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忽视食品标签审核

不应忽视食品标签审核

一、食品标签审核不容忽视(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东[1](2021)在《公共健康视阈下我国食品信息标签规制之检视》文中研究说明食品信息标签是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载体,合理规制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公共健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和相关国家标准的发布,我国食品信息标签法律制度已初步形成,但食品信息标签仍存在信息不完整、理解困难等问题,为食品安全风险埋下隐患,也变相导致了消费者的不合理饮食习惯。应当深刻检视当前我国食品信息标签规制现状,充分反思法律规范的健全程度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以维护公共健康和消费者知情权为落脚点,寻找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优化进路。

张孜聪,王增朝,金迪,张一哲,宋君杰[2](2021)在《铁路站车销售预包装食品标签现况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铁路站车销售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规范度现况,为更好地管控食品标签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国有铁路站车销售预包装食品标签进行现场拍照,上传至有关机构由专人进行筛选、识别与评估,填入设计好的调查表。结果共收集样本6 656份,其中符合识别要求的不重复样本5 099份,占比76.61%;问题样本872个,问题率17.10%;发现问题1 280个,问题样本中出现三个以上问题的样本占比9.06%;营养标签、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配料表及其定量等项目问题较为常见。结论铁路站车销售预包装食品标签问题率不低;进口和国内投资规模较小的厂家生产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问题较多,应加强对该类预包装食品标签的管理;营养标签、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配料表及其定量问题较为突出,应在宣传培训中有所侧重。

李天宇,蒋晓玲,姚武[3](2021)在《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要点简析》文中认为对于超市中琳琅满目的进口预包装食品,很多人在挑选时难免会感到眼花缭乱。其实,只要细看其标签,就能当个聪明的选购人。预包装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包括强制标示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预包装食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而食品包装标签作为直接向消费者提供食品信息的唯一载体,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就尤其重要。海关依照食品安全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等对预包装食品标签开展检验监管。需要注意的是,自2019年10月1日起,海关总署已取消首次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备案要求。

姚惠芳[4](2021)在《预包装食品标签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文中研究说明预包装食品标签作为展示产品质量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展示了食品生产者、质量指标、营养指标等信息,是消费者选购食品的主要参考依据。本文依据常用的国家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预包装食品标签常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为食品生产企业规范食品标签提供参考,也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李玥[5](2020)在《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品标识是指用于表明产品信息的各种表述和指示的统称,对保健食品而言,产品标识应当包括产品名称、原料、辅料、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保健功能、食用量及食用方法、规格、贮藏方法、保质期、注意事项等内容。随着国民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保健食品需求的激增与保健食品市场的扩大是必然趋势,而消费者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要做到正确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产品只能依靠保健食品标识这一途径获取产品信息。因此,保健食品标识的本质就是告知消费者“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果”之间的关系,只有科学合理的保健食品标识才能促使保健食品行业良性发展,为国民健康保驾护航。如今保健食品市场中具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产品数量居所有功能类别首位,故本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梳理功能声称中具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中药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依据国家原卫生部《保健食品标识规定》客观总结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在标识信息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原因,为建立符合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功能声称及应用规范的表征体系与生活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对1996年至2019年在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注册的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进行检索,搜集其中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类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并进行筛查、汇总、统计。依据《保健食品标识规定》、《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结合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权威书籍,1999版《中华本草》、2006版《中药大辞典》、教科书等工具书以及现代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产品标识信息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结果:本论文通过上述方法梳理出CFDA中注册的5434条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的中药原料、功能声称、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以及注意事项等信息并进行了分类汇总、频数统计;整理了政策文件、各类书籍及领域内学术论文中与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各项标识内容相关的规定或记载,均详细列表,发现目前尚存在诸多问题:1.原料名称术语不规范与安全用量标准缺失问题。2.功能声称的表述忽视中药原料双向调节免疫力的客观效果,功能声称表述及科学检验流程缺乏中医理论指导。3.适宜人群与不适宜人群定位片面且表述混乱,同时缺少中医理论指导。4.注意事项标识信息缺乏药物配伍禁忌提示及饮食禁忌提示。结论:依据国家政策、中医药理论及现代研究,认为应补充如下行业规范:1.对于原料信息表述与安全用量问题,应严格遵循《中国药典》的记载,书写原料名称、限定并书写药物剂量,若所用药材未记录于《中国药典》,则应选择《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教科书等公信力强的工具书,递次引用并于标签中附言说明。2.对于功能声称的书写,有关部门应要求保健食品企业严格梳理原料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文献依据或进行科学实验明确其量-效关系;同时结合方剂学理论制定功能声称规范名词并要求企业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开展人体试食研究,以标注中医类功能声称。3.对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的表述,应以中医体质辨识为基础,根据所添加药材标准功效属性书写相应的适宜体质标识与禁忌体质标识,并采取制度化措施保障术语正称的规范地位。4.关于“注意事项”则应以中药配伍禁忌理论为指导,将中药论着中所载禁忌药物、食物与现代文献、药理学及毒理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展开“地毯式”研究,明确禁忌范围并标于“注意事项”内。保健食品的产品标识是其展示自己、使消费者认识自己的桥梁和纽带;是有关部门规范化管理保健食品行业的核心机制。通过我们对当前市场中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的研究,客观总结了诸多问题并结合中医学理论、中医养生学理论以及现代医学理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消费者准确的选择保健食品提供指南,也为相关部门高效的展开监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案。

