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讽刺素描)

良心(讽刺素描)

一、良心(讽刺小品)(论文文献综述)

高启,海涛[1](2020)在《墨翁传》文中研究指明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也①。尝游荆楚间②,遇人授古造墨法,因曰:"吾鬻此,足以资读书,奚汲汲四方乎③?"乃归,署门曰"造古法墨"。躬操杵臼,虽龟手黧面④,而形貌奇古,服危冠大襦,人望见,咸异之。时磨墨沈数斗⑤,醉为人作径尺字,殊伟。所制墨,有定直。酬弗当,辄弗予。故他肆之屦恒满,而其门

张露[2](2019)在《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报刊业兴起之后,知识分子具有了多重身份,编辑与作家不再是毫无联系的职业,有些文人甚至集二重身份于一身,这种现象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十分常见。不同文化身份不仅为不同领域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多重身份的融合与映照,也有利于全面审视他们的文学思想、编辑理念以及精神思想的变迁。本文从编辑角度梳理徐訏办刊与出版活动,探究其编辑理念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在编辑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互动中,考察徐訏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和思想嬗变过程。徐訏虽曾师从林语堂并协助其编辑《论语》和《人间世》,但当他创办第一个刊物《天地人》时,却一改《人间世》的“闲适”格调,将社会现实与救亡作为刊物的着眼点。自《天地人》始,徐訏确立了现实主义办刊理念,这与其早年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有关。徐訏不仅关注现实,关注战争,而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政府。批判性的增强,令徐訏办刊风格具有了浓重的现实意味。虽然《读物》《人世间》与《作风》等刊物将文化启蒙作为主题,但刊物内容都以抗战为背景,且其目的也是为抗战服务的。在徐訏看来,救亡并未中断启蒙,从个人自由与民族独立角度来说,启蒙也应是救亡的一部分。此时,徐訏的办刊理念与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自由主义思想开始萌芽,个人自由与社会现实开始成为他办刊的聚焦点。徐訏创办夜窗书屋时,由于“三思楼月书”计划需要,其对旧作的改写势在必行。改写或续写后的作品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故事情节基本未变,只是在原有情节基础上进行删减或增添,但改作中明显的变化就是对现实的怀疑以及自由意识的增强。徐訏为摆脱多方政治势力的干扰,以“幽默”为挡箭牌,摆出一副“中立”态度。尽管其欲与政治隔绝,但他关注现实的姿态仍未改变。虽不像上海时期那样强烈,但也表现出关注社会底层的倾向,并与其同时期文学主张和审美取向趋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徐訏一改前期隐忍的态度,自由主义完全占据其思想内核,对国际局势以及大陆和港台的政治生态进行批评或批判,成为其办刊与文学创作的重心,他对自由的理解与感悟,已由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干预现实的姿态也愈加明显。本文从编辑角度将徐訏办刊理念与思想发展脉络呈现出来,在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中,考察徐訏思想以及精神的发展变化轨迹,探究以徐訏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时代与政治浪潮中的思想变化,从而浓缩出一类知识分子的时代缩影。徐訏所办刊物的主张、办刊理念与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存在一致性,因此,通过研究其编辑事业,可以将他的编辑活动、文学创作以及思想嬗变历程结合起来。尽管前人业已提及现实主义在徐訏创作以及思想中的重要性,但大家却依旧认为徐訏是浪漫主义作家,并将浪漫主义作为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的代名词。本文从编辑与文学互动的角度发现,现实主义不仅在徐訏思想以及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贯穿于其文学创作和编辑活动的始终。可以说,现实主义是徐訏创作风格的基础,他的目光始终是直面现实的,他干预现实的姿态和力度,是很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无法与之相比的。在现实与政治的矛盾冲突中,如何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则成了徐訏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现实无法满足其理想需要时,在现实的困境中,徐訏也会寻找新的思想出路,而自由主义则成了其苦痛困境中的一剂良药。徐訏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在其编辑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徐訏一直关注现实,但又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现实、政治以及自由等思想交织在一起。从编辑角度入手,将徐訏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以及思想变化呈现出来,在对“现实主义”、“雅俗观念”以及自由主义的探究与辩证中,呈示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嬗变过程和心路历程。

