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坝区社会保障综合治理不容忽视

三峡坝区社会保障综合治理不容忽视

一、三峡坝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容忽视(论文文献综述)

温琦[1](2020)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执行难是我国行政诉讼案件执行的传统难题,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执行也不例外。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判决得到执行,才能使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真正发挥作用。首先,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执行是指法院依法强制被诉行政机关履行裁判所确定的某种义务。在探讨执行领域存在问题前,要认识到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执行的重要性,把握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执行的特殊性,即环境治理难度大、专业性强,治理成本高,执行周期长,特殊性是造成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执行难度上升的主要客观原因,自始至终影响着执行活动,因此,需要以此为基础去探讨现存的影响执行的问题。其次,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执行中,存在三个主要主体,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本文以三个主体为切入角度,在所收集案例的基础上,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检察机关在案件执行中内部与外部存在的问题,法院判决内容不合理之处以及行政机关履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已找出的问题,给出适当的对策。一是建议检察机关在执行领域中构建合作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明确被告行政机关正确履职的标准;二是建议法院完善判决内容,视情况将判决内容具体化;三是建议以案件第三人的形式约束行政相对人,并且行政机关应从内部与外部着手提高自身法治意识。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对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完善有所裨益。

丁艳[2](2020)在《微信公众平台辟谣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中国网民数达到巅峰,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数已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成,且手机网民已达8.47亿,移动互联网使用进一步深化。其中微信的表现尤为突出,2019年微信月活跃账户数为11.51亿,成为备受用户青睐的顶级流量公众平台。也正因此,微信信息的质量问题成为平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毋庸置疑,微信平台的优势极为明显,一方面,其基于熟人圈的强关系性,使得用户对微信信息的信任度较高。另一方面,信息在微信平台传播极快,短时间内便可能几何级数的传播。但这样的优势客观上也给谣言的传播与扩散提供了便利,谣言的滋生与传播已经危及微信的信息品质,并进而影响到用户的生活品质,使得辟谣成为微信平台的当务之急。2014年,微信研发出投诉举报功能,随后运营“谣言过滤器”微信官方辟谣公众号,2015年设立了辟谣中心,2017年开发出“辟谣小助手”小程序。在5年的时间里,微信平台在治理谣言方面不断摸索,正在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辟谣机制。本文从微信谣言的主题、叙事、话语三个方面分析微信谣言的特征,如议题多元化,叙述程式化、悲情性,话语内容诉诸恐慌、假借权威、道德绑架和话语表现形式强化感染力等,同时探究微信谣言对公众生活、社会秩序、政府公信力产生的严重危害。在此基础上,以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从腾讯公司、中央网信办或地方网信办、地方网信办与媒体、文化传播公司以及个人这五类辟谣主体入手展开分析,总结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流程、辟谣内容和辟谣方式,进而探讨微信公众平台注重专业性、可读性、互动性的辟谣特色。通过研究,发现微信辟谣还存在平台监管意识松懈、技术检测不严,平台运营中账号分类不精细、后台资源储备不足,平台惩治措施和受众媒介素养欠缺等问题,并针对性地从平台监管、运营、惩治和用户四个维度深入探讨微信辟谣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建立微信信息传播的良好秩序提供一定的借鉴。

吕慧娟[3](2020)在《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共享经济以来,共享经济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房屋在线短租交易是共享经济在住宿业的代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旅行过程中住房的经济化和个性化需求。与传统的酒店相比,房屋在线短租交易中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的住宿服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房源,弥补了住宿市场的空缺。在线短租作为共享经济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作用在于将闲置的房源通过平台与有需求的租客进行匹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目前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关于促进共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多具宏观性,尚无全国性的专门法律规范对该行业进行规制,可以参考适用的法律规范不成体系,加之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和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导致房屋在线短租交易在市场准入、交易安全、责任承担、税收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不断出现。文章首先通过对近几年房屋在线短租交易中发生的典型案件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反映出的焦点问题,主要包括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市场准入不规范,交易过程中的法律规制不到位以及监管体制不健全。其次,通过分析房屋在线短租交易市场准入的法律界定、目标选定和功能回归,结合对短租平台企业、房源提供者、上线房源市场准入规制的具体措施,提出应当明确短租平台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完善房源提供者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化平台的实地审核制,以保障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随后从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一般性规制、信用管理以及承租人权益保护三个方面对交易过程中的具体规制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了交易中房源的等级认证与定期检查、违规违法行为的认定与处理;针对线上预定、线下入住与用户互评三个阶段的信用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明确了房屋在线短租交易中承租人面临的法律风险及承租人权益保护的应然取向;最后,在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监管体制上,文章从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行业协会的监管和平台自身监管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我国行业监管的实践情况,进而提出应当转变监管理念、注重监管方式的科学化协调、强化行业协会和平台自身的辅助监管、以协同监管促进监管体制的创新的建议。

