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抗癌药——紫杉醇

天然抗癌药——紫杉醇

一、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论文文献综述)

唐荣,李帅锋,苏建荣[1](2021)在《云南红豆杉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文中指出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W. C. Cheng&L. K. Fu)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树种,同时也是我国红豆杉属中分布最广和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物种.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大量砍伐,云南红豆杉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加上生长缓慢且天然更新困难,目前处于濒危状态.对云南红豆杉天然资源的保护和药用人工林的培育对于云南红豆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云南红豆杉资源分布现状及种群和繁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云南红豆杉的濒危是由其自身繁殖机制引起的天然更新困难、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以及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同时从紫杉醇含量的影响因素及获取方式、人工药用林培育方面总结了云南红豆杉的开发利用现状,发现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受其自身特性及外在因素的综合影响;包含紫杉醇在内的紫杉烷类物质目前主要通过直接提取和半合成两种方式获取;此外在全合成、组织或细胞培养及真菌诱导等方式上也有了新的研究进展.最后,建议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引种回归3个方面对云南红豆杉天然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同时大力推进紫杉烷工业化合成方式的研究和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原料林的培育,提高云南红豆杉的资源利用效率,在保护云南红豆杉天然林的同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表1参129)

曹雨虹[2](2021)在《P-糖蛋白潜在抑制剂高效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其体内外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一种严重的肿瘤细胞耐药现象,是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为最早被发现的ABC转运蛋白,肿瘤细胞P-gp过表达是发生MDR的常见机制之一,会导致临床化疗的失败。抗癌药物与P-gp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可提高肿瘤细胞当中化疗药物的累积,从而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实现逆转MDR。目前P-gp抑制剂已开发至第三代,因严重毒副作用而止步于临床前或临床研究。因此,开发高选择性、低毒副作用的P-gp抑制剂,对逆转肿瘤治疗中P-gp所介导的MDR具有重大意义。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具有化学结构新颖,毒性较小等优点,是P-gp抑制剂筛选重要来源。目前小分子与P-gp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主要停留于细胞层面,实验手段耗时费力,且准确性有限,缺少精确快速的筛选方法。另外,对于P-gp抑制剂的评价还停留在体外阶段,体内研究相对较少。针对P-gp抑制剂筛选所面临的问题,本论文以P-gp为研究核心,运用多种膜蛋白稳定策略,获得构象正确且活性良好的P-gp蛋白,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专属性高及快速等优点,建立P-gp抑制剂高效筛选新方法以及从体外到体内的潜在抑制剂与P-gp相互作用评价体系。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基于慢病毒载体膜蛋白稳定策略结合SPR的中药P-gp潜在抑制剂筛选方法的建立将慢病毒(Lentiviral particles,LVP)稳定膜蛋白策略与SPR技术相结合,构建P-gp特异性配体筛选系统,从TCM中筛选P-gp潜在抑制剂,进行体外验证其生物学活性。首先,构建了不同P-gp表达水平的慢病毒颗粒,并鉴定了慢病毒上P-gp的表达。然后,将P-gp高低表达的慢病毒颗粒固定在CM5芯片的不同通道上进行亲和力检测。测定了阳性药Valspodar和环孢素(Cyclosporine A,Cs A)与芯片上P-gp之间结合的KD值分别为14.09μM和16.41μM。采用此筛选系统从40种中药单体中筛选出3个化合物为潜在的P-gp配体。亲和力实验表明,厚朴酚、和厚朴酚、白藜芦醇与芯片上P-gp结合的KD值分别为15.88,6.44和70.01μM。随后进行体外验证实验,罗丹明123(Rhodamine 123,Rh123)双向转运实验表明,这3个化合物均能抑制Rh123的外排。此外,和厚朴酚和白藜芦醇可将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值由17.54±4.54μg/m L分别降低至9.56±0.60μg/m L和8.00±1.60μg/m L,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具有逆转MCF-7/ADR细胞MDR的活性。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表明,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均能下调耐药癌细胞中P-gp的表达水平。本实验基于慢病毒膜蛋白稳定技术结合SPR生物传感器构建了一种新型P-gp配体筛选系统,以慢病毒作为P-gp的载体,可保持其天然构象,方法专属性较强,用于体外研究小分子与P-gp的相互作用。相较于传统细胞实验筛选,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2、SMA聚合物萃取细胞膜蛋白策略结合SPR建立P-gp潜在抑制剂快速筛选新方法研究应用苯乙烯马来酸聚合物(Styrene-co-maleic acid,SMA)膜蛋白稳定策略,将P-gp固定在其内源性的脂质环境当中,结合SPR技术建立快速筛选P-gp潜在抑制剂方法。首先,以正常乳腺癌细胞MCF-7和耐阿霉素(Adriamycin,Adr)的乳腺癌细胞MCF-7/ADR为模型,采用SMA聚合物技术从细胞膜当中萃取出膜蛋白,获得相应的蛋白脂质体(SMA lipid particles,SMALPs)。同时对SMA聚合物萃取膜蛋白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筛选系统进行方法学考察,包括脂质体稳定性、芯片饱和性、芯片特异性及SMA聚合物对筛选结果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SMA聚合物前处理最佳条件为细胞膜超声破碎20 s,反应时间4 h,膜浓度为40 mg/m L,阳性药Valspodar与芯片结合KD值为26.12μM,表明芯片具有良好特异性。芯片中脂质体稳定性为24 h,且样品中残留的SMA聚合物对测试结果无干扰。将SMALPs偶联至L1芯片的不同通道上进行亲和力检测,由此构建P-gp潜在抑制剂筛选体系(P-gp-SMALP-SPR)。应用此筛选系统从50种中药单体中筛选出9个单体成分作为目标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体外生物活性验证。结果发现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白花前胡乙素、黄芩新素和淫羊藿素可以显着降低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值。其中粉防己碱,白花前胡乙素和黄芩新素可通过抑制P-gp的功能逆转P-gp所介导的多药耐药。本实验所建立的筛选系统专属性较强,可实现快速筛选P-gp潜在抑制剂,大大缩短了筛选时间,筛选得到的白花前胡乙素和黄芩新素均为首次报道具有逆转MDR活性。3、P-gp潜在抑制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活性的体内评价-以粉防己碱为例目前P-gp潜在抑制剂体内研究较少,体内药效、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毒理学特性数据缺乏。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是由P-gp-SMALP-SPR筛选系统得到的P-gp潜在抑制剂,细胞活性实验证实,TET可将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值由86.09±4.74μM降至13.52±0.63μM,在筛选得到的9个小分子中,体外逆转MDR活性最高。在体内对TET逆转MDR活性进行评价,采用MCF-7/ADR细胞构建小鼠移植瘤模型,应用联合给药方式,通过瘤体重量与体积比较P-gp潜在抑制剂TET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PTX)治疗MCF-7/ADR移植瘤的效果,得到PTX单独给药对肿瘤小鼠的抑瘤率为42.34%,TET单独给药组抑瘤率为61.03%,PTX和TET联合用药抑瘤率为82.44%,是单独给抗癌药PTX的2倍。建立LC-MS/MS法对血浆及肿瘤组织中的PTX进行测定,比较TET对PTX在小鼠血浆及肿瘤中分布的影响,从而对TET逆转P-gp介导的肿瘤MDR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血浆和肿瘤组织LC-MS/MS方法专属性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5%,基质效应RSD值小于15%,基质对PTX的测定无影响。TET联合PTX给药后,肿瘤当中PTX的累积量由17.51±8.46(ng/g)增加至141.75±70.15(ng/g),表明TET可提高PTX对耐药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果,同时TET联合用药不会提高抗癌药PTX在血浆当中的浓度。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对瘤体中PTX的分布进行监测,结果均表明TET增加了PTX在耐药肿瘤中的累积和分布。本实验从瘤体大小与重量、PTX的血药浓度以及PTX在肿瘤组织当中的累积量和分布的改变三个层面建立了P-gp潜在抑制剂逆转肿瘤MDR活性的体内评价体系。