于健[3](2019)在《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文中认为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美国重要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一生创作有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近百部,此外还发表有自传、回忆录、游记等多部。他的小说创作是他的主要文学成就,铸成了他的文学大师身份,并历来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文化意蕴着称于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包括福克纳、海明威、T.S.艾略特在内的诸多美国作家和评论家都曾高度评价他的小说创作,认定他的创作在美国文学传统中所占的奠基地位及对后世美国文学的重大影响。他们的评价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着名作家、评论家对吐温的小说创作做出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吐温小说艺术中具有持久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在吐温的小说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对于说明小说艺术规律具有怎么的意义?鉴于诸多评论家也曾刻意强调他的创作所具有的意象化特征,我们很自然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上。我们发现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在美国民族文学传统初步形成的时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这也意味着,他的小说创作所包含的意象描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无论对于吐温在美国民族文学史上占有的位置,还是对于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美国文学地位的确立,以及世界文学总体形态的构成,都有成立的理由。同时,这种意象描写不仅在和同时代美国其他作家的对比上,而且在和世界文学史上相当普遍的小说艺术创作的对比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和体系化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吐温各体小说(长篇小说为主,中、短篇小说为辅)包含的意象描写,考察和研究其小说意象产生的成因、特征、艺术技巧,以及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兼及他的小说意象对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做出的美学贡献。期望对其意象创造的经验做出客观的考察和理论性的总结,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经典的范例和有益的借鉴。研究吐温小说的意象,就必然依靠对于意象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本文依据中国古典意象观念,借助中国历代主要意象理论,形成阐述吐温小说意象的理论视角,据此对马克·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加以考察阐释,以便深入挖掘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深层含义以及个人化的形式技巧,探索到推动马克·吐温创作的动力性因素,即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和人格特质中推动他进行艺术创造的因素,以及美国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创立美国民族文学的历史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前提问题,本文在第一章中便对涉及到的若干重要概念做一简要的说明。这些概念包括意象、核心意象、象征型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意象理论观念。在梳理概念范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中形成的意象概念和西方国家的意象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方社会在古代时期对意象很少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主要从戏剧形象,即演员的扮演形式和装束方面,关注到这一艺术因素。在古罗马抒情诗人那里,尽管描绘到众多意象诸如自然山川和诸神象征,但也没有达到近代以来对于象征方法的热衷程度;在中国,则呈现出另一趋势。早在《诗经》《楚辞》形成的时代,诗人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和象以及辞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老庄一派哲学伦理学,对中国古代的意象观念发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理论对吐温小说意象进行分析阐述时,既考虑到中外意象观念的差别,又侧重利用了两者的一致之处,使文本的分析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为了探讨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个人成因,本文对促成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社会和个人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特别是对具有直接作用意义的吐温个人性格特征做了比较细致的总结概括。为此,本文在同是基础部分的第二章,对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生活和美国社会基本状况做了一般性说明,对吐温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乃至一般性格心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论证,目的是要揭示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如何相互作用,并同时对吐温的小说意象的产生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再次,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艺术的构成。这部分是在初步整理吐温的小说意象描写的分布、类型、呈现方式、基本构造后,对若干具有重大意义的意象所做的尽可能全备的分析论证。这部分内容属于本文的重心所在,分别由第三、第四、第五章加以展开。其目的是将把吐温小说的意象体系从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就其审美内涵和象征意义加以分析论证。具体做法是研究其内部构造,审美机能,以及具有持久认同作用的审美含义和审美题旨,并根据其意象描写的实际成果,将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民族国家意象分别予以讨论,对其中包含的自然观、人性观、以及包括道德和宗教观在内的民族国家意识等核心内容予以分析论证。最后,在全文的结论部分,对吐温小说意象的审美风格特征、文学史地位、艺术经验价值等问题做一简要总结。这部分是综合以上研究所形成的佐证,对其意象体系进行具体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内容的总结,目的是在总体风格上得出意象艺术的规律认识和相关结论,以便论证该意象体系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意象艺术贡献和地位,表明支撑马克·吐温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核心性要素的美学地位。

王其然[4](2018)在《1905-1907年俄国讽刺杂志及其中沙皇政府形象的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初的俄国,以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为问题核心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各种思潮涌动。1905年革命爆发,以尼古拉二世迫于压力颁布“十月诏书”、书刊审查暂时开禁为契机,俄国国内各种思想流派和政治团体纷纷创办刊物,宣传自己的主张。正是在这个俄国社会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时期,俄国讽刺杂志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兴盛期。1905-1907年的俄国讽刺杂志汇集了当时不少知名的作家和画家参与创作,不仅是十分珍贵的历史史料,同时也具有相当的文学、艺术研究价值。尼古拉二世本人及沙皇政府作为当时最主要的讽刺对象,其在讽刺杂志中的形象不仅是用于具体研究主要讽刺手法的绝佳范例,也是当时俄国皇权日渐式微、沙皇崇拜传统分崩离析的直接表现。同时,从文化的视角追本溯源,这一历史时期讽刺杂志的兴盛,与俄罗斯的文化传统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不仅继承与延伸了俄罗斯文化中以笑为武器的讽刺传统,也对之后俄罗斯讽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林辰[5](2018)在《论T.S.艾略特戏剧的仪式化》文中研究指明T.S.艾略特的戏剧呈现了突出的仪式化特点。在戏剧表现形式上,他借用了与原始仪式有密切联系的人类早期戏剧形式(如古希腊戏剧、中世纪基督教戏剧)和仍旧保留着原始仪式的当今艺术门类(如非洲黑人艺术、日本能剧),从中汲取了戏剧表演手段和素材,如戏剧台词的韵律节奏与俚语、戏剧表演道具等等。而在戏剧内部结构上,艾略特借用了弗雷泽在《金枝》中所提出的植物神崇拜仪式中的“生-死-重生”模式和康福德在《古希腊喜剧起源》中所提出模拟原始植物神崇拜仪式的“阿里斯多芬式”结构。其戏剧仪式化同时也呈现出“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复合特征。一方面,“面向过去”,关注原始社会、仪式及其在后代艺术形式中的残存,如黑人艺术、日本能剧、古希腊戏剧;另一方面则将着眼点放置到当今文坛,关注现代艺术的最新流变。艾略特的仪式化理论的理论来源广泛。首先,应归因于其早期的哲学学习和思考,他在辨析和吸收了柏格森主义、实用主义和绝对唯心主义之后,最终倾向于布莱德利的“直接经验”理论,认为这一理论能够最终解决困扰他已久的真理之路的问题。而布莱德利的“直接经验”理论直接导向了非西方现代逻辑的原始思维阶段。接着,艾略特追随涂尔干和布留尔的“集体表象”理论,最终确立了他对原始思维和仪式的基本认识。而在如何将这一基本认识运用到文学创作这方面,艾略特借鉴了弗雷泽的植物神崇拜仪式的基本框架,以及剑桥学派所讨论的仪式在文学,特别是戏剧中的实践范例,最终确定了其戏剧仪式化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艾略特确立了自己的仪式化戏剧理论。首先,其理论建构基于对当代戏剧,他反对当代盛行的自然主义戏剧,认为当代戏剧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传统。其次,艾略特分别从内在结构、语言和人物设置三方面归纳了仪式化戏剧的要素。最后,艾略特将戏剧仪式化的目的归结为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的结合。

