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陆延伸盆地

前陆延伸盆地

一、试论前陆-伸展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乔军伟[1](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方维萱,贾润幸,王磊,李天成,郭玉乾[2](2017)在《初论塔西地区陆相红层盆地中铜铅锌-铀-煤-天然气同盆共存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在塔西-塔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与转换区带内,以华里西期末-印支期西南天山造山带为核心,中生代-新生代接受了巨厚陆内河湖相沉积,三叠系仅受山前同生断裂带控制而分布局限,侏罗系广泛的分布中生代盆-山转换地带,现今多呈环形和带状分布在沉积盆地边缘地区,而白垩系呈大面积残留在托云后陆盆地系统、乌鲁-乌拉和库车-拜城

刘池洋,王建强,赵红格,张东东,邓煜,赵晓辰[3](2015)在《沉积盆地类型划分及其相关问题讨论》文中提出沉积盆地类型划分是盆地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础。已有的盆地分类方案较多,各有侧重和所长,但对陆内盆地的划分和研究较为薄弱。沉积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对其分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盆地分类的原则和结果应体现此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典型性(代表性)和可对比性(预测性)。盆地类型划分的依据主要包括盆地发育鼎盛时期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地壳-岩石圈类型、沉降机制和动力环境、盆地结构构造特征与基底性质、沉积环境及充填特征等。导致盆地沉降的动力主要源自地球深部,可分为热力、应力、重力及其复合4种。小行星等天体撞击地球所形成的盆地属特殊类型,将其划归重力成因盆地大类。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地貌成因盆地,其形成与内动力地质作用联系不密切,主要由地表负向地形存在而导致沉积物充填和水体汇聚。这类盆地在不同大地构造环境中均有发育,但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和沉积矿产赋存条件等均与内动力成因的盆地差别颇大。故将其作为新的盆地和成因类型单独列出。根据上述沉积盆地分类的原则和基础,以全球板块构造动力环境、大陆内部动力活动的独立性、主动性和盆地沉降成因的主动力为主线,综合和归纳前人分类方案和盆地研究成果,将盆地发育的区域构造动力环境分为6大类(大洋和大陆板块内部,离散型、消减型、碰撞型、转换型大陆(板块)边缘),增加了天体撞击的特殊型和后期改造的复合型2大类与之并列;将前6大类构造动力环境中发育的沉积盆地分为44(亚)类,按构造动力环境、盆地主要构造力学性质(即应力)两大系统,分别进行了划分和归类。对本盆地分类方案中新的类型、或内涵有变、或需说明的部分盆地及术语,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或说明。这些盆地如后陆盆地、侧陆盆地、转换-补偿盆地、拉裂盆地、地貌成因盆地、(天体)撞击盆地、中间地块盆地、陆内前陆盆地、改造(型)盆地等。本盆地分类方案是对不同地区相同或相近构造环境所发育盆地类型的理性归纳和综合,相对较为系统全面。但在地史上和现世界中,因地质条件的差异或发展进程的不同,其中某类盆地可能在具相同构造环境的某地并未出现,或发育特征并不典型。任一个全球沉积盆地分类方案,从问世之日起就处于检验、争议和修补之中,周而复始,日臻完善。

杨庆道[4](2014)在《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指出楚雄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同时也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南部的滇中次级块体和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大型南北向构造带,是中―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部位,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盆地边界由红河断裂、小金河―龙门山断裂和小江断裂等大型岩石圈或地壳断裂所围限,内部由绿汁江断裂等多条基底深大断裂分割。特殊的构造位置决定了楚雄盆地受到周缘多个块体多期推挤作用。在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及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多期联合、复合作用过程中,由盆地边界及盆地内先存基底断裂所夹持的不同构造单元在构造发育及后期改造中彼此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表现为一定的独立性,经历了层块分异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针对楚雄残留盆地现今构造极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能量屏蔽作用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应对方法、弯线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基于Kirchhoff偏移/反偏移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以及无井、少井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活动论和阶段论历史大地构造观为指导,详细分析地震资料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对楚雄盆地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通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地震解释的合理性。针对楚雄盆地边界及盆地内部被多条岩石圈或地壳深断裂分割引起不同构造单元表现为各自独立构造演化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基底先存断裂在“斜向挤压”作用下的复合(或多因)裂陷作用与裂陷盆地成因模型。应用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晚三叠世区域挤压构造背景下楚雄裂陷盆地成因,以及古生代以来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周缘构造演化背景及盆地内沉积特征,详细分析了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不同构造期盆地原型。在此基础上,对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些长期争议的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解答。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三大伸展期在盆地内形成寒武系筇竹寺组、上三叠统云南驿组和普家村组―舍资组三套优质烃源岩,多期升降运动形成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多套储层,寒武系―奥陶系及上三叠统多套直接盖层和侏罗系―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古近系两套区域盖层。燕山期盆地内形成大量平缓褶皱,并开始大规模油气运移,喜山运动对燕山期油气藏强烈改造、破坏和调整。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特点也决定了后期改造变形,在盆地内形成多个由基底断裂分割、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差异的油气保存单元。在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山凹陷中部、平川、双柏、牟定和渡口五个有利油气勘探远景区。

