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控制:本质与特征 目的与限度

新闻控制:本质与特征 目的与限度

一、新闻控制:实质与特征 目的与限度(论文文献综述)

杨保军[1](2019)在《论作为宏观新闻规律的“技术主导律”》文中指出在新闻(新闻业、新闻媒介、新闻生产传播、新闻控制、新闻收受等)与技术之间,技术主导新闻的变化与发展,这就是"技术主导新闻律"。技术主导新闻的根据在于,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的核心要素,从根本上决定着作为意识形态表现形式之一的新闻。技术主导新闻律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大方面:技术进步主导新闻业态的更新;技术演进主导新闻活动方式;技术发展主导新闻媒介形态的更新;技术变革影响新闻观念的变化。

程焕[2](2017)在《埃德加·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主体维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活动是一种社会认识活动,它不仅仅是信息共享活动,也是精神交流和文化交往的活动,贯穿于其他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研究新闻活动,实际上就是对作为活动主体的人进行研究。受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因素影响,在不同社会场域和时代背景下,新闻活动主体发挥了什么作用,表现出了什么基本特征,以及各主体间存在什么联系等,对反映一个历史时期新闻活动的基本景象和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新闻活动的各主体中,新闻传播主体发挥着统领全局的关键作用,因此本文以埃德加·斯诺为研究核心,结合相关史料与作品,分析其与信源主体、收受主体、控制主体以及传播主体中高位主体的具体联系。埃德加·斯诺对华新闻活动持续时间长,背景复杂多变,受到了国民党政府、上海租界、日本军国主义、陕甘宁苏区和新中国政府,以及美国麦卡锡主义等不同的政治军事势力的深刻影响。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与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信息来源、收受群体以及管控角色等新闻主体,都与斯诺本人及其对华新闻活动构建了形式多样的联系。本文旨在以斯诺为研究主线,探讨其对华新闻活动的主体构成与主体间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新闻活动的主体维度,研究埃德加·斯诺对华新闻活动,既从宏观上反映出特定时代的背景,又从微观上反映不同新闻活动主体的具体角色、功能作用,从而揭示出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各主体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通过文本可以看到,斯诺在不同的社会场域和政治环境下,各种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等力量,都对其从事对华新闻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通过与不同主体间发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展现了他独特而崇高的新闻价值取向和新闻业务追求,也展现出了一个跨时代、跨区域的新闻活动图景和媒介生态环境。

杨保军[3](2016)在《论新闻控制的结构、目标与追求》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控制是对新闻活动者新闻行为的约束与限制,核心是控制新闻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控制结构由控制主体、控制对象和控制中介构成,每一结构要素都会伴随时代演进而变化。新闻控制的基本目标是为现实的新闻行业发展服务,为现实的政治统治服务,为现实的社会控制服务。新闻控制,既有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是不良的,但更多的情况是介乎两者之间。新闻控制应该追求良性控制,即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控制,符合社会共同体需要的控制,方式方法合理可行的控制。

陈朝晖[4](2014)在《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的话语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风险社会”,越来越多的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诸多的公共危机事件中,灾难是近几年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社会关注力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远的一类危机事件。对于中国而言,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伴随着自然灾害事件高发、社会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社会转型期,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如何处置灾难事件、化解危机、防范风险,成为人类、民族、国家面对的共同课题,同时也反映着一个政府的危机管理水平。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传媒在政府危机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传媒的灾难性报道选择了怎样的话语控制,就选择了怎样对待灾难的态度,相应地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基于此,本文围绕“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的话语控制”这个主题,深入探讨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生成机制及其表现、成因、变化、问题和对策。具体说,本文共分六个部分论述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的话语控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灾难性报道与话语控制的关联,在界定灾难性报道定义的基础上,探讨灾难性报道的特征与分类,以及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的兴起与发展历程,从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的发展变迁中发现,不同时期的灾难性报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话语控制,话语控制也在发生着变化,着眼于此,进一步探讨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生成机制;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表现与成因,以新华网“汶川地震”报道为例进行内容分析,从中总结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表现,并探讨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成因;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变化与问题,首先对我国灾难性报道的公众认知与满意度情况进行网络调查,进而结合前一部分对新华网“汶川地震”报道的内容分析结果,分析和探讨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变化与问题;第五部主要是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对策性分析,针对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不足或问题,列举国外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做法供参考,并就我国的传媒环境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第六部分是“结语”,主要是从“专业主义视角”、“新媒体环境”、“转型社会背景”、“全球化背景”等四个纬度,针对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研究,前瞻其研究的趋势和拓展空间。

