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给教师工作带来了什么? - 美国和匈牙利的比较

改革给教师工作带来了什么? - 美国和匈牙利的比较

一、改革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什么?——美国和匈牙利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金荣[1](2017)在《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研究 ——以“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文中认为变式教学在中国由来已久,且关于变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基本已建立。经过调查发现,在教科书的一个模块、一个章节、一节课、一个定理证明、甚至一道例题、一道习题的教学中如何应用变式教学理论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并不多。结合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收集到的材料,对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文章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有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变式和变式教学的概念,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原则。第三章内容是在我所在学校师生进行的关于变式教学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对我校的42名数学教师进行了关于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实施情况的全面调查,并且在我校初二、初三的1400多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 15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经过分析得到研究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第四章介绍了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案例与分析。主要介绍了“探索勾股定理”这一节课中应用变式教学案例和分析、教科书上的一道例题进行变式教学的案例与分析、以及一道课后习题进行变式教学的案例与分析。通过三次实践发现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是可行的,而且值得推广。本论文通过研究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实际操作和课堂实践,得出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数学变式教学对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利于促进教师更好地教授数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有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严霞[2](2014)在《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以长沙财经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职业中学的数学教学一直是比较低效的,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大家必须面对而且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有效性的视角分析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数学教学效果不佳,即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也没有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数学效率不高,即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掌握的知识量太少,要掌握既定的数学知识花费的时间太多;数学教学效益不明,即长远效益不明,当前效益不清。针对现状进行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从学科的地位及其内容来看:学科地位较低;学科内容与专业结合欠紧密,学科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基础来看: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数学基础较差,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弱;从教师的素质来看:教师专业素养低,教学能力弱,心理素质不佳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明。通过原因分析,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首先是提高学科地位,具体措施是思想上重视数学学科、政策上保护数学学科从而提高学科在职业学校的地位;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合理的处理数学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科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提升学科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力。其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顺应学生初中的数学知识结构来宏观把握整体、抓重点突难点、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层次来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增强学生自信;通过营造乐学的课堂氛围、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来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动机;通过构建应用平台来实现成功体验;最后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心理素质三个方面来提高教师素质。

林桂英[3](2013)在《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的实践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秋季学期,广西已经正式实行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在这场改革活动中,一线的中学生物教师作为承担中学生物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是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最终实践者,也是推动其顺利开展的核心力量。因而,要保证广西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就必须要对这些一线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但是实行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后,生物教学工作量增加了,很多学校正处于师资紧缺的状态,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因此不可能长期脱离工作岗位接受培训。这就导致了培训需要与教学工作之间的矛盾,那究竟什么样的培训模式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现状呢?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笔者开始大量研读与教师培训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开始关注身边的教师培训。在精心研读文献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师培训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活动为中心、具有实践导向性的培训模式,目前在教育技术类的教师培训活动中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它在中学生物教师培训中运用的效果如何?它能否满足当前广西新课程改革的培训需要?为了了解这些情况,笔者决定从实践的角度对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进行研究。而桂林市教科所开展的以“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科学探究课题任务促进教师培训效果的课题活动,即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契机。为了了解此次课题活动的效果,笔者认真研读与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相关和与科学探究能力评定相关的文献资料,编制中学生生物科学探究能力评定表、中学生物教师科学探究能力培训实践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桂林教科所开展的本次课题活动具有以下4个优势。首先,它以完成一项探究课题作为促进培训效果的任务,亦即将任务作为培训知识的载体,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习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的问题;其次,它让教师回到工作岗位上完成课题任务,很好地落实了培训学习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宗旨;再次,课题任务促使培训效果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可见度”高;最后,课题任务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参训教师个性化的需要。这些优势恰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广西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培训与教学工作相矛盾的难题。基于该课题活动显现出来的优势,笔者对该课题活动的流程进行总结归纳,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模式。该培训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将教师培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仅能够实现理论回归实践的培训目标,解决以往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的问题,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师资紧缺状态下教师培训与教学工作相冲突的难题,为省内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小文[4](2011)在《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因为它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工作状况,而且还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江西省三所师范学院教师为被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研究工具为《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应对方式问卷》。了解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现状,探讨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从社会宏观层面、学校管理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提出缓解、消除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但总体上并不严重,职业倦怠状况属于中等强度。(2)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学历、收入、任职和是否住新校区上没有显着性差异。(3)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婚姻状况、年龄、职称和工作年限上存在显着性差异。(4)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在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5)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在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6)职业倦怠各因子均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职业倦怠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存在显着负相关;情绪衰竭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着负相关;去个性化与支持利用度成显着负相关;低个人成就感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存在显着负相关。(7)解决问题、求助与职业倦怠总分、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存在显着负相关。(8)社会支持总分和支持利用度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极其显着,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着。(9)解决问题、求助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极其显着,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着。(10)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贾丽颖[5](2010)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铺开,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变革是学校文化的革新,而教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和最有活力的部分,在“新课改”中获得了新的诠释。良好的教师文化氛围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管理质量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以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理论和新课程蕴含的文化理念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文化的现实考察,笔者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和教师合作文化进行了重新理解与匡正。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种新型教师文化一一“鲁比克方块”教师文化,并对其实现策略进行了阐释。通过对中小学教师文化的现实考察,本文发现,现有中小学教师文化存在着科际交往差异明显、形式主义合作痕迹凸现、校本教研误解持续等基本特征。本文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与教师合作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首先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进行了剖析,历数了人们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曲解的原因及现实中人们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的态度,并从词源上重新分析了个人主义教师文化的真实寓意,为个人主义教师文化正名。其次,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与教师合作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对教师文化研究的“连续统”和“共生效应”的新视点。笔者结合我国现有教师文化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师文化即“鲁比克方块”教师文化,详细阐释了“鲁比克方块”教师文化的运行模式与特点,进而从有形的手(外在干预机制)和无形的手(内在激励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新型教师文化的实现策略。