郭晶晶[6](2017)在《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身份转换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马克·吐温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的文学价值不仅在于其思想内容,也在于其采用的独特的、微妙的文本策略,在这些文本策略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厚重的人文关怀。本文从吐温作品中的身份转换和伦理表达之间的关系入手,主要选取了涉及阶级、种族和性别身份转换的四部小说和一些有代表性的短篇故事,将它们视为一个超大文本,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里讨论吐温采用的种种身份转换策略,辨析社会个体所处的伦理环境对其伦理身份的建构以及伦理观念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吐温对阶级、种族和性别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揭示在看似轻松、游戏式的身份转换策略背后蕴含的吐温对身份的思索和理解,对自由、平等和公正等普世伦理的追求。本文分六个部分对上述观点进行了讨论:引言部分在归纳整理国内外吐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价值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身份是吐温作品探讨的一个重点,身份转换又是吐温探讨身份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本文将选取吐温作品中涉及到身份转换的四部长篇小说和一些代表性的短篇故事作为主要研究文本,对身份转换及其蕴含的伦理表达进行研究。本文的选题价值在于:第一,本文是对吐温的阶级观、种族观和性别观的一个综合考察,既注重作品解读与19世纪美国社会语境的结合,又注重吐温思想的相互关联和动态发展。第二,本文以身份转换为切入点,探讨这一情节元素背后蕴含的伦理表达,这是对吐温研究的一个拓展。第三,本文不仅是对吐温作品中伦理思想的探讨,也是对吐温作品叙事技巧的研究,是将吐温作品中思想表达和艺术特色相结合的一种研究。由于吐温思想的丰富性以及本文涉及的内容的广泛性,本文将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为主导,结合文本细读,在不同的章节辅以女性主义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后殖民批评等批评方法,对吐温的作品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解读,以挖掘其中蕴藏的丰富内涵,探讨不同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第一章以《王子与贫儿》和《申请爵位的美国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阶级身份互换/转换,探讨吐温对阶级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对吐温来说,不同阶级之间的身份互换/转换既是一种叙事元素,也是他借以表达自己对于阶级社会认识的一个重要工具。首先,在这两部小说中,吐温借助王子与贫儿的身份互换和英国贵族青年伯克利的身份转换,通过他们的视角对不同阶级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展示了阶级分野及其带来的上层阶级和下层平民之间的巨大悬殊,揭示了人类社会阶级分化所导致的不平等,以及极度不平等所诱发的兽性因子泛滥。其次,通过展示分属于两个阶级的个体被置于完全不同的环境后的反应和随之发生的变化,本文揭示了环境对社会个体的伦理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对阶级先天优越论提出了挑战。不仅如此,在《王子与贫儿》中,吐温借助尚未被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所束缚的两个孩子的身份互换,在不同阶级之间搭起互相了解和互相认识的桥梁,让分属不同阶级的个体跨越他们之间原本划分得非常清楚的身份界限,走进一个全新的环境去观察、体验对方的生活,从而得到伦理教诲,促使他们转变和成长,从而达到缩小阶级差距、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第二章以《傻瓜威尔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掉包计”和解读指纹术,探讨吐温对种族伦理的关注和思考,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与人性的思考。首先,在奴隶制社会,“以白为贵,以黑为贱”的种族话语不仅导致畸形的人格,甚至导致道德的沦丧。不合理的种族伦理不仅将黑人,也将白人沦为受害者。其次,黑人和白人之间的身份调换暴露了种族划分的人为性和荒谬性。两个互换身份的孩子的成长历程说明“白人高贵,黑人低贱”并不是种族特征,而是一种伦理特征,一种文化规定,是种族主义者为了使罪恶的奴隶制合理化、合法化而编造的谎言。最后,由于威尔逊侦破假汤姆杀人盗窃案使用的指纹术指向的是人的个体性,而个体性又是对群体性的挑战,所以指纹术进一步消解了种族属性。吐温以种族问题为跳板表达了对个体人的看法: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存在,正如文本中的意大利双胞胎,他们彼此不同,各有特点,但又各有局限性。因此,取长补短是实现个体完整性的途径。对于不同的群体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在《傻瓜威尔逊》中,吐温不仅表达了追求平等、和谐的种族关系的理想,也表达了对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完整性的追求。第三章以《圣女贞德传》和几个有代表性的短篇故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文本展示的众多不同于刻板的传统男女形象(主要是女性形象),探讨吐温对性别问题的看法以及对社会变革期出现的新的性别伦理问题的关注。在吐温创作的一系列关于性别问题的作品中,他展示了众多性别错位者、易装者和双性同体者形象。这些性别越界者不仅丰富了吐温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而且打破了狭隘的性别角色模式,对传统的男女性别范畴和父权制社会男女性别角色二元对立的等级模式提出了质疑。通过刻画双性同体的完美女性形象,吐温表达了自己的性别伦理理想以及对完美人格的追求。第四章在对前三章进行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结合19世纪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吐温的其他作品,对前三章论述的问题进行了升华。事实上,通过身份转换,吐温旨在在其文学世界里建立一个乌托邦王国。这个乌托邦王国表现在:第一,它为社会个体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在这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个体可以得到自由、全面和多元的发展,最终成为道德完善、个性完整并且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世界公民。第三,在这个乌托邦王国里,不同阶级之间可以相互理解,不同种族之间相互包容,男女两性之间彼此平等。总之,在这个乌托邦王国里,来自不同国度,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之间既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又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组成一个和谐共存的共同体。结语部分总结了吐温作品中身份转换策略的意义,身份转换对伦理理想的表达,以及吐温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通过各种各样的身份转换,吐温揭示了旧的伦理体制对人的束缚,表达了人类摆脱现实生活困扰,冲破个体身份的局限,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丰富人生、实现个体的完整性的愿望。同时,通过身份转换,吐温也构建了一种新的、更符合人的发展的社会环境,以及基于个性差异的人与人之间平等、和谐、包容的关系,表现了对平等、公正等普世伦理的颂扬与追求。总之,身份转换是吐温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策略。将身份转换作为一种情节元素运用到小说创作之中并非吐温的原创,但是吐温的独到之处在于:他的身份转换策略并不是为了制造奇异的故事情节,而是一种思想表达方式。它不仅燃烧着浓烈的现实批判主义的火焰,而且蕴含着对未来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它是对现有秩序的调解,也是对未来秩序的展望。吐温设计的身份转换是现实批评与未来追求的统一;是审美艺术与思想表达的结合。通过文学想象,吐温构建了一个乌托邦世界,表达了人类对自我完善的追求,对平等、公正等普世伦理的颂扬,对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展望。更为可贵的是,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吐温在其作品中表现的不仅仅是对美国现实社会中种种问题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对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的思考。通过把美国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为一个观察点,吐温抓住了人类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那就是在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现代社会,如何实现人类的平等、公正的问题。因此,吐温建构的乌托邦既是美国梦的延续,也是对美国梦的超越。尽管其理想因过于完美而无法实现,但它是人类永远追逐的梦想。