何芳明[5](2013)在《新闻正义论》文中提出正义问题始终伴随着新闻实践,而且随着经济、社会和传媒的发展越来越突出: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常常面临难以调适的冲突,比如公信与私利、自由与责任、真相与隐私;新闻实践中的不正义行为屡禁不止,比如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新闻实践的正义问题需要理论研究来回应,既需要新闻学的探讨,更需要伦理学的帮助。新闻正义作为一个独立概念,与新闻及新闻价值、正义及社会正义紧密相关。新闻正义研究的新闻是一种基于事实的信息传播活动,这种信息具有价值特征。新闻正义作为新闻价值,既是衡量事实是否构成新闻信息的特殊要素,又是评价新闻的社会作用或效果的重要向度。新闻正义研究的正义主要是社会正义,标示着秩序和谐之美和社会制度之德,关涉社会公共利益。新闻正义作为社会正义,要求新闻追求社会正义,在新闻实践中呼吁社会正义、反映社会正义、推动社会正义。古往今来的伦理思想为新闻正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儒家伦理、基督教伦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康德的责任伦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以及自由至上主义、功利主义、社群主义等伦理理论,都包含着丰富的正义思想,对此进行福利论、目的论、德性论三种伦理视域的新闻正义分析,可以发现不同伦理理论指导新闻正义的优势与困难。传播学理论为新闻正义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中呈现出不同的传媒形态,在传媒的威权主义、自由至上主义、社会责任和苏联共产主义等四种理论中考察新闻正义,可以发现新闻正义在不同的传媒形态中显示出不同的内容。新闻正义的追求过程中要面对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是考量新闻正义的不同维度。新闻自由与责任相伴而生,新闻正义需要新闻自由和责任相互统一,新闻自由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前提,完成责任为了更好地保障自由。公共性与自利性相持博弈,新闻正义需要强化公共性和控制自利性,优先控制自利性。真相追寻与隐私保护相互制约,新闻正义需要既不侵犯隐私又不妨碍追寻真相,为隐私保护划设界限就是在相互制约中力求平衡。新闻正义对新闻自身与社会正义负有双重职责,新闻达到基本善即实现真实性与客观性是其最低要求;以新闻推动共同善的实现即社会正义的实现是其最终目标。新闻正义的实现是一个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目的正义和手段正义统一的过程,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两种语境影响人们对新闻正义的认识,也会影响新闻为社会正义服务的效果评价。新闻正义的实现依赖两条途径,即自律和他律,新闻自律包括新闻从业者、新闻媒体和新闻行业的自律,新闻的他律包括道德的、制度的和法律的他律。新闻正义也许永远无法完全实现,但是其实现又是无限可能的,因此才是我们生生不息的信念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侯明扬[6](2012)在《宋代社会的新闻控制研究》文中提出新闻控制是指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各种社会力量对新闻传播实施的管理和制约,是社会传播领域中的社会控制。新闻控制的实施者是在传播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的力量,受控者是新闻传播活动及新闻传播事业,实施新闻控制的目的是使新闻传播活动按照施控者的意志进行,为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力量服务。在古代中国,新闻控制是封建统治者高度重视的社会管理方式和实施阶级压迫的有力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宋代社会的新闻控制研究,是指在宋代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在对当时新闻传播活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考查宋代各种社会结构性力量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重点分析宋代新闻控制的主体、对象、手段、方式、程度等因素。由于宋代的新闻控制不符合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规律,限制了当时新闻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步的步伐。总结宋代新闻控制的经验教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首先,由于新闻传播事业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必然受经济基础的制约,新闻控制的存在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合理的新闻控制是社会稳定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二,新闻控制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新闻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新闻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保障新闻自由的实现而不是限制这一权利。第三,当代中国与宋代同属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如何吸取宋代新闻控制的经验教训,采取适度的新闻控制保障新闻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