刘传鹏,罗良,漆家福,于洪洲[5](2013)在《山前带地质及油气成藏特征探讨》文中认为山前带包括前陆褶皱冲断带和前陆盆地靠近造山带部分,其油气资源极为丰富。根据前陆盆地的形成机制分类,将山前带划分为弧后前陆型山前带、周缘前陆型山前带和再生前陆型山前带。参考叠合盆地的分类方案,将山前带划分成正反转山前带和继承前陆型山前带。再生前陆型山前带和继承前陆型山前带仅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发育。山前带的油气成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前前陆期沉积的页岩作为优质的烃源岩,前陆期砂岩和前前陆期碳酸盐岩是油气成藏良好的储集层,而泥岩、膏盐层、盐岩层等是优质的盖层,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前陆褶皱冲断带以构造圈闭为主,前陆盆地则以构造-地层圈闭为主。

江小均[6](2013)在《东秦岭泥盆系沉积特征和构造背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造山带属昆仑-秦岭巨型造山带的东段,是中-朝与扬子板块之间的俯冲-碰撞造山带,它的研究对大别造山带和西部昆仑-祁连造山带连接起着关键作用,对中国,乃至亚洲东部大陆地壳的形成、发展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沉积特征和构造背景争论较大的东秦岭泥盆系盆地进行了系统的古生物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最终获得以下成果和新认识:1)野外地质调查研究认为东秦岭泥盆系与下伏加里东褶皱基底地层(Pt3-S1)整体上呈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下伏基底较不整合面上覆泥盆系具有强烈变形特征,说明南秦岭带加里东期经历了褶皱造山作用,从而证实加里东期陆-陆碰撞造山作用范围为整个秦岭造山带,而非仅在北秦岭带。2)通过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变形差异、地层缺失以及泥盆系底部沉积序列综合研究,认为泥盆系沉积盆地是一个晚古生代新的沉积盆地,而非早古生代秦岭洋盆地延续,沉积构造背景为加里东褶皱基底上大陆壳伸展盆地。3)东秦岭泥盆系沉积物具有再旋回造山带成因剥蚀源区碎屑组分,同时,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类似的中-高成熟度特征和以石英岩为主夹少量长英质火成岩的沉积物源区。重矿物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暗示中-朝和扬子板块之间的秦岭洋在泥盆纪之前已经拼合关闭,且中-朝和扬子板块共同为泥盆系沉积盆地提供物源。4)沉积构造、古流向、岩石组合和沉积相综合分析表明,东秦岭泥盆系盆地沉积环境为正常浅海台地-陆棚相沉积,岩相古地理从早泥盆世-晚泥盆世整体上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超覆海进沉积过程。泥盆系“刘岭群”沉积环境为滨-浅海相,而非前人认为的深水复理石相。5)东秦岭泥盆系及其间鲵鱼嘴-核桃园和凤镇-山阳两个断裂变形特征研究,认为(?)鱼嘴-核桃园断裂带经历了早期南北向挤压逆冲剪切作用和晚期左行走滑韧性剪切作用。山阳-凤镇断裂带经历了早期北向南逆冲断裂和晚期(晚燕山期)南倒北倾的正断性质控盆断裂作用,局部可见左行走滑断裂作用。东秦岭泥盆系变形特征以N-S向挤压褶皱作用为主。6)东秦岭地区秦岭群、武关岩群以及志留系样品锆石SHRIMP和LA-ICP MS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早加里东期(553Ma、489 Ma和475Ma)、晚加里东期(418-415Ma和400-401Ma)和华力西期(372Ma、335Ma和315Ma)变质事件锆石年龄。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秦岭造山带经历了多旋回造山作用过程,其中以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为主,华力西期为次。7)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东秦岭造山带经历了晚加里东期(430-405Ma)秦岭洋闭合及中-朝与扬子板块陆-陆碰撞造山阶段;华力西期(386-261Ma)中-北秦岭带大陆消减叠覆和走滑挤压造山作用阶段: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D1-T2)中-南秦岭古特提斯浅海盆地沉积阶段;印支期(236-183Ma)大陆壳俯冲造山阶段地质构造演化过程。8)得到上述新认识和成果同时,收集和整理前人研究资料,并结合重点解剖,最终编制完成一条400km横跨整个东秦岭地区地质构造单元剖面。