王丽丽[6](2006)在《国内现行两套高中物理教材比较分析》文中指出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已进入第3个年头,已有山东、广东、海南、宁夏、江苏、辽宁、天津、安徽、浙江、福建10个省市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课改在统一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允许、鼓励各实验区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及需要编写、选择不同风格的教材。这样做既是优化物理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又可以引入不同教材间的竞争,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我国教材市场的优胜劣汰,促进教材改革的良好发展。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教材版本过多、混乱,师生难以选择等情况。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32家出版社出版了59套高中新教材。而教材是最基本、最重要、最具代表性、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教材要严格贯彻执行新课标的指导思想,要为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服务,要兼顾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本文选择了课改前后人教社出版的两套高中物理教材,根据比较教育学和教材评估、教材分析等理论,以案例分析、教材分析比较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内容、体系结构等多方面客观的分析、评价它们的异同和优缺点。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编写或选择教材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教师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尽快的适应新教材带来的挑战。本文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一章)是了解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国内的教育改革情况,发现我国教育(尤其指高中物理教材)存在的问题。理解新课标对物理教材改革的意义和挑战,思考教材的发展之路;第二部分(第二、三章)是根据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内容、体系结构、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适应性和实施性、版式这几个主要方面构建了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体系框架;第三部分(第四章)是客观、全面评价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分析它们的优缺点;第四部分(第五章)是根据上述分析、研究对教师如何适应新教材提出我的一些观点并为我国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提出建议。

Nora Arato,郄海霞[7](2002)在《改革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什么?——美国和匈牙利的比较》文中指出本文是密歇根大学教育跨文化研究协会(the Consortium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in Education,CCCRE)的研究工作的部分成果。该研究通过对七个国家的跨文化研究,分析了中学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研究的目标是:实现重大的教育改革,并分析改革目的、改革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影响改革实施的因素、改革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在将来实施改革时承担责任的意愿等。所有的研究都建立在对美国和匈牙利教育实地考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目的是探讨处于过渡时期的国家在发展市场社会时,对教师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影响。

