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

一、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熊孝涛[1](2021)在《四个桃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桃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应用前景良好。本文以湖南省衡阳市主栽的四个品种菁香桃(Amygdalus persica’Jingxiangtao’)、锦绣黄桃(PrunespersicaL.)、脆蜜桃(Prunespersica L.Batsch)和大久保桃(Prunes persica’Okubo’)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桃果实的营养成分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两个方面进行测定,比较分析各品种之间的差异,为湖南省衡阳市主栽桃品种资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手持糖度计测定法、苯酚法、斐林试剂比色法和酸碱中和滴定法对四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可滴定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0.07~15.64%之间,平均含量为11.92%,其中菁香桃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品种(15.64%),其次为锦绣黄桃(11.72%)、大久保桃(10.07%),脆蜜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10.28%);桃果实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10.64%,锦绣黄桃可溶性糖含量(11.86%)>大久保桃(10.36%)>菁香桃(10.62%)>脆蜜桃(9.72%)。还原糖含量在6.86%~8.78%之间,不同品种间的桃果实还原糖含量比较中各品种组间排序为:锦绣黄桃>大久保桃>脆蜜桃>菁香桃;不同品种间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差距不大,在0.23%~0.27%之间,各组间排序为:大久保桃>锦绣黄桃>菁香桃>脆蜜桃。(2)采用滴定法、茚三酮试剂显色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对桃果实所含的维生素C、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测定发现: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为菁香桃(24.34%),其次是脆蜜桃(23.81),大久保桃中所含维生素C最低(20.42%);脆蜜桃中氨基酸的含量(6.13%),但其他三个品种所含的氨基酸含量差距不大,均在4%~5%之间;菁香桃果实中蛋白质含量最高(9.13 mg·g-1),大久保桃则略低于菁香桃,锦绣黄桃与脆蜜桃果实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8.39 mg·g-1、7.34 mg·g-1。(3)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桃果实中含有的矿质元素进行测定,发现桃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钾元素的含量最高,均在1632mg·g-1~1828 mg·g-1之间,菁香桃中的K含量最高;四个品种桃中锦绣黄桃的镁元素的含量最高,为95.17 mg·g-1,最低为大久保桃,82.35 mg·g-1;大久保桃的钠元素含量最高(8.29 mg·g-1),是含量最低的锦绣黄桃(4.48 mg·g-1)的1.85倍;铁元素也在4.41 mg·g-1~6.12 mg·g-1之间;脆蜜桃的铜元素含量最高,为0.73 mg·g-1,其他三个品种均不低于0.53 mg·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K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K、Ca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果实中的矿质元素的含量和比例也对果实的糖酸含量产生重要影响。(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检测四个品种桃果实中酚的组成并且计算其含量,可以发现不同品种桃果实中均含有表儿茶素、新绿原酸、绿原酸、(+)-儿茶素和芦丁。绿原酸和新绿原酸量最为丰富,占主导地位,其次为(+)-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芦丁的含量则相对较低。此外,不同桃品种间酚组分含量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不同桃品种中,所测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很大。但对于所有测试桃品种来说,果肉中绿原酸和新绿原酸是占主导地位的酚类物质,其含量最为丰富。绿原酸在果肉中含量范围2.18~15.67 μg·g-1FW;新绿原酸在果肉中含量范围2.13~14.32μg·g-1FW。(+)-儿茶素在各品种桃果肉中的含量也很高,是所测试桃中另一类主要酚类化合物。而相较于绿原酸类和(+)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芦丁的含量则相对较低。晚熟桃菁香桃中的绿原酸、新绿原酸等各个酚组分都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品种,四个桃品种之间酚组成的差异可能与其品种类型的不同有关。(5)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能力3种不同抗氧化方法综合评价了四个品种桃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晚熟品种的桃果肉提取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显着高于早熟品种,其中菁香桃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450.31μmg TE/100 FW,大久保桃最低98.72 μmg TE/100 FW;4个不同品种桃果实DPPH值变幅为(38.52±1.13)~(65.23±1.91)mg DW/mL,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69倍,其中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由强弱依次为:大久保桃>脆蜜桃>锦绣黄桃>菁香桃;四种桃的果实提取物铁离子还原能力差异显(p<0.05),其中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最强的是菁香桃(1.72 mM Feso4/100g FW),其次是锦绣黄桃(1.43 mM Feso4/100g FW)和脆蜜桃(0.85 mMFeso4/100g FW),最弱的是大久保桃(0.48 mMFeso4/100g FW)。植物的抗氧化活性是其体内不同种类的酚类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植物体内分内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不同导致了植物的抗氧化活性的差异。通过对菁香桃、锦绣黄桃、脆蜜桃、大久保桃对比研究,分析发现菁香桃其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氨基酸、蛋白质以及钾元素的含量明显优于其他三个品种,整体上菁香桃风味更浓。菁香桃和锦绣黄桃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大于脆蜜桃和大久保桃,四个品种桃均具有较强的铁离子还原能力。

古丽柯孜·艾力[2](2021)在《孕妇膳食营养及其体内叶酸、维生素D等营养素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孕妇在不同孕期膳食营养状况,研究其体内叶酸、维生素D、维生素A、钙、锌等营养素水平,全面评价孕妇营养状况,为孕妇合理膳食营养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喀什地区妇幼保健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进行产检的1588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3d24h回顾法进行膳食调查,膳食结果与中国营养学会2016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中不同孕期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2.获得授权的480例孕妇采血,检测血清叶酸、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B2、钙、铁、锌、硒、Hcy及血红蛋白水平并分析。结果:1.1588例孕妇中孕早、中、晚期孕妇分别占45.21%、26.07%、28.72%;孕早、中、晚期孕妇膳食构成为:谷类薯类(264.52g,316.23g,320.41g)、蔬菜类(182.62g,204.53g,207.73g)、水果类(174.98g,184.54g,216.67g)、畜禽肉类(71.50g,119.01g,129.22g)、鱼虾类(7.07g,7.74g,7.43g)、蛋类(41.16g,52.14g,51.04g)、奶类(121.71g,135.49g,122.89g)、大豆及坚果类(10.59g,20.34g,14.81g)、油脂类(26.10g,27.38g,27.28g)、盐类(7.21g,10.11g,11.16g)、水(1305.38g,1513.76g,1515.76g)。2.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状况:孕早、中、晚期孕妇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占DRIs百分比分别为能量(92.51%,89.89%,84.51%)、蛋白质(107.15%,86.46%,84.13%)、叶酸(10.66%,12.86%,10.95%)、维生素D(43.10%,46.70%,53.50%)、维生素A(65.46%,69.57%,56.95%)、维生素E(119.21%,112.79%,144.07%)、维生素C(74.93%,54.21%,63.84%)、维生素B1(73.33%,78.57%,65.33%)、维生素B2(55.83%,50.00%,57.33%)、钙(30.39%,28.73%,33.02%)、铁(105.20%,74.17%,62.83%)、锌(133.26%,101.47%,114.84%)、硒(57.34%,63.06%,75.60%)钠(178.85%,201.57%,252.73%)。3.孕妇叶酸知识知晓率为92.57%,服用率为85.64%;不同孕期和家庭月收入是孕妇叶酸知晓率及服用率的影响因素(P<0.05)。孕妇维生素D知识知晓率为59.38%,服用率为38.66%;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和职业是孕妇维生素D知晓率和服用率的影响因素(P<0.05)。