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报

大同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报

一、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窦艳星[1](2020)在《黄土丘陵区不同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稳定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土壤有机碳(SOC)作为土壤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在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壤健康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黄土丘陵区在植被不断恢复的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储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不同小流域因其植被恢复的侧重点不同,恢复的效应可能也不同,是否会对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造成不同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黄土丘陵区4个不同小流域(坊塌流域、纸坊沟流域、董庄沟流域及杨家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将土壤有机碳库按照周转时间划分为:土壤活性碳库、土壤缓效性碳库及土壤惰性碳库,通过野外采样、室内培养及实验测定,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综合解释,探究不同小流域内土壤各有机碳库的含量变化特征、周转时间、分解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辨析不同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稳定性变化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固碳效应的评估提供一些实践指导和数据支撑。其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小流域之间,自然恢复下的董庄沟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较其他三种小流域更强。农业种植为主型下的坊塌流域,0-20cm土层活性有机碳库、缓效性有机碳库及惰性碳库所占比例高于20-40cm土层,且所占比例的顺序为:惰性碳库>缓效性碳库>活性碳库;整体上,各植被恢复措施下的缓效性有机碳库及惰性碳库所占比例均高于撂荒地,而活性碳库则低于撂荒地。植被恢复为主型下的纸坊沟流域,0-20cm和20-40cm土层活性碳库和缓效性碳库所占比例整体上均高于撂荒地,惰性碳库所占比例则只有表层的高于撂荒地,三库所占比例表现为缓效性碳库>惰性碳库>活性碳库。自然恢复下的董庄沟流域和人工恢复下的杨家沟流域,土壤有机碳各库所占比例顺序均为:惰性碳库>缓效性碳库>活性碳库。(2)不同小流域之间,自然恢复下的董庄沟流域活性碳库周转时间最慢(3.47-20.16d),其土壤有机碳的活性最低,稳定最高,而农业种植为主型下的坊塌流域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周转最快(3.98-8.40d),其稳定性较差。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特征呈现出一致的规律,即分解的前期阶段,分解速率较快,约在5天之内达到最大值,随后分解速率逐渐降低,直到最后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农业种植为主型下的坊塌流域、植被恢复为主型下的纸坊沟流域、自然恢复下的董庄沟流域,表层的活性有机碳库周转时间高于下层;植被恢复为主型下的纸坊沟流域、人工恢复下的杨家沟流域及自然恢复下的董庄沟流域,表层的缓效性碳库周转时间均较短;惰性碳库的周转时间主要受当地年平均气温的影响,而纸坊沟流域和坊塌流域邻近,董庄沟流域和杨家沟流域毗邻,因此,坊塌流域和植纸坊沟流域的土壤惰性碳周转时间接近一致(325.34a),而董庄沟流域与杨家沟流域的土壤惰性碳周转时间保持一致(336.81a)。(3)不同小流域下,受植被类型、坡度、降水等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不同。SOC含量在人工恢复下的杨家沟流域最高(6.88-11.56g.kg-1),农业种植为主型恢复下的坊塌流域最低(2.83-6.16g.kg-1)。与人工恢复下的杨家沟流域相比,自然恢复下的董庄沟流域SOC含量较低,与农业种植为主型下的坊塌流域相比,植被恢复为主型下的纸坊沟流域SOC的含量较高。土壤含水率变化范围在植被恢复为主型下的纸坊沟流域最大,农业种植为主型恢复下的坊塌流域次之,人工恢复下的杨家沟流域最低;0-2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均低于20-40cm土层;就土壤pH而言,自然恢复下的董庄沟流域和人工恢复下的杨家沟流域土壤pH较为接近,而农业种植为主型下的坊塌流域和植被恢复为主型下的纸坊沟流域的土壤pH较为接近,且相比董庄沟和杨家沟流域,坊塌流域和纸坊沟流域的pH更高。土壤全氮(TN)含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为自然恢复下董庄沟流域的TN含量最高(0.28-1.10g.kg-1),人工恢复下的杨家沟流域次之(0.29-0.71g.kg-1),植被恢复为主型下纸坊沟的最低(0.15-0.0.32g.kg-1)。不同小流域下土壤全磷(TP)的含量差异性较小。(4)不同小流域下,杨家沟流域的植物各器官碳含量最高,董庄沟流域的次之,坊塌流域的最低;除杨家沟流域外,其它3个小流域内植物各器官的碳含量均表现为叶片>枝>根。董庄沟流域的地上生物量最高,纸坊沟流域的次之,坊塌流域和杨家沟流域的最低。就地下生物量而言,4个小流域内表层的地下生物量均高于下层;且表层和下层,杨家沟流域和董庄沟流域,地下生物量较高,纸坊沟流域居中,坊塌流域最低。(5)黄土丘陵区丘陵沟壑区的土壤微生物丰富度高于高塬沟壑区,而微生物量则表现为高塬沟壑区高于丘陵沟壑区。董庄沟流域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较高,杨家沟流域的MBC和MBN较低。不同小流域之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差异较小,而以农业种植恢复为主型下的坊塌流域和植被恢复为主型下的纸坊沟流域所属的丘陵沟壑区与人工恢复下的杨家沟流域和自然恢复下的董庄沟流域所属的高塬沟壑区之间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尤其是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坊塌流域和纸坊沟流域高于董庄沟和杨家沟流域。(6)4个小流域在植被恢复后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其中自然和人工恢复下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提高效果较为显着,且各小流域内,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与SOC含量密切相关。坊塌流域和纸坊沟流域内,各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均以微团聚体为主,而董庄沟和杨家沟流域内各植被恢复措施下则以大团聚体为主;与人工恢复下的杨家沟流域相比,自然恢复下的董庄沟流域大团聚体比例更高。整体看,杨家沟流域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最强(K值为0.1678-0.1970)。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含水率、容重pH及全磷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所占比例、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土壤可蚀性(K值)的影响不同,而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所占比例、MWD及K值的影响大致相同。(7)不同小流域下,土壤有机碳库含量及其稳定性主要受MBC含量、SOC含量、大团聚体所占比例及土壤真菌和细菌丰富度的影响。其中土壤活性碳库的稳定性主要受MBC含量、SOC含量、0.25mm-0.5mm土壤团聚体所占比例、MWD值及K值的影响较大;土壤缓性碳库的稳定性主要受>5mm团聚体所占比例和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较大,且前者起促进作用,后者起减缓作用;土壤惰性碳库的稳定性主要受TN、TP、MBC含量、pH、0.5-5mm团聚体所占比例及土壤容重(BD)的影响,且除BD外,其它指标均起到促进作用。(8)自然恢复下的董庄沟流域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较农业种植恢复为主型的坊塌流域、植被恢复为主型的纸坊沟流域及人工恢复下的杨家沟流域更强,因此其土壤固碳能力也比其他三个小流域更强。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物理保护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的影响较植被生物量及各器官含碳量更为显着。

姚润枝[2](2016)在《生境调整对地面蜘蛛多样性的影响 ——以北京地区平原造林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北京平原造林中退耕还林对地面蜘蛛群落的影响,分别于2014和2015年3月~9月,采用陷阱法对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退耕还林第2年和第3年的新建人工林带及相邻原非作物生境林带中地面蜘蛛的活动密度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分析地面蜘蛛在新建林带中的种群重建情况:1)退耕还林后蜘蛛类群发生改变,部分农田蜘蛛消失,林业或广生性地面蜘蛛种类增加;2)退耕还林后该地区采集到的地面蜘蛛的物种数量高于退耕还林前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增加;3)狼蛛科作为该地区主要优势类群地面蜘蛛在生境调整后的过渡时期对新建林带有良好的适应性;4)2014年原非作物生境林带和新建林带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之间都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均匀性指数不存在显着差异,2015年两个林带的多样性指数仍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丰富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均匀性指数不存在显着差异;5)退耕还林后第3年新建林带和相邻的非作物生境林带中地面蜘蛛的活动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近;6)2014年该地区的优势种地面蜘蛛为:白纹舞蛛Alopecosa albostriata (40.41%)、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20.89%)和利氏平腹蛛Gnaphosa licenti (10.10%),2015年该区域的优势种地面蜘蛛为:白纹舞蛛(33.76%)、利氏平腹蛛(15.23%)、赫氏豹蛛P.hedini (10.84%)、星豹蛛(10.80%);7)在退耕还林初期优势种蜘蛛活动密度对整个生境的地面蜘蛛的活动密度起到了支撑作用。退耕还林通过改变原有农田生态系统的植被种类、结构、人为管理等方式,使原有农田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随着年份的增加,新建林带地面蜘蛛丰富度的增加,某种优势种地面蜘蛛的密度不足以单独支撑整个生境地面蜘蛛活动密度的峰值。本研究结果表明:顺义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3年后,新建人工林仍处于生境重建阶段,未完全达到稳定状态。持续研究退耕还林对地面蜘蛛的类群变化的影响对生境受到干扰后生物群落变化过程的认识有理论意义。

