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ML R50国际推荐研讨会在京召开

OIML R50国际推荐研讨会在京召开

一、OIML R50国际建议研讨会在京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万博[1](2018)在《当代北京学区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填补当代北京学区空间形态研究中的某些空白。研究的动力源自对如下问题的思索:一个学区空间平面格局的地理复杂性是如何形成的?对学区空间形态的研究能否抽象出哪些具有普适意义的概念帮助我们分析学区空间形态?城市平面格局的发展演变会对一个学区的空间结构起到什么影响?学区空间中的教育资源究竟在空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分布态势?它们和住区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上下学的路径如何做到安全通畅,同时又可以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游憩空间?基于就近入学的原则所产生的一系列高价学区房的真正成因是什么?课后的教辅产业在空间中是什么样的分布状态?是否真正存在一种理想的学区空间模式?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研究当代北京学区空间的过程中,关于这些问题的既有研究的不足愈加显示出来,进而也促进了对这些关键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本文对当代北京学区空间展开研究,建构了以学区为视角的城市空间研究框架,是一种适用于分析、研究当代学区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论文提出“学区空间”的概念,简要梳理了北京学区教育空间发展的脉络,通过学区空间的网络组构特征、形态指标特征、用地功能混合特征,展现了当代北京学区空间的整体面貌;并分别从学区教育资源均衡、学区路径空间品质提升、空间组构对学区住宅价格影响三个角度展开论述;论文基于空间大数据,空间组构理论,空间统计分析建构了全学区空间的量化解析评价体系,初步尝试评估当代北京中心城的63个学区,旨在为安全美丽宜居的学区空间建设提供支持。

孙萌[2](2018)在《临近空间高空平台布局优化及负载均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临近空间泛指距离地面约20-100 km的近地空间,由临近空间飞行器作为通信载体构成的互连互通的信息获取与分发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大、部署灵活及成本低等优点,在国防、通信中继、应急通信等很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相比于地面基站,高空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HAPS)是位于临近空间网络中的一种新的通信基础设施,其覆盖半径大,系统容量高,可提供宽带和高速率数据业务传输。在临近空间应急通信场景下为保证无缝覆盖,高空平台节点覆盖范围将出现不同程度交叠,导致用户信干噪比计算与功率分配等均与传统无交叠节点布局规划不同。应急通信常伴随用户大规模长距离迁移和聚集现象,业务分布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当整体用户分布不变,而局部用户在某一时段出现迁移和聚集现象时,易造成协作节点过载。如何部署高空平台有效的交叠覆盖给定区域、动态地分配资源,满足时变的可靠通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即确定高空平台最优数量和位置,并达到各个高空平台负载均衡的动态调整方法。因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临近空间动态网络的传输容量及优化方法”,针对临近空间高空平台布局优化及负载均衡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1)传统基站规划属于经典六边形蜂窝小区范畴,但是高空平台覆盖半径大,为保证用户覆盖率,各个小区边缘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叠,并非传统规则六边形蜂窝小区。虽然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多载波传输方案能够大幅降低小区内同信道干扰,但小区间干扰仍然存在。多点协作(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s Transmission,CoMP)联合传输与接收技术通过共享信道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由多个基站同时为同一用户提供服务,将邻区干扰信号转化为有用信号,从而降低相邻小区间干扰。因此,考虑到绿色通信理念及运营商基站架设成本,本文确定了两个目标函数,高空平台最低总发射功耗与最小建站数量。根据目标函数,本文针对超大半径交叠覆盖场景,建立高空平台优化数学模型,采用算法嵌套的方式对所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并对数值仿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为临近空间超大半径交叠通信网络的高空平台部署提供参考。(2)优化后的高空平台能够以较小的总功耗和建站数量为用户提供服务,但当整体用户分布不变,而局部区域在某一时段出现用户大规模迁入或聚集现象时,易造成该区域协作节点过载。目前对基站负载均衡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资源分配、用户切换和小区覆盖扩展,但是负载均衡仍需解决用户的干扰问题。本文针对交叠场景,创新性提出基于低负载协作簇的负载均衡算法,既达到了高空平台的负载均衡,又克服了边缘用户由于干扰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为保证用户通信质量,本文评估了多点协作负载均衡中,高空平台业务量和用户的呼叫阻塞率。

"数字科技馆发展研究"课题组,顾希峰,廖红,任贺春,赵兵兵,周明凯[3](2017)在《数字科技馆发展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研究了中国数字科技馆、我国其他数字科技馆、省级科技馆的官方网站的发展与现状,并与国内外部分优秀科普网站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出我国网络科普的发展现状,从公众需求、技术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提出我国数字科技馆的"十二五"发展规划。

蔡颖[4](2016)在《高中数学“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难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材难度是课程难度的物化表征,全面客观地认识教材难度是科学设计教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本文旨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理念和“知识团”思想的指导下,探索“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相对难度与绝对难度的一致性,分析差异成因,以提供教材改革参考.利用调查问卷对福建省内126名教师关于人教A版必修教材“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20个章节难易程度的认识进行调查,获得该知识团的教材相对难度.同时,利用数学教材难度模型和例题难度模型对同一知识团的教材广度、教材深度、习题难度、例题难度、教材综合难度进行全面研究,确定该知识团的教材绝对难度.最终,对“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的教材相对难度和教材绝对难度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函数的基本性质”、“指数函数”等差异较大的10个章节,并对此成因进行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教师认识、教材编撰和模型改进三个方面围绕此次教材难度研究提若干建议.