王始波[7](2013)在《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辽盆地是以油气资源丰富而着名的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大型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成盆动力学研究历来受到地质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由于受当时的理论水平、技术手段及数据资料有限等条件限制,前人的研究多侧重静态地质条件分析方面,忽略盆地发育过程的动态研究,现有的盆地构造成果不能较好地解释日益增长的钻井、地震、测井及地化分析等资料带来的地质现象;此外,也迫切需要应用构造研究新成果指导和寻找未来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挖掘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因此,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成盆动力学亟须新一轮深入研究。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球动力学、构造运动学、油气成藏地质学等理论,以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钻井及地化分析资料为基础,对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地质成果。东北亚中新生代构造受元古代及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从中侏罗世开始的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中生代开始,东北亚构造体系受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联合作用。松辽盆地中新生代依次形成了晚三叠-早中侏罗世时期的对应挤压环境的前陆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的对应强烈拉张环境的断陷盆地及早白垩世时期以后开始形成的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发育的前陆盆地位于大陆板块内部或边缘,与造山带毗邻。盆地形成和演化的主动力来自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汇聚和陆内碰撞造山作用,其动力学机制是板块碰撞远程传递的挤压应力。前陆盆地的弯曲下沉的成因机制主要是由于前陆褶皱冲断带的构造负荷和盆地沉积负荷所引起岩石圈发生挠曲的结果,同时受控于岩石圈流变结构和性质。晚侏罗-早白垩世裂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与库拉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过程存在密切的动力学联系。裂陷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库拉板块俯冲导致地幔深部过程的变化。松辽盆地晚侏罗-早白垩世裂陷盆地的动力学机制为:大洋板块长期俯冲导致软流圈热流定向环流运动,伴随定向环流运动产生剪切应力,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地壳被拉伸且使其厚度减薄,地壳上部伸展发育断陷盆地,断陷带形成自西向东逐步扩展。晚白垩世坳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热点迁移地幔冷却造成的热沉降与俯冲板块所带来物质的造陆抬升运动这两个主控因素作用,当热沉降幅度大于造陆隆升幅度,盆地沉降,湖盆扩大;反之,当热沉降幅度小于造陆隆升幅度,盆地表现为隆升,湖盆缩小。松辽盆地北部在多期性质不同的构造运动(拉张与挤压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伸展、挤压、反转及变换四大类构造样式。基底断裂控制盆地断陷和坳陷的形成,控制盆地内的构造单元划分,也控制沉积相带的展布。松辽盆地沉积沉降中心有由南向北迁移的趋势,登娄库-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沉降中心主要位于南部的齐家-古龙凹陷、龙虎泡-大安阶地,嫩江组末期三肇凹陷和黑鱼泡凹陷已经具有雏形,从新近系到第四系,沉积沉降中心向北迁移至乌裕尔凹陷及依安凹陷。南部凹陷形成早且持续沉降,而北部凹陷形成于明水组末期的构造运动。松辽盆地北部坳陷期中浅层断裂的走向以北北东及北东、北北西及北西方向为主,北北东及北东向断层形成时间早,北北西及北西向断层形成时间晚,其切割北北东及北东向断层。断层又可分为断陷期同沉积断层、坳陷期断层及反转断层。各时期具有不同特征:断陷期发育的断裂较少,但规模较大,垂向断距也较大,直接控制着地层的厚度;登娄库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较弱,所形成的断裂数量少,规模也小;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断裂活动频繁,发育的断层数量多,但规模较小;嫩江组末期断裂活动较弱,形成少量的断裂,断裂规模也较小;明水组末期断裂活动是伴随强烈的褶皱变形而产生的。松辽盆地主要经历了裂陷末期、嫩末、明末、老第三纪末及新生代晚期五期构造运动。裂陷末期陆壳冷却收缩,盆地受挤压应力作用抬升,高部位剥蚀强烈;嫩末构造运动以张性伸展差异隆升为主;明末构造运动是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构造反转,形成了现今构造格局的主要轮廓。老第三纪末期构造运动是在近东西向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盆地再次隆升并发生挠曲,形成东隆西凹的构造格局,同时部分先期已有构造发生右旋压扭。通过对松辽盆地进行多次平面和剖面构造物理模拟,探索出裂谷盆地晚期挤压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方法,再现了裂谷盆地晚期反转变形的过程,为裂谷盆地反转变形机制和构造样式的建立寻找到了实验证据。本次构造物理模拟完全依据松辽盆地基底构造格局和基底构造边界条件,建立模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证实了松辽盆地中浅层北北东和北东向的正向二级构造带均为明水组沉积后同一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反转变形的结果。综合考虑构造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应用现今构造、古构造、构造岩性及构造坡折带等成藏构造条件进行油气成藏有利区预测,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目标。各油层共预测出现今构造面积16746km2、古构造面积21422km2、构造岩性面积16621km2及构造坡折带岩性面积29286km2。