于婉琪[6](2020)在《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而言,食品安全非常重要。现如今,由于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导致消费者对市场越来越失望。而这些食品危机经常被媒体报道,让民众对食品安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担忧,同时也给政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最近几年,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政府不断地强化其监察力度,但在食物链任何一个阶段的不当食品安全实践都会导致食品受到污染以及食源性疾病的高发,由此,经过学者分析发现,如果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调动起全食物链各个环节共同参与来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对于食物源性疾病,进行预防。在此之中,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属于全食物链的终末端,必须发挥其积极作用。消费者在食物的购买阶段采取适当的自我保护行为可以有效的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所以,应该通过消费者的角度作为立足点,明确消费者应如何在食物的购买阶段采取适当行为保护自己,研究并整理影响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的因素。同时,当前国内外大多数的研究都只是针对于某一种或几种特定食品的购买行为,比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而对于一般性食品购买行为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理论还需要改善和拓展。鉴于此,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定性——定量顺序性混合方法,在定性研究阶段,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获取原始数据,通过以理论为基础的方法,进行数据的编码分析,以此来建设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模型,提炼出包括食品特征、食品标签、主观规范、食品知识、消费者信任、感知风险、食品价格、情境因素在内的八个影响因素。在定量研究阶段,设计量表,通过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两种方法收集数据,并根据收集的500份样本数据展开多元回归分析,检验构建模型的拟合效果。研究结论表明:食品特征、食品标签、主观规范、食品知识、消费者信任、感知风险、食品价格、情境因素对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均有正向影响。其中食品标签、主观规范以及消费者信任对购买行为的影响较大,而产生影响比较小因素的是价格波动。本文根据以上结论,建设了一个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模型,并设计量表以期为后续食品安全购买行为提供一定的借鉴。