杨穆[4](2019)在《《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2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后,三峡移民工作由试点转入全面启动,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三峡移民。从移民工作开始至今,关于三峡移民工作进展、移民工作中的问题、移民生活及社会适应性等问题一直受到媒体的持续关注,成为媒体的聚焦之点。本文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以及访谈法,以《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湖北日报》1992年-2008年间的518篇三峡移民报道为研究样本,探究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如何呈现该议题的,对各个类目进行梳理,如对报道来源、报道时间及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倾向等进行分析,对样本中的典型报道进行新闻图式分析、微观语义结构分析、风格和修辞分析,并总结《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特色及不足。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结合访谈《湖北日报》记者得到的一线采编经验,探究《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经验及启示。本文梳理《湖北日报》在对该议题报道时呈现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征,观察报道特色和不同移民时期报道的变化情况,《湖北日报》对三峡移民议题关注度极高,设立专版专栏报道、关注特殊节点策划系列报道、注重各界意见的反馈并保持与读者互动,同时也存在负面信息的回避、移民角色边缘化、议题深度性不足的问题。结合《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实践经验,观察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为今后其他工程移民报道提供借鉴。相关议题的报道应该注意“契合不同时期移民工作的重心”、“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满足社会需要”、“提升移民话语权,加强新闻的人情味”、“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文本可读性”、“正确应对负面消息,做好舆论引导与监督”,为更好地实现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起到推动移民工作顺利进展的积极作用。

武菲[5](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提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殷同乐[6](2018)在《船舶积压条件下三峡过坝运输组织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长江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为长江航运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三峡过坝需求激增,三峡船闸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加之通航环境条件限制、临时海事管制、水上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船舶积压常态化,从而引发船舶碰撞、火灾、污染、治安灾害等衍生事故,降低通航设施效率,造成人身及财产损失。目前,船舶积压问题的研究集中于积压成因分析、衍生风险测度、积压等级划分及运输组织对策等方面,但尚未形成完善的积压损失测算体系,运输组织优化策略的实际效果也有待验证。因此,本文针对三峡过坝船舶积压损失及其运输组织优化投入之间的博弈关系,构建三峡过坝积压船舶运输组织多目标优化模型,寻求运输组织优化投入与船舶积压损失之间的平衡点。首先,本文分析了三峡坝区运输组织现状及船舶积压现状,依据2030年三峡坝区过坝需求及通过能力的预测结果,明确了积压船舶的运输组织优化需求;其次,运用主成分分析、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筛选评价三峡过坝积压船舶运输组织优化要素,提取了坝区积压船舶的运输组织优化目标,得到决策者对不同优化目标的偏好系数;根据所选取的优化目标,总结归纳三峡过坝积压船舶的运输组织优化途径,在保障通航安全性的条件下,构建船舶运输组织优化方案成本投入最小及船舶积压损失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在标定模型参数后,结合决策者的优化偏好,采用遗传算法得到了满足2030年坝区积压船舶运输组织需求的优化方案集,分析成本投入效益及优化前后积压损失情况。船舶积压条件下三峡过坝船舶运输组织的优化结果表明,以2030年三峡坝区过坝积压船舶的运输组织优化需求为基础,采用新建过坝通道、坝前分流转运组织、船闸—升船机联合调度组织及海事监管方案的组合,能够基本保障三峡坝区通航畅通,同时相对优化前的船舶年积压损失减少112亿元,在基础设施投入运营后约7年即可收回成本投入,研究结果对未来三峡坝区船舶运输组织的优化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葛晓青[7](2019)在《早年创伤与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中国是一个事件的时代,社会心态在其中既是推手也是结果。公共事件的治理离不开道德调控的力量,具有伦理意味的公共事件亦越来越多,伦理道德成为社会心态的一大特殊关注点,从伦理的角度审视社会心态,是对社会心态的道德聚焦,是社会心态概念的细化和升华。公共事件中呈现的社会伦理心态是社会道德现状的一面镜像。作为社会心态的主体和参与者,社会成员个体因素对于社会心态的影响是社会心态研究的重点之一,但在以往研究中,早年创伤作为个体身上一个特殊的印记,其与社会心态的关系没有被提及。本研究提出社会伦理心态概念,通过对早年创伤与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研究为社会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与路径。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编制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问卷,包括社会伦理心态问卷和公共事件问卷,公共事件问卷是对社会伦理心态问卷的验证和补充。社会伦理心态问卷的标准遵循心理学量表编制的程序,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开放式问卷调查,形成社会伦理心态的操作化概念,编制社会伦理心态初始问卷。然后初测初始问卷,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进行修改,对修改后的问卷再施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因子模型,从而确立正式问卷。第二,正式施测自编的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问卷和早年创伤问卷,收集数据,分析早年创伤和社会伦理心态总体特征及相关。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省南京市企业职工群体、事业单位教师群体、高校学生群体的社会伦理心态总体较好,国家认同、伦理道德行为倾向、伦理道德观念认同都处于较高水平,但社会公平感知较低,公共事件中凸显的道德-金钱的取舍、较低的政府作为的满意度、对商业市场、娱乐圈和媒体较低的道德感知,显示了社会伦理道德心态中消极的一面。(2)在江苏省南京市企业职工群体、事业单位教师群体、高校学生群体中,社会伦理心态在性别、年龄、自身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显着。(3)性别、父亲受教育程度对社会伦理心态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政治面貌、家庭所在地、受教育程度、躯体创伤、情感创伤对社会伦理心态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4)早年创伤较为普遍,86.1%的被试至少有一项创伤性经历,且早年创伤在性别、年龄、政治面貌、自身受教育程度上显着差异。(5)社会伦理心态与早年创伤、躯体创伤、情感创伤显着负相关;早年创伤与伦理道德行为倾向、国家认同、伦理道德观念认同显着负相关,与社会公平感、社会愤恨显着负相关。

