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二复合拉丝模

一出二复合拉丝模

一、一出二复合拉伸模(论文文献综述)

敖来远[1](2021)在《LiGa5O8反尖晶石的结构调控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5G网络的快速发展,通讯设备向着小型化、高频化发展,低介电常数(εr)、高品质因素(Q×f)和谐振频率温度系数近零(τf)的微波介质陶瓷受到广泛关注。尖晶石陶瓷因具有低εr和高Q×f值受到广泛的研究,但与复合钙钛矿微波介质陶瓷相比,对其组成、结构与性能(尤其是介电损耗)的关系还缺乏一致的认识。本文选取八面体位置1:3有序反尖晶石结构的LiGa5O8为研究对象,利用XRD、扫描电镜、拉曼光谱、远红外反射谱、透射电镜、光电子能谱、交流阻抗谱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了烧结特性、晶体结构、振动光谱与微波介电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200~1300℃烧结的LiGa5O8属于立方反尖晶石结构,空间群为P4332,八面体被Li+和部分Ga3+按照1:3长程有序占据,剩余Ga3+占据四面体位置。在最佳烧结温度1260℃保温6 h得到了最佳的微波介电性能:εr=10.51,Q×f=127,040GHz,τf=-60.16 ppm/℃。LiGa5O8陶瓷的介电常数和品质因数分别与424 cm-1峰的拉曼位移和半高宽呈负相关。进一步利用远红外反射光谱研究LiGa5O8陶瓷材料的本征介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低波数(100~600 cm-1)的红外活性振动模式对本征微波介电极化贡献较大。把LiGa5O8和CaTiO3进行两相复合,实现了复合陶瓷τf值近零的优化,0.94LiGa5O8–0.06CaTiO3在1260℃烧结6 h具有良好的微波介电性能:εr=12.79,Q×f=109,752GHz,τf=+4.07 ppm/℃。(2)通过传统固相法制备了系列Ga2[Li1+xGa3]O8+δ(0.05≤x≤0.125)陶瓷,所有陶瓷样品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260℃,当x=0.125时,出现了第二相LiGa O2,因此最大固溶度在x=0.1~0.125之间。通过计算超晶格衍射峰I(110)/I(220)和I(211)/I(422)的强度比值发现,随x的增加,比值先增加后减小,比值越大,则意味着八面体阳离子的有序度越高,说明适当的Li2O加入有利于提高八面体的阳离子有序度。x=0.1的样品在1260℃烧结6 h时具有最佳的微波介电性能:εr=10.78,Q×f=171,171GHz,τf=-56.47 ppm/°C。随着x的变化,τf的变化与Ga1的键价和八面体扭曲度的变化呈现负相关。远红外反射光谱证实了在微波频段的介电极化主要来自于离子极化的贡献,几乎不存在偶极子极化和其他极化机制。通过交流阻抗分析,随着x的增加逐渐增加,绝缘性能得到了改善,且陶瓷的弛豫激活能和直流电导激活能均先增加后减小,并且它们的数值也比较接近。(3)利用[Zn0.5Ti0.5]3+取代Ga3+离子,破坏LiGa5O8的八面体有序度,从而形成Li(Zn0.5Ti0.5)xGa5-xO8(1≤x≤5)系列尖晶石固溶体陶瓷。通过XRD和晶体结构精修发现在取代范围内形成了单相的立方尖晶石化合物,空间群由P4332变成了Fd-3m,超晶格衍射峰(110),(210),(211),(221)和(310)消失,表明所得到的材料从有序变成了无序,此外TEM分析结果同样表明材料的结构从有序变成了无序。随着x值的增加,材料的体密度在减小,平均离子性增加,晶格能先增加后减小,表明材料体系的稳定性在逐渐增加后减小。随着x值的增加,材料的介电常数在增加,这可以归因于离子性和αtheo/Vm的增加。τf值从-69.29 ppm/℃变化到-48.73 ppm/℃,这个变化趋势与八面体位置的键价随x值的变化趋势相同。整个Li(Zn0.5Ti0.5)xGa5-xO8(1≤x≤5)的Q×f值相比于LiGa5O8而言,都大幅度降低,这可以归因于八面体有序度的降低,当x从1变化到5,材料的Q×f值逐渐增加后减小,在x=1和x=2具有较低的Q×f值可以归因于Ti的变价,随着x值的增加,晶格能增加,有效抑制了Ti的变价,从而使得Q×f值增加。因此最佳的微波介电性能在x=3时获得:εr=16.46,Q×f=79,268GHz和τf=-53.36 ppm/℃。(4)继续探究[Zn0.5Ge0.5]3+取代Ga3+离子对Li(Zn0.5Ge0.5)xGa5-xO8(0.5≤x≤2)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和晶体结构精修发现在取代范围内形成了单相的立方尖晶石化合物,空间群由P4332变成了Fd-3m,在x=2时出现了第二相LiGa Ge O4,表明该体系的固溶度范围为1.5<x<2。随着x值的增加,材料的密度有所减小,平均离子性先增加后减小,晶格能先增加后减小,表明材料体系的稳定性在逐渐增加,随后减小。整个Li(Zn0.5Ge0.5)xGa5-xO8(0.5≤x≤2)材料体系的Q×f值相比于LiGa5O8而言,都大幅度降低,这可以归因于八面体有序度的降低。在0.5<x<2范围内,Q×f值出现先增加后减小,则是由于晶格能的先增加后减小。最佳的微波介电性能在x=1的样品在1050℃条件下烧结6 h时达到:εr=10.89,Q×f=77,471GHz和τf=-68.5 ppm/℃。利用[Zn0.5Ge0.5]3+取代Ga3+离子,大幅度降低了材料的烧结温度,使得烧结温度从1260℃降低到1050℃。为了进一步降低烧结温度,添加低熔点氧化物B2O3以降低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当在Li(Zn0.5Ge0.5)Ga4O8陶瓷中添加2wt.%的B2O3,把烧结温度降低至940℃,并且和Ag电极化学兼容。为了调整材料的τf值,利用Li Ca2Mg2V3O12与Li(Zn0.5Ge0.5)Ga4O8形成复合陶瓷。在0.79Li(Zn0.5Ge0.5)Ga4O8–0.21Li Ca2Mg2V3O12复合陶瓷中成功将τf值调整至零。利用0.79Li(Zn0.5Ge0.5)Ga4O8–0.21Li Ca2Mg2V3O12–2wt.%B2O3材料做为介质基板,设计了在5.2GHz下的贴片天线,可实现5GHz Wi-Fi的应用。(5)进一步调控材料的有序度,利用[Li1/3Ti2/3]3+取代Ga3+形成Li(Li1/3Ti2/3)xGa5-xO8(1≤x≤5)系列尖晶石微波介质陶瓷。通过XRD和晶体结构精修发现在1≤x≤2范围内形成了具有Fd-3m空间群的单相的立方尖晶石化合物;在2.5≤x<3时为Fd-3m和Imma的两相混合区;在x=3时获得四面体位置和八面体位置都1:2有序的LiGa Ti O4陶瓷,正交晶体结构,其空间群为Imma;在3.5≤x<4.5时为Imma和P4332的两相混合区;在4.5≤x≤4.75时获得P4332相的陶瓷,立方晶体结构,其中四面体位置和八面体位置都是无序分布;在x=5时,则是形成空间群为Fd-3m的立方结构,四面体位置和八面体位置均是无序分布。随着x值的增加,材料的理论密度和体密度均有所减小,最佳烧结温度在逐渐降低,表明[Li1/3Ti2/3]3+取代Ga3+有利于降低材料的密度和烧结温度;单胞离子极化率增加导致介电常数在增加。Q×f值先从x=0时的127,040GHz开始降低,随后从x=1开始增加,在x=3时达到最大值103,365GHz,随后便逐渐降低。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归因于多面体有序度的降低,在0<x<3范围内,八面体的有序度由1:3变成无序结构,随着x的增加,八面体有序度便开始从无序逐渐演变成1:2有序,从而使得Q×f值增加;随着取代量的进一步增加,多面体的有序度再次遭到破坏,使得原本的1:2有序再次变成无序结构,从而使得Q×f值再次降低。[Li1/3Ti2/3]3+的含量增加,介电常数随之增大,且相应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也逐渐改善。在1≤x≤5范围内最佳的微波介电性能在x=3时获得:εr=15.632,Q×f=103,365GHz和τf=-53.74 ppm/℃。