4.480例孕妇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14.67±12.21)g/L,贫血总检出率为32.08%;Hcy平均值为(11.48±3.30)μmol/L,HHcys总检出率为18.96%;叶酸平均值为(4.16±1.28)ng/m L,叶酸缺乏率为47.71%;维生素D平均值为(20.19±5.73)ng/m L,维生素D缺乏率为4.58%,维生素D不足率为49.58%;维生素A平均值为(312.10±62.66)ng/m L,维生素A缺乏率为44.38%;钙平均值为(2.58±0.33)mmol/L,钙缺乏率为16.66%;硒平均值为(34.83±12.37)ng/m L,硒缺乏率为74.79%;锌平均值为(11.67±2.06)μmol/L,锌缺乏率为36.67%;早期与中晚期孕妇贫血检出率、HHcys检出率、叶酸缺乏率、维生素A缺乏率、钙缺乏率、硒缺乏率、锌缺乏率比较(P<0.05);维生素E平均值为(13.55±3.09)μg/m L,维生素C平均值为(8.71±1.63)μg/m L,维生素B1平均值为(175.01±76.59)ng/m L、维生素B2平均值为(66.12±36.49)ng/m L,铁平均值为(21.38±4.74)μmol/L,孕早期和孕中晚期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铁水平比较(P<0.05)。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血清叶酸、维生素D、维生素A、钙、铁、锌水平的OR值均小于1,且P<0.05,即为贫血的保护因素;血清Hcy OR值大于1,且P<0.05,即为贫血的危险因素;孕妇血清叶酸、维生素A、钙、锌的OR值均小于1,且P<0.05,即为HHcys的保护因素;叶酸缺乏时维生素D和维生素A缺乏率比叶酸充足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时叶酸、维生素A、钙和锌缺乏率比维生素D充足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孕妇膳食构成不合理,蔬菜类、奶类、水摄入量不足,鱼虾类摄入严重不足,畜禽肉类和盐摄入量过量;2.营养素摄入不均衡,钠、磷、锌、维生素E摄入过量,镁、钾、碘、硒、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B2、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钙、叶酸摄入量严重不足;3.孕妇维生素D知晓率和服用率比叶酸知晓率和服用率欠佳,影响因素有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等;4.孕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HHcys,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D、钙、硒、锌缺乏情况。5.孕妇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B2,铁平均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6.叶酸缺乏时,维生素D和维生素A缺乏率比叶酸充足时高;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时叶酸、维生素A、钙和锌缺乏率比维生素D充足时高。

王超,匡列琼,潘昱颍,顿小玲,王新发[3](2021)在《一种高效、准确测定油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文中认为为准确测定出油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国标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高效、准确测定新鲜油菜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维生素C在测定范围内峰面积与标准液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油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回收率为97.97%~101.40%,相对标准偏差RSD仅为1.84%,说明用该方法重现性良好,具有快速准确、稳定可靠等特点。贮藏温度越低,维生素C降解的速度越慢,用液氮贮藏样品更有利于维生素C的保存和精准鉴定;利用液氮冷冻并研磨样品更有利于样品中维生素C的提取,测得油菜中维生素C含量与仅均质化处理相比平均增加了约16%;液氮中贮藏的样品在不同时间下测定其维生素C含量并无显着变化,测得维生素C含量的RSD均小于2%。利用此方法可以测定较长时间保存样品中的维生素C,可满足高通量、高准确率的要求,有利于油菜的菜用营养和育种研究。

王敏[4](2020)在《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血脂血压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女性从卵巢功能出现减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特殊生理变更时期,称为围绝经期。女性在进入围绝经期后会出现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变,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失调以及神经精神等症状,此阶段也是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高发时期,而合理的膳食则有助于延缓和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及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植物化学物具有抗氧化、抗炎、雌激素样等作用,它们以多靶点的方式调节着人体新陈代谢,对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围绝经期女性血脂血压异常是否与膳食中植物化学物的摄入量有关却鲜有研究。为此,本研究拟以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在利用文献整合现有植物化学物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膳食频率问卷调查植物化学物(植物甾醇、番茄红素、花色苷、叶黄素、大豆异黄酮等)的摄入量,探讨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和围绝经期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从而为指导围绝经期女性合理摄入植物化学物,获得最大健康益处提供支持。实验目的通过调查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摄入情况,分析各种营养素及膳食摄入量,探讨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妇女血脂血压的相关性,为围绝经期女性合理饮食提供一定的指导。实验方法1.收集2017-2018年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共504例围绝经期女性,其中247例合并有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例组),257例无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对照组)。2.参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膳食调查模式,并通过预调查以及咨询专家等方式制定食物频率调查问卷。3.收集其个人相关资料,内容包括:(1)年龄、教育背景、是否吸烟、饮酒等基本特征;(2)身高、体重等体格指标的测量;(3)血糖、血压、血脂的测量;(4)采用24 h回顾法和调整的膳食频率问卷进行统计,患者参照《回顾性膳食调查辅助参照食物图谱》回顾过往一年的饮食摄入情况,调查员根据膳食频率调查问卷量表统计日平均饮食摄入量,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和已收集的植物化学物数据库换算出患者日平均膳食营养素与植物化学物摄入量。4.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时用均值和标准差表示,二组之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时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表示,二组之间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2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进行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等级资料进行比较。多因素分析以日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由低到高四分位法分为四个等级,以摄入量低组作为参数组,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校正对象的一般情况和总能量后,获得不同营养素摄入水平对于血压、血脂的相对危险度(odd ration,OR),检验水准选择?=0.05。实验结果1、植物化学物数据库: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我国发表的食物中植物化学物含量的文献以及参考USDA、EFSA相应的食物数据库,整理建立适用于本次调查计算用的植物化学物(植物甾醇、番茄红素、花色苷、叶黄素、大豆异黄酮)数据库,本次数据库中我们建立了常见谷类、豆类、蔬菜、坚果、水果、油类中植物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谷甾烷醇和菜油甾烷醇)、花色苷、叶黄素、番茄红素和大豆异黄酮含量。通过建立好的植物化学物数据库为后期膳食调查中植物化学物摄入量计算提供依据。2、基本资料:参与膳食调查的围绝经期女性共有504人,其中病例组247例,对照组257例。调查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4.55±4.93岁和53.41±4.67岁,其中年龄在≤50岁分别占23.5%和28.0%,年龄在51-59岁之间分别占60.3%和50.5%,年龄在≥60岁分别占16.2%和12.5%;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教育背景普遍不高,在小学教育及以下分别为55.9%和56.8%,初中教育背景分别占31.2%和28.8%,大学教育背景分别占13.0%和14.4%;研究对象吸烟和饮酒现象较为少见,大多数都不吸烟和不饮酒,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吸烟和不饮酒分别占98.4%和99.6%;研究对象膳食补充剂摄入情况也相对较少,其病例组和对照组不摄入膳食补充剂分别占96.8%和95.7%;研究对象中病例组和对照组的BMI分别为24.76±3.26kg/m2和23.56±2.92 kg/m2,病例组和对照组中BMI≥24分别占57.2%和43.2%,BMI在18.5-23.9之间分别占39.3%和54.9%,BMI<18.5分别占2.8%和1.9%。通过对研究对象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发现,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教育背景、吸烟、饮酒以及膳食补充剂摄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01)。