吴晓倩[7](2011)在《《南风窗》有限公共性构建研究 ——以传媒公共性理论为视角》文中指出传媒市场化改革重塑了传媒与政府的关系。市场化时政类传媒在市场和职业理想的驱动下,表现出公共性特征。传媒公共性的内涵丰富,难以形成统一的定义。从狭义上,传媒公共性表现为传媒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与公共权力机关之间进行交流、辩论,对社会运行发挥着一种批判功能,通过表达个人倾向、愿望和意见,使公众批判变成公众舆论,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公共管理的实施。我国对于传媒公共性研究成果颇丰,但从总体上,一方面,理论研究局限于学理层面的思考,缺乏现实的、实践的考量,难以回答现实困境。另一方面,实证研究关注个别媒体的新闻公共性生产过程,缺乏对于公共性理论的深切回应和思考,实证研究难以在传媒公共性理论上作出突破和超越。本文力求从《南风窗》出发,将传媒公共性建构问题置于宏观的视野下加以审视。一方面,从新闻业务层面,正面回应传媒在建构公共性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具体、生动的呈现传媒建构公共性的新闻实践过程;另一方面,本文把新闻学和政治学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试图丰富传媒公共性研究的视野和理论资源,为传媒公共性建构作出反思。本文并没有将论文重点放在阐释何为传媒公共性,而是关注在中国复杂的现实语境下,传媒何以建构公共性,怎样建构公共性的问题。笔者试图提出,在中国,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公共性理论与传媒公共性建构存在适应性的问题。我们需要正视权力博弈中的新闻生产实践过程,从而探索一条务实的、可行的传媒公共性建构路径。因此,笔者提出传媒建构有限公共性的问题,认为在新闻实践中,传媒是在妥协中实现公共性,是有限制的公共性。如何在有限公共性建构中,生成中国传媒的公共性,是笔者试图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以下几部分:传媒的公共性在内容、主题和报道方式上的表现,是《南风窗》长期积累的、融入到期刊内部的关于如何实现公共性的业务操作理念。本文通过了解从业者建构公共性的新闻编辑理念和操作理念,探寻《南风窗》在建构公共性过程中,组织内部对报道的选题定位、报道方式的选择。研究发现,《南风窗》在选题上侧重于社会改革、发展和民生类的严肃性主题,从业者将《南风窗》定位为关注社会改革大事,推动制度、法律和政策的完善。《南风窗》并没有以揭露、曝光的调查性报道为主,体现与同类媒体在主题上的差异化竞争。在报道方式上,《南风窗》追求对突发新闻事件的主题升华,报道重心移至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性根源和矛盾,并强调观点的深度、厚度和角度。这一报道方式反映《南风窗》在追求公共性过程中不仅关注热点事件,更力求使报道触及社会问题实质,推动相关决策者从根源上避免问题再次发生,同时,希望报道使决策者和普通公众在观念和知识上受到启发。传媒的公共性是与传媒民主功能、从业者民主角色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媒的公共性体现在信息服务、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其核心内容是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在政治国家中,传媒追求公共性的运行机制和政治功能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发现,《南风窗》的定位在于充当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桥梁,传媒的属性不仅仅是舆论监督功能,还有一个沟通公共意见的信息平台的功能。《南风窗》不仅成为公众、政府论辩公共政策的公共空间;而且体现出构筑一种平等协商的关系,让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对话,而不同于纷争和争斗。《南风窗》政治功能在于培育公民文化,形成“既有参与公共事务的民主诉求,但又是温和的、有节制的、不激愤”的公民涵养;促进各阶层之间沟通、交流和理解,起到缓解隔膜、消除误解和偏见的作用。在传媒追求公共性价值取向下,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因素的控制和影响。传媒与党政宣传部门和各级政府之间碰撞和摩擦时有发生,外部市场、读者和各种资本力量也会对传媒的公共性进行干预。本文试图探求《南风窗》建构公共性过程中,新闻生产的外部环境、杂志的生存状况、外部因素在新闻报道中的渗透和影响,以展现《南风窗》建构公共性的现实制约。研究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对外部控制予以呈现。政治控制导致《南风窗》展开顺从、抵触与折衷妥协的博弈过程。资本力量对《南风窗》亦有控制,不过,总体而言,《南风窗》从业者更重视杂志的公信力和市场认同。同时,《南风窗》很多从业者有着较重的学者气质,从而与普通大众审美观之间存在差距,读者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导致杂志内部存在学院派与记者派之间的争论、博弈,使得杂志在市场化与精英化之间摇摆。一般而言,在政治控制的作用下《南风窗》会能动的调整和适应,以为杂志追求公共性拓展更多的话语空间。本文试图从《南风窗》从业者的基本政治态度、新闻操作两个方面,了解《南风窗》是如何进行自我调适的。首先是《南风窗》如何看待自己与政府关系的问题。在国家主义理论中,传媒的公共性是以维护国家和政府的权威为目的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理论中,传媒是以抑制政府,分散制衡的立场来看待与政府的关系。《南风窗》走的是政治宣传与分权制衡之外的第三条路。它的政治态度可以用保持独立和尊重对方进行概括。《南风窗》在批评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强调不激化矛盾和纷争,达致相互的理解和认同,表现出温和的改良者形象。笔者在此借鉴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理论,认为《南风窗》的政治态度具有批评性和主体间性的特点,致力于寻求与公共权力保持距离、相互尊重、寻求理解的主体间关系。同时,编辑部过滤政治风险的操作方式表现:注重建设性姿态、不发表偏激的观点以及平和、理性的表达方式。

贾兵[8](2011)在《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即先秦诸子学说中关于政治传播的尚未序化、尚未形成系统的基本的政治传播思想要素,这些观念促成了政治传播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先秦政治传播观念,是孕育后世华夏政治传播思想文化的母体,对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其背景、内涵、意义作出阐述,有助于把握先秦文化与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深层互动,把握文化与政治传播观念的双向制约;有助于重新审视华夏政治传播文化的本质与意义,是对华夏传播、华夏文明研究必要领域的开垦;对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内涵的把握,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传播学的研究;有助于解释当今的传播现象;有助于促进新时代传播理论的建构。本文选题上的创新主要是首次将先秦诸子的政治传播观念作为一个整体并考察其整体特征及内涵。内容上的创新主要包括:提出了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文化心理机制,总结了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在中国传播思想史上的奠基地位和价值,归纳了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诉求在政治传播思想中的意义,界定了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社会心理、主体规范、政治环境、系统及言辞的内涵和特征。观点上的创新主要包括:首次尝试提出卑感文化概念,认为它是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文化心理机制,指出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政治社会化目的、传播致效手段及二者的悖反关系,指出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在系统性上的不完整性。材料上的创新主要是首次对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原始材料进行全面的系统整理,对许多传播学界广泛引用的关键材料进行了重新考证和阐释。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来研究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主要内容包括: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思维机制;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思想根源;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价值取向;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社会诉求;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引导观;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宣传观;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传播致效观;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历史局限和当代价值。本文的主要观点有:(1)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文化心理机制是《周易》《周礼》中呈现的“卑感文化”,早在西周时期就孕育了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雏形;(2)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已蕴含了现代政治传播诸要素,相应的认知维度与深度确保其从整体上建构了中国政治传播思想的相对系统的框架;(3)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主要关注政治传播学以下领域的问题:政治传播的价值取向——依循天道、政治传播规范——人和政治的双重规范、政治传播体系——以名序为架构、政治传播主体——君臣相依、政治传播手段——侧重对人性和语言的把握与运作、政治传播目的——政治社会化;(4)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与其文化心理机制是双向互动制约关系,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依据卑感文化的心理机制而产生,又反过来通过在政治层面的运作而强化了这一文化心理机制;(5)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是微观层面上的论述,不具备完整的宏观系统性;(6)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呈现出目的与手段的悖反局限性。