王刚[5](2014)在《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对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会通中一些重要原着的考察与梳理,通过对利玛窦及中士一些重要人物的科学实践活动的追踪和考察,认为,东传科学通过三条主要途径对儒家天道观产生了影响,这三条途径是:(1)利玛窦通过宗教哲学对儒家天道观的调适和改造,尽管很难用具体数据来揭示这种调适和改造对儒家天道观的影响程度,但是,从中士的对之回应来说,其影响范围和力度亦可见一斑;虽然,利玛窦对宋明理学的“理”展开了批驳与改造,但是,他从学理上对于儒学的调适方法中,已经承认了“格物穷理”的合法性,并试图以“格物穷理”的名义引进西学,其目的是为了西学传播的合法身份,并博得中士的亲近与好感,不过,就实际效果而言,他已经率先以其对儒学理解的前结构,改变了程朱格物穷理的一些主要原则及方法,从而引发了徐光启在中西科学会通的实践过程中,对格物穷理的界定与程朱之格物穷理有了本质性的变化。(2)西方科学对儒家天道知识内容的更新和转型,促使中国传统数学中以“通神明”为主的内算,让位于以“类万物”为主的外算,也引发了中国传统天文学向前近代天文学的转向;用数学、实验等科学方法认识天道,考察天道的方式中已经排除了儒家体悟和默会的方式;这既使中国传统天算的儒家文化功能发生了变化,又使儒家对天道的格物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从而,既增加了儒家天道中宇宙普遍规律性的内涵,淡化了儒家天道观中天道与人事吉凶的联系,也淡化了儒家知识论与道德论之间的联系;(3)有些儒士试图利用西学来重新构建儒家天道观,其构建的天道观中理性程度明显加强,而性命文化中的神秘性也有所弱化。这些都表明儒家天道观已经呈现出嬗变的特征。

杨佩桦[6](2014)在《中澳能矿资源合作之研究》文中提出能源与矿产资源几乎是一切经济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生产飞速跃进,城市化进程日趋深化,经济增长日益加速,人口数量持续膨胀,使得资源供需缺口不断拉大。步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加快,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品进口国,资源约束瓶颈愈益凸显,近20种能矿产品严重短缺,需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如此严峻的资源状况意味着保障资源以合理的价格持续、稳定、安全的供应是我国面临的关键性挑战之一。澳大利亚以其丰沛且高品位的能矿资源而享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美誉,其资源储量与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而其较少的人口使得国内资源消费量增长有限,因此澳大利亚素来也是全球排名领先的、可靠的资源出口大国。此外,澳大利亚拥有比较稳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较为健全的法律体制。中澳两国同属亚太地区,自1972年12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关系总体良好。所有上述因素使得双方彼此需要,并为双方的资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建交以来,中澳能矿资源贸易的数量与金额双双大幅攀升;两国在资源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向宽领域、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合作涉及的能矿资源品种不断拓展,合作形式从贸易逐渐发展到投资和能源技术合作。中澳资源合作进程总体较为平稳,但也经受过波折、面临着挑战。双方能矿资源贸易与投资协作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两国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经济状况的迥异,对中国企业投资澳能矿业构成极大挑战。由于上述差异,中国企业正常的利益诉求有时会被一些澳大利亚人曲解为意在控制澳资源的战略行为。如何让我国的利益诉求为澳方理解,消除其担忧或反感,令其意识到中国企业投资澳矿是互利双赢的经济活动,是值得努力寻求破解之道的一项课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双方在资源领域各项协作的梳理和研析,探究两国资源合作对彼此的益处与意义,分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期为未来的协作提供些许启迪。本论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一,整理和计算相关数据,并适当绘制成折线图、柱状图或饼图,以直观地反映中澳资源贸易和投资的数量与金额变化等。其二,采用案例分析法,研析典型合作项目的来龙去脉与问题,探寻相应对策。其三,综合运用资源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等相关理论,对中澳资源合作的历史、现状、未来加以剖析。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导论,阐述研究的缘起,进行文献综述,解释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作为背景交代,介绍中澳两国能矿产业的政策变迁。第三至五章是论文的主体,横向地划分为中澳能源产品贸易、中澳矿产品贸易与中国对澳大利亚能矿业的投资三部分。第三章论述中澳能源产品贸易,这些能源产品包含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气和铀矿。第四章论述中澳矿产品贸易,包括铁矿、铜矿及铝矿产品。第五章着重从以下六方面剖析中国对澳大利亚能矿业的投资:外国对澳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中国企业在澳投资背景,澳大利亚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制度,中国投资澳矿历程,中国投资澳大利亚能矿业的挑战与对策建议,中国对澳矿投资项目下的双方能源技术合作。上述三章内部又纵向地阐述了各能矿产品贸易与投资的发展历程。第六章为结论,总结中澳资源合作的总体特征,阐释两国合作对双方的益处和意义,就双方合作中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并展望中澳资源合作的前景。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通过数十年来的中澳能矿资源合作,澳大利亚对有效缓解中国的资源饥渴作出了难以替代的积极贡献,促进了中国经济长期高速的增长;而中国成就了澳大利亚在新世纪的矿业繁荣,使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速长期保持着3-4%这个高于绝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中澳资源合作给两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为增加两国人民的福祉作出了贡献,也令双方对彼此日益依赖。中澳资源合作关系己成为两国整体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和两国关系发展的强劲动力,甚至能在双边关系遭遇险情时起到稳定两国关系的关键作用,中澳资源合作已与两国整体关系形成良性互动。两国能矿资源合作的未来具有很大潜力,但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双方持续关注,并以积极、客观的态度予以妥善应对和解决。

范诚[7](2014)在《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1840-1937)》文中指出1840—1937年是中国城市建筑近代化转型变迁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近代化的过程中既有物质层面的近代化,更包括制度层面和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本文的研究工作关注的是近代城市建筑转型变迁中,政府与城市建筑活动之间的关系。“内力”与“外力”、“官方”与“民间”、“权利机制”和“技术机制”,成为本文讨论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三个重要的组织线索。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和一手档案史料的梳理,本文致力于还原一个连续的租界以外的中国典型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历程,从中找到近代中国城市建筑发展背后的规律及其推动力量,进而为当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思考提供历史的借鉴。论文通过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理清城市建筑管理观念的变化及其推动力量,寻找传统与变革的相互关系,并以具体的城市案例,解析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特点与得失。从城市建筑管理机制认知的角度,阐述在西方文明强势输入的背景下,对于城市建筑本身“用”“体”分开的认知,进一步拓展到了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认知上,而这是相关机制变迁的必要准备。从中国传统社会机制转型的角度,考察清末民初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和变迁中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社会中“公领域”的变化和发展,成为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切入点。从技术和权力两个不同的视角,考察在弱势中央政府和强势中央政府的统治下,城市建筑管理机制不同的变迁之路。其中既有以民间机制为主线的上海城市自治,也有以官方推动为主线的天津、北京的地方自治。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是一个积蓄——发展——并置——突显的过程。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清历史,寻求诸多当代社会现状的渊源,也能够总结得失,摸索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办法。