王周[3](2011)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青海省大通县为案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本文以青海省大通县为典型案例,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发展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首先介绍大通县的自然概况和退耕还林概况,为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建立提供事实依据;其次参考国内外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大通县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大通县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体系,为全文的效益分析研究列出了基本框架;随后又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并制定了科学的评价方法,确保了效益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最后对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进行详细的生态效益评价,提出了一些极具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并得出了系统全面的评价结论,如下: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条一级指标,11条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保护水资源效益,固碳制氧效益、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保育土壤效益、净化环境效益。大通县2010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7190.059万元。其中保护水资源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23.34%;固碳制氧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62.91%;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6.17%;改善小气候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5.47%;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1.92%;净化环境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0.19%。

赵从举,毕华,张斌,吴倡仪[4](2011)在《海南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政策的效果评估》文中认为根据海南地域特点,通过实地调研,评估了海南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保育环境、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85.7%的农户支持退耕还林(草)政策;68.5%的农户基本满意目前的现金补贴标准;退耕还林之后,39.2%的农户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定位不明确;37.0%的农户的陡坡地部分或全部未退耕。指出进一步优化退耕还林(草)政策,对防止退耕反弹,保护环境,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董文斌[5](2010)在《复壮改良措施对过马营地区退耕还草多年生人工草地土壤及植被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过马营镇,选择2003年退耕还草的退耕地上建植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人工草地作为试验样地,根据试验要求,将试验样地分为三块处理样地,处理1:于2008年6月中旬用青引1号燕麦(Avena sativa cv. Qingyin No.1)+垂穗披碱草混播重新建植人工草地;处理2:2008年6月中旬进行划破草皮+施肥改良人工草地;处理3:未实施任何改良措施作为对照。通过对不同改良措施退耕还草人工草地的群落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牧草营养成分动态及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和分析,旨在了解改良措施对退化人工草地的影响,结果如下:1.改良当年,处理1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由3种植物组成,隶属2科3属,优势种为燕麦,优势度为77.2%。处理2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由4种植物组成,隶属3科4属,优势种植物为垂穗披碱草,优势度为87.9%。对照样地植物群落由6种植物组成,隶属4科6属,样地优势种为垂穗披碱草,优势度为66.5%。在第2年,处理1人工草地由4种植物组成,隶属2科3属,优势种为垂穗披碱草,优势度为71.9%,处理2人工草地由5种植物组成,隶属3科5属,优势种为垂穗披碱草,优势度为67.9%,对照样地由6种植物组成,隶属4科6属,优势种为垂穗披碱草,优势度为60.5%。在改良第1年和第2年,未改良人工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两种改良的人工草地。在改良第2年,两种改良人工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比改良当年有增加的趋势。2.从08年7月中旬到08年九月中旬随着生长期的推移,各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均呈现单峰型的变化趋势。其中对照样地和处理2人工草地的地上生物量的最高值都出现在8月23日,地上生物量分别为223.8 g/m2、283.1 g/m2,处理1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9月3日,地上生物量为361.7 g/m2。两种改良的人工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在各个采样时期均高于对照样地,且处理1人工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在各个采样时期均高于处理2人工草地。3.在改良第1年,处理1人工草地较对照草地地上生物量提高了45.3%,处理2人工草地较对照草地地上生物量提高了26.5%。在改良第2年,处理1人工草地较对照草地地上生物量提高了41.4%,处理2人工草地较对照草地地上生物量提高了28.7%。从经济类群来看,在改良第1年和第2年,两种改良人工草地的禾草比例均高于对照样地,两种改良的人工草地的禾草比例均达到97%以上,处理1人工草地的禾草比例均高于处理2人工草地。4.在改良第1年,处理1人工草地较对照样地优势种高度提高了21.8%,处理2人工草地较对照样地优势种高度提高了30.9%,在改良第2年,处理1人工草地较对照样地优势种高度提高了32.6%,处理2人工草地较对照样地优势种高度提高了46.8%。与第1年相比,对照样地的优势种高度在第2年有下降的趋势,两种改良人工草地的优势种高度在改良第2年有上升的趋势。5.在08年7月17日08年9月18日随着生长季的推移各人工草地牧草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而粗纤维含量随着生长季的推移呈上升趋势。其中两种改良的人工草地粗蛋白含量在各个采样时期均高于未改良的对照样地,且处理1人工草地粗蛋白含量在各个采样时期均高于处理2人工草地。而各类型人工草地的牧草粗纤维含量最高值呈现为对照样地>处理2>处理1。6.在改良第1年和第2年,人工草地不论改良人工草地还是未改良对照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而pH值则表现为相反趋势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总体上来看,在改良第1年和第2年,两种改良人工草地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氮含量均高于对照样地,各人工草地的pH值在8.27~9.16范围变化,表明各类型人工草地土壤均偏碱性。

尹少华,宋笑月,肖建武[6](2010)在《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文中提出通过对2006年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保水效益、固土保肥效益、固碳制氧效益、生物多样性效益进行价值计量与评估,结果表明:2006年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为523 495.69万元。其中:固碳制氧价值为261 204.54万元,占总值的49.9%;生物多样性价值为133 923.41万元,占总值的25.58%;固土保肥价值为98 880.74万元,占总值的18.89%;森林保水价值为29 487.00万元,占总值的5.63%。

郭建英[7](2010)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全面分析总结国内外现有退耕还林工程监测与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黄土丘陵区的吴起县为研究地点,通过对当地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草)地的植物多样性、群落生产力、土壤理化性状、林地水文效应及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退耕还林后当地生境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并在实地调研与监测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相对客观、全面、科学、准确、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确立了符合当地退耕还林(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得出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贡献率。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认识与结果如下:(1)退耕还林工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10年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转化。耕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66.51%,减少的旱地主要转化为灌木林地;林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212.61%,主要由退耕地和草地造林转化而来;草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主要是荒草地、中覆盖度草地转向高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地;居民建设地面积比退耕前增加了105.03%,水域用地面积比退耕前减少26.1%,主要是线状水系减少,水库、湖泊面积有所增加。