郭全领[3](2021)在《基于两性离子化双亲性分子的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化疗仍然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化疗药物具有水溶性差、选择性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大和易于被网状内皮组织清除等缺点,这些给病人的癌症治疗增加了痛苦。因此寻求一个理想的纳米药物载体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两性离子化改性的第二代聚丙烯亚胺树枝状大分子(G2 PPI)和天然的两性离子多肽达托霉素(Dap)制备纳米药物递送载体,研究纳米药物的制备、表征以及体内外抗肿瘤性能。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小分子抗癌药物阿霉素(DOX)的水溶性差、靶向性低和生物毒性大等缺点,本文第2章对G2 PPI表面修饰两性离子基团和靶向肽c(RGDf C),通过透析的方式制备纳米载药胶束PPIMYRC-DOX。实验结果:PPIMYRC-DOX胶束在纤维蛋白原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模拟正常组织和肿瘤微环境的缓冲溶液中,无突释现象,并且释放药物具有p H响应性;在细胞实验中,PPIMYRC-DOX胶束比游离DOX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且PPIMYR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内实验证明PPIMYRC-DOX具有更好抑瘤效果,其PPIMYRC-DOX胶束组的肿瘤体积为Saline组肿瘤体积的7%。(2)为了进一步提高胶束的载药量,并改善紫杉醇(PTX)的水溶性。本文第3章对G2 PPI表面修饰亲水的两性离子基团和疏水的紫杉醇制备双亲性前药分子,再通过透析法制备纳米载药胶束PPIMPC-DOX。计算得到PPIMPC-DOX胶束中阿霉素的载药量为6.7%,PPIMPC-DOX胶束中紫杉醇的载药量为26.2%,PPIMPC-DOX的总载药量为32.9%,表明胶束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实验证明,PPIMPC-DOX胶束具有良好的蛋白质稳定性和p H响应性。体内实验证明PPIMPC-DOX具有更好的抑瘤效果。(3)传统的纳米药物载体具有分子结构复杂、分子量不确定性、合成步骤复杂和生物不可降解性等缺点。天然抗菌肽达托霉素(Dap)是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两性离子多肽。本文第4章采用两性离子多肽Dap通过透析法制备纳米载药胶束Dap-DOX。实验证明Dap-DOX胶束具有良好的蛋白质稳定性和增强的细胞摄取能力。组织荧光拍照实验证明Dap-DOX胶束能够通过EPR效应在肿瘤部位富集。体内实验证明Dap-DOX胶束取得了良好的抑瘤效果,Dap-DOX胶束组的肿瘤体积为Saline组肿瘤体积的10%。

吴天怡[4](2021)在《含叶酸靶向Pluronic/PLA高分子囊泡共递送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比传统化学疗法,靶向纳米药物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分布特异性、在体循环时间长、全身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随着肿瘤多药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化疗药物疗效降低甚至无效,这对纳米靶向药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时包埋两种药物的靶向纳米药物共递送系统有望通过靶向多条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的药物协同效应,延迟癌症的适应过程和相关的癌细胞突变,以进一步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本论文以含叶酸(folic acid,FA)靶向的Pluronic/聚乳酸(FA-F127-PLA)高分子囊泡为药物载体,包埋盐酸阿霉素(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DOX)和紫杉醇(paclitaxel,PTX),构建了纳米囊泡共递送抗肿瘤药物体系,并详细研究了该共递送体系的结构、体外药物释放、体外靶向行为和双包埋药物的协同作用等。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两种高分子材料PLA-F127-PLA和FA-F127-PLA。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囊泡,并用粒度仪和透射电镜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空白纳米囊泡粒径在60-70 nm,双包埋纳米囊泡的粒径(120-140 nm)较单包埋纳米囊泡(80-90 nm)粒径大,均带有负电荷且分散性良好,呈现核-壳囊泡结构。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叶酸靶向Pluronic/PLA纳米囊泡中药物释放均呈现初始阶段突释后缓慢释放的特性,并且在酸性环境中药物累计释放率增加,有利于延长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和肿瘤部位药物积累。选择叶酸受体过度表达的人卵巢癌OVCAR-3细胞作为细胞模型,通过MTT法探究纳米囊泡共递送不同比例的紫杉醇和盐酸阿霉素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协同效应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双包埋纳米囊泡的细胞毒性作用均强于对应比例的游离混合药物,并且紫杉醇和盐酸阿霉素质量比为1:5的作用效果依次大于1:1和5:1,并表现出最佳协同效应。细胞定量实验结果显示双包埋纳米囊泡的摄取量要高于单包埋纳米囊泡和游离药物的摄取量,紫杉醇和盐酸阿霉素质量比为1:5的双包埋纳米囊泡摄取量最多。这与细胞毒性结果是一致的。通过荧光定性实验观察纳米囊泡药物的细胞摄取及分布,结果显示纳米囊泡被细胞摄取后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盐酸阿霉素逐渐释放并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核中。综上研究表明含叶酸靶向Pluronic/PLA高分子囊泡是一种良好的共递送药物载体,能够同时包埋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使药物疗效达到较好的协同效应,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魏婕[5](2020)在《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对新疆本地芜菁进行内生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检测其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目的是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菌株,为今后微生物活性产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菌种资源。方法:1)利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对新疆地区生长的芜菁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对内生真菌ITS基因进行测序、比对和分析,利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所分离的芜菁内生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植物内生真菌构成的多样性分析。2)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用乙酸乙酯萃取法获得粗提物并通过CCK8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代谢产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人肝癌细胞系(Hep G2)、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抑制作用。3)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对临床标准菌株白色念球菌(Candida Albican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抗菌活性。4)通过检测芜菁内生真菌乙酸乙酯粗提物的T-AOC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检测其抗氧化活性。5)利用荷瘤小鼠模型开展体内动物实验,通过测定瘤体体积和重量,计算抑瘤率。用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用TUNEL染色计算细胞凋亡指数,检测对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初步探索芜菁活性菌株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机制。