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文物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河南省为例

国家重点文物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河南省为例

一、国家重点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诗悦[1](2021)在《我国观光农业特色发展的研究 ——以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我国已经全面脱贫,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契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依托乡村特色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完善配套设施。竹沟镇作为首批特色小镇,具有红色文化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农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且主导产业发展活力强劲,具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链条,发展观光农业的前景广阔。在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对确山县竹沟镇观光农业案例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对其地理位置及行政规划、自然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社会概况、农业基础概况、产业资源概况、旅游业发展现状做了全面调查,得出了竹沟镇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竹沟镇观光农业特色发展的优势、前景、挑战和对策。结合竹沟镇政府对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意见,设计形成了“一心三环七区”的空间布局。但是由于观光农业的发展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将当地红色资源和观光农业联系起来,两者之间没有互相带动作用;二是观光农业发展水平低,没有引入现代科技,智慧化水平低;三是仅依靠自然资源,受季节影响旅游淡季时间较长;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观光农业活动体验感下降等。进而提出深挖本地特色、借助网络优势加大宣传推广、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加大观光农业相关的资金投入、吸引乡土人才返乡创业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观光农业的特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治兵[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吴冲[3](2020)在《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重要意义,而大遗址作为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对建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彰显城市与区域文脉、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75%以上的大遗址位于城郊及郊野地区,这些大遗址区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加之文物保护制度对工、农业生产实施严格控制,导致了大遗址区村庄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并且由于资本投入与文保限制的空间差异产生了遗址区村庄的不均衡发展,进而引发大遗址区社会冲突矛盾加剧和遗址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反思。在全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紧迫性。大遗址区作为一个空间相对独立、管理部门权职交错、保护与利用影响交织、利益相关者众多的复杂地域系统,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问题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绝对空间”思维,从社会与空间相互影响的辩证逻辑中寻求答案。“空间生产”理论既有助于解决传统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中“社会-空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能够将大遗址区社会分化与空间不均衡纳入同一框架内进行讨论。因此本研究结合大遗址区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建立具体化分析框架,通过“社会-空间”辩证法从空间实践与社会变迁的交互作用中探寻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以社会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角度揭示社会空间演变机制。首先,本文将空间生产理论与大遗址区现实情况相结合,建立大遗址区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在界定大遗址区空间范围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三元论”对大遗址区的社会空间本体划定,并论证空间生产理论在大遗址区的适用性,重点从权力、资本视角探寻遗址区“社会-空间”的辩证逻辑。其次,宏观上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特征。首先分析关中大遗址的分布特征及其自然环境特征,论证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其次梳理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分析展示利用工作对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的影响。最终总结关中大遗址区乡村发展的普遍性特征规律。一方面借鉴哈维的三次资本循环理论大致划分出关中大遗址区发展阶段,分析资本驱动下居民实现再生产的模式与途径。另一方面,探究在空间权力让渡与分化过程对村庄居民生产方式调整的影响。这一部分研究既为具体案例地研究提供广泛的素材与依据,也在实践层面论证了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研究具备普遍适用性。然后,选取秦始皇陵、乾陵、桥陵、耀州窑、雍城五处大遗址区作为典型案例地研究,分析具体案例地村庄的社会空间演变规律与特征。空间上,以行政村为基本统计单元,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两方面入手建立指标,采取生态因子分析法、社会空间分异指数明确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特征。时间上,通过比对分析90年代、2000年、2010年、2018年四个时间段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状况,总结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提炼出5种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最后,在分析5种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中“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变化特征规律基础上,进一步从资本视角分析保护利用影响下大遗址区空间资本累积过程,从权力视角解读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各种制度性框架下居民为实现再生产而对自身生计模式调整过程,从资本与权力视角解析大遗址区社会空间生产的规律并总结社会空间演变机制,提出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认为:(1)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研究具有普遍适用性,大遗址区乡村发展体现出哈维所说的三次资本循环特征,权力与资本所支配的“第三空间”影响着遗址区乡村物质环境转变与社会变迁。(2)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大多呈扇形同心圆圈层结构。并且根据其演变规律总结出旅游服务业发展型村庄、农业发展型村庄、传统农业村庄、工业化与城镇化带动村庄、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等五种演变模式。(3)“人地关系”上,村庄聚落由原本单一的居住功能衍生出生产与消费职能,最终衍生出文化服务职能;“人人关系”上,早期村民自主生产或受雇于投资企业而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期乡村空间资本价值提升,居民与外来经营户形成房屋租赁合作关系,最后由于文化资本外溢,居民与旅行社、经营户产生广泛的业务往来。综上,本研究提出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原始动力,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内生因素,政府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空间演变的外部驱动。面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社会分层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选取大遗址区乡村为研究案例,探寻社会弱势群体在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如何实现自身再生产过程。在人本视角拓展了大遗址保护利用的研究广度,也进一步丰富了空间生产的微观领域研究。