3、各类食物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蔬菜每日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169.99g和204.43g,病例组、对照组蔬菜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300-500g),且对照组高于病例组(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豆制品类每日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4.26g和4.79g,均低于推荐摄入量(25-35g),病例组低于对照组(P=0.003);两组围绝经期女性在水果、肉制品类、奶制品类、蛋制品类、鱼虾类、谷物类以及食用油、盐类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能量、营养素及植物化学物摄入量4.1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围绝经期女性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25g),病例组患者膳食纤维的每日平均摄入量(11.04±4.79g)低于对照组(12.76±5.6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胆固醇的平均每日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维生素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800?g RAE),病例组维生素A每日摄入量中位数(567.41?g RAE)高于对照组(490.59g RA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100mg),病例组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中位数(82.37mg)低于对照组(91.2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以及维生素E每日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矿物质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钾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1851.27mg,低于推荐摄入量(2000mg),而对照组钾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2133.82高于推荐摄入量(2000mg),且病例组患者钾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矿物质中钙、磷、钠、镁、铁、锌、硒、铜、锰元素等元素的每日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植物化学物摄入量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花色苷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0.39mg)低于对照组(0.9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大豆异黄酮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6.10mg)低于对照组(7.89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病例组叶黄素的每日摄入量中位数为(1085.19g),低于对照组(1546.6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围绝经期女性植物甾醇和番茄红素每日平均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及构成比5.1能量食物来源构成比两组围绝经期妇女中能量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类、肉制品类、豆类、鱼虾类以及其他,其中病例组能量食物来源的构成比分别为41.7%,26.6%,10.4%,8.3%和13%,对照组中构成比分别为40.3%、19.7%、12.5%、13.4%和14.1%。能量的食物来源构成比之间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56,P=0.041)。5.2蛋白质食物来源构成比两组围绝经期妇女蛋白质食物主要来源于豆类、谷物类、动物性食物类及其他,病例组的蛋白质食物来源的构成比分别为20.3%、3.6%、51.8%和24.3%,对照组构成比分别为25.7%、4.7%、40.6%和29%。蛋白质的食物来源构成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976,P=0.032)。5.3脂肪食物来源构成比病例组脂肪食物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的构成比分别为58.7%和41.3%,对照组的构成比分别为46.3%和53.7%。病例组中脂肪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对照组脂肪性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脂肪食物来源构成比来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687,P=0.015)。5.4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两组围绝经期妇女碳水化合物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类、薯类、蔬菜类以及其他。病例组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的构成比分别为64.4%、21.3%、8.6%和5.7%,对照组的碳水化合物来源构成比分别为56.2%、23.5%、13.5%和6.8%。碳水化合物食物来源构成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667,P=0.681)。6、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与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相关性6.1宏量营养素摄入量与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相关性在调整了研究人群基本信息因素(年龄、BMI、吸烟、饮酒等)和总能量对各项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的混杂因素干扰后,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能量(OR=2.81,CI0.46-17.08)、蛋白质(OR=0.67,CI 0.07-6.58)、脂肪(OR=0.9,CI 0.24-3.29)、碳水化合物(OR=0.64,CI 0.14-3.02)、膳食纤维(OR=0.74,CI 0.13-4.41)以及胆固醇(OR=0.9,CI 0.27-2.97)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6.2维生素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A的第四分位(OR=3.8,CI 3.53-15.8)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而维生素B1(OR=2.95,CI 0.7-12.5)、维生素B2(OR=1.36,CI 0.29-6.52)、烟酸(OR=0.45,CI 0.08-2.43)、维生素C(OR=0.73,CI 0.19-2.77)以及维生素E(OR=0.6,CI 0.15-2.4)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6.3矿物质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围绝经期妇女膳食中矿物质摄入量如钙(OR=0.69,CI0.20-2.34)、磷(OR=0.51,CI0.06-4.16)、钾(OR=0.23,CI 0.03-1.67)、钠(OR=1.46,CI 0.70-3.02)、镁(OR=2.16,CI 0.39-12.04)、锌(OR=3.98,CI 0.45-34.9)、硒(OR=0.91,CI0.16-5.32)、铜(OR=0.35,CI 0.07-1.83)和锰(OR=1.00,CI 0.2-4.93)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甾醇和花色苷的第四分位分别为(OR=1.56,CI 3.53-15.8)和(OR=0.22,CI 0.10-0.51),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呈现明显的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大豆异黄酮(OR=0.52,CI 0.24-1.12)、叶黄素(OR=0.57,CI 0.23-1.41)以及番茄红素(OR=0.63,CI 0.27-1.47)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无明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围绝经期女性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血压和血脂影响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病例组中的围绝经期妇女在蔬菜、豆制品类等膳食摄入量低于对照组,而肉制品摄入量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围绝经期妇女血脂血压可能与膳食中上述食物摄入量有关,适当提高蔬菜的摄入,减少肉制品的摄入量对降低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具有一定指导价值。两组围绝经期妇女在能量来源构成比、脂肪来源构成比有显着性差异,病例组的能量、脂肪主要来源于肉类,而对照组能量、脂肪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可见血压血脂异常的围绝经期女性膳食结构不均衡,应保持合理饮食。2、两组围绝经期女性在膳食纤维摄入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病例组低于对照组,膳食纤维在饮食中主要来源于全谷类、杂豆、薯类以及蔬菜等,说明围绝经期女性适当增加上述食物对降低血压血脂具有一定的意义。3、植物甾醇与花色苷的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妇女血脂血压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膳食中保持上述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降低围绝经期女性血脂血压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孙娜娜[5](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红星照耀中国》(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浅谈歌词的特点》《变化》《系列动漫片<熊出没>》《饮食禁忌》(节选)》文中提出

