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否定词 not 的逻辑否定

英语否定词 not 的逻辑否定

一、英语否定词Not的逻辑否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蕾[1](2022)在《规约性隐性否定载体的辖域、焦点探究》文中研究指明隐性否定载体词的辖域类型包括:载体词+VP或载体本身;真正被否定的对象,即否定焦点为载体词、中心谓词V0、VP消极结果及命题补集的高量,其判定主要取决于词类差异,如不同叙实类别的谓词性载体,辖域与焦点重合的叹词载体等。隐性否定的否定操作过程与元语否定存在相似的一面,其"回声性"材料的内容亦可落入否定辖域内,成为焦点所在,然而,隐性否定一般不会产生预设与否造成的"歧义"。

王宇婷,李亚非[2](2021)在《汉语等级性否定的句法语义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中由"不"和AP或VP构成的否定式有些具有等级性(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这些等级性否定式具有特殊的蕴含,表示反义否定。当形容词是处于上端封闭型量轴上的形容词时,其否定式具有等级性。"不X"的等级性来源于X的语义,句法上的特殊性和"不"相关。等级性否定式中的"不"是否定前缀,和形容词结合投射为AP,VP则需要和V0组合转换为V0后再和否定前缀结合。等级性否定是一个能产性结构,汉语存在两个"不"的假设有跨语言事实的支持。

侯倩[3](2019)在《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文中指出在人类的认知世界里,否定范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现实世界中否定无处不在,在语言里也同样如此,否定存在人类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素到篇章,语言都有自己表达否定的系统,与肯定范畴相比,否定范畴的表达在形式上更为复杂。本文立足于词汇学的研究范式,以具有形式标记的“否定语素+X”词汇为研究对象,探讨否定语素构词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形式和意义的对应性、否定语素作为词内成分对词义表达的影响、否定语素构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不同否定语素构词的特点及其对比等问题。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和第六章是绪论和结语,绪论部分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梳理了否定语素构词的研究现状,包括否定语素构词个类研究与综合研究,汉语中的否定语素构词研究和英语中的否定语素构词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结语部分总结文章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文章的创新之处及其有待于继续研究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不+X”构词,本章以否定语素构词中数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类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不”本身的语法语义特点,探讨“不”在构词中的性质和语义表现,“不”在“不+X”中的意义表现相比较其他否定语素来说,呈现出更为多义性的特点,这与“不”的普遍性、常用性以及主观性都有关系。“不+X”的结构类型主要是偏正式,“不”与不同词性成分构词表现出倾向性,“不”作为副词性成分与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成分的结合最为常规和典型,其中与形容词性成分的结合数量最多,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更透明,而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要求进入此结构的名词性成分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在意义上也是提取这部分语义特征,从而出现形容词化的倾向,以构式的视角阐释,是受到构式压制作用而出现的语义调整。“不+X”与“X”的语义关系,从实词和虚词、双音节和三音节、单义和多义等不同维度展开讨论,试图探究形式和意义对应性以及不对应性的规律及内在因素。“不+X”在褒贬色彩义上表现出“不+褒义或中性成分”构成带贬义色彩的词占优势的现象,并且具有语言学上的普遍性,这可以从功能语言学中的委婉机制和礼貌原则上寻求解释。“不+X”的词汇化类型主要是“粘合”类,在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中,“不”的语义和功能发生变化,表现在功能由独立变为黏着,表达否定的语义弱化。第三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无+X”和“没+X”构词。“没”是汉语否定系统中与“不”对比讨论最多的否定性成分,“不”和“没”的分合对否定系统的面貌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无”和“没”具有历时替换关系,本章通过“无”和“没”本身的语法语义特点,探讨“无”和“没”在构词中的性质和语义表现,单义词“无+X”除了意义有所虚化的副词以及虚词无法分析“无”和“X”的语素义外,其余的大部分实词“无+X”中的“无”都是“没有”的意思,在多义的“无+X”中,有的“无+X”表现出“不”和“没有”两种否定意义,“没”作为词内成分,意义是“没有”,“没”在复合词中没有显示出“不”的意义,这与“没”产生时代较晚,与“不”分工明确有关。“没”产生于白话文兴起的语境下,且与“无”具有替换关系,在语体色彩上,“没+X”表现得较为口语,而“无+X”则一般比较文雅,属于书面语。“无+X”和“不+X”的主要不同表现在“无+X”中的“X”主要是名词性成分,“不+X”中的“X”主要为谓词性成分。由于“不”和“没”作为否定语素构词,否定的概念域完全不同,所以“不+X”和“没+X”没有同素构词,即不存在“X”为同一形式的“不+X”和“没+X”。“没|无+X”与肯定系统里的“有”所构成的“有+X”之间一般存着语义对应性,但是有些“有+中性名词”会出现语义偏移,偏向“正面、积极”义,这种情况下,“没、无+X”与“有+X”不能形成语义对应。第四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非+X”和“未+X”构词。“非”是否定词系统里一个比较有特点的词,“非”作为构词语素参与构词,语义是“不、不合于、不属于某种范围”,“非”的典型功能是否定属性词,“非+X”一般表示的是不具备X属性特征的。如果X是属性词,那么这个“非+X”结构是符合常规的结构,如果“X”不是属性词,那么在“非+X”的构式压制下,“非”会激活“X”的某些属性,表现出对属性的否定。“非”在现代汉语中作为类前缀结合范围很广,可以与不同的词结合构成一个表示否定意义的结构,组合能力非常强大,出现了一些“非+X”形式短语。“不+X”与“非+X”对应对较少,但少数的对应对的意义相似性高。“未+X”与其他否定语素构词相比,更具有委婉性。这与“未”本身语义的时制信息有关,“未”不关涉将来的特点使得表达更有委婉表现的空间,“未”是文言词,表达更为典雅,这也是“未+X”委婉性的因素。第五章考察含有否定语素的成语,成语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关注具有形式特性的汉语否定语素类成语,以否定语素作为切入角度探讨成语的构造机制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否定语素在成语中的意义表现及其对成语化的贡献。