对我国大遗址周边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解析,希望借此为实现大遗址区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陈晶晶[4](2020)在《福建永定区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楼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大幕的掀开,文化旅游成为热点,文化底蕴深厚的永定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土楼遗址开发的成功经验也为永定进一步开发其他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了经验指示,良好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实现永定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更好地整合永定区的文化旅游资源,更有效地科学保护并开发永定文化旅游资源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永定区的文化旅游开发的探索研究对永定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原真性理论进行概述和总结,将客家文化、文化旅游等相关的概念进行阐述;其次对福建永定区现阶段的文化旅游开发条件以及开发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结合ASEB分析,再结合实地考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进而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永定区的文化旅游开发优化策略。研究表明:永定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客家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大,但这些资源存在着文旅资源开发不足、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的问题,同时开发规模较大的景区存在着保护开发意识不强、产品吸引力度不大、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本文的最终目的是在确保文化遗址可持续开发的原则前提下,找出一条合理有效的开发路径。通过调查数据和分析的结果,结合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和原真性理论,基于永定区的实际情况,本文确立了原真性保护融合开发、多产业融合开发等指导原则;提出了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开发,客家文化与养生文化融合开发等开发模式和完善内部交通和加强整合联动等优化开发策略,以此更好地实现永定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李欣欣[5](2020)在《基于数字足迹的河南省旅游流时空分布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游客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各种电子产品来保存和积累大量与旅游相关的电子数据,记录游客的出行时间和轨迹,从而形成丰富的旅游数字足迹。旅游数字足迹作为旅游过程中带有地理标签或位置信息的电子痕迹,能够反映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和时空轨迹,为旅游地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利用爬虫软件采集马蜂窝网站上河南省共1787个景点的38503条游客评论信息以及310份网络游记数据,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旅游地理学、社会网络分析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系统集成基于O-D联系的GIS空间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技术方法,融合交互式旅游大数据,精细刻画河南省旅游时空分布特征及旅游流网络体系结构特征,并运用Arc GIS、Gephi等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关于旅游时空格局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充实了省域范围内旅游时空格局及旅游流网络结构相关研究的内容,丰富和拓展了旅游地理学关于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河南省旅游出发地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我国东部地区是河南省第一客源市场,主要客源省份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中部地区是河南第二客源市场,其中河南省游客量常年居于首位,其次湖北的游客贡献量较大;东北地区除辽宁游客量较大外,整体市场份额较小;西部地区游客出行量最少。Arc GIS空间插值分析表明,2018年相较于2013年,河南省游客量高值区范围不变,中值区范围缩小,低值区范围扩大,空间差异增强,河南周边形成了北京高值区,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中值带,西部内陆低值带。(2)河南省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河南省旅游目的地市域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空间差异显着,游客接待量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由内向外由高值区-低值区逐渐演变。郑州、洛阳稳居游客接待规模的头两位;焦作、开封、新乡、安阳紧随其后;周口、驻马店、漯河等地旅游接待量较低。2018年与2013年相比,河南省游客接待量高值区范围缩小,中值区范围扩大,低值区分布保持不变,但游客份额提高。游客接待量地区份额越来越均匀,空间差异减弱。(3)河南省内旅游空间分布差异表明,河南省内旅游联系最为密切的前三位流向分别为豫中-豫中、豫中-豫西、豫西-豫西,旅游联系最为薄弱的三个方向为豫东-豫南、豫北-豫南、豫南-豫东,豫南和豫北之间旅游联系极少,豫南和豫东之间基本没有旅游联系。豫西、豫北地区游客出行量、接待量均最多,包括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等地市。河南全省旅游出行大体上有1/3是短距离的市内游,2/3为跨市域中长距离的省内游。(4)河南省旅游时间分布特征表明,游客出游季节集中度相对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部以及东北部地区,包括青海、西藏、宁夏、云南、海南、新疆、黑龙江、甘肃等地,季节集中度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河南周边地区以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山西、广东、福建、贵州、四川、上海、北京、湖北、辽宁、吉林、陕西、山东等地。游客到访季节集中度较高的地市多分布在豫西、豫北地区,有济源、漯河、三门峡、信阳、平顶山、濮阳等市,季节集中度较低的地市分布较为分散,有开封、鹤壁、郑州、洛阳、安阳、驻马店、商丘等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等旅游资源类型游客到访全年呈相对均匀分布,受季节影响不明显;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等旅游资源集中度相对较高,对游客的吸引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5)河南省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表明,河南省旅游核心节点的分布呈现出以郑州、洛阳、开封为一体,以安阳、新乡连线和南阳、信阳连线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结构。整体网络结构中核心节点少,边缘节点多,整体网络密度较低,中心化趋势明显。本文实现了互联网时空大数据的搜集整理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复杂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融合,通过对旅游时空数据的制图分析和表达,解剖了河南省的旅游格局,但缺乏传统旅游数据的补充,今后需加强传统数据与互联网数据的结合。

崔文华[6](2020)在《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分异与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地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大量优质耕地被侵占、农业劳动力减少、农耕文明与乡土文化遭受冲击,乡村地域的农业生产、文化传承等传统功能有所衰弱。与此同时,水土能源资源被过度消耗并引发了严峻的环境问题。乡村拥有广阔的天然空间,生态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近年来,依托原生态自然景观与乡土文化,乡村旅游业兴起,乡村地域的旅游休闲功能逐渐增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多元价值和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凸显,开展乡村地域多功能研究对于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人口、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且乡村发展环境多样的河南省为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构建了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居住生活、生态保育、文化传承、旅游休闲为核心的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使用2017年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自然断点法、泰尔指数、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功能间交互作用,并划分地域类型,提出功能优化策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为七章,前三章为研究基础,第四至六章为研究主体,第七章为论文总结。具体地,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主要介绍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三章对研究区域、方法与数据进行介绍。第四章详细探讨了河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集聚与等级分布特征、区域差异及功能间交互作用。