徐胜林[8](2010)在《晚三叠世—侏罗纪川西前陆盆地盆山耦合过程中的沉积充填特征》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侏罗系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至侏罗系的沉积体系特征,层序地层学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川西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盆山耦合过程中的沉积充填特征,主要认识如下:1.根据岩石组合、沉积组构、沉积序列、生物组合以及沉积机理等因素,并综合运用前人已有工作成果,本文认为川西前陆盆地沉积演化过程中可识别出3个沉积体系组和8个沉积体系;大陆沉积体系组,海陆沉积体系组和海洋沉积体系组;大陆体系组:主要包括冲积扇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海陆过渡体系组:主要有三角洲、河口湾沉积体系;海洋体系组:主要有滨岸沉积体系、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并详细研究了各沉积体系在川西地区的发育特征。2.通过野外露头与钻井岩心观测,结合测井和地震资料,晚三叠世-侏罗纪川西前陆盆地层序界面表现形式有以下7种:不整合面,古喀斯特作用面,大型底冲刷面,间歇暴露面,超覆面,岩性岩相转换面,最大(海)湖泛面;且以此为根据认为晚三叠世-侏罗纪川西前陆盆地可以识别出6个构造层序,14个三级层,较为深刻的研究了各级层序发育特征,并详细探讨了影响层序发育的因素。3.通过对晚三叠世-侏罗纪川西前陆盆地沉积充填特征分析,发现:①晚三叠世至侏罗纪川西前陆盆地沉积环境经历了从海相沉积环境到海陆过渡沉积环境,并最终演变为陆相沉积环境,海陆转换的关键时刻为安县运动。②同一时期,川西前陆盆地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沉积充填特征具有差异性;不同时期,川西前陆盆地北部地区,中部地区,南部地区各自垂向沉积充填特征同样具有差异性;并依此建立了相应的沉积学模式。③TS1BE马鞍塘期,龙门山造山带整体尚处于构造活动初期,川西前陆盆地以发育混积陆棚沉积环境为特征,且在安县地区见有生物礁沉积;TS1BW小塘子期龙门山造山带北段最先发生构造隆升,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于川西前陆盆地西北部。TS2BE期龙门山造山带北段再次经历了较为强烈的造山运动,形成快速充填的沉积结构,而龙门山造山带中段和南段构造活动不显着,前者于盆地形成自西而东的海相三角洲-滨浅海沉积,后者则表现为自西而东滨浅海-海相三角洲沉积;TS2BW期,龙门山造山带南段也发生了构造隆升,同龙门山造山带北段一起为川西前陆盆地提供沉积物质,而龙门山造山带中段地区构造活动尚不显着,毗邻的川西前陆盆地中部地区仍与广海连通。安县运动后(TS2BW顶,TS3BE底)龙门山造山带中段完成了最后的隆升,海水从此退出了川西前陆盆地,盆地进入陆相沉积盆地演化阶段。TS3-TS6期,川西地区开始进入前陆盆地的陆相沉积演化阶段,主体发育河流三角洲-湖盆沉积环境。④侏罗纪川西前陆盆地为陆相湖盆演化阶段,在盆地扩张体系域(BE),龙门山造山带构造活动剧烈,盆地以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为特点,三角洲沉积体系不发育,在盆地收缩体系域(BW),龙门山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盆地以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特征,冲积扇沉积体系不发育;侏罗纪各时期总体表现为龙门山造山带北段和南段较为活跃,中段活性较差。⑤退积体系域(RST)发生于构造推覆作用增强阶段,以发育冲积扇沉积体系为特征,三角洲沉积体系不甚发育;进积体系域(PST)在构造推覆减弱至停息阶段,以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特征,冲积扇沉积体系不发育。

李本亮,魏国齐,贾承造,管树巍,石昕[9](2009)在《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基本特征及其控制下的油气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综述前人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前陆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演化历程、构造成因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构造变形特征等的宏观研究和重点解剖,总结出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的主要特征:(1)垂向上,前陆盆地表现出两种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在正反转构造背景下的盆地构造层序相叠置;(2)平面上,分布在中国大陆内的前陆盆地或冲断带受统一的印度—欧亚两个大陆板块间的碰撞作用,形成构造变形的时空分布规律有序的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3)时间上,不仅存在新近纪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控制的再生前陆盆地,而且显生宙以来中国大陆共发生了4期前陆盆地或冲断构造的演化过程;(4)成因上,受青藏高原向北、向东的隆升挤压,基于小克拉通拼贴后的不均一陆内基底结构,古造山带继承性复活,在其前缘发育再生前陆盆地或前陆冲断带;(5)变形样式上,由于受边界力学条件和沉积地层介质的共同控制作用,可以将前陆冲断带的构造变形样式分为4类。正是因为上述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决定了油气聚集与分布的规律性和勘探的复杂性。油气分布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1)油气相态分布的有序性;(2)成藏条件配置的有效性;(3)含油气目的层分布的空间有序性;(4)多期成烃、晚期成藏的普遍性。油气勘探的复杂性表现在:(1)4期前陆盆地和冲断带含油气地质特征的差异;(2)含油气层系与油气藏的改造与破坏;(3)陆相盆地的不均一导致储层相变大;(4)前陆冲断构造变形的复杂增加了圈闭落实的难度。