毛鸣[4](2019)在《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的生成和制约机制》文中提出羡余否定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是指一些虽然在形式上有否定标记,但语义上并不表示否定的语言形式。其中,以“不、没、别”为标记的羡余否定现象使用最为广泛、形式较为突出、也最具代表性。本文则选取含有否定标记“不、没、别”的羡余否定为研究对象,讨论羡余否定的生成和制约机制,拟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宏观上,描写羡余否定的分布和历时演变,对共时的羡余否定现象做出解释。2.微观上,摆脱以往对羡余否定典型构式(如“差点没、没......之前、好不、不一会儿”)的研究限制。融入词、短语、句子不同类别的羡余否定形式进行补充,如词语类“可不是、还不是、怕不是”,短语类“V/A‘不’死P”,句子类“不+把/被/比字句”等。3.基于语料库统计和事实性描写,分析羡余否定的语法特征,深入解释羡余否定的生成动因和制约因素。本文分为三章,附加绪论和结语两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羡余否定的研究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主旨、研究范围、研究理论与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一章考察了以“不、没、别”为标记的羡余否定现象的分布情况。发现“不、没、别”失去了否定义,变成只有语法功能的否定标记,并对三者各自的语法功能做出了分类。在使用中,有些羡余否定形式如“可不是、还不是、好不”发生了固化,这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结果,有些羡余否定形式如“不是我说你”还发展成独立的话语标记。第二章阐释了羡余否定的生成机制。本文认为语境、语义、认知和语用构成了羡余否定的生成依据。不同标记的羡余否定产生语境也有所不同,通过语境分析可以帮助理解羡余否定的特殊含义。羡余否定标记“不、没、别”在历时演变中发生了词义虚化,具有不同于一般否定词的语义特征,使得羡余否定在语义上表示肯定。认知则是内在依据,认知的主观性、有界-无界特征以及理性化认知模型解释了羡余否定产生的心理依据。语用是外在驱动力,语用推理和语用现象习惯化推动了羡余否定的产生和使用,这是语用行为的动态过程。第三章探讨了羡余否定的限制条件。本文认为语义和语境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另有些羡余否定形式还会受到句法条件和句类语体的制约。对于羡余否定的识别,需要听话人通过具体语境去推导出其背后的真正含义。