(2)退耕还林工程优化了植物群落结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速了对当地脆弱环境的修复,造林10年后,地带性植被长芒草、糙隐子草在不同的林地类型中均有分布,且与天然草地的重要值相近,林草群落结构已趋于稳定;从促进林下植被的多样性方面来看,沙棘×山杏混交林是吴起县相对最适合的混交林,对促进植被的恢复效果较佳;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的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差异,除了油松和山杏纯林的枯落物生物量较小外,其他林地的枯落物生物量均大于天然草地;封育对草地环境的改善较为明显,由以一年生旱生植物为主的草本群落演替为由地带性植被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为建群种的多年生草本群落,植被覆盖度由20%增加到75%,封育7年后的生物量比未封育草地提高317.89%。(3)退耕还林工程改善了退化的土壤环境。①实施退耕还林后,退耕地土层之间的孔隙度变幅很小,而农耕地和天然草地的非毛管孔隙度锐减很大,不利于下渗过程的持续进行;除了沙棘林地外,其他林地表层土壤容重明显低于下层,在各类型地中农田的上下层差异最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主要以粗粉粒为主,退耕地的粘粒总体含量均高于农田;土壤有机质增加明显,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全量氮、磷、钾在不同林种、林带间、土层的差异均不显着,不同林地间的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之间的差异不显着,但不同土层间的差异极显着;封育7年后,随封育时间的增加,封育草地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容重不断减小、孔隙度不断增大;土壤养分除全磷、速效磷外,其他养分含量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且土壤养分表聚性明显。(4)退耕还林工程初步形成了森林水文效应。不同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的林冠截留量都较高,变幅在0.07~0.52mm之间,截留量最大的的是柠条林(0.52mm),截留量最小的是山杏林(0.07mm);沙棘×山杏混交林的渗透速率最大,为1.72 mm/min,山杏林地的稳渗速率最低,仅0.36mm/min。(5)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显着的生态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林地覆盖率由退耕前的12.3%提高到38.4%;累计涵养水源35405.03万m3、减少土壤侵蚀物质6032.24万t、固定CO2总量821.88万t、制氧总量276.95万t、吸收SO2总量5.41万t、滞尘总量0.62万t;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的生态效益经相对支付意愿系数调整后的总价值为58.61亿元,水土保持效益价值所占比例最大,共为52.7%,其中保育土壤价值占生态效益总价值30.4%,保护水资源价值占22.3%、固碳制氧价值占25.3%、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占19.1%、净化环境价值占0.3%、改善小气候价值占2.6%。(6)退耕还林工程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当地取得了较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9.75亿元,其中林木价值1.79亿元、牧草价值6.41亿元、林果产品价值1.55亿元;退耕还林后有38.2%的劳动力转移到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2008年农林牧总产值比退耕前1998年增加了97.8%,退耕还林后粮食产量并没有与退耕地面积成同比减少,退耕后人均粮食379 kg,高于我国现在的人均年消费口粮的206 kg,高45.6%,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36.9%速率递增,收入结构多样化,打工经商的收入所占比例较大,占人均收入32.7%。总体来看退耕还林工程不仅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功能,而且具有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等功能。其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的效益比例得当。所取得的综合效益中,生态效益所占的比例最大,为63.08%,其次为经济效益,其所占比例为21.35%,社会效益的比例最小,为15.57%,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说明文章中构建的评价体系是正确的、科学的、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朱玉雯[8](2008)在《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人数最多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其理论与应用研究是当前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作为退耕还林工程评价的基础工作之一的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其根本任务就是如何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合理评价,揭示现有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将来发展的方向,为退耕还林工程评价提供依据。因此,研究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对于退耕还林工程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为对象,以经济学、生态学、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自然价值论为理论基础,对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湖南省林业发展有所裨益。具体研究如下:(1)通过借鉴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实际情况和基本特征,运用会内会外法和Delphi法,构建了2级3类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以构建的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研究,具体包括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和经济效益评价)、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专家评价和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绩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大于其经济效益,且工程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其投入,表明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良好。(3)分析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环境因素,以及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后续政策进行了专门研究,主要从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偿政策、管理政策和后续产业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措施,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赖亚飞[9](2007)在《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绿色GDP核算》文中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政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如何科学、合理评价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陕北黄土区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退耕还林影响因素及国内外森林效益评价指标基础上,根据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特征、主要问题以及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建立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益分析评价及其价值核算,探索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绿色GDP核算方法,为科学评价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提供理论与技术方法。(1)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分析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与退耕政策是影响退耕还林效益主要因素,而且吴起县石油工业虽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水、土环境污染,对退耕还林工程也带了一些负面影响,但石油工业通过财政收入直接反哺农业和增加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减少对土地压力、恢复重建工业用地植被等方式促进了退耕还林工程,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2)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计算出吴起县1999-2004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并通过相对支付意愿系数修正后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3.7亿元,其中保护水资源价值为2.4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17%;保育土壤价值为5.1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37%;固碳制氧价值为3.0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22%;净化环境价值为1.1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8%;改善小气候价值为0.17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1%;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为2亿元,占生态效益总价值15%;预计2007年生态效益达到32.9亿元。(3)采用成本法、市场价值法计算出吴起县6年退耕还林工程林木潜在价值和牧草价值分别为3.0和6.3亿元。吴起县6年退耕还林工程的总投入13.1亿元,效益的总价值为22.9亿元。年均净效益为1.6亿元。(4)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2004年比1998年农林牧生产总值增加了15.7%;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76元速度稳步增长;有39.8%的劳动力转移到种植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5)采用机会成本法核算出退耕还林工程2002~2004年林草消耗水资源价值分别为0.7亿元、0.8亿元、0.9亿元。扣除退耕还林工程投入成本和林草消耗水资源的生态成本,吴起县2002~2004年退耕还林工程绿色GDP分别为8.5亿元、9.6亿元,12.0亿元,分别比当年GDP增加了43%、42%、31%。