杨露露[2](2020)在《钢铝车身结构压-胶复合连接工艺与失效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钢铝混合车身是发展汽车轻量化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钢铝材料在晶体结构和物理属性上的差异及其带来的连接困难问题,亟需研究钢铝异种材料高可靠性连接技术。压-胶复合连接是将压印连接与胶接结合于一体的新型连接技术,对异种材料的连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是,压-胶复合连接并不是压印连接与胶接的简单叠加,其接头强度影响因素众多,失效形式复杂。因此,研究钢铝压-胶复合连接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以双相高强钢DP590和铝合金6061-T6为连接材料,通过试验和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钢铝压-胶复合连接工艺与失效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了双相高强钢DP590和铝合金6061-T6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结合单向拉伸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得到了DP590和6061-T6的GTN模型参数;通过双悬臂梁试验和端部切口弯曲试验,获得了胶粘剂的断裂韧性参数。(2)通过设计压印、胶接以及压-胶复合连接接头的搭接剪切试验,对比研究了三种接头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压-胶复合连接接头的剪切强度与压印连接相比提高了37.40%,接头韧性与压印连接和胶接相比分别提高了22.1%和20.79%;复合接头在加载过程中,首先由胶层承受载荷,胶层失效后,压印连接部分继续受载,且复合接头强度依赖于胶层性能。采用GTN和内聚力模型对三种接头的剪切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发现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表明GTN和内聚力模型可以分别较好地模拟压印和胶接接头的力学行为,同时二者的混合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压-胶复合连接接头的力学行为,用以预测接头的力学性能。(3)通过压-胶复合连接接头钢铝界面的贴合程度,分析了压印连接过程对复合接头胶粘剂分布以及接头强度的影响,结合失效后的板料表面状态和搭接剪切有限元模拟中的胶层失效过程,揭示了压-胶复合连接接头的失效机理:复合接头的失效由胶层端部开始;复合接头在制备过程中,接头颈部区域的胶层发生部分失效,导致其强度低于同等搭接面积下的纯胶接接头。(4)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冲头直径、冲头拔模角、冲头圆角半径、凹模深度、胶层厚度以及搭接长度6个参数对压-胶复合连接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运用Hyper Study软件,通过Hyper Kriging近似模型构建方法和自适应响应面优化方法,对压-胶复合连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剪切强度优异的压-胶复合接头,优化后的接头强度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53.25%。

程茗扬[3](2020)在《湿热耦合作用下碳/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天然植物纤维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合成纤维不同,天然纤维具有可再生、可降解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天然纤维已被考虑用于多种应用中,包括汽车内饰,运动器材等。目前研究者已经对天然纤维湿热老化现象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湿热老化机理的系统性研究仍存在不足,并缺乏改进措施。本文对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和单根亚麻纤维的耐久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索湿热老化环境对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降低湿热老化对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损伤,研究了碳纤维的加入对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环境耐久性和力学性能影响机理以及亚麻纤维表面处理工艺。首先,为研究湿热老化对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制作纯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将其置于恒温60的水浴缸中,并持续监测层合板吸水量直至吸水饱和。研究表明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前期吸水规律符合Fickian吸水模型,但在经历149小时的湿热老化后,亚麻纤维复合材料表现出二次吸湿现象。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发现湿热老化破坏了树脂基体结构,纤维与树脂发生脱粘。力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湿热老化后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但延展性有所增强。为降低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吸湿造成的复合材料性能的下降,通过添加碳纤维至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以达到降低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吸湿量并提高复合材料整体力学性能的目的。实验中,通过改变碳纤维层的位置来设计三个复合叠层,即纯亚麻/聚丙烯层压材料(Type I),表面具有亚麻层的层压材料(Type II)以及表面具有碳层的层压材料(Type III)。样品在60oC的水中浸泡老化直至饱和。特别研究了混杂复合材料中的水分传输规律以及其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可能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碳纤维减少了亚麻/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吸水量,并改善了其力学性能。湿热老化后,碳/亚麻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下降,而拉伸破坏应变增加。最后,针对亚麻纤维与树脂易脱粘现象,探索亚麻纤维表面处理工艺以达到降低纤维吸湿性并增强树脂与基体结合。然而,不同的碱处理浓度对亚麻纤维的影响不同,本文研究了四种碱溶液浓度分别为1wt%、5wt%、10wt%、15wt%对亚麻纤维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碱处理使得纤维直径缩小,纤维表面更加光滑,5wt%Na OH对亚麻/聚丙烯复合材料中纤维与树脂的结合具有较好的作用。对各组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测试实验,碱处理很好的增强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当Na OH浓度为5wt%时力学性能最佳。当Na OH浓度升高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出现显着的下降,延伸性得到改善。

罗辉言[4](2020)在《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的性能增强工艺与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D打印技术以其快速成型的优点,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军工、汽车制造、医疗和教育等重要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有着轻质高强、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异的材料特性。将3D打印技术用于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的制造,既能够解决传统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流程复杂、周期长和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又能够弥补传统工艺成型的零部件性能不足的缺陷。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良特性对传统工艺成型件进行性能增强,能够大大提高成型件的性能,扩展碳纤维的应用范围。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研究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喷头、增强基材料喷头等多材料喷头3D打印工作原理及成型工艺,揭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规律。以典型零件模型对象为例,仿真分析3D打印碳纤维复合材料零件的性能增强特性,实现3D打印系统,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零部件性能增强工艺的3D打印提供性能分析与实现方法。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3D打印工艺研究。研究了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工艺的3D打印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原理,探究了多喷头3D打印的工作原理,通过对FDM3D打印技术的分析,提出了适用于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的3D打印成型工艺。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如碳纤维复合增强材料喷头结构模型和其热传导模型、剪切结构以及间断式进料结构等。(2)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成型样件的性能增强特性研究。研究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的工艺方法,通过基于3D打印的标准样件模型和性能测试结果,分析3D打印工艺的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效果,揭示性能增强的作用规律。(3)典型零部件的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性能增强仿真研究。以梁类零件、轴类零件和自行车车架为对象进行分析,探索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零部件的性能增强分析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复合材料仿真分析准则,构建合理的梁类零件模型、轴类零件模型和车架模型,通过对不同含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梁类零件模型、轴类模型和车架模型的仿真分析与结果进行对比,得出3D打印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效果。(4)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3D打印的实验研究。分析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3D打印系统的组成及关联关系,实现3D打印系统,并对多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零部件进行3D打印。

