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疼痛的外周机制和调节

炎症性疼痛的外周机制和调节

一、PERIPHERAL MECHANISMS AND MODULATION IN INFLAMMATORY PAIN(论文文献综述)

周开升,赵光海,南伟,张海鸿[1](2021)在《TRPV1通道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疼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一种特异性反应。其主要分为伤害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后者主要包括炎症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性疼痛。与视觉、听觉等独立的感觉不同,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混杂的感觉状态,传统的镇痛药物对其镇痛效果不佳。寻找新型镇痛靶点是镇痛药物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1, TRPV1)通道是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TRP)通道的一员,在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已经被证明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目前已有的TRPV1通道参与炎症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性疼痛的有关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能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丹妮[2](2021)在《氢吗啡酮介导MAPK/ERK通路对内脏痛的镇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吴淑燕,林铭雪,陈安迪,邓健慧,陈晓辉,郑晓春[3](2021)在《骨癌痛的发生机制及应急用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骨癌痛是指恶性肿瘤在骨转移部位引起的程度剧烈的慢性疼痛状态,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独特的癌性爆发痛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本文结合领域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骨癌痛发生机制及应急用药进展,以期为骨癌疼痛的治疗提供参考。

刘美辰[4](2021)在《磁靶向Fe3O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躯体的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相关病症引起的疼痛,占患有慢性疼痛人群的1/5到1/4,在平常人群中的患病率甚至高达8%。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常常伴有无刺激的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以及痛觉超敏的表现。病人时常感受到比其他慢性疼痛人群更剧烈的疼痛感,其日常起居,生活状态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虽然神经病理性疼痛十分常见,但患者通常不能从目前的药物中获得足够的疼痛缓解,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在最近20年中,干细胞移植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前景的方法。目前,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源性干细胞、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前体细胞等多种干细胞已被用于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干细胞在治疗神经性疼痛方面具有很强的治疗潜力,可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典型的症状与表现,如痛觉过敏、痛觉超敏等,且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了验证。也有少部分干细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实验获得开展,效果良好。虽然,干细胞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令人兴奋,但是,干细胞在有效地运送到靶部位方面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干细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前实验中,主要通过鞘内注射或尾静脉注射,使细胞自动靶向脊髓或相应的损伤区域中。有研究表示,尾静脉注射后,干细胞大多困在肺中,须经一段时间才能部分归巢至所需部位。而鞘内注射作为一种有创性给药方式,则拥有许多临床禁忌症以及感染风险,严重的更将造成脊髓损伤。因此,如何将干细胞招募到脊髓是限制提高干细胞治疗有效性的重要问题。此时,磁靶向技术为我们提供了诱人的可能性。在此,我们应用了以Fe3O4纳米粒子为核心,聚多巴胺(PDA)为壳层的Fe3O4@PDA复合超粒子以及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建立了磁铁靶向治疗系统。我们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用Fe3O4@PDA标记,使干细胞由于负载Fe3O4@PDA而具有磁性。然后,将获得的Fe3O4@PDA标记的干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内,通过磁场的引导,使大量的干细胞可以输送到脊髓疼痛相关反应的节段,从而充分利用干细胞的修复功能,使干细胞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更快更好,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干细胞治疗策略提供新的尝试。方法:1.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热分解乳化法制备Fe3O4@PDA纳米粒子,并用透射电镜对其形态进行表征。2.通过溶血试验、CCK-8法及普鲁士蓝染色法,确定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材料浓度;通过流式细胞术、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诱导及CCK-8法,验证构建的Fe3O4@PDA纳米粒子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干细胞表征、分化、增殖能力。3.体外验证Fe3O4@PDA纳米粒子及Fe3O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磁性效应。4.用大鼠建立了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通过记录体重、脏器重量来评估干细胞以及Fe3O4@PDA纳米粒子对大鼠的生长发育的可能存在的危害及毒性,并对主要脏器进行了HE染色。5.应用小动物荧光成像技术对大鼠体内的干细胞分布进行了追踪。6.测量了机械缩足阈值及热缩足潜伏期来评估大鼠的行为学疼痛反应;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CR评估了脊髓即早基因c-Fos(疼痛分子水平指标)的表达;采用髓鞘固蓝染色评估了大鼠脊髓的髓鞘改变。7.应用ELISA技术计量了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变化,评估磁靶向Fe3O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外周抗炎作用。8.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及PCR技术检验了大鼠脊髓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和离子钙结合衔接子分子-1(IBA-1,小胶质细胞标记物)的变化,探究干细胞与中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结果:1.我们获得了纯度较高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合成了稳定的Fe3O4@PDA纳米粒子。2.当标记间充质干细胞的材料浓度为50μg/ml时,显示细胞标记率良好,且血液相容性好,细胞活力强;应用50μg/ml材料浓度构建的Fe3O4@PDA纳米粒子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干细胞表征、分化能力不受影响,且Fe3O4@PDA不会抑制干细胞的增殖能力。3.Fe3O4@PDA纳米粒子和Fe3O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磁性效应在体外得到验证。4.各组大鼠治疗过程中,体重、脏器系数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结果呈现,大鼠主要循环器官微观结构正常,无毒性损伤。5.小动物荧光成像结果显示,在磁铁作用下,Fe3O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归巢至脊髓的速度加快,且聚集在脊髓的数量更多。6.机械缩足阈值及对大鼠后足的观察显示,磁靶向Fe3O4@PDA标记的干细胞组最早并持续降低了大鼠机械超敏反应,同时减轻了大鼠的后足卷曲和后足保护现象;磁靶向Fe3O4@PDA标记的干细胞降低了脊髓c-Fos的表达并减少了脊髓的脱髓鞘现象。7.血清ELISA显示,干细胞降低了血清中IL-6的含量;Fe3O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未对外周血中的炎性因子产生明显的变化。8.免疫荧光染色和PCR结果显示,CCI手术导致大鼠脊髓的GFAP和IBA-1表达显着增加,而干细胞可降低GFAP和IBA-1的表达;磁靶向Fe3O4@PDA纳米粒子标记的干细胞注射后第一天即显着降低了CCI手术导致的GFAP和IBA-1的表达,抑制作用最为显着。结论:1.我们成功获得了Fe3O4@PDA纳米粒子,并使其被间充质干细胞内化。获得的标记了Fe3O4@PDA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干细胞本身特性未发生改变,且具有磁性,其运动可受外在磁场影响。2.我们将标记了Fe3O4@PDA的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内,在磁场和Fe3O4@PDA的协同作用下,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治疗效果良好。干细胞更多更快聚集在了脊髓疼痛相关反应的节段(L4-L6),解决了干细胞招募到脊髓的低效率问题,从而充分利用了干细胞的修复功能,在注射细胞后的早期即产生了良好的治疗效果。3.磁靶向Fe3O4@PDA纳米粒子标记的干细胞通过早期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来实现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治疗作用。