林翩翩[7](2020)在《职业打假行为研究 ——以平阳县食品安全监管为例》文中认为确保食品安全是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民生的重点问题,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大部制改革之后的监管重点和难点。食品安全监管中职业打假行为频发,职业打假人的出现也像一把双刃剑,既揭露了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又因其牟利性的知假买假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挤占了普通消费者投诉举报通道,也浪费了行政资源,成为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难点之一。以平阳县食品安全监管为角度切入对职业打假行为的研究,旨在探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推动职业打假人转型,提升食品消费市场公众参与,实现合理维权。本研究结合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和职业打假投诉举报处理的工作经历,依托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职业打假行为的研究,总体包含六大块内容。首先,在导论中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然后,对食品安全监管和职业打假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进行陈述;第三部分在结合平阳县食品安全监管中应对职业打假行为的基本情况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职业打假行为的特点和影响;第四部分是从现实角度研究分析当前监管部门在应对职业打假行为中存在监管部门应对效率低、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分散及食品行业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第五部分是针对问题挖掘原因主要有当前法律规章不明、群众维权不足及监管力量有限等;最后,针对基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和职业打假行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原因,提出规范食品安全监管中职业打假行为的有效对策建议。本研究重点从监管部门自身以及对职业打假行为的规范、发挥社会共治力量等三方面出发提出对策建议,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一是应该提升监管部门工作效能,通过出台规范性指导意见应对职业打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及建立部门间和政企间的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二是规范职业打假行为,遏制食品监管中牟利性职业打假行为,通过推动职业打假人转型,使其在法律框架下运行;三是推动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通过行业协会、普通消费者等社会共治力量形成合力起到补充食品安全监管的作用。

唐伟,许德江,徐峰[8](2019)在《铁路站车食品标签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品标签是消费者认知食品的信息载体,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有效途径,也是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在阐述铁路站车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标签现状的基础上,从食品标签法规和标准体系、市场管理主体、监管安全风险等方面分析铁路站车食品标签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健全食品标签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开展食品标签第三方检验或认证、强化食品经营单位内部查验、合理应用食品标签惩罚性制度、完善食品标签投诉举报舆情处置、开展食品标签领域科研工作等完善铁路站车食品标签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

曾杰文[9](2019)在《广西北部湾某口岸进口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监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通过对广西北部湾某一口岸进口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同时结合开展该口岸进口食品经营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调查,全面汇总分析该口岸进口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监管对策。对该口岸2015-2017年共计16种类别、1038批次进口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及统计分析,结果为:东南亚地区是该口岸进口食品的主要来源地区,占2015-2017年该口岸进口所有食品批次的68.98%;2015-2017年该口岸进口食品不合格率为13.29%,产地来源于大洋洲、欧洲、东南亚地区的进口食品不合格率分别位居第一(达69.23%)、第二(为24.24%)、第三(为15.22%);进口的干果、罐头类食品不合格率最高达100%,进口批次量较大的海草及藻类、粮谷类、油籽类、植物油类食品其不合格率分别为18.01%、12.13%、0.57%、25.92%;中文标签不合格、包装不合格、数重量短缺是该口岸进口不合格食品的主要不合格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对该口岸进口食品经营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进行了解:进口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信息比较关注,处理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进口食品时均能采取合理措施,但不够重视进口食品中文标签制作,且接近过半数的经营者对进口食品的安全把关仅停留在“索证索票”层面,缺乏进一步对境外出口商或生产企业的审核,部分进口食品经营者没有尽到提供进口食品检验检疫证明的义务;进口食品消费者中普遍存在对相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信息关注程度不足,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质量和安全”是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的主要选择原因,网络电商平台是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的主要渠道,95.0%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时会注重经营者的实力、口碑和资质。针对该口岸进口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监管对策:建立动态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加强注册备案管理推进“关口”前移,完善进口食品法规标准修订,加强监管部门协调沟通、加大进口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建立进口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和进口食品安全诚信档案等措施,切实提高进口食品安全检验监管工作效率。

容慧,李小丽,罗柳慈,黄鹏,张霞[10](2018)在《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存在问题及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食品标签是进口预包装食品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概括了我国关于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分析进口预包装食品与国内生产的预包装食品标签要求方面的差异,剖析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常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规范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的措施。

二、食品标签审核不容忽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标签审核不容忽视(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健康视阈下我国食品信息标签规制之检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品信息标签的规制目的及重点
    (一)食品信息标签的规制目的
        1. 保障食品安全
        2. 维护消费者知情权
        3.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二)食品信息标签的规制重点
        1. 食品信息的完整性
        2. 食品信息的易理解程度
二、食品信息标签的规制现状及其困境
    (一)食品信息标签的规制现状
    (二)食品信息标签的规制困境
        1. 监管机构协调性不足
        2. 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3. 消费者缺乏信息识别能力
三、完善食品信息标签法律规制的思路
    (一)重构现有监管体系
        1. 协调多部门监管
        2. 完善法律规范体系
    (二)强化消费者知情权保障措施
        1. 加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教育
        2. 提供易理解的食品信息
        3. 强化政府食品信息供给
    (三)倡导社会共治新趋势
        1. 鼓励消费者参与社会共治
        2. 引入第三方标签认证机构