李默菡[9](2011)在《晚清表达自由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晚清是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变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输入对传统的文化和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们与王朝内部的衰败相结合,便从封建政权的内部孕育了产生新制度的条件和动力。不破旧则无以立新,表达自由权脱胎于晚清的封建社会便是这种剧变的产物之一。专制政权几千年来的“言禁”、“报禁”和“党禁”制度在新的表达方式和表达需求的猛烈攻势下渐渐松弛,并且最终在民众要求立宪的高潮中被清廷的统治者所承认,将表达自由权载于宪法性文件。但是传统的法律文化必然会对法律文本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晚清的统治者为维护专制的秩序必然会通过各种方式限制公民表达自由权的实现,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留给晚清太多的时间去将传统的法律文化与西方的法律制度进行良好地整合,因此晚清的统治者只能比较生涩而又粗暴地使用法律这个工具去压制表达自由,但是在他们的尝试下,近代中国表达自由权的法律制定和实施的独特传统已经具备雏形,并且在民国时期完成了这种整合。本文共五章,对晚清的表达自由制度的创制和实践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对当代表达自由权立法及实施带来的历史借鉴。文章的绪论首先从法理和法律上分析了什么是表达自由。通过对西方学者和中国学者对表达自由的不同界定,笔者总结出表达自由包含有三层含义,第一,表达自由是一项自由,或者说权利。第二,该项自由或权利的内容是表达或言论。第三,表达自由的限度。中国学者表达自由应当在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法律先于表达现象。而西方学者则通常认为表达不受约束,尤其是政府不得制定限制表达自由的法律。表达自由的外延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和示威,为中义概念。表达自由的理由是它可以促进真理的发现,促进民主进步和自我实现。表达自由对宪政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宪政建立的基础,并且成为宪政运行的保证,因为该观念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意见交流。表达自由观念首先是在英国的议会中作为一项特权产生的,后来美国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正式在宪法中宣告了表达自由,二十世纪后又成为一项基本人权规定在国际法中。第一章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言禁"、“报禁”及“党禁”等言论控制政策进行了历史回顾,同时通过对清朝前期的表达机理(上奏制和代奏制)的分析,发现封建统治者通过对表达群体的身份限定,表达渠道的掌控以及对表达内容的限制三个方面对民众的思想和言论进行最严酷的控制。传统的表达机制总体上体现为以选举机制涵盖表达机理,实现人口和意见在不同阶层间的流动。而鸦片战争之后,最初觉醒的一批口岸文人日渐感受到这种言论控制枷锁,开始对传统的“言禁”、“报禁”及“党禁”进行批判和反思,并且随着对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和制度的不断深入了解,西方的表达自由思想逐渐在晚清传播开。第二章:本章主要研究了表达自由制度在晚清萌生的社会条件:中央政权衰落、领事裁判权下造成的特殊政治环境以及新知识分子的产生,以及随着现代表达方式的蓬勃兴起而招致清政府对此的打击和破坏,这个过程正是在专制政权下争取表达自由的权利必经的艰难而漫长的斗争过程。第三章:本章主要分析了晚清表达自由的制度创制。通过对晚清确立表达自由的各部法律文本进行分析,以及对这些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晚清的表达自由立法,是以法律为名剥夺和限制表达自由,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和社会条件的缺乏使得文本上的表达自由权根本难以实现。第四章:本章主要研究了晚清表达自由制度的法律实践。通过对晚清所制定的与表达自由相关联的法律体系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晚清的表达自由制度不过是清廷用以限制民众表达自由权实现的新工具,以令破律是司法过程中最惯用的手段。第五章:本章研究了民国时期在晚清表达自由立法的基础上,完成了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制度的整合,形成近代表达自由立法的新传统:以下位法限制和剥夺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对近代表达自由的立法和法律实施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为我们当代表达自由的立法和实施提供借鉴。