李翠芹[5](2019)在《CaMnO3基热电材料的制备与热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电材料是可以实现将热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能源材料,广泛用于发电和制冷,以热电材料为核心的热电器件具有可靠性高、无传动部件、使用寿命长等众多优点,因而近年来成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选取CaMnO3热电材料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对样品进行XRD物相分析及Rietveld精修、形貌表征、XPS分析、热电性能表征及第一性原理计算,深入探讨Ca位掺杂改性及形成固溶体对CaMnO3基热电材料的精细结构、电子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机理。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一、对共沉淀法制备CaMnO3热电材料工艺条件做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分别控制共沉淀反应的p H值为6.5、7.5及8.5制备CaMnO3前驱粉体,通过对比样品的电输运性能发现,p H=8.5对降低样品的电阻率最为有效,所以确定共沉淀法制备CaMnO3的最佳p H=8.5。采用1150℃-1300℃温度范围内对CaMnO3热电材料进行烧结,通过对比材料的微观形貌、致密度及电输运性能,得到最佳烧结温度为1250℃。然后对CaMnO3的Ca位做单元素掺杂改性,研究单掺杂改性对热电性能影响规律。发现:以高价稀土离子Dy掺杂Ca1-xDyxMnO3(x=0.03,0.05,0.10,0.15)热电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掺杂浓度实验,通过对样品物相结构、致密度及电输运性能的表征与对比,Ca0.9Dy0.1MnO3取得了高功率因子3.01×10-4 Wm-1K-2,为未掺杂CaMnO3的1.5倍。二、在单掺杂改性的基础上,对CaMnO3基热电材料进行了Ca位Pr和Yb双掺杂改性,以提高其电输运性能和降低其热导率。通过XRD分析及Rietveld精修,微观形貌分析、XPS分析、第一性原理计算及热电性能表征,探讨Ca位不同浓度Pr和Yb双掺杂对Ca1-2xPrxYbxMnO3(x=0.01,0.02,0.03,0.04,0.05)微观结构、电子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XRD分析及Rietveld精修得到得出不同Pr和Yb掺杂量样品的准确的晶胞参数、Mn-O键长、Mn-O键键角等信息。从材料的结构决定性能方面分析了Pr和Yb双掺杂引起掺杂CaMnO3晶胞结构中Mn O6八面体畸变,从而降低双掺杂体系的电阻率。2)第一性原理关于电子结构(态密度)的计算结果从理论上阐述了Pr和Yb双掺杂使CaMnO3的电阻率下降的原因。3)共沉淀法制备的双掺杂样品小的晶粒尺寸增加了晶界的散射,导致双掺杂样品的热导率降低。此外,Mn O6八面体的结构畸变以及双掺杂离子与钙离子质量的巨大差异是热导率降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经计算得Ca0.92Pr0.04Yb0.04MnO3的功率因子值最高为3.49×10-4 Wm-1K-2,说明Ca双掺杂热电材料的电输运性能优于单掺杂。ZT值最大为0.24,是未掺杂CaMnO3的3倍。而这一结果,同样优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CaMnO3基材料的ZT值。三、在Ca位双掺杂的最佳浓度x=0.04的条件下,选取La和Sm、Dy、Yb对CaMnO3体系Ca位进行相同量不同稀土元素双掺杂改性,研究Ca位双掺杂不同稀土元素对CaMnO3基热电材料的精细相结构、微观形貌、电子结构及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通过XRD分析及Rietveld精修得到得出不同稀土元素双掺杂的准确晶体结构信息。揭示双掺杂导致的电输运性能的改变有强烈的结构依赖性。2)第一性原理关于电子结构(态密度)的计算结果从理论上阐述了不同元素双掺杂改变CaMnO3热电材料电输运性能的原因。3)Ca位稀土元素双掺杂有效的抑制的晶粒的生长,增加了晶界的散射的同时提高样品致密度。分析结果发现,Ca0.92Pr0.04Yb0.04MnO3的ZT值最高为0.24,说明摩尔质量大的元素在Ca位双掺杂中的作用更显着。四、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CaMnO3前驱粉体,向前驱粉体中添加Bi2O3粉末做矿化剂,在较低烧结温度下得到了致密的CaMnO3热电材料,探讨添加Bi2O3对CaMnO3精细结构、微观形貌和热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如下结果:X射线衍射表明Bi2O3与CaMnO3在高温烧结的过程中形成固溶体,Rietveld精修结果表明CaMnO3体系的晶胞参数和晶胞体积随着Bi2O3的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其结果是Mn O6八面体的Jahn-Teller畸变程度随着Bi2O3添加量的增加而变大。同时CaMnO3热电材料的晶粒尺寸随着Bi2O3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密度随Bi2O3添加的增加而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又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随着Bi2O3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电阻率减小,泽贝克系数的绝对值减小,功率因子的值变大,而热导率的值变小。在整个测温区间内,化合物CaMnO3-5Bi2O3具有最小的热导率,0.63@973 K,并获得最大ZT值0.21@973 K。是未添加Bi2O3的CaMnO3样品的约3倍。本文采用优化制备工艺、单元素掺杂、双元素掺杂及形成固溶体等方式,系统的研究了CaMnO3基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发现共沉淀法Ca位双掺杂可以有效的提升CaMnO3的热电性能。向CaMnO3前驱粉体中加入Bi2O3可得到低热导率的较高热电性能CaMnO3热电材料。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对类似的热电材料体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汤美晶[6](2019)在《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冲击前后拉伸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单向编织技术是对传统二维编织的一种改进,利用一组比碳纱细得多的辅助纱代替二维编织结构中的一组碳纱进行编织,有效地改善了二维编织结构中纱线交织处的碳纤维屈曲现象。本文采用的辅助纱为低熔点的尼龙丝,在对复合材料预制件进行固化前处理时,尼龙热熔丝会熔化,从而起到固定织物结构的作用。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时遭受到的低速冲击往往会导致材料产生目视几乎不可检的内部损伤,在材料表面没有或只有轻微的压痕,为了研究这种损伤对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拉伸破坏模式的影响,本文以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低速冲击试验以及冲击前后的拉伸试验,同时,将其与二维编织铺层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研究。此外,为了探究小范围内的编织角变化对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冲击前后拉伸性能的影响,本课题设计并制备了3组编织角不同的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试样进行静态拉伸试验以及低速冲击后的拉伸试验。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小范围内的编织角变化对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影响显着,当编织角小幅度增加时,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且角度增大越多,拉伸强度和模量降低的趋势越明显;相较于拉伸模量,拉伸强度受编织角变化的影响比较大。(2)低速冲击会削弱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拉伸承载能力,且编织角的小幅度变化对材料的抗冲击损伤性能有一定的影响。(3)二维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静态拉伸性能低于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且冲击后的拉伸模量与强度损失率也大于单向编织结构,说明编织结构中纤维屈曲程度的减小对于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在低速冲击下有更好的抗冲击损伤性能。(4)不同于单向编织和二维编织结构静态拉伸试样,受冲击试样的拉伸断裂位置都位于冲击区域,说明冲击点位置材料受到了冲击损伤,导致该区域拉伸性能减弱;静态拉伸试样的拉伸破坏是从试样宽度方向上的边缘基体开裂开始的,而受到冲击损伤试样的拉伸破坏是从冲击点附近的裂纹扩展开始的。(5)单向编织和二维编织铺层复合材料在冲击前后拉伸过程中都发生了纤维断裂,基体开裂等现象,但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损伤面积比二维编织铺层复合材料大,断口形状不规则;而二维编织结构试样在断口处试样宽度方向上的颈缩现象比单向编织结构试样明显,断口呈现出规则的V形。(6)单向编织和二维编织铺层复合材料静态拉伸试样表面近模具侧(第一层)的破坏程度大于远离模具侧(最后一层),近模具侧的编织角比较小。两种结构复合材料冲击正面的拉伸破坏主要表现为纤维断裂,基体开裂,冲击反面略有不同,除了都产生基体裂纹外,单向编织结构试样冲击反面还表现为纤维束之间的相互挤压,纤维翘起;二维编织结构试样为纤维束在厚度方向上的劈开。(7)单向编织和二维编织铺层复合材料冲击前后拉伸试样内部的损伤模式都有层内裂纹和层间裂缝,层内裂纹主要发生在同层纤维束内纤维之间以及纤维束与纤维束之间的树脂区,扩展方向为试样厚度方向,纤维束内部裂纹在相邻纤维层之间不连续,而纤维束之间的树脂区裂纹则会沿着相邻纤维层之间的树脂区扩展。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层间裂缝发生在纤维层之间,基本与纤维层平行,而二维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层间裂缝呈倾斜状态。(8)不同于单向编织和二维编织结构静态拉伸试样的拉伸破坏程度由试样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向试样中部逐渐减弱,两种结构冲击后拉伸试样宽度方向上1/2位置处的破坏程度十分明显,其中,单向编织结构试样层内裂纹居多,且纤维束中纤维之间有树脂脱落;而二维编织结构试样有较多层间裂缝,纤维束之间有树脂脱落。