刘照玉[5](2017)在《现代俄语中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表达手段。人们在用语言表达思想时,除了逻辑因素外,还会受到情感、修辞、语境等其它因素的制约。这就导致语言本身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可能呈现出一种不对应的情形。比如,有些语言手段虽然字面上是询问的意思,但实际上却是表达否定意义,如:Ктоможетобъятьнеобъятное?(=Никтонеможетобъятьнеобъятного.)/Дакомуоннужен?(=Онникомуненужен.)/Откудаязнаю?(=Янезнаю.)疑问句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语言学中占有突出地位。疑问是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问和答是言语交际最普遍的形式之一,在问和答中最大限度地展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当代语言学热烈地探讨和疑问句有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疑问句的句法结构、语义功能、语用修辞等等。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俄语中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对该类疑问句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考察该类疑问句在不同的语境和上下文中所体现出来的语义特征、感情色彩及语调特点等。疑问句的主要功能是询问功能,即说话人向受话人提出问题并要求受话人回答该问题。此外,疑问句还能表达判断、祈使等意义以及多样化的修辞色彩,这是疑问句的派生功能。作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行使的就是疑问句的派生功能。否定评价是一种主观情态,是一个包含不赞、不满、指责、坚决型祈使等等情感意义的集合。本文采用描写法、实例分析法、分类归纳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来研究现代俄语中带有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在规约性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基础上,疑问句所表达的否定评价意义也可分为规约性否定和非规约性否定。规约性否定是指那些根据一定的词汇填充、句法结构模式就能推断出来的否定意义。表达规约性否定的疑问结构往往具有固定的词汇搭配和规律性结构特征,具体体现为特定的词汇标识和句法标识。词汇标识主要包括否定词не、作谓语的动词、名词、不定式以及疑问语气词。句法标识主要有反诘问句、情感否定问句和熟语性结构等。非规约性否定则复杂得多,且没有规律性可言,需要借助语调、语境、交际双方共知的知识、交际原则,以及一定的推理能力来判断。疑问句的功能从“问”迁移到“非问”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渐变的结果。整个语用功能变化的过程涉及两个阶段:1)从强发问过渡到弱发问;2)从“(弱)问”到“非问”。表否定评价意义的疑问句和一般否定句虽然都能表达否定意义,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主观情态性、语境依赖度和句法功能等方面。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对现代俄语中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进行系统描写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深传统语法对该课题的研究,拓宽对该课题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其它句子类型和其它语言中此类疑问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其次,俄语中非纯疑问句的理解对我们这些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句子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不一致性,特别是句中暗含的伴随意义和情感色彩,使得我们常常不能第一时间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涵义。本研究有助于帮助俄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类特殊疑问句,理解句子所隐含的深层意义,提高俄语学习者的言语运用能力和交际水平。同时,本研究对俄语翻译理论和实践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张丹[6](2016)在《英汉语否定转移模式对比》文中研究表明肯定和否定是人类认知中普遍存在的逻辑关系,但是在语言表达中呈现的方式存在差异。英语在表达否定逻辑时,否定词的位置在句中并非固定,允许发生否定转移,具体存在三种机制。句子涉及感官、感知类动词,会发生否定转移;否定词或否定意义可以在名词和动词之间转移;否定词可以在动词和动词相应的状语之间转移。而汉语却不允许否定转移的现象,否定词仅仅否定跟在后面的那一部分,不可能产生跨越,去否定其他成分。

李依霖[7](2016)在《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文中提出否定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表达手段也丰富多彩,一般否定句是直接使用否定词来进行否定,更复杂的是非常规否定,有时候说话人故意运用带有消极意义的词语来表达或运用反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等多种手段;更难的是需要进行语用推理才能得出的否定义,这一切都属于语用否定。而且否定这一语言现象向来都是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本文研究的“非常规否定”相比于一般否定句情况更为复杂,目前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不够深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的都是进行分析否定的某一小类或否定的某一方面,并未从全面的、系统的把“非常规否定”展开,都是从非常狭义的语用否定研究,而其实这种非常规否定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便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特别是在生活口语中。“非常规否定”这一语言现象更多的是借助于一种表达技巧和策略,表现出说话人想要传达的否定意义和主观情感,因此,该语言现象与人们的认知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本文主要结合认知语言学方面的一些观点来对该现象做出探讨。否定这一现象在汉语或是任何一种语言表达中均为常见的。在交际过程中要表达否定意义时,为了礼貌得体,维护对方的面子,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来表达出自己心里想说的,来促使达到最高的交际效果。至于怎么运用才能表达出说话者的全部意愿,对说话人来说是很难的。尽管是中国人有时候也会出现差错,更何况对一个汉语非母语者,问题就更复杂。本人作为一名越南留学生,力致于研究否定这一现象,主要是针对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否定句的用法和理解。根据调查筛选,本文选取其中最常出现的“非常规否定”现象进行探讨,即词语的隐性否定、疑问代词表否定、口头对话中会话含义表否定、羡余否定四类现象进行研究。在分析这些现象的同时,还着重研究几类结构的生成动因和理解机制,以便于我们更好、更透彻地理解四类形式的意义。鉴于此,我们以传统语法为理论基础,重视语用中的语义描写和分析。同时,借鉴会话含义理论、三个平面理论、认知语言学和语用理论对非常规否定,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做到描写和解释并重,结合理论和实例做分析。通过对部分非常规否定现象生成动因和机制的考察,揭示具体表达中所蕴含的认知动因和理解机制。以此更为合理全面地对这四种否定现象作出解释,从而有助于人们正确使用否定形式中的非常规否定现象,同时也意在帮助越南留学生在更好的理解这四种否定现象的基础上正确使用每一种否定现象。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基础理论。第二章介绍论文相关的综述,并对论文题目“非常规否定”作出界定,浅谈否定句的标准、类别和与论文相关的非常规否定现象的语用特征。第三章介绍隐性否定相关问题,其类型的总体特征,着重表达形式和语用分析,在此基础上辨别词语否定和词语义素否定。在讨论其隐性义素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最后从中挑出数个比较典型的、使用频率高的双音节动词进行个案语义分析,通过分析来充实和论证其章节观点的合理性。第四章考察疑问代词表否定现象。本章我们主要运用四个典型的疑问词进行考察即“什么”、“谁”、“哪儿”、“怎么”,通过个案分析采取理论依据对其特征进行阐述该类型的产生动因,最后结合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介绍该类型的理解机制以及语用功能。第五章介讨论口头对话中会话含义表否定现象,首先对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做介绍,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会话含义表否定的个案分析,对其来源、特征、生成条件、产生动因以及理解机制进行分析。第六章考察提醒类羡余否定,首先对羡余否定加以界定,然后进行分类,对每一类的特点、性质做介绍,从而对提醒类否定从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角度进行专项分析,对提醒类羡余否定词“别”的出现与否影响语义等值做分析,分析其出现的具体格式以及造成差异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最后对其表示强化否定格式的生成条件和机制做分析。第七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即探讨四种不同类型的非常规否定表达形式的差异。接着简要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存在的困难和不足,最后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方向。