陈娜[10](2010)在《可控的自由——转型时期中国新闻政策的基本原则》文中提出政治与社会生态视域中的自由是作为社会关系而存在的,它以一种社会资源的形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被予以不同的分配。这种有异于形而上学意义上将自由作为一种绝对权利的解读有利于我们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闻自由作出更恰当的质疑和更准确的判断。同时,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闻自由正是通过政策的形式将自身从作为理念的存在状态转化为具有行动力的政治权利,并进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出实际效用。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闻政策的变迁,分化特征日益明显的转型社会表现出了对新闻自由议题的愈发重视,而新形势下的社会生态与媒介使命又使得新闻自由的实现呈现出复杂而辩证的时代特征。本文从自由、政策、控制、社会转型等几个角度入手,对新闻自由进行了新的解读,分析了将"可控的自由"作为转型时期中国新闻政策的基本原则加以认可与确立的必要和意义。

二、新闻控制:实质与特征 目的与限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控制:实质与特征 目的与限度(论文提纲范文)

(1)论作为宏观新闻规律的“技术主导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解技术主导律的一般方法观念
二、技术主导律的主要内容
    (一)技术进步主导新闻业态的更新
    (二)技术演进主导新闻活动方式
    (三)技术发展主导新闻媒介形态的更新
    (四)技术变革影响新闻观念的变化
三、结论

(2)埃德加·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主体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有关埃德加·斯诺的研究
        二、国外有关埃德加·斯诺的研究
        三、关于新闻活动主体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信源主体
    第一节 信源主体的界定
    第二节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信源主体构成
        一、来华初期的信源主体
        二、探访陕甘宁苏区的信源主体
        三、揭露日军侵华的信源主体
        四、访问新中国的信源主体
    第三节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信源主体的特征
        一、范围广泛,信息来源渠道多样
        二、针对性强,贴近活动主体
        三、把关严谨,力图反映事实原貌
    第四节 信源主体对斯诺新闻活动的影响
        一、成就了报道的独家性
        二、保障了报道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三、增加了报道的人情味和趣味性
        四、问题信源导致报道失真
第二章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传播主体
    第一节 传播主体的界定
    第二节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高位主体
        一、《密勒氏评论报》对斯诺的影响
        二、西方媒体把控斯诺的经济命脉
    第三节 斯诺对华报道的本位主体
        一、“密苏里模式”的传承人
        二、斯诺对“红色中国”的偏好
        三、斯诺的“名记者”情怀
    第四节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传播主体的特征
        一、高位主体对国家意志表现敏感
        二、本位主体倾向个人情感表达
        三、高位主体与本位主体的一致与冲突
第三章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收受主体
    第一节 收受主体的界定
    第二节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收受主体的构成
        一、世界人民通过斯诺了解中国
        二、激发爱国青年对苏区的向往
        三、影响美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
    第三节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收受主体特征
        一、国际化程度高
        二、中国受众趋于知识化和年轻化
        三、具有个性化的接触需求
    第四节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收受主体的作用
        一、为斯诺新闻活动提供动力源泉
        二、彰显斯诺新闻活动的价值
第四章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控制主体
    第一节 控制主体的界定
    第二节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控制主体构成
        一、国民党政府的软硬兼施
        二、中共的柔和干预
        三、上海租界与沦陷区的管控与制裁
        四、麦卡锡主义的围追堵截
    第三节 斯诺对华新闻活动控制主体的特征
        一、控制主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二、控制主体的目的具有时代性
        三、控制主体的手段具有多样性
    第四节 控制主体对斯诺新闻活动的影响
        一、增加了新闻活动的难度与风险
        二、加深了斯诺对时局的认识
        三、坚定了斯诺的新闻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论新闻控制的结构、目标与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控制的基本结构
     (一) 新闻控制主体。
     (二) 新闻控制的客体对象。
     (三) 新闻控制的中介。
二、新闻控制的基本目标构成
三、新闻控制的应当追求