侯雨[7](2019)在《多层复合纳米片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Janus颗粒是集不同化学组分/性质于一体,在功能/结构上严格分区的各向异性材料。Janus颗粒表面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为设计复杂的多功能性材料提供了基础。本文旨在Janus纳米片不同化学分区选择性修饰功能性聚合物或基团,制备出多层结构复合纳米片,将其作为功能填料应用到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研究其在复合体系中的分布以及对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Janus复合纳米片在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液态丁腈橡胶(EP/LNBR)共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乳液界面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一侧为氨基,另一侧为硅羟基的无机Janus纳米片。将末端为酰氯的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选择性接枝到Janus纳米片的氨基一侧,利用甲胺对CTBN末端残余的羧基与酰氯封端,得NBR JN。随后在NBR JN另一侧的硅羟基上引入环氧基团,得到EP/NBR JN。EP/NBR JN对EP和LNBR表现出双亲性,将其作为增容剂引入到EP/LNBR的共混体系中。在熔融共混的过程中,EP/NBR JN会自发地迁移到两相界面上,其中EP一侧参与EP的固化反应。EP/NBR JN降低LNBR的相区尺寸,提高界面的稳定性。通过拉伸、冲击、弯曲试验,研究了EP/NBR JN添加量和LNBR/EP比例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在EP/NBR JN的作用下,应力可以更容易地在EP相和LNBR相之间互相传递,从而提升了材料的韧性与强度。2、Janus复合纳米片在热塑性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PMMA/PS)共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在无机Janus纳米片的氨基一侧选择性修饰ATRP引发剂,再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该侧聚合,并对该侧末端的活性基团利用NaN3封端,得到PMMA JN。随后,在PMMA JN的硅羟基一侧引入氨基,通过类似方法聚合得到PS层,进而得到PMMA/PS JN。将PMMA/PS JN作为增容剂,分别通过溶液共混法和熔融共混法对PMMA/PS共混体系进行增容改性。在溶剂共混中,通过改变PMMA/PS JN的用量调节PMMA/PS两相相区的尺寸与形貌,得到稳定的双连续结构。在熔融共混中,PMMA/PS JN在剪切场作用下诱导PMMA/PS复合材料取向,获得仿贝壳层状复合材料。通过拉伸试验,比较不同PMMA/PS JN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PMMA/PS JN对PMMA和PS双亲,且增强了二者之间的连接,从而材料的韧性与强度均得到提高。3、多层复合纳米片在热固性树脂-EP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将无机Janus纳米片的硅羟基一侧改性为氨基后,通过酰胺化反应使纳米片两侧同时接枝CTBN,得到CTBN复合纳米片。利用CTBN链末端的羧基与经过处理的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结合,再引发少量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聚合,得到多层PGMA-CTBN复合纳米片。多层PGMA-CTBN复合纳米片两侧接枝橡胶,具有增韧功能。同时,外表面接枝的少量GMA参与EP体系的固化反应。将多层PGMA-CTBN复合纳米片引入到EP体系,复合纳米片在剪切力作用下呈有序取向排列,诱导EP体系形成仿贝壳层状结构。通过拉伸试验,比较了多层PGMA-CTBN复合纳米片添加量以及剪切处理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多层PGMA-CTBN复合纳米片两侧含有橡胶,同时两侧均可以参与EP的固化反应,因此材料的韧性与强度均有所提升。

栾丛丛[8](2018)在《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增材制造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三维打印作为一种新兴增材制造技术,其工艺过程简单,可实现复杂结构的一体化快速成型,成为高端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撑技术。其中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因其成本低、易操作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维打印技术之一。但当前三维打印热塑性材料结构存在机械强度低、缺乏感知功能的不足,极大地影响了结构件的可靠性,成为亟待突破的关键难题。本文以高强度智能化结构件增材制造为研究目标,通过集成连续碳纤维实现结构件的增强和状态自感知。从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三维打印设备与工艺入手,研究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结构件的力学性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连续碳纤维力阻特性的三维打印结构件状态自监测方法,最后研究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的创新应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归纳如下:(1)研究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件的增材制造方法和力学性能。根据热塑性材料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原理,设计开发了并联臂单喷头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三维打印机和双喷头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三维打印机,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重点研究打印结构件的力学性能,提出了适合三维打印结构件拉伸力学性能计算的改进混合定律计算方法和基于最大强度理论的弯曲力学性能计算方法。(2)提出基于连续碳纤维力阻特性的三维打印结构件应力应变及结构损伤自监测方法。研究了三维打印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敏感元的传感机理与力阻特性。实验揭示了电阻相对变化率与应变之间存在双线性关系。基于梁弹性变形理论,提出了一种长标距一维力载荷监测方法,通过建立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阻值变化率与不同加载位置载荷间的对应关系,实现了一维变位置弯曲载荷的实时监测,最大监测误差为1.28%。针对大尺度结构件,提出一种连续碳纤维网格二维面域自监测方法,实现了载荷加载位置识别、变形场分布预测及结构损伤辨识。(3)实现在增材制造结构件损伤检测及损伤自修复中的创新应用。借助双喷头三坐标打印机,在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结构件内部构建双组份微脉管网络,实现了打印结构件的损伤检测与修复。设计了三种双组份微脉管修复体系:平面型、螺旋型和交叉型,通过压缩实验研究了三种修复体系的损伤修复效果,修复后最大承载能力分别提高14.04±3.37%、17.00±9.34%、18.24±6.19%。采用三点弯曲实验研究了直线型修复体系-连续碳纤维增强结构状态自监测及损伤自修复能力。整个加载过程中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敏感元力阻特性表现为典型的四阶段特性:阻值线性增加阶段、阻值下降阶段、阻值平稳阶段和阻值急剧上升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结构状态,实现了结构状态实时监测及损伤修复过程监测,实验获得平均修复效率为30.15±1.49%。基于上述研究工作,论文建立了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的增材制造新方法,研究成果可为高强度、高可靠、智能化结构件的设计与制造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王志[9](2017)在《TiC-CrMo钢钢结硬质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钢结硬质合金硬度高、比重小、耐磨性好,广泛应用于工模具、量具和耐磨零件。目前,与国外同类材料相比,国产钢结硬质合金常常存在孔隙率过高、强度低以及不均匀等问题。本文采用传统粉末冶金方法制备含铬低合金钢钢结硬质合金,通过对TiC粉和钢基体原料粉的优选,以及工艺的优化,以期提高钢结硬质合金的性能。本文首先基于GT35钢结硬质合金对球磨工艺、烧结工艺和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球磨44小时、烧结温度为1440℃C、600 ℃C后升温速度为1 ℃C ·min-1,热处理后能得到密度和强度较高的样品:密度为6.40 g·cm-3、抗弯强度为1602 MPa。使用不同配碳量以及不同化合碳含量的碳化钛作为原料,结果发现配碳量(原料总碳)为7.50 wt%的时候,钢结合金得到最好的综合性能。使用化合碳含量较高(19.15 wt%)的碳化钛能得到较高的综合性能:硬度为68 HRC左右、抗弯强度为1726 MPa。采用不同的铁粉(还原铁粉、电解铁粉、羰基体粉)制备钢结硬质合金,其中使用还原铁粉制备的合金的性能最低,使用电解铁粉作次之,使用羰基铁粉制备的钢结合金的性能最高:硬度70 HRC、抗弯强度2120 MPa。利用微碳铬铁粉作为铬源用于制备钢结硬质合金,并和纯铬粉以及冶金用铬铁粉进行了对比。微碳铬铁粉具有较小的颗粒尺寸及较高的纯度使得制备的合金具有较高的性能:硬度68 HRC、抗弯强度1893 MPa;利用微碳铬铁粉为铬源,制备铬含量为2.34、6、10 wt%的钢结硬质合金。随着铬含量的增加,样品的强度逐渐下降,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相同的条件下,铬含量为6 wt%的样品的耐磨性能最好,其次是铬含量为10 wt%的样品,铬含量为2.34 wt%的样品的耐磨性能最差。使用微碳铬铁粉制备的铬含量为2.34 wt%的样品的耐磨性能较高碳铬铁制备的样品提高了大约39.3%,大约是YG25钢结硬质合金耐磨性的2.1倍。我们对用量较大的铬含量为2.34 wt%的钢结硬质合金进行了优化实验。采用羰基铁粉、化合碳含量为19.15 wt%的碳化钛粉、微碳铬铁粉为原料,其中配碳量为7.5 wt%、球磨时间为44 h、烧结温度为1440 ℃、600 ℃-烧结温度的升温速度为1 ℃>min-1。经过热处理后样品的硬度为70 HRC、抗弯强度为2286 MPa、冲击韧性为7.2 J/cm2。