袁博[8](2014)在《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文中提出水是一种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它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大禹治水起,中国历史就与水有不解之缘,在这几千年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水放在治国的重要位置,形成治水文化。从这一角度讲,中国历史是一部关于水的历史。因此关于水的研究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当今水资源紧迫的形势下,中央多次发布文件,号召全社会重视水、解决水问题。选题的研究可为建设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快水文化的建设步伐。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纷至沓来。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中国人。在这炮声的背后,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东传,与传统国人的守旧、保守思想发生碰撞和冲突,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西方思想的先进性。近代中国社会对水的态度、认识和利用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古代历史便形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水文化,不仅形成了一套管理高效的水政系统,保存了大量有关水文的记录,还涌现出诸多杰出的水利着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经验。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神秘力量,人们把水不断神化,形成各种水神,在日常尤其是水旱灾害发生时便会祭祀、祈佑。除此之外,还形成许多关于水的哲学、文学艺术及建筑、民俗等。这些构成了传统水文化的主要内容。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的打开,近代中国的水文化内容也日渐体现出科学、现代化的特征。首先是各届政府逐步引进西方制度,形成现代化水政,对水的管理不断规范化。第二,随着教育救国论的兴起和传播,近代教育体系日臻完善,高等教育、实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水利教育在晚清出现后,在民国时期逐步确立并发展。不仅各级工科学校课程得到完善,还出现多所专门水利学校,为近代水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第三,近代水利事业得到发展,不仅近代社会普遍认识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还形成全社会讨论各地水利建设的现象,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水利专家,同时也推动了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传统文化中的水神崇拜在科学日兴的近代中国仍继续存在,并体现出新特征。虽然水神信仰在近代逐渐式微,但由于民间信仰的依赖性和根深蒂固性,并不容易消除,从而形成了迷信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第五,通过发掘近代出版的书籍、报纸、期刊、名人着作等史料,探究近代民众对水的认识的变化。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传入,民众对水尤其是江河湖海、瀑布等自然事物的形成、变化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和解读。近代各类报纸、杂志流行,不断向民众传播各类科学常识,其中关于各种形式的水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等改变了人们对水传统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习惯,提升了国人素质,表现了中国水学的近代化。最后,作为特殊水体的海洋在近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代中国的侵略者都是从海上入侵的,这就促使了近代中国海洋意识的觉醒。加之西方海权思想的传入,近代中国海防、海权思想也得到发展和完善。总之,水文化在近代中国既保留了传统社会的内容,又接纳了西方文化的内容,使水文化在“变”与“不变”中的不断发展。这体现了近代水文化对传统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西方近代先进水文化的引进与吸收;也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又体现了近代文化的先进性。在二元文化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育体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科学文化等呈现出多元化、近代化的趋势,中国社会也向着现代、文明、科学的方向前进。

吴頔[9](2013)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频发于高校的突发性群体事件,给大学校园的稳定及和谐社会建构带来了较大冲击。高校稳定对维护国家稳定、实现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探索应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路径、方法与策略,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高校突发性事件是指高校受国际形势、国内局势或高校自身等的因素影响,涉及到在校师生的切身利益,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的、紧急的,并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影响的突发性群体行为事件。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具有社会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特征,又具有高校自身的行为逻辑和表征。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近年来高校群体事件在事件数量、规模、程度、社会影响等维度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征。这种变化和特征是由社会转型、高校管理方式变化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与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介入是使事件得以有效治理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在介入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理念的强化,如确立“以学生为本”观念、积极引导、不过分强化主客体意识等。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的同时,如改进工作方式、革新工作方法论、提供新素材新内容等,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工作者权威、工作机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此,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同时,借助国内外社会治理理论。分别从前端治理——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中端治理——构建安全阀,后端治理——事后整合等方面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进行综合治理与应对。而作为治理主要责任方的高校,应坚持人文性、求实性、效率性、综合协调等原则,在事件前期做好预警,建立科学的信息采集、信息评估、分析决策系统,提高预防能力,通过校园危机教育、安全稳定教育、建构信息反应及内容阻断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事前预警作用;事件中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心理引导,及时缓解冲突,建立科学校园应急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处理中的一道“安全阀”;事件后期,高校应当及时整合,完善相关后续工作,防止冲突的再度反复。

张凯[10](2011)在《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同环境之间的各类矛盾凸显,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爆发频率急剧增加。如吉林石化厂爆炸泄漏导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四川沱江水污染事件、广东北江水污染事件表明,我国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对公共生活的严重破坏后果表现得尤为突出。就我国重大战略性水利枢纽的长江三峡大坝及三峡水库而言,由于大坝及库区城镇发展对长江流域连续性的人工干预改变了三峡库区原有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导致三峡库区在水污染问题上呈现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高风险结构”特征,其严重性与迫切性不言而喻。目前,三峡库区相关管理部门依据各自的风险管理工作职责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监测系统,但这些分散的、自成体系的风险监测系统主要以水体物化性质监测为目的。如何将这些成熟却分散的监测信息集成起来进行综合研判而实现超前的事件预警,特别是如何将成熟的GIS、GPS、RS等现代新技术运用于现有的监测系统,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水污染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管理的功能。