(2)铁路站车销售预包装食品标签现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1.2.2 标签合规性调查
        1.2.3 质量控制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主要问题
    2.3 企业规模与标签问题率
3 讨论

(3)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要点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标签检验的重要意义
标签涵盖的基本内容
标签检验的步骤与审核
进口预包装食品与国产预包装食品在标签上的差异
其他常见问题

(4)预包装食品标签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技术法规要求
2 预包装食品标签存在的常见问题
    2.1 食品名称标注不规范
    2.2 配料表标注存在不规范问题
    2.3 净含量、产品类别等标示存在不规范问题
    2.4 产品等级标示有问题
    2.5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示存在不规范问题
    2.6 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标示不规范
    2.7 过度宣传和暗示食品有保健、疾病治疗等功效
3 原因分析及建议
    3.1 预包装食品标签不规范原因分析
        3.1.1 食品生产者对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缺乏了解
        3.1.2 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
        3.1.3 消费者对食品标签认知度不高
    3.2 建议
        3.2.1 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自律
        3.2.2 监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
        3.2.3 扩大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关注度
4 结语

(5)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 定义
        1.1 保健食品
        1.2 保健食品标识
    2. 研究背景
    3. 国内外保健食品标识信息规范化研究进展
        3.1 国内外保健食品标识信息规范化问题研究进展
        3.2 国内外学者对保健食品标识信息规范化建议
        3.3 国内外关于保健食品标识标签的法规政策
    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统计方法
        2.3 文献学方法
    3. 结果
        3.1 中药原料应用与表述现状
        3.2 功能声称应用与表述现状
        3.3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应用与表述现状
        3.4 注意事项应用与表述现状
第三章 问题与原因分析
    1. 原料信息
        1.1 名称术语表述不规范问题
        1.2 安全用量标识问题
        1.3 原因分析
    2. 功能声称
        2.1 功能声称表述问题
        2.2 原因分析
    3.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信息
        3.1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信息表述问题
        3.2 原因分析
    4. 注意事项信息
        4.1 注意事项信息表述问题
        4.2 原因分析
第四章 对策与思考
    1. 中药保健食品优势
        1.1 理论优势
        1.2 传统功效的优势
        1.3 现代药理作用的优势
        1.4 资源优势
    2. 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中药类保健食品改进方向
        2.1 原料信息的规范化表达
        2.2 功能声称表述与保健功能评价方法
        2.3 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的界定
        2.4 食用注意事项的提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研究
        1.3.2 基于食品安全的消费者自我保护行为研究
        1.3.3 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食品安全与自我保护
        2.1.2 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
    2.2 研究方法
        2.2.1 混合方法理论
        2.2.1.1 混合方法理论的内涵
        2.2.1.2 混合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2.2.2 扎根理论
        2.2.2.1 扎根理论的内涵
        2.2.2.2 扎根理论的适用性研究
第三章 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视角下消费者食品购买行为模型的构建
    3.1 数据收集
        3.1.1 研究对象选取
        3.1.2 研究数据收集
    3.2 数据分析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3 研究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设计
    4.1 量表设计
        4.1.1 问卷设计流程
        4.1.2 研究变量的测量题项
    4.2 问卷回收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问卷回收
        4.2.2 人口统计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3 模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模型的构建和变量的选择