6)将筛选到的有活性菌株代谢产物进行GC-TOF-MS检测,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将其与无活性菌株代谢产物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活性菌株代谢产物中的差异代谢物。结果:1)从芜菁的叶片、块根及须根中共分离得到40株内生菌,最终通过ITS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发育树构建分析,共分离得到15株芜菁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枝孢属(Cladosporium sp.)、珊瑚菌属(Corallomycetella sp.)、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sp.)、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 sp.)、红酵母属(Rhodotorula sp.)、维希尼克氏酵母属(Vishniacozyma sp.)7个属,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 sp.)占所有菌株数的33.3%,为优势菌属。2)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发现一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的代谢产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在200μg/m L浓度时,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率达到55%,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其他14株内生真菌对不同细胞系的抑制率没有达到50%。3)抗菌活性检测发现分离培养所获得的所有内生真菌对四株标准菌株白色念球菌(Candida Albicans)、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均无抑菌圈出现,未表现出抗菌活性。4)抗氧化活性检测发现,该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菌株代谢产物的DPPH清除率在浓度为1mg/m L时,达到82%,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他14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其相当,但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未有Pr10的代谢产物高。5)模型动物抗肿瘤活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Pr10的代谢产物粗提物的抑瘤率为56%,与对照组相比,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代谢产物粗提物具有抑瘤作用(P<0.01),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Pr10代谢产物给药组,Bcl-2表达量下降(P<0.05),Caspase3表达量升高(P<0.05)。TUNEL测定细胞凋亡指数,Pr10给药组肿瘤细胞凋亡数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推测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代谢产物粗提物是通过下调Bcl-2,上调Caspase3的表达量,诱发A549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6)芜菁内生真菌Pr10、Pr6、Pr7和Pr8四株内生真菌代谢产物进行非靶向测定,结果发现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真菌Pr10的代谢产物中与其他三株代谢产物相比含有丰富的、独特的代谢产物,富含氨基酸和糖类衍生物,如苯丙氨酸、D-阿拉伯醇、纤维二糖和海藻糖等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物质。结论:从芜菁中分离得到15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7个属。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检测以及代谢组学研究,筛选出一株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内生真菌Pr10。其代谢产物的活性成分具有药物开发的潜力,为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菌种资源。

王开宇[6](2020)在《功能性纳米材料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纳米材料的不断发展,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功能性纳米材料具备着传统治疗手段所缺乏的优势。纳米载体作为药物递送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它们通常能够更好地避免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并清除,有效地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循环寿命,提高药物的生物相容性。一些光热材料则由于其本身所具备的光热转换能力和低生物毒性而被应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它们通常能够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迅速升温,最终通过高温杀死周围的肿瘤细胞。该方法与传统化疗相比,能够有效地避免因药物作用而产生的细胞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等问题。但是,如何更为精准高效地将这些纳米材料靶向到指定部位并及时地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对相关疾病的治疗效果,一直是研究者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论文中,我们针对一些纳米材料在定点靶向和环境响应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功能性纳米材料,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对于相应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具体如下:(1)由于天然细胞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特异性,因而它们在药物递送系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此,包裹有细胞膜的纳米颗粒开始被作为药物载体而应用于肿瘤靶向治疗。考虑到中性粒细胞参与着各种各样的炎症反应,并且能够在炎症部位聚集进而清除病原体。在这里,我们尝试将中性粒细胞膜应用于炎症的相关治疗。我们通过从天然中性粒细胞中提取出含有生物活性的中性粒细胞膜,并包裹在负载有抗菌药物司帕沙星的纳米颗粒表面,从而将其伪装成中性粒细胞。与传统纳米药物相比,这种由中性粒细胞膜包裹的载药纳米颗粒(NM-NP-SPX)具有精确的炎症靶向性,它们能够像中性粒细胞一样在炎症爆发时向炎症部位聚集。此外,NM-NP-SPX还能延长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并具有缓释效果。最终,我们通过大量的活体实验证明,对于经过NM-NP-SPX治疗后的肺炎小鼠,无论是它们血液中炎症因子的浓度,还是肺部炎症细胞和细菌的数量,都能在24小时内显着地下降。这意味着NM-NP-SPX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因急性肺炎而死亡的风险。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NM-NP-SPX本身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因此感染细菌的肺部能够在该材料的治疗下迅速恢复,同时还不会对其他正常组织造成副作用。因此,我们开发的这种药物递送系统在炎症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此外,我们认为这种仿生策略在治疗癌症引发的炎症方向上可能具有更大的潜在价值和应用前景。(2)近年来,近红外激光诱导的光热治疗因其无创性和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而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肿瘤清除方法。然而,缺乏理想的光热材料成为了这一新兴策略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为了跨越这一长期存在的障碍,我们合成了一种通过Diels-Alder反应修饰上聚乙二醇(PEG)的硫化铜纳米粒子(PEG-DA-CuSNPs)。这种光热纳米材料具有热稳定性好、光热转换效率高等优点。由于亲水性PEG链的存在,PEG-DA-CuSNPs的水溶性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其血液循环寿命也明显延长。当这种纳米粒子通过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EPR)效应到达肿瘤组织,并经过1064 nm激光照射后,其局部温度在短时间内能够升高到90℃以上,从而引发逆Diels-Alder反应。该反应会导致PEG链从PEG-DA-CuSNPs上脱离出来,使得剩下的硫化铜纳米粒子因疏水性在肿瘤内部富集,最终使得光热治疗的疗效得到提高。