王晶[6](2020)在《江西蜜柑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抗癌、抗衰老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柑橘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柑橘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维持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柑橘果肉通常以鲜食、榨汁或加工成罐头进行利用,但同时产生的果皮、果渣等工业废料常被忽视,极大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造成资源浪费。本课题通过探究柑橘各个部分(皮、肉、渣)的酚类化合物组成与含量、抗氧化性活性、抗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柑橘提取物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在蛋白水平上探究其作用机理。通过动物实验,利用秀丽隐杆线虫衰老模型,研究果肉提取物的抗衰老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相关功能性产品提供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研究结果:(1)柑橘果皮、果肉及果渣都具有抗氧化活性,不同部位的活性差异较大。果皮中维生素C(45.72±4.01 mg/100 g FW)、总多酚(515.4±33.07 mg GAE/100 g FW)和总黄酮(512.0±10.66 mg CE/100 g FW)含量最高,果肉中含量较低(p<0.05)。通过HPLC法鉴定柑橘各部分酚类化合物组成,结果共得到12种酚类物质包括4种酚酸和8种黄酮,其中橙皮苷含量最高,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异。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均存在显着正相关性,果皮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和细胞抗氧化活性。(2)柑橘果皮游离态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的抗增殖活性最好,其EC50值为30.76±1.28 mg/m L。在单个的化合物中,川陈皮素(52.93±3.66μM)、桔皮素(91.38±4.02μM)、橙皮素(106.6±0.6μM)、甜橙黄酮(107.0±7.0μM)和橙皮苷(260.9±24.2μM)等的EC50值较低表现出较强的抗增殖活性。(3)进一步研究果皮游离态提取物抗癌机理。细胞周期的结果表明柑橘果皮游离态提取物可通过将Hep G2细胞阻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实验中发现经柑橘果皮游离态提取物处理Hep G2细胞24h后,各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并呈现剂量效应。Western blot分析发现柑橘果皮游离态提取物显着下调Cyclin D1与CDK4蛋白的表达水平,且呈现剂量依赖性。综上表明柑橘果皮游离态提取物可通过下调Cyclin D1和CDK4的表达及阻滞G1/G0期进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作用。(4)利用秀丽隐杆线虫衰老模型研究柑橘提取物的抗衰老活性。结果表明:经柑橘果肉游离态提取物处理,能显着延长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相比于对照组平均寿命(20.91±1.60天),最大剂量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至26.38±2.06天,实验组平均寿命提高了10.5-26.2%。柑橘果肉提取物还能提高线虫的应激能力,包括抗热应激、紫外辐照应激及氧化应激(百草枯损伤)等。同时,柑橘提取物延可降低线虫内的脂褐素的含量,提高线虫行动力,但是对生殖能力和身体长度变化的影响不大。此外柑橘提取物可以降低线虫体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的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延缓线虫衰老。(5)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对柑橘提取物抗衰老机理进行研究。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验结果表明柑橘提取物能够增加IIS(Insulin/IGF-I signaling pathway)通路上daf-16的表达,下调age-1的表达;增加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通路上skn-1和sek-1的表达,提高线虫应激能力;增加抗氧化酶基因(sod-3和gst-4)的表达,提高线虫对氧自由基的抵抗能力。GR1307、LG333突变株线虫与正常N2线虫株相比,经柑橘提取物处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线虫寿命无统计差异,表明daf-16和skn-1基因是柑橘提取物发挥抗衰老的活性的关键基因。

卢燕燕[7](2020)在《绿豆芽转录代谢关联分析及光信号调控微营养素变化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绿豆是我国传统经济作物,本文研究绿豆荚果发育过程维生素C及多酚类物质的代谢变化规律,结合多组学分析绿豆芽萌发过程的代谢调控网络,探究光调控强化绿豆芽营养品质的代谢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在绿豆荚果发育过程中,开花后8天的抗坏血酸、没食子酸、黄豆黄苷和总酚含量最高,VTC2和GME基因的协同作用对绿豆开花后8和17天的抗坏血酸含量增加至关重要,PAL、CHS和IFS基因表达与黄豆苷元、黄豆黄苷和总酚含量呈强正相关。(2)对绿豆芽萌发过程的代谢调控网络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关联分析,发现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中细胞分裂、环境胁迫、遗传信息加工、代谢调控等124个通路受到显着调控,涉及植物激素信号调控、一碳代谢、TCA循环、淀粉-蔗糖代谢以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进一步的研究发现,GA3和IAA在种子萌发早期过程发挥主要作用。(3)萌芽显着提高绿豆的维生素C、叶酸、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含量,绿豆芽的这些维生素含量比绿豆种子高达数倍。光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维生素的积累,特别是光周期条件;抗坏血酸、叶酸、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α-生育酚)在半光条件发芽6天时有最高含量,分别是绿豆初始含量的9.5、6.3、15.4和2.6(25.9)倍。(4)维生素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对控制植物中的维生素水平和改善植物的营养品质非常重要。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代谢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维生素C代谢途径关键基因PMI、GME、GLDH、Gal UR、DHAR和AO的表达与光响应绿豆发芽过程维生素C含量变化有紧密相关性。叶酸代谢途径关键基因GTPCH、ADCS、HPPK和DHFR对光信号敏感并对叶酸合成有调控作用。PDS和CHYB对光信号响应并对玉米黄质的合成有影响,LCYB是合成β-胡萝卜素的关键基因,LUT5、LUT1和ZE的表达与光调控叶黄素合成相关。维生素E代谢途径关键基因HPT、TC和TMT的表达与α-生育酚在光周期条件下的显着增加有关。另外,维生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半光和恒暗处理下,ASA、叶酸、维生素E(α-生育酚)和类胡萝卜素存在协同作用;而在恒光条件下,维生素C抑制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

章琳洁[8](2020)在《某高职院校女生贫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基于对南京某高职院校青少年女性血样中血红蛋白数据分析,判断是否贫血并计算贫血发病率,同时对血样中其他贫血相关成分:血清铁(Serum iron,SI)、未结合铁(Unsaturated Iron-Binding Capacity,UIBC)、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g saturation,TS)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贫血相关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膳食调查等对贫血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对比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前后的贫血治愈率、膳食摄入情况,探讨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对学生膳食情况的影响以及贫血改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取的方法,抽取南京某高职院校600名女生,进行全血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Serum iron,SI)等相关指标测定和膳食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筛检出贫血学生88名。将88例贫血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进行均衡性检验,确保干预前两组之间的血红蛋白含量、铁、蛋白质以及能量的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均告知贫血情况和饮食注意事项。对干预组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包含富含铁膳食干预、课堂健康教育以及家长健康信息干预。在干预期间,研究人员对干预组的学生有3次一对一指导,了解干预组学生的食物摄取情况,及时纠正,时刻监督干预组学生的饮食情况。对照组不进行上述相关干预实验。实验结束之后,对两组研究对象再次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主观感受调查以及膳食调查。结果:对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587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8.99%。