第五章划分出河南省乡村多功能的地域类型,并分析了各地域类型的功能组合特征和区域发展背景。第六章提出了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优化策略。第七章对主要结论进行总结,指出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1)河南省县域乡村地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和空间集聚特征:农业生产功能高值县域主要位于黄淮海平原和南阳盆地;经济发展功能高值县域主要分布于河南省中部城市群周边;居住生活功能高值县域与经济发展功能高值县域分布比较一致但更为广泛;生态保育功能高值县域大体位于豫西和豫南的山地丘陵区;文化传承功能高值县域较为分散,豫北浚县、豫中郏县和宝丰县最为突出;旅游休闲功能高值县域主要分布在豫西北太行—王屋山脉、豫西山地和豫南大别山区。(2)旅游休闲功能的县域间差距最大,居住生活功能的县域间差距最小;豫北和豫西地区与河南省总体县域差异较为一致,豫南地区与河南省总体县域差异的差别最大;五个子区域内部的乡村地域功能差异与五个子区域间的差异相比更为显着;豫南地区对农业生产、生态保育、文化传承和旅游休闲四类功能的区域内差异影响较大,而豫中地区对经济发展和居住生活两种功能的区域内差异产生了重要影响。(3)多对乡村地域功能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交互作用较强;目前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交互作用中冲突、协同与兼容三种类型的比例达到平衡,生态保育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冲突作用最为显着,文化传承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协同作用最为明显,农业生产功能则最多地与其他功能呈兼容状态。(4)河南省乡村多功能的地域类型可划分为7种:均衡发展区、农业生产优势区、经济发展宜居区、生态保育优势区、文化传承优势区、旅游休闲优势区和生态旅游并重区;不同地域类型具有差异化的功能组合特征和区域发展背景。(5)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优化应共同遵循“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空间、传承乡村文化”的基本目标,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功能优化策略。

刘雪[7](2020)在《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对非遗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不仅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而且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陇南市拥有数量可观、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资源。非遗与旅游的结合对于促进陇南市非遗资源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择陇南市非遗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RMP分析模式,从资源、市场、产品三方面对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文化生态学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和旅游行为学等理论,依据陇南市非遗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及其变化,结合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外部环境条件分析,对陇南市非遗旅游资源进行了产品适宜性转化评价,进而梳理出其产品开发存在的“三大问题”。其次,以问题为导向,本文提出了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并尝试构建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的开发体系。最后对陇南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陇南市非遗在资源赋存在传统表演类、工艺美术类、民俗类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来看,表演类、节庆类和技艺类非遗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基于陇南非遗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这“三大价值”,本文认为,应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的开发模式。此外应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推动非遗旅游“四化”发展;坚持有限度的市场导向原则,推动非遗旅游产品化;依托非遗的原生文化,开发基础型和提高型产品;拓展非遗的社会功能,“异地化”开发发展型产品。在此基础上开发旅游产品的培育体系和保障机制,以实现非遗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开发。

王盼[8](2020)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研究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文中指出“全域旅游”的理念自2008年被提出,也逐渐被广泛认同。“全域旅游”这一概念在2017年被政府部门纳入工作计划,全域旅游也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板块。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大力倡导,城市快速路作为旅游经济发展最有力的连接点,其景观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进入2010年之后,国内城市快速路的迅猛建设,虽然更加方便了人们往返于城市与旅游景区之间,但同时也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使城市快速路整体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第一,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汇总整理不同专家的观点,并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及相关建议,对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立了由2个准则层要素、11个子目标层要素及50个指标层要素构成的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要素体系。第二,运用SPSS26.0软件,采取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子目标层的11个主要影响要素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320份有效问卷调查的数据作为样本空间进行分析,得出11个子目标层要素的得分及其影响程度排序:绿化>植物>地形、地貌>水体>建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观艺术设施>道路本身设施>照明安全设施>防护设施>虚拟景观。第三,结合影响要素体系构建及相关案例研究经验的借鉴,以及全域旅游的相关政策,从改造提升总流程及改造规划布局设计两大方面进行提升策略的构建。并从绿化种植、背景空间、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道路本身、附属设施和人文七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设计,探讨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最后,结合上述研究,选取巩义市S235省道景观改造提升为例,结合巩义市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制定总体设计构思和总体设计目标,从景观区段、绿化种植、背景空间、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道路本身及附属设施等七个方面对巩义市S235省道进行景观改造提升,将上述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设计策略体系运用到实际,促进巩义的全域旅游发展。

王栋[9](2020)在《河南省区域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经济动能进入了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加之环保攻坚战的形势越发严峻,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环境友好型产业逆势上扬,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因此可以预见产业融合是当代产业发展走向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良好的效果,如何协调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和文化产业三者的关系成为业界和学术界面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以文化、旅游大省的河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和文化产业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并借助GIS空间分析软件探索三个子系统的空间耦合协调关系,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河南省旅游产业区域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出现中部、西部高,东部低的发展趋势,洛阳市的旅游发展水平最高达到0.927;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上呈现出增长极的特征,以郑州市为增长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值为1,其余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匀,均值为0.496;河南省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初步形成以郑州市、洛阳市为中心,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值分别为0.998和0.812,许昌市、南阳市为次中心的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值分别为0.723和0.706。