此外,相关实验还证明了我们制备的这种光热材料对正常组织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因此,我们认为PEG-DA-CuSNPs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热纳米材料,在肿瘤的光热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3)紫杉醇是一种典型的抗癌药物,它被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而金纳米棒则是一种知名的光热材料。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功能,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纳米材料(LV-TAX/Au@Ag)。该材料联合了化疗和光热治疗,并且这两种疗法均由肿瘤微环境中内源性过氧化氢(H2O2)触发。LV-TAX/Au@Ag由人造磷脂囊泡、紫杉醇和包裹有银外壳的金纳米棒(Au@Ag)合成。紫杉醇被负载于磷脂囊泡的疏水性双分子层内,而Au@Ag则被包裹于磷脂囊泡的空心内核中。由此,紫杉醇的化疗功能和金纳米棒的光热治疗功能都被暂时地关闭。由于LV-TAX/Au@Ag的平均直径约为148 nm,因而可以通过EPR效应靶向到肿瘤组织。然后,材料内部的银壳会被肿瘤组织内的H2O2刻蚀,使得金纳米棒重新裸露出来并恢复光热转换能力。同时,该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还能撑破磷脂囊泡并将紫杉醇和金纳米棒释放出来。在近红外激光的照射下,由于金纳米棒和紫杉醇的共同作用,肿瘤组织会发生大面积的坏死和凋亡,使得实体瘤的生长得到有效的抑制。我们还通过相关实验验证了其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和红外热成像定位肿瘤的诊断功能。此外,经过LV-TAX/Au@Ag的治疗之后,荷瘤小鼠的正常组织未见明显损伤。因此,我们设计的LV-TAX/Au@Ag能够准确并有效地治疗肿瘤,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这对未来的肿瘤治疗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樊小红[7](2020)在《南方红豆杉针叶中主要紫杉烷类成分的提取富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选择木本药用植物资源南方红豆杉可再生针叶为材料,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绿色可回收的薄荷醇基的低共熔溶剂水溶液两相溶剂体系,成功利用该溶剂体系对针叶中的七种目标紫杉烷功能成分进行绿色高效提取,并通过一系列的单因素实验对超声辅助两相溶剂体系的提取过程进行了参数优化,同时根据溶剂两相分离特性对提取液中的紫杉烷成分进行富集分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分析检测南方红豆杉针叶中七种紫杉烷功能成分的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Gemini 5μC18(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234nm;进样量:20μL;柱温:35℃;流速:1.0 m L/min;流动相:水(A)-乙腈(B)。洗脱方法:0-5 min,37%-37%(B);5-12 min,37%-45%(B);12-25 min,45%-60%(B)。该检测方法可以在25分钟内定量分析七种紫杉烷成分,且该方法的线性关系(R2>0.999)较好,重现性和精密度(RSD<4.00%)较高,加样回收率高(90.26-109.00%)。2、建立了新型薄荷醇/正丁醇低共熔溶剂的水溶液两相体系,并对超声辅助两相溶剂体系提取七种目标紫杉烷成分的工艺参数进行设计和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低共熔溶剂:薄荷醇/正丁醇=1/1(摩尔比);含水量:50%;固液比:1:30 g/m L;提取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50 W。在上述最佳的条件下,10-DAB III、baccatine III、7-xyl-10-DAT、10-DAT、cephalomannine、7-epi-10-DAT and paclitaxe的得率依次是626.44μg/g、120.48μg/g、546.95μg/g、236.49μg/g、105.69μg/g、166.44μg/g、162.75μg/g,提取效果比传统提取溶剂甲醇、乙醇和80%乙醇提高了0.27-1.65倍。3、利用减压蒸馏结合冰盐浴技术对七种紫杉烷化合物和低共熔溶剂进行了回收:七种目标紫杉烷成分的富集收率介于95.31-99.28%范围内。低共熔溶剂至少可以重复使用三次,三次后目标成分富集收率可到95.01%以上,薄荷醇和正丁醇的回收率分别为84.79%和68.90%。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精确、快速检测南方红豆杉针叶中紫杉烷类功能成分的分析检测方法以及一种新型的低共熔溶剂水溶液两相溶剂体系提取富集南方红豆杉针叶中紫杉烷的一体化关键技术,具备绿色环保、提取效果好、操作简捷、成本便宜等特点,对红豆杉可再生资源可持续研发应用具有较高的科学参考价值,同时对我国森林资源高附加值绿色加工和高值化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周毅飞[8](2020)在《天然产物紫杉醇6/8/6骨架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对天然产物研究和利用的关键环节,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一直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本文所研究的紫杉醇是紫杉烷类二萜天然产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其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引人瞩目的生物活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化学家、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热点。紫杉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卵巢癌、乳腺癌和部分肺癌的治疗,是目前已知对卵巢癌和乳腺癌疗效最好的天然抗癌药物之一。紫杉醇的分子结构复杂,拥有一个[6/8/6]三环核心骨架,同时分子内八元环和桥头双键的存在导致了其分子环张力较大,多达十一个手性中心和较高的氧化态也大幅提高了紫杉醇的全合成难度。因其重要的生物活性以及极具合成挑战性的分子结构,紫杉醇自发现起就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本论文对当前已有的紫杉醇的全合成、形式合成研究工作以及工业生产方法进行了简要总结,同时还汇总了其他一些紫杉醇家族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本文希望借鉴当前已有的各类研究工作,探索出一条高效、简洁的合成路线来实现对紫杉醇[6/8/6]核心骨架的合成。本篇论文的合成工作采用了汇聚式合成策略,分别合成各个前体片段并利用锂卤交换反应将各个片段连接,再通过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完成紫杉醇核心骨架的构建,达到了较高的合成效率。同时,本文将尝试通过对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前体分子结构的设计,来实现紫杉醇核心骨架的手性控制。本论文已经完成了设计路线中各个前体片段的合成,并利用锂卤交换反应将各个前体进行连接,最后经过筛选找到合适的反应条件,利用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得到了含有紫杉醇[6/8/6]核心骨架的分子,所得的分子骨架构型和天然产物一致,为接下来实现对紫杉醇的全合成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楼盛杰[9](2020)在《钯催化紫杉醇—去氢表雄酮类杂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紫杉醇具有显着的抗癌活性,在临床上作为广谱抗癌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但该类药物本身存在有一定缺点,其多药耐药性、神经毒性等副作用随着临床上的使用逐渐出现。此外,紫杉醇天然资源匮乏,合成成本过高,无法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因此设计并合成活性增强或毒副作用减弱的新型紫杉醇类似物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基于紫杉醇的构效关系研究,将有机合成方法学、药物“拼合原理”和药物化学合成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将极少直接用于修饰天然产物的Suzuki-Mi yaura反应用于天然产物去氢表雄酮的结构修饰,在其C-17位引入芳环取代基;用经结构修饰的去氢表雄酮类似物来替代紫杉醇复杂的母核骨架,与紫杉醇C-13苯基异丝氨酸侧链酯化拼合形成紫杉醇-去氢表雄酮类杂合物,进而对其进行抗肿瘤活性试验。本课题设计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合成路线,合成了18个新型紫杉醇-去氢表雄酮类杂合物;进而选择人肝癌细胞Hep G-2细胞株,用MTT法测定了18个杂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在这些化合物中,3个去氢表雄酮D环C-17位取代基为间取代苯基的化合物(30b、30g和30i)相较于其它化合物有更好的抗癌活性;其中抗癌活性最好的化合物是间硝基苯取代产物30i,其IC50值为26.39μM。