陆勤生[8](2011)在《OIML TC9/SC2伦敦会议关于皮带秤“耐久性”试验方法之异同探讨》文中指出文章介绍了OIML TC9/SC2 R50—2009 3CD研讨会上关于"耐久性"试验方法的分歧以及笔者赴英参加研讨会的几点感受。

续维国,李金泉[9](2008)在《为穹苍般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向世界彰显一抹绿色——内蒙古农业大学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办学特色纪实》文中研究表明

陈潮忠[10](2007)在《香港回归前后普通话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考察》文中研究表明香港在英治时期一直以英文作为法定语文,中文作为殖民地的另一法定语文始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从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到1997年香港回归的十三年过渡期间,港英政府才开始关注普通话的推广问题。九七回归时,特区政府因应本地特殊的语言环境,提出包括普通话在内的“两文三语”政策。普通话在香港的发展可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它们分别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之前的“前酝酿阶段”、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之后的“后酝酿阶段”、后过渡期的“前发展阶段”及九七回归至今的“后发展阶段”;本论文主要考察普通话在上述四个不同发展阶段作为惯用语言、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及广播语言的使用情况,并与澳门的情况进行“共时比较”,进而展望普通话未来在香港的发展方向。

二、OIML R50国际建议研讨会在京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IML R50国际建议研讨会在京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北京学区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学区与学区空间的概念
        1.1.1 学区与学区空间概念阐释
        1.1.2 立足北京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1.1.3 研究范围界定及空间层级
        1.1.4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1.2 西方学区的发展与现状
        1.2.1 学区的缘起与发展
        1.2.2 世界主要国家基础教育学区发展与入学制度
        1.2.3 二十世纪以来美国城市学区空间发展脉络图
    1.3 学区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1.3.1 教育空间与地方教育地理学相关研究
        1.3.2 学区制度与学区管理机制的相关研究
        1.3.3 学区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相关研究综述
        1.3.4 学区划分与学校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
        1.3.5 儿童空间与通学路径的相关研究实践
        1.3.6 学校质量在住房价值中的资本化效应
第2章 北京学区空间发展概述
    2.1 明—民国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发展概况
        2.1.1 明时期的基础教育发展概况
        2.1.2 清初学校分布与八旗界域概况(1750 年)
        2.1.3 晚清学校分布与学区边界概况(1907 年)
        2.1.4 民国学校分布与学区边界概况(1917 年、1947 年)
    2.2 学区空间的规划设计发展与实践
        2.2.1 理念变化——从“田园城市”到“精明增长”
        2.2.2 指标设定——基础教育专项规划指标设定
        2.2.3 现实情况——教育设施规划建设中的现状
        2.2.4 方法路径——学区划分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2.3 当代北京学区空间发展的基本现状
        2.3.1 学区与教育资源的分布
        2.3.2 人口与教育资源的匹配
        2.3.3 形成不均衡状态的原因
        2.3.4 聚焦学区空间研究议题
第3章 北京学区空间整体形态特征分析
    3.1 学区空间形态解读
        3.1.1 学区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
        3.1.2 学区空间形态的量化方法
        3.1.3 学区空间形态的量化意义
    3.2 学区空间网络组构特征
        3.2.1 学区空间整体组构模型的验证
        3.2.2 前景背景的双重结构(公共性)
        3.2.3 多层级的中心性结构(可达性)
        3.2.4 学区空间的模糊边界(簇群性)
        3.2.5 学区空间的空间效率与标准化整合度分析
    3.3 学区空间形态指标特征
        3.3.1 学区空间形态指标的定义和聚合方式
        3.3.2 学区空间形态指标的聚类分析
        3.3.3 学区为单元的教育资源空间形态指标聚类分析
    3.4 学区空间用地功能混合特征
        3.4.1 学区空间用地功能混合度的概念解析
        3.4.2 学区空间用地全功能性质混合度解析
        3.4.3 基于日常功能的学区空间主要用地混合度解析
第4章 学区空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
    4.1 学区教育资源的内涵与均衡布局的概念
        4.1.1 学区教育资源的内涵
        4.1.2 均衡发展的理念认知
    4.2 学区学生和学校的空间分布特征
        4.2.1 基础教育就学学生人数空间布局特征
        4.2.2 学校在学区空间中的覆盖范围及正态组构分布
    4.3 学区教育资源指标的聚类分析
        4.3.1 以学区为单位的学生人数教师人数师生比聚类分析
        4.3.2 学区生均指标的空间聚类
        4.3.3 学区空间教育承载力的差异化表现
    4.4 学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优化路径
        4.4.1 对现状的清晰认知和对未来的准确预判
        4.4.2 初步设立学区运行标准、优化校点标准
        4.4.3 合理设计动态调整实现教育资源的精准投放
第5章 学区空间通学路径品质提升研究
    5.1 学区街道空间品质的评价视角与方法
        5.1.1 街道空间分析的评价视角
        5.1.2 儿童与城市环境的研究概述
        5.1.3 三种通学方式与街道空间体验
    5.2 学区街道空间的可理解度及街网密度
        5.2.1 学区空间组构可理解度差异
        5.2.2 学区空间组构的路网密度差异
        5.2.3 学区空间中的慢行核心区0.5km-1km
    5.3 学校门口街道空间现状与空间效率
        5.3.1 学校门口街道空间现状调研
        5.3.2 学校门口街道空间问题梳理
        5.3.3 通学路径空间效率与评价指标
    5.4 通学路径空间的等级评判与设计策略
        5.4.1 学区路径空间环境的设计理念
        5.4.2 学区路径空间环境的设计措施
第6章 空间组构对学区住宅价格的影响
    6.1 学区房价格研究的背景概述
        6.1.1 理解学区物业价格增长的源动力
        6.1.2 高考选拔制度下的清北西海情结
        6.1.3 学区房价格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6.2 学区二手房涨幅与空间组构的关系
        6.2.1 学区住宅价格分布的时空点格局(201207-201506)
        6.2.2 学区住宅均价变化和涨幅的空间聚类分析
        6.2.3 学区房价增幅与空间组构相关性分析
    6.3 缓解学区房价高涨的路径初探
        6.3.1 金融政策手段抑制房价增幅增速
        6.3.2 均衡学区教育产出消除极化效应
        6.3.3 改革与完善户籍政策
        6.3.4 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预判
        6.3.5 改革与完善财税政策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与创新
    7.2 困难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临近空间高空平台布局优化及负载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基站规划和负载均衡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站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负载均衡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研究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
2 基站规划和负载均衡关键技术
    2.1 引言
    2.2 基站规划基础理论
        2.2.1 用户信干噪比
        2.2.2 网络容量
        2.2.3 用户覆盖率
    2.3 负载均衡基础理论
        2.3.1 网络有效容量
        2.3.2 话务量
        2.3.3 呼叫阻塞率
    2.4 基站规划常用算法
        2.4.1 最优化方法
        2.4.2 智能算法
        2.4.3 网格自适应搜索算法
    2.5 本章小结
3 高空平台站址及数量规划
    3.1 引言
    3.2 优化模型的建立
    3.3 优化模型的求解
    3.4 性能分析与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高空平台负载均衡算法设计
    4.1 引言
    4.2 负载均衡模型的建立
    4.3 负载均衡算法设计