二、改革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什么?——美国和匈牙利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什么?——美国和匈牙利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研究 ——以“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数学变式教学及其理论基础
    2.1 数学变式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2.2 数学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理论与数学变式教学
        2.2.2 马登理论与数学变式教学
        2.2.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与数学变式教学
        2.2.4 布鲁纳的“脚手架”理论与数学变式教学
        2.2.5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与数学变式教学
        2.2.6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数学变式教学
    2.3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2.3.1 目的性原则
        2.3.2 主体参与原则
        2.3.3 针对性原则
        2.3.4 反思性原则
        2.3.5 发展性原则
第3章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实际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 教师实施变式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1 我校数学教师实施变式教学调查结果的统计
        3.1.2 我校数学教师实施变式教学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建议
    3.2 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1 我校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结果的统计
        3.2.2 我校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结果的分析与建议
第4章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案例与分析
    4.1 定理的变式教学设计、案例与分析
        4.1.1 定理的变式教学设计
        4.1.2 定理的变式教学案例与分析
    4.2 例题变式教学案例与分析
    4.3 习题变式教学案例与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2 研究结论与展望
    5.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以长沙财经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有效
        二、有效性教学
第二章 有效性视角下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数学教学效果不佳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预定目标
        二、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 数学教学效率不高
        一、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掌握的知识量较少
        二、学生掌握既定的数学知识花费的时间太多
    第三节 数学教学效益不明
        一、数学教学的长远效益不明
        二、数学教学的当前效益不清
第三章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科在学校的地位及其内容影响教学有效性
        一、学科在学校的地位较低
        二、学科内容与专业结合欠紧密
        三、学科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
    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基础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
        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三、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较弱
    第三节 教师的素质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较弱
        三、教师的心理素质不佳
第四章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第一节 提高学科地位
        一、提高学科在职业学校的地位
        二、提高学科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
        三、提升学科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力
    第二节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夯实学生数学基础、增强学生自信
        二、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动机
        三、构建应用平台、促进成功体验
    第三节 提高教师素质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三、增强教师的心理素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3)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的实践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场观察引发的思考
        1.1.2 访谈结果及思考
        1.1.3 师范生实验培训效果的启发
    1.2 时代发展的要求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概念探析
        2.2.1 教师
        2.2.2 培训
        2.2.3 教师培训
        2.2.4 任务驱动
        2.2.5 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
    2.3 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的理论基础
        2.3.1 成人学习理论
        2.3.2 成就动机理论
        2.3.3 建构主义理论
        2.3.4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第3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活动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研究方案的制定
        3.1.1 调查对象
        3.1.2 研究内容
        3.1.3 研究方法
        3.1.4 调查研究步骤
    3.2 调查研究结果
        3.2.1 现场观察结果
        3.2.2 问卷调查结果
        3.2.3 个案访谈结果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现场观察评定结果分析
        3.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3.3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第5章 对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的建议
第6章 研究反思
    6.1 研究的不足之处
    6.2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学生生物科学探究能力评定细则
    附录2 中学生物教师科学探究能力培训实践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作品案例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4)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职业倦怠相关研究
        1.1.1 职业倦怠研究
        1.1.2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1.1.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1.2 社会支持研究
        1.2.1 社会支持的概念
        1.2.2 社会支持的分类
        1.2.3 社会支持作用的理论模型
        1.2.4 教师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1.2.5 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1.2.6 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研究现状
    1.3 应对方式研究
        1.3.1 应对方式的定义
        1.3.2 应对方式的主要理论
        1.3.3 教师应对方式研究现状
        1.3.4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现状
    1.4 问题提出与假设
        1.4.1 过去研究的局限
        1.4.2 研究基本假设
第2章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工具
        2.4.1 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
        2.4.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2.4.3 应对方式问卷
    2.5 研究程序
    2.6 数据处理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现状
        3.1.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3.1.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现状
        3.1.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现状
    3.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2.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3.2.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3.3.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3.3.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3.4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中介效应检验
    3.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结构方程建模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4.1.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