王英美[10](2020)在《紫杉醇功能化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食药两用资源丰富,现代化学分析及药理学研究表明,食药物质中富含生物碱类、萜类、黄酮类及多糖类等成分,且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抗氧化、降糖降脂的生物活性,在食品加工、功能性食品及保健食品中广泛应用。近年来因其功能活性组分安全、副作用低等优势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应用到生物医学中。紫杉醇(PTX)是榛子植物、红豆杉的一种有效成分,以天然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应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及肺癌等治疗中,但存在溶解度低、生物利用率低、易耐药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急需探寻一种安全性高、毒副作用低、逆转耐药、稳定递送抗肿瘤药物的方法。与传统口服药物等方式相比,以纳米材料作为载体递送,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缓释效果,增强抗肿瘤治疗作用,还可降低对机体的刺激和副作用。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多功能纳米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生物医药及荧光传感等领域。沸石咪唑骨架(ZIFs)作为MOF材料中的一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ZIF-8纳米材料,由于该材料具有p H响应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多被选为载药材料。肿瘤的光热治疗(PTT)能够将光热材料富集在肿瘤组织部位,然后通过体外近红外光照射,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消融肿瘤组织。为了提高肿瘤治疗效率,研究者们通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肿瘤治疗手段联合起来。基于此,本研究选用合成简单,并且在酸性环境下可降解的类沸咪唑酯(ZIF-8)作为载药基底,结合具有良好光热性能的铋纳米材料,以市售紫杉醇为纳米颗粒芯材,初步构建了一种具有广大应用前景的新型药物递送与药物可控释放体系。本文主要从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纳米复合物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Bi@ZIF-8(BZ)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毒性研究:采用一部还原法将铋纳米材料包载入具有p H响应性的金属有机骨架ZIF-8中,形成BZ纳米颗粒,电镜表征、XRD分析等表明铋纳米材料可以成功载入且含量大约为30%。通过Zeta电位测定该纳米颗粒48 h内稳定而不沉降。体外CCK-8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人正常细胞或癌细胞在与该材料共培养后,细胞活性均在90%以上,证明BZ纳米颗粒毒性小。(2)Bi@ZIF-8@TPZ(BZT)纳米颗粒的制备、光热性能及应用研究:将肿瘤治疗药物替拉孔明(TPZ)通过物理混合的方法载入BZ中制备了BZT纳米颗粒,通过紫外吸收测定的方式计算出包载量为30%。通过红外相机结果表明该材料在近红外二区(NIR-II)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及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31.75%)。药物释放实验表明在酸性及光照条件下,该材料可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通过对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及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杀伤作用实验表明,该纳米颗粒可实现肿瘤的化疗、光热治疗与放疗的协同治疗。(3)Bi@ZIF-8@PTX(BZP)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为了进一步降低抗癌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选用抗癌药物紫杉醇(PTX)作为肿瘤治疗药物,将其通过物理混合的方式负载于BZ中得到BZP纳米颗粒,进一步测得包载量约为21%。同时验证了该纳米颗粒在酸性条件下药物释放量明显高于中性条件。总之,本文制备的Bi@ZIF-8(BZ)纳米颗粒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低毒性、可控释药性、良好的光热性能的多功能纳米平台,可以联合化疗、光热治疗与放疗,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潜在的治疗方法。

二、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红豆杉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红豆杉的基本概况
    1.1 云南红豆杉的资源分布及生境概况
    1.2 云南红豆杉的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1.3 云南红豆杉的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1.4 云南红豆杉的濒危原因
        1.4.1 生物学因素
        1.4.2 人为因素
    1.5 综合保护建议
2 云南红豆杉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进展
    2.1 紫杉醇概况及其影响因素
    2.2 紫杉醇的获取方式及相关研究进展
        2.2.1 直接提取
        2.2.2 半合成
        2.2.3 全合成
        2.2.4 真菌培养
    2.3 云南红豆杉人工药用林营建
        2.3.1 适宜种植区选择
        2.3.2 优树选育
        2.3.3 人工繁殖
        2.3.4 枝叶采收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3.2 展望

(2)P-糖蛋白潜在抑制剂高效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其体内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肿瘤多药耐药与P-糖蛋白
        (二)P-gp抑制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
        (三)P-gp抑制剂筛选方法的研究现状
        (四)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五)P-gp膜蛋白稳定策略
        (六)中药与P-gp相互作用研究
    二、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纳米盘技术和慢病毒载体膜蛋白稳定策略结合SPR的中药P-gp潜在抑制剂筛选方法的建立
    一、引言
    二、实验部分
        (一)试剂与材料
        (二)仪器
        (三)细胞培养
        (四)蛋白定量
        (五)纳米盘技术稳定P-gp策略
        (六)慢病毒载体技术稳定P-gp策略
        (七)基于P-gp-LVP-SPR筛选体系的P-gp潜在抑制剂筛选
        (八)P-gp潜在抑制剂的体外活性验证
    三、结果与讨论
        (一)Nanodisc-P-gp结合SPR分析系统的构建
        (二)慢病毒载体稳定P-gp策略结合SPR分析系统构建
        (三)应用P-gp-LVP-SPR分析系统从中药中筛选P-gp潜在抑制剂
        (四)P-gp潜在抑制剂体外活性验证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SMA聚合物萃取细胞膜蛋白策略结合SPR建立P-gp潜在抑制剂快速筛选新方法研究
    一、引言
    二、实验部分
        (一)试剂与材料
        (二)仪器
        (三)细胞培养
        (四)聚合物SMA的制备
        (五)MCF-7及MCF-7/ ADR细胞膜的提取
        (六)聚合物SMA稳定P-gp策略
        (七)P-gp-SMALP-SPR筛选体系优化
        (八)应用P-gp-SMALP-SPR筛选体系从中药中筛选P-gp潜在抑制剂
        (九)P-gp潜在抑制剂的体外活性验证
    三、结果与讨论
        (一)P-gp-SMALP-SPR筛选分析系统的建立
        (二)SMALPs形态表征
        (三)P-gp-SMALP-SPR筛选体系优化
        (四)应用P-gp-SMALP-SPR分析系统从中药中筛选P-gp潜在抑制剂
        (五)P-gp潜在抑制剂的体外活性验证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P-gp潜在抑制剂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活性的体内评价研究-以粉防己碱为例
    一、引言
    二、实验部分
        (一)试剂与材料
        (二)仪器
        (三)细胞培养
        (四)动物实验
        (五)血浆及肿瘤组织样品中紫杉醇浓度的LC-MS/MS定量方法
        (六)MCF-7/ ADR移植瘤小鼠血浆及瘤体中紫杉醇浓度的测定
        (七)小动物活体成像分析瘤体中PTX分布
    三、结果与讨论
        (一)联合用药对MCF-7/ ADR移植瘤的抑制效果
        (二)紫杉醇的LC-MS/MS定量方法建立与验证
        (三)粉防己碱对MCF-7/ ADR移植瘤小鼠紫杉醇血药浓度的影响
        (四)粉防己碱对MCF-7/ ADR移植瘤小鼠瘤体中紫杉醇累积量的影响