刘娟[8](2015)在《汉越否定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否定作为人类语言所共有的语义范畴,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人类通过自身的经验建立起认知系统来组织生活,对生活经验的认识、体会的表达需要促使了不同语言的形成。汉语和越南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汉民族和越南民族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团体必然存在认知活动、认知方式上的共性和差异,这两种语言的否定形式也必然是根据各自民族文化的特性而构成的相应否定范畴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否定表达。本文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和三个平面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越否定表达进行研究,以更好地认识汉语及越南语在否定表达上的相同之处和差异,这对加深汉、越两个不同文化社团在认知心理、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汉、越否定问题的探讨基于这样一个研究框架:确定对比越汉否定范畴→收集原始资料并进行文献搜集与研究→对比:相同相异之处→结合理论从各角度解释现象及原因→总结。首先是绪论部分,这部分先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论文的理论基础,运用对比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以及认知语言学,三个平面等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越否定表达现象进行研究;阐明与本文相关的术语并进行界定,介绍所用语料的来源;最后对本文的结构框架进行说明。第二章到第六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章介绍了前人汉越否定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从语言类型学视角讨论汉越否定研究的概述。第三章讨论汉越有标记否定对比,分析否定词"khong"、"ckua"、"chang"和与汉语的“不”、“没(有)”;"dung"和“别”在句法、语义上的区别,并对越汉否定的深层认知动因进行探讨,对"khong"和“没”的语法化以及"dung"和“别”的否定认知进行了研究。第四章总体介绍越南语的"gi"、"ai"、"dau"和汉语的“什么”、“谁”、“都”在否定上的相同和相异,并分析原因,同时探讨汉越其他反问否定表达和用通俗词表否定的特殊否定形式。第五章从语用的角度讨论语用原则和汉越否定表达,以及汉越否定的焦点、范围;反驳和预设等问题,分析了汉越羡余否定表达方面的异同。第六章总体概括语言对比和语言类型学的关系,理清越南语的类型归属,重点分析南亚语系语言、汉藏语系语言否定的语序类型,讨论汉越否定表达的类型学意义,探讨汉越否定的类型学制约因素。第七章是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阐明文章的创新之处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在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对东南亚非通用语种的关注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有汉语和越南语否定对比的系统性论述。其次,我们将越南语的否定分为有标记否定和无标记否定两类,对鲜少涉及的无标记否定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越南语的几个主要否定标记进行了量化的统计,尝试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找到了越南语在否定表达上的一些普遍规律。再次,语言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在语言使用方面越南语的羡余否定和否定语用。在静态研究的基础上,理清了越南语否定词"khong"如何从一个汉越词转变为语气助词的语法化历程,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越南语无标记否定的动因和理解机制等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最后,我们将汉越否定对比研究放在语言类型学的大背景下讨论,运用对比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以及语言类型学相结合的方法,尝试对汉语和越南语的否定表达进行系统性研究,为汉、外否定对比提供了新的视角。