高国雄[10](2007)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文中提出纵观国内外关于人工植被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小尺度、单目标和简单的对比分析研究,而对于如何建立高效、稳定、优化的人工植被配置模式,怎样从根本上保证人工植被建设高效发展,维持结构稳定性和功能持续性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研究。科学、系统地对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和有效调控,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系统工程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区域标准地调查与定位试验相结合、单项技术与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相结合、定位对比观测与实验分析相结合,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的结构配置、生态功能和调控技术,建立了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防风固沙林的生态功能,提出了适应不同立地类型的人工植被合理结构、优化配置模式及调控技术,为科学指导防沙治沙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在区域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广泛性、关联性和系统性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采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模型,从大尺度对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立地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照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立地分区划分和树种选择研究,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主要树种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排序:灌木为花棒H.scoparium(1.0)>踏郎Hedysarunlaeve(0.86)>沙柳Salix psammophila(0.84)>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0.83)>紫穗槐Amorpha fruticasaL(0.77)>沙地柏Sabinavulgaris(0.65);乔木依次为合作杨Populus opera(1.0)>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in(0.70)>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0.66)>油松Pinustabulueformis Carr.(0.60)>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t.(0.58)。(2)从植被群落及景观格局特征与动态新角度研究了人工植被演替规律及其机理。研究表明,榆林沙地植被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片结构,根据立地条件的差异,分别形成以踏郎和紫穗槐为优势建群种的两类群落;引起植被群落演替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水分变化和人类活动;在人工林的介入下,沙地植被经历天然稀疏草本阶段——人工灌木固沙林阶段——人工灌木+天然草本阶段——天然草本优势种阶段的演替过程,使植被层次结构更加复杂,功能趋于稳定。(3)采用动态仿真理论系统地研究了人工植被的结构配置,提出了基于土地资源限制的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基于水量平衡的合理密度和基于防护功能的合理空间结构。其中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应为35%左右,林草植被总体覆盖率应为70%左右;主要灌木种的合理密度应为沙柳3621株/hm2、花棒763株/hm2、踏郎4729株/hm2、紫穗槐4892株/hm2、柠条3490株/hm2;防护林带空间结构配置应为稀疏型结构,主林带平均疏透度40%-50%,分层疏透度之差不超15%为宜,主林带间距150~200 m、副林带间距200~300 m为宜,林带走向应垂直于主害风向(宽带)或呈45。以上夹角(窄带)。同时,筛选设计了适合不同立地类型的最佳结构配置模式,包括防风固沙林52种,农田防护林18种,用材林8种,水域防护林9种,道路防护林22种。(4)在对人工植被的防风固沙、小气候调节、改良土壤、水文效应、生物效应等单项生态效益监测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对五种主要固沙灌木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按评价得分排序为踏郎(40.81)>紫穗槐(39.13)>柠条(37.43)>沙柳(37.31)>花棒(35.19)。反映了沙丘迎风坡以踏郎最佳;丘间地以营造紫穗槐较好;花棒、沙柳两处均可。采用混交造林,可以增加结构稳定性,提高生态效益。(5)对仿拟自然的人工植被稳定结构调控技术研究表明,人工调控可以改善林地环境,增强林分结构与功能的稳定性。其中平茬时间以冬春季休眠期进行为好,平茬间隔期以5年左右为宜;放牧利用应实行轮封轮牧,放牧后应封育2年以上;飞播时间应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上旬为宜,飞播植物种以花棒、踏郎、沙蒿(Artemis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为主,播种量以单播踏郎11.3-15.0kg/hm2、花棒15.0-22.5kg/hm2为宜,混播量以7.5kg/hm2较为适宜;人工造林以春季为好,采用容器育苗、大坑深栽、埋土越冬、覆盖保水、生根粉、保水剂等造林技术,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尤其对常绿树种和困难立地造林,效果更好。

二、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区不同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稳定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1.3.2 土壤有机碳库的表征及含量
        1.3.3 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特征
        1.3.4 土壤有机碳库的周转
        1.3.5 土壤有机碳库含量、分解及周转的影响因素
        1.3.6 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库的研究进展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野外采样
        2.2.3 室内分析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土壤有机碳库含量变化特征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坊塌流域土壤各碳库含量的变化特征
        3.1.2 纸坊沟流域土壤各碳库含量的变化特征
        3.1.3 董庄沟流域土壤各碳库含量的变化特征
        3.1.4 杨家沟流域土壤各碳库含量的变化特征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特征及其稳定性
    4.1 结果与分析
        4.1.1 坊塌流域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特征及稳定性
        4.1.2 纸坊沟流域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特征及稳定性
        4.1.3 董庄沟流域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特征及稳定性
        4.1.4 杨家沟流域土壤有机碳分解动态特征及稳定性
    4.2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坊塌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5.1.2 纸坊沟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5.1.3 董庄沟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5.1.4 杨家沟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5.2 讨论
    5.3 小结
第六章 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植物器官碳含量变化特征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小流域下地上生物量变化特征
        6.1.2 不同小流域下地下生物量变化特征
        6.1.3 不同小流域下植物各器官碳含量特征
    6.2 讨论
    6.3 小结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和遗传多样性特征
    7.1 结果与分析
        7.1.1 不同小流域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
        7.1.2 不同植被恢复为主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7.2 讨论
    7.3 小结
第八章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特征
    8.1 结果与分析
        8.1.1 不同小流域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特征
        8.1.2 不同小流域下土壤团聚体水稳性
        8.1.3 不同小流域下土壤可蚀性
        8.1.4 不同小流域下土壤团聚体性质与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
    8.2 讨论
    8.3 小结
第九章 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耦合分析
    9.1 结果与分析
        9.1.1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碳库含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9.1.2 地上、地下生物量及植物碳对土壤碳库含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9.1.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碳库含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9.1.4 土壤团聚体性质对土壤碳库含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9.1.5 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9.2 讨论
    9.3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存在问题及展望