尤荻[5](2021)在《电刺激联合Cs-Au/GelMA水凝胶对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ies,BPI)后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其中神经节前颈根撕脱伤后会产生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同时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涉及多种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如神经炎症、胶质细胞活化等,常规的镇痛药物治疗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和类阿片药物,尽管有多种药物可以选择,甚至是联合应用,但临床满意率仍不足一半,而且还要受到不同程度副作用的影响。近年,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希望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水凝胶是由一种可通过非侵入性的方式注入受损部位的组织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可塑性,并通过搭载药物、细胞、纳米粒子等进行局部释放,强化治疗作用,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和神经再生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见光交联的可注射性甲基丙稀酸明胶(methylacrylic acid gelatin,Gel MA)水凝胶,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序列,对细胞粘附、分化、增殖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已广泛用于心脏、皮肤、骨骼等多领域的研究中,也被证明可以在脊髓损伤的研究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为此,我们拟构建一种基于Gel MA水凝胶的生物支架体系,通过加入壳聚糖(chitosan,Cs)改性的金纳米粒子(Cs-Au NPs),利用金纳米独特生物学性能,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通过抑制神经炎症的水平减轻臂丛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而且金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神经损伤后主要是神经电传导的破坏,而电刺激(electrical stimulation,ES)治疗被报告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可以干预神经传导的“闸门变化”,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和活化。综合考虑神经炎症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拟构建一种含有Cs-Au NPs的Gel MA水凝胶,并联合电刺激共同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本研究将在4章构建Cs-Au/Gel MA水凝胶,并对其表征进行检测,在第5章通过动物模型检测Cs-Au/Gel MA水凝胶和电刺激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研究目的:研究BP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这一过程中胶质细胞、神经炎症水平的变化规律。应用组织工程学手段结合物理治疗——电刺激,治疗BPI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构建一种具有潜在导电性能、生物学安全性良好、具有可降解性、亲水性的Cs-Au/Gel MA,选取合适的电刺激频率。分析神经电刺激、Cs-Au/Gel MA水凝胶及其联合应用,对大鼠BPI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行为学变化、生化改变、细胞学变化的影响,评价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推断其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活化,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神经炎症有关。研究方法:1.选定初始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为4g的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神经节前颈根撕脱伤(preganglionic cervical root avulsion,PCRA)模型(钝性撕脱C6-C8颈神经后根),研究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的行为学、细胞学、生化指标变化。2.通过与假手术组进行对比,在损伤后的第1、2、3、5和7天分别测量两组大鼠的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每次进行行为学检测后,将大鼠处死切取大鼠脊髓组织进行免疫印迹检查,检查指标包括离子钙结合受体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3.制备Cs-Au/Gel MA水凝胶并进行表征检测,先合成Cs包裹的Cs-Au NPs,再通过细胞实验筛选最适的浓度用于合成Cs-Au/Gel MA水凝胶。4.使用明胶为原材料合成Gel MA水凝胶,并检测其固液转化性能,合成Cs-Au/Gel MA水凝胶检测其亲水性、降解性。5.通过细胞实验筛选最适合的电刺激频率后,应用于动物实验中。6.实验动物随机分为PCRA组(不给予治疗)、ES组(200 Hz电刺激治疗)、Cs-Au/Gel MA水凝胶组(损伤局部注射Cs-Au/Gel MA水凝胶)、联合治疗组(电刺激治疗+水凝胶局部注射);治疗3日后,处死大鼠后取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Iba-1、GFAP、IL-1β、IL-6和TNFα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受累节段脊髓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1,SOD1)、超氧化物歧化酶-2(Superoxide dismutase-2,SOD2)、氮氧化物-2(nitrous oxides-2,NOX2)、氮氧化物-4(nitrous oxides-4,NOX4)等氧化损伤指标;7.连续监测PCRA组、ES组、Cs-Au/Gel MA水凝胶组、联合治疗组大鼠造模后3周的行为学变化——MWT和TWL。研究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PCRA模型大鼠术后的MWT和TWL明显降低,过程中可见假手术组虽然术后早期也会出现疼痛敏感,但很快可以自行恢复;而PCRA组术后早期疼痛敏感水平略有改善,但之后一直维持在一个疼痛敏感状态。2.与假手术组相比,PCRA模型鼠的脊髓组织中Iba-1和GFAP的表达均增加,即胶质细胞含量增加;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水平也均有升高,即促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增加,并会在损伤后的第2、3日达到高峰,所以后续研究中我们选取术后前3日作为干预治疗的时间窗。3.Cs-Au NPs形态均匀,呈分散分布,浓度为0.05 mg/ml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最佳,并按此浓度制备Cs-Au/Gel MA水凝胶。4.0.05 mg/ml的Cs-Au/Gel MA水凝胶接触角约为81.2°,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在大鼠皮下植入Cs-Au/Gel MA水凝胶后,术后1-5周进行取样发现均无明显的炎症反应、且水凝胶体积逐渐减小,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可降解性。5.电刺激和Cs-Au/Gel MA水凝胶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胶质细胞的增生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但电刺激的作用更为明显,疗效更为显着。损伤后3日,相较于PCRA组,Cs-Au/Gel MA组、ES组、联合治疗组Iba-1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相较于PCRA组,ES组、联合治疗组GFAP表达量均明显减少(P<0.01);6.相较于PCRA组,三个治疗组中的IL-1β、IL-6和TNF-α均明显下降,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7.电刺激还可以有效抑制BDNF的产生,而Cs-Au/Gel MA水凝胶对氧化损伤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二者的联合治疗,较单独任何一种都更为有效。研究结论:1.PCRA后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且在早期不会自行好转。2.PCRA后大鼠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会发生增殖与活化,其中小胶质细胞在疼痛维持的过程中可能更为重要。3.PCRA后大鼠脊髓内IL-1β、IL-6、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会增加,其峰值出现在损伤后的48-72 h。4.Cs-Au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过高浓度反而可能抑制细胞的增殖。5.Cs-Au/Gel MA水凝胶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良好的塑性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6.ES和Cs-Au/Gel MA水凝胶均可抑制PCRA后的胶质细胞增殖与活化、减少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且二者联合应用疗效可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刘兴星[6](2021)在《针刺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趋化因子的影响及脊髓CCL7介导针刺镇痛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趋化因子作为细胞因子,在疼痛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趋化因子参与针刺镇痛的研究较少。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已经发现针刺上调血清和脊髓中趋化因子CXCL1参与镇痛作用,但未涉及其他趋化因子。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针刺足三里对CFA炎性痛小鼠镇痛有效的平台,对脊髓、血清和足垫部位趋化因子进行筛选,明确针刺对不同部位趋化因子的作用,筛选出参与针刺镇痛的趋化因子及部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50μl CFA右侧足底皮下注射诱导的佐剂性关节炎小鼠炎性痛模型,针刺双侧足三里穴,于造模前后及1-7天针刺后测量热辐射痛及机械痛,针刺第7天后取材脊髓,ELISA检测PGE2,确立针刺对CFA小鼠的镇痛效应。在针刺镇痛有效的基础上,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脊髓、血清和足垫部位趋化因子CCL2、CCL7、CXCL12、CXCL13、CX3CL1蛋白含量,采用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CXCL2蛋白含量,RT-q PCR技术检测脊髓部位上述趋化因子及受体表达量,筛选出可能参与针刺镇痛的趋化因子及作用部位,中和筛选出的脊髓目标趋化因子CCL7,观察其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在明确脊髓CCL7介导针刺镇痛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研究其镇痛机制,采用RT-q PCR方法对比检测针刺7天状态下和鞘内注射CCL7中和抗体状态下,脊髓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以及多巴胺D2受体m 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脊髓中CCR2(趋化因子CCL7的受体)、Th蛋白在神经元上表达情况。结果:1.针刺可减轻CFA小鼠炎性痛:痛阈测量结果显示:造模前,机械痛与热痛阈值各组基础值没有差异(P>0.05);造模后,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与针刺组小鼠足底热辐射痛阈值以及机械痛阈值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痛阈值升高,从第1天起效(P<0.01),一直持续到第7天(P<0.01)。ELISA结果显示: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PGE2显着升高(P<0.01),针刺组PGE2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降低(P<0.05)。2.液相芯片结果发现,针刺可上调脊髓组织中CCL7、CXCL2,上调血清中CXCL2、CXCL12,对足垫中趋化因子均有下调趋势。RT-q PCR结果发现针刺可上调脊髓中CCL2、CCL7、CXCL13 m RNA表达量,筛选出脊髓趋化因子CCL7为针刺变化明显趋化因子。液相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在脊髓: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CX3CL1升高(P<0.05),其余因子未见明显变化,针刺组CCL7(P<0.01)、CXCL2(P<0.05)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CCL7(P<0.01)、CXCL2(P<0.05)升高、CX3CL1有降低趋势(P=0.054)。在血清:与盐水组比,模型组CCL2、CCL7、CXCL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CCL2、CCL7、CXCL2、CXCL1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CL2、CCL7有下降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CXCL2、CXCL12升高(P<0.05);其余趋化因子无明显变化。在足垫: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CL2下降(P<0.05)、CCL7、CXCL12、CXCL13、CX3CL1有下降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RT-q PCR检测脊髓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结果显示,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CXCL12、CXCR4 m RNA表达量升高(P<0.05),针刺组CCL7(P<0.01)、CXCL13(P<0.01)、CCL2(P<0.05)、CXCL12(P<0.05)、CXCR4(P<0.05)m RNA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CCL2、CCL7、CXCL13 m RNA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其余因子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中和脊髓CCL7可拮抗针刺镇痛效应,脊髓CCL7参与针刺镇痛:中和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第1天,与模型+PBS组相比,针刺+PBS组痛阈升高(P<0.05),针刺+低剂量中和剂组、针刺+高剂量中和剂组痛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针刺+PBS组相比,针刺+1μg中和抗体组痛阈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4μg中和抗体组痛阈值有下降趋势,但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针刺+1μg中和抗体组比,针刺+4μg中和抗体组痛阈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上调脊髓中Th m RNA表达量,对Drd2 m RNA表达量有上调趋势,中和脊髓CCL7可下调脊髓Th m RNA表达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脊髓Th、CCR2在神经元表达。针刺7天RT-q PCR实验结果显示: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Th m RNA表达量有下降趋势(P>0.05)、Drd2 m RNA表达量有下降趋势(P>0.05),针刺组Drd2 m RNA表达量上调(P<0.05)、Th m RNA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Th m RNA表达量上调(P<0.05)、Drd2 m RNA表达量有上升趋势(P>0.05)。中和脊髓CCL7后RT-q PCR结果显示:与模型+PBS组相比,针刺+PBS组Th m RNA表达量上调(P<0.05),针刺+4μg中和抗体组表达量下调(P<0.05);与针刺+PBS组相比,针刺+1μg中和抗体组、针刺+4μg中和抗体组Th m RNA表达量下调(P<0.05)。RT-q PCR结果显示,各组间Drd2m RNA表达量比较均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CR2阳性表达细胞与神经元相似。结论:1.针刺双侧足三里可改善CFA模型小鼠炎性痛。2.针刺可影响多部位趋化因子参与针刺镇痛。在足垫,针刺降低促炎的趋化因子CCL2、CCL7、CXCL12、CXCL13、CX3CL1;在血清,针刺降低促炎趋化因子CCL2,升高镇痛趋化因子CXCL2;在脊髓,针刺升高脊髓中趋化因子CCL7、CXCL2,降低致痛趋化因子CX3CL1的表达。3.脊髓中CCL7参与针刺镇痛;初步表明脊髓部位CCL7镇痛机制可能与Th有关,仍需进一步研究。