齐业雄[10](2016)在《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连接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连接(Multi-layered-connected Biaxial Weft Knitted,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在车船制造、翼片、飞行员头盔和医学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欧盟、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复合材料之一。优异的面内力学性能和良好的三维曲面成型性能使其应用领域日渐广泛。同时,对材料几何结构和力学行为的研究需求日益加剧,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中衬经纱和衬纬纱通过捆绑纱捆绑,厚度方向上捆绑纱的存在明显改善了材料的层间性能,有效抑制了复合材料中MBWK织物内部衬经纱和衬纬纱层的分层。鉴于此,本文首先以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以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为基础,建立了 MBWK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结合经典层合板理论建立了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预测到由一组MBWK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RVE的弹性性能预测再到经由经典层合板理论进行计算的整体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理论推导全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根据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中各纤维束的取向对代表性体积单元(RVE)进行分解,得到衬经纱亚单元结构、衬纬纱亚单元结构和捆绑纱亚单元结构;(2)将衬经纱亚单元结构、衬纬纱亚单元结构看作单向复合材料,将捆绑纱亚单元结构看作由无限多微元段组成的复合材料,每一微元段看作单向复合材料,通过对RVE中亚单元结构的弹性常数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有机结合,确定由一组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RVE的弹性常数;(3)根据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中由一组MBWK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进行多层顺序叠层组合特点,结合经典层合板理论计算得到整个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利用材料的单轴拉伸实验验证了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证明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其次,为了验证捆绑纱在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厚度方向所起的积极作用,对涤纶捆绑和芳纶捆绑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进行三点弯曲测试和层间剪切测试,利用非接触式三维光学应变测量系统得到材料的纵向应变(ε11)和层间剪切应变(ε13)云图,定性判定芳纶捆绑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明显好于涤纶捆绑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最后通过衬纱组合设计,对芳纶/碳纤维混杂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弯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高,材料的拉伸、弯曲性能都有所提高,并表现出明显的混杂效应。通过探讨捆绑纱在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间性能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判定材料类型对复合材料的层间分层的抑制作用大小,并通过织物内衬纱组合设计,探讨纤维混杂对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更加全面地探讨了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

二、一出二复合拉伸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出二复合拉伸模(论文提纲范文)