    4.4 性能分析与比较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4)高中数学“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难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倡导课标修订理念,提供教材改革参考
        1.3.2 了解一线教师意见,促进教材难度研究
        1.3.3 给予难度调整建议,提高教材、教学质量
    1.4 研究方法
    1.5 概念界定
        1.5.1 教材
        1.5.2 教材难度
        1.5.3 知识团
        1.5.4 “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知识团”概念的研究
    2.2 关于难度评价模型的研究
        2.2.1 课程难度灰色模型体系
        2.2.2 数学题综合难度模型
        2.2.3 课程难度定量模型
        2.2.4 数学教材难度模型
        2.2.5 修正的数学题综合难度模型
        2.2.6 其他难度评价模型
    2.3 关于数学教材难度的研究
        2.3.1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难度研究
        2.3.2 高中阶段数学教材难度研究
        2.3.3 教材例习题部分难度研究
    2.4 关于高中数学“函数及应用(数列)”内容的研究
3 基于问卷调查的“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难度研究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3.2 调查问卷的编制
    3.3 信度效度的分析
    3.4 调查实施的情况
    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3.6 调查结果与分析
        3.6.1 “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难度调查结果
        3.6.2 “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章节调查难度等级划分
        3.6.3 教材(习题)难度影响因素权重值
    3.7 研究结论与启示
        3.7.1 结论
        3.7.2 启示
4 基于难度模型的“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难度研究
    4.1 难度评价模型
        4.1.1 数学教材难度模型
        4.1.2 习题综合难度模型
        4.1.3 例题综合难度模型
    4.2 “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广度研究
        4.2.1 广度概念界定
        4.2.2 广度计算方式
        4.2.3 广度统计结果
        4.2.4 广度研究结论
    4.3 “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深度研究
        4.3.1 深度概念界定
        4.3.2 深度计算方式
        4.3.3 深度统计结果
        4.3.4 深度研究结论
    4.4 “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习题难度研究
        4.4.1 各章节习题数量统计
        4.4.2 习题性质因素难度研究
        4.4.3 习题背景因素难度研究
        4.4.4 习题知识点含量因素难度研究
        4.4.5 习题综合难度研究
        4.4.6 习题综合难度研究结论
    4.5 “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例题难度研究
        4.5.1 各章节例题数量统计
        4.5.2 例题背景因素难度研究
        4.5.3 例题数学认知因素难度研究
        4.5.4 例题运算因素难度研究
        4.5.5 例题推理因素难度研究
        4.5.6 例题知识综合因素难度研究
        4.5.7 例题综合难度研究
        4.5.8 例题综合难度研究结论
    4.6 “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综合难度研究
        4.6.1 题目综合难度研究
        4.6.2 教材综合难度研究
        4.6.3 教材综合难度等级划分
5 基于问卷调查与难度模型的“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难度比较研究
    5.1 基于两种方式的“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难度比较研究
    5.2 基于两种方式的“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难度比较结果研究
        5.2.1 教材难度等级比较结果
        5.2.2 教材难度等级差异分析
    5.3 基于两种方式的“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难度分析结果的建议
        5.3.1 教师认识——全面落实《课标》要求,正确认识教材难度
        5.3.2 教材编撰——依据《课标》课程理念,调整教材难度水平
        5.3.3 模型改进——完善难度模型体系,促进教材难度研究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基于问卷调查的教材难度研究
        6.1.2 基于难度模型的教材难度研究
        6.1.3 基于两种方式的教材难度比较研究
    6.2 展望
附录1 调查问卷Ⅰ
附录2 调查问卷Ⅱ
附录3 调查问卷Ⅲ
附录4 “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部分例题
附录5 教师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5)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理解的前见
    第一节 利玛窦来华前的精神与境
        1. 基督教人文中理性与信仰的张力
        2. 利玛窦时代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第二节 耶稣会简介
    第三节 利玛窦教育背景中的知识框架
        1. 童年和少年的知识经历
        2. 加入耶稣会前后的知识经历
        3. 利玛窦的记忆法及在华的应用
        4. 丁先生对利玛窦的科学塑造
        5. 动身来华途中的知识经历
        6. 利玛窦来华前的知识积累总结
第二章 利玛窦来华后知识结构的体现与应用的一个案例
    第一节 《山海舆地全图》之前
        1. 范礼安钦点利玛窦来华传教
        2. 利玛窦对中国文化的初次印象
    第二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风采
        1. 利玛窦第一版世界地图的绘制缘起
        2.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版本及影响
    第三节 由浑天说的比喻而引发的问题
    第四节 浑天说思想的形成及其儒家文化元素
        1. 浑天说思想的初期形成要素
        2. 张衡浑天说的要点及思想
    第五节 浑天说与儒家经典中天道观的融合与协调
        1. 陆绩对浑天说论证中的儒经模式
        2. 葛洪对浑天说论证中的儒家文化元素
        3. 朱熹新浑天说中的理学注入
    第六节 利玛窦世界地图中的地球观及天文内容详解
        1. 利玛窦的地球观
        2. 世界地图的作图原则及地球经纬度的标示
        3. 两种测量地理纬度的方法
        4. 直观演示天球和地球的关系的《天地仪图》
        5. 亚里士多德的固体同心球的宇宙体系的介绍
        6. 介绍四元行及气之三际说
        7. 日食、月食图及其说明
        8. 《范天图》及绘制节气线的方法
第三章 《天主实义》中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的理解与调适(Ⅰ)
    第一节 《天主实义》成书背景及其对儒学的整体理解
        1. 《天主实义》成书背景
        2. 利玛窦对儒学的定位及综合理解
        3. 《天主实义》成书时间考
    第二节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观调适的原则
    第三节 天主的移植及其文化意义
        1. 天主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2. 天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
        3. 天主唯一性的论证
        4. 利玛窦对天主论证的文化意义
    第四节 利玛窦对宋明儒学天道观的批评与改造
        1. 对佛家、道家本体论的批评
        2. 对宋儒“太极”说的界定和批评
    第五节 天主的嫁接:“吾天主,乃古经书所称上帝也”
第四章 利玛窦对儒家天道的理解与调适(Ⅱ)
    第一节 利玛窦对“性”的规定与调适
        1. 对“性”及“人性”的规定
        2. 对天主赋性论的解释与论证
        3. 对儒家复性说的质疑与拒斥
        4. “良善”与“习善”的区分对儒学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利玛窦论“为己之学”
        1. 论学及认识事物的机制与过程
        2. 对儒家仁学的补充与改造
    第三节 对儒家“万物一体”命题的分析与拒斥
        1. 儒家“万物一体”命题的内涵
        2. 对“万物一体”的误读及拒斥
第五章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
    第一节 观象授时之儒家文化功能的延伸
        1. 沟通天人及体察天道
        2. 《论语》案例:“历数”与为政及知命的关联
    第二节 礼与政皆以天道为根本
    第三节 孔子以历书考察礼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 儒家天算观念中改正朔的文化意义
    第五节 司马迁儒家天道观念中对律历的看法
    第六节 司马迁之后诸名士对天文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素描
    第七节 周易象数与历法的关联性案例:《大衍历》历议解析