李坤[10](2009)在《塔里木盆地三大控油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钻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及测试分析化验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构造几何学、平衡剖面演化、剥蚀量恢复和古构造复原等方法,以沙雅、卡塔克、巴楚三大控油古隆起构造演化对比研究目标,系统对比不同类型古隆起活动强度、构造特征、成藏条件及其成藏模式的异同点,着重阐述古隆起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深化古隆起成藏规律,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与认识:(1)依据塔里木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以及成盆动力学过程,分析盆地的平面分区、纵向分层的宏观特征,并依据构造层叠置关系的变化,将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结构总结归纳为3种常见叠置关系和7种叠置方式。(2)按照动力学演化特征将塔里木古隆起划分为四大类古隆起,具体解析沙雅残余古隆起、卡塔克稳定古隆起和巴楚活动古隆起的构造特征,重点对比构造格局、不整合面空间展布、主干断层发育演化以及局部构造平面分带、纵向叠加特征,总结古隆起区构造差异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并探讨不同类型古隆起成因机制。同时系统解释塔里木盆地早期张性断裂体系,识别并划定库满拗拉槽边界断裂,并动态剖析塔中Ⅰ号早期正断裂对中央隆起带演化的约束作用,尤其是从构造背景方面对后期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和成岩演化给出了合理解释,探讨早期拉张背景对台缘建隆、礁滩相等碳酸盐岩有利储集相带成藏演化的控制作用。(3)在系统研究前特提斯稳定克拉通与被动大陆边缘、前特提斯关闭前陆盆地-克拉通边缘坳陷、古特提斯开合旋回、新特提斯开合旋回、复合前陆盆地五个盆地原型发育阶段构造事件及构造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主要构造变革期,识别主要构造不整合界面的空间组合样式,以趋势厚度法和标志层~厚度法为基础,结合平衡剖面理论,提出不同构造时期的剥蚀量分解技术和不同类型古隆起古构造恢复技术,精确复原O2+3、S、T、K等多层段在主要变革期剥蚀特征,探讨不同构造期T74、T70不整合面的古构造演变格局。进而系统对比沙雅残余古隆起、卡塔克稳定古隆起和巴楚活动古隆起的构造特征和演变过程,确定不同类型古隆起形成-改造-定型期次,细化不同时期古隆起构造格局,动态演绎不同时期古隆起分布特征,在总结古隆起构造背景、演化历史及古今构造差异的时空迁移性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时期古隆起形成机制,深化塔里木古隆起多旋回构造演化的动态过程,建立古隆起构造演化模式。(4)系统对比沙雅、卡塔克和巴楚三大控油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多期次、多层次、多模式的关系,尤其是关键成藏期古隆起的形态与定型期古隆起的地质结构的差异对油气聚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提升并细化塔里木古隆起控藏系统:①隆坳格局制约烃源岩展布及热演化;②古隆起展布控制储层发育及改造;③古隆起形成发展控制圈闭类型;④古隆起变迁控制输导路径和运移指向;⑤古隆起变革期控制成藏期次。在此基础上,针对塔里木盆地不同构造旋回原型盆地的叠合,将不同类型的成藏模式概括为6种基本类型,提出塔里木古隆起“烃源控区、储层控层、隆起控带、断裂与不整合控位”的成藏规律,并以轮南-塔河巨型油气富集区为例,总结古隆起成藏最佳配置模式。