第二,河南省旅游-经济协调性水平整体较低均值为0.455,初步形成以郑州市为中心的空间格局,协调性水平区域差异相对明显;河南省经济-文化协调性水平整体较高,均值为0.532,区域协调性水平差异不大,中心区域不明显;河南省旅游-文化协调性水平整体较低,初步形成以郑州市和洛阳市为中心的发展格局,协调度值分别为0.650和0.634,区域协调性水平差异不大。第三,河南省旅游—经济—文化协调度水平整体较低,河南省18个省辖市旅游-经济-文化协调度均值为0.394,按照划分标准等级,河南省旅游-经济-文化处于较低协调阶段。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度水平区域差异较大,整体上看,河南省中部、西部旅游-经济-文化协调性水平相对较高,豫南、豫东和豫北地区的协调度水平相对较低,河南省豫中、豫西、豫南、豫东和豫北地区的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441、0.422、0.384、0.374和0.372。第四,针对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三条对策建议:一是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区域旅游—经济—文化融合创新步伐,二是要整合区域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是要以“互联网+”带动“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张烁[10](2020)在《河南省高A景区空间格局及可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我国“景点旅游”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逐渐从传统的“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从单一的旅游景点发展向区域化的旅游集群转变。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景区是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高级别景区由于具有极佳的口碑和品牌效应,被称为旅游业中的“行业标杆”,吸引力强,辐射面广,从而有效的带动了区域旅游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高A景区的带动发展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但是由于区域经济的不均衡,或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不一,导致高A景区在空间上的分布有所差异,于是,高A景区的空间结构优化便成为了促进区域旅游景区系统走向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正处于旅游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本文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出发,对河南省高A景区的空间格局和高A景区的可达性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河南省高A景区的分布整体较为均衡,但在各省辖市的数量分布不均衡;第二,三山一滩地区伏中牛山片区的高A景区最多,大别山片区高A景区数量较少,需要深挖大别山片区的旅游资源,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及革命老区的红色历史积淀,规划和开发新的旅游景点;第三,通过对地貌类型及主要河流条件下的高A景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河南省人文类型景区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极少数分布在山地或丘陵地带,而自然型旅游景区类型景区则大多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带,极少数分布在平原地带,且水资源对大部分自然型旅游景区类型景区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第四,河南省高A景区的分布具有较强的交通指向性,反映了交通条件在景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五,河南省高A景区大多分布在以城市中心为半径50km范围内,以县城中心为半径20km范围内,说明城市密度越大,景区密度越大,城市密度越小,景区密度越小;第六,利用可达性模型在对河南省所有高A景区进行可达性测度后,发现自然型旅游景区的可达性比人文型旅游景区的可达性差,5A景区的可达性值和4A景区的可达性值基本一致;第七,利用GIS的克里金插值法,绘制可达性分布格局后发现,河南省高A景区的可达性格局大体呈现“核心——外围”的模式,可达性比较好的中心区域向外逐渐减弱。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针对河南省高A景区的空间格局提出了优化建议,并提出了景区可达性的提升途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为河南省旅游决策者在进行景点规划、开发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建设等方面进行决策时,提供旅游决策的依据。

二、国家重点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河南省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重点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观光农业特色发展的研究 ——以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实际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满足城镇居民的观光旅游需求
        1.3.2 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
        1.3.3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综合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2.1.1 观光农业的概念
        2.1.2 观光农业发展阶段
        2.1.3 观光农业的类型
        2.1.4 观光农业的特征
        2.1.5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驱动力
    2.2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2.2.1 国外观光农业发展内容及特色
        2.2.2 国外观光农业的经验
第三章 确山县竹沟镇观光农业发展调查
    3.1 调查方法及内容
    3.2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3.2.1 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
        3.2.2 行政区划
    3.3 自然资源
        3.3.1 气候条件
        3.3.2 地形地貌
        3.3.3 水资源
        3.3.4 土地资源
    3.4 红色文化资源
    3.5 社会发展
        3.5.1 全镇建设情况及经济状况
        3.5.2 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
    3.6 农业基础概况
        3.6.1 农业概况及资源优势
        3.6.2 农业生产现状
    3.7 特色产业及发展现状
        3.7.1 特色产业
        3.7.2 产业发展现状
    3.8 观光农业现状
第四章 竹沟镇观光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4.1 SWOT分析
        4.1.1 优势(Strengths)
        4.1.2 劣势(Weaknesses)
        4.1.3 机遇(Opportunities)
        4.1.4 威胁(Threats)
    4.2 问卷设计
        4.2.1 游客基本情况
        4.2.2 观光农业行为信息
        4.2.3 观光农业与农村发展关联点
    4.3 调查过程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4.1 游客基本情况分析
        4.4.2 观光农业行为信息分析
        4.4.3 观光农业与农村发展关联点分析
        4.4.4 调查结论
第五章 竹沟镇观光农业总体规划
    5.1 建设目标及规划原则
        5.1.1 建设目标
        5.1.2 规划原则
    5.2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5.2.1 一心
        5.2.2 三环
        5.2.3 七区
第六章 竹沟镇观光农业特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1 发展具有竹沟特色的观光农业
        6.1.1 结合红色旅游,使观光农业提质增效
        6.1.2 科学合理分区,实现功能效益最大化
        6.1.3 借助特色小镇优势,丰富观光农业产品结构
    6.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6.2.1 加强全镇基础设施建设
        6.2.2 加强景区服务设施建设
    6.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6.4 多产业融合发展
    6.5 借助网络资源,加强宣传推广
    6.6 培养乡土人才,做强观光农业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2)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3)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主要概念界定
        1.1.1 大遗址与大遗址区
        1.1.2 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
        1.1.3 社会空间