李昕[7](2017)在《记忆与想象 ——1919~1927西安报纸副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的西安经历了从落魄小城到飞速发展进入现代化城市的巨大变化,报纸以一个记录者的身份见证了这一历史进程。虽然针对民国西安地区的研究并不罕见,但是从报刊的视角,尤其是通过报纸副刊的视角研究民国西安地区发展的成果很少。因此通过副刊来研究西安地区的发展是具有价值与意义的。本文尝试对1919~1927年间西安发行的报纸副刊进行梳理和概括,试图还原特定历史时期下的西安,展现当时西安民众的日常生活,探索副刊文本与西安地区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1919~1927年是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诸多对中国近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包括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九一八事变等等。这一时期国内报纸虽然数量繁多,报道角度各异,但关注的内容大致相同,多立足于国内政治,对政权格局变化、国共两党斗争、军阀混战战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报道。当时报纸的正刊如同社会剪影一样,充满了政治斗争和战火硝烟。然而,报纸的副刊一定程度剥离了这种形式,尽量结合当地本土民生状况和文化特点,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各个报刊自己的风格。民国时期的西安,在其十三朝古都的辉煌历史中稍显逊色,此时西安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均不比上海天津广州等殖民港口城市,既没有外来财政支持,也没有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普及,偶有有志之士尝试引进现代化商业模式也不幸失败。驻陕军阀冯玉祥与于右任上台后推行各种改革措施,试图发展西安经济,然而当时交通不便成为阻碍西安发展的主导因素。物资、技术、人才均被阻隔在三秦大地以外。在动荡的年代中,西安各行各业百废待兴。直到1935年陇海铁路联通西安,交通运输的便利打破了停滞发展的僵局。1919~1927年可以说是西安从“古”到“新”的过渡阶段,其城市结构与功能都在逐步转型的过程中。这一时期西安地区报纸的规模和发行量一直都在扩大,公营报纸和私人报纸花开两朵。发展中的西安地区,民众对精神娱乐有了新的需求,这推动了报纸副刊的繁荣。报纸副刊因为具备正刊以外的消闲功能开始崛起,副刊的丰富内容与娱乐性使其很快在报纸版面中占取一席之地。知识分子利用副刊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进一步促进了副刊的繁荣。民国时期的西安报纸副刊中记录了一个从工业、商业、教育、文化体育等各方面初具现代萌芽的城市雏形,同时也描绘出兼具传统与革新,处于思想启蒙阶段的西安民众的日常生活。这些副刊内容有的关注社会发展,有的聚焦在民众生活,反映了西安地区的面貌与动态,甚至参与了西安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副刊文本所传达的现代化思想对西安地区现代转型具有启蒙意义。在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下,民主革命的任务繁重,知识分子与爱国人士将大众媒介作为宣扬思想,革新社会的有力工具。他们通过发表文章抨击军阀统治与帝国主义侵略,传播现代化思想与科学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引进陕西,此后副刊兼具娱乐与政治功能,并且与读者大量互动,形成了全民参与的公共舆论空间,从“补白”升级为报纸不可缺少的专门版面。副刊文本不但记录了西安作为西北第一城市的传统与革新,而且在文本中构建了一个理想中的现代化的西安,并对西安地区的现代化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陶易[8](2015)在《宋代优伶的讽刺小品》文中研究说明小品如今是每年春晚不可缺少、备受期待的表演形式。其内容既有表现当今社会正能量的,也有针砭社会丑恶现象的。特别是那些语言幽默、寓意辛辣的讽刺小品,更能得到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其实小品这种短小精悍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源远流长,从先秦时代的"优谏"直到唐代的参军戏(拙文《话说参军戏》载《文史知识》1997年第12期)和宋代的杂剧,大多属于讽刺小品一类。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敢于冒犯皇上和权贵的有胆有识的优伶,如先秦的优孟、优旃,