        10.3.1 存在问题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生境调整对地面蜘蛛多样性的影响 ——以北京地区平原造林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1. 农药的环境污染和危害
        1.2.2. 有害生物的生态调控
        1.2.3. 害虫的生境管理
        1.2.4. 捕食性天敌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1.2.5. 重要的捕食性天敌资源—蜘蛛
        1.2.6. 非作物生境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
        1.2.7.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8.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试验区及样地概括
    2.1. 试验区概括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类型
        2.1.4. 植被特点
    2.2. 样地概述
3. 材料与方法
    3.1. 调查方法
        3.1.1. 陷阱结构
        3.1.2. 陷阱溶液
        3.1.3. 蜘蛛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3.2. 数据分析方法
4. 结果分析
    4.1. 退耕还林后地面蜘蛛群落组成
        4.1.1. 2014年退耕还林后地面蜘蛛群落组成
        4.1.2. 2015年退耕还林后地面蜘蛛群落组成
        4.1.3. 退耕还林前后地面蜘蛛群落组成差异
    4.2. 退耕还林后地面蜘蛛群落结构分析
        4.2.1. 2014退耕还林后地面蜘蛛类群多样性指数时间动态
        4.2.2. 2015年退耕还林后地面蜘蛛类群多样性指数时间动态
        4.2.3. 退耕还林前后地面蜘蛛群落相似度
    4.3. 退耕还林地区地面蜘蛛种群动态
        4.3.1. 2014年退耕还林地区地面蜘蛛种群动态
        4.3.2. 2015年退耕还林地区地面蜘蛛种群动态
    4.4. 退耕还林后地面蜘蛛的优势种的动态
        4.4.1. 2014年退耕还林后地面蜘蛛的优势种的动态
        4.4.2. 2015年不同林带中地面蜘蛛的优势种的动态变化
        4.4.3. 退耕还林前后地面蜘蛛的优势种的动态变化
5. 讨论
    5.1. 退耕还林前后地面蜘蛛类群的变化
    5.2. 退耕还林后地面蜘蛛群落结构
    5.3. 退耕还林后两种生境中地面蜘蛛种群动态
    5.4. 退耕还林后地面蜘蛛优势种动态分布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青海省大通县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点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特征
        2.1.6 森林资源
        2.1.7 耕地
    2.2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2.2.1 水资源短缺
        2.2.2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
        2.2.3 自然灾害频繁
第三章 研究区退耕还林概况
    3.1 大通县退耕还林概述
    3.2 大通县退耕还林完成情况
    3.3 大通县退耕还林模式
        3.3.1 种植原则
        3.3.2 种植模式
第四章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4.2.2 评价指标的构建
第五章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5.1 保护水资源效益评价方法
        5.1.1 涵养水源效益评价方法
        5.1.2 净化水质效益评价方法
    5.2 保育土壤效益评价方法
        5.2.1 森林减少土壤侵性物质量评价方法
        5.2.2 森林减少土地废弃面积评价方法
        5.2.3 减少土壤侵蚀价值评价方法
        5.2.4 减少泥沙淤积效益评价方法
        5.2.5 减少泥沙滞留的价值评价方法
        5.2.6 减少养分流失效益评价方法
    5.3 固碳制氧效益评价方法
        5.3.1 固定 CO_2量评价方法
        5.3.2 制氧效益评价方法
    5.4 净化环境价值评价方法
        5.4.1 吸收 SO_2效益评价方法
        5.4.2 阻滞降尘效益评价方法
    5.5 改善小气候效益评价方法
        5.5.1 降低温度价值评价方法
        5.5.2 保护农田效益评价方法
    5.6 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评价方法
    5.7 退耕还林工程动态评价
第六章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6.1 保护水资源效益
        6.1.1 涵养水源价值
        6.1.2 净化水质价值
        6.1.3 保护水资源总价值
    6.2 保育土壤效益
        6.2.1 减少土壤侵蚀量
        6.2.2 减少泥沙淤积、滞留价值
        6.2.3 减少养分流失价值
        6.2.4 保育土壤总价值
    6.3 净化环境效益
        6.3.1 吸收 SO_2价值
        6.3.2 阻滞降尘价值
        6.3.3 吸收氟化物价值
        6.3.4 净化环境总价值
    6.4 固碳制氧效益
        6.4.1 固碳价值
        6.4.2 制氧价值
        6.4.3 固碳制氧总价值
    6.5 改善小气候效益
        6.5.1 降低温度价值
        6.5.2 保护农田价值
        6.5.3 改善小气候总价值
    6.6 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
    6.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
    6.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修正价值
    6.9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表

(4)海南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政策的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南西部自然环境与退耕还林 (草) 工程概况
    1.1 海南的自然环境与琼西地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
    1.2 海南实施退耕还林 (草) 等生态建设工程
    1.3海南西部地区生态补偿的案例
2 退耕还林 (草) 政策效果评估
    2.1 现行的退耕还林 (草) 政策
        2.1.1 补偿制度。
        2.1.2 种苗生产和供应。
        2.1.3 造林技术和原则。
        2.1.4 造林种草质量检查验收。
    2.2 退耕还林 (草) 政策效果评估
        2.2.1 评估方法
        2.2.1. 1 野外采样与问卷调查。
        2.2.1. 2 数据分析。
        2.2.2 评估结果。
        2.2.2. 1 退耕还林 (草) 政策的有效性。
        2.2.2. 2 退耕还林 (草) 政策的外部性。
        2.2.2.3退耕还林 (草) 政策的主体性。
        2.2.2. 4 退耕还林 (草) 政策的导向性。
        2.2.2.5退耕还林 (草) 政策的持续性。
3 结语

(5)复壮改良措施对过马营地区退耕还草多年生人工草地土壤及植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人工草地退化成因研究现状
    1.2 人工草地群落结构研究现状
    1.3 人工草地土壤营养研究现状
    1.4 人工草地牧草营养研究现状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方案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群落数量特征调查
        2.3.2 地上生物量
        2.3.3 牧草营养成分测定
        2.3.4 土壤养分分析
    2.4 数据分析方案
        2.4.1 植物重要值(优势度)的测度
        2.4.2 物种多样性分析
        2.4.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改良措施对退耕还草人工草地植物群落组成及数量特征的影响
    3.2 改良措施对退耕还草人工草地多样性的影响
    3.3 改良措施对退耕还草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3.1 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
        3.3.2 地上生物量年际变化
    3.4 改良措施对退耕还草人工草地优势种高度的影响
    3.5 改良措施对退耕还草人工草地牧草营养成分的影响
        3.5.1 粗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
        3.5.2 粗脂肪含量的动态变化
        3.5.3 粗纤维含量的动态变化
        3.5.4 粗灰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3.6 改良措施对退耕还草人工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3.6.1 人工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3.6.2 人工草地土壤全氮含量变化
        3.6.3 人工草地土壤全磷含量变化
        3.6.4 人工草地土壤速效氮含量变化
        3.6.5 人工草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
        3.6.6 人工草地土壤pH 值变化
4 讨论
    4.1 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4.2 地上生物量与高度
    4.3 牧草营养成分
    4.4 土壤营养成分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6)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计量方法
    1.1 森林保水效益价值
    1.2 固土保肥效益价值
    1.3 固碳制氧效益价值
    1.4 生物多样性效益价值
2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计量结果
    2.1 森林保水效益价值
    2.2 固土保肥效益价值
        (1) 固土效益价值
        (2) 保肥效益价值
    2.3 固碳制氧效益价值
    2.4 生物多样性效益价值
        (1) 遗传信息 (基因库) 效益
        (2) 生物栖息地效益
    2.5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总量
3 结 论

(7)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4 退耕还林的相关研究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1.4.2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1.5.1 国外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1.5.2 国内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1.8 论文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交通区位