    第八节 欧阳修、程颐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1. 欧阳修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2. 程颐对历法的儒家文化功能的理解
第六章 关于程朱格物穷理的几点解析
    第一节 二程从穷理知天道到穷致物理
    第二节 对自然的格物穷理在二程理学思想中的位置
    第三节 二程体察天道的两种方式
    第四节 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及其说明
        1. 朱子的“格物致知”补传
        2. 朱子“格物致知”补传的说明
    第五节 朱子格物学说中的知识主义取向及问题
        1. 朱子格物学说中的知识主义取向
        2. 知识与道德:儒学框架内的一种相互协调
        3. 与徐光台先生商榷:自然知识在朱子格物穷理中的地位问题
    第六节 儒家传统中知识论元素的两点说明
        1. 早期儒经中的天算知识
        2. 朱子对孔子“游于艺”观念的解析
    第七节 朱子格物致知实践中的天文历法研究
        1. 朱子对历法的研究
        2. 朱子的天文思想
第七章 《几何原本》与格物穷理
    第一节 中国传统数学的儒家文化源头及功能
    第二节 《几何原本》的翻译过程和目的
        1. 《几何原本》的翻译过程
        2. 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目的
    第三节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艺用”定位
    第四节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形式思维方法的定位
    第五节 徐光启之格物穷理之学中的儒家传统象数观的变迁
        1. 儒家传统象数的含义
        2. 中国古代数学的象数学传统
        3. 徐光启所领悟的东传科学的象数观
第八章 从《几何原本》至《崇祯历书》的中西天算会通
    第一节 《几何原本》之后的数学会通
        1. 徐光启的数学会通工作
        2. 李之藻的数学会通工作
    第二节 《崇祯历书》之前的东传天文学会通
        1. 利玛窦的《乾坤体义》
        2. 阳玛诺的《天问略》
        3. 熊三拨、徐光启合着的《简平仪说》
        4. 熊三拔、周子愚合着的《表度说》
    第三节 《崇祯历书》编修过程中的几个文化因素
        1. 西法改历先声中的中西科学比较
        2. 徐光启改历筹划中的有关文化方针
        3. 改历过程中的中西历法斗争及其文化因素
第九章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研究及其儒家天道观
    第一节 薛凤祚正弦法原和《崇祯历书·大测》的关系
        1. 邓玉函之《大测》中的正弦法原
        2. 薛凤祚之《历学会通》中的正弦法原
        3. 薛凤祚正弦法原和《大测》的基因相似性与变异性
        4. 薛凤祚对《大测》的会通特征
    第二节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选要和重构
        1.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的选要基调定位及选要文本的来源
        2.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日躔历指》的选要和重构
        3. 薛凤祚对《崇祯历书·月离历指》的选要和重构
        4. 本节结语
    第三节 明末清初东传科学与薛凤祚的天道观
        1. 天道有定数之双层含义
        2. 自然的客观性和性命观的神秘性之比重问题
        3. 性命观的神秘性对自然的客观性之制约作用
        4. 自然的客观性对性命观的神秘性的制约作用
        5. 本节结语
第十章 游艺对儒家天道观的诠释和构建过程
    第一节 《前集》内容简介及卷一吸收西学的考证
    第二节 游艺天道观中西方天文学和儒家天文的互释与评析
        1. 中西天文学的关联与互释
        2. 西方天文学对儒家天文概念的界定和评析
    第三节 游艺天道观中的儒家文化意蕴
        1. 游艺天道观中的两重治历思想
        2. 游艺天道观中的儒家星象政治学之双层意蕴
        3. 游艺天道观中对西学解释的儒学前提
        4. 西方科学知识为儒家性命文化服务的一个案例
    第四节 游艺对儒家天道观的多维诠释和构建
        1. 中学与西学的探讨和交流
        2. 自然现象的物理解释
    第五节 游艺对“科学”和“伪科学”的划界
        1. 对天文观测和吉凶占候的划界
        2. 对地理观察和风水堪舆的划界
        3. 对“科学”之“数”和吉凶祸福之“数”的划界
        4. 对“科学”和“伪科学”划界的不彻底性
        5. 划界的思想基础和目的
        6. 本节结语
论文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中澳能矿资源合作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基础文献
        1.2.2 中国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架构
2 中澳能矿产业政策变迁
    2.1 中国能矿产业政策变迁
    2.2 澳大利亚能矿产业政策变迁
3 中澳能源产品贸易
    3.1 煤炭
        3.1.1 中澳煤炭贸易基础
        3.1.2 煤炭:中澳能源贸易重头戏
        3.1.3 影响因素与合作建议
    3.2 石油
        3.2.1 中澳石油资源禀赋与生产消费概况
        3.2.2 中澳石油贸易实践
        3.2.2.1 原油
        3.2.2.2 液化石油气
    3.3 液化天然气
        3.3.1 中澳液化天然气贸易条件
        3.3.2 液化天然气:中澳能源贸易新领域
        3.3.2.1 大鹏项目:中澳天然气合作先锋和典范
        3.3.2.2 高庚谈判:中澳天然气合作失败案例
        3.3.2.3 中澳天然气合作迈上新台阶
        3.3.3 影响因素
        3.3.3.1 市场供需与燃气价格的波动
        3.3.3.2 供应商、消费者之间的多方博弈
        3.3.3.3 澳大利亚国内的挑战
        3.3.3.4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产业发展
    3.4 铀矿
        3.4.1 中澳铀矿贸易背景
        3.4.1.1 国际铀矿与核电产业
        3.4.1.2 中国铀矿资源与核电业发展
        3.4.1.3 澳大利亚铀矿业与弃核能政策
        3.4.2 铀矿:中澳能源贸易另一新领域
        3.4.3 挑战与前景
4 中澳矿产品贸易
    4.1 铁矿
        4.1.1 中澳铁矿贸易基础
        4.1.2 铁矿:中澳矿产贸易先驱和支柱
        4.1.2.1 贸易关系的开启和相互依赖的初步形成(1973~1999)
4.1.2.2 21世纪初期中澳铁矿贸易的飞速发展
4.1.3 激烈的价格之争
    4.2 铜矿
        4.2.1 中澳铜矿贸易动因
        4.2.2 中澳铜矿贸易实践
    4.3 铝矿产品
        4.3.1 中澳铝矿产品贸易条件
        4.3.2 中澳铝矿产品贸易实践
        4.3.2.1 铝土矿
        4.3.2.2 氧化铝
        4.3.2.3 铝
        4.3.3 挑战与机遇
5 中国对澳大利亚能矿业投资
    5.1 外国对澳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况
    5.2 中国企业在澳投资背景
        5.2.1 澳大利亚矿业投资环境
        5.2.2 中国大举投资澳矿的内因和外因
    5.3 澳大利亚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制度
        5.3.1 澳大利亚外国投资政策总体原则
        5.3.2 澳大利亚外资审批制度框架
        5.3.2.1 外资审批政策和法律框架
        5.3.2.2 外资审查机构——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
        5.3.3 六点准则和新版“外国投资政策”
    5.4 中国投资澳矿历程
    5.5 中国投资澳大利亚能矿业的挑战
        5.5.1 双方的误解
        5.5.1.1 澳方对中方的误解
        5.5.1.2 中方对澳方的误解
        5.5.2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经验不足
        5.5.3 投资目标企业的债务风险
        5.5.4 澳环保与原住民保护政策带来的挑战
        5.5.5 来自其他投资者的竞争
    5.6 能源技术合作投资
        5.6.1 中澳能源技术合作背景
        5.6.1.1 相似的能源消费结构与共同的目标
        5.6.1.2 双方政府的政策鼓励与资金支持
        5.6.1.2.1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和发展规划
        5.6.1.2.2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和发展规划
        5.6.1.3 丰沛的资源与优势互补
        5.6.2 中澳能源技术合作机制
        5.6.3 中澳能源技术主要合作领域
        5.6.3.1 新能源领域的联合研究
        5.6.3.2 煤炭技术合作
        5.6.3.3 太阳能领域合作
        5.6.3.4 风能领域合作
6 结论
    6.1 中澳资源合作总体特征
    6.2 中澳资源合作对双方的意义
    6.3 中澳资源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6.4 中澳资源合作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7)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其他学科
        (1) 关于城市建筑变迁
        (2) 关于社会群体、国家体制的变迁
        1.2.2 建筑学
        (1) 关于建筑体系整体转型