付梅[9](2014)在《北宋尺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古代的尺牍是一种复合型艺术作品。它既是“通问讯、表情愫”的应用工具;又是“不过数行而已”,得之“可销忧”、览之“如见其人”,中蕴“扶世教、垂后法”用心的文学体裁;同时,绝大多数尺牍作品皆出于本人之手,其“笔墨之妙则可以珍藏、可以垂后、与文共传”,是书法中重要乃至主要内容。无论作为文学文本,还是艺术范式,尺牍皆是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体现着审美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统一,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它虽被视为小道,但却与诗歌一样无人不作,且因为“小道”的庇护比诗歌更为自由灵活,贴近文人生活和内心,因而是更能体现文人真实感受与生活实况。尺牍总是最为贴近一个时代脉搏与时代文人内心情感的体裁,因而尺牍作品对于研究一个时代的时风世俗、文人心态、思想学术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然而历来不同领域的研究者或视之为文章,或目之为书帖,往往专注一端,少有综合文学、书法、艺术各个方面整体考量从而全面揭示尺牍的真实内涵及其完整艺术性与思想价值。尺牍发展源远流长,出土秦简中的黑夫家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深深融入了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历史中尺牍曾出现过两个高峰,一是人物风流、任性逍遥的魏晋时期,另一即是群英荟萃、繁华昌盛的宋朝。作为中国尺牍文学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宋代尺牍作品达数万余篇,北宋尺牍七千余篇尤为其中精华部分。北宋尺牍不仅数量剧增,出现大量精品,且正式进入文集,甚至拥有专集刊行传世;同时还出现了范欧、苏黄、李之仪等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作家;并且带动了相关艺术形式如题跋、法帖等的发展。不论在文学上内容的充实、地位的提升,散体的确立、平淡自然风格的形成以及肇启晚明小品文的艺术短简的发展;思想上对时代课题的积极参与与响应,对士人心态情感的忠实表现与反馈,对文学功能的自觉接受与担当;还是艺术上与书法的结合,对艺术散文乃至诗词的借鉴,审美价值的拓展上,都显示出了这一时期的尺牍创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及其对整个尺牍发展史的贡献。若说宋人尺牍为尺牍历史巅峰,以苏黄为代表的北宋尺牍则是巅峰之巅峰,是辉煌的顶点。因此北宋尺牍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论文计划总分七章,各章要点安排如下:绪论:论及尺牍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确定论文研究范围、内容与方法;第一章:尺牍源起与名实。综合考察尺牍的起源、界定、发展历程。重点考察尺牍名称、族属的变动,即其概念的发展。讨论北宋尺牍的体裁、形制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名目的缘由与流变。重点讨论尺牍范畴在宋代的发展与新变,此时尺牍的特色表现在:形制上的短小;礼仪形式的弱化;文学性、书法功能的发展等。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论述文学领域中的尺牍的创作观念、文体特色、作家心态,尺牍作为文学文本的整理保存、传藏接受情况。重点论述尺牍文学性产生与表现形式。宋人尺牍主动接受正统文学观念的引导,其中包括响应古文运动言之有物、简洁明了的呼吁,确立了散体形制、内容更加充实;文学功能的突出、创作意识的自觉。此时尺牍开始进入文集,并有专集的刊刻与流传,尺牍批评中出现了“为世范”、“为后生法”的意识,尺牍之中修辞、典故、意境的营造等都体现出了作者的自觉意识与宋代文学好议论、知识性强的时代特色。第三章:北宋尺牍与书法。论述北宋尺牍与书法的关系,即法帖编选、传藏对尺牍发展的影响,尺牍观念对法帖创作的作用;以及尺牍与书帖的互动中书法盛行对尺牍的沾溉。法帖多收尺牍手迹的传统下,书学大兴对尺牍书迹的收藏传世的重大意义。于此同时,尺牍作为法帖的主要内容也从观念上影响着法帖的去取标准,进而影响宋人书学观念。第四章:北宋尺牍与党争。论述尺牍与时代政治风云的关联。通过党争这一对士大夫文人影响最大的政治事件与尺牍关系的论述,探讨时代士大夫的政治心态、处世哲学与生命历程。重点论述政治因素尤其是党争对尺牍的影响,一方面党祸将直言傥论、针砭时弊的功能由正统诗文中部分驱赶到有私密性的尺牍之中,极大扩展了尺牍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尺牍在表达上的自由无拘,以及对象之间关系的密切,又吸引了政敌的注意,引来灾祸,尺牍之中又不得不出现了“畏祸”的主题。这两方面对时代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表达都有直接影响,同时也通过影响时代文人的生活与心态进而作用于尺牍的创作。第五章: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作为私人思想、情感、事务沟通工具的尺牍,最为贴近士人内心与日常生活,因而最能详尽、真实地体现时代士大夫文人的思想观念与情感动向。这里从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传不朽”的理想与教化功能的入侵三个方面论述尺牍向主流文化的靠拢的意义及其时代背景。宋人尺牍之中体现出文人士大夫入世、教化、行为世范的努力与自我形象的经营,一方面出于独特历史环境中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儒学价值观的认同;另一方面也昭示着他们对文字传远,身后不朽之名的执着与传播原理的谙熟,同时更反映着尺牍地位的切实提高。第六章:北宋尺牍与小品文。北宋尺牍尤其是苏黄尺牍无论遣词造句、构思意境、修辞表达皆极具艺术性,多有堪称美文的佳作。这些作品与现代概念上的小品文以及晚明小品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而言宋人尺牍确立了散体格局,走向古文的清新畅达;形成短篇格局,追求风神韵味;又内容大为扩展,言之有物,纸短情长,这些对后来的小品文理论发展与实际创作都大有影响。事实上,晚明小品文领袖正是奉苏黄尺赎为代表的“小文小说”为典范,开拓出了一代新风。宋人尺牍可谓晚明小品的艺术源头,有着不容忽视的艺术价值。第七章:结论。宋人尺牍取得了超越千古的成绩,首先在于其创作数量与质量上令人叹为观止,其次在于它在体制、思想与艺术上大有开创。艺术小品式尺牍的出现、散体尺牍的确立、尺牍文学性的加强、文学地位的提升乃至于它对书法观念的浸润等等都是宋人尺赎对尺牍文化的贡献。无论是文学方面作为小道,繁荣不过题跋、文赋、记序的尺牍文,还是作为书法方面法帖取材、书帖内容之一的尺牍书迹,都无法概括尺牍的艺术价值与文化意义。总体而言,尺牍是一种成熟的复合文化范式,其意义与影响超越了单一的文学作品或书法习作,而成为一种尺牍文化,牵连时代思想、文化、风俗、艺术、文学方方面面,是宋人文化瑰宝,也是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精华。两个个案是对正文内容细化分析。其中“北宋的家书”是尺赎之中最亲切无隐的一类,它既是反映宋代士大夫心态、情感、私人生活最为真实贴切的范本,亦是探讨宋人家族观念、教育理念、人生哲学最为直接的材料,从中可以窥见正统文人平易真实的一面与其为人处世的哲学诸方面,因而较有代表性。而“宋代的尺牍题跋”则讨论的是与尺牍相生的题跋作品,这类作品不仅在宋人擅长的杂文体裁之中占有相当比例,且因其直接针对文人交际活动实物尺牍而发,相关人物品评、史事论断、文学态度、书法观念、人情世态皆在其中。思想与艺术皆有相当可观之处,对了解时代尺赎创作与观念发展也有着莫大意义。附录四则对正文各章进行补充扩展,“八行书”考为尺赎概念发展个案分析:论宋人对典范的选取及‘以人存书’说的合理性为尺赎与书法结合的范例;论宋人的“友道”是对宋人举世重交游、结交尺牍大盛的世风的探析;“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是对北宋尺牍思想性及其文人心态结合的思考。