(1)LiGa5O8反尖晶石的结构调控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波介质陶瓷
        1.2.1 微波介质陶瓷发展过程
        1.2.2 微波介质陶瓷的性能参数及相关原理
        1.2.3 复杂晶体化学键的介电理论
    1.3 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及分类
        1.3.1 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
        1.3.2 微波介质陶瓷的分类
    1.4 尖晶石结构微波介质陶瓷
        1.4.1 正尖晶石结构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
        1.4.2 反尖晶石结构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
        1.4.3 Li基尖晶石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第2章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原料及其规格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制备工艺流程
    2.4 样品表征及测试
第3章 LiGa_5O_8的晶体结构与微波介电性能
    3.1 引言
    3.2 LiGa_5O_8的物相和结构分析
    3.3 LiGa_5O_8的拉曼光谱分析
    3.4 LiGa_5O_8的微观形貌分析
    3.5 LiGa_5O_8的微波介电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Ga_2[Li_(1+x)Ga_3]O_(8+δ)反尖晶石结构陶瓷的介电损耗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Ga_2[Li_(1+x)Ga_3]O_(8+δ)的物相分析
    4.3 Ga_2[Li_(1+x)Ga_3]O_(8+δ)的微观形貌分析
    4.4 Ga_2[Li_(1+x)Ga_3]O_(8+δ)的微波介电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Li(Zn_(0.5)Ti_(0.5))_xGa_(5-x)O_8(1≤ x≤5)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Li(Zn_(0.5)Ti_(0.5))_xGa_(5-x)O_8的物相分析
    5.3 Li(Zn_(0.5)Ti_(0.5))_xGa_(5-x)O_8的微观形貌分析
    5.4 Li(Zn_(0.5)Ti_(0.5))_xGa_(5-x)O_8的微波介电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Li(Zn_(0.5)Ge_(0.5))_xGa_(5-x)O_8(0.5≤ x≤2)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Li(Zn_(0.5)Ge_(0.5))_xGa_(5-x)O_8的物相分析
    6.3 Li(Zn_(0.5)Ge_(0.5))_xGa_(5-x)O_8的微观形貌分析
    6.4 Li(Zn_(0.5)Ge_(0.5))_xGa_(5-x)O_8的微波介电性能分析
    6.5 微带贴片天线设计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Li(Li_(1/3)Ti_(2/3))_xGa_(5-x)O_8(1≤ x≤5)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Li(Li_(1/3)Ti_(2/3))_xGa_(5-x)O_8的物相分析
    7.3 Li(Li_(1/3)Ti_(2/3))_xGa_(5-x)O_8的微观形貌分析
    7.4 Li(Li_(1/3)Ti_(2/3))_xGa_(5-x)O_8的微观形貌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钢铝车身结构压-胶复合连接工艺与失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金属板材压印连接工艺研究现状
        1.2.2 金属及复合材料胶接工艺研究现状
        1.2.3 金属板材压-胶复合连接工艺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试验材料力学性能与失效模型
    2.1 试验材料及其力学性能测试
    2.2 金属材料失效模型及参数确定
        2.2.1 GTN模型理论介绍
        2.2.2 GTN模型参数确定
    2.3 胶层材料失效模型及参数确定
        2.3.1 内聚力模型理论介绍
        2.3.2 内聚力模型参数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钢铝压-胶复合连接接头力学行为与失效机理
    3.1 压印、胶接及压-胶复合连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
        3.1.1 试验方案确定
        3.1.2 接头试样制备与剪切性能试验
        3.1.3 试验结果分析
    3.2 压印、胶接及压-胶复合连接接头力学性能有限元模拟
        3.2.1 不同连接方式有限元模型建立
        3.2.2 有限元模拟结果对比与分析
    3.3 压-胶复合连接接头界面结合行为与失效机理
        3.3.1 胶粘剂连接机理与胶接失效模式
        3.3.2 压-胶复合连接接头界面结合行为与失效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钢铝压-胶复合连接工艺优化及验证
    4.1 工艺参数对压-胶复合连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4.1.1 压-胶复合连接接头力学性能关键影响因素
        4.1.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与仿真结果
        4.1.3 工艺参数对接头力学性能影响规律分析
    4.2 压-胶复合连接工艺参数优化
        4.2.1 近似模型与优化算法
        4.2.2 优化结果与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3)湿热耦合作用下碳/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热耦合对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1.2.2 混杂对复合材料环境耐久性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1.2.3 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环境耐久性及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湿热环境耐力研究
    2.1 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吸湿现象
        2.1.1 复合材料吸湿机理
        2.1.2 符合Fickian定律的复合材料吸湿现象
        2.1.3 复合材料的二次吸湿行为
    2.2 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吸湿测试
        2.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2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2.2.3 复合材料湿热老化处理
        2.2.4 复合材料湿热处理前后力学性能测试
        2.2.5 复合材料湿热处理前后DMA测试
        2.2.6 复合材料湿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和损伤观察
    2.3 吸湿对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3.1 吸水行为分析
        2.3.2 显微观察分析
        2.3.3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2.3.4 DMA测试结果
    2.4 单根亚麻纤维吸湿测试
        2.4.1 单根亚麻纤维制作
        2.4.2 亚麻纤维湿热老化处理
        2.4.3 湿热前后单根亚麻纤维显微组织和损伤观察
        2.4.4 湿热前后单丝拉伸测试
    2.5 湿热环境对单根亚麻纤维性能的影响
        2.5.1 湿热前后显微观察分析
        2.5.2 湿热前后单丝拉伸结果
    2.6 本章总结
第3章 碳/亚麻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湿热环境耐力研究
    3.1 实验方法
        3.1.1 碳/亚麻纤维复合材料试样制备
        3.1.2 碳/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湿热耦合处理
        3.1.3 碳/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湿热前后力学测试
        3.1.4 碳/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湿热前后SEM测试
    3.2 实验结果分析
        3.2.1 碳/亚麻纤维混杂复合材料吸水结果分析
        3.2.2 碳/亚麻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湿热前后显微观察结果分析
        3.2.3 碳/亚麻纤维混杂复合材料湿热前后力学性能变化结果分析
    3.3 本章总结
第4章 表面处理对亚麻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湿热环境耐力影响
    4.1 纤维表面处理机理与影响因素
        4.1.1 纤维化学改性机理
        4.1.2 纤维化学改性的影响因素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及药剂
        4.2.2 纤维表面处理
        4.2.3 实验试样制备
        4.2.4 亚麻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吸水测试
        4.2.5 显微组织和损伤观察
        4.2.6 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性能测试
        4.2.7 单根亚麻纤维拉伸测试
    4.3 表面处理对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4.3.1 纤维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吸水行为的影响
        4.3.2 纤维表面处理前后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分析
        4.3.3 湿热耦合作用下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4.3.4 纤维表面处理前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4.3.5 湿热耦合作用下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表面处理对单根亚麻纤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4.4.1 表面处理前后单根亚麻纤维显微组织分析
        4.4.2 表面处理前后亚麻纤维单丝拉伸结果分析
    4.5 本章总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4)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的性能增强工艺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背景
        1.2.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传统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的研究现状
        1.3.2 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
        1.3.3 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3D打印工艺研究
    2.1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的3D打印方法
        2.1.1 3D打印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原理
        2.1.2 FDM3D打印的工艺特点
        2.1.3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的3D打印成型工艺
    2.2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强工艺的多喷头工作原理
    2.3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工艺的3D打印喷头系统研究
        2.3.1 整体喷头系统
        2.3.2 热分析基本理论
        2.3.3 喷头温度场分析
    2.4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工艺的剪切原理及结构
        2.4.1 剪切系统方案
        2.4.2 剪切系统结构
        2.4.3 剪切力计算
        2.4.4 剪切系统控制
        2.4.5 剪切结构控制脉冲数分析
    2.5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增强工艺的间断式进料系统及特性研究
        2.5.1 进料系统
        2.5.2 进料力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成型样件的性能增强特性研究
    3.1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的工艺规划方法
    3.2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构件的性能分析与实验
        3.2.1 实验样件模型的选择
        3.2.2 实验方法
        3.2.3 性能增强路径处理及参数选择
        3.2.4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强的I型样件性能测试
    3.3 测试结果分析
        3.3.1 力学性能分析
        3.3.2 SEM图像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零部件的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性能增强仿真研究
    4.1 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分析
        4.1.1 正交各项异性复合材料强度指标
        4.1.2 强度准则及其选取
    4.2 典型零部件的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仿真方法
        4.2.1 仿真流程
        4.2.2 典型零部件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强工艺的仿真分析
    4.3 梁类零件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性能增强分析
        4.3.1 梁类零件模型构建与分析
        4.3.2 结果对比分析
    4.4 轴类零件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性能增强分析
        4.4.1 轴类零件模型构建与分析
        4.4.2 结果对比分析
    4.5 自行车架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性能增强分析
        4.5.1 自行车车架组成与模型构建
        4.5.2 传统自行车车架仿真分析
        4.5.3 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性能增强的车架模型仿真分析
        4.5.4 模态分析
    4.6 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构件的性能增强分析方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3D打印的实验研究
    5.1 3D打印系统的实现
        5.1.1 三维模型处理系统
        5.1.2 控制系统
        5.1.3 机械结构系统
    5.2 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增强的3D打印零部件实现
        5.2.1 梁类零部件3D打印的实现
        5.2.2 轴类零部件3D打印的实现
        5.2.3 车架零部件3D打印增强规划
        5.2.4 齿轮零部件3D打印的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5)CaMnO3基热电材料的制备与热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热电基础理论
        1.2.1 热电效应
        1.2.2 热电发电和制冷工作原理
        1.2.3 热电材料基本参数建立
        1.2.4 热电材料的物理机制
        1.2.5 提升热电材料性能的途径
    1.3 CaMnO_3基热电氧化物概述
        1.3.1 CaMnO_3的晶体结构
        1.3.2 CaMnO_3的电子结构
        1.3.3 掺杂导致的钙钛矿结构变化
        1.3.4 氧化物热电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
        1.3.5 精修在晶体结构研究中的作用
    1.4 第一性原理计算及其在CaMnO_3基热电材料中的应用
        1.4.1 第一性原理计算简介
        1.4.2 第一性原理在CaMnO_3基热电材料带隙调控中的应用进展
    1.5 课题背景、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课题背景
        1.5.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原理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器材与设备
    2.4 共沉淀和固相反应法制备CaMnO_3基热电材料工艺方案
        2.4.1 共沉淀法制备CaMnO_3热电材料工艺
        2.4.2 固相反应法制备CaMnO_3-x Bi_2O_3热电材料的工艺
    2.5 CaMnO_3基热电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表征
        2.5.1 CaMnO_3基热电材料的热分解过程分析、物相及晶体结构表征
        2.5.2 CaMnO_3基热电材料的微观形貌的表征
        2.5.3 CaMnO_3基热电材料的成份分析
        2.5.4 CaMnO_3基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的表征
    2.6 Rietveld精修
        2.6.1 本论文精修所使用的软件
        2.6.2 Rietveld精修的具体策略
    2.7 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包的选择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沉淀法CaMnO_3基热电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CaMnO_3热电材料的制备
        3.2.2 CaMnO_3热电材料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共沉淀法前驱粉体热分解过程分析
        3.3.2 煅烧温度对共沉淀反应得到的前驱粉体物相的影响
        3.3.3 pH值对CaMnO_3热电材料的物相及电输运性能的影响
        3.3.4 烧结温度对CaMnO_3的热电性能影响研究
        3.3.5 Ca位不同浓度Dy掺杂对CaMnO_3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a位Pr和Yb双掺杂对CaMnO_3基热电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Ca_(1-2x)Pr_xYb_x MnO_3(x=0.01, 0.02, 0.03, 0.04, 0.05)热电材料的制备
        4.2.2 Ca_(1-2x)Pr_xYb_x MnO_3(x=0.01, 0.02, 0.03, 0.04, 0.05)热电材料的表征
        4.2.3 Rietveld精修的步骤
        4.2.4 Rietveld精修定量分析
        4.2.5 Rietveld精修数据结果分析
        4.2.6 Ca_(1-x)Pr_xYb_x MnO_3(x=0.01,0.02,0.03,0.04,0.05)第一性原理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a_(1-2x)Pr_xYb_x MnO_3(x=0, 0.01, 0.02, 0.03, 0.04, 0.05)材料的物相结构及Rietveld精修
        4.3.2 Pr和Yb双掺杂对Ca_(1-2x)Pr_xYb_x MnO_3(x=0, 0.01, 0.02, 0.03, 0.04, 0.05)中Mn离子氧化态的影响
        4.3.3 Pr和Yb双掺杂Ca_(1-2x)Pr_xYb_x MnO_3(x=0, 0.01, 0.02, 0.03, 0.04, 0.05)样品的微观形貌
        4.3.4 Ca_(1-2x)Pr_xYb_x MnO_3 (x=0, 0.01, 0.02, 0.03, 0.04, 0.05)样品电输运性能分析
        4.3.5 Ca_(1-2x)Pr_xYb_x MnO_3(x=0, 0.01, 0.02, 0.03, 0.04, 0.05)样品第一性原理计算
        4.3.6 Ca_(1-2x)Pr_xYb_x MnO_3(x=0, 0.01, 0.02, 0.03, 0.04, 0.05)样品的热输运性能
        4.3.7 Ca_(1-2x)Pr_xYb_x MnO_3(x=0, 0.01, 0.02, 0.03, 0.04, 0.05)样品的ZT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沉淀法制备Ca_(0.92)La_(0.04)RE_(0.04)MnO_3 (RE=Sm, Dy, Yb)高温热电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Ca_(0.92)La_(0.04)RE_(0.04)(RE=Sm, Dy, Yb)MnO_3热电材料的制备
        5.2.2 Ca_(0.92)La_(0.04)RE_(0.04)(RE=Sm, Dy, Yb)MnO_3热电材料的表征
        5.2.3 Ca_(0.92)La_(0.04)RE_(0.04)(RE=Sm, Dy,Y b)MnO_3热电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a位双掺杂Ca_(0.92)La_(0.04)RE_(0.04)MnO_3(RE=Sm, Dy, Yb)物相结构及Reitveld精修
        5.3.2 Ca位La/RE双掺杂对Ca_(0.92)La_(0.04)RE_(0.04)MnO_3(RE=Dy, Sm, Yb)氧化态的影响
        5.3.3 Ca位双掺杂Ca_(0.92)La_(0.04)RE_(0.04)MnO_3(RE=Sm, Dy, Yb)的微观形貌
        5.3.4 Ca位La/RE双掺杂对CaMnO_3(RE=Dy, Sm, Yb)电输运性能的影响
        5.3.5 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结果
        5.3.6 Ca位La/RE双掺杂对CaMnO_3(RE=Dy, Sm, Yb)热传输特性的影响
        5.3.7 Ca位La/RE双掺杂对CaMnO_3(RE=Dy, Sm, Yb)ZT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aMnO_3-Bi_2O_3:低热导率的高性能热电材料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CaMnO_3-x Bi(x=0, 1.5, 3, 5, 10)热电材料的制备
        6.2.2 CaMnO_3-x Bi(x=0, 1.5, 3, 5, 10)热电材料的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添加Bi_2O_3对CaMnO_3材料的物相结构及Rietveld精修
        6.3.2 添加Bi_2O_3的CaMnO_3的微观形貌
        6.3.3 添加Bi_2O_3对CaMnO_3氧化态的影响
        6.3.4 添加Bi_2O_3对CaMnO_3基体中Mn O6八面体畸变的影响
        6.3.5 Bi_2O_3添加量与致密度的关系
        6.3.6 添加Bi_2O_3的CaMnO_3基热电材料的电输运性能
        6.3.7 添加Bi_2O_3的CaMnO_3热电材料的热输运特性
        6.3.8 添加Bi_2O_3的CaMnO_3热电材料的热电优值ZT值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本论文创新点
    7.3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