根据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判断,587名女学生中检出缺铁性贫血患者88例,贫血的患病率为15.00%。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女学生的成绩、早餐情况、水果的食用频率、零食的食用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学生之间在生源地、母亲受教育程度、月经量、晚餐食用情况、动物性食物的食用频率以及肉类食物的食用量6个因素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学习成绩和动物性食物的食用频率可能收到其他混杂因素的干扰,P>0.05;生源地、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月经量、晚饭情况、肉类食物的食用量均为高职院校女学生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对贫血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生源地为农村、母亲具有高中及以上的文化水平以及能正常食用晚餐为该类学生贫血的保护因素(OR>1)。而肉类食物的食用量对发生贫血的保护作用随着食用量的增高而增高(OR=26.445)。贫血组女生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显着低于非贫血组,未结合铁和总铁结合力显着高于非贫血组(P值均<0.05)。贫血组血清铁水平为12.62±6.79μmol/L。进一步分析发现88名贫血女生普遍出现贫血相关自觉症状。贫血女学生各类食物均有摄入,每日人均能量的摄入量为RNIs的78%,总能量摄入不足,每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总量约为68.31g。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比较后发现,贫血女学生的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钙、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摄入均存在不足的情况。在开展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后,干预组有24人血红蛋白含量检测超过120g/L,贫血治愈率达54.5%,对照组为14人,治愈率31.8%,干预组的贫血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P<0.05)。干预组铁元素的每日摄入量为21mg(营养素摄入量数据呈偏态分布,取中位数),显着高于对照组17mg,两组数据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铁吸收相关的营养素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无显着性差异,维生素C的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情况,对于纠正学生贫血状况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刘祉嫣[9](2019)在《肇庆某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微量元素水平与膳食营养及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膳食是微量元素摄入的主要途径。目前国内外通过对微量元素及膳食营养的研究,在辅助疾病诊断及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本研究通过对学生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 ce,KAP)结合24小时膳食回顾问卷调查,评定各类营养素的摄入对体内微量元素的影响,并利用体质测试成绩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探讨体质健康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通过分析学生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差异,来指导学生的膳食营养,评价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对学生健康的影响,从而通过膳食营养和体质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干预学生的体质健康,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有效的、科学的依据。研究方法选取肇庆某院校护理专业在校生184名,通过KAP结合24小时膳食回顾法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HERMO X Series Ⅱ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头发样品进行微量元素的测定;联合专业测试人员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中所规定的项目及方法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研究结果1.营养知识得分情况良好;营养态度调查中74.46%的学生积极主动去了解营养知识;饮食不够均衡,饮食消费水平低,蔬菜、乳饮料、水产品的摄入没有达到摄入量,导致能量、脂肪摄入不足、维生素摄入不平衡。2.体质健康总体水平在及格阶段;BMI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学生所占比例高;800米跑成绩不及格率最高,一分钟仰卧起坐与立定跳远的成绩最好。3.184名学生发锌的超标率最高;钙、铁、锰元素缺乏严重;砷元素处于低暴露水平。4.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影响微量元素的平衡,其中头发微量元素钙与蛋白质、维生素A、营养素铁、铜、镁,镁元素与维生素A、维生素C、营养素钙,锰元素、维生素C和营养素锌呈正相关(P<0.05);锌元素与碳水化合物、铜元素与脂肪呈负相关(P<0.05)。5.影响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的主要微量元素有镁、锌、铜、铁、锰元素,其中镁元素与一分钟仰卧起坐,锌元素与50米跑,铜元素与体重、肺活量,铁元素与800米跑呈正相关(P<0.05);锌、镁元素与800米跑,锰元素与身高、一分钟仰卧起坐、肺活量呈负相关(P<0.05)。研究结论1.通过膳食调查发现学生的饮食消费水平偏低,膳食行为与结构不合理,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的摄入不足。2.膳食摄入导致学生头发中微量元素锌与铜元素超标、铁与锰元素缺乏严重,砷元素处于低暴露状态,从而影响了学生微量元素的不均衡。3.学生健康能力水平受到微量元素的影响,其中镁、锌、铜、铁、锰元素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魏浩[10](2019)在《γ-射线辐照对饲料微生物菌落及营养价值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畜禽健康养殖受到遗传、营养与饲养管理、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减少畜禽接触病原微生物是改善机体健康、降低发病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饲料原料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部分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可直接危害动物健康。γ-射线辐照灭菌是新近兴起的一种用于杀灭食物中病原微生物的新方法。试验选择了3个产地鱼粉、2种来源羽毛粉、2种来源肉粉、3种来源豆粕、3种来源复合维生素样品,经过0、3、6、9k Gy四个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处理,测定了不同辐照剂量对不同饲料原料的微生物菌落数量、氨基酸组分、抗营养因子含量、维生素含量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旨在探究不同饲料原料的适宜γ-射线辐照剂量。其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鱼粉中微生物菌落数量变异范围为3.5×101~9.1×104CFU/g,γ-射线辐照剂量为6k Gy时,鱼粉中微生物菌落降低至未检出水平;不同来源羽毛粉中微生物菌落数量变异范围为1.05×102~4.3×102CFU/g,γ-射线辐照剂量为9k Gy时,羽毛粉中微生物菌落降低至未检出水平;不同来源肉粉中微生物菌落数量变异范围为3.45×102~4.5×102,γ-射线辐照剂量为6k Gy时,肉粉中微生物菌落降低至未检出水平;不同来源豆粕中微生物菌落数量变异范围为4.35×103~3.4×104,γ-射线辐照剂量为9k Gy时,豆粕中微生物菌落降低至未检出水平;不同来源复合维生素中微生物菌落数量变异范围为4.85×103~4.9×104,γ-射线辐照剂量为9k Gy时,复合维生素中微生物菌落降低至未检出水平。(2)γ-射线辐照处理不影响不同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的氨基酸组成,但是9k Gy辐照剂量能够降低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尿素酶活性的水平,降低了复合维生素饲料中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的含量。γ-射线辐照处理不影响三种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鱼粉、羽毛粉、肉粉的体外蛋白质消化率。综上,γ-射线辐照能够显着降低不同来源饲料中的微生物菌落数量,但不影响其营养组成及蛋白质的体外消化率;能够显着降低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尿素酶等抗营养因子含量;能够降低复合维生素饲料中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的含量。该研究结果对于饲料中微生物菌落的控制,畜禽生产中动物健康的改善具有显着的生产价值,在饲料营养方案创新设计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四个桃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1 绪论
    1.1 桃的栽培历史
    1.2 桃的研究现状
        1.2.1 桃果实的营养成分研究
        1.2.2 桃果实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不同品种桃果实营养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可溶性固形物提取及测量方法
        2.2.2 可溶性糖提取及测定方法
        2.2.3 还原糖提取及测定方法
        2.2.4 可滴定酸提取及测定方法
        2.2.5 维生素C提取及测定方法
        2.2.6 氨基酸提取及测定方法
        2.2.7 蛋白质提取及测定方法