然而,关于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管理的相关研究非常缺乏,尚无完整的预警预测模型和预警信息系统结构。因此,本文在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演化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目标、监测主体、预警内容和信息生成模型,并提出集成现有监测系统和新技术的方法与结构,最后提出完整的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结构。论文通过讨论灾害学、信息学、情景分析方法、构件化理论、预警与应急管理理论与论文研究的关系,提出了将预警管理理论和信息管理方法运用于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研究中的思路;通过对我国近年来的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案例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方法确定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基本特征,构建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生成与演化的基本模型;采用A.古林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事件演化阶段的预警模型;通过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提出事件的预警指标体系,明确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对象和监测主体;借鉴生长曲线模型、条件函数和回归模型等方法,初步构建基于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演化阶段的各类次生事件预警信息生成模型;讨论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的基本原则、期望特征与表现形式,确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内容问题,构建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集成总体架构;对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结构进行分析,设计预警信息传递流程、预警信息系统框架、预警信息平台架构、预警信息数据库。论文研究提出了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演化结构模型,明确了各阶段的次生事件类型;确立了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监测的具体对象和监测内容,初步构建了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信息生成模型;构建了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预警信息系统集成总体架构;设计了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论文的研究在预警信息生成、系统集成和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可操作化的预警指标体系,对系统的具体开发具有较强的实际借鉴作用。

二、三峡坝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容忽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坝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容忽视(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执行的特性
    (一)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执行的重要性
    (二)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执行的特殊性
        1.环境治理难度大、专业性强
        2.环境治理成本高
        3.执行周期长
三、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执行之存在问题
    (一)检察机关存在的问题
        1.办案人员专业知识欠缺
        2.执行监督周期长
        3.对于在诉讼中被告积极履职检察机关做法不统一
    (二)判决内容不合理影响案件执行效果
        1.原则性判决与具体性判决
        2.目前的判决内容
        3.判决内容缺乏明确的履行期限
        4.判决内容中缺乏客观履行标准
    (三)行政机关履职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机关逾期未申请强制执行无法再次申请
        2.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意识有待提高
四、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执行问题之对策
    (一)检察机关存在问题的应对之策
        1.在执行领域中构建合作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2.明确被告正确履行职责的标准
    (二)完善判决的内容
        1.在判决中确定合理的履行期限
        2.在判决中确定客观履行标准
    (三)解决行政机关现存问题之策
        1.行政相对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2.提高行政机关法治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微信公众平台辟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3.2.1 关于网络谣言研究
        3.2.2 关于微信谣言的研究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微信谣言的特征与危害
    1.1 微信谣言的特征
        1.1.1 微信谣言的主题特征
        1.1.2 微信谣言的叙事特征
        1.1.3 微信谣言的话语特征
    1.2 微信谣言的危害
        1.2.1 影响公众生活
        1.2.2 扰乱市场秩序
        1.2.3 侵蚀党和政府公信力
第二章 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机制分析
    2.1 微信公众平台辟谣账号主体
        2.1.1 微信官方
        2.1.2 中央网信办或地方网信办
        2.1.3 地方网信办和地方媒体联合
        2.1.4 各类文化传媒、网络公司
        2.1.5 个人自发
    2.2 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流程
        2.2.1 采集和发现疑似谣言
        2.2.2 将疑似谣言推送给第三方机构评估
        2.2.3 辟谣主体出面辟谣
    2.3 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内容
    2.4 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方式
        2.4.1 知识科普,提前预警
        2.4.2 直接回应,击碎谣言
        2.4.3 实验验证,提升可信度
    2.5 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特色
        2.5.1 力求专业性
        2.5.2 强化可读性
        2.5.3 注重互动性
第三章 微信公众平台辟谣存在的问题
    3.1 平台监管层面
        3.1.1 监管意识松懈
        3.1.2 技术监测不严格
    3.2 平台运营层面
        3.2.1 辟谣账号不够精细
        3.2.2 资源储备不全
    3.3 平台惩治层面
        3.3.1 平台惩治难以落到实处
        3.3.2 缺乏针对性的惩治措施
    3.4 受众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3.4.1 识谣能力不够
        3.4.2 辟谣意识不强
第四章 微信公众平台辟谣的改进策略
    4.1 进一步加强平台监管
        4.1.1 完善微信平台把关效能
        4.1.2 提升谣言的防控技术
    4.2 着力细化平台运营
        4.2.1 打造品牌辟谣账号
        4.2.2 打造辟谣矩阵
    4.3 完善平台惩治机制
        4.3.1 联合法律健全微信公众平台惩治措施
        4.3.2 实施实名制,建立信用评分机制
    4.4 提升用户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3)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论文结构安排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相关案例及焦点问题
