、中国近代大学身体教育实践概述
    第三节 国家化趋势下学生身体自由的日渐衰落:以拖尸为例
        一、新生下水:“拖尸”活动的对象与目的
        二、存废之争:“拖尸”引发的争论与结局
        三、“身体”与“文化”:“拖尸”活动的深层次分析
第二章 “内”与“外”:大学生身体活动的时空展演
    第一节 按部就班:近代大学的时间安排
        一、寒来暑往:校历的变迁
        二、从早到晚:每日的时间安排
    第二节 四角天空:出入限制
        一、出入有牌:请假证明
        二、私人重地:难进难出的宿舍
    第三节 威威讲堂:规矩的学生
        一、点名考勤:身在曹营心在汉
        二、难治之症:学生旷课缺课问题
        三、自修室:第二课室
第三章 “强”与“健”:大学生教育中身体保护新举措
    第一节 强身健体:近代大学生的体育与军训
        一、大学生体育强迫运动
        二、近代大学生的运动比赛
        三、严格的规训:近代大学生的军训
    第二节 保卫身体:近代大学生的卫生教育和疾病预防
        一、近代大学卫生教育和卫生措施
        二、学生卫生运动
        三、大学生个人卫生思想与习惯
    第三节 面对疾病:近代大学对学生疾病的关照
        一、多重压力下的大学生身体状况堪忧
        二、近代大学医疗制度建立和学生体检
        三、近代学生疾病的治疗及其感受
第四章 “神”与“形”:大学生身体形塑重心的转变
    第一节 礼与形:仪式中的大学生身体
        一、传统祭祀方式的流变
        二、为国为校:仪式和学生身体展演
    第二节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礼貌与姿态
        一、清末大学堂中传统礼仪的浸染及影响
        二、民国时期大学生礼仪规训
    第三节 展现自我:近代大学生服饰的流变
        一、化为一统:统一的制服
        二、追求美丽:个性化的服饰
    第四节 革命与自主:身体形象的改造
        一、革命从头开始:剪发的故事
        二、缠足与放胸:我的身体我做主
        三、看与被看:女学生身体裸露的革命
第五章 “爱”与“欲”:大学生的爱与性
    第一节 近代大学生的婚姻状况与爱情观念的变化
        一、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与现代自由恋爱的浸染
        二、近代大学生的婚姻调查数据
        三、近代大学生身体归属及其婚姻案例分析
        四、异性身体的魅力:大学生之自由求爱
    第二节 近代大学生的性行为
        一、大学生的性行为:从张竞生《性史》谈起
        二、各种性行为:《申报》中大学生的性爱世界
        三、学校对学生性行为的约束与学生的抵制
第六章 “生”与“死”:大学生的身体毁灭与干预
    第一节 英年早逝:近代大学生死亡的情况
        一、近代大学生早逝的数量和原因
        二、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突然死亡的应对
    第二节 魂归何处:近代大学自杀与干预
        一、近代大学生自杀概况统计
        二、自杀的原因分析
        三、自杀的结果、善后与干预
        四、自杀个案分析
    第三节 我以我血荐轩辕:为民族民主而死
        一、断指血书为哪般:五四运动中大学生的身体展演
        二、喋血三·一八
        三、救国岂止在口头:“九·一八”与“一·二八“爱国运动
    第四节 近代大学生的生死观
        一、人的身体是属于社会与国家的
        二、自杀是自己选择死亡的权利
        三、人应该追求生命的价值
        四、生死本轮回
结语
    一、从身体自主到人的解放
    二、中国近代大学生的身体特征
    三、大学生身体教育观实践的利弊及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清华园里的浙江学子(论文参考文献)

  • [1]雕塑在校园景观空间中的应用方式探索[J]. 李可昕. 西部皮革, 2021(19)
  • [2]人格与文学 ——朱自清形象建构的演变[D]. 王浩珂.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为你而生——刘永坦传(节选)[J]. 张雅文. 北方文学, 2020(10)
  • [4]以身许国: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J]. 郭兆甄.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0(02)
  • [5]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6]《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7]大学生激励教育研究[D]. 陈乐敏. 浙江大学, 2018(04)
  • [8]大学集体记忆的建构[D]. 郭飘.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赵九章[J]. 殷允岭. 时代文学, 2018(03)
  • [10]归属与自主:近代大学生教育身体史研究(1895-1937)[D]. 魏珂.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浙江学生在清华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