        2.1.3 生态区位
        2.1.4 地质地貌
        2.1.5 气候
        2.1.6 水文
        2.1.7 土壤
        2.1.8 植被及动物资源
        2.1.9 矿产资源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
        2.2.3 社会经济结构
        2.2.4 历史文化
    2.3 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2.4 退耕还林概况
        2.4.1 退耕还林建设规模及成效
        2.4.2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体系
3 研究方法
    3.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 退耕还林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调查
    3.3 植被及林分调查
        3.3.1 环境条件调查
        3.3.2 植被组成特征调查
        3.3.3 生物量调查
    3.4 土壤调查
        3.4.1 土壤剖面调查
        3.4.2 样地设置及取样
        3.4.3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3.4.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3.5 林地水文调查
        3.5.1 冠层截留
        3.5.2 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3.6 遥感监测方法
    3.7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7.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3.7.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4.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4.1.1 影像资料
        4.1.2 影像预处理
        4.1.3 影像裁剪
        4.1.4 基于NDVI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4.1.5 波段选取
    4.2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4.2.1 LUCC分类体系的建立
        4.2.2 解译标志的确定
    4.3 遥感图像分类
    4.4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精度评估
        4.4.1 误差源分析
        4.4.2 样本容量的确定
        4.4.3 采样设计
        4.4.4 Kappa一致性检验
    4.5 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与分析
        4.5.1 土地利用/覆被状况
        4.5.2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分析
    4.6 吴起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7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分析
        4.7.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变化的驱动因素
        4.7.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自然因素
        4.7.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人文因素
    4.8 小结
5 退耕还林(草)地群落特征研究
    5.1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植被分析
        5.1.1 数据处理
        5.1.2 不同退耕还林地群落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分析
        5.1.3 不同退耕还林地林下物种的α多样性分析
        5.1.4 不同退耕还林地生物量研究
    5.2 封育措施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5.2.1 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5.2.2 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与均匀性分析
        5.2.3 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变化
    5.3 小结
6 退耕还林(草)地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6.1 退耕还林对土壤物理性的影响
        6.1.1 退耕还林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6.1.2 退耕还林对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6.1.3 退耕还林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6.2 退耕还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2.1 土壤有机质变化
        6.2.2 土壤全量氮、磷、钾变化
        6.2.3 土壤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
    6.3 退耕还林对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6.4 封育措施对土壤恢复效果的研究
        6.4.1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水分状况得变化
        6.4.2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变化
        6.4.3 不同封育年限土壤养分变化
    6.5 小结
7 退耕还林(草)地水文效应研究
    7.1 冠层截留量
        7.1.1 不同退耕还林地冠层的截留量
        7.1.2 不同退耕还林地草本层截留量对比
        7.1.3 不同层次植冠层截留量对比
        7.1.4 不同退耕还林地枯枝落叶层容水量
    7.2 土壤渗透性
        7.2.1 不同退耕还林地土壤渗透性
    7.3 小结
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8.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8.1.1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价值
        8.1.2 退耕还林净化水质的价值
        8.1.3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8.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8.2.1 退耕还林减少土壤侵蚀
        8.2.2 退耕还林减少泥沙淤积与滞留价值
        8.2.3 退耕还林减少养分流失价值
        8.2.4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总价值
    8.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8.3.1 退耕还林固定CO_2价值
        8.3.2 退耕还林制氧价值
        8.3.3 固碳制氧总价值
    8.4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价值
        8.4.1 退耕还林吸收SO_2价值
        8.4.2 退耕还林阻滞降尘价值
        8.4.3 退耕还林净化大气环境总价值
    8.5 改善小气候价值
        8.5.1 气候变化现状
        8.5.2 退耕还林降低温度价值
        8.5.3 退耕还林保护农田价值
        8.5.4 保护牧业效益价值
        8.5.5 改善小气候总价值
    8.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8.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8.8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价值评价结果的修正
        8.8.1 相对支付意愿值计算(Wc)
        8.8.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修正价值
    8.9 小结
9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9.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9.1.1 直接经济效益
        9.1.2 间接经济效益
    9.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9.2.1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9.2.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9.2.3 生态意识转变与能源结构调整
        9.2.4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9.3 小结
10.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综合评价
    10.1 层次分析法理论介绍
        10.1.1 AHP判断分析的数学模型
    10.2 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
        10.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10.2.2 构造判断矩阵
        10.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10.2.4 层次总排序
        10.2.5 一致性检验
    10.3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
        10.3.1 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评价的结构模型
        10.3.2 构造矩阵的标度
        10.3.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11 结论与讨论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孙保平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退耕还林的含义
        1.3.2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