黎秀娥[10](2011)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当下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视野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是一个很急迫的问题。冯雪峰、周扬和胡风等批评家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在中国的薪火相传作出了杰出贡献,并警示后人:保护坦率的文艺批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需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不能停留在不关痛痒的经院式研究上,它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优秀文学的理论支撑和舆论保证。

二、良心(讽刺小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良心(讽刺小品)(论文提纲范文)

(2)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立足社会:现实、救亡与启蒙
    2.1 “帮厨”编辑,缺乏主体地位
        2.1.1 系缘《论语》,初涉编辑
        2.1.2《人间世》——编辑生涯的开端
        2.1.3《论语》和《人间世》之于徐訏办刊的影响
    2.2 突破“闲适”与批判现实
        2.2.1 “比较少年”:突破“闲适”与直面现实
        2.2.2 匕首与投枪:救亡时代的揭露与批判
        2.2.3 透视现实:民间文艺隐含的世俗人生
    2.3 启救亡之蒙与自由理性
        2.3.1 “孤岛”期刊文学态势
        2.3.2 《读物》:启蒙与抗战的“教科书”
        2.3.3《人世间》:救亡——自由与理性的新归宿
        2.3.4 《作风》:文化启蒙与“作风”
第三章 上海夜窗书屋与自由意识萌芽
    3.1 “只出自己的书”——独特个性与自由体验
    3.2 “三思楼月书”版本改写——现实迷惘与乌托邦设想
        3.2.1 改写缘由——个体生命的执着追寻
        3.2.2 突破现实禁锢,追求自由人生
第四章 批判意识与自由价值立场
    4.1 曲折回归现实人生——现实性、文艺性与娱乐性的矛盾选择
        4.1.1 《幽默》的创刊缘由与时代坚守
        4.1.2 “中年人读物”的“幽默”与“个性”
        4.1.3 “小品”中的人生:讽刺与“幽默”
    4.2 个人意识与现实的策略化呈现
        4.2.1 “幽默”的个人性与现实人生结合
        4.2.2 拓展公共文化空间——通俗性、娱乐性的策略化趋向
    4.3 徐訏晚年办刊风格转向:时政批评与自由意识
        4.3.1 社会批判与个人意识觉醒
        4.3.2 《七艺》的自由意识:时代的荒诞与批评
第五章 徐訏编辑思想与编辑理念
    5.1 徐訏的编辑理念与原则
        5.1.1 有益于抗战、文化与社会
        5.1.2 启蒙精神:树立健全的社会意识、文学风格与价值观
        5.1.3 传记文学:真实的“人”与人性
        5.1.4 装帧精美:唯美自然
    5.2 徐訏编辑思想
        5.2.1 “自由主义”办刊理念
        5.2.2 立足现实、时代与社会
        5.2.3 编辑:综合的人才
第六章 结语徐訏编辑思想渊源:现实关怀与自由主义辩正
    6.1 突破浪漫藩篱,关注现实人生
    6.2 “雅”与“俗”的游离融合
        6.2.1 雅俗:文学观念和办刊理念的同步
        6.2.2 不一样的“俗”:“世俗”而不“媚俗”
    6.3 个人与时代自由的困境与思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意象与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
    第一节 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意象观念
    第二节 意象问题在晚近中国和外国
    第三节 核心意象及其范例
    第四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范例
    第五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特征
第二章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与客观基础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主观、客观基础的理解
    第二节 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
    第三节 马克·吐温的人格特质
    第四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自觉
    第五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客观依据
第三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自然意象
    第一节 密西西比河意象
    第二节 西部旷野意象
第四章 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少年儿童
    第一节 汤姆·索亚意象
    第二节 哈克贝利·芬意象
第五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美国梦幻者
    第一节 塞勒斯意象
    第二节 萝拉意象
第六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国家意象及其他
    第一节 美国国家意象
    第二节 吐温小说的其他意象
    第三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风格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1905-1907年俄国讽刺杂志及其中沙皇政府形象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论文结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1905-1907年俄国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政治派别与思潮
    第二节 十月诏书与“十四个月自由”
    第三节 讽刺杂志发展的三次兴盛
第二章 1905-1907年俄国讽刺杂志概况
    第一节 讽刺杂志的类别和主要的讽刺杂志
    第二节 主要的讽刺形式和讽刺对象
    第三节 与书刊审查机关的斗争(以《观众》杂志为例)
第三章 沙皇政府形象在俄国讽刺杂志中的表现
    第一节 沙皇政府形象在讽刺诗中的表现
    第二节 沙皇政府形象在讽刺画中的表现
    第三节 沙皇崇拜传统的变化与讽刺杂志
第四章 从文化视角对讽刺杂志兴盛现象的观照
    第一节 讽刺杂志兴盛的民族文化溯源
    第二节 讽刺杂志兴盛的时代原因
    第三节 讽刺杂志兴盛与对俄国讽刺艺术的继承和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所涉讽刺画附录
致谢