        (2) 关于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1.2.3 现有研究成果分析
        (1) 建筑学成果的启示
        (2) 其他专业成果的启示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向的梳理
        1.3.2 研究工作和领域
        (1) 研究领域
        (2) 研究工作
        1.3.3 研究视角
        (1) “内力”和“外力”相结合的视角
        (2) “技术”与“权力”互动的视角
        1.3.4 研究目标
        (1) 梳理历史资料完善历史进程
        (2) 分析历史进程中的变迁和转型
        (3) 发现历史规律获得启示
        1.3.5 基本概念
        (1)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2) 公领域
        1.3.6 时间节点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晚清城市建筑管理机制转型的准备:内力和外力的积聚
    2.1 传统城市建筑体系
        2.1.1 传统社会中的城市建筑认知观
        2.1.2 传统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1) 传统的国家管理机制
        (2) 传统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3) 官方的工官管理机制
        (4) 民间的运行机制
        (5) 官方与民间的示范关系——工官选拔机制
    2.2 外力的影响——建立全新的示范机制
        2.2.1 重塑“器物”观
        (1) “奇技淫巧”
        (2) “用”“论”分开
        2.2.2 重塑城市建筑观
        (1) 中国文化主导下的西式建筑
        (2) 传统城市占优势地位时的“夷屋”
        (3) 租界崛起后的“洋场”“洋楼”
        (4) 西式建筑物的进一步发展
        2.2.3 租界全新管理机制推动管理观重塑
        (1) 租界城市市政建设的完善
        (2) 租界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完善
    2.3 内力的影响一——民间城市建筑认知的重建
        2.3.1 传统官方建筑与民间建筑之间示范机制的断裂
        2.3.2 民间建筑活动开始脱离礼制路线
        (1) 民间礼制观念的淡漠——“礼仪之争”的讨论
        (2) 建筑商品化——建筑房地产的兴起
        2.3.3 城市建筑认知中“器”的回归
    2.4 内力的影响二——官方城市建筑认知的重建
        2.4.1 城市建筑发展的新需求
        (1) 经济驱动下的城市新发展
        (2) 建筑材料技术的发展
        2.4.2 官方“用”“体”分开的认知模式
        (1) 洋务企业建设的“用”“体”分开
        (2) 洋务企业管理的“用”“体”分开
        2.4.3 城市建筑管理的重新认知
    本章小结:传统示范机制的断裂和西方示范机制的建立推动观念的重塑
第三章 清末城市建筑管理机制整体转型的起点:分化与演变
    3.1 清末城市建筑管理体系的特点及其构成
        3.1.1 章程的约束
        (1) 官方建筑活动的典章制度
        (2) 民间建筑活动的典章制度
        3.1.2 城市定位和管理机制
        (1) 城市管理方式和定位
        (2) 传统城市的“公领域”
        3.1.3 1900年前后清代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3.2 外力的变化:西方示范管理机制的发展变迁
        3.2.1 租界、租借地城市建筑发展的新阶段
        (1) 中国被瓜分的新局面
        (2) 城市规划体系的出现
        3.2.2 西方在华城市管理机制的发展
        (1) 租界——上海公共租界
        (2) 殖民地——殖民城市青岛
    3.3 官方的变化——城市管理机制自上而下的变迁
        3.3.1 清末新政引发系统化的变革
        3.3.2 城市和建筑的发展
        3.3.3 城市自治的影响
    3.4 民间的变化——城市管理机制自下而上的变迁
        3.4.1 民间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3.4.2 民间社会承担的城市功能
        3.4.3 “公领域”的扩大和拓展
    本章小结:官方倡导下”公领域”的扩张酝酿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
第四章 清末民初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并置:自治与集权
    4.1 地方自治推动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发展——以上海为例
        4.1.1 城市自治时期
        (1) 城市建筑管理机构的草创
        (2) 全新管理机制的诞生——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
        (3) 新式管理机制的成熟和保持——上海城自治公所、上海市政厅
        (4) 自治机构权力变迁背景下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
        (5) 结论
        4.1.2 工巡捐局时期
        (1) 自治时期管理机制的延续和发展
        (2) 城市建筑技术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3)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完善——官方与民间的权力协作
        (4) 项目的建设流程——个案分析
        (5) 隐形自治阶段城市建筑管理的权力机制
        (6) 结论
        4.1.3 其他管理机构
        (1) 上海市公所
        (2) 淞沪商埠督办署和其他城市管理机构
        (3) 结论
    4.2 清末集权政治推动的城市管理机制发展
        4.2.1 天津
        (1) 城市建筑管理的技术完善
        (2) 城市建筑管理的运行机制
        (3) 相关管理机制的传承和发展
        (4) 小结
        4.2.2 北京
        (1) 庚子事变中集权型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开始
        (2) 巡警机制为代表的集权型管理机制
        (3) 小结
    本章小结:技术机制完善过程中权力机制多样化变迁的并置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突显:集权重塑
    5.1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建立的背景
        5.1.1 统治合法性的需求
        5.1.2 总理遗教的构成及执行
        (1) 权能分制的万能政府
        (2) 以党治国的“训政”
        (3) 专家治国的构想
        5.1.3 城市建筑事务对于国民政府的重要意义
        (1) 孙中山与《实业计划》
        (2) 孙科与《都市规划论》
        (3) 中山陵的建设及其政治意义
        (4) 官方建筑的复兴
        5.1.4 相关法规、机构的完善
        (1) 城市规划管理主体的建立
        (2) 城市规划相关法规的完善
    5.2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发展的新动力
        5.2.1 官方推动——政权的下延与党治的拓展
        (1) 工务局体系及其技术官僚的人员构成
        (2) 政府对传统民间团体的控制
        5.2.2 民间推动——民间团体的转型和新生
        (1) 传统民间团体角色的褪变
        (2) 新兴民间机制的成长和积累
        (3) 止步于“专业化”的民间机制
    5.3 集权重塑在地方的体现
        5.3.1 技术属性的完善
        (1) 工务局的组织构架
        (2) 技术官僚队伍的建设
        (3) 城市建筑章程的修订
        (4) 管理职能的明确与细化
        (5) 《建筑规则》的修订与完善
        5.3.2 运行机制的完善
        (1) 技术会议机制
        (2) 《建筑规则》的修订机制
        (3) 道路修筑中的公共权力机制
        (4) 大上海计划中的权力机制
    本章小结:强势政府介入下专业化的不完全和民间机制的丧失
第六章 结论
    6.1 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特点
        6.1.1 变迁的历程
        (1) 变迁力量的积蓄
        (2) 变迁的发展和并置
        (3) 变迁转型的突显
        6.1.2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与转型
    6.2 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转型的特点
        6.2.1 变迁的动力
        6.2.2 变迁的方式
        6.2.3 变迁的突变
    6.3 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中的得失
        6.3.1 变迁中的所得
        (1) 无政府状态的结束
        (2) 技术管理的不断完善
        (3) 建筑专业的建立
        (4) 建筑领域民间活力的存在
        6.3.2 变迁中的所失
        (1) 不完全的职业化
        (2) 相关法规章程的曲高和寡
        (3) 城市建筑事务中民间机制的丧失
    6.4 对当代的启示
        6.4.1 市民社会的培养与民间机制的保持
        6.4.2 完善建筑师的专业化并明确其第三方地位
        6.4.3 法规制定中民主性带动下的适度性
结语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
    附录11
    附录12
    附录13
参考书目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致谢