        2.2.8 矿质元素提取及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桃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含量差异
        2.4.2 桃果实矿质元素含量测定结果
        2.4.3 桃果实营养成分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不同品种桃果实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不同有效成分的提取
        3.2.2 总酚含量的测定
        3.2.3 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3.2.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3.2.5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3.2.6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3.2.7 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
    3.3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品种桃果实中总酚、总黄酮的含量比较
        3.4.2 桃果实中酚的组成及其含量
        3.4.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3.4.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4.5 铁离子还原能力测定
        3.4.6 酚类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结果与讨论
    4.1 研究结果
    4.2 讨论
        4.1.1 果实营养成分研究
        4.1.2 桃品种间酚类物质组成和含量差异
        4.1.3 桃果实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
    4.3 创新点
    4.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孕妇膳食营养及其体内叶酸、维生素D等营养素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样本量的确定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孕妇综合调查
        2.2 体格检查
        2.3 实验室检测
    3.相关定义及标准
        3.1 孕期分类
        3.2 体重指数分类
        3.3 膳食状况评价依据
        3.4 生化指标标准
        3.5 孕期贫血标准
        3.6 定性资料赋值表
    4.质量控制
        4.1 人员培训
        4.2 预调查
        4.3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
        4.4 实验室检测
        4.5 资料统计
    5.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叶酸和维生素D对孕妇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3)一种高效、准确测定油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溶液的配制
        1.3.2 鲜样品的前处理
        1.3.3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的检测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维生素C测定的标准工作曲线
    2.2 方法的回收率实验
    2.3 样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及精密度实验
    2.4 不同贮藏条件下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
    2.5 不同前处理条件下油菜幼苗中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
    2.6 液氮贮藏不同时间油菜幼苗的维生素C含量
3 讨论与结论

(4)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血脂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建立植物化学物数据库
    三、研究内容
    四、质量控制
    五、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
结果
    一、植物化学物数据库
    二、基本资料
    三、各类食物摄入量
    四、能量、营养素及植物化学物摄入量
    五、能量、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合物的食物来源及构成比
    六、膳食营养素和植物化合物摄入量与围绝经期女性血压或血脂相关性
讨论
    一、各类食物摄入情况
    二、能量、营养素与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围绝经期妇女对血脂、血压的影响
    三、植物化学物摄入量对围绝经期妇女血压血脂的相关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叶黄素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5)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红星照耀中国》(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浅谈歌词的特点》《变化》《系列动漫片<熊出没>》《饮食禁忌》(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语料介绍
    (一)汉译维
        1、《红星照耀中国》介绍
    (二)维译汉
        1、《浅谈歌词的特点》介绍
        2、《变化》介绍
        4、《饮食禁忌》介绍
二、译文
    (一)汉翻维
        1、《红星照耀中国》(第 145-178 页)译文
    (二)维翻汉
        1、《浅谈歌词的特点》译文
        2、《变化》译文
        4、《饮食禁忌》译文
三、原文
    (一)汉译维
        1.《红星照耀中国》(第 145-178 页)原文
    (二)维译汉
        1、《浅谈歌词特点》(新疆艺术杂志 18·4 第 56-57 页)原文
        2、《变化》原文
        4、《饮食禁忌》(第 1-44,101-134 页)原文
结语
致谢

(6)江西蜜柑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抗癌、抗衰老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柑橘概述
    1.2 柑橘植物化合物成分
        1.2.1 酚类物质概述
        1.2.1.1 酚酸类物质
        1.2.1.2 黄酮类物质
        1.2.2 维生素C
        1.2.3 其他化合物质
    1.3 柑橘活性研究进展
        1.3.1 抗氧化活性
        1.3.2 抗癌、抗肿瘤活性
        1.3.3 抗炎活性
        1.3.4 抗衰老活性
        1.3.5 其他活性
    1.4 衰老理论
        1.4.1 衰老理论学说
        1.4.1.1 氧化应激假说
        1.4.1.2 热量限制假说
        1.4.1.3 端粒衰老假说
        1.4.1.4 非酶糖基化衰老假说
        1.4.1.5 基因衰老理论
        1.4.1.6 DNA损伤理论
        1.4.2 衰老调控的研究模型
        1.4.2.1 果蝇模型
        1.4.2.2 老鼠模型
        1.4.2.3 秀丽隐杆线虫模型
        1.4.2.4 酵母模型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论文研究路线
第二章 柑橘各部分植物化合物及化学抗氧化活性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2.2.3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处理及水分测定
        2.3.2 维生素C含量测定
        2.3.3 植物化合物提取
        2.3.3.1 游离态植物化合物提取
        2.3.3.2 结合态植物化合物提取
        2.3.4 总酚含量测定
        2.3.5 总黄酮含量测定
        2.3.6 植物化合物组成分析
        2.3.7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
        2.3.8 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2.3.9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柑橘各部分形态特征及水分测定
        2.4.2 维生素C含量
        2.4.3 总多酚含量
        2.4.4 总黄酮含量
        2.4.5 植物化合物组成成分
        2.4.6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
        2.4.7 过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柑橘抗氧化、抗增殖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实验试剂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细胞复苏及培养
        3.3.2 细胞传代
        3.3.3 细胞毒性测定
        3.3.4 细胞抗氧化活性测定
        3.3.5 细胞抗增殖活性测定
        3.3.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3.3.7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3.3.8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
        3.3.8.1 细胞中总蛋白的提取
        3.3.8.2 蛋白样品浓度测定
        3.3.8.3 SDS-PAGE电泳
        3.3.8.4 蛋白质转移
        3.3.8.5 免疫印记
        3.3.9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细胞抗氧化活性
        3.4.2 细胞毒性及抗增殖活性