    5.2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2.1 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
        5.2.2 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5.2.3 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的多元回归分析
        5.2.4 回归方程的多元回归分析及显着性分析
    5.3 各影响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7)职业打假行为研究 ——以平阳县食品安全监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个案研究方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访谈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1.4.1 选题的创新
        1.4.2 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食品安全监管
        2.1.1 食品安全现状
        2.1.2 食品安全监管概念
        2.1.3 机构改革对食品安全监管影响
    2.2 职业打假行为
        2.2.1 职业打假行为概念
        2.2.2 职业打假的基本现状
        2.2.3 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职业打假行为的特点
    2.3 理论依据
        2.3.1 公共管理理论
        2.3.2 治理理论
        2.3.3 回应性监管理论
第三章 平阳县食品安全监管中职业打假行为
    3.1 平阳县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3.1.1 责任网格建设有效
        3.1.2 监管整治有力
        3.1.3 各个领域规范
        3.1.4 努力构建社会共治
    3.2 食品安全监管中职业打假投诉举报情况
        3.2.1 食品投诉举报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3.2.2 2016-2018年平阳县食品投诉举报中职业打假件情况
        3.2.3 平阳县市场监管局对食品投诉举报职业打假件的处理意见
    3.3 食品安全监管中职业打假案例分析
        3.3.1 缺斤短两食品的投诉举报
        3.3.2 食品标签的投诉举报
        3.3.3 食品安全标准的投诉举报
        3.3.4 小结
    3.4 食品安全监管领域职业打假行为的影响
        3.4.1 积极影响
        3.4.2 消极影响
第四章 食品安全监管中规范职业打假行为面临的问题
    4.1 监管单位缺乏规范的应对程序
        4.1.1 法律规章适用不明确
        4.1.2 处理程序不规范
    4.2 执法能力不足带来规范职业打假的困境
        4.2.1 基层执法人员工作负荷大
        4.2.2 执法人员知识水平有限
        4.2.3 食品安全监管缺乏成效
    4.3 监管对象整体行业水平较差
        4.3.1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频繁被打假
        4.3.2 食品行业协会形同虚设
第五章 规范职业打假行为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法律滞后及应对程序标准未统一
        5.1.1 法律滞后界限不明
        5.1.2 国家及各省未建立统一的处理程序
    5.2 执法队伍建设不完善
        5.2.1 基层监管力量不足
        5.2.2 基层建设不足
        5.2.3 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分散
    5.3 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
        5.3.1 食品企业自身水平不足
        5.3.2 食品行业协会建设不完善
        5.3.3 群众参与维权不足
    5.4 制度建设及社会发展因素
        5.4.1 惩罚性赔偿制度
        5.4.2 互联网的普及
第六章 食品安全监管中规范职业打假行为的对策建议
    6.1 提升工作效能
        6.1.1 市级及以上市场监管部门出台指导意见
        6.1.2 加强执法人员队伍建设
        6.1.3 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6.2 规范职业打假行为
        6.2.1 引导职业打假人转型
        6.2.2 完善赔偿及举报奖励制度
        6.2.3 遏制牟利性职业打假行为
    6.3 构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体系
        6.3.1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自我武装
        6.3.2 发挥食品行业协会作用
        6.3.3 引导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铁路站车食品标签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铁路站车食品标签现状
    1.1 食品标签监管依据的法规和标准
    1.2 铁路站车食品标签合规性调查情况
2 铁路站车食品标签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食品标签法规及标准未成体系
    2.2 食品标签法规及标准立法水平有待提高
    2.3 缺乏市场主体参与食品标签管理
    2.4 铁路站车食品标签监管面临风险
3 铁路站车食品标签监管对策及建议
    3.1 健全食品标签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
    3.2 开展食品标签第三方检验或认证
    3.3 强化食品经营单位内部查验
    3.4 合理应用食品标签惩罚性制度
    3.5 完善食品标签投诉举报舆情处置
    3.6 开展食品标签领域科研工作
4 结束语