赵彩迪[9](2015)在《汉英否定表达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否定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语言的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深入对比分析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全面深入剖析二者否定表达的异同,不仅具有语言学价值,也有实际应用的价值。本文在汉语和英语有关否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对比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描写汉英否定表达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并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和解释了汉英否定表达的规律和机制。具体来说,本文从汉英否定表达的概念出发,从否定词语、否定结构和否定句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语言现象细致的描写,考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否定要素是如何与其他要素产生关联并形成具体的否定表达形式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因文化不同而造成的否定表达形式差异的原因。

刘相臣,丁崇明[10](2014)在《近百年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研究述论》文中研究说明将学界近百年来对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的研究加以系统梳理,并从九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虽然现代否定副词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主要集中于微观方面,尤其是对"没(有)"、"不"等常用否定副词的研究最多,争论也较大,对否定副词范围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对否定副词作为一个类的系统专项研究也较少,缺乏整体研究的系统性。否定副词本体研究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研究及教学实践。

二、英语否定词Not的逻辑否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否定词Not的逻辑否定(论文提纲范文)

(1)规约性隐性否定载体的辖域、焦点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否定辖域和焦点的特性
    (一)否定辖域及焦点的常规判定
    (二)隐性否定词辖域及焦点的分类解读
        1.谓词类。
        2.副词类。
        3.他类词。连词、叹词类等的辖域和焦点,可分析如下。
三、Neg(I)否定对象的“歧义”及“回声”解释
    (一)元语否定“歧义论”“回声论”的解释
    (二)Neg(I)的关联解释
        1.“歧义”与否定双向叠加。
        2.“回声论”的适配性。
四、结 语

(2)汉语等级性否定的句法语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a.这里很安全。 b.张三很喜欢运动。
    (2)a.这里很不安全。/这里比那里更不安全。
    (3) a. ?张三很不高。/??张三比李四更不高。
2 等级性否定的分布和语义
    2.1 等级性否定和非等级性否定的分布对比
    2.2 等级性否定和非等级性否定的蕴含对比
3 形容词量级结构与否定式的等级性
4 程度结构中的等级性否定
    4.1 “不”:否定副词还是否定前缀?
    4.2 等级性否定在程度结构中的句法分析
5 从跨语言角度看两个“不”的并存
6 余论