        1.1.4 乡村与乡村社会空间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社会空间演变相关基础研究
        1.3.2 社会空间生产的相关研究
        1.3.3 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演变研究
        1.3.4 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1.3.5 相关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价值与影响相关理论
        2.1.2 乡村聚落发展的相关理论
        2.1.3 传统“社会-空间”二元对立分析理论
        2.1.4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相关延伸理论
    2.2 空间生产理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研究的适用性与独特性
        2.2.1 空间生产理论导向下大遗址区社会发展的时空观转变
        2.2.2 空间生产理论对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适用性
        2.2.3 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研究的独特性
    2.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分析方法
        2.3.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主体及其作用
        2.3.2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的“社会-空间”辩证逻辑
        2.3.3 “三元论”导向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生产特征
    3.1 关中大遗址数量及展示利用情况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
        3.1.1 关中大遗址的数量与分布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3.1.2 关中大遗址展示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比较
    3.2 关中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因素与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3.2.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与大遗址分布
        3.2.2 关中大遗址类型及选址产生的大遗址区自然条件差异
        3.2.3 大遗址区自然环境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3.3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因素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3.3.1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进程与保护利用模式
        3.3.2 关中大遗址保护利用对乡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3.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生产特征
        3.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本循环特征
        3.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管理制度变迁特征
        3.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空间实践特征
        3.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变化特征
    3.5 关中大遗址区类型划分与社会经济特征
        3.5.1 关中不同自然条件禀赋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3.5.2 关中不同影响力级别的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特征
        3.5.3 关中不同发展阶段大遗址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第四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
    4.1 案例地选取与数据获取
        4.1.1 典型案例地选取
        4.1.2 数据获取
    4.2 分析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4.2.1 分析方法与步骤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2.3 空间生产理论下的指标体系
    4.3 案例地大遗址保护利用及其大遗址区乡村概况
        4.3.1 秦始皇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2 乾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3 桥陵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4 雍城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3.5 耀州窑大遗址保护利用与遗址区乡村概况
    4.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4.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主因子及其空间分布
        4.4.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
        4.4.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分异
    4.5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结构特征的提取
        4.5.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共性特征
        4.5.2 关中各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差异性特征
    4.6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与分异过程
        4.6.1 90年代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6.2 200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6.3 2010年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与分异
    4.7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与演变模式
        4.7.1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主因子的变化
        4.7.2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分异指数的变化
        4.7.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
        4.7.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模式的提炼与比较
第五章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影响因素
    5.1 人地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方式的调整
        5.1.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1.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生产方式调整
    5.2 人人关系: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生产关系的转变
        5.2.1 内圈层:旅游服务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2 中圈层Ⅰ:农业发展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3 中圈层Ⅱ:传统农业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4 外圈层Ⅰ:工业化或城镇化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2.5 外圈层Ⅱ:采掘业控制型村庄社会生产关系转变
    5.3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资本循环的逻辑解释
        5.3.1 大遗址区乡村农业相关的资本累积
        5.3.2 大遗址区乡村工业化或城镇化中的资本累积
        5.3.3 大遗址区乡村旅游服务业中的资本累积
    5.4 关中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生产过程中权力关系变迁的逻辑解释
        5.4.1 大遗址区乡村空间生产主体的利益诉求
        5.4.2 三次资本循环中大遗址区利益主体权力的空间化
        5.4.3 三次资本循环中管理制度调整与空间主体利益关系的互馈
第六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机制
    6.1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基本动因
        6.1.1 大遗址展示利用的溢出效应
        6.1.2 资本增殖性的内在驱动
    6.2 大遗址区空间生产主体对乡村社会空间的作用路径
        6.2.1 政府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2.2 市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2.3 地方社区对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作用路径