        4.1.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4.1.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4.1.4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4.1.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职称上的差异分析
        4.1.6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4.1.7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工作年限上的差异分析
        4.1.8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收入上的差异分析
        4.1.9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任职上的差异分析
        4.1.10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是否住新校区上的差异分析
    4.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4.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4.4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4.4.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4.4.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4.5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4.5.1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回归分析的讨论
        4.5.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回归分析的讨论
        4.5.3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应对方式中介效应的讨论
第5章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方法
    5.1 从社会宏观层面
        5.1.1 全社会要形成热爱知识,尊重科学,尊重教师的良好氛围
        5.1.2 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5.1.3 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5.1.4 提高地方高师院校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5.1.5 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5.2 从学校管理层面
        5.2.1 建立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5.2.2 提高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质量
        5.2.3 加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
        5.2.4 有效运用激励方式,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
        5.2.5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地方高师院校教师心理保健体系
        5.2.6 形成教师支持系统
        5.2.7 实行民主管理
    5.3 从教师个体层面
        5.3.1 正确认识和看待教师的工作
        5.3.2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正视职业倦怠现象
        5.3.3 学会情绪疏导,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3.4 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5.3.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社会支持
        5.3.6 引导教师采用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5.3.7 加强体育锻炼,让身体协调运转
        5.3.8 学会放松,丰富生活
        5.3.9 勤奋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问题的确定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
        (一) 文化
        (二) 学校文化
        (三) 教师文化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深度访谈法
        (三) 比较研究法
    五、相关研究概述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教师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理论
        (一) 个人主义教师文化
        (二) 派别主义教师文化
        (三) 自然合作教师文化与人为合作教师文化
    二、新课改蕴含的文化理念
        (一) 强调主体存在的文化意义
        (二) 民主与合作的文化意识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文化现实考察
    一、调查情况简介
    二、调查结果:中小学教师文化现有特征
        (一) 科际交往差异明显
        (二) 人为合作、形式主义合作痕迹凸现
        (三) 对校本教研误解持续
        (四) 组长发挥带头作用
        (五) 学科教学技术取向性需求强烈
第四章 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
    一、误解与匡正:个人主义教师文化
        (一) 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的曲解
        (二) 对个人主义教师文化的匡正
    二、个人主义教师文化与教师合作文化关系重解
        (一) 连续统:二者关系的重新定位
        (二) 重情境:两种文化类型的综合运用
第五章 新型教师文化及其构建策略
    一、"鲁比克方块"教师文化初探
        (一) 源起与依据
        (二) "鲁比克方块"(Rubik’s Cube)教师文化模型建构
    二、新型教师文化的实现策略
        (一) 有形手的实现策略
        (二) 无形手的实现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国内现行两套高中物理教材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简述
    1.1 背景和问题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目的
第二章 高中物理教材比较的理论基础
    2.1 现代课程理论(针对物理课程本身)
    2.2 现代教学理论(针对教师)
    2.3 现代学习理论(针对学生)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体系框架
    3.1 构建教材比较体系框架的原则
    3.2 构建框架的思路及要求
    3.3 知识内容方面
    3.4 教材的体系结构
    3.5 教材在培养学生能力——智力方面
    3.6 教材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非智力因素
    3.7 教材的适应性和实施性方面
    3.8 教材的文字、图片和版面设计等方面
    3.9 体现课程目标方面
第四章 国内两套高中物理教材的比较分析及相关建议
    4.1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4.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4.3 定量对比图表
第五章 对教师应如何适应新教材和如何编写、选择教材提出建议
    5.1 教师应如何适应新教材的变化
    5.2 对我国相关地区选择、编写高中物理教材的建议
结束语
致谢
英文摘要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7)改革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什么?——美国和匈牙利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的方向
二、两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情况
    1. 美国
    2. 匈牙利
三、改革的结果
    1. 教育改革概况
    2. 对改革结果的调查
        改革的特性
        .改革的由来
        改革的目的
        教师的主权意识
        改革的时间安排
        促进改革的因素
        阻碍改革的因素
        改革对教师工作生活的影响
        改革对教师与他人关系的影响
        改革对教师时间安排的影响
        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影响
        改革对学生学习程度的影响
        教师对改革的感受
        教师参与未来类似改革的意愿
四、结论

四、改革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什么?——美国和匈牙利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应用研究 ——以“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D]. 金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7)
  • [2]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以长沙财经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为例[D]. 严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3]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的实践效果研究[D]. 林桂英.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4]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D]. 张小文. 赣南师范学院, 2011(04)
  • [5]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 贾丽颖.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0(04)
  • [6]国内现行两套高中物理教材比较分析[D]. 王丽丽. 辽宁师范大学, 2006(05)
  • [7]改革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什么?——美国和匈牙利的比较[J]. Nora Arato,郄海霞. 比较教育研究, 2002(S1)

标签:;  ;  ;  ;  ;  

改革给教师工作带来了什么? - 美国和匈牙利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