    第一节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中的相关案例简介
        一 胡某芳诉沧海公安分局案
        二 何某馨诉张某旅店服务合同纠纷案
    第二节 案例反映的焦点问题
        一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市场准入不规范
        二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过程中的法律规制不到位
        三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监管体制问题
第二章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市场准入及其规制
    第一节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市场准入
        一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市场准入的法律界定
        二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市场准入的目标选定
        三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市场准入的功能回归
    第二节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市场准入规制的内容
        一 短租平台企业的登记许可
        二 房源提供者的自由准入
        三 上线房源的平台自我审查
    第三节 规范房屋在线短租交易市场准入的对策
        一 明确短租平台企业的准入门槛
        二 完善房源提供者市场准入的标准
        三 强化平台实地审核制,调整相关法律规范
第三章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过程中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中的一般性规制
        一 房源的等级认证与定期检查
        二 违法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第二节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中的信用管理
        一 线上预定阶段的信息公开
        二 线下入住阶段的信用免押
        三 用户评价阶段的双方互评
    第三节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中的承租人权益保护
        一 在线短租交易中承租人权益保护的现有依据
        二 在线短租交易中承租人的权利及其侵害
        三 在线短租交易中承租人权益保护的应然取向
第四章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监管体制及其完善
    第一节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监管主体及其职责
        一 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
        二 行业协会的监管
        三 平台自我监管
    第二节 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 监管理念落后
        二 监管方式存在不足
        三 行业自律监管较弱
        四 监管主体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监管体系
    第三节 完善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监管体制的建议
        一 转变监管理念
        二 监管方式的科学化协调
        三 强化行业协会和平台自身的辅助监管
        四 以协同监管促进行业监管体制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1.1 研究对象
        1.1.1 三峡移民报道的界定
        1.1.2 媒体选择及分析单位
    1.2 样本选择
        1.2.1 样本的选取理由
        1.2.2 样本的时间范围
        1.2.3 样本的获取方法及原则
    1.3 类目建构及其原则
第二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分析
    2.1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形式层面分析
        2.1.1 报道时间及数量
        2.1.2 报道来源
        2.1.3 报道版面、篇幅及标题显着度
        2.1.4 报道配图
        2.1.5 报道体裁
    2.2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内容层面分析
        2.2.1 报道主题
        2.2.2 报道倾向
        2.2.3 报道重心
        2.2.4 报道地区
        2.2.5 标题及评价性报道关键词
第三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3.1 话语分析的样本选择
    3.2 新闻图式分析
    3.3 微观语义结构分析
    3.4 风格和修辞分析
        3.4.1 词汇语句具有积极指向性
        3.4.2 语言生活化,叙事故事化
        3.4.3 多使用引语及数字
第四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特色与不足
    4.1 特色分析
        4.1.1 设立专版专栏报道
        4.1.2 关注特殊节点,策划系列报道
        4.1.3 注重各界意见反馈,保持与读者互动
    4.2 存在不足
        4.2.1 负面信息的回避
        4.2.2 移民角色边缘化
        4.2.3 议题深度性不足,文本可读性不强
第五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5.1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实践经验
        5.1.1 选题来源及报道主题
        5.1.2 报道立足点及社会功能
        5.1.3 拓展与丰富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
    5.2 对其他工程移民报道的启示
        5.2.1 报道契合不同时期移民工作的重心
        5.2.2 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满足受众需要
        5.2.3 提升移民话语权,加强新闻“人情味”
        5.2.4 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文本可读性
        5.2.5 正确应对负面消息,做好舆论引导与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船舶积压条件下三峡过坝运输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交通运输组织优化相关研究
        1.2.2 三峡坝区运输组织研究
        1.2.3 多目标优化理论及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三峡过坝船舶运输组织现状及优化需求分析
    2.1 三峡过坝船舶运输组织现状
        2.1.1 三峡坝区船舶通航现状
        2.1.2 通航基础设施现状
        2.1.3 三峡过坝船舶调度组织现状
    2.2 三峡过坝船舶积压现状及积压后果
        2.2.1 三峡过坝船舶积压现状
        2.2.2 船舶积压条件界定
        2.2.3 船舶积压的衍生后果
    2.3 三峡过坝积压船舶运输组织优化需求分析
        2.3.1 优化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
        2.3.2 船舶过坝优化需求缺口测算
        2.3.3 积压船舶运输组织优化支撑条件分析
第3章 三峡过坝积压船舶运输组织优化模型
    3.1 三峡过坝积压船舶运输组织优化目标
        3.1.1 积压船舶运输组织优化要素
        3.1.2 优化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3.1.3 优化目标偏好确定
    3.2 三峡过坝积压船舶运输组织优化方案
    3.3 三峡过坝积压船舶运输组织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3.3.1 多目标优化模型概述
        3.3.2 问题描述与基本假设
        3.3.3 目标函数构建
        3.3.4 积压船舶运输组织多目标优化模型
第4章 三峡过坝船舶运输组织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4.1 模型参数测算