欧阳俊琳[7](2021)在《神经连接蛋白Neuroligin1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疼痛,由于其机制复杂,至今难以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脊髓背角浅层的感觉型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神经连接蛋白1(Neuroligin1,NL1)是一种兴奋性突触后膜粘附分子,它可以介导兴奋性突触的活性,从而促进兴奋性神经元的活化。囊泡谷氨酸转运体2(Vglut2)是兴奋性谷氨酸能神经元最常见的标记物。目的:本实验欲研究兴奋性神经元上表达的NL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本实验选取8-12周成年雄性Vglut2-cre+/-转基因小鼠38只,Vglut2+/-Ai3+/-转基因小鼠6只。随机分为4组:(1)假手术组(Sham):8只Vglut2-cre+/-转基因鼠+3只Vglut2+/-Ai3+/-转基因鼠;(2)神经病理性痛组(SNI):8只Vglut2-cre+/-转基因鼠+3只Vglut2+/-Ai3+/-转基因鼠;(3)神经病理性痛+阴性对照病毒组(SNI+NC-AAV):11只Vglut2-cre+/-转基因鼠;(4)神经病理性痛+NL1干扰病毒组(SNI+NL1-AAV):11只Vglut2-cre+/-转基因鼠。(1)是(2)的对照组,(3)是(4)的对照组。Sham组小鼠切开右侧大腿皮肤,仅暴露不损伤坐骨神经,SNI组小鼠的右侧大腿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后构建SNI模型,SNI+NC-AAV组和SNI+NL1-AAV组小鼠在构建SNI模型后,立即于脊髓背角注射NC-AAV和SNI+NL1-AAV病毒。术前及第术后第1、3、7、10、14、21天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足底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术后第21天处死小鼠并迅速取出L4-L6段脊髓腰膨大,用RT-PCR和Wes tern blot检测其NL1的表达含量;免疫组化检测NL1、cofilin、磷酸化的cofilin(p-cofilin)及GluR1在脊髓背角的共定位情况。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兴奋性神经元主要位于脊髓背角浅层,且68.0±2.6%的兴奋性神经元表达NL1;表达NL1的兴奋性神经元有78.6±3.2%表达p-cofili n;表达NL1的兴奋性神经元有64.7±5.0%表达GluR1。(2)PWT结果显示:4组小鼠的患侧基础PWT值未有明显差异。从术后第3天开始,SNI组比Sham组的患侧PWT值低(P<0.05),一直持续到术后第21天;从术后第7天开始,SNI+NL1-AAV组比SNI+NC-AAV组的患侧PWT值高(P<0.05),一直持续到术后第21天。(3)RT-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SNI组的NL1和GluR1表达含量升高(P<0.05);与SNI+NC-AAV组相比,SNI+NL1-AAV组的NL1和GluR1表达含量降低(P<0.05);4组cofilin的表达含量未有明显差异。(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SNI组的NL1,p-cofilin,GluR1表达含量升高(P<0.05);与SNI+NC-AAV组相比,SNI+NL1-AAV组的NL1,p-co filin,GluR1表达含量降低(P<0.05);4组的cofilin表达含量未有明显差异。结论:脊髓背角中的大多数兴奋性神经元可以表达NL1,且兴奋性神经元中的N L1通过调控cofilin的磷酸化及上调GluR1的表达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