        1.3.3 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主要评价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条件
    2.3 社会经济条件
    2.4 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4.1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
        2.4.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模
3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评价指标的筛选
        3.3.2 评价指标的构建
    3.4 评价指标的解释
        3.4.1 生态效益指标
        3.4.2 社会效益指标
        3.4.3 经济效益指标
    3.5 本章小节
4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4.1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单项效益评价
        4.1.1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4.1.2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4.1.3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4.2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专家评价
        4.2.1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专家评价指标的设置
        4.2.2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专家评价
    4.3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绩效评价
    4.4 本章小节
5 提高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后续政策探讨
    5.1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环境因素分析
        5.1.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5.1.2 政治环境因素分析
        5.1.3 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5.1.4 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5.2 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退耕还林补偿问题分析
        5.2.2 退耕还林管理问题分析
        5.2.3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育问题分析
    5.3 提高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后续政策选择探讨
        5.3.1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偿政策
        5.3.2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政策
        5.3.3 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后续产业政策
    5.4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绿色GDP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退耕还林及效益评价
        1.3.1 国内外退耕还林的概况
        1.3.1.1 国外退耕还林的概况
        1.3.1.2 我国退耕还林的概况
        1.3.2 国内外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
        1.3.2.1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理论基础
        1.3.2.2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1.3.2.3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现状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1.1 地形地貌
        3.1.1.2 地质特征
        3.1.1.3 气候特征
        3.1.1.4 土壤、植被分布规律以及特征
        3.1.1.5 水文特征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2 研究区存在问题
        3.2.1 水资源短缺,可利用水资源不足
        3.2.2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民生活水平低
        3.2.3 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
    3.3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3.3.1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模
        3.3.2 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体系
        3.3.3 退耕还林工程运行机制
4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因素
        4.1.1 影响因素确定
        4.1.2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4.2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4.2.1 自然因素
        4.2.2 政策法规因素
        4.2.3 观念意识因素
        4.2.4 社会经济活动因素
        4.2.4.1 石油企业概况
        4.2.4.2 石油开采对县域经济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4.2.4.3 石油开发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正面影响
        4.2.4.4 石油开采对退耕还林工程的负面影响
        4.2.5 小结
5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5.1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5.1.1 效益评价指标概念
        5.1.2 构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5.1.3 指标筛选的原则
        5.1.4 指标体系筛选方法
        5.1.5 评价指标体系
    5.2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5.2.1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5.2.1.1 保护水资源效益评价方法
        5.2.1.2 保育土壤效益评价方法
        5.2.1.3 固碳制氧效益评价方法
        5.2.1.4 净化环境价值评价方法
        5.2.1.5 改善小气候效益评价方法
        5.2.1.6 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评价方法
        5.2.2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价值评价方法
        5.2.3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方法
6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6.1 吴起县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V_w)
        6.1.1 退耕还林涵养水源价值(V_(w1))
        6.1.2 退耕还林净化水质的价值(V_(w2))
        6.1.3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V_w)
    6.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V_s)
        6.2.1 退耕还林减少土壤侵蚀量(M_(s1))
        6.2.2 退耕还林减少泥沙淤积与滞留价值(V_(s1))
        6.2.2.1 减少泥沙淤积价值(V_(s21))
        6.2.2.2 减少泥沙滞留价值(V_(s22))
        6.2.2.3 退耕还林减少泥沙淤积与滞留总价值(V_(s1))
        6.2.3 退耕还林减少养分流失价值(V_(s2))
        6.2.4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总价值(V_s)
    6.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V_c)
        6.3.1 退耕还林固定CO_2价值(V_(e1))
        6.3.1.1 森林生物量固定CO_2量(Y_(c1))
        6.3.1.2 森林土壤固定CO_2量(Y_(c2))
        6.3.1.3 退耕还林固碳总物质量(Y_c)
        6.3.1.4 退耕还林固定CO_2价值(V_(c1))
        6.3.2 退耕还林制氧价值(V_(c2))
        6.3.3 固碳制氧总价值(V_c)
    6.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V_E)
        6.4.1 退耕还林吸收SO_2价值(V_(e1))
        6.4.2 退耕还林阻滞降尘价值(V_(e2))
        6.4.3 退耕还林减少医疗费用价值(V_(e3))
        6.4.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总价值(V_e)
    6.5 改善小气候价值(V_t)
        6.5.1 吴起县气候变化现状
        6.5.2 退耕还林降低温度价值(V_(t1))
        6.5.3 退耕还林保护农田价值(V_(t2))
        6.5.4 保护牧业效益价值(V_(t3))
        6.5.5 改善小气候总价值(V_t)
    6.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B_(v1))
    6.7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V)
    6.8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价值预估价值
    6.9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价值评价结果的修正
        6.9.1 相对支付意愿值计算(Wc)
        6.9.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修正价值
        6.9.3 小结