        (五)粉防己碱对MCF-7/ ADR移植瘤小鼠瘤体中紫杉醇分布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The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P-Glycoprotein Mediated Multidrug Resistance and Approaches for Studying the Herb–P-Glycoprotein Interactions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情况
致谢

(3)基于两性离子化双亲性分子的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肿瘤微环境和EPR效应
        1.2.1 肿瘤微环境
        1.2.2 EPR效应
    1.3 癌症的化疗
    1.4 纳米药物载体
        1.4.1 脂质体
        1.4.2 多肽
        1.4.3 聚合物胶束
        1.4.4 树状大分子
    1.5 抗蛋白质非特异性吸附材料
        1.5.1 聚乙二醇
        1.5.2 两性离子材料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双亲性树状大分子的纳米靶向药物的抗肿瘤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两性离子化树状大分子的合成
        2.2.4 载药胶束的制备
        2.2.5 PPIMYRC-DOX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表征
        2.2.6 粒径、电位测试和蛋白质稳定性实验
        2.2.7 体外释放实验
        2.2.8 细胞毒性实验
        2.2.9 细胞摄取实验
        2.2.10 体内抑瘤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PIMYRC的合成
        2.3.2 载药胶束的紫外-可见光谱
        2.3.3 载药胶束的形貌表征
        2.3.4 载药胶束的粒径和表面电位
        2.3.5 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
        2.3.6 空白胶束和载药胶束的蛋白质稳定性
        2.3.7 细胞毒性实验
        2.3.8 不同pH对细胞摄取的影响
        2.3.9 PPIMYRC-DOX胶束的体内抑瘤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两性离子化双亲性前药分子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两性离子化树状大分子的合成
        3.2.4 载药胶束的制备
        3.2.5 空白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3.2.6 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扫描
        3.2.7 形貌表征
        3.2.8 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3.2.9 蛋白质稳定性实验
        3.2.10 体外释放实验
        3.2.11 细胞毒性实验
        3.2.12 细胞摄取实验
        3.2.13 摄取机理实验
        3.2.14 体内抑瘤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两性离子化树状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3.3.2 空白胶束和载药胶束的性能表征
        3.3.3 体外释放
        3.3.4 载药胶束的蛋白质稳定性
        3.3.5 空白胶束和载药胶束的细胞毒性评估
        3.3.6 细胞在不同pH下对载药胶束摄取研究
        3.3.7 细胞摄取机理研究
        3.3.8 PPIMPC-DOX胶束的体内抑瘤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两性离子多肽的载药胶束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载药胶束的制备
        4.2.4 空白胶束CMC值测定
        4.2.5 光谱扫描
        4.2.6 形貌测定
        4.2.7 水动力学粒径和电位测试
        4.2.8 蛋白质稳定性测定
        4.2.9 体外释放
        4.2.10 细胞毒性实验
        4.2.11 细胞摄取实验
        4.2.12 摄取机理实验
        4.2.13 体内抑瘤实验
        4.2.14 抑菌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空白胶束和载药胶束的表征
        4.3.2 空白胶束和载药胶束的蛋白质稳定性
        4.3.3 Dap-DOX的体外释放
        4.3.4 Dap-DOX胶束的体外细胞毒性
        4.3.5 载药胶束的细胞摄取研究
        4.3.6 细胞在不同pH下对载药胶束摄取研究
        4.3.7 载药胶束体外摄取路径的研究
        4.3.8 载药胶束体内抑瘤研究
        4.3.9 药物在体内分布
        4.3.10 体外抑菌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含叶酸靶向Pluronic/PLA高分子囊泡共递送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抗癌药物共递送原理
    1.3 共递送载体
        1.3.1 脂质体
        1.3.2 聚合物胶束
        1.3.3 高分子囊泡
    1.4 共递送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
        1.4.1 Vyxeos(CPX-351)
        1.4.2 CPX-1
    1.5 共递送抗癌药物的临床前研究
        1.5.1 阿霉素和紫杉醇共递送
        1.5.2 紫杉醇和顺铂共递送
        1.5.3 阿霉素和姜黄素共递送
    1.6 结语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叶酸靶向Pluronic/PLA高分子药物载体制备和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高分子药物载体材料的合成
        2.2.3.1 FA-F127-PLA的合成
        2.2.3.2 PLA-F127-PLA的合成
        2.2.4 高分子药物载体材料的表征
        2.2.4.1 核磁共振氢谱的测定
        2.2.4.2 FA-F127-PLA中叶酸的含量测定
        2.2.5 纳米囊泡的制备
        2.2.6 纳米囊泡的表征
        2.2.7 纳米囊泡包埋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2.8 高分子纳米囊泡的药物释放研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高分子药物载体材料的合成和表征
        2.3.1.1 高分子药物载体材料的合成
        2.3.1.2 核磁共振氢谱的测定
        2.3.1.3 FA-F127-PLA中叶酸的含量测定
        2.3.2 纳米囊泡的表征
        2.3.3 高分子纳米囊泡的药物释放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叶酸靶向高分子纳米囊泡作为共递送抗癌药物载体的体外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主要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高分子纳米囊泡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3.2.3.1 人卵巢癌细胞OVCAR-3 的培养
        3.2.3.2 聚合物材料对肿瘤细胞毒性研究
        3.2.3.3 载药高分子纳米囊泡对肿瘤细胞毒性的研究
        3.2.4 纳米囊泡的体外细胞摄取行为研究
        3.2.4.1 细胞定量摄取研究
        3.2.4.2 细胞荧光定性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高分子纳米囊泡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3.3.1.1 聚合物材料对肿瘤细胞毒性研究
        3.3.1.2 载药高分子纳米囊泡对肿瘤细胞毒性的研究
        3.3.2 纳米囊泡的体外细胞摄取行为研究
        3.3.2.1 细胞定量摄取研究
        3.3.2.2 细胞荧光定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叶酸靶向Pluronic/PLA高分子药物载体的制备和表征
    4.2 叶酸靶向高分子纳米囊泡作为共递送抗癌药物载体的体外研究
    4.3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5)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芜菁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活性检测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植物样品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芜菁内生真菌抗肿瘤活性体内实验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对芜菁内生真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植物内生真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6)功能性纳米材料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功能性纳米材料