(9)为穹苍般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向世界彰显一抹绿色——内蒙古农业大学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办学特色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办学特色定位的历史回眸
    1.办学特色——定位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渊源
    2.办学特色——定位的决策是中央人民政府
    3.办学特色——受到中央重要领导高度重视
    4.办学特色——国家有关人士予以特别关注
二、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办学特色引领学校的发展
    1.办学特色——在学校发展中留下鲜明轨迹
    2.办学特色——形成中有几代人的心血结晶
    3.办学特色——催生蒙汉双语教学的新模式
    4.办学特色——选他山之石以求进一步凝练
三、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办学特色的成效十分显着
    1.办学特色——昭示学校人才培养成功之麾
    2.办学特色——产生伊利“企业集团军”现象
    3.办学特色——体现出促进科学发展的优势
    4.办学特色——在中国西部的高校初显魅力
    5.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国际大环境的声望
四、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办学特色带来的“世纪感悟”

(10)香港回归前后普通话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1. 绪言
本论文的分期方法
本论文的术语选用情况
本论文的构思
预期的论文进度
研究目标
研究意义
前人的研究成果
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参考数据数据
本论文的局限之处 II. 论文总览
1. 引言
2. 1984 年《中英联合声明》之前的“前酝酿阶段”
    2.1 五六十年代普通话在香港的兴盛情况
    2.2 六十年代香港中文大学的成立
    2.3 七十年代的“中文合法化运动”
    2.4 七十年代香港人的本土意识及广州话的兴起
    2.5 七十年代出现在大专院校的普通话潮流
    2.6 七十年代民间推广普通话的情况
    2.7 小结
3. 1984 年《中英联合声明》之后的“后酝酿阶段”
    3.1 八十年代的教学语言问题及普通话在中小学校的推展情况
    3.2 八十年代普通话在中大及其它大专院校的使用情况
    3.3 “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对未来特区语文政策的建议
    3.4 八十年代中期有关法定中文口语的问卷调查
    3.5 八十年代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使用情况
    3.6 八十年代普通话作为升学(留学)语言的使用情况
    3.7 八十年代普通话水平的考核情况
    3.8 八十年代普通话作为广播语言的使用情况
    3.9 小结
4. 后过渡期间的“前发展阶段”
    4.1 后过渡期间的普通话师资培训情况
    4.2 后过渡期间有关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的研究报告
    4.3 首批港人参加“国家语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
    4.4 后过渡期间普通话在中小学的推展情况
    4.5 后过渡期间普通话作为升学(求学)语言的使用情况
    4.6 后过渡期间有关普通话的语言政策
    4.7 《基本法》内有关官方语文的规定
    4.8 后过渡期间普通话的使用情况
    