二、试论前陆-伸展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前陆-伸展盆地(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现状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局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聚煤背景
    2.4 赋煤构造单元
    2.5 小结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3.1 聚煤盆地划分
    3.2 东昆仑构造区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3.5 小结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4.6 小结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沉积盆地类型划分及其相关问题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与存在问题
2 沉积盆地分类的原则、基础和依据
    2.1 关于沉积盆地分类
    2.2 盆地分类的原则
        2.2.1 整体性、层次性和关联性
        2.2.2 典型性及可对比性
    2.3 有关盆地分类基础的讨论
        2.3.1 盆地沉降机制的讨论
        2.3.2 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大陆与大陆板块
    2.4 盆地分类的依据(准则)
3 沉积盆地分类方案建议
    3.1 大洋板块内部盆地类型(表2-Ⅰ;图1)
    3.2 大陆(板块)内部盆地类型(表2-Ⅱ;图1)
        3.2.1 克拉通盆地(Ⅱ-1)
        3.2.2 陆内拗陷盆地(Ⅱ-2)
        3.2.3 陆内裂陷盆地(Ⅱ-3)
        3.2.4 陆内前陆盆地(Ⅱ-4;图1)
        3.2.5 陆内压陷盆地(Ⅱ-5)
        3.2.6 近陆缘盆地(Ⅱ-6)
    3.3 转换型构造环境盆地类型(表2-Ⅲ)
        3.3.1 与单条断层活动有关的盆地类型(图2)
        3.3.2 两条或多条断层活动有关的盆地类型
    3.4 离散型大陆边缘盆地类型(表2-Ⅳ)
    3.5 俯冲型大陆(板块)边缘盆地类型(表2-V)
        3.5.1 亚太型大陆边缘(图7)
        3.5.2 安第斯型陆缘(图1)
    3.6 碰撞型大陆(板块)边缘盆地类型(表2-Ⅵ)
        3.6.1 残留洋盆地(Ⅵ-1):形成于碰撞造山初期
        3.6.2 造山带内部盆地
        3.6.3 周缘前陆盆地与山前(坳陷)盆地(Ⅵ-5,6)
        3.6.4 后陆盆地(Ⅵ-7)
        3.6.5 侧陆盆地(Ⅵ-8)
        3.6.6 汇聚隆升晚期及期后造山带内部盆地
        3.6.7 分裂前陆盆地(Ⅵ-11)
    3.7 改造(型)盆地及其类型(表2-Ⅷ)
4 尚需说明和讨论的盆地类型
    4.1 后陆盆地(表2Ⅵ-7)
        4.1.1 术语讨论
        4.1.2 基本特征
    4.2 转换-补偿盆地(表2 Ⅲ-3)
    4.3 拉裂盆地(表2 Ⅳ-4;图1)
    4.4 中间地块盆地与山间拗陷盆地(表2 Ⅵ-2)
5 据构造应力属性的盆地分类

(4)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裂陷盆地研究现状
        1.2.2 原型盆地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楚雄盆地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研究
        1.4.1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
        1.4.2 提高信噪比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
        1.4.3 地震资料构造―岩性解释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1 楚雄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2.1.2 楚雄盆地区域地层及沉积概况
        2.1.3 楚雄盆地周缘区域构造带演化
    2.2 楚雄盆地地壳结构与基底性质
    2.3 楚雄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2.4 盆地深部地质特征
    2.5 楚雄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第三章 楚雄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3.1 楚雄盆地构造格局
        3.1.1 楚雄盆地周缘地区断裂特征
        3.1.2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特征
        3.1.3 楚雄盆地构造样式
        3.1.4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控盆作用
    3.2 区域地质事件分析及构造层划分
    3.3 构造单元划分
第四章 楚雄盆地形成与演化
    4.1 成盆期前变质基底形成与演化
    4.2 楚雄盆地形成演化及原型盆地
        4.2.1 震旦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地台发展阶段
        4.2.2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地幔柱活动及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升隆阶段
        4.2.3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形成与演化
        4.2.4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克拉通坳陷盆地萎缩阶段
        4.2.5 始新世以来抬升改造及残留盆地形成阶段
    4.3 原型盆地叠加复合过程
        4.3.1 多期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与复合
        4.3.2 多期原型盆地叠合与复合
        4.3.3 多期构造―沉积迁移
        4.3.4 层块分异构造演化过程
        4.3.5 断坳叠合的演化过程
    4.4 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问题的探讨
        4.4.1 先存基底断裂多期挤压―裂陷作用及控盆特征
        4.4.2 晚三叠世楚雄裂陷盆地成因
第五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5.2 构造演化对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5.3 构造演化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5.4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
    5.5 油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5.5.1 东山有利油气远景区
        5.5.2 牟定有利油气远景区
        5.5.3 平川有利油气远景区
        5.5.4 双柏有利油气远景区
        5.5.5 渡口有利油气远景区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5)山前带地质及油气成藏特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山前带分布及类型
2 山前带变形特征
3 山前带油气成藏特征
4 山前带油气勘探存在的主要问题
5 典型前陆型山前带分析
    5.1 西加拿大山前带
    5.2 准噶尔盆地北缘哈山山前带
6 结论