(4)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的话语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灾难性报道
        1.3.2 新闻话语
        1.3.3 话语控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灾难性报道与话语控制
    2.1 灾难性报道概述
        2.1.1 灾难性报道的定义
        2.1.2 灾难性报道的特征
        2.1.3 灾难性报道的分类
    2.2 我国灾难性报道的兴起与发展
        2.2.1 徘徊中迷茫的灾难性报道(1949—1978)
        2.2.2 探索中前进的灾难性报道(1979—1999)
        2.2.3 发展中深入的灾难性报道(2000年以后)
    2.3 灾难性报道中话语控制的生成机制
        2.3.1 话语控制的构成要素
        2.3.2 一般性报道中话语控制的机制
        2.3.3 灾难性报道中话语控制的形成
3 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表现与成因
    3.1 个案研究:新华网“汶川地震”报道的内容分析
        3.1.1 研究样本
        3.1.2 类目制定
        3.1.3 内容分析
    3.2 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表现
        3.2.1 报道来源与主体:控制话语主角
        3.2.2 报道主题与框架:控制话语议程
        3.2.3 报道数量与体裁:控制话语方式
    3.3 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成因
        3.3.1 行政管理的政治控制
        3.3.2 传媒自身的专业控制
        3.3.3 受众消费的市场控制
4 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变化与问题
    4.1 灾难性报道的公众认知与满意度调查分析
        4.1.1 调查方法
        4.1.2 调查样本特征
        4.1.3 调查分析
    4.2 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变化
        4.2.1 话语控制观念的变化:化“危”为“机”
        4.2.2 话语控制方式的变化:变“堵”为“疏”
        4.2.3 话语控制技术的变化:媒体融合与互动
    4.3 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问题
        4.3.1 话语焦虑:从“恐慌”到“恐怖”
        4.3.2 话语腐败:“商业性暴力”与“公关性治疗”
        4.3.3 话语冲突:“控制”与“反控制”
5 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对策性分析
    5.1 国外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策略
        5.1.1 美国:减少“话语伤害”为原则
        5.1.2 英国:强调媒体与政府的“话语协商”
        5.1.3 日本:凸显“灾难话语”的社会责任
    5.2 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对策
        5.2.1 完善制度建设:正确地保障知情权
        5.2.2 规范专业服务:合理地平衡话语权
        5.2.3 创新话语体系:适度地满足监督权
    5.3 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走向
        5.3.1 制度化:制度框架下形成常规
        5.3.2 动性:重视舆情监测与反馈
        5.3.3 体式:全面多向立体的覆盖
6 结语: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的研究趋势
    6.1 专业视角下的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研究
    6.2 新媒体环境下的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研究
    6.3 转型中国背景下的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研究
    6.4 全球化背景下的灾难性报道话语控制研究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一:新华网“汶川地震”报道内容分析编码表
附录二:灾难性报道的公众认知与满意度调查问卷
后记

(5)新闻正义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新闻正义值得追问
    1.1 新闻实践中的正义问题
        1.1.1 公信还是私利
        1.1.2 自由还是隐私
        1.1.3 事实还是真相
    1.2 正义在新闻实践中的衍变
        1.2.1 正义在中国新闻史上的衍变
        1.2.2 正义在西方新闻史上的发展
    1.3 新闻正义研究的文献综述
        1.3.1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研究
        1.3.2 国内新闻正义研究及关注热点
        1.3.3 中国与西方新闻正义研究比较
    1.4 新闻正义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
        1.4.1 新闻正义研究的意义
        1.4.2 新闻正义研究的思路
        1.4.3 新闻正义的研究方法
2 新闻正义的基本内涵
    2.1 作为新闻正义研究的新闻
        2.1.1 信息论的新闻定义
        2.1.2 新闻正义研究的新闻是信息传播活动
    2.2 作为新闻正义研究的正义
        2.2.1 正义是实践准则又是理想追求
        2.2.2 社会正义标示秩序之美和制度之德
    2.3 作为新闻价值的正义
        2.3.1 价值反映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2.3.2 新闻价值标示新闻事实的选择和新闻的社会评价
        2.3.3 正义是新闻价值的向度
    2.4 作为社会正义的新闻正义
        2.4.1 新闻正义是新闻说话的正义
        2.4.2 新闻正义是新闻为社会说话的正义
        2.4.3 新闻正义是新闻为社会正义说话的正义
3 新闻正义的理论基础
    3.1 新闻正义的伦理学根据
        3.1.1 儒家伦理思想
        3.1.2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
        3.1.3 基督教伦理思想
        3.1.4 康德的责任伦理思想
        3.1.5 自由至上主义伦理思想
        3.1.6 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3.1.7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3.1.8 社群主义伦理思想