        4.1.1 模型参数构成
        4.1.2 模型基础参数
        4.1.3 积压损失参数
        4.1.4 成本投入参数
    4.2 遗传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
        4.2.1 遗传算法在多目标优化中的应用
        4.2.2 多目标优化遗传算法设计
        4.2.3 求解结果
    4.3 多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4.3.1 优化投入直接效益对比
        4.3.2 运输组织优化间接效益
        4.3.3 运输组织优化要点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7)早年创伤与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理论基础
        1.1.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1.1.2 图式理论
        1.1.3 依恋理论及内部工作模型
    1.2 公共事件的研究综述
        1.2.1 公共事件的概念界定
        1.2.2 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
        1.2.3 网络事件的衍生
    1.3 社会伦理心态的研究
        1.3.1 社会心态研究综述
        1.3.1.1 社会心态的概念和内涵界定
        1.3.1.2 社会心态的测量
        1.3.1.3 对社会心态的现状研究
        1.3.1.4 社会心态影响因素的研究
        1.3.2 社会伦理心态的研究综述
        1.3.2.1 社会伦理心态的定义
        1.3.2.2 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研究
    1.4 早年创伤的研究综述
        1.4.1 早年创伤的概念界定
        1.4.2 早年创伤的测量
        1.4.3 早年创伤的影响
        1.4.3.1 躯体影响
        1.4.3.2 精神影响
        1.4.3.3 行为影响
        1.4.3.4 社会能力影响
        1.4.3.5 创伤的跨代影响
        1.4.3.6 创伤的恢复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假设
    2.5 研究意义
        2.5.1 补充国内公共事件和社会心态的实证研究
        2.5.2 为国内早年创伤的研究扩宽视野
        2.5.3 呼吁社会关注早年创伤,关注儿童成长
        2.5.4 为公共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社会治理进步
第三章 研究一: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问卷的编制
    3.1 开放式问卷调查及初始问卷的编制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工具
        3.1.3 研究对象
        3.1.4 研究结果
        3.1.5 社会伦理心态的操作性定义
        3.1.6 初始问卷题目的编制
    3.2 社会伦理心态问卷的初测及正式问卷的确立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对象
        3.2.3 研究程序
        3.2.4 项目分析
        3.2.5 探索性因子分析
        3.2.6 验证性因子分析
        3.2.7 第三次施测
        3.2.8 社会伦理心态正式问卷的确立
第四章 研究二:早年创伤与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特征及相关分析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工具
        4.2.1 自编的人口学问卷
        4.2.2 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问卷
        4.2.1.1 社会伦理心态问卷信度分析
        4.2.1.2 社会伦理心态问卷效度分析
        4.2.3 早年创伤问卷简表
        4.2.3.1 早年创伤问卷简表信度分析
        4.2.3.2 早年创伤问卷简表效度分析
    4.3 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问卷和早年创伤问卷特征分析
        4.3.1 被试基本情况
        4.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3.3 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问卷特征分析
        4.3.3.1 社会伦理心态问卷的总体特征
        4.3.3.2 公共事件问卷的总体特征
        4.3.4 早年创伤问卷特征分析
    4.4 社会伦理心态问卷和早年创伤问卷的相关分析
        4.4.1 社会伦理心态问卷和早年创伤问卷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4.1.1 性别差异
        4.4.1.2 年龄差异
        4.4.1.3 政治面貌差异
        4.4.1.4 家庭所在地差异
        4.4.1.5 自身受教育程度差异
        4.4.1.6 民族差异
        4.4.1.7 工作群体差异
        4.4.2 社会伦理心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4.4.3 社会伦理心态问卷和早年创伤问卷的相关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5.1 社会伦理心态问卷的编制
    5.2 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2.1 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问卷总体特征
        5.2.2 社会伦理心态的人口学统计差异
        5.2.3 社会伦理心态的影响因素
    5.3 早年创伤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5.3.1 早年创伤的总体特征
        5.3.2 早年创伤的人口学统计差异
    5.4 早年创伤和社会伦理心态的相关
    5.5 本研究对社会治理的启示
第六章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代对水资源的管理
        一、历代水官
        二、历代水利法规和制度
    第二节 中国历代对水文的记录和研究
        一、先秦文献中的水文记载
        二、正史中的水文记载
        三、地理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四、历代水利专着
        五、其它着作中的水文记载
    第三节 中国历代水利与农耕文明
        一、治水传说与春秋战国时期水利事业的初步发展
        二、秦汉时期水利工程的蓬勃发展
        三、隋唐时期水利工程的普遍发展
        四、宋元时期水利事业的繁荣
        五、明至清前期的水利成就
    第四节 中国历代水崇拜
        一、水与水神家族、水神神话
        二、历代水神祭祀与水神庙
    第五节 中国历代“水”文学
        一、诸子论水
        二、诗词歌赋中的水
        三、祈雨文
    第六节 其它领域的水文化
        一、水与音乐
        二、水与绘画
        三、水与古典园林
        四、其它方面的“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水政
    第一节 晚清对水资源及利用的管理
        一、晚清河政变化
        二、晚清漕运
        三、晚清水政其它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国家水政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二、水政统一之前: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三节 南京政府时期全国水利行政之统一
        一、建设委员会的努力
        二、水利行政统一之经过
        三、水政统一之后:南京政府时期的水政
    第四节 民国时期水利行政之评价与思考
        一、水利行政统一之评价
        二、水利行政建设之特点
        三、关于流域管理体制
    第五节 近代水法规
        一、晚清水法规和制度
        二、民国水法规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水教育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利教育的萌芽与确立(1875—1912)
        一、近代水利教育初露端倪