    6.3 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6.3.1 资本投入空间生产实践是原始动力
        6.3.2 居民生产关系调整转变是内生驱动
        6.3.3 权力对利益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是外部动因
第七章 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建议
    7.1 优化的原则与价值判断
        7.1.1 保护还是发展
        7.1.2 谁的乡村
        7.1.3 谁的遗址
    7.2 明确各利益主体的空间权力边界
        7.2.1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权力边界
        7.2.2 顺应资本循环规律的市场引入
        7.2.3 乡村社区发展权力的赋予
    7.3 空间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7.3.1 共建共享的空间实践
        7.3.2 开发利用共同参与的制度
        7.3.3 基于空间公平的补偿机制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村庄资料统计问卷
    附录二 :居民家庭统计问卷
    附录三 :文管部门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
    2.参与项目获奖情况
致谢

(4)福建永定区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政策推动文化旅游
        1.1.2 市场趋势选择文化旅游
        1.1.3 旅游研究关注开发利用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文化旅游研究进展
        1.3.1.1 国外研究进展
        1.3.1.2 国内研究进展
        1.3.2 产业融合研究进展
        1.3.2.1 国外研究进展
        1.3.2.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重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访谈法
        1.6.3 实地考察法
        1.6.4 问卷调查法
        1.6.5 ASEB栅格分析法
    1.7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文化旅游
        2.1.2 客家文化
        2.1.3 文化旅游开发
    2.2 相关理论
        2.2.1 产业融合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原真性理论
第3章 福建永定区文化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3.1 永定区基本概况
    3.2 永定区文化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3.2.1 客家历史文化资源
        3.2.2 红色文化资源
        3.2.3 养生文化资源
        3.2.4 饮食文化资源
        3.2.5 宗教文化资源
        3.2.6 永定区文化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第4章 福建永定区文化旅游开发现状ASEB分析
    4.1 永定区文化旅游发展总体现状
    4.2 永定区文化旅游开发现状ASEB分析
        4.2.1 优势
        4.2.2 劣势
        4.2.3 机遇
        4.2.4 威胁
第5章 福建永定区文化旅游开发游客调查分析
    5.1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5.2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5.3 问卷数据描述性分析
    5.4 存在问题与分析
第6章 福建永定区文化旅游开发优化策略
    6.1 确立开发指导原则
        6.1.1 原真性保护开发原则
        6.1.2 多产业融合开发原则
        6.1.3 资源集群整合开发原则
    6.2 优化融合开发模式
        6.2.1 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开发模式
        6.2.2 客家文化与养生文化融合开发模式
        6.2.3 多需求体验融合开发模式
    6.3 开发优化策略
        6.3.1 完善内部交通加强整合联动
        6.3.2 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旅游商品
        6.3.3 扩宽渠道增体验提升服务水平
        6.3.4 加强原真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数字足迹的河南省旅游流时空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时空格局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
        1.1.2 时空大数据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全新的数据支撑
        1.1.3 区域旅游提质升级需要学科理论创新与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旅游数字足迹研究综述
        1.3.2 旅游时空格局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4.1 数据来源
        1.4.2 数据处理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5.5 研究创新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人文地理概况
    2.3 旅游资源概况
3 河南省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3.1 区域视角下河南省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3.2 地域视角下河南省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3.2.1 河南省旅游出发地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3.2.2 河南省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3.3 河南省内旅游空间分布差异
        3.3.1 旅游空间分布地域差异
        3.3.2 旅游空间分布市域差异
4 河南省旅游时间分布特征
    4.1 河南省旅游出发地季节集中度分析
    4.2 河南省旅游目的地季节集中度分析
    4.3 不同旅游资源类型游客到访季节集中度
5 河南省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
    5.1 河南省旅游流网络节点结构特征
    5.2 河南省旅游流网络整体结构特征
    5.3 河南省旅游流网络优化建议
6 河南省旅游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6.1 旅游出发地空间格局影响因素
        6.1.1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旅游消费行为
        6.1.2 空间距离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6.1.3 文化水平制约旅游需求和偏好
    6.2 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影响因素
        6.2.1 资源禀赋是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根本因素
        6.2.2 景点知名度是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
        6.2.3 基础设施是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关键因素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分异与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地域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理论支撑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认知
        2.1.1 乡村
        2.1.2 乡村地域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地域分异理论
        2.2.3 地域功能理论
        2.2.4 区位优势理论
        2.2.5 农业多功能理论
        2.2.6 乡村多功能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乡村地域功能的评价
        2.3.2 乡村地域功能的分区
        2.3.3 乡村地域功能的相互作用
        2.3.4 乡村地域功能的影响机制
        2.3.5 多功能视角下的乡村发展
        2.3.6 研究述评
3 研究区域与方法数据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基础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农业农村发展
    3.2 研究方法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功能评价值计算
        3.2.3 全局空间自相关
        3.2.4 泰尔指数
        3.2.5 相关分析
        3.2.6 聚类分析
    3.3 数据来源
        3.3.1 社会经济数据
        3.3.2 空间信息数据
4 河南省乡村地域多功能的评价
    4.1 乡村地域各功能的等级分布特征
        4.1.1 农业生产功能的等级分布
        4.1.2 经济发展功能的等级分布
        4.1.3 居住生活功能的等级分布