(3)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否定语素和否定词的研究
        1.3.2 关于“否定语素+X”复合词的研究
        1.3.3 现有的研究局限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现代汉语“不+X”复合词研究
    2.1 “不”的语义功能
        2.1.1 “不”在不同文献中的解释
        2.1.2 “不+X”构词中“不”的性质问题
        2.1.3 “不+X”构词中“不”的多义性
    2.2 “不”与不同词性成分构词情况
        2.2.1“不+X”的结构类型
        2.2.2 “不”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
        2.2.3 “不+X”的形容词化
    2.3 “不+X”与“X”的语义关系
        2.3.1 双音实词“不+X”与“X”的关系
        2.3.2 双音虚词“不+X”与“X”的关系
        2.3.3 三音节“不+X”与“X”的关系
    2.4 “不+X”的色彩意义
        2.4.1 “不+X”与“X”的书面语色彩
        2.4.2 “不+X”的感情色彩
        2.4.3 “不X不Y”与“不A而B”构式的感情色彩
    2.5 “不+X”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2.5.1 关于词汇化和语法化
        2.5.2 “不+X”的成词途径
        2.5.3 “不+X”的语法化——-以“不但”类词为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代汉语“无|没+X”复合词研究
    3.1 “无”和“没”及其关系
        3.1.1 “无”的语义功能
        3.1.2 “没”的语义功能
        3.1.3 “无、没”的历时替换过程及“没”的演化
    3.2 “无、没+X”的语义
        3.2.1 “无+X”的语义
        3.2.2 “没+X”的语义
    3.3 “无+X”与“没+X”的对比及二者与“不+X”的对比
        3.3.1 “无+X”与“没+X”的对比
        3.3.2 “无+X”与“不+X”的对比
        3.3.3 “没+X”与“不+X”的对比
    3.4 “无|没+X”与“有+X”的关系
        3.4.1 “无有”和“没有”的产生
        3.4.2 “无+X”和“有+X”的关系
        3.4.3 “没+X”和“有+X”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汉语“非|未+X”复合词研究
    4.1 “非”的语义功能
    4.2 “非+X”的语义
        4.2.1 “非+X”中“非”的语义表现
        4.2.2 “非+X”的流行性
    4.3 “非+X”与“不+X”的对比分析
    4.4 “未”的语义功能
    4.5 “未+X”的语义
        4.5.1 “未+X”中“未”的语义表现
        4.5.2 “未+X”表委婉的语义特点
        4.5.3 “未+X”与“不+X”的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代汉语含否定成分的成语研究
    5.1 含否定成分的成语的并列形式及构造机制
        5.1.1 并列式的两种基本结构
        5.1.2 并列结构成语的特征与功能
        5.1.3 作为成语孳生形式标记的否定成分
        5.1.4 以丰富性为追求原则的成语微变
    5.2 四字否定成语的几种特殊形式
        5.2.1 冗余否定
        5.2.2 作为“否定小句”的成语
        5.2.3 委婉态四字否定成语
        5.2.4 相近功能成语的同构性
    5.3 “不X”作为构词成分对成语化的贡献
        5.3.1 “自强不息”型
        5.3.2 “不胫而走”型
        5.3.3 从双音节词到四音节成语孳生过程中对否定成分的筛选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否定语素+X”中否定语素的语义功能
    6.2 本研究的认识与创新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的生成和制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羡余否定的定义
        0.1.1 什么是羡余否定
        0.1.2 羡余否定的界定
    0.2 研究概述
        0.2.1 羡余否定的提出
        0.2.2 羡余否定的研究
    0.3 研究目标与范围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范围
    0.4 研究理论与方法
        0.4.1 研究理论
        0.4.2 研究方法
    0.5 语料来源
第一章 羡余否定的分布与固化
    1.1 羡余否定的分布
        1.1.1 以“不”为标记的分布
        1.1.2 以“没”为标记的分布
        1.1.3 以“别”为标记的分布
    1.2 羡余否定的固化趋势
        1.2.1 词汇化
        1.2.2 语法化
        1.2.3 话语标记
第二章 羡余否定的生成机制
    2.1 语境分析
        2.1.1 “不”的产生语境
        2.1.2 “没”的产生语境
        2.1.3 “别”的产生语境
    2.2 表义机制
        2.2.1 否定标记词的虚化
        2.2.2 否定标记词的语义特征
    2.3 语用驱动
        2.3.1 语用推理
        2.3.2 语用现象习惯化
    2.4 认知理据
        2.4.1 主观性
        2.4.2 有界和无界
        2.4.3 理想化认知模型
第三章 羡余否定的制约因素
    3.1 语义的制约
        3.1.1 表义特征
        3.1.2 时态与情态
        3.1.3 模糊语义
    3.2 句法条件的制约
    3.3 句类语体的制约
    3.4 语境的制约
        3.4.1 语言内部语境
        3.4.2 情景语境
        3.4.3 文化语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现代俄语中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1. 选题依据
    2. 研究对象
    3. 论文的主要观点
    4. 研究意义
    5. 研究思路与方法
    6. 语料来源
    7. 论文框架
第一章 俄语疑问句研究综述
    1.1 俄罗斯学界对俄语疑问句的研究
    1.2 国内俄语学界对俄语疑问句的研究
    1.3 带否定评价意义的俄语疑问句的研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研究的理论前提
    2.1 疑问句的功能语义类型及其派生功能
        2.1.1 疑问句的功能语义类型
        2.1.2 疑问句的否定评价意义
    2.2 间接言语行为
        2.2.1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2.2.2 间接言语行为与疑问句
        2.2.3 带否定评价意义的疑问间接言语行为
    2.3 否定和否定评价
        2.3.1 逻辑和语言中的否定
        2.3.2 语言否定的本质
        2.3.3 语言中的否定评价
    2.4 标记理论
        2.4.1 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2.4.2 标记理论与间接言语行为
        2.4.3 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的标记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式上带否定评价意义标识的非纯疑问句
    3.1 词汇标识
        3.1.1 带否定词не的非纯疑问句
        3.1.2 带否定评议意义谓语词的非纯疑问句
        3.1.3 带否定评价意义语气词的非纯疑问句
    3.2 句法标识
        3.2.1 反诘问句
        3.2.2 情感否定问句
        3.2.3 熟语性疑问结构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形式上不带否定评价意义标识的非纯疑问句