        3.4.3 柑橘果皮提取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3.4.4 柑橘果皮提取物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3.4.5 柑橘果皮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秀丽隐杆线虫衰老模型研究柑橘提取物抗衰老活性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试剂配制
        4.2.3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E.coil OP50 培养
        4.3.2 秀丽隐杆线虫的培养、传代、计数及同期化
        4.3.3 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实验
        4.3.4 秀丽隐杆线虫繁殖力实验
        4.3.5 秀丽隐杆线虫的脂褐素及身体长度实验
        4.3.6 秀丽隐杆线虫的行动力测定
        4.3.7 柑橘提取物对线虫急性损伤的影响
        4.3.7.1 热应激实验
        4.3.7.2 紫外应激实验
        4.3.7.3 百草枯氧化损伤实验
        4.3.8 柑橘提取物对线虫体内ROS含量影响
        4.3.9 柑橘提取物对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影响
        4.3.10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柑橘提取物化学成分鉴定
        4.4.2 柑橘提取物延长了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
        4.4.3 柑橘提取物对线虫的繁殖力的影响
    4.5 柑橘提取物对相关生理指标(行动力、脂褐素及身体长度)的影响
    4.6 柑橘提取物对线虫热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4.7 柑橘提取物对紫外损伤的保护作用
    4.8 柑橘提取物对百草枯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4.9 柑橘提取物对线虫体内ROS含量的影响
    4.10 柑橘提取物对线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柑橘提取物抗衰老分子作用机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柑橘提取物对线虫体内衰老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5.3.1.1 线虫总RNA提取
        5.3.1.2 反转录合成cDNA
        5.3.1.3 Real-time PCR衰老基因相关引物
        5.3.1.4 Real-time PCR检测相关衰老基因m RNA表达水平
        5.3.2 柑橘提取物对突变株寿命的影响
        5.3.3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柑橘提取物对体内相关基因mRNA的影响
        5.4.2 柑橘提取物对daf-16、skn-1 功能缺失线虫株寿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7)绿豆芽转录代谢关联分析及光信号调控微营养素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绪论
    1.1 绿豆和其芽苗概述
        1.1.1 绿豆和绿豆芽简介
        1.1.2 营养成分
        1.1.3 萌发代谢
        1.1.4 健康促进作用
        1.1.4.1 抗氧化活性
        1.1.4.2 抗糖尿病活性
        1.1.4.3 降血脂和降血压活性
        1.1.4.4 抗菌和抗炎活性
        1.1.4.5 抗癌活性
    1.2 植物转录代谢组学的研究和应用
        1.2.1 转录组学
        1.2.2 代谢组学
        1.2.3 多组学关联分析应用
    1.3 微营养素合成代谢及其光信号调控研究
        1.3.1 维生素C
        1.3.1.1 维生素C简介
        1.3.1.2 维生素C生物合成和再生
        1.3.1.3 光信号对维生素C的影响
        1.3.2 叶酸
        1.3.2.1 叶酸简介
        1.3.2.2 叶酸生物合成
        1.3.2.3 光信号对叶酸的影响
        1.3.3 类胡萝卜素
        1.3.3.1 类胡萝卜素简介
        1.3.3.2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
        1.3.3.3 光信号对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1.3.4 维生素E
        1.3.4.1 维生素E简介
        1.3.4.2 维生素E生物合成
        1.3.4.3 光信号对维生素E的影响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4.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维生素C和多酚合成代谢规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材料采集
        2.3.2 植物化学物提取
        2.3.3 总酚测定
        2.3.4 多酚和维生素C的测定
        2.3.5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3.6 RNA提取、cDNA合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2.3.7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维生素C含量变化
        2.4.2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维生素 C 代谢的关键基因表达
        2.4.3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多酚含量变化
        2.4.4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多酚合成的关键基因表达
        2.4.5 绿豆荚果发育过程总抗氧化能力的动态变化
        2.4.6 维生素 C、多酚和其代谢相关基因及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转录代谢组学关联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原料
        3.2.2 RNA提取和测序
        3.2.3 绿豆代谢物谱的GC-MS分析
        3.2.4 LC-MS测定内源激素
        3.2.5 qRT-PCR检测基因表达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转录测序结果
        3.3.2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基因表达模式
        3.3.3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代谢组差异
        3.3.4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碳水化合物代谢
        3.3.5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氨基酸积累
        3.3.6 绿豆芽形态建成过程激素代谢和信号传导
        3.3.7 qRT-PCR验证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光信号调控绿豆芽微营养素合成代谢规律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4.2.2 水分含量测定
        4.2.3 维生素C提取和测定
        4.2.4 叶酸提取和测定
        4.2.4.1 试剂配制
        4.2.4.2 叶酸提取
        4.2.4.3 微生物法测定
        4.2.4.4 HPLC测定
        4.2.5 类胡萝卜素提取和测定
        4.2.6 维生素E提取和测定
        4.2.7 RNA提取、cDNA合成和定量实时PCR
        4.2.8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光信号对绿豆芽水分含量和物理形态的影响
        4.3.2 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C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
        4.3.2.1 光信号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4.3.2.2 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C生物代谢的影响
        4.3.2.3 维生素C含量和其代谢相关基因的关联
        4.3.3 光信号对绿豆芽叶酸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的影响
        4.3.3.1 光信号对绿豆芽叶酸含量的影响
        4.3.3.2 光信号对绿豆芽叶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4.3.3.3 叶酸含量和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关联
        4.3.4 光信号对绿豆芽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的影响
        4.3.4.1 光信号对绿豆芽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4.3.4.2 光信号对绿豆芽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4.3.4.3 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关联
        4.3.5 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E含量及其合成代谢的影响
        4.3.5.1 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4.3.5.2 光信号对绿豆芽维生素E生物合成的影响
        4.3.5.3 维生素E含量和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关联