(9)广西北部湾某口岸进口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监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进口食品的基本情况
        1.1.1 我国进口食品的贸易情况
        1.1.2 我国进口食品的主要来源国家及类别
        1.1.3 我国进口食品增长的原因
    1.2 国外食品安全现状及形势
        1.2.1 国外的系列食品安全事故
        1.2.2 全球的食品安全形势状况
    1.3 我国进口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
        1.3.1 国内进口食品的安全现状
        1.3.2 广西区内进口食品的安全现状
    1.4 进口食品安全的监管现状
        1.4.1 欧美日先进发达国家对进口食品安全的监管措施
        1.4.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变迁
        1.4.3 确保进口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1.4.4 我国进口食品的安全管理模式
        1.4.5 广西进口食品的监管现状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方法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广西北部湾某口岸进口食品安全现状
    2.1 检验对象、试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2.1.1 检验对象
        2.1.2 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检验方法
        2.2.1 食品标签及营养标签检测
        2.2.2 包装食品净含量测定
        2.2.3 进口食品中Pb、As、Cd、Hg元素含量测定
        2.2.4 进口食品真菌毒素含量测定
        2.2.5 进口食品农药残留测定
        2.2.6 进口食品的食品添加剂含量测定
        2.2.7 进口食品微生物检测
    2.3 检验结果与分析
        2.3.1 广西北部湾某口岸进口食品基本状况
        2.3.2 2015-2017年度广西北部湾某口岸进口食品分类别检验结果
        2.3.3 广西北部湾某口岸进口食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2.3.4 广西北部湾某口岸进口不合格食品处理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进口食品经营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调查
    3.1 调查方法及主要内容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对食品安全事故和进口食品安全形势的认知调查
        3.2.2 对食品安全事故和进口食品安全形势的认知调查
        3.2.3 对进口食品标签及适用法律法规、标准的认知调查
        3.2.4 对进口食品经营从业者安全意识调查
        3.2.5 对进口食品消费者安全意识调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北部湾某口岸进口食品安全的监管建议
    4.1 践行风险分析先行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理念
    4.2 建立动态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4.3 加强注册备案管理,推进“关口”前移监管
    4.4 利用先进移动扫码技术,建立进口食品安全溯源系统
    4.5 建立进口食品安全诚信档案,通过公布诚信等级约束企业行为
    4.6 加强进口食品法律法规标准制修订
    4.7 完善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监管部门之间加强协调沟通
    4.8 加强进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知识宣传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存在问题及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1.1 法律法规规章
    1.2 标准方面
        1.2.1 标签通用标准
        1.2.2 产品标准及其他通用标准
2 进口与国产预包装食品标签规定的差异
3 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常见的问题
    3.1 没有中文标签
    3.2 格式版面和符合性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
        3.2.1 食品名称
        3.2.2 配料表
        3.2.3 净含量和规格
        3.2.4 日期标示
        3.2.5 营养标签
        3.2.6 其他问题
4 问题分析和措施建议
    4.1 进口商应提升落实进口食品主体责任的能力
    4.2 政府部门应加大法规标准的宣贯力度
    4.3 法规标准的规定应清晰明确
    4.4 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标签的认知程度
5 结语

四、食品标签审核不容忽视(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健康视阈下我国食品信息标签规制之检视[J]. 王浩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铁路站车销售预包装食品标签现况分析[J]. 张孜聪,王增朝,金迪,张一哲,宋君杰.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4)
  • [3]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要点简析[J]. 李天宇,蒋晓玲,姚武. 中国海关, 2021(05)
  • [4]预包装食品标签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J]. 姚惠芳. 现代食品, 2021(03)
  • [5]国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类保健食品标识信息研究[D]. 李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消费者基于食品安全自我保护的购买行为研究[D]. 于婉琪. 吉林大学, 2020(08)
  • [7]职业打假行为研究 ——以平阳县食品安全监管为例[D]. 林翩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铁路站车食品标签现状及监管对策研究[J]. 唐伟,许德江,徐峰.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9(04)
  • [9]广西北部湾某口岸进口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监管策略研究[D]. 曾杰文. 广西大学, 2019(01)
  • [10]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存在问题及措施研究[J]. 容慧,李小丽,罗柳慈,黄鹏,张霞. 食品科技, 2018(02)

标签:;  ;  ;  ;  ;  

不应忽视食品标签审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