    4.1 非规约性修辞问句
    4.2 非规约性修辞问句表否定评价意义的制约因素
        4.2.1 语调
        4.2.2 上下文语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和一般否定句的功能差异
    5.1 疑问句表否定用法的嬗变
        5.1.1 疑问句表否定用法产生的机制
        5.1.2 从疑问到否定的嬗变过程:询问-怀疑-否定
    5.2 情态性差异
    5.3 语境依赖度差异
    5.4 句法功能差异
    5.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7)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1 否定的类别
        1.2.2 本文对非常规否定界定
        1.2.3 本文的非常规否定的语用特征
    1.3 研究方法
    1.4 理论基础
    1.5 语料来源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1.7 小结
第二章 相关研究界定与综述
    2.1 否定句划分标准回顾
        2.1.1 以形式为标准
        2.1.2 以意义为标准
        2.1.3 以意义和形式为标准
        2.1.4 以句法、语义、语用为标准
    2.2 非常规否定研究
        2.2.1 隐性否定
        2.2.2 疑问代词表否定
        2.2.3 会话含义表否定
        2.2.4 羡余否定
    2.3 小结
第三章 词语隐性否定研究
    3.1 隐性否定范围的界定
        3.1.1 隐性否定的界定
        3.1.2 隐性否定表达形式
        3.1.3 对话中语用隐性否定
    3.2 词语否定分析
        3.2.1 词语否定
        3.2.2 词语义素否定
    3.3 双音节动词隐性否定义素
        3.3.1 隐性义素的性质
        3.3.2 双音节动词隐性否定义素分类
        3.3.3 双音节动词隐性义素语义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疑问代词表否定研究
    4.1 疑问代词表否定与反问句的关系
    4.2 疑问代词表否定
        4.2.1 “什么”表否定
        4.2.2 “谁”表否定
        4.2.3 “哪”表否定
        4.2.4 “怎么”表否定
    4.3 疑问代词表否定的产生动因
    4.4 疑问代词表否定的理解机制
    4.5 小结
第五章 对话中的会话含义表否定研究
    5.1 会话含义表否定
        5.1.1 会话分析概念
        5.1.2 会话含义理论
        5.1.3 会话含义的语义特征
        5.1.4 会话含义表否定成因
    5.2 会话含义理论的语用推理影响与生成条件
        5.2.1 表述对语用推理的影响
        5.2.2 会话含义表否定的生成条件
    5.3 会话含义表否定的特征
        5.3.1 无标记性
        5.3.2 语境的制约性
        5.3.3 推导性和可取消性
    5.4 会话含义表否定产生动因
        5.4.1 元认知调节
        5.4.2 礼貌原则
    5.5 会话含义表否定理解机制
        5.5.1 概念整合
        5.5.2 概念意义
    5.6 小结
第六章 羡余否定研究
    6.1 羡余与羡余否定的界定
        6.1.1 羡余的含义
        6.1.2 羡余否定的含义
    6.2 羡余的类型与特点
        6.2.1 羡余的类型
        6.2.2 羡余否定的特点
    6.3 提醒类动词的句法语义功能
        6.3.1 提醒类单句形式中的羡余现象
        6.3.2 提醒类复句形式中的羡余现象
    6.4 提醒类羡余否定形成动因与产生机制
        6.4.1 提醒类羡余否定的形成
        6.4.2 “小心/当心/注意/留神[别]VP”的语义等值
        6.4.3 “小心/当心/注意/留神,+别+VP”与“小心/当心/注意/留神 + VP”的语义不等值
        6.4.4 提醒类羡余否定的产生机制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 本文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汉越否定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3 术语界定和语料来源
        1.3.1 术语界定
        1.3.2 语料来源
    1.4 文章基本框架
第二章 汉越否定研究综述
    2.1 汉语否定研究综述
        2.1.1 “不”、“没(有)”、“别”的研究概述
        2.1.2 与否定相关的语用、认知研究
        2.1.3 汉外否定对比的研究
    2.2 越南语否定研究综述
    2.3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的否定研究
第三章 汉越有标记否定对比
    3.1 “khong”、“chang”和“不”、“没(有)”的否定对比
        3.1.1 “khong”、“chang”和“不”的否定对比
        3.1.2 “khong”、“chang”和“没(有)”的否定对比
        3.1.3 “khong”、“没”的语法化
    3.2 “chua”和“没(有)”、“不”的否定对比
        3.2.1 “chua”的否定表达
        3.2.2 “chua”、“没(有)”、“不”否定对比
    3.3 “dung”和“别”的否定对比
        3.3.1 “dung”、“别”的否定
        3.3.2 “dung”、“别”否定认知对比
        3.3.3 “dung”、“别”否定小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越无标记否定对比
    4.1 “gi”和“什么”否定用法对比
        4.1.1 “gi”的位置与否定意义的差异性
        4.1.2 “什么”的位置与否定意义的差异性
        4.1.3 “gi”和“什么”否定异同
    4.2 “ai”“谁”否定用法对比
        4.2.1 “ai”否定表达
        4.2.2 “谁”否定表达
        4.2.3 “ai”和“谁”否定异同
    4.3 “dau”和“哪(里)”否定用法对比
        4.3.1 “dau”否定表达
        4.3.2 “哪(里)”否定表达
        4.3.3 “dau”和“哪(里)”否定异同
    4.4 汉越其他反问否定形式
        4.4.1 是非问型反问否定
        4.4.2 正反问型反问否定
        4.4.3 选择问型反问否定
    4.5 汉越通俗词否定表达
        4.5.1 越南语通俗词表否定
        4.5.2 汉语通俗词表否定
        4.5.3 汉越通俗词表否定的异同
        4.5.4 汉越特殊否定的除喻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越否定语用对比
    5.1 语用原则和汉越否定
        5.1.1 通过违反合作原则进行否定
        5.1.2 礼貌原则和汉越否定
    5.2 汉越否定焦点和范围
    5.3 汉越否定反驳和预设
    5.4 汉越羡余否定对比
        5.4.1 汉越羡余否定语义和表达功能
        5.4.2 时态对“VP”、"A"的限制
        5.4.3 汉越羡余否定使用的语体区别、产生机制
        5.4.4 汉越羡余否定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越否定的类型学分析
    6.1 语言对比和语言类型学
    6.2 越南语系属分析
        6.2.1 越南语属南亚语系说
        6.2.2 越南语属澳泰大语系说
        6.2.3 越南语属贼语系说
    6.3 汉越否定语序的类型学分析
        6.3.1 各语系否定语序分析
        6.3.2 各语系否定语序对比统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研究内容总结
    7.2 本文的主挪究成果和创新之处
    7.3 本文的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列表