7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7.1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7.1.1 间接经济效益
        7.1.1.1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7.1.1.2 对粮食单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7.1.1.3 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
        7.1.2 直接经济效益
        7.1.2.1 林木效益
        7.1.2.2 牧草效益
        7.1.2.3 果产品效益
        7.1.2.4 直接经济效益价值
    7.2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7.2.1 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
        7.2.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7.2.3 调整能源结构
        7.2.4 提高农民生态意识
        7.2.5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7.3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效益
        7.3.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价值
        7.3.2 退耕还林工程投入成本
        7.3.3 退耕还林工程成本效益分析
    7.4 小结
8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绿色GDP核算
    8.1 绿色GDP基本内涵
    8.2 退耕还林工程绿色GDP核算意义
    8.3 退耕还林工程绿色GDP核算的内容
    8.4 退耕还林工程绿色GDP核算
        8.4.1 退耕还林工程的绿色GDP核算的思路
        8.4.2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绿色GDP核算方法
        8.4.2.1 资源损耗价值
        8.4.2.2 环境恢复、保护费用
        8.4.2.3 生态环境的改善收入
    8.5 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绿色GDP
    8.6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建议
    9.3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导师简历
致谢

(10)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人工植被结构与功能研究概况
    2.1 人工植被建设实践回顾
        2.1.1 国外人工防护林建设概况
        2.1.2 国内防护林体系建设概况
    2.2 人工植被结构配置研究进展
        2.2.1 防护林类型区划研究
        2.2.2 适地适树研究
        2.2.3 造林技术研究
        2.2.4 抚育更新研究
        2.2.5 防护林带结构优化模式
        2.2.6 关于防护林体系的研究
    2.3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2.3.1 森林生态效益及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3.2 森林生态效益计量与评价方法
        2.3.3 防护林带生态效益研究
        2.3.4 人工固沙林生态效益研究
        2.3.5 人工防护林带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4 人工植被稳定性评价与调控技术
    2.5 人工植被建设研究发展趋势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气候特征
        3.1.3 植被与土壤特征
        3.1.4 水文条件
        3.1.5 社会经济条件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4.1 标准地调查
        3.4.2 防风固沙效益
        3.4.3 小气候测定
        3.4.4 土壤取样与分析
        3.4.5 水文效应
        3.4.6 光能利用率测定
        3.4.7 群落特征与景观分析
        3.4.8 综合评价
4 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与适地适树种研究
    4.1 榆林沙区立地环境因子分析与评价
        4.1.1 立地环境因子分析
        4.1.2 立地环境因子综合评价
    4.2 榆林沙区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
        4.2.1 立地分类原则
        4.2.2 立地分类系统
        4.2.3 立地条件类型
        4.2.4 立地质量评价
    4.3 榆林沙区适生树种的选择
        4.3.1 主要防风固沙植物种生理生态学特性
        4.3.2 主要树种解剖结构特征
        4.3.3 不同立地适生树种的选择
        4.3.4 主要树种适宜性评价
    4.4 小结
5 人工植被群落特征与景观格局分析
    5.1 榆林沙地植被区系组成与特征
        5.1.1 植被的区系组成
        5.1.2 植物生活型构成
        5.1.3 植被类型与分布
        5.1.4 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5.2 植被群落的动态演替
        5.2.1 沙地植被演替过程
        5.2.3 人工植被演替的驱动因素
    5.3 榆林沙区景观格局分析
        5.3.1 景观类型的划分
        5.3.2 景观格局特征
        5.3.3 景观动态分析
    5.4 小结
6 人工植被结构配置研究
    6.1 基于土地资源的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
        6.1.1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与调整
        6.1.2 人工植被用地结构的现状及调整
        6.1.3 人工植被合理覆盖率
    6.2 基于水分条件的人工植被合理密度
        6.2.1 流沙地的水分平衡
        6.2.2 固沙林地的水量平衡
        6.2.3 固沙林的水分利用
        6.2.4 固沙林地理论造林密度
    6.3 基于防护功能的合理空间结构
        6.3.1 防风固沙片林结构因子的筛选及确定
        6.3.2 乔木防护林带的配置结构
    6.4 榆林沙区人工植被结构优化配置
    6.5 小结
7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研究
    7.1 人工植被的防风固沙效益
        7.1.1 人工植被的防风效益
        7.1.2 人工植被的固沙作用
    7.2 人工植被的小气候效应
        7.2.1 乔木人工林的小气候效应
        7.2.2 灌木固沙林的小气候效应
    7.3 人工植被的土壤效应
        7.3.1 土壤物理效应
        7.3.2 土壤化学效应
    7.4 人工植被对降水的再分配
    7.5 人工植被的生物效益
        7.5.1 人工灌木林地生物量
        7.5.2 人工灌木林光能利用率
        7.5.3 灌木林地的生产力
        7.5.4 固沙林地地被物
    7.6 人工植被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7.6.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
        7.6.2 评价方法
        7.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7.7 小结
8 仿拟自然的人工植被调控技术
    8.1 人工植被平茬复壮调控
        8.1.1 平茬对灌木植物生长的影响
        8.1.2 矮林作业法更新复壮
    8.2 人工植被放牧调节
        8.2.1 放牧利用对灌木林地土壤机械组成的影响
        8.2.2 放牧对灌木林地水分的影响
        8.2.3 放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8.2.4 放牧对固沙林生物量的影响
    8.3 人工林地更新造林调节
        8.3.1 飞播造林恢复
        8.3.2 人工造林恢复
    8.4 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博士学位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获得奖励
致谢

四、大通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区不同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库含量、稳定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 窦艳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
  • [2]生境调整对地面蜘蛛多样性的影响 ——以北京地区平原造林项目为例[D]. 姚润枝.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0)
  • [3]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青海省大通县为案例[D]. 王周. 长安大学, 2011(08)
  • [4]海南西部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政策的效果评估[J]. 赵从举,毕华,张斌,吴倡仪.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4)
  • [5]复壮改良措施对过马营地区退耕还草多年生人工草地土壤及植被的影响[D]. 董文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2)
  • [6]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J]. 尹少华,宋笑月,肖建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0(05)
  • [7]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的监测与评价研究[D]. 郭建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8]湖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朱玉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02)
  • [9]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及其绿色GDP核算[D]. 赖亚飞.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人工植被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D]. 高国雄.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大同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