(6)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冲击前后拉伸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简介
    1.3 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编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研究现状
    1.5 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拉伸性能研究现状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2.1 编织预制件的制备
    2.2 复合材料的固化成型
    2.3 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结构参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静态拉伸性能分析
    3.1 拉伸试样的制备
    3.2 试验方法
    3.3 拉伸试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及冲击后拉伸性能分析
    4.1 低速冲击试验
    4.2 低速冲击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拉伸性能分析
    4.4 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后拉伸破坏模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多层复合纳米片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Janus材料
    1.2 Janus材料制备方法
        1.2.1 相分离法
        1.2.2 自组装法
        1.2.3 界面保护法
        1.2.4 其它方法
    1.3 Janus材料在聚合物共混方面应用
        1.3.1 Janus材料在聚合物共混方面的理论模拟
        1.3.2 Janus材料在聚合物的熔融共混中的应用
        1.3.3 Janus材料在聚合物的溶液共混中的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2章 Janus复合纳米片在环氧树脂/橡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2.2.2 无机Janus纳米片的合成
        2.2.3 NBR JN的合成
        2.2.4 EP/NBR JN的合成
        2.2.5 FITC标记EP/NBR JN
        2.2.6 EP/JN/LNBR复合材料的制备
        2.2.7 样品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无机Janus纳米片的表征
        2.3.2 NBR JN与 EP/NBR JN的表征
        2.3.3 EP/JN/LNBR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2.3.4 EP/NBR JN的界面增容性研究
        2.3.5 EP/NBR JN在 EP/LNBR界面处的分布情况
        2.3.6 EP/JN/LNBR复合材料增韧的微观结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Janus复合纳米片调控PMMA/PS复合材料相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3.2.2 ATRP引发剂选择性改性Janus纳米片
        3.2.3 PMMA JN的制备
        3.2.4 PMMA/PS JN的制备
        3.2.5 SiO2 小球标记PMMA/PS JN
        3.2.6 溶液共混法制备PMMA/JN/PS薄膜材料
        3.2.7 熔融共混法制备PMMA/JN/PS复合材料
        3.2.8 样品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MMA JN与 PMMA/PS JN的表征
        3.3.2 PMMA/JN/PS薄膜的相态调控
        3.3.3 PMMA/PS JN在 PMMA/JN/PS薄膜中的分布情况
        3.3.4 层状PMMA/JN/PS复合材料的表征
        3.3.5 PMMA/JN/PS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层复合纳米片诱导仿贝壳层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4.2.2 CTBN复合纳米片的制备
        4.2.3 多层PGMA-CTBN复合纳米片的制备
        4.2.4 层状EP复合材料的制备
        4.2.5 样品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TBN复合纳米片的表征
        4.3.2 多层PGMA-CTBN复合纳米片的表征
        4.3.3 层状EP复合材料的表征
        4.3.4 层状EP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致谢