(9)汉英否定表达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汉英否定表达概说
    第一节 汉英否定表达及否定表达的对比
        一、汉英否定表达
        二、汉英否定表达的对比
    第二节 汉英否定表达的范围
        一、汉语否定表达的范围
        二、英语否定表达的范围
    第三节 汉英否定表达的属性及分类
        一、汉英否定表达的属性
        二、汉英否定表达分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英否定表达的形式
    第一节 汉英否定词语
        一、汉语中的否定语素
        二、英语中的否定前后缀
        三、汉语中否定语素和英语中否定前后缀的对比分析
        四、汉语中否定词语的分类
        五、英语中否定词语的分类
        六、汉英否定词语对比分析
    第二节 汉英否定结构
        一、汉语中的否定结构
        二、英语中的否定结构
        三、汉英否定结构对比分析
    第三节 汉英否定句
        一、汉语否定句
        二、英语否定句
        三、汉英否定句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用理论视角下的汉英否定表达
    第一节 语用理论视角下的汉语否定表达
        一、礼貌原则对汉语否定表达的影响
        二、委婉语对汉语否定表达的影响
    第二节 语用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否定表达
        一、礼貌原则对英语否定表达的影响
        二、委婉语对英语否定表达的影响
    第三节 语用理论视角下的汉英否定表达对比分析
        一、礼貌原则对汉英否定表达的影响
        二、委婉语对汉英否定表达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英否定表达与文化
    第一节 中国文化因素对汉语否定表达的影响
        一、中国文化中思维方式对否定表达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否定表达的影响
    第二节 外国文化因素对英语否定表达的影响
        一、外国文化中思维方式对否定表达的影响
        二、外国传统文化对否定表达的影响
    第三节 汉英否定表达在不同文化中的对比分析
        一、思维方式对汉英否定表达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对汉英否定表达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近百年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1. 否定副词的定名
2. 否定副词的范围及分类研究
3. 否定副词的个案研究
4. 否定副词的近义辨析
5. 否定副词相关句式或格式研究
    5.1 总体探讨
    5.2 具体格式的探讨
6. 类别角度的系统研究
7. 历时演变研究
8. 跨方言或语言的研究
    8.1 方言研究
    8.2 跨语言对比研究
    8.3 类型学视野下的研究
9. 几个比较突出的议题研究
    9.1 否定副词与其他副词共现的语序研究
    9.2 否定辖域、焦点的研究
    9.3 肯定、否定的不对称
    9.4 羡余否定研究
    9.5 语用否定研究
    9.6 否定副词移位的研究
    9.7 极性词语的研究
1 0. 小结

四、英语否定词Not的逻辑否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规约性隐性否定载体的辖域、焦点探究[J]. 王蕾. 语文学刊, 2022(01)
  • [2]汉语等级性否定的句法语义分析[J]. 王宇婷,李亚非. 语言科学, 2021(02)
  • [3]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D]. 侯倩. 山东大学, 2019(02)
  • [4]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的生成和制约机制[D]. 毛鸣.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5]现代俄语中带否定评价意义的非纯疑问句研究[D]. 刘照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6]英汉语否定转移模式对比[J]. 张丹.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06)
  • [7]现代汉语非常规否定表达研究[D]. 李依霖.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8]汉越否定对比研究[D]. 刘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9]汉英否定表达对比[D]. 赵彩迪. 黑龙江大学, 2015(06)
  • [10]近百年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研究述论[J]. 刘相臣,丁崇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标签:;  ;  ;  ;  ;  

英语否定词 not 的逻辑否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