(5)论T.S.艾略特戏剧的仪式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T.S.艾略特戏剧仪式化的问题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T.S.艾略特戏剧研究史
        一、早期研究:1932-1950年代
        二、奠基期:1960-1970年代
        三、向纵深发展:1980年代至今
        四、中国的艾略特戏剧研究
        五、T.S.艾略特戏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边缘化和零散化
第二章 T.S.艾略特戏剧的仪式化现象
    第一节 表现形式上的仪式化
        一、“爵士戏剧”及其他黑人艺术
        (一) 爵士乐与艾略特的仪式化戏剧观
        (二) 爵士乐因素的具体表现和仪式化效果
        (三) 对其他黑人艺术的吸收:“吟游歌者秀”
        二、“小剧场”与古希腊戏剧传统
        三、日本能剧与“实验戏剧”
        (一) 理论基础:能剧的“意象性”
        (二) 实践先例:《鹰之井》与其他
        (三) 借鉴目的:重塑西方原始仪式与传统
    第二节 内部结构上的仪式化
        一、“生-死-重生”原型
        (一) 内涵:弗雷泽的植物神崇拜理论
        (二) 表现:整体结构与季节隐喻
        (三) 作用:与基督信仰的融合的生死观
        二、“阿里斯多芬式结构”
        (一) 戏剧结构
        (二) 人物设置
第三章 T.S.艾略特戏剧仪式化的理论来源与基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如何认识真理
        一、来自柏格森的影响:通过“直觉”认识真理?
        (一) 、认识真理的可能途径:直觉主义
        (二) 难以消解的二元论:柏格森主义的祛魅
        二、来自哈佛的影响:唯心的“真理之路”?
        (一) 对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反思
        (二) 对绝对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反思
    第二节 问题的解决:真理之路——直接经验、无意识和原始仪式
        一、认识真理的媒介:“直接经验”及其无意识性质
        二、认识真理的方式:无意识的“集体性”和“非个人化”
        三、认识真理的范例:原始思维与仪式
    第三节 问题的衍生:原始仪式的理论基础、框架和实例
        一、原始思维与仪式的理论建构:来自列维-布留尔的影响
        (一) 原始思维的“前逻辑”性:对西方现代逻辑的反抗
        (二) 原始思维的“神秘”属性:互渗律
        (三) 原始思维的现代化:仪式与文学
        (四) 原始思维和仪式理论的具体表现和应用
        二、原始仪式的框架和实例:来自弗雷泽与剑桥学派的影响
        (一) 原始仪式的基本模型:对弗雷泽的《金枝》的反思和吸收
        (二) 文学中的仪式之实例:剑桥学派的古典学研究
第四章 T.S.艾略特的仪式化戏剧理论
    第一节 对当代戏剧的反思
    第二节 仪式化戏剧的诸要素
        一、仪式化戏剧的内在结构:现代芭蕾的启示
        二、仪式化戏剧的语言:韵律与诗
        (一) 仪式韵律与诗
        (二) 诗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 艾略特的诗剧实践
        三、仪式化戏剧的人物设置:从原始仪式到英式“幽默”
    第三节 仪式化戏剧的目的
        一、仪式化戏剧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
        二、仪式化戏剧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结语 戏剧仪式化所反映的问题和意义:艾略特的“一体论”
参考书目
附录

(6)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身份转换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马克·吐温研究在国外
    二、马克·吐温研究在中国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价值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阶级对立与阶级身份转换
    第一节 阶级对立
        一、阶级差异
        二、阶级对比
    第二节 阶级对立下的社会环境与个体生成
        一、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二、个体生成中的兽性因子
    第三节 身份转换:缩小阶级差距的构想
        一、易位而处:获得“慈悲的美德”
        二、转换身份:从“贫儿”到“王子”
    小结
第二章 种族划分与种族身份转换
    第一节 种族划分与身份迷失
        一、种族划分
        二、身份迷失
    第二节 “身份掉包”及其结果
        一、“掉包”后的身份建构
        二、“掉包”后的畸形伦理
    第三节 种族身份的“识别”与种族差异的消解
        一、种族身份的“识别”
        二、种族差异的消解
    小结
第三章 性别划分与性别越界
    第一节 性别划分与性别错位
        一、虚构空间中的性别转换
        二、现实空间中的性别错位
    第二节 易装及其结果
        一、易装与性别伦理
        二、易装与死亡威胁
    第三节 双性同体:完美人格理想
        一、双性同体的女性
        二、传统女性的典范
    小结
第四章 身份乌托邦
    第一节 身份乌托邦下的文化环境构建
        一、WASP文化:白人父权伦理
        二、文化环境改造
    第二节 身份乌托邦下的自我完善
        一、追求人格完整
        二、摆脱一元文化
    第三节 身份乌托邦下社会伦理关系的建构
        一、阶级身份转换下的体验与理解
        二、种族身份转换下的差异互补
        三、性别身份转换下的自由和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记忆与想象 ——1919~1927西安报纸副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2.1 研究方法
        1.2.2 创新之处
    1.3 核心概念的解释
        1.3.1 副刊的名词解释
        1.3.2 将1919~1927年作为研究时间段的原因
        1.3.3 1919~1927年西安报刊发行状况
第2章 历史:近代陕西报业的成长与副刊的成熟
    2.1 西安报业的成长土壤
        2.1.1 三次办报高潮的推动
        2.1.2 现代化工业萌芽
        2.1.3 新文化运动后的的思想启蒙
    2.2 西安报纸副刊的发展与成熟
        2.2.1 陕西报业的发展与副刊的首次亮相
        2.2.2 1919~1927西安报纸副刊的逐渐成熟
    小结
第3章 记忆:从副刊视角观察西安景象
    3.1 全民自发的抵制日货运动
    3.2 逐渐丰富的娱乐生活
        3.2.1 移风易俗的中式戏曲
        3.2.2 副刊自身的消闲功能
        3.2.3 现代娱乐方式初露头角
    小结
第4章 想象:从西安现代化角度分析副刊
    4.1 传播现代化生活方式
        4.1.1 普及各类知识
        4.1.2 宣传健康生活理念
    4.2 呼吁家庭生活的文明与理性
        4.2.1 妇女解放
        4.2.2 树立健康家庭观
        4.2.3 革除传统陋习
    4.3 传播现代先进思想
        4.3.1 传播马克思主义与民主思想
        4.3.2 现代化的教育制度
        4.3.3 现代化的商业知识
    4.4 特定社会时期中的爱国情怀
        4.4.1 对社会乱象的讽刺
        4.4.2 对社会事件的针砭时弊
    4.5 报人精神在副刊的体现
    小结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宋代优伶的讽刺小品(论文提纲范文)