        二、晚清学制中的水利教育
    第二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确立(1912—1922)
        一、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
        二、实业教育体系中的水利教育
    第三节 中国近代水利教育的发展(1922—1937)
        一、壬戌学制时期(1922—1927)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相关法规的颁布和修正(1927—1937)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中国水利教育(1937—1949)
        一、抗战时期水利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水利教育事业的艰难发展
    第五节 近代水利教育机构举例
        一、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
        二、河海工程专门学校
        三、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中国水利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对水利的认识
        一、近代关于水利概念之认识
        二、近代关于水利作用之认识
        三、近代关于水利建设之认识
        四、近代关于古代水利之研究
        五、近代关于西方水利之介绍
    第二节 近代全国水利建设之研究
        一、近代关于各省水利建设之研究
        二、近代关于各流域水利建设之研究
    第三节 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早期外国传教士的传播
        二、西方新技术的引进及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三、聘请国外水利专家
        四、派遣留学生
        五、近代水利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六、近代关于水利技术书籍的出版
    第四节 近代主要水利人物研究
        一、林则徐兴办水利
        二、左宗棠督办水利
        三、张謇倡导治淮
        四、孙中山与近代水利
        五、李仪祉与近代水利发展
        六、冯玉祥水利实践与水利思想
        七、张含英与黄河治理
        八、近代其他水利专家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水神崇拜
    第一节 近代中国水神崇拜
        一、晚清时期的水神崇拜
        二、民国时期的水神崇拜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水旱灾害与水神崇拜
        一、近代水灾和水神崇拜
        二、近代旱灾和水神崇拜
    第三节 近代水神之治水英雄崇拜
        一、近代大禹崇拜
        二、近代李冰与二郎神崇拜
    第四节 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和文化阐释
        一、近代水神崇拜的社会功用
        二、近代水神崇拜的文化阐释
        三、传统与现代撞击下的水神崇拜
    小结
第六章 近代中国的水认知
    第一节 近代国人对“水”的认识
        一、西方传教士对“水”的宣传
        二、近代外文报纸中的“水”
        三、近代国人眼中的“水”
        四、近代关于“水”的书籍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江”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江”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扬子江”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河”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河”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黄河”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湖”、“瀑”的认识
        一、近代报刊杂志中的“湖”
        二、近代报刊杂志中的“瀑”
    小结
第七章 近代海洋文化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萌芽
        二、鸦片战争结束到辛亥革命前中国海防思想的发展
        三、民国时期中国海防思想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中国国民海洋意识的觉醒
        一、近代国民海防意识的觉醒
        二、近代国民海权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对“海”的认识
        一、关于“海”的自然常识
        二、近代报刊中关于“海”的文章
    第四节 中国近代海洋科学成就
        一、近代中国海洋学发展概况
        二、近代中国的海洋调查
        三、近代中国的物理海洋学
        四、近代中国的海洋地质学与海洋地理学
    小结
结语:中国水文化之近代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后记

(9)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国外研究
        1.2.2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国内研究
    1.3 研究的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逻辑思路和文本结构
        1.3.2 关于研究方法的简单说明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的重点
2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概念及特点
        2.1.1 突发性群体事件内涵
        2.1.2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概念及特点
        2.1.3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结构分析
        2.1.4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功能/效应
        2.1.5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类型
    2.2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2.2.2 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
    2.3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相关理论
        2.3.1 “集群行为”理论
        2.3.2 社会冲突理论
        2.3.3 治理理论
3 基于典型案例的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现状与趋势
    3.1 典型案例解析
        3.1.1 对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几点认识
        3.1.2 案例选择依据及编排逻辑
        3.1.3 典型案例呈现
        3.1.4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总体特征
    3.2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呈网络化发展趋势
        3.2.1 网络化突发性群体事件成为主要形式
        3.2.2 网络化突发性群体事件特点及现状
        3.2.3 网络化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要素和作用条件
        3.2.4 网络化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基本发生过程分析
4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归因分析
    4.1 转型社会利益分化带来的价值观冲突
        4.1.1 转型期社会价值领域的认知矛盾
        4.1.2 全球化的冲击
        4.1.3 西方思潮的影响
    4.2 高校教育理念的错位
        4.2.1 信任危机: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博弈
        4.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