    3.2 新闻正义的伦理学分析
        3.2.1 福利论视域的新闻正义分析
        3.2.2 义务论视域的新闻正义分析
        3.2.3 德性论视域的新闻正义分析
    3.3 新闻正义的传媒理论分析
        3.3.1 传媒威权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正义
        3.3.2 传媒自由至上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正义
        3.3.3 传媒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正义
        3.3.4 传媒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新闻正义
4 新闻正义的多维考量
    4.1 新闻自由与责任相伴而生
        4.1.1 新闻自由是绝对意义的相对自由
        4.1.2 新闻责任是新闻对社会的担当
        4.1.3 新闻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及新闻正义
    4.2 新闻的公共性与自利性相持博弈
        4.2.1 新闻的公共性以社会利益至上
        4.2.2 新闻的自利性以自我生存为本
        4.2.3 新闻公共性与自利性的博弈及新闻正义
    4.3 新闻的真相追寻与隐私保护相互制约
        4.3.1 追寻真相是新闻的基本要求
        4.3.2 保护隐私是个人的基本权利
        4.3.3 追寻真相与保护隐私的冲突及新闻正义
5 新闻正义的实现途径
    5.1 与新闻正义的实现关联的概念
        5.1.1 新闻的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统一
        5.1.2 新闻的目的正义与手段正义的统一
        5.1.3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新闻正义的联系与区别
    5.2 新闻自律
        5.2.1 新闻自律培育职业道德共识
        5.2.2 新闻从业者自律
        5.2.3 新闻媒体自律
        5.2.4 新闻行业自律
    5.3 新闻的他律
        5.3.1 他律是来自他者的约束
        5.3.2 新闻的道德他律
        5.3.3 新闻的制度他律
        5.3.4 新闻的法律他律
6 结语:新闻正义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6)宋代社会的新闻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新闻控制理论构架
    1.1 新闻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控制研究
        1.1.1 新闻社会学的定义
        1.1.2 新闻控制研究的主要范式
    1.2 新闻控制的内涵
        1.2.1 新闻控制的定义
        1.2.2 新闻控制的根据
        1.2.3 新闻控制的限度
二 宋代新闻控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2.1 宋代社会历史环境与新闻传播
        2.1.1 政治权力变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1.2 经济生产发展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1.3 教育事业发展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2.1.4 世俗文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1.5 理学思想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1.6 社会流动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1.7 军事斗争、民族融合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1.8 科技进步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2 宋代新闻控制的特点
        2.2.1 宋代以前的新闻控制
        2.2.2 宋代新闻控制的突出特征
三 宋代新闻控制的要素分析
    3.1 宋代新闻控制的主体
        3.1.1 中央政府的新闻控制
        3.1.2 地方官方、半官方的新闻控制
    3.2 宋代新闻控制的对象
        3.2.1 邸报
        3.2.2 小报
        3.2.3 榜文
        3.2.4 其他社会舆论工具
    3.3 宋代新闻控制的手段
        3.3.1 行政手段
        3.3.2 经济手段
        3.3.3 刑罚手段
        3.3.4 特殊手段
    3.4 宋代新闻控制的途径
        3.4.1 内容控制
        3.4.2 发行渠道控制
        3.4.3 技术控制
    3.5 宋代新闻控制的程度
        3.5.1 宋代新闻控制程度的评价标准
        3.5.2 宋代新闻控制的程度分析
四 研究宋代新闻控制的思考
    4.1 宋代新闻控制的功能分析
        4.1.1 新闻控制的社会功能
        4.1.2 宋代新闻控制的功能分析
    4.2 研究宋代新闻控制的历史反思
        4.2.1 宋代新闻控制在社会历史演进中的价值
        4.2.2 宋代新闻控制的经验教训
    4.3 当代中国新闻控制选择
        4.3.1 推动媒介体制改革
        4.3.2 建立制度化的新闻控制
        4.3.3 加强舆论监督,推动政治民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南风窗》有限公共性构建研究 ——以传媒公共性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传媒公共性的含义
    1.3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本文框架
第二章 FOR THE PUBLIC:《南风窗》公共话语的专业建构
    2.1 《南风窗》公共性的定位
    2.2 《南风窗》建构公共性的主题特征
    2.3 《南风窗》建构公共性的报道特征
第三章 建构公共性的民主范式
    3.1 协商民主的概念与特征
    3.2 协商民主作为建构公共性的民主范式
    3.3 以传媒为载体的民主协商的功能
第四章 公共性建构的现实制约
    4.1 传媒公共性建构的现实制约
    4.2 政治控制与《南风窗》公共性建构
    4.3 《南风窗》政治控制的个案分析
    4.4 市场控制与《南风窗》公共性建构
第五章 编辑部外部控制下的自我调适
    5.1 哈贝马斯交往视野下的公共领域与权力系统的关系
    5.2 编辑部政治态度的自我调适
    5.3 编辑部新闻操作的自我调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附录:访谈提纲
后记
报送博士学位简况表