李萍[8](2021)在《甘草查尔酮A对CCI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治疗性腹腔注射甘草查尔酮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研究目的为明确甘草查尔酮A(Licochalcone A,Lic-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治疗效果,建立大鼠慢性坐骨神经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并在NP出现后,对大鼠行系统性腹腔注射Lic-A,检测大鼠疼痛行为学以及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神经元、炎性因子、抑炎性因子、p38MAPK、p-p38的变化,并测定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转变,研究Lic-A对CCI大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剂量关系;研究Lic-A治疗NP的潜在机制。研究方法前人实验已观察到CCI术后4d时大鼠已经形成稳定的机械性刺激及热刺激诱发痛。我们在CCI术后4~10d每天给予腹腔注射Lic-A。在第一步实验中,检测Lic-A对假手术大鼠的作用,24只SD大鼠行假手术(大鼠左后肢仅被切开皮肤,对肌肉进行分离使坐骨神经干游离,缝合切口并行消毒处理)。随机分为4组:Lic-A(1.25mg/kg)低剂量组、Lic-A(2.50mg/kg)中剂量组、Lic-A(5.00mg/kg)高剂量组和Vehicle组(等体积DMSO+PBS)。在第二步实验中,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CCI组和Lic-A低剂量治疗组[L(L)组]、Lic-A中剂量治疗组[L(M)组]、Lic-A高剂量治疗组[L(H)组],每组18只。三组Lic-A的剂量分别为1.25、2.50、5.00mg/kg(CCI术后4d至CCI术后10d,腹腔注射Lic-A,上述剂量的Lic-A分别溶于5ul的DMSO中,然后用0.5mlPBS稀释);Control组和CCI组分别注射等体积DMSO+PBS。1、在第一步及第二步实验中,分别测定CCI术前1d、术后4d(给药前)、6d、8d、10d不同时间点大鼠的机械性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及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2、于CCI术后10d时对各组大鼠进行取材(脊髓背角腰膨大部位L4~6),应用免疫荧光染色不同组脊髓背角钙离子结合蛋白受体分子-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i,NeuN)阳性细胞及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 Blot,WB)检测IBA1蛋白的表达水平。3、免疫荧光检测各组M2型细胞的数量比例变化,并且通过qPCR测定M1型细胞标志物iNOS,CD32,CD86以及M2型细胞标志物CCL-22、TGF-βmRNA的转录水平。4、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不同组脊髓背角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 6(Interleukin-6,IL-6)和抑炎性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表达水平。5、WB测定实验动物脊髓背角p38、p-p38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在各个检测时间点,三种浓度Lic-A对假手术大鼠的痛觉阈值无影响。CCI组SD大鼠在建模后表现出机械性刺激痛觉过敏,PWT低于Control组(P<0.05)。而腹腔注射Lic-A后中、高剂量Lic-A均能导致PWT升高(P<0.05),Lic-A对CCI诱导的机械性刺激痛觉过敏的治疗效果呈药物剂量相关。Lic-A对PWL的影响与其对PWT的作用类似。2、在CCI术后10d时,相比Control组,免疫荧光染色示CCI大鼠IBA1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Lic-A组IBA1阳性细胞数较CCI组少(P<0.05)。各个组NeuN阳性细胞数统计差异无意义。WB检测示CCI组较Control组IBA1蛋白表达升高(P<0.05);Lic-A抑制IBA1蛋白的表达(P<0.05)。研究表明,Lic-A能够降低CCI术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且呈药物剂量依赖性;Lic-A不改变各组大鼠神经元数量。3、用IBA1/CD206抗体对脊髓背角进行免疫荧光双染,与前面的实验结果一致,在L4~6脊髓背角中,相较于Control组,CCI组中增殖激活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Lic-A(H)组中增殖的小胶质细胞较CCI组少。CCI组的IBA1/CD206抗体共染的小胶质细胞占全部小胶质细胞的比率较Control组呈现出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组的IBAl/CD206抗体共染的小胶质细胞占全部小胶质细胞的百分比高于CCI组(P<0.05)。qPCR检测Ml及M2型特异性mRNA表达水平,腹腔注射Lic-A后,M1型细胞标志物iNOS、CD32、CD86 mRNA的转录水平下调,M2型细胞标志物CCL-22、TGF-βmRNA的转录水平上调;表明Lic-A上调CCI术后M2型细胞比例。4、与Control组相比,CCI大鼠脊髓背角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Lic-A(M)、Lic-A(H)组中炎性细胞因子较CCI组均下降(P<0.05)。抑炎性因子IL-10呈现出相反的剂量水平,CCI术后IL-10增多,较Control组统计差异无意义,给予Lic-A注射后,IL-10的量增多。表明Lic-A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脊髓背角炎性因子、促进抑炎性因子的表达。5、WB检测示CCI组较Control组p-p38蛋白表达升高(P<0.05);Lic-A组p-p38蛋白表达水平较CCI组降低(P<0.05)。Lic-A以药物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p-p38的上调(P<0.05)。研究结论及意义该部分,我们在CCI术后4d开始系统腹腔注射Lic-A,这更符合NP患者就诊时已有明确的痛觉过敏但尚未达到疼痛高峰期的临床实际,也尽可能避免手术引起的坐骨神经周围组织受损引起的疼痛刺激。该部分研究阐明Lic-A可以抑制CCI大鼠脊髓背角免疫反应,对小胶质细胞在NP中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从而治疗性减轻NP,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二、预防性腹腔注射甘草查尔酮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研究目的提前对大鼠腹腔注射Lic-A并建立CCI动物模型,测定大鼠PWT和PWL、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因子及p38MAPK、p-p38、NF-κBp65、p-p65的变化,旨在研究Lic-A对CCI大鼠NP的预防效果及潜在的机制。研究方法在第一步实验中,我们检测预防性腹腔注射Lic-A对假手术大鼠的作用,24只SD大鼠行假手术(左后肢仅皮肤被切开,暴露肌肉并游离坐骨神经干,然后对其切口进行逐层缝合并消毒)处理。