4.8.1 普通话作为日常语言的使用情况
    
4.8.2 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使用情况
    
4.8.3 普通话作为广播语言的使用情况
    4.9 小结
5. 九七回归后的“后发展阶段”
    5.1 从回归大典看普通话的使用情况
    5.2 九七回归后普通话的使用情况
    
5.2.1 普通话作为日常语言的使用情况
    
5.2.2 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使用情况
    5.3 九七回归后的教学语言问题
    5.4 九七回归后普通话在中小学的推展情况
    
5.4.1 普通话成为中小学的核心科目
    
5.4.2 “语常会”资助中小学教师考取国家语委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成绩
    
5.4.3 普通话列为中学会考科目
    
5.4.4 “教师语文能力评核”
    
5.4.5 九七回归后中小学以普通话教中文的发展情况
    
5.4.6 2009年新的高中中国语文科课程
    
5.4.7 “缩班杀校”
    
5.4.8 九七回归后的普通话师资培训课程
    5.5 九七回归后普通话作为升学语言的使用情况
    5.6 回归后普通话作为广播语言的使用情况
    
5.6.1 回归后普通话作为演艺语言的使用情况
    5.7 “香港孔子学院”的成立及对外汉语的师资培训
    5.8 小结
6. 普通话在澳门的发展情况
    6.1 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之前的“酝酿阶段”
    6.2 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之后的“前发展阶段”
    6.3 “九九回归”至今的“后发展阶段”
    
6.3.1 普通话在学校的推展情况
    
6.3.2 普通话的师资情况
    
6.3.3 普通话作为求学(升学)语言的使用情况
    
6.3.4 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使用情况
    
6.3.5 普通话作为日常语言的使用情况
    6.4 小结
7. 普通话在香港、澳门的使用和发展之异同
8. 普通话在香港的未来发展前景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参考书目 致谢

四、OIML R50国际建议研讨会在京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北京学区空间研究[D]. 万博. 清华大学, 2018(04)
  • [2]临近空间高空平台布局优化及负载均衡研究[D]. 孙萌. 重庆大学, 2018(04)
  • [3]数字科技馆发展研究报告[A]. "数字科技馆发展研究"课题组,顾希峰,廖红,任贺春,赵兵兵,周明凯. 科技馆研究报告集(2006-2015)上册, 2017
  • [4]高中数学“函数及应用(数列)”知识团教材难度研究 ——以“人教A版·必修”教材为例[D]. 蔡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5]明清之际东传科学与儒家天道观的嬗变[D]. 王刚. 山东大学, 2014(04)
  • [6]中澳能矿资源合作之研究[D]. 杨佩桦.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 [7]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1840-1937)[D]. 范诚. 南京大学, 2014(01)
  • [8]OIML TC9/SC2伦敦会议关于皮带秤“耐久性”试验方法之异同探讨[J]. 陆勤生. 工业计量, 2011(06)
  • [9]为穹苍般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向世界彰显一抹绿色——内蒙古农业大学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办学特色纪实[J]. 续维国,李金泉.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0]香港回归前后普通话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考察[D]. 陈潮忠.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6)

标签:;  ;  ;  

OIML R50国际推荐研讨会在京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