    4.3 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4.3.1 学生的素质发展不均衡
        4.3.2 学生的自我迷失
        4.3.3 模仿、从众、去个性化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4.3.4 学生在不同类型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微观特征
5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可行性探究
    5.1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理论可能性
        5.1.1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重要性
        5.1.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
        5.1.3 有效介入过程中需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5.2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现实必然性
        5.2.1 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5.2.2 高校突发群体性事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契机
6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治理
    6.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强化
        6.1.1 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6.1.2 综合治理而并非高校单方面的控制
        6.1.3 积极引导,加强应对策略
    6.2 前端治理: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提高预防能力
        6.2.1 事前预警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分析
        6.2.2 建立科学的预警系统
        6.2.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事前预警作用的方法
    6.3 中端治理:强化“安全阀”作用
        6.3.1 事中“安全阀”作用的必要性
        6.3.2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事中“安全阀”作用的措施
    6.4 后端治理:事后整合,完善后续工作,防止冲突反复
        6.4.1 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整合”词解
        6.4.2 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整合作用的可能性分析
        6.4.3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事后整合作用的途径
        6.4.4 形成完善的善后处理机制,加强日常心理健康教育
7 结论与展望:在冲突中走向和谐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管理研究相关理论
    2.1 灾害学理论
    2.2 信息学理论
    2.3 情景分析方法
    2.4 构件化理论
    2.5 预警与应急管理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演化结构模型
    3.1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特征
    3.2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的演化阶段
    3.3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演化路径
    3.4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生成演化基本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模式构建
    4.1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指标构建原则
    4.2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阶段预警模型构建
    4.3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指标体系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对象监测结构
    5.1 水污染阶段预警对象及其监测结构
    5.2 水污染事件阶段预警对象及其监测结构
    5.3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阶段预警对象及其监测结构
    5.4 本章小结
6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生成模型
    6.1 水污染阶段预警信息生成模型
    6.2 水污染事件阶段预警信息生成模型
    6.3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阶段预警信息生成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集成
    7.1 管理系统集成的基本原则、期望特征与表现形式
    7.2 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问题
    7.3 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集成总体架构
    7.4 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成
    7.5 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集成
    7.6 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集成
    7.7 本章小结
8 实例:三峡库区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8.1 现有预警监测信息来源
    8.2 现有预警监测系统组成
    8.3 预警信息传递流程构建
    8.4 预警信息系统功能规划
    8.5 预警信息平台架构设计
    8.6 预警信息系统数据库
    8.7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9.2 主要创新性工作
    9.3 研究的局限性和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2
    1、三峡库区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与应急管理调研报告
    2、吉林石化事件案例
    3、广东北江水污染事件案例
    4、四川沱江水污染事件案例

四、三峡坝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容忽视(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的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D]. 温琦.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微信公众平台辟谣机制研究[D]. 丁艳. 山西大学, 2020(01)
  • [3]房屋在线短租交易的法律规制研究[D]. 吕慧娟. 郑州大学, 2020(03)
  • [4]《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D]. 杨穆. 广西大学, 2019(01)
  • [5]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船舶积压条件下三峡过坝运输组织优化研究[D]. 殷同乐.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7]早年创伤与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相关研究[D]. 葛晓青. 东南大学, 2019(05)
  • [8]近代中国水文化的历史考察[D]. 袁博.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研究[D]. 吴頔.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6)
  • [10]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D]. 张凯.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三峡坝区社会保障综合治理不容忽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