随机分为4组:Lic-A(1.25mg/kg)组、Lic-A(2.50mg/kg)组、Lic-A组(5.00mg/kg)和Vehicle组(等体积DMSO+PBS)。在第二部分,取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CCI组和Lic-A低剂量预防组[Lic-A(L)组]、Lic-A中剂量预防组[Lic-A(M)组]、Lic-A高剂量预防组[Lic-A(H)组],每组 15 只。三组Lic-A的剂量分别为 1.25mg/kg、2.50mg/kg、5.00mg/kg(CCI术前3h至CCI术后10d,腹腔注射Lic-A,上述剂量的Lic-A分别溶于5ulDMSO中,然后用0.5mlPBS稀释);Control组和CCI组分别注射等体积DMSO+PBS。1、在第一步和第二步实验中,分别检测注射Lic-A前、CCI术后1、3、7、10、14、21d各个时间点大鼠PWT及PWL。2、CCI术后10d时各组随机选取部分大鼠进行取材,免疫荧光检测不同组脊髓背角中IBA1、NeuN 阳性细胞数,WB检测IBA1蛋白的表达水平。3、ELISA法测定不同组脊髓背角中IL-1β、TNF-α、IL-6及IL-10的表达水平。4、WB测定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p38MAPK、p-p38以及p65、p-p65蛋白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p-p65 mRNA的水平。研究结果1、在各个时间点,三种浓度的Lic-A对假手术大鼠PWT及PWL无影响。2、在1d、3d、7d、10d、14d、21d各个时间点,CCI组大鼠与Control组大鼠相比,PWT明显下降(P<0.05)。不同剂量的Lic-A对CCI诱导的PWT的降低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Lic-A(H)组PWT明显高于CCI组,至少保持至CCI术后21d;Lic-A(M)PWT高于CCI组至少保持至CCI术后14d。Lic-A(L)组仅在CCI术后第10d PWT高于CCI组。在该部分研究中,我们观察到高剂量的Lic-A(5.00mg/kg)可以在停止给予药物后至少11天内预防CCI大鼠机械性刺激痛敏;而中等剂量的Lic-A(M)能维持至少4天;1.25 mg/kg Lic-A停药无效。腹腔注射Lic-A对PWL的影响与PWT相似。3、免疫荧光检测示Control组IBA1阳性细胞数量较少,而IBA1阳性细胞数在CCI组显着增多。预防性给予Lic-A腹腔注射后,与CCI组相较,Lic-A组IBA1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五组大鼠脊髓背角中NeuN阳性细胞数统计差异无意义。此外,WB检测分析显示,CCI组较Control组IBA1蛋白表达升高(P<0.05),Lic-A组IBA1蛋白表达较CCI组降低(P<0.05);预防性腹腔注射Lic-A以剂量依赖方式下调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对神经元数量无影响。4、与Control组比较,CCI组脊髓背角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的表达均升高(P<0.05),持续腹腔注射Lic-A后,Lic-A组中炎性因子表达水平较CCI组均明显下降;CCI术后抑炎性因子IL-10表达增高,但较Control组统计差异无意义,给予Lic-A处理后,IL-10表达量升高,与药物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5、应用WB测定磷酸化p38及磷酸化p65的水平,相比Control组,CCI组磷酸化p38及磷酸化p65蛋白水平升高(P<0.05);给予腹腔注射Lic-A后,Lic-A组p-p38、p-p65蛋白水平低于同时间点的CCI组(P<0.05),且呈现出药物剂量依赖关系。qPCR检测p-p65mRNA的表达水平,CCI组大鼠脊髓p-p65mRNA表达水平上调,Lic-A组p-p65mRNA表达水平低于CCI组(P<0.05)。qPCR基因检测与WB蛋白检测结果一致,Lic-A下调脊髓背角中磷酸化p65的表达。研究结论及意义在CCI术前3h开始预防性注射Lic-A能降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程度及炎症介质的水平,减轻NP的病理过程,有效预防性减轻NP的严重程度,并且对神经元的数量不产生影响。上述结果提示Lic-A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预防NP的植物提取物。在未来的几年里,经过长期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对Lic-A的疗效和作用机理将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或许可以成为预防NP可行的临床选择。三、甘草查尔酮A通过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减轻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目的探讨Lic-A是否经过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炎性因子表达,对NP起镇痛作用。研究方法30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 5 组:Control 组、CCI 组、CCI+Lic-A、CCI+p38 抑制剂SB203580组及CCI+p38激动剂anisomycin+Lic-A组;其中Lic-A注射浓度为上述大鼠疼痛行为学测试结果选取的最佳剂量5.00mg/kg;腹腔给予Lic-A及鞘内给予SB203580、anisomycin的时间为CCI术前3h至术后10d。药物干预前及CCI术后1d、3d、7d、10d测定大鼠的PWT及PWL;在CCI术后10d时,将各组大鼠进行取材,应用WB技术检测p-p38、p-p65蛋白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p-p65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在CCI术后1d、3d、7d、10d各个时间点,CCI组大鼠与Control组相比,PWT值下降;CCI+SB203580组较CCI组PWT在3d、7d、10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给予SB203580对大鼠PWL具有类似效果。CCI+SB203580组较CCI组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的表达降低(P<0.05)。CCI+SB203580 组较 CCI 组p-p65 的表达下降(P<0.05)。2、自CCI术后1d,CCI组PWT低于Control组(P<0.05)。同时鞘内注射anisomycin 及腹腔注射 Lic-A,在 3d、7d、10d 同时间点时 anisomycin+Lic-A 组PWT较Lic-A组降低(P<0.05),表明anisomycin抑制Lic-A对痛阈的作用强度。同时鞘内给药anisomycin及腹腔给药Lic-A对大鼠PWL作用相似。CCI手术诱导炎性因子IL-1β、TNF-α、IL-6的表达,同时鞘内注射anisomycin及腹腔注射Lic-A,anisomycin+Lic-A组脊髓背角IL-1β、TNF-α以及IL-6的表达水平较CCI+Lic-A组升高,表明anisomycin能够抑制Lic-A对大鼠脊髓背角炎性因子IL-1β、TNF-α以及IL-6表达水平的影响。结论及研究意义该部分研究表明Lic-A可以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对NP产生镇痛作用。阐明Lic-A减轻NP的一个途径是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为下一步蛋白质谱分析等后续实验奠定基础。