(6)东秦岭泥盆系沉积特征和构造背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前人研究基础
    2.1 东秦岭泥盆系研究历史及划分
    2.2 东秦岭泥盆系岩石和生物地层
        2.2.1 白云-柞水小区
        2.2.2 凤县-旬阳小区
    2.3 东秦岭泥盆系沉积盆地性质的不同观点
第三章 东秦岭泥盆系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3.1 泥盆系沉积构造和古流向
    3.2 东秦岭泥盆系底部砾岩展布及砾石特征
        3.2.1 东秦岭泥盆系沉积盆地砾岩空间展布特征
        3.2.2 东秦岭泥盆系底砾岩砾石特征
    3.3 泥盆系盆地沉积相
    3.4 小结
第四章 东秦岭泥盆系沉积构造背景及物源区特征
    4.1 泥盆系砂岩碎屑组分特征
    4.2 泥盆系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4.3 泥盆系砂岩重矿物研究
    4.4 东秦岭泥盆系碎屑沉积岩锆石年代学及物源区反演
        4.4.1 样品制作和测试流程
        4.4.2 测试结果
        4.4.3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东秦岭泥盆系底部不整合关系及加里东运动
    5.1 泥盆系不整合研究进展
    5.2 泥盆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关系
    5.3 讨论
        5.3.1 “志留系红层”特征及时代
        5.3.2 不整合面上下沉积特征及间断时间
        5.3.3 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构造变形差异
    5.4 小结
第六章 东秦岭造山带地质构造演化
    6.1 泥盆系及其边界断裂变形特征
        6.1.1 边界断裂变形特征
        6.1.2 泥盆-石炭系变形特征
    6.2 秦岭造山带变质事件期次
    6.3 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末-早中生代地质构造演化过程
    6.4 东秦岭地质构造剖面图编制
    6.5 小结
结论
致谢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附图

(7)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盆地构造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2 松辽盆地北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认识
        1.4.1 完成的工作量
        1.4.2 取得的成果认识
    1.5 创新点和问题
        1.5.1 创新点
        1.5.2 问题
第2章 松辽盆地北部区域基底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2.1 区域构造特征和动力学环境
        2.1.1 东北亚区域构造特征
        2.1.2 东北亚沉积盆地特征
        2.1.3 东北亚中新生代盆地动力学机制
    2.2 基底构造特征
        2.2.1 基底构造特征
        2.2.2 基底构造对上覆盆地构造和沉积发育的控制
第3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3.1 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成盆动力学环境
        3.1.1 火山岩特征和构造环境
        3.1.2 岩石圈地热特征
        3.1.3 成盆动力学环境和机制
    3.2 晚三叠-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和演化模式
        3.2.1 地层特征
        3.2.2 构造特征
        3.2.3 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
第4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4.1 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成盆动力学环境和机制
        4.1.1 成盆动力学环境
        4.1.2 成盆动力学机制
    4.2 晚侏罗-早白垩世断陷盆地构造和演化特征
        4.2.1 断陷结构及其展布
        4.2.2 控陷主断裂特征
        4.2.3 断陷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第5章 松辽盆地北部盖层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
    5.1 断裂分布特征
        5.1.1 断裂特征
        5.1.2 断裂系统及其成因机制
        5.1.3 深层断层性质和构造应力场
    5.2 构造样式特征
        5.2.1 伸展构造样式特征
        5.2.2 挤压构造样式特征
        5.2.3 反转构造样式特征
        5.2.4 变换构造样式特征
    5.3 构造单元特征
        5.3.1 构造单元重新划分依据
        5.3.2 构造单元特征
    5.4 构造发育史
        5.4.1 地层剥蚀厚度的恢复
        5.4.2 骨干格架剖面构造发育史
        5.4.3 平面构造发育史
        5.4.4 动力学环境和成因机制
第6章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1 断陷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1.1 不整合面特征
        6.1.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6.2 嫩江组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2.1 不整合面特征
        6.2.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6.3 明水组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3.1 不整合面特征
        6.3.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6.4 老第三纪末期构造不整合面特征与成因机制
        6.4.1 不整合面特征
        6.4.2 动力学环境与成因机制
第7章 松辽盆地北部晚期反转变形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7.1 平面构造物理模拟
    7.2 剖面构造物理模拟
第8章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与油气关系
    8.1 发现古前陆盆地对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意义
    8.2 断陷构造对深层天然气形成条件的影响
    8.3 坳陷构造对中浅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8.3.1 古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8.3.2 不同构造单元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8.3.3 有利构造分析
        8.3.4 有利构造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晚三叠世—侏罗纪川西前陆盆地盆山耦合过程中的沉积充填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盆山关系研究现状
        1.2.2 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2.3 川西前陆盆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背景
    2.2 地层划分
        2.2.1 上三叠统
        2.2.2 侏罗系
第3章 沉积体系划分及特征
    3.1 沉积体系划分
    3.2 沉积体系特征
        3.2.1 大陆沉积体系组
        3.2.2 海陆过渡沉积体系组
        3.2.3 海洋沉积体系组
第4章 层序地层学特征
    4.1 层序界面特征和成因类型
        4.1.1 层序界面特征
        4.1.2 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
    4.2 层序划分
        4.2.1 层序划分标志
        4.2.2 层序划分方案
    4.3 层序发育特征
        4.3.1 TS1 构造层序
        4.3.2 TS2 构造层序
        4.3.3 TS3 构造层序
        4.3.4 TS4 构造层序
        4.3.5 TS5 构造层序
        4.3.6 TS6 构造层序
    4.4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4.4.1 湖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4.2 构造活动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4.3 气候因素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4.4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第5章 层序格架内沉积充填特征研究
    5.1 上三叠统层序格架内沉积充填特征
        5.1.1 上三叠统沉积充填特征
        5.1.2 小结
    5.2 侏罗系层序格架内沉积充填特征
        5.2.1 侏罗系沉积充填特征
        5.2.2 小结
    5.3 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层序格架内沉积充填特征
        5.3.1 川西北部MSQ3 层序特征
        5.3.2 川西中部MSQ3 层序特征
        5.3.3 川西南部MSQ3 层序特征
        5.3.4 小结
    5.4 沉积模式及演化
        5.4.1 混积陆棚-潮坪沉积模式
        5.4.2 海陆过渡三角洲沉积模式
        5.4.3 陆相冲积扇-湖泊沉积模式
    5.5 盆山耦合关系初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基本特征及其控制下的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研究与油气勘探简介
2 中国前陆盆地及冲断带构造地质基本特征
    2.1 正反转构造与盆地构造层序的叠合
    2.2 冲断构造的时空序列与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
    2.3 4个Wilson构造旋回与4期前陆冲断构造
    2.4 陆内构造变形与再生前陆盆地
    2.5 边界力学条件与地层介质条件控制下的4种主要构造变形样式
3 中国前陆盆地油气分布的基本特征
    3.1 前陆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的有序性
    3.2 前陆盆地油气勘探的复杂性
4 油气勘探及构造地质研究建议
    4.1 重视古前陆盆地原型的恢复研究和古冲断带的勘探
    4.2 加强构造变形地质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构造圈闭的勘探