        1.2.1 聚合物纳米粒子
        1.2.2 脂质体
        1.2.3 无机纳米材料
    1.3 材料功能化
        1.3.1 定点靶向
        1.3.1.1 被动靶向
        1.3.1.2 主动靶向
        1.3.2 环境响应
        1.3.2.1 外加刺激响应
        1.3.2.2 内部环境响应
    1.4 材料评估
        1.4.1 安全性评估
        1.4.2 生物分布监测
        1.4.3 治疗效果评估
    1.5 本论文的构思
        1.5.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2章 用于肺炎靶向治疗的仿生载药纳米颗粒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载药PCL-PEG NPs的合成
        2.2.3 NM-NP-SPX的制备
        2.2.4 材料表征
        2.2.5 载药测量
        2.2.6 中性粒细胞膜的包裹鉴定
        2.2.7 中性粒细胞膜标志蛋白的检测
        2.2.8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2.2.9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2.2.10 体外抑菌检测
        2.2.11 纳米颗粒的内化研究
        2.2.12 小鼠炎症模型的建立
        2.2.13 靶向检测
        2.2.14 体内药物分布检测
        2.2.15 体内抗炎效果检测
        2.2.16 组织学检查
        2.2.17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CL-PEG NPs和 NM-NPs的组装和基本表征
        2.3.2 NM-NP-SPX的载药及其体外药物释放
        2.3.3 NM-NP-SPX的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2.3.4 NM-NP-SPX的体外抗菌效果
        2.3.5 NM-NP-SPX的细胞内化测试
        2.3.6 NM-NP-SPX的靶向效果研究
        2.3.7 体内药物分布研究
        2.3.8 NM-NP-SPX的肺炎治疗效果研究
        2.3.9 病理切片分析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可由近红外光诱导团聚的硫化铜纳米粒子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PEG-DA-Cu S NPs的合成
        3.2.3 材料表征
        3.2.4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3.2.5 PEG-DA-Cu S NPs的生物分布研究
        3.2.6 体外死活实验
        3.2.7 体内抗肿瘤效果
        3.2.8 组织学检查
        3.2.9 血液学和生化分析
        3.2.10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EG-DA-Cu S NPs的表征
        3.3.2 体外细胞毒性
        3.3.3 生物分布研究
        3.3.4 体外抗肿瘤效果
        3.3.5 体内抗肿瘤效果
        3.3.6 安全评估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用于联合治疗的肿瘤微环境响应型纳米材料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Au NRs和 Au@Ag的合成
        4.2.3 LV-TAX/Au@Ag的制备
        4.2.4 材料表征
        4.2.5 体外药物释放
        4.2.6 体外光热研究
        4.2.7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4.2.8 体外死活实验
        4.2.9 体内外CT成像
        4.2.10 活体红外热成像
        4.2.11 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4.2.12 组织学检查
        4.2.13 体内抗肿瘤效果
        4.2.14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LV-TAX/Au@Ag的制备与表征
        4.3.2 LV-TAX/Au@Ag的控制释放功能与光热性能研究
        4.3.3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4.3.4 体外抗肿瘤效果
        4.3.5 体内外CT成像
        4.3.6 活体红外热成像
        4.3.7 纳米材料的体分布研究
        4.3.8 体内抗肿瘤效果
        4.3.9 体内安全性评估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南方红豆杉针叶中主要紫杉烷类成分的提取富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南方红豆杉简介
        1.1.1 南方红豆杉的生物学特征
        1.1.2 红豆杉的主要活性成分
    1.2 紫杉烷类成分的研究现状
        1.2.1 紫杉烷类成分的理化性质
        1.2.2 紫杉烷类成分的药理活性及研究价值
    1.3 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来源
        1.3.1 植物资源提取法
        1.3.2 化学合成法
        1.3.3 化学半合成法
        1.3.4 微生物发酵法
        1.3.5 细胞及组织培养法
        1.3.6 基因工程法
        1.3.7 微生物转化法
    1.4 低共熔溶剂提取研究进展
        1.4.1 低共熔溶剂性质及种类
        1.4.2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方法
        1.4.3 低共熔溶剂的应用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南方红豆杉针叶中七种主要紫杉烷类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2.1.3 样品溶液的制备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2.2 南方红豆杉针叶样品溶液的测定
        2.2.3 方法学验证
    2.3 本章小结
3 南方红豆杉针叶中七种主要紫杉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仪器
        3.1.2 提取率计算公式
        3.1.3 低共熔溶剂的筛选与优化
        3.1.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3.1.5 低共熔溶剂体系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的单因素优化
        3.1.6 提取过程动力学的研究
        3.1.7 不同提取溶剂的比较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低共熔溶剂的制备与表征
        3.2.2 不同低共熔溶剂体系的选择
        3.2.3 低共熔溶剂组分比例的筛选
        3.2.4 含水量的优化
        3.2.5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3.2.6 低共熔溶剂体系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3.2.7 提取过程动力学的研究
        3.2.8 低共熔溶剂体系与传统有机试剂对提取率的比较
    3.3 本章小结
4 紫杉烷成分富集分离工艺及溶剂回收再利用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2 紫杉烷化合物的富集分离
        4.1.3 低共熔溶剂的回收与再利用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紫杉烷化合物的富集分离优化
        4.2.2 低共熔溶剂的回收及再利用效果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天然产物紫杉醇6/8/6骨架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天然产物全合成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紫杉醇的全合成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1.2.1 紫杉天然产物的成分研究
        1.2.2 紫杉醇的药理与毒理活性
        1.2.3 紫杉醇的原料药与工业生产
    1.3 紫杉醇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1.3.1 紫杉醇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1.3.2 紫杉醇的形式全合成研究进展
        1.3.3 其他紫杉烷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紫杉醇骨架的合成研究
    2.1 紫杉醇的分子结构分析
    2.2 紫杉醇骨架的合成路线