一、讽刺奸臣的卖国投降
二、讽刺官员的贪渎揽权
三、讽刺科场的种种弊端

(9)北宋尺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选题理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尺牍的概念、源起与分类
    第一节:尺牍的概念与种类
        一、宋代尺牍的概念与范围
        二、宋代尺牍的族属
    第二节:尺牍的源起、属性与功能
        一、尺牍源起与属性
        二、尺牍的功能
    第三节:尺牍形制
        一、短小简明
        二、施于亲友、私密性
        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小结
第二章:北宋尺牍与文学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新变
        一、宋人尺牍创作、传播的新变
        二、尺牍为文的传播途径
    第二节:北宋尺牍创作观念的自觉
        一、尺牍的真实与做作——观念与创作之间
        二、尺牍作为文学文本内容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古文运动
        一、古文运动支持北宋尺牍的发展
        二、尺牍文学推进古文运动进程
        小结:古文运动与尺牍文学的互动之意义
    小结:北宋尺牍文学性凸显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章:北宋尺牍与党争
    导入: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
    第一节:宋代时代特点与文人身份的政治性
        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的盛世、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
        二、议论争煌煌——以天下为己任的双刃剑与文学卷入党争的必然性
        三、君子有党——士大夫团结的必要性与严重后果
    第二节:尺牍中士大夫出处矛盾心理与解脱之道
        一、动成坑弈——从两次由尺牍引起的文祸看党争阴影下的尺牍发展
        二、多难畏人——尺牍之中的“畏祸”主题、敏感心理
        小结:在畏祸与担当之间——党争中文人的心态与尺牍中的矛盾主题
    第三节: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为辉煌的尺牍之互动的意义与价值
        一、最宜究心的时代与最可照见人心的尺牍
        二、文人不幸尺牍幸——党争背景下尺牍文学的繁荣
    小结:宋代党争背景下尺牍的繁荣发展
第四章:北宋尺牍与书法
    第一节、法帖与尺牍关系考论
        一、宋代法帖的内容与编选标准
        二、法帖与尺牍之互动关系
        小结:尺牍与法帖双赢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帖与尺牍
        一、帖之名——从帖到法帖对尺牍内容的去取
        二、帖之实——帖的主要内容及尺牍在其中的分量分析
        三、尺牍之于宋帖
    小结:书法盛行,沾溉尺牍
第五章:北宋尺牍与士人心态
    第一节:君子动而为世范——士人自我理想形象的建构
        源起:尺牍之用在北宋的扩展
        一、言为世范——尺赎教化功能的一体两面
        二、君子形象的塑造——宋人尺牍教化功能的源起
        三、尺牍教化作用之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为“盛世”造传奇的心理诉求——文人主体意识在尺牍中的体现
        一、为万世开太平——宋人的入世精神与主人翁意识
        二、尺牍中“盛事”情结
        小结:尺牍之中宜扬盛事之影响
    第三节:“传不朽”——北宋文人传世意识在尺牍之中的表露
        一、不朽的实质与实现途径
        二、求不朽的意义
        三、尺牍与文人的不朽情结
    小结:尺牍向主流文化的靠拢及其意义
第六章:北宋尺牍与小品文
    第一节:北宋尺牍的艺术性
        一、尺幅寄妙——北宋尺牍的风神韵味
        二、发千里一笑——宋人尺赎的趣味性
        三、“新式古文”——尺牍艺术形式的审美性
        小结:“新式古文”与古文的区别
    第二节:北宋尺牍的小品文属性
        一、现代小品文的概念与功能
        二、尺牍文在小品文类中的地位
        三、尺牍文体特征与小品选取观念之间的契合
    第三节:北宋尺牍与晚明小品
        一、“尺牍家言”、“尺牍气”与晚明小品的“无法为法”、“信笔直寄”
        二、晚明小品对宋人尺牍创作手法与观念的自觉继承
        三、晚明小品代表作家的文学思想与渊源——以苏轼与袁宏道为例
    小结:宋人尺牍对晚明小品的肇启之功
总论:北宋尺牍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
    一、北宋尺牍的创作实绩与文化价值
    二、北宋尺牍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个案研究(一):北宋的家书
    一、北宋的家书创作收藏概况与主要内容
    二、宋代家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创新
    三、宋代家书的艺术
    小结:宋代家书的功能与价值
个案研究(二):宋代的尺牍题跋
    导入—尺牍与题跋的亲缘关系
    一、宋代尺牍题跋的发展概况及其内容
    二、尺牍题跋的基本内容
    三、宋代尺牍题跋的艺术
    小结:宋代尺牍题跋的价值与意义
附录一:“八行书”考
    源起:江城多暇日,能寄八行无
    一、误区一:不试八行书——八行书与八行试
    二、误区二:清末民初京师盛行的八行书
    三、殷勤逾八行——古代尺牍形制略探
    小结:八行书无可传
附录二:论宋人对典范的选取及“以人存书”说的合理性—以蔡襄、蔡京的地位之争为例
    一、蔡京的被贬抑
    二、蔡襄的被推崇
    三、二蔡升沉的动因
附录三:论宋人的“友道”
    一、友道渊源及其实质
    二、宋人“友道”的提出
    三、宋人倡友道的用心——自我完善与传世的动机
    小结:“友道”的社会价值
附录四:“达”与“逸”——欧阳修对自我形象的维护
    源起:欧阳修两封书简中“达”与“逸”的争执
    一、一言一行可传远:传播媒介的发展对宋代文学的影响
    二、一言之出,取信将来——欧阳修的责任意识
    三、“令名不朽”——欧阳修的“不朽之计”
    结论:欧阳修的典范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10)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当下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文艺批评的精神实质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中国化过程中的“三杰”
三、问题与出路

四、良心(讽刺小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墨翁传[J]. 高启,海涛. 月读, 2020(04)
  • [2]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D]. 张露. 河北大学, 2019(04)
  • [3]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D]. 于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1905-1907年俄国讽刺杂志及其中沙皇政府形象的表现[D]. 王其然.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5]论T.S.艾略特戏剧的仪式化[D]. 林辰.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马克·吐温作品中的身份转换策略研究[D]. 郭晶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7]记忆与想象 ——1919~1927西安报纸副刊研究[D]. 李昕.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8]宋代优伶的讽刺小品[J]. 陶易. 文史天地, 2015(07)
  • [9]北宋尺牍研究[D]. 付梅. 南京大学, 2014(05)
  • [10]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当下意义[J]. 黎秀娥.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4)

标签:;  ;  ;  ;  ;  

良心(讽刺素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