        4.3.6 维生素关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某高职院校女生贫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某高职院校女生贫血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2 体质测量和贫血情况
        2.3 贫血影响因素
        2.4 贫血自觉症状调查
        2.5 贫血患者膳食调查结果
    3 讨论
        3.1 贫血发病率
        3.2 血清生化指标与贫血
        3.3 贫血患者体质指数分布状况
        3.4 贫血患者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3.5 贫血主观感觉与症状
        3.6 贫血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某高职院校女生贫血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评价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后贫血改善状况
        2.2 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后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比较
        2.3 复合式营养健康干预后能量及营养素摄入达标率比较
    3 讨论
        3.1 干预后能量及各营养素改变
        3.2 干预后贫血改变
        3.3 建议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青少年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及干预措施的现况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9)肇庆某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微量元素水平与膳食营养及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微量元素的概况及研究进展
    1.2 微量元素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1.3 微量元素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1.4 微量元素对膳食营养及体质健康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微量元素的检测
    2.3 问卷调查
    2.4 体质健康水平的检测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头发中微量元素检测结果
    3.2 问卷调查结果
    3.3 能量、营养素摄入量与头发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结果
    3.4 体质健康水平测试结果
    3.5 头发中微量元素与体质健康测试值的相关性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膳食营养对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2 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的检测情况与膳食营养
    4.3 头发中微量元素对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10)γ-射线辐照对饲料微生物菌落及营养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名词缩写符号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饲料中的细菌数量及灭活方式
    1.2 γ-射线辐照处理的概念及引发的理化特性
        1.2.1 γ-射线辐照处理的概念及原理
        1.2.2 γ-射线辐照处理饲料原料剂量的确定
        1.2.3 γ-射线辐照处理饲料原料结果的影响因素
    1.3 γ-射线辐照处理饲料原料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1.3.1 γ-射线辐照对饲料中微生物菌落数量的影响
        1.3.2 γ-射线辐照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及营养组成的影响
        1.3.3 γ-射线辐照对饲料原料饲喂价值的影响
    1.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存在的问题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γ-射线的来源及饲料原料的选择
        2.1.2 试验试剂
        2.1.3 试验仪器
    2.2 常规管理及基本流程
    2.3 试验方法
        2.3.1 饲料中微生物菌落数量的检测
        2.3.2 蛋白质饲料中氨基酸组成的检测
        2.3.3 豆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检测
        2.3.4 维生素饲料中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含量检测
        2.3.5 饲料体外消化率的检测
    2.4 数据统计及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不同剂量γ-射线处理对饲料中微生物菌落数量的影响
    3.2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蛋白质饲料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2.1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鱼粉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2.2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肉粉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2.3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羽毛粉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2.4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豆粕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3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3.3.1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豆粕中尿素酶活性的影响
        3.3.2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豆粕中大豆抗原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饲料中维生素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动物源蛋白质饲料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3.5.1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鱼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3.5.2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肉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3.5.3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对羽毛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4 分析与讨论
    4.1 不同饲料原料使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与微生物菌落数量的关系
    4.2 不同饲料原料使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与饲料原料组分变化的关系
    4.3 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处理与动物源蛋白质饲料体外消化率的关系
    4.4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 [1]四个桃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熊孝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孕妇膳食营养及其体内叶酸、维生素D等营养素状况研究[D]. 古丽柯孜·艾力.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8)
  • [3]一种高效、准确测定油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J]. 王超,匡列琼,潘昱颍,顿小玲,王新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1(02)
  • [4]围绝经期女性膳食植物化学物摄入量与血脂血压相关性的研究[D]. 王敏.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红星照耀中国》(节选);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浅谈歌词的特点》《变化》《系列动漫片<熊出没>》《饮食禁忌》(节选)[D]. 孙娜娜. 新疆大学, 2020(07)
  • [6]江西蜜柑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抗癌、抗衰老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D]. 王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绿豆芽转录代谢关联分析及光信号调控微营养素变化规律[D]. 卢燕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某高职院校女生贫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 章琳洁. 东南大学, 2020(01)
  • [9]肇庆某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微量元素水平与膳食营养及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 刘祉嫣.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2)
  • [10]γ-射线辐照对饲料微生物菌落及营养价值的影响[D]. 魏浩.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