(8)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的意义与内涵
        1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的意义
        2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的概念
    (二)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的理论基础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3 研究方法
一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思维机制
    (一) 思维的基本特征:一体化和人格化
        1 图腾崇拜体现的思维特征
        2 原始思维的思维特征
    (二) 东周之前的古人思维特征
        1 各家观点的不足
        2 考古及文献资料体现的思维特征
二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思想根源
    (一) 卑感文化
        1《周易》中的卑感文化
        2《周礼》中的卑感文化
    (二) 先秦诸子的观念与卑感文化的关联
        1 对社会环境的认知:诸子论势
        2 对社会心理的认知:诸子论尊卑
    (三) 西周的政治传播现象及观念
        1 仪式传播:祭以尊
        2 政治传播的社会化功能:教以导
        3 组织中的信息:令以使
        4 政治传播中的语言:宣以读
        5 政治传播中的受众主动性:听以察
        6 政治传播中的媒介:书以录
        7 政治传播中的监督:会以计
        8 政治传播中的反馈:逆复以通
三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价值取向
    (一) 政治传播的哲学观:神秘元素
        1 政治传播观念的自然原型:天
        2 政治传播观念的哲学原型:道
        3 政治传播观念的特殊要素:鬼
    (二) 政治传播观念的行为体现:处道而为
        1 老子之道的内涵
        2 不言之教的内涵
四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社会诉求
    (一) 先秦诸子论政治传播的结构
        1 先秦诸子政观中涉及的组织维度与控制维度
        2 先秦诸子治观中涉及的权力维度与意识形态维度
    (二) 先秦诸子论政治传播的目的与规律:圣治之道
        1 政治传播的根本规律:拟天设官
        2 政治传播的主体规范:法天行道
        3 政治传播的功能:知天下情
    (三) 先秦诸子的治世理想
        1 先秦诸子面对的政治传播环境
        2 政治传播主体的内向规范:法天道之仁善礼诚
        3 政治传播主体的外向规范:法天道生民
        4 政治传播的结构规范:法天道承六官之仪
        5 政治传播的目的规范:保信道畅通
五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引导观
    (一) 先秦诸子的政治传播心理观
        1 先秦诸子论人性
        2 现代政治传播心理维度上的人性观
    (二)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主体行为规范:说与听
        1 社会环境与主体行为规范
        2 个体因素与主体行为规范
        3 群体因素与主体行为规范
    (三)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社会化与政治传播互动
        1 先秦诸子的政治社会化原则
        2 先秦诸子的政治社会化内容
        3 先秦诸子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4 先秦诸子的政治社会化条件
六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宣传观
    (一) 先秦诸子对言辞的认知
        1 先秦诸子对言辞语言学层面上的认知
        2 先秦诸子对言辞符号学层面上的认知
        3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媒介观
        4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信息观
    (二) 先秦诸子对政治传播主体的认知
        1 重视传播者素质:修身察内
        2 重视政治环境:正法度
        3 重视中介人:任贤人
        4 重视组织:设专职宣传
        5 重视传播技巧:以禁保通
七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中的传播致效观
    (一) 关于传播致效的现代政治传播研究
        1 现代政治传播研究的侧重点
        2 对心理因素的研究
    (二) 先秦诸子对传播致效的认知
        1 受众因素
        2 传者因素
        3 各要素之间的互联
    (三) 追求传播致效的意义
        1 防曲知之蔽
        2 察情得实
    (四) 传播致效的方法
        1 把握信息与内容的本质联系
        2 把握政治传播诸要素的关系网
        3 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4 依据政治信息的自然特质
结论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历史局限和当代价值
    (一)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历史局限
        1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欠缺宏观层面上的系统性
        2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呈现出手段与目的的悖反局限
    (二)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的当代价值
        1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在中国思想史方面的价值
        2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在传播学理论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9)晚清表达自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表达自由概论
        一、表达自由的概念
        二、表达自由的理由
        三、表达自由的宪政意义
        四、表达自由的法律化
第一章 晚清时局下的传统表达机理
    第一节 传统表达机理
        一、传统中国的表达机理概述
        二、清前期的表达机理
        三、传统表达机理的成因及社会作用
    第二节 传统表达机理的危机
        一、晚清知识分子对传统表达机理的批判与反思
        二、晚清表达自由观念的萌芽与发展
        三、晚清表达自由观念的基本特征及影响
第二章 晚清表达自由制度的发端
    第一节 控权与言禁的衰落
        一、中央政权的衰落
        二、领事裁判权对既有机理的冲击
        三、新知识份子的产生
    第二节 现代出版、集会、结社活动的出现和发展
        一、外人与现代表达方式的发端
        二、国人与现代表达方式的勃兴
        三、现代表达方式对晚清社会的影响
    第三节 开禁与言禁的激变
        一、专制政权对表达自由的遏制
        二、表达自由入法入宪的契机-苏报案
第三章 晚清表达自由制度的创制
    第一节 晚清表达自由立法指导思想的形成
        一、变法图强
        二、"勒以章程,咸纳轨物"
    第二节 单行法律法规的先行
        一、关于印刷物、报章等的法律规范
        二、《结社集会律》
    第三节 宪法性文件确立表达自由
第四章 晚清表达自由制度的实施
    第一节 法律的实施
        一、恶法之治
        二、民众对表达自由权的扞卫
    第二节 晚清表达自由实现的障碍
        一、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二、社会基础条件的缺乏
第五章 晚清表达自由制度的历史借鉴
    第一节 晚清表达自由制度的历史迁延
        一、武人执政下的表达自由制度
        二、训政下的表达自由制度
    第二节 文化整合与历史借鉴
        一、表达自由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借鉴
附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新闻控制:实质与特征 目的与限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作为宏观新闻规律的“技术主导律”[J]. 杨保军. 国际新闻界, 2019(08)
  • [2]埃德加·斯诺对华新闻活动的主体维度研究[D]. 程焕. 兰州大学, 2017(02)
  • [3]论新闻控制的结构、目标与追求[J]. 杨保军. 新闻大学, 2016(06)
  • [4]我国传媒灾难性报道的话语控制研究[D]. 陈朝晖. 武汉大学, 2014(01)
  • [5]新闻正义论[D]. 何芳明. 中南大学, 2013(03)
  • [6]宋代社会的新闻控制研究[D]. 侯明扬. 内蒙古大学, 2012(01)
  • [7]《南风窗》有限公共性构建研究 ——以传媒公共性理论为视角[D]. 吴晓倩. 武汉大学, 2011(03)
  • [8]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 贾兵. 上海大学, 2011(11)
  • [9]晚清表达自由制度研究[D]. 李默菡. 武汉大学, 2011(05)
  • [10]可控的自由——转型时期中国新闻政策的基本原则[A]. 陈娜.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 2010

标签:;  ;  ;  ;  ;  

新闻控制:本质与特征 目的与限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