刘甜甜[9](2021)在《小建中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肥甘厚味伤脾”理论源自李东垣《脾胃论》,中医的“脾”包括胃、肠等全部消化系统的功能。目前研究发现,高脂饮食诱发的肠道炎症反应,与“肥甘厚味伤脾”理论契合。《伤寒论》小建中汤由胶饴、芍药、桂枝、甘草、大枣、生姜组成,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功效,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疗效显着,但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研究发现,TRPV1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中发挥关键作用。脂肪酸通过激活TRPV1,引起CGRP、SP释放,导致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现有证据表明,小建中汤的组成药物中可以分离出多种活化TRPV1的化合物,如生姜的辛辣成分6-姜酚、10-姜酚、6-姜脑、姜酮等。TRPV1与疼痛机制密切相关。我们课题组前期发现,甘草中主要成分发挥TRPV1抑制效应。因此,我们提出假说,小建中汤通过调控TRPV1及下游CGRP、SP机制,缓解高脂饮食诱发的肠道炎症反应。本研究利用行为学、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运用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大鼠模型,研究小建中汤治疗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拓展“肥甘厚味伤脾”理论的现代分子生物学内涵。研究目的:研究小建中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高脂饮食8周诱导大鼠肠道炎症模型,第7、8周采用不同剂量的小建中颗粒进行干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通过冷板实验、热板实验、Von Frey实验检测小建中汤对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2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肠道炎症模型上,取大鼠血液以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0、IL-22、TNF-α含量,取大鼠结肠、回肠组织用HE染色法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3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肠道炎症模型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RPV1、NK1R、CGRP在大鼠回肠、结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大鼠一般情况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腹泻、体重减低,精神萎靡不振,活动度减弱,倦怠少动,反应性降低,毛色黯淡或出现皮毛脱失。2疼痛行为学实验结果2.1冷板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冷痛潜伏期显着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小建中不同剂量组大鼠冷痛潜伏期均增加(P<0.01)。2.2热板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热痛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建中三个剂量组均能延长大鼠热痛潜伏期(P<0.01或P<0.05)。2.3 Von Frey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疼痛反应次数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小建中不同剂量组均减少大鼠疼痛反应次数(P<0.01)。与小建中低剂量组比较,小建中高、中剂量组能显着减少大鼠疼痛反应次数,差异显着(P<0.01)。3血清炎症因子检测结果3.1血清IL-10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0浓度差异不显着(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建中高剂量组血清IL-10浓度增加(P<0.01)。3.2血清IL-22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22浓度无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建中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血清IL-22浓度显着增加(P<0.01或P<0.05)。3.3血清TNF-α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浓度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建中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1或P<0.05)。与阳性药组比较,小建中高剂量组血清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1)。小建中高、中、低剂量组之间两两比较,高剂量组血清TNF-α浓度显着低于中、低剂量组(P<0.01)。4病理实验结果4.1结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小建中低剂量组以外,各治疗组病理评分均降低(P<0.01)。与阳性药组比较,小建中高剂量组病理评分显着降低(P<0.01)。小建中高、中、低剂量组两两比较,小建中高剂量组病理评分显着降低(P<0.05)。4.2回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回肠组织病理评分增加,差异显着(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小建中高剂量组、小建中中剂量组回肠组织病理评分显着降低(P<0.01)。与阳性药组比较,小建中高剂量组显着降低回肠病理评分(P<0.05)。与小建中低剂量组比较,高、中剂量显着降低病理评分(P<0.05或P<0.01)5免疫组化实验结果5.1 TRPV1阳性表达比较5.1.1结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TRPV1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结肠TRPV1表达量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阳性药组比较,小建中高剂量组TRPV1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小建中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2回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回肠组织TRPV1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显着下调大鼠回肠TRPV1表达量(P<0.01)。与阳性药组比较,小建中高剂量组TRPV1表达量显着减少(P<0.01)。小建中三个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 NK1R阳性表达比较5.2.1结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NK1R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显着(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结肠NK1R表达量均显着下调(P<0.05或P<0.01)。小建中不同剂量组与阳性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建中高、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2回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回肠组织NK1R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回肠NK1R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差异显着(P<0.05或P<0.01)。与阳性药组比较,小建中不同剂量组NK1R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建中高、中、低剂量组之间两两比较,NK1R表达量差异不显着(P>0.05)。5.3 CGRP阳性表达比较5.3.1结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CGRP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结肠CGRP阳性表达量均显着降低(P<0.01)。与阳性药组比较,小建中各剂量组CGRP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5)。小建中高、中、低剂量组两两比较,CGRP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5)。5.3.2回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回肠CGRP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建中中、低剂量组大鼠回肠CGRP阳性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建中不同剂量组与阳性药组比较,CGRP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5)。小建中高、中、低剂量组之间比较,CGRP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及意义:小建中汤能够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组织病理学表现,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肠组织中的TRPV1,进而减少SP、CGRP的释放有关。本研究有助于从现代科学角度阐明“肥甘厚味伤脾”理论,揭示中医方剂治疗的分子机制。