        4.1.4 生态保育功能的等级分布
        4.1.5 文化传承功能的等级分布
        4.1.6 旅游休闲功能的等级分布
    4.2 乡村地域各功能的区域差异分析
        4.2.1 各功能的县域总体差异
        4.2.2 各区域的功能总体差异
        4.2.3 各功能的区域内与区域间差异
        4.2.4 各功能区域内差异的来源
    4.3 乡村地域多功能的交互作用
        4.3.1 交互作用类型的计算结果
        4.3.2 乡村地域功能间的冲突作用
        4.3.3 乡村地域功能间的协同作用
        4.3.4 乡村地域功能间的兼容作用
        4.3.5 交互作用类型的研究启示
5 河南省乡村多功能的地域类型
    5.1 乡村多功能地域类型的划分结果
    5.2 乡村多功能地域类型的现状分析
        5.2.1 各地域类型的功能组合特征
        5.2.2 各地域类型的区域发展背景
6 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优化策略
    6.1 总体优化目标
        6.1.1 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
        6.1.2 保护生态环境
        6.1.3 改善生活空间
        6.1.4 传承乡村文化
    6.2 分区优化策略
        6.2.1 均衡发展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6.2.2 农业生产优势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6.2.3 经济发展宜居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6.2.4 生态保育优势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6.2.5 文化传承优势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6.2.6 旅游休闲优势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6.2.7 生态旅游并重区的功能优化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世界普遍重视
        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旅游形式
        1.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一直为学界重视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现状
        1.3.2 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现状
        1.3.3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 研究的重点
        1.5.2 研究的难点
        1.5.3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2.1.2 非遗旅游产品的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产品开发昂普模式(RMP)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理论
        2.2.3 旅游产品开发理论
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R性分析
    3.1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1.1 陇南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1.2 陇南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1.3 陇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状况
    3.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3.2.1 陇南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3.2.2 陇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结构
    3.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分布状况
        3.3.1 陇南市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及构成
        3.3.2 陇南市各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及构成
    3.4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
        3.4.1 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3.4.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的对应关系
        3.4.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分类统计
    3.5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3.5.1 定性分析评价
        3.5.2 定量分析评价
4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M性分析
    4.1 陇南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4.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市场调查分析
        4.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
        4.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的P性分析
    5.1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外部环境分析
        5.1.1 政治政策条件优越
        5.1.2 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5.1.3 地域分布和组合特征良好
        5.1.4 区位交通条件便利
    5.2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评价
        5.2.1 R-P共生模式
        5.2.2 R-P提升模式
        5.2.3 R-P伴生模式
    5.3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5.3.1 非遗旅游资源的产品转化度低
        5.3.2 非遗旅游产品的组合结构效应不明显
        5.3.3 非遗产品开发控制性框架未构建完善
6 RMP模式下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6.1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6.1.1 “保护性”与“原真性”并重原则
        6.1.2 “资源依托+市场导向性”原则
    6.2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6.2.1 发挥政府主导,开展普查
        6.2.2 合理借鉴他人,创新开发
        6.2.3 加强区域协作,联合发展
    6.3 陇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6.3.1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树”——“主枝”(分类)构建
        6.3.2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树”——“细枝”(产品)设计
        6.3.3 陇南非遗旅游产品开发
7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建议
    7.1 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推动非遗旅游“四化”发展
        7.1.1 生活化恢复民俗节庆活动类非遗文化活动
        7.1.2 舞台化再造民间表演艺术类非遗文化旅游产品
        7.1.3 商品化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文化旅游商品
        7.1.4 情境化口头传统表现类非遗文化旅游氛围
    7.2 坚持有限度的市场导向,推动非遗旅游产品化
    7.3 依托非遗的原生文化,开发基础型和提高型产品
        7.3.1 原生地静态开发基础型旅游产品
        7.3.2 原生地活态开发提高型旅游产品
    7.4 拓展非遗的社会功能,异地化开发发展型产品
    7.5 完善旅游产品培育和保障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专家赋分表
附录二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需求问卷调查(李克特量表法)
附录三 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研究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全域旅游
        2.1.2 城市快速路
        2.1.3 景观
        2.1.4 城市快速路景观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美学
        2.2.2 景观生态学
        2.2.3 道路生态学
        2.2.4 旅游心理学
        2.2.5 景观与旅游AVC理论
        2.2.6 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2.2.7 道路景观与交通安全性
    2.3 本章小结
3 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要素及案例分析
    3.1 改造提升要素选取
        3.1.1 要素选取原则
        3.1.2 要素选取
        3.1.3 要素选取内涵
        3.1.4 要素筛选结果分析
    3.2 改造提升要素分析