        2.2.1 紫杉醇的逆合成分析
        2.2.2 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在全合成中的应用
    2.3 紫杉醇骨架的合成探索
        2.3.1 六元A环的合成与C1手性中心的引入
        2.3.2 双烯体合成路线
        2.3.3 亲双烯体片段的合成
        2.3.4 IMDA反应前体的构建
        2.3.5 IMDA反应构建BC环系的尝试
    2.4 小结与展望
        2.4.1 小结
        2.4.2 展望
    2.5 实验操作及化合物信息
        2.5.1 通用试剂、材料和仪器信息
        2.5.2 该合成路线的实验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钯催化紫杉醇—去氢表雄酮类杂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紫杉醇研究概况
    1.2 去氢表雄酮简介
    1.3 Suzuki-Miyaura反应在天然产物中的应用
    1.4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 紫杉醇-去氢表雄酮杂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2.1 紫杉醇-去氢表雄酮类杂合物的合成研究
        2.1.1 关键中间体去氢表雄酮类似物27a-27q的合成探索
        2.1.2 紫杉醇-去氢表雄酮类杂合物30a-30r的合成探索
    2.2 紫杉醇-去氢表雄酮类杂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
    2.3 实验部分
        2.3.1 化学实验部分
        2.3.2 生物实验部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抗肿瘤甾体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综述)
    3.1 前言
    3.2 对甾核A环结构修饰
        3.2.1 A环并联或连接芳(杂)环
        3.2.2 A环芳构
        3.2.3 A环内酰胺化
        3.2.4 A环引入双键
    3.3 对甾核B环结构修饰
        3.3.1 B环内酰胺化
        3.3.2 B环失碳
    3.4 对甾核D环结构修饰
        3.4.1 D并联或连接连芳(杂)环
        3.4.2 D环内脂化
    3.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紫杉醇功能化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食药两用资源中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
        1.1.1 生物碱类
        1.1.2 皂苷类
        1.1.3 萜类
        1.1.4 多酚类
        1.1.5 其他
    1.2 紫杉醇
    1.3 纳米技术
        1.3.1 纳米技术的应用
        1.3.2 纳米材料的概况
    1.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1.4.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
        1.4.2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
        1.4.3 ZIF-8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5 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1.5.1 常规的肿瘤治疗方法
        1.5.2 光热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Bi@ZIF-8(BZ)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毒性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Bi@ZIF-8(BZ)纳米颗粒的制备
        2.2.2 Bi@ZIF-8(BZ)纳米颗粒的表征
        2.2.3 细胞培养
        2.2.4 Bi@ZIF-8(BZ)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研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Bi@ZIF-8(BZ)纳米颗粒的电镜表征
        2.3.2 Bi@ZIF-8(BZ)纳米颗粒中铋的表征
        2.3.3 Zeta电位粒径测定
        2.3.4 Bi@ZIF-8(BZ)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Bi@ZIF-8@TPZ(BZT)纳米颗粒的制备、光热性能及应用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Bi@ZIF-8@TPZ(BZT)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3.2.2 Bi@ZIF-8@TPZ(BZT)纳米颗粒载药效率的计算
        3.2.3 Bi@ZIF-8@TPZ(BZT)纳米颗粒的光热性能研究
        3.2.4 Bi@ZIF-8@TPZ(BZT)纳米颗粒的药物释放研究
        3.2.5 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培养
        3.2.6 不同纳米材料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
        3.2.7 不同纳米材料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杀伤作用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Bi@ZIF-8@TPZ(BZT)纳米颗粒的吸收光谱表征
        3.3.2 Bi@ZIF-8@TPZ(BZT)纳米颗粒的载药率
        3.3.3 Bi@ZIF-8@TPZ(BZT)纳米颗粒的光热性能研究
        3.3.4 Bi@ZIF-8@TPZ(BZT)纳米颗粒的药物释放
        3.3.5 不同纳米材料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
        3.3.6 不同纳米材料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体外杀伤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Bi@ZIF-8@PTX(BZP)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Bi@ZIF-8@PTX(BZP)纳米颗粒的制备
        4.2.2 Bi@ZIF-8@PTX(BZP)纳米颗粒的表征
        4.2.3 Bi@ZIF-8@PTX(BZP)纳米颗粒载药效率的计算
        4.2.4 Bi@ZIF-8@PTX(BZP)纳米颗粒的药物释放情况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i@ZIF-8@PTX(BZP)纳米颗粒的紫外吸收
        4.3.2 Bi@ZIF-8@PTX(BZP)纳米颗粒的载药率
        4.3.3 Bi@ZIF-8@PTX(BZP)纳米颗粒的药物释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红豆杉的保护和开发利用[J]. 唐荣,李帅锋,苏建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1(03)
  • [2]P-糖蛋白潜在抑制剂高效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其体内外评价研究[D]. 曹雨虹.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3]基于两性离子化双亲性分子的纳米药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性能研究[D]. 郭全领. 燕山大学, 2021(01)
  • [4]含叶酸靶向Pluronic/PLA高分子囊泡共递送抗肿瘤药物的研究[D]. 吴天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5]芜菁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D]. 魏婕.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6]功能性纳米材料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相关研究[D]. 王开宇. 南京大学, 2020(12)
  • [7]南方红豆杉针叶中主要紫杉烷类成分的提取富集研究[D]. 樊小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8]天然产物紫杉醇6/8/6骨架的合成研究[D]. 周毅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钯催化紫杉醇—去氢表雄酮类杂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D]. 楼盛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紫杉醇功能化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 王英美. 新疆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天然抗癌药——紫杉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