(10)塔里木盆地三大控油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勘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多旋回盆地研究现状
        1.2.2 古隆起研究进展
        1.2.3 塔里木盆地勘探现状及认识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塔里木盆地区域地质特征
    2.1 塔里木盆地构造分区特征
    2.2 塔里木盆地构造分层特征
        2.2.1 下构造层
        2.2.2 中构造层
        2.2.3 上构造层
    2.3 塔里木盆地隆坳叠合地质结构特征
第3章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构造特征
    3.1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类型
    3.2 沙雅残余古隆起构造特征
        3.2.1 构造格局
        3.2.2 断裂发育特征
        3.2.3 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3.3 卡塔克稳定古隆起构造特征
        3.3.1 构造格局
        3.3.2 断裂发育特征
        3.3.3 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3.4 巴楚活动古隆起构造特征
        3.4.1 构造格局
        3.4.2 断裂发育特征
        3.4.3 局部构造发育特征
第4章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演化及展布特征
    4.1 塔里木盆地演化格局
    4.2 古隆起区古构造恢复研究
        4.2.1 剥蚀量恢复方法原理
        4.2.2 古构造复原方法
        4.2.3 主要不整合面剥蚀量及古构造复原
    4.3 不同时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3.1 加里东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3.2 海西早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3.3 海西晚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3.4 印支-燕山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3.5 喜马拉雅期古隆起演化特征
    4.4 沙雅、卡塔克和巴楚古隆起演化对比
第5章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5.1 古隆起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对比
        5.1.1 烃源岩特征
        5.1.2 储集层特征
        5.1.3 圈闭类型及展布特征
        5.1.4 成藏组合特征
        5.1.5 油气输导特征
        5.1.6 不同类型古隆起成藏模式
    5.2 古隆起控藏系统
        5.2.1 隆坳格局制约烃源岩展布及热演化
        5.2.2 古隆起展布控制储层发育及改造
        5.2.3 古隆起形成发展控制圈闭类型
        5.2.4 古隆起变迁控制输导路径和运移指向
        5.2.5 古隆起变革期控制成藏期次
    5.3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成藏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
        5.3.1 塔里木盆地古隆起成藏规律
        5.3.2 塔里木盆地有利勘探方向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试论前陆-伸展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2]初论塔西地区陆相红层盆地中铜铅锌-铀-煤-天然气同盆共存规律[A]. 方维萱,贾润幸,王磊,李天成,郭玉乾.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 2017
  • [3]沉积盆地类型划分及其相关问题讨论[J]. 刘池洋,王建强,赵红格,张东东,邓煜,赵晓辰. 地学前缘, 2015(03)
  • [4]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杨庆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1)
  • [5]山前带地质及油气成藏特征探讨[J]. 刘传鹏,罗良,漆家福,于洪洲. 现代地质, 2013(05)
  • [6]东秦岭泥盆系沉积特征和构造背景研究[D]. 江小均.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3(01)
  • [7]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D]. 王始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13(08)
  • [8]晚三叠世—侏罗纪川西前陆盆地盆山耦合过程中的沉积充填特征[D]. 徐胜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9]中国前陆盆地构造地质基本特征及其控制下的油气分布[J]. 李本亮,魏国齐,贾承造,管树巍,石昕. 现代地质, 2009(04)
  • [10]塔里木盆地三大控油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D]. 李坤.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前陆延伸盆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