        3.2.1 实证分析
        3.2.2 实证结果分析
    3.3 相关案例研究
        3.3.1 青海扎碾公路: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有机融合
        3.3.2 泰顺县311省道——百里生态景观大道
        3.3.3 江北快速路景观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策略
    4.1 改造提升原则
    4.2 改造提升策略体系
        4.2.1 改造提升总流程
        4.2.2 改造规划布局设计
    4.3 改造提升设计方法
        4.3.1 绿化种植景观改造设计
        4.3.2 背景空间景观改造设计
        4.3.3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4.3.4 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改造设计
        4.3.5 道路本身景观改造设计
        4.3.6 附属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4.3.7 人文景观改造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实践研究
    5.1 相关概况解读
        5.1.1 区域概况
        5.1.2 项目概况
    5.2 相关改造要素调查分析
    5.3 总体提升设计
        5.3.1 总体设计构思
        5.3.2 总体设计目标
    5.4 详细提升设计
        5.4.1 景观区段改造设计
        5.4.2 绿化种植景观改造设计
        5.4.3 背景空间景观改造设计
        5.4.4 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5.4.5 建筑及景观艺术设施改造设计
        5.4.6 道路本身景观改造设计
        5.4.7 附属设施景观改造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9)河南省区域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三 研究综述
        (一)旅游—经济—文化间关系研究
        (二)文献述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
        (一)旅游产业
        (二)区域经济
        (三)文化产业
    二 相关理论基础
        (一)系统理论
        (二)产业融合理论
        (三)协调发展理论
第三章 旅游—经济—文化耦合机制
    一 旅游—经济—文化耦合的涵义及特点
    二 旅游—经济—文化耦合的基础与动力
        (一)耦合的基础——系统的关联性
        (二)耦合的推动力——供给侧的变化
        (三)耦合的拉动力——需求侧的变化
        (四)耦合的支持力——宏观环境支撑
    三 旅游—经济—文化作用机理
        (一)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增长为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三)文化产业促进了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第四章 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确立
    一 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一)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二)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二 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建立及耦合度划分
        (一)建立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
        (二)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第五章 河南省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分析
    一 研究区域概况
        (一)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二)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二 河南省旅游—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分析
        (一)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二)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三 河南省各地市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态势分析
        (一)河南省旅游—经济耦合协调态势分析
        (二)河南省经济—文化耦合协调态势分析
        (三)河南省旅游—文化耦合协调态势分析
        (四)河南省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态势分析
    四 河南省旅游—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区域旅游—经济—文化融合创新步伐
        (二)整合区域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以“互联网+”带动“文化+”“旅游+”,以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
第六章 结论、对策与不足
    一 主要结论
    二 对策建议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河南省高A景区空间格局及可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五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 相关概念
    二 理论基础
        (一)旅游系统理论
        (二)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
        (三)可达性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二 旅游景区可达性研究现状
    三 文献述评
第四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一 河南省概况
        (一)区位条件
        (二)自然环境
        (三)社会经济条件
    二 河南省旅游发展概况
        (一)旅游发展概况
        (二)旅游资源概况
        (三)旅游经济现状
    三 数据来源
        (一)景区数据获取
        (二)道路数据的获取
第五章 河南省高A景区空间格局
    一 河南省高A景区总体空间格局
    二 河南省高A景区空间分布格局
        (一)河南省各行政区域高A景区的空间格局
        (二)河南省五大区域高A景区的空间格局
        (三)河南省三山一滩地区高A景区的空间格局
    三 河南省高 A 级景区空间要素分布特征
        (一)河南省高A景区地貌分布特征
        (二)河南省高A景区公路交通网分布特征
        (三)河南省高A景区水系空间分布特征
        (四)河南省高A景区城镇中心空间分布特征
第六章 河南省高A景区可达性研究
    一 河南省高A景区可达性计算
        (一)可达性评价模型
        (二)技术处理流程
        (三)可达性计算
        (四)河南省高A景区可达性计算结果分析
    二 河南省高A景区可达性空间格局
    三 河南省高A景区可达性影响因素分析
第七章 优化对策与建议
    一 河南省高A景区空间格局优化建议
    二 河南省高A景区可达性提升途径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 主要结论
    二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国家重点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河南省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观光农业特色发展的研究 ——以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为例[D]. 张诗悦.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空间生产视角下大遗址区乡村社会空间演变及其机制研究 ——以陕西关中大遗址区为例[D]. 吴冲. 西北大学, 2020(07)
  • [4]福建永定区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 陈晶晶. 湘潭大学, 2020(02)
  • [5]基于数字足迹的河南省旅游流时空分布格局研究[D]. 李欣欣.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6]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分异与优化策略[D]. 崔文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基于RMP分析的陇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刘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全域旅游视角下城市快速路景观改造提升研究 ——以巩义市S235省道为例[D]. 王盼.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9]河南省区域旅游-经济-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王栋. 河南大学, 2020(02)
  • [10]河南省高A景区空间格局及可达性研究[D]. 张烁. 河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国家重点文物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以河南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