(8)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增材制造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连续碳纤维增强结构增材制造相关研究现状
        1.2.1 三维打印结构件力学性能增强技术研究现状
        1.2.2 连续碳纤维增强三维打印结构相关研究现状
    1.3 连续纤维增强结构件健康状态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3.1 结构健康状态监测方法
        1.3.2 连续碳纤维增强结构件应力应变及损伤自监测相关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2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小结
第2章 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增材制造设备与工艺
    2.1 引言
    2.2 基于并联结构的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三维打印机
        2.2.1 在线实时混合喷头结构设计
        2.2.2 并联臂三维打印机研制
        2.2.3 打印工艺参数研究
    2.3 双喷头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三维打印机
        2.3.1 双喷头三维打印机结构设计
        2.3.2 打印工艺过程
        2.3.3 单双喷头连续碳纤维增强结构件打印效果比较
    2.4 小结
第3章 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智能结构增强与感知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敏感元自感知原理
        3.2.1 单向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力阻效应
        3.2.2 三维打印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敏感元力阻特性分析
    3.3 三维打印连续碳纤维增强结构件力学性能计算理论方法
        3.3.1 基于改进混合定律的拉伸力学性能理论计算
        3.3.2 基于各相材料最大拉压强度理论的弯曲力学性能计算
    3.4 小结
第4章 连续碳纤维增强增材制造结构件力学与感知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结构件力学性能增强研究
        4.2.1 并联臂三维打印结构件拉伸强度增强效果研究
        4.2.2 结构轻量化实验研究
        4.2.3 拉伸力学性能计算及实验验证
        4.2.4 弯曲力学性能预测及实验验证
    4.3 连续碳纤维增强智能结构件力阻特性研究
        4.3.1 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敏感元拉伸力阻特性研究
        4.3.2 连续碳纤维热塑性材料敏感元弯曲力阻特性实验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连续碳纤维增强增材制造结构件状态自监测方法
    5.1 引言
    5.2 长标距一维结构件力载荷监测方法
        5.2.1 力载荷-位置-阻值变化率耦合相关性解析方程
        5.2.2 力载荷-位置-阻值变化率耦合相关性实验验证
        5.2.3 长标距一维结构件弯曲载荷自监测实验研究
    5.3 大尺度结构件二维面域自监测方法与实验
        5.3.1 二维面域状态自监测基本原理
        5.3.2 传感网格构建
        5.3.3 单点力载荷实验研究
        5.3.4 多点力载荷仿真研究
    5.4 小结
第6章 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在损伤检测及修复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6.2.1 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损伤检测及修复原理
        6.2.2 三维打印修复体系结构设计与实验
        6.2.3 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状态自监测及损伤修复实验
        6.2.4 体化智能结构损伤检测及修复性能评估
    6.3 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在人工指骨中的应用研究
        6.3.1 增强感知一体化人工指骨结构设计
        6.3.2 增强感知一体化人工指骨增材制造与实验研究
    6.4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9)TiC-CrMo钢钢结硬质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钢结硬质合金的研究现状
        2.1.1 钢结硬质合金发展特点
        2.1.2 新型钢结硬质合金
    2.2 钢结硬质合金的制备
        2.2.1 硬质相的制备
        2.2.2 钢结硬质合金整体材料的制备
        2.2.3 钢结硬质合金表面材料的制备
        2.2.4 钢结硬质合金的后期处理
    2.3 钢结硬质合金的应用
        2.3.1 钢结硬质合金在工模具方面的应用
        2.3.2 钢结硬质合金在耐磨零件与机器零件方面的应用
        2.3.3 钢结硬质合金在量卡具和刃具方面的应用
        2.3.4 钢结硬质合金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4 钢结硬质合金材料的磨损
        2.4.1 磨损的定义
        2.4.2 磨损的分类
        2.4.3 磨损的评定方法
        2.4.4 钢结硬质合金的磨损
    2.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2.5.1 课题来源
        2.5.2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案及检测方法
    3.1 研究方案
    3.2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3 样品的制备
    3.4 检测方法
        3.4.1 密度测试
        3.4.2 硬度测试
        3.4.3 抗弯强度测试
        3.4.4 冲击韧性测试
        3.4.5 磨损实验
        3.4.6 X射线衍射分析
        3.4.7 显微组织观察
4 制备工艺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4.1 引言
    4.2 球磨时间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4.2.1 球磨时间对混合粉的形态及粒径的影响
        4.2.2 球磨时间对混合粉氧含量的影响
        4.2.3 球磨时间对密度的影响
        4.2.4 球磨时间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4.2.5 球磨时间对性能的影响
    4.3 烧结温度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4.3.1 烧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4.3.2 烧结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4.3.3 烧结温度对性能的影响
    4.4 升温速度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4.4.1 升温速度对密度的影响
        4.4.2 升温速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4.4.3 升温速度对性能的影响
    4.5 热处理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配碳量以及不同TiC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5.1 引言
    5.2 配碳量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5.2.1 配碳量对密度的影响
        5.2.2 配碳量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5.2.3 配碳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3 不同化合碳的TiC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5.3.1 不同TiC对密度的影响
        5.3.2 不同TiC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5.3.3 不同TiC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铁粉种类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6.1 引言
    6.2 铁粉种类对密度的影响
    6.3 铁粉种类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6.4 铁粉种类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铬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7.1 引言
    7.2 不同铬源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7.2.1 不同铬源对密度的影响
        7.2.2 不同铬源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7.2.3 不同铬源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7.2.4 不同铬源对断口形貌的影响
    7.3 铬含量对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
        7.3.1 铬含量对烧结温度的影响
        7.3.2 铬含量对密度的影响
        7.3.3 铬含量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7.3.4 铬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7.3.5 铬含量对断口形貌的影响
        7.3.6 铬含量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7.4 钢结硬质合金性能的优化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连接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针织复合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二维针织物
        1.2.2 三维立体成型针织物
        1.2.3 轴向针织物
        1.2.4 针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1.2.4.1 针织复合材料几何模型研究
        1.2.4.2 针织复合材料成型性能研究
        1.2.4.3 针织复合材料力学模型研究
    1.3 MBWK织物的结构特点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
    2.1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
    2.2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显微镜观测
    2.3 基本假设
    2.4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衬经纱、衬纬纱结构
    2.5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捆绑纱结构
        2.5.1 捆绑纱几何结构的建立
        2.5.2 捆绑纱三维空间形态
    2.6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RVE的建立
    2.7 基于Mathematica的捆绑纱数学模型的建立
        2.7.1 Mathematica概述
        2.7.2 Mathematica主要功能简介
        2.7.3 Mathematica工作窗口操作简介
        2.7.4 Mathematica拟合过程
        2.7.5 基于mathematics的函数拟合算法实施
    2.8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RVE的纤维体积含量
        2.8.1 纱线填充因子
        2.8.2 RVE的纤维体积含量
        2.8.3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含量
    2.9 小结
第三章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弹性常数预测
    3.1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性能
        3.1.1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工程弹性常数
        3.1.2 任意方向的应力转轴公式
    3.2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RVE工程弹性常数
        3.2.1 基本假设
        3.2.2 RVE分解
        3.2.3 捆绑纱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
        3.2.4 衬经纱、衬纬纱单向复合材料的弹性常数
        3.2.5 MBWK织物增强的复合材料RVE中各结构刚度汇集
    3.3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3.3.1 力学假设
        3.3.2 本构关系建立
        3.3.3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工程弹性常数
        3.3.4 三层连接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工程弹性常数详细理论推导
    3.4 小结
第四章 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4.1 材料体系
    4.2 测试方案
    4.3 测试标准
    4.4 拉伸测试装置
    4.5 拉伸试样制备
    4.6 测试方法
    4.7 测试结果分析
        4.7.1 应力-应变曲线
        4.7.2 初始拉伸模量
        4.7.3 破坏后形态
        4.7.3.1 宏观破坏形态
        4.7.3.2 微观破坏形态
    4.8 预测结果的实验验证
        4.8.1 弹性性能预测结果推算
        4.8.2 初始拉伸模量对比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捆绑纱类型对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不同捆绑纱MBWK织物准备
    5.3 芳纶捆绑及涤纶捆绑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试样制备
    5.4 测试方法及装置
    5.5 试验结果与分析
        5.5.1 弯曲测试结果分析
        5.5.2 层间剪切强度测试结果分析
        5.5.3 捆绑纱种类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纤维混杂对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6.1 简介
        6.1.1 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特点
        6.1.2 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的影响因素
        6.1.3 本章研究内容及目标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性能测试
        6.2.2.1 拉伸实验
        6.2.2.2 三点弯曲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芳纶/碳混杂比对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
        6.3.2 芳纶/碳混杂比对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初始拉伸模量的影响
        6.3.3 芳纶/碳混杂比对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6.3.4 芳纶/碳混杂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断口形貌和拉伸断裂机理分析
        6.3.5 芳纶/碳混杂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载荷-挠度曲线
        6.3.6 芳纶/碳混杂比对MBWK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四、一出二复合拉伸模(论文参考文献)

  • [1]LiGa5O8反尖晶石的结构调控及其微波介电性能研究[D]. 敖来远. 三峡大学, 2021
  • [2]钢铝车身结构压-胶复合连接工艺与失效机理研究[D]. 杨露露.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3]湿热耦合作用下碳/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研究[D]. 程茗扬.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3D打印的性能增强工艺与系统研究[D]. 罗辉言. 武汉理工大学, 2020
  • [5]CaMnO3基热电材料的制备与热电性能研究[D]. 李翠芹. 贵州大学, 2019(07)
  • [6]单向编织铺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冲击前后拉伸性能研究[D]. 汤美晶. 东华大学, 2019(01)
  • [7]多层复合纳米片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侯雨. 辽宁大学, 2019(01)
  • [8]连续碳纤维增强感知一体化智能结构增材制造与性能研究[D]. 栾丛丛. 浙江大学, 2018(12)
  • [9]TiC-CrMo钢钢结硬质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志. 北京科技大学, 2017(07)
  • [10]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连接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细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D]. 齐业雄. 天津工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一出二复合拉丝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