张文文,米文丽,王彦青[10](2021)在《针刺缓解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是多种神经损伤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部分神经病理性疼痛发展为慢性,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针刺作为传统医学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症状。自20世纪60年代起针刺镇痛机制被逐渐阐释。然而,有关针刺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镇痛机制认识仍是不完整的,需要不断补充扩展。基于此,本文从外周和中枢两个层面,针对针刺镇痛过程中的阿片类物质、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胶质细胞等热点问题,对近年来针刺缓解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二、PERIPHERAL MECHANISMS AND MODULATION IN INFLAMMATORY PA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ERIPHERAL MECHANISMS AND MODULATION IN INFLAMMATORY PAIN(论文提纲范文)

(1)TRPV1通道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TRPV1通道概述
二、TRPV1与炎症性疼痛
三、TRPV1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四、TRPV1与癌性疼痛
五、小结与展望

(3)骨癌痛的发生机制及应急用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骨癌痛的发生机制
    1.1 外周机制?
        1.1.1 炎性介质的产生?
        1.1.2 机械变形?
        1.1.3 骨内微环境的改变?
        1.1.4 外周伤害感受器敏化?
    1.2 中枢机制?
        1.2.1 中枢敏化?
        1.2.2 下行抑制和易化系统的改变?
2 BTcP的应急用药进展
    2.1 BTcP的评估原则?
    2.2 进行性骨痛的应急常用药物治疗?
    2.3 应急缓解BTcP的常用药物?
3 小结及展望

(4)磁靶向Fe3O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
        2.1.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
        2.1.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
        2.1.3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现代治疗策略
        2.1.4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简要机制
    2.2 干细胞治疗的研究
        2.2.1 干细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进展
        2.2.2 干细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2.2.3 目前临床研究进展
        2.2.4 干细胞面临的挑战
第3章 Fe_3O_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构建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Fe_3O_4@PDA的制备
        3.3.2 血液相容性测试
        3.3.3 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
        3.3.4 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Fe_3O_4@PDA的标记
        3.3.5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Fe_3O_4@PDA及Fe_3O_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
        3.3.6 Fe_3O_4@PDA及所标记的干细胞的磁性验证
        3.3.7 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
        3.3.8 CCK-8法检测干细胞存活率
        3.3.9 CCK-8法检测干细胞增殖能力
        3.3.10 普鲁士蓝染色
        3.3.11 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诱导
        3.3.12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3.4.2 Fe_3O_4@PDA及其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
        3.4.3 Fe_3O_4@PDA及其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显示出良好的磁性
        3.4.4 低浓度Fe_3O_4@PDA不引起体外溶血
        3.4.5 不同浓度Fe_3O_4@PDA纳米粒子标记干细胞的普鲁士蓝染色
        3.4.6 不同浓度Fe_3O_4@PDA纳米粒子对间充质干细胞活力的影响
        3.4.7 Fe_3O_4@PDA不影响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
        3.4.8 Fe_3O_4@PDA纳米粒子不影响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的特性
        3.4.9 Fe_3O_4@PDA纳米粒子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磁靶向Fe_3O_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及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动物
        4.3.2 实验分组
        4.3.3 坐骨神经压迫模型的建立
        4.3.4 动物行为学检测
        4.3.5 大鼠体重及一般指标检测
        4.3.6 脊髓组织的提取和处理
        4.3.7 大鼠主要循环脏器毒性检测
        4.3.8 小动物荧光成像
        4.3.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3.10 Luxol Fast Blue染色
        4.3.11 实时荧光定量PCR
        4.3.12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Fe_3O_4@PDA纳米粒子标记的干细胞在大鼠体内无显着毒性
        4.4.2 各组大鼠机械痛阈的变化
        4.4.3 各组大鼠热痛阈的变化
        4.4.4 大鼠右足的表观变化
        4.4.5 干细胞的体内示踪
        4.4.6 磁靶向Fe_3O_4@PDA纳米粒子标记的干细胞减少脊髓c-Fos的表达
        4.4.7 磁靶向Fe_3O_4@PDA纳米粒子标记的干细胞减少脊髓后角的神经脱髓鞘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磁靶向Fe_3O_4@PDA纳米粒子标记的干细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初步探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大鼠血清的提取和处理
        5.3.2 脊髓组织的提取和处理
        5.3.3 ELISA法确定血清中的炎性因子
        5.3.4 实时荧光定量PCR
        5.3.5 免疫荧光化学染色
        5.3.6 统计学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大鼠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
        5.4.2 CCI手术引起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5.4.3 干细胞降低大鼠脊髓Iba-1及GFAP的表达
        5.4.4 磁靶向Fe_3O_4@PDA纳米粒子标记的干细胞提前抑制大鼠脊髓Iba-1及GFAP的表达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电刺激联合Cs-Au/GelMA水凝胶对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概述
    2.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机制
        2.2.1 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2.2.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2.2.3 促炎症细胞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2.2.4 趋化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调节机制
    2.3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2.4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
        2.4.1 脊神经选择性结扎模型
        2.4.2 脊神经根切断模型
        2.4.3 坐骨神经轴索切断模型
        2.4.4 坐骨神经慢性压缩性损伤
        2.4.5 坐骨神经半结扎模型
        2.4.6 坐骨神经分支损伤模型
        2.4.7 臂丛神经损伤模型
    2.5 总结
第3章 臂丛神经损伤后病理性神经痛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材料
        3.2.1 仪器耗材
        3.2.2 药品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动物
        3.3.2 手术造模
        3.3.3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检测
        3.3.4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检测
        3.3.5 免疫印迹实验
        3.3.6 统计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行为学改变
        3.4.2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行为学改变
        3.4.3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变化
        3.4.4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3.4.5 PCRA术后大鼠小脊髓组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CS-Au/GelMA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动物
        4.2.2 仪器耗材
        4.2.3 药品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神经干细胞的提取和培养
        4.3.2 神经干细胞滴片培养
        4.3.3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神经干细胞
        4.3.4 Gel MA水凝胶的合成
        4.3.5 Cs-Au纳米粒子的制备
        4.3.6 Cs-Au纳米粒子的表征
        4.3.7 Cs-Au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的检测
        4.3.8 Cs-Au/Gel MA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4.3.9 Cs-Au/Gel MA水凝胶的体内降解
    4.4 研究结果
        4.4.1 神经干细胞的提取与鉴定
        4.4.2 Gel MA水凝胶的制备
        4.4.3 Cs-Au纳米粒子的表征
        4.4.4 Cs-Au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的检测
        4.4.5 Cs-Au/Gel MA水凝胶的亲水性和机械性能
        4.4.6 Cs-Au/Gel MA水凝胶的体内降解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CS-Au/GelMA水凝胶联合电刺激治疗在PCRA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材料
        5.2.1 实验动物
        5.2.2 仪器耗材
        5.2.3 药品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神经干细胞的提取和培养
        5.3.2 细胞实验筛选电刺激频率
        5.3.3 手术造模及分组治疗
        5.3.4 免疫印迹实验
        5.3.5 免疫荧光实验
        5.3.6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检测
        5.3.7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检测
        5.3.8 统计分析
    5.4 研究结果
        5.4.1 电刺激对神经干细胞
        5.4.2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小胶质细胞的变化
        5.4.3 PCRA术后大鼠脊髓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5.4.4 PCRA术后大鼠小脊髓组织中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
        5.4.5 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MWT)行为学改变
        5.4.6 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行为学改变
        5.4.7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变化
        5.4.8 氧化损伤标志物变化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针刺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趋化因子的影响及脊髓CCL7介导针刺镇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针刺足三里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镇痛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二 针刺对 CFA 小鼠多部位趋化因子的调控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实验三 脊髓部位CCL7 介导针刺CFA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趋化因子参与疼痛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1 趋化因子及受体
    2 趋化因子及受体与疼痛
    3 针刺调控趋化因子镇痛
    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神经连接蛋白Neuroligin1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实验动物
    2.方法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2.2 腺相关病毒(AAV)的构建
        2.3 小鼠脊髓内腺相关病毒注射
        2.4 小鼠疼痛行为学检测
        2.5 实验动物取材
        2.6 Western blot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2.8 免疫组化
        2.9 数据分析
三、结果
    1.大多数兴奋性神经元表达NL1
    2.NL1 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脊髓背角中表达上调
    3.兴奋性神经元中NL1 的表达下调缓解了神经病理性痛
    4.兴奋性神经元中的NL1 通过调控cofilin的磷酸化促进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
    5.兴奋性神经元中的NL1 通过上调GluR1 的表达促进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七、文献综述 基于神经连接蛋白 Neuroligins 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1.NLs的构成
    2.NLs的类型
    3.NLs的功能
        3.1 NL1 的功能
        3.2 NL2 的功能
        3.3 NL3 的功能
        3.4 NL4 的功能
    4.基于NLs的应用前景
    5.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八、附录
九、致谢

(8)甘草查尔酮A对CCI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治疗性腹腔注射甘草查尔酮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预防性腹腔注射甘草查尔酮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甘草查尔酮A通过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减轻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前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9)小建中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肥甘厚味伤脾”与高脂饮食诱发肠道炎症机制
        1 “肥甘厚味伤脾”中医理论基础
        2 高脂饮食与肠道炎症
        3 高脂饮食肠炎与TNF-α、IL-10、IL-22
        4 TRPV1、SP、CGRP与肠道炎症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小建中汤治疗肠道炎症性疾病研究进展
        1 小建中汤治疗胃肠道炎症中医文献记载
        2 小建中汤治疗胃肠道炎症临床研究
        3 小建中汤单味中药及其成分抗炎、镇痛机制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小建中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
    实验一 小建中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模型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二 小建中汤对肠道炎症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研究二 小建中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模型大鼠结肠、回肠组织中TRPV1、NK1R、CGRP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讨论
    1 造模方法讨论
    2 方剂的选择
    3 阳性药选择
    4 小建中汤止痛抗炎与热敏通道TRPV1脱敏理论的关系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针刺缓解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针刺缓解NP的参数
二、针刺缓解NP的外周机制
三、针刺缓解NP的中枢机制
    1. 阿片肽及其受体
    2. 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
    3.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4. 胶质细胞及细胞因子
    5. 信号通路
    6. 其他疼痛相关生物活性物质
    7. 脊髓突触可塑性
四、总结

四、PERIPHERAL MECHANISMS AND MODULATION IN INFLAMMATORY PAIN(论文参考文献)

  • [1]TRPV1通道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J]. 周开升,赵光海,南伟,张海鸿.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1(11)
  • [2]氢吗啡酮介导MAPK/ERK通路对内脏痛的镇痛机制研究[D]. 张丹妮.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3]骨癌痛的发生机制及应急用药进展[J]. 吴淑燕,林铭雪,陈安迪,邓健慧,陈晓辉,郑晓春.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1(02)
  • [4]磁靶向Fe3O4@PDA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制[D]. 刘美辰. 吉林大学, 2021(01)
  • [5]电刺激联合Cs-Au/GelMA水凝胶对臂丛神经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尤荻. 吉林大学, 2021(01)
  • [6]针刺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趋化因子的影响及脊髓CCL7介导针刺镇痛作用的研究[D]. 刘兴星.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神经连接蛋白Neuroligin1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机制研究[D]. 欧阳俊琳. 湖北医药学院, 2021
  • [8]甘草查尔酮A对CCI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李萍. 山东大学, 2021(10)
  • [9]小建中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炎症的抗炎镇痛作用机制研究[D]. 刘甜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10]针刺缓解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张文文,米文丽,王彦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1(04)

标签:;  ;  ;  